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研学基地课程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

篇1

作者所在学校从2011年起就开设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已完成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医学检验导论校本教材(第二版)以及课件、习题集、病例资料等教辅资料的编写。在教学同时,积极开展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已发表《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一文,对该课程的开发过程及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本文主要就该课程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论述,进一步明确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也为同类院校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建设提供经验。

1.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课程的必要性

1.1  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各大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医院检验科、血站和疾控中心等单位人员需求越来越少,人才培养过剩与人才需求变小的矛盾日益尖锐,而由于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飞速发展,医学独立实验室、检验试剂及仪器生产营销企业及生物制品企业等医学检验相关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以医学独立实验室为主的医学检验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医学检验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升,也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面向发生重大转变。因企业人员需求量巨大,且发展空间广阔,成为未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为满足行业的需求和专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改革传统的以培养医院临床检验岗位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既适应医院临床检验岗位需求又适应医学检验相关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岗位”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实施是“双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体现该课程明确指出传统的以医院临床检验岗位为主的“单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要想紧跟行业步伐,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医院临床检验岗位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双岗位”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必须围绕“双岗位”人才培养而进行。该课程也明确指出要实现“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取得相关资格证书,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规划自身学习、提髙学习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1.2 是实现“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设置医学检验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医院临床检验岗位相关课程、企业相关岗位课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就业面向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从宏观层面了解到医学检验市场变化和人才需求情况,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增长能力,具备“双岗位”人才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3 是改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传统的就业观念的矛盾,已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拋弃传统就业观念,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就业观。作者所在学校学生主要来自长江三峡库区城乡基层,学生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90%以上的学生仍把医院检验科作为自己首选就业方向,选择企业的不足10%。基于以上情况,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满足国内就业环境势在必行。这就需要设置相关课程,传输全新就业理念,改变传统就业观,使更多的学生认同企业并选择企业就业,以适应企业巨大的需求,而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

2.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2.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四大模块课程体系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设置课程,依据学生认知及知识递进规律优化课程,结合大学生基本素质及人文修养,并参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标准,形成由人文素质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和专业拓展课程群组成的四大模块课程体系。

2.2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内学习时间为两年,第一年是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年是专业课程(职业技术和职业拓展)的学习。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是由绪论、医生职业道德规范、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医学检验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医学检验工作任务、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检验工作者素质和能力要求、检验与临床沟通等八个部分组成。在内容选取上既是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的延续,又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是联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桥梁和纽带。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往往安排在第二学期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将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必要的。

3.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实施成效

为了解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实施成效,有的放矢做好课程改革,课题组对2013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55名学生开展医学检验导论课程问卷调査,主要围绕课程学习后专业认知度、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面向、专业学习兴趣等方面展开。调研结果表明,所有学生均赞同开设医学检验导论课程,认为通过课程习,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面向和岗位需求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专业课的学习有信心。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实施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更加深刻,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调研结果表明,学习前,只有27%的学生对专业非常了解,52%的学生对专业有一定了解,21%的学生对专业完全不了解;43%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属于学习主动型学生,46%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属于随波逐流型学生,11%的学生无学习需求,属于混日子型学生。.学习后,对专业非常了解的学生从27%提高到78%,对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从52%下降到22%,对专业完全不了解学生为零;学习目标明确的学生从43%上升到78%,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从46%下降到17%,混日子学生从11%下降到5%。可见学习该课程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更加深刻,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3.2 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学习前,因多数同学对专业不了解,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一般;学习后,学生们的出勤率、课堂互动和学习认真程度明显好转,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由第一学期的75.5分提高到第二学期的80.2分,提高了近5%,这些均表明该课程对于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显著的。

3.3 学生的就业观念改变明显,选择企业就业人数逐年递增  课题组对2013〜2015届毕业生开展了就业统计,2013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比例为80.1%,企业就业比例为12.1%,其他就业比例为7.8%;2014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比例为72.3%,企业就业比例为20.6%,其他就业比例为7.1%;2015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比例为71%,企业就业比例为25.4%,其他就业比例为3.6%。毕业生选择企业就业比例连续三年上升,从12.1%上升到25.4%,而选择医院就业人数连续三年下降,反映出学生就业观念改变明显,这也是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实施后的另一显著效果。但总体上选择医院就业人数仍在70%以上,选择企业就业人数不足30%,与医院和企业各占50%的就业目标相距甚远,故改变学生就业理念仍需大量的工作。

3.4 对课程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肯定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价值的同时也对课程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方法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建议课时从32学时调整到16学时、增加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增加临床见习以及经常聘请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到校开展讲座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修订课程标准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4.关于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调研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査、电话访谈等形式针对性开展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必要性调研,结果表明,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对于学生早期了解专业,提髙专业学习兴趣很重要,大家一致建议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该课程。但因调研范围较窄,调研数量不够,说服力不强,医学检验导论课程设置必要性到底有多大,是否一定要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仍需要有强大的数据支持,建议有关组织和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必要性调研,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以指导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建设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

4.2 尽早明确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虽然已经制订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课程标准,也选取了课程内容,但由于调研局限、能力有限,选取的内容能否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仍是未知数,该课程要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设置的教学内容,还需通过调研来确定。建议有关组织和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调研,以尽早建立完善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篇2

关键词: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实践教学

Abstract: train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knowledge chart, building materials, mechanics, measurement) corpus is a key project of teaching reform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pla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the total under the topic of corpus. Since January 2011 the total task start later, in June 2011 to May 2012 to form the course train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knowledge chart, building materials, mechanics, measurement) corpus study, forms through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raining course; Practice base; The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E2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1.专业基本情况

据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开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已达540所(包括本科和高职院校),在校生22万余人。这些数据表明该专业是在市场需求下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22个省53所高职院校的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个学校的建设情况差异很大,校内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落实的比较好的主要是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和以建筑类为主的高职院校,而对于其他高职院校开办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30%的左右的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不能满足专业的需要,不能完成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个别院校根本不具备实训基地,也不开设实训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教学研究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2.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对国家高职示范校及骨干校的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其结果基本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如下。

普通教育内容:

思想与道德教育;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等。

专业教育内容:

(1)专业基础理论:数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测量、建筑施工、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2)专业实践训练:工种实训、建筑材料检测、测量实训;施工图会审、招投标与合同、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资料管理。

拓展教育内容:

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就业专门化需求而设置,主要涉及部分土建工种操作实训、建筑结构设计实训、建筑节能施工和特殊构造实训等内容。

在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专业实践训练内容开设的较少,而拓展教育内容基本不开设。

3.课程训练(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实训基地现状

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子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中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及测量四门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建材、力学这两门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比较好,基本能够满足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而测量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稍显薄弱,识图课程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课程的特点各个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差异较大。

二、调研分析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建筑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最多,分布地域广,主要从事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建设任务量仍然逐年递增,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仍将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筑业仍有400万技术人员的缺口,尤其是基层技术应用与管理岗位的缺口占很大比重。鉴于以上形势,各高职院校争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方面解决了部分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各学校课程实训及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差异的原因

通过对全国高职建筑类院校和非建筑类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尤其是近5年内新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的调查,结果表明各院校间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差异很大。分析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经费和场地短缺

