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市场现状范文

劳动力市场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力市场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力市场现状

篇1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农民工 城乡分割 流动性大 收入低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价格信号的引导,劳动力一般会流向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事实也正是如此,所以对于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研究以及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研究是相当丰富的,而西部劳动力市场少有研究者关注,西部地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及状况目研究前仍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以国家卫计委2013年全国外来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人口工资、社会保障、教育程度等维度进行研究,深刻剖析西部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以及流动的驱动力,以达到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目的。

二、西部地区农民工劳动市场概况

(一)样本数据描述

根据国家卫计委2013年全国外来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西部12省共有64824个个案。表1为各省的样本数量,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样本量,基本达到1:1。

就各省的流动人口来源来看,我们发现西部的绝大多数省份(除新疆、和青海外)都有一半以上的省内流动率,其次就近跨省流动也是比较多的,像贵州,省内流动占到65.2%,其余流入贵州省前三名的省份分别是四川、湖南、重庆。(这种情况在其他省份也适用)。这显然很容易理解,由于城市的收入高于农村,这吸引了农民工流入城市,但考虑到迁移的成本,所以有不少人了选择省内流动或就近跨省流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和青海这三个省,省内流动将近30%,而跨省流动的比例远大于其余几个西部省份,研究发现这三个省份的流动人口大多来自四川、河南、甘肃这三个省份。四川与河南都是人口大省,成为西部地区跨省流动的主要人口输出地。即使是这样也遵循就近跨省流动的原则。

(二)受访农民工的个人特征(见表2)

分析一下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从性别结构上看,男性被访者占55.3%,女性比例占44.7%,男性略高于女性,我们可以看出男性的流动意愿略高于女性。从年龄结构上看,20-50岁是的农民工占到近90%,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农民工是极少数的,将近10%。从农民工的年龄分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意愿往往是比较强的。从婚姻状况层面上,76.3%的农民工处于已婚状态,其他婚姻状态的只占到近25%。在民族构成上看,汉族仍然是大多数,占到将近86%,少数民族仅占14%,同时研究发现,像新疆、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外流动的人口是非常少的,反而是人口流入的大省。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在其他的地方生活难以适应,其二是国家政策支持西部的发展,给他们许多优惠的政策,建设美好家园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他们的跨省流动的意愿很低。从教育程度方面看,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占总数的71.1%,高中及专科学历的占26%,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到2.9%,总的来说,男性的受教育水平略高于女性,但从这个数据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农民工的总体受教育水平还是偏低的。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即认为收入和人力资本的高低有着极强的联系,而在人力资本因素中,又将教育、培训视为提升人力资本的途径。很多新生代的农民工意识到教育对于收入的贡献率,因此在城市务工期间努力拿到函授、夜大的文凭,以提升自己的收入,这种情况在东部地区(如:北上广)超大城市尤其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农民工总体的教育水平普遍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因此受教育水平对于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工资状况见表3)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三)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总体现状

以下主要是从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农民工就业身份,就业行业以及社会保险的覆盖情况,来评估西部劳动力市场的总体情况。

首先,根据表3西部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来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西部地区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讲,西北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水平略高于西南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水平,西南地区除外,其余五省均未达到西部地区整w的平均水平,而西北地区的青海、内蒙古、陕西、甘肃四省均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因此,总体来看,西北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水平高于西南各省的农民工工资水平。更出乎意料的是,的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达到了3846.73元,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甚至高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水平。这和地区的地理位置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地处青藏高原上,环境恶劣,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比非高原难度要大很多,再加上本就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根据供求理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反之,重庆、四川和广西,人口密集,劳动力供大于求,因此价格下跌。

表4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性别的农民工收入的差异,西部地区男性农民工收入为3441.59元/月,女性农民工收入为2683.4元/月,男性收入是女性收入的约1.28倍。这个情况与其他地区的情况非常吻合,这表明不同性别的收入差异跟所处的地区关系不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农民工更多的是从事体力劳动,由于男女体能上的差异,男性农民工相比女性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其次,依据西部地区总体的就业性质,从事个体工商业和在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分别占到47.7%和24%,无单位的农民工也占到12.4%,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的共达到10.6%。从农民工的就业身份来看,雇员占到50.6%,雇员的平均工资在2755.66元,大部分雇员的工资为3000元(即众数);雇主占10.3%,月收入均值为4473.76元,大部分雇主收入为3000元;自营劳动者占36.2%,这部分人的月收入的均值为3426.94元,众数为3000元;家庭帮工占2.9%。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的得出农民工主要还是以雇员和自雇为主,稍微有点积蓄的农民工做私营的买卖,赚的钱会多一些,但这部分人仍占少数。

农民工所处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工作时长普遍高于初级劳动力市场,分析西部农民工每周工作天数,我们发现每周工作6天和7天的农民工分别占到26.8%和57%,而只在工作日工作的比例都不到20%。进一步分析,农民工每天的工作时长,8小时及以内的占到41.9%,9至12小时的占到54%,13到18小时的占到4.1%。农民工周工作时长明显比初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长,而工资却相差不少。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工作时间越长,收入越高。

表5为西部地区各行业共计55254个案(除去系统缺失的9570个案例)行业占比和社保覆盖状况,通过表4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吸纳农民工比较多的行业,前五名的分别为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和制造业,这与全国的农民工就业的情况是相吻合的。总体来讲,男性多从事批发零售、建筑业、采掘业等行业,而女性更多的从事服务行业,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装店、超市等,农民工多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单位打工,能够进入正规单位的农民工少之又少,这一点与其他地区的农民工就业状况基本一致,即农民工在务工地更多的是进入非正规部门就业,难以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如此现状跟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素质是分不开的,零售餐饮业、建筑制造业等对学历和技术的门槛要求相对较低,主要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必然也就成为了农民工的集聚的行业。然而,我们发现在农民工集聚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社会保险的覆盖情况是非常糟糕的,在这三个行业一项社会保险都没有的农民工均达到了80%以上,这意味着一旦农民工在工作期间生病或出现意外,医药费都是自己负担,没有医疗保险的保障,因此很多农民工表示“在外务工期间,最恐惧的就是生病”。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情况之所以如此不乐观,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我国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到目前为止,仍未出台政策文件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其二,很多用人单位为一己私利,不按时给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而这种不当的行为,并未受到应有的处罚,而且被默认为是次级劳动力市场应有的现象;其三,农民工自身在求职的时候,对社会保险方面不重视,缺乏自我维权的意识,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考虑。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这三个行业的农民工也相对较多,社保覆盖情况要比批发餐饮服务业好些,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三个行业1-3项社保占比较多,更多的是缴纳了工伤保险。而其他行业发生工伤的机会比较小,索性就一项也不缴了。总之,西部地区次级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保障这个方面亟待完善。

图1为西部12省0项社会保险的占比情况,很清晰地发现的农民工没有任何一项社会保险的比例高达95.1%,而重庆、四川、新疆是12省中,社保情况稍微好一点的,但仍高达50%以上。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各省在农民工参与社保的情况,均难以达到目前的整体水平。总之,农民工所处的次级劳动力市场本就非常的不正规,不完善,而西部的情况却更严峻。

图2为最近一次看病报销的占比情况,在样本总体中,近期看病的个案共有4550个,这部分群体中没有享受任何报销的占到近78%,而看完病后由单位报销的只有2%。可见,医疗保险的缴纳情况极其糟糕,而对于体力劳动繁重的农民工群体来说,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是他们紧急而又迫切的需要,因此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情况亟待完善。

虽说农民工在城市的很多权益都得不到保障,但他们仍甘愿进城务工,一是由于农村不能吸纳如此多的劳动力,二是因为他们在城里务工,总会比在农村获得更高的收入。因此,受高收入的驱动,该群体对于社保方面的缺失也就直接忽略了。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民工来源地、人口学特征、工资水平、工作时长以及社会保险水平的分析,西部地区次级劳动力市场极其的不完善,具体特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周工作时间太长,总体工资水平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严重;②社会保险的覆盖情况太低,用人单位基本上不给雇员缴纳社会保险;③农民工主要聚集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建筑以及社会服务行业,住宿餐饮服务业的工资水平较低,批发零售业的收入差距较大,建筑采掘业的工资水平比较高。

因此,规范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需在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宏观政策层面,政府部门急需出台相关政策来保障农民工群体的权益,在社会保险方面,强制雇主给农民工缴纳三险一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未按规定给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雇主或单位一律严肃罚款。或者政府、单位(或雇主)和雇员实行“三三制”的社保缴纳方式,为农民工缴纳五险一金。其次,在中观层面,企业应积极联合政府和社会组织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就业培训以及其他福利服务,协助其提高工作技能,以增强农民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减少雇员的流失率。最后,在微观层面,农民工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保障方面的缺失以及收入低,除了客观环境的原因,跟农民工自身也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必要地社会保障意识,也缺乏专业技能,更多的从事体力劳动,他们需要在选择好行业的前提下,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和工作技能,逐步在工作中获得“一技之长”,以提升自身收入;另一方面,该群体流动性太大,有些企业想给他们缴纳社会保险,但出于流动性大的原因,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农民工群体在选择就业时,尽量保持工作的持续性,不要流动太频繁。

总而言之,二元劳动力市场的问题,是城乡户籍制度的苦果,单靠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个主体的努力改进,难以起到显著效果。只有全社会都为构建平等和谐的劳动力市场出谋划策,才能促使问题更好更快地解决。

参考文献:

[1] 邓永辉.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13):103- 105.

