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关于即兴演讲技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即兴演讲的特点是:毫无准备,演讲者必须快速展开思维,并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恰当的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思维。这就需要演讲者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和敏锐的语言感应能力。即兴演讲是锻炼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演讲形式。
即兴演讲的特色如下:
1、 篇幅短小精悍。即兴演讲是临时起兴,毫无准备,不容易长篇大论,而要求在最小的篇幅里能够阐明一个道理。另外,即兴演讲的场合多是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或答辩、或聚会,演讲者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和看法或者情感,因此不需要很长的篇幅。
2、 时境感强。即兴演讲现实性非常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因此即兴演讲一定要切合现场的气氛,或严肃、或诙谐、或喜庆、或伤感,等等,时境感相当强烈。
3、 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即兴演讲必须从眼前的事、时、物、人中找出触发点,引出话头,然后再将心中的所思所想说出来,因此即兴演讲都是演讲都真实思想的流露,言为心声。
4、 形式自然灵活多变。即兴演讲形式灵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就事论事,或引发一个故事分享、或发表一段感言、或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或来一段即兴点评等等,形式不限,只要有感而发能表达自己的某一种感受或是观点就行。即兴演讲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这些技巧非常实用:
学会快速组合。即兴演讲因为现场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准备,因此必须尽快地选定主题,然后将平时积累的相关材料围绕主题,进行快速组合,甚至边讲边思考。
2、 学会抓触点。所谓触点,就是可以由此生发开去的事或物。即兴演讲需要因事起兴,找到了触点就找到了起兴的由头,就可以有话可说。先从由头慢慢的边思考边说下去,就容易打开思路。
3、 做到言简意赅。关键在于能够紧紧抓住主题,围绕主题选材,组织结构,争取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无穷。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即兴演讲的训练方法:散点连缀法训练。
散点连缀法即将几个表面上看似没有关联的、甚至毫不相干的景物、词语,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巧妙的连缀起来,组合成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校友、咖啡、遭遇
这三个词语,看似毫不相干,但通过散点连缀方法,可以即兴演讲组成如下一段话:
造成怯场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也因人而异。但下面几点原因却带有极大的普遍性:
1、评价忧虑。
这是造成怯场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数人对自己在初次约会中的表现不十分满意。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裁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
2、听众的地位。
如果我们面对的听众比我们的地位高,或者我们认为比我们重要,我们讲话时便感到特别紧张。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的表现往往很不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评价忧虑,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因为评估小组“大权在握”。
3、听众人数。
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出错或表现不佳,“那么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过分的小心谨慎加大了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
4、对听众的熟悉程度。
大多数人在“熟人”面前讲话比较自然。面对陌生的听众我们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内便会对我们作出评价。
5、听众的观点。
如果你知道听众或大多数听众所持观点和你的观点一致,那你便会信心十足。反之,你便会有很多担心。
6、准备是否充分。
若演讲者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对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出卖他。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怯场心理的主要原因,下面是几种“药剂”。
1、充分准备。
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安排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2、适应变化。
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衣服,你将如何想?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事情。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
1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
2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质以及参加演讲的原因等);
3演讲地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作到心中有数;
4演讲时间;
5有无听众提问。
3、练习放松。
演讲前,如果你仍感到紧张,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你放松:
(1)深呼吸。
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给你充分的氧气,帮助你在演讲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讲话,这个题目大家可能认为不值一谈.人一生下来就呀呀学语,谁还不会说话呢.说话是一门口才艺术,而且是一门很重要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工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
在现实工作中,为什么有的人提起笔来扬扬万言,笔下生辉,却说起话来期期艾艾,不知所云;为什么有的人通古知今,知识渊博,却言谈起来反映迟纯,言不及义;为什么有的领导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讲起话来结结巴巴,辞不达意.相反,有些人貌不惊人,却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以上说法不一定普遍,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前者说的是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后者说的是胸有成竹,出口成章.那么为什么在语言上会有天壤之别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谈的主题—即兴讲话的基本技巧.
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志,尤其是年轻人都想在社会舞台上展示自己,也希望能说会道,谈吐有致,可就是嘴吧不争气.良好的谈吐可以助你成功,说话木讷令人坐立不安.
(一)什么是即兴讲话
即兴讲话,也叫即席说话.即兴讲话者事先未作准备,是临场因时而发、因事而发、因景而发、因情而发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相对来说,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以即兴为多.如同志间一针见血的辩论,朋友间滔滔不绝的谈吐,酒席上要言不繁的祝辞,谈判时有条不紊的应对等.有时不可能拿着稿子去念.因此,即兴讲话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即兴讲话的技巧,遇事则脑门充血,无言以对,颠三倒四,哼哼唧唧.
(二)即兴讲话的特点
即兴而发,针对性强.
形式自然,灵活多变.
相互制约,听说并行.
情感激发,诱导联想.
语言精炼,达意为上.
(三)即兴讲话的主题
主题是即兴讲话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是整个表达的根本依据.讲话时每一层次、每一段落、每一句子、每一个词都反映着一个意思,这些意思都要统帅于主题之下.因此,即兴讲话要寻找触点,临场发挥,及时提炼新颖而典型的主题.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主题的方法:
1.临场发挥.着眼于临场某一客观事物的特点和本质,进行主观联想,立即闪现出一种思想,然后把它言表于外.
2.内心孕育.当开展调研或检查工作时,从别人讲话中得到启发,荫发一个新的观点,这时就成了孕育主题的素材.
3.问题凝练.问题是形成主题的摇篮.当你参加会议,大家都说了话,你自己正襟危坐,此时不说也不行,于是你就向自己提出了一串串问题,怎么办?说什么?怎么说?有价值的主题往往就形成于有价值的问题之中.
4.角度更新.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使之更加新颖,表达出众.如:以小草为题,有人说“小草默默无闻,造福人类”,有人却说“小草逆来顺受,软弱无能,不思反抗”.
(四)即兴讲话的布局
即兴讲话要注意结构的整体布局.整体布局主要有纵式、横式、总分式、递进式.整体布局是考虑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主体材料应放在何处,次要材料应放在哪里,需要讲几个部分,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空间顺序,是递进式还是并列式.
(五)即兴讲话的标准
即兴讲话是临场之作,不宜过长,切忌繁杂,防止罗嗦.即兴讲话应符合以下标准:
思维敏捷,反映迅速.
立意明确,内容集中.
条理分明,逻辑严密.
语势连贯,跌宕起伏.
用语规范,贴切易懂.
适切语境,话语得体.
生动优美,诙谐幽默.
把握时机,灵活善变.
(六)即兴讲话的思维
口语表达是思维的外化和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表达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说话的过程就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过程.考虑话该怎么讲,是一种思维活动,尤其是即兴讲话,是一个激烈的思维过程.它经过思想—句子—词汇—语音的快捷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是完整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训练一般有三种方法:如何提升你的即兴演讲能力
1.定向思维训练法.是按常规恒定思维的模式.这种思维可以培养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养成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习惯.
2.逆向思维训练法.是反过来想一想,变肯定为否定,变否定为肯定,变正面为反面,变反面为正面.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独立发表见解的特点.
关键词:高职学生;说话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260-02
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问题》一文中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摹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任何技能的掌握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的摹仿,二是反复的实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能力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语文的说话能力,而且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口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对高职学生的语文说话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1 朗读
朗读是一门艺术,涉及到把握语音、语调、节奏、语气的多种能力和技巧,
正确地朗读不同的文体,不同感彩的文体,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而且经常朗读,可提高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要求学生认真朗读,尤其是诗歌和散文的教学。每上一课,我先给学生范读,或听朗读磁带,或让朗读水平好的学生领读,至于朗读水平差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机会,跟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并对他们的朗读加以评点,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 复述
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语言信息经过理解、加工和储存,根据表达的要求,将记忆的内容转换为口语表述出来。笔者在讲授小说和剧本时就大量地采用这种方法,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风波》时,我就采用复述的方式,要求学生按时间的顺序,生动而形象地描述辫子风波的产生、发展、和尾声。实践证明,复述可以培养学生连贯而系统的说话能力。
3 讨论
通过讨论获取知识,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放手由学生讨论,通过思索去自己寻求答案。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讨论方式,如小组、大组,乃至全班。我在讲授课文《宝玉挨打》时,预先拟定了三个讨论的题材:1.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关系。2.归纳《宝玉挨打》主题乃至《红楼梦》的主题。3.认识作者曹雪芹的艺术才华。针对这三个问题,我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拟题目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由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学讨论,理解课文,寻求答案,再就讨论的问题,由教师指名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归纳和指点,这种授课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口语练习的兴趣。
4 演讲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院校,高职的大学语文与之相应的任务即是能说会写。“能说”的演讲训练最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演讲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次成功的演讲,是技巧密集型的语言艺术,形体角色艺术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高职学生的演讲如何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步训练。
4.1 壮胆性演讲
第一步进行壮胆性演讲训练。如三分钟自我介绍,谈谈我的家乡等。结合这一训练告诉学生什么是演讲?演讲稿怎么写?演讲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讲知识和特点。
4.2 有准备演讲
第二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即有准备演讲训练。教师可在新课结束后,结合课文命题,也可离开课文命题,但命题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前途或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如《六十分真的万岁吗?》、《我为北京奥运添光彩》。这样也可促进同学们广泛地阅读收集材料以构思演讲稿,明确写好演讲稿是有准备演讲成功的一个关键。当然,有准备演讲关键仍在临场演讲时的思维训练。尽管学生写了演讲稿,但不是原封不动地背诵讲稿。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演讲事例的选择和应用,命题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同时讲解语言训练中的气息训练,字音训练,技巧训练,注意重音、节奏和停顿。
4.3 即兴演讲
第三步进行即兴演讲的训练。如在教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让同学们围绕学习内容即兴演讲,这样就能使演讲者有言可发,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在即兴演讲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立论上力避一般化,独辟蹊径,道前人未所道,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即兴演讲还将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大胆表述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却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4.4 辩论性演讲
第四步进行辩论性演讲训练。由于平时对演讲训练的分步教学,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受到了实际锻炼,演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因此教师可安排四人为一组,把全班分成若干组,将水平接近的两组构成对手,现场出题,抽签确定正、反方,一个学期每组学生至少轮一次。在辩论性演讲中,教师着重指导学生以下两点:
(1)辩论中会听不会说的必败,会说不会听的必定乱辩,只有听说俱佳者才有希望取胜。
(2)由于一场辩论中要交锋多次,辩手应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心理素质。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语文能力的人才,在诸多的语文能力中,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既是基础性的,也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即兴演讲变异修辞运用
一、即兴演讲概说
演讲又叫讲演、演说。“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诸荷马史诗。相传双目失明的行吟诗人荷马,常年云游各地,演讲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事迹。在我国,“演说”一词较早出现在《北史·熊安生传》:“公正于是有所疑,安生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说文》:“演,长流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言之讲,引也,故为长远之流。”转义于语言,就是语流之意。《说文》称:“说,释也,从言,兑声。一曰谈说。”段注云:“说释者,开解之意。”可见“演说”就是通过语流进行铺陈解释发挥。对于“讲”,《说文》解释为“和解”。段注云:“不合者调和之,纷纠者解释之,是曰讲。”这说明“讲”者有剖析矛盾、解释分歧之意。现在,在人们的语感中,“演讲”一词与“演说”同义,就是专指人们“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1]
