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范文

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

篇1

海洋执法涉及众多行政法学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上海海洋大学公共管理系的核心课程,行政法学课程设置方向具有明确的海洋行政执法特色。本课程作为海大的法学课程,一直力图做到具有行政法学课程本质与海洋大学学科特色紧密结合的特点,在历年的教学实践中也一直秉承这一理念。

一、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沿革

自上海海洋大学2000年行政管理专业开办以来,《行政法学》就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至今已经开设有十三年时间。2010年该课程列为上海海洋大学“085”重点建设课程项目,并于2011年顺利结项。

根据《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教学一览》(2012年版)规定,《行政法学》课程学生修学情况分为三种:(1)作为人文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学习,课程代码8203010,每年修学学生人数100+;(2)作为人文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方向)选修课程学习,课程代码8203010,每年修学人数50+;(3)作为海洋科学学院海洋管理专业选修课程学习,合班授课,课程代码8203028,每年修学人数20+。自2000年行政管理专业开办,200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方向设立和海洋管理专业开设以来,约有近2 000名学生修学。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主要毕业去向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读研和留学。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该门课程在其就业和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显现出了很强的实用价值。

二、课程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海洋类高校法学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希望形成具有海洋管理特色的行政法学优质课程。建设旨在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理念。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切实理解中国的法治现状,特别是海洋行政执法现状,掌握基本的行政法学概念、原则和制度,充实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加对学生海洋行政执法基本知识的传授。师资建设目标是:加强与国内外大学关于该课程教学的交流沟通,开阔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视野,增强教师教学、实践与科研能力;教学内容设计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教学方法目标是,不断创新,尤其注重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加强课堂(小组)讨论的比重,将“微课”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这门课程旨在通过向学生传授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我国行政法学的基本框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熟悉各种行政法律规范,提高运用行政法律规范进行诉讼、处理行政纠纷的能力。为学生将来遵守行政法规、依法行政工作、依法维护合法权利,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全课程一共分为5编,48学时,具体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如下:第一编导论(4学时)、第二编主体论(4学时)、第三编行为论(24学时)、第四编程序论(4学时)、第五编监督与救济论(12学时)。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是本门课程建设的重点,可以分为课堂上与课堂下两部分。课堂上,应作为解决知识难点、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平台,讲授与讨论并进,辅之以辩论和模拟法庭,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堂下的“微课”录制,读物选择,作业任务布置一定要做到知识点涵盖范围广、重点突出的标准。具体内容包括如下:

1.课下将本课程的知识点和讨论问题的背景资料,提前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较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主要包括如下三类:基本概念、程序过程和经典案例。其中,前两部分板块内容主要是学生自学内容,课堂上用抽查、提问和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学生自学效果进行考核。其中,较难理论内容教师将进行讲解,这取决于对学生考核成果的分析。如果学生普遍掌握良好,则不再赘述;如果学生普遍掌握不足,则需进一步讲解。经典案例的阅读主要是为课堂讨论、辩论做准备。

2.课堂上采取模块化、问题化教学方式。拟采取的课堂教学方法有:讲授、讨论、问答、小组汇报、辩论、模拟法庭的形式。

讲授主要是在学生课后预习的基础上,对重难点的讲解。本次建设的重点是将“微课”理念纳入到教学实践中。具体做法是,课下录制10~15分钟基本知识点的学习指引,要求学生课前观看,并按照指引学习。对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微课”讲解。对已经录制过“微课”的知识点课堂上主要采取提问形式进行检查和考核。

讨论主要以教师作为核心主持人,本课程一般每年修学学生数量在170人左右,可以分成10组,每组选举一位组长进行组织协调。教师按照课后布置的背景资料选择讨论的主题,并预先设置3~5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每个问题讨论的时间可以限定在8~15分钟不等。每组讨论后推选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回答效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主要标准为:回答是否主题明确、观点是否正确。因为时间所限,每节课不能所有组别一一回答,但是教师随即选取 2~4个组别的方法,会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危机意识。

问答主要作为对学生课后资料是否学习理解的考核工具,以及学生上课是否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的方法。教师提问学生能否听懂听明白、学生回答是否流畅正确,都是平时成绩给予的依据。由于课堂学生人数众多、时间有限,因此教师打分的过程要客观而且迅速。初步设想的方法是选取6人作为学生助理,每人分管20名学生名单,教师根据回答表现给予A、B、C三个等级的打分,6名助理,辅助记录。6名助理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干预,也可以最快记录学生课堂表现。这将成为学生成绩的非常可观合理的依据。

学生汇报发言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上的发言将被强行停止。学生汇报发言的内容是教师课堂上课前预先布置的网络平台的内容。初步设想为“问题―对策”模式发言,即教师提出一个现阶段社会存在的行政法问题,学生经过准备给出解决对策。这一方法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一般情况下,网络平台布置的作业应先于上课时间的5天以上,以此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思考。发言的内容根据当堂课所处模块的不同而不同。第3、第4、第5编所涉及的内容适合本教学方法。这三编都有当今我国或者世界上发生的最热点的管理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问题和经济问题存在,具有较高学习价值。

辩论是考查学生法学逻辑思维最好的工具。“程序正义VS实质正义”是法学家一直争论的焦点,让学生以行政法学案例作为佐证,抽签决定正反两方,课堂上进行辩论,有利于考查学生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也可以提高思维反应、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

模拟法庭是让学生了解诉讼程序最好的学习方式。教师提供学生一个案例,学生自己分析管辖法院、受案条件是否具备、自己写作诉讼状并自己安排模拟法庭角色和程序,最后做出判决。整个过程的而进行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知识的最好总结和考查。模拟法庭将安排在接近期末阶段进行,可以起到对行政法学课程的回顾与复习的作用。

四、课程资源网上建设与课外培养模式

课程资源网上建设应充分运用URP、EOL系统,特别是EOL系统提供的多模块,丰富资源的平台,建设该课程的网上资源库。其中不仅包括讲授课件,还将包括课外作业任务布置的方案描述、辅助文档和微课视频、资料搜索方法等内容。适当增加趣味性短片、电影和电视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行政法学的兴趣。

课外培养环节要充分运用行业资源。上海海洋大学的海洋行业资源非常丰富,充分运用校外实习基地(如东海分局)的资源,增加学生课外实践的机会。以学生观摩或短期实习的方式,对其进行本课程的课外辅助教学。现在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有很多,在海洋大学有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骆肇荛基金项目等学生项目。具本课程组观察,学生申请、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本课程组的课外培养模式主要是基于学生项目的“课外指导模式”。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选题、申报和实施的指导。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思考

篇2

参加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联盟成立会议心得体会

海原一中张有余

作为中卫市思政课建设联盟委员会的委员,2020年9月22日,我应要求参加了中卫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联盟成立会议,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结合自身教学,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教育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二、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中国的教育以成长、成才、成人为目标,不仅仅是止步于书面文章的内容学习,尤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育发展。对现在的青年一代来说,幸福来得过于容易,他们无法想象生活的不易,对待一些来自于父母师长的教育也是嗤之以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在于书面,更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思想教育。

篇3

一、基于教材整合的课程资源建设

当前,很多教师对教材过度依赖,更多扮演的是执行者,很少是开发者或建设者。这不是能力问题,更多的还是思维习惯问题。我们可以将当前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合理计划、有机组合、有效施,进行基于教材整合的课堂教学资源建设。

以“百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通过对各版本教材的比对我们发现:北师大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都先通过“数据统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西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则是直接从生活的具体实例入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意义。前者突出了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后者突出了百分数存在的必要性。四个版本的教材都着重呈现“部分与整体”的百分比的素材,帮助学生从最容易理解的角度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只不过西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在学科素材中增加了“部分与部分”的百分比,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完整的百分数概念。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本课的学习资源做了如下思考与调整。

1. 改变数据凸显百分数学习的必要性。生活中,百分数更多出现在统计领域。北师大版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是“踢球总数和种子总数都是100”,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易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并且学生容易简单地将百分数与分母是100的分数等同起来。因此,可以将数据改成更为一般化的数据,增加思考的难度,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引入百分数比较的优越性。

2. 增加“部分与部分”的百分比素材。百分数概念的内涵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外延是两个数量可以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可以是“两个独立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北师大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如出勤率、绿化率、食物蛋白质的含量等)中百分数所表示的两个数量都局限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呈现“部分与部分”的百分比,帮助学生完整地建构百分数的内涵。

二、基于主题学习的课程资源建设

人具有整体性,人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是全方位、整体性地认识和思考新知识与事物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人为地把知识割裂开来。其实,人的整体性的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及自我的结果。知识和技能只有镶嵌在具体的、综合性的情境中,才能更容易理解,更任意地迁移,知识也只有在联系中才能显示出意义。所以,我们在教学研究中依据儿童需求,把握时代特征,搜集各种资源,进行基于主题的课程资源整合。

【教学案例】换个角度思考(适用于六年级)

教材原型: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1. 整合课外生活素材,体验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物体对象也有不同。

(1)美术作品中的“鲁宾杯”(图1)。以黑色为背景看到的是杯子,以白色为背景看到的是两张人的脸。学生体验到以不同的背景来观察,看到的就会有所不同。

(2)美容产品广告图片(图2):正向看上去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倒过来则看到了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孩。

(3)阅读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的文义及意境。学生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可能不同。

2. 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关知识(选择三个学习材料)。

(1)计算:1/2+1/4+1/8+1/16。

(2)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3)用分数表示图3的涂色部分。

3. 阅读古代经典益智故事。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开雨伞店的;二女儿嫁给一个开洗衣作坊的。这样,老太太晴天怕大女儿家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二女儿家衣服晒不干,整天忧心忡忡。同学们,该怎样劝劝这位老太太呢?