[2] 沈洁.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证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青年学报,2015(01):43- 48.

[3] 金晓彤,杨潇.差异化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31省(市)4268个样本的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15(03):20- 29,94- 95.

[4] 夏季,陈婉娟,徐礼清.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06):1456- 1459.

[5] 刘健.新型城镇化下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异分析――以中部六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3(05): 129- 133.

[6] 叶青华.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7] 陈利锋.二元劳动力市场、异质性雇佣成本与失业波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67- 77.

[8] 任丽新.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权益问题[J].理论学刊,2003(04):111- 114.

[9] 马广海.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5):18- 20+159.

篇2

关键词:劳务派遣;劳务派遣的优势;劳务派遣立法与司法解释;市场潜力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特征与内涵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

劳务派遣,是指依法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筛选用工单位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并在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后,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的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型就业,是一种特别的就业形式,是正规就业的必要补充形式。劳动者是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与派遣单位是雇佣关系;但是,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工作,并接受相关的管理,用工单位与劳动者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

(二)劳务派遣的特征

劳务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劳务派遣单位不同于职业介绍机构,它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劳动者是派遣单位的员工,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这与劳务中介、劳务不同;派遣单位只从事劳务派遣业务,不承包项目。因此,在劳务派遣这种特殊用工形式下,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只建立劳动关系,但不直接用工,即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而由用工单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他们与劳动者之间不建立劳动关系,是一种有偿使用劳务的用工形式。

二、劳务派遣的市场作用

(一)劳务派遣的积极作用

劳务派遣是劳务经济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从我国的实践看,劳务派遣促进就业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务派遣使流动就业组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2、使灵活就业组织化,有利于解决供需错位问题,降低风险。

3、促进体制内就业机制转换。劳务派遣在我国的特殊作用之一在于,它被作为一种利用现有资源,把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创业和就业的行动,促进了体制内就业机制的转换。

4、提高用工效率。除此以外,劳务派遣在调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功能、吸纳就业的潜力以及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方面同样绽放出了夺目的光彩。劳务派遣是企业的一种正常存在的、有效率的用工形式。

(二)劳务派遣是“三赢”模式

劳务派遣型用工,通过《劳动合同法》的法律保障,体现出其独特效应。其“三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新型劳动关系,有助于保障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劳务派遣单位的就业平台和资源优势,为派遣员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职业选择。

2、节省用工单位招聘员工的各项费用,如场地租用费、广告费等;同时也避免用工单位因自行招进不符合要求人员而造成损失。

3、节省用工单位劳动力使用和管理成本;用工单位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适时要求派遣单位增减派员,有利于用工单位用工的灵活性;也可使用工单位从繁杂的劳动保障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

4、劳务派遣单位在向用工单位派遣员工的过程中,培养和打造了自身员工的队伍,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而且,在此过程中,劳务派遣单位也获取了利润。

同时,劳务派遣对促进派遣员工就业、提高派遣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执业能力、保障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解决派遣员工的后顾之忧等,均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劳务派遣实际上是用人、用工和劳动者都得利的“三赢”模式。而在三方获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效益。

三、我国的劳动派遣

(一)我国劳务派遣产生的历史背景

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北京市在1999年初为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将下岗职工组织起来,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实现再就业。这是我国最早实行劳务派遣的城市。据了解,不到1年时间,北京市就建立劳务派遣企业近百家。而如今劳务派遣在《劳动合同法》范围下,劳务派遣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用人需求,组织社会法定年龄内的劳动者从事社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负责用工,劳务派遣单位负责人事行政、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系列管理。与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劳务派遣,又有了长足的进展。

(二)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现状

目前,包括劳务派遣在内的劳务经济是我国的一个新的商机,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快速发展、潜力巨大、竞争激烈和缺乏规范。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如下:

1、主要行业。采用劳务派遣型工作安排的行业主要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如大型超市、保安、电信、银行、饭店、医院、邮政、电力、铁路运输等服务性行业,以及建筑业和制造业的一些部门中辅助岗位,包括世界500强的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上都接受与采纳了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

2、派遣对象。劳务派遣的对象:以城镇失业人员、外来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企业下岗分流人员以及专门人才为主。

3、经营单位。经营劳务派遣的单位,以各种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同时也存在部分劳动部门下属的职业介绍中心、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转制而成的劳务派遣公司。

(三)劳务派遣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劳务派遣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已经进入政府政策的视野。但是,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劳务派遣在运作中,暴露出以下的问题:

1、滞后的司法解释给市场带来的影响。(1)工作岗位不明确带来的影响。由于《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劳务派遣已经在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运作,而且,派遣的工作岗位涉及面铺得比较广。《劳动合同法》出台后,虽然明确了劳务派遣岗位的范围: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但具体哪些岗位可认定为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却没有明确的说法。为此,许多劳务派遣单位,包括用工单位,在涉及用工岗位方面,对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的问题,比较敏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束缚,等待《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的观望心态较为严重。由于这方面的问题,对近期劳务派遣的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2)临时性期限不确定带来的影响《劳动合同法》第58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而在劳务派遣实际运作过程中,用工单位使用临时性工作岗位的用工期限往往比较短,若按《劳动合同法》又必须与劳动者签订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劳动合同期限无法确定。遇到这种情况,无论劳务派遣单位,还是用工单位都会感到进退两难,无所适从。

2、违规操作现象缺乏监管。在众多的劳务派遣单位中,确切的说是在《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前成立的劳务派遣单位中,存在着部分违规操作的现象。另外,在一些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劳务派遣资质的劳务中介,也混杂在劳务派遣单位中,严重地侵害了劳动者的权益。尽管政府有关部门对此现象进行了整顿和打击。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行政措施,这种现象至今屡禁不绝。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无论是劳务派遣单位,还是用工单位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基础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建设、服务意识、服务质量等管理问题。

四、对发展劳务派遣的建议与展望

(一)对发展劳动派遣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劳务派遣尚处于初起发展阶段,规模和数量还有限,从需求来看,仍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虽然,在发展中,劳务派遣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是,更主要的还是法律规章不完善、政府政策缺位,造成劳务派遣业缺乏规范、发展缺乏保障的问题。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扶植,使劳务派遣更好地服务社会。

1、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规范劳务派遣。可在立法与司法解释层面上加以考虑:(1)明确同工同酬的制度,确认在同等条件下的工资待遇不应差距过大,以使部分用人单位想通过劳务派遣来区别对待劳动者,损害劳动者利益的行为无从实施。(2)明确劳务派遣的临时性、替代性、辅的内涵,对于适用劳务派遣的岗位进行界定。防止目前无论是何种岗位都存在劳务派遣的现象,也不让《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三性”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3)明确政府部门行政处罚的标准,加强监管力度。很多劳务派遣的企业敢于悖法而行,就是因为相关的违法后果没有明确界定,相关的行政机关对于企业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罚不够明确;从而产生了“即便是违法,也没有后果”的尴尬局面。所以明确赋予相关部门行政处罚的权利与标准,并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后果进一步确定将是当务之急。(4)确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在履行三方关系的过程中,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各自拥有怎样的权利与承担怎样的义务方面,《劳动合同法》仅仅指明了连带责任,没有进一步细致的说明。而在实务当中,往往就三方各自的权利义务问题会发生很多的纠纷与争议,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的相互推诿,劳动者的权利主张对象难以确定。如何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这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劳务派遣单位的扶持与政府部门从事劳务派遣的限制。一方面有的放矢地扶持一批公益性劳务派遣组织,作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吸纳破产关闭企业职工就业的特殊渠道,并给予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限制政府部门从事劳务派遣方面的业务。这样增加了就业机会,也为劳动监察部门的严格执法减少了客观阻力。

3、对劳务派遣从业人员采取灵活的社会保险政策。在劳动力市场管制放开的情况下,对不同就业形式采取不同的社会保险政策。政策对劳务派遣具有重要影响。劳动立法、劳动制度和政策对正规就业保护的程度越高,对非正规就业保护的程度越低,劳动力市场对劳务派遣的需求就会越多。因此,主张对于劳务派遣的劳动者,采取灵活的社会保险政策。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按时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正式职工正常缴费,临时劳务派遣人员参照其他规定缴费。针对流动就业者的情况,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账户。

4、加强对劳务派遣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务派遣的劳动保障监察对象包括派遣公司、使用派遣人员单位。可考虑通过对劳务派遣单位的专管员、督导员进行劳动法律政策培训,使其持证上岗的方式,让其担当一部分监督职能,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对劳务派遣发展的展望

我国拥有13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然而,当前针对这一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却相对落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综合开发工作,要立足于国情,正确分析我国劳动力资源组成结构和分化。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相应的研究开发工作。培育劳动力资源基地,创建劳动力资源品牌。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安全、诚信、高效的资源交流和管理平台。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在政府部门的关心下,规范整顿劳务派遣市场,打造专业性的劳动力资源综合开发的产业链,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使劳动力资源富余的地区与劳动力资源贫乏的地区,得到合理的调配,甚至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打进国际市场,让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最充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董保华.劳动力派遣[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董保华.劳动合同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篇3

从近十年来看,随着社会对实际工作技能要求的不断增强,以“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从2003年至2013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正以平均每年27.3%的速率稳步增长。但是,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每年便有数百万毕业生涌入社会,过剩的人才供给与有限的就业机会使得目前劳动市场的上岗竞争日益激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不甚乐观。为此,我国各地区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纷纷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了新的思考与尝试,以此来应对多变的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在成功与市场对接的基础上寻求就业率的提升。

