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的传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于拉拉姑姑和母亲这一代的个体,披肩文化的传承体现出强烈的空白与裂变性。拉拉的姑姑Light-Skin出生于墨西哥,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从母亲口中听说了一些关于披肩的故事。但由于前一代对披肩文化的缺失,Light-Skin从母亲手中接手过的披肩文化显得空白和轻薄。随着Light-Skin在墨西哥生活经历的增加以及与来自美国墨裔的接触逐渐生出一种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使得Light-Skin对传统披肩文化的传承出现一种模糊的分裂趋势,脱离原来的传统模式。拉拉的母亲左拉出生于美国,但拥有纯正的墨西哥原居民血统,肤色暗淡,无论在美国抑或墨西哥都被排除贬低。左拉长期生活在美国,这使得她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现代女性学研究思想,且较之Light-Skin更加强烈与超越,因此在对待披肩的态度上更多趋向抵触与冷淡。在左拉心中,披肩是墨西哥的代表符号,会让她想起自己卑微的血统与身份。长期与母国的疏远隔离使得左拉对于披肩所知甚少,而对于披肩的文化系统则更缺乏基础了解,出现断层。左拉时常在自身卑微的墨西哥血统基因与萌芽的现代女性新思想中纠结矛盾,因此对于墨西哥披肩文化的传承出现了较之比拉拉祖祖母及祖母那一代个体更大的空白性。而左拉强烈的现代女性思想则让她对传统披肩文化的传承出现明晰而又界定的分裂性。无论是Light-Skin还是左拉,她们对于墨西哥传统披肩文化的传承都呈现了一种迷茫的过渡形态。
对于拉拉的这一当代个体,披肩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重新挖掘与责任,显示出回归与创造相融合的特质。拉拉是完全崭新一代的代表,透露出不同于之前两代个体的自主思考与自觉性。拉拉是典型的移民第二代,出生于美国,成长于美国,但成长的过程不断来往于南北边界,每年有固定的时间在墨西哥奶奶家,这给了拉拉良好的机会接触披肩文化。这种旅行式的成长历程让拉拉得以在母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两种不同质素文化体系中穿梭,学会以不同的思考模式审视自我的身份与文化归属问题。在奶奶的带领与导引下,拉拉从小就接触披肩,并对披肩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这种兴趣使得拉拉在以后的成长中不断继续关注和思考披肩,并逐渐形成一种自觉性。在美国,拉拉不断被边缘化,饱受排挤与欺侮,自我身份不断被否定,面对各种困境,拉拉开始向母国传统文化靠近,寻求精神力量和家园认可,而从小接触的披肩则成为首要的选择。新时代独立的女性思想则赋予了拉拉的披肩传统文化传承以创造性,因此拉拉的披肩文化传承是一种回归与创造的融合。由于祖母的原因,拉拉对于披肩传统文化更肩负一种自觉的责任,更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
二、墨西哥女性内部的纽带
桑德拉曾在访谈中说“齐卡娜文学,就像女性文学”,“墨西哥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儿子崇拜母亲的文化体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宣称墨西哥文化是母系文化。因为那永恒、忠诚、神圣的爱中之爱,你生命的爱,不是你的妻子或你的爱人,而是你的母亲”。披肩文化作为墨西哥典型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典型的母性文化,它是母亲与女儿之间的故事与语言,这种母性文化将墨西哥女性群体联系起来,而披肩传统文化更是内部的一条纽带,将过往、现在与将来串接起来。披肩文化将墨西哥女性历史联结起来。《披肩》中,拉拉祖母的母亲从其母亲继承披肩的编织以及语言,又将自己未织完的长条褐色大披肩遗留给拉拉祖母,最后拉拉祖母又将披肩传给拉拉,这是一个女性关系的接力,女性故事的延续,尽管过程中有遗失与失忆,但整个墨西哥女性的历史还是可以围绕披肩文化攀藤可寻。披肩上丰富的图案是墨西哥女性对生活热爱的见证,“一个个精美的玫瑰花结、弧形、星形、菱形、名字、日期、乃至献词”,而无穷的设计样式也体现出墨西哥女性善于将日常与想象融合的写实精神与浪漫精神。在墨西哥,女性是噤声的,“这个社会是不是很奇怪呢?人们要求你不要变成……可是她们却从不告诉你该怎么做”,于是披肩将一代一代女性想说想表达的记录下来,用实物传达着她们的故事她们的历史、过往的、现在的、抑或将来尚未形成的。女性历史的联结保证了女性群体内部的基本完整性。
披肩传统文化以一种母亲的情怀贯穿主体,形成一种典型的母性文化,以一种稳定的母女相传形式将墨西哥女性群体内部的情感凝聚起来。总体来讲,披肩传统文化是母与女或祖母与孙女之间的传与受的关系,传达的语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母性语言。小说中,拉拉的祖母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经常看着褐色的长条大披肩,回想儿时模糊的母亲形象,回忆母亲的怀抱,母亲独有的温暖,或者想象母亲就在自己身边,怀抱着自己,通过这种象征性的通灵行为,拉拉的祖母逐渐懂得何为墨西哥女性,何为母亲,同样,拉拉通过披肩开始与祖母对话,并成功成为褐色披肩的继承者。一定程度上,披肩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墨西哥女性文化的属性,无论是从披肩的社会历史、图案还是用途都可以看出在墨西哥,瓜达卢佩圣母被奉为整个墨西哥宗教之母,她代表的隐忍、奉献、牺牲、美好、温暖、贞洁等等被认为是整个墨西哥女性学习的典范,而《披肩》中披肩文化正包含了这种母性情怀,正是这种母性情怀让整个女性群体内部更加牢固,更加凝聚在一起。总而言之,披肩传统文化就如一条纽带,将墨西哥整个女性群体以一种融合的形态将其凝结在一起,联系成网。
三、墨裔与母国的共同书写
“文化是一个永不停息的社会地创造意义的过程”,在小说中,现代的披肩文化更具抽象性、象征性与连接性以及流动性。一方面,它串结着作为母国的墨西哥,另一方面它系着在美国的墨裔,将两者紧密地勾连起来,因此小说中披肩文化的传承,从民族的角度来说是一项由墨裔和墨西哥共同书写的工程。披肩文化的传承以共同历史与记忆的基因篆刻在身处美国的墨裔上。小说中,雷耶斯家族一支在美国,一支在墨西哥本土,分居边界南北,长期的地理隔离使得雷耶斯家族处于分裂状态。事实上,在墨西哥的一支雷耶斯也散落在各处,互相缺乏交流,但雷耶斯家族的披肩将散落的分支联系了在一起,形成一棵有主干的家族树,犹如那条褐色的长条大披肩,最下面虽分布着无数的穗条,但却由上面的主体紧紧牵引着,相互交织,而那主体即是共同的家族历史与记忆。而对于整个墨裔,披肩记载的则是其与母国共同祖源的印第安血统,共同文化素质的印第安文化,共同的殖民历史,共同的混血身份,这些都体现在披肩复杂却相辅相成的色彩搭配,各式各样兼具传承与创造的编织技巧,变化万千的图案设计以及富于变化的使用方法。面对在美国面临的身份危机,文化政治被边缘化以及铺天盖地的全球化侵袭,墨裔逐渐开始重新思考被忽视的与母国的共同历史和记忆,重新思考母国传统文化,开始挖掘内部的存在力量,建设当代的族裔空间,而对披肩文化的传承则成为重要的转向所求。对于小说中墨裔本身,面对日趋严峻的全球化,挖掘民族特色,寻找逆向性思维建构逐渐成为当务之急,而披肩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则成为其首要任务。结合墨裔在美国的实际情况,扩展披肩的文化含义,跨越边界的隔离,调整披肩文化的地缘政治试用性等逐步在墨裔的流动性活动中进行,这也在小说中拉拉祖母索来达在丈夫纳西索去世后将房子卖掉带着褐色披肩跟随儿子来到美国有所体现。雷耶斯家族褐色大披肩从墨西哥流到美国,在美国最终被拉拉继承,这就是一种披肩文化扩展的象征。披肩由原来的边缘之物逐渐成为战略之物本身就是墨裔一种思维逆向的实践,打破既定的二元思维,将边缘的、被忽视的赋予新的意义,既传承又有发展。从此,墨西哥披肩传统文化的传承已开始跨国旅程,由墨裔进行新的书写。
披肩传统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墨西哥。一个族裔无论如何发展,与母国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墨裔与墨西哥尤盛。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缘政治因素,无论承认与否,墨裔与墨西哥始终保持密切的母与子的关系,其流动性之强是美国所有族裔之最。事实上,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每年都会有数万墨西哥人口从南流进美国,同样,也有不少墨西哥人从美国返回墨西哥,这种双向流动就如披肩上不同颜色丝线的相互交融,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墨裔与母国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无论从实体物理角度还是象征文化意义上,披肩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个双向工程。墨西哥是披肩文化的本垒、基地,披肩文化的根牢牢深扎在墨西哥本土,无论是过去还是全球化的今天,披肩传统文化在本土的传承状况极大影响着其在美国墨裔中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墨裔本身的发展。就如《披肩》中所讲,“它在提醒我,我曾和许许多多的人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披肩本身就是一张承载着这种无法割舍的关系地图,而披肩传统文化传承则更是与墨西哥休戚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大体要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了解和研讨诸子百家也要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历史背景,才有可能真正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说什么。在先秦时期――也就是从黄帝、尧、舜到夏商周,从夏商周再到春秋战国,在这一时期,人们特别推崇道路和规律,不讲什么道德规范之类的空洞教条。周文王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而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道路,而不同的道路就有不同的规律,关键看我们自己的道路怎样走。老、庄认为,人的道路和规律必须遵循和参照天地,也就是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如果不遵循,或是违背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那么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此,那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只有道路和规律的概念。《五经》里的“德”字,均是规律的意思。《四书》也是如此。《论语》讨论的是走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人际关系问题。孔子从人的观念谈起,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树立起自己的根本观念,“本立而道生”,观念树立后,道路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大学》是曾子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问题是,修身,明白规律、端正心态。只有修正好自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是子思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上。《孟子》,孟子认为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快乐,人生的意义也是追求幸福快乐,首先要搞好人际关系,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关键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只要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原则,你也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了。可以说,在先秦文化中,人们都是在追寻人生的道路和规律,都在探讨着人活着的目的与意义。
从战国时期,历经三百多年战乱,再加上汉武帝、董仲舒歪曲利用儒学,人们只要求求得生存,而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再也不感兴趣。这也使义与利、人性善恶、理欲关系等等问题,都成为中国思想史上长期的争论。
首先说一说“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女子“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三条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旧社会妇女受压迫的重要论据,是批判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主要根据。《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其中的“夫死从子”,当今的很多学者都感到“令人费解”,因为查遍史书,找不到丈夫死了做母亲的服从儿子的例子。问题关键在于没有领会妇人“无专用之道”这句,也没有注意到题目中表述的是“丧服”的规矩。因为五服的本意是指服丧时穿戴“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五种不同等次的丧服,也由此对应五种辈份,后来人们藉助五服,引申为同一家族中五辈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亲属。“未嫁从父”是女子出嫁前从父亲那儿排辈,“即嫁从夫”是出嫁后从丈夫那儿排辈,“夫死从子”指丈夫死后从儿子那儿排辈,这就是妇人“无专用之道”。对男人来说,辈份则终生不会,是“有专用之道”。比如:女子出嫁前称某位同宗不同族的人为兄,这是“未嫁从父”;婚后丈夫称其叔,也要随丈夫改称其为叔,这就是“即嫁从夫”。再如,祖父去世,丈夫应服齐衰丧,妻子也服齐衰丧,如果丈夫已死,从儿子那儿排辈应服大功丧,做母亲的也服大功丧。再比如:某位长辈去世,夫妻应服缌麻丧,如果丈夫已死,儿子已出了五服,就要顺从儿子辈,不用服丧了,因为没有母亲服丧儿子不服丧的道理。女子除了父母、公婆、丈夫去世,服斩衰服,其它丧服都不能重过儿子,这就是“夫死从子”。所以三从不是“遵照、听从”的意思,也根本没有男尊女卑、男人管女人的含义。四德是女子行为的规范,出自《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是指能正身立本;妇言是指语言得体,言辞恰当,有修养;妇容是指端庄稳重持礼,忌轻浮随便;妇功是指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汉代班昭的《女戒》中解释四德:“德不必才明绝异,言不必辩口利辞,容不必颜色美丽,功不必工巧过人”。中国的传统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男女有不同的要求,男人讲仁义礼智信,要遵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女人要遵从三从四德。由此看出,三从四德并不是什么压迫、禁锢妇女的枷锁,也没有歧视妇女的内容,而是妇女的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不能把它说成是教条、压迫和禁锢。
