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科学课程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规划一般指的是国家课程规划或专业、学科课程规划、教材编制专家的课程规划、学校课程规划及教师课程规划,等等。本文提出校长课程规划这一概念,既与以上概念相联系,又与它们相区别。首先,校长课程规划与以上各种课程规划同属于一个概念和行为系统——课程规划,它是在国家课程规划的框架中和指导下进行,包含了教材编制专家的课程规划的实践方案,是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课程规划的对象和方向。其次,校长课程规划又与多种课程规划存在着行为主体和任务指向上的根本差异。例如,国家课程规划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专家,任务是制订全国范围内某一类别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要求、评价要求等基本内容;而校长课程规划的行为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主管课程、教学的副校长,任务是规划本校的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和课程发展。
当前,学校施行的课程规划,除了校长课程规划,还有学科组课程规划、年级课程规划和教师课程规划。它们与校长课程规划共同构成学校课程规划。校长课程规划为学科组、年级和教师个人的课程规划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和框架。因此,在有的研究文献中所阐述的学校课程规划,如果用校长课程规划一词替代会更为恰当,因为它们并没有将学科组、年级和教师个人的课程规划包括进去。
校长课程规划,首先包括校长对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和发展做整体性规划,也包括校长对某类课程甚至某门课程的实施与发展进行规划。在这两个层面的规划中,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后者是微观的、个别的。一般情况下,后者服从于前者。但是,当后者从质和量两方面有突破性发展时,它又有可能带动前者的变革。
研究者们一般将学校课程规划界定为对学校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进行全面的规划。本文认为,作为校长课程领导的第一步,校长课程规划重在课程方向的整体把握、课程体系的全面构建、课程资源的总体分配和确定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旨在为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目标和基本框架,而不是指向学期课表的具体安排、课程的实施、教学的日常监控与管理、评价制度的具体建立与操作等。
二、加强校长课程规划的必要性
1.校长课程规划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必然产物
校长课程规划是新课程实施的本质要求。在原有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课程体系是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学校的任务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而在新的三级管理体制下,学校课程是“既定课程+待定课程”——待定课程需要由学校填补和开发;课程是动态发展的——不仅校本课程处于不断的优胜劣汰的发展过程,即使是国家课程,也处于一种持续性发展的状态;课程是开放性的——校本课程对学校开放、对教师开放、对社区开放,国家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开放、对教师开放。例如,从国家课程的模块来说,学校有权自主选择选修模块,安排各模块的学习顺序;从教学内容来看,参考教材的单元内容主要是提供知识的点和线,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基础补充丰富的细节材料和拓展材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基础,自主安排单元进度。可见,新课程下,学校、校长、教师有了更多的课程决策权,与此相随的则是对他们的课程决策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的要求。
在这种分权的、动态发展的、开放的课程框架下,课程规划成为了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工作。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的掌舵者和责任人,必须承担起规划本校课程的主要职责。这项职责既包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落实,也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规划。这项新的职责要求校长必须用现代课程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掌握课程的基本内涵、学校课程的应有类型、各类课程的教育价值、课程有效实施与良性发展的基本规律等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包括课程规划在内的课程领导能力。
2.校长课程规划是打造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
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风格。只有当学校拥有一定的课程决定权时,学校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办学风格。因此,三级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为学校的特色化办学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特色化办学成为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教育规划纲要》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这项政策在为学校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高中校长们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形成什么样的学校特色?怎样形成特色?可见,课程规划已成为校长们不得不承担的一项任务。
3.学校课程规划必须以校长课程规划为核心
如前所述,学校课程规划包括校长、学科组、年级组、教师个体等多类主体承担的课程规划。在这多类课程规划中,校长课程规划占据着引领性地位。首先,校长课程规划决定了学校课程的基本框架、主要特色以及课程资源的基本配置,其他主体的课程规划必须在此框架下进行。其次,校长课程规划还应起到引领课程发展的作用,通过审察时势、分析校情,校长要把握时机,及时地将学校课程分阶段地推上更高的发展台阶。
为什么必须要由校长来承担课程规划的引领性任务呢?首要原因是当前我国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各种资源在学校内部分配的决策者。只有校长,才拥有充分的权力来安排学校的人力和物资资源。其次,学科、年级和教师个体都难免会受到部门利益和个体利益的私心影响,在课程规划时有可能在课程结构上向自身倾斜,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或影响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而校长,因其所处位置超越了年级和科组,他的利益是和整个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他更有可能从学校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来规划课程。
三、校长课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1.课程目标规划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没有明晰的课程目标,课程建设将杂乱无章、缺失特色。课程目标确定后,将直接指导课程体系、课程门类、开设顺序、时间分配、教材选择、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事项的建构或安排。校长对课程目标进行规划,至少应包括全校和个别课程两个层面。
(1)全校层面的课程目标规划
全校层面的课程目标应围绕两个问题来设定:第一,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第二,学校要打造什么样的办学特色?第一个问题需要目标制定者对社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政策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课程目标的制订要符合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同时从以人为本的精神出发,还要知道人的幸福生活需要以哪些基本素质为前提。第二个问题需要目标制定者对学校传统和现状有正确的认识,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合理的把握。目标制定者应有意识地将课程目标与学校特色发展设置在同一轨道上,让前者服务于后者。两个问题相结合,校长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特点,学校办学传统,生源特点,办学物资条件、经费条件和师资条件等现状来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和学校发展,同时又具有较高可行性的课程目标。
以我校为例。从所在地区来看,广州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经济发达,对外交流活跃,人口素质较高;从学校传统与现状来看,作为百年名校,我们有着悠久的优质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从生源和师资来看,作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校,我们有着充足和优秀的生源,同时,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近年来,通过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在职教师中硕士研究生比例已超过1/3。基于这种高层次的地区和学校条件,我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号召,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学校的课程目标。在具体的落实环节中,结合我校的体育、艺术特色教育传统和高学历师资队伍,通过重点发展体育、艺术和科技创新类课程来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目标。目前,由于教育成果显著,若干品牌课程实现了国际知名、国内领先,我们的体育、艺术和科技教育三大特色已为同行和社会所广泛认可。
(2)个别课程层面的课程目标规划
它指向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课程。校长除了要主持全校层面的课程目标规划,还需要引导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的发展。校长作为学校发展方向的领路人,应该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及时发现发展较快、实施效果有显著进步的课程,为它们制订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推动它们上台阶。同时,由于课程的实施与发展,牵涉到人员、物资、场地和资金的分配,而校长拥有学校各种资源的分配权,能够为这些课程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因而能够直接、有效地推动这些课程的发展。与整体课程目标的规划不同,个别课程目标的规划,并非校长的专属权,教师个人、科组、中层管理者也拥有这种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个别课程层面的课程目标是服务于全校层面的课程目标的。例如,我校在锻造体育、艺术和科技教育三大特色教育项目的过程中,校长做到了密切关注这三个领域中各门课程的发展,经常与开课教师沟通,了解他们的课程发展状况和学生发展成果,及时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并提出更高的课程发展要求。以无线电测向课程为例,校长在2004年亲自为无线电测向课程立项,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在该项目获得全国冠军之后,校长又及时地提出了“三年全面发展、四年达到国内较高水平,五年走出国门”的目标。正是在步步提高的目标推动下,我校无线电测向实现了课程化、社团化、品牌化,做到了国内称雄、国际夺金。2008年至今,连续四年夺得全国赛的冠军;2009年12月,广东实验中学无线电测向队接受授牌,升格为无线电测向国家青年队;2011年,我校无线电测向队(国青队)代表中国参加“第八届亚太地区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取得5金5银4铜的辉煌成绩,为国家争得了极大荣誉。
2.课程体系规划
拟定了课程目标,接下来校长课程规划要完成的便是建构课程体系,制订文本化的课程实施方案。在课程体系的规划中,首先要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表中安置下来:确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高中各学年中的课时数,确定选修模块,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各块内容的实施时间,对校本课程的类型、数量、实施原则、开发要求做出规定,将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其次,要对这三类课程分别拟定开发和教学的原则以及评价原则。最后,对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需要安排相关部门来具体组织和负责,即进行责权分工。
以我校为例。2004学年进入新课程之初,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锻造体育、艺术和科技三大特色教育项目”的办学目标指引下,校长与全体校级领导、中层管理者、学术委员以及教师代表们经过讨论研究,提出了“高质量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必修课程全部开设;在全省率先开设通用技术,在高中三年均按照国家要求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健康与体育课程;为了实现课程的选择性,艺术和体育的选修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均实行学生自愿选课的“走班制”;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与学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相结合,重视科技创新课程,重视艺术教育、体育这些在高中阶段容易受到排斥然而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课程。目前,我校在这三个领域已培育出精品校本课程共20余门。