二、劳动市场人才需求倾向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以及需求重点都在发生着变化。从目前形势来看,专业和学历已经不再是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的考虑重点,相反,实际的技术操作能力以及人员素质越来越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其毕业生就业率,就必须紧扣市场,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方法。

(一)专业要求逐步减弱。在我国计划经济阶段,社会在人才选择方面往往遵循“专业对口”这一原则,因此毕业生专业所对口径的人才需求量直接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难易程度。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我国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不断的调整,使其专业内容的基础性和可迁移性不断增强,不同专业之间的融通性越来越大,因而学生在进行工作定位时的可选性也就随之增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就扩展了毕业生的就业面。也正是在这种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社会用人单位在人员招聘时对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弱,往往只要具备相应的上岗技能以及较强的综合素质就会被用人单位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专业对口”这一用人原则正在逐渐减弱。

(二)企业招聘重点转移。如上所述,目前用人单位对专业是否对口的要求已经越来越弱,但随之曾倩改的则是对招聘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高要求。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团队实践的过程,因此现代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往往要求员工具较高的社会实践经验、擅长人际沟通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等等,这些内在的各种品质与能力的达标是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并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的前提。而员工合理有效的工作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在内部建立起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工作环境,这是企业紧跟时代步伐、完成自我提高的重要保证。

(三)外语能力的普遍需求。随着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地位的稳固,我国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将发展目标投向了国外市场,来华投资的国外企业数量也正在逐年增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不但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增进了技术交流,促进了我国国内生产管理技术的更新换代。因此,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大环境,良好的外语基础几乎已经成为了如今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这不仅是企业对外交流的需求,更是是企业引入先进外来技术的必要人员准备。

三、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建议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是提高其毕业生就业率的最直接手段。笔者针对上述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发展战略。建立明确的目标与战略是高职院校能够保持正确路线快速发展的前提,虽然院校教育与市场发展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必然的,但是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利用如校友会、校内招聘活动等对市场的走向进行把握,在充分了解市场走向的前提下透彻的对市场今后的走向和需求进行分析,继而以市场需求为准则调整校内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结构,推出合理的、与当下企业生产管理相挂钩的校内实训课程等。只有始终与市场的发展保持一致,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发展战略,实现学校与市场的对接。

(二)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如上所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在人员招聘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高职院校为顺应市场需求必须在确保学生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加强其素质教育,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体而言,学校应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以市场真是企业的生产管理案例为参考组织学生进行沙盘对抗,继而在体验实际工作环境的同时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能力等,使学生成长为被市场所认可的同时兼具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性应用人才。

(三)根据市场需要在全专业中增加必修课。各行各业在进行人才选择时会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但其中的一些对相关知识的硬性要求却是统一的,也是学生在进行择业时所必须具备。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大多数企业会对招收人员的外语掌握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应不断加强校内学生的英语教学力度,通过引进多媒体教学和提高教师素质等多种手法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同时,根据高职院校的特性,学校还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加入其本专业的知识,以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和针对性,做到与市场需求的完美对接。

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 企业管理 人事管理

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经济的发展中不可能被忽视的就是大、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现在企业中不管是在经营上还是管理上总是存在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人事管理方面,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所以在解决企业相关难题的时候,首先应该被解决的就是企业人事管理上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人事管理上遇到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在经济上,深深地受到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内的很多单位的员工工作中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单位极度重视上下级制度,甚至还在工作上涉及亲情,利用关系走后门等,这样的现象严重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再就是从企业本身的不足上来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上,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员很少有不加班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HR事务操作者。单一、繁杂的工作,给从业的人员也带来了严重的工作压力。提高人力管理的工作效率,改善人力部门的工作形象,显得越来越重要。一般的情况下,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评判的时候,就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的工作制度,也是企业员工奖励、惩罚、辞退和晋升的唯一标准。但现在的问题是,并没有完善的机制能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做出科学有效的考核。还有,因为企业领导阶层的不重视,缺乏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员工培训这件事情。再就是很多的企业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有属于自已特色的东西才能彰显自己文化,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就不能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自己的员工,就不能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深层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对于人事的管理上应该是科学化的,是重视工作效率的,但是很多的单位并没有把工作的效率提上来,工作中互相推卸责任、效率低等等问题频出不穷。

二、应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人事管理问题的策略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离不开国家对企业的扶持,更离不企业内部的努力,离不开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的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企业人事管理问题的解决上,也要从这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国家的支持与鼓励,另一方面就是企业自身的努力。国家要对企业的发展做好引导的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企业的进步,给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再就是从企业上来讲,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企业是从事商品活动的基本经济单位,在企业中对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让他们为企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并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科学的管理方式也有利于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在企业的用人制度上要“人尽其才”,要想留住人才,不是把他们安排到某个职位上一成不变,要给员工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制定完善的奖惩政策,明确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责任,定期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

企业中员工的素质高低和企业的各方面培训也是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就需要企业经常性、持续性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让他们能接受到最先进的知识、思想和技能。在提高员工素质这个问题上,值得探讨的是,传统的方式仅限于单项的培训,我们在柔性人力管理方式上提倡的是双向的,或者多向式的教育。不仅要鼓励员工之间多交流、多学习,还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学习。在之前我们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中就知道,国外很多国家的用人机制是比较前卫的,就像美国和日本,他们对于员工的管理不会那么的严格,相对来讲是很自由的,这样的方式也是很多的员工所喜欢的。就像很多的知识型人才,他们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上他们是具有很高的自的,不想受到很多的拘束,喜欢在工作上有一个自主的空间环境。这样的方式就告诉我们,把科学新进的管理方式和企业的相关机制进行结合,有可能就会产生很好的管理效果。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注重的是竞争,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互赢。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上的竞争,是整体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在企业中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必须要考虑到的。

参考文献

[1]张丽君.改进企业人事工作之浅见[J].郑铁科技通讯,2010(5)

[2]丁琴芬.对人事考核工作的几点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篇5

>> 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广州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与劳动力市场的接轨 赤峰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城市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 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研究 农村劳动力与职业教育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研究 河北省劳动力现状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分析 重庆市岗位培训职业教育与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需求差异分析 河北省职业教育与地区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研究 衡水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职业教育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探析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 区域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契合度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3.

[2][5][7]广州市统计局.2012年广州统计年鉴[Z].2013.4.

[3]广州市招生办.二一三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指南[Z].2013.7.

篇6

关键词:就业概率;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供给曲线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6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38-02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一些令人困惑“异象”无法在现有的劳动力供给理论中得到说明:一方面,束缚经济增长的制度性因素逐渐消除,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良好轨道,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需求的绝对数量稳步上升;另一方面,根据统计资料和许多学者的研究,我国城镇劳动参与率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是传统的就业理论“遗漏”了对价格不确定条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从劳动力供给曲线出发,对劳动力市场做一个全面的探讨。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我国劳动力市场有发展至今,有其自身的特点:

1.市场工资具有粘性特征,且工资水平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快速增长到40230元,年均增长约8%。伴随着经济增长,人民的劳动收入也相对提高,人均工资水平相应的由过去的651元提高到49716元,实际年工资增长率约为6.74%,且在经济繁荣时期,工资水平上升容易下降难。

2.城镇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但劳动供给绝对数量依然过剩。劳动参与率是用来衡量社会劳动力供给的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在劳动参与率方面,蔡、王美艳(2004)认为1995-2000年期间中国劳动参与率下降了2%,而城镇劳动参与率下降了9%-10%。

由此可见,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工资增长条件下劳动参与率降低的现状,这一现象在传统的供给模型中难以得到解释。

二、对新古典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修正

新古典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对于现实的劳动力市场缺乏解释能力的主要原因是:模型没有考虑市场实际就业概率对于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影响,一条固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不能很好的拟合现实的劳动力供给状况,为此,必须对已有的失业模型中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进行修正。在考虑就业概率P≠1时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将消费理论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偏好的概念引入劳动力市场,用理性预期理论来分析劳动者的供给行为,在价格实现不确定条件下建立劳动力市场模型。

此时,劳动者的就业决策模型变为:

当0

其中,Y表示预期收益,W为市场工资水平,P表示就业概率,Y*为失业时,劳动者能够获得的补偿性收入,如失业救济金等,C是劳动者获得工作之前所必须承担的各种成本,等式右边,W*P表示的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且获得工作时的收益,(1-P)Y*表示成为失业者时,国家对于失业者进行补贴,此时劳动者能获得的暂时性的收入。那么,等式左边的Y表示只有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搜寻活动时,劳动者的预期收益水平。而此时,当且仅当Y≥0时,理性的劳动者才会进入劳动力市场,当Y

此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受到的工资水平W和就业概率P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工资水平的变动使得劳动力供给数量变动:

设劳动力市场初期t0的工资水平为W0,劳动力需求曲线为LD0,劳动力供给曲线为LS0,此时,企业提供的空缺岗位数量为N0,而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提供劳动力的供给数量N1,由此可知,市场的劳动参与率E0=0N1/0N*,就业概率P0=0N0/0N1,(就业概率定义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占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数量的比例,劳动适龄人口中非经济参与人群不在计算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率U0=1-P0。初期,劳动适龄人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预期收益水平:

Y0=[P0×W0+(1-P0)Y*]-C0①

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在t1时期,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W0提高到W1,伴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力供给者(包括潜在的劳动力供给)预期劳动力参与人数将由N1增加至N*,企业对于劳动力需求量短期内相对不变,社会上存在的空余岗位数量为N0。由于供给人数的增加,劳动者预期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概率下降为P1=ON0/0N*,而失业率,相应的上升为U1=1-P1,与此同时,劳动者的预期收益变为:

Y1=[P1×W1+(1-P1)Y*]-C1②

那么,作为理性的劳动力供给者(包括潜在的),此时面临着是否继续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决策:(1)当Y1-Y0>0时,意味着尽管劳动力供给者意识到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但是由于其他因素,如工资上涨的幅度更大,使得劳动者对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预期收入反而增加了,此时,会使得市场劳动参与率上升,劳动力供给人数持续增加,直到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概率和工资变化使得两时期的劳动者预期收益不变为止;(2)当Y1-Y0=0时,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会维持现状,劳动力供给曲线不会变动;(3)当 Y1-Y0

由此可见,劳动力供给数量在考虑了就业概率之后,会由于预期收益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三、结论

第一,劳动力供给者的就业决策受到预期收入水平的影响,而预期收入不仅仅受到工资水平的影响,同时,劳动者还会考虑就业概率的高低、就业之前付出的成本以及失业时能获得的保障水平的高低,因此,影响劳动者进行就业决策的因素是复杂、相互交织的。

第二,就业概率对于劳动参与呈正相关关系。但其作用并不是同期的,而是会产生滞后效应。就业概率降低,使得劳动者对于劳动力市场产生悲观情绪,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

总之,在引入了就业概率和预期收益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强了模型的解释能力。在修正后的模型中,原有的工资与劳动力供给关系――劳动力供给数量随着工资的上升而上升――当且仅当劳动者的预期收益逐渐增加时,才会产生。同时,也包含经济繁荣发展时期,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原因的解释,扩展了模型的解释范围。

参考文献:

[1] Okun.A.M.“Potential GNP: 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M].Washington. D. C. Brooklings Institute,1962.

[2] 潘士远、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M].经济学家,2006,(01).

[3] 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 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35-39.

[5] 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83.

[6] 曾湘泉、卢亮.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动预测分析与就业战略的选择[J].教学与研究,2008,(07).

[7]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

篇7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篇8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户籍隔离管制;城乡分割;制度性樊篱;城乡统一市场;连锁超市模式;湖南

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不仅是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尽快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需要,也是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矛盾全面缓解的客观要求。那么,作为中部农业大省的湖南,其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现状如何?“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怎样消除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不利影响,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充分发挥城乡统一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呢?在此,笔者试为求解这一系列现实问题作一点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

一、湖南劳动力市场发育现状的实证分析

1995年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

注:此文是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1~2002年立项课题“‘十五’湖南城乡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三(批准号:201076B )

步完善,我省劳动力市场伴随劳动力供需双方选择性的增强,体系已初步建立,机制正逐渐形成,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开始显现。据资料介绍与实地调查,在各级政府劳动部门的精心规划与政策引导下,我省以劳务输出、职业介绍、就业培训、技能开发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多元社会化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并在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增强等方面已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资料表明,仅2001年全省县以上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就已举办各种形式的劳动力供求见面洽谈会2200多场次,有近10万家用人单位,携带56.11万个就业岗位,主动进入劳动力市场挑选劳动力;全年有87.03万城乡劳动者主动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门路,其中企业下岗职工20.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26.09万人,其余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发挥中介作用,已帮助近30万有求职愿望的劳动者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职业介绍成功率达34%。同时,全年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为广大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64万多人次,为全省10多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培训和转业训练,从而极大地活跃了全省劳动力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省就业压力的有效缓解。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就整体而言,由于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还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市场运作机制不够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加之“城乡户籍隔离管制”制度刚性的负面影响,使全省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仍然受到种种“制度性壁垒”的阻碍,导致全省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在发育中还存在不少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仍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问题。这里讲的“城乡分割”,不仅指劳动力交换场所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割,而主要指劳动力市场在运作机制上的制度性城乡分割,即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交换中至今未建立起统一的游戏规则,因而二者在就业方式上仍然存在种种制度性壁垒。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吸收招用叫就业,一般相应地建立了比较稳定和规范的劳动关系,而农村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吸收招用叫“打工”,基本上未相应地建立起正规的劳动关系,更谈不上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等项社会保险;二是各级政府劳动部门在统计失业率时,仍仅仅考虑了城镇这一块。也就是说,至今农村劳动力即使在劳动统计上的“国民待遇”也还未得到真正落实。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根本无法获得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培训等项服务,而只能游离于城市劳动力市场之外,在体制的边缘和狭缝中求职业、谋生存。

——劳动力市场体系的覆盖半径短小,市场组织形态的规模不经济。由于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之公平竞争与非歧视等市场规则不完备,不仅导致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搜寻、处置成本及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机会成本过高,而且使城乡分割的各类“小市场”彼此处于封闭半封闭状况,造成各个被分割了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其覆盖半径无法获得应有的延伸和拓展。如此,不仅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与有效转移,而且使得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企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基本上成了一句空话。

由此可见,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确实存在运作机制扭曲和城乡分割的严重问题,且导致这些问题的成因无外乎如下几点:

其一,不够规范的政府行为是造成市场机制扭曲的一个直接原因。近年来,我省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去年省政府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若干政策规定(30条)出台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不仅支撑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非公有制经济对全省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在这一发展进程中,非公有制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在效率原则驱使下,考虑到城市非技能型劳动力的价格(市场工资)往往高出农民工许多,且不如农民工吃苦耐劳,其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现实情况,更乐于招聘使用农民工。从而,导致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的难度加大,并由此造成了经济高增长与城镇高失业并存的奇特现象。一些政府部门为扭转这一格局,缓解城镇失业压力,又重新捡起了带“歧视性”的行政手段,一边清退农民工,并从政策上人为抬高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业的“门槛”,一边又大大提高企业使用农民工的收费标准,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迫使非公有制企业“优先”聘用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这一系列消极的“反失业”举措,其实质是因政府行为失范而带来的一种针对农村劳动者的“就业歧视”政策,同时也是我国户籍管理与就业制度改革的一种逆转,既严重破坏了就业竞争的公平公正性,又导致我省就业机制出现新的扭曲。

其二,“城乡户籍隔离管制”的制度刚性及由此带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导致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主因。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全省各地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行政性控制虽有所松动,但由于制度刚性和路径依赖的不利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政性控制仍然存在时紧时松的问题。特别是传统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与有差别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的惯性影响,导致即使已经长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也无法顺利转变成永久性迁移的市民,而只能边缘化地处于城乡分割的市场狭缝中四处“漂流”。

据对我省部分市州劳动力市场运作情况的实地调查,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主要是一种制度性分割,其消极后果主要是三点:一是使全省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有效转移,既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又妨碍了全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广大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我省有效需求的增加缺乏动力,进而严重阻碍我省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影响了全省就业机会的有效增加。二是不利于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形成,并制约了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使国企改革、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劳动关系的处理等问题的解决,均已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三是迫使进城农民远离劳动力市场体外“漂流”,并导致“灰色劳动力市场”盛行和不正当就业竞争加剧,从而反过来加大了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的难度。

二、构建我省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思路

(一)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培育劳动力要素市场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劳动力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特殊就特殊在无论它交换与否,始终附着于劳动者个人身上。因而,劳动力的商品交换是一种极其特殊的交换。一般说来,我们不把劳动力交换称为“卖买”,而通常称之为“让渡”。这样,劳动力市场自然也是一种带特殊性的要素市场。它在履行场内交换时,所让渡的是一种依附于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力。故严格地说,劳动力市场是一种让渡劳动力的场所及其让渡过程的一系列“游戏规则”的总和。通常,我们将前者称之为劳动力的有形市场,将后者称作无形的市场机制。

正因为如此,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之所谓“城乡统一”,并非要求进行劳动力交换(让渡)的有形场所在时空上要一致起来,而主要指在劳动力交换(让渡)过程中,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都必须实行统一的“游戏规则”,而不能有任何制度性“壁垒”,更不能对某一群体有所“歧视”。

可见,全省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构建是否具有可行性,主要取决于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壁垒”能否冲破。即能不能消除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和有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对这两项传统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后,其正面效应是否大于负面影响。我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上述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其理由在于:一是从法律的角度看,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早已明确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生活的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包括平等的劳动权和居住权等。实行传统的城乡户籍隔离管制和有差别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这一事实上的“身份歧视”政策显然有违“国民待遇”平等的法理。二是从改革发展的趋势看,缩小城乡和全体劳动者的身份差别,实现市场供给主体的公平公正竞争,是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总趋势。同时随着我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迫切需要“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改变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原始转移方式。三是破除传统的城乡户籍管理和有差别的福利保障制度,不仅是逐步消除城乡与工农“两大差别”的需要,也符合国际通行规则,且改革和创新的收益必然大于成本。它的创新收益主要体现在:其一,有利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缓解农村就业矛盾,并提高我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其二,有利于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推动全省产业升级和二、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从而使整个经济的就业容量增加;其三,有利于增加城镇劳动者就业的替代压力,促使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在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通过培训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可见,从我省实际出发,尽快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尽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积极扩大城乡就业,改善全省人民生活出发,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情,顺应全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总体要求,在进一步深化城乡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发展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连锁市场,为全面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稳定就业局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条件。

