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进入2015年,在世界经济调整分化和国内发展“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中央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协调配合,使得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经济平稳转入新常态和“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展望未来,为使宏观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求进态势,应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的作用;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灵活性,使货币条件松紧适度,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区域政策应协调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各项改革。
宏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等下行压力,宏观经济管理层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初步抑制住了2015年初经济增速较快回落势头,经济运行缓中趋稳,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1.经济运行缓中趋稳,主要生产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同比增长7.0%。从环比看,一、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4%和1.7%,环比增速触底回升。(参见图1)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结构优化。2015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46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2%,增速比1-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参见图2)
3.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幅度减缓,市场销售继续回暖。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62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6月份减缓0.2个百分点。(参见图3)
4.社会消费品总额企稳,价格指数相对平稳。2015年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916亿元,同比增长10.4%,较1-6月份累计增速提升0.02个百分点。(参见图4)
5.进出口总值降幅扩大,贸易顺差同比下降。2015年1-7月,全国进出口总值累计为22244.47亿美元,同比下降7.2%,降幅较1-6月扩大0.3%。其中,出口12648.23亿美元,同比下降0.8%,较1-6月同比由升转降;进口9596.24亿美元,同比下滑14.6%,降幅较1-6月继续收窄;贸易顺差累计3051.99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
宏观经济前景研判
经济数据及分析显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基本态势没有变,结构优化和改革深化的基本趋向没有变,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没有变。但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现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仍需政策加力增效,即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放活,充分挖掘潜力,着力控制风险,稳步重建新平衡。
1.投资增速下滑与产能过剩并存。201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1.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同时,伴随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下半年投资回升的支撑依然不足。
一方面,投资下滑。表现在:一是房地产投资仍未见底。房地产业与金融服务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等产业关联密切。015年以来,各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回落幅度逐月缩小,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企稳迹象,在经历了一年半的下行之后,住宅投资增速开始回升。但是受购房峰值人口出现、住宅新开工面积峰值已过、城镇户均住房超过一套等规律性因素决定,多数城市房屋空置率上升,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转折性变化。二是基础设施有望在政策带动下小幅回升。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中国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在以往逆周期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财政减收和债务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政府推动基建投资资金动员能力明显不足,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三是制造业投资保持低增长。制造业投资主要由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三大因素决定,短期内难以好转。而且,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企业盈利状况不佳,限制了制造业扩大投资能力。另外,服务业等其他类投资,在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后,增速也明显降低,上半年仅增长 13.8%,明显低于过去 5 年的平均增速。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2015年1-7月,产能过剩行业生产都处于下滑状态,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如平板玻璃、煤炭、水泥、钢铁,分别下降了7.4%、5.3%,、5.0%和1.8%。
从企业效益情况看,201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0.7%,其中煤炭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了6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了68.4%,冶金行业利润下降了22%。说明这些行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产能过剩。
从先行指标来看,采购经理指数(PMI)每项指标均反映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5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仍位于枯荣线以下,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表明经济能力存在一定下行压力;新订单、出口订单指数小幅回落反映出市场吸收不足;采购量进口和产成品订单指数下降,反映出企业信心不足,其库存行为仍在继续。
2.流动性充裕与通缩并存。当前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扩张速度史无前例,但释放的流动性非但没有引发预想中的通货膨胀,全球主要经济体反而均面临通缩的压力。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在2月、5月、6月、8月四次宣布降低存贷利率和定向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然而,充裕的流动性并没有带来市场的繁荣和消费的增加,2015年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1.1%-1.6%之间徘徊,通缩压力不减。
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带来结构性的通缩压力。2015年7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4%,已经连续41个月下跌,通缩风险加大。此外,PMI为49.7,跌到荣枯线以下,创下自2012年8月以来的新低。究其原因可见,世界经济增长疲弱导致出口和投资增速下滑与高投资、高出口和高流动性的旧增长方式带来的产能过剩并存;再加上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中国工业产品价格下跌,CPI增速结构性下跌。
二是全球性的去杠杆压力造成宽松环境下通胀率偏低。按照市场经济理论,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会提高全社会的流动性,货币总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但近年来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都实施了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通胀水平却一直处于低位,货币政策对通胀水平的影响趋于弱化。
三是资金“脱实入虚”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概率增大。虽然经历了几次较密集的降准、降息,货币市场利率明显降低,但实体经济资金依然紧张,资金价格高企。同时,受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变化、地方债务重组、风险控制加强和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部门吸收资金的能力明显收缩,资金从实体经济转向资本市场。事实上,在实体经济逐渐降杠杆、降风险的同时,虚拟经济则不断加杠杆,特别是通过场外配资、融资融券等方式,不断推高资本市场的杠杆率,加大了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3.国际经济复苏与进出口贸易增长乏力并存。2015年,国际经济分化态势逐步缩小,复苏较好的美国和英国增长略低于预期,而欧盟和日本则有所改善,发展中国家增速继续放缓,各类经济体间的增速差异有所缩小,发达国家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出现回升。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并没有给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的中国带来进出口贸易的全面改善。2015年1-7月,进出口总值累计、出口累计、进口累计等指标均为同比下降,且低于全年预期目标,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减弱。