4. 换个角度思考,消除生活中的“烦恼”。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你遇到过烦恼吗?说出来,让我们大家“换一个角度思考”,帮你消除烦恼,好吗?

以“换个角度思考”为核心主题,将美术作品中的“鲁宾杯”、商业领域的美容产品广告图片、语文中的诗词作品、数学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生活中蕴含哲理的小故事,以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遇到的烦心事等进行主题整合,促进了学生认知、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发现与挑战!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烦恼事”,其他同学用换个角度思考的方式进行帮助或劝解。可以想象多年之后学生要是真的遇上了什么烦心事,再想想今天的这节课,带给他们的收获远远不止数学知识的获取。

三、基于学科统整的课程资源建设

教育是一种生活过程,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兴趣。杜威认为:学校科目联系的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可以通过活动性课程将这些科目联系起来。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于当下,更关乎未来,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科内容与儿童生活联系起来,与儿童经验联系起来,从儿童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中确定“组织中心”,围绕“组织中心”,整合教育目标和儿童需要,通过学生、家长、教师等人员的合作,实现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资源整合。例如,图4就是一个以“朋友”为“组织中心”构建的一个学科大单元统整课程(适用于四年级)。

这个课程单元融合了语言和文化、数学与科学、人与社会、健康与体育、艺术等多个领域。这个单元课程的教学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中心”,涉及小学各学科课程资源的统整,期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期望在学习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朋友间的真情,发展学生交往的能力,使得构成学生身心的各种因素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

当然,我们在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时要注意几个要点。

1. 要基于《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建设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全面体现和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2. 要感受精神愉悦。课程资源的建设要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和好奇,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观点碰撞、启迪和认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享受伙伴的赞赏和期待,享受伙伴共同学习的力量,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生命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篇4

行动计划项目(任务)的通知

各高职院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2020 -2023年)》任务(项目)承接情况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1〕 1号),现将我省高职院校承接的任务(项目)予以公布(见附件), 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实施好《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 案》的具体举措,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我省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措施。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把行动计划 作为“十四五”学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的重点工作 来抓,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明确责任,确保建设取得实效。

二、         制定方案,狠抓落实

各院校要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任务(项 目)管理平台”确认的任务和项目,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政策措 施、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支持经费,加大政策供给"并将《行 动计划》与“十四五”事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保证 任^^一(项目)落实。《行动计划》承接的具体项目(任务)依托安 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请各校于2021 年5月1日8:00-5月30日18:00登陆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板块提交实施方案、各项目(任 务)的建设任务书和分阶段实施进度表。

三、加强督促检查,开展绩效评价

教育部将《行动计划》执行情况作为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 的重要内容,将实,施成效作为国家新一轮重大改革试点项目遴选 的重要依据。各院校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细化措施, 加强任务(项目)建设的执行力和监督检查力度,扎实推进《行 动计划》任务(项目)实施,确保《行动计划》建设进度、建设 资金和预期目标按照方案实施。各院校于每年12月底前,对标 实施方案、项目(任务)建设任务书和实施进度表开展任务(项 目)自查并撰写自查报告报省教育厅,并按相关要求在管理平台 上填报任务(项目)年度工作进度及相关绩效数据。我厅将《行 动计划》执行情况列入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并对 各院校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适时年度绩效报告。《行动 计划》任务(项目)的实施绩效将作为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 指标和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计划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行动计划》 实施结束后,我厅将根据各校备案的行动计划总体实施方案、有关任务(项目)目标任务和实际建设成效,依托省级质量工程管 理信息系统对任务(项目)的建设结果进行验收认定,并公布结果。

 

联系人:任雯君万林,联系电话:0551-62815925,邮箱: ahgj_wl@126.com。

附件:安徽省高职院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承接任务(项目)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承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任务)情况

序号

工作任务

承接数量

预计投入经费(单位:万元)

省厅审核情况

牵头部门

汇总

学校自筹

2

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

--

15

15

通过

组织人事处

3

3.3

遴选100个左右德育特色案例

1

10

10

通过

思政部

4

4.1

培训10000名左右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政课专任教师

2

6

6

通过

4.3

分级培育遴选1000个左右思想政治

课教学创新团队

1

10

10

通过

4.4

10000个左右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

1

10

10

通过

4.5

10000个左右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

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1

10

10

通过

11

11.1

遴选300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

1

300

300

通过

教务处

11.2

遴选600个左右省域高水平专业群

1

30

30

通过

16

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

--

30

30

通过

41

遴选一批国家“”教学名

1

15

15

通过

42

遴选36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

30

30

通过

43

43.1

遴选10000种左右校企双元合作开

发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1

15

10

通过

46

遴选1000个左右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1

10

10

通过

50

面向公共基础课和量大面广的专业(技能)课,分级遴选5000门左右

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

5

5

通过

 

 

篇5

关键词: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西方社会思潮逐渐进入我国,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政治交流逐渐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科教文体、社会生产、政治等各个领域形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一些在西方国家逐渐不受推崇的社会思潮也在我国找到了生存契机。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有着很强的必然性,但其内容良莠不齐,在我国的传播广泛、深刻,尤其是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对教学内容、方法、理念进行创新,对于帮助大学生合理借鉴先进社会思潮,抵御不良思潮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1.1 思政教学主体内容弱化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是对社会文化氛围做出研究与分析,使大学生针对形形的文化背景做出学习,革新自我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多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被一再冲击,逐渐发生改变,久而久之偏离了传统思政教学所倡导的政治思想。如不及时改革思政教学内容,纠正和巩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将严重影响我国年轻一代思想文化建设成效。

1.2 大学生主观意识受到冲击

西方社会思潮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逐渐在我国落地生更,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进行相互渗透和融合,对大学生文的价值观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不进行及时的思政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判断能力,大学生容易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

1.3 思政教学渠道受到冲击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和计算机迅速普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不再是主宰和控制大学生政治信仰和思想信念的权威代表,网络媒体乃至外来媒体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与思想信念提出较高的要求,也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 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对策

2.1 强化高校思政教师教育

高校思政教师是引导大学生思想前进的导师,其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强化高校思政教师教育,对此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强化一线思政教师的培训教育。高校思政教师教育倾向一线教师,这是因为这些教师是与学生真正面对面,实施思想文化传播的主体,在倾听学生思想困惑,观察学生思想变化,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因而听取这些教师对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看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线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强的必要性;2)强化思政教学监控。强化对教师思想观念、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成效的监督与控制,对于确保思政教学改革的贯彻落实和不断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应通过听课、集体备课、座谈会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针对性的改进对策进一步完善思政教学工作。

2.2 创新高校思政教学内容

创新高校思政政治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坚守固有的正确思想导向,另一方面也应顺应多元化文化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学生取长补短,辩证地看待问题:1)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内容应具备充分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思想信念,以思想教育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基础,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建设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2)进一步完善与丰富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在多元化文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高校思政教学一方面要弘扬祖国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也应教会大学生正视多元文化,使其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取长避短,免受不良思想的侵害。

2.3 改革高校思政教学方式

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使网络媒体信息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将网络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载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改善思政教育成效。对此应注意两个问题:1)要积极地利用网络平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通过网络宣传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2)创新教学模式。多元化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应摒弃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任务型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主动批判、主动分辨的能力。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深刻、深远影响的今天,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助使其学会辩证的看待社会思潮,进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此,高校应结合自身思政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强化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改革思政教育内容和创新思政教学,对思政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郑志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三个维度[J].领导科学论坛.2013(7):19-22

[2]朱玉伟.批判与借鉴――多元社会思潮下的高校思政课改革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3,5(4):86-89

篇6

各二级教学单位: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编制和报送等相关工作的通知》,为做好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编制(以下简称质量年报(2021)编制)工作,现将质量年报(2021)编制典型案例、院校图片、分项报告、学生反馈表和服务贡献表填报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二级教学单位遵照执行。

一、典型案例、院校图片、分项报告编制与报送

提交时间:2020年9月30日前。

(一)典型案例

1.数量:每个二级教学单位提交2-3个典型案例。

2.主题:典型案例围绕学生发展、教育教学、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服务贡献等主题编制。要求一事一议,关于开展某项工作或某类事例的案例需包含具体措施和成效,关于典型人物的案例,需包含其取得的具体成就及简要成长历程。其中:

学生发展:学校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案例;学校将抗疫素材融入思政教学的案例;学校构建劳动育人体系的案例;学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案例;学校学生在校体验、创新创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案例;学校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不断线的案例;学校积极推进专创融合、思创融合的案例等。

教育教学:在师德师风建设、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X证书试点、社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优秀杰出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与改革、教法改革等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在产教融合、技能竞赛方面有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

服务贡献:四技服务成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成效;终身教育教育与社区教育与服务成效等。

3.体裁:典型案例标题突出主题,内容语言精炼,言简意赅、图文并茂,文字表述不超过300字,尽量用数据说明,配以1-2张图片或图表(图片采用JPG格式,分辨率应达到300dpi,须注明单位名称、标题,如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学生实训场景)。

(二)院校图片报送

建议各教学单位报送的图片使用典型案例中的配图,也可以报送展示学校办学成就及办学特色方面的图片。所报送图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点突出学生在校体验,以学生实训实验实习、科研、社会服务、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场景,体现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长在其中的个性特长成长历程。

1.图片格式:像素至少1600×1200,分辨率不低于300dpi,JPG格式。

2.图片要求:高清原图,清晰度高,所选照片上无拍照时间;尽量不出现学校或专业的名称;照片要求人物表情自然、阳光,突出学生参与;展现学生群体的正能量。所有集体照要求是活动场景“剧照”。

3.提供的每张图片必须有标题,同时注明来源和人物、地点、主题等背景介绍,例如: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场景:××专业××年级××人××事。限100字以内。

(三)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编制报送

1.时间范围

各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中的事例和数据起止时间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财务数据按上一自然年度,即2019年统计。

2.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可以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麦可思报告(分学院报告)数据、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数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第三方或学校职能部门的统计数据,报告中各类数据需注明数据来源,并注意报告中相同数据项的一致性。

3.报告主题

各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内容至少包含本单位基本信息、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及成效、服务地方、问题与展望等内容。

继教院分项报告应包含学校在社会培训与社区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社区学院运行情况、终身学习发展体系、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内容。

工程训练中新分项报告应包含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优化、实习实训项目、教学管理运行和成效分析、社会服务和辐射引领等内容。

体育部分项报告要反映出大学生体质达标情况。

4.体裁格式

各二级教学单位分项报告须包含典型案例,以读者为本,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撰稿采取纪实法,内容应科学、客观、准确,图文并茂,用数据和事实支撑,慎用主观评价和横向比较,文字阐释简明扼要,尽可能引用近2年的对比数据,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不含典型案例字数)。

分项报告体例和格式可参考学校2019年上报的质量年报(2020)。

(四)典型案例、院校图片、分项报告提交要求

1.典型案例包含在分项报告中一并提交。

2.院校图片按要求命名后单独以文件夹形式提交。

 

二、学生反馈表-人文社科部、基础科学部、体育工作部填报

提交时间:2020年10月20日前。

1.“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指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表示满意的比例。

2.“公共基础课教学满意度”指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表示满意的比例。“专业课教学满意度”指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表示满意的比例。若开展了多次满意度调研,则填写满意度的平均值。

表2 学生反馈表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一年级

二年级

责任部门

12920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3

课程教学满意度

 

(1)思想政治课

调研课次

课次

 

 

社科部

满意度

%

 

 

(2)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

调研课次

课次

 

 

基础部

体育部

满意度

%

 

 

 

三、服务贡献表-继教院填报(工程训练中心配合)

提交时间:2020年10月20日前。

1.“非学历培训服务”是指学校为社会进行的各类非学历性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其中,“技术技能培训服务”是指学校针对具体技术技能开展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是指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退役军人培训服务”是指学校开展退役军人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服务”是指开展家政服务、养老、育幼、物业、快递等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项目的人日总量;各高职院校根据实际分别填写以上四类培训规模,总和不受“非学历培训服务”人日总量约束。

2.“非学历培训到款额”指为社会进行的非学历性培训已到账的收入。统计截止时点以财政年度为准。

表5 服务贡献表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责任部门

12920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5

非学历培训服务

人日

94600

130581

 

继教院

(工程训练中心配合)

其中

技术技能培训服务

人日

51902

7592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

人日

1982

2898

 

退役军人培训服务

人日

872

1274

 

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服务

人日

624

914

 

6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1090.00

1183.00

 

注:只要填报2020年的数据即可,2018和2019年的数据是去年上报过的,仅做参照对比之用,请勿修改。

 

四、企业年报编制

提交时间:2020年10月20日前。

企业年报由校企合作处组织相关教学单位联系主要合作企业进行编制,各教学单位按校企合作处通知要求完成企业年报编制。

 

五、工作联系

1.所有材料纸质稿材料须盖部门公章,经本部门负责人、分管校领导签字后报送行政楼603室质量办。电子稿发送至电子邮箱752623329@QQ.com。

2.联系人:裴中岐  电话:57023739、13814083406。

 

六、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篇7

一、CDIO教育理念的内涵、特征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在跨国研究组合.Knut.and.Alice.Wallenberg.基金会资助下,自.2000.年起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而提出的。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词语开头字母的缩写,它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代表着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的最新理念。CDIO模式的基本原理简单,内容涉及面广,适应性强,因此,利用该模式的理念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应用价值突出。CDIO模式如图.1.所示。图1CDIO教育模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CDIO模式中涵盖着如下教育理念:1.“大工程”。CDIO教育模式不只局限于工程技术,它是在广阔视野中解读“工程”,将工程教育与社会价值观念、市场规律、管理模式,乃至于历史文化、审美和心理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所以,这种模式内涵的教育理念是广义的“大工程”理念。①2.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CDIO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非被动的受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选择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仅仅是指导而非主导的作用。同时,把教学视作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创新性以及系统思维的能力;人际交往、合作沟通、团结协调等社会能力;终身学习的自我提升能力等等。3.“完整的人”。与能力本位相适应,CDIO模式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更是全面发展人的自身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使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因此它既要关注人的素质指标的量化进步,更关注人格养成的动态发展过程,不仅要完成人在身体、知识、智力、思维方面的成长,更要实现精神、道德和价值操守等方面的发展。②CDIO模式培养的不只是技术专家,而且是能在现代组织管理模式和市场运行机制下从事产品系统开发的工程师,更是以人类福祉为宗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人才与社会文明的缔造者,其教育理念是培养“完整的人”。4.项目化与“做中学”。CDIO模式更加凸显实践性,它对课程体系的架构、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安排,课堂教学的实施,是以实际的项目为载体,真实的工作环境为依托,在真实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即学生通过项目化的“做中学”得到真才实学。5.“一体化”。CDIO.模式系统提出了12.条标准:以产品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周期作为工程教育的主线;具体的培养目标;一体化的课程计划;工程导论课程;设计实践;工程实践场所;一体化的学习经验;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相应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专业评估。③可见,CDIO.模式是一个综合了从理念到实践、从规划到实施、从环境条件到考核评估等多层面因素的系统化且可操作的综合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对待“教”与“学”,知识、能力与态度,产、学、研,以及学校、社会和产业等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都强调一种“一体化”的理念。

二、CDIO教育理念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契合点

1.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与CDIO“完整的人”教育理念的契合性。思政课首要功能是“育人”,是对人的心灵进行塑造和影响,是一种观念和信仰的灌输、渗透和培养。思政课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要通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把的世界观、方法论内化为学生自觉的信念与行为,实现知行转化、知行合一。显然,这种功能定位使之更关注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目标,即是说思政课教学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就完成了任务,这只是课程功能的表层实现,而课程功能的深层次实现则在于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的社会化成长。作为一个社会人,不仅要具有与自然物质世界相对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要具有与社会精神世界相适应的心理结构、文化结构和观念结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教育,即是说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三观”,使之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这包括对学生进行合格公民教育,即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基本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公民行为意识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还包括职业人教育,即是说要为学生将来融入社会成为具有特定身份的职业人做好相应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相应素养的培育。思政课这种“全人”育人功能诉求与CDIO所倡导的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理念十分契合。2.思政课的实践属性与CDIO“做中学”理念的契合性。如前所述,思政课的功能定位是将的理论内化成学生的信念,并通过知行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自觉行动,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知识点的获取、方法的传授、理论的讲解只算是完成了课程的表层部分,它的落脚点和检验课程成效的标准,则是实践上的落实,即是说思政课教学活动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灌输和结论记忆层面,而要达到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正确认知升华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层面,从而实现个人追求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故而,高校思政课教学就必须解决理论与实12际相脱节的问题,重课内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的书本知识传授和理论灌输,只会导致学生在他们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与言行实际“两层皮”,表里不一、言行相悖,即知、行、信分离。因此,教与学、学与用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实现思政课功能的必由之路。显然,它实现的关键环节和成果检验的关键所在是实践,实践是解决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死”的理论与“活”的现实对立统一关系的必然中介。感悟、体验、践行、检验理论的实践教学过程,正可以通过这种以实践育人为中心、始终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做中学”的CDIO教育理念来实现。3.思政课的实效性要求与CDIO“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契合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提高教学吸引力的根本。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思政课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对教学过程有着绝对的权威和决定权,他们多采用理论灌输、劝导、讲述之类的“单边政策”。这种模式会使学生学而生厌,产生不是我要学,而是为考试被迫学的态度,这样往往扼杀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和发挥,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造成课程实效性的缺失。要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树立至关重要。要让学生从接受课程的客体变为主动参与课程的主体,才能更好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能力本位的确立既是实现思政课实效性的前提亦是良性结果。显然,CDIO模式的这一内涵特征正与思政课不谋而合。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思政课要实现好上述教学改革的目标,非一朝一夕,非教师个人或一个教学主体单位就能够实施完成的,必然是一个多部门、多环节、多领域协同配合、共同努力、合作协调的结果,这正与CDIO模式所倡导的“一体化”理念不谋而合。