现在所谓的演讲,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它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演讲按不同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在这之中,即兴演讲尤其值得注意。即兴演讲是演讲中的快餐,也是演讲中的精品,是演讲者在某种特定景物或人物、气氛的诱发下(或被要求、邀请)而作的一种临时性演讲。我认为:在各种类型的演讲中,即兴演讲使用率较高,应用范围最广。因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信息传递加快,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交际领域不断拓宽,即兴演讲也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婚礼祝辞、迎送致辞、丧失悼念、聚会、演说、讨论、访问等,都需要人们临时做即兴演讲,或助兴,或助威,或联谊,或缅怀,等等,它成为人际交往中深受欢迎的形式。有研究表明,即兴演讲已成为未来演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即兴演讲具有动因的触发性、准备的临时性、时间的短暂性等特点,要求演讲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展开思维,找到话题,形成完整的腹稿,立即从容地表达出来,因此有一定难度,最见语言功底,一般人难以把握,可以说如果能把即兴演讲发挥得恰到好处,必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即兴演讲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我认为这与恰到好处用地运用修辞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即兴演讲中的变异修辞,更值得我们推敲、探究。
二、变异修辞的形成
“变异”(deviation)这一概念,最早由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提出,最初指共时意义上语言的不同变化形式。西欧的布拉格学派将其运用于诗的创作,形成“语言变异”理论,其代表人物让·麦卡罗夫斯基在《标准语和诗歌语言》一文中指出:“只有违反标准语常规,并且只有系统地进行违反,人们才有可能利用语言写出诗来。”[2]此观点说明了变异在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另外,变异(variation)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偏离常规运用的现象。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共变,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语言的变异问题。社会语言学着重从宏观角度,从外部功能上研究语言变异,而变异修辞则从微观角度,从语言结构入手,研究共时的言语变异。变异修辞是相对规范性修辞而言的。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形式方面的字义、字音、字形的利用,同那内容方面的体验性、具体性相结合,把语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3]正式提出“规范修辞”和“变异修辞”的则是郑远汉先生,他明确定义:“严格遵守汉语语音规范、词汇(包括语义)规范、语法规范及语体规范,在这个基础上的修辞活动就是规范性修辞,有意‘违背’上述规范的,为的是获得特殊的表达效果。这样的修辞活动就是变异性修辞。”[4]给规范修辞和变异修辞作了定性分析。
三、变异修辞在即兴演讲中的运用
(一)利用语音因素的常规变异
语音因素的常规变异中最常用的就是谐音双关:利用语音因素产生的变异主要体现在谐音修辞上。谐音是通过读音的相似性而人为地赋于其新词义的一种方法,谐音双关是借谐音让一个词语同时关涉两种以上的意义,相互映衬而生情趣,内涵丰富。
例如:“是95年一天深夜里,我们家的电话急速响起,我拿起电话一听,那端是我非常熟悉的声音,就是我们班最落后的同学,俞敏洪的声音,因为他的声音刚才你们听了,很有特点,散发着强大的‘雌性’,雌雄的‘雌’,而我的是磁铁的‘磁’。”(俞敏洪、王强在琴岛学院演讲视频,例子中的“我”指王强)
又如:一位同学在某高校学生会竞聘时有这样一段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是2号选手,我的名字叫‘洪双喜’,却不是香烟‘红双喜’,请大家支持我。”上两例都巧妙运用了语音双关,使语言诙谐幽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利用词汇因素的常规变异
词汇因素的常规变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形变异。词形变异是指在该词原有固定用法的基础上,为了特殊的需要临时拆分运用。比如在即兴演讲中为了达到幽默的效果会有这样的说法:形容一个女孩,会说“小巧但不玲珑”,形容一对情侣会说“郎才但不女貌”,等等,充分体现了即兴演讲的随意性、创造性。
2.抽换语素。抽换语素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抽换现成语素中的某些语素,仿拟构成一个临时性的“新词”或“新句子”。例如:……老俞说:“回去,回去咱们一起做新东方。”我说:“新东方是个什么东西啊!”老俞说:“新东方不是东西,它是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一个学校。”我大吃一惊,说:“你还拉扯大一个学校?”我说:“老俞,你眼睛看着我,坦率告诉我你学校的规模到底有多小。”按常理来说,和规模搭配的字是“大”,这里把本该用的词语“大”换成“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俞敏洪、王强在琴岛学院演讲视频,例子中的”我“指王强)
3.曲解词义。刻意用偏离常规的方式造成词语的语义转移,让人听来荒诞离奇,令人喷饭;稍加品味,则觉得语妙智睿、发人深思。
例如:新东方副校长王强的演讲:“……当时俞敏洪是我们班的第一个留学生——留在校外读书的学生。”当时因为俞敏洪身染肺结核病,不得不休学一年,所以王强这样说。还有就是:“……俞敏洪是一个没有抽象能力的人,当然了,也不能说他完全没有抽象能力,他拿着鞭子抽打大象的能力还是有的。”另有:老俞说:“回去,回去咱们一起做新东方。”我说:“新东方是个什么东西啊!”老俞说:“新东方不是东西,它是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一个学校。”我大吃一惊,说:“你还拉扯大一个学校?”紧接着说:“老俞,你眼睛看着我,坦率告诉我你学校的规模到底有多小。”为什么呢?因为十几年来在我心目中他哪能办学啊,他一直是学校办理的对象啊。在这里王强老师巧妙地有意对“办学”进行曲解,说成“学校办理的对象”不仅幽默诙谐,而且显出了王强老师博学多才,机制幽默。
又如:某单位举行演讲大会,一位演讲者伴着掌声走上讲台,不慎被话筒线绊倒了。台下的听众顿时发出了一片唏嘘声和倒掌声,气氛降到了零点。然而,她从容不迫地爬起来,走到话筒前,微笑着对听众说:“同志们,我确实为大家的热情倾倒了……谢谢!”接着就开始了自己的演讲。顷刻间,全场响起一片欢呼声、叫好声。这位演讲者临场应变,根据当时的情景,赋予了“倾倒”这个词一个新的意义,不仅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局面,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4.色彩变异。色彩变异是指由于语境的变化将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以达到深化语意的作用。这类修辞和常规修辞中的讽刺、反语有点相似。比如想形容那个人形象不好会说其“长得谦虚”,“谦虚”本身是个褒义词,但在这里褒义贬用,此种用法在小品、网络词语中经常用到,但现在,词用法已渐渐被用到即兴演讲中,体现了即兴演讲的灵活性、创新性。
(三)利用语法因素的常规变异
关键词:交际模式;公众演讲;口译;即席演讲;即兴演讲;元语言;目的语;语言习得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46-04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鉴于演讲和口译在当今社会对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笔者通过对演讲和口译交际模式特点的对比分析,旨在为提高演讲能力和培养合格口译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并旨在演讲艺术和口译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探讨出一套培养外语专业精英人才的方法。
一、公众演讲和口译的交际模式
演讲,又称讲演、演说。它是一种言语表达的交际活动,是一种借助口头来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现实性很强的社会交际活动。演讲的信息交流模式往往被视为解释演讲过程的有效手段。从Aristotle到Shannon和Weaver(1949)较早提出的交流模式到O′Hair,Stewart和Rubenstein(2011)、Beebe and Beebe(2012)提出的人际交流模式得出,信息源泉、媒介、接收者、噪音、语境和反馈是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据Lucas(2001)公众演讲交互模式:演讲者对已知信息编码(encode)通过媒介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听众,听众对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decode),再将所理解的信息通过媒介反馈给讲话者,在整个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单向的,演讲者只是信息的传送者(sender),而听者则扮演着信息接收者的角色(receiver),所传递的信息在两者之间有着共享意义。在信息传递中,演讲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另外,受外界因素干扰,演讲者在台上会出现紧张忘词等现象,此时要迅速做出反应并尽快弥补缺失,以确保演讲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在整个过程中,演讲者要达到控制紧张情绪、适应不同的听众、流畅地表达思想,需要长久的专业训练和自身的努力来达到(Osborn,Osborn和Osborn,1997)。
从演讲的分类来讲,演讲主要分为定题演讲和不定题演讲。定题演讲主题鲜明、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不定题演讲又分为即席演讲(impromptu speech)和即兴演讲(extemporaneous speech),均要求演讲者根据主题快速组合信息,并用严密的逻辑进行演讲。在演讲专业领域里面,即席演讲并不等于即兴演讲。从命题范围来讲,即席演讲的话题更具广泛性,它可以包括影视佳片、名人名言、谚语俚语等等;而即兴演讲是以目前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问题为主,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在准备和演讲的时间上,两者也存在很大差异。即席演讲者拿到演讲话题后一般有两到三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用五到六分钟的时间演讲;即兴演讲相比即席演讲,它允许演讲者有更多的准备时间,一般为三十分钟,在此时间范围内,演讲者需具备快速查询文献的能力,然后用八到十分钟的时间陈述其演讲内容。在演讲过程中,两者都可以携带笔记或卡片进行演讲。此外,即席演讲中,演讲者只需对命题相关的已知信息进行有逻辑性地重新组合;而即兴演讲者可以借助大量的逻辑证明作为辅助,直接深入地对演讲话题进行论述。由于研究设计中的课时限制,笔者采用的演讲模式为即席演讲。
与演讲不同,口译是一种将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快速准确解码,并用目的语表达出来的交际行为,是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Nida(1976)曾指出文本的翻译给译者提供了大量的时间理解和修正译文,并且可以获取译文的反馈意见。但是,在交替传译或者同声传译中,由于任务具有及时性和瞬间性的特点,译者不可能有大量时间理解和更正语误。Gile(1997)口译模式是基于认知语言学基础产生的,它包括三个阶段,即解码―记忆―编码。从Gile模式可以推断出来,口译的第一阶段,即听力理解阶段可以分为听音、记忆、笔记和协作,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译者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第二阶段是对解码的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即信息重组,它包括信息回忆、阅读笔记和用目的语产出信息。Gile口译模式的本质在于传递意义,译员的注意力分配、笔记能力和语言产出能力尤为重要。译员在交际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送者,且传递模式是双向和同步的。除此之外,译者还充当了演讲者和听者之间协调者的媒介作用。由此可见,口译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译员用目的语再现原语信息时,包含对理解的信息用译语重新组合和表达,即译语的组织架构和有声语言产出。此环节相当于译员发表了一次公众演讲。译员的语言基本素质、语言组织技能和抗紧张情绪等公众演讲技能对口译的产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Lucas(2001)的公众演讲交际模式和Gile(1997)的口译交际过程模式发现,两者在英语语言能力、演讲技能、批判性思维、抗压力能力、笔记依赖程度、信息组织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点。笔者将从演讲艺术的角度探讨其对译员口译表达能力的影响,并检测演讲培训能否对口译产出阶段的能力有所提升,以期寻求演讲和口译各自特色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效益。
二、研究方法
参加实验的35名受众者为口译短期培训班的成员,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培训目的是考取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二级口译资格证书(CATTIⅡ)。口译培训者均为中高级语言学习者,23人获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12人获得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其中女性31人、男性4人;所有口译受训者均参加为期八周的演讲课程。由于此前未进行过大量的公共演说技巧培训,因此在培训之前只有很少的受训者可以进行4~6分钟的即席演讲。
在演讲培训开始前和培训结束后,口译培训成员分别回答了一份关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五点量表的问卷调查。问卷中1代表此项能力非常低,5代表此项能力非常强。根据文献回顾所得出的结论,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内容包含以下十项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公众演讲技能、即席演讲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演讲焦虑程度、减少依赖笔记程度、演讲中劝说技巧、组织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给准译员提供更多的即席演讲练习机会,避免其过度依赖笔记并缓解焦虑情绪,训练设计主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口译培训大纲、课程时间、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以及演讲的准备、练习、演示和评估(Lucas,2008)。口译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演讲课程安排每周三节课,每节课一百二十分钟。培训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主题呈现,主题的选择原则上略高于口译培训者的整体知识水平,以便在规定时间内挑战自己的思维反应敏捷度和在焦虑状态下的抗压能力。主题材料的选择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避免演讲中陈词滥调的原则。培训中后期材料的内容选择要基于培训前期的话题,其难易程度略高于前期材料的难度,这样有助于口译培训者锻炼其理解力,并在原语言知识基础上建构新观点。呈现方式因主题和材料不同而异,主要以录像和短文的形式来呈现。在此过程中,受训者可以通过做笔记或者提问等方式来提高对某个具体话题的理解。第二环节是针对相关话题的提示进行3~5分钟的即席演讲,准备时间为10分钟。即席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对所听到的演讲进行1分钟批判性总结。即席演讲和批判总结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这种形式有助于给准译员提供一个演讲练习的真实场景,从而可以锻炼其临场发挥能力和抗压能力。第三环节是根据内容、表达、组织三方面评价演讲内容。内容主要指论证例子与主题的相关性和对已知信息的应用能力;表达主要评估演讲者是否具备清晰的发音、流利的语言表达、适当的目光交流、合适的体态语和讲话的信念等;组织结构主要指演讲是否包含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每部分的主题句和支撑句以及各部分之间是否具有统一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笔者认为,口译的产出阶段和演讲的过程存在许多相似性,译员的演讲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口译的质量。因此,笔者提出的假设为,经过演讲培训,口译员在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组织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有助于学习口译技能并提高口译质量。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方法中提出的命题假设,口译培训者的演讲能力和其他九项能力成正比。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问卷调查中各项标准差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被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中大部分项目的汇报数字表明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培训和练习,口译学习者在演讲时的焦虑程度有了明显下降。培训前焦虑程度的平均值为(M=2.91,SD=1.326),培训后为(M=1.98,SD=1.706),平均值差为-0.93。数据表明,经过两个月的演讲练习,培训者在演讲时应对焦虑心理的能力有所提升。他们试图寻找各种减压策略使自己在演讲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可能由自身心理原因和外界干扰因素所产生的紧张情绪,此过程和口译中译员需要应对随之而来大量信息的压力是一致的。口译中,译员不仅要听辨讲话者传递的大量信息,而且还要快速准确地把所理解的信息用目的语演讲出来。因此,演讲时焦虑情绪的减弱有助于提高译员的自信心,从而减轻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压力。