虽然经济运行中存在较多困难,但是,也要看到积极的方面。如果这些积极因素能够延续,则下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会有所缓解,经济增长将进一步趋稳向好,有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第一,新型基建投资的关键作用逐步发挥。2015年以来,围绕投资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政府不断推出改革和政策举措。如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等七大类重大工程;新兴产业、绿色制造业、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四类新的工程等。如果在开拓投资领域、优化投资主体、提高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对经济运行将会有关键性拉动作用。
第二,消费拉动作用趋于强化。2015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以高于GDP增速的水平较快增长,尤其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连续五年快于城镇居民。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从以衣、食为主的生存消费,向文化、娱乐、教育、健康等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升级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新型消费业态增速迅猛,网络消费正逐渐成为推动消费扩张的重要动力。
第三,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经过持续的再平衡调整,经济前景有所改善。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保持稳定,特别是作为美国经济支柱的私人消费支出正在以近六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下行风险有所缓解,出现部分复苏迹象,对中国的出口需求构成正面支撑因素。
第四,增长动力转换势头良好。2015年以来,供给面的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势头较为强劲,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出很多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部分地区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初见成效,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增强。
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但传统的发展模式遇到阻力,不可持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加快推进改革进程,实现经济内生增长。
1.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发挥好“自动稳定器”作用。财政政策具有稳增长、调结构的作用,下阶段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发挥好“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如果地方财力有限,中央可适当扩大赤字规模,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中央可为地方融资平台转型设定明确过渡期,对债务率总体偏低的省区市,适当放开地方债务规模上限。
一是推动重大工程建设。自2014年9月以来,国家发改委组织推出了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等七大类重大工程包;接下来,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四类新的工程包也即将推出。这些工程项目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二是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更多采用PPP投融资模式,改变过去政府主导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的局面。国家发改委已着手建立PPP项目库,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及运营。PPP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与经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增长。
三是拓展资金来源和降低资金成本。为拓宽资金来源,2015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努力解决财政资金沉淀问题。通过改革和完善财政资金管理,不断盘活和统筹使用存量财政资金,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设法满足重点领域和大量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此外,发改委还逐步降低城投债发行标准,允许发新债还旧债,以弥补在建工程现金流未产生之前形成的流动性缺口。
四是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应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稳步提高居民(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各类社会保障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继续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五是稳定出口。抓好已出台的支持外贸增长措施,发展和鼓励新型的出口营销模式,如国际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综合性的外贸服务公司,稳定人民币实际汇率,为稳定出口创造条件。
2.保持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稳定市场预期。2015年以来,经过连续多次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已经降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不大,金融资源“脱实入虚”情况比较严重。
一是疏通和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杠杆率放大效应下的股市“过山车”,以及股市大跌后的救市行动,都暴露了中国在监管体系、风险管理、信号释放、预期管理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不足。从已知数据看,本轮股市下跌,银行系统受冲击尚不明显,场外配资主体损失也有限,主要是投资者之间的财富再分配,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尚未显现。下一阶段,需要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避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引发系统金融风险,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
二是进一步强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加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基本稳定,适当扩大贬值空间。扩大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的直接交易,降低人民币与美元双边汇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提高人民币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
三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风险的前提下,让违约事件自然发生,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强化市场纪律,消除市场扭曲。提高金融产品的透明度,加快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转型,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鼓励第三方分析和评级机构的发展,在强化监管中防范P2P、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风险,稳定资本市场。尽快摸清股市融资盘底数、尤其是银行理财资金参与股市的底数,加大国家直接干预股市的资金规模和力度,严厉查处做空机构违规操作行为,尽快稳定市场信心,避免恐慌情绪蔓延以及对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的交叉传染。
3.加强区域政策协调功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幅员广、地区差异大,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政策,对协调地区发展有重要作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央政府出台大量涉及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区域政策事实上承担了宏观调控职能,成为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常态下区域政策的核心应该是如何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尤其是跨省域、大范围的区域协同发展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区域政策的实施,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势头得到初步抑制,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从2007年起,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全面超过东部,扭转了长期以来区域增长“东快西慢”的格局,推动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区域增长极。
