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非遗红色文化范文

非遗红色文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非遗红色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非遗红色文化

篇1

一、文化创特色工作目标

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县文化优势资源,在历史文化、区域文化、乡土文化、品牌文化、文化产业上创出特色,树立旗帜,扩大文化在全省甚至全国的知名度,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宜居、诚信文明、幸福和美的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二、文化创特色工作思路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已渗透至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全部要素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文化创特色”的新思路,把文化与经济建设摆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从更高的标准,更高的品位为我县文化工作提出了要求。文化创特色是一项渐进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局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展开文化创特色工作。

(一)在历史文化上创特色

1、红色文化。油山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根据地,古陂、新田打响了的第一仗,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等重大历史事件,是我县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是文化创特色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争资争项或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加大对赣粤边特委旧址、特委交通站旧址、赣南特委训练班旧址等红色遗址的维修保护力度,建设好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传唱一首红歌《油山颂》;创作一台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为题材的有影响力的舞台剧,使我县的红色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对外扩大影响力,为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宣传造势。

2、古塔文化。大圣寺塔被誉为江南第一宋塔,千年古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县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塔广场又是我县对外接待的重要窗口,发掘和提炼古塔文化应成为我县文化创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丰富圣塔广场文化内涵,收集整理有关古塔的民间传说,编印一本介绍古塔的宣传小册;在圣塔广场布置一个展览馆,展示与宋塔有关的史料,同时把部分馆藏文物布展于此供市民参观;以古塔为中心,发展字画、奇石、古玩收藏等艺术品行业,营造浓厚的古塔客家文化氛围,打造赣南有特色的文化名园。

(二)在区域文化上创特色

1、脐橙文化。作为“中国脐橙之乡”,脐橙文化是我县最亮的特色。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广部门的优势,对内营造浓厚的脐橙文化氛围,对外大力宣传推介脐橙文化。通过举办脐橙文化节,创作和表演反映脐橙文化的精品节目;举办脐橙摄影大赛,征集一批反映脐橙文化的精品摄影作品,编印一本脐橙画册,通过购买的方式,放置于各大宾馆、企业和单位,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2、诚信文化。“人信物丰”是自古的美誉,也是我县人民立足之根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组织创作反映诚信文化的文艺作品,在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广场文化、节日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活动中渗透诚信文化,把诚信作为评选优秀“文化中心户”的一个必备条件等。

(三)在乡土文化上创特色

1、民间艺术。挖掘民间艺术是文化创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县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古陂席狮、犁狮”,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手端木偶戏”,市级非遗保护项目“民间音乐三重云”、“大阿子孙龙”等。要进一步加强非遗项目的发掘、保护和申报工作,虎山的“钩筒”、大桥的“大铜花鼓”、大塘埠的“铜钱花”、小河的锡艺等正待开发。要通过举办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推动民间艺术工作开展。

2、民间文艺团体。民间文艺团体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培育和扶持有本土特色的文艺团队,如畲族民间艺术团、嘉定镇社区威风锣鼓队和舞龙队、大塘埠镇二胡乐队和舞狮队、铁石口镇的女子铜管乐队等,要在每个乡镇培育出1—2支有实力的民间文艺团队,形成特色。

3、基层阵地文化。在建设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社区(街道)文化茶室、文化大院,在新农村点重点培育文化中心户和农家书屋,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文化交流的平台。

4、地方特色文献。收集整理姓氏族谱,本土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歌谣、对联、笑话、报刊等地方特色文献,陈放于图书馆,供群众查阅。

(四)在品牌文化上创特色

1、打造“二胡之乡”品牌。二胡艺术作为的一大特色,拥有二胡爱好者2万多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我县开展了全县二胡大赛、二胡艺术交流、培训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二胡艺术的发展。2011年我县已向上申报“二胡之乡”称号,为确保申报成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二胡艺术的培训工作,在中小学校开设二胡艺术课堂,在广大群众中普及二胡艺术,每年组织一场全县性的二胡大赛,积极参加各种二胡艺术交流比赛活动,提高我县二胡艺术水平,在全县营造浓厚的“二胡之乡”的氛围。

2、打造非遗品牌。古陂的“席狮、犁狮”是市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之一。我们要通过网站、宣传牌、活动等多种渠道宣传这一文化品牌,把“席狮、犁狮”之乡的称号推介出去。成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集中力量做好非遗项目的发掘、申报和保护工作,努力打造非遗品牌。

3、打造“合唱”文化品牌。合唱可以凝聚人心,激发热情。我县群星合唱团于2011年6月在重庆唱响中华红歌会并荣获“优胜杯”,取得了突破性成绩,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合唱艺术水平,把这支队伍打造成的一个品牌。同时把合唱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起来,在今年国庆期间举办以“走向复兴”为主题的县第一届合唱节,由各乡镇、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组队参赛,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唱正气歌,唱自己的歌,打响合唱品牌。

4、打造电视栏目品牌。争取资金,加大投入,更新设施设备,建设一至两个上档次的小型演播厅,在原有《阳光总动员》、《天南地北人》等优秀电视栏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节目质量和档次,三年内推出1—2个在全市叫得响的电视栏目品牌。

(五)在文化产业上创特色

1、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发掘和利用我县的红色文化、脐橙文化、古塔文化的优势资源,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开发与脐橙、古塔、客家相关的艺术饰品等,推动“同年寨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

2、发展繁荣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产业,发展动漫、影视、文化娱乐以及包装印刷等产业。引进大型连锁企业,兼并散、乱、小网吧,积极推进网吧和文化娱乐场所的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把文化娱乐场所集中到某一区域,打造特色文化娱乐一条街。

三、文化创特色工作措施

根据以上文化创特色工作思路,我局将以“凝心聚力,敢为人先,善谋实干,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从“确保资金支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广泛宣传推介、创作精品力作、培育文化队伍”等方面落实措施,确保文化创特色工作实效。

(一)力争和确保财政支持

设立全县性文化发展基金,争取县财政每年不少于200万资金投入,积极吸纳社会、企业资金,为文化创特色提供资金保障;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文化事业费的投入增长幅度不能低于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和“人均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不少于1元”的政策和措施;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支持。

(二)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坚持高标准建设文化设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文化项目资金,完善落实县级配套措施,启动文化艺术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即启动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争取在三年内建设完成。加快完成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配合省市“农家书屋”项目实施,不断完善全县村级文化示范点项目建设。加快广播电视基本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完成国家、省、市“村村通”“村村响”工作任务要求,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村村建有农家书屋等。

(三)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一是充分发挥文化艺术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组织和开展好各种集会、汇演、展览、培训等文化活动。培育县域电影市场,完善大厅和小放映厅功能,加入电影院线,让我县电影放映与全国、全球实现同步;积极引进省市级以上文艺团体开展戏剧、演唱会、音乐会等高雅文艺活动,把本地特色节目与外来高档节目相结合,打造一台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娱乐演出;利用文艺术中心的场地优势,开展各种会展活动,打造会展文化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味。

二是充分发挥局属各单位的职能优势,做好文化服务工作。新闻中心要努力提高新闻节目质量,创新节目形式,形成风格,创出特色,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和服务水平。文化馆要做好群众文艺的培训辅导工作,充分调动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广泛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城区培育2支以上群众文艺队伍(群星合唱团、群星艺术团),在社区(街道)建立文化大院或文化茶室,开展文化培训和娱乐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氛围,在农村加强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为主体的三级文化网络建设,为农民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文化服务。采茶剧团要围绕文化创特色工作,创作编排更多高水平节目,为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演出服务;博物馆要做好大圣寺塔的开放和保护,藏品的展示和保护工作,树立圣塔广场良好的文化窗口形象;图书馆要多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提升图书管理和服务水平。采茶剧团、电影公司、图书馆继续做好以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下乡、下基层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

三是加快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赣市银[2011]68号)的落实,充分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信贷需求,加大对中小民营文化企业的培育、引导和扶持力度。文化综合执法大队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为文化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确保文化市场平安、和谐、稳定发展。

(四)广泛宣传推介文化品牌

一是重视和发挥互联网络的宣传推介作用,建设一个专业的文化网站,展示文化魅力。二是在国道或省道乡镇入口处竖立大型的广告牌对文化品牌进行宣传。树立文化品牌形象,提升文化品牌知名度。如: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古陂席狮、犁狮”之乡——古陂镇,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主战场——油山等。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市级以上各种大型文化赛事活动,宣传推介文化。

(五)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

文艺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艺繁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要紧跟时代,紧扣县情,积极推进体裁、题材、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创新,围绕红色文化、脐橙文化、诚信文化等主题不断推出更多优秀作品。要打造精品剧目,每年举办一次全县性的专业文艺汇演或精品剧目展演活动;组织县内作家、书法家、美术家等文化人才发挥自身的优势,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继续开展好每年的“六县书法、美术、摄影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六)培育壮大文化队伍

文化要创特色,必须要有能创文化特色的人才。我们要研究制定文化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加大引进专业人才的力度,面向县内外开发和引进具有强劲商业活力的文化艺术人才;继续实行人才“走出去”战略,派员赴省市和发达地区跟班考察、学习交流;想方设法把在外地工作的文化人才请回来。要确保乡镇文化人才的配置,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置1—2名专业文化干部。

四、文化创特色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文化创特色”是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强县富民的重要思路,全局上下一定要高度重视,把文化创特色工作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来抓,把文化创特色成效作为检验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各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布置,真抓实干,在系统上下形成浓厚的文化创特色工作氛围。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uckywen”为你整理了这篇市文化和旅游局年度总结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重点工作攻坚年”精神,围绕“一轴六区”、“九大禹城”重点任务,对照打造水韵禹城、书香禹城发展目标,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勇于创新、真抓实干,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2020年以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情况