在课程体系的规划中,涉及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划,这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比如,学生运动时间的保证、活动课程的保证、特色教育项目时间的保证、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时间的保证,这些都需要由校长牵头来进行分配。如前所述,各科组、各年级都存在着部门利益,因此都有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设计校本课程。校长却可以超越这些部门利益的狭隘性,从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切实需要出发来统筹课程和分配时间。再如,我校在实施新课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文艺、体育、科技创新、人文、公益等各种社团和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科课程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年级和学科组出于各自的利益,有时会向学校要求减少活动型校本课程,这就需要校长分析当前的课程比例是否合理,有没有更改的必要,并向相关利益部门做出解释和进行教育。反过来,某些活动型课程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也会提出增加时间,从而有可能侵占学科课程或常规性校本课程的时间。这时,同样需要校长来进行权衡和分析,做出裁决。
3.课程资源规划
(1)物质资源规划
包括为各类课程分配教学场所、实验室、活动场地,配置设备,投入活动资金,等等。为了形成和强化办学特色,校长在分配物质资源的过程中,有必要向相关类别的课程给予政策倾斜。
例如,我校为了加强艺术教育,陆续配备了综合版画室、绘画室、美术资料室、鉴赏室、工艺室、合唱室、民乐室、管乐室、舞蹈和戏剧室等十余间艺术教育专用室,2008年又分别投资施工建设了“陶艺室”和“弦乐团排练厅”(目前广东省内唯一的一个中学室内乐团专业排练厅)。在科技教育方面,我校除已有按学科课程标准要求配置的、符合省规定标准的数十间实验室和专用室外,为了满足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2005年以来又开辟出了环境教育公共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天文教育室、机器人制作工作室等多间专用室。目前,天文探究室的投入已超过80万元,成为国内最先进的中学天文探究室。
(2)师资规划
既包括对学校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也包括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的规划。第一,师资引进。为了保证各类课程的高质量实施,我校将招聘教师的学历门槛提高到硕士研究生的级别。同时,针对三大特色教育项目,近年来招聘了多位体育和艺术教师,拓展了体育、艺术选修课程的门类;引进了多位有经验的科技教练,带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第二,校内培养。变革型领导的核心是领导者要注重发挥被领导者的能力和个性,帮助其实现发展需求,经过共同努力,双方都受益。除了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校长还常与教师谈心,了解他们的职业兴趣,同时通过多种方式考察他们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从而引导教师确定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目前,我校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四类(在全部称职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学科教学骨干、专题性校本课程专家、科研骨干、教学管理骨干。根据教师自身的知能基础、兴趣方向,校长与中层管理团队对其进行分类引导和培养,允许教师差异性地发展,不求人人全能。
4.课程发展规划
学校课程,一方面要综合反映社会、国家、知识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当这些发展需求发生变化时,课程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予以回应;另一方面从学校自身来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随着课程的发展,会出现一些问题、出现一些契机,需要课程领导者做出决策和选择。因此,校长课程规划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工作,而是长期的任务。
例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中阶段教育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在目前国家尚未在课程标准、教材、师资编制、评价等方面提供支持性政策的情景下,学校要不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课程模块?要确定什么样的课程发展目标?模块的结构如何?采取一些什么样的课程实施方式?由哪个部门来负责、由哪些部门来分工合作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校长在与教师协商后做出决策和安排。
四、校长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1.国情与校情相结合
课程规划首先应在党和政府的教育政策框架中进行,要完成党和政府规定的基础教育培养任务,不能违背相关的教育政策。其次,应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条件出发,量体裁衣,量力而行,使校长课程规划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又能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我国基础教育强调基础性、共同性和公平性,只有在高质量完成必修课程和实现国家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才能谈及办学特色的发展。
2.学生需求与学校需求相结合
校长课程规划,要把国家的人才培养要求、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发展需求整合到课程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去。尤其是特色教育项目的选择,不仅应能切实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应该是符合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不能为特色而特色,使学生沦为追求学校特色的工具。
3.稳定与发展相结合
课程发展是校长课程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校长课程规划应遵循一种课程的生态发展观,即课程体系不应是完成式的、封闭的、静止的,而应是进行式的、开放的、动态的。只有像生命体一样敏于响应环境变化、积极调整变革,学校课程才能生机盎然。
与此同时,学校作为培养人的社会部门,课程和教学又要求有一定的稳定性,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的把握也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尝试,如果课程变动频繁,教师和学生将无所适从,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在稳定与变化之间如何把握度,需要校长有高度的智慧和敏锐的教育眼光。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有科学的、先进的教育信念的支撑与导航。
4.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校长课程规划,并不是完全由校长一人来实行,而是校长作为主持人、负责人、决策人,通过向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请教,通过与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学科代表、年级代表、团委、学生会等部门人员协商,最后综合考虑收集到的众多信息和意见,再做出决策。这个过程,也就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过程。一个人的智慧和经验都是有限的,只有集思广益,有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有专家的理论指导,有学校各个课程实施部门的建议,才能使课程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世界课程民主化趋势也要求校长在课程规划过程中必须征求教师们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黄显华,等. 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崔允漷.学校课程规划的内涵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5(8):4-6,20.
[3]房林玉.整体论学校课程规划研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1):29-31.
[4]张相学.学校课程规划的依据、原则与过程[J].教学与管理,2009(12):6-8.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
从2009年开始提炼办学理念、2010年多方寻找专业支持、2011年开始构建课程体系、2012年开始完善课程体系,处于城乡结合部的该区的十三中红山校区,用了将近4年时间,建立起了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这个用“立交桥”命名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层次性、多元化、可选择、能融通的特点,包括了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开发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深入研究课程实施,开展了4S高效课堂的研究,课程建设的深入推进让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美誉度越来越好。“用课程建设统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改变了我们对办学校的认识。课程建设这两年,学校先后有5位教师成功围绕课程建设立项省市级课题。数学组、英语组因为课程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市先进教研组,”校长程晓江说起学校的课程规划与建设过程有些兴奋。
与这所学校一样,全区所有中小学都有着凝聚着自己学校办学理念与理想的课程,如十三中的“树魂课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三色课程”、小营小学的“班本课程”、玄武高级中学的“风范教育课程”……虽然课程名称各不相同,但都体现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更加关注学校办学理念与课程的结合,更加关注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努力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改变了教育人的观念
学校研制自己的课程规划,一是可以保证国家课程方案的执行力,二是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符合学生不同基础和需要的课程,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追求与特色,弘光中学校长刘昊在两年多的课程建设实践中感触颇深。
“过去教师们都认为课程是遥远的,与自己没什么关系,教师只是执行者,但是学校的课程规划让教师真正变成了创造者与执行者二者合一的角色,”区进修学校教研室主任余夕凯这样认为。现在的教研员的工作视角,已经从打开课堂到拓展课程,从过去的学科教学引领到现在的课程引领。如围绕如何开发地方课程,全区数学学科进行了数学与生活的课程开发,而语文则进行了美诗文阅读与创作的地方课程研究。秋季开学后,教研员们也会引导教师从课程的角度研读教材变化,看国家课程如何实施,学科课程如何规划。
几年前,一说到校本课程,许多学校会说我们有校本教材,那时大家更关注的是物化的成果。但现在,一说到校本课程,学校会说我们规划了学校的课程体系,会认识到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区进修学校副校长丁青认为,经过课程规划的制订与实施,学校对课程目标的认识更加明晰,课程开发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也更加关注教师的创造力,提升了整个学校的课程意识与建设能力。
课程建设意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
不可能让区内所有学校同水平发展,但应该努力帮助所有学校都充分发展,尤其要帮助相对薄弱学校加快发展,这是南京市玄武区的教育发展观。在先后荣获“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等称号后,优质均衡发展成了全区教育的新追求。以课程建设带动学校优质发展成了全区推进均衡的重要抓手之一。
“从2010年开始,我们选择了10所学校作为课程规划研究与制订的试点,到今年全区所有中小学已经全部推广。行政引领,科、教、研、培“四位一体”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从开始的牵着做到现在争着做,应该说课程建设改变了对教科研人员、校长、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对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不可小看”,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陈发山这样评价。“2007年左右我们关注的是开齐开全课程,更多的是关注课堂,也就是对课程的执行。从2009年开始,我们开始关注学校课程的领导、建设与规划,到现在学校与教师的课程意识已经逐步建立。现在,学校基本上形成了三个层次的课程领导,即校长层面的对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价值领导,教研组、备课组和年级组的课程共同体的领导和教师对学科课程领导”,区教育局长李玉鹏认为,实施几年的课程建设,改变了学校的课程文化,同时也带来了学校的方方面面的改变,但对于课程建设来说,也只是刚刚开始,下一步将重点研究如何完善与科学规范地实施。