2014年以来,围绕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频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2015年又推出“一带一路”战略,涉及新疆、福建2个核心、18省份、7个高地、15个港口建设、2个国际枢纽机场,以自贸区建设作为制度安排,以亚投行、丝路基金和金砖国家银行等投融资平台作为支撑,以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形成全球化发展新格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空间、新的动力和新的成长极。
4.配套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激励创新。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从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开始,提出深化企业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民生保障相关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七个方面,共39项具体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统筹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和国企等多方面改革,旨在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具体表现在:一是继续推进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扩大负面清单管理的实施范围;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疏导审批通道,全面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和加强服务;加快建立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性。二是把推进改革和盘活存量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深化土地、资源和金融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社会领域的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要素生产效率。
初步核算,200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00670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较2007年大幅回落4个百分点,达到七年以来最低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同比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低于上年水平;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增幅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进入调整期
2008年,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政府灵活准确的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调整,从“两个防止”调控目标,调整为“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取得了良好成效,国民经济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
(一)GDP增幅逐季下滑
我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第二季度达到本轮经济扩张周期的峰值12.7%后,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持续回落,2008年二季度我国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已回落到10.1%,接近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但随着2008年9月份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我国经济去年四季度度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迅速恶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困难明显增加。
中央迅速对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做出调整,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并开始取得一定成效。初步核算,200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00670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较2007年大幅回落4个百分点,达到七年以来最低水平。分季度看,去年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仅增长6.8%,逐季回落趋势明显。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总产和单产双双创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2850万吨,比上年增产2690万吨,增长5.4%,连续5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041万吨,增产305万吨;早稻3158万吨,增产6万吨;秋粮37651万吨,增产2379万吨。油料、糖料预计分别增长12%和6%以上。肉类产量继续增加,生猪生产恢复较快。全年肉类总产量7250万吨以上,增长5.9%;生猪年末存栏增长4.5%。
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去年下半年我国工业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生产增长放缓,出口明显下滑,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随着中央及时采取了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12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小幅回升,经济运行显现出一些回暖迹象。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增速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6.2%,二季度增长15.9%,三季度增长13%,四季度增长6.4%。分所有制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1%;集体企业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1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9.9%。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速回落慢于重工业,全年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3%和13.2%,增速比上年回落4个和6.4个百分点。产销衔接基本正常,工业产品销售率97.7%,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全国27个省份生产增速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回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1.6%、15.8%和15%,增速比上年分别回落6.2个、5个和4.6个百分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汽车、化工、钢铁、电力等为代表的部分重工业行业产量出现负增长。
(二)价格增速波动较大
2008年,价格走势总体特征表现为前高后低、大起大落,各月价格水平同比涨幅波动幅度为十多年来最大的一年。200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初级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经济过热的苗头,物价上涨较快。2008年2月CPI最高增长达到8.7%(十年最高值)。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供给、调控需求、搞活流通、对中低收入者增加补贴的措施。去年9月份以后,随着调控政策效果显现、翘尾因素回落、国内需求收缩,CPI 逐月回调,去年9~12月分别为4.6%、4%、2.4%、1.2%。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9%,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5.6%,农村上涨6.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4.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65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5.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82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有涨有落。