(一)城乡共建共享开辟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

2020年,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再提升行动,夯实文化主阵地,增强文化软实力。

一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对标达标提效能。在集精力、集资金、集政策于一体强力推动下,在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场所达标建设基础上,社会参与、重心下移,服务效能继续优化升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市直五馆高质量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复审通过国家一级馆,服务质量实现大幅提升,智能听书机、盲文书籍、热水、无障碍通道、免费wifi、免费储物柜等服务设施日益健全。24小时城市书房免费对外开放。全市布局安放电子书借阅机8台。11个镇级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无线网络全覆盖,10处数字文化广场建成,新建5处文化舞台。村级342个社区(村)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休闲娱乐、教育引领等功能于一体,刚刚代表德州市接受省级考核验收,创造了送戏下乡的德州模式,近期,德州市文旅局将发文推广。

二是打造“书香禹城”城市品质。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读书需求,实施政府与企业、社区多向合作,扎实推进全民阅读、书香禹城建设。1、打造“15分钟阅读圈”。投资70余万元,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1处,覆盖周边3所中学、2所小学、5个商业小区,辐射近4万人。在各乡镇和城市社区设立分馆,全部与图书馆联网,图书通借通还。第二批城市书房建设正在进行中,近期,将正式面向市民开放。2、举办多彩阅读活动。在全市开展图书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进军营“书香六进”,举办读书朗诵、图书捐赠、读书大王比赛等10余场,举办书香家庭、最美读书人、书香企业、书香机关评选活动8场。为全市3万名小学生,免费统一办理借阅卡,全面推广少儿阅读,纳入2020年全市20件为民实事。

三是城乡文化惠民供给转型创新。盘活文化资源,延伸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坚持“活动特色化、城乡一体化”全社会同参与、同创作、同分享的 “送、种、创、秀”公共文化惠民新模式。1、数字文化领先启动。在德州率先启动数字文化乐享工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互动,扩大“送、种”文化平台。开办“耕耘讲艺”、图书推介、抗疫作品展、禹城红色历史展等线上线下文艺活动60余期。开设书法、声乐、民族舞、广场舞、乐器、剪纸等线上课程50余期,点击量6000余人次。“耕耘讲艺”成为全省文化馆系统的品牌活动之一。2、群众“创文化、秀文化”多样性。创新落实省文旅厅“五个大家”系列活动,带动全市群众参与文化、融入文化、创作文化,群众“创文化”“ 秀文化”热情高涨,20余个群众自创戏曲、舞蹈、歌曲、相声作品涌现。完成送戏下乡895场、公益电影放映6809场。组织完成第三届农民丰收节文化活动,连续十天乡镇专场,2000余人参与,“农民丰收戏”得到市委滕书记的批示肯定。开展“书香禹城”广场舞大赛活动,各镇街自下而上全动员,市文化馆辅导各乡镇广场舞大赛30余场次,广场舞大赛秀出了农民新时代的文化风貌。德州广场舞大赛实现“六连冠”,为德州唯一。3、优秀文艺创作涌现。开展文艺创作青蓝工程,创作战“疫”作品200余个,20余件作品被学习强国、大众日报等媒体采用。抗疫原创作品先后荣获省级一等奖,荣获德州市疫情防控文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人荣获第三届德州市“长河文艺奖”。

(二)文旅互促互进激发产业新活力

围绕文化旅游产业破题行动,着重在补短板上抓项目建设,在扩大消费上抓产品打造,在乡村旅游上抓示范培育,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一是扎实有力,项目建设生机勃发。建立全局上下抓项目、促发展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项目谋划、资金争取、招商引资等方面全面布局。1、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2.5亿元新街口文化产业园项目已完成90%主体建设,招商签约50余家商户;总投资1.1亿元山东基石建材项目,车间主体工程完工,设备安装竣工,正在调试;投资2亿元红色文化果玩综合体项目,将红色文化与研学旅游相结合,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杰奥杰尔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年产300台升降机项目,落户高新区协同发展产业园D7号车间,已投产;济南槐勃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年产5000台套激光雕刻机生产项目,落户高新区协同发展产业园A01号车间,正在进行设备采购。2、签约项目3个。创业商学院项目、众福智能机械设备项目、山东鹏森建材交通与住宅产业新材料项目。3、深度洽谈项目。甜蜜之城-文旅康养特色小镇项目、美丽乡村文化综合体、上古文化乐园项目、中国功能糖城高新技术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和施女湖风景区项目等多个项目正在深度洽谈中。

二是文旅联动,文旅产业乘势发展。以景区引领带动、产业融合互动、文旅全面联动的形式,主动挖掘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禹城文化旅游特色品牌。1、“红色游”。整合各类资源,做活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以革命纪念馆为依托,先后开展亮化工程、改陈布展、红色记忆征集,纪念馆的红色文化更加浓郁,教育意义更加浓厚。以“发展生态旅游、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果玩田园综合体项目,集党史教育展厅、生态农业观光、四季果园采摘等功能一体,带动周边经济发展。2、乡村游。结合区位和经济优势,因地制宜打造30余处“一村一景”乡村游,6处乡村记忆游项目。各类农场采摘游、老物件记忆游、研学游、体验游,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3、工业游。以禹王、保龄宝、麦香园等极具禹城代表性的工业游精品线路为依托,体验禹城工业文化资源,感受禹城工业文明和工匠精神。现有省级工业游示范点6处,年吸引游客3万人次。投放引导资金10万元开展第四届“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组织开展第一届草根带货直播大赛,75家商家参与。

三是强化管控,文旅市场安全健康。争取文旅市场扶持资金,配备执法记录仪、执法车辆等执法装备。开展网吧、KTV、旅行社、印刷、营业性演出等150余家文旅市场主体规范化执法行动60余次,净化市场环境。公开24小时举报电话,加大社会监督。开展“护苗行动”、“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三)遗产亦护亦用开启文化传承新局面

将文化遗产安全工作作为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底蕴的重要抓手。一是坚持护起来、管起来,狠抓文物保护安全底线。从底线抓起,集中有限财力,着力推进文物保护“四有”工作。聘用6名文物保护员,持续保障馆藏文物和野外文物安全。完成窦冢遗址和小城子坡高唐故城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古勘探工作,对后续遗址的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配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姚高东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开展2次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落实占地超过二万平的基建项目考古勘探告知。二是坚持留下来、“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2020年,抢抓省级非遗五年一评的机遇,集中攻坚,全力突破,申报大禹治水等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4项,不仅实现禹城省级非遗的零突破,而且实现德州各县市区数量最多,更重要的是为提速非遗主题创作、开启非遗生态区创建,奠定良好基础。非遗+文创产品“秤心如意”系列在全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斩获金奖,德州唯一。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尽管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步,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文化投入相对滞后,文化服务精准化、多样化不足;文旅产业融合不全面,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文化人才专业队伍单一,队伍流动性大。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工作节奏和时间节点,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进文旅工作持续提升。

一是打造精准供需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数字文化平台,满足个性化、差异化文化需求,积极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大格局。

二是打造“书香禹城”全民阅读。加快推进第二批城市书房工作。健全图书馆及分馆配套设施,不断提升阅读环境、不断提升阅读服务、不断提升阅读资源,不断提升阅读网络,让全民阅读无处不在。

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活态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体现。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全方位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文化战线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广大农村,非遗的保护传承要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相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做到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农村文化礼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一)关于农村文化礼堂

农村文化礼堂,是指根据农村行政村人口规模、人员构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设施规模,开发建设的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它可以利用既有的空间设施,如祠堂、旧校房,也可以根据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主要设施包括文化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等“五有”为基本标准,按照“两堂五廊”,两堂即“礼堂、讲堂”,五廊指“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设计,可建成综合一体式,或者分散组合式。农村文化礼堂应成为集教育、娱乐、礼仪、非遗传承于一体的农村公共空间。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从设施建设向内容建设提升,从资源分割向资源整合提升,在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乡风文明、培育农民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重要载体,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农民精神家园,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李强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将建设1000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了今年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义乌市也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市建成一批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等“三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遗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近年来,政府部门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开展非遗保护规划、抢救珍贵非遗文化、制定保护名录等措施,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

(一)农村非遗为农村文化礼堂提升内涵、丰富内容

一是农村非遗丰富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内涵。农村非遗含有许多精神、礼仪层面的文化内容,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能够传承下来的精神、礼仪方面的内容,肯定是文化精华所在,这不仅丰富且提升了礼堂的文化内涵。同时,农村文化礼堂也为非遗的良好研究、传承提供阵地保障。二是农村非遗为农村文化礼堂展示展览功能增添亮点,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展示平台。农村文化礼堂的展示展览是其中一个重要功能,通过挖掘历史,对村内的非遗、特色文化进行展示展陈,建立档案,也有助于对非遗的保护。如大陈镇的马畈村、赤岸镇雅端村对古时的农耕用具、纺织机等非遗工具进行展陈。三是农村非遗是农村文化礼堂重要活动载体,非遗的特点是活态的流变,如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民俗文化等,非遗也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农村文化礼堂也为非遗交流和传播的提供良好阵地和活动空间。非遗只有不断演练、传承,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二)农村非遗文化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升层次和魅力