其基本原则是:①统筹兼顾原则。今后,我省在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过程中,必须把城镇就业与农村就业一并考虑。特别是在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中,必须城乡统筹兼顾,而不能再搞新的“城镇就业垄断”,更不允许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采取“歧视性政策”;②宏观调控原则。要通过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经常性调查,及时掌握全省劳动力资源的供求数量、供求结构及其城乡分布状况,并适时采取经济的和政策的措施,从宏观上合理调控城乡失业率,以尽量避免矛盾冲突;③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当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失业压力较大时,全省各级政府要通过积极的就业投入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提高全省经济增长的就业密度,并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投入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当全省劳动者的就业比较充分,市场供求处于均衡时,我们又必须注重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以提高用人单位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益,并尽可能裁减企业冗员,促进企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三)基本思路与目标模式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与原则,我省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思路是:第一步,由全省各级劳动部门抽调专门力量,认真开展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并对各大产业的发展概况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力的需求作出科学预测,在澄清劳动力供需底子的基础上,建立起劳动力供需的动态模型,为培育全省统一劳动力市场提供现实依据。

第二步,对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及其服务机构(包括职业介绍中心、乡镇劳动服务站)进行电脑联网,以畅通劳动力供需信息的传输渠道,并切实做到全省信息资源共享。同时,顺应加快城镇化的需要,为促进小城镇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扶持县乡两级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建设,使之尽快成为全省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有形载体和可靠基础。

第三步,切实深化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农用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就业地入户登记、农用土地合理流转和无差别的福利保障等项制度,从而消除妨碍全省城乡劳动力流动、转移的种种制度性壁垒,为尽快建立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连锁市场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四步,在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降低信息搜寻处置成本,优化劳动力供求信息传输手段的前提下,逐步延伸现有劳动力市场的覆盖半径,从而使全省各地彼此分割的各级各类“小市场”,通过现代信息传输手段,不留死角地全面实现联网运作。

本着这一基本思路,笔者主张,我省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目标模式应选择为:覆盖半径大、组织成本低,且劳动力供求信息搜寻渠道畅通、传递方式先进的“劳动力连锁超市”。

三、促进城乡统一市场发育的政策取向及对策

(一)政策取向

众所周知,劳动力的配置与再配置,以劳动力的流动为必要条件。能不能建立起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尽快形成劳动力的市场配置机制,关键在于能否迅速拆除有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樊篱”。那么,目前仍有哪些制度性樊篱在妨碍着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拆除这些“樊篱”的政策取向如何呢?我们认为,也许其最大的“樊篱”即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伴随而来有差别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已成为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过程中,阻碍劳动力供求双方自由交换与选择的一种“超经济的行政性强制”。因此,今后我们拆除这一樊篱,破除“超经济的行政性强制”的政策取向,就只能是彻底消除城乡界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合理的福利保障差别。今后制定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基点,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与制度创新,使城乡劳动力能够合理流动与自主择业,并使劳动力市场真正成为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

(二)对策措施

为拆除有碍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樊篱,冲破不利于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育的制度性壁垒,促进全省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第一,尽快建立起有权威和全省统一劳动力供需信息的搜寻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制度。据问卷调查,目前,影响全省城乡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再就业愿望的因素很多,除个人主观原因(包括就业观念、文化技术素质等)外,户籍与地域限制、择业自由、用人单位进人限制等制度因素仍构成主要障碍。然而尤其值得重视的一个非常直接的原因是劳动力供需信息不完全。据对湖南省益阳市近1000名农业剩余劳动力和近200名企业下岗职工的抽样调查,分别有40%的农民和25%的下岗职工根本“不知道哪里有事做,哪些工作适合我做”,还有35%的人认为如今“找事做需投入的时间、开支和精力太大”。可见,在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下,劳动力供需信息机制运作的状况如何,对劳动者尤其是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和转移产生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适应市场取向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为发挥城乡统一市场对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我们必须切实抓好劳动力供需信息搜寻的网络建设,并通过对全省城乡广泛的劳动力资源调查与需求预测,及时掌握其供求状况。同时,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交流、传播与咨询工作,发挥信息的引导作用,为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此外,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建立全省城乡统一的供需信息交流系统与制度上,从而依靠信息机制的传导功能来模糊各“小市场”的边际,延伸市场覆盖半径,以冲破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与城乡分离的种种制度性樊篱。

第二,矫正政府行为和劳动政策的目标取向,发挥全省各级政府劳动部门在催化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以及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中,整个社会经济包括劳动经济的运行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包括社会失业率的调控,都要在市场有序运作的基础上进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目标模式——“连锁超市”模式,要求冲破户籍管理的城乡分割。为此,不仅要改变政府是用人主体这一“角色错位”状况,而且要创新户籍管理与社会保障等项制度,使城乡劳动者能平等地参与就业竞争和职业选择。这就要求我们矫正过来扭曲了的政府行为和劳动政策的目标取向,迅速改变劳动就业城乡分治的格局。今后政府劳动部门的职责不是管理哪些单位或哪些劳动者,而是要通过户籍和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提供使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能够有序运作的制度框架,并把主要精力用到综合运用法制、经济和信息的手段,从宏观上调控社会失业率和规范市场行为上来。

第三,在健全市场服务机构、搞好相关制度创新基础上,冲破城乡分割的制度性樊篱,统筹兼顾城乡就业。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城乡的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公开失业尤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越来越突出,运用统一市场促进全省就业矛盾的缓解已迫在眉睫。适应这一形势,在我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健全市场服务机构、开展相关制度创新,作为完善“统一市场”机制的着力点,因势利导,促进全省城乡劳动力“连锁超市”的尽快形成。为此,一是要抓好市场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介绍和人才交流中心,并着力健全全省统一的信息工作程序、制度及传输、交流系统,使之迅速形成部门分工协作、城乡纵横相联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二是要注重市场法制建设,通过立法确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执法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秩序。三是要大力进行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职业培训等项制度创新,通过消除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壁垒,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和就业竞争

能力,从而为尽快实现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合龙并轨,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行政性障碍,扭转劳动就业城乡分治的传统格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湖南省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我省劳动力市场供求透视》,《湖南劳动保障》,2002年第6期。

篇9

【关键词】:劳动力;参与率;分配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B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状况。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人的劳动力供给选择,并最终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劳动参与率。

一、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1. 年龄、性别因素

从性别上看,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远低于男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在社会分工中更多地承担了家庭中子女的抚育责任和更多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上劳动力雇佣方对女性劳动力的歧视普遍大于男性。随着六七十年代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许多适合由女性从事的职业逐步出现,才使得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偏低的局面有所改善。

在劳动力参与率的性别差异中,两者之间相差的程度还呈现出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往往有着不同的劳动偏好和不同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参与率各不相同。

2. 教育发展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场竞争的激励,企业对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要求的提升,使得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竞争的激烈使得更多的劳动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含量,这就推迟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从而降低总体的劳动力参与率。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受教育者的比例有所升高,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增大,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 收入增长因素

收入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劳动者单位就业收入的增加会加大闲暇的机会成本,从而诱使一些原来没有加入就业队伍的人开始选择工作,促使劳动参与率的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收入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收入因素将会是决定增加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增长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收入的增加又可能会使得一些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劳动者退出劳动力队伍,从而降低劳动参与率,体现出收入增长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收入的增加对个人劳动力参与抉择的影响是相反的,这两种效应对个人影响的强弱将最终影响个人参与劳动的决策,从而影响总体的劳动力参与率。

4. 产业结构因素

在宏观经济中,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之一。由于第三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最大,因此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比例也决定了劳动力参与率的大小。在60-70年代西方各国的高速增长时期,各国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带动了这些发达国家总体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

劳动力参与率这个衡量指标,体现出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反映出人们参与劳动的状况。它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因此折射出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可以说,劳动力参与率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指示器。偏高或偏低的劳动力参与率,都表明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相应的问题。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男性人口还是女性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均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仅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甚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近些年来,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降低劳动力参与率,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劳动力参与率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间,城市劳动参与率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然而,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不仅如此,由于教育机制的不合理,应试教育体制的实行使得许多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力素质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了失业率偏高与劳动力参与率偏高并存的局面,加重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形成了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二、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成因

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现状,是由我国的工资和福利政策、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

1. 工资收入偏低,扩大了家庭对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起飞和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点较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资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使得家庭中需要有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社会劳动来维持家庭生计,从而扩大了家庭向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2. 投资市场不完善,劳动收入仍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投资市场尚不成熟。中国股市弱有效性,使得居民在进行个人投资理财时仍然较为保守谨慎。在这样的投资环境和背景下,我国居民的收入仍然以工资为主,劳动收入仍然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这就加大了人们对劳动市场的依赖性,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

3. 就业关联型社会福利政策增加劳动者就业意愿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政策,劳动者只有就业,才能享受公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措施。在农村,虽然实行大病医疗保险项目,但是农民自己分担的份额仍然较大,并且小额医疗费用无法报销。这种福利措施与就业状况相关联的制度,无疑加大了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意愿,促进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4. 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教育普及程度还较低

我国虽然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在农村,失学问题更为严重,且女生的失学率高于男生。这就直接导致了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不仅如此,在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大多没有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这就使得参与劳动的劳动者素质仍有待加强和提高。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许多青少年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5. 工资与工龄挂钩,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目前我国在计算工资水平时,由于普遍与工龄挂钩,因而人们往往选择提早就业以增加工龄,提高个人工资水平。在这样的工资政策中,许多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加大了就业压力。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未成年人也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之中,使得就业情况更为严峻。虽然我国《劳动法》规定,任何用人单位不得使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但实际上,仍然有许多企业不顾规定擅自雇用未成年人。这不仅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而且侵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

