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样的生命范文

多样的生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多样的生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教学改革;导学案;学生差异;学科差异

一、由于学生的差异,是否都适合采用一种模式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两个班级却出现了不同的状况。在一个班课堂是这样的:一节课学生基本上处于静静听讲的状态,同学不喜欢当众质疑,但一旦形成思考,就很全面很深入,并有自己的创新。而在另外一个班:他们激情四溢,课堂上总处于一种激烈的争辩中,常常思维开阔、精彩不断。

这是两个全然不同的群体。这中间的差别在哪里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学生特点的差异。那么,对于那些稳重慢热型的学生,他们不喜主动去感悟怎么办?

就如近日所上的《变色龙》。对赫留金、独眼龙及围观的群众的认识,翻出我的备课笔记,只有一个问题,“你对他们怀着怎样的感情和态度?”下面是学生的众说纷纭。而在这个“稳重慢热”的班级中,我再次尝试抛出这样的问题,不出我所料,我的学生都在等待同伴的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抛出了几个问题:“赫留金为何被狗咬?”“为何举起他的手指头如胜利的旗帜?”伴随着这些问题,学生的思路逐步开阔,民众无聊、麻木的精神状态也很好地呈现了出来。

两者比较,显然前者更凸显学生的个性解读,从课堂的氛围、解读的深度、师生对话的展开情况看,效果都是让人满意的。但是,如果坚持用前一种设计让我那些“稳重慢热”的学生自主解读感悟,我想等待的时间是很长的,还是教师站出来多设引导,多讲讲话。

二、由于学科的差异,是否都适合采用一种模式

数学、语文学科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解决问题,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是遇到问题就在组内讨论,而且通过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也发现,即使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组内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学习优异的学生,那些学困生在组内基本就没有表现的机会,更谈不上深度探讨。由此看来,小组合作虽然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但也使那些学困生更加惰于思考,不利于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

由于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生命教育的缺位,青少年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有关方面调查显示,在中小学生中,曾有13.3%的人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4.9%的人尝试过自杀,“特别想自杀”的占17.4%,青少年自杀日益呈现低龄化;在大学生、研究生中,轻视生命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而漠视生命的另一个恶果是不尊重和珍惜他人的生命。

从偏僻的山村来到喧闹的城市,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向孩子灌输只要分数考得高其他都无所谓,并拼命使加压力,产生偏激情绪,从而使孩子人格畸形发展,甚至走上极端。教育活动本应是帮助每个人更杰出,让孩子学会自尊、自信、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现在非但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反倒让孩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幸福感,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教育行为的断裂,由于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们需要的我们没有给予,而给予的是他们背不动的东西,结果把孩子压垮了,过早地把他们压向死亡。

一、提升耐挫能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是最强的支持力量。首先,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挫折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开挫折,永远一帆风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人生的常态。只要能坦然面对,勇敢正视挫折,就能把挫折作为进步的台阶、成功的起点。其次,要教育孩子懂得,挫折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它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获益。“自古雄才多磨难”,让孩子懂得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是一种人生财富。如果将挫折当做垫脚砖,会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于独立意识强的孩子,父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遇事冷静,使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危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避免固执、偏见和蛮干;勇敢地面对现实,进行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增强抗挫折承受力;学会掌握自我心理调整、自我控制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身的行为。另外,还要教育孩子善于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放眼未来,努力摆脱痛苦,吸取教训,迎接新的生活。

二、敬畏生命之花

对生命的珍爱应从小培养,并在每一个生命历程之时潜移默化地强化。首先,用自身成长感悟生命历程。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相关的生命历程教育片、阅读相关的资料,或由妈妈给孩子谈生育的体验展示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事故材料,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把孩子从胎儿到出生以及成长的过程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可以是录像、拍照、写成长日志等)。这样会使孩子真正了解生命的珍贵,树立起强烈的生命保护意识。

其次,以事实体验生命珍贵。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父母不妨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懂得生命的可贵。比如,让孩子养一种小动物,每天照顾它,给它喂食喂水,看着它一天天健康成长;在小动物生病的时候,怎样帮助它、精心呵护它,使它渡过难关。

第三,引导孩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家长要教育孩子爱家人。电视广告“给妈妈洗脚”为何如此震撼,身教胜于言传。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感化引领孩子懂得关爱,学会体贴。同时可在孩子过生日时进行感恩教育,一位前人说过:死,是生者的痛苦。告诉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很不容易的,是妈妈冒着生命危险生下来的,从诞生之日起,他的生命就不完全只属于他自己,他的生命是爸爸妈妈给予他的最珍贵的礼物,寄托着爸爸妈妈最深的爱和希望。所以不能够糟蹋它,也不能浪费它,更没有任何权利结束它。要让孩子懂得,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坚强地保护自己的生命,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家长和所有的亲人。生命不能弃之如草芥!卢梭曾说过:“一个人抛弃了自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抛弃了生命,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要让孩子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就应该引导他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再说,你还没有体验美好的丰富多彩的人生,没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没有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怎么能选择轻易离去呢?并要反复强调,选择轻生是懦夫,是愚蠢的行为。