再说一说“三纲五常”。三纲简单地说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说法被宣传证明传统社会是男权社会的根据。看原文,这是断章取义,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最早提出三纲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出自《韩非子・忠孝》:“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对三纲进行了完整的阐述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这里的纲有模范、示范的意思。男人为主导,要担当责任,担纲者既有权利,也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君臣、父子、夫妻的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没有谁绝对服从谁的意思。五常,有的说是仁义礼智信,有的说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际规范,两种说法都是指人伦关系的行为规范。五常其实就是“三纲”的具体表述。三纲五常联在一起表述,是从宋朝朱熹开始的,说的是做人的规范,本身没有歧视女性的内容。
最后看一下“失命是小,失节是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节”是一种做人的原则,指气节、节操、操守,有节制的意思,指做人行为要有规则、有分寸,也就是有度,是对人的品质、素质、品德的要求或规范,其实它主要是针对男性在社会行为上的评价。较早记载的有商周时期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是气节的典范。“节妇”一词的初始意思是指有高节的妇女,后来才专指“三十以下夫死不嫁至五十以上的妇女”。而特指女性“贞节”的说法,始见于宋代,《程氏遗书?卷廿二》中程颐说:“又问:‘或者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大。’”自宋朝始,对女性的行为规范开始严格起来。本来在宋朝初期,对夫死再嫁这种行为并没有道德和宗族的限制,女人要生存,子女幼小,需要生活来源,就要找个依靠。比如范仲淹,幼年就是母再嫁而随之,李清照、唐婉都曾离婚再婚,史书对她们的评价并没有贬词。为什么要对女性的行为规范提出更严的要求呢?除了《诗经?大雅?瞻昂?荡之甚》中所说的“乱匪降自天,出自妇人”的原因外,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表述其它的理由,但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周幽王宠褒姒,不是指所有的女人。
在历史的沿革中,事物总会变化以致变味,我们学习古典、评价传统,要区分原汁原味的古典文化和以后产生的僵化和教条以致变味的文化思想。历史、环境、统治者以及政权的需要等等原因造成了古典亦或传统文化的破坏,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断层。从战国或战国后期开始,人们开始舍弃了对人生道路的追求、对大自然以及人生规律的探索,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因此,钻研古典文化,探求原生的传统文化,这是现在中国,也是现在中国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中国武术文化历经朝代的更迭,吸收了历代皇朝的精髓,以及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到近代,中华武术已具有内容体系完整的锻炼系统,独特的健身方法,神奇的攻防效果,武术文化已经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武术的价值理念之中,长期以来,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武术的战术指导思想来讲,“阴阳”、“八卦”、“五行”都是武术形成的源泉,形成了各派拳种的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等种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千变万化。中国武术文化具有的丰富文化底蕴,正是促使武术文化,甚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必然会走向世界,满载中国厚重历史文化的武术文化,必然会得到发扬光大。
2我国现代武术文化的特点
进入现代社会后,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过去武术礼仪民俗、乐舞百戏、手搏角抵、露台争交、骑射相扑、街头卖艺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文明的发展,狩猎、战争、祭祀过程中,也已很难见到近身武术搏斗的身影,这就意味着武术没有发展的动力,最起码是缺少了最直接的运用。因此,传统武术具有的攻击自卫功能逐渐被淡化。但是,进入文明社会后,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武术的健身功能逐渐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这也成为现代武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特点。其次现代武术也正在向大型表演、竞技武术的方向发展。近些年来,特别是随着体育事业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体育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文化知识陶冶情操,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武术文化,如中原武术文化、燕赵武术文化、武当武术文化等,这些地区的武术文化汲取了社会环境的营养,继承了各武术流派的传统,并经过长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地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具有不同的武术技术风格特点的武术文化。这些武术文化正在顽强地发展,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武术产业,其中也包括武术教学,武术表演。目前,这些地区的武术学校,武术培训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地方特色的武术产业,这也是当代武术文化发展的特点之一。
3我国武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软肋
3.1武术传统文化缺乏创造力
武术的深层文化体现在武术哲学内涵、武术的思维方式以及武术的价值观念。武术在我国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即使到今天武术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还以“博大精深”来形容。从而也可以看出,武术文化和武术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也一直影响着整个亚洲武术文化的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武术传统的文化观念,脱离了现代的特征——休闲性、趣味性、激励性、竞争性,脱离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任何事物如果裹足不前,必将会被现实给吞没。对于武术传统文化也是这样,即便是武术文化有其光辉的过去,但在时代面前,其古朴、传统的风格不能与时代产生共鸣,一味守旧难免会在选择面前不知所措,中国武术文化到了最困难的时期。而跆拳道、柔道、摔跤、泰拳这些具有东方武术文化传统的项目,却走出了困境,适应了时代的特色,并充分展示了武术的价值理念。相比之下,东方武术文化的代表——中国武术传统文化却稍显逊色。从形式来看,跆拳道的腿法、柔道的摔法、泰拳的肘法与膝法,都突出了自身的特点,而注重整体攻防的武术,在技击攻防方法的提炼还有所欠缺,所以武术在世界搏击界面临两难境地。
3.2武术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中国武术受陈旧自我修炼观念的束缚,使如此博大精深的艳丽奇葩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数字化时代已黯然失色,已远离了现代时尚生活。如刚劲勇猛的少林拳和温文尔雅的太极拳,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挤压,使得武术运动走向竞技武术的道路,从而也导致武术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中国武术正在走单纯的、简单化的运动发展模式,将原本丰富的武术文化逐渐淡化。随着奥运“更快、更高、更强”观念的不断渗透,现代武术在追求高、难、美、新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目前武术的发展来看,在武术系统中缺乏一定的形象标识,就意味着武术缺乏其他项目独有的形象基础特征。就像商品的商标一样,缺乏醒目的、独具特色的特征,使人们很难去识别、接收、认同他们。就拿武术比赛的仪式和规矩来说,目前,国内的武术比赛宣传、比赛歌曲、开幕式、闭幕式尚且没有统一仪式,武术的礼节也没有硬性的要求,这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和韩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武术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日、韩两国的武道在激烈的对抗中能保持彬彬有礼的行为规范,是值得推崇的。武术应该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因为我们是礼仪之邦,这样不仅让观众能感觉到强烈的民族气息,感受民族文化,更能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3.3武术文化缺乏发展的动力
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动力,这种动力依靠的是传播。而传播又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像武术这种民族文化的载体,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传播动力,否则会使民族文化沉寂成书馆的摆设。武术是一种身体的运动,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习练人群,武术文化的表现也离不开武术的载体——人。习练武术的人群是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西方体育项目的侵袭,从事专业武术训练的人群不断减少,外来的跆拳道、空手道、健美操等项目以其简单易学、趣味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中国体育文化市场。我们必须承认,习练传统武术人数的减少、武术传承空间的不断萎缩,已经成为一种不争得事实。这种现象正是由于我国武术传统文化缺乏发展的动力,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也就意味着缺乏了市场需求,所以武术表现为发展的动力不足。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武术文化宣传还比较欠缺,武术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可以利用大型武术团体表演,来积极宣传我国的武术文化,在这一点上河南登封已经有了较大突破,目前太极拳表演也初具规模,从这些成功的例子来看,武术今后的发展必须要在宣传上大做文章,这样才能使武术文化深入人心,才能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4我国武术文化发展的机遇和对策
4.1不断丰富武术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武术所涵盖的文化是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只不过是发展到现代,武术文化所具有的封建糟粕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也就是说传统的武术文化和现代的理念表现为相对独立或相互排斥,传统武术文化和现念相互兼容的问题,是未来武术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发展的道路上,传统的武术文化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和维持它的发展的趋向,促使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不断赋予其现代的发展理念,不断丰富武术传统文化的内涵,积极地、连续地、开放性地面对困难,这样传统武术才能不断地吸取更多精华,摒弃自身不足,在实践中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4.2吸收和借鉴优秀武术文化发展经验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武术的发展与西方的传统体育项目相比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像代表日韩武术传统文化的跆拳道、空手道却发展的比较好,究其原因,除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滞后的原因之外,还有外来体育文化先进理念影响的原因,因此,传统武术文化还要在借鉴和吸收上下功夫,在“借鉴和吸收”立足点上,要处理好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充分认识优秀项目的内涵和形式,不能只顾形式,不顾精神,或者只顾精神的领会,却找不到切入点。
4.3加快武术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
创新是这个时代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汇之一,武术创新的目的就是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时代的车轮不会改变方向,因此,武术文化必须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变迁。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技术动作、修订评分规则、降低对抗强度等方法,从而吸引更多的习练人群参与到其中。我国武术必须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和当代各种体育文化精华进行深度对话,真正把武术博大精深的的文化发扬光大。
5小结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西门庆故里之争;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事件概况:两省三地的“西门庆故里之争”