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CDIO教育理念,我们试图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尝试,推动我国高校思政课从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学而生厌的尴尬境地走出来,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1.整合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思政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其课程内容主要是相关理论的教学,与世情、国情、党情息息相关,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的联系中才能实现教学转化。如果对每一章节面面俱到、平分秋色,势必很难突出重点,影响教学实效性。因此,我们借鉴CDIO“大工程”.“一体化”的教育理念,采用CDIO“项目化”教学方法,以整合现开设的四门思政课核心内容为切入点,实现课程资源有效利用,形成“大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新模式。“项目化”教学仍以国家统编教材为基础,遵循现代教育规律,但是打破各课程之间的壁垒,并突破传统的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方式,对教材的逻辑结构和课程框架重新整合,对教学内容予以充实和提炼,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专题模块,同时又不失课程的整体连续性和系统性。以每一个专题模块作为项目载体进行教学设计,既解决了思政课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重复交叉的问题,又从整体宏观把握了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教材体系逐渐转化为教学体系。2.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大德育“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基于CDIO.实践育人为中心的一体化教育理念,思政课教学改革应凸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宽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走出校门、直面社会,学有所用,逐步掌握并运用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现实,同时在实践的检验中感受到理论知识的魅力,“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这就需要拓展思政课的教学空间,完成课上课下联动、校内校外互补、网里网外联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显然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基础上实现的,这不仅需要学校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还需要形成学校与企业合作、学校与地方链接、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大德育系统,形成全员参与、合力育人的一体化机制,为思政课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有力保障3.整合教学方式,实施“做中学”互动式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革传统思政课“听中学”的传统方式,借鉴CDIO.模式“做中学”的理念,建构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参与、实际体验的“教、学、做”合一的多向互动思政课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对教师而言,上课的过程不是单向度地输出知识和结论或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种不断成长自我、探寻真理的艺术创造,是一种与学生交往互动的“哺育”与“反哺”双向螺旋式提升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和简单的记忆,而是一种汲取后的主动思考和再创造过程,是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对新知识体系的取舍和重构,并最终内化为自我价值与行为。为此我们基于CDIO“项目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项目载体,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向互动式”“主动建构式”等“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构筑起“教”与“学”、“做”与“学”的良性互动平台,形成“以生为本,师生互动,寓教于做”的良好教学氛围。4.整合考评机制,转变传统评价模式,坚持考评形式多样化。考评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因此考评机制的指挥棒亦是引领思政课教学改革方向的风向标。我们根据思政课的性质和特点,基于CDIO模式“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对考评方法进行了改革:在考评主体上,改变传统的思政课教师一元主体评价模式,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研究团队小组评议,最后教师综合总评的多元评价模式;在考评内容上,由客观性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向主观性能力和素质测评转化,更侧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的实际理解和现实应用;在考评形式上,多样化、多手段、多途径综合测评,将理论性检验与实践性检查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试相叠加,更加凸显学生的思想性养成教育在考评中的分量。上述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我校思政课堂进行了初步尝试,并获得了较好的反馈和一定的实效。学生在人文关怀和理性关照相统一的学习氛围中,在“教”“学”与“做”的相互转化里,在师生互动、学校社会互补的大德育平台上,于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自我发展与完善,成长为“完整的人”,践行着从理想信念到自觉行动的内化过程。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改革是努力把高校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的一种有益探索。期冀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作者:李洁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①..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 高职 人文素质 课程设置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立德树人提出新的要求下,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 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首批示范性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及课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如何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既要注重职业人的培养,又要注重社会人的培育;既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又要注重人文素质素养的提升等等方面做了有效探索。

一、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1.构建职业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以“职业为导向”为建设原则,构建“三四五三三”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三四五三三”制即:“三维素养培育、四类课程设置、五种能力融合、三方平台建设、三年学习贯通”。以培育“职业精神、职业心念、职业人格”三维素养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出发点,对应设置人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人文艺术修养课程、人文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就业与创业教育4类课程(群)模块。以融合“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人文思维与科技思维、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人文道德与职业规范、人文精神与创新创业”为设计理念,对应设置“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陶与自主学习、内化修为与开放学习”3方实践平台,人文教育课程开设将贯通学生3年学习全过程,确保不断线、不掉链。

2.设置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以“知行合一”为建设原则,跨学科交叉、跨课程知识线索整合设制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人文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共通,共同构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内容。

3.建立职责清晰的人文教育课程构架。以“分类管理”为建设原则,构建以“设计、运行、服务”为职责任务的人文教育课程组织新架构。以“设计、开发、营销、监控、培训”为职责任务,人文社会科学部编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程讲义(教材)、学生选课指南、教师教学指导手册、课程教学实践指导书等教学文件,进行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资源库建设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组织、管理、实施、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文教育课程的选课排课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实践教学管理、学生成绩评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协作、参与、承担、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学校各相关教辅部门负责课程体系评估、组织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及学术讲座等教学任务。

4.建设进退有序的人文教育课程机制。按照“确保精品”的课程建设原则,首先,构建校校合作、行校合作、校院合作、团队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最大范围地利用整合区内外人文教育界优质机构的优质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构建高效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资源收集、开发、整理平台。其次,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评价机制及课程的末位淘汰机制。在人文教育课程必修课程中,每学年淘汰更新20%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题内容;人文教育选修课程实行双“淘汰”制,每学年淘汰选修人数不足20%的课程模块(群)及课程,每年淘汰更新20%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题内容。

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2项国家级及区级教学成果奖成果、2门区级思政精品课程及其他适用人文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优秀成果.

1.系统设计、整体解决

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综合考虑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学习认知特点、课程特色及课程资源再建设、再开发等各方面的因素、又需要提供师资配备、教学设施保障,并不是将现有的人文教育课程优质资源的简单叠加。同时遵循边建边用的原则,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各类课程资源。

2.把握共性、体现个性

在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不仅要针对专业教育及岗位素质要求,建设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同时还需要重视形教育课程建设的特色特点,并要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课程框架设置中注重课程资源的层次性、多元性,努力营造宽松开放、灵活自如、简便并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不断丰富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3.逐步完善、持续更新

人文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理念繁杂、内容庞大,需要跟踪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与先进做法,不断完善学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建设机制。因此,学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滚动发展、不断充实的动态过程。

三、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内容

1.课程开发

对应课程模块(群)组建相应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专业教学团队,同时在全校的范围开展人文选修课程设置相关问题调研,以此确定人文选修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限时完成课程开展工作,计划在2013年春学期完成全部必修课程开发,计划在2013年春学期前至少完选修课程6门课程的开发工作,2015年秋学期前完成全部人文选修40门课程的开发工作。

2.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内容。一是课程调研报告;二是课程教学大纲;三是学生选课指南;四是实践教学指南;五是教学任务指南;六是教学资源指南;七是课程教学任务书;八是课程评价.

3.教材建设

对于人文教育必修课程,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使用指定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指定教材内容,并把呆板枯燥的教材语言转化为鲜活富有感染力的实践教学语言,实现教材课程体系向教材教学体系转化。对于人文教育选修课程教材分三个阶段建设:一是临时选用阶段。即选用国内优秀人文教育课程教材;二是校本教材编制阶段。即编制校本讲义、校本人文教育课程教材;三是正式教材出版阶段。即在校本教材建设成为校级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建设成为公开出版正式人文教育课程教材。

4.网站建设

根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建立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程基本情况、教学情况、学术研究、人员构成、师资队伍情况、教改与教研、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参考资料、网络课件、使用教材、学习方法、作业习题、课程特色等相关内容建设成网络资源, 使广大学生和一线教师及其他需求者可以及时准确、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1]

5.素材建设

联合企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单位,根据教学的需求,通过收集、整理现有已成型图片、视频、音频、图书资源,引进、购买、研制新的素材资源,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素材资源库。建成后的项目包含以下四个模块:音频模块、图片模块、视频模块及图书资源模块。通过资源库可提供按素材属性划分的不同类型及需求的分类检索,为师生教与学提供服务。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人文教育一体化课程结构图

2.组织实施

2.1课程组织

按照“分类管理、分工合作”的原则组织落实课程教学。必修课程由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课程的整体设计、建设、监控、评价及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等工作,二级学院负责课程选排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教师教学评价等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教学任务指南中设定的主题内容,确定部门相应的教学任务;选修课程,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课程的整体计划、设计、建设、监控、评价等工作,二级学院负责课程选排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教师教学评价、学生成绩评定及实践教学组织工作等、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教学任务指南中设定的主题内容,确定部门相应的教学任务。