三、正确诠释生死

增加学生正确认知死亡的教育。不知死,焉知生?死亡也是生命的存在形式。毕淑敏的《预约死亡》之所以引起轰动,就是唤醒了人们对死亡的关注和反思。要给孩子补上“如何面对死亡”这一课,让他们接受一堂沉重而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课,让孩子对生命进行全面思索。

家长要科学认真地和孩子一起谈论和解答生死问题,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这是家长的义务,更是家长的责任。以下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对死亡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即使偶尔说到死亡也闪烁其词;用童话和寓言来说明死亡,给孩子传达一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的信息,使他们觉得死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特别是一些死而复生的童话故事容易让人对死亡产生好奇感,在精神抑郁的时候,就有可能去做死亡游戏;对死亡给予错误解释,如奶奶去世了,却告诉孩子,奶奶“睡着了”,或者亲友突遭变故死亡,却说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这些“美丽的谎言”是对“死”的最大误导。

四、强化自护教育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剧增,交通事故成为小学生被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孩子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十分必要。家长不仅要教会孩子懂得交通法规并自觉遵守,还要教会他们在骑车、步行时如何避让他人,如何防备他人碰撞自己。例如,骑车时速度不可过快,不可多人并骑,发现刹车失灵时要及时修理,始终保持车况良好,以减少交通事故。

2、开展险情求生教育。小学生幼稚、纯真又缺乏避险经验,碰到险情往往束手无策,求生能力较差。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也很深刻。因此,必须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相应的训练。例如,让孩子学会游泳,掌握火灾、洪灾、煤气泄露、食物中毒、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以防不测事件对孩子生命的伤害。

篇3

晋群:就从昨天晚上我看的一场话剧开始吧。孟京辉的《恋爱中的犀牛》是近年国内顶尖水准的话剧,相比电影票来说,可以说票价不菲。但让我震惊的是,昨晚的演出全场爆满,而且年轻人特别多,20岁出头、30来岁的人占绝大多数。在昆明这样一个边疆城市,印象中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文化资源也相对稀缺,这样高水准的演出在过去是很难在昆明看到的。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演出结束后,演员们由衷地感慨,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会有这么高水准的观众。在两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没有听到过一声手机响,没有人喧哗。所以,我觉得在昆明是有这样一种文化土壤的,体现出对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我在昆明出生,在北京读书、工作,再到国外读书,溜达了一圈,最终选择了回来。为什么要回来?就机会来说,昆明不能跟北京相比,竞争实力就更不用说;吸引我的正是云南所拥有的一种特殊土壤、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我们想要的,不是大都市那种活色鲜香、热闹纷呈的生活,而是小城市这种相对安静、安逸、能享受到这种也许不宏大、却是每个人真实可感的文化生活。在我的身边,有不少像我这样的朋友或学生,他们离开、回来,在这里做小剧场的演出,几十个人的场地,有人演,有人看;做服装设计,呼朋唤友来走猫步、做服饰展演;还有的做摄影工作室、拍独立纪录片,比如说两年一次的“云之南”纪录片展演,不敢说在国际上,但至少在国内已经很有影响了。

记者:这样一种生活,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事业,当然也不同于世俗的小日子。换句话说,就是把事业和过日子很好地融在了一起,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完美统一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只有在云南,在昆明这样的地方才能实现。

晋群:是的。我们这些在别人眼中看来可能很不“安分”、但最后又选择了回家的人,坦率说,也有波折,也有纠结,也有困扰,但是,之前走过的那些路肯定不是白走的,都是在为今天、为未来的选择打基础。当然,选择也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这是你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主动选择总是一件好事,也正是因为我们曾经可能比其他人更主动地去“折腾”,我们更有了一种主动选择生活的资本和勇气,有了更坚定自己目标的底气和坦然。

记者:也说明主动选择的可能性有主客观的条件,从主观层面上看个人是否有坚定的目标,是否愿意努力,是否具备这个实力;从客观层面上说,社会的开放程度所提供的机遇和舞台空间是否足够多,足够大?这种选择在我们这辈人是难以想象的。作为后的第一代大学生,我们曾经被称为“天之骄子”,一出校门就拥有得天独厚的机会和资源。一旦拥有也就很难舍弃,也因此成了束缚我们的枷锁。当你生活在一种相对满意的状态下,你就会滋生出一种惰性,从不想变到不敢变,包裹在我们身上的那层壳越来越厚,最终把自己都挤压没了。自我消失了,也就无所谓选择,只能接受被选择的命运。我们眼睁睁看着自己周围的世界一天天变化,当“跳槽”、“自主创业”,尤其是像你们这样出去了又回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发现,今天的社会对于多种生活方式、多元价值观的接纳和包容已经渐渐变成一种常态。