没有课程规划就没有课程管理
新课程倡导三级课程管理,让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课程权力和课程责任。然而,在新课程推行了十多年后的今日,学校在多大程度上行使了自己的课程权力,履行了自己的课程责任?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在我看来,学校层面的课程权责中,核心就是学校课程规划及其实施。
什么是学校课程规划
学校课程规划,简言之,就是学校对在本校实施的所有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整体规划,它主要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国家课程如何校本化实施或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二是校本课程如何合理开发?学校必须编制课程方案,一般来说,方案包括学校的愿景与使命、分年级课程计划表、学科课程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校本课程开发、教学与评价、管理与保障等内容。该文本是以纲要的形式呈现的,但要形成该文本,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就学科课程规划而言,各教研组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编制学科课程的整体规划,然后备课组据此编制学期课程纲要,最后任课教师依此编制单元或主题或课时教案。因此,学校课程规划作为一项活动,是学校课程管理或课程领导的核心工作,作为一种结果,则是学校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面向改革开放,面向广大城市和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设计上加强了实践性研究,第一,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要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又要使毕业生切实具有大学本科水平,既不能搞简单的中师“延长”,也不能搞普通高师的“照搬”。在必修课里开设了《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写作》、《普通生理学》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古代汉语》、《儿童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发展简史》等,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我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小学校小人少,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复式教学,因此我们的毕业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即“多能一专”型。这样在课程设计中还开设《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必修课,还开设了文化素质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2-3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有提高,更好地为小学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第三,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教育实践的比例,一、二、三年级各进行一周教育见习,四年级十八周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与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以往的中师和专科生没有明确要求,只是号召通过教育实习写出心得体会,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论文答辩不通过不能毕业,这充分体现了小教本科学生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适应这种要求。第一,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增加课时比重,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从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以思维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安排的较多,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现设选修课3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学生选学的课多,他的特长学分也多,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军训,劳动教育,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就一定加强管理,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四、确保发展性
一、学校课程开发选题存在的问题
1.选题程序的“缺”
学校课程开发选题由于缺少必要的“程序文明”,缺失必备的质量把关口,致使课程选题成为“自选动作”而非“规范动作”,因此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失当与失误。
自由式。学校课程选题的审议存在“三无”现象。一无课程选题审议小组;二无课程选题的申请表;三无课程选题的评议规则。对教师所选的课程主题的审议采取大放羊式态度,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抓入篮子的即是菜,只要葫芦不要叶的报题情节严重。
指令式。一些课程选题存在上级自上而下的硬给现象,任务式意味浓重,主题直接“空投”到学校,无须程序甄别和二次开发,一步到位。有的主题内容拓展空间小,常识性特征明显,致使课程选题缺少课程应有的拓展腹地,以“预防学生吸烟”一类主题为典型。有的主题内容尚处酝酿生成中,成熟度不够,致使课程选题先天不足,且做且退,以一些为加码办学特色的“强植”主题为代表。有的主题内容以歌功颂德为目标,致使课程选题俨然成为“第二门德育”,以一些刻意宣扬校史的主题为代表。
2.选题内容的“偏”
内容设计是课程选题的根。内容选择发生偏差,课程主题的生长势必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重学科化。不少教师学科情结偏重,靠着学科这根拐杖走惯了,在选题内容上常不自觉地向学科看齐,附属品的倾向严重,存在两类情况。一类是再版。将选题内容圈定在所任教学科的藩篱上,表现出“照着说”的再版特征,穿新鞋走老路。另一类是扩版。把选题内容对准学科的相关结合部,发散开来拓展,表现出“接着说”的特质,依葫芦画瓢。其结果是,课程选题在内容上,呈现出“你有,我有,大家有”,清一色的“第二套学科教材”的老面孔。在课程开设上,“挤破头”现象,屡见不鲜。
去校本化。课程选题在内容上一味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倾向突出,呈现出“三不粘”现象。一不粘住本土乡土特色,二不粘实学校办学现实,三不粘牢学生特定的生活经历,出现“高、大、全”的无现场、无现事、无现实的去校本化病症。高:内容太专深,未量力而行,没把握好课程内容开发的分寸。大:学不完,涉及面过广,大而无当,顾此失彼,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全:泛泛而谈,未作“二度开发”,内容特色缺席。
偏教师化。由于课程开发一般是实行教师“包干到户”,加之评审程序的缺失,教师内容选择权重过大,致使在课程选题上,跟着感觉走、凭个人爱好上的倾向突出,出现“奇、杂、乱”的选题问题。奇:内容选择闻所未闻,花里胡哨,极富个人之能事。比如,××速成法,××成功术,结果是,速成法速而不成,成功术并不成功。杂:内容设计五花八门,调号不一,各行其道,课程主题群呈现水油分离。乱:选题口径不合,无法拼合和支撑起有机的课程版图。
3.选题指导的“空”
课程选题指导的挂空挡,直接导致了选题成活率的低,开课率的少,课程生成力的弱。
空白。管理者对课程选题采取敲“空格键”的办法,放弃对选题指导的宏观调控,一盘棋观念淡漠。其表现有二:一个是“不来指导”。认为课程选题是小儿科,芝麻绿豆似的小事,不必太在意,关键是抓紧课程的内容设计和体例编排、教学、评价等部块,忽视对课程选题的质量把关。另一个是“指导不来”。管理者对此是门外汉,面对如此众多课程选题群,不是门门精,门门通,而是门门空,不知从何入手,“满身是劲使不出”“满身是嘴讲不清”。
空泛。一些管理者采取以布置任务代替选题指导的方法,俗称“会议指导”。会上以说代做,将会议当成既是课程选题的开始也是完结,力求一劳永逸,奉行“只播种,不耕种”“先开枪后瞄准”,先选了再说的策略。对于上报上来的课程主题无合理整档和理性分析,有的是“散装式”,有的是“混装式”,无法洞见课程选题脉络和整体的课程版图,缺少及时有效的纠偏和导航,教师也是一头雾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各自为政。因而选题指导常“返工”。
4.选题资源的“弱”
选题前没有进行资源的评估,选题中未进行资源开发的策划,选题后也无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失去资源支撑的课程选题,孤力难支。
选题资源意识弱。长期以来,课程选题有限定的学科,上课有编好的教材,备课有现成的教参,考试有统考的试卷,可以说,教师对一门课程从选题、开发到实施所需的资源,不必亲自“下水”,“免费的课程午餐”造成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缺乏。在选题资源开发上,教师普遍重现成性资源而轻生成性资源,偏显性资源而轻隐性资源,抓文本化资源而放非纸质性资源,多静态性资源而缺动态性资源,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选题资源视域的狭隘,教师在课程选题上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
选题资源利用率低。表现有二。其一,教室化。不少教师将课程开发选题的资源禁锢在以教室为中心的围墙内,凡不能搬入或剪贴进教室的外界资源,都拒之门外,选题开发的“黑板式种田”倾向明显。其结果是,经教室这个箩筐的筛选,原本丰富、多样、活性的可利用资源,被剪除得所剩无几,导致选题的窄化。其二,文本化。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本本主义”盛行,评价一门校内课程开发成败与否,往往以文本论英雄,而且本子越厚,意味着“成果”越斐然。由此,资源开发的片面文本化,愈演愈烈。资源利用的文本化有两个突出表现。一是,资源文本的数字化。资源的数字罗列如“韩信点兵”,一味贪多求全。有的资源离题万里也掺和其中,有的资源同质重复严重也凑数其间,有的资源开发成本过高也在所不惜。其结果是,可供课程开发选题的资源,大而无当,有名无实,所谓可利用资源的“数字大厦”,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导致课程选题实践沦落为画饼充饥。二是,资源文本的静态化。将周边的资源一味进行文本化定格,会带来固化的负面影响。针对硬性资源、现成性资源、显性资源进行文本登记与整理是必要的。但对于众多看不见摸不着而处于动态发展的软类资源进行“文本格式化”,苛求一劳永逸,明显过于机械、刻板,容易造成课程选题自身内在价值和张力的缺失。
二、改善课程选题规划的建议
针对学校课程选题改善的建议,既要脚踏实地,切中当前问题,又要仰望星空,着眼于课程特殊价值的显发。
1.明确课程开发的选题方向
其一,明确课程性质。中小学课程开发本质上是全体教师的课程职责而不是个别教师的才艺表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而不是给部分学生的优待,它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基本学习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社会、科学实践为基本主题内容,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选题规划必须以此特性为自身的课程“宪法”。其二,把握选题准则。其准则有四:(1)彰显办学特色。选题要以“特”为先,特色的厘定要确切、具体,明确主攻方向。要以“实”字为要,特色的切入口要选准、选实、选深,力求操作简明,方法得当,力所能及,不贪多求大,不冒进求快。(2)切合学生发展需求。一是,选题要有服务面。为某几个学生开课,不切合多数学校实情,其选题应达到学生需求面的四分之一以上。二是,选题要有满足度。促进学生发展,达成个性需求,要有度。一味超越学生学龄段,成本太高,学生满足面狭窄;一味滞后学生能力需求,则选题活力不足,课程收益不高,应立足于切中全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打造学校精品课程。选题要立足精品课程群的经营和打造,树立精品课程意识。(4)孕育教师课程能力。选题开发要凸显发展本义,切实为教师课程开发搭建试验平台,推升教师专业成长水平。
2.做实课程开发的选题审议
课程审议是保障学校有效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对选题的审议是其要务之首。课程选题审议包括四个主要环节。其一,组织审议小组。审议小组主负责人为教研室和教务处主任各1人,成员由年级(段)长、各学科组长、教师代表构成,人数限定为20人,原则上未经审议小组审议的选题,一律不准开设。教研室专责课程选题开发的教研,而教务处专注理顺课程安排和开设,二者联手足可担当,以突出课程开发的“教”与“研”的主线。其二,严格审议程序。审议程序由四个流程构成,一般分为先审阅选题申请表,再进行教师选题自述,后实行选题对话询问,最后进行无记名民主投票,原则上通过选题审议需要获得半数或半数以上的票数。其三,明确审议标准。审议标准是选题审议的中枢神经,直接关系着选题的效度。其标准有四:(1)选题意义的说明。这主要考查选题目的是否明确与选题意义的深度。(2)选题所面向的对象。这主要考查选题对学生选修范围界定的清晰度是面向年段,是跨年段,还是全校性质。(3)选题所需资源的设计。主要考查两个部分。一是,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对潜在资源的设计程度。(4)选题可行性的论证。这是选题审议的核心部块,包括两部分。一是选题内容的界定,包括考查内容选择的明确与否以及范围界定的适切程度。二是选题价值的评估。评估一个选题价值的大小,应从整个学校课程全景加以考量,主要关切:教育性,立足于过滤非教育性成分的选题,这是确保选题具有教育意义的前提;独特性,选题必须凸显办学特色和区域文化,强调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以区别于各学科课程;延展性,选题必须同各学科普及知识和常识认知区别开来,具有课程深挖和展开的空间,不是一次性产物;互补性,选题必须同学校现有课程相匹配,相融合,以形成完整的课程版图。其四,公布审议结果。一是,结果公示,听取反馈,进行民主监督;二是,以书面形式通知入选教师,正式启动课程开发。