2.2课程安排

对于必修课程的安排要求与2012年秋季学期教学安排相同,在学生3年(1-6学期)学习期间全程贯通安排;对于选修课程安排:一是以自然班级为单位,由二级学院组织指导学生选修课程(以60人为限,不足40人不开班);二是选修课程安排2-5学期开设,2-3学期为正式选课时段,4学期为补选时段,5学期为补修选课时段;三是每学期选修课程分上下时段选修课程,1-9周为上时段,10-17为下时段,每时段学生限选1门课程,每周在2天时段内设置课程;四是每学期选修课程分2大课程模块、8个二级学院分2组单位,以“2×2” 交叉模式安排选修课程;五是学生3年时间需完成4门选修课程的学习任务,计8学分,128课时(理论84课时、实践44课时)。

2.3课程教学

对于必修课程,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可由一个教师承担,也可由不同教师共同承担完成;对于选修课程,课程教学任务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师分别完成。理论教学教师每学期需完成每门课程21个课时教学任务及理论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总成绩汇总录入等教学任务,实践教学教师每学期则需按照实践教学指导书内容与要求,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完成每门课程11个课时教学任务、实践教学成绩评价等教学任务,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每学期则需完成4个课时的学术讲座或对应的实践教学组织活动等教学任务。[2]

2.4成绩评定

建立以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人文教育课程考核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活动及学生答辩考核组成,权重分别占30%、40%、30%。理论教学考核由理论教学教师负责,以理论教学课堂纪律纪录、作业纪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等为主要考核点,要求在学期学习末一周内评定;实践教学考核由实践课堂签到纪录(学术讲座、主题班会)、学习期间有无违章违纪纪录、实践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记录或完成记录(参与学校实践活动及“五个一工程”)成效等为主要考核点,由实践教学教师在学期学习第二周内负责评定。最终由理论教学教师负责汇总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并录入教学系统。

五、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教学监控与评价

1.课程监控

由“监测机制+监测方法+反馈机制”等为要素构建人文教育课程监测反馈平台,即思政与人文社会科学部将选聘人文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专职干事1名,负责期初、期中、期末课程计划、课程运行、课程检查、课程评估与信息反馈等工作,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员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正解决,以保证课程质量,保持课程资源的持续更新等。[3]

2.课程评价

每学期,根据人文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情况,对人文教育课程进行等级评定。对于连续2个学期达不到选修总人数20%的选修课程模块及课程,确定为不合格课程模块及课程,需要课程再开发、再构建、再设置;对于连续2个学期课程考核分值处于末位的必修课程教学专题,评定为不合格课程专题,需对课程内容再整合、再构建、再设置。

3.评价运用

对于连续2个学期达不到选修总人数20%的选修课程模块及课程,确定为不合格课程模块及课程的,连续2个学期课程考核分值处于末位的必修课程、评定为不合格课程专题的,分别给予1个学期的整改开发试用期,在整改开发试用期内仍达不到考核规定的,面向全校重新聘任课程负责人。对于专业教学团队中必修课程不合格专题内容连续2个学期达到30%以上,选修课程不合格课程连续2个学期达到60%以上的,面向全校重新聘任专业负责人。

参考文献:

[1]陈映;新型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王旭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6年

[3]何祖建;走出当下人文素质教育困境的选择[N];光明日报;2009年

篇9

(安徽新华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摘 要:本文以本校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专业定位、校企合作、内部潜力挖掘等方面工作的介绍,分享应用型IT人才培养的一些做法,旨在探讨如何提升应用型IT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IT服务外包;应用型;专业建设;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29-02

基金项目: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皖教高〔2009〕9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01139)

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各类人才培养中规模最大的一类[1].为了提高这一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各个相关学校都在进行着不同的探索,我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针对每个专业均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为专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不断打造专业特色.下面就以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介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做法,以供学习交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被批准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并有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IT服务外包示范实习实训中心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支持,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1 改变专业定位,形成自身特色

借助安徽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和合肥市作为全国服务外包试验区和科技城之一的优势,对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定位多数趋同所面临的问题,在省内较早改变人才培养定位,并在安徽省率先建立省级“IT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IT服务外包示范实习实训中心”,为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为:面向IT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业操守,具备较强英语和日语应用能力,达到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集成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嵌入式、软件服务外包领域专业技术与技能,能从事网络设计及实施、软件开发与测试、嵌入式开发等岗位的国际化软件服务外包领域的中高级应用型IT人才.

2 坚持校企合作,做好专业建设

坚持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完成课程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室,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校企合作共同将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3].

先后邀请了省内外等同类高校以及科大讯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达内科技等企业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确定本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增加服务外包相关课,加强学生英语、日语听读写说能力,开设IT职业英语、IT职业日语等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使用英文教材.培养过程坚持“3个不断线,1个强化”:即(1)四年外语学习不断线,(2)四年专业实践不断线,(3)四年素质与思政理论教育不断线.(4)强化应用技术实训,开展IT服务外包教育.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特别是最后一学年的教学完全在企业或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完成,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互换学分,且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也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完成.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都是到大中型IT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工作,学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无缝对接.

在此基础上,还就共同完成产学研究项目、共同开发应用型教材、共建实验室、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方面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目前合作成效已经显现,为应用型IT人才培养奠定了很好基础.具体产学研合作成果统计如表1所示.

3 内挖潜力,助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

3.1 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探索IT服务外包人才成长路径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在教学方法上,集知识传授、现场观摩、实际操作与技能培训为一体,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小组协作为一体,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程群建设为载体,整合相关知识点,合并相近课程.此举既适当减少了教学学时,又达到知识合理衔接,起到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衔接,专业课与岗位职业需求相衔接的作用.同时在考核模式上也进行了相关改进,更加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适当弱化纯理论的考核,使考核更加合理.

为此我们构建了服务外包人才能力成熟度模型(教学质量动态评估体系),将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与监控专家戴明循环管理法——PDCA方法应用到教学管理中,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在管理素养、专业技术素养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研究其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建议与改进方法.经过与企业的调研、合作、座谈、校企专家建议、反复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班实践,包括对日、对欧美外包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从学生的能力素养、管理素养、能力标准三个维度考核IT服务外包人才,总结出IT服务外包人才成长路径,如图1所示.

3.2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

从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不断完善专业与课程质量标准,形成与企业应用能力体系相一致的课程模块标准体系,如图2所示.建立健全计算机应用、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三个课程群,通过不断建设,每个课程群力争建设1~2门精品课程,3~4门特色课程,同时与企业合作编写课程配套自编教材和讲义.同时,加强学生英语、日语听读写说能力,开设IT职业英语、IT职业日语等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使用英文教材.培养过程坚持“3个不断线,1个强化”:即(1)四年外语学习不断线,(2)四年专业实践不断线,(3)四年素质与思政理论教育不断线,(4)强化应用技术实训,开展IT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教育.

3.3 构建了“三级”管理与运行机制,确保管理运行顺畅

为保证管理运行顺畅,我们构建了“三级”管理与运行机制,具体如图3所示.

3.4 设立安徽新华学院IT服务外包培训中心,提升学生围绕IT服务外包就业的综合素质

为做好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在安徽省商务厅、合肥市商务局支持下,成立了安徽新华学院IT服务外包培训中心,制定了中心管理办法并开展相关活动,就IT服务外包人才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多次参与全国服务外包中心来合肥开展的研讨活动,获批安徽省振兴计划“基于IT服务外包人才标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重大教研项目1项.

4 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建设成效

通过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群较非实验班级平均分数提高4.1%,计科专业课程群较非实验班级平均分数提高5.3%,服务外包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等考核效果都较好.学生英语、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率显著提高,四级合格率达到71.2%.2012年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获批10多项;特别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全国、省级创新大赛(全国软件设计大赛、省级机器人大赛、单片机大赛)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奖学金等,比例上升20%.教师在教科研立项工作质量、数量稳步提升;教科研成果丰富多样,论文、出版书本、全国课件比赛、青年讲课比赛、教案讲稿比赛等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在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达到和保持了98%以上的就业率.在专业符合度与服务地方上有明显的提升,以2013届为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以查显示,有80%上的学生毕业后仍然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有75%以上的学生服务于安徽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符合度较高.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普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以上市企业科大讯飞为例,2014年一次性从实验班招聘14名同学,这在很多一本类院校等很难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3(18):24-26.

