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措施范文

课程建设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35

课程建设措施

篇1

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问题 开展措施

1.引言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完成符合建设项目设计任务的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要求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紧接着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结束时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实训工作,模拟的建筑工程项目类型有单元住宅、教学楼、小别墅、办公楼,根据课程内容及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方案草图设计;第二步完成初步设计:提交建筑设计中的各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构造详图。

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够。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有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主要应学习施工技术而不是设计,因而设计成果粗糙马虎。

3.2学生层次不一,设计进展不易统一。

因为目前生源种类不一致,学习基础不一样,知识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致,所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或者完成效果不好。

3.3设计时不注意规范的应用及与课程的联系。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既有建筑设计又有构造设计,同时还要遵循建筑设计规范、制图标准,懂得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但有的学生在完成实训的过程中对存在的疑惑、遗忘的知识、错误的认识没有积极地解决,对应该遵守的要求也不认真执行。

4.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目的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房屋建筑学设计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4.1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

4.2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具有正确、熟练运用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4.4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增强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以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5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6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4.7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工作的责任意识。

此外,教师要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按照规范、标准要求随着课程的开展逐步完成方案草图的内容,使选题多样化,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构思方案、解决问题,并在正式完成课程设计的那一个星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最后的修改与建筑图纸绘制。

5.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开展

5.1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与方案草图设计的开展。

房屋建筑学课程第2章是民用建筑设计部分,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应根据建筑设计内容结合规范要求,回顾制图标准,完成建筑平面图草图设计,通过典型图纸分析、设计原理讲解,在本人反复修改、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剖面图及立面图草图设计,此阶段的图纸内容并不能一次性确定,因为涉及到构造要求及做法的知识还将在后面构造设计教学中逐一补充完善。如学习第5章墙体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完成立面图中墙面装修做法及墙体细部构造详图;学习第6章楼层和地层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善剖面图中地面构造做法、楼板尺度、楼板的搁置;学习第7章楼梯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补充平面图、剖面图中楼梯的尺度、立面图中建筑入口形式及楼梯构造详图;学习第8章屋顶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成屋顶平面图的绘制;学习第9章门窗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确定平面、立面、剖面图中门窗的位置。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学、教、做‘三位一体’”的课堂模式可以使学生领会到设计的开展程序,督促他们踏踏实实地完成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知道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对应的设计,哪怕是多次修改都感觉到其乐无穷,对自己的成果了如指掌。

5.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实训开展。

在课程结束后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周,学生的方案草图设计其实已随教学过程的开展基本确定,在前面近15周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边改,对设计的要求、标准均已明确,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在初步设计阶段即使要修正内容也是局部而不影响实训进程。因此将方案草图转为正式的图纸时,效率大大提高,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5.3方案实施的效果。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点专业课程,学生开始对此都有很高的热情,只学不做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学习的盲目、学习热情的衰退。教师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随着课程的开展设计好每一堂教学过程,以及对应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内容,让学生在学中练习、思考,即面对设计成果,不仅能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的运用、工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方案草图实训时间充足。方案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对每个方案进行修改,指导老师在满足规律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帮助确定其方案,让学生自方案构思到施工图设计独立完成,加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边教学边设计边修改图纸质量明显高于只在最后一个星期匆匆忙忙地完成的情况,学生可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

我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建筑构造的认识、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文中所指房屋建筑学教材为陶桦铭,墙新著.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姬慧主编.房屋建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

[2]王福彤主编.房屋建筑学.中国计量出版社.

篇2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1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

“课程思政”即把思政课程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学科教学与生活之中,助推思政的渗透,实现其重要的价值,使“思政育人”与“学科育人”相同步,使“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2]。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责任,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作为最早试点的上海推出了系列特色课程,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课的感恩教育,已成为中医药院校的示范[3]。教育是兴民大计,而思想教育是教育的先行军,切不可忽视。

2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意义

几十年来,中医药院校一直以传统的课堂方式进行思政教育,此种方式注重概念与理论知识学习,专业相关性较低,学生也会出现抵触思想,不愿意听这门课,甚至认为这门课不重要。当前教育模式的刻板、教材内容的陈旧、教学方式的落伍,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从小学到大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还未彻底清除[2],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改革幅度不大,致使这些课程形同虚设,单纯为了考试而考试,并没有深入人心。思政教育带给中医药学子更多的是自我意识、敬业精神与道德素养,在工作岗位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所做之事是否符合我的职业道德、是否有违良心,执行工作时自己的行为会无意间听从自己的意识。因此,要充分开发利用中医药文化中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中医药学深刻的内涵[4]。可见思想理论教育对于中医药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可见“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对中医药院校至关重要。

3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

“课程思政”的建设要结合院校的传统文化、专业特点,因校制宜,统筹设计,分类推进。近年来,各中医药院校以“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教育的基点,利用开发学校的各种隐性思政教育资源,使其渗透在校园生活之中,对广大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品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5]。如中医基本理论中包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辨证思维、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思政元素;方剂学与中药学中包含的传承创新、仁义孝道、资源保护等思政元素;中药鉴定技术中包含的精益求精、质量意识、严谨、诚实守信等思政元素。然而如何把这些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呢?有人选择线上线下同时授课的方式,以互联网的方式推进医学[6];有人选择将“社会评价”融入教学课堂评价中,培养真正的卓越医生,以仁爱的医风、精湛的医术、锐利的批判精神作为评价体系中重要的元素[7];有人选择通过案例式教学法和PBL教学法融入思政元素[8];南京中医药大学构建了“仁德、仁术、仁人”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等[9]。目前,虽然中医药院校对“课程思政”引起了重视,但中医药学的德育资源并未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也未能全面充分融入高校的“课程思政”,中医药传统文化没有深入贯彻到教学中,导致出现医学与文化脱节、医德与医术脱节、观念与道德脱节的现象。

4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措施

4.1树立理念,完善机制

中医药院校要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思政教育理念[10],以高尚的道德、大爱的情怀、精益求精的医术,德术同向,综合发展。将这一理念与中医学“课程思政”相融合,深度开展“课程思政”[11]。4.1.1构建顶层机制中医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有组织、有纪律的长期工程,具有持久性和长期性,因此这项工作要从学院开启,从学生开始,接受正确的教育,开展积极的思政活动,投身到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中[12]。对于开展“课程思政”来说,构建顶层机制尤为重要,学院应全员、全方位将学生的思想培养放在首位,常抓不懈,成立分级管理机制,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完善的运营机制,促进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4.1.2深层多向联动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随着中医药效能的发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医药的神奇,也更倾向于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因此中医药院校要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各个组织的作用,将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学院联动,将学院与相关的企事业联动[13],将学院与医院联动,将学院与社会相关行业联动,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层联动,各司其职,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课程思政”的任务。4.1.3完善激励机制中医药院校要设立完备的考核体系,将“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落实情况以标准化的尺度列入考核体系,设立分层的考核标准,以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中医药“课程思政”体系的切实推进[13]。将“课程思政”的效果列入教师评职晋级的项目中,激励“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设与发展。4.1.4探索课程与思政的融合点,契合职业与思想的深度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关键。中医药院校应重视对教师“课程思政”的培训,使其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撰写各级各类的学术论文,参与各级各类的实践讲解。教师、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创建课题,参与社会实践[14]。以共同的研讨、共同的备课、交流协商的方式推进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整合。例如将中医基础学、诊断学与针灸学等统一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调整教学设计,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将真正的教学成绩与思政统一。力争在获取知识时弘扬社会道德[12],将理想、理念、医德落实到医学服务中。

4.2躬身授业,力行传道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 精品课程 建设 措施

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并在全国高职院校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我们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材、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建设,建立课程网站,创建现代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得到全面的建设和长足发展。

1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背景及现状

1.1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现在大多数初高中学校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部分学生家庭也已有计算机,许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已达到比较高的程度,但也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这样造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

1.2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教学内容不断增加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拓宽各模块深度和广度,及时补充新的知识,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而教学的时数在压缩,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各模块的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讲多练,提高效率。

1.3 教学面临外部形式发展和内部学生需求提高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入学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原来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另一方面,IT发展越来越快,课程现在讲授的内容显然难以满足学生将来的要求。

2 全面推进精品课建设的意义

2.1 能够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全面推进教师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教学名牌,促进计算机教研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支拥有高水平科研和教学能力、老中青相结合、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的教师梯队,造就名师队伍。

2.2 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保证

这样的精品课程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将最终有利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2.3 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发展竞争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对课程实行宏观管理、可持续地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管理观念更新、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建设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可以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重视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良好氛围;可以推动科学、规范有效的课程建设机制的形成。