读过《水浒传》和《金瓶梅》的人都知道,西门庆是一个“大贼、大恶霸、大奸商”的大坏蛋。对于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负面形象,凡是有道德有良心的人都会对之嗤之以鼻。但近年来来,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省黄山市却上演了一出轰轰烈烈的“西门庆故里之争”的闹剧。先看阳谷:投资5600万元,打造《金瓶梅》等文化游览区,内有“西门庆故居”等系列文化景点;山东临清市:投资约3亿元打造一个“金瓶梅”式的大观园,重现西门庆以及他的妻妾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的宅院生活;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则围绕“徽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基地”这一旅游品牌,重点打造呈坎、潜口、唐模等三个旅游节点。
二、事件解析:西门庆故里之争缘由
1、文化导向出现偏差
历史名人,作为一种传统历史文化的体现,其最重要的意义是在于这些名人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他们的故里仅仅是其生活成长的一个空间载体,位于什么地方并不是最重要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名人无数,可过去很少有争抢“名人故里”的事情。那是因为古人看到的是名人内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名人故里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空间载体。因此古人对名人的纪念,更多采用“青史留名”的方式,甚至是人们的“口碑”,而很少用具体实物的故里或故居。
当下我国正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即可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促进文化建设,所以各地对名人故里的打造也并非不可。但可悲的是,开发名人故里,竟然出现了西门庆故里之争。三地政府争相把西门庆这个一无是处的反派形象打造成文化产业英雄,这种行为实质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亵渎,是当代人急功近利,欲望膨胀的产物,是当下文化导向出现偏差的映现。
2、区域经济恶性竞争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们过度地追求GDP的高增长。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愈演愈烈,各种策略手段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阳谷、临清、黄山的西门庆故里之争,正是区域经济的恶性竞争的不良结果。西门庆故里之争等乱象,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而是地方政府浮躁的发展心态和饥不择食的发展焦虑,他们在“文化”的背景墙上写着的是一个大大的“利”字,这正是区域经济恶性竞争的结果。
3、社会大众对低俗文化偏爱
有怎样的市场需求,才会有怎样的产品。因此闹得沸沸扬扬的西门庆故里之争反过来也正说明了社会大众对低俗文化的恶味。《金瓶梅》在艺术上具有绝对的价值,但是,它内容上仍然是“”,西门庆的“大贼”形象是不容抗辩的客观事实。西门庆故里的开发,不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观念,不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办法
1、个人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进行文化接受的时候,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自觉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认知能力,文化品位能力。
2、国家政府需引导振兴优良文化
振兴文化产业是我国的一项战略国策,国家在鼓励、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把文化融入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文化,但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向上、健康纯净的文化,如果仅仅为了产业和利益,而牺牲了文化的导向性,无视了道德观和价值观,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是得不偿失的。文化产业是文化和产业的结合,文化是前提和基础,没有文化内涵文化产业也就无从谈起。
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以保护和发展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价值和终极目的,而这些都要求国家、政府在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也要重视其内容的引导,尤其在文化产业兴起之初更要避免文化产业入了歧途,更不应该出现政府部门为低俗、腐朽的文化呐喊助威的现象。
3、媒体要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现代社会是多元价值并立的社会, 我们不反对价值的多元化, 但价值取向必须有利于公序良俗, 与之相反我们可视为糟粕而弃之。西门庆故里之争, 客观上宣扬的价值观显然有损公序良俗的健康发展。因此媒体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上要显现出该有的态度,引导公众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
透过上述西门庆故里之争的解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出了问题。也有质疑的声音,该不该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兴旺发展
一个文化大国, 给西门庆造故里, 给恶棍贴金重现于世的行为, 是典型的文化堕落、道德沦丧的行为,它警告我们丧失善恶美丑的价值和标准后, 一切以利为本, 被“利”牵着鼻子走, 将是多么可悲而又可笑的荒唐事。如果遗臭千年的奸商、恶霸、流氓成为一种被弘扬的文化, 中华民族必将付出惨重的文化代价或精神代价。
2、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不仅能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 而且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妙陶冶, 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和道德素养。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以“西门庆”为招牌,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管是动用公共财政还是企业投资, 都是不能容忍的。
3、有利于国家政治经济的有序发展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给予政治、经济重大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西门庆故里”之类乱象背后, 涌动着浮躁的发展心态和饥不择食的发展焦虑, 以及逐渐失守的道德伦理底线。其结果不仅会拆掉文化“舞台”, 也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好戏”。因此,传统文化的正确传承,不仅有利于文化本身的净化,而且也会有利于国家政治经济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漆画课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摘要:现代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所缺失,而怎样在课程体系中选择适合的载体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漆工艺 漆画 传承
[关键词]民族文化进校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羌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55-06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中国逐渐升温,各地文化教育相关部门分别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与促进活动。在此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有效路径不仅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且在许多省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该活动形式充分利用了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在地化”优势,近年来已由贵州省逐步推广到云南、广西、湖南等少数民族较集中的省份。而四川省作为藏、羌、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进到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尝试起步较晚,几乎未见相关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开展现状如何?在开展过程中当地不同层次的学校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实施举措?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应试教育体系之间是如何并接和共融的?本文将以四川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实践为例,总结不同层次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为今后新的相关项目展开提供可咨借鉴的参考。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在西南地区的开展现状
现代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村寨和家庭亦不可避免被卷入到现代化浪潮中。少数民族家庭的适龄儿童入学以后,一方面脱离了本民族文化滋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学校课程中所教授的完全是按照现代西方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由此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今青少年一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近年来在部分民族聚居区开展的“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就是借助学校教育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有益尝试。
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贵州省的民族文化M校园活动在西南地区开展得最早,所涉及面积最广,活动内容也最为丰富。此外,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也相继展开了类似活动。虽然在官方的文件下发之前,四川省内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已有了自发性的类似活动的展开。譬如宜宾兴文县的兴文二中是四川省较早开设特色课程的学校,其内容包括定期邀请当地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授苗族族源、民族风俗、苗族歌曲、苗族语言与文字,传授传统技艺等。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自2010年以来,一直坚持开设各种兴趣班,并与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合作编写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但从整体层面上来看,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开展情况不仅落后于贵州省,且与云南、广西等省相比都具有相当差距,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汶川县各中小学及职业学校中的开展现状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居川西北高原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目前,有关羌族传统文化的传习活动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推动的,在学校中推动羌文化教育处于肇始阶段。
汶川县现有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共计22所,3所幼儿园(开展文娱活动体现民族文化)、5所中学、13所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阿坝州教育局2015年所印发的《阿坝州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全州的中小学学校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二类为南部方言区的学校;三类为无母语基础的学校。结合汶川县的羌民族分布情况,本项目组调研的绵威片区学校为“羌族文化进校园”的二类学校。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能呈现出的差异性特征,本项目组成员先后对汶川县龙溪小学、绵中学及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三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了调研。
(一)龙溪小学:以羌歌、羌绣和校本教材编写为特色
汶川县龙溪小学地处汶川县西北杂谷脑河东岸的龙溪沟内,是龙溪乡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龙溪小学最初建校于1937年,汶川地震后学校坍塌,由广东省湛江市对口援建了现在的新校园。