3.探索课程开发的选题策略
选题策略是课程主题开发的有力把手,主要有五种方法。
选题推荐法。学校可依据办学目标、地方特色、师资特点、资源状况等实际情况,开列一份课程选题菜单,分列相关选题类型,向学生推荐,供学生选择,将反馈上来的选题进行分析和筛选、从而确定课程选题。其优点是,操作简便,预设充分,便利构建清晰、有序、搭配得当的课程版图,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发展的需求。
学科整合法。其特点是依托各学科课程进行选题,路径有二。一是,同学科间整合,跨年度选题,找出学科年段间的课程结合部,将其串联寻找课程开发的主题。二是,不同学科间整合选题,可在年段内亦可跨年段找出学科群间的“中间地带”进行选题思考。其优点是,选题相对集中,师资配置方便,课程编排简易。
实践衍生法。课程选题在课程具体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创生而来,往往切中学生发展的当务之急,极具课程开发的生命力。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由关键性的课程实践事件催生而出,也就是说,亲历的现场性课程问题往往是师生课程选题的母体。其优点是,课程选题“生于斯、长于斯”,生命力旺盛,孕育教师课程力,直指学校课程开发的本义。
问卷调查法。先设计选题问卷调查,掌握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然后通过对选题需求的数据统计和发展意向的分析,来确定课程开发主题。其优点是,获得学生课程需求的第一手材料,对课程需求面掌握深广,能为选题决策提供有力的向导。
条件商榷法。以条件资源作为“筛子”,对选题进行优胜劣汰,重点选用条件成熟,资源丰富的课程主题的方法。其优点是,选题理性,成活率较高,素材条件基础好。
在实践中,这五种方法可贯通起来使用,可以问卷调查,摸底学生的课程需求,通过学科整合和师生自主设计提供选题清单,在此基础上进行条件商榷分析选定成熟主题,在实践中派生出一系列优质“主题群”。
4.深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无视资源条件的选题,缺少选题实践的资源,都将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二者必须联动。
深化课程资源开发管理。资源管理必须服务服从于课程选题,力求动静结合,以用为管。其一,静态管理:登记存档。以活页方式编制《学校课程资源登记表》,来强化课程资源管理。登记册主要包括:资源的类型、所有者、获取方式、开发动态、使用事项和入册时间等。其二,动态管理:整合利用。将登记造册的课程资源“储蓄”拿来“投资”,实现增值。其方式有二:一是整合同类资源,立足优中选优,求精务实,突出实效。二是整合异质资源,着眼于优化配置,取长补短,实现高效益。异质资源的统整须把握好三性。首先,互补性要强,所选的异质资源要有交互、融合的空间和合作使用的内需。其次,协调性要好,资源间要有联系点和结合部,克服“风马牛不相及”的强拉硬扯现象。资源的整合操作要简便,力避“千里迢迢”的远水难解近渴的弊端。最后,成效性要高,资源整合后的“新产品”要有“高增值”,能用上、用好、用活、用久。
关键词:规划;城镇;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造就县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很多小城镇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强小城镇内涵,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了构筑农村新型城镇体系步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乡(镇)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二)注重编制规划,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是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基础。它既关系当前,更影响长远。这个问题已越来越被各级领导所重视。
(三)因地制宜,开拓了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各乡(镇)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总体思路,结合各乡(镇)特点,广开门路,各唱各的“拿手戏”。
(四)强化管理,营造了小城镇发展的良好环境。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小城镇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就建设管理情况看,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分别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小城镇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了建设管理。本着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建设程序,从批地到设计、建设实行“一条龙”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城镇。三是加强了环境治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的乡(镇)因缺资金等原因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个别乡(镇)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有些乡(镇)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上级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户籍、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一是征用土地手续多,收费偏高。尤其是工业集中区因无工业用地指标,而致使投资者存在一定的后顾之忧,同时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房价和土地租金偏高使进镇农民望而却步。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近几年来,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呈迅速递增的态势,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住房、教育、社会保险等不配套,农民进镇有后顾之忧。
(三)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一是县乡财政实行分税体制政策,分灶吃饭、自筹平衡,乡镇财政普遍打得很紧,小城镇建设资金很难列入预算。二是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三是从小城镇建设中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还不够。四是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几点想法
鉴于上述情况,个人认为要把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重要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已成为当前繁荣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乡(镇)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切实把实施城镇化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小城镇列入任期责任目标,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一是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抓紧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和完善,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规模,以保证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二是搞好小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进一步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存量,禁止土地闲置,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建设用地。坚决防止环境污染,杜绝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相结合。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工业集中区、住宅小区、主要街区、各类市场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等,都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编制详细规划。在人民群众承受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高标准高质量配套建设,提高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
(三)广辟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一是小城镇建设市场化。要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由建设小城镇转向经营小城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把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的融资路子。二是要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县、乡两级财政、金融部门要加大力度,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支持小城镇建设。三是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开发建设小城镇,构筑开放式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层次新格局。
(四)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要理顺体制,建立健全乡(镇)建设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对农村建筑市场和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小城镇内部的综合治理,优化内部环境;制止“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营造宽松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平安环境;加强美化、绿化和公共卫生管理,打破“一条街,两行树”的旧格局,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加强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结语
规划问题是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党的以来,通过农村改革,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走上了城市和农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小城镇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一座座面貌一新的小城镇,不仅构筑了农村工业化的基石,而且开辟了农村城镇化的道路,为我国农业和农业的现代化展现出美好的前景和希望。
参考文献:
[1] 宣传中.加快小城镇改革发展 推进城镇化进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02)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也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这是美国诗人惠特曼诗意的表达,我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就想起了学校课程规划,想到了课程的结构化追求。
教育者用什么样的课程结构,才能留给儿童弥足珍贵的“最初的东西”,并通过这“最初的东西”为儿童健康、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呢?
我们提出了“原色”课程。这里的“原色”是一种生动的隐喻,意指课程的基础性、稳定性和可能性。
我们学校的“原色”课程由底色课程、主色课程、亮色课程统整而成。其中,“底色课程”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主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的、排进课表、必修的校本课程,而“亮色课程”则是专指不排进课表、供师生双向选择的校本课程。这里的底色即“基础色”,而主色和亮色则构成了课程的“再生色”。
我们希望,“原色”课程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成长的营养。我们也希望,“原色”课程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载体。
儿童不仅是课程的学习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在我们看来,儿童不仅是课程的学习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当我们在规划课程的过程中,真正地把儿童放在第一位,像斯霞老师那样“想儿童所想,急儿童所急”,课程就会像一个磁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无限的魔力。阿基米德说:“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如果说儿童是那个“撬起整个地球”的王子,那么“底色课程”“主色课程”“亮色课程”就是那一个个足以“撬起整个地球”的支点。
记得去年9月刚开学时,我的办公室里来了一群二年级的小朋友。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激动地说:“报告闰校长,我们班的黄尹真同学获得全国魔方大赛冠军了!”