3 精品课程建设中可采用的方法和措施

3.1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课工程

教学队伍是否具有一流水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有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应积极采取措施,按照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要求重视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完善教师进修和培养机制,以老带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3.2 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内容要先进,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必须能够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中提取其核心精华,要保证课程本身的“适应性”、“体现新技术”和“新的应用”。(2)在教学观念上,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3)在教学方法上,摒弃灌输式,实行启发式学习。除课堂教学外,还要通过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参加等级考试、组织信息技能大赛等活动,将课程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4)大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网络进行精品课程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录像、课程素材、习题、实验指导、题库等要上传网络并向社会开放,形成精品课程网页,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3 编写和制作系列化、立体化优秀教材

应围绕课程目标,做好主教材和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基础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实验课教材、实践课教材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

3.4 开发网络教学系统,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是以网络学习为主、传统教学为辅,协助学生主动式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方便教学工作:比如,将讲义及有关学习资源放在网上,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自由上机时间内登录课程网站浏览并进行课后练习。其次,为学生构筑一个网络学习环境,既可以个别化学习(通过学习课件自学和复习,结合教材完成上机操作、提问、搜索学习资料)等,也可以协作式学习(与同学相互讨论、作业互评等)。同时培养了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

3.5 建立科学、高效、严格的课程考试系统

课程考试应采用网上在线考试,在课程网站开通的同时,还要自主开发网上通用考试系统,实现自动组卷、审卷与发卷、答题与交卷、试卷评阅和成绩管理与统计分析,且对个人课后练习将提供全面支持。学生通过网上练习系统和考试模拟系统,可以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自我考核和评价,还避免了人工评分时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了评分的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l]吴华洋.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及考试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1):65—66.

篇4

关键词:课程建设 现状 目标 问题 措施

课程是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知识、能力、素质养成的重要载体,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就其内涵来说,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因而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对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风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现状

早在1995年台州学院就制订了《关于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正式启动了课程建设工作。至今已有12批共169门课程通过评估验收,其中优秀课程62门。2003年学校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至此已有“热学”、“写作”、“外国文学”、“计算机网络”、“无机化学”等12门省级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大学英语”、“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等32门校级精品课程。

然而,我校的课程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个别二级学院课程建设工作急需跟上。在已通过评估验收的课程中,优秀课程明显偏少。与省内同类高校相比,我校精品课程建设进程缓慢,水平与层次偏低。

二、目标

1.重点建设学生受益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对人才培养有重要影响的专业主要课程和特色课程。到2015年,计划再建200门左右校、院合格及以上课程,使通过评估验收课程总教达到500门左右(其中优秀课程达到120门)。

2.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更加深入地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学校进一步深入抓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到2015年建设好25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70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凡是通过评估的省、校级精品课程,其教学资源、教学文件、试题库、习题库等必须上网,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三、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认识不够到位。部分青年教师对课程建设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没有从人才培养的长远目光来看待课程建设。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中心地位,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缺乏准确理解,对课程建设内涵缺乏正确认识。

2.课程建设抓不住重点。很多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的立项工作,争取建设经费。但落实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时,则抓不住重点。有的把工作重点放在资料的堆积上,待课程建设结束后仔细反思,觉得效果很差。

3.为课程评估而建设,没有重视对积累资料的应用。很多教师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很高,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搜集教学资料,认真应对课程建设评估。待课程评估验收通过后,课程建设也就结束了。课程教学大纲停留在纸上,没有用来指导教学工作。

4.课程建设仅仅局限于单门课程建设。我校立项在建的280多门课程,均属单门课程建设,每个课程负责人各自为政,各自建设。同一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不同专业的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把本来客观存在的课程体系人为地加以分割,导致课程建设效果不明显。因此,课程建设必须由单门课程建设向课程群建设发展。课程群建设可以产生单门课程所没有的系统功能效益,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5.重显性课程建设,轻隐性课程建设。大学课程论认为,课程由有形课程和无形课程组成,甘肃的李硕豪、杨国学认为,课程建设不仅包括外显的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的制订与编写等,也包括内隐的如校园环境、组织制度、校园文化等建设。

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学校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都是影响学校工作全局、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并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大事,学校领导在强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必须把课程建设纳入十分迫切的议事日程,在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指导下,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一并统筹规划。

2.突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一门课程的水平高低,核心问题走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水平如何。无论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还是课程建设,归根到底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质量及其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

3.高度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准确定位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住和作用,正确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教学内容要先进,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就要对专业课程进行分化、重组和新建,打破完全按学科设置课程的模式,在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进行融合重组,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新建一批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

4.认真做好课程建设的中期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严格按照课程建设计划,做好中期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这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一个环节。借鉴其他高校管理经验,确保做到“项目建设中期有检查、建设期满有验收”。

5.不断加大课程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课程建设需要相应配套的经费,学校应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经费保障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学校加强对这些经费的使用管理,保证做到专款专用,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吴开亮.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9,(6).

[2]李硕豪,杨国学.论课程建设[J].教书育人,2002,(18).

篇5

[关键词]《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一、国内《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的概况

(一)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有为数不多的职业院校把数控维修作为一门专业来建设。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这门课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是相当多职业院校的做法,他们并没有把这门课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这使众多数控专业的学生仅仅懂得机床操作,而对维修仍然一无所知,这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数控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二)有关该课程的研究很少

不少学校在安排《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这门课时主要还是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安排的课时很少,也没有非常优秀实用的教材,更缺乏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非常不利于学生掌握数控维修技能。

(三)理论与实践环节脱离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是理论知识难度大、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中理论和实践都应该重视。长期以来,《数控机床故障与维修》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分开,教学内容不能紧跟市场需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背离职业教育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特点,不能适应当前制造业对数控人才所需技能的要求。理论与实践课程脱节,学校环境和工厂环境反差大,所培养学生的维修技能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

二、转变观念,积极开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

(一)转变观念,适应市场需要

课程建设应以适应市场需要为宗旨,以服务就业岗位为目标。课程建设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在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中,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了这个目的,学校一切工作都应该服务于这个目的。我所在的学院以示范性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建立产业、学校、行业一体的产教融合的合作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

随着《中国制造2015》计划的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企业生产中使用数控设备越来越普遍,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人员需求将呈现强劲增长的态势。根据市场调研,企业所需数控专业人才岗位(群)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数控设备的操作人员、数控设备的装调人员、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人员以及其他工作岗位。数控专业主要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有: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数控机床的安装、检测、验收;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普通设备的数控化改造。推进《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人员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推进《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数控维修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和研究队伍,从教学人员上保证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2.继续完善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的修订,使之更能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需要,使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符合就业导向。3.教材建设(1)推进项目化教学和案例教学内容。以具体的案例或任务为载体编写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建设立体化教材,把实践性强的内容视频化,知识点微课化。(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市场需求。(4)适应学生需求,力求教材知识与趣味性一体。4.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1)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应从过去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方法过渡到传统方法与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法,力争开展多媒体授课。(2)建设课程资源库,开发微课资源。(3)建设信息化资源课,使教学资源上网,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主观能动性。

四、以数控维修实验台的研究应用为契机,推进《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建设

笔者所在学校配合数控专业的示范性建设,投资60余万元用于数控维修实训中心建设。在数控维修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由学校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结合企业对数控专业学生的要求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实训中心,不但使学校的数控维修实训教学条件大大改观,也锻炼了教师的能力。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故障维修能力是数控技术专业核心的能力之一,在课程的设计上遵循以下理念: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组织与实施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师生互动的过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标准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工作岗位一致的能力,把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嵌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理论联系实际,以任务为学习载体,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维修的过程为主线,设计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内学生完成安装调试与维修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上述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全部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在任务二和任务三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可以查阅故障诊断手册,可以通过手机APP上网查看知识点微课,学生完成任务书要由小组一起进行PPT汇报,对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汇报总结。以其中任务三中的一个子任务为例,教学过程如下表所示。在每次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加以引导,报告完成后仔细进行讨论、分析,目的是学生掌握技能。

五、结论

通过教学改革,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既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获取理论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是对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道林,朱秀琳.机械制造基础.工学结合特色课程建设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78-79.

[2]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l-8.