龙溪小学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被公认为是本县做的较有特色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主要开设了传统音乐、羌语会话和羌绣三方面的课程,且开设形式各有不同,其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羌歌童声合唱。该校的儿童羌歌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经坚持了9年。2015年年底,龙溪小学的羌歌合唱团参加了“美丽家园・幸福汶川”文艺节的海选,得到了县、乡政府的重视并赢得了资金支持。在四川省第八届中小学艺术节的表演中,合唱团又荣获了二等奖。此外,该小学一直与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系。儿童合唱团每年都会去深圳表演,参加民族文化分享活动。松禾基金会经常回访龙溪小学,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假期还会派音乐教授来培训合唱团的教师和学生。由于有一定的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得以长期聘请一位在当地有较高口碑的民间艺人专门负责培训,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六点至七点,除非有特殊情况,合唱团成员都会准时参加培训。
羌绣技艺是龙溪小学另一个较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项目。但学校迄今尚未聘请到专门的羌绣老师,学生的羌绣作品大多是回家后在家里完成的。因而虽然这些羌绣被摆放在学校的陈列室中供来访者参观,但事实上却并非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仍然延续着家庭中的代代相传式的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羌语的学习在龙溪小学尚未纳入到常规性课程中,只是一个学期偶尔会开设一两次课。但龙溪小学在相应的羌语课本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上却极为突出。该校一位羌族老师主动主持编写了《龙溪羌族会话入门》、《龙溪乡地名录》、《龙溪乡各寨羌语名及地盘业主》、《羌族的人生礼仪》等校本教材。除此之外,该校还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的师生合作,共同编写完成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
(二)绵中学:极为有限的兴趣课开设
汶川县绵中学创办于1973年,是一所以寄宿制管理为特色的农村寄宿制管理示范校。学校共有7个教学班,涵盖初中一、二、三年级,262名学生,40名老师。
与龙溪小学相比,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更大,因此总体来看,绵中学“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深度、丰富程度比起龙溪小学更要欠缺一些,主要是以兴趣课和课间操的形式展开。与龙溪小学相似的是,这一类传统文化兴趣课在学校的展开也主要得益于一位羌族体育老师的推动。
绵中学于双周开设了兴趣课程,时间分布在星期二和星期四。兴趣课的内容安排结合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尤其是羌族原生态锅庄。此外,学校艺体组还将现代韵律操和藏族羌族锅庄相结合,编制了一套课间操――民族韵律操。尽管“羌族文化进校园”在绵中学的开展极为有限,但紧邻“西羌第一村”――羌锋村的地理优势,使得该校学生在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项目组在羌锋村的走访中发现,虽然羌锋村在村貌外观上已经是一个地震以后重建的新村,但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仍然保留了某些羌族传统文化,例如村里的年轻妇女一边照看小孩,一边绣着羌族绣花鞋,村民们相互之间仍然说羌语。而绵中学的主要招生对象是绵镇、草坡乡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因此,他们在耳濡目染和长辈教授的过程中,也能掌握和使用部分羌语以及刺绣等技艺。在羌锋村村民看来,对传统技艺“根本不需要学,自然就会”。
(三)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社团自发主导的传承
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的性质是中专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没有了升学压力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同时掌握更多的技能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因此,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具有较高热情,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师范学校的学生被普遍认为“能歌善舞”,藏族、羌族歌曲、舞蹈等表演类技艺成为学生们平时学习的热门。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开展这些民族文化活动主要依托学生社团,由于师范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文艺特长和功底,因而基本上不像龙溪小学和绵中学需要专业指导老师。当地的藏、羌等少数民族同学会将自己掌握的语言、艺术、手工艺等技艺教授给其他同学,以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校园中的民族文化传习活动。据社团组织者反应,活动大多集中在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课以后,学生们参与这类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参与率达到了70%以上。但从学校层面来看,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并未开设羌族语言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以培养职业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该校学生的生源地比当地小学、中学更广,在校学生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因此统一开设一门民族语言教学课程不太现实。
三、“羌族文化进校园”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从项目组在同一县域内走访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学校来看,“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各级学校开展的内容丰富程度、受重视程度和实施效果都存在差异,其存在的问题既有该活动在整个西南地区所呈现出的普遍性,同时也表现出了各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学校级别、主要任务的不同所呈现出的特殊性。表1概括出了三所学校在该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显性”问题:
此外,若是对学校性质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进行进一步分析,则可归纳出以下较为“隐性”的特征:
第一,普通中小学与职业学校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职业学校更重视民族文化的习得。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普通全日制小学和中学,学校及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而“羌族文化”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并且还有可能挤占学生用于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因此羌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内并不能很好地推行,学校开设相关兴趣课程的时间极为有限。而职业学校为提高就业率,鼓励学生发挥专长,因此学生们学习传统羌文化的态度更为积极。
第二,在现代文明的“边缘”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为自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现代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往往呈现出与“中心”相悖的走向。以国家行政版图及现代教育体系为参照轴,由中心至边缘依次为“汶川县(威州镇)-绵镇-龙溪乡”;然而从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突然来看,龙溪十八寨无疑才是传统羌文化的保留与传衍地,而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中心――县城恰恰是“汉化”程度更高的地区。从汶川县的三所学校的羌文化传承现状来看,龙溪小学、绵中学的学生由于大多来自周边的羌寨,对羌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更为自然。
第三,传统文化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表演类民族文化传承得最好,技艺类其次,语言类传承困难。表演类的项目,如羌歌合唱、羊皮鼓表演、羌族锅庄、莎朗舞等,由于极具视觉冲击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分钟)加以全面展示,更有可能吸引社会关注和为学校赢得荣誉,因此也更能得到学校的支持:而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展现,但却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训练的技艺类项目(羌绣)往往得不到重视。至于羌语,由于并没有被纳入现代教育制度的考试体系,且即使在羌族地区使用羌语的人也越来越少,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双重欠缺使其在学校教育中也完全得不到重,正在逐渐被人遗忘。
第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同一地域内的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的精英们普遍认为本民族享受的民族优惠政策和受重视程度都远不及藏族。藏语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乃至双语考试体系都已经逐渐制度化、完善化,学校中的藏语学习逐渐与国家的升学考试体制并轨,大大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承。譬如水磨中学面向整个阿坝州开设了初中和高中的藏汉双语班。与藏族相比,羌族在现代文明体系中显得更加边缘化。此外,羌语的地区差异很大。目前的羌语教材是由茂县的一位老师参考国际音标编写的,因而茂县所在地的北部方言就成为标准羌语,但汶川县位于阿坝州南部,与北部方言相差较大,因此这样的标准教材难以在汶川县各中小学使用。
四、教育主管部门的举措与意见反馈
根据州教育局下发文件的通知要求,汶川县教育局于2015年3月12号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汶川县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的通知》。在这之前,教育局在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四个发展”要求中,其中有一个就是“特色发展”,这与后来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所指基本一致,其目标是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县教育局也认识到了羌语在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因此明确提出了三个分区。一类是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主要包括茂县、黑水、松潘;二类是南部方言区的学校。汶川县、理县就属于南部方言区,汶川县的雁门乡、龙溪乡、克枯乡、绵镇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区,个别村寨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而下半区从草坡开始,虽然当地人是羌族,但几乎已经没人使用羌语了。三类为没有母语基础的学校。对于有语言保留的片区,教学中对语言的教学要求更高一些:对于没有母语基础的片区,对语言要求就低一些,教学形式着重于表演形式的活动和文化部分的讲座。
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对“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情况掌握大多来源于各个学校上报的材料,即使偶尔下乡到学校视察,也是旁听一两节观摩课,缺乏深入细致的长期观察和了解,由此导致其制定的“方案”与实际情况有所脱节。“羌族文化进校园”总体来看是由“州县乡镇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自上而下层层推进,但真正落实到与学生互动教学方面的则是最基层的教师。因此教师是否熟悉羌族文化,是否对此抱有热情,以及是否具有很好的课堂教学能力成为影响到这类活动实施效果的关键。以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例,“羌族文化进校园”之所以在两校坚持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得益于两所学校各有一位来自于羌寨,对传承羌族文化抱有极大热情的教师,他们不计报酬和时间担当起了学校中此类活动的引领者。但在实践层面上,具体负责教学的老师却处于科层制体系的最末端,而教育局制定出的“方案”则较为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
五、关于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校本教材编写等工作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文件,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门款项用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其次,要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是先决条件。教育部门一是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优秀的具有某项专长的外聘教师,二是可以定期组织,对在岗的音、体、美等特长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对外聘的民族文化传承人,要给予适当的报酬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以鼓励其进校授课的积极性。教材编写不能搞全州通行一套教材的“一刀切”方法,各学校应结合各自特色,自身条件,做到校本教材“统一编写和有针对性的改动”相结合:小学中学有序衔接;教学目标划分出高和低,较高层面的目标趋于统一,较低层面的目标和各校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所差异。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族文化教育阶段性脱节,目标差异过大,执行标准不一致。