晋群:我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这一两年几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像《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等,都把年轻人逃离固有生活轨道、追寻青春理想的精神家园放在了云南,似乎这些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青年们,都觉得只有云南才会告诉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尽管电视剧有其商业的噱头和目的,但也因此说明作为传播受体的观众有这样的一种需求和倾向,也说明云南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一个心灵可以寄托的地方,它不像那样远不可及、高不可攀、甚至带着点神圣的意味,它似乎更世俗、更容易到达,也因此,可以说多了一些人间的烟火味,所以才让这么多人对云南心之神往。这是云南这些年的开放、自我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带来的结果。

记者:这种变化也许不是近十年才发生的,或者说十年前的准备和储备才有了今天的厚积薄发。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文化的沉淀一样都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你只是看看别人怎么生活就来模仿,那一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长久的。

晋群:是的,今天大众传播的发达,让我们去了解别人的生活变得非常容易,电影电视,还有广告,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现代化的生活,什么是时尚的生活。但是,我反而会觉得人际传播的作用在这种全球化的浪潮中其实更为突出,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多时候远远比媒体的传播影响要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跟我每年都到国外旅行有很大的关系,当我真的来到一个遥远的国度时,我会发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人过的是越来越相像的生活,特别是在人的性格、行为上,个体差异比文化差异更为显著。就像我身边的外地朋友来过云南都会喜欢上这里,这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会带他们去过我的生活,他们是在我的生活中喜欢上云南的。

记者:而且他们对这样的生活会很羡慕。曾经有人说:当北京人在讨论“什么是生活”的时候,昆明人已经在生活了。现在被很多人推崇或效仿的徒步旅行,早在20年前昆明就出现了自发的人群,而且还有了登山协会一类民间机构。越来越多的人把这种亲近大自然的行走当作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昆明的年轻人在周末假期租辆房车出去玩几天,已经风行了近十年。

晋群:现代都市里的人,孤独是一种常态。哪怕你成天忙碌,不断地跟人打交道,可你的内心其实是孤独的。所以现在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很多年轻人都时兴通过网络结对组团去旅行或徒步,但是在云南、在昆明,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可能就在你的身边,就像我们去看话剧,坐下后发现前后左右都有熟人,你一下子就觉得“同类”就在身边,自己一点也不孤独。

记者:你所描绘的这种昆明现实的文化生态以及昆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以往人们对于云南的刻板印象就是少数民族、就是艾滋病,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多元文化并存、多种生活方式并存的人文生态。

晋群:因为自己也参加过不少的艾滋病国际项目,我们有朋友就曾说过,全世界做艾滋病(防治)最好的地方就是云南以南的地方;这话可能政府的人不爱听,但是,这实际上也是在说,在这块土地上会诞生很多世界领先的理念和技术,会让我们用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更多的东西。

记者:当我们有了更大的视野,我们也就拥有更加开阔的胸怀。我们看到多民族共存的一种独具的包容性,能够包罗万象,外来的先进文化理念、生活方式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看到了云南的一种国际化视野。

晋群:从历史上来说,云南从来都不是末端,反而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前沿,我们知道的怒江大山里的教堂和传教士,蒙自开远曾经如香港般的灯红酒绿、连通大海的米轨火车,西南联大时期的大师云集、思想荟萃……这些不同时期外来文化的涌入使许多先进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云南因为种种原因落了后,但这些由于社会变迁一度以为消失了的东西遇到合适的机遇,就会以新的姿态绽放出来。现在云南省提出的“桥头堡建设”战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就会更接人气。

篇4

如果说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最让我感动的,那便是我可以每时每刻地看种子发芽,看繁花似锦,看落花纷飞,在感受生命律动的同时,也让自己在大学里像一粒种子、一朵花那样,完成自我的进化。

我在中农大学园艺

园艺,《辞源》中称“植蔬果花木之地,而有藩者为之园”,《论语》中称“学问技术皆谓之艺”,因此栽植蔬果花木之技艺,谓之园艺。老爸打趣说:“大学里有那么多专业,你非要学什么园艺,那不就是种花种菜的活儿吗?要学这个,老爸带你去乡下爷爷的小花园和菜园子里逛一逛,看看是本科出身的你厉害,还是‘泥腿子’出身的爷爷厉害。”让老爸这么一说,原本一个特高大上的专业瞬间就变得无比接地气。我笑着对老爸说:“在中农大学园艺我一点也不后悔,而爷爷的小花园,只要放假,我一定非去不可。”