通过农村文化礼堂这一平台,使非遗文化在农村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将大大提升农村文化的层次和魅力。(1)可以通过弘扬非遗文化,了解村史变迁、了解乡土文化,进而增强归属感,促进爱家、爱民族、爱国家的热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村落,历史究竟有多长,地域有多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人文现状、文化底蕴究竟有多深?我们常说难解乡音乡情、叶落归根的情怀,归根到底是我们对国家、民族、家乡的热爱,是对家乡文化的依恋,非物质文化遗产默默记录、承载和见证历史,它是我们历史文明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保护历史就是保护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园。(2)可以通过弘扬非遗文化,使农村民间工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是古老越有价值,越是古老越是深奥、巧妙,技术性越强,工艺性越高。这些工艺技术性遗产,不仅令当代人长久地深思不解其术,而且有许多工艺仍然可以继续采用或者直接使用。对现代化的高难度现实,仍然具备着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使古代遗产为当代服务。(3)通过弘扬非遗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许多多的构思、设想、设计到制作都具备其美妙的观赏价值,美轮美奂,百看不厌。尤其是那些古代民乐和古代器乐的制作,不仅娱乐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够享受到古风古韵、古色古香的艺术味道。

三、目前影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良好发展,农村非遗保护工作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领导重视,纳入了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考核奖励等措施,有力地推动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临安市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典型模式。但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许多地方仍然没有把农村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有机结合,部分地方甚至把这两项工作截然分开,致使两者的作用都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农村文化的巨大乡土魅力得不到展现。

(一)重视不够,农村非遗保护工作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薄弱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把这两者的建设和保护都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许多经过旧村改造的村,面貌全非,农村文化气息破坏全无。许多农村文化阵地被商业店铺所取代,一些祠堂、旧校址、老厂房多用于出租谋利,仅有的一点活动室就是老年活动室,农村文化得不到保护发展,非遗也逐渐失去生存的环境。

(二)结合不紧,农村文化阵地缺乏和农村文化生活单一问题并存

各类文化阵地都比较单一,宣传部门主打“乡风文明村”建设,文化部门搞的是文化示范村(特色文化示范基地)、体育部门弄的是小康体育示范村(社区),创建的门类众多,没有形成一个统领,同时面对农民群众越来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传统的基层文化阵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礼堂建设解决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杂乱,但相对薄弱的文化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创新、丰富;而另一方面,非遗没有很好的平台和载体来传承。

(三)资金不足,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文化礼堂建设缺少足够的投入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对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来说,启动建设的资金就让人望而却步,更别说长期日常运行管理经费了。而对于非遗保护来说,由于农村文化的丢失,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经费更得不到保障。

(四)人气不旺,文化吸引人、凝聚人、教育人的作用没有难以施展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文化建设只注重娱乐、休闲,而对村民的道德教育有些忽略。从前,村里唱社戏、办庙会、闹社火,群众劳动之余享受著文化的滋润。如今,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大批进城务工,这些村落文化在农村得不到传承,传统民俗逐渐消亡,特别是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灭绝,新的民俗却没有形成。本土化程度不够,无法打造本土品牌。传承人日渐减少,出现“人亡艺息”现象。

(五)开发不力,没有很好地利用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发展文化产业

一些村庄旧宗祠被长期闲置,文化礼堂建设却没有场地。如凭借农村良好的生态和乡土环境,利用文化礼堂和非遗项目,开发乡村旅游、开展特色产品。

四、今后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用的建议

农村文化礼堂是非遗传承发扬的舞台,非遗是农村文化礼堂的灵魂,农村文化礼堂只有融入非遗才有生命力和独特性,而非遗需要依靠农村文化礼堂这一载体、平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一)强化意识,政府主导

(1)挖掘特点,突出亮点。各村在文化礼堂建设中,首先明确各自的文化主题,打特色文化品牌;其次在品牌、特色的选取上,要因地制宜,注意挖掘本村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力争一村一品,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一类是特色明显、单一的,确立主题可打非遗特色牌,比如:义乌市稠城街道下西陶村,根据村内曾有个婺剧站历史,确定了戏曲之乡为主题,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大亮点。一类是历史上贤达人物较多,或者特色较多的,应该注重挖掘期间的关联性,找到共通点,确立本村的主题,如稠城街道下娄店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该村是骆宾王的后裔,而且史上村里还有参观过远征军的革命烈士,村里建有革命烈士墓碑,他们抓住骆宾王曾一腔爱国热情,从军边塞的历史,结合远征军忠于国家,远征救国的革命情怀,该村把爱国热情、红色革命两者结合,将忠勇孝义、开拓进取确定为礼堂建设的主题,并将这个主题融入到礼堂建设的每个细节,形成的特色鲜明。(2)强化政府主导意识和村级主体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制订工作目标和规划,强化措施。市文广新局、市文联等单位要充分发挥“文艺专家联百村”、文联志愿者等活动载体,积极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服务,丰富文化礼堂活动内容。努力打造村级、镇级文体交流平台,培育特色、精品,整合升级。农村文化礼堂的主体是农村,村两委高度重视是基础,村两委思想认识到不到位、直接关系着文化礼堂的运作发展,也是必影响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确定一位村干部分管负责文化礼堂工作,只有充分认识“文化礼堂”对推进新农村建设、非遗传承、农民素质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建好、管好、用好文化礼堂。(3)多形式、多渠道投入资金。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出台农村文化礼堂、非遗保护传承的财政扶助政策,给予一定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建立农村文化项目资助机制,对有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艺术形式,通过项目资金给予支持,激发农村文化创新活力。义乌市就出台了《义乌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意见》,部分镇街出台了相应的配套补助政策,最高达到1:1补助。同时,各村也要通过村级配套、民间集资等方式多渠道集资筹款。村级要树立节约办会、开源节流,坚持花小钱办好事、办大事的理念,让每分钱都能发挥出最有效价值。与此同时,提高非遗保护传承和农村文化礼堂结合紧密度,对于特色鲜明的,要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建设档次,走股份制开发旅游、产业化发展道路。(4)加强工作交流,典型引路。组织各村之间开展各类文化交流,能进一步强化村民的认同感,还能凸显各村的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村、镇、市范围内的各类非遗比赛,如包清明果比赛、包粽子比赛、农民画比赛、戏曲演唱大赛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如各类球赛、排舞大赛、广场舞蹈大赛;各类农村书法、武术、绘画等艺术大赛;发动广大农民广泛参与,增加村民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带动基础薄弱的村挖掘自身特色文化,加强文化培训,逐步提高艺术水准,激励村民对特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升村农村文化礼堂的档次水平。(5)加强管理,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农村文化礼堂能够持续发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按照“建管同步”运行机制,健全市、镇街、村三级管理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确保“有人办事”。市级层面建立考核办法,镇街制定管理办法,村级建立管理制度。镇街要建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活动档案,对各村文化礼堂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考核评价。村级要建立文化礼堂管理制度、活动安排,对全年活动进行周密细致安排,精心编排每月文化活动主题,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真正发挥作用。

(二)因地制宜,挖潜搞活

(1)立足本土。从设施层面说,我们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充分挖掘地域资源,要积极收集整理史料,特别是非遗资源,用这些散落于民间的文化元素,整合资源,形成鲜明的村落文化,成为农民群众自我教育、陶冶情操的教材。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坚持勤俭办事、因地制宜原则,利用原来祠堂公共空间,盘活动闲置资产。(2)结合嵌入。义乌外地人口多,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要注意文化的多样性。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重视文化的传播和接纳,积极引进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积极向上的外地先进文化进农村文化礼堂。譬如,周边村落文化、同根同族的外地同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村文化的新亮点。(3)融入生活。生活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要把非遗作为切入点,把礼堂不仅建成农村文化空间,而且也是生活空间,成为集教育、娱乐、礼仪、非遗(民俗)传承于一体的农村公共空间,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如向红白喜事、入学礼、成人礼、新人礼外延,加强礼尚往来,重视道德教育,提升村民素质。

(三)培养人才,建好队伍

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实施“市―镇街―村”三级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各镇街统筹推进,各村是管理主体,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及使用。农村的非遗保护传承亦是如此。要发挥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抓好:(1)文化礼堂管理员队伍。负责任、懂非遗的文化礼堂管理员是关键,他是联系村两委、组织活动者、参与者的桥梁和纽带。村里要挑选一位热爱宣传文化工作,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懂一些非遗传承、会使用礼堂设备,并且热心服务群众的专职文化礼堂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服务。(2)非遗传承人队伍。非遗包括各类民间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各种传统技艺等,多数靠口授和行为传承,必须以人为载体才能够传承下去。为此,一方面要对保护传承人,对其生存、生活提供保障,如养老、生活的补贴,许多具有独创性的技艺从以前的家传变为今后大众共享的资源,政府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偿。要让非遗传承人走进文化礼堂,成为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组织者。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活动、交流等形式,加大传承人的培养,扩大传承范围,让更多的非遗走进农村文化礼堂。(3)文化骨干队伍。要组建一批善于组织活动的文体骨干队伍、挖掘一批非遗传承人、培训一批农村宣讲员队伍,通过发挥村内“草根艺术家”的作用,协助开展文化礼堂各项工作,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4)群众团体。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团、妇等群众团体在文化礼堂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