从柱状图标中可以看出培训者的演讲技能明显有所提升,平均值分别为培训前(M=2.74,SD=1.407)和培训后(M=3.49,SD=1.002),平均值差为+0.75。经过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手势语、演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但是即席演讲能力的提升并非明显,培训前后的平均值分别为:培训前(M=2.35,SD=1.543)和培训后(M=2.48,SD=1.492),平均值差仅为+0.13,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演讲话题的设置略高于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话题的难度系数可能增加了学生在即席演讲时的压力,有限的脑容量全部用来记忆或保持新信息并寻找富含逻辑的话语来表达演讲内容。因此,短期培训很难看到即席演讲水平的显著提高。相反,自我评估结果反映了两个月的集训对演讲技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即席演讲对演讲者的反应能力、专业词汇量、知识面、逻辑性等方面的要求略高于已备演讲,在短时期内很难达到质的提升。由于在文献回顾部分讨论了演讲和口译产出阶段的相似之处,所以演讲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译员在口译产出阶段的表达能力。
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出,参加口译培训者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普遍得以提升,从培训前的平均值(M=3.19,SD=1.154)上升到培训后的平均值(M=3.34,SD=1.082),平均值差为+0.15。平均值的上升幅度并不显著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参训人员的英语语言水平已经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均已考取大学英语六级或英语专业八级,是中高级语言学习者,因此经过短期培训很难看到语言水平的显著提高。另外一种解释为,中高级语言学习者在口译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巩固并加强已获取的语言知识,而不是一味地习得新的语言知识(Lim,2001)。相反,英语语言初级或者中级水平的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其语言能力可以有明显提高,因为语言知识的欠缺导致陈述性知识的习得比程序性知识的习得更易获得,但实际上,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对学生的元语言和元认知培养更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对最小分值的检测发现,问卷调查在此项得分的最低分值为1,说明了此类培训者在语言技能方面的不熟练或者不自信,并不适合担任口译职业,只有那些已经熟练掌握原语和目的语或者具备相当高的双语或多语种能力的语言学习者,才适合于从事口译行业。
问卷调查结果中,减少对笔记的依赖程度有所提高,平均值从之前的(M=2.45,SD=1.501)提高到(M=3.21,SD=1.149),平均值差为+0.76。数据充分表明,演讲中使用笔记的程度逐步减少,也就是说,大脑记忆信息的容量即工作储存器在逐步增大,相应地,第二语言产出信息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所以,演讲训练中教师要培训学生减少对笔记的依赖程度,用脑记完成演讲内容的逻辑构架和新旧信息的记忆和组合,从而锻炼并增强口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记忆能力,即短时记忆能力。脱离笔记的演讲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在口译中尽量不依赖笔记,而主要依靠脑记来达到充分理解话语信息和讲话者含意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十项能力中的提升较为明显,平均值由培训前的(M=2.50,SD=1.489)和(M=2.44,SD=1.510)提高到培训后的(M=3.23,SD=1.141)和(M=3.21,SD=1.149),平均值差分别为+0.73、+0.77。演讲训练要求学生把准备阶段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分类汇总,储存在大脑里,然后用英语有逻辑性的表达出来;而点评训练则要求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过滤所听到的信息,获取与自己思想不一致的内容并提出论点进行说服性演讲。由于前者训练时间较长,因此与演讲相关的信息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较为明显。相反,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劝说能力的提升相对薄弱,其平均值差仅为+0.14和+0.06。事实上,译员在口译时的信息重组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口译的成败和口译质量的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批判性思维和劝说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起微乎其微的作用,因为口译是用目的语将原语重新表达的过程,它不需要译员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原语并加入自己的观点,也不需要说服听众,让听众相信或者批判演讲内容。
四、结语
合格译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公众演说家。研究结果表明,演讲艺术的培训有助于提升译员的口译表达能力;口译是演讲艺术的升华,它是一种再创新行为。口译学习者应清楚地认识到即席演讲对提高口译能力的作用,以及在口译中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演讲策略。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培养译员的公众演讲技能,可以有效全面地提升其口译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Beebe S. A., Beebe S. J.. Public Speaking Handbook[M]. New Jersey:Pearson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2.
[2]Gile D..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s a Cognitive Management Problem [J]. Applied Psychology,1997,(3).
[3]Lim H.. Teaching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J].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2001,(3).
[4]Lucas S.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7th Edition)[M]. OHIO:McGraw-Hill Education,2001.
[5]Lucas S.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10th Edition)[M]. OHIO:McGraw-Hill Education,2008.
[6]Nida E. A..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J]. Translat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1976,(6).
【关键词】口语大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职场;岗位
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口语大赛是广东省官方举办的英语类权威性的赛事,迄今为止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比赛章程中所描述的比赛宗旨、规定的比赛方式、题型、内容和评分标准等,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明显的、权威性的引领和启示意义,藉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近九年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轨迹。笔者近14年来一直在广东省从事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因此在本文中笔者把广东省近9年的比赛章程进行比较研究,以探寻广东省近年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发展的轨迹和改革的趋势。根据大赛的宗旨、题型、内容和评分标准等,笔者把大赛的发展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03-2009年,第二个时期是2010-2012年。通过比较研究,笔者发现,第二阶段的比赛内容和形式已经明显的趋于职业化,题型及内容设计都密切结合职业场景和具体的工作岗位英语口语能力要求。下文将分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本大赛的发展变化及对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大赛宗旨
第一个时期的大赛章程中比赛宗旨是:为继续深化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展现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广大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2003-2009年关于第七届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广东省选拔赛章程)。第二个时期大赛章程中描述比赛宗旨是:大赛旨在促进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交流职业英语口语教学经验,同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决赛(2010-2012年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口语比赛章程)。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时期比赛宗旨有两个共同目的:1.为深化或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改革;2.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我们也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口语大赛的宗旨也在发展变化。近三年的大赛宗旨中突出强调了“职业性”,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交流职业英语口语教学经验”。此外,从两个时期大赛宗旨的措辞可以看出大赛侧重突出的中心发生了变化:第一个时期的中心是“学生”,“进一步展现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广大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这些加黑的词语可以看出比赛更多的是突出学生的能力和积极性;而第二个时期则倾向于体现“教师教学”的角度,如:“加强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 发展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和“交流职业英语口语教学经验”等。这种变化是情理之中的,因为任何“教”与“学”的改革首先应从“教”的层面和角度开始引领和改革。
二、大赛方式、题型和内容
第一个时期(2003-2009年)大赛分专业组和非专业组,两个组的比赛方式、题型等相同,大赛内容有两部分,分别是:1. 现场描述:参赛者抽取一幅表现某一情景的图画、图表、广告等,根据给出的说明(如进出口额、市场变化、人口变动、生产状况、生产指标、景点介绍等)进行口头陈述。陈述时间为3分钟。2.情景交流:参赛者抽取一个题目,由一位外籍主试官对参赛者进行一对一的现场交谈。交流时间为3分钟。
比赛方式与计分办法:
第一场:非英语专业组,按两项分数相加后的总分排名。
第二场:英语专业组,单另计分,竞赛方式、内容和计分方法与非英语专业相同。
第二个时期(2010年-2012年)大赛也分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两个组的比赛都由三部分(三轮)组成,但比赛题型和方式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公共英语组:
1.即兴演讲:选手提前15分钟抽取比赛题目并开始准备,演讲时间为3分钟。
2.回答问题:由主考官就选手即兴演讲内容提出2-3个问题,回答问题的总时间为2分钟。
即兴演讲和回答问题两项分数相加,排名在前60%(4舍5入)以内的选手进入下一轮(职场口译)比赛。
3.职场口译:职场口译模拟一个职场岗位工作场景,要求选手完成一次口头英汉互译的工作任务,时间为3分钟。
英语专业组:
1.即兴演讲:选手提前15分钟抽取比赛题目并开始准备,演讲时间为3分钟;
2.回答问题:由主考官就选手即兴演讲内容提出2-3个问题,回答问题的总时间为2分钟。
即兴演讲和回答问题两项分数相加,排名在60%(4舍5入)以内的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如果进入前60%的人数为单数,则根据排名顺序多取1名参加下一轮(职场辩论)比赛。
3.职场辩论: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辩论,对手和出场顺序均抽签决定。首先,正方和反方分别对命题进行陈述,时间各为1分钟;随后双方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3分钟的反驳辩论。职场辩论总时间为5分钟。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个时期的比赛与第一个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比赛题型和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个时期比赛的第一部分是现场描述:参赛者抽取一幅表现某一情景的图画、图表、广告等,根据给出的说明(如进出口额、市场变化、人口变动、生产状况、生产指标、景点介绍等)进行口头陈述,陈述时间为3分钟。而第二个时期比赛的第一部分是即兴演讲:选手提前15分钟抽取比赛题目并开始准备,演讲时间为3分钟。题目取材来自于职场岗位工作情景。例如:
Suppose you have worked as a sales employee in after-sales department in the ABC Company for one year and you will be promoted to 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as an assistant manager.Please make a short good-bye speech to your old colleagues at the farewell dinner.
在大赛章程附件四中也列出了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比赛部分竞赛内容,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两个时期里大赛第一部分的题型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时期的比赛中,赛题取材主要来自于国内外、社会、校园等热点、焦点话题;选手要能看懂图表,用英语口头陈述出图表上的内容并能进行适当论述和评论。第二个时期的赛题取材密切结合职场和工作岗位,选手要了解商务和工作岗位常识,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英语即兴演讲。
第一和第二时期比赛内容的第二部分都是现场回答问题,两个时期的赛题取材也都是来自于工作岗位,只是两个时期的题型稍有变化。此外,第二个时期比赛增加了第三部分内容,即:职场口译/职场辩论。要求选手把一个职场对话在限定的时间内现场进行中英文互译,没有时间准备。如:
A:I’m so glad to meet you again,Mr. Li!Will you tell me more about your factory?
B:很乐意!我们厂是专门生产体育服装的,包括运动套装、运动鞋袜和帽子。
A:That’s great!Ours is a large multi-national trading company,specializing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sports facilities and clothing.
B:是吗?或许我们可以成为合作伙伴啊!
A:I hope so!Do you make OEM products or your own brand name products?
……
这部分比赛,选手不仅要有较好的中英文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英语听力水平和机智灵活的反应能力,大赛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手在英译中部分因听不懂而误译甚至没办法翻译。
第二,比赛方式也有很大变化。第一时期,比赛由两部分组成,非英语专业组,按两项分数相加后的总分排名,英语专业组,竞赛方式、内容和计分方法与非英语专业相同,但单另计分。而第二个时期比赛由三部分组成,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第三部分的题型分别是职场口译和职场辩论,即兴演讲和回答问题两项分数相加,排名在60%(4舍5入)以内的选手进入下一轮(第三部分)比赛。如果进入前60%的人数为单数,则根据排名顺序多取1名参加下一轮(职场口译/职场辩论)比赛。
三、大赛评分标准
两个时期比赛的第一、第二部分评分标准都是从语言、内容和技巧等方面评分,具体如下表:
大赛第二个时期两个组分别增加了职场口译和职场辩论比赛,而且分别制定了评分标准,分别如下表:
口译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辩论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四、启发和意义
第一,通过比较研究近9年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章程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密切结合行业、职场和岗位中所需英语能力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职场为导向,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在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此外,经济和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职场和岗位能力要求也会相应的随之发展变化,那么,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须具备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才能跟上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也就是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也应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第二,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是一种用于语言沟通的工具,从口语的角度来看,语音语调至关重要。这一点在大赛的评分标准里也明显强调,不管是在即兴演讲还是现场翻译/辩论中,“发音正确、语调流畅自然”都被列入首条。此外,如同中文表达一样,在用英语表达时,我们也同样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机智得体的应变能力和敏捷灵活的运用能力。
第三,当人们在运用英语进行口头沟通时,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双方都要能够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另一方面双方都要能听懂领会对方的意思,这样互动的沟通才能成功。因此,在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时,听力理解能力绝对不可忽视,听说一体,能听会说才能实用,才能充分发挥所掌握英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口语大赛章程.2003-2012.