〔2〕余立新.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

篇10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音乐类社团;建设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大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意识到各类社团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影响力,深入钻研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校社团建设新模式然而,目前我国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和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未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联系,影响了社团功能发挥,不利于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研究校园文化视角下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校音乐类社团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音乐类社团的功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所开展教育教学等一系列工作宗旨在于将学生培育成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质人才音乐类社团富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学生校园生活中可通过极强实践性、创新性指向,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音乐作品中蕴藏着感人生动的艺术描绘与思想情感,可激发欣赏者情感共鸣,令学生在熏陶与感染下,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高校音乐类社团组织开展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可促进学生创造精神与想象力全面发展,激活学生主观情感,有助于学生个性健全、健康发展,进而构建起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1](二)校园文化给音乐类社团提供发展环境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于学校成立之初,远远早于音乐类社团的诞生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学生音乐类社团的发展仅有100余年历程,想要更好地发展音乐类社团,就离不开良好环境的支持,高校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给音乐类社团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促进音乐类社团持续完善,使其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融合到一起

二、目前我国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素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水平和效果呈现不断提升良好发展态势,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校园文化生命活力与艺术气息然而,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团指导不力,重视度不够大部分高校不够重视音乐类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所投入的支持、监督、管理、宏观引领不足,没有建立健全成熟的音乐类社团管理模式和社团制度很多高校并没有为音乐类社团配备专职教师与专职管理人员,有些学校虽然配置了这些人员,但工作量始终未计入,造成这些工作人员不关心、不支持、不主动参与音乐类社团活动再加上社团新老成员衔接不够紧密,宣传培训力度不够,甚至有的社团活动严重趋于商业化直接影响音乐类社团的长远健康发展(二)社团经费有限,支持不到位部分高校受经费影响,由于没有专项经费保障,社团的日常运营仅靠学生所缴纳的会费来维持在筹备大型活动中,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加之部分学生筹资能力不强,外联工作经验欠缺,导致音乐活动无法定时定点顺利开展,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三)硬件条件欠缺,活动场地受限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但音乐类社团硬件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音乐社团缺少钢琴、电子琴等音乐乐器,甚至没有排练厅、形体房、合唱指挥多媒体教室、活动中心及演出地点等固定的活动场地学校现有的硬件条件设施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音乐类社团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三、校园文化视角下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的特点

(一)社团竞争自由性与内容现实性高校音乐类社团之间具有竞争关系,从校园文化视角出发的音乐类社团竞争应是自由且健康的,社团由学生自发构建,高校管理部门一视同仁对待各个音乐类社团,音乐类社团从经费、场地、政策支持等多方面进行自由竞争,在优胜劣汰机制下留下的音乐类社团更加优秀,所营造出的竞争氛围充分提高了成员竞争意识和综合素质,锻炼了成员社会生存能力[2]现代大学生十分关注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新闻,尽管身在校园却心系天下事,音乐类社团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现实生活开展,保证活动内容的现实性(二)社团视域广泛性与组建自发性高校音乐类社团在原则与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学校不限制社团活动内容,促进成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各个音乐领域都能够被纳入音乐类社团活动范围,可同时涵盖民族音乐、民间音乐、西方音乐、古典音乐等多个音乐领域,具有明显的领域广泛性特征音乐类社团的形成是高校学生自发组建,并不是高校下达的行政命令,所以具有组建自发性特征,能够展现出音乐社团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学生自发聚集在音乐类社团中,并未受到强制的社团约束影响,成员社团活动有很强自主性,因兴趣爱好相同,彼此之间处于平等地位,音乐方面有明显特长的成员得到认可,担任社团重要职位(三)社团行为辐射性与自律性高校音乐类社团建立了社团章程,自我管理按照章程开展,此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音乐类社团中的自律性作用,成员在按章程组织开展社团音乐活动,逐渐学会依据章程办事,掌握了怎样遵守和维护章程制度的方法,体现个体性格和特长遵循社团发展的整体价值音乐类社团活动促进了成员特长与爱好发展,成员在活动中持续受益,是社团活动的宣传者与效果辐射者,对社团以外学生和社会群体产生影响,促进越来越多高校学生参与音乐类社团活动,积极发展爱好特长不仅如此,音乐类社团活动成效还包括能力素质、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方面的辐射内容,这些方面的进步发展,可以给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甚至校外社会文明发展产生积极辐射影响

四、校园文化视角下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策略

(一)教育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在坚持改革开放战略的国情背景下,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愈加重视全才培养与专业人才培养面对新形势,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要与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加大对音乐专业人才的科学培养,顺应时展趋势,给学生专业学习、健全成长提供优质环境条件,使学生可以成为社会需求的新时代人才例如,音乐类社团活动可与学校音乐教育进行结合,一方面延伸音乐课程教育的时间、空间与平台,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与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促使更多大学生加入学校音乐类社团建设中,凸显个性特长优势,增强社团核心竞争力,在实践活动中获取健康、全面的情感体验,促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升,同时得到锻炼综合素质的机会(二)思政工作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思政工作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将思政工作与学校音乐类社团活动有机结合,能够将音乐类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联系到一起,给学生提供创造精神财富的广阔阵地通过学校职能部门对音乐类社团活动的思政指导,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创作、设计、组织、开展方向正确,具有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起到塑造成员与其他群体正确价值观念的作用,令社团活动时刻与我国主流思想相符[3](三)建设信息化交流平台自信息时代到来后,信息化建设成为各领域发展重点,高校音乐类社团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时,应积极建设信息化交流平台,加强社团活动推广力度,把握当代大学生多为“网民”的现实特点,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提升社团发展速度例如,高校可以为音乐类社团提供社团免费网站的校园网建设支持,借助校园网宣传音乐类社团活动,促进社团成员与其他学生交流联络,缩近学校各个音乐类社团之间关系,加强指导教师与音乐类社团之间的联系,提升信息交流效率和价值学校还可通过社团建立的信息网络平台,便于管理音乐类社团活动,减小管理社团活动的投入成本,优化完善音乐类社团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工作,发挥出互联网在高校音乐类社团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令社团活动变成学校音乐教育、审美教育的特殊文化,强化音乐类社团的建设意义,赋予其传承与发展文化精神、音乐文化观念功能音乐类社团积极组织高校学生开展音乐活动,既优化了校园生活,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同时也在校内树立起健康正确的文化观念,全面提高了高校学生文化素质与综合能力,给予了高校学生性情更好的熏陶(四)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了创建高校音乐类品牌社团,学校既要提高学生干部能力与教师业务素质,也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其他学校音乐类社团发展管理的可取之处,吸纳先进经验,促进音乐类社团的可持续发展[4]在具体实践中,学校要加大音乐类社团建设的投入力度,为社团发展夯实基础保障,提供固定完善的活动场所,鼓励成员与时俱进创新音乐类社团活动架构体系,通过“讲座”“技术指导”“音乐比赛”等多样化社团活动,加深高校学生与校外群体对音乐文化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音乐理解与表达能力,打造品牌社团,持续开拓创新,让音乐类社团建设在校园文化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要从校园文化视角出发,发挥出音乐类社团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功能作用,同时利用良好校园文化为音乐类社团发展提供优质环境,根据学校目前音乐类社团建设现状,思考其中不足之处,把握校园文化视角下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特点,制定并采取相应策略,提升音乐类社团建设效率与水平,注重对音乐类社团发展的引导与科学管理,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海城,赵永霞.艺术类社团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参花,2019,12(10):129-130.

[2]田常武.论社团建设对校园文化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7,8(78):196.

[3]王甜.当代大学生音乐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艺术品鉴,2018,000(018):59-260.

篇11

关键词 两地三区 财经类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逐渐形成“一校多区”办学新格局。作为广西区内唯一一所经济管理类专业较为齐全的财经类院校,广西财经学院也不例外,出现“两地三区”办学实践,即学校现有明秀校区、相思湖校区和防城港校区三个校区,分别位于南宁和防城港两个地区。“两地三区”办学模式进一步拓展教育发展空间,弥补教育资源不足,增加竞争优势。但是,校区的分散、学生人数的增多、师资队伍的紧缺,加上“90后”成为大学生主体,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呈现多元复杂化趋势,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弱化。因此,在“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财经类人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课题。

1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在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力和效用特征及其所特有的效能属性对大学生这一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我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取得很大成效,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受办学资源及其条件的限制,我校出现“两地三区”办学新格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因此面临空前挑战:

一是财经类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势。随着“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量信息的涌入,易使思维观念较活跃的财经类大学生在勇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和信息的同时缺乏自控与分辨能力,增加他们鉴别思想政治是非的难度,导致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个性心理发生极大变化。随政治、经济与文化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的激荡与冲突,社会环境的多样复杂化,更使财经类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势,对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很大负面影响。

二是“两地三区”办学格局的影响。在“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校区数量增多以及区位分散,学生思想教育成本随之增加,各种教育管理资源未能有效共享,校园整体风气和文化缺乏统一性,学生交流受到限制,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力量不足,这些都无形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力量,降低工作效率。

2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分析

2.1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制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纵深领域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密切,西方不良的文化思潮、没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透,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对思想观念活跃的财经类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出现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念扭曲、责任感缺乏、诚信缺失等现象,增加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等时代特性的作用下,获取信息的同步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信息隔离与净化难度,致使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用度降低,有效性受到挑战。

2.2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然而,由于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落、家庭结构不健全、非正规的家庭教育等,让部分学生从小就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当前,在“90后”大学生是整个家庭生活轴心的背景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若不能与学校思想教育的过程有效相结合,甚至在内容上、方式上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相违背,就会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干扰,影响其有效性。