高职建筑类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本上都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开设时间长,有历史积累也比较受重视,尤其是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大。而非建筑类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般不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从资金上和场地上都得不到满足,因此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薄弱。

(2)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

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由于是根据市场需求仓促上马的专业,在师资配备上不尽合理,一方面是原有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老师和引进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有很多学校采用临时外聘的方法解决教师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专业内涵建设上的缺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上都存在偏差。

(3)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经验

由于一部分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和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欠账较多,实训基地建设经验较少,这也是制约这些院校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因之一。

三、思考建议

面对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现状,我们认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某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师资结构、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投入等),将会严重影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整体水平,也会制约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篇3

【关键词】汽车底盘设计 教学方法 方法研究和实践

《汽车底盘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程,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汽车底盘设计》旨在介绍汽车底盘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内容包括:汽车的总体设计[1],汽车零部件的载荷及其强度计算方法,离合器设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万向节和传动轴设计,驱动桥设计,车架设计,车轮定位,悬架设计,转向系统设计,制动系设计,汽车稳态操纵稳定性设计。书中内容主要涉及设计要求、结构方案的分析与选择、主要性能和结构参数的确定、性能和强度计算方法、计算载荷的确定等,作为工科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为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人员做参考资料,因此在教学上一定要讲究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各种教学媒介在社会发展趋势中慢慢崛起,中小学教学中已经引进教学高科技“班班通”教学,各类高校虽然没有普及高科技教学媒介,也普遍采用了最基础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在传统教学方法中也是一个质的飞跃,拜托了传统板书的教学方法,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科技产物,在大荧幕上向学生演示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法图文并茂的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通过文章、图片、色彩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区分重点知识。特别在《汽车底盘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汽车的结构[2]以及原理用板书是无法达成的,而多媒体则可以还原汽车的结构与原理,并且能将汽车复杂的结构立体化,并结合视频、Flas,放大汽车各个部件之间结构关系。

2、教学中注重讨论交流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件的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要擅用研讨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的及时交流。在《汽车底盘设计》课程教学中,更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多多进行专业、技术性的交流。研讨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多多思考,对于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在研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国家政府对教育行业的重视,汽车构造类课程的教学,根据现实汽车生产行情做出了教学改革[2],总结在《汽车底盘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仅要注意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应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并要注重几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如实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实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想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能够参与实践,增加对知识点的认识,而问题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校企结合,理论实践并重

车辆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校在教学中要加深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参与到教学中来。具体可表现为,积极邀请汽车公司的专家到校内参加汽车相关知识的座谈会,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汽车展览,汽车生产等。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增加对汽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校企结合,不仅仅巩固了汽车相关理论知识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总结一套自己擅用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对企业内的实践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情,方便学生制定职业规划。

4、创建创新平台

设计相关行业“设计感觉”是很重要的,在《汽车底盘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对车辆工程专业设立专门的专业平台,如汽车设计协会、汽车社团等,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汽车设计发展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学校创建的创新平台不仅仅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理解的问题进行重温。同时,对于汽车设计协会的管理上,学校一定要注意对创新实践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保证协会成员的专业性。

结语: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创新[3]是《汽车底盘设计》课程教学中现存的最明显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导学生汽车设计知识为主要目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上课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技术型汽车设计人员。

参考文献

[1] 郑泉,陈黎卿.《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

篇4

关键词:网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132-02

2011年6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思考如何才能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鲁昕还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浙江职业技术学院部分课程正在尝试项目化教学法,笔者拟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为对象,研究在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项目教学之我见

项目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完成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教学计划内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领。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具体到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项目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自编教材,从生产工作的实际案例中提炼出相关项目,而且要注意到这些项目是否能体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再将这些项目根据认知规律及知识结构分解为多项任务,分析任务并得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之目的。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主要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如能做实验则加上做实验来验证相关理论。而项目教学则是:提出项目、分析项目,将项目分解为任务并完成任务、总结评价。两者的主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教学目标项目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传统教学则以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为目标。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岗位迁移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模式之一。

教学观念项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载体是项目任务,传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载体是逻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地依样画葫芦,这种模式对学生的素质提高作用不大。而在项目教学中,项目是源于实际且精心设计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得到充分的发挥,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二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下,通常以随机听课打分的方式进行。评分项目一般有教态、教法等,所有项目考察的对象都是教师。教学质量似乎只与教师“讲”得好不好有关。而项目教学对教学的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含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动脑操练。对于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法是较好的评价方法之一。

项目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常与教学模式紧密相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内容通常是相对独立的、验证式的模块,因此,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就是能完成这些模块的验证。而项目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践教学系统的完整性由于在项目教学模式下项目任务是从生产工作的实际案例中提炼出来的,因此项目任务通常是一个实现某一目标的系统。因而实践教学基地应具备实践这些项目的条件,在完成各个项目任务之后,也就实现了整个项目的目标。这样,项目教学对实践基地提出了实践系统的完整性要求。例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网络技术教学中架设DHCP服务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项目。在教学实践中,总会有学生问“DHCP服务到底有什么用?是不是建网时都要建DHCP服务?”这说明学生缺少整体概念,不知道DHCP服务的实际应用场合。因此,项目教学要建立在完整的项目任务之上,而完整的项目需要完整的实践教学系统来支撑。实践教学系统的完整性是实现项目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学生形成整体概念的物质基础。

实践教学设备的开放性由于实践教学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方便师生使用在某些时候是一对矛盾,所以,实践教学设备的开放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实践教学设备的开放性是必需的。这里的开放性,其涵义包括:(1)实践教学设备系统的开放性。实践教学设备系统的开放性是学生掌握该设备操作技能的必要条件。对于网络技术课程,如果将计算机系统设置为“系统重启还原”,则无法进行网络配置实践。在很多教学单位,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对计算机系统大多采用了还原措施以防止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威胁。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为常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设备状态。但是,这对网络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不利的。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学科及项目教学法,开放实践教学系统。(2)实践教学设备系统使用时间的开放性。如何让用于实践教学的设备在使用时间上不受限制,这对大多数学校都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如何管理。在有条件的学校,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某些实践教学设备可以做到完全开放,但大多数学校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实训应该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网络技术课程,如何利用互联网远程操作实践教学设备并进行有效管理,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3)实践教学设备系统使用对象的开放性。校内实践教学设备系统应面向本校的学生和教师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实践环境,为教师备课和教改科研提供条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原则

经过多年的网络技术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项目任务教学模式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篇5

领导重视,鼓励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

建校58年来,学校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在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主动服务“科教兴豫”和“中部崛起”战略,充分发挥农科优势,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立足河南,面向基层,为河南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服务定位。

学校开展区域经济服务时,注重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联系,建立了以科技处为牵头单位,科技处处长为组长的新乡市科技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新乡市科技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将地方农民技术需求信息、政府的科技服务需要传达到学校,成为学校与当地农民、地方政府联系的绿色纽带。