[2]教育部高等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1996.
[4]金延凤,吴希红.自主与引导—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首先,我们先来界定什么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中的“口语”是日常口头交谈时使用的语言,作为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在日常口头交流中广泛使用的规范性语言是普通话。“交际”一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等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是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定义比较长,主要包含了几个要素:一是交际即为某种社会活动,包含了具体的情境;二是交际即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输入,又有输出,输入输出反复进行,而这种输入输出主要是借助汉语普通话口语的听与说来进行,同时这样双方的说依赖于听,交流的双方言语是随时变化调整的,并不按照某种预设的脚本一成不变地进行;三是在交际过程中,语言是载体,思维的交流才是核心。
根据以上对“口语交际”的界定,我们发现口语交际教学并不仅仅是“说”的事,还包括 “倾听”和听说的前提――语音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从语音规范、听话技巧、交际技巧等方面多管齐下,分阶段进行训练,注重教学的系统性。
然而,初中生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是什么呢?口语交际教学作为从小学低段就已经开始进行的课程,那么初中和小学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有什么不同?我们将课标中小学高段(5-6年级)与初中阶段(7-9年级)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进行列表对比,如下:
我们会发现课标也是主要从“倾听”与“说话”两个方面来分点描述课程目标,而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相较于小学高段,整体上从鼓励“乐于”“敢于”交流逐步转移到交流的内容深度的把握上。我们不妨把小学高段的教学目标当做初中起始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这样初中阶段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起点和目标都有了,尝试对初中阶段三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做进一步的分层细化后,我们在语音规范、听话技巧、言语技巧等主要的三方面分部训练时,也有了相应的依据:
一、规范口语语音基础,消除交际初始障碍
在日常交际中,能够听懂交际语言,并用交际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前提是熟练掌握和运用这门交际语言,中国现行的有利于广泛交流的语言即普通话,因此,普通话的语音语义方面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在日常交际中显得非常重要。对普通话语音规范的训练以及普通话语音的一些基本常识有必要学生,比如“典雅”等上声连用双音节词语的变音规律,“一”的变音规律等的知识介绍还是有利于学生在日常交际中更快的捕捉把握语义,也利于他们有效地将自己的想法更好地传递给交际对象。
中国存在着大量的方言区,特别是以方言为日常交际语言的农村和一些城市的城中村中,所属学校对于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语音规范训练就显得非常必要。想要让方言区的孩子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就应该将语音规范的训练提上议程。
这样的训练包括分解局部训练,如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发音训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的训练等(声调的调值训练这一点特别重要,但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也应该包括词语连读时语音的变化规律,不同句式和句调的问题等等。训练课程应该包括知识的讲解,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讲解后实践的练习和相应多方位的检测监督。
二、训练倾听基本技巧,打通交际重要环节
交际的第一步首先在于倾听,耐心倾听、理解说话者的观点和意图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首要目标。课标中对初中生口语交际课程目标有关“倾听”方面的表述有两点:一是“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二是在讨论问题时,“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如何达成目标呢?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不妨在初中不同年级根据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的听话技巧训练,这种训练可以穿插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也应该是专门的课时循序进行,方式包括:听写训练、听说训练、听评训练。
听写训练,即要求学生将听到的每句话都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训练方式,能够训练学生的语音辨识能力和语义理解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听说训练,即要求学生在听完单人的一段话或具体的对话后,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判定。相对于听写训练,听说训练不要求学生一字不落复述所听内容,但对所听的主要内容、关键词的把握、说话人意图的揣摩却有了更高要求。听懂,不仅仅是听进了语音,更重要的还在于思维上的辨析与把握,所以听说内容还包括听异同,听正误,听类别,听美丑。因而,听说训练可以在初中的三个年级分难易进行不同检测要求的听问训练。
评训练,主要是针对听到的文段进行评析鉴赏,可以针对文段的特点或优缺点进行评判,可以对文段中的语言、人物形象、写作特点等进行赏析,是以听带说的重要环节,同时对学生的听音辨音、思维发展等方面都要较高的要求,因此放在级进行比较适合。
听写训练和传统的听说、听评训练主要是在静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而真实的口语交际其实是动态的生成,因此倾听基本技巧也应直面动态的言语语境,对学生的训练也应该提醒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对方的话语外,还要注意观察其体态语言如表情、手势等。在课堂中如何引入这种真实动态生成的场景和素材供学生进行倾听基本训练呢?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能够再现生活真实浓缩的相声、小品、纪录片或是电视节目的视频,训练学生听看一体,听与观察同步的倾听基本技巧,为自我的交际目标实现打通环节。同时,听说训练和听评训练还可贯穿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每一个同学在一次的问题回答或发言都可成为一个可供“说”与“评”的最鲜活的素材。
三、培养动态言语能力,实践交际目标突破
交际交流既包括双方的互相倾听,当然需要双方动态的言语输出。因此,只有注重对初中生动态言语能力的培养,才能最终达到口语交际目标的实现。
动态言语是指交际中的语言词句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鲜活的,动态生成的,甚至相对于书面的静态语言来说,除了语言表意外,还是有音量、有音调句调、有表情、有动作情感去表意的。当然词语句子等静态语言表意很重要,但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仅在口语交际课程中进行的,也不是口语交际课程训练的重点。除去“倾听”的部分,课标对口语交际在“动态言语”方面的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交流: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表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3.讲述: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4.复述: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5.演讲: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又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想要实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课标进一步提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因此,在口语交际课程的设置中应注意口语交际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常用的口语活动包含课标上明确提出的讲述见闻、复述转述、有准备或即兴演讲、讨论。口语交际活动还可以包括绘声绘色讲故事、日常双人或多人交谈交际训练、辩论、采访、朗诵、表演等。
口语交际课程的设置中应注意口语活动的循序性与系统性。初中三个年级,学生思维的跨度还是比较大的,七年级刚从小学升入,其口语交际的能力更接近于小学高段的目标水平,讲故事、复述转述、日常情景交流等活动比较符合这个年级的学生;八年级可以适当在此基础上,增加朗诵、有准备的演讲、讲述见闻、讨论;九年级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即兴的演讲、辩论、采访和表演。当然,相同的活动形式,还可以以不同的话题和目标反复重复进行,如初中三年六个学期都可以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每次进行演讲的话题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可以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进步而灵活变化,七年级可以事先准备简短演讲如“我的名字乾坤大”,而到了九年级可以进行即兴演讲“近日热点我来评”。
口语交际教学中,主要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授课程的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大量的关于口语交际知识的输入,才有可能选择更好的情景素材,才有可能选择更鲜活贴切的话题与活动形式有机结合。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也必须要有恰当的知识与理论讲解,如基本的礼仪文化的普及,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的讲解与点拨,语用环境要素的渗透等,这些能够为学生在真正动态的交际中提供有效的抓手。
话题的选择上,要注重贴近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视野与能力,激发他们交际的兴趣。作为一门课程,课程中的活动不应只是生活日常交际的再现,而需要体现课程的价值,即学习课程的学生通过此课程,口Z交际的能力能够有所提升,而不是在原地踏步,因此在活动中话题的选择不可过分低幼和空泛。
【关 键 词】语文素养;“整”发展;语文CCA课程;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132-03
语文CCA课程的提法,目前在国内尚属少见,关于语文CCA课程的实施与研究更是处于开创性阶段,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和广阔的研究前景,无疑是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一次课程改造与更新。现结合广州市花都区花山中学等有关学校的有效尝试,作出以下几点探索。
一、从课程创新上构建与完善“全语文教育”的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
近十余年来,课程改革无疑取得了成绩,但其中过于理想化、难以与实践操作相对接的尴尬现象时有发生。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综合性学习”及社团活动等之间的关系在操作上就很难厘清,乃至弄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目前在大多数学校有始无终,流于形式,或者张冠李戴,将“综合性学习”及社团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相混淆甚至替代、等同起来,说这就往这里总结,说那就往那里挂靠等等。对此,我们曾多次参与讨论,先是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科化、项目化”,现在又提出:语文课程的改革,就在于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而改造课程、创造课程。
我们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不只是口号,还得要有相应的具体课程理念和教学主张、相应的实施平台和途径。经过研究,我们特提出基于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整”发展理念,构建“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及其语文CCA课程开设方案等。
什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理念?首先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整”的含义。其义项主要有:第一,有秩序、不乱:~齐,~洁,~然有序;第二,治理:~治,~改(a.使有条理,整顿;b.整齐,有条理);第三修理、修饰:~形,~旧如新;第四,完全无缺:~体,完~。从以上“整”的含义不难看出,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就是指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有序发展和不断发展。
为什么要提出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整”发展理念?因为从过去到现在的“文选型”语文教材、非确指性的知识内容,导致语文教学往往陷入碎片化、随意性和感性化,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也随之产生要么断层、要么缺失、要么重复的非完整性、非系统性现象。为了解决这种语文教学的非完整性、非系统性现象,必须从基于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整”发展理念入手,先从语文课程改造和语文内容整合作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全语文”化的语文教育体系,克服语文教学感性化、随意性、碎片化的“散”现象,让语文教学再生系统性、发展性、全纳型的“整”状态,这是语文课改的新思路。
于是,我们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平台,对发生在学校的一切语文课程活动加以整合,即一边继续进一步开好开足国家规定的主修基本课程,一边将学校自行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赋予课程的意义及功能,进行调整、变通、融合和重构,以形成一种全新的辅课程即CCA课程。这样,即在进一步开好开足主修课程的前提下增设CCA课程,使语文辅课程(CCA)与“学科”主修课程共同纳入语文课程,以形成具有现代课程改革意义的更为完善的语文课程体系,我们称之为“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即“全语文课程”体系(详见表1)。
表1 全语文课程体系结构表
这种“全语文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而相得益彰。这样,将课外活动课程化,课外活动课内化,使学科教学以外的活动更加有保证,为学生的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全面、更有效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进行探究,搜集和处理有有关的信息,从而实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目标。
二、基于学生语文素养“整”发展的“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而构建语文CCA课程
为什么在语文课程设计中把这种“X”课程称之为语文CCA课程?这主要是借鉴新加坡的CCA课程和国内一些学校所开设的CCA课程,从中受到关于“辅课程”开设的启发,而重新赋予它与现有具体学科课――语文结合起来而形成新的含义:语文辅课程即CCA课程,是相对于主修课程即国家基本课程而言的校本自立课程,并且与语文主修课程发生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整合作用,重在构建一种新型的“学校语文课程”形态即“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之中的第二轨道,从而与语文主修课程(第一轨道)一起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CCA课程,是英语Co-Curricular Activitie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辅助课程”(也叫“课程辅助活动”)。它较为广泛地出现在新加坡。从1998年起,新加坡政府开始实行将课外活动纳入初级学院(高中)及理工学院升学的入学加分优待项目,2000年后,正式将课外活动改更名为课外辅助课程(简称CCA课程),系统地、可量化地和可操作地将课外辅助课程纳入中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非常重视CCA课程,他们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专门的经费,有明确的培养目的,学生强制参加,教师全员参与,并实行学分管理。新加坡的课程辅助活动CCA是全面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福利的一个方面。中学阶段的文体等课外活动是必须参加的,而且在中学毕业后报考上一级学校,可以加分。他们在中小学基本上都是半天上课学习各门学科知识,半天开展各项CCA活动,即课外辅助课程。
怎样建构基于学生语文素养“整”发展的“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中的语文CCA课程呢?