(二)制定明确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
从目前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来看,由于缺乏明确的考核机制,导致学校里开展的相关活动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民族文化的传习甚至成为接待相关领导和来宾考察时的“面子工程”。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建立和健全相关鼓励引导机制,有利于保证该项活动持续地、长期地开展。
传统民族文化由于本身并未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的范围,因此在家长和学生中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无用”的观念。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合力营造出一个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尽力转变学生和家长们认为民族文化无用武之地的悲观态度。譬如在羌族聚居地区鼓励当地人说羌语、用羌语;在行政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时对熟悉羌文化的应聘者予以优先考虑:对于在开展“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应授予荣誉并公开表彰等。多渠道地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不同行业的人群学习和传播羌文化的热情,从而使当地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三)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尝试与教育科研单位对口合作
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才开始启动,汶川县内各中小学校尚处在探索阶段,加强校际合作有利于各校互相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和交流成果。校际合作不应局限于同一行政范围内、同一性质的学校,而应鼓励当地学校走出去,与这类活动开展较为成功的学校进行交流。此外,当地学校还可以与一些民族院校、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等结成对口合作单位,当地中小学可以为这些单位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而对方则可以提供咨询和建议。
六、结语
在现代文明背景下,以为“文明-发展”榈枷虻难校教育势必是以西方教育体系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和考核标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体系中几乎缺位。所幸的是,目前国家及民族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并正在尝试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改善这一现状。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一、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一个时代的建筑设计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所以建筑设计要以文化为基础,文化表达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和根源。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呈现不同的审美与价值观念,对每一个时代的建筑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地域文化差异,即便是同一个时代的建筑也呈现不一样的设计风格。当代的建筑设计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结合现代技术,才能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
2、建筑设计体现着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中传统的建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时代的建筑文化体现着一个时代文化的灵魂,承载着这个时代的文化精髓。现代建筑设计的长久发展不仅需要结合现代技术和现代审美与价值观念,还必须结合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进行创新,在建筑设计中呈现传统文化的美感与内涵,从而使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二、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应用原则
1、传承与发展并重
我国历史渊源流长,传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而传统文中精华与糟粕同在,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采取客观严谨的态度,不能全部继承,不能全部剔除,也不能简单承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结合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恰当选择和有效利用,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弘扬。其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元素相融合,使传统文化的展现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适应现代文化发展。
2、遵循与创新并重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其中,遵循主要是指在现代建筑设计时需要做好建筑风水学、传统建筑装饰、传统建筑建设技术等相关文化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加以有效利用;创新是指需要结合现代文化视角和现代施工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改造,使建筑设计更符合现代需要,而不是简单地将“历史”移植和复制。
三、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1、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材料的应用
传统材料作为传统建筑的载体,承载着传统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建筑设计要想对传统建筑文化有所继承和发展,就不仅仅只是沿袭了传统的建筑方法,还需要对传统材料有所传承和发扬。时代在进步,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各式各样的新式建筑材料在不断的涌现,它们是高科技的产物,具有传统材料不可比拟的优越属性,使得现代建筑文化迸发出新的生机。无可厚非,新兴的建筑材料逐渐取代传统材料表明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材料在某些方面对现代建筑而言是不可替代的,一味抛弃传统材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也可以从很多传统文化的发扬中看到许多用现代文化语言来缅怀历史的成功例子。但归根结底,只靠机械化的复制绝不可能从内心深处唤醒人们对历史的情思,唯有依托现代建筑实体的传统文化真实感才可以触及人类心底的历史归属感。从这一点来说设计师在实际创作中更多的将传统材料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对传统材料的重视程度越加高,设计师们也放弃了对新型材料的执着,投入到了对传统材料和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开始真正思索起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
2、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符号的应用
传统符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符号是一种通过简单明了方式对事物的内涵通过象形或者其他一些简单形式进行表达的方法,传统符号被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对某个地方的特色或者民族特色进行提炼和高度概括,然后用具有代表性的并为公众所认知的图形或者图案在建筑设计中进行表达。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指简单地对传统建筑设计进行复制和将传统建筑设计符号进行叠加,真正地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需要把握住传统建筑设计中符号内涵的精髓和灵魂,将这些符号内涵的精髓和灵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以展现,展现应用的方式多样,可以在建筑设计细部装饰中应用,也可以在整体架构上进行应用。
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形制的应用
建筑形制主要是指建筑在形式上的模式,即建筑构造,形制和传统符号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一样的,都组成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成分。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设计对民族文化特色和区域文化特色进行恰当展现必须要对传统建筑形制进行深入研究,区分和归纳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与民族的建筑形制的演化过程和趋势,然后再将这些传统建筑形制进行整理并加以应用,通过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形制进行展现,在这个展现过程中不能停留在简单组成拼接传统形制上,而是需要与展现传统符号一样,对传统形制的精神进行体现,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形制的精神内涵,从而构建新的建筑设计形式。对传统形制成功应用的现代建筑主要有北京香山饭店和曲阜阙里宾舍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间有着不可分割联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传统文化影响着每一个时期的建筑设计,对时代的建筑设计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建筑设计又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灵魂与内涵。所以,现代建筑设计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创新设计理念,并将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以传承,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承阳.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低碳世界,2016,07.
[2]王洁明.浅谈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J].科技资讯,2015,11.
近年来,周炜每年要回,到农牧区做实地调查研究,经常要待好几个月。“和平解放60年来,不仅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藏族传统文化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周炜说。
独特而又开放的文化
周炜认为藏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一方面是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有形文化,如民俗、服饰、文学、佛教、雕刻、唐卡,还包括它的建筑艺术(寺庙的建筑艺术和传统的建筑艺术)等;另一方面是无形的文化,包括藏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与歌谣,也包括藏医中没有记录下来的药方,手术治疗技术,比如老藏医多年来总结的药方和诊疗方法等。
“藏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一般认为它是包含政治、经济、语言、文学、宗教甚至法律等在内的一个综合的文化。在藏文化里面,最有特色、最能够吸引人的,应该是藏传佛教。”周炜说。
藏族有文字的历史,从公元7世纪到现在有1000多年。它的发展是综合的,像内地汉族文化一样,是由各个因素构成的。“藏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受到中原和尼泊尔、印度的影响。寺庙的建筑、雕塑、宗教仪轨等都有很多印度、尼泊尔的风格。”周炜说,“在宗教文化上,有两个源头,又吸收了自已传统的东西,以苯教文化为核心,最终吸收兼容了尼泊尔、印度和中原的东西。”
从区域上来看,藏文化具有许多兼容性。“藏族从来都是开放的民族,易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既派出去学习别人的东西,也请其他民族的高僧大德来讲学。在吸收兼容其他民族文化精粹之后,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性。”周炜说。
周炜认为,藏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独特性又得以很好的传承。
藏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发展
谈及藏文化的保护,少不了要谈到藏传佛教方面的保护。周炜认为,国家在这方面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他向记者说起他接触较多的两个方面:
一是对寺庙的复建和维护。
60年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在复建、维修藏区寺庙方面,“所花的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周炜说:“所有寺庙的壁画,年久失修后就脱落了。解放后,国家对经堂的维修,对佛像、壁画等的维修都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包括布达拉官、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等寺庙的维修。”