为鼓励教职工积极投身到地方经济建设之中,2004年以来学校拿出600多万元资金,为新乡市和其他地方政府项目经费进行配套。由于学校重视,各项措施有效,使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取得了突出成绩。自1997年“河南省科普传播工程项目”设立以来,学校共承担该项目200多项,居全省高校首位。建立了新乡县七里营镇的观光农业、清丰县食用菌生产、封丘县金银花生产、汤阴县白营乡蔬菜大棚等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区。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涌现出了孟丽、宋建伟、李培庆、茹振钢、杨国明、张智勇等一批优秀科技服务工作者,多人获得“全国先进生产资料工作者”、“国家农业科普骨干”、“全国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由于科技工作成绩突出,学校还获得了“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支持地方科技进步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加强应用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新乡市科技发展计划161项,与二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与辉县市合作开发柿子深加工产品。辉县山区盛产柿子,现有柿子树160余万株,年产鲜柿4000~5000吨。为转化地方资源,辉县市与学校食品学院合作开发柿子深加工技术。食品学院通过诱变育种技术选育了适合柿子代谢的优良醋酸菌种和酿酒酵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出了纯柿子原料生产绿色保健柿醋,并开发了柿子酒、柿子饮料等产品。这些项目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辉县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是与清丰县人民政府合作,促进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战略。2004年以来,以孟丽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与清丰县人民政府合作,开展食用菌产业化研究,使清丰县食用菌产业化开发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目前,清丰县食用菌产业已初具规模,龙头企业达到6家,年制种能力达到700万瓶,年加工食用菌1.3万吨。主要种植品种以白灵菇为主,此外还有香菇、双孢菇、鸡腿菇、平菇等,从业人数3万余人,建立食用菌示范基地(专业村)50个,食用菌种植达到1.2万棚,年产量2.1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成为全国较大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

三是为新乡市世利农业园区进行规划建设。世利农业园区位于新乡市凤泉区(原北站区),属于矿山废弃地。该园区地势多变,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粉尘污染严重。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世利农业园区邀请学校园林学院对该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园林学院通过实地考察研究,采取具体的生态措施使园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园区提供了节水灌溉,建设沼气池、太阳能等能源设施以及废物再利用体系的绿色节能技术方案。

四是为新乡市牧野区蔬菜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服务。新乡市牧野区是新乡城区蔬菜供应基地之一,建有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长期以来,学校与该基地合作,为其提供技术服务。如普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菜农科技素质,在摸清了新乡市黄瓜周年生产病虫害发生的基本情况和各栽培形式病虫害发生的动态基础上,制定了无公害综合防治策略和基本控制规程;优化轮作制度,推广平衡施肥。考虑棚室和露地蔬菜生产与病害发生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和人为控制因素,协调应用必要的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措施,生产出了高产优质和无农药污染的蔬菜产品。

深入开展科普传播活动,服务“三农”经济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方针,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几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科普及适应技术传播工程”项目135个,获资助经费228万元,先后在全省2。多个乡镇实施了科普示范工程。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色”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学校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指导和示范服务,解决当地种植、养殖生产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参加科技人员达到692人,累计下乡人次数4821多次,组织科技大集96场,兴办培训班和各类讲座320场,有近6.2万农民受到技术培训,受益群众达41万人次。赠送科技图书1.12万多册,发放技术资料近4.58万份,赠送农作物新品种6000公斤,印发工作简报数十份。通过几年来的辛勤工作,为农民送去了新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解决了一系列的生产难题,取得了增产增收的好成绩,并扶持了数十个乡镇支柱产业,被群众称之为“送财神”。广大师生情系“三农”、服务基层的情怀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多次对学校服务“三农”的义举和情怀进行报道和弘扬,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成效显著

篇6

1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1.1基于地域文化资源,实践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

设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还是文化的认知和传递的精神活动。笔者所在的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地处于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对于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却不容乐观。在教学中,以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桂林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文化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把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与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从生动丰富的本土地域文化资源中吸取灵感,鼓励学生以文化为导向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实效性得到增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人文素养,为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1.2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突出“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

旅游产品作为一项特殊的旅游商品,蕴含了旅游地域特有的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旅游产品的消费人群的心理需求出发,地域文化越突出的旅游产品越能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从旅游产品所承载的功能需求出发,旅游产品在满足旅游消费者体验需求的同时更承载着传承地域文化的精神功能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旅游产品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因而,在旅游产品设计教学中,以体现旅游产品的地域文化特征作为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策略

2.1突出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地域文化特色

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是纪念性和文化性。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他们的设计通常是对原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简单复制或者稍加改变,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入了解,旅游产品设计缺乏文化内涵。新的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突出地域文化教育特色。在专业知识教学模块中加入了地域文化的研究教学,在教学中导入广西桂林特有的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与地域文化调研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旅游产品设计核心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地域文化研究课题,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优秀地域文化的魅力。只有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魅力,学生才能够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进行设计,对地域文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再创造。在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用现代的设计思维去重新审视传统地域文化的价值,将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行解构与重构,通过合理的设计原则重新进行现代 旅游产品的表现与诠释,展现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

2.2突出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开放性实践

旅游产品设计教学不能够闭门造车,应该把专业知识、文化要素、市场研究结合起来,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同等对待,课程教学应该突出开放性实践。在专业技能教学模块,进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校内教学实践,同时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民间作坊、文化企业等地进行地域文化调研。通过对城市文化的认知,与民间艺人的接触,能够让学生对民间艺术生产的源泉,民族工艺生产的过程,当地材料的特性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充分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通过深入到城市景区、旅游产品市场等地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挖掘用户需求、明确地域文化因子等方法,完成调查问卷与报告,可以激发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学习研究兴趣。

2.3注重旅游产品设计教学的文化创意性

文化、设计、创意三者不可分离,旅游产品设计教学重视文化价值和地域特色,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旅游者的不同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坚持旅游文化的引导作用,引导旅游者领悟美、发觉美、提高审美修养。因而课程教学注重文化创意性,突出体现创造力,以创新设计、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在创新实践教学模块方面,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企业合作,建立地域文化教育研习基地,通过基地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进行文化创新与设计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设计活动与大赛,让学生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设计与实践,以旅游产品为载体来实现设计教育与地域经济、地域文化的统一。

3 基于广西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实践

在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中,依托广西的区域优势,以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桂林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文化资源,指导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地域文化价值观,挖掘广西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以广西特有的人文价值、自然环境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为取向,从生动丰富的广西地域文化资源中吸取灵感,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和实践,以下为部分课程实践的成果。

3.1铜鼓文化与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实践

广西是我国发现铜鼓最多的地方,铜鼓是壮族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器物,也是一种文化形态,铜鼓文化是广西重要的民族旅游资源。今天,铜鼓作为一种收藏品和民族工艺品,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民族信仰和民俗功能。铜鼓的造型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铜鼓鼓身上的装饰纹样更加体现了壮族的艺术价值和宗教文化,常见的太阳纹、青蛙、羽人舞姿等装饰图案反映了壮族人民的信仰与崇拜。在课程实践中,通过带领学生到桂林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调研,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图1“鼓韵”为学生运用铜鼓鼓面的太阳纹、羽人纹和云纹作为创新元素结合广西明宁山岩画的蛙人符号进行设计的首饰产品系列,获得了第三届“南宁礼物”大赛创意设计组铜奖。

3.2“壮族绣球”文化与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实践

绣球是壮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是壮族人民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象征吉祥的物品,蕴含了壮族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壮族的价值观念。每年三月三,壮族青年男女欢聚在一起,通过对歌抛绣球来传情定意。除了绣球的寓意,绣球的形态以及表面的装饰纹样传达了壮族人民的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即花婆崇拜,体现了壮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朴素的民间信仰。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以“南宁礼物”设计比赛作为课程的课题,启发学生进行产品创意。图2“秀意―耳坠”为学生对传统的绣球形态进行解构与重构之后设计的旅游产品,获得了第二届“南宁礼物”大赛创意设计组银奖。 图2“秀意―耳坠” 蒙世业