6. 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显现,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老年人需要靠超龄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这就使得许多老人不得不走出家门,二次就业。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虽然可以为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却挤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三、适度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的措施

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参与率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各方面制度的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仍然总体偏高。适度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对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改善目前我国失业率高的现状,都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采取相应措施来适当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1. 完善投资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合法非劳动收入

目前,我国投资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投资收入尚不能成为居民的主要收入。通过完善投资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治理投资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作用,从而增强居民对投资市场的信心,减少对劳动收入的依赖,降低劳动力的参与率。

2. 调整工资政策,工资与绩效、能力挂钩

与工龄挂钩的工资政策使得劳动者往往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对工资政策实行调整,将劳动者薪酬与劳动者业绩、能力相挂钩,鼓励劳动者提高绩效,并自觉提高受教育水平,提高自身技能。这种与业绩、能力相挂钩的新的工资体制,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并且,对劳动者能力的肯定和鼓励也能延长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从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缓解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

3.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普及程度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50%的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就直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长此以往,将积聚大量初中以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低素质劳动力,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而劳动者素质偏低,劳动者素质不能达到岗位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一方面,一部分对劳动者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岗位却空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通过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普及程度,改善农村青少年失学的状况,并且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进行必要的上岗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推迟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据测算,如果延长教育年限,使劳动者的就业年龄由16周岁推迟到18周岁。今后几年我国每年就可以少安排上百万新增劳动力就业。不仅如此,这同时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使他们做出更为理性的劳动力参与决策,通过劳动者自身进行理性选择来调节劳动力市场的盈缺情况。

4. 完善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年龄实行限制

青少年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或是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都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参与者人数较多,加大就业压力。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年龄为16~60岁。如果我们延迟青少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同时提早老年人的退休年龄,那么就能大大降低劳动力参与率。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年龄实行严格的控制,并通过相关配套措施保证法律的严格执行,严格控制劳动力的就业年龄,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适龄就业人群的合法利益就能有力保障。

5. 调整完善福利政策,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福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减弱福利制度与就业状况的关联性,从而使得福利政策对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减小。同时,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是退休人员再次走出家门,二次就业的原因之一。因此,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使得退休人员“老有所养”,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一环。

四、结语

篇10

>> 浅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对策 江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互动研究 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接问题研究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现状 高职土建类BIM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问题研究 慕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农民进城受阻的劳动力市场因素及应对策略 “新常态”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网面临的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与转移对策 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挑战与出路 对县域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的调查 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 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挑战与策略 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协调发展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05-28.

[5]Fine, D., A. van Vamelen, S. Lund, A. Cabral, M. Taoufiki, N. Dorr, A. Leke, C. Roxburgh, J. Schubert, P. Cook. Africa at Work: Job Creation and Inclusive Growth[R].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2.

[6][13]Dobbs, R., A. Madgavkar, D. Barton, E. Labaye, J. Manyika, C. Roxburgh, S. Lund, S. Madhav. The World at Work: Jobs, Pay and Skills for 3.5 Billion People [R]. MGI Report, 2012.

[7]OECD ,OECD Employment Outlook 2012 [R]. OECD Publications, 2012.

[8]OECD, ed. Inequality. Recent Trends in China and Experience in the OECD Area[R]. China in Focus, Lessons and Challenges, 2012.

[9]OECD, Risk and Regulatory Policy.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of Risk [R]. OECD, 2010.

[10]OEC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utlook. Renewing the Skills of Ageing Workforce[R]. OECD Publishing, 2012.

[12]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for the Youth[R].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2012.

[15]Manyika, J., S. Lund, B. Auguste, and S. Ramaswamy, Help Wanted: The Future of Work in Advanced Economies[R].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2.

[16]O诚,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57.

篇11

农村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来自农业的收入持续下降,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向农业与农村以外转移。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一项调查显示,农业比较效益低和劳动力过剩是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最主要动因。62%的外出者是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想外出多挣些钱;26.4%的劳动力是因为家中人多地少无活可干而外出。目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农村劳动力总量还在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和转移难度越来越大。随着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林牧渔业所需劳动力规模还将进一步下降。

第二,城市就业压力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转移空间越来越小。

第三,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职业适应能力差。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素质上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在行业选择上的局限性。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及其他一些行业,大多数从事的是简单劳动。当前非农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素质较低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很难适应这一变化。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分析显示,近年来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在上升,表明社会用人需求在增加。目前,我国城市中低级劳动力市场竞争过度,高级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也给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加了难度。

第四,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制度性限制和歧视性政策仍未得到根本消除,农民工合法权益屡受侵害。

对于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长期以来走了一条非均衡式的发展道路。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政府采取了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为工业提供积累,这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剥夺,城乡间利益之差也就非常明显。为了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我国建立了森严的户籍管理制度,将人口划分为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城市人口,并且将户口与就业、福利等挂钩。国家对非农业人口的就业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实行“大包大揽”和低价补贴政策,农业人口的就业和福利则由农民自行解决。这种二元经济政策导致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分割,大量的农村人口被固化在有限的土地上,造成了农民的全面贫困。改革开放后,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再加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就业,形成了特有的“民工潮”现象,对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形成一定的压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大批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城市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有人认为,农民进城打工抢了城市劳动力的“饭碗”。

许多地方还出台了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以期有利于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主要措施包括:清退,即辞退没有本地户口的外来劳动力,将其岗位转让给本地劳动力;收费,即向雇用外来劳动力的单位或外来人口个人征收就业管理费、就业调节金、暂住人口管理费,以用于下岗工人安置的相关经费;限制,即限定外来劳动力进入的行业或岗位。实际上,这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做法效果是令人怀疑的。首先,这种通过“腾笼换鸟”政策腾出来的岗位,本地劳动力往往不愿意接受。由于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没有经过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职业技能普遍较低,无法胜任城市工业的某些现代化劳动,只能进入非正规部门,从事一些城市劳动力不愿干的工作。从长远看,我国应当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全整合。

二、农村就业制约因素

对于农村就业问题,我国理论界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探讨:(1)对于我国农村就业的特点、范围、趋势、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失业、农村贫困、农村和城镇收入的不平衡、移民压力等;(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村就业的影响;(3)对农业和非农业增长和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对工作数量和收入减少的估计;(4)农村就业中的性别问题;(5)农村就业的政策框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中介服务组织发展还很不平衡。已经建立的中介组织,特别是乡镇级的服务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统

一、信息畅通、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网络。从劳动力转移的渠道看,通过劳动力中介机构的占少数,多数属自找门路、自行外出,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较大。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1、劳动力素质不高影响进一步转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偏低。目前已经转移的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精英”,而仍滞留于第一产业、难于实现转移的劳动力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二是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三是农村滞留劳动力进取意识较低,保守思想惰性意识较强。

2、转移空间的制约。首先,乡镇企业吸纳能力的减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乡镇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一批乡镇企业倒闭了,一批好的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趋于绝对饱和和相对短缺。其次,城市容纳有限。由于城镇职工的下岗失业队伍不断扩大,新增劳动力加速,对农民工产生“排挤”。再次,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快,减弱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功能。

3、配套政策滞后的制约。首先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放弃土地、脱离农村的农民工进城后得不到与城市人一样的医保、养保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使转移劳动力还有后顾之忧,不得不成为离农不离土的兼职农民。第二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地组织农民开展土地流转,从而使一部分需要土地的农民不能成为规模经营者;一部分不需土地的农村劳动力,因土地的牵制而成为兼业农民。第三是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一部分想脱离农村、扎根城市的农民,因为户口不能解决,而导致住房、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第四是缺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上的扶持,使农民出国、进城务工支付过高的成本。

三、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

1、逐步打破城乡壁垒,取消各种歧视性政策。传统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之间明显的经济势差和社会势差,劳动力市场中也出现了很多歧视性就业政策,最终影响城市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实施深度改革。当然,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按照尽可能降低改革成本、增大改革收入的原则逐步推进。在这一渐进过程中,关键在于社会总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农业部门吸纳一个劳动力,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社会基础设施条件的资本投入。同时,应当逐步打破各种行业壁垒和区域分割的局面,使农民能够逐步进入以前只能由城市人口从业的行业,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

2、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当前,政府对劳动力的调控应从仅由面对城镇就业,扩大到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全体劳动者就业,逐步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把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1)加强各地政府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力度。要把控制和降低失业率作为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加快各级政府在提高再就业率、采取再就业措施方面的法律责任。各级政府要把控制失业率、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摆在优先位置。政府部门应成立对农村劳动力市场进行管理的专门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法律和政策体系,包括防止就业歧视、保护平等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打击欺诈行为、消除市场障碍等方面的立法和政策,为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地运行创造环境和条件。同时,依据政策法规和劳动合同,开展争议仲裁处理和劳动监察工作。还应打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劳动力供求信息沟通不畅的局面,由各级政府牵头,以劳动主管部门为主,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组建区域性或省级统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尽量依靠法制调控劳动力市场,规范市场运行秩序要以国家现行法规《劳动法》为“龙头法”,通过制定就业促进法、职业介绍法等法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包括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维护市场秩序以及政府宏观调控、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等一整套法律制度,为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应当完善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动用劳动监察手段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解决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争议问题,以便保护企业和劳动者择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正常发育和运行。