受国际石油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等因素影响,2008年1~8月,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大幅上涨,去年7、8月份达到最高水平10%左右,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形势紧张。此后PPI急剧回落,去年12月转为下降1.2,四个月内骤然下降10百分点。PPI的快速下跌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收缩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反作用于市场供给,使产品生产缩减,对于工业生产的增长无疑雪上加霜。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9%,涨幅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涨幅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在住房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加快、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在2004~2007年出现大幅度提升。自2008年8月份开始,住房价格开始高位回落。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6.5%, 涨幅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
(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08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11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 万人的10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3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的14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初步显现。2008年第三季度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第四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明显减少,去年四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86万人,比去年三季度末增加56万人。与前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0%相比,四季度末失业率上升0.2个百分点。
(四)外汇储备5年来首度下降
2008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34%。全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178亿美元,同比少增441亿美元,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外汇储备增速终于出现放缓迹象。其中,去年10月份外储减少近259亿美元,出现5年来首度下降的局面。外资流入平稳增长、国际收支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稳是外储变化主要原因。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步伐呈前快后缓之势,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6.5%,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单边市场运行态势显著改善,双边市场特征不断显现,对美元汇率升值仅为0.34%,全年升值6.87%;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10.35%;对日元汇率贬值15.32%。自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08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达21.11%,对欧元汇率升值3.39%,对日元汇率贬值3.33%。
二、三大需求有所放缓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外部环境趋紧的背景下,三大需求出现不同程度降温。一是外部需求萎缩,出口形势严峻;二是投资增速下滑,投资后劲不足;三是消费热点降温,短期内很难有其他消费热点可以替代。
(一)消费需求较快增长,投资与消费渐趋协调
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同比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增长24.7%。随着消费的提速,消费与投资增长速度的差距,由2007年的9个百分点下降到2008年的4.5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投资与消费的运行渐趋协调,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迈出重要步伐。但必须注意的是,消费领域消费热点降温、消费动力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200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呈现负增长,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7%,降幅比年初扩大15.5个百分点;全国累计生产汽车932.36 万辆,销售汽车936.33万辆,产销增长率分别为5.05%、6.56%,增幅同比回落了16.87个百分点和15.21个百分点,成为自1999年后首次跌破10%的年份。
(二)投资增长有所趋缓,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世界各国的投资信心,导致2008年9月以来,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逐月下降趋势,去年12月降至22.3%,较年内高点下降了7.3个百分点。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不利影响,政府在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亿元,对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低于上年水平。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21.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2.9个百分点, 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三)进出口规模出现萎缩,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2008年前9个月,我国外贸保持平稳增长,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5.2%。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加剧,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国内经济增长减速,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去年第4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长明显萎缩,尽管国家几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但外贸形势仍相当严峻,去年11、12月份进出口出现多年来首次单月量价齐跌。去年11月进出口总额下降9%,其中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17.9%;12月份跌幅则进一步加深到11.1%,其中出口下降2.8%,进口下降21.3%。2008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增幅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比上年回落8.5个百分点;进口11330.8亿美元,增长18.5%,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目前我国进出口占GDP比重达69%, 出口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外向型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巨大的负面冲击。
三、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增幅回落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前高后低、逐月快速下降。全年财政收入61316.9亿元,同比增长19.5%。低于2007年32.4%的增速水平。其中去年10、11个月财政收入出现多年少见的负增长。去年前11个月,我国实现了1.224 万亿元的盈余,并且2007年也有财政盈余。但为了刺激经济,2008年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去年12月当月全国财政支出16601.69亿元,同比增长30.8%,全年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同比增长25.4%,导致全年出现1110.13亿元的财政赤字。
企业效益水平下滑,亏损面扩大。去年前11个月,全国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066亿元,同比增长4.9%,增幅同比下降31.8个百分点。分月度看,去年1~2月增长16.5%,去年3~5月增长23.1%,去年6~8月增长17.3%,去年9~11月下降26.2%。在39个工业大类中,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最多的5个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879亿元,同比增长1.8倍;企业亏损面达到18%,同比扩大3.6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放缓。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比上年回落3.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上年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353亿元。
四、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加快,贷款增加较多
与经济运行态势相对应,去年上半年我国金融调控持续从紧,货币供应增长相对平稳,M2增速持续低于M1增速;下半年金融调控适度放松,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五次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缩短央票发行期限,减小发行力度,信贷总量控制松动。