1. 形成课程定位。是让最具有先进理念,即以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特长发展为主要目的,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辅课程。
这种开发以“学生发展”与“学科素养”相结合为指向的学科素养培育型的语文CCA课程,是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的具体活动,即由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一种自觉教学行为。语文CCA课程即指与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主修型语文基础课程相照应的语文辅课程活动。
2. 加强课程改造。对目前在学校发生的所有课程行为及其现象进行反思,并通过“改造”而进行新型语文课程形态即“语文全构课程体系”的重建。
“改造”的含义是“改变、打造”,即“修改或变更原事物,使适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改造适合新的形势和需要”。课程改造,一是用反思观统览审视现有课程,二是用全纳全构法统整翻新课程。“全构法”就是“一线串珍珠”,这里的“一线”就是一条主线式的理念,这里的“珍珠”就是一门门更趋向合理、可行的课程,这里的“串”就是方法,即“挪、减、借、变”等。
具体地说,挪――就是将国家课程中“选修课”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一些相关课程和课时以及地方课程的大部分挪出来;减――就是把现行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减出来;借――就是把常用的“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项目借过来;变――就是将各种课程因素组合而变化为一种新的语文CCA课程元素。这样,经过整合与改造,便组建为第二轨道的课程,构成一种新的“学校语文课程”形态,即“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也就是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标语”)。
现在,我们从语文学科开始,通过“挪、减、借、变”,从而孵化、构建一种新型的“学校语文课程”形态,即“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双轨制”,即“主修课程+辅助课程”的双轨并行,俗称学校课程的“两条腿走路”机制。第一轨道,是指将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语文课程,即为语文主修课程;第二轨道,是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辅课程,即语文CCA课程。“1+X”,“1”是指把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基本语文主修课程称为“1”(取“统一”之义),由学校自主开发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非确指性的可变量的语文辅助课程,即CCA课程称为“X”。
3. 全力开发语文CCA课程。广州市花都区花山中学根据以上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造的要求与方法,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和学生需要,积极探索和开发语文CCA课程,从而研发与实施了一系列的语文CCA课程门类及项目,其中有五门是较为成型的,简称为语文CCA课程的“两社三会”:文学社、新闻社、演讲会、汉字会、成语会。
这五门语文CCA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一是“本土化”思路,以体现“校本”的个性特点;二是“系列化”思路,以体现“课程”的规范性;三是突出实践活动指导的思路,以体现课程的实效性。学校通过CCA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明确CCA课程的目标、内容、流程、方式方法,做到有计划、有序列,使之形成系列,致力于打造为学校的精品校本课程。
三、用语文CCA课程的实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整”发展
现在,以广州市花都区花山中学为此进行的“演讲会”CCA课程的操作为案例,特予以展示与介绍如下。
1. 课程目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总是在掌握了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语的。开设“我们的演讲会”CCA课程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培养学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学会倾听、准确表达和交流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整体实践能力。
(2)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的综合表达能力。
(3)扩大语文学习资源,加强语文和其它方方面面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 课程要求。“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演讲会”活动活而不乱,动而有序,且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梯度合理,设定如下要求:
(1)定时间,定期举行演讲会。
(2)定方式,演讲不得带稿,必须记住,要面对听众,落落大方,声音洪亮,并配适当的手势。
(3)定主题,要求一轮一个主题,尽量不重复。
(4)定人选,要求人人参与,不能遗漏,前一天没有准备充分的,第二天继续演讲。
3. 课程内容系列。指导思想:配合现行大纲对学生听说读写要求的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安排演讲系列,遵循由简到繁、从低到高的原则,按年级分阶段循序进地科学安排训练内容。
(1)初一年级(起始阶段):调动兴趣,实现“敢”说。初一学生,对上台讲话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本阶段目的在于锻炼胆量,丰富词汇量,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训练学生说话的准确度、简洁度和合理性。具体内容如下:日常对话、简要复述(课内外均可)、讲故事、自我介绍、习成语说典故、词语接龙、日记大家听、置疑解惑、一周新闻、自由辩论、我与广告词、自由演讲、专题演讲、即兴演讲。
(2)初二年级(提高阶段):闪现智慧,激励“愿说”。经过一个学年的锻炼,讲台不再陌生,害怕心理已消除,这应让每个学生充分表现个性,并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说话的巧妙度、有效度和生动性。具体内容为:自由交流、描述性复述、讲故事、自我推荐、语文开心辞典、句子接龙(语句接龙)、好书大家谈、有问必答、焦点再谈虎色变、专题辩论、我为……解说(解说词)、自由演讲、专题演讲、即兴演讲。
(3)初三年级(创造阶段):展示个性,培养“会说”。这一阶段,除了一般的分析、综合、表达外,还必须清楚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并对之进行证明,从而训练学生说话的敏捷度、中肯度和技巧性,成为“会说”者。具体内容为:情境对话、创造性的复述、讲故事、自我欣赏、文学作品赏析、话题(文段接龙)、名牌大家评、巧问妙答、一日要闻采播、正反辩论、我为……献词(元旦、国庆、教师节……)、自由演讲、专题演讲、即兴演讲。
以上内容可具体到每周,也可以在周内交替进行,只是老师在选定“专题演讲”、“即兴演讲”、“专题辩论”等具体内容时,要富有开放性和弹性,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扩展的空间。
4. 课程评价。
(1)使演讲活动实现了由课外活动向校本课程的转型:由传授课变成了活动课,由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认知为主;老师由主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为主,学生由被动、接受型为主,向主动、创造型转变为主。
(2)让学生系统而规范地接受了关于演讲的课程教育:从以课本为主扭转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大思路,从以老师授课为主扭转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大思路,实现了两个面向:面向学生,面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达到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
总之,在如何实现学科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走出目前还普遍存在的“学科教学以为就是一种以传授学科知识(含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狭窄思维,要用课程重建理念,敢于并善于将目前学校课程乱象经过改造、调整,再构建出符合“学生发展”与“学科素养”相结合、融“学生发展”于“学科素养”培育之中的全构型语文课程体系,即包含语文CCA课程在内的新型语文课程,这样便可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2]王波.关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
[3]杨小村.开发校本课程 办出学校特色[J].中国教育学刊,2002,6.
[4]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5]车臣.活动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
关键词: 口语教学 心理语言学 言语生成 辩论赛 公众演说
一、引言
在历史上,马丁・路德・金曾以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唤醒了在种族问题上沉睡的美国民众;在电影中,美国著名影星阿尔・帕奇诺在《女人香》中在短短五分钟的时间里以精湛雄辩的演说折服了整个会场和学校的纪律委员会,挽救了一个受到冤屈的学生的前途;而在学术性辩论赛中,来自复旦大学的两名男辩手以有理有据的几次演说征服了在座的观众和评委,获得了第11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英语辩论赛”总决赛冠军。好的公众演说会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够改变人们看待事物和世界的眼光,甚至能够改变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方式。
自从2004年以来,笔者有幸受到邀请,每年赴北京参加“外研社杯全国大学英语辩论赛”的评委工作。在这几年中,笔者深深地被一些优秀辩手们折服和打动:他们可以在短短30分钟之内准备好一个临时通知给他们的辩论话题,建设好己方的论点和论据,并且充分预测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而这一切的过程都是在没有网络协助、没有电话外援的封闭情况下进行的。尤其是2007年5月初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英语辩论赛”的总决赛,正反双方(复旦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英语是否要被定为中国的官方语言”这一话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复旦大学代表队(反方)的两名男辩手以出众的表现征服了观众和评委,捍卫了他们所辩护的信念“英语不应该被定为中国的官方语言”。
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从上述的经历中学到很多。其中,最为直接的收益就是在英语口语教学上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动力。
二、理论综述
无论是辩论,还是公众演说(下文均称为“演讲”)都与人际交往上的言语生成密不可分。根据《心理语言学》对于言语生成的观点,Speech Production is a“process from thought to speech;a far more elusive process,with more human facilities(brain,muscles of articulatory organ,facial expression,body gesture,etc.) are involved;a more difficult subject to study”.(言语生成是一个从思维到言语的转化过程,涉及到人类的大脑、发音肌肉、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研究对象。)Carroll认为,言语生成大体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Conceptualization(概念形成机制),Formulation(形式合成机制),Articulation (发声机制)and Self-monitoring(自我监察机制)。
1.概念形成机制(Conceptualization)是言语形成的第一步,涉及到需要传达的概念。事实上,一旦需要被传达的概念产生了,一个言语语篇就算是有了一个开始(a meaning to be conveyed occurs then the speech starts)。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成功的言语形成的关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概念或者没有好的概念,将没有言语形成的原料和对象。
2.形式合成机制(Formulation)的过程就是将想要传达的概念以具体的形式予以表现(give a form to the ideas that we want to deliver)。这一过程涉及到对于思路的整理,对于句式、时态、语态、词汇的选取。好马配好鞍,好的概念也需要好的组织和形式来呈现。
3.发声机制 (Articulation)就是将已经存在和生成的概念和形式通过发声系统表达出来,形成言语。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大脑指挥人体的发声器官,同时结合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输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不断地在执行计划和准备计划之间来回运作,以确保准备好的信息得以传达,并且积极地准备和计划下一秒钟将要输出的言语。(We alternate between planning speech and implementing our plans.)
4.自我监察机制(Self-monitoring)就是讲话者在讲话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讲的内容进行监察和评估,在发现任何错误的时候及时进行修正。自我监察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我们发现失误后,自行打断说话(self-interruption);其次是我们通常说一些表示正在编辑的插入语,可称为编辑语(editing expressions),如:“呃,对不起”,“我的意思是……”;最后是纠正话语(self-repairing)。
三、言语生成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的形成(Conceptualization)
Sue Kay在她的《实用演讲技巧》(Practical Presentations)中提到开始演讲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而作为众多需要准备的事项之一,做记录 (note-taking)是非常重要的。[2]事实上,做记录的过程就是进行一次头脑风暴(brain storm)的过程。在一张空白纸上迅速而且尽可能多地写下所有跟演讲主题有关的字词、短语、句子等,不分前后顺序,不需要任何逻辑关系;然后再系统地整理这些零碎的信息。这事实上就反映了演讲者在这一领域中最大的知识范围和框架。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演讲者形成概念,以顺利地完成言语生成的第一步。
外研社近几年开始在国内推广英美国家的议会制辩论赛制。在议会制辩论赛中,评委们对正反双方评分的时候着重从Matter(内容),Manner(风度)和Method(策略)三个方面去考虑。[3]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Matter(内容,即what you say)。一个好的辩论队伍可以在仅有的30分钟之内准备好攻击性和防御性俱全的即兴演讲,其中很大的功劳要归功于强有力的立论。对于Matter,Sue Kay的概括性说明如下:所谓Matter,包含了实际的材料、论点、推理、举例、案例调查和事实列举、反驳、Point of Information,当然还包括对论题的定义。[4]
除了做记录以外,形成好的概念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大量地阅读。人类的语言大部分情况下是通过接受外界信息并积累下来的总合,同时加上一些原创性的灵感。本次获得辩论赛冠军的复旦大学的两名辩手平时经常翻阅很多英文读物,例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Readers’Digest,Times Magazine等。从这样的大量阅读中,他们既获得了大量有时代意义的信息,又增强了他们的英语语感。
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大量地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大量地阅读英文读物,大量地收听英文广播,大量地观看英文电影等都将有助于学生们构建宽广的知识框架。
2.形式的合成 (Formulation)
包括Palmer和Michael West在内的国际知名语言教学专家们共同认为词汇对于语言教学非常重要,Coleman Report(第一章)也提到了对于词汇的重视。Palmer与West联手合作,根据词汇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提取了大概2000个核心词汇,并且于1953年出版了A General Service List of English Words。该书自出版以来,一直被看作是开发教学材料的标准参考文献。Sue Kay在她的《实用演讲技巧》(Practical Presentations)中也强调了准备一个演讲之前对于词汇的搜集和整理:通过运用词典和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搜集与演讲相关的词汇,以备使用。
此外,Palmer还根据他在日本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结论,认为英语的语法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习者们来说非常重要。 同时,Hornby,Gatenby,以及Wakefield等学者也在各自的著作中强调了英语语法的重要性。[5]他们的理论为TEFL/TESL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多查词典,多做头脑风暴和多监察自己语法的习惯。在课堂上,给大家即兴地出一个演讲题目,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使用词典,使用手头的参考资料(包括教科书、报纸、杂志等)尽力去准备。然后,当一名同学在作即兴演讲的时候,鼓励其他的同学仔细聆听,并且积极地指出该同学演讲中出现的词汇和语法错误。即使在没有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学生们都很难对一些时事问题作出深刻地思考和评论,更何况还有词汇和语法上的障碍。
3.发声的过程 (Articulation)
发声的过程就是将思维中已经准备好的言语通过人体的发声器官以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涉及到对于发声器官的使用(即嗓音的使用)和肢体语言的使用。
一个人的嗓音是这个人性格的内在部分,因此,不要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嗓音或者假装别人的嗓音。但是,要在作演讲的时候除掉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每句话后面都说一个OK)。在演讲的时候,尽力身体站直,以保证肺部有畅通的气流进出;在演讲的不同部分,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调,以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讲话的时候张开嘴,以确保发音清晰――很多的人演讲的时候咕哝着嘴,因此发音不够清晰。Sue Kay认为使用肢体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强调力度或者是为了协助表述。因此,一个呆板木讷的独角戏式的演讲不会赢得听众的共鸣,同样一个过于放松的手叉口袋的演讲又会显得很不专业。
因此,在英语教学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们保持自己原有的嗓音,多多使用不同的语调,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甚至目光交流。避免为了提高自己的语速而牺牲发音的清晰度。宁可语速放慢,也要尽力张开嘴,做到发音清晰。必要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将一个单词按照音节拆分成很多零碎的部分,对每个音节实行夸张的放大,对每个音节的发音都做到准确和清晰到位。
4.自我监察 (Self-monitoring)
自我监察是一个有意识的、自我觉醒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确保讲话者知道自己上一秒钟都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从而达到“自知、自省和自制”的效果。
在教学中,应当努力提高学生的“纠错意识”。不但是纠自己的错,也包括纠他人的错。具有很强“纠错意识”的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在逛街时看到街边商铺的中英双语招牌的时候、在聆听他人进行英语演讲的时候都会主动、自觉地去搜寻和发现错误。当然,在自己演讲和写作的时候,更是要有意识地去搜索和发现错误,以便改正。
需要指出的是,没有人不犯错误――即使英语本土国家人士也会在讲话中犯各种错误。因此,不需要求全责备,更不是要通过纠错来进行人身和名誉攻击。应当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结论
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仍然面临着“口语难”的处境。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学生却无法通畅地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流,以致于全社会开始对于持有四、六级通过证书的学生采取谨慎保留、甚至怀疑的态度。这个问题亟需英语教育界高度关注,并且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采取措施。言语生成理论可以为英语口语教学的提高带来积极影响。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合理的理论指导和大量的实际操练。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能够锻炼自己英语言语能力的活动,例如参加一个小型的英语演讲俱乐部,一个英语辩论协会等,并且不断地使用“概念的形成、形式的合成、发声的过程和自我监察”等步骤指导自己的口语练习。
综上所述,如果能够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积极地应用言语生成理论,提高学生在概念形成、形式合成、发生机制和自我监察机制四个方面的意识,学生的英语口语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David Car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 (3rd ed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47-279.