(3)建立完善的劳动监测指标体系。把农村的失业率、工资增长率、工资结构、劳动关系紧张程度等作为监测内容。同时,建立统计监测制度、联络员制度和信息反馈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及综合调度系统,逐步实现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的监测预警。

(4)改革工资体系。除国家公务员外,其他就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应由企业、部门在国家法规框架内自行制定,让工资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和行业配置,通过弹性工资计划、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企业工资监督检查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工资发放的宏观调控。通过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劳动者的素质和所承担的任务,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资标准,使工资水平基本反映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发挥工资对劳动者就业方面的调节作用。

篇12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8-0087-04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要素买卖双方从事交易活动的场所和空间,其具有通过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来实现劳动力在各种社会用途之间的分配并且协调就业政策的基本功能。中国劳动力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力的流动而逐步建立和发育起来的。

在中国,对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劳动力市场交易双方的特殊性,雇佣者和求职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的发生,并导致资源错误配置(郑伦卫,2003);(2)存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影响着实际就业水平,在消除信息不对称方面,信誉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郭艳茹,徐钧,2004);(3)信息障碍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匹配供需能力的主要因素,信息不充分不仅会导致失业时间延长,而且会增加劳动力供需双方的风险,对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从而使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无法实现(高谋洲,2003);此外,近几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较多,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当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加大交易成本,降低市场效率,制约就业市场的发展,从而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一、中国劳动市场的现状

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在全部生产要素市场中,中国劳动力市场仍处于不完善和不健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增加

目前,中国劳动力资源①总量不断增加,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因素:

1. 人口增长高峰惯性的作用。1996-2006年间,中国人口数由1996年的122 389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131 448万人,增加了9 059万人,年均增加人数约823.55万人。经济活动人口②也由1996年的69 765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78 244万人(见表1)。如此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供给,给中国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 劳动力参与率较高。劳动力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反映劳动力供给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劳动力参与水平的提高,加剧了中国劳动力供需矛盾。1996年末,中国劳动力参与率为57%,之后逐步上升到2006年末的59.52%(见表1)。

(二)劳动力需求量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下降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能力有所减弱,就业弹性在降低。所谓就业弹性,就是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数。在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下,就业弹性越大,所能够带来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少、越弱。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GDP就业弹性系数为0.303,90年代为0.104,21世纪前5年就业弹性系数为0.105,显然,中国就业弹性在逐步下降③。1996-2006年,中国的就业弹性由1996年的0.14下降到2006年的0.07,每年净增加的就业机会由885万个减少到575万个(见表2)。可见,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增长的能力在减弱。

目前中国劳动力供求缺口拉大,总量供大于求,而且许多专家的研究表明,在未来数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将持续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这使得中国的就业压力更加严峻。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Asymmetry)是由英国詹姆斯・莫里斯(James・A・Mirrlees)和美国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rey)在信息经济学中所提出的重要理论,用以说明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所产生的一系列重要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如斯彭斯(Spence)等就把这一理论引入了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领域。由于信息在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严重阻碍了劳动力就业市场基本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不对称造成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低下

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为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雇员和政府三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 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雇主和雇员是一组最基本的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1)雇员和雇主提供的信息不真实。例如有些雇员为了更好地包装自己,制作了精美的推荐材料,将个人优秀的一面凸现出来,而将薄弱或不足的方面进行“包装”;而某些雇主,为吸引优秀雇员,也将单位的情况进行“包装”,制作了漂亮的宣传海报,许以丰厚的待遇,很多雇员难以掌握其完整的信息,签约后才发现上当受骗。(2)雇员和雇主之间信息不畅通。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如岗位、人数等,由于公布渠道问题,使得很多雇员不能及时了解。

2. 雇主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雇主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体现在用人单位的发展状况、对人才需求的量、质的情况,政府未能充分掌握;政府依据规划制定的当地经济发展的计划、作出的相关策略,用人单位也是不能充分了解,彼此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二)信息不对称使社会运行成本加大

1. 劳动力市场上的人才高消费现象。人才高消费是指由于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和使用上,不切实际地盲目招揽和囤积高层次人才,从而造成人才闲置和浪费的不良现象。产生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雇主与应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人才高消费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就业市场中,雇主对应聘者的真实信息掌握的不多,和应聘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大多数就业市场中,当雇主要招聘一名雇员时,他并不了解这个人的生产能力,即使在雇用后也不能立即了解他的能力,雇主对求职者缺乏了解,缺乏完全的信息,为了使雇员能快速胜任工作,就要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这就意味着,雇用一个人是一项投资决定,又由于雇主并不能完全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因而雇主的决定就成了一种风险投资。为减少风险,同时又能简捷、经济,雇主对应聘者学历的要求就提高了,于是也就出现了需要中专生做的事就要求大专生来做,大专生能做的事就要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来做,从而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发生。再加上当前人才市场供求失衡,雇主掌握着较大的选择自,致使这一现象愈演愈烈。

2. 劳动力为获得有利信号,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膨胀。信号传递理论把教育作为一种显示个人能力的信号,能为雇主发挥判断雇员能力的信号作用,从而使得雇员的资源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于是越来越多的雇主把受教育程度当作录取员工的先决条件。一般情况下,雇主根据雇员的教育程度支付工资,这应该是一种均衡,也没有效率的损失。但问题是,毕业文凭基本上只能作为一种有“缺陷”的衡量工作能力的尺度和信号,与其他所有市场信号一样,以文凭作为衡量尺度也会带来“统计歧视”的负作用,实际上,“重文凭”是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雇主所作的一种不得已的次佳选择。

由于高等教育文凭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作用,个人为获取将来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有利信号,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渐膨胀。同时,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无限需求也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这种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衡,不但使得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严重浪费,而且造成教育系统资源配置失衡,使得整个教育系统效率低下。

三、优化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传播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方面

在不对称的劳动力信息市场,由于其自身的不完善和盲目性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失灵――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借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因此,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从而保证信息能被如实、充分的传递。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1. 政府要建立一整套制度以鉴别和评估各种资质认证,如劳动力需求方的身份认证、信用水平认证,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认证、从业资格和水平认证等。权威的评估和鉴定是政府传递教育信息的重要方式,可以解决劳动力市场中许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 政府应成立一个专门的信息部门,由其负责把包括各个学校、各个企业、各种劳动力市场的准确信息建成数据库,并随时更新,做到准确、快速地为劳动力市场中信息需求者传递所需信息,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减少信息误导的情况。

3. 破除劳动力市场人为分割的制度壁垒,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当前劳动力市场是一种体制性人为分割的市场,因户籍、人事、档案、住房、保障等制度的不合理阻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这也使得大量的人才囤积于大、中型发达城市而不愿到一些落后的城市或县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发达地区人才高消费、欠发达地区人才短缺的现象。所以,应改革传统的人事制度,使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成为劳动力市场主体,并加快户籍、档案、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体系。

(二)劳动力市场方面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和求职者服务,保证信息传递的顺畅、准确和真实,劳动力市场要充分发挥其中介、协调管理及信息沟通的职能。

1. 劳动力市场必须具有对各类文凭、证书评估鉴定的机构。这种方便企业鉴定的做法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鉴定成本,并对造假、伪造者起到震慑作用,为信息的准确传递创造了条件。

2. 做好协调和管理职能。劳动力市场作为中介机构,掌握的信息相对较为充分,在充分考虑双方要求和现实条件的情况下,它可以作为双方利益的代言人,一方面向应聘者介绍用人单位的情况,另一方面向企业推荐应聘者,让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双方的相关信息能得以充分的沟通,促成双方的合作,达到“双赢”。

3. 改善劳动力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首先,要求就业市场参与主体充分公开自己的相关信息,提供真实的市场信号,减少私人信息或隐蔽信息,并对提供误导信息的行为进行处罚。其次,改善信息传递机制,提供真实的市场信号。如利用媒体面向社会公布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供求的详细情况。

(三)企业方面

企业要有适合本企业的信息识别方法。很多企业仅通过阅览毕业生简历的简单方法来判断其能力的高低,或一味追求高学历,这样会助长虚假信息的泛滥。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现实情况,采用看简历、面试、笔试、试用等一系列识别劳动力信息的方法,与应聘者进行更多的了解与沟通。例如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了实习或是试用的方法,先给雇员3~6个月的试用期,在这段时间里,通过观察、试用来测试其能力,最后才决定是否雇用。

(四)求职者方面

求职者一是应该摆正心态,认清形势,根据现实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确立适当目标;二是要尽量充分收集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三是应充分公开自己的相关信息,以减少私人信息或隐藏信息,向雇主传递有效的信号。此外,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立法步伐,建立一套使提供真实信息者受益、武虚作假者付出代价的制约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企业及求职者的违约成本,使中国的就业体系及其发展真正建立在法制化的轨道上。

注释:

①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人口的总称,是反映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要指标,其是指16岁及以上的全部劳动人口。

②经济活动人口指在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③数据来源:cyx.smehen.省略/ArtPaper/Show.aspx?Id=910。

参考文献:

[1]陆宗祥.论劳动力市场与政府就业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2003,(5).

[2]杨青松.试论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J].理工高教研究,2005,(2).

[3]骆,杨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经济学解读[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1).

[4]高谋洲.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障碍及对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4).

[5]陈瑛,张锦.劳动力市场中企业信誉不确定时的就业者策略选择[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1).

[6]曾之光,沈士仓.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3,(6).

[7]郑伦卫.劳动力市场的非对称信息问题研究――湖北荆门市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3,(8).