(四)礼堂搭台,非遗唱戏

要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要求,以活动为支撑,一方面促进非遗传承,另一方面为农村文化礼堂注入“活力”,进一步提升文化礼堂的功能与定位,把它打造成传播现代文明、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要善于把思想引导与文化娱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农民价值观的转变。(1)要保持原汁原味、展现独特风味和魅力。非遗开发进入文化礼堂,要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活态化呈现,将其引入我们的生活,使人们从生活中强烈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常化、民间化、审美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特性,原有表现形式,原始地点,尽量减少人为的雕琢和仿造,比如民间的习俗、民间节日、民间工艺等。 (2)要注重“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结合。农村文化礼堂注重精神、礼仪活动,不仅有家族祖训、村规民约、贤达人士、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的展陈,还有春节祈福迎新礼仪、婚礼、七岁开蒙礼、成人礼(即为冠礼)、重阳敬老礼仪等,这些礼仪活动,每项的活动开展都是非特质文化遗产的一次传承。这些礼仪活动与每个村每家每户、每个村民息息相关,要让这些精神引领、礼仪传承成为村民的一种自觉的需要,从而产生对村庄的归属感、荣辱感,凝聚人心,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引导每位村民主动投入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上来。(3)要利用民间传统节日开展活动。我国节日众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建党节、七夕、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除夕等等,如春节以迎新纳福为主题开展活动。迎龙灯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祈求丰收、祈求平安。每个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来历、含义、特点以及相对应的文化活动,特别是传统的节日,都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节日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更能引起村民的共鸣,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围绕这些节日主题,开展各类与之相应的活动,让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中发光出彩。

(五)合理开发,反哺文化

要将非遗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所打包成一个整体项目,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结合,也使非遗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利用中加快发展。要加快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发,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要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艺术,以歌舞表演、精品展览、精艺体验、饮食文化等为看点,开发出能吸引旅游观光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出新的文化旅游品牌。通过产业化所得资金再投入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五、结束语

篇4

【关键词】 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政策建议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四川“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一定要把握好实施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积极挖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潜力,以新的理念、方法、举措以及全新的格局,推动特色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巴蜀文化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是我国唯一一个同时具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省份,也是多民族聚集区,民族文化特色浓郁:川西神秘的金沙、三星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州地区遍地宝藏,像甘孜的“康定情歌”、凉山的“中国彝族文化”等。国家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腹心范围也在四川。显而易见,四川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优势。

一、“十三五”时期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1、居民消费需求转变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居民家庭的消费由原来的生存型向现在的发展型、品质型和享受型转变,消费类型也从过去明显的模仿性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据西南财经大学的2015年第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略升。近年来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保障条件的改善,将为四川文化消费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策叠加效应明显

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出台,2014年7月,四川制定出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一整套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了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3、文化融合趋势向好

特色文化产业与一二三产业密切相关,融合了消费品工业、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建筑业、体育产业、农业等各领域,将为其他行业升级改造提供动力,并不断融合成新的产业形态。特别是“文化+”与“互联网+”共生发展,能够进一步弥补“互联网+”技术层面融合带来的缺陷。

4、互联互通条件改善

特色文化产业的“跨区域”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目前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要求和空间布局特点,能有效解决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问题,同时也与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相一致。特色文化产业将缓解成都在全省经济版图中一城独大的不协调问题,也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思考

1、以新的理念,指导特色文化资源科学转化

四川文化资源转化总体能力不强,特色资源转化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科技化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区域竞争力不强,优势文化产品生产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十三五”时期,四川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文化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品支撑。各地要努力探索文化资源有效转化途径,比如成都市围绕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创建文化创意产业标杆城市;广元市可以大力推动三国文化、红色文化、蜀道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2、以新的方法,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发挥市场配置特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好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国有文化企业中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多种途径盘活国有文化资产,运用好市场化的供给需求机制和投入产出机制,提高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转化水平,加快培育和壮大国有文化骨干企业。

二是依托产业园区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引导文化产业园区与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结合,形成以城镇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发展格局。“十三五”时期,应围绕成德绵文创产业核心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平台。

三是利用创意转化特色文化资源。探索设立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基地,以创意槭侄危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潜在优势,开发独特的创意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提高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四川艺术节、全省少数民族艺术节、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凉山国际火把节、绵竹年画节、成都大庙会等会展节庆资源的创意开发水平,不断推出文化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系列文化产品,增强节庆文化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是发展多元化的特色文化产业资本。吸引鼓励国内各种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以合资、独资、联营、参股、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特色文化产品生产经营。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文化产权交易等各种形式,推动文化资本市场汇聚。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招商政策,多方面吸引利用各类社会资本,加快构建文化资源整合、转化、汇聚、转换的良好格局。

篇5

一、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宣传工作形式

对县级文化部门来说,充分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以境内丰富的“民俗文化、虞姬文化、花卉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依托,使主题教育浓墨重彩,文化建设有声有色。

(一)城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2010年以来,以虞姬生态园和市民广场为主阵地,组织了“欢乐广场”、送电影进社区等系列文化活动350多次,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以“沭阳人写、沭阳人唱、写沭阳人、唱沭阳事”为主题的“花乡歌会”至今已举办7届,成为靓丽的群众文化品牌。

(二)学校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沭阳县东关小学“长荣少儿京剧团”4次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分获金银铜奖,先后荣获第二届深圳少儿艺术节金奖和2次央视少儿春晚节目金奖,参加了省委团拜会、省梅花节等大型文艺演出,央视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专门为该团录制了专场晚会;积极开展“淮海戏进校园”活动,城区各学校已将淮海戏纳入学校教学内容。

(三)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大力实施“三下乡”和“文化三送”工程,各乡镇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文化站小戏台等阵地,组织演出小戏、小品演出,群众还自发成立了“六塘春”民间艺术团等5个农民业余剧团,累计演出190余场,推动了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

(四)重磅打造民俗文化

沭阳县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拨付专款用于非遗项目的调查,珍贵资料实物汇集,队伍培训和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将建成《工鼓锣传习所》、《剪纸传习所》等,重点打造《虞姬传说》传习所。工鼓锣传习所已完成室内效果图设计工作,准备开工建设,《虞姬传说》传习所完成了改造方案,正在收集虞姬传说的相关资料。

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深化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内涵

(一)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立足点

为唱响科学发展主旋律,沭阳县文化激发建设斗志为主题,结合和谐文化、民间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积极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打造虞姬文化品牌,着力唱红花卉、民俗、生态文化。重点打造“中国沭阳花木节”和“沭阳虞姬文化节”、“沭阳生态旅游节”等,把特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生动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助推沭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为重要载体

沭阳坚持在抓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等传统内容的基础上,把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与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组织当地文学爱好者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等,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创作平台。将艺术的舞台设在了社区街头、文化搬进了村社文化大院,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一份份宝贵的精神食粮;把“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多下乡”,为基层群众“送理论、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

(三)以创新机制、推动发展作为突破口

机制创新是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发展的活水源泉。在这方面沭阳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成功的的实践。活动年年有不同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实行城乡联动、片区组合、行业地区互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活动方式,将舞台艺术、街头文艺、广场文化、农家大院文化、场馆展演、电影、电视、广播、传媒等各种文化手段综合运用,串起熠熠生辉的“沭阳文化”珠玑,形成一条魅力四射的文化活动链。2012年春节前后,沭阳文化吸引新华社、半月谈等媒体记者的眼球,基层文化活动被争相报道。

三、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增强基层文化宣传工作实效

实效性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力所在。近年来,沭阳本土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利用和整合,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探索,在改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有力提升了沭阳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省、市各级各类媒体多次对沭阳文化活动进行专题宣传推介“虞姬文化、花卉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成为沭阳对外宣传日益响亮的四张“名片”。特色文化的大力宣传,对外树立了形象,打造了品牌,营造了氛围;对内进一步突出了中心,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有效引导和激励广大文化界人士积极投身建设主战场。

(二)结成了丰硕的本土精神文化产品

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为繁荣沭阳文化阵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挖掘和弘扬本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剧目生产,每年都设立了50万元文艺创作基金,采取专项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扶持剧目创作,由我县作者创作的淮海戏《月牙楼》、《牡丹情》、《孙明芝》,小戏小品“人情债”、“姑嫂剪花”、“两把刀”等多次在省内获奖,《孙明芝》还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少儿舞蹈“海那边”荣获了省“五星”工程奖。县淮海剧团《金水河》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也培养造就了一批文艺新人。

篇6

2013年7月21日至24日,由贵州省文化厅和同济大学、法国文化部建筑遗产司主办,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外国专家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法国建筑与遗产之城承办的“2013年中法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贵阳、黎平县地扪古村落召开。会议的主旨是保护传承乡村文化遗产,推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次研讨会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延伸,意在贵州工业化背景下,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利用乡村传统智慧促进环境、资源、文化协调发展,是贵州与法国文化部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发展和中法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果的具体体现。

2. 第八届“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文化遗产”活动在贵州举办

2013年11月8日至13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贵州省文物局承办的第八届“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文化遗产”活动在贵州省举办,吸引了来自塞舌尔、蒙古、坦桑尼亚、摩洛哥、肯尼亚、塞浦路斯、瑞士、哥伦比亚等8国共13位驻华使节参加。驻华使节一行考察了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镇青岩,参观了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民族节日博物馆、西江苗族博物馆、地扪人文生态博物馆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走访了西江千户苗寨和地扪侗寨,观摩了丹寨石桥古造纸技术,欣赏了苗族锦鸡舞、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

3. 贵州32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贵州省有32处遗址、墓葬、石刻和建筑群等入选,其中包括茅台酿酒工业遗产群和务川大坪墓葬群、水族墓群等。这些文物的形式包括:古遗址、墓葬、石刻、建筑群,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一批民族村寨以古建筑的名义入选,成为贵州文化遗产的一大亮点。经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共有1943处。

4. 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百村计划”实施和生态博物馆建设本土化探索

旨在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立足乡村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百村计划”,在2013年 ,以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建设为抓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启动了印江合水传统造纸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建设工作,完成了黎平堂安生态博物馆转型提升。

5. 新发现百余处夜郎古文化遗址

2013年8月, 历经近半年的“区域考古”调查,在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核心区六盘水市境内新发现了100余处史前至战国秦汉时期(古夜郎时期)洞穴遗址和山顶旷野遗址。这上百处洞穴遗址,最早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贵州史前人类遗存多项空白。