[2]Sue Kay,Practical Presentation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134.
[3]http://省略.
第一章 商务礼仪概论
一、什么是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所必循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顾名思义,商务接待礼仪是我们负责接待的人员在商务接待过程中所遵循的礼仪。
二、为什么要学习商务礼仪?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活动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加之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交流,招商引资的范围从本地、本省、本国,发展到全世界。因此,在商务活动中,如何与人打交道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这也促使我们更多地来关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礼仪。
第二章 电话礼仪
一、国内一些单位电话印象
声音无精打采、打电话的一方不知自己打去的单位是否正确,接电话的人缺乏基本的技巧,热情不够.去电者难以留下对该单位的良好印象。
二、国际通用接电话用语
总机:报单位(公司)名(声音应清晰柔和)
分机:部门名+自己的名字
直线:先报单位(公司)名+部门名
打电话应备物品:(电话记录本)便签纸+笔+相关资料,用于做记录或与对方交流。
三、电话礼仪
(1) 打电话时面带微笑以制造出愉悦的声音;
(2)在接起电话后,问候对方并说出单位的名称;
(3) 去电时先介绍自己,不要让别人猜,并先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电话;
(4) 最好在铃响三声内接起电话;
(5) 拨打国际长途时,应了解时差,避免打扰对方的休息;
(6) 谈论公事,尽量在上班时间。并事先准备好与电话内容相关的资料备查;
(7)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作做好详细的电话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8) 重要电话,事先拟草稿。有重要的约定时,应重复你所记下的内容并确认这正是双方的约定;
(9) 长话短说,不要在上班时煲电话粥或讲太久的私人电话;
(10)不要在电话时吃东西或心不在焉,对方能通过声音感受到,留下不好的印象;
(11)打电话时不要太大声,以免干扰到其他人。
(12)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礼貌的向对方解释并告知对方他/她来了之后会打电话给他/她,并请对方留下联系方法,在挂电话之前,重复对方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重要的细节;如对方不愿意,则不必严加追问
(13)不要让对方在电话中感到你很困惑或是你今天的心情不好;
(14)最后,向对方说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向对方说再见,别重重地放下电话听筒,轻
放话筒、去电话一方或下级后放电话,以示尊重。
(15)别忘了电话是建立你的单位和你的良好形象的良好机会。
四、打错电话的处理方法:
相信对方并非故意,耐心并礼貌地告知对方打错了。
第三章 谈判礼仪
一、什么是谈判?
谈判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的有组织、有准备的正式洽商,始终坚持或反复调整各自的目标,以求最终达成某种协议的整个过程。在商务活动中,称为商务谈判。在政务活动中,称为会谈,如中美朝韩日俄近来关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最佳谈判的效果是在实现最大化我方利益的基础上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谈判技巧
充分准备:谈判前充分地收集资料,了解对方虚实和相关其它方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以期在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
善于倾听:所谓智者善听,能否正确地了解谈判对手的实际需要,关系到谈判的成败。认真倾听,广泛的接收信息,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请对方重复一次,洞察对方的真实意图,推动谈判的进程,同时,也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保持耐心:即使对方发言冗长,也不要打断对方,或是离席而去。一次谈不成,应耐心的准备下一次谈判。
察言观色:通过对对方表情神态的观察,了解冰山之下的真实情况。
关注细节:在细节中找到切入点,或是可以的地方,以达成最后的谈判结果。
及时反馈:在一些双方能达成共识的方面或一些可作适当让步的细节上,可以就对方提出的观点及时地反馈给对方。
慎重表态:在一些重大分歧、不能做出让步的地方或自己未获授权的方面,一定要谨慎行事,以免造成定局,而难以挽回。
留有余地:在有一些不能太快让步的方面,或为了让对方感觉这是我方的底线,要给自己留有一些余地,或拖延时间回答,或告知对方我们没有被授予这种权限,须向上级请示,来为自己争取谈判的利益。
三、提问技巧
开放式问题:即让对方在不设固定答案的基础上提供最多的相关信息和观点。如你们认为如何?你公司的看法怎样?
封闭式问题:即让对方在已有的答案范围内进行选择,如你觉得这个条件怎样?
第四章 表达与演讲技巧
一、表达与演讲技巧的重要性
良好的表达与演讲技巧可以加强人际沟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就和自己所具备的才能等通过有逻辑的语言充分地表现出来。
二、表达与演讲技巧的练习
(1)阅读并分析一些经典的演讲词
(2)不善言辞的人,应争取更多发言的机会,消除羞涩与不自信;
(3)自己命题,即兴演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4)重要演讲提前准备演讲稿,并熟练掌握。脱稿演讲但不要背稿,可提前准备小卡片,将演讲提纲写上,以作提示。
(5)演讲前深吸一口气,增加大脑供氧,消除紧张感。
(6)在大型活动中演讲,不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过分放在别人的态度上,专注于演讲。
三、命题即兴演讲练习
第五章 招商引资洽谈会及大型商务活动礼仪
一、招商引资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演讲稿应言简意赅,突出重点。(避免从故到今,上下五千年,好像在读导游词),不同领导的演讲稿不要有太多重复的地方。
(2)着重介绍当地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用数据指标说明(如GDP、进出口贸易额、引资情况、现有外资经营情况等);
(3)介绍当地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规划和商机以及:当地的优惠政策、投资成本和政府提供的服务;外来和外资企业在当地发展的成功案例。
(4)安排当地企业与外来企业面对面的交流洽谈,避免政府唱独角戏,无实质性内容。
(5)有外商参加活动时应提供准确通顺的英文资料。
(6)不要一味地提供免费服务(如免费住宿、交通、宴请、表演、旅游等),投资者主要看中的是商业利益与回报,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7)建议给投资者、外商留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独立考察当地的商业和人文环境。
二、大型商务活动的组织
在确定大型商务活动的举办后,活动主办方应召集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开会,确定总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人员,布置各部门分工。各部门布置安排每名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工,并确定完成分工的最后期限。总负责人定期了解各部门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安排解决出现的重大问题。部门协调人员在工作进行中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与配合。
当各部门在预定时间完成布置的任务后,部门负责人应将任务完成情况向总负责人汇报,全体相关人员讨论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或紧急事件,制定出应急预案。
三、商务会议礼仪
(1)会议礼仪
会议最能体现一个单位的团体意识、整体素质及个人修养。会议室布置灯光柔和、清晰,不宜用旋转灯;会场布置简洁、清爽,突出重点;会场温度适中(太热、太冷,24-26度为宜);会场湿度50%的相对湿度为宜(加湿或提供饮水);会场大小以每人两平方左右考虑。
(2)会议座位排列的原则:在国际商务活动当中,座位的排列应遵循三个原则,即以前为上、以中为上和以右为上。
商务与国际礼仪位次的排列方法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主人的右手排第一位来宾,主人的左手排第二位来宾,主客双方间隔排列。第一排人员既要考虑人员身份,也要考虑场地大小,即能否都摄入镜头。一般来说,两端均由主方人员把边。
如会谈长桌一端向正门,则以入门的方向为准,右为客方,左为主方。
我们知道,无论是培训师还是主持人,都是靠“一张嘴”来吃饭的。并且,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两者要比普通意义上的教师、律师等更需要“现场感”,可能你逻辑的缜密性和辨证的严谨性都未必要求那么严格,但对于现场气氛的烘托能力其要求往往是更高的。因此,这就需要培训师和主持人都要有很强的现场即兴幽默感。比如,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当红培训讲师余世维先生的大量培训课程,那么就不难发现里面尽管也曾经有很多前后矛盾的观点,但这并不妨碍余大师照样受到广大“粉丝”的追捧,原因固然会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余大师的现场生动性和即兴幽默感肯定会是他受到广泛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我个人而言,我一直也是在做培训讲师的,所以自然是一直很关注口才和表达艺术的锻炼问题。不过,自从我最近做了专业财经主持人之后,我就更加不自觉地关注现场幽默感的锻炼,尤其是即兴幽默感的机灵闪现,因为,在很多时候,即兴发挥的幽默感才更能体现出你的真实功底。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点对主持人的要求要更甚于培训师。下面,我就以自己亲身经历和亲手操作的几个案例来简单谈谈现场即兴幽默感的几种实用营造方法,并以此与有志于向培训师和主持人领域发展的朋友共飨。
1、恰当自嘲:
今年5月2日,我开车回老家参加了一次全年级高中同学的大聚会。这是一次12年重逢的大聚会,当年我们这一届全年级的同学大概有500多人,而这次能够到场的就高达200多人,这对今天早已经遍布祖国各地的同学们来讲,已经是着实不易了。我突然回想到,15年前我刚考上高中的时候自己170cm的个子只有50公斤,而现在181cm的个子却居然达到了90公斤。看看不断隆起的将军肚,感觉确实是沧海桑田啊,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想必其他同学们也肯定都会有很大变化吧。
我是4月27日在南京做节目的时候接到负责组织的老同学的通知的,于是我4月29日从南京飞回北京,5月1日从北京开车回到老家,2号一大早就赶来参加同学聚会。不过,可能是由于在南京的那几天天气变化和饮食不规律的原因,我突然从4月28日起开始上火,上嘴唇“人中”的位置开始溃烂,我一直后怕这种“体无完肤”的尴尬遭遇幸亏没有发生在27号的节目上。但这种尴尬还是一直持续了十多天才得以自我康复,包括我参加12年同学大聚会的这一天。
问题就出在这里,5月1号晚上,我开车一路风尘刚赶到老家,组织者突然来电话告诉我说:“您一年多了难得回来一次,明天你就当学生代表来发个言吧!”推辞不过,我就应了下来。不过我突然又苦笑了一下,心想我已经成这样一个“豁子嘴”了,明天还能当好学生代表吗?