【关键词】菲律宾;宏观经济形势;通货膨胀
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后,逐渐摆脱衰退而复苏。而2009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9%,接近此前官方预估经济增长范围的最低点,是过去11年来菲律宾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一年。去年四个季度菲律宾经济增速分别为0.6%、0.8%、0.4%和1.8%;按产业分类,去年全年农业同比增长0.1%,工业萎缩2.0%,而服务业增长3.2%。
一、菲律宾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2009年菲律宾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热带风暴双重打击,但因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有效实施和海外侨汇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菲律宾经济陷入衰退。
与其他新兴亚洲经济体相似,菲律宾受影响最深的是外贸出口和相关产业。2009年前11个月,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4.6%,仅为350亿美元。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袭击菲岛的热带风暴凯萨娜和芭玛摧毁了北吕宋岛大片农业,使得去年全年农业产值增长远低于预期。
政府在2009年已实施了3300亿比索财政刺激计划的70%,剩余的30%将于今年实施。中央银行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的低点,但央行计划将调高银行再贴现率50个基点至4%以回收市场上过度的流动性,并且将2010年的通货膨胀预期从4.0%提高至4.7%。
在就业方面,2009年菲律宾失业人口为283万人,失业率达7.5%,比2008年的7.4%略有上升。不充分就业率为19.1%,比2008年的19.3%有所下降。在就业结构中,仍以服务业占总就业人口比重最高,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汽机车修理和个人及家庭用品等服务占18.9%;农业就业人数比重下滑至33.6%;而工业部门为14.8%。
(一)2009年农、林、渔业对菲律宾经济增长的贡献
农林渔业产值259.6亿比索,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尽管农业受到严重的风灾影响,但所有作物产值皆维持增长,而稻米和玉米为主要增长动力。受益于农业部及地方政府的化学肥料补贴计划和使用成熟期较早的品种,以及稻米价格提高,使得稻米产值前三季增长1.5%;玉米产值则因牧场改种植玉米而提高,前三季增长5.2%;虽然家畜和家禽增长减缓,但农产品市场总体状况良好。受到气候影响,渔业产量萎缩,所幸淡水区域水产养殖的扩展和牡蛎加工食品的需求增加稍有助益;林业产量持续增长。
(二)工业生产和建筑业
2009年工业生产下降幅度为2%,其衰退主要是因为制造业的大幅衰退,其占工业产值比重高达62.3%,其中虽然运输设备、非金属矿产品仍维持增长,但仍不敌鞋类及服装产品、金属产品、基本金属产品、原油产品和食品制造品等产品的大幅衰退,制造业大幅衰退5.1%。建筑业、矿业及采矿业、分别增长5.8%、21.1%,而水电及瓦斯部门则同比下降2.8%。
(三)商业和服务业
商品和非商品的进口成长表现仍较疲软,其输入小幅衰退2.8%;进口商品中比重较高的是电动机械及仪器设备,无显著增长变动,其次是矿物燃料及剂则大幅上长19.3%,谷类加工品则由同比增长63.0%,而非电动机械以外机械商品输入大幅衰退18.2%,整体商品输入衰退2.1%;非要素服务输入则因运输、观光和保险等服务受衰退影响,使其2009年增长幅度减缓。
(四)对外贸易情况
2009年12月份菲律宾进口额38.9亿美元,同比上升17.9%,环比上升7.3%。全年进口总额430亿美元,下降24.2%,符合政府此前25%的预测。出口总额383亿美元,贸易逆差47亿美元,小于2008年7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12月份,占进口总额31.6%的电子部件增长了8.5%。日本仍为菲律宾最大进口来源国,占当月进口额的12%,其次为美国、中国、韩国和新加坡。菲律宾出口贸易形势好转,显示全球市场对于菲国产品的需求正在复苏当中,但因全球复苏动力仍不稳定,对外贸易在2010年仍无法显著提高,因此菲律宾仍需依靠国内需求才能维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二、财政金融与投资情况
1.财政收支状况
2009年的预算赤字2985亿比索为历来最高,相当于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9%。而财政部长特维斯在12月份预测2009年全年预算赤字为2900亿比索,或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7%,两者相差甚少。菲律宾今年的预算赤字目标为2930亿比索,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5%。
2.金融运行情况
全球贸易萎缩冲击菲律宾经济,所幸菲律宾通货膨胀压力逐月减轻,2009年5月通货膨胀率已降至3.3%,给予菲律宾央行更大的货币政策空间以刺激经济增长,截至2009年5月底已连续四度调降基本利率。2009年9月底,银行存款总额为3.2万亿比索,比2008年同期的2.9万亿比索增长10.3%。占银行资金基础近一半的储蓄存款增加14.4%。此外,活期存款增长21.5%,而定期存款则下降1.5%;银行总资产从2008年同期的5.6万亿比索增长6.5%至6万亿比索。2009年其再贴现率贷款预算为600亿比索,这使更多的银行获得央行的期票和其他合格的债权,满足短期内流动资金的需求。
(1)汇率
菲律宾比索对美元汇率2009年上半年汇率相对稳定,但比索处于疲弱走势。2009年1月比索升值至47.207比索兑1美元,2月小幅度贬值至47.585比索,3月持续贬值为48.458比索。5月比索兑美元走强,月底菲律宾债务总额从4.259万亿比索降至4.219万亿比索,降幅达到0.9%。
(2)利率
鉴于2009年第3季通货膨胀率表现温和,维持在目标区间内,且经济发展呈现温和复兴,因此央行于2009年8月20日决议维持关键政策利率不变隔夜贷款利率仍维持在4%和6%,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累计已调降利率2个百分点。
在借款方面,2009年第2季银行存款总额达3.26亿比索,较第1季的3.19亿比索有小幅上升,因此为降低储蓄以刺激国内消费,2009年第3季各月的活储利率分别为2.00%、1.89%和1.99%,平均为1.96%,已连续3季呈现下降,且为历史新低。在银行贷款方面,第3季银行平均放款利率分别为8.56%、7.02%和8.53%,平均由上季的8.55%下降至8.04%。
(3)投资
随着证券投资稳步增长,推动股票市场发展,预计今年外国直接投资也将迅速增长,将从2009年的15亿美元提高到18亿美元。2009年前3个季度,外国直接投资达12.7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的11.9亿美元增长7%。2009年前10个月,证券投资净流入为4.31亿美元,而2008年同期为净流出17亿美元,经济数据的好转和菲律宾央行的调降基本利率均有助于投资者信心,并增加热钱的流入。
三、菲律宾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1.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1)经商成本高、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够。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指标报告中,虽然菲律宾政府努力简化经商手续,但仍是东南亚国家中经商成本最高、对投资者保护最少的国家之一,这严重制约了外来资本的流入。
(2)税收增长缓慢为菲律宾经济发展的隐患。虽然菲律宾预算赤字近年来已有所降低,但主因不在税收增加而在支出减少,税收收入受到逃漏税、走私及贪污猖獗之影响,持续落后世界其他各国。
(3)海外劳工汇款减少。受到海外菲律宾人失业及减薪的影响,导致海外劳工汇入国内的汇款减少。
(4)出口萎缩、政府赤字增加,复苏压力大。而刺激需求带动经济成长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菲律宾不会领先各国复苏。
2.应对措施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菲律宾政府计划实施以下举措包括推动整合大吕宋岛地区物流基础建设,以建立世界级产业供应链,并提高主要贸易区域物品的流动性,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2)努力扩大就业机会,刺激投资增长
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实施了投资优先计划期望能够抑制企业的裁员风潮,并通过减税的方式吸引外资投入,使企业能够有多余的资金投资以扩大就业机会。从2009年3月起在菲律宾投资并雇用至少10名菲律宾员工的外国投资者可申请永久免签证,希望借此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刺激投资增长。
(3)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
在历经高油价冲击全球经济后,菲律宾能源部通过再生能源法促进了菲律宾发展再生能源,以及兴建了大批相关发电基础建设及系统。
(4)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
2009年政府推出总额3300亿比索的预算赤字经济振兴计划,借以渡过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衰退,政府在2010年继续推出了2000亿比索的第二项经济恢复计划以进一步刺激经济。
四、菲律宾经济展望与结语
虽然相较于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已缓慢回升,但在整体循环周期中仍属于底部,疲弱的国内经济条件和不振的全球经济将影响菲律宾的总需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仍须依靠私人消费、海外劳工汇款及出口贸易。而菲律宾在台风的影响下,农业部门受到严重的损失,2009年10月至12月农业产量为648万公吨,较原定目标减少10%。风灾重建虽能提高公共建设的支出,刺激国内就业与消费,但财政问题对于菲律宾来说仍是一大隐忧。短期内,政府将透过国营事业私有化以提高经济成长和投资,并增加收入以减缓赤字压力。但长期而言仍需透过税制改革和经济复兴才能达到预算平衡的目标。政府应进一步放宽投资限制、防止贪污、降低水电费用、改善基础建设及维持良好治安。根据全球透视机构预测,2010年菲律宾经济增长有望达到3.5%。
参考文献
[1]新华网,省略/.
[2]人民网,省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
[4]菲律宾.《世界日报》、《菲华日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省略/.
[6]菲律宾.《马尼拉公报》.
[7]菲律宾国家统计局.