中农大的农学院从一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组织知名教授讲解植物生产新技术,传授科研的理念、文化和价值。同学们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科研实验室和公共的科研平台。从二年级开始,学院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了解科研最新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同学们从三年级开始,根据个人意愿、专业兴趣、就业意向等考虑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深入学习。

在两年大类的基础课程学习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园艺专业。这是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我们主要学习包括花卉、蔬菜、果树以及设施园艺四个方面的课程。除了平时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外,我们还需要到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从大三起,我们经常到实验田实地学习,包括掌握作物的生长规律、合理安排作物生产等。学院每年暑期还会安排同学们集中到校外实习,引导和提高大家解决生产当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所有的课程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观赏性园艺,尤其是花卉园艺,打算本科毕业后能够考上这个方向的研究生,继续研读,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园艺师也是很不错的。

在农学院,最好的成长就是认知、融入传统,像植物一样,哪怕每天的成长只有一点点。同时,你还要不断努力留下创新的标记,就像一粒种子的进化。老师经常告诉我,要想在短暂的大学时光中在自己喜欢的园艺专业上取得较大的进步,仅仅局限在学校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的课本知识以及图书馆中浩瀚书籍上的知识不能有所遗漏,而那隐藏在市场和田间的学问更为宝贵。所以,每年繁花盛开的季节、绿野飘香的时刻,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知识和丰富技能最好的时光。

由于兴趣使然,在课余时间,我总是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花店和花卉市场上,留心观察每个季节什么品种以及颜色的花卉更受人们的喜欢,与花店老板探讨一束捧花、一盆盆景的搭配与设计,与花友们一起赏花之资,品花之味,与花农一起游走在田间,看花的栽培与成长……这些都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每个人最初来到中农大时都是一粒种子,那么经过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种子已慢慢成长并扎下深根,和母校血脉相连。中农大见证了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我们也见证了中农大一个个有关生命的的奇迹。

实习中的花间事

园艺班的学生一年四季总是很忙,忙着种花,忙着赏花,我们拈花一笑的那个瞬间让中文系的小生们驻足,让摄影班的同学连按快门,当然照片中的主角似乎永远都是手中的花,而非花中的人。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依然很自豪,因为这朵花从一粒种子时的静默到馨香满园时的繁华,都离不开我们的陪伴和呵护。

大三那年暑假,我在一家花木基地实习。经过那次实习,我对花卉的栽培、管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花卉的种植发展趋势有了初步认识,并通过这次外出实习对我的耐力进行了一次考验。在实习中,我主要做一些关于兰花的养护管理、插花以及酒店需要的观赏性植物与花卉的派送。

我将园艺苗木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到花木的管理、养护、运输等方面。从兰花的培育场地到遮荫、防雨、浇水、施肥,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兰花的生长习性来做,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遗漏,否则当花开的那个瞬间,你将是满脸的失望,而此刻你能做的便是等待下一个花季的到来。就拿兰花的避雨来说,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如果下雨时间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时应多浇水,使盆内热气排出,否则会使兰花损伤,甚至烂根枯死。如果阵雨后接着又出太阳,则需要及时遮阴,以免地上热气上升影响兰花生长。雨水多的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的阶段,如盆土太温会引起叶芽生长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时,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调节盆土湿度。瞧瞧,这兰花可真是难伺候啊!

可是尽管如此,当花田里的花如期绽放出美丽娇艳的花朵,当花商满意地带走一株株在你的尽心照顾下而大放异彩的花卉时,你还是会和我一样,心里是满满的欣慰和高兴,你会觉得自己无比专注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篇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优化育人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践教育战略主题之核心的根本保证。基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天津市汇森中学的人才观定位于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未来社会的成功者。学校秉承“求真、至善、尚美”的育人原则,以多元生命教育为核心特色,坚持为课程融入斑斓的“多元”成分,让创新的课程建设凸显生命的魅力。

“给每一个青春生命注入成功的密码,让每一个青春生命绽放灿烂的光彩”,是汇森中学的核心教育价值观。我们把生命教育定义为“全人教育”。通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使学生珍惜和敬畏生命,学会生存和生活。通过引领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和发展个体生命,追求生命的完美与幸福,实现生命价值。我们把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内化到教育行为中,以课程建设为根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依据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构建了以国学教育、艺术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科技教育、思维训练、生涯规划等组成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对应达成陶养生命、美丽生命、多元生命、创意生命、护航生命、绽放生命等多元生命教育目标,逐步形成了具有汇森中学特色的多元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一、构建多元生命课程,优化育人模式

教育不是单纯的升学率,更不应是对生命鲜活的无视。生命的意义在于充满无限的创造,而创造的活水就在于激荡生命智慧的波澜。基于这一理念,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了我校多元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汇森中学的多元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由“基础系列”“拓展系列”和“成功系列”三大系列构成。