第二天,同学们陆续赶到,有很多当年非常羞涩的俊男靓女,现在已经是领着孩子过来了。宴会开始,一开始是校长致辞,然后是我们当年的老师代表致辞,老师也老了很多。然后是我作为学生代表致辞,这是让我始料未及的事情,我原以为我无非是作为本班的学生代表,没想到竟然让我做全年级同学的代表,尽管我有一定的台上功底,但还是感觉任重而道远。因为同学们选我做代表,可能是考虑到我大老远从北京难得回老家一次,也可能有那么一点是感觉我这几年在外界姑且培养出了些许知名度和影响力。但这些都是同学们的抬爱,我上场时肯定是不能这样自鸣得意、自吹自擂的。
那么,既不能在昔日平等互爱的老同学面前自吹自擂,又要能不失我这么多年在外面闯荡的口才水准。怎么办?短暂思考后我决定,我要“顾左右而言他”,我要用幽默的自嘲来做一个漂亮的发言。于是才有了下面经典的自嘲:
“尊敬的校长和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能作为全年级的学生代表在此发言,确实是感到万分的荣幸。感动得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嗨,啥也不说了,缘分呐!(大家笑)不过如果让我来猜想一下让我做学生代表的原因的话,我想会有两点。第一,(我指着我的嘴唇)今天到场的有200多人,但像这样为了我们同学聚会而‘着急上火’的恐怕只有我一个。(大家笑)我在南京接到的通知,便马上飞回北京,然后昨天马上开车回来,但我认为,为了今天的聚会,我上火是值得的。(大家鼓掌)第二,(我用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将军肚),从我这身材来看,我是充分响应了国家‘中部崛起’的号召啊。(大家笑)12年刚好是一个‘地支年’,我们的同学们也都早已遍布全国,大家的知识、经验、财富都像我这肚子一样在不断积累,我想,同学们选我做代表,大概是看我身材升级得最快吧。(大家笑)好了,其他啥也不说了,大家吃好喝好啊。谢谢。(大家鼓掌)”
说到身材,我倒是一直没去用什么减肥产品,所以,这也在很多场合给了我自嘲的机会。比如5月下旬我在北京主持国资委《中外名家》高端论坛,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就这样自嘲开场:“我是央视经济频道入围主持人张会亭,从身材上来看应该是一位‘重量级’主持人,不过由于央视的承重能力毕竟有限,所以我现在还没去央视上班。”
事后感悟——恰当的自嘲能够有效缓解你上场时的压力,能够用一种非常谦和低调的想象获取现场观众的好感。
2、说文解字:
这里的“说文解字”指的是非常巧妙地将某个人的名字或某个事物的名称分拆开来,进行单独的差异化解释,或者利用谐音等方式,取得出其不意的幽默效果。
例如,一个大型会议或论坛的嘉宾出场,按照惯例主持人通常都要介绍嘉宾背景,但如果仅仅是像介绍生平简历一样进行年份事件职务的叠加,则会显得平淡无味。这时候,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说文解字”,则会显得风趣诙谐并让人记忆犹新。
这里以最近我主持一些论坛时的人物出场介绍为例,我经过事先对各嘉宾的背景资料的充分研读,然后便每次自编主持提纲,对于嘉宾的出场介绍创意,我尤其舍得下“狠功夫”。
2005年10月份,我受邀主持《中外管理》杂志第14届官产学峰会分论坛。我的嘉宾有茅理翔、孙大午、陈爱莲等知名企业家,我给他们编写的出场介绍是这样的:
茅理翔:常言道,一个口袋是衬衫,两个口袋是女装,三个口袋是西服,四个口袋中山装,那么五个以上口袋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但有人知道,他就是——著名的“口袋论”民营企业家、世界点火枪大王、宁波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先生。
孙大午:他的名字有很强的暗示性,他叫大午,却非常地大彻大悟;他是农民,却能去北大作演讲;他是养鸡状元,却创造出君主立宪的管理经典,他是具有典型“政治经济学派”的民营企业家,他就是——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孙大午先生。
陈爱莲:大家知道浙江人一直非常关注老百姓的社稷民生。大家都要穿鞋,所以浙江人就把鞋卖到了世界各地;大家都要住房,所以浙江人就在全国炒房;大家都要开车,所以浙江人就先卖轮子,再卖汽车。企业圈内习惯称善于运作的企业家为“长袖善舞”,而她的名字刚好与一个著名舞蹈艺术家完全相同,那么今天,既能卖汽车、又能长袖善舞的会是谁呢?她就是——浙江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爱莲女士。
2005年12月份,我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主持《中国经营报》“挑战企业家”论坛,这次邀请到的是胡润百富榜的亚军严介和先生做我的嘉宾,我在给他编写的出场介绍是这样的:
严介和:他原来曾经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后来在国家“要想富先修路”的政策号召下,成立了太平洋建设集团,短短几年来,他采用独特的BT模式迅速搞大,在2005年顺利摘取“胡润百富榜亚军”殊荣。他“对己严、对人和;处事严、处人和”,他用自己富有“严谨”哲学思辨的思想与言论高调“介入”了我们的“和谐”社会,他就是——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先生。
今年4月初,我与北京知名的小家电行业杂志《现代家电》共同策划了一场“首届中国家电终端管理年会”,其中杂志社这边负责这次年会的是总编傅教智先生和编辑部主任蒋士桦女士。注视着议程上他们两位的名字,我突然来了灵感,我在做主持的时候,何不利用他们的名字做一个好的开场呢?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开场辞: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首届中国家电终端管理年会的论坛现场,本次年会是由著名的北京《现代家电》杂志主办,在满满两天的时间里,将会有20多位嘉宾与我们大家亲密交流,就像总编傅教智先生的名字一样,20多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师傅’,通过两天的系统‘教育’,传递给我们更多的‘智慧’。同时也像编辑部主任蒋士桦女士的名字一样,号召我们的嘉宾在两天的论坛中‘讲实话’,讲出自己最为真实有效的终端操作方法……”
今年5月下旬,我受邀在北京国宾酒店主持国资委《中外名家》高端论坛,当天的主讲嘉宾是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教授,点评专家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牛文文先生和《三联·竞争力》杂志总编方向明先生。我是用说文解字的方法这样做嘉宾介绍的:
项兵:他是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他有“项羽”的豪气,又有孙子“兵法”的谋略。他叫项兵。他是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教授,曾执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他曾提到过《买下沃尔玛》的大胆设想,还提出过“站在月球看地球”的精妙蓝图,他被业界誉为“逆向思维的洗脑教授”。
牛文文:他的名字很牛,但他却文质彬彬,他是西北汉子,文采也一如秦腔一样豪放。一双度数不低的眼镜后面,是他独特深邃的眼睛。他长期关注“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注:此为该杂志的封面自我广告语),致力于对中国企业家的无尽关怀。项兵教授曾提到过《买下沃尔玛》的大胆设想,他则紧跟着提出了《假如买下沃尔玛》的大胆推理。他就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牛文文先生。
方向明:从外观上看,他很像一名导演或是画家。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是一个杂志的总编。他笔耕不辍,文风犀利,尤其擅长做封面专题的策划与操刀。当年曾撰写一系列以“研究失败”为主题的封面文章而声名鹊起,如《史玉柱:大祸与大惑》、《铁血三株》等文章,至今仍经常被人提及。他用自己的“竞争力”在帮助他的杂志提升“竞争力”,而杂志不断提升的竞争力也在侧面彰显着他的竞争力。并且,跟着他,我们的路线总是那么地清晰,因为他的名字就叫做“方向明”。有请——《三联·竞争力》杂志总编方向明先生。
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插曲:当晚,在项兵教授讲完之后,方向明先生点评说“我认为项教授的核心观点只有‘三个三’”,然后逐一展开分析。轮到我上台串场的时候,我也来了个即兴发挥:
“刚才方先生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提炼出了‘三个三’,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更为深刻地解读项教授的观点,不过我想可能是因为方先生是来自‘三联’杂志的,所以,他才提炼出‘三个三’。如果照这样推导,北京王府井有一个著名的‘四联美发店’,我想如果让他们来提炼的话,他们可能会提炼出‘四个四’。”(大家笑)
事后感悟——巧妙的说文解字能够有效彰显你的语言张力和运用的娴熟程度。能够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驾驭现场。
3、即兴赋诗
台湾有一个著名的“急智歌王”张帝,喜欢即兴给一些老歌曲填上新词,然后即兴演唱,后来此举在央视《同一首歌》上一传播,张大师便迅速走红。其实,如果能够在某些关键场合即兴赋诗填词,那么,你的整个语言水准便自然能绽放异彩。这就叫“不怒自威”。
2004年4月,适逢中国营销传播网(EMKT)成功运行4周年,消息一出,诸网友便集体道贺,我当时也略加思索,即兴赋“藏头诗”一首,以表报答。
麦子正黄时,
肯享周年盛典,
特别高兴。
四望诸网际笔友,
岁又更新,
生面几成熟悉,
日进五车之学,
志趣盎然。
庆功宴上,
北望星空,
京城南国遥相应。
张灯结彩,
会聚四海宾朋,
亭台灯影夜未央。
敬酒三杯,
贺辞尽在不言中。
老作者张会亭即兴做“藏头诗”献给吴老大(吴小明)和阿波(裴立波)——每行取第一个字即为:麦肯特四岁生日志庆,北京张会亭敬贺!
2005年8月,我在武汉给一家企业讲驻外销售团队管理的内训课,其中提到驻外销售团队有多么辛苦和孤独,我即兴引出了我当年在江西做销售经理的时候曾经仿照《七律·》的尾字和押韵而作出的《七律·拓荒》,因为我的感受是最为真实的,当年为了深度开拓三四级市场,江西赣州的18个县我已经都走遍了。所以我经常戏称说“我是踏着的足迹跋涉在江西老区的土地上”。结果果不其然,我刚给大家一公布,大家便马上唏嘘不已。
“序言:曾有《七律·》,寓意千难万苦,今模仿毛诗,尾字相同,作《七律·拓荒》。以表驻守边疆之志。‘拓荒’意即‘开拓三四级市场’。”
拓荒不怕行路难,弯多坡陡只等闲;
跋山风尘腾细浪,涉水车轮走泥丸。
车破速慢三秋暖,人穷事艰五更寒;
云鬓毋宁添霜雪,业绩方出尽开颜。
张会亭 2001年10月18日作于江西赣州
今年4月底,我应中国管理传播网之邀,以嘉宾主持人的身份主持了南京中电电气集团主办的“中国财经专家走进中电电气高峰论坛”,标题就定为“阳春三月下江南”,听起来就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轻松主题。期间,中电电气热情好客,特意在江苏扬中生产基地招待大家品尝河豚。于是,在4月27日的论坛现场,我便用一首即兴赋诗做了开头:
“‘阳春三月下江南,扬子江头赏河豚;正是江南好风景,中电论坛又逢君。’伴随着这首小诗,拉开了我们本次论坛的序幕。并且,我愿把这首小诗赠送给陆廷秀董事长和在场的所有嘉宾朋友,让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江南意境中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
事后感悟——即兴赋诗是有难度的,但正因为“难能”所以“可贵”。如果真做到了,那么,你的语言功底便自然是“冈冈地”。不由得别人不信。
4、援引现场:
这里的“援引现场”着重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如何用一种急中生智的办法,充分结合现场的气氛、嘉宾或观众的发言、现场的某个实物等即兴发挥出来的幽默。是大家在会心一笑之余,暗地里佩服你的机智灵活。
2005年11月份,我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主持《中国经营报》“挑战企业家”论坛,其中北京金色世纪商旅网是赞助商之一,他们在现场将赠送若干商旅贵宾卡,里面自然是含有保额不低的航空意外险。但由于在现场我突然忘了具体保额到底是80万还是100万元,而这又不好乱说啊,于是我急中生智说:“刚才抽到的朋友将每人获取由北京金色世纪商旅网提供的贵宾卡一份,里面有价值‘好几十万元’(这时候我注意到有些人一听这么多钱眼睛都直了)……”我顿了一下接着说:“是价值‘好几十万元’的航空意外险,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兑换现金。”(大家笑)
无独有偶,这样的例子还发生在北京理工大学。今年4月下旬,我在北京理工大学主持一场大学生发展论坛,赞助商硅谷动力提供了三种奖品:MP3、摄像头和保温杯,其中前两者都明确说明了价值多少,而唯独三等奖保温杯是用一个普通纸盒包装的,看不到外观,也不知道价钱,于是我如法炮制,继续说:“刚才抽到三等奖的朋友,每人将获取由硅谷动力提供的价值‘好几十元’的保温杯一个。”(大家笑)
还是在理工大的这场大学生论坛上,北京新东方教育集团的董事长俞敏洪先生做了我的第一个嘉宾,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合作了,去年在清华他就做过我的嘉宾。熟悉俞先生的人应该会很清楚,他一贯衣着休闲,语言风趣幽默。在他当他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的发言中,有这样一段比较经典的话:“如果有人来新东方应聘,我会先安排他去负责管理厕所,如果他的管理能力提升了,我会赋予他更大的权力——让他管两个厕所……”客观来说,俞先生的这番话是非常幽默而又富有哲理的,所以,我在给他做串场的时候就说:
“俞敏洪先生今天已经是第二次做我的嘉宾了,上次在清华我们就很愉快。这次他依然是那么幽默、依然是那么洒脱,包括他的语言,包括他的衣着。不过如果按照俞老师刚才的观点,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新东方的厕所肯定会变得非常‘抢手’。请有兴趣的朋友要抓紧趁早抢一个管理岗位啊。”(大家笑)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操作的技巧:我们在培养即兴幽默感的时候不妨从身边的好朋友开始,因为你对他们通常比较熟悉,他们自身的优劣势你也往往比较“透彻”。而不同人之间的优劣势一对比,往往就能产生搞笑效果。这时候,你可以像郭德纲同志一样,适当拿身边的好朋友开个玩笑,幽默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这里有两个有趣的例子,比如我的好朋友齐渊博先生外观非常“有型”,一身蓝色的唐装、一口山东的韵味,还留有一副漂亮的美髯。于是,在4月27日南京中电电气论坛上,我便这样介绍他说:“齐先生是我们今天到场的所有嘉宾中VI识别效果最好的人,所以,由他来给我们讲品牌传播,应该会更有说服力。”
而我的另一个好朋友舒国华先生,身材虽然很“精品”,但他的培训风格却很强势,喜欢让人做俯卧撑。于是我在4月初的中国家电终端年会上点评他的时候便这样说:“舒国华先生身材比我要‘小巧’很多,但他的培训风格却比我更为‘彪悍’,看来我们之间的气魄与身材是‘成反比’的啊!”