二是对《大藏经》的对勘再版。
早在1987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专门在成都成立《大藏经》对勘局,负责将德格版、纳唐版、北京版等版本的《大藏经》进行对勘然后出版。“保护藏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再版《大藏经》。可以说,历史上,没有哪个中央政府能出这么大的力来对勘《大藏经》。”周炜说。
前几年,周炜拿着即将出版的《大藏经》前往藏区征求意见。在乃穷寺,给当时寺庙的一位老活佛看了《大藏经》。活佛拉着他坐在他身边,对他们对勘《大藏经》很感激。“在藏区,能坐在活佛身旁是很高的礼遇。”周炜说。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对藏族的语言权益和语言发展的保护,也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周炜说。
周炜曾于2003年至2005年参与一个国际项目,主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权益和语言发展的保护。周炜对比了挪威北极圈内撒迷人语言权益的保护。“我们立法虽然较晚,但在实施和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做得比他们好。”
据周炜介绍,1988年,自治区颁布有关发展藏语文的实施细则,当年自治区做了三件事:一是在教育系统实施藏语文教学的办法,建立双语教学系统;二是在办了好多实验班,政府甚至要求的汉族干部学习藏语言,鼓励汉族人去学习藏语;三是在法律程序、所有官方文件、出版物、新闻媒体上都采用了藏文。“在大街上,所有街道、商铺、机构等的名称,从来都是藏、汉、英三种文字。”周炜说,“藏区都有自己的广播电视台和电台,每天约3个小时。地区有、县里有、乡里也有。”
1951年之前,藏族教育大部分都是传统的寺庙教育。普通农牧民和农奴子弟都很难接受教育。目前,整个依然保留传统的寺庙教育,发扬寺庙经典教育的传统,但同时也引进更多的现代学校,给更多的普通藏民提供教育机会。“像藏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学藏语,而我们汉族学生到大学就不开设专门的汉语课。”周炜说。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周炜介绍道,在建筑方面,保存了八廓街传统的结构,但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利用现代的建筑材料等。博物馆、新大学的整个建筑风格,保持了传统,但又融人了现代元素。“那些建筑都是藏式的,非常漂亮,但又是现代的。”周炜说。
在采访过程中,周炜一直强调,保护藏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活保护”才是有生命力的保护。
周炜比较欣赏藏地出现的朗玛厅。“这是很典型的现代生活方式下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他说,朗玛厅实际上是年轻人喜欢的娱乐场所,但在这里能把藏族传统歌舞展现出来。这种保护,不是一种简单的政策上的、法律上的保护,应该是一种活生生的保护,让老百姓参与其中。这种现代生活方式还体现在藏族服饰上,现代的藏族服饰既有藏族传统元素,在材质上又符合国际上保护动物的要求,采用其他材料代替皮质。
周炜认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一句口号。“在理解、尊重这个民族文化和传统习惯的基础上,同时知道其传统文化的价值。”周炜说。
经济发展为文化保护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全国各地的对口援助下,在藏族人民的努力下,21世纪以来,经济得到很快发展。“已连续七八年保持12.4%的经济增长速度。2010年,的GDP已达500亿元人民币。8年来,中央政府在投入项目超过5000个,总投入1500多亿元人民币。”周炜说。
周炜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自治区在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就有了更强的财政支持。
“在语言的保护方面,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建立一套具体的教育体系是很难想象的。”周炜说,“贝叶经的保护和格萨尔史诗的抢救性保护,都需要强大的财政做后盾。”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服装设计;传承;发展
当前,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雄厚,国际交流合作日渐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给国内服装设计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得以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突出现代化设计理念,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强烈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同时还体现了中国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生活习惯与审美观,具有众多的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与独具特性的视觉审美视点,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概括了文化的特征。我国的剪纸、绘画、书法、音乐、戏曲等均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典型的创造意义,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财富,其散发着强烈的乡土气息、丰富的艺术内涵及深刻的历史印记,成为了现代人的关注焦点,为设计者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作为了主要目标,全面反映了审美活动的自由性、创造性,其中,美与艺术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2现代服装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设计者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在历史的沉淀下产生了大量的哲人思想,给后人良好的思想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我们深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而且大部分的传统元素能够从当前的思维角度进行诠释,通过现代化的语言形式对传统文化的众多表现形式进行充分详细的解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优秀的素材。不可否认,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直接决定了民众的审美观念与创作观念。服装设计者在利用传统文化的渊源及民族服饰的风格特点来反映现代服装现象与现代化的服装设计风格时,我们能够清晰看到,现代服装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产物,对传统文化具有较好的延伸性,为了提高服装设计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重要支撑,一个作品如果缺乏文化沉淀,那么其就毫无灵魂所在,暗淡无色。所以传统文化具有的真善美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文化的艺术性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民族化中涵盖的不同时期共有的超时代特性是广大设计者永恒不变的追求,我们应传承前辈们的艺术创新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内涵,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创新,确保传统与现代的紧密联系,以此设计出个性化、风格独特的服装款式。我们应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能一味地以传统民族服饰为参照物,应充分考虑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和灵魂。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服装设计的语言也必须有所改变。服装设计应围绕当前民众的审美需求与对衣服款式的要求进行,而这就需要设计者及时了解时尚界的焦点,并以此为依据展开自己的设计,充分反映民众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看法,整体设计以生活方式为根本。
3在传承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具有多元化的形式和内容,将其运用到服装设计领域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启发。实际设计过程中,应以现代化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为中心,从现代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角度出发,在服装造型、色彩、面料的选用上融入一定的时尚热点,以突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设计,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改良、借鉴、传承与发展来促使其产生现代化的形式,最终设计出中国特色显著的服装作品。因此全方位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艺术性,并与现代艺术密切的融合,这已经成为了广大设计者永恒不变的追求,应加快实现步伐。
3.1对传统文化加以改良设计
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服装作品,并非只是盲目的分析研究民族服饰特点,而完全忽视了当前的流行趋势,每个民族文化之间都有一定的融合与碰撞,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设计大批反映中国特色,且具有世界性、时代性的服装。虽然东方与西方国家所遵循的服装设计理念各不相同,但两者还有一定的融合之处,通过汲取双方的成功设计经验,使本民族服装更加的具有活力与时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其实就是重新认识与创造传统素材,涉及了传统文化内涵的调整、表现形式的转换,设计者应将能够带来良好创作灵感的传统因素渗透到自己的设计中,掌握传统因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炼,再采用科学合理的、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表现形式予以表现。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旗袍,其原先是满足女子的服装,最开始的造型款式并未将女性的完美身材展现出来,整体服装缺乏形象美。后,中国旗袍尝试着融入西方女装的服装设计理念与现代化人文精神、造型艺术特点等,无论是旗袍的造型款式,还是制作工艺均得到了较大的改进,中西女装优势互补,给人眼前一亮。经过改良后的旗袍能够凸显女性的完美身材,进一步缩短了旗袍的长度,将衩开得更高,更有一批旗袍大胆尝试无袖、低领的款式,使女性的形体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借鉴西方的服装造型款式其实就是融合了西方的传统服饰文化,同时也传承和发展了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3.2提取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造
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为现代服装设计、其他类型的设计带来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与高品质的素材。我国基于传统元素形成的产物特别多,比如著名的唐三彩、水墨,或者亭台园林等都能调动设计者的创作灵感。我们从“天意·梁子”的主题“濡”中可以看到,吸收了中国书法领域内纤毫、墨水与宣纸间的轻灵接触,将搭配合理的纤浓度的形式美与神韵美予以了充分展现。通过采用这一元素符号,在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表现了中式的生活美。中国元素是传统文化的中心,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传统服饰,设计者可以从中得到不同时代下生成的配色、材质、图案、工艺。光泽艳丽的中式面料、丰富的民族色彩、寓意富贵的牡丹等中国吉祥喜庆的传统图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受到了广大现代设计者们的青睐,均纷纷运用于自己的服装设计中。通过切割、变异等方式对传统图案元素进行一番重组,从而实现独具特色的效果。比如有的设计者借鉴了晚清时期的龙案苏绣,该元素和西方先进装扮有机融合,表达了现代生活对传统情调的恋恋不舍。实际设计时,龙纹不象征任何东西,没有九五之尊的寓意,只是以一种图案的形式出现。运用传统元素过程中,应从全局角度出发,通过一种格调将服装造型、服装色彩、服装图案、服装装饰物和穿衣人的形态等统一起来。根据当前人们的审美需求,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设计出大量的反映中国传统特色且与时代同步的服装作品。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服装设计者应始终将传统文化作为源泉,通过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运用与重组,渗透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充分反映本民族的风土人情、韵味,从而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又满足时代要求的服装。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通过服装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佳.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艺术中的运用.读天下[J],2016.
[2]韩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艺术品鉴[J],2015.
[3]谢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鸭绿江月刊[J],2015.
[4]薛阳.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艺术科技[J],2012.