作者简介:
刘欢欢(1984―),湖南永州人,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财政政策与公共经济。
关键词:进出口;汇率;储蓄;收入
中图分类号:F8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7-0020-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7.04
在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中,有经典的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IS-LM模型[1]。本文的分析思路与四部门的IS-LM模型大致吻合,但只考虑了国际贸易因素,而未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因素。笔者认为,在中国资本账户不自由兑换的前提下,有国际贸易的三部门IS-LM模型基本上可以解释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对于分析具体时空的问题来说,如果前提假设与经济现实脱节,那么,无论理论模型多么精巧,其结论必定不能解释现实。因此,本文认真地考察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条件,从中抽象出与现实较为贴近的前提假设、研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框架,从而对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做出相对准确一些的结构分析。
一、商品市场均衡分析
基于中国的现实,居民消费额是收入和价格的函数,即C=f(Y,P')
其中,C表示居民消费;Y表示GDP;P'表示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在价格一定时,消费额是收入的增函数,这自不待言。消费额是价格的减函数,这是需求曲线效应:在收入一定时,价格下降,人们将消费更多的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和服务,因此消费支出额上升;价格上升,商品和服务变得昂贵,人们减少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消费支出额下降。价格指数采用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是因为一般老百姓心目中的价格涨跌一般是对于前一期价格而言的,很少有人考虑定基指数概念。
本文采用中国1985―2009年的数据,可完全证实消费函数:
lnC=0.96InY-0.065lnP'
t1=128.3 t2=-3.8 S1=0.007 S2=0.017
R2=0.999DW=1.74 F=5586.2
中国投资函数的建立相对而言较麻烦,与典型的凯恩斯投资模型有较大的不同。笔者认为,投资是国内总需求和外商投资两个因素拉动的。
影响国内总需求的因素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不做分析。笔者用GDP平减指数这个比较全面的价格指数表示总需求的变化。此时受价格影响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价格上升意味着求大于供,呼唤着理性的厂商进行投资,这是供给曲线效应。其二,若理性投资是用银行贷款形成的,由于银行名义贷款利率相对僵硬,不宜作为变量使用,而价格的变动则反映了实际利率的反向变动;若理性投资是以证券融资方式形成,价格变动也反映了实际市场利率的反向变动。况且,在中国经济改革的30多年中,银行信贷多是配给的,证券市场将部分储蓄转化为投资也是近几年的转变,因而银行利率和有价证券收益率都不宜作为变量使用。所以,理性的投资应是价格的增函数,即实际利率的减函数。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一般要求有相应的国内投资资金配套,又可以带动相关的上游、下游产业投资,对国内总投资的拉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笔者用实际利用外资额代表外商投资作为投资函数的另一个自变量。将此思路用函数形式表达如下:
I=f(P,FI)
上式中,I表示投资;P表示定基价格指数;FI表示外商投资。
本文采用中国1985―2002年的数据,可完全证投资函数:
lnI=1.39lnP+0.37lnFI
t1=14.6 t2=4.0S1=0.10 S2=0.09
R2=0.9DW=1.61F=344.2 ?籽1=1.03 ?籽4=-0.35
政府购买决定于政府收入(以税收为主),而政府收入又取决于GDP,同时,政府购买又有很强的连续性,受上期政府购买的影响较大。因此,笔者设定,当期政府购买是当期GDP和滞后一期政府购买的函数,即:
Gt=f(Yt,Gt-1)
上式中,G表示政府购买;Y表示GDP。
本文采用中国1985―2009年的数据,可完全证实政府购买函数:
lnG=-0.98+0.57lnY+0.41lnGt-1
t1=-2.21 t2=3.16t3=2.32S1=0.44S2=0.18S3=0.18
R2=0.997DW=1.11F=2078.9
笔者设定中国的出口额是贸易伙伴国GDP和人民币汇率的函数。在直接标价法下,作为被解释变量出口额与两个解释变量均为正数相关[2],即:
X=f(Yf,e)
上式中,X表示出口额;Yf表示贸易伙伴国GDP;e表示直接标价法的人民币汇率。在选取统计量时,笔者用世界GDP指数替代贸易伙伴国GDP。计量分析结果如下:
lnX=-17.79+3.37lnYf+1.51lne
t1=-34.34 S1=0.52 t2=17.67 S2=0.20 t3=19.12 S3=0.08
R2=0.999 DW=2.10F=4853.84
同出口的机理一样,进口的主要影响因素笔者确定为中国的GDP和直接标价法下的人民币汇率,所不同的是人民币汇率与进口额是负相关的,即:
M=f(Y,e)
上式中,M表示进口额;Y表示中国GDP;e表示汇率。中国的进口模型如下:
InM=0.91InA-0.48Ine
t1=3.08 S1=0.30 t2=-2.21 S2=0.21
R2=0.99 DW=1.76F=763.82
数量模型中,A为国内需求,A=C+I+G。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和进口函数代入国民收入恒等式,得
Y=fC(Y,P')+fI(P,FI)+fG(Y,Gt-1)+fX(Yf,e)-fM(Y,e)
整理可得出一个关于GDP的多元方程,写成一般函数形式,即
Y=f(P',P,FI,Gt-1,Yf,e)
上式可大略地视为中国的IS曲线表达式。需说明的是,式中的汇率变量在中国一直是政策变量,不会与价格变量产生多重共线效应。
二、货币供求均衡分析
前文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简单模型”,因为没有考虑货币变量。以下笔者对货币均衡问题进行了讨论。当收入外生变化时,货币贮藏需求是收入的函数,这在中国大略等于银行定期存款,即:
Mb=f(Y)
上式中,Mb表示货币贮藏需求。实证检验模型如下:
lnMb=-7.27+1.48lnY*
t1=-11.30S1=0.64 t2=22.90 S2=0.06
R2=0.976DW=1.58F=524.22
该曲线的斜率首先与收入水平有关,这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效应。该曲线的斜率又与中国的各项福利制度有关。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中国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公众的存款愿望日益强烈,这条曲线的斜率愈发陡峭。该曲线的斜率还与心理预期有关,在公众心中产生了通货膨胀预期时,该曲线的斜率将趋于平缓;反之,在公众心中产生了通货紧缩或失业预期时,该曲线的斜率将趋向陡峭[3]。
当收入(即商品与服务的数量)一定时,价格是货币交易需求的函数,即P=f(Ma),Ma表示交易需求。在中国,交易需求大略等于狭义货币M1,①这是现实的购买力。当收入一定、货币供给量一定和贮藏需求曲线的斜率一定时,交易需求的货币量就被决定了。Ma决定着价格水平。在中国经济改革的30多年中,无论是中央银行被动地服从财政部的要求增发贷款,还是中央银行主动的货币扩张,每每价格上涨必先有MI的上升,否则就没有强大的现实购买力。即,价格是交易货币量和实际收入的函数:
P=f(Ma,Y*)
实证检验模型如下:
lnP=0.76nlMI-0.7lnY*
t1=11.32S1=0.07 t2=-9.41 S2=0.08
R2=0.98DW=2.32F=115 ?籽1=0.70 ?籽2=-0.57