3.3“阳朔画扇”文化与设计创新实践

桂林阳朔画扇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画扇材料以当地楠竹或毛竹为骨, 以宣纸、丝绢、檀木等材料为面, 经画、染、裱、糊、穿、漆等工序制作而成。画扇内容多以福利镇农民画家绘制的“桂林山水”、“阳朔风光”、“漓江景簇”等水墨画居多,曾经备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但由于缺乏创新,现在已渐少有人问津。在课程实践中,带领学生去“阳朔画扇之乡”福利镇进行调研,很多作坊已经关闭或者转行,只有两三家作坊在坚持生产画扇,但也不容乐观。学生在对阳朔画扇经过调研之后进行分析,材料依然选用阳朔特有的竹材,扇面根据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图3 “?朔画扇再设计”以广西壮锦作为扇面,扇骨设计镂空图案为翔鹭纹、几何纹等,充分挖掘广西的民族元素进行再设计。

3.4民族服饰文化与创新设计实践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实用需求;地方高校;课程体系

一、引言

自《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以来,各个地方高校都针对《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尝试,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果。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一外语,在我国的普及率很高,但传统的英语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忽略了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当前社会无论对复合型人才还是对专业人才在英语方面都有要求。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口语交际能力等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项硬性指标。英语应用文书写作能力和相关专业的英语阅读、翻译能力更是在工作中不可或缺,国内高校根据要求制定了包含口语、听力、词汇和语法、阅读等不同板块的分级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拓展、大学英语课程与专业的结合也有很多地方高校教师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构建基于实用需求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策略

1、体现实用需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又能在交际中应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发、研究与实践基于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英语选修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基于岗位需求和未来专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英语选修课程;探索与实践专业英语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手段;在原有的综合英语、听力等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求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补充“应用型”、“修养型”“技能型”等多方向选修课。目前社会上大多数行业都要涉及英语的实际应用,因此在对英语课程的编制中,我们应该把英语和其他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引入其他行业的专业术语,加强英语教育的针对性、行业性和实用性,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中应该开设一些行业英语,比如酒店英语、商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电影赏析、报刊英语等。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内容有:听力能力、口语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词汇量以及翻译能力六个方面,分层分点的对学生提出了要求,经过一定量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学生要达到一定程度的能力标准。根据每个高校的不同特点和教学条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大学英语的学习,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逐渐达到不同级别的英语标准。高校还可以根据学生进校时的英语水平,结合本校的教学条件,对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力求采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以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2、实施多元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许多的弱点,如低效、重教轻学等。大学英语教育应该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构建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来培养英语实用型人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纲,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综合英语素质为核心,使学生将自己的英语知识、语言能力和自己的体验、兴趣相结合,能动地进行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助,学生应用英语能力进行表达和交际,教师再对学生的表达和交际进行评价和反馈,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英语实践中,比如让学生更多地用英语发言,用英语和同学交际等。交互式教育模式改善了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和学生的心理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学习英语,成为独特的英语实用型人才。

3、从实用需求角度出发,发掘学生潜力

通过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主动去拓展新的英语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大学英语的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看到对自己以后参加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的阅读速度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阅读得越快,阅读量就越多,理解得就越多,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越大,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越高;相反,学生阅读得越慢,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越低。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提供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教材,帮助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灵活处理,包括略读和寻读等。所以教师要主动引导和辅助学生根据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舆论导向等展开课后活动,将写作、翻译、听力、阅读等所学知识应用与实践,力争实现英语词汇、语言掌握的最新化。

4、建立多角度的学生应用能力测试体系

课程的考核采用终结性和过程性的评估――期末闭卷考和平时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评定学生课程成绩。增加过程评估的比例,强调学生实践参与的重要性。多角度、重行为地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行测试,是大学课堂培养英语实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测试方法太过单一,而且并不侧重行为的测试。以英语的交际能力和教师的任务教学方法为基础的多角度、重行为的测试方法更灵活多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知识测验和能力测验都要有侧重,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收集大量真实的素材,利用高新的仿真技术对学生进行行为测试。

三、结语

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以前的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了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主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着手,通过在教学实践和科研创新来开阔大学英语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用需求。探索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力因素,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力求将有意义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融为一体,将应试教学转变为基于实用和兴趣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以实用需求为导向,以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为依托,积极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改进,研究与实践多种英语选修课,从而不断完善原有的课程体系。其创新之处在于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利用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英语语用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沈静,陈亮.地方师范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邹燕.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学习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2(04).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

[4]洪岗.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

篇8

本文研究是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相适应,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为目标,依据CDIO基本理念和校企合作项目,结合一体化课程群设置、主动式项目驱动学习和教学反思等手段,形成一个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CDIO能力培养”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学方法。

1 本文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1)基于CDIO的主动式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运用,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2)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在课堂中引入企业项目案例的开发与设计,让学生加入一个具体的项目开发流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师人才。

3)构建应用型IT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按照职业领域和岗位需求构建合理化课程群、专业教学团队和CDIO能力培养目标矩阵,及时评价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本文研究的内容或对象

1)以校企合作项目为先导主线,以基于CDIO的主动式项目驱动教学为模式,以我校信息学院当前所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课程为研究样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主要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

2)CDIO应用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软件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的。

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将课堂上的知识点融入到企业工作任务中,让学生加入一个具体的项目开发流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培养高素质创意型人才。

3 拟达到的目标

1)通过对软件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科学制定CDIO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师人才,从而为兄弟院校提供一种可借鉴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较大提高。在本文研究中,主要以校企合作项目的经典案例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模拟软件项目开发环境,学生在此氛围感觉有东西可做、并能看到自己的实践效果。

3)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有较大提升,迎合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一批与社会接轨的实用人才。

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学生之间个体能力的客观差异,因此教师要合理地把握每个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因地制宜、依“队”而异地评估项目,多层次、多样化、多角度地培养学生。

2)创设软件开发模拟情境,情境设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应该正确地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力求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生任务的多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解决问题,使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这门课的应用前景,从而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3)角色转变是关键:CDIO工程教学模式下主动式项目驱动学习形成了“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CDIO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

5 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根据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相关的资料文献。

2)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统计调研与分析,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评估体系。

3)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为项目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4)统计法。收集整个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问卷、试卷、教案等),统计数据。

本文的研究思路为:

篇9

[关键词] CDIO 动态网站设计 JSP

基金项目:甘肃联合大学校级教改重点支持项目(项目名称:基于CDIO理念和PBL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随着市场对Web开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各个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开设了《JSP动态网站设计》课程。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本课程组成员在《JSP动态网站设计》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改革,提出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三段式”教学新模式。

CDIO教育理念

CDIO教育理念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联合研究提出的一种新型工程教育模式。CDIO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1]。它是以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实践的、协作式的学习,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等多个方面获得全面的训练和提高[2]。

