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做课外阅读方法范文

做课外阅读方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做课外阅读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做课外阅读方法

篇1

    1、即时性和长远性的结合

    所谓即时性,是指要紧密地结合课内作品的学习和讲授,同步阅读和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以便全景式地、深层次地理解作家作品的内涵、主旨。在这方面,《语文读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长远性是指新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师对高中生的整体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即时性的课外阅读并不难,大多数老师都在讲完课内作品之后布置一些课后阅读或拓展延伸之类的作业,这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即时性的课外阅读。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对新课标的整体要求和学生的总体阅读现状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就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长远性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即时性的课外阅读是完成高中阶段的阅读任务基石,长远性的课外阅读则是由这基石之上建构起来的整座大厦,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我们必须纠正重即时性课外阅读、轻长远性课外阅读的习惯做法,将二者完整结合起来。在完成即时性的课外阅读之外,指定每个学期或寒暑假阅读两部名着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而具体推荐哪些名着则需要老师的精挑细选了。

    2、经典性和时代性的结合

    文学经典是人类历史上各个民族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们之所以能穿越时代、跨越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疆界,就是因为其中蕴藏着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要求高中生遍览中外名着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若能再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结合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精选出若干经典着作推荐给学生阅读则是现实可行的。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也不lunwen.1KEJIan.COM 断涌现出反映当今社会变迁的有益精神食粮,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优秀着作来感受时代的脉动和社会的变迁,对学生心智的发展、情趣的培养和意志的历练都大有裨益。将经典性和时代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防止学生毫无辨别地一味去追逐形形的“畅销书”或另类的“时尚读物”,这就需要老师要时时关心知识界、思想界的各种动态和新成果。

    二.三种方法

    1、依托教材作品,开展作者传记阅读

    要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必须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因为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旨趣,必须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讲授课文时,我们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作者传记或者背景材料。如在讲授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李白传》、《杜甫传》和《白居易传》;在讲授屈原的《离骚》(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史记》中的《屈原列传》;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名人传记》中有关朱自清、郁达夫的生平材料。

    2、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开展名着阅读

    现行的新教材中,有部分课文是长篇小说、戏剧或名家专集的节选,如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人教版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等等。在学习这些课文之前,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去阅读有关原着或名家专集,因为学生对这些节选课文的单纯学习,很容易脱离原着,极易造成对文学形象的片面理解。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独立阅读实践中运用课堂上所形成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弥补对课文理解的不足,同时也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深化。

    3、借助专题讲座,开展专题研究

篇2

【关键词】课外阅读 高中生 英语 阅读效果 提升

绪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向前推进,英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逐渐突出,现已成为全球通用语言,为了更好的适应时展的需求,加强我国与其它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彰显。高中学生在对英语语言初略了解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熟悉并掌握英语,为大学的学习和以后的英语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差异,它不仅要求学习者具有敏锐的语言感知力、较强的语言理解力,更需要学会融会贯通,所有这些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课内阅读往往偏重于对知识点的传授,具有它的局限性,而掌握一种语言并不是单纯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了解,更需要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增加课外阅读量,不断开拓眼界,丰富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全面促进英语的学习,强化学习效果。

一、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1.英语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兴趣。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语言的学习能够领悟该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例如:汉语就是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文化的积淀,通过学习,我们能深刻体会汉语言所带来的魅力。而英语是在较多国家和民族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所以它的发展具有多民族性,它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也非常丰富。课外阅读不像课内教材那样具有局限性,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作品,同时通过这种课外阅读,更好的体会英语的魅力,增强对多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阅读可以培养语感夯实基础。英语的学习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词汇、语法、语音、功能等,这些都是学习语言学科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为大学的深造和未来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会自然地培养出一种语言感悟力,这种感悟力(也就是语感),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排除障碍,并且在不自觉中增强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词法、句法、语法等基础部分加强巩固,最终提高英语水平。就浙江新高考的作文题型来说,概要写作和续写都要求学生对于文章有很高的理解力和感悟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学习者可以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阅读可以扩大英语词汇量。词汇的积累是进行语言学习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部分,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对于语言文化的学习要灵活把握,积累足够多的词汇量,同时要增强应变能力,才能运用自如。另外,词汇一般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即同一词汇放在不同的情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再者英语词汇众多,包括某些非正式的英语俚语,并不是都可以在课堂上能学到,这时就要求阅读者按照上下文的含义对词汇的意义进行猜测,从而提高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当某些词汇高频出现时,学习者就能够实现对词汇的反复记忆,增强对词汇的熟悉度。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4.阅读可以提升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201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主动扩展和利用学习资源,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并能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因此这种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才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英语的得分率是近期最现实的目标,虽然不同的题型对应考者的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时又具有相通性,只有提升综合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各种挑战。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学生对语法、词汇的掌握,从而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多领域知识,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使学习者有机会接触各领域的专业知识,领略各地区的风土人情,体会文化的魅力及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真正感受语言学习的精髓,从而全面提升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提高英语水平,有效的阅读是关键,但是真正有效的阅读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点:

1.如何运用报刊杂志和网络的阅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资料的途径更加多样化,报刊杂志和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为英语课外阅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且相较于传统的课本,网络和报刊杂志的形式更加多样,所包含的内容更广,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大,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报刊杂志和网络资源较为丰富,包含的内容较为全面,涉及体育、文化、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还与现实联系较为密切。但是这些内容所包含的英语水平不同,如果不能有效进行选择,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这就要求学习者在进行英语阅读的时候应学会选择,针对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文章进行阅读,同时要对文章的类型进行筛选。比如:《英语街》和《空中英语教程》和沪江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其次,报刊杂志和网络信息具有明显的即时性,信息更新替换的速度较快,材料较为鲜活,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应学会记录,将学到的新词汇、新语法及时进行记录,学会储存有用信息,从而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最后,在阅读时要求学习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学会泛读和精读结合,搜寻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掌握文章的大意,构建完善的w系,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2.如何运用文学名著的阅读。相较于报刊杂志和网络的宽泛性,名著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应采用与之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文学名著一般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无论在语言的运用还是句法的设计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对待这种作品的阅读时应沉下心,仔细体会英语文化的魅力。

首先,在正式阅读之前,应先就作品的写作背景进行查询,因为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而作的,只有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作品要表达的含义;其次,应把握作品的主题,仔细研究作者是如何围绕主体进行开展的,学习作者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体会作品的价值;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能力,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应有意识地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同时要加强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与沟通,探讨作品表达的真正含义,避免造成错误的理解。另外,文学名著常常篇幅较长,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为稍有难度就半途而废的状况,因此组团学习不失为一种抵抗惰性的方法。几个水平相近的同学组建一个学习小组,制定阅读计划,定期进行交流,学会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自觉培养阅读意识。

三、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

1.对于报刊杂志和网络的阅读。利用网络杂志进行课外阅读时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选择,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它们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广,不可能对所有的文章都进行阅读,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文章作为素材;第二,它们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信息更新替换的速度较快,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作为课外阅读的素材;第三,网络文章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果不进行选择,则很可能会带来相反的效果。所以需要就文章的内容、类型等进行选择,在对网络和报刊杂志选择时首先应把握考试的类型,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英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应付高考,所以在进行阅读文章的选择时应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选择与大纲相符的文章类型;其次,应根据老师的建议和要求进行选择,近些年浙江省英语高考所涉及的科普类及生活类的文章较多,所以应加大对这两种类型文章的阅读量;最后,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文章进行选择,因为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而报刊杂志和网络文章的写作水平又参差不齐,如果选择的文章水平过低则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如果水平过高则会打击阅读者的自信心,所以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阅读素材进行选择。

2.对于文学名著的阅读。英语文学名著作为西方语言与文化的表现形式,作品本身承载的精神财富和人文内涵就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这就要求阅读者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而且文学作品一般较为晦涩,很难理解,所以在进行文学名著的阅读时也需要进行选择。首先,在进行阅读素材的选择时应尽量少选择文化底蕴特别深厚的文章,因为这种类型的作品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而且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联系较为紧密,阅读者要想真正弄懂作品的内容就必须查阅背景资料,这对于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中生来说并不适合;其次,应尽量选择篇幅稍短的文学名著,仔细研究其中所包含的文学价值,体会英语的语言魅力;最后,在进行阅读内容的选择时应尽量多的选择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的作品,也可在阅读的时候尝试结合译文进行,但是不可全盘使用h译本,同时在选择时应多寻求老师的意见,可以帮助推荐适合自身的阅读内容,避免因选择不当而带来的困惑。

四、结论

对于高中的英语学习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水平的提升。《新课标》七级要求: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要求: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九级要求: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或杂志,从中获取主要信息;能阅读一般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从《新课标》来看无处不体现学习者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如果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练习则很难取得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应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度。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增加学习者的词汇量,提高他们对英文基础知识的把握,还能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科学选择,从而不断提升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增强英语水平,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巍.课外阅读对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2009 (4):40.