基础系列课程由“智慧生命”“尊重生命”“陶养生命”“润泽生命”和“护航生命”五个模块构成。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生活实践原则,由点至线连成脉络,主要包含国家课程和涉及安全教育、国学教育、道德与修养、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的校本课程。基础系列课程旨在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具备生存、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拓展系列课程由“美丽生命”“创意生命”和“绽放生命”三个模块构成。依照学生的个性、能力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由线到面形成阶梯,主要包括“艺术课程”“科技课程”“机器人课程”“注意力训练课程”“思维拓展训练课程”等内容。拓展系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关注学生个性和特长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和机会,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成功系列课程由“经营生命”和“多元生命”两个模块构成。主要包括“领导力课程”“职业规划课程”“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智能课程”等内容。通过多元的课程学习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形成多元智能的发展,增强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使命感,培养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在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基础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与幸福。

二、实施多元生命课程,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创新是生命力的象征, 更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汇森中学的生命教育,就是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建构的教育模式,我们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点带面的思路,以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为根本,以特色校本课程的创新开发为主干,以学生社团的创意建设为枝叶,将培养学生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深深熔铸于学校课程的文化内涵中。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

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艺术课程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校将国家课程中的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四个学科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提升国家课程的选择性和兴趣性。授课采用“1+1”模式,即1节选项课 + 1节必修课。所谓选项课,即为学校统一在学科原有课时中,规划出部分课时,发挥教师特长,结合学生兴趣,开设不同项目的学科选项课。按照年级进行分段选项,涉及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跆拳道、踢踏舞、合唱、工笔花卉技法、陶艺设计与制作等。学生走班上课,进行小班化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选项课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为综合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特色校本课程的创新开发。

创新素养是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综合体现。我们开发的特色思维训练课程,充分培养学生不同领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综合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其中的“机器人课程”能够充分发挥机器人技术的综合性、先进性和自我更新性,综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思维拓展训练课程”与学科教学相整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训练思维的逻辑性,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注意力训练课程”是利用脑反馈训练技术,提高大脑利用效率和注意力水平,更好地发挥大脑的潜能,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质量的目的。

3.学生社团的创意建设。

多姿多彩的学生社团是我校实施多元生命教育课程的又一个维度。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极大的创造能量。霍斯曼在《艺术与学校》一书中指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艺术。” 艺术教育就是创新教育,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生命教育也需要艺术的表达,“晨曦艺术团”“晨曦广播站”“书法轩”等艺术社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能力,更是唤醒生命的灵动与飞扬。它们发掘了学生潜能,展示才华、张扬个性,增强了自信。“Ipad音乐制作”“陶艺坊”“手绘墙”等社团则以“创意”为切入点,突出创造性和实践性,既使校园处处充满生机,又实现了创新教育之目的。

三、探索学习方式的变革,着力生命习惯的改变

在多元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创新素养,使其生命价值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篇6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练习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A.多种多样的生物

B.土壤

C.植物

D.动物

2

.

下列(

)不属于我国的珍稀动物。

A.白鳍豚

B.丹顶鹤

C.袋鼠

3

.

和蚕不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A.蜘蛛

B.蜻蜓

C.蚂蚁

4

.

目前濒临灭绝的动物是(

)。

A.海虾

B.麻雀

C.大熊猫

5

.

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

)细胞组成。

A.一个

B.多个

C.无数个

二、填空题

6

.

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________。

7

.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______多样性、______多样性、______多样性。

8

.

生物细胞的____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____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____也是不同的。

9

.

每立方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

A.几十亿个

B.几百亿个

C.几十万亿个

D.几百万个

10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___________的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___________和生存环境。

11

.

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三、判断题

12

.

所有植物的花繁殖后代时都需要昆虫帮忙传粉。(______)

13

.

随着季节的变化,校园生物的分布也会随着发生变化。(____)

14

.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不能偏食

。(_________)

15

.

蝌蚪在水里长出四条腿就变成了青蛙。(_______)

16

.

单个细胞都很小,鸡蛋太大,所以鸡蛋中的蛋黄不是单个细胞。(____)

17

.

蜜蜂、蝎子会蜇人,见到它们就要打死。   (______)

18

.

秋天,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会萌发。 (_____)

四、简答题

19

.

想让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更好,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20

.