Ms=Md(=Ma+Mb=M2)是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在改革初期,中国的货币供给可大略地视为财政当局通过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由于改革初期中国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中央银行的货币扩张和货币紧缩政策便可以变动货币供应量。当收入一定、贮藏需求曲线斜率一定时,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应量,可以直接改变交易需求的货币量,从而改变价格。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专业银行商业化的进程开始了。因此,中央银行一家决定货币供给量从而决定价格(收入一定时)的局面被打破,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大大减弱。中国的货币(M2)乘数可以表示为
K2=
式中,K2为M2乘数,rl为法定准备金率,rov为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率,q为现金漏损率,即流通中的现金对全部存款的比率。
从货币供给总量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率对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率起着相当大的制约作用,从而造成了“刹车易启动难”的局面。在银行信贷过量增长造成经济过热时,央行可以用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强行拉起下降的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相反,当由于商业银行“惜贷”(超额准备金率上升)造成货币供给量减少时,央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的努力却未必奏效。因为,商业银行惜贷是由于存在着较大的信贷风险,否则,商业银行是不会做出此等非理的。央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于降低信贷风险无补,所以,央行的努力很难奏效。在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必须守法――收缩信贷,别无选择,使得准备金不少于法定数额;在央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可不是说商业银行必须信贷扩张――准备金不得高于法定数额,而是由商业银行在安全和盈利之间做理性的选择。
从用于交易的货币量来看,中国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随着改革进程而渐弱的。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中国各种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加之职工下岗和下岗预期的影响,公众的货币贮藏需求渐大。虽然中国从1996年开始7次降低存款利率并加收利息税,但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仍一路上升。在货币供给曲线位置一定时,贮藏需求的增大,就是交易需求的减少。就交易货币量而言,无疑是央行、商业银行和其它经济主体共同决定的。我们把货币的交易需求大略地用MI表示,MI的货币乘数为:
KI=
式中,KI为MI乘数,n为可开列支票的活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率,其它符号意义同K2。
货币贮藏需求的上升(大略以定期存款表示),从而n的下降,在其它因素不变时,导致KI的缩小。正如对K2的讨论一样,rov的变化也在对KI起缩小作用。在物价下跌过程中,社会公众的继续下跌预期无疑也在对交易货币量下降起着推动作用。
显然,本文分析集中在通货紧缩方面,通货膨胀时的经济运行机理正好相反。按均衡条件Ms=Md=Ma+Mb联立有关方程,可得LM曲线方程,即给定收入所对应的均衡价格。
三、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均衡点的移动与几点思考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联立IS和LM两条曲线方程,即可求得均衡价格和均衡GDP的解。将IS曲线和LM曲线置于一个平面内,找到商品供求和货币供求同时均衡的点E0。
如果接受经济增长是好事这一规范判断,那么,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未必是合意的收入水平。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政府就要动用财政的、货币的政策工具,将国民收入的均衡点向合意的位置推动。在中国经济改革的20多年中,往往首先对经济增长率做出一个数量目标,然后主要以扩大投资(包括内资和外资)的方式努力实现之。基本不受价格约束的政府的投资首先要由银行做出资金安排,在具体投资单位的银行账户上形成一笔贷款(在专业银行时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即形成了一块交易货币量。央行宣布下调人民币汇率,收购企业出口赚回的外汇后,也会在出口企业的账户上形成更多的人民币活期存款。上述两种情况均可使Ms曲线下移货币供给量扩张,LM1曲线移至LM2(见图1)。在贮藏需求曲线不变(或变缓)的条件下,Ma的扩张必然导致价格的上涨,价格的上涨呼唤着受价格影响的投资,IS1曲线随之移至IS2。于是,LM2与IS2的交点E1就是新的均衡点。在新的均衡点,P1大于P0,Y1大于Y0。在改革的30多年中,大都是物价上涨与经济高速增长结伴而行。
在中国经济出现货币紧缩、物价下跌的局面时,国家财政方面为了促使经济升温,往往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了数额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工程投资(属于I0部分),商业银行体系积极地提供了货币。央行将法定准备金率连续下调,努力扩大货币供给。但是,由于货币贮藏需求曲线斜率渐陡,往往货币供给仍嫌不足。在图2中表现为,LM上移的幅度不足以拉动物价上升,且有下降。于是,受价格影响的投资发生额便收缩,IS曲线下移的幅度小于图1中IS曲线下移的幅度。在图2上,新的均衡点E1对应的物价P1较之P0下降,收入Y的增幅较之图1的Y增幅(Y1-Y0)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笔者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做了初步的结构分析,力图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以及“是多少”一类的问题,基本属于实证分析范畴。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是否可以有这样一些思考:
第一,影响中国国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是投资,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适度的事前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态势是拉动投资必要条件。在短期内,甚至中期内,反映供求关系和实际利率的信号――价格仍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变量。有关当局在调节价格稳中有升方面仍要采取积极的政策。
影响中国价格水平的重要因素是MI,如前所述,中央银行增加供给量的能力已经大大受限,出现了“不能用绳子推车”的局面。拉动经济增长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落到了财政政策的肩上。中国的人口已超过13亿,国内市场的容量是相当大的。总需求不足的尴尬在于:一方面,高收入阶层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对国产商品),从而大量储蓄;另一方面,低收入阶层对国产商品的消费能力太低。低收入家庭需求不足受预算约束是自不待言的,但是,同时也受预期收入看糟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财政政策的目标如果能够指向低收入家庭,应该是可以拉动消费需求,从而拉动投资需求的。我们所说的“指向”,一是指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提高低收入家庭的货币收入;二是指尽快、甚至强制建立和完善社保体系。我们通常认为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高收入者,这应该是在预期乐观的前提下成立的规律。如果预期悲观,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更善于节衣缩食。是否可以这样考虑,若想提升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说,建立乐观的预期甚至比增加收入更为重要。