[2]关威.对创新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法探究. 2011(2):13.

[3]何花.关于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J].校园英语.2014 (26):124.

[4]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 现状分析 对策

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发现,现在的初中生不喜欢阅读,好多学生以完成作业为目标,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由于种种原因,初中语文学习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路子,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课内,轻课外;重讲授,轻阅读;重死记,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这种情况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语文课外阅读的新方法,从而将阅读教学尤其是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造成目前课外阅读情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主要存在于下面几点。

一、阅读时间少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做题上,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

二、社会、学校、家庭没有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目前的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薄弱,图书少或者图书不能充分被学生利用,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号召和引导。另外好多语文教师及家长自身的阅读状况难于承担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担。教师、家长本身不是一个阅读的爱好者,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无从谈起。

三、学生兴趣的转移

目前初中生的课余时间大都花在看电视、打球、上网聊天等自己喜欢做的事上了。学生对以摄取知识为目的的课外阅读普遍不感兴趣,认为“那些书难看”,而宁可把时间用在无聊的“随便玩”上。

要解决上述课外阅读中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问题。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将无从谈起。要转变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被动现状,首要的是要做好几个观念的转变。

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观念,真正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建设标准的阅览室,配备多种多样能满足学生不同阅读需求的图书;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语文老师本身明确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才有可能愿意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语文教师还一定要多读书,只有自己知识丰富了,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才能够顺利进行;转变学生及其家长的观念,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外阅读的制约因素。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必要地沟通,使家长真正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家长配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督促。

2.阅读方法问题。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方法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讲授,使学生掌握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基本阅读方法并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加以运用。同时要教给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培养自己的各种阅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写体会、向别人转述等活动,以促进读、写、说能力的全面发展。

3.效果问题。

教师在布置好课外阅读任务后,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如可让学生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将自己所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学生既积累了大量素材,又便于教师检查课外阅读。还可采用课前几分钟研究,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在领会理解所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4.兴趣问题。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种最重要的成分,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这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使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有效,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课外阅读也不例外,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需求是广大语文教师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或推荐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差异、文化基础差异等因素,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阅读材料供学生去选用,避免只提供给学生纯文学的东西。

总之,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亟待提高,研究课外阅读意义重大,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由此提高综合判断、分析等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达到人格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孟庆焕.中学生阅读的现状与对策.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式方法

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切切实实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质量。

一、引发阅读兴趣,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1.名人效应

名人的榜样作用能够使我们的学生产生积极效仿的功效,会给学生一种模仿的触动。平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我们国家或是国外在读书方面特别优秀的知名人士,、老舍、鲁迅、冰心、、高尔基等等优秀的读书事例在学生的耳际回响,让名人的榜样作用熏陶感染学生,使小学生从自己的内心萌发想要读书的愿望,是一种来自内心的真实感悟。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去多读书,努力去读书,才会使自己具备较高的课外阅读能力。名人效应定会激励学生酷爱读书,使学生从书籍之中获取广博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活动铺路

在学生每次开展活动之前,都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收集与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料,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寻活动的素材。例如《×××优美的风景令我难忘》,活动前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优美的写景范文,摘录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洞悉文章作者出色的写作方法,以给学生正确的指引,使学生体验到准备后获得收获的那份喜悦。

3.能力展示

让在阅读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展示自己在阅读方面的优异表现,能使学生看到教师对学生阅读方面的高度重视,从而激发自己阅读的兴趣,投入到阅读的过程中。

二、有效地选择课外阅读读物,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还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读物的正确选择,我们教师必须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工作,指导好学生选择书时应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小学生受自身年龄的限制,教师应该去推荐与他们相适应的书籍,千万不能图省事去搞一刀切,不管学生是几年级的,都是介绍一样的书籍。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的识字程度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