[8]孙丽文,孟海涛,孙玉梅,李娜.从劳动力市场的特征看中国就业[J].工业技术经济,2006,(4).

The Perfection of Employment Information Mechanism of China's Labor Market

Li Xia1, Li Ji2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41, China;

2. Bengbu Institute, Bengbu 233041, China)

篇13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交换劳动力的场所,即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生产经营中使用劳动力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是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表现为劳动力和货币的交换。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昀大的不同在于参与交易的对象是人的劳动,但是,劳动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因此,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只能是对劳动力本身和劳动生产率的需求。同样,劳动供给也在于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动本身。由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再加上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本身表现出其特殊性。在目前劳动力供求相互匹配的过程中,会因为劳动力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匹配不到位,使得劳动力供求呈现着相应的特点。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转变。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转变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劳动力市场转折是长期趋势的开始,因此,需要从劳动参与、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积极地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相对高龄化。从总的水平上考察,在给定人口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又和以前的生育率水平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由21世纪上半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动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边际递减现象已经发生,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的减少也将很快出现。迄今为止,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以及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增加的基本源泉。这不仅形成了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成为近20年来“人口红利”的主要来源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昀新的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将在比预期早得多的时候,即大约2030年前后在14.4亿左右的水平上达到,劳动年龄人口从 2013年左右开始上升趋势就十分平缓, 2016年达到昀高峰后开始绝对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目前已经是逐年降低,并且下降速度趋于加快。从目前劳动力市场供给年龄结构来看, 45-59岁和60-64岁相对高龄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20年里将迅速增加,4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由2000年的19227万增加到2010年26151万,再增加到峰值年(2025年)的32642万人,其后缓慢减少;60-64岁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由2000年的4136万增加到2010年的5693万,到 2030年前后达到11000万以上。这期间相对高龄劳动力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远大于这一时期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从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9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来看,16-24岁求职人数较2006年有降低2%,25-34岁求职人数则增加2.9%,45岁以上求职人数增加0.9%,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幅趋缓。劳动力供给总量是由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与劳动参与率两者共同决定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上的预测表明,15-64岁年龄段人口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到2014年,届时总量会达到9.97亿;而15-60岁年龄段的人口增长到2011年就会停止,届时总量为9.27亿。因此,从劳动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昀为丰富的时间还会维持10年左右,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其规模会逐渐缩小。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劳动参与率较高,特别是青年和妇女的参与率较高。但由于在校学生会有所增加、自动失业者的比例增加、女性就业结构和比重趋向合理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口比重会有所下降,我国的劳动参与率会在年龄构成上有所改善,在总量水平上有所下降(金玉秋,2005)。因此,从劳动力供给总量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不会一直持续增加,而是会到某个时点(2011年)后逐渐缩小,而且会因为劳动参与率下降使得整个规模下降得更快。

    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

篇14

[论文摘要]分割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大学生择业面临着较大的职业选择风险。在职业风险约束下,部分大学生选择等待性或自愿性失业以暂时规避职业选择带来的风险,其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追求个人职业价值最大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市场呈明显的分割状态,加剧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呈多元分割状态,许经勇和曾芬任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表现为三个方面:城乡分割、行业之间同工不同酬的差别、地区间居民个人收入差别(许经勇、曾芬任,2000)0李健民(2002)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多重分割交织在一起,即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正式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本文借鉴赖德胜的提法,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城镇和农村两个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生产部门主要是乡镇企业,包括农村集体企业(乡镇、村及村以下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包括合伙企业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两大类)。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内部,又可分为两大块:一是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工资水平较高,且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二是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既包括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这一部门工资相对较高,待遇比较好,但职业风险比较大,还包括一些小型企业和社区服务部门,这些部门工资较低,待遇比较差,没有社会保障,工作亦不稳定,属于非正规就业部门。由此,我国分割劳动力市场具体可以体现为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行业之间的分割。

为了弄清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在职业风险约束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行为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例,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选取好、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各4所高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涵盖教育学、外语、社会学、计算机、经济学、广告、化学、机械等多个专业。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现状

1.职业价值判断标准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最大愿望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从大学毕业生择业行为看,其择业标准依赖于对职业价值的判断。以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从工资收入、个人兴趣爱好、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和发展前景及职业地位和声望等方面进行考察。从个体收益的角度看,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物质性收益和精神性收益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个人收入效应和职业效应两个方面,其中收入效应,指的是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收入和间接影响收入的其他利益。职业效应,是指某一种职业为就业者带来除经济收益外的其他利益,比如地位、声誉、精神享受等。

为了很好地揭示职业选择及其风险之间的关系,从个体收益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趋同性较高的“职业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职业声望”和“职业环境”4个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构成的主要指标。

2.城乡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体现城乡择业行为的标准主要是“是否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统计显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占的比例并不高,仅占21.9,而不考虑去农村或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比例占24.5。如果达到一定的条件,有较多的大学生会考虑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占到了总体比例的53.6 % 。

在影响去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中,各因素所占的比重依次为:没有发展前途(42.6 % ),环境不好( 39.8% )、待遇差(39.3% ),信息不灵通(32.8% ),户口障碍(27.2% )。调查结果和大学生择业特点基本符合,即“个人发展前途”或“单位发展前景”是大学生择业的第一要素,“工作环境”及“待遇”紧随其后,“户口障碍”因素所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仍是影响大学生去西部、农村及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

3.行业性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行业性分割体现在不同的单位性质上,本文以“最想去的工作单位”以及“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为选项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

“最想去的工作单位”:包括6个二级指标,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前三个单位属于收入一般、风险较低的职业,后三者属于高收入高风险的单位,其中乡镇企业在不同的地区情况完全不同,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仍然认为乡镇企业收入一般,且风险较大工作稳定性较差。从大学生择业行为看,30.3%的大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40.1%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选择党政机关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斗匕例持平,分别是14.1%和15.0,虽然党政机关工作较为稳定,但进入相对不容易,民营企业进入门槛不高,但职业风险也相对较高。外资企业职业风险较高,但收入也较高,是大学生青睐的类型之一。乡镇企业收入低,环境差,大学生对该类部门的认同比例较低,仅为2.6。

在影响择业的因素中,个人发展前景(73.0% )、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71.6% )、单位发展前景(51.1%)分别排在前三位,工作的稳定性(35.8% )、工作所在地及其环境(31.7%)、解决户口问题( 24.8%)紧随其后。

三、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分析

(一)分割劳动力市场职业选择面临的收入风险

1.城乡及行业收入差异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我国城乡收入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几乎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按现价计算,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民高出1578元,2004年高出6486元,2006年高出8172.5元。也就是说,在过去17年期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扩大了近10倍。

从城市内部各行业部门收入水平看,由于各部门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同,其工资水平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具体可以从城市体制内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来分别加以考查。首先,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为代表的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制度,工作稳定,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完善。其次,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以外企、软件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其管理体制中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较为明确,就业者普遍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而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服务性行业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不高。

我国城乡及城市内部行业间收入差异明显,己经构成了一定的劳动收入风险。对于风险厌恶型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为了分散城乡及行业部门间的劳动收入风险,大学毕业生不会选择进入农村劳动力市场或者城市体制外次要劳动力市场,而愿意进入收入水平较高,风险性较小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和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 2.职业转换成本及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职业转换成本,也称工作转换成本,是指一旦就业后想要离开原单位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

在我国乡一城职业转换中,职业接受成本和职业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在农村和乡镇,大学毕业生十分稀缺,就业单位一般不会轻易让其流失,通常以漫长的工作年限和高额的违约金等显性或隐性的约束,防止人才流失。大学毕业生一旦选择农村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被“锁定”在农村,风险成本较高。

由表3所示,我国带户籍人口流动的比例非常低,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升学户籍流动和从城到乡的流动等。可见,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大学毕业生一旦将户籍迁到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在短期内要再迁回大城市的风险相当高。

在城市内部行业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职业转换的接受成本是很高的,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那些交通费、邮费、电话费、报纸的广告费等。间接的成本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工作搜寻所花费的时间内一个人可能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或收入:另一方面的机会成本更加重要,这就是决定放弃当前的工作机会继续进行搜寻时所放弃的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越高,大学生可能面临的损失越大,风险性也越高。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效应的比较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1.职业声望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不同职业的价值评价,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会因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威望、权力和财富,故社会成员谋求职业地位较高、职业声望较好的职业是个体获得心理满足并肯定自己社会价值的必然选择。

根据现代风险观,不同职业选择为个人带来的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亦不相同。在本次的调查过程中,选择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占到了前三位,而选择去乡镇企业的仅占2.6%。同样地,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沿海地区,而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连1/4都不到。除了收入差距的原因之外,职业的社会声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毕业生是我国人才层次中较高的一类,去乡镇企业或者农村、西部等基层单位工作难以让大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社会价值的肯定,一旦选择在该类地区或行业工作将面临较高的社会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

2.职业环境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环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其为个体所带来的效应看,它包括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工作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工作单位的硬件设施、环境美化以及工作地区的自然条件等;人文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礼仪、人际关系和安全环境等。

在我国,农村一直都是落后的代名词。多数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生活环境、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乃至文化氛围的建设依然较为落后。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密度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已经成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不仅基础设施良好,硬件设施完备,而且城市中多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并存,文化交融速度较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视野更加宽阔。

城市内行业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以国企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为代表的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以外企等知识技术部门为代表的城市体制外主要劳动力市场,其工作条件较为优越,企业文化氛围良好,完善的培训体系能为个人提供不断向上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