6. 贵州土司遗址海龙囤列入2015年我国申遗项目并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3年4月9日,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宣布了201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入选。入选理由是:为重大学术课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资料和视角。

2013年9月2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土司遗址申遗文本专家评审会,确定海龙囤为201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有望填补贵州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空白。

7. 大力推进红色文化遗产体系保护和利用工作

重点推进会址、苟坝会议会址和习水土城的保护和利用。加快推进苟坝会议会址保护维修和陈列馆建设及免费开放工作,修建好四合院民居,挖掘和整理地方民俗文化;将习水土城列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示范点进行指导和支持,着力打造以四渡赤水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保护、展示体系,一个以宣传、展示土城红色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为重点的博物馆、纪念馆群已经初步形成。做大红色文化教育与产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8. 全国第一家三线建设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开放

2013年8月,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六盘水揭牌。博物馆依托老水城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藏的“三线建设”时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一批重要历史文献、珍贵历史图片……每一处都再现着那段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三线建设”史诗。

截至2013年,全省博物馆达86家,接待观众接近1000万人次。

9. 地扪侗寨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在全国推进的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试点

10月8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贵州黎平县地扪村被首批列入,成为六个试点之一,并给予资金保障。

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工作的总体原则是规划先行、整体保护、关注民生、民众参与,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开展试点古村落民居建筑群的保存现状调查与评估,古村落环境格局的历史沿革调查研究,在不损坏古村落文物价值的前提下,指导和带领村民改善水、电、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合理改造房屋内部设施,切实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古村落展示利用和旅游发展模式,制约商业过度入侵,并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安排中给予资金保障,力争在3年内全面完成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工作。

10.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篇7

一、临泽县文化建设成果

临泽立足县情,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推动临泽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文化建设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形成规模,以“亲近丝路文明,感知魅力枣乡,打造文化大县”为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各项文化事业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在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临泽县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建管并重,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临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县文化体育中心、广电大楼、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标志性建筑相继竣工投入使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备。

2.提升层次,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发展

精心打造“中国枣乡?魅力临泽”品牌文化活动;县、乡镇充分利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组织举办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农民文艺汇演、新社火调演、元宵灯展、焰火晚会、职工文艺汇演、中小学校文艺汇演、仙姑寺经贸旅游文化节、社区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环城赛等具有节庆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个别乡镇还办起了农民剧团,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既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又丰富了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并逐步向品牌化、系列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3.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临泽县制定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旅游产业开发,依托优秀民间艺人和特色民间艺术项目,开发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拳头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有新的发展。文化等相关部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积极创作地域文化特色剧本,排练特色文化演艺节目,努力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格局。立足实际,结合县内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了“中国枣乡、七彩丹霞、戈壁水乡、红色圣地”四张名片,为旅游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生机。

4.突出特色,文艺创作日渐繁荣

以繁荣艺术创作、多出精品力作为己任,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格调高雅、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作品,在临泽《枣林》期刊、甘肃《飞天》、《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张掖《甘泉》、《短篇小说》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几百篇;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种书画展览和征文比赛中有上百件作品获奖。先后出版发行了《枣乡临泽》歌曲光盘;创作、编排、演出了大型剧目《古风新韵》; 2009年《枣乡临泽》、《神奇的丹霞》获全国村歌大赛优秀歌曲奖,《家乡是只的船》获全国村歌大赛“十佳作词”奖。

5.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多年来,文物和“非遗”的保护工作备受瞩目,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共完成16个大类、66项、335个子项的普查任务。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到447件,其中一级1件,二级8件,三级17件。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35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逐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先后建立了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有重点、有计划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恢复、保护和开发,初步建立起了非遗保护体系和重点保护项目。

二、临泽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近年来,在先进文化熏陶感染下,临泽文化事业得到一定发展,不良习俗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1.文化建设投入相对不足

从临泽的现实情况看,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基层公共文化建设面临很大的压力。目前,全县无剧场及固定演出场所,许多大型室内文化活动无法举行,各种活动只能在露天演出。县文化馆年久失修,设施陈旧,服务功能弱化;部分乡镇存在挤占、挪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房屋设施的现象;县文工团因设施陈旧、经费短缺、人员老化等原因,文艺演出和群众文化辅导等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2.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保障。而生态文化的管理体制还处于萌芽状态,急需要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另外,由于临泽生态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对生态文化教育、生态宣传、生态保护团体及生态文化普及基础设施等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大。

3.文化娱乐形式单一,农村文化消费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规模逐渐变小、形式单调。个别村级文化室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现有图书借阅率低,有限的设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调查发现,在冬天农闲和外出打工之余,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仍是以打麻将、玩纸牌为主,缺失了文艺的主旋律和正确的引导,致使人们文化消费观念落伍,获取文化信息渠道狭窄。

4.文化骨干人才严重短缺

新闻采编制作、文艺创作、艺术编导、文化经济、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匮乏。由于文化人才短缺,大型剧目创编、精品文艺创作停滞低速;公共文化产品形式简单,内容相对陈旧,尤其是品牌化、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少,经常性、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少,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5.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社会贡献相对较低

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界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地方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虽然临泽县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弘扬传承等力度不大,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文化产业发展还没有找到关键突破口。另外县内文化经营单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较大的龙头企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三、 对建设临泽文化强县的几点思考

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相对城市社区居民而言,他们的观念相对落后消极,经济相对拮据,态度相对保守,需求相对迫切,人才相对匮乏,设施相对薄弱。加强农村新社区的文化建设,开展失地农民的文化活动,既有潜力,又有难度。今后的发展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在压力之下寻找出路,集中精力建设文化强县、文化大县,自觉地用先进的文化引领临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出台公益性文化保障政策和文化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加大对文化建设投入,设立县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建设。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文化建设资金,切实保障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把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强文化建设资金进行跟踪监督,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落实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税收优惠政策,减免收费项目,为文化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提高文化产品的产出能力

稳定和发展农村文化队伍,吸引较高素质的文艺人才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积极培养农民文艺骨干,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地方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依托中国枣乡、七彩丹霞、戈壁水乡、红色圣地、昭武故地等文化资源优势,扶持和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文化底蕴深厚、时代气息浓郁,具有临泽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及民间文艺等精品力作。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百姓舞台”和各类节庆文化展演展示活动,为城乡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3.建立健全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全县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管人与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运行机制;成立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积极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组织。

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结合县域县情,以丹霞文化产业园为龙头,以大沙河生态文化主题公园为腹地,以昭武抚彝历史文化体验区为拓展,以板桥镇香古寺民俗宗教区为延伸,规划建设临泽文化产业带;建立较为完备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筑合理优化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线,以强基础、树品牌、创特色、促繁荣为目标,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篇8

[关键词]信阳;茶文化;文旅融合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7]邵瑞:《网络传播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传媒》2021年第13期

篇9

一、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赵寨子镇位于山东省西部,是高唐县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中国平板精密机械装备产业之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省级文明乡镇”。全镇总面积64平方公里,有51个自然村,总人口3.4万余人。

赵寨子镇地处济南、聊城、德州三个大中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北距青银高速公路入口8公里,东距济南国际机场100公里,南到京九铁路聊城站38公里,省道316线与省道322线(高临路)交汇于赵寨子镇境内,辖区内村村通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该镇文化底蕴深厚,有报恩寺、陈都督墓、千年古树等人文景观,还有炉头古酒、“蒋沙窝”西瓜、赵寨子肉饼和羊肉串等特色食品。随着“农家采摘”“乡村一日游”的发展,赵寨子镇逐步成为一个集兴业、康居、美食、休闲于一身的乡村都市。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赵寨子镇高标准、规范化综合文化站于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配备文化站站长1名,文化专干2名。站内有排练大厅、民乐室、图书阅览室、非遗展厅、多媒体活动室等。室内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室外广场面积1000多平方米。它的建成既改善了赵寨子镇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了丰富农民文化娱乐生活,在上级部门的扶持下,文化大院、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稳步推进。全镇已有49个文化大院、45个文体广场和18个定点农家书屋,设备齐全,发展村级文体组织51个,培养文体活动爱好者近2000人,同时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在赵寨子镇中学建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二)文化产业逐步壮大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赵寨子镇逐步形成了印刷业、书画业、文化用品销售也、文化旅游业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集群。这既提高了全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又在促进赵寨子镇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扩大就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截止2016年,全镇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57家,从业人员20余人。其中镇书画协会1个,会员10人,主要包括退休干部、退休老师以及书画爱好者;书画院1家,从事书画装裱和书画培训,每年办3期书画培训班,每期招生20人。镇驻地网络文化服务1家,文化用品销售3家,全镇51个村每村有1家便民超市,包含文化用品销售。

二、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赵寨子镇党委、政府紧抓文化发展机遇,主动迎接挑穑以建设“党建文化小镇,平板产业之乡”为目标,把赵寨子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和谐有序的高唐文化特色乡镇。

(一)继续完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借综合文化站新址启用之东风,全镇各村全部完成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加大村文化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夯实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争取上级支持,吸纳社会资金,力争新建一个适合市场发展要求的文化场所。

(二)以党建、美食文化和乡村旅游为牵引,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完善乡村旅游规划,以乡村旅游业吸引社会资源。构建森林小镇、党建小镇等,发展乡村旅游业。对接高唐文化强县的发展举措,使赵寨子镇美酒、美食和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重点开发好党建一条街、王辛孔繁森驻村历史、蒋沙窝西瓜等优势资源,将赵寨子镇建设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开发旅游资源,引领饮食、商贸、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三)加强娱乐文化业监管