篇6

一、女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女性学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现已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中国的女性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女性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多学科、多视角、综合性、包容性等特质,充满着对传统思维的质疑、批判与颠覆,往往能够促发与引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与发现,正因如此,女性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已经逐步进入我国高等学校现有的人文、社会甚至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之中,并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着积极影响。1995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契机,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教育部确定“女性学”为高校新增专业,2009年,女性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01—2010年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首次提到“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体现社会性别意识,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专业”等内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5年,中国内地已有六十多所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各类女性学课程,在这些学校中,本科层次设置120多门课程,研究生层次有40多门,博士生层次课程约3门。至此,女性学不仅纳入我国高校主流教育视域而且呈多层次、多形态存在与发展态势,既有本科通选课程和专业课程,也有硕博研究生学位课程,女性学在中国高校的影响正日益扩大。

二、女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女性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与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理念存有着密切关联,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快速变迁要求女性学必须对社会变迁过程中凸显出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做出探究与回应,并对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与性别意识有关的困惑与难题作出澄清与解答,为此,女性学课程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课程建设是指围绕教学目标,整合师资队伍,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充分运用,更为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具体而言,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目前高校女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及教学内容较为陈旧,限制了女性学学科价值的发挥。这里所说的教材陈旧并非指其出版年份久远,而是指教材编写理念、框架结构、具体内容安排缺乏变化。尽管目前出版的女性学教材有多种,但大多框架结构相似,内容重复雷同,不能很好体现与发挥女性学学科视角的优势与价值。现有的女性学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大多运用模块式模式,也就是先将女性的社会生活划分成不同领域,然后再根据女性在不同社会领域的处境讨论女性问题,女性学内容结构的这样一种安排固然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领域女性的问题所在,然而,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总有一些与女性密切相关乃至极为重要的问题很难清晰地划分它所分属的领域,由此所造成的内容疏漏不能不说是女性学教学的一大憾事。女性学学科价值在于它的多元化多学科视角所带来的独特与敏锐的洞察力,女性学考察女性社会处境,解读女性问题,但它对女性的关注与分析又必然涉及到女性与男性、妇女行动与制度安排、宏观社会环境与微观生活场域等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女性学多元化多学科的综合性视角犹如社会生活的广角镜,帮助人们多向度地洞察透视社会生活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女性问题。女性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女性现实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性别意识,养成社会性别自觉,掌握社会性别理论方法,反思与批判社会性别现象,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的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女性学学科优势的发挥需要依凭的一个重要平台便是女性学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然而,从当下的多数教材来看,并未能与社会的快速变迁与深刻转型保持同步,女性学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女性学学科的独特视角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女性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思维能力、拓展学科视野的功能并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淡化了女性学的实践特性。社会实践性是女性学与生俱来的特质。从大学教学理念的变迁来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并重已成为大学教育的普遍理念,因此,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女性/性别理论与教学的发展,女性学课程体系也需要做更多的实践探索。从当下高校女性学教学手段与方法来看,从本科的通选课程到专业课程,再到硕、博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大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尽管从形式上来看,高校已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这往往仅限于将原有板书改为PPT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些视频图像,教学手段与方法只有形式的变换,并未有实质性的变革。当下高校女性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是淡化女性学学科实践性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淡化女性学学科实践性所带来的后果。女性学教学偏离了对现实问题的全面反思与深刻解读,在象牙之塔中接受的学院式理念在面对现实的巨大冲击时往往极为脆弱、不堪一击。

三是教学团队松散,不适应女性学多元化视角的课程特质。女性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的特点,就在于女性学学科研究对象几乎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均能发生关联,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交叉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呈现的开放性。女性学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教学队伍应当是由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组成,唯有如此,方能使女性学这一学科在围绕女性学学科主旨的前提下,在揉合不同学科研究动态、前沿成果和热点问题的同时,通过不同的形式与渠道向学生传授女性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女性学在开放式的平台上不断创造高质量的女性学知识,产生富有新意的研究成果,不断激发高校师生对性别问题与时俱进的思考与探究。然而,从目前各高校的女性学教学队伍来看,能达到以上师资队伍要求的高校实属少之又少,各高校的女性学授课教师知识背景迥异、理念参差不一,对女性学知识的传授只能局限于一己的相对狭窄的学科视野,这一现实困局大大制约了女性学多学科交叉性开放式学科特点所带来的优势。

四是教学理念、课程定位不一,带来性别理念的困惑与冲突。高校女性学课程既有本科通选课程和本科专业课程,也有硕、博研究生的学位课程,从女性学自身的学科特点来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女性学课程教学并不存在教学理念上的冲突,相反,它们在本质上应当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传达性别理念的具体形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以及教学绩效的具体考核方式与标准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然而就高校女性学教学的现状来看,通选、专业与学位课程在教学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一差异不仅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侧重以及教学绩效的具体考核方式上,还体现在教师教学理念不一、课程定位不同等方面。由于女性学理论本身充满着对传统思维观念的质疑批判与颠覆,所以既便是那些受过其他高等专业训练、有着良好专业背景甚至自认为非常具有现代意识的人,也往往陷入传统社会性别的泥淖而全不自知。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在女性学的课堂上传达具有偏差的性别意识,一方面强调女性的独立与自强,另一方面又宣扬“留住男人的心必须先留住男人的胃”、“美丽是女人最好的武器”等观念的现象,使女性学直接沦为传统性别意识的传声筒,完全走到了女性学学科主旨的反面,同时也给学生在性别意识建构与识别方面带来困惑与冲突。#p#分页标题#e#

三、女性学课程建设的对策

女性学课程建设伴随着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高校不同院系间的师资力量的协作与教学资源的整合,具体可行性对策如下:

一是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女性学是以女性生存发展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解析性别现象、评判性别价值、诠释性别之谜,旨在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社会性别的自觉意识、反思意识与批判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许多条件,其中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合理设置与整理更新成为必要条件之一。伴随当下社会的全面转型,令人困惑的社会性别现象与社会性别问题层出不穷,如,消费社会审美趣味异化催生的“春哥”“著姐”现象、单身适婚大龄“剩女”现象、网恋网婚现象、女性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问题等等,均是发生于现实生活中、影响波及普通大众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女性学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对社会现实作出及时有效的回应,而女性学开放叉性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人们总是期待它对以上问题的回应能够彰显学科特色,这是转型期女性学保持其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问题;措施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其内涵建设水平,而内涵建设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得靠抓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工作。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如何搞好内涵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探讨一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内涵建设的内容

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抓好内涵建设就是要理清办学思路、正确设置专业、重视师资建设、打造品牌特色等。具体体现在确实抓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二、目前内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之间通融性不强,相互支撑力度不足。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属中职学校组建升格而成,现有招生专业间的关联、依托、支撑不够,办学资源、力量相对分散,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不够明显;部分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硬件基础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专业教师主要精力用于应付专业教学,对现有专业选优重点建设力度不够,总体水平不高,示范、特色专业的特色不明显,专业群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改革。现有专业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原中职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或新申报专业,建设几乎全部是从头开始,难度大,任务重。且一些学校以开办新专业为时尚,相互攀比,看谁开的专业多,只看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结果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导致专业发展不平衡,专业建设力度不大,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不够,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专业建设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有规划,有计划,但具体执行不是太好。根据国家及省质量工程建设工作要求选优建设的特色专业,在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中都存在不到位的问题。专业建设目标不太明确、思路还有待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规划要与学校现有的专业及专业群的相互支撑一致,发挥整体功能和作用。专业建设计划落实不到位,执行措施不力,需要加大建设和管理的力度。

(4)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由于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及专业发展的速度过快,教师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一直以来是学校专业建设中的瓶颈,制约着大部分专业办学质量上水平。个别学院的教师结构较好,但规模的发展,以专业队伍来看真正满足专业要求的并不多。专业骨干队伍尚未形成,已有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力量一是不够均衡,二是没有很好地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尤其是学校选拔培养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人才培养计划没有很好地与学校的专业建设结合起来;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提高还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相当一部分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

(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重点(精品)课程建设难以突出重点和精品。对课程建设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理清。精品课程立项不少,也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但还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建设力度不大,注重个人研究成果,不注重在教学中的成效,且目前课程资源尚未共享;在课程建设上,还没有彻底地把贯彻国家、省上对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的要求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还有重视申报不重视对建设课程的质量建设;各学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

(2)课程建设过程管理质量不高。对课程建设管理也存在着只注重建设课程的文字材料,缺少对课程建设的过程监控,对建设质量的评价检查也多从材料人手,对建设效果关注不多。这是在实施课程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以解决的问题。要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结合起来,学校实行目标管理,各二级学院(系、部)严格过程管理,注重质量和效果,而不是完全凭材料说话,从多方面收集信息,综合评价,以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3)课程建设教师群体参与度不高。精品课程的建设往往是负责人自己独立建设,同一教研室教师群体参与度不高。课程建设单靠某位负责人独立建设不仅力量单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负责人不仅要发挥模范带头的建设作用,还需要善于引导同一教研室教师群体积极参与,共同建设,从实质上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建设成果的推广力度。

(4)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缓慢。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制定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但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成效不显著,没有形成标志性的教学成果。