我笑了,孩子们是想和我一起分享喜讯呢。“闫校长,能不能开一门魔方课,就让黄尹真教我们吧。”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请求,我从他们的脸上读到了一种学习的热切,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课程效应吗?我笑着答应了,并告诉孩子们:“我们附小的俱乐部课程就是以四个同学的名字命名的,比如――”我话还没说完,几个同学抢着说:“石尔秋科学俱乐部、成懋冉艺术俱乐部、钱裕嘉体育俱乐部、常江体验俱乐部。”
孩子们说完,兴奋得一溜烟跑开了。不久后,
“黄尹真魔方俱乐部”正式开班授课,吸引了一批喜爱魔方的孩子们。
在我们学校,对于儿童来说,课程从来都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创造。
以节日课程为例:从感恩节、运动节、读书节,到力行节、礼仪节、创想节,再到劳动节、明星节,都是孩子们自己商量主题,自己设计活动,自己参与评价,真正实现了“我的节日我做主”。
每个孩子只要有一点爱好、一点特长、一点兴趣,都可以在儿童节上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我。活泼好动的,运动节上夺人眼球;能说会写的,读书节上大显身手;好学深思的,创想节上发明创造;会唱会跳的,明星节上一展歌喉……
儿童的参与,不仅丰富了课程、创造着课程,而且让我们的课程更加“鲜活而跳跃”。
抛开学校历史积淀的“推土重来”,是不够严肃和审慎的
在一次南京市小学生校本课程展示会上,我们推出了由语文、美术、音乐三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自主研发的“听读欣赏课”。学生围绕“三国人物”主题连上三节课,与会老师被孩子们的文学底蕴以及艺术天赋所折服。
当时,在一节美术课上,学生激动地描绘着三国人物的外貌特征,“关羽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须长过腹,相貌堂堂;诸葛亮面如冠玉、鼻直口方;张飞豹头环眼、燕额虎须……”而在此之前,孩子们已经上了一节三国人物的语文课,借助故事情节初步了解英雄人物的形象。然后,学生尝试在美术课上制作三国人物面具,在音乐课上用歌声和乐器表现英雄形象,通过艺术的想象与创造让学生体会到古典名著的魅力。
这种整合的校本课程,让不同兴趣的学生,在主题性的交流与对话中视域融通,思维碰撞,这种丰富而多元的影响恰恰是课程最为珍贵的价值所在。
据参与课程设计的李昌亮老师回忆,有一个叫曹笑天的男孩子很内向,遇事爱哭泣,就是因为看三国、讲三国、演三国,被其中的英雄故事所吸引,性格变得开朗多了,不仅敢于大胆表现自己,遇事也坚强了很多。
2015年春,已经被哈佛、耶鲁、宾夕法尼亚、杜克等几所世界顶级名校录取的凌宇峰同学回到母校看望老师,他不无感慨地说:“正是附小这种充满启迪、灵动活泼的教育,锻炼了我的思维,也培养了我很多有益的兴趣爱好。”
其实,三位老师的“听读欣赏课”,与学校陈树民老校长在上世纪80年代所倡导的“听读欣赏”实验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创造并不是空穴来风。记得几年前,当我们开始课程规划和建设时,先是开始了一场“寻根”之旅。让我们非常惊讶的是,在南师附小的办学历史上,课程规划和建设已显现出自己的特色来:
在一组老照片里,老师们看到了学校读书会、公仆会、园艺、篮球课的生动场景和精彩瞬间,看到了学生做小木匠、做金工(翻砂)的尝试。
在老校长俞子夷的《一个小学十年努力记》里,老师们看到了打破学科界限、以儿童自发活动为中心、混合组织各科教材的活动课程的创新。
从斯霞老师五年制学制改革的实验里,老师们感受到了其“自定大纲、选编教材、改进教法”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斯老师不等、不靠的课程开发意识……
追溯与回眸使我们明白,任何抛开学校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另立门户”“推土重来”,显然是不够严肃和审慎的,所谓的“创新与特色”也将如波得莱尔所说的那样“引人注目地缺乏魅力”。
所以,在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开发上,我们努力汲取办学历史上的经验,从传承中进行创造。因为我们认为,课程需要坚守,发挥其“用来跑”的承载意义;课程也需要创新,发挥其“跑出来”的创生价值。
要让课程呈现一种“永在的活力”
对于课程规划,我们还想说的是:
要有整体的思考。课程体系建设不是简单机械的叠加。不同课程之间具有相互承接、有机融合的内在关联性,我们要不断追求和努力实现“1+1>2”的整体效益,进而帮助儿童赢取一张张走向未来的“通行证”,并赋予儿童可持续发展的最强劲的动力与最丰富的可能。
要有开放的视野。课程建设永远处于一个没有自我设限的开放状态,不论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还是校本特色课程的开设,都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课程结构呈现一种“永在的活力”。
[关键词]课程管理;学校课程规划;学校课程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36-05
新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使学校具有了一定的课程管理和开发权,同时也对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是学校课程规划问题。在以往高度统一的集权式课程管理下,学校主要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要求学校必须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必须对学校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这是学校以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因此,对学校课程规划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动力:课程政策与学校价值实现的整合
学校开展课程规划既是课程政策变革的要求,也是学校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它们共同构成了学校课程规划的驱动力。学校课程规划不只是简单实施国家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它要求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和设计,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讲,一所学校的课程规划是否合理有效,更取决于两者的合力效应。
(一)学校课程规划是课程管理制度变革的要求和结果
三级课程管理将原来过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权力下放,赋予学校部分课程决策权,要求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统一规划与实施。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地方和学校意志的生效需要经过学校课程规划来实现,学校通过规划课程,使三种课程权力趋于和谐。因此,学校课程规划是课程管理体制变革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二)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有效实施国家课程的要求
从国家到地方,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将一个具体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从地方到学校,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将变革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在学校,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一个缩短现存实践与创新所建议的实践之间差异的过程;在课堂,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教学。国家课程政策只是规定了宏观层面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框架,不可能顾及学校层面具体行为细节上的操作。学校课程规划能够尊重国家课程难以企及的具体学校、社区环境和师生之间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弥补了国家课程实施的局限性。国家的课程政策能否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定的师生身上,关键取决于学校在课程规划中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说,学校课程规划使得学校在统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处理三者间的关系,更好地发展学校的特色。
(三)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允许的范围内,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成员为主体,充分利用当地社区以及本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突出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学校要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必须对学校课程整体进行规划,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构架进行分析,否则其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就有可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内容、时间、空间乃至资源等方面产生重复甚至冲突,进而使学校的课程管理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四)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实现整体特色价值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课程的高度统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权力的赋予为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学校要利用好这种契机,关键是合理规划学校课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规划将成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并制约着学校的整体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的发展特色。它不仅涉及静态的文本方案,涵盖动态的操作过程以及相关管理工作,而且强调对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考。进一步而言,学校课程规划会促进学校以学校课程与教学工作为抓手,统筹规划其他工作。正如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骆玲芳校长所说,对于学校与教师来说,没有课程规划,我们可能会在一些点上做得亮,有能力的教师个体会做得好,而课程规划使工作整体得以协调,进而确保了全体教师都有了底线标准。正是学校课程规划对学校特色价值实现的生动反映。
二、学校课程规划的向度:学校课程从理想到现实的方略谋划
学校课程规划是对学校课程蓝图的勾勒,是学校整体发展的核心内容。它体现在制订、实施和评价学校课程的一系列活动与过程中,旨在将学校课程的愿景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学校进行课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编制课程方案,为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与管理提供总的蓝图。但学校课程规划并非只是课程方案的编排,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落实课程方案,确保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课程,让课程能够成就所有学生。另外,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学校课程发展的愿景和使命也应该成为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内容。尽管不同学校的课程规划内容可能存在差异,但一个系统、全面的学校课程规划大体上应包括以下三个向度: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确立、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一)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确立
学校课程发展愿景就是根据学校现状对学校课程未来发展的一种有远见的预设或期待,是课程规划的灵魂,也是学校课程的归宿,通俗地说就是学校的课程理想和价值追求。作为育人的场所,学校要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确定反映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愿景或理想。所以,学校的课程愿景不是个别校长、教师或其他人的愿景,而是整个学校组织的愿景,是被学校大多数人认可的、充分理解的愿景。因此,学校课程愿景的确立应是集体对话和协商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对话、协商来概括、总结、提炼乃至提升学校的课程愿景;另一方面,使学校成员集体认同这样的课程愿景,便于实施与执行。学校课程愿景的拟订,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学校课程规划者可以根据学校行政人员的领导风格、教师的经验与意愿、学生的成熟度、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参与情形等因素采取不同的研制方式。
(二)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
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整体性地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并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的前提与依据,并直接决定着学校课程规划的质量与实施水平。学校课程方案是一个由宏
观和微观等不同层次内容构成的系统,涉及到学校课程诸多内容的设计,其大致包括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的校本化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以及校本教研方案等。在设计过程中,不同方案所关注的具体问题不同。
课程标准的校本化方案主要关注如何以国家课程的要求为底线,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学情分析,使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要求进一步细化,以便合理调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层面的有效落实,确保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的最大化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学校在开发课程时各种课程方案的统称,是学校课程标准的配套方案,主要包括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课程纲要两个层面。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的概括性描述,一般包括课程规划的基础、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校本课程的结构是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校本课程的门数、课时要求以及限制性条件等。课程纲要是由教师个体或小组合作设计,并以纲要的形式呈现出某一门课程的具体方案。它完整地呈现了课程的各种要素,包括课程目标、学生背景与资源情况分析、学习主题或活动安排、相应课时以及评价建议等。
课程设置方案主要关注学校课程的科目、课程表(课时安排)以及各学科的性质等。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者要在认真研读新课程方案的前提下,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学校必须统筹各领域、各学科的必修课、选修课开设事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将它们协调一致后形成本校的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主要关注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排课与学生选课指导、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与进程以及考查标准等。课程评价方案主要关注课程实施的效果,包括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校本教研方案主要关注对学校课程实施的反思策略,包括学校课题的拟订、教研团队的组织等。
(三)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实质是在规划好的学校课程方案与学校现实间的一种调适过程。学校课程规划对学校的影响最终依赖于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课程方案的实施有赖于课程共同体对课程规划的理解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一系列保障措施。因此,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还要考虑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问题。
1.观念转变
课程改革的过程首先是观念变革的过程,观念不变革,任何改革措施都难以推行。有学者认为,新课程需要树立的观念有: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教材是范例,教室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创生的活动,教师即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家长是教育伙伴。所以,学校课程规划必须反思植根于学校成员思想中的传统观念,分析它们与新课程变革所确立的新观念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教育观念转变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2.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校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素养是课程方案得以落实的直接因素,课程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学校课程规划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进行了彻底变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改变教学行为,重新定位角色。学校课程规划也为教师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课程成功落实的重要支撑。为此,学校必须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会。
3.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
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在学校情境下,课程领导者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动机,提升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促成学校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文化,达到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为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事保障和制度保障。他们不再仅是单一的执行主体,而要致力于学校课程方案的设计、开发、实施与管理事务。学校课程规划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发展不同,它强调学校的实际环境,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综合运用课程与教学各方面的因素,旨在使学生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课程规划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理念,有着对学校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方式进行转型性变革的要求。学校课程方案的有效落实要求学校课程领导者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建立一个和谐、合作的专业发展团体,创造一种团结、民主的文化氛围,以便实现学校课程规划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课程领导”是相对于“课程管理”而言的,前者是指做正确的事,后者强调把事情做正确。“课程管理”较为注重自上而下式的领导模式,而“课程领导”相对崇尚一种平等民主、互动协商式的领导形态。学校课程领导并非仅限于传统学校中的行政人员,它是一个通过组织重建后形成的多层级的动态运行系统。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尤其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的学校课程规划中,革新的课程领导的作用遍布于学校各个层次课程项目的发展与落实中。
三、学校课程规划的路径:学校课程愿景与学校现实的调适之旅
学校课程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完成,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在课程规划中既体现出学校的课程愿景,又能紧密结合学校的传统和实际。所以,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实质就是在学校课程愿景和学校实际之间不断调适的过程,它需要课程规划者的精心谋划。
(一)建立学校课程规划组织