加大对KTV、游艺、培训班等娱乐文化业的引导力度,打造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娱乐服务品牌。

(四)做强非遗产业经济

以赵寨子镇倪堂“落子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契机,加大非遗项目挖掘力度,建立保护、传承与开发基地,做大、做强非遗产业经济,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三、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结合当前镇文化产业的现况看,其发展不充分,特别是社会化产业规模少、程度低,需要大幅度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范围和效益。阻碍全镇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发展文化产业缺乏认识

发展文化产业拥有美好前景,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对这一点缺乏认识。思想依旧落后,缺乏产业意识,存在靠、等、要观念,太怕困难和风险。因此,不注意、不主动发展文化产业。

(二)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仍然缺乏

由于缺少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资金,而且无法靠自身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三)文化产业创业、管理及文艺人才匮乏

赵寨子镇缺少专业地文化产业创业、管理及文艺人才,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底下。目前,镇文化市场存在文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能力差、缺乏文化专业人才等现象。

(四)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赵寨子镇文化底蕴深厚,村风朴素,还拥有省级非遗落子舞。但是,没有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包装,未挖掘出文化内涵,未体现出文化商品、人文景观和艺术表演的价值。

四、赵寨子镇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文化部门要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开发文化产业的领导水平。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认识到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2)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强化招商引资。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办企环境,加强服务,鼓励、吸引从事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企业进入赵寨子镇。另一方面加强政府投入。镇财政不仅要向上级财政提出资金支持,而且自身要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篇10

我县有18个乡镇,249个行政村,全县有18个乡(镇)文化站。有3级文化馆1个,3级图书馆1个,3级博物馆1个,县级采茶剧团1个,县级电影公司1个,县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1个。18个乡镇均建起了乡镇文化活动中心,近百个行政村或居委会建起了村级或社区文化活动室,共建有农家书屋251个,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直文化单位活动场地为龙头,以村级或社区文化活动室为网点的县、乡、村三级覆盖的农村文化网络体系。

二、我县近年文化建设情况

1、加强设施建设,搭建文化服务的公共平台。

一是重点抓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009以来,全县18个乡镇文化站已基本建设完成,已投入使用的13个乡镇文化站建设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配套了点歌系统、图书2000册、电视、投影仪等设施设备。

二是加强三馆建设。县博物馆建成了《古代历史名人文化》。2010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荣获全省先进集体称号。在馆藏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中考核中全省排名第一,并荣获全省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12月县博物馆“古代历史名人文化展”获得了“全省博物馆十大陈展提升创新奖”。县文化馆、图书馆也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县文化建成了非遗展览厅,县图书馆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并建成村级服务点237个。

三是着力抓好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我们把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与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带发展”的方式,鼓励村组在开展农民综合文体活动的同时,建立村民文化活动室。在县局的扶助和带动下,全县共建村级文化活动室近百个,组建了11个农民业余剧团。

四是全县建有农家书屋点251个,每个农家书屋点投资2万元,配有图书2000册,报刊10余种。以后每年每点还将有2000元的资金投入,用于增购图书和报刊。

2、加强组织策划,改善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全县每年都组织开展农民综合文体活动120余次,赴乡村文艺演出180场,电影放映3975场。同时,还邀请市采茶剧团到我县演出18场,省木偶戏团演出4场,整个活动惠及全县所有行政村、林场、学校,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二是组织文化单位积极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乡镇文化和企业文化活动。全县每年都组织农民业余剧团开展戏剧巡演200余场次,送图书下乡10次,文物送展6次,广场、社区免费电影放映15场,送戏进企4次。三是举办各类特色文化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县文化艺术节,每年举办一次“农民业余剧团展演”、“农村奇趣绝活表演”和“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四是文化窗口实行免费开放。从2011年开始,我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祖籍渊源展示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每年免费接纳参观人员4万余人次,每年举办书法、美术、舞蹈免费培训班10次。

3、加强人才培养。我局每年都会选送一批文化站长及文化工作人员到省、市参加培训,今年5月份,我局举办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培训班,极大地提升了文化工作的素养。为加强文化工作,今年,我局通过全市统一招考,招聘了4名文化工作人员。

三、存在的问题

1、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县文化馆、县图书馆设施陈旧,均为国家3级馆,离国家1级馆的标准相差甚远。作为1个50万人口的大县,仍然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数量相对较少,且不符合建设标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是与农家书屋在一起,面积小,设施不齐全,没有独立的活动场所。

2、基层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相对较少,与经济增长幅度相比失衡。诸如三馆及文化站免费开放和农村“五项活动”资金除中央和省级财政拨款外,县级没有配套资金,活动开展的经费紧缺。

3、基层文化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目前,我县文艺工作者很多已退休,在职的多数是90年代通过招考进来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很少,特别是近些年没有进人。专业门类不齐备,尤其缺乏创作、编导、主演、主奏等人员。因此,舞台表演阵容薄弱,完成大作品更显得人才不济,困绕艺术生产,难以生产精品力作。县文化馆业务干部少,有的年轻干部还不成熟,独立工作能力较差。文化馆人员配备不齐,缺乏群文作品创作、艺术及文化遗资料整理和挖掘、艺术活动的策划与编导的人员。县图书馆的专业人才基本上是老模式,近些年没有进过新的业务人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一、以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和村级文化“五项活动”

为抓手,充实基层群众文化源,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繁荣。积极做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农家书屋的创建、管理工作,做好农村文艺演出、农村电影放映和农村文体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指导工作。

第二、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为战略,抓好重点工程项目申报、建设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县文化馆和县图书馆维修的相关工作;二是抓好文博产业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古代历史名人碑刻珍拓展和序厅改造;三是抓好《解缙故事》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

第三、以挖掘、保护历史文化为重点,抓好文化遗产项

篇11

一、基本情况

郾城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属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夏朝建立古郾子国,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置郾城县,2004年漯河市区划调整郾城县一分为三设郾城区。在郾城历史上发生过刘秀郾城搬兵、裴度郾城伐蔡、岳飞郾城大捷、郾城战役等历史事件;这里出现过许慎、陈实、范滂、公孙大娘、赵伊坪、苏进等历史名人;郾城区境内的“许南阁祠”是海内外学者的向往之地,北宋“彼岸寺经幢”,清道光年间的“八角硫璃井”、“镇河铁牛”,以及新时器时代的化身台遗址,五千年前龙山文化中期的高台建筑郝家台等人文景观,显现出郾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区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郝家台遗址和彼岸寺碑),省级7处(裴城洄河石拱桥、文庙大成殿、许南阁祠、裴城遗址、城高遗址、凌云台遗址、特授郾城县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鲁碑),市级5处(化身台遗址、裴晋公祠碑、镇河铁牛、赵伊坪故居和革命烈士陵园)。近年来,郾城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了⒙糜我抵哺于历史文化、以保护促开发的人文历史游发展思路,使全区的旅游业从无到有,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兴国寺、府君庙、彼岸寺经幢、许南阁祠等一大批优秀旅游景区景点,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旅游收入超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措施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业发展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进行专题研究,建立了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督办问责制度等各项机制,明确了区直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责,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跑步进厅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政策性项目资金。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市场化运作等方式,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介入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业项目开发,拓展资金来源。近年来,共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772.5万元,引进社会资金4000多万元。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严格执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条例,不定期对景区及其它旅游经营单位进行安全排查,广泛开展旅游接待点选荐评定、A级景区评定和创建文明景区(点)等活动,规范行业经营和服务行为,促进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打造“三个品牌”,加快发展进度

一是打造古文化品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彼岸寺碑的碑身保护工程,启动名人塑像群、名人字画碑林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着力丰富景点内容;以许南阁祠为依托,打造了由282块石碑组成的《说文解字》碑廊景观,大力弘扬许慎文化;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进行修缮,进行了孔子儒家文化布展。初步打造出了以许南阁祠、彼岸寺碑、文庙大成殿为主的汉字文化、石刻文化和儒家文化游。二是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充分利用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形成了以赵伊坪故居、烈士陵园为一体的红色革命教育游。2012年,对几近塌陷的赵伊坪故居进行了修缮保护。同时,邀请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栏目组一行前来拍摄宣传教育片,有力提升了郾城乃至漯河的知名度。三是打造宗教文化品牌。在做好道教场所城隍庙及府君庙景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投资4000万元,对兴国寺大雄宝殿等建筑进行了重建,并对兴国寺的传说故事进行了挖掘和整理,扎实推进化身台兴国寺建筑群项目建设,形成了以兴国寺、府君庙、城隍庙为一体的宗教文化游,为把我区打造成为漯河及周边地市的宗教文化中心奠定了基础。

(三)深挖民俗文化,丰富发展内涵

特色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始终坚持将保护、传承、推介特色民俗文化作为丰富文化旅游业发展内涵的重要内容。一是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组织文化工作者对全区各乡镇实行分片包干,拉网式排查,严格做到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线索,确保全面、准确掌握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先后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2万条,立项245条,照片260张,录像13个小时。二是认真做好传承发扬。为杜绝优秀的非遗项目失传,我区加大对非遗项目资金、道具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组织民间艺人加强对传承人的辅导培训,并推荐优秀非遗项目到省、市进行展演比赛,如孟庙何庄青龙舞,在原表演人员均为中老年男性的基础上,又培育了一支女子舞龙队;东关双狮舞培养出了青年继承人近二十名。三是积极做好宣传推介。对极具民俗特色的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的民间艺术进行整理,积极申请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目前,全区共有省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15个。同时,以民间艺术节、民间绝技绝艺展演、非遗项目展演等活动的举办为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有效增加郾城旅游的知名度,有力地带动了全区旅游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区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历史文化景点建设缓慢、开发深度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多数达不到旅游业发展要素的要求。二是历史文化景点小而散,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为各景点参观活动范围小,浏览活动时间短,且景点之间距离较远,缺乏便利的公共交通条件,“人文历史游”品牌缺乏吸引力和带动性。三是许慎、岳飞、冯玉祥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知名度相当低,是制约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系统工程,需要规划先行,统筹开发。但目前我市尚未形成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造成以县区为主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各自为政、品位不高、功能不全等共性问题。二是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前期投入大,收效速度慢的产业。由于区财力有限,再加上文化旅游开发工作还未形成依靠合理政策引导、政府资金带动、社会资金补充、招商引资资金助推的良性发展模式,致使文化旅游开发工作缺乏动力和后劲,难以形成规模。三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包装宣传不到位。历史名人事迹及历史古迹对内对外宣传不到位,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缺乏,致使游客接待量不足。