(三)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改革与研究还很薄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研究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系的构建、培养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等。相当一部分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积极性不高,针对性不强,教学研究项目的成果等级不高,缺少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和教学成果。而且从立项和实施情况来看,对促进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效果不是很明显。甚至有的项目就根本没从教学实际出发来研究,没有很好地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针对性不强。

(2)教学手段单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开发、网络教学课程的开发、考试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等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应达到15%以上,目前一部分学院的必修课可以达到或超过此项要求,但相当部分的必修课程还达不到要求;同时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质量有待提高。

(3)学分制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推进缓慢。

(四)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学的实施、基地建设的规划等在专业实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实习基地偏少、质量偏低,实习过程中管理中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2)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选题过程中有课题重复现象,选题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格式、评阅和答辩等环节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审查力度不够,存在有学生上网下载、抄袭现象部分教师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有指导不力、评分不严现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总体质量不高。

(3)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力量薄弱。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数量等不甚合理,能够承担“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师严重缺乏,更有甚者,有“双师”资格证,却不能独立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即有职业资格证而无相应的职业能力。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 力的培养,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五)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不是很合理、队伍相对稳定但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在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规划方面、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服务意识、工作能力的计划、措施或规章制度等方面有待规范和提高;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一部分学院里的学生已逾万人,基层教学管理队伍人手紧张,任务繁重,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2)教学管理制度。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的规章制度内容有待更新;有些工作虽有制度,但贯彻落实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保障在实施弹性学制的学籍管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急需构建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利于对学校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六)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善。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从学校的监控角度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有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学期初、学期中以及学期末的阶段性监控难以实现教学的全程监控。

三、内涵建设的措施

(一)专业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1)抓住机遇,认真研究学校专业现状,根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的目标,制定好“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确立稳步发展、重在建设的思路。

(2)在专业建设上,应在未来的几年内不断深化老专业的改造,科学合理地整合相关专业,加强专业之间的通融性,将专业群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来抓。

(3)按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加强专业建设的目标管理,严格建设计划管理,建立专业建设考核评估制度。

(4)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的引进、培养,重点在建设根据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规划,通过设立专业带头人岗位等措施建立起专业建设骨干队伍的梯队在学校内建立教师专业信息库,更好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

(二)课程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1)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好课程建设规划。

(2)加大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发挥专业群优势,整合专业课教学资源,争取形成标志性成果。

(3)加强课程建设的目标管理,规范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要对教师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对课程建设内涵的认识和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按照学校规划有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从课程层面上通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实施、以及学分制、双师制、双证书制等的实施,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评价标准与岗位要求融合的一体化教学。争取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见成效,出成果。

(三)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1)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多数高职院校来说,研究教学应该比教学研究更重要,因此在未来的教学立项上、在教学研究项目中,相关教学及职能部门,不仅要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自行申报项目,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需从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出发,从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发展需要,挖掘课题,制定课题指南,实行招标立项。

(2)加强制度建设,把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纳入教师教学规范要求和教学考核内容;加大教学手段的改革,继续改善教学手段的装备,加强对教师的技术培训,通过教改立项的形式鼓励教师研究、开发和制作CAI课件。

(3)加快学分制改革的步伐,完善配套政策及措施,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

(四)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1)分专业制定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加快专业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步伐,尤其是要建立一批稳定的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同时加大学生专业实习、见习的指导及管理力度。

(2)切实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各环节的要求,严格审阅制度;按照专业要求规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评阅的质量标准,加强对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考核,努力提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

(3)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利用各种现有资源,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渠道,通过“内培外引”等多种培养方式,培养一支能说会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教学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要按照“精简、精干、高效”的原则建设教学管理队伍,着重提高队伍的素质,并从严要求管理干部加强教学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

(2)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规范教学行为,同时加强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检查,以保证制度落到实处创造条件,推行学分制管理制度的建设,为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要求管理干部积极参加教学管理研究,承担或参加教改课题,把工作实践与专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投入,改善管理条件,提高现代化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计划性,提高工作效率。

(六)质量监控应采取的措施

(1)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监控机制。建立专兼结合、院系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信息员(学习委员)的作用,畅通信息的收集、上报、处理、反馈的渠道,确保对教学全程的监控;

(2)制定和完善各类课程教学质量以及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各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如:实践课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大纲等),规范考试大纲,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3)适时修订教师教学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加强教师对有关教学规章制度的学习,严明教学纪律;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营造优良的教风,以满足学生求学的需要。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是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专业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龙头,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实习(训)基地、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条件。学校要抓内涵建设,就得首先从专业建设着手,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来带动其他建设,从而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

[参考文献]

[1]《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整改暨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创建工作方案》2010年5月。

[2]《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意见反馈会专家反馈意见》,学校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5月。

篇8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彩虹工程;概要

为认真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根据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情况,学校继续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为初步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特制定《河海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实施方案》,简称“彩虹工程”。 “彩虹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是:

宏观上,围绕河海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在“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据“稳定本科规模,着力办优本科教育”的总体部署,按照“以人为本、现代化、国际化”的思路,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微观上,坚持以水利为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式办学体系,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研究作支撑,全面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彩虹工程”的建设内容: “彩虹工程”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紧密联系的项目组成,旨在使工程做到面面出彩,七彩齐放,为学生通向成功架起一道彩虹,故简称“彩虹工程”。

一、“红杉树”――专业建设项目

“红杉树”专业建设项目,寓意加强品牌特色和新专业建设,将每个专业都建成高大挺拔、根深叶茂、长变长新,生生不息的“红杉树”。

1.建设目的。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强化传统优势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并保持其国内外先进地位;加快理科类与文科类专业的发展,以形成我校新的优势专业;注重其他专业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我校的本科办学水平。力争增加6到10个以上的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再增5个以上专业跨入全国先进行列;重点扶持3~5个新兴专业,使其尽快成长为我校新的“亮点”。

2.建设内容。按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优势专业,发展新专业,整合同类专业,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设计“刚柔相济”的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各专业人才的素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质量,同时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会创新的各层次人才;办好“基地强化班”,构建有河海特色的精英培养模式。

3.建设措施。“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投入约1200万元进行专业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针对全校46个专业,按照学科门类组建“大类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进行专业指导:对专业建设的专项经费采取按年度下拨、分期分批逐年建设的办法;制定河海大学专业评估计划,力争4年内对全校46个专业评审一轮,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二、“橙果林”――课程建设项目

“橙果林”课程建设项目,旨在加强课程建设,将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建成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校、省、国家级精品,寓意生机勃勃的专业之树上结满累累“橙”果。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我校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强基础、争创精品”的方针,分批、分层进行课程滚动建设,要求各类课程在达到合格的基础上再建设出一批校级、省级、国家级的优秀精品课程,建设百门双语教学课程,力争获得20个以上省级教学成果奖和2~3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养出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有10~20种教材获省级奖,5~10种教材获国家级奖。

2.建设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合,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完备教学档案;注重研究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内容上重学术深度,过程中重启发、引导与互动,考试考核重刺激思维鼓励创新;辅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网络教学:注重师资培养,形成团结高效的教学团队。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投入约1100万进行课程建设,主要措施有三:第一,对各类课程按等级进行立项申报;第二,结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特点,以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建设作为我校课程建设的先导,通过教改立项等形式扎实有效地展开课程建设工作;第三,对各类课程进行严格规范的检验评估。

三、“金刚石”――基础实践能力培养项目

“金刚石”基础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寓意深化基础实践教学改革,将河海学子的基础实践能力打造得像金刚石那样坚固无比。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全校准备建成6~8个特色明显、开放共享、达到省内高校先进水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3~5个成为省级、1~2个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专业均有稳定的满足培养目标要求的校外实践基地,且相近专业能共享指导人员和场地设施;提升课程设计内涵,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力争在省内高校名列前茅。

2.建设内容。按照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学科特色;按基本实验能力培养、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更新实验内容;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推进教学实验室开放;加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拓展实习基地,深化设计内涵,强化过程管理。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投入790万用于基础实践能力培养项目,主要措施如下:首先,更新传统观念,进一步落实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一视同仁;其次,成立河海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落实、检查示范中心建设的相关工作;再次,积极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实验教学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邀请兄弟高校的同行来学校作专题报告;最后,各专业聘请校外专家组成专业教学指导与考评专家组,对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内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开展考评与抽查评审。

四、“绿草地”――创新能力培养项目

“绿草地”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寓意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体现创新能力培养,使河海学子的创新能力像青翠、茂盛的绿草地,创新活力源源不断。