“三段式”CDIO教学模式

《JSP动态网站设计》该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熟练掌握各类网站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应用性人才。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重在“教”,无法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时安排上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无法对学生学习的专业技能进行巩固和强化。同时课程设计以个人为单位,缺乏多人合作的设计性、综合性及创新性课程设计项目的安排,不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3]。针对该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CDIO教学理念,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基础实践阶段和实训拓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典型案例展开。

1.课堂教学与基础实践阶段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境教学法”,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展示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思考。整个课程的教学围绕典型的实际案例展开,并将该案例划分为若干子项目。课堂教学不再是纯粹地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在讲授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理论知识[3]。

为了巩固加强学生从课堂掌握的知识技能,我们设计了基础实践阶段的任务。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布置相应的实验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与基础实践的课时分配是“2+2”。表1是以购物网站为例设计的课堂教学和基础实践阶段的教学内容。

2.实训拓展阶段

学期末的第17、18两周是实训拓展阶段。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教师布置的题目统一进行网站的规划和设计。组内成员协作完成网站的各个功能模块。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避免个别学生投机取巧。主要的实训题目有:JSP博客的设计与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EB的新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上电子书店的设计与实现,JSP投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

3.课程考核

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了CDIO的教学理念,课程考核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核,因此我们采用多元考核机制。具体的考核方法以及所占的比例如表2所示。

结束语

通过将CDIO教育理念和《JSP动态网站设计》课程有机结合,提出 “三段式”CDIO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教学实践明,该教学模式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占军,张欣,董建荣,陈文杰.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4:55-58 .

[2]王硕旺等.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4).

篇10

[关键词]和育;校本课程;动静相和;课程文化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者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课程作为一种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课程文化来源于生活文化,生活文化是课程文化之母体。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课程与生活中搭建一座桥梁,让生活进入课程,进入课堂。

黑河市第五小学本着课程即文化、课程即成长、课程即分享的原则,以培养目标为指向,以五大素养(语言素养、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体育素养、艺术素养)提升为核心,按照国家基础课程、拓展必修课程、研学实践课程、社团选修课程四大体系开发“和育”校本课程,构建动静相和的课程文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探索以生为本的“和育”课堂,不断提高国家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发挥地域优势、与高校合作的优势整合优化校内外教育资源,以“生活?生存?生命”为主题开发建设拓展必修、社团选修、研学实践课程,将“和育”校本课程设置为校内学习研修、校外实践体验两大领域,走出了一条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之路。

一、校内“和育”校本课程建设

校内“和育”校本课程以学习研修为主,包括:学科渗透课程(随笔化表达、写字训练、俄语口语训练、快乐篮球,由五小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完成),必修拓展课程、“和悦”社团课程(由黑河学院的教师、在校大学生及社会专业人士任课)。

1.随笔化表达

以构建随笔化表达新课型为抓手,开展大阅读活动,培养师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具体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硬件建设。建立“普希金教室”,班级“读书吧”,融阅读、展示、藏书于一体,打造师生最好的阅读场所。

第二步:以随笔化写作课题为先导,以情境随笔课、读悟评改课、读书随笔课、读写萌发课为主要课型,探索绘本随笔课,并以随笔课为切入点推动语文课堂的转变,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习作、自主学习。具体要求是:一二年级读得顺,写得出;三四年级读得好,写得顺;五六年级读得精,写得好。先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研讨、评讲、交流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着“活、实、情、美”的随笔化表达教学课堂。

第三步:设立经典诵读课,将国学经典融入到教学之中,开展海量阅读、海量背诵、海量写作活动。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论语、古诗词、现代诗歌,各学段确定了必读书目,各班确定自选书目、必背内容和选背内容,每学期期末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背诵竞赛活动”。

2.写字训练

学校把写字训练纳入课表,每天下午抽出15分钟为全校集中写字的时间,重点指导学生用铅笔、钢笔书写汉字的技巧,同时感受中华文字的秀美和神奇。教师探索总结出写字技能训练课教学基本模式,总结出“基本笔画训练法”“读贴三步法”“临贴三步法”,设计适合小学生理解记忆的写字技巧小口诀,学生写字水平不断提高。

3.俄语口语训练

学校与俄罗斯布市第十四学校是中俄友好学校,多年来两校致力于合作交流,设置了语言传播、文化交流两个版块的交流课程。语言传播包括两项:口语交流、文字书写。五小开设俄语口语训练课,设专职教师任课,借助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优势将疯狂俄语引入学校课堂;布市十四学校成立孔子学堂,开设汉语课程,设专职教师进行授课。两校互赠教材,师生大练口语,不断提高两国学生的俄语和汉语口语交流能力。两校教师还合作开发了中国用“俄语基础训练读本”,俄罗斯用“汉语基础训练读本”,定期开展师生互访交流活动,加强了中俄两校合作,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4.快乐篮球

五小自建校起便开展了全校性的篮球运动,全校学生人手一个篮球。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学校开设了篮球技能训练课,制定了《快乐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明确了不同年段训练项目和要点,编辑了“快乐篮球”校本读本,让小篮球走进大课堂。快乐篮球的实施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走进课堂,由体育教师负责实施,将篮球知识和篮球技能引入体育课堂;第二层面融入活动,成立篮球社团,自编大课间篮球韵律操,举行“快乐篮球比赛”,促使篮球运动在班级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第三层面走出校园,组建年级和学校篮球代表队和篮球韵律操表演代表队,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学生的体能和素质得到提高,学校被评为市级篮球基点校。

5.必修拓展课程

必修拓展课程共16门,每周2课时,全校学生全员参加,分不同年级开设课程。学校充分利用黑河学院附属小学的优势,借助高校资源,由黑河学院各学院的师生分别承担儿童想象画、色彩训练、素描训练、书香故事屋、播音主持、艺术编辑、文学社、儿童体能训练、表演训练、声乐训练、合唱训练、中俄旅行社、幼儿智能训练等课程。此外,开设了由部队、社会专业人士任课的少年军校、少年邮局、红色消防等课程。

为确保拓展课程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特别设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尤其是对黑河学院到校实习和任课的大学生进行 “双轨式”培训,即大学生上岗前进行岗位集中培训,上岗后设辅导员负责跟踪指导大学生完成校本课程岗位教学任务。大学生通过在附小的培训和实践,拓展了专业技术,锻炼了专业能力,提高了专业水平,也为毕业、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喜结硕果。

6.“和悦”社团选修活动课程

每周2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由黑河学院的优秀大学生做社团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学校开设了小荷文学社、金话筒播音主持、新空间艺术、天韵电子琴、天籁声乐合唱、墨韵国画、黑白秀素描、兰亭软笔书法、阳光英语、快乐俄语、追梦足球、筑梦篮球、寻梦击剑等社团;与社会力量合作开设了博弈棋社、炫酷街舞、音韵吉他、跆拳道社团;快乐农场、小气象局等课程也正在构建中。

二、校外“和育”校本课程建设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学校的校外“和育”校本课程以实践体验为主,由各班级组成不同的假日小队,学校在每个假日确定主题,由各班家长委员会协调家长做领队,组织学生走进农村、军营、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利院、家具制造厂、工业园区、蔬菜种植基地、养殖基地、书店、商场……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不同主题、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将校内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品质。