四、意见和建议

1.建议市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工作,建立《漯河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科学引导、合理开发,尽快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2.建议市政府尽快形成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涉及土地、财政、规划等,牵涉面广,需要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调配合。建议市政府牵头,建立健全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县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确保县区旅游业健康发展。

篇12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夯实文旅产业基础,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县乡村场馆功能完善。文化广场等大型广场,文化大舞台、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均衡分布在县城各区域。新建和改扩建19个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为一体的乡镇文化综合楼。积极推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成县级支中心1个、基层站点19个和基层服务点183个;累计为183个村级农家书屋配送图书30多万册。二是文化服务惠及全民。年均完成送戏下乡300余场、送电影下乡3000余场、乡镇自办活动400余场。三是旅游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以全域旅游集散中心为“总站台”,成立旅游船务公司,构建通达庐山西海各景点的“水上公交”,常态配备直升机实现10分钟通达所有景区。打造幕阜风情、九岭风光2条景观廊道,环湖32公里骑行绿道、17公里慢行步道。建成县城、乡村、景点、交通主干道多级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咨询服务和导览系统全域覆盖。新建、改建A级旅游厕所98座,实行“编号、挂牌、专人”规范管理。

2、强化文旅产业支撑,大力推进文旅经济发展。坚持效益为王理念,培植各类文旅经济增长点。一是文旅项目。年均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近8000万元。2016年至今,整合各部门涉旅资金1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20多亿元投入旅游产业,精心建设长水、欢乐湾、鲁溪洞、西海湾、“遇见**”、“桥中桥”等30多个文旅项目,其中,“遇见**”项目为九江市唯一大型户外水上演艺项目,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视觉盛宴中感受山水**的独特魅力,深受游客喜爱;“桥中桥”项目利用36个桥墩立面绘画全方位展示**的乡土文化和风俗民情,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长廊,成为游客必到“网红”打卡点;二是文创产品。发挥好鳌鱼文创街集群效应,鼓励、引导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发设计出山水**创意书本灯、牛转乾坤旅行茶具等12种文创产品,进一步壮大我县文创产品库目;三是民宿经济。乡办旅游公司,精心包装并对外进行招商推介,吸引大批企业家和乡村能人下乡创业,着重聚焦连锁品牌,成功引进“天天惦记”等一批具有先进经验和理念的全国连锁民宿品牌;悦山居、林云山居、桐林山宿、北湾人家等一批精品民宿在市场上渐成品牌并荣获首届“九江市十佳最美民宿”。

3、增添文旅产业活力,积极举办文旅特色活动。秉持以文促旅、以节兴旅理念举办各类活动。一是节庆活动。共举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半程马拉松、美食节、花朝节、等旅游节庆活动25次;二是文化活动。组织举办迎新春晚会、旅游摄影大赛、广场舞大赛、涌翠亭记800周年纪念活动等文化活动30次;三是高雅艺术。**剧院在县一级率先加入全省剧场联盟。自2019年来,先后上演芭蕾舞剧、音乐会、舞台剧、皮影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质量演出共计33场,进一步活跃了文化市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端文化大餐。

二、下步工作安排

我们将紧盯建设全国旅居时代最佳目的地战略目标,打造“新型旅游城市”,力促全县文旅产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力争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县文化旅游新增投资总量达到100亿元以上,招引文旅项目数量达30个,其中亿元以上10个;新建文化场馆数量20个,非遗保护名录入选数翻番。2021年,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件事:

1.加强品牌创建力度。进一步完善提升现有景区景点景观质量,启动西海湾创建5A级景区,创建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结合乡村振兴,推进“品牌清零”行动,打造文化旅游带,实现县域内各乡镇A级旅游品牌创建覆盖率达80%以上。力争成功创建一批星级酒店、民宿、旅行社。

2.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依托现有文化场馆资源,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启动未来科技图书馆项目、红色文化展示馆等项目建设;围绕建党一百周年主题,打造文艺精品,举办主题活动;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开辟1-2条以上红色旅游线路;完成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完善全域导视导览系统;落实旅游先行赔付办法,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篇13

【关键词】ECFA;闽台;海峡;文化旅游;品牌

我国文化旅游业主要包括民族文化旅游业、红色文化旅游业、影视旅游业、民俗文化旅游业、宗教文化旅游业、茶文化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旅游业等。《福建省文化旅游产业2010-2012年规划》 指出“充分挖掘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闽茶文化、瓷艺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的内涵,围绕表现文化、延伸文化,积极整合、包装我省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多元文化旅游产品,有效发挥文化资源的最大价值”、 “深入挖掘闽南、闽北的茶文化内涵,将旅游与闽茶文化相结合,设计多样的茶文化专题旅游产品,打造一批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参与采茶、制茶、泡茶、品茶等活动。加强保健茶、茶具、茶食、茶工艺品等开发,做大茶文化旅游业。”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不论对于福建还是对于台湾,都是互利双赢的,不仅能使区域景区有机衔接,还能促进旅游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与旅游企业管理的合作,促进闽台两地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集合体的发展,促进闽台成为一体的经济文化圈,还能借此为执政当局营造两岸进一步交流与互动的条件。

ECFA签订后,闽台应积极深化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努力打造“海峡文化旅游”品牌。ECFA首先是建立架构,再充实其中的内容。虽然ECFA已经签署并生效,但全面落实还有个较长的过程。ECFA的后续协商将逐步推进,什么可以做,必须找到先行先试的试验区。福建应当充分与台湾一水之隔、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优势,使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成为海西先行先试的重要载体。

一、加快制定闽台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先试的开放政策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先行先试首先重在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是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不同于大陆其他地区对台合作的主要特色,未来闽台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方式,除了发挥海西区与台湾各自比较优势,加强一般性的交流与合作外,重在政策、机制、体制上的创新与探索。国务院支持海西的意见中提出“支持开拓对台旅游市场,适时扩大大陆居民从福建口岸赴台湾旅游。支持福建试行便利两岸人员往来的管理方法,包括为台湾本岛居民办理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证件等”。福建应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尽早落实,树立对台文化旅游合作的领先地位。

(1)争取福建居民赴台旅游“自由行”更加开放

以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仍有各种限制。随着两岸直航,交通便利大大改善,“自由行”的条件逐渐成熟。特别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对台湾文化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台湾急需扩大旅游客源,因此台湾当局也在考虑进一步开放大陆游客“自由行”的相关政策。大陆居民赴台自由行于2011年6月28日正式启动,首批试点城市是北京、上海和厦门。6月底以来,自由行人数始冲不上来,表现不如预期。2011年10月13日,台湾海峡两岸光旅游协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在北京就扩大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相关事宜行磋商。台湾希望大陆能再开放五个城市,提出希望增加南京、天津、重庆、深圳及杭州等五个城市,希望在今年年底前,陆客来台自由行人数达每天500人上限。福建不应被边缘化,应主动与台湾当局协商,积极争取中央比照大陆居民赴香港自由行时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做法,开放更多城市实现福建居民赴台旅游“自由行”。

(2)进一步放宽福建与“金马澎”的旅游政策

争取扩大福建的旅行团组团去金马澎的权限,除了福建居民,还可以组织异地旅游团的外省市居民赴金马澎旅游。特别是针对参加在福建举办的全国性会议或展览的外省市代表,允许其在福建办理相关证件和手续赴金马澎旅游。

(3)放宽旅游投资限制

率先允许台商在福建投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业务以及赴港澳台地区的旅游业务。允许台商在闽投资旅游项目,闽台合作提升旅游项目科技含量和服务品质。

二、注重闽台文化旅游资源整体规划

闽台应组织编写闽台旅游合作区规划,可以邀请内地和台港澳的旅游规划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制。闽台两地要立足资源优势,整体规划,突出区域特色,以市场和竞争为导向,整体旅游规划要闽台“一盘棋”,两岸各市、县(区)以及重点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要与闽台文化旅游对接总体规划相衔接,避免各唱各的调,形成协调、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按照《海峡旅游区域协作备忘录》,充分发挥“闽台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共同协商、设计、编排连接四地的适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线路。推动闽台旅游文化的整合与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闽台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尽快与国际接轨,拓展闽台文化旅游业务,鼓励台商在闽旅游投资,协作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要重视旅游的深度开发,突出文化和生态主题,多开发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兼备的旅游项目,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旅游产品,优化闽台文化旅游产品结构。高标准规划和开发旅游产品,共同提升两岸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行业经营品质和服务水准,提高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加强景点景区、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之间的协作,做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还要借助旅游业与其它行业的相互合作、渗透,延长产业链,使各种资源产生叠加效应。