学校课程规划组织是为统筹规划学校课程的一系列活动而设置的专业组织。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制订高质量学校课程方案的基本保障。它不仅是制订学校课程方案的各项工作的组织者,而且是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课程规划组织成员应通过自荐或推荐等方式民主产生。一般来讲,学校应选取那些具有课程规划能力和协调性的人员。
(二)研究学校课程的特色、问题与发展方向
学校课程规划并不是指学校可以对整个国家计划、地方计划进行任意的增删调换,而是具有很强的政策制约性和理论指导性。同时,‘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者一定要遵循客观、全面的原则,研究学校课程的特色、问题与发展方向。
1.分析政策
学校课程规划必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保障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立足于每个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学校必须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允许的范围内,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机遇和挑战、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2.寻找基点
在制订学校课程规划时,课程规划者首先要对学校的办学历程、实践经验、师生状况、课程发展的传统现状以及学校的整体生态环境等作出全面、客观的检视。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找到政策与学校课程的结合点,进而提出学校课程规划发展和改进的策略。
3.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制约学校课程规划有效实施的瓶颈。学校课程规划者可以利用教师发展状况分析工――FAPO(即feelings、at-tention、promoting、organization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来分析教师在学校内的生存际遇和内心体验,以便了解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并为学校课程规划提供相关依据。
4.学校课程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即strengths(强势)、weaknesses(弱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SWOT分析,即通过访谈、座谈、民主调查等方式,把与学校课程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外部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客观、全面、有次序地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后加以分析,并从中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系列过程。
(三)拟订学校课程规划草案
拟订学校课程规划草案是指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由学校课程共同体起草制订的关于本校课程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学校课程规划草案是学校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依据,也是学校管理和评价学校课程的基础性文件,它为学校各层人员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方针路线。与此同时,该文件也可以得到持续不断的调整与改善。
学校课程规划草案一般包括学校发展现状、办学特色与学校愿景、指导思想、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评估设想、组织体系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一,学校发展现状。学校发展现状即课程规划的背景,涉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发展需要等学校课程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在拟订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学校要详细分析本校发展以及课程发展的传统、优势与面临的困难,通过对学校课程相关因素的全面、客观分析增强课程方案的可行性。
第二,办学特色与学校愿景。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特质。学校愿景则是学校对于课程所形成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它既反映了学校对课程发展的认识程度,又能引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对学校课程的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学校拟订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学校设置课程结构体系的依据。
第四,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的课程类型、科目以及模块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在学校课程发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学校首先要制订学校课程发展的总体思路,然后详细拟订本校的课程框架结构,并对学校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作出详细规定。
第五,课程实施。学校课程实施主要包括重新整合学科知识、构建综合选修课程的结构体系、开发和建设综合选修课程以及拓展延伸研究型学习课程等步骤。
第六,组织体系与保障措施。组织体系包括学校课程组织机构的运营以及学校课程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进程等;保障措施包括课程发展的激励机制,课程开发的投入等发展环境的创造。
(四)多方征求意见
学校课程规划是基于学校内部的一种全新探索。同时,学校课程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牵涉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专家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参与。这就决定了学校课程规划的广泛性和艰巨性。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拟订以及实施活动必须征求多方意见,使他们了解本校课程规划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进而给予热情的支持。
I.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师作为学校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主体,是影响学校课程改进的重要因素,因为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对课程规划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行动。只有当教师理解了课程规划,并产生了行动的意愿时,学校课程才有发展的契机。在课程规划的制订过程中,学校要听取教师的意见,设计激励机制,开通“成果展示”“过程记录和体会”等多种渠道倾听教师的声音,并作出及时的反馈。
2.寻求专业力量的支持
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依赖于个人的经验与习惯,在理论层面,他们的知识相对欠缺,所作的理论思考也比较有限。因此,专业人士的支持,可以使教师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另外,由于新课程实施时间不长,学校行使自主规划的权力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求学校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校课程规划还不太现实。在拟订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征求多方意见,尤其应借助专家力量的帮助,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遵循课程发展的规律,保证课程发展的领先性。
(五)学校课程规划的不断改进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变革、教师专业技能的成长、学生身心状态的变化以及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的发展总是处于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中,不可能一次性拟订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学校课程规划。学校必须在课程发展的道路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检验中不断改进,在否定之否定中攀登新的高峰,让学校课程体系更切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期待。
[参考文献]
[1]靳玉乐,董小平,论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08-114.
[2]赵小雅,从课程规划入手突破课改“迷雾”:走近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课程规划[N],中国教育报,2006-11-17(5).
[3]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创新与教育观念转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48-51.
关键词:高校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89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1971年由时任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博士提出,如今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日趋大众化,中国的高校毕业生承受着空前的就业压力。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新浪网和北森评论网近年来的联合调查显示,中国只有12%的高校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了解自身职业发展面临优势和劣势的大学生是18%,仅8%的大学生表示清楚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茫然无措。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对自己真实的性格、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规划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职业生涯走向。今天,国内高校已基本普及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作为舶来品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引进和传播的过程中,高校在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发展的前途和实践效果。
1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1.1 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够重视,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完成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即单纯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进行求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只是暂时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无法避免学生在就业时的迷茫与盲从,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走向。
1.2 课程吸引力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别于传统的高校课程教学要求。虽然大多数高校均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教学内容上,仍是以概念化的职业理论进行指导,只有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实践操作的内容,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在教学形式上,仍以传统的课堂演示和讲授模式为核心,授课教师往往照本宣科,或是脱离实际,或是生动性不强,导致课程流于形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3 专业师资队伍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教师,在知识、技能和经验上较之其他专业课教师有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自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党务部门,他们虽然熟悉学生情况并具备一定基础教学经验的优势,但是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导致教师专业化水平有限,对学生的指导缺乏针对性,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2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1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抛弃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思维,树立人本教育理念,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主,明确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2.2 教学环节改革
首先,在课程设计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要贯穿学生大学生涯始终,便于学生可以尽早树立目标,有目的地学习。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安排,制定学大纲,避免任课教师各自为战的无序教学状态,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在课程内容和形式上,力求丰富教学形式,充实实践教学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践与理论课紧密结合的课程。单一的课堂理论化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课程的实际需要,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如:通过学生的性格测试、职业兴趣测试和职业能力测试,可以帮学生科学地了解到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职业能力倾向,有助于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方向;又如:在课堂教学同时安排学生进行职位需求市场调查、模拟求职面试、求职简历制作等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配合课堂理论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再次,在课程教学方法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如:通过“案例法”,列举不同的人在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实例,教师与学生一同从社会、企业、个人的不同角度分析他们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通过“职位体验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职场中亲身体验职场环境和岗位特质,再回到课堂中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所得等等。另外,也可以依托新媒介的手段,如:网络社区平台等辅助教学。
2.3 专业师资保障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有很强专业要求的工作,需要一支既有学术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的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应安排专职教师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聘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做兼职导师,并对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教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等。
2.4 考核方法改革
考核是评价课堂教学水平以及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下,考核的内容基本上以书面形式的理论考试为主。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实践性要求强的课程,很难体现真实的教学效果。本课程合理的考核方式应当是开放式的,目的是体现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如:布置学生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考察学生是否将传授内容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中加以实践。在考核中发现对传授内容运用有偏差的要及时纠正,避免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时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秦津,郑伟,韩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河南科技,2010,(16).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mand of the social transportation tal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from three aspects: curriculum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教学改革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transportation planning;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249-02
0 引言
交通规划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运输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和交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本文基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探讨课程教学改革办法,以期能够为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供建议和对策。
1 课程培养目标改革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课程,交通规划应该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正确的课程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介于研究性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之间。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来说,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应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靠齐,而要明显区别于研究性大学。因此,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交通规划课程培养目标要树立“工程应用导向”,加大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
另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非常迅速,城市交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交通规划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与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因此,这就要求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求在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中提出较高的专业技能要求,而且更注重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目标的建立。为此,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现实需要和改革目标,交通规划课程培养目标要树立“创新导向”,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强化其专业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改革