树木成长靠土壤,学生培养靠课程。课程是学校特色彰显的最佳载体。黑河市第五小学“动静相合”的校本课程促进了学校的个性化办学、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将着眼未来,不断完善和育课程管理、实施和评价方案,为学生的和美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篇11

第一,构建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运行机制,科学设置实习、实验等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实现以解决处理特定行业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推动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上台阶。第二,将工科特色和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实现工科品牌优势与经管特色的深度融合,凸显高校特色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渗透和统帅作用,培养既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又具有工科基础理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第三,以塑造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为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整合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紧跟特定行业发展方向,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督导与管理、教材建设体系,提升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第四,探索差异化优势的办学思路,打造与重点高校、财经高校相区别的非对称性竞争优势。由于学校办学的行业特色较鲜明,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的主导专业竞争力较强;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不属于这类高校的主导专业,鲜明的行业特色如果不能被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有效吸收的话,行业特色就会成为行业的累赘。为此,经济管理类专业主动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上向学校的主流特色靠拢,既能借助学校工科的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自身,也能强化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与非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差异化优势。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框架

课程建设要突出特色[2]。在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始终要求立足于特定行业,依托工科行业这块“自留地”来推动专业发展,培养具有解决特定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这即是说,要将工科特色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导方向,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强调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建设,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3]。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推动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工科特色的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其总体框架可概括为5个方面(图1)。由图1可知,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其总体思路为:(1)优化教学内容,要构建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2)充实教学条件,要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3)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要完善能充分体现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4)提升教师素质,要塑造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经管教师队伍;(5)强化实践教学,要设计工科特色的经管实践教学环节。这5个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从图1能够看出,工科特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考核、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的统一体。其中,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在适当增加工科类课程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紧紧跟随时展和特定产业发展,充分掌握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前沿与发展趋势。教学条件建设首先要求组织编写具有工科特色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着力解决工科特色的经管专业教学的一些共性问题,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教学过程和考核的科学化,要求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凸显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典型案例教学作用,并逐步建立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考核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则强调引进具有工科背景的经管师资的重要性,将派遣教师进修工科类课程、派遣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作为解决现有教师欠缺工科知识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环节,要强化与行业内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建立具有较高仿真性的模拟实验企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内容

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考核、师资队伍、实践性教学环节共5个方面。

(一)优化教学内容

要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向纵深发展[4]。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奠定基础,必须构建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1.增添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可在保持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增添个别体现工科特色的基础课程。笔者所在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为了突出石油化工特色,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如石油化工过程概论等基础课程。2.设置行业经营管理类课程。这是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反映特定行业特色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开设了国际石油经济学、石化商品学等课程,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开设了石化商品学等课程。3.教学内容紧跟行业经营管理最新前沿与发展动态。这主要是追踪学术前沿,实现经济管理类教学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如请行业内企业管理层到校做学术讲座,介绍行业经营管理经验与发展前沿,及时将企业经营管理最新发展动态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依托茂名石化公司、中海油西部公司等石油化工企业,聘请这些公司高中层管理者到校为学生做行业经营管理前沿讲座,加深了学生对行业特色的把握,也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同步前进。

(二)充实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建设包括教材、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硬件设备等诸多方面。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充实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建设条件,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须从教材、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等方面展开研究。1.编写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教材。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教材建设是关键环节,教材选用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质量[5]。因此要积极联合其他同类型工科高校教师,组织共同编写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专业教材。2.编写凸显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工科行业特色及其用人规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在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方面,设置明确具体又具有操作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进度安排。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积极推动石油化工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制定出了具有石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为打造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3.编写凸显工科特色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习指导书。要从凸显工科特色的要求出发,结合工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需要和行业特色,编写相应理论课程以及实习、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大纲或实习指导书等。比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凸显石油化工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大纲、实训指导计划等。

(三)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

教学过程与教学考核是教学组织实施及其效果检验的关键。要在广泛调研行业经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当前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经营管理规律,对教师选聘、备课、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习教学乃至毕业论文指导与学业成绩考核评定等教学过程和考核体系的诸多环节进行设计,完善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和企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1.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设计教学过程。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凝练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并以回答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导向,有的放矢,围绕问题进行教学安排,设计教学过程与环节。当前,在教学方法上不少教师仍以讲授为主,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有待推进[6]。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要求积极推行探究式、讨论式教学。2.将行业内企业管理经验作为主要教学案例。要在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调研企业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案例,建立行业经营管理教学案例库。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尽可能地采用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以加强学生对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认识。3.建立以解决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能力考核体系。设计以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行业经营管理内在本质,必然要求建立以解决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能力考核体系。

(四)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人才保障[7]。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引培结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引进工科背景或工作经验的经济管理类师资,推动经管师资队伍朝着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塑造一只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经管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1.引进具有工科背景的师资。引进既具有行业从业经验、又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师资,弥补现有师资队伍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的缺陷,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经济管理类师资队伍素质。2.引进具有工科专业背景的经管师资。在引进的经管专业教师中,强调教师原有专业知识具有工科背景。如引进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中,其本科阶段为工科专业。这样,该引进人才对相应课程的理解可能较之于单纯市场营销专业博士毕业生更深刻、更全面。3.派遣教师进修工科类经管课程。教师团队不仅要教好课程,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及时更新知识[8]。这要求采用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方式,推动现有教师加强对工科类经管课程的学习,以期达到胜任工科类经管课程教学任务的目的。4.派遣教师到行业内企业调研学习。这是指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调研、跟班学习等,以加深经管专业教师对企业管理经营活动的认识,拓展教师知识面。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要求教师加强继续教育学习,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周边的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实践调研、跟班学习,从而加深了教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认识,有力推动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建设步伐。

(五)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是要从事具体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管理工作[9],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应用能力。为体现工科特色,要一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的传统教学机制,另一方面将着力建设模拟行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增强经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工科特色。1.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当前多数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建立了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实习基地,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提升这些实习基地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与周边城市相关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增加企业实习基地的数量。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茂名石化等石油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石油企业工作现场听取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石油行业的理解,推动了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2.建设模拟行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要在充分调研行业经营管理流程、运作模式、决策程序的基础上,建立模拟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推动经管实践教学朝着特色更鲜明、实用性更强、针对性更准的方向前进。

四、结语

篇12

【关键词】主题研究;校本课程;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38-02

【作者简介】丁加旗,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16)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初中物理特级教师。

几年来,在江苏省学科基地建设的精神理念引导下,南京市玄武区从课程的理念构建、教学环境、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学习方式、师生成长等方面入手,促进各校学科基地的规划、建设与提高。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区域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的行动研究,在课程文化、课程规划、主题研究、校本课程、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提升课程领导力行动已然成为课程基地建设的追求。

一、理念先行,加强课程文化建设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课程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而观念转变的程度决定于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校长、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校长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引导者,教师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学生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成果的体验者。玄武区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重点关注了三个层面。

一是提升校长对课程的领导水平。校长是学校课程愿景的策划者、课程团队与资源的组织者、课程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课程发展的协调者、课程革新的激励者。校长课程领导力重在引领全体师生建设学校课程共同体,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领导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和课程文化建设,凸显学校课程的文化性、统整性和校本性。

二是培植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是课程领导共同体中坚力量,教师的课程领导力重在学科课程理解、课程开发、课程合作、课程沟通、课程建设。我区注重引领教师认同学校课程文化,准确理解学科本质,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及变化,对学科课程进行改编、扩充、整合和拓展等,使符合教的课程走向符合学的课程。