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点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

3、4、

5、二、填空题

1、2、

3、4、

5、6、

三、判断题

1、2、

3、4、

5、6、

篇7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其实他们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对万物莫不有自己的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世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答案。

或许理解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人总只能占一位置,一位置就只能见一方风景。不同的只是,有的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的人站得低些,见的片面些。一张白纸上有一黑点,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张白纸,有的则认为那是一团黑点,他们从不同角度看,答案便多样。

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多样。一团乱麻,头绪纷纷。可以像徐志摩那样细心地解,解得“眼儿疼,手指酸”,可终于笑解烦恼结;也可以借长剑,手起刀落,亚历山大王除了连环套。哪个是更好的方法?殊途同归,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的人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

多样的方法形成了多样的答案。面对这个考题,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记叙文,甚至写诗歌;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有多彩的选择。可以扬鞭大漠,可以隅居江南,可以坐拥书城,可以铁马金戈。只要我们记住对祖国有益,那么人生的答案尽可以丰富多样。

多样的理解,多样的角度,多样的方法,多样的答案。

篇8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模式 改革 要求

1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1 多样化

当今社会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各种学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多样化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这种时代特征为教学结构多样化提供了发展的前提。现代教学的目标是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然而每种教学模式只能承担起实现全面发展任务中的某个方面,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都不具备多样化的功能,都不能单独地完成如此复杂的教学任务。因此,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就要求教学模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发挥不同模式的优势,将其长处发展到最优化,然后再整合,以达到既多样又全面发展的目标。

1.2 综合化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并非杂乱无序的多样,片面的多样或者多样的片面都难以完成现代教学任务。如果多种教学模式不能有机地综合,形成一个统一体,其效果必然会所有降低。因此,教学模式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是多样化的综合,并不是将几种教学模式简单地罗列,而是要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育理论作为基本原理、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制度的多样的综合。①

1.3 人性化

以往对教学模式的界定物化倾向太浓,而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如今,随着对学生主体性、教师主体性的关注,教学模式也需要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教学模式“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存首要掌握的生活知识和技能,而最根本的是人的价值生命的实现。”②可见,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是指向人的发展,将人性化提升到首要地位。因此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要凸显人的价值,将教学模式由一种无人的状态转化为有人的状态。教学模式的本体价值是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1.4 审美化

一直以来,人们一直热衷于讨论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践运用,还有教学模式的建构于创新,但是很少有人将审美化作为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研究。教学模式的审美能最大限度唤起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达到相互沟通和融合。教学模式的审美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命融为一体,将教学目标的达成发展为学生学习生命力的积极表现。教学模式的审美发展将师生共同置于审美的意境中。师生之间打破原有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融入到一种平等的、轻松的、自由的、对话的教学情景之中。

2 教学模式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

著名学者叶澜、艾伦等认为,一个优秀或成功的教师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随着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要随之发展。教师要有能力驾驭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在多中取优。如果在教师的专业理念中只有一种教学模式的话,那他将只会“以不变应万变”。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只有教师有这种意识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给学生。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要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吸收其他学科的精髓,与自己的专业相融合,避免杂乱的多样化。

2.2 教师专业能力的综合化

21世纪所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于具备综合知识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不能完全等同于综合化,但是多样化是综合化的前提和基础,而综合化是多样化的提升。首先,教师要有多样化的意识,(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33页)如果教师坚持“以不变应万变”,抵制多种教学模式的存在,也就不会去追求多样的综合。其次,教师要有综合的能力。面对多种多样的模式,如果没有能力或者不能有机的进行综合,那么教学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大大削弱。

2.3 教师主体性意识的提升

在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样不能忽视。人们普遍认为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就是如何快速高效地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这实际上忽视了教师的成长,遗忘了师生之间的共同生长。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向理解,走向体验,反对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学生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成为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参与者。

2.4 教师审美意识的发展

在人们的意识中,教师一直在为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努力,教师是学生知识道路上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源泉。但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却忽视了“美”的存在,也淡忘了审美意识。教师要具备为学生提供充满审美意境的教学环境的能力。“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追求的一种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美的方法和规律来改善教与学的条件,使师生在教和学的活动中既有美的享受又能够更好地沟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评价观念,在评价尺度上也应以审美化作为评价标准之一。总之,以美的尺度来衡量,把评价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个人,让学生自己去衡量、体味与把握,寻找通向学生自由发展、身心和谐发展的途径。

总之,只有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能够跟上教学模式改革的潮流,改革才能达到原有的初衷,整个教育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士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6).

[2] 刘世,田宏杰.基于责任事件的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

篇9

一、开设技能类课程,成立各种兴趣小组

技能类课程是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使中学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定的社会环境也要求我们改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同时,开展素质教育,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一些技能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因为人的认识发展与技能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的体现者,心智活动又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两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

我们从落实双重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出发,经过认真的准备,在全校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书法、播音等技能类课程。学校自筹资金建立了专门的教学和活动场所,并购置设备,选聘兼职教师,逐步做到了师资、教材、基地和经费的四落实。每学期末,学校对技能类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试、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这对学生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确立志愿服务目标,提供社会实践场所

根据实际,我们在植物园、黄龙渠湿地公园和产业集聚区建立了三个服务基地,引导学生服务社会,热爱生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我们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育序列,原则上安排一个年级参加一个基地的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