1.建设目标。学校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机

制上形成从培养、选拔到奖励(使用),在条件上逐步健全创新实践基地,在举措上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创新活动,在环境上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学术氛围。“十一五”期间,预备建设8~10个专业创新实验室,力争获10个以上国家级学科竞赛奖、20个以上省级学科竞赛奖。

2.建设内容。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以掌握扎实知识为基础和前提的,厚积薄发、触类旁通的创新人才;按照“完善共性要求,体现个性需求,培养创新能力”的思路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促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推进专业创新实验室建设,逐步健全创新实践基地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预计投入810万用于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主要措施有三:第一,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进一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因材施教规律,探索多元化培养方式;第二,学校和院系均成立创新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承办校级大学生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第三,学校革新优秀人才评价标准,在优秀学生评选、免试研究生选拔、学生助学助教助管等方面共建从培养、选拔到奖励(使用)的新机制,营造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

五、“青苹果”――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项目

“青苹果”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项目,寓意开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具体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好比一颗刚从苹果树上摘下来的青苹果,活力清新,充满希望。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我校争取进一步提升本校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级别和数量,提高课题研究主持人、核心成员、参与人员的研究水平,形成具有一定分量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实现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建设内容。统筹规划教研课题,促进教育科研繁荣;探索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更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先导,以制定按学科大类培养的方案为重点,以研究性课堂教学方式为突破口,设计人才培养新方案:依据“质量至上、全员参与、刚柔相济、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具有河海大学本科教学特色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预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项目中投入66万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努力提高国家和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启动校级教育科研立项规划,定期开展教育科研项目申报;第二,多渠道筹措经费,形成以学校资助经费为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教育厅及各级学会专项经费为辅的多渠道教育科研投入体制;第三,建设现代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的教育科学规划制度、评审制度、开题制度、中期报告制度、鉴定结题制度、成果奖励和推广制度。

六、“蓝宝石”――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项目

“蓝宝石”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项目,寓意构建适应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管理体系及管理信息平台,形成闪闪发光的“蓝宝石”似的教学管理精品;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我校准备构建具有河海特色的规范化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力争在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及信息共享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教学管理方面构建和完善二个体系:学分制管理体系与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教学管理信息平台方面建设三个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本科教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本科教学评估信息管理系统。

2.建设内容,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包括学生管理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管理工作规范等;建设与完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学生管理功能、日常教务网上管理与调度、电子档案袋、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价、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家长互动区、建立教室监控系统、考试管理;建设与完善本科教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本科教学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发挥教学评估的统计、分析、诊断和调控作用,保障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建设措施。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准备在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项目上投入352万。建设措施如下:首先,加强硬件支撑体系建设,依托现有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建立完善的教学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其次,培训教学及教学管理人员熟练使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平台;再次,成立教学管理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工作组,采用教改立项建设模式开展建设工作:最后,建立完善的考核、检查、评估机制,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七、“紫罗兰”――校内教学评估项目

“紫罗兰”校内教学评估项目,寓意像紫罗兰般真实开展校内系统化教学评估工作,反映日常教学状况,及时调控和改进,以便全面持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1.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学校实施校内教学评估项目,目的有三:一是为全面了解学校教学、管理等各项目标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从中分析、诊断问题并制定整改方案,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建设;二是督促、激励师生加入到教学质量建设的队伍中来,以最大的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工作中,持续提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三是构建、完善从入学、就学、毕业、毕业后的完整信息反馈机制,促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

2.建设内容。构建具有河海大学特色的本科教学校内评估机制,围绕“标准明确,过程控制,评价合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目标,建立包括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学实验室评估、学生培养质量评估、教学管理评估以及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的“紫罗兰”评估体系,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化评估,6项评估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篇9

关键词:施工组织与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target, analyses the course of the basic practical ability, 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 practice teaching knowledge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它主要针对工程施工的复杂性,来研究土木工程建设的统筹安排与系统管理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综合运用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问题的能力。

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施工涉及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材料、构配件、机械等,需科学合理地对工程各环节进行精心规划、严密地组织与协调,使工程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的预期目标,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筹施工全过程,推动建筑业企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由于工程施工的特点,课程教学应尽量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因为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试就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国内著名学者武书连研究员“型与类”分类方案中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1];陈厚风教授根据高校的三大职能及其比重将大学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1]。

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较,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应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整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牢牢把握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尊重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放在首位,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分析,把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能力划分为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将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中来。 课程设计的实践能力分为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三个能力层次。学生通过各阶段的学习,完成基本实践能力奠定和专业实践能力的积累,课程设计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的渐进式发展,在学生具备前两个能力层级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培养优质的适应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

表1 实践性能力体系表

3.《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实践能力分析与评价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学生定向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知识点掌握比较模糊,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理论应用的程度仅限于书本的案例和习题,举一反三和创造性实践应用的能力较弱,就算借助计算机软件帮助计算与绘制,对理论知识掌握模糊的直接反映就是很难做出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比如: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学生仅限于应用简单结构的网络绘制,复杂结构的网络绘制就不能胜任,会呈现出对施工工序不清楚,对局部及整体工期的优化不明白;又如:模板和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学生对验算的内容掌握不透彻,用软件设置参数计算后不知道符不符合设计要求;再如:平面图绘制对绘制的内容和规范不清楚,甚至线条和比例的都拿不准。

用人单位对现行模式下学生的评价是眼高手低,《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手段培养的学生满足不了施工企业对人才规格能力的要求,市场的需求倒逼高校教师思考怎样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

3.1理论课程实践能力分析与评价

本课程的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正确绘制横道图、网络图及施工平面布置图;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合理组织施工。 《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包含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理论教学包含施工准备、流水施工组织、网络计划绘制、工程施工管理、施工组织编制与平面布置图绘制六个方面的生产实践工作,其实践教学知识点与评价标准见表2。主要涵盖:概况、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方案与部署、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计划图、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施工工期保证措施、现场消防保卫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成品保护措施、雨季施工保证措施、冬季施工保证措施等内容。

表2 实践教学知识点与评价标准

备注:施工组织设计无重大偏差,应至少得60%的分数。

3.2课程设计实践能力分析与评价

课程设计是指1个学分的大作业、根据用人单位实际生产的能力要求,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提炼课程设计各知识点的评价办法。课程设计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模拟设计,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全过程(包括设计内容、设计计算方法与步骤)有一个体验式、渐进式的学习,初步具备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施工组织中的一些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使课程设计更接近真实,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满足用人单位要求,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需要对工程案例进行搜集,归类整理案例,建立好素材库,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精心设计,建立课程设计评分标准,运用卡片法教学模式,才能满足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完成设计任务。

4.结论

4.1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量化

本课程实践教学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开展,通过对施工组织实践生产工作内容和实践教学知识点的分析,把实践教学知识点与实践生产内容归类与对应,运用卡片法教学方式,即对实践教学的知识点分解、使知识点模块化,并对知识点建立素材库,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施工组织项目,运用素材进行知识模块的替换,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能力模块化对应,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点对点的精确锻炼,提高学生实践生产的适应能力,满足实践教学程序化、规范化和教学质量量化评价科学化的要求。

4.2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的难点

本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理清教学内容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搜集各个知识点的素材,素材的建立需要参阅大量实际工程资料;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积淀,需要从《施工组织与管理》实践能力课程教学逆向寻求指导前期能力训练的方案,整个培养体系复杂,需要在各层级能力培养方案之间精心推敲。

参考文献:

篇10

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内容是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特色化实施。

按课程设置的主体,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级。学校是实施课程的主体,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实施课程计划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一所学校有没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实施上。

当前,许多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确实开展了较多有特色的教育活动,但由于没有将活动开发成课程,活动随意性强,说开展就开展,说停止就停止,今天以这个为目标,明天以那个为目标,这些碎片化的教育活动很难形成学校的特色。一些学校的活动虽有连续性,但由于没有按课程管理,很容易自生自灭,难以形成特色。

特色学校建设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特色学校建设是使学校通过创新特色,步入特色发展的快车道,提高教育质量,为推进素质教育注入不竭的动力。特色学校建设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新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特色学校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围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开展。特色学校建设要以依法办学、规范办学为基础。

特色学校建设要建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没有特色化的校本课程,不可能建成特色突出的学校。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应制定好课程方案,明确教育目标、学习活动内容、学习过程管理、评价标准及考核结果的使用等。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将学校的传统优势项目课程规范为校本课程,二是从教育科研课题中选择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项目开发校本课程,三是从学科整合拓展中开发校本课程。

特色学校建设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特色化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于学校来说都是上位课程,应认真实施。国家和地方对学校更好地实施课程赋予了一定的权利,有创新性的要求,如课时安排、教科书使用及教学组织方式等,特别强调要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现在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改变教育生态,这给特色学校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