2.3学校“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的影响

2.3.1校区数量多和区位分散,资源未能有效共享,难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两地三区”办学最大特点是校区分散,且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决定各校区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对沟通与协调要求很高,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校区间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矛盾,处理不好,会分散或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一性、一体化发展;校区的增加,虽为学校扩大招生提供便利,但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投入更多人力、财力及精力,思政队伍压力增大,工作难度相应增大;异地多校区办学,不同地区不同校区差异性较大,各种教学设施、体育场所、实验实训基地及图书资料等有形教育设施与资源难以形成实质性共享,且处于“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状态的相思湖与防城港两个校区,各种有形教育设施资源一时难以满足招生规模的需求,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落和对学校不满,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

2.3.2校园文化氛围欠缺,难以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环境

处于“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 状态的两个校区,由于多方面条件有限,学术文化交流较少,第二课堂活动规模和质量不高,缺乏大学浓厚的学术科研气氛和历史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难以形成;因地域、交通、经费等原因,长驻教师较少,上课教师流动性大,学生难以与教师进行多维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进驻两个校区的都是低年级学生,造成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接触不多,交流不足。学生缺乏与都市文化、校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缺少教师的“言传身教”与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易使他们无法受到浓厚的传统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致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明显。

2.3.3思政队伍力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开展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两地三区”办学条件下,学生思想教育事务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面临人手不够、力量不强的困难;在整个思政队伍中,存在着半路出家、脱离原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暂时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相对不足、多数人任领导职务,未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业对待等现象;部分思政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和情感投入,缺少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未能建立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影响教育效果。

2.4财经类学生的片面认识

不少学生以为自己是学财经专业的,掌握经济管理类知识即可满足社会需求。加上多数学生在校园中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表现的具体形式存在一定反差,让他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往往只注重事物表面而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做事、看问题带有一定主观片面性。因此,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什么实际价值,不轻易被认可,很多人持轻视乃至忽视态度,甚至因此而产生排斥心理,不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财经类专业课程繁重,学生面临将来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他们把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争取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择业的挑战,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则无暇顾及,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3.1从精神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坚持以当今最前沿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财经类人才为目标,强化办学理念,整合、提炼形成“财经人”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学精神”,深化拓展我校“弘德、明毅、和谐、日新” 大学精神教育内涵,丰富教育形式;联系学科背景,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具有财经类院校特色的校训校歌,积极构建反映时代精神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风教风学风宣传教育相结合,以加强学生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为保障,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师德师风大讨论,推广“师德标兵”、“教学名师”评选,推出“教授谈学风”项目,以网络评选“嘉和励学金”为平台,举行“学风建设”推进大会,开展“文明生活每一天”学风督导,以真挚和谐的校风熏陶学生,以敬业务实的教风感化学生,以刻苦奋进的学风激励学生,提高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成效,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弱化的弊端。

3.2从物质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以财经类院校特色为视角,整体规划与建设各校区校园环境。通过增设校徽、校训及大学精神等标志性符号的方式对各校区校门、建筑、园区、道路等进行统一布局与整体规划,以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校友、企业、企业家命名校园内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公寓楼、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物、实训基地以及文化广场;结合学校历史,挖掘文化内涵,利用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重大事件等设计富有文化特征的人文气息;从教育和艺术高度,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文化特征的人文景观,如喷泉、假山、园林等景观的创意布设及美化绿化,以及在道路、活动广场等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熏陶,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有利外部条件,从而达到加强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目的。

3.3从行为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建立社会―家庭―学校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密切与学生家庭联系,形成渠道畅通和定期反馈的互动式双边关系。加强与社会合作,利用有利社会资源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社会化;立足学科专业特点,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全过程,在保证经济管理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等理论课教学基础上,每门课程穿插育人内容,用生动精炼的具体事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实习, 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大学生“三下乡”、“实岗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了解和服务社会,锻炼意志,体验生命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校园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开通红色专题网、博客(微博)、成长成才论坛、学业与人生讲坛等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以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校情通报会”、“校长在线”、“广西新发展 厅局长走进校园”系列报告会及“一院一品”等大型精品校园文化项目,安排学术前沿讲座、人文讲座、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等文化交流活动,为“两地三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更多面对面互动沟通机会,以强化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热爱,形成“两地三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合力化。

3.4从制度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坚持以制度为抓手,建立“两地三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席会,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会议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定期召开学生工作委员会,举办“两地三区”学生思想状况研判大会,健全学生思想分析制度;建立和完善分层次、全方位、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有针对性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健全教学―管理―服务三大系统“人人有责,齐抓共管”责任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各校区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身上,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健全思政队伍建设制度,增加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大职业培训培养,提高整体素质,为他们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考核机制,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量化,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考核制度,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反馈系统;从思想建设、宣传、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都来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婷婷,张媛媛.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09(21).

[2] 韩华.制度安排: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3] 陈玲,谭玉成,梁军.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1(10).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CADC竞赛

航空航天模型对飞行器探索与发展至关重要,更是培养优秀航空航天人才的有效途径、载体。由行器特殊的空域环境,任何的创新改进实践飞行都存有极大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充分利用航空航天模型良好的像真缩比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对飞行器前沿技术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ChinaAeromodellingDesignChallenge,简称CADC),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举办的一项重要竞赛,因其竞赛水平高、规模大、影响范围广,与美国世界大学生航空设计大赛(SAE)、欧洲大学生载重飞机设计大赛(ACC),合称为世界高校科研类飞行器设计赛三大赛事。该项赛事以体育竞赛为平台,结合国防、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家重点科研任务,通过参赛选手自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进行缩比验证飞行,检验创新作品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有效挖掘、拓展高校学生及科研院所相关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为航空工业和国防建设搭建一个发掘创新后备人才、检验创新作品的平台。此外,通过对该课题研究与实践,有助于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双高建设、扩招的背景下,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航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扩大学校在行业里的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分析

现阶段由于训练队管理与训练标准化、系统化不足,以致队员实际水平层次不齐,在应对突况与学院临时任务时,常出现匹配不足情形;日常的管理模式与一般学生团体组织不多,队员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不够;制作室日常管理以及设备、工具、耗材管理不到位,容易出现杂乱、物品遗失、工具电器非正常损坏等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外场操纵飞行训练时,因人为因素或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时有模型坠毁、公共物品损毁现象;训练队队员所属专业涵盖学校工、理、文、经、管等各个专业,学科基础差别太大,难以组织统一有效的培训教学,更无法制订统一的培养方向;学生分布于不同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日常管理制度存有差异,无法进行有效协调来统一时间开展相关的理论技能、实践培训教学;虽有学校和训练队所属主管院系大力支持,由于大一学生涉及较多的公共基础类与基础实训类课程,而该类课程又分属不同学院负责,在特殊备赛时期或校内外执行临时任务期间,需要与各任课教师协调请假,即使请假成功,也会影响学生课程的日常考勤成绩,降低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日常训练过程中,由于航模飞行训练的特殊性,为充分保障人员、设备安全前提下,需要较为开阔的场地、空域保障,与场地主管部门协调困难,训练任务难以实现可持续性衔接;训练与购买航模器材经费审批、报账流程繁琐,常需要项目负责教师前期垫付费用,甚至偶有出现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才全部兑现完相关费用的情况,这些都直接影响训练效率、质量。该竞赛结果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包括队员训练水平、临场发挥、队员身体与心理素质、装备性能、天气净空环境、无线电干扰等。在相关保障体系上,针对师生付出、取得荣誉方面,均缺乏切合实际的奖罚制度。

二、优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立足学校实际,不断总结训练队多年训练、参赛组织经验;优化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开发培训教学资源;以CADC竞赛为目标导向,从实质上提升航模队学生的整体水平,普遍达到竞赛要求;充分锻炼学生创新性思维,改进参赛模型,实际验证转化成果,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活动;随着队员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将承担更多的校内外航拍、航模表演、航模培训任务,并进一步助力校企合作项目、精准科技扶贫等工作,逐步形成校航模队航空类专业多体系优质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三、实践与策略研究

通过吸引校内航空类专业学生加入校航模队,以CADC竞赛项目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各种专业基础理论图1校航模队航空类专业多体系优质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系统学习、技能培训,动手制作、操纵飞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充分备赛和与各大高校选手同场竞技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拼搏精神等,收获荣誉与友谊;充分发挥出校航模队航空类专业多体系优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需要对每个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讨论,立足学校实际,总结校航模队多年的参赛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指导策略。(一)制度体系。各类组织、管理保障制度,必须切合学校发展实际,不与学校日常管理、常规教学活动发生冲突,合理利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间隙进行航模培训学习;制订训练队阶段性任务、备赛任务等,并做好过程培训质量把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发挥出制度体系的积极保障作用。(二)培训教学资源体系。成体系的培训教学资源建设至关重要。随着竞赛项目、规则的变化,以及日常任务的需求,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并逐步涵盖基础航空专业理论知识、常见航空模型种类、航模器材、制作设备与工具、模拟遥控飞行、实际操纵技术、实践任务技术、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做到教学资源全面、成系统,能够适用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习者。后期根据需要,设计拓展针对队员体能、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方面的特殊培训资源。(三)科研创新实践体系。队员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应及时发现参赛作品、任务设备等不足之处,发挥个人聪明才智,不断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改进方案,以培养团队创新科研能力为重心,真正提升团队竞赛水平,并获得荣誉。借助经过实践检验的改进方案,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升个人的科创能力,并进一步参加教师主持的各类校级项目。(四)综合任务应用体系。积极承担校内外航拍、表演任务,在实践中检验、提升队员综合任务应用能力;与各高校航模队、相关无人机企业广泛交流合作,帮助完成企业任务;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援助地方服务社会,加大对外航模科技扶贫,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四、建设成效