另外,巧妙地引用上一位嘉宾的发言,不仅能体现出你刚才对他的发言认真听了,还能体现出你对这位嘉宾的学习和尊敬。今年3月初,我跟著名酒业营销专家赵义祥先生一起去河南伊川杜康酒厂讲课,赵老师在轻松幽默的讲课之余,还开玩笑地说:“医学研究证明,人的手掌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如果能经常活动并有所振荡,将会舒筋活血、延年益寿。”言下之意就侧面告知了学员们经常鼓掌的重要性。于是一堂课下来,学员们好像养成了“条件反射”,赵老师一说“医学研究证明”,大家便开始鼓掌。后来赵老师课程结束后轮到我了,我一上来就也跟着说了一句“医学研究证明”,大家便也对我鼓掌。我稍微顿了一下说:“医学研究证明,赵老师的课程确实讲的非常有医学效果……”
事后感悟——“即兴”才能显出大智慧,善于借助一切现场人、物、语言,灵活变通,为我所用,自然能营造出其乐无穷的现场效果。
5、即兴反驳:
从表面上看,即兴反驳好像是一件让大家都很不愉快的事情,不过,如果能够在互动和对话中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即兴反驳,则对彼此无疑都是一种让人轻松兴奋的冲剂。
这里只举最近的一例,今年5月下旬我在主持国资委中外名家论坛的时候,项兵教授就提到了管理创新与战略思维创新,他当时有一段观点是这样的:“中国的很多企业还都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上来看待全球竞争的,说白了就是用中国来对抗世界,甚至即便是过去我们一直所提倡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其实就像让一个只有‘一段’水平的围棋选手,先去向‘九段高手’学习,然后再去打败‘九段’,这是很难的。所以我们才更应该提倡‘新’,站在‘大我’的高度上来看待‘小我’……”
后来,在互动问答阶段,我即兴追加了这个反驳:“孔子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如果照项教授您刚才的观点,太过于关注‘大我’,那么会不会有一天丢了‘小我’甚至是丧失‘自我’呢?”这次反驳问题一提出,现场的观众便给以了热烈的掌声。
事后感悟——即兴反驳的能力其实就是你认真听讲并抓取问题的能力;即兴反驳的技巧,则是你展现智慧的神来之笔。
【关键词】教师要求 表达 激发兴趣 训练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44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学生怎样写作文,写好作文,这与老师的指导有着重要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作为教师的我,想结合近些年来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一些训练学生写作文的教学法和同行们进行交流、探讨,望多多指正。
一、对教师的要求
语文老师不会写作文,是否存在于语文教坛之怪现状。有报道说,上海市举办一次师生“同题”作文竞赛,教师作文总体水平竟不及学生,评委们着实大吃一惊。这样一来,由于多数语文老师缺少写作经验,不能体会写的酸甜苦辣,于心灵深处感悟生活,阐释人生,他们在指导、批改、讲评作文时,就只能“公式化”、“雷同化”,而无法予以学生新的角度和新的视界。学生的学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特别是今天,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求知欲旺盛,教师只有具备各方面的兴趣和修养才能多途径、多种机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而拉动整体作文写作水平。
二、让学生努力学会表达
表达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作文就是书面表达。要想书面表达精彩优秀,我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1.用心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比方说:让学生用几句话表达出今天的天气状况。我让学生做准备,天气状况的几个方面如:天空的太阳是否存在、什么颜色、天空是什么色彩、云彩、风、还有今天的心情。这样先打腹稿,在表达中注入写作技巧的训练。对一些违纪,日常行为差的学生,如:犯错的瞬间、知错了、老师批评时的心情等,估计同学们的心情,或是心理报告。这样既认了错,又提升了认识自我的表达能力。
2.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和书中真实对话,为写作文积累素材。
课本教学是教学的主战场,课文的内容中方方面面的知识。让学生去感知,去归纳,成型在学生的脑中,形成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技能。课文读完后,我总要问,你读了这一课后说一说你知晓什么?哪怕懂得了一个词语都谈出来。同学们对这个程序很感兴趣,一般都有二十多个同学主动站起来谈话,有关于主题的、自动检索的、结构上的、内容上的、开篇结尾过渡上的、一些词句精彩的,或是质疑的,或是层次结构上的,写作手法上的等等。每堂课的学习前的这一程序,使老师省力不少,学生发现一些东西,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表达能力和写作积累能力都尽在其中展现。
3.积极争论表达见解从而锻炼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老师应最喜欢“扯筋”的人,在我教的班上,那些“扯筋”的同学最喜欢我,因为我总和他们好几个回合的扯下去。可以说无论是和学生车轮战、一对一的争辩中,学生们都获得了知识,训练了表达从而提高创作的能力。作文课上,我设置一正一反两题,小组间对垒,如“老实人吃亏,老实人不吃亏”,“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富裕的家庭环境好,富裕的家庭环境不好”,“学生穿时装显出青春气息,学生穿时装是一种堕落”等等。那辩论场面之激烈,那思想的交锋之敏锐,令人想象不到,有时我不禁想,也许那些扯筋的学生天生善斗吧。
4.鼓励口头作文即兴演讲,将合作运用到实际。
作文运用到实际那就是演讲。先打好草稿再交流,我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加上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让学生去口头表达如叙述一些经历、一个场面、一个细节、一次家庭的吵闹、一次小纠纷、说明一个物件、介绍往返家里走的路线、谈谈对生活的向往、说说你的心愿等等,再让学生评说,老师点评,让学生展露辩论的天赋,可有稿讲,可即兴讲,特别是即兴讲具有挑战性,初中的学生不完全能出口成章,可以在一个学生断线的思路上,接着由另一个学生阐发,直到满意为止。
三、激发作文兴趣,为写作文消除心理障碍
要使学生不把作文当成苦差事,激发他们的兴趣十分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1.要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作文,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生动具体,而有感染力的引导,使学生主动在前面讲的表达中去写。
2.目标勿高,保持兴趣。教师不要动辄限定作文字数和质量规格,还要在半小时或一节课内完成。教师应从班级基础出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及表达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氛围,消除作文心理压力。还可以通过竞赛加分等手段促使学生写作心境处于最佳状态。
3.创造成功体验,保持兴趣。教师要挖掘捕捉每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对学困生要前后比较看进步,他们从不交作文到交作文都是一种进步。优秀作文要通过公开评奖,刊登在黑板报,或推荐给学校等手段促使学生更加努力,文质兼美又具有一定社会现实意义的优秀作文,由学校向报刊投稿,参加各种竞赛激发学生竞争心理,也使他们从小做社会的小主人,投入生活,热爱生活。
四、解决内容难,杜绝假大空
1.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围绕作文教学内容结合其他学科实践活动,安排班队活动。
(1)学校艺术节,集会,大型活动。
(2)进行思想教育的心理主题班会活动。
(3)随季节走进大自然活动如寻找春天秋游等。
(4)节日活动,如3・12植树节五四青年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等活动。
(5)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家务活动,饲养小动物种菜及小制作等。
(6)学生活动,如作业展评,作文比赛朗诵比赛一堂有趣的课办板报手抄报等。
(7)评议班级偶发事件。
老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学、自治、自理,这些活动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丰富了学生生活。学生练笔,言之有物。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提高有效性 四条途径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写”即是“写作”。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眼里,作文难写;在老师心中,作文难教。不少学生“谈文色变”,不少老师“因文皱眉”。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寻找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条。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古人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同时也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巨大帮助。在我看来,我国的古代文学之所以能取得灿烂辉煌的成就,与古人学习语文以“读”为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别人的语言,学习别人的思想,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这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毕竟年龄小,语言积累少,思想不够成熟,对许多问题的观点、看法比较幼稚,思维方式也比较简单直接,在这样的状态下让他们用有限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进行写作,就像是要让贫瘠的土壤开出鲜艳的花朵,难度确实较大。
因此,语文老师既要让学生充分读懂读透语文课本,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争取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且要有感情地读,边读边思考,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想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二、教学生学会审题是前提
小学阶段的作文大都是命题作文,即使没有给出现成的题目,作文要求也比较明确和具体。审题,就是要弄清题目要求,知道要写什么。小学中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由于思维还不够缜密,对作文要求往往是一知半解,在作文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偏差,从而使作文出现跑题、偏题现象。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呢?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两点。
1.熟读作文要求,深入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把握要求中的关键词。如“难忘的一件事”中,“难忘”就是关键词,写作中就要突出“难忘”;而“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快乐”就是关键词,写作中要突出“快乐”。
2.弄清题目要求写什么。小学阶段作文基本只有三种类型:写人、记事、写景。如果是写人,弄清对象是谁;记事,弄清要求写什么事;写景,则要弄清写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物。
三、教学生学会观察是关键
写作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然而反映在学生的作文中却并非如此。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就是写不出一句话来,即使写出来了,也显得干瘪、空洞,没有丝毫生气。原因何在?
我认为,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注重的是技巧的传授,有意无意地使作文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本质,学生作文就处在了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作文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胡编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惯用手段,“假、大、空”的作文俯拾即是,“真、善、美”的文章鲜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写观察笔记。学生自己确立观察对象,要求把观察的经过、结果写清楚,并在观察过程中认真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篇幅可长可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要求学生建立“资料库”,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写在纸条上,放进“资料库”中,写作之前动手翻翻,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这样,学生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事,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3.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专用“读书笔记本”。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文中的精彩片段、优美语句摘抄下来,一方面丰富自己的内部语言,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写作时借鉴。若能持之以恒,学生的作文一定能变得生动、鲜活。
四、让学生多写多练是保证
俗话说“三天不练口生,三天不生”。要想打败“作文”这只“拦路虎”,就必须知难而上,多写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