实施特色学校建设关键在于对先进教育价值观的认同和有效的保障措施。特色学校建设需要广泛认同的教育价值观。特色学校建设是办好适应学生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才的有效措施,是创新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特色学校建设不是简单的学校个体行为,它需要上下广泛的教育价值认同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英国的特色学校建设是国家力推的教育工程,美国的特色学校建设多是州政府直接实施的。我国现行的校本课程虽是国家层面的安排,但是缺乏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教育价值的认同,更缺乏上下贯通的推动与执行,这致使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是最薄弱的,甚至在部分学校是可有可无的。

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物质保障。开发与实施特色课程需要相应的物资支持。在校内开设的特色课程,要充分挖掘已有的教育资源;在校外开设的特色课程,应由社会资源拥有者来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学设施,为实施特色课程创造必要的条件。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说专业;内涵建设;教学研究

“说专业”是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改革理念的口头陈述、图解说明与讲演展示,是围绕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通过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说专业的方式,研讨交流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开发、制度环境建设等关键问题。它充分体现团队综合素质和专业实力,全面展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和专业建设的新思路。

一、指导思想

“说专业”活动指导思想是: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深入调研为基础,以深刻反思和充分论证为前提,以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为核心,以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为标准,引导广大教师思考专业建设和发展,由专业改革思路引领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二、活动目的

1、理清专业建设思路。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地分析和认识专业,交流专业建设经验,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把握专业建设内涵,提升专业建设特色,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2、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以教研活动的形式探讨专业建设、改革的过程,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保障等各方面的思考与做法,为专业建设与改革全面展开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3、提升专业带头人能力。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交流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进行剥笋式地深度剖析,集思广益,探讨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的有效举措,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4、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水平。通过以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说专业”活动,教师参与观摩与研讨,提高教师对本专业的建设及改革工作的认识,认清专业发展现状,明确行业人才需求,探求专业建设优势及差距,寻求专业改革思路及方向。

三、线索思路

“说专业”活动的工作基本线索与思路如下:

市场调研->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专业培养标准->专业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途径(寻找途径与方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实施保障(双师型师资团队、实训条件、质量保障系统、自主学习环境——网络课程、图书馆藏量、阅览室等)->专业特色->社会服务(科研单位、工程中心等)。

按照“总结成绩、反思不足与改进措施”的思路,从体现“符合实际、合乎逻辑、精心设计、切实可行、有效提升”的原则,内容包括提升哪些理念、构造哪些设想、采取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最终落实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关键要素

“说专业”,就是解说为什么要设置该专业,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成效,以及进一步建设专业的思考和举措等,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关键要素:

1、顶层设计

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即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从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逻辑起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系统设计、专业建设规划三个方面阐述。

2、专业设置与调整

专业设置与调整可以从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需求调研的有效方法与手段三方面阐述。

3、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

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包括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内容、课程体系的实施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制度与环境等方面。

4、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有效机制的方法

包括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举措、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保障体系等三方面。

五、基本内容

“说专业”要按专业建设逻辑结构,围绕调研结果,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革,并就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思路、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管理、考核方式与质量评估体系、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具体概括为“九说”,时间以20分钟为宜。

1、说专业设置依据,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设置依据及简要发展过程,讲清为什么要设置这个专业。

2、说专业培养目标,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讲清培养的人主要从事什么职业岗位,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3、说专业培养模式,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讲清课程体系如何

从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中构建,讲清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内容、课程体系的实施与管理。

4、说专业课程体系,时间4分钟。

主要介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讲清与什么企业开展什么样的合作培养人才,形成什么样机制;通过核心课程培育核心能力;确立相对固定的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课程内容;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一体化技术学习平台;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质量评估体系。

5、说专业教学团队,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讲清结构、专兼结合及建设措施。教学团队强调的是融合与分享,理念上并非每位成员全面优秀,而是校内外各具特色成员的融合形成整体的优势;操作中并非每位成员经历各类教学科研工作,而是通过沟通与交流分享经验与成果。

6、说专业实践条件,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讲清基地布局、功能,建设理念及实施管理含顶岗实习管理;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环节、形式、比例”;使情境化课程教学真正取得“实习即顶岗、上课即上班”的效应。

7、说专业社会服务,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如何相互促进,讲清开展了什么项目的培训和技术服务。包括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的开发、生产技术的服务等。

8、说专业建设成效,时间3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突出亮点,今后发展的考虑,运用数据说话,如跟本省同类院校对比的数据,跟同专业的其他院校对比的数据,最后做总结提炼专业特色。

9、说改进的思路与措施,时间1分钟。

通过陈述性回顾,主要说明专业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后有哪些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六、评价标准

“说专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存在有理

要对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精神,经过市场调研后,证实该专业的存在有其“行业、市场、社会、人才”的背景,结合本专业现状和发展思路,说清“非你莫属”的理由。

2、内涵丰富

要围绕专业标准,从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入手,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突出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3、保障有力

要充分展示专业的保障系统,说明诸如“兼职教师、专业实践条件、实训项目、自编教材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要素分别在专业建设中各自承担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4、质量过硬

专业的教学质量,要体现在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双高”上,并与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各项技能大赛相衔接,以及社会和同行的反映与评价等方面。

5、特色鲜明。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展示出校企合作方面的多元探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产品载体等),聚集专业的教学经验与思想沉淀,打造出本专业的创新点或专业特色。

七、演讲技巧

“说专业”集“教学内涵、思想沉淀、精神闪光、语言精练”为一体,它既是专业团队综合素质的展示,也是学院办学实力的体现。演讲技巧有三:

1、定位要准确

要对照经济社会的发展纲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思考所在专业在相应的专业群中的位置及角色,专业建设的设计时要重视挖掘与创新,从深度上挖掘、从广度上扩展,使其定位准确,演示语言精练。

2、特色要鲜明

要紧紧扣住“生存有理、保障有力、内涵丰富、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内容进行,剖析前因后果,妙用逻辑推理,层次阐述分明,展示出本专业的“清晰的建设思路、有力的建设措施、显著的建设成效、鲜明的专业特色”。

3、演讲要精彩

“说专业”既要精选代表,又要经过团队的集体研究、补充完善、试演彩排,使专业团队强化的“研讨意识”,提高“点评水准”;使宣讲人增强哲学思辨与演讲技巧,达到演讲自信、潇洒自如、时间自控的最佳状态。

八、注意事项

1、“说专业”演说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其中包括专家点评和现场答辩时间为5分钟。作为“说专业”比赛活动,超过规定时间会情扣分;作为“说专业”教研活动,一般由所在院系负责人主持,在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以多媒体形式说专业完后,团队围绕专业建设开展研讨,时间为35分钟,最后专业负责人以5分钟做总结。

2、作为常态化的“说专业”活动,团队成员必须全部参加。团队成员应包括所在院系负责人、专业负责人1人、所在专业教研室主任1人、担任本专业教学任务的公共课程1-2

人、专业基础课程1-2人、专业课程2-4人、实践环节2人、主讲教师代表及兼职教师代表1人等,人数在12人左右为宜。通过参与观摩与研讨,有利于更清晰自己所在专业的顶层设计及其配套思路,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3、“说专业”地点应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或多功能会议室,投影与音响设备状态良好。演说人要在“说专业”前认真准备好书面发言稿、ppt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要确保专业调研的真实可靠,要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业背景、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有力证据。

5、“说专业”要侧重于剖析与改进。要展示成绩,要突出亮点,更要对调研数据的进行科学分析,制作基于调研的改革设计及改进措施。改革设计与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切合学院资源特点,改革依据充分,改革思路明晰,改革措施可行。

篇12

关键词:土木工程;道桥方向;课程体系;实际工程;整合优化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08103

1996年国家教委进行改革,把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4个专业合并成为一个大专业,称为“土木工程专业”。一般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上设置建筑工程和道桥两个方向。如何保证学生在学习了大量为拓宽就业口径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后,还能保质保量完成主攻方向的专业课程,既对大土木“通”又对小方向“精”,是许多高校力争解决的一个难题。如何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社会需求制定适合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需解决的另一个难题。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的拓宽是可能的,但拓宽的方向和步伐需考虑国内目前

的情况,取决于社会需求的迫切感和校内条件的创造[1]。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实践性极强,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然而多数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偏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文章立足于面向实际工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以道桥工程课程体系作为对象,着力于研究实际工程与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对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力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 道桥工程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不同高校相同专业课程设置略有不同,不同教学目标下的课程教学内容也有一定差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土木工程专业下的道桥专业课程体系包含8门课程,即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桥梁施工、桥梁电算、路基路面工程、道路CAD、道路施工和道路勘测设计。8门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均属于知识链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包含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以及桥梁方向毕业设计、道路方向毕业设计。