要知道,小学生毕竟还是小孩子,不要引导他们去阅读那些非常深奥、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学生一点兴趣都没有的文章,只要我们的目标正确,我们的价值取向合理,那就不要去区分是动画书籍,还是小卡片画书,只要是学生接受的、喜欢的、想要去读的,只要是内容符合就行,我们老师都允许学生去阅读,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愿望。

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科技信息普及的时代,一些先进的媒体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辅助阅读,只要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就会让其发挥功效。报纸、杂志、小说、电影、戏曲、广告均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内容,有效地从中捕捉语文信息,达到丰富语文课堂内容的效果。

三、正确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强化学生n外阅读效果

有了兴趣学生的课外阅读充满动力,辅之课外阅读读物的优化选择,再有教师给予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正确指导,就可以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课外阅读方法,强化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1.阅读方法一般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模式,指导学生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对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精读所指的是引导学生去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仔细思考,深入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及思想内涵;略读是指引导学生先看看文章的前言、文章摘要、作者编写大意以及文章的目录等内容,先去初步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意图、模式以及规模,而后再去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分析文章的篇章、章节、标题、序节及段落内容,最后再去博览全文,了解大意。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在教师指导这方面,我们要去做的就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外带课内,课内辅课外,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阅读模式,即先略读文章,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再去精读文章,细致品析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深刻内涵,达到细致内化的效果。

2.辅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教师做定期的课外阅读检查指导,定期检查学生所记的读书笔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不断深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篇5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激发其对课外阅读的渴望。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课外阅读不仅不影响学生的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学习,还可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兴趣,活跃思维,陶冶性情,发展智力。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各科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他们未来生活中受益无穷的文化积淀。其次,要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读书不是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另外,在阅读的层次上应遵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原则,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惧情绪。让他们尝到阅读的甜头后,再逐渐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等。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著名学者说,读书要有效果就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眼到是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眼到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口到就是要句句念出,好的作品要背出。他说:“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念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

心到: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而是要靠工具书及思想方法的帮助来思考。

手到:读书“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 “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了,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我们可以说,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

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做到先生所说的“四到”,那么课外阅读的效果就显而易见的了。效果有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就有了,越有兴趣和信心,那么阅读的效果也就越好。如此一来便形成了课外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1.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然而,课外阅读的指导关键在于课内学习所得的方法的正确的迁移。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各种阅读方法诸如精读、泛读、速读、浏览等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以运用。另外将课内阅读的内容向课外阅读进行延伸。一方面会使学生在阅读的量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另一方面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内阅读学习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读书笔记。心记不如笔记,阅读时可以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将读过的名言妙语和自己的感悟摘抄在笔记本上,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印象,也有利于反思回顾。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自己的点滴之思写下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顿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外阅读笔记还可以成为学生日后写作的材料与借鉴。

3.采用反思、探究性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在实践中,让学生在认真阅读作品,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在整理、归纳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实现对文本的思考、探究。这样的课外阅读,不仅提高了阅读行为的层次,扩大了课外阅读的范围,同时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四、给学生推荐适宜的阅读书籍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来读,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成长需求,一方面鼓励学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文学名著,另一方面还应向他们推荐一些品位、格调俱高、文质兼美的时代作品,如科普科幻读物,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让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积淀在课外阅读的促进下均进一步得到提高。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书籍少,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据调查,约有60%的学生是通过与同学、朋友互相交换个人存书进行课外阅读的,20%的学生是通过个人购买书籍进行的,但不论是何种形式,可供选择阅读书籍的数量少,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客观原因。作为语文教师,应尽可能的与学校联系,让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多给学生一些方便。也可在班内,发动集体的力量,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以使学生有博览群书的条件。

五、组成相容、互补的阅读小组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1信息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想和智慧,共同阅读,阅读彼此,永远充满了惊喜,永远不会疲倦。[5]因此,组织好阅读小组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阅读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而成,人数可在4-6人之间。可考虑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

2、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如果能详细地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那效果就更显著了。笔者认为,一学期召开二三次,每次发言人数应不少于五人。

3、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每隔两三周就举行一次全班或全年级读书笔记展览,请同学们认真观摩,以投票的形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3-5篇,并且让获得荣誉者介绍经验,与较差的同学结对子,共同提高。

友情链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