三是注重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不单单是学习多少文化课和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把自己砥砺成为一个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力的人。因此,我区立足“生本”理念,在学生们丰富的课程体验中,努力使学生成为拿到“开发文化宝库钥匙”的人。

【案例1】课程文化的力量

南京十三中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构建并提出“树魂”课程模型,通过设立四个“研学中心”建设语文课程基地,构建学校以语文学科为龙头的“大文科”课程布局,凸显该校“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课程文化建设提升了课程基地建设的品质,同时也磨砺和造就了教师。教师和基地一起成长,和学生一起进步。

江苏省特级教师曹勇军对课程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课程在哪里?我们以前认为,课程在规划里,在教材里,在教案里……这些是课程,但只是构成课程的部分,甚至是碎片,不是课程的“魂”,要师生走到一起,构成一个现场,在这里,知识不断的运用,思维不断的拓展,情感不断的升华……这时课程出来了。课程在学生身上,但又不全在学生身上,课程在教师身上,但又不全在教师身上。但你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弥漫在师生之间、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力量、心灵力量,它提升着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这才是课程最强调的东西。

二、顶层设计,制定学校课程规划

我们认为,课程基地建设应该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规划之中,并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特色与亮点。“十二五”期间,玄武区从区域层面聘请课程专家深入指导,从学校文化视角切入,以顶层设计的方式,根据“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适应学校办学定位、达成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通过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等形式整体设计学校课程规划。将校园内所有活动全部纳入学校课程的视野,进一步明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在课程内容选择、形态选择和方法选择等方面形成了各学校的课程理念,形成引领学校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主题研究,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我们认为,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要素在课堂。我们把课程实施的重点放在常态化的课堂如何贯彻“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把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落实在每一节常态课堂之中。我区每隔四到五年就聚焦一个课堂研究主题,持续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目前,我区正在开展区域推进“新三学”(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旨在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树立为了每个学生发展而教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各学校围绕区域课堂研究主题,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质量测查与评估”等研究。

四、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课程基地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而校本课程则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重要载体。我区充分利用科研院所林立、部队院校众多、山水人文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发突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资源,努力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厚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案例2】南京市第九中学“精品学生社团”

南京九中每一位学生都通过课程基地建设为自己选择了一门心仪的音乐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初步掌握一个音乐技能。学校自2012年起就确定了学生社团精品化的发展思路,目前校级学生音乐社团有十余个。学校给每个社团都选配指导老师,并专门设置了社团活动时间,并在每年年底对社团建设情况进行评比,选出优秀社团给予社团建设基金奖励。除了社团常规活动外,九中还定期开展全校性的普及性的音乐活动。每年5月社团巡礼、10月“校文化艺术月”“一二・九”大合唱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心系祖国歌咏”比赛、“金秋歌会”“主题观摩”“特色讲座”等等活动,莘莘学子用才气用精神用生命诠释青年追梦者的心声,创造出全新的学习方式。

五、学科建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科组是课程基地建设最直接的实施组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水平与高度。近五年,我区基于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区域学科发展状况,从校本和区域两个层面交错研究并制定“学科建设行动”方案,从“学科课程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学科质量保障、学科团队学习、学科特色项目”等五个方面确立学科建设具体内容及相应举措,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实施和完善,构成既有价值指向又有操作路径的区域学科建设特色。着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区域教育质量内涵发展。

【案例3】十三中锁金分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节选)

1.树立大体育教学观念。

梳理大体育的教学观念,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教学,力求以体育教学为基点,体育活动为抓手,并提供具有体育特长的同学以更高的平台,共同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2.开发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

体育组本着形式多样、快乐健康、寓教于乐、强身健体、促德辅智、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师资情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根据季节与气候的变化,切实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开发校本课程。

篇13

特征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依托学校资源,采取企业运行管理模式,力求做到6S管理,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基地内建立了各级管理制度,学生作为“员工”参与生产、管理、技术服务,老师扮演教学、指导、师傅的不同角色,已经形成了集教学、生产、科研、服务于一体的教学实体。实训基地实行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仪器设备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基地环境特征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基地建设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型设备,而是参考石油化工类企业的实际生产设备,基地设备条件和新兴的化工企业基本相同,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遵循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基地运行特征基地本质上是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是学生在校期间零距离接触实际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的基地。基地管理过程采用人性化设计,结合学生特点和企业化管理的需求,实现产、学、研、教、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将企业产品资源引入教学。基地可面向社会承揽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制造、维护、维修等业务,全部工作过程严格执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客户为关注核心,服务客户。利用实训基地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实训服务,并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资格认证培训。

实施产(服)教研学一体式教学模式

体现生产、服务内容与教学内容对接根据学生能力培养过程安排生产、服务内容,一年级学生基本技能学习:开设课程均为基础课程,需要具备基本焊接技术和电路分析能力;二年级学生学习了PRO-TEL、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等基础;三年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能力,需进行生产管理技能提升,安排过程控制系统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学习。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职场体验”的训练岗位。“车间即教室,工人即学生,师傅即教师”,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将实习由模拟性训练转变成为在生产性现场“真刀真枪”练兵,大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对化工成套装备的运行管理、DCS控制以及对典型过程装备内部结构、维修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掌握相关的装置运行管理及设备维修技能和规范,使学生具备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基地生产、服务过程与学习过程对接基地生产、服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训练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技能训练阶段;第三阶段为创新能力训练阶段;第四阶段为实践能力训练阶段。教学过程从基本技能学习、工艺设计、管理提高三个层次入手,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管理技能,使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在相应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基地生产、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嵌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将实际应用的技术转移到教学中,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基地生产、服务活动与教研活动的对接通过“走出去”将企业“请进来”,在校内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为企业提供设计、技术支持、技术改进、生产加工等服务;在教学方面,以前安排到校外的生产实习实训,现在可以在校内完成,便于教学实训指导。通过基地的生产、服务活动,不断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也促进了校企合作的不断加深。企业了解基地,基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不断促进学院教学科研活动的发展。

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

篇14

关键词:非遗文化;历史教育;课程基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A-0059-05

睢宁县古邳中学于2014年申报成为江苏省“下邳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2015年又成功申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下邳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让我们有机会全面、深入地研究“下邳文化”,发掘非遗历史文化素材的教育新作用,探索一条适合乡村中学教学改革的新路。

一、非遗文化进校园动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动机和就业问题决定着学生的流进和输出,制约着他们的成败,因而也就控制着人们进入或离开教育领域”,“然而,好奇心,即要求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仍然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策力之一”。[1]看得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动机,应当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持续挖掘的素材,我们在这方面探索得越深,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果会越好。

(一)非遗文化传承的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文化源于农业文明,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蕴藏着许多有价值的理念和智慧,默默地启示着现代人,让我们真正静下心来体悟,汲取营养。

起源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如省级非遗“怀中抱子扇”、“云牌舞”等,然后逐步推广开来,让更多的非遗文化在我们的校园重放光彩。但让我们揪心的是,现在,很多非遗文化渐渐消失或正在走向失传的边缘。如据史料记载,1934年,本地蒲包、蒲扇销售额68.85万元,但今天本地会编此扇的人不足10人,且均为古稀之人。