[5]卢禹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艺术教育[J],2016.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由历史沿袭来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古迹文物、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复合体。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其保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可选择性。每一代人都需要向传统文化搜求发展的蓝本与灵感,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发展。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对它的保护与传承事关民族的未来、国运的兴衰。
二、电视媒体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电视媒体作为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之一,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对现实环境信息的纪录具有最大量和最逼真的效果。同时,形象直观的传播特点,使电视媒体受众较少受文化程度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其传播规模与效益也居当今媒体之首。如何利用电视传播的这些优势和特点,来完成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应该是电视人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1.丰富节目的类型和内容
观众对反映传统文化内涵的节目需求是呈现多样化的。以传统节日文化的电视传播为例,目前的文艺晚会或新闻资讯类节目已不能满足观众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清明诗会”、“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中秋诗会”等电视节目颇具中华文化内涵和艺术色彩,同时兼顾传统节日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在海内外都吸引了大批观众。而央视文艺频道在春节期间推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的古典诗词系列讲座——《丹韵词音》,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美、文学美与电视媒介的形象直观性巧妙地融合,对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做了创新性的改变和尝试。从传播效果来看,这些节目将尊重观众与完成媒体责任有机结合,将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与电视媒体的通俗表达完美融合,很好地完成了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解读。
2.转换表达方式,营造媒介景观
电视媒体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应一味追求收视率,而是要准确理解自身价值,精心策划好各类节目。充盈着民族化的思想意识和情感诉求的表达方式,才是观众习惯和乐于接受的。近些年,中华经典诵读会的逐渐兴起,就是电视媒介转变表达方式、努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有益尝试。而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是电视媒体通过营造媒介景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陕西“华山论剑”等等电视直播活动所营造出的媒介景观,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视性融为一体,使观众在酣畅淋漓地品味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引起持续地注意和思考,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无疑是积极的。
3.制定传播策略,提升传播效果
电视媒体要提升传统文化节目的传播效果,还要制定系统的传播策略,加强节目的整体包装,使之与内容相融合,凸显节目个性特色。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的古典诗词讲座——《丹韵词音》,不仅在节目内容上对中国优秀古典诗词进行现代化解读,而且在节目整体包装上也下足了功夫。无论是片头、片花的制作,还是现场布景、舞台道具的设计布置,包括主讲人于丹的服饰色彩搭配,都与每期节目的主题完美契合,处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精心设置的每一个细节,节目编导轻而易举地带领观众走进了深邃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从中体味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美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传播策略对于提升节目的整体传播效果,无疑是有效的。
关键词:
京剧,作为我国众多艺术剧种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称为“国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举足轻重。在我校园内的西北角,坐落着一代京剧大师王瑶卿先生的故居。王瑶卿先生是中国京剧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王瑶卿故居”是校园环境中一处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王瑶卿”对于我校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学校教育的启迪上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因此,我校决定对王瑶卿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探究和运用,让更多的人通过王瑶卿去了解京剧、走近(进)京剧,也试图通过种种尝试,让王瑶卿的大师风范和他对艺术的创新精神在我校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走进了故居我们便可以走进王瑶卿,走进了王瑶卿,我们便可以自然而然地走近京剧,因此,以“走进京剧”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课题,王瑶卿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课题研究的源头与活水了。
一、创设情境,引入京剧:
活动前,进行相关学习和活动氛围的渲染。活动开始之际,由校园的文化景致进行推进,自然地引出王瑶卿故居,并将组织学生参观王瑶卿故居,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参观感受以及对于王瑶卿其人的了解(在课前充分收集相关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广泛而充分的交流(结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既然王瑶卿故居已成为人民小学文化景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觉得作为人民小学的一名学生,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了解王瑶卿。在学生了解王瑶卿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熟悉京剧、走近京剧,这也是我们将“走进京剧”这个活动课题植根于学校历史发展的前提之下,植根于学校文化特色的背景之下的一个生长点。
二、讨论交流 了解京剧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主要引导学生将自己课前进行的各种关于京剧知识的材料进行充分地展示,以使学生逐渐地了解京剧,认识京剧,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进一步的“走进京剧”奠定必要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京剧在我国戏剧领域中的“国粹”地位,了解认识京剧“生、旦、净、丑”的四大角色分类等等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就京剧这门艺术在唱腔、念白、(武打)动作和脸谱这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具体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对京剧产生一种好奇感,进而转化为一种浓厚的兴趣。并且为下一环节进行的相关实践活动做好必要的准备。
三、自主选择,分组活动
我们所开设的活动以课题为引领,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开设的活动内容有:
1.“京剧的起源”资料收集。组织学生学习京剧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以及在近一百年中京剧各大流派的形成,使学生对京剧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2.“京剧名角知多少”小调查。组织学生探究京剧名角的故事(重点研究我校特有资源“王瑶卿”的基本概况),以及京剧名角的经典名剧、京剧名角的轶事,使学生对京剧人物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3.京戏欣赏。组织学生听京戏、说京戏、评京戏的系列活动,让学生直接聆听,与京剧零距离接触,让国粹更快地走入学生心灵。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声有形的音像手段,用维妙维肖的视频画面,给学生以直觉上的感受与刺激,使学生对京剧的浓厚兴趣油然而生,通过巧妙的点拨、有效的概括提炼,让学生对京剧从“唱腔、念白、(打斗)动作和脸谱” 四个方面加以初步的感知。这便为学生接下来的围绕京剧的四个方面(念白、唱腔、动作、谱脸)进行充分的活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为接下来学生“分门别类”地学唱京剧、表演京剧、走进京剧、与“京剧交朋友”作了必要的准备。
4.京剧脸谱与脸谱知识的收集。组织学生收集京剧的各类脸谱,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了解每一种脸谱的画法都不同,以及脸谱上的每一种颜色的含义不同,激发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
5.京剧脸谱制作,组织学生动手绘制脸谱,并将同学们绘制的各类脸谱作品张贴到班级的板报和学校的橱窗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周杰伦多才多艺,唱腔特别。他的歌词大多是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所作,歌曲中有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风格,这在当前缺乏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的娱乐圈是非常难得的。
周杰伦歌曲中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如:《发如雪》中的古筝,《东风破》中的琵琶、二胡,《龙拳》中的陕西大鼓,《霍元甲》和《双截棍》中的中华武术,《青花瓷》中对陶瓷的勾勒,《我的地盘》中的京剧,《兰亭序》中对中国书法的赞叹,《本草纲目》中对中医的崇尚等等。
可见,周杰伦歌曲中运用中国风元素的俯拾皆是,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东风破》。《东风破》整首歌词充满宋词的意境,歌词与古诗词的交织发挥到了极致,如“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一句化用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另外用琵琶伴奏,婉转动听的琵琶声在歌曲间歇时起到了完美的过渡作用,让人不禁想起琵琶女与白居易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美丽邂逅,增强了对诗词的感悟。
现实生活中,纯传统元素的表演已难以受人青睐,观赏者几乎仅限于那寥寥无几的“银发族”们。周杰伦的歌曲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生,使传统文化重见光明。他借着自己独特的感染力增强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效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然,具有传统元素的流行歌曲在走红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质疑,有些人认为周杰伦歌曲低俗,歪曲斜唱,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侮辱。当然我们不排除流行歌曲中有低俗之作,但优秀的作品才是主流,与其让传统文化死在时代的胡同里,不如让它随着时代的大潮向前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大国,巍巍五千年华夏文化承载了多少古人智慧,由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关于“物质与价值”的思考,相关论述也不乏可供引经据典之作,如《周易》有云:“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又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写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思想观念指导着行为的走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消费社会中,设计是消费关系中消费品的创造者,提供人们消费的方式,影响着消费观念,它是一种传播价值观的途径,将传统文化中优良的价值观念融入设计,则可带动消费观念往良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1、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解读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经了数千年风雨之后,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光芒。在传统文化中,“思想”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是具体的物质,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影响着千千万万华夏子孙,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将这些宝贵的优良思想作为行为处世的戒尺,以此规正自身。在众多的传统思想里,“节俭”是一种内涵深远的价值观思想。节俭,是中华文化中所倡导的一种传统美德,同时,它更是一种可持续思想的生活方式。物尽其用,以消耗最少的生态资源为原则来进行商品消费,一方面在能源保护上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在商品消费行为上也符合经济原则。
然而,事物总是两面性的,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除了我们认可为“好”、“善”的价值观,自然也存在“恶”的价值观念。在国人心中,对于象征权威的皇权从来都趋之若鹜,这更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从远古的封建王朝开始,君、臣、奴的关系就被固定下来,在世世代代之后,这种阶级观念便根深蒂固地留在了人们的潜意识,即便文明开放如今天,思想上的奴化仍然没能够完全从人们的精神上脱离开。从文化的深层结构上来看[1],这就是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遗存,对权力的向往造成普通人对皇家生活的崇拜,发展至今日最典型的莫过于拜金主义。
因此,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在思想上分清是非黑白,对优良的观念进行继承和发扬,而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消费的欲望去设计。
2、设计与现代消费
设计是一种手段,一种表达,一种结果,但在这之前,它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设计始于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从远古文明中便能看见祖先用智慧来改变生活的痕迹,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人们拥有更好的生活[2],而对于这里所说的“好”,现代商业设计似乎已经走得有些脱离轨道了。在整个商业体系里设计直接作用于消费,设计既能为商业推波助澜,也可能成为商业的“帮凶”,引发不良价值观的形成。有人说设计服务于市场,的确,这是设计的事务性工作,但站在更高的层面,设计更要服务于人,此处的“人”不是某一个消费者或消费群体,而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待的“人类”整体,如果设计以牺牲其他群体的利益来满足目标群体的欲望,这样的设计何谈成功?更不要说有意义有价值了。设计对于现代消费的作用像一把双刃剑,既能牵引消费往健康的方向发展,也能促使消费往恶性循环的深渊迈步。
设计与消费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是探讨设计与商业的关系,设计很长一段时间在消费社会中都扮演着“将”的角色,它的“帅”便是商业,引用这个象棋角色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要说明在现代商业模式下,设计服务于商业,很多时候它成为了一个从属者,失去了主动性。明确了设计在消费社会的地位就不难理解前文中所提到的“商业帮凶”这样一个形容,设计在屈从于商业屈从于消费的环境下,往往变成了一个“恶”的角色。
3、以设计引导合理消费模式
商业设计一方面需要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在实现商业盈利的同时,另一方面更应该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而非一味地迎合奢靡的消费风气。设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助力,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消费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在影响消费环境,设计的责任和使命除了解决产品的问题,还应该考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导向和表率。