三、多方面拓展文化旅游项目

两岸互设旅游办事处后,要加强旅游市场研究,倡导、推动闽台深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市场向广度、深度发展。培育度假旅游、体验式旅游和各类主题旅游活动项目,增加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力。开发多元化的特色、专项文化旅游项目,如生态、文化、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和主题公园(乐园),美食、保健、修学、节庆、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专题旅游,以适应出游能力强的新一代旅游者的需求。

发挥闽台文化同质性强的优势,以文化传承为方向,加快闽台之间寻根谒祖、宗教朝圣、风俗民情等人文旅游项目建设

(1)向台湾推广“闽南文化寻根游”。比如办好中国闽南文化节、闽南文化论坛、客家文化论坛、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等。闽剧、梨园戏、提线木偶、布袋戏、歌仔戏、芗剧等地方剧中轮番在闽台两岸进行交流展演,促进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与台湾关系密切的旅游节、恳亲会等,加强姓氏宗亲社团的联络,通过开展族谱溯源旅游,吸引台湾民众到祖籍地旅游。

(2)组织宗教和民间信仰社团“朝圣游”。闽台宗教和民间信仰一脉相承,尤其是台湾的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主要是大陆先民从家乡分灵过去、设堂供奉的。开展宗教、民间信仰“朝圣游”,如妈祖朝圣、保生大帝朝圣、南普陀朝圣,吸引台湾游客到福建祖庙旅游。

推动闽台个性化深度旅游

(1)将台胞农业科技创业园区与文化旅游开发结合,推出“科技农家乐”。如结合地方土特产、工艺品、美食小吃、休闲购物等,开展专项营销,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体验。

(2)借鉴台湾经验,发展现代温泉休闲游。闽台的温泉资源都十分丰富,福建应向台湾学习,把温泉国际卫生标准和先进管理开发经验引进大陆,并把福州作为示范点,推动福建温泉旅游与国际温泉旅游的接轨。

3、增设直航航线,发展海峡邮轮旅游业

利用闽台一水之隔的优势,要大力培育、发展邮轮旅游业,闽台合作组建海峡邮轮旅游公司,开设专门航线,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开辟新的闽台文化旅游线路,提供多元化的旅游服务。

深度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台湾的茶文化主要由福建传入。台湾的茶文化已经逐步产业化,科技水平已经相当高。闽台两地应注重茶文化旅游氛围的营造,培育更为广阔的客源市场。闽台应联手将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结合,整合闽台茶文化资源,以茶文化为主题,深度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多种形式的演艺活动,广泛进行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养生及休闲功能宣传, 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推出“闽台茶香游”,如:“铁观音茶文化游”、“武夷山岩茶――阿里山高山茶文化游”等特色项目。

(1)合作推广观光生态茶园,将茶文化与名胜景点相结合,推出精品生态旅游线路。

要积极推广生态茶园,实现茶业与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往往产名茶的地方就是风景名胜区,闽台两地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双遗”武夷山、安溪、福鼎太姥山、阿里山、玉山、日月潭等诸多名胜。闽台合作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使传统的茶叶生产过程转变为人类观赏与体验茶事活动的全新过程, 使茶业具有生产和观光的双重属性, 同时将农事活动和旅游休闲融为一体, 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对接和优势互补,对实现茶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安溪开发了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茶叶生态探幽等旅游精品,天福在漳浦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茶博物院,中华武夷山茶博园等,把茶和旅游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福建省文化旅游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明确我省将构建文化旅游片区,而闽南文化旅游区将成为片区的重中之重。安溪县感德一品茶都入选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要项目。

(2)结合历史文化,多层面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

茶文化是一种蕴含文化理念的审美活动,对有些文化内涵的理解,还需要旅游者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和外化并进行适度的推广和普及就成为必要。在茶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中应注意挖掘和介绍茶文化内涵,让潜在旅游者对福建茶文化的特色有一定了解,进而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闽台都处于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亚洲茶文化圈内,在饮茶习俗、茶道、茶艺方面,都有相通之处。重点推出以“茶乡访古游”为中心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联手开发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演艺活动,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一方面,进一步规范两地茶艺表演,普及传统茶文化演艺项目。闽台乌龙茶的泡饮技艺都别具特色,通过闽台两地茶艺的交流和茶艺小姐的联合培训,规范和创新茶艺,普及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茶文化热潮。另一方面,联手茶文化文艺演出,打造精品茶文化演艺项目。2003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专题栏目走进安溪,推动了铁观音的宣传。由当红影星范冰冰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婀娜公主》,剧中融入了厚重的闽南风土人情和茶文化,主人公吟诵茶诗信手拈来,乌龙茶的渊源娓娓道来,闽南生活风俗比比皆是,茶艺茶道成了该剧不可或缺的情节,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安溪茶文化。目前,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是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武夷山借助著名导演张艺谋等人的高水平创意策划,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予以再现,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茶文化旅游项目,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浓缩成以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打破了传统旅游方式与审美方式,不仅首次展示了夜色中的“双世遗”武夷山之美,同时还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今后闽台要联手推出更多高质量的茶文化文艺演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大型文化旅游演艺活动,不断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活动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扬军事网省略 ;

2、搜搜百科baike.省略;

3、《闽台旅游业合作透视》,省略.cn/haixia福建海峡文化研究会;

篇14

[关键词]文化产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文化的创造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党的十精神,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支柱性的产业。云安是南江文化与西江文明的交融之地,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地方风情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其中马塘庙会、陈传说、玲珑子母灯均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如富林马塘庙会和云利醮会等规模盛大,远近闻名,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围绕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这一课题,本文对云安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思考,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云安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云安县成立于1996年,地处粤西、西江中游南岸,位于云浮市中部,全县总面积1202.9平方公里,总人口32.6万人,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山区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年轻的云安县在文化市场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10余年的培育和建设,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到目前为止,云安县文化市场主要包括全县出版物市场、音像制品市场、“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演出市场等其他市场,文化经营单位共135家,其中网吧36家,电子游戏经营场所25家,出版物经营单位(音像)35家,复印35家,印刷业2家,电影院2家,从业人员总计3000多人。在文化市场中,民营企业和经营摊点占90%以上,成为云安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

纵观云安文化产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云安从初期的文化单位率先开展的经营活动、部分文化单位试行企业化经营,到个体、私营经济开始介入,经营范围和经营领域的不断拓展,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作为新兴的行业,文化产业在云安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云安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已经开始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二、云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历经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云安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但从全县文化产业情况看,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水平偏低,许多问题仍制约着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总量和规模偏小

综观全县文化产业市场,云安的文化产业不但总量小、注册资本少,规模不大而且分散,没有明显的产业链,根本难以做大做强。

(二)产业竞争力偏弱

目前,全县的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普遍较低,这就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竞争力差,发展起来步履维艰。

(三)缺乏文化产业精品

文化产业品牌不多也不精,具有云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也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包装宣传推广和后续配套经营,能够体现云安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更是凤毛麟角。

(四)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云安文化产业人才总体来说是严重不足,尤其是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型人才高度缺乏,这不仅影响了文化消费群体的接受力和参与度,同时也影响了文化产业队伍的竞争力,无法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此外,云安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够健全,许多文化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全县文化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三、推进云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众所周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正在不断提高,追求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积极参与文体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作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该依托本地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构建文化强县的产业规划,加大对传统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力度,充分发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精品文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努力培育以点带面的龙头企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实现云安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搭建崭新的平台。

(一)深挖传统特色文化资源

云安应该依托本地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根据云安文化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传统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力度,充分发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六种文化”,即体现“开放”特质的陈文化、体现“淳朴”特质的歌墟文化、体现“兼容”特质的祠庙文化、体现“敢拼”特质的红色文化、体现“自强”特质的石艺文化和体现“和谐”特质的生态文化,并将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以文化为魂,以企业为脉,以各行业文化产业为载体,大力促进文化与各行业文化产业的联姻,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从而形成融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文化和特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二)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文化品牌是包含深刻文化内涵与特色服务的名牌产品,它既是一种有形的产品,又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可以反复转化为物质财富。云安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必须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积极擦亮云安的文化品牌。如陈文化,省级非遗项目玲珑子母灯、马塘庙会等,这些都应该作为云安的精品文化着力培育,要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价值提升其经济价值,从而实现云安文化价值链的整体升级。

(三)积极培育文化龙头企业

要想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就必须要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财力支撑,这样才能把文化做大做强。因此,要想法设法为文化产业搭建有效平台,促使一些资金雄厚、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如天山水泥、云浮新港进军文化领域,同时对全县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分阶段、针对性的予以扶持,帮助其逐步扩大生产和效益。政府还可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对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促使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使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四)努力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毋庸置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文化消费需求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文化产业的生产和再生产。因此,积极培育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引领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将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消费引导,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和精神境界,培养群众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消费观念。二是要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的制度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文化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努力维护文化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消费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社区增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通过文化设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文化消费。

(五)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

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去,为实现云安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充当强大的助推器。总投资1.5亿元建设的陈文化产业园就是吸引民间资本的成功例子,据悉该产业园分核心人文景观区、自然景观区以及旅游配套服务区组成。其中,人文景观区总投资3000万元,由县财政支持和申请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建设;自然景观区、旅游配套服务区计划投资1.2亿元,由民间投资建设。

(六)深化改革文化体制机制

现有的文化产业市场机制由于不够健全,导致许多文化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也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想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制定科学的文化人才引进和激励制度,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同时要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和特色文化基地的建设,增强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此外,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提升文化市场经营规模和档次,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强调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省、市也对加快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做出了新的部署,这无疑给云安的文化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云安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抢抓机遇,步调一致,多措并举,围绕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地方风情文化资源大做文章,相信必定会大有作为,早日实现文化强县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凤华,陈倩.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经济论坛,2010年第4期,第123页;

[2]徐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及特征.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期,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