交通规划课程属于理工科范畴,从国内开设交通规划课程的本科院校来看,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教学方法单一。其次,师生互动困难。交通规划课程培养的学生规模很大。如果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在现代大学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与学生进行充分地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改善教学效果[1]。但是,从目前交通规划课程的教学环境来说就难以进行充分的师生交流。最后,在交通规划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就“教学”而“教学”,实践环节偏少,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针对交通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应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1 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规划知识,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一步一步导入规划理论和模型。在这种“充满问题”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想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逐渐就会实现自我激发,在学习上会主动探索新的知识,从而改善教学效果。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成具体的“由浅入深”的系列问题,驱动学生以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上课学习,这样天长日久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对于交通规划的任课教师来说是比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路径引导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启发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连年扩招,2009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更是超过了600万。这一方面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使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能进入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学习知识,但另一方面,却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各地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啃老大军、考研大军,正是就业难的体现。
国家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各高校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就是其中措施之一。我校历来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每年举行数次毕业生交流会,同时根据教育部规定,自2003年起便对我校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为增强教学效果,近年来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
一、应用风趣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在我校属于公共基础课,在大一阶段虽然只讲授职业规划部分,但仅有9周教学时间18个学时,加之其考试形式又为开卷类型,致使许多学生对本课程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不注意听课,最终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人入胜,使学生愿意上本门课,愿意跟随教师的思路,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而第一节课则是重中之重,能否抓住学生的兴趣,引导出他们的学习欲望,关键要看第一次课的前十五分钟,要尽力在这一时间段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第一节“职业发展的动力”中第一个问题“职业生涯的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的教学中。由于这是课本上已有的知识,若老师再照本宣科,学生根本不会对这些知识产生一点点的兴趣,也不会有听课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利用一些时下流行词(啃老期、跳槽期、奋斗期、下课期)代替课本上的词语用于课堂,便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从而达到学生愿意认真听课的目的,并最终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因为在利用时下流行词语后,课堂便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同时又比课本所讲知识更有趣,学生感觉听老师讲是耳目一新,期待老师的妙语连珠。这正实现了使学生愿意上本门课、愿意听老师讲本门课、愿意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本门课的教学设计目的,而这也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必备前提。
二、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早有“教学要从以教师的教为主,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思路,即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对于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而言,光靠教师的风趣幽默是不够的,即使是“苏格兰情调”也只能火一时,当学生适应教师固定模式的言谈举止后,必定会产生“老师老生常谈、课堂缺乏新意”的念头,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教学内容贴切学生才是抓住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和学生沟通,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就业目标、人生理想,这样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教师能够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贴近学生专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抓牢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在讲解职业能力的构成时,结合学生森林生态旅游的专业特点,着重讲解表达能力的构成和锻炼方法,指出对于我们河南学生来说,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比较难,在校大学生需要立即开始锻炼自己、磨砺自己,抓住身边一切机会(如参加班干竞选,社会实践,甚至是与小商小贩的讨价还价)使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大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切忌光听不说、光说不练。学生在听过这节课后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不仅课堂发言情况有所改观,还踊跃参加各种竞选、社团活动,甚至要求老师创造一些与校外人员交流的机会,以便多多锻炼自己的能力。所以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抓住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体能动性,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突出案例分析环节,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
“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自由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于1870年提出后,其学科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目前的学科课程设置状况可说是众说纷纭,这种分歧表现在全世界范围。比如,成立于1977年的美国应用语言学学会(AML)就明确表示,其所吸纳会员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教育、语言习得与丧失、双语、话语分析乃至于读写能力、修辞、风格及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语言测试、语言政策与规划等;而加拿大的应用语言学学会所指的应用语言学,则主要是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既包括第一语言,又包括第二语言。但是经比较国外大部分开设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的高校网站,我们就会发现,国外的应用语言学课程主要集中在语言(特别是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语言习得、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不妨统称为语言教育。
国内学者对“应用语言学”的看法分歧更大,对该学科研究范围的划定也参差不齐。基本理论观点大致可以分为狭广两种:一种与国外的理解近似,即“应用语言学”就是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也包括语言测试;另一种是广义理解,内容比较宽泛。比如有的把修辞学、文字学、词典学、翻译学、外语教学理论等都归入“应用语言学”。(王德春,1990)有的则把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自然语言处理及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地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语言风格学、实验语音学、儿童语言发展学、人名学、地名学、广播电视语言研究,等等,都纳入“应用语言学”。(冯志伟,1999)有的还把模糊语言学也列入“应用语言学”。(于根元,1999)上述划分既表明了人们对“应用语言学”的理解差异,又反映了目前“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理论上的混乱。
经由一个学期的应用语言学课程学习,我们知道“应用语言学”不应该被理解为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运用的语言学,而应理解为语言学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应用的语言学。目前所谓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应是指“语言学”与“语言学的应用”,实际上包括两个层次和三个不同范畴。两个层次是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三个范畴分别是:研究语言结构体系规律的语言学、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语言学和研究上述两个层次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规律的应用语言学。
本文针对国内语言学与应用学学科的硕士点设置的课程信息,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国内高校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不够完备,开设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大学有近90所,包括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根据对其中多所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的课程考察,我们选取了11所高校的课程作为参考,绘制了以下表格,以便更好地分析学科课程构建现状。
(说明:?茯 代表必修课 ??}代表专业方向 Δ 代表选修课)
各硕士点对课程类型(必修/选修,学位课/基础课等)的称谓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各点课程开设的情况十分不均衡。就核心课程而言,语用学、语法学、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开设的高校较多,其中语用学有八所高校开设,语法学有七所高校开设,但多数高校将其设置为选修课程,并未列入必修;应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开设为必修的也只占了一半。就相关学科而言,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学科开设最多。就方法类课程而言,各高校对研究方法课程称谓不同,多数列出完备培养方案的高校均设置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华东师范大学甚至开设了两门方法类课程:语言学研究方法和语言学研究统计方法。由此可见,各高校对核心课程的认识不一,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设置具有不确定性;高校对对外汉语教学这一方向比较重视,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培养;语言研究方法是应用语言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科点课程规划
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内涵及外延的科学界定,与对国内高校硕士点课程设置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推动该学科的研究,而且对应用语言学的专业设置、教学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显然,如果忽视应用语言学的本质特征和混淆语言运用研究和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则将不利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如果把“应用语言学”定位在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这一层次,那么“应用语言学”专业,可以设置以下方向:语言教学(包括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语言规划、辞书编纂、翻译、播音与主持、语言矫正及语言能力恢复(言语病理)等。上述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适合的对应工作,包括语言教师、政府语言文字管理工作者、辞书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翻译人员、语言矫正及语言能力恢复方面的医务工作者。当然,如果有条件,则还可以设置工程语言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从事机器翻译、语音合成、人工智能、语言信息处理等工作的高科技人才。上述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各有所侧重。目前我国许多院校设置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就是把上述两个方面合二为一的。
与上述人才培养相应的是“应用语言学系”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二是不同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三是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语言学理论方面的课程主要根据各专业方向的特点进行设置,不仅包括语言本体研究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要侧重于语言运用研究方面的课程,比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测试、语言规范化,等等。应用语言学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科内容与社会需求,主要划分为三大类:对外汉语教学方向、计算语言学方向和翻译方向。选修部分从扩大学习者知识面、增强语言全方面素养方面考虑,设置应用翻译、方言学、教育心理学、高级阅读与写作等课程。我们认为,语言学研究方法对于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将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研究方法划为学位必修课程,其他方向必修与非学位课的选修课程均根据上述类别设置。
借鉴考察结果与自我探究,应用语言学硕士学科点的课程规划可以为下表所示。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课堂听课)、进行科学研究(独立开展或参加导师科研工作)、参加实践活动(与专业相关的能力锻炼/教学实习/翻译实践/公益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当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课程规划目标的实现,也需要相关工作的协作配合。例如,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和硕士生的主体作用;导师指导重点课程的学习和课题研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课程教学以课堂面授为主,同时加强实践环节。采取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将研究课题向相关领域及交叉学科延伸。
四、总语
【关键词】职业高中;教学思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51-01
课堂教学是各种教育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方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针对职高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来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那就是要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是否对就业有了更新的认识,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甚至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否可以有所启示。因此,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需要教师用更加宽阔的教学思路去对待,用更加务实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去理解。所谓“教学思路”,是对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想法”,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规划的、所要实施的教学流程[1]。本文拟通过拓宽教学思路来提高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有效性,促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促进职高学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拓宽教学思路,提高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思路
(一)拓宽教学内容取材
以往不少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认为讲课,就是把课本内容“讲透”即可,但究竟怎么讲透,而且还能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职业理想、从业态度、职业修养,这就是一门学问了。其实,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围绕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开展,涉及内容非常广泛的课程,包括社会学、人际交往学、逻辑学、管理学等。所以我们说,职业生涯规划其实是一门边缘学科,而且是一门更多关注学生发展的学科。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学科性质,才迫切需要教师拓宽教学内容、案例、素材的取材思路,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可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未来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合理职业生涯规划,以便将来更好地就业和择业[2]。首先教师需要广泛的搜集于学生专业相关的就业资料,调查相关单位中比较成功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历程整理成数据可靠的案例,然后还要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开展定向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同时,教师还要更多的学习相关的就业心理学、社交礼仪、团队理念等方面的知识,融入穿插到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之中,为真正打造“一专多能”的新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二)丰富教学环节构成