三、组织校外小队活动,丰富假期教育内容

鉴于学生会在寒暑假中出现教育间断状况,学校以生活区为单位组织起“快乐的校外小队”20余个。每学期末,在教师的分头指导下,要求队员们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订计划,自定内容,自聘校外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

他们到社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耳闻目睹的事实,使学生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写出了有思想、有水平的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之情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油然而生。同时,在假期中学生们自发组织联欢会、智力竞赛、法制讲座、理想畅谈会、学雷锋服务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亲自体验到了党的各项改革开放政策和措施的生命力,激发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篇10

税务干部演讲范文:激情人生三百年范文

只要你的内心充满激情,就能够永不退缩,创造出美丽、灿烂的快乐人生。

什么是激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激情就是拥有快乐,只要快乐,就有了激情;有的人认为激情就是年轻的活力,有了活力就是有激情。多样的人、多样的思维,多样的答案,激情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激情=理想+事业+勤奋+奉献。

“心中没有理想,生活便索然无味。”正如著名诗人流沙河所说:理想是石,敲击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进黎明……

作为一名税务干部,我们应该把为祖国的税收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作为理想。必须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让党员的先进性在服务纳税人之中得到充分体现。

常听人说:要干一番事业,其实就是在自己从事的职业上做出一番成绩。赫尔岺曾经说过“抱着一颗正直的心,专心致志干事业的人,他一定会完成许多事业。”我们所从事的税收事业是由无数具体工作组成的。作为一名税收工作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做到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切实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你所从事的事业,一定会让你的人生熠熠生辉!

“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个人天资再高,如果不勤奋努力,决干不成大事业。勤奋说易不易,说难不难,要努力使它成为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成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习惯也就成自然了。就税收工作而言,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税收法规和政策,加强税收征管,从而使税收宏观调控和组织收入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制度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此,我们不能无所事事,简单应对,而应该广泛深入学习税收知识以及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思路,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业务素养,掌握为国聚财的本领。

篇11

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即使是不熟悉的小动物、小植物,他们也充满热情。那么,农村小学孩子们怎样在原有热情的基础上对生命世界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呢?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声音、图象等信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能促使学生感知迅速、思维灵敏、想象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六年级科学《奇妙的人体》一单元时,讲到身体内部结构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对自己身体内部的研究很感兴趣,如果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通过抽象的想象去理解,去回答问题,这样的学习,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播放身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动态的心跳、胃的蠕动等,再加上教师以讲解员的形式进行旁白。学生观看到了平时不可能看到的画面,倾听老师的旁白,兴趣顿生,求知欲受到激发,注意力被画面和动画吸引过来,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在讲五年级科学《生命的延续》这一单元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播放各种动植物的生殖过程的视频资料片,让学生真正明白新生命是如何的诞生的。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二、远程教育资源是老师、学生教与学的“催化剂”

在小学科学阶段涉及到地球与宇宙的知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还有天空中的星体。面对这些内容,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呢?如果靠简单的讲解与看挂图或者做几个模拟试验,是远远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的的。远程教育资源给我和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刮目相看”,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对天空中的星体撩起了神秘面纱,认识到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给科学带来了生机。记得在讲《多样的天气》一课时,我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多样的天气,描述各种天气现象。虽然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看图说,但感觉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在领悟多样天气的科学术语上还有一些欠佳。今年在讲这一课之前,我就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大量的搜集与课上有关的教学图片、教学课件,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样天气的图片,立刻把学生的目光都聚在一点上,学生欣赏着多样的天气所带来的美,不时还发出“哇”的赞叹声。学生在看完图片后,学生的思维火花立即喷发,说出“阳光普照、乌云密布、晴空万里、大雨滂沱、白雪皑皑、骄阳似火、春暖花开”等等许许多多的描绘天气的词汇,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我还利用课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如出示视频课件,让学生自己边看课件边听,并用科学术语描述天气晴、阴、雨、雪的变化的过程,然后老师再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就已经把教学难点解决掉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远程教育资源是老师、学生教与学的“添加剂”

远程教育里不仅有随年级的课本知识、文本资料、视频课件,还有许多其它资源:《时事动态》《专题教育》《少年文化》《为农服务》等栏目。在这些栏目里,学生最喜欢《少年文化》里的《文史大观》《人物星空》《科普之窗》《军事迷彩》《戏剧欣赏》栏目。他们在看这些栏目时,就会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经验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判断能力等。自然地掌握了科学课学习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思考、处理方法,学到课本及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极大的弥补了作为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内容的匮乏,使我们的孩子得以快乐成长。我比较忠爱远程教育里的《教师发展》,让我聆听专家的讲座,观看课堂实录课,使我的教学理念得以提升,同时又学到先进的教学经验。在远程教育里查找资料,搜索课件,成了我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能让我的课上得更精彩。正是在远程教育的伴随下,我和我孩子们在提高,在成长。