二、道桥工程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文章列举部分主干课程的改革措施,研究其与土木工程专业其他方向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相互关联和渗透关系。

(一)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课程改革措施

1.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课程特点

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桥梁工程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桥梁施工、桥梁电算等课程的基础,具有知识点多、教学难度大的特点[2];还需兼顾由于大土木平台课未顾及到的相关桥梁知识点,如桥梁设计荷载等课程本身需要在知识点设置上结合工程实际来安排;还需要考虑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及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回顾、搭接和深化。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大跨度桥梁的追求,预应力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课程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该课程有其独立的知识体系,然而在其知识构成里,部分内容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专业课程)重复,课程安排上与桥梁工程产生矛盾: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应在桥梁工程之后开设,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却需要预应力

混凝土桥梁结构的知识才能完成,而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可能由于受到教学学时安排限制并未开设或未学完。

因此,需要对以上课程进行系统的内容整合,在遵循科学的专业教学体系完整性和连贯性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形成完善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

2.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课时内教授更多的专业知识,避免出现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学校在新版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并入桥梁工程,课时由“56+32”并为72学时,使其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分布上更合理,不同课程分工明确,形成稳定的教学体系。

同时,对桥梁工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增加课内实践环节,如在简支梁桥相关内容介绍完后,增加简支梁桥施工图识图环节,为学生提供工程实际案例的施工图纸或标准图集,使其能够看懂图纸,提高识图能力,并了解施工图的规范布局和制图标准;在连续梁桥理论知识讲解完后,增加连续梁施工图识图环节,向学生展示不同施工方法下的连续梁桥施工图纸,使其熟悉不同施工方法下的连续梁钢筋构造的区别,通过识图的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经验,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通过引入实际工程案例教学、事故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等丰富的教学手段,使专业知识立体化呈现给学生。

为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新构建的教学体系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3]。除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外,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穿行课堂外教学,例如结合学校“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基地”的桥梁结构实体模型进行现场讲解,结合施工图纸让学生了解连续梁桥采用悬臂施工法的构造和配筋特点、熟悉预应力材料及设备等,甚至让学生亲自体验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

有如亲临施工现场,有助于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当前一些国家级、省级及高校组织举办的结构模型竞赛活动对专业课教学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桥梁工程教学中一种开放的实践环节[4]。学校每年定期举办结构模型设计竞赛,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中南地区结构设计竞赛。在2015年举办的“中辰杯”中南地区第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由学生独立设计计算并制作的桥梁结构模型承受住了荷载考验,获得二等奖。类似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亦有促进作用。

(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措施

路基路面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设有理论教学、实验和上机三大环节,特点是知识点繁杂、难度大,与前期多门专业基础课联系紧密,同时对后期的施工课程有重要影响。

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除了对理论教学环节进行知识点梳理以外,重点对实验环节进行改革,以实验室为基地,加强实验大纲要求中的基础实验部分教学,并通过增加新型演示性实验内容,丰富学生的工程实践观。研究该课程的考试环节,建立适应课程需要的新型考试形式。

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尤其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院校将教学内容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制作可视化操作模型,并辅之以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中尽可能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5]。然而看似立体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却不能完全达到路基路面实体结构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为此,学校在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下的“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时,特开辟路基路面工程专区,设置一批与施工现场高度一致的路基路面模型和材料设备,提供给学生参观学习。

(三)桥梁施工、道路施工和桥梁电算、道路CAD课程改革措施

这些课程分别为以施工企业和设计企业为就业去向的学生设置,致力于提高其专业核心能力中的“设计基本能力”和“施工基本能力”。前者偏重施工,仅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不足以满足学生对施工知识的学习要求,需进行教学方法、手段上的改进。施工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工程实例和施工图纸为载体,理论知识由实际案例引出,加强学生识图能力培养的同时,让其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后者以纬地、桥梁博士和MIDAS等市场上常用的设计软件为工具,以建成的各类型道路、桥梁实际设计案例为向导,使学生具备常规道桥设计软件应用能力。

(四)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教学环节仅流于形式,毕业设计质量急剧下滑,学生未能通过毕业设计真正提高实践能力,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6]。

为解决这一共性问题,利用学校所在城市拥有多家大型设计、施工企业这一有利条件,将企业的实际工程引入设计环节,真题真做,突出面向工程实际的主旨。

同时,本环节还致力于使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关联体,改变原来实践环节独立分离的局面。以桥梁方向为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按“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简支体系―连续体系”两种方案进行关联性规划。

另外,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还要忙于考研或就业实习等工作,难以专心做设计。若能将课程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演练,按毕业设计的深度来要求课程设计,则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由于对设计内容已十分熟悉,论文质量上有所保障,不至于因时间不足而降低标准。

为提供更好的毕业设计指导,2013年初,学校已建成功能全面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网站,涵盖结构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三方向。网站内容包括相关专业技术规范、设计指导书、优秀范例等,并设置互动师生平台、网上答疑等功能。该网站已用于学校近两届学生的毕业设计,符合毕业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效果良好。

三、 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整合优化措施,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建立面向工程实际的道桥课程体系,使其与社会需求和就业趋势挂钩;优化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基础教学,围绕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能力中的“设计基本能力”和“施工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一方面顺应国家“大土木”的方针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专业教师队伍,提高其专业素养,适应高校对“双师型”人才的需求。参考文献:

[1]陈以一.需要与可能: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的宽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19-22.

[2]汪时机,李贤,蒋运忠.《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73-276.

[3] 金生吉,白泉,徐金花,鲍文博.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2):109-113.

[4] 林春姣.浅谈桥梁结构模型竞赛对桥梁工程教学的促进[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34-35.

篇13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教学;课程改革;绿色建筑;性能模拟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25203

1引言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这一概念,绿色建筑随之被众多的国家实践并推广;2003年,由于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需要,中国建立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GOB-AS);2006 年,建设部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划分3个绿色等级,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转发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随及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可见,绿色建筑是一个由上而下的实施过程,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在建筑相关专业开设绿色建筑课程也刻不容缓。

2课程现状及改革方向

笔者所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专业自2010年开设《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对接市场助理建筑师岗位所需技能――建筑节能设计及计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规划节能设计、建筑单体节能设计、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节能软件操作4部分。主要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建筑节能的观念,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将低能耗的理念贯穿整个建筑方案设计,熟练运用节能软件进行节能计算,并掌握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要求等内容。

近年来,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出了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的旗帜,推行力度由上至下步步强化,建筑各界纷纷反映可以用“应接不暇”来形容。根据友绿网()的《中国建筑行业绿色职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建筑行业在未来5年内将面临绿建筑“人才荒”,其原因主要是绿色建筑相关职位在中国建筑行业都属于新兴职位、各大企业对绿色建筑人才需求旺盛、国内各大高校几乎没有相应的对口专业以及缺乏专业人才的输送渠道等。面对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其专业课程也急待改革,更新知识、拓展技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绿色建筑知识技能的毕业生。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中,节能作为绿色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建筑节能技术》便义不容辞地成为专业绿色建筑改革的先驱,经过教研组的讨论后并一致赞成将《建筑节能技术》更名为《绿色建筑技术》,在原有课程内容基础上,对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更新和拓展,期望能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渗透到本专业其中设计课程中的效果。

3课程改革整体思路及框架

3.1岗位知识技能分析

通过对历届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岗位为助理建筑师,那么符合市场需求的助理建筑师应该具备的绿色建筑相关的知识技能呢有哪些,带着这个思考,对目前市场上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剖析,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分析,得出《绿色建筑技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室内外声光热风环境模拟以及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经过教研组的多次研讨,并充分结合该专业长期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特色,总结出了“专题授课+模拟实操+专用周课程设计”三大教学模块的课程框架。

3.2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绿色建筑技术》这门课程开设在建筑设计专业二年二期,共计60课时,周课时为4节,采用“专题授课+模拟实操+专用周课程设计”三大教学模块的课程框架,表1绿色建筑设计岗位知识技能分析

序号设计流程具体内容需具备的绿色建筑岗位知识技能点1方案设计阶段编制《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书》,对设计方案进行绿色优化:

①从项目具体的实际条件出发,罗列出可采取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②针对项目设定的绿色建筑星级设计标识级别,确定绿色建筑六大指标体系中的各项目标,明确对应的技术策略。

③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计算机模拟,如声光热风环境,分析得出最优化结果,协助设计院优化设计方案。

④以上技术和方案优化都需要权衡考虑成本造价,并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①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③室内外声光热风环境的计算机模拟