常见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准备、导入、主题研究、强化巩固、总结拓展几个方面。为了更好的上好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我们需要在这几个环节中进一步的丰富。首先课前准备上,教师要本着宽松、灵活、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的原则去开展课前准备[3];在课堂导入上,教师要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实际选择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或方式。比如学习“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此内容为主题开展分组讨论,学生们你一眼我一语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教师再正式引入课堂内容;主题研究环节要强调深刻,内容要联系学生专业,多采用本校出去的毕业生为例子,这样学生感觉更加真实;强化巩固和总结拓展环节可以采用分小组,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在班级展示,或者采用“模拟招聘”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真实的认识到自己规划的可行性。中职生职业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关乎未来的职业选择与定向,还会对学习行为和个人成长有所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融入这种理念,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可以对自己未来的成长轨迹起到促进的作用[2]。
(三)完善教学评价方式
针对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特点,我们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要彻底转变过去以卷面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要逐步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评价方式,包括开卷闭卷相结合、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卷面式与开放式考核相结合、学校与企业互评相结合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由企业管理人员和教师一起进行评价,这是一条比较可行,而且对学生学习效果考察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另外,让学生利用假期顶岗实习,由企业对学生的敬业精神、对职业认识的深刻程度以及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价也是一条比较理想的考核方式。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职高学生为来人生发展规划的可行性,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职高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成为广大职高教师必须要正确面对的事情。只有教学人员以深刻的认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我们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有效性才会真正得到有效的实现,才能更好的促进职高学生能力提高和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浪新闻中心,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EB]。
[关键词]课程规划;课程管理;教学质量;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2年3月15日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教技【2012】6号文件”),3月16日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教高【2012】4号文件”)。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围绕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创新、特色化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如何按照文件的意见来实施并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各高校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各种方法途径中,课程规划和管理工作的改革和提升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高校课程规划和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规划和管理(包括执行、监督、修改、完善等工作),基本上都在各自专业建设委员会或专业带头人牵头作出人才培养计划,然后据此作出相应的课程规划,通过教务处的各个部门实施全面管理。各专业的课程规划随着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的变化,将适时作出调整。
从课程规划制定和管理的过程可以看出,课程规划和管理更多着眼于学校的立场和角度,大多沿袭学校传统做法,很少做出创新和突破,而且也很少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纸上谈兵。。
二、高校课程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的爆发性增长,网络的普及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知识更新的周期在缩短,知识普及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而这一现象反映到高校课程规划方面就是课程规划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常常出现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特别是一些更新周期很短的应用型知识,已经过期和滞后。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各高校因为各种原因及条件的限制难以对学生进行培养。于是一方面毕业生求职者众多,而企业却招不到想要的人才。即便是招聘来的新人,也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资金和精力去培训,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企业用人成本的上升。
(二)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我国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很多学生为了选择名校,不得不在专业的选择上作出让步。即便是自己选的专业,也会因为受到家长和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或者是当初对专业的了解不够充分,错误地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是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以后对专业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高校系部和专业设置这道隐形的壁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拓展所属专业以外知识的渠道,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的多元化需求。
(三)课程规划和管理缺乏改革创新
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规划和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所高校都会根据自身和专业发展状况,对课程规划作出适时的调整,以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的变化。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现有的课程规划和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保守观念和传统的管理体制制约,使得教学改革一直难有作为。特别是涉及到课程规划和管理方面的调整问题时,由于会涉及到高校教学管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利益,且工作繁杂,而成为无人愿意触动的敏感地带,因此 很难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实质性的改革举措,这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学生对高校教育的满意度也在逐步下降。
二、课程规划和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创新完善课程规划
在课程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站在高校自身的角度,难免会落入适应高校自身眼前利益的老套。因此,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必须深入到社会用人的第一线,了解社会的需求,据此制定课程规划。
“教高【2012】4号文件”明确提出,“制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础要求,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删除原来课程规划中与实践完全不符或脱节的内容安排,同时要摒弃原来课程设置繁杂的教条框架,通过直接引进和聘用一线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边实践、边摸索,开设创新创业类型的课程。
(二)考虑学生的需求,增加各专业学分互认,放宽选课限制
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中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但长期以来在高校的课程规划和管理中却很少考虑学生需求,与“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宗旨相违背。因此,在今后的课程规划和管理中,应该认真考虑现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情况,尽可能通过灵活多变的课程规划和管理满足学生对学习多方面的需求。
“教高【2012】4号文件”指出,“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自,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根据这一精神,高校可以在专业课程规划和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加快改革步伐。
首先,应该尝试放宽各专业选修课的各种选修限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放宽或取消选修课模块设置中最多可选择门数和学分的限制。这样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方向,或进一步学习某一专业方面知识;二是尽量取消各专业之间对于选修课的选择限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选修课可以增加选修条件的限制,但是不应以所属专业作为限制选课的条件。这样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所在专业以外的课程,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其次,减少必修课在整个课程规划中所占的比重,相应提高选修课的比重。除了专业核心课,以及不可或缺的一些专业基础课以外,其他课程都可以考虑设置成选修课。同时通过专业选修课和非专业选修课的框架设置,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课程。
第三,改变课程规划并扩大选课的自主范围,相应调整学分计算方法。实现各专业课程共享的同时,也要实现学分的合理换算和相互承认。以鼓励和保证学生实现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课的自主学习模式。
(三)按照专业需求制定课程规划
目前,在高校的课程规划中,不设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这类课程的专业屈指可数,而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在各专业的应用和在社会实践中并非不可或缺,这显然与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按照“教高【2012】4号文件”提出的“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自,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删除类似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对于一些专业可有可无的课程,增加与本专业或边缘专业相关的课程。对于必须开设此类课程的专业,也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和学生的情况, 设置出不同难度级别,并赋予不同的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专业需求,有条件地选择这类课程,从而避免不考虑专业差别和专业需求的一贯式、无差别的填鸭式教育。
另外,对于课程规划的制定,应该征求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和已走入社会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之处加以采纳,作为制定课程规划和教学管理的重要参考,这样制定出的课程规划和教学管理制度才有可能同时满足学校、学生、社会等多方的需求,真正实现创新式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结语
以上高校课程规划和管理的改进措施,主要是参照教育部的文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高校目前课程规划和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探讨从社会、学生、高校的多角度来实施创新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一探讨也仅仅是围绕“教技【2012】6号文件”和“教高【2012】4号文件”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所涉及到的其他环节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来加以实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对策性思考;就业质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生活规划和职业规划。主要目的是为了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作好准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兴趣、价值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当中的关键一环。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虽然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对于这门课的课程设置、内容设计以及可操作性都还在摸索和探究中。随着毕业生在找工作中显现的各类问题,反映出当前生涯规划课程没有落到实处。
1、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思想困难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但是我国很多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或招生就业处以就业率为导向,而不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成功为导向,这就导致规划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职业规划首先对自我认知的学习,自我认知不足,人生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是高校学生的基本现状。很多学生包括家长,在专业的选择上都盲从随大流,完全没有考虑孩子自己的兴趣所在,一味的追求流行的专业、吃香的专业、好就业的专业等,导致孩子没有兴趣,失去兴趣必然没有方向,没有规划。笔者的一名学生,大一进校就对所学专业知识没有任何兴趣,我与他聊天了解到学生对电子专业不喜欢,但是父母希望孩子学这个专业毕业以后进入铁路局工作。这类学生就是没有从小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导致现在的状况,学生入校后自己学业失去了兴趣,陷入对课程的主体思想困难。由此引发了我们第二个面临的困难。
2、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实施困难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近几年才纳入高校的课程,但是并没有定位是必须课还是选修课。由此每个学校的实施必然由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来调控,学校领导重视,那么这么课程就可以作为主体必修课程。反之,可能就是找些班导师、辅导员来简单授课。没有完善的教研组织,没有系统的备课环节,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等,这样课程的实施走入了困难。
3、职业生涯规划的施教人员专业性困难
通常各学校设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包括:自我认知、环境认知、职业目标路径设计、规划与实施计划、评估与反馈等内容。粗看这些内容,不难发现,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专业性的人才。职业规划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包括: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人才测评等的专业性板块。职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职业测评师都处于新兴的职业,目前还没有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指导教师的缺少专业认识势必造成学科发展局限。所以,对于生涯规划课程来说,施教人员的专业性处于困难。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思考
1、推广和普及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学校为了学生就业需要,在学生面临毕业时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或者直接与就业指导课程一并开设。在美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基础教育学科是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学习的,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兴趣目标,接受系统的指导。到了学生们真正面临就业和择业的时候,就不会盲目,而是会根据自我认知、家庭背景、学校生活、环境认知、职业分析和多年形成的职业规划等信息,来进行自我的择业选择。
2、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
教学中应该结合现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将标准化和个性化有机结合,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例如,我们在组织教学中,不能把每个学生都打造成一个模样,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规范去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而是应该首先请学生分析自我的性格特质,然后对照学生的性格特质做针对性的指导。用标准化的流程,创造个性化的产品。
3、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还仅限于理论教学,课堂的教学演练不足以让学生更加理解和体会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这样不利于学生定位自己。如果可以和校外的企业、机构联合施教,让学生们在学校接受了理论教学后,送学生去企业、机构接受实践环节。学生就可以结合课堂知识,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很多培训机构都引进了职业测评体系,职业测评是心理测量技术在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它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对人的特质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评价,从而为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职业测评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念。
4、组建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新生到毕业一直贯穿在课堂中,那就需要打造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的师资团队。但是在各所高校中现状确是,仅仅成立了一个教研机构,没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完全都是靠辅导员、班主任来授课,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一个误区,认为这门课程不如专业课程重要。正如我前文所说,职业生涯规划包含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人才测评等很多个专业性板块。那么这样的队伍,肯定是需要严格筛选、系统培训、精心打造的,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咨询需要。
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国内外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化的教学队伍是确立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各类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真正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当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进行落实,以此提升学院的就业质量。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