四、结语

篇12

关键词:思品课堂;生命彰显;教育活动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因此,教育的开端应当是“尊重生命”而绝非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要让学生懂得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幸福。简而言之,“何以为生”仅仅是教育的初级阶段,“为何而生”却是教育的终极意义。因此,生命教育于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发展来说是极具意义的,下文就生命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及如何具体开展进行讨论。

一、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的宝贵众所周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初中生还处在一个成长发展的阶段,他们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念和对生命的充分认识,在遇见挫折后更多的是采取消极的应对措施,没有妥善的处理方式,更无法用良好的心态应对,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继而走上不归路。除此之外,在和他人相处过程中稍有摩擦则大动干戈,这些均导致了青少年伤人事件的增加,更是生命教育缺失的体现。生命教育已经成为现今教育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思想品德课堂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更应当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感悟生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继而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二、生命教育开展的具体方式

(一)教材挖掘,强化生命关注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三条主线: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涉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三大板块内容。这是在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在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初中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学科,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本身蕴含有较多的生命教育素材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显然对生命教育在思品课堂中的开展是极为有利的,也为生命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和研究教材内容,尽可能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以之开展生命教育自然是收效更佳的。

如《珍爱生命》这一节内容的教材内容显然是极适宜开展生命教育的,这一节主要是对“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让生命之花绽放”等内容的阐述,让学生逐步认识和欣赏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和那一份让人肃然起敬的可贵。还有《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等内容,向学生宣扬坚强的意志和耐挫能力,这是每个生命个体在生活中所应当具备的,唯有具备这种耐挫和抗挫力方能更好地适应生活,享受生命和人生。除此之外,《自我新期待》等内容是引导学生增强对自身的认识,在充分认识自身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继而让生命更加精彩。思想品德课堂是生命教育开展的绝佳场地,这一点在教材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要于初中思品课堂彰显生命的光彩,教师首先应当着力于教材专研,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和意义,继而强化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理解。

(二)走进生活,注重情感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强调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基础,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实践生活就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念。因此,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设置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美好,进而教会学生学会生活,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角色扮演,多样课堂形式

初中生还处在一个身心成长发展的阶段,他们倾向于自身喜爱的事物,处事感性胜于理性思维,新奇、多样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兴趣教学的方式并不仅仅适用于语文等蕴含情感较多的科目,思品课堂当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将生命教育的开展蕴于快乐中,让学生乐于学。如我们可以采用某个精彩和蕴含生命信息的情节片段,可以源自于网络、生活或者是书本中等等,让学生充当其中某个角色,让他们自导自演,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学生在对情景的编排中不断揣摩角色的思维和动作,在表演中真切的感受和体验角色的心理,台下的学生同样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欢乐和情景中宣扬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观念通过蕴于情景这样悄然的形式走进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在欢乐中自然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收获感悟。这些往往是优于传统教学效果的。

参考文献:

1.周华.浅谈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1:11.

篇13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一个以关爱万物、呵护生命为主题的纪念日。这个日子又一次提醒人们,在地球上,我们还拥有许许多多,跟我们共同生活的生物伙伴。

从2001年起,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这个国际纪念日的确立,说明生物多样性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更是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对现代科技技术也同样不可或缺。可见物种有着更深远的意义。版权所有

然而,在这个问题重重的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也早已面临危机。不少人对待这些共同生存在地球上的伙伴,不是友好相处、不是合理利用,而是拼命的攫取,以满足一己私利。在肯尼亚,利欲熏心的偷猎者疯狂的猎取着非洲野象;在泰国,每年进行着上千桩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在巴西!墨西哥!马达加斯加!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蕴含着丰富生物的热带雨林,每年以一百万公顷甚至更快的速度在减少。这些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目前全球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物种一旦消失,就将永不再生!更严重的问题是,消失的物种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人类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作为世界较早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我国制定相关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版权所有

篇14

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地区内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我们今天所见的生物多样性是数十亿年进化的成果,它形成了一个生命网,我们人类是这个生命网上的组成部分,并完全依赖它。

我们可以从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角度去理解这种多样性。到目前为止,已经识别的物种数量大约是175万,其中大部分都是诸如昆虫这样的小生物。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实际有1300万种生物, 而其估算范围是从300万到1亿。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各物种内存在的遗传差异。染色体和基因等可以构成生命的组织结构决定了每个个体和物种的独特性。然而,生物多样性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生态系统的种类,比如沙漠、森林、湿地、山峦、湖泊、河流和农业景观。在每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形成一个生态群落。这个生态群落不仅与其他生态群落互相影响,还会与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互相影响。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友情链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