第二,在长期中,影响投资的变量应该是技术进步,政府对技术进步问题应常抓不放。在中国改革的20多年中,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技术进步方面仍嫌不足。中国企业对高回报率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状况、高技术人才的储备状况,甚至包括国家在该方面的政策导向,都是不能令人乐观的。因此,企业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乃至于以供给引导需求的能力是比较低的,总供给只能是总需求的被动反应函数。实业界如果掌握了较高的技术,且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那么,总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拉动总需求的。一国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最终要取决于科学技术。
第三,在长期中,我们完善金融市场的任务是艰巨的。众所周知,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重要场所是金融市场,即,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我们所说的“完善”在于两个层面:一是指较大的市场参与率和较大的市场容量,二是指较多品种的金融产品和较高的金融交易法制化程度。经济中如果存在着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有一个可计算的、齐一的金融资产收益率,不仅对于厂商的实际投资是重要的,而且对于技术创新也是相当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波动特征 波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已经经历了数次周期,相应的有着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对于把握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阶段性特点及难点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一、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发展模式的转换,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传统“谷一谷”划分法,参考各种文献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摘要2008》、中经网数据库及世界发展银行数据库数据,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周期进行分析,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的波动共经历了5个周期,具体的周期划分及GDP增长率波动情况见表1和图1。
表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次经济周期
周期序号 起止年份 峰值增长率(%) 谷值增长率(%) 峰谷落差(%) 持续年数 上升阶段年数
1 1977―1981 1978年11.7 1981年5.2 6.5 4 2
2 1982―1986 1984年15.2 1986年8.8 6.4 4 2
3 1987―1990 1987年11.6 1990年3.8 7.8 3 1
4 1991―2001 1992年14.2 1999年7.6 6.6 10 2
5 2002―今 2007年13.0 2002年8.3 4.7 8 6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5个周期,经济运行时段划分为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2001年、2002―今。
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
经济周期在运行过程当中,自然灾害、战争、政局动荡、政策转变、技术革新等各种外部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改革以来的宏观经济波动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特征首先呈现出周期的不规则性,周期发生频率高,从表1可以看出,经济周期的波长、峰(谷)值差异、峰谷落差,5轮周期都极不均衡;其次,从图1可以清晰得出结论,经济周期波长拉大,上升阶段延长;再次,波动幅度减小,呈现微波化。通过图1看出, 20世纪90年代后的经济波动比90年代前的更加缓和,特别是进人21世纪以来经济波动呈现出微波化特征,宏观经济更趋于平缓增长,经济周期也更加平稳 。
三、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主要的。首先,我们从内因入手分析,最重要的原因是所有制的转变。经济增长和周期的变动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实现的,制度是经济体系运行的基础,并决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经济所有制,分配制度都发生了变化,转变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体市场经济。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体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对市场供求能够较快做出反应,对经济周期的扩张和收缩阶段具有较强的增长型和抗跌性,而使经济波动的幅度大大减小。其次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后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快速提升,产业结构及其各产业的内部结构趋向协调合理发展。产业结构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缩小,稳定性不断提高。第三是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在改革深入的过程中,居民消费模式开始适应现代信贷制度,消费结构向着享受型消费发展,购买力增强 。完善的体制改革和理性的消费模式可以有效地减缓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还有就是宏观政策的转变。我国的宏观调控经历了从以计划和财政调控为主,向以金融货币调控为主的转变,计划的直接调控功能已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指导性调控功能 。我国的宏观政策的这种转变也使经济周期波动更平稳健康。而从外因上看,我国经济周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波动。比如1990年的谷底(谷值)与“八波”后西方对我国的制裁不无关系;1999年的谷底(谷值)与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密不可分。同样,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拐点甚至快速下滑,也是深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纵观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可以看出,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高速上升状态,并且经济的波动越来越呈现微波化。这是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国际经济影响的双重结果。掌握规律使经济发展向着快速稳健的方向发展是未来宏观经济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9》
[2]孙小英,陈杰,杨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研究[J].当代经济.2009,(2).
[3]王立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微波化趋势的制度因素分析[J].前沿.2008,(12).
[4]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5]黄赜琳.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J]. 财经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