怎样科学合理地传承非遗文化?有人认为应原汁原味地“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有人认为要与时俱进,原先农村里那么土的东西如何登上艺术的高雅大堂?有人认为要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融进现代高科技的元素,才会有长久的传承生命力。我们经过实践发现,无论非遗文化以前“长成什么样”,我们都不要嫌弃她,而要保护她、爱护她,核心要素应当是学习这些非遗文化里的智慧元素,为今天人们的生活提供有益的启迪。通过整合、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以“非遗文化进校园”为抓手,校本课程为依托,走进乡村跳出文化为特色,让乡村中学的学生们体验到不一样的多元成功教育。

(二)适应乡村课改的需要

乡村教改,如何解决乡村教育的洼地困惑?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如何与城市学校一样,如果乡村学生没有真切的乡村情怀,他将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生活,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难服务好乡村建设。

我们的课题、课程基地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乡村教育情怀,大胆地引进地方优秀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在地方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发展。非遗文化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们凝集了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智慧,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智慧,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发展的灵感源泉。

(三)人的多元智能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经过研究发现,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的成功路径不可能只有一条,而真正能够发现并找到这条成功路的人却并不多见。其实这与他们所受教育有关。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课程改革上更倾向于关注不同学生的多元教育需求、多元成功需求。

(四)中英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

2016年,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和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被中英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列为三个试点小城镇,这为我们研究下邳文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有关部门将会从地方经济、环境、文化等多角度来评估、设计、引导地方建设,使其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实践路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

1.制定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延伸,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教育发展要求,课程纲要从全局引领、规划我们的课程建设。在纲要里,我们明确了下邳文化非遗课程的目标、实施路径、评价方式、学习效果等,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

2.分类开发校本课程

每门课程依据各自的文化特点和我们的教育发展,由师生与民间艺人共同开发完成。校本课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我们的教育同步行进,同向同步调。

依据文化、教育特点,我们已开设了20多门下邳文化校本课程,如“下邳史话”“怀中抱子扇的编制”“云牌舞”“御甜油的制作”“黄河故道考”“古邳地名考”“下邳地理”“剪纸”“古邳风俗”“下邳文化游戏”等。

3.建立课程评价机制

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是有效评价的关键,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遵循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不同的评价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二)传统文化工作室

1.分类建设

依据文化特点、课程特色及学生兴趣,我们分出不同的课程类别,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一些特殊的文化,集中部分力量,建设相应文化工作室,形成相对集中的研学空间。

工作室课程不同于教室课程,相对单一、集中,有“专题”特点,有的以工作室为中心,形成一个文化辐射链,内引外连扩展开来。

2.常规活动

工作室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召集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参与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室内布置,依文化特点,分步推进。刚开始,学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本的用品、水电网络等到位。随着工作室的活动展开,大量学生作品出现,学生创意呈现,工作室随之成为学员作品的展览区、演出厅、实验室。

在这里,有师傅带徒弟,有学员相互切磋,还有录像、微课、网络,给不同层级的学员提供不同的学习素材。

3.工作室特点

(1)课程的专业性。工作室的教学并不像课堂教学那样严格,基本的教学环节类似,这符合学校教学的实际,能与常规教学有效衔接。教学中师傅会对每一环节进行讲解,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必要时当“翻译”,把民间艺人的口头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让学生快速领会。

(2)文化的专题性。工作室研究从某一个点切入,做成专题,形成特色,有时一个文化元素牵引出众多的学科联动。如,怀中抱子扇的编制,不仅有“编”的艺术,更有“织”的艺术,有同学在民间采风中获知:“扇子有风拿手中,蚊蝇一见影无踪,下地干活隔汗水,拍拍打打搁煎饼”,有同学查阅资料后获悉,蒲草是一味中药,有蒲黄、蒲白等,有的同学尝试不同的扇形、编扇材料,有的研究怀中抱子扇的礼品盒,有的还想研究怀中抱子扇的机器制作程序等。

(3)活动的多样性。工作室并不只有室内的实验、制作,还承担更多的宣讲任务,让我们的文化传承走出工作室,走出校园,与社区联动,与乡村发展同步。

4.工作室举例

具体来说,工作室的建设情况如下:

(1)怀中抱子扇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5月,至今已经开办三期,累计培训学员60多人。考虑到民间艺人的生活情况,我们把学习时间定在中午12:20―14:20,由民间艺人亲自到学校传授各类蒲扇的编制技艺;16:30―17:30为学生研学时间。为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我们制定奖励措施,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学校给予优秀学员一定的物质奖励,颁发优秀学员证书,优先参加相关活动,优秀学员作品优先外出展示。

(2)云牌舞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9月,至今已经开办两期,累计培训学员32人。

学习时间安排在18:30―20:30,相对集中,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

(3)剪纸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9月,主要是我校美术老师教学,利用周三下午第7节活动课,与民间艺术家进行交流展示。

(4)御甜油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6月,以古邳镇“老三益”御甜油厂为基地,参观、考察、制作。主要请甜油师傅进行讲解,教师指导化学分析,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经过实地考察、操作,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御甜油的制作技巧,并开始试验产品。

(5)传统体育游戏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11月,主要采集地方的游戏项目,加以复原,项目主要如下表所示。

(三)课题引领

非遗文化进校园,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合理的提升和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把相关的实践研究系统化、理论化。

1.申报课题

近些年,我们先后申报了省市级课题3项,参与市级校本课程研发1项。课题研究让大家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更加科学地传承非遗文化。

2.课题资源化

课题研究是教育研究活动,既是一次师生共同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非遗文化资源整合过程。研究中,我们通过查阅、采访、实践等,让一些零散的、碎片化的非遗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研究资源群落,便于更多的人来学习、研究。

3.学习小组建设

课题研究依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我们选取的是高一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4个人为一小组,分别有组长、材料员、新闻发言人、记录员等角色,而这些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活动,是要轮换角色的,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锻炼。每一次活动,组长们要研讨,设计好活动方案,保证活动的正常、高效、有序运行。

活动小组的组成,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及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和兴趣来划分,每个小组均配有一至多名辅导老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他们不仅自己学习理论,更要指导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并把课题理念贯彻到课题研究的每一项活又小P∽橹饕有故事采集组、剧本创作组、剧本表演组、模型制作组、拓片绘制组、导游创编组、甜油实验组、地名考察组、方言采风组等。有些小组,工作起来进度快,有的组因资料欠缺、学生知识有限等原因导致工作时有困难,教师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大规模的“非正规教学”,好在大家热情度高,时常试验出颠覆性的方法。

课题研究,让非遗文化传承得以理论提升,各项活动有序联结、整合、归纳,形成完整的资源链,为以后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四)课程基地建设

1.让“一室一本”走得更宽广

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在我们学校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成为省级课程基地后,我校积极行动,抓住改革发展机会,把乡村文化引入到农村中学教学改革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让我们的“一室(工作室)一本(校本课程)”走得更远,再配上“一景区”,学校课程基地环境资源有“下邳文化广场”“下邳文化长廊”“圯园”等,让学生可以在立体的非遗文化中徜徉,流连忘返。场馆建设,便利了非遗文化进校园,使抽象的形象起来,让大家能够触摸、感知。

2.实践、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