④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2初步设计阶段编制《绿色建筑初步设计报告》,优化方案设计后的初步设计报告:完成初步设计文本中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绿色建筑技术措施3施工图阶段编制《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深化初步设计后的技术落实:

①精确绿色建筑措施技术用量,并有效地落实于施工图,且符合标准规范。

②完成施工图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及《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等相关工作。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其中专题授课与模拟实操模块交替进行,专用周课程设计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具体安排如下。

3.2.1模块1――专题授课

目前,绿色建筑知识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够深入和系统,首先得安排专题理论授课,课程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纲领,总共设置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6个专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要领,针对每个专题都设置了重点小任务,供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3.2.2模块2――模拟实操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便开始了建筑环境模拟技术研究,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涌现了大量的模拟软件,以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建筑环境(建筑内外的风、光、热、声环境)模拟分析软件主要有英国IES软件、生态大师Ecotect、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等。通过对本地各设计院调研(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湖南省内各大小设计院),显示采用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院占湖南省内各大小型设计院总数的8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为国内开发软件,界面通俗且简单易学,而英国IES软件、生态大师Ecotect等国外分析软件的英文界面较为晦涩,学习时间较长。经过教研组的多次研讨,并结合实际情况,一致同意对学生教授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3.2.3模块3――专用周课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和模拟技能,在专题理论课程和软件实操课程完成后,在学期末设置一个绿色建筑专用周课程设计,以本学期完成的公共建筑设计课程作业为对象,进行绿色建筑优化设计。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优化设计,从而学会将低能耗的绿色理念植入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并且整体掌握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以及达到对模拟软件的强化训练的效果。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4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4.1师资团队

在原有《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团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绿色建筑多专业综合性,积极吸纳暖通专业、擅长软件及企业经验丰富的老师加入。

4.2教材选取

初步选用《绿色建筑概论》(董靓和孙世钧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以及《绿色建筑分析软件实操手册》(由课程教学团队与软件公司共同编制完成)三本教材。

4.3硬软设施

多媒体教室、配备AUTO CAD和斯维尔绿色建筑分析软件的学生机房。

5结论

通过对基于建筑节能的绿色建筑课程改革,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不论从国家形势政策方面还是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在建筑设计专业开展绿色建筑类的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的。

(2)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应在学校阶段加强对数字技术的学习,除了掌握传统的AutoCAD、SketchUp以及PhotoShope等软件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环境分析软件,并在设计课程中加以运用。

(3)绿色建筑类课程对设计理念、技术措施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要求较高,需要整个专业的各个课程老师积极参与,并将绿色低耗的理念融入到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

(4)绿色建筑涉及了建筑设计专业以外的多个学科专业知识,因此绿色建筑课程团队需吸纳多专业领域的教师和专家加入进来。

参考文献:

[1]宗德新,曾旭东,王景阳.基于建筑性能模拟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与思考[J].室内设计,2012(4):13~17.

[2]徐黎明.建筑类高职院校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研究[J].职业与教育,2014(8):125~126.

[3]鲍丽.绿色:回归设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绿色建筑设计教学探索[J].中国建筑教育,2011(1).

[4]王雪松,周铁军.绿色建筑教育实践与思考―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为例[J]. 中国建筑教育,2011(4):10~14.

[5]丁以喜.绿色建筑趋势下高职土建类专业建设改革探究[J].职业与教育,2012(9):107~108.

篇14

———以药学类专业为例

[摘要] 文章应用质量机能展开理论(QFD),建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质量保证模型(RQFDM)。并以药学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为例,说明具体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 培养方案;设计;质量保证

质量机能展开(QFD)是目前在企业管理领域比较流行的质量管理技术,它通过多层次逻辑演绎分析,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依据,将顾客的心声(VOC)逐步转化为产品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工程特性,在产品开发初期阶段就对产品的适用性实施全方位保证的系统方法。高校人才培养类似于企业产品开发,可应用QFD理论指导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保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我们建立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质量保证模型 RQFDM(附图),它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人才质量需求抽出, 通过用人单位调查,获得人才原始需求信息,经亲和图法(KJ 法)整理并抽出需求项目,然后反复应用数量化理论3类方法(Quantification Method of type III),对需求项目进行分析和合并,抽出人才质量需求,建立层次化结构,并进行人才质量规划。二是人才培养措施特性抽出,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将人才质量需求语言转化为人才培养语言,得出人才培养措施特性,并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设计屋。三是培养要素抽出,即以人才培养措施特性为基础,抽取培养要素,它们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载体,然后建立培养方案设计质量屋。四是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屋,即以培养要素为单位,设计控制措施及其实施者,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一、药学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这里我们应用RQFDM模型,对此进行设计。附图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质量保证模型

(一)药学类人才质量需求规划。浙江是国内制药工业大省,通过浙江部分制药企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及毕业生信息反馈,得到最初的人才质量需求信息。对这些需求信息,进行合并与整理后,抽取需求项目,并转换成质量需求项目。应用数量化理论3类方法 (QM3)及QFD Designer软件,建立质量需求项目的层次化结构(表1)。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才质量规划。首先,对各质量需求实施重要度评价。请调查对象对各质量需求项目按1-5分制打分,然后取各项平均值,得到各项重要度。并以国内某著名药科类大学为对象,实施市场竞争性评价,得出该校在药学类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其次,设定人才计划质量及特性点,计划质量是该校人才培养改进后希望达到的目标质量,它通过重要度评价,结合竞争性评价得出。特性点是指该项改进可成为该校药学类学生质量特色的程度,其确定依据是当某质量需求的重要度评价高、市场竞争性评价是本校高且他校低,可确定为特性点;当某质量需求的重要高、市场竞争性评价本校低且他校也低,则也可确定为特性点。最后,计算水平提高度,它等于计划质量/该校当前水平;绝对重要度=重要度评价×水平提高度×特性点系数; 质量权重为绝对重要度合计中各项质量需求所占比例,它能给出质量需求的重点方向。

从上述矩阵中可看出,对本科层次药学类人才质量需求中,有四项质量需求权重较高,分别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基础知识掌握、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实践能力要求最高。这反映当前国内制药工业需要药学类本科学生有较好的实践能力,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并能在工作中学习。在此基础上,逐步实施创新。

(二)药学类人才培养质量设计。根据上述药学类人才质量需求及当前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抽出培养措施特性,并经亲和图法(KJ法)整理,得到5个培养措施特性,它们是:课堂学习、课程实践、学生活动、课外科技和毕业环节。然后,建立药学类人才培养质量设计矩阵(表2),探讨培养措施特性与质量需求项目间的相关度,从而实现从人才质量需求语言到培养语言的转化。其中,培养措施特性综合重要度反映了某培养措施特性对满足各质量需求的贡献度,通过它可得出质量保证的重要方向,以便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集中用到该项目上。数值计算方面,按照独立配点法[1],某培养措施特性综合重要度=∑各质量需求权重×相应的相关系数。技术竞争性评价是由该校教师和管理人员,采用5阶段评判法对该校与国内某著名药科类大学在各个培养措施特性上实施评价。

综合考虑培养措施特性综合重要度、技术竞争性评价、质量需求与培养措施特性的关系,应用5阶段评判法,设定质量设计目标值,使其成为使该校药学类人才具有竞争力所需达到的规格值的最低标准。它是质量设计中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决策过程。高药学类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环节,其中课外科技作用最大,而学生活动作用较小,这符合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特性要求。为此,该校要加强学生科技资源管理,为学生自主开展科研,提供多种形式资源和帮助。同时加大课程实践力度,而对课堂学习、学生活动、毕业环节三个培养措施,可维持现状。

(三)药学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根据表2及人才培养实践,抽出人才培养要素,包括培养计划设计的科学性、培养资源、培养管理三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建立药学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矩阵(表3),讨论培养措施特性与人才培养要素间相关度。同样对上述矩阵,首先按照独立配点法[1],计算总权重 =∑各培养措施特性权重×相应的相关系数。然后由教师和管理人员,采用5阶段评判法,对该校与国内某著名药科类大学,就每个培养要素实施竞争性评价,1表示低,5表示高,其他依次类推。最后根据总权重、竞争性评价结果设定培养要素设计值。从矩阵中可看出,考核标准多样性、教师队伍和自主科研管理三个培养要素总权重较大,这反映在药学类人才培养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设计多样化的考核标准,对不同的学生实现差异化的评价,这是今后该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重点;再是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培养多个环节中主导者;还有要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更多平台,增加实践课比重,同时加大对学生自主科研的管理。另外,对传统人才培养中比较重视的理论性课程应减少,因为对药学类本科层次人才而言,实践性课程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