因此,我们倡导设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动的姿态在消费社会中做出合理引导。要说以设计引导合理消费的典范当属北欧设计,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师们,向人们讲述了无数关于“物质”与“生活”的故事。这个极富盛名的设计风格发源于地球上的这样一个地方,这里一年中的一半时间是漆黑的冬夜,而剩下的一半时间是持续不断的白昼,这就是北欧。优越的社会条件和贴近自然的生活习惯,使人们非常注重生活品质和细节,在挑选物品时,舒适度总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这种生活文化影响到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小到生活器皿,大到建筑交通,无一不在地展示着斯堪的纳维亚的生活哲学和设计哲学。功能主义是北欧设计的思想基础,设计师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创作,但同时,他们没有一味沉溺于现代主义风格,而是充分地发挥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以典雅、自然、温馨、简洁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享誉全球,在这些设计特征的背后,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们源于自然的美学和为生活而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本质。在这些人口不足千万的国家里,诞生了多少被奉为经典的设计作品,如此高质量的产出不得不令人佩服,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设计思想的力量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何其重要。
除了北欧设计,德国设计的严谨、精密,美国设计的人本主义情怀,日本设计的科技感和细腻感,都在彰显着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语言,也正是这样各具特色的设计在引导着人们的消费模式,购买德国产品的消费群体一般普遍看重产品本身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如大众汽车、西门子电器;购买美国产品则更多关注产品的宜人性,如苹果手机、通用汽车;而日本产品注重科技、时尚,如索尼数码、雅马哈摩托。这类案例实在举不胜举,从这些国家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设计的导向力,设计的出发点是通过设计赋予产品以价值和品质,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因此,设计是上游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生成,再通过商品消费实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带动整个消费观念的形成。消费社会中的设计有时候却变成了“花架子”,设计师们只停留于做表面文章,失去了设计的社会导向作用,忘却了设计的内涵和设计的责任。
4、以设计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设计是一种智慧,柳冠中教授更是对设计赋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设计是未来人类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他提出设计是除科学和艺术之外的第三种智慧,是未来人类不被毁灭的良知、智慧、能力。[3]每一件产品经过设计都应该具备自己的内涵,是设计的智慧成果,是对环境负责的良知,是改善世界的能力。设计承载的是人们的理想和道德的重任,是国家文化的输出,也是思想的传承。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可持续设计,“可持续”是本世纪热议的词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也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应当被重视,在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自身与大自然的平衡,可持续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现代演绎,它很好地诠释了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观念,正如开篇所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以可持续思想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模式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完美契合,是从设计思想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的优良价值观念绝不是拜金主义,奢侈主义或权利崇拜,虽然时常听到类似“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富饶”这样的描述,但不等于我们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过渡的开发实质上是在消耗后人的资源,这是一种恶性的透支,长此以往的结果必然是不堪设想的,设计在这其中究竟是扮演好人还是坏人,这需要设计的觉悟、智慧、勇气和信念。
传承不是一成不变地抄袭和模仿,不是拿来主义,传承也讲求变革,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文化,看设计,不适用的要拿掉,要合乎时宜。未来的设计更讲究系统性、整体性和服务性,如近几年十分火热的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解决功能问题、满足审美需要,还要在用户体验等角度全方位地完成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设计是一项为人类服务、走在时代前面、创造未来的系统工程。不只是为了美化生活和环境,还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新的人――自然――环境系统。[4]这就更强调设计的智慧了。
摘 要: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80后的青年人来说似乎变的越来越陌生了,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青年人更加期待西方节日。倘若任此种情况无限扩大,不单是中国传统节日受到打击,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保护好传统节日,有助于达成人类内心与精神的和谐,从而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文化动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使中国青少年懂得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西方文化;青少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然而近些年不少的中国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更多人愿意去过西方的节日。就拿圣诞节来说,每到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都会弥漫着圣诞的气息,圣诞树圣诞老人随处可见,不少的中国人也会以西方的方式来庆祝圣诞节。然而到春节来临,贴对联,蒸扣碗,吃祭灶糖,这些活动在人们心中也淡化了不少,以前年三十晚上各地都会放鞭炮来庆祝春节,可是由于鞭炮对空气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影响各地都颁布了禁鞭令,这更加使得中国人觉得过年没意思。的确,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冲突和较量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象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各界也都在高呼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崇高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但是,怎样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1]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形成历史。
春节 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1911年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了。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每逢春节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张灯结彩,孩子们都穿上崭新的衣服,寓意新年新气象。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都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当然大年三十晚上的春晚,也成了现在中国人春节晚宴的一道“硬菜”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因其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取名而来。其又名灯节,道教称上元节,元夕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孩子们提着花灯在院中玩耍,夜空被绚丽的烟花点亮。美丽的烟花,美丽的元宵佳节。
清明节 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起源于“寒食节”风俗。相传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故将这一天定位为“寒食节”,后来因为和清明节气相近渐渐合二为一,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从古到今,此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到郊外清扫墓碑、供祭食品、焚烧纸钱,同时阳春三月也是踏青的好时节。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午日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嫦娥奔月这一神话也为中秋节蒙上了一层美丽而又神秘的面纱。在现在,圆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月饼,品着香茗、饮着美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中秋月圆人应圆,人们即使漂泊在外,也要表达对家人的思念,所以自古就有“千里共婵娟”的佳话。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传统节日的淡化
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大地,全球化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如今,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毫无疑问,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被这浪潮所覆盖。受这股浪潮的影响,传统节日正日益呈现出淡化的趋势。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的较大的提高,为传统节日的淡化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节日多围绕饮食、娱乐、团聚等功能展开,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这几项功能也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强大的诱惑力。改革开放同样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看法。观念的转变势必会引起传统节日不适宜方面的产生,从而淡化传统节日的影响力。
(二)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自从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中国也涌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伴随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趁机叩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那特有的狂欢和浪漫气氛的洋节日,洋节日逐渐呈现火爆局面,并隐隐有超过传统节日的趋势。西方节日的引入,势必分流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加剧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淡化。正如近几年的春节西方的情人节有冲突的现象,二零一三年年初四同时也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本来这天应当是亲人走亲访友,拜年道贺的日子。可是大街上满是一对对的情侣,而且玫瑰花店也被挤得水泄不通,各地的金银手饰店同样门庭若市。青年们忘记了今天是春节他们只记得今天是情人节。我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也颇受影响,都问我“姐姐是不是一到春节就要买玫瑰花啊?”多么可怕的现象,西方节日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
三、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是根植于民间的文化瑰宝,不同季节,不同特色的传统节日,对于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设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的传承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若文脉断了,下一代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他们与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要恢复已中断百年的千年文脉,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节日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化形态,不仅包括仪式、饮食、服饰、歌舞、体育等形式,还包括节日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内涵。前者是节日的外在形式,后者是节日的内核。要保护节日的内核,必须保护节日的外在形式。因而,必须加强对节日仪式、节日饮食、节日服饰、节日歌舞、节日体育的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2]
(一)提高保节日保护意识 作为思想教育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传统节日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积极认识并了解各个节日的来源,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庆祝方式等。并鼓励亲朋好友共同努力。中国传统节日是大家的节日,是我们自己的节日。需要每个人去捍卫它。其次,努力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例如每到节日即将来临可以组织自己小区的孩子们来参加有奖问答活动,准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小礼品。好比中秋节,可以买一些小月饼,然后出一些关于中秋节有关的问答题然孩子们来回答。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孩子们节日意识匮乏将断送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命脉。所以传统节日的发展也要从娃娃抓起。
(二)促进商业宣传 要促进商业圈对传统节日的宣传活动。二十一世纪逐渐成为消费社会,民众的消费意识大大提升。可以就此利用好这一趋势,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使各个商场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相关习俗。做好相关商品的促销活动。西方的节日中融入了大量的商业元素,如圣诞节礼物和卡片、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复活节的彩蛋等都营造了节日气氛,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一优秀特色,适度引入商业元素,如开发传统节日的节日吉祥物和各种饰品,增添节日氛围。例如,端午节,商场可以将端午节的来源,以及为何要吃粽子等相关信息,印在海报或者商品促销单上;元宵节可以在人流高峰处举办有奖灯谜活动,这样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氛围,也可以以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如此种种都可以使民众在购买商品时也了解了这种庆祝节日方式的由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设定法定假日 国家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应该将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法定形式来去认定为公共假日,这样既尊重了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风俗,又能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共同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活动和文化内涵,才能让全社会都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就是传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这对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对于我们长大的这一代,逐渐感觉到过节慢慢逝去了儿时的兴趣;尽管到了春节,我们不再愿意去赶趟买新衣;尽管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不会包饺子;尽管我们已经不再收压岁钱。我们依然要我们依然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参加各个节日庆祝活动。因为我们肩上担负着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我们要让自己的下一代期盼着过节,要让他们向我们小时候那样盼望着收到压岁钱,盼望着吃月饼,喝汤圆,盼望着重阳节登高采菊。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增加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