(一)对标行业标准,整合校企资源,搭建产学研平台。航模竞技平台主要依托航空类专业,融入产业,与部队及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集聚行业资源,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助推区域产业升级发展,搭建各类产学研平台。(二)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不断拓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专业资深教师担任航模队指导老师对训练队日常规范化管理,制订了标准化训练培养方案;借助专业优势、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参赛队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模型制作工艺技术、备赛准备训练等,以赛促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基于航模竞赛指导老师带领学生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创新创业,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技术研发和技能操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立足需求,实施“四个投入”。1.队员投入航模竞赛勇于创先争优。航模训练队成员,积极参加航模竞赛,与各大高校同场竞技,磨练技术,赢得了荣誉,扩大了学校影响力。2.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实现优质就业。学生在航模科技创新和实践制作过程中,开拓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在实践运用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积极申报发明杯和双创项目,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从事航模运动的学生对专业认可度高,投身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优于其他同学,同时从事航模运动的经历也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择业过程中,广受航空类企业的好评,实现了优质就业。3.教师投入专业教学助推科技创新。专业教师在航模指导的过程中,发现了专业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不断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备赛阶段,借助各类航模产学研平台,教师带领学生不断改进与提升参赛模型研制水平,在相关技术领域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攻克技术难题,助推科技创新。4.学校投入社会服务实施精准扶贫。学校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积极探索利用专业优势,开展科技扶贫,谋划乡村振兴的新思路。近两年来,为对口扶贫点捐赠航模设备100余套,指导建设航模兴趣班并完成师资培训,开展航模表演及航空夏令营知识讲座;为扶贫点培训飞手,引导与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无人机防火、防灾及智慧牧场等项目,切实推进科技扶贫工作。(四)“航空报国,追求卓越”课程思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航空精英人才。在航模运动中,坚持将“航空报国,追求卓越”融入学生思想教育里,推动课程思政,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从事航模运动的学生都具备吃苦耐劳,持之以恒,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品格,每一位成员都成长为推动区域航空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精英人才。

五、结语

篇13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82-03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和职业态度等方面。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毕业生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展现出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仅靠单一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企业在招聘和使用人才时,越来越重视人才在专业技能之外的隐性职业素养。因此,为适应社会行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加快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已成当务之急。笔者拟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的实际出发,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研究职业素养培育的意义,理清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学院理论、实训、实习、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对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可行途径进行探索。

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意义

能有效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的最直接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步入社会。在求职过程中,企业不仅要考察毕业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还会关注求职者的潜在个性、沟通能力、工作态度与诚实守信等品质。一部分毕业生专业水平较差,无法满足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一部分毕业生虽专业技能水平较好,但终因不注重细节、不善于沟通等职业素养的欠缺最终失去心仪的工作;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初入工作岗位,没能很好地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粗心浮躁、耐性不足,短期单一重复的工作就让他们失去不断积极进取的动力。因此,除了专业技能外,如何在用人单位面前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加分,提高自我岗位适应能力,对毕业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高职毕业生,都已是“90后”,他们思想活跃、聪明灵活、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可能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缺乏吃苦耐劳、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或是就业定位不明确,一味追求体面高薪、社会地位高的工作等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事业的长足发展。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就是帮助从业者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岗位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更应着眼于帮助学生对自我准确定位,关注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高职学生必须及时有效地加强职业素质培养,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在与其他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学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为他们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影响高职生职业素养提高的主要因素

学校开设课程过于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而忽略了职业素养培育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目前,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多门与专业相关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并不断增加“教学做”一体化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在课程设置中,职业指导课程多是选修课,有的甚至没有职业素养的相关课程。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职业技能得以提高,但职业道德、职业思想与职业行为习惯的提升却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

专业教学脱离企业文化 在讲述专业理论课时,存在过于偏重专业知识的现象;在实训课程中,存在过于强调个人动手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现象,至于企业文化中的工作模式、评价体系、组织纪律等方面的东西涉及很少,甚至根本无从涉及。学校的专业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意识培养,使他们具备明确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

职业素养培育缺乏专业针对性 专业不同、就业岗位群不同,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与行为习惯也不同。学校的职业指导很少能够结合具体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指导与咨询工作,学生普遍缺乏参与热情。

职业素养培育没能有效结合学生的特点,效果欠理想 “90后”学生基本上以独生子女为主体,加之家庭环境与中小学教育等方面的局限性,造成了学生个性突出的特点。也就是说,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过程,并非消极而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而是一个能动积极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放弃内容空洞的灌输式教学法,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全力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心理素质,最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可行途径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12月17日,从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2012年度立项建设学校启动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中获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审核,这标志着学院的骨干院校建设进入了全新阶段。

在骨干院校建设的方案中,学院专门制定了“职业素养培育体系”项目,秉承“厚德、尚能”的校训,通过“唱响一个主旋律、占领两个主阵地、拓宽三个主渠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方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活动,逐渐形成了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可行途径做一些简要分析。

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系统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从专业、职业认知教育入手,按照培养专业职业意识、激发爱校爱岗之情、化育忠诚敬业之志的教育路径,着力建设“122工程”,即“一个标准、两个渠道、两个基地”。

1.制定职业道德培养标准。根据不同行业、职业的特点,结合我院专业群特点,通过社会调查,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专业群职业道德培养标准。

2.深化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注重提高实效性;完善思政课教师下厂顶岗实践、指导带领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加强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3.开设“职场人生”讲坛。邀请企业家、劳模、技术能手、专家学者、优秀校友及本校教师,举办与企业家面对面、人物访谈、校友报告会、社会实践体验分享等系列活动,演绎精彩职业人生,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树立积极主动的职业态度。

4.建设职业素养体验基地。充分利用“厂中校”、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及订单单位的教育资源,共建职业素养体验基地。建设期内每个系争取与2~3个订单单位实现“人才培养”和“职业素养体验基地”的“双挂牌”,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5.建设志愿服务活动基地。进一步培养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完善院级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计划建立系级志愿服务基地15~20个。

构筑职业行为训练系统 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本系统按照职业生活领域的行为规范,通过建设“122工程”,即“一个标准、两个平台、两个训练”,促使学生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完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评价考核标准。引进现代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邀请企业管理专家帮助设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通过对学生在教室、宿舍、实习实训等场所的行为管理,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生活、学习实践的行为细节,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2.完善职业技能提升展示平台。为配合“双证书”制度的实施,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职业技能大赛,将国际通用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培训、比赛活动内容,邀请企业代表参与活动的设计、指导和评比,试行任务和项目负责制的比赛活动模式,进一步完善我院品牌活动——“大学生技能节”。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的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3.构建学生职业心态—行为训练平台。以职业心态—行为训练为核心开发系列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主动的行为习惯,在前期探索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扩建心理健康中心,建成多个功能室(心理素质评估测量室、团体辅导室、沙盘室治疗等)。

4.开展职业形象及礼仪训练。为学生提供职场形象建议和专业礼仪训练,促进学生提升内外气质和礼仪修养。选送部分教师参加形象设计和礼仪培训,并参加顶岗实践,以了解企业、岗位要求,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服务,并聘请企业代表参与培训指导。

拓展职业素质能力系统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职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找到自己的“能力短板”;搭建职业素养拓展平台,制定拓展训练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未来职业所需的素质能力。

1.提供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组建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参与的教育指导团队。开设《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课程,引导学生确定人生目标,积极探索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生涯规划,包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计划。利用大学生心理普查测评软件等,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意见。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就业系列辅导活动(走进职场、职场应变、职业发展、自我保护和迈向成功等),助推学生取得职业成功。选拔一批教师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CDG)培训,并取得从业资格证书。

2.建设大学生星级社团。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为学生发展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等未来职业必需的能力素质搭建宽广的组织平台。不断丰富社团种类,成立一批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社团,80%的专业技能型社团指导教师聘请企业代表担任。制定“学生社团星级评比方法”,将50%的社团建设成为五星级社团。开辟相对固定的学生社团活动场所。

3.成立大学生艺术团。通过开展各类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建立学生参加大学生艺术团学习学分制和考核制。成立艺术教研室,面向全院学生特别是服务类专业学生开设《音乐欣赏》、《形体训练》等3门左右的选修课。完成场地和训练器材建设,引进或聘请专业教师担任艺术团的指导教师。

4.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积极扶持各专业学生组建创业团队,主动面向市场,开展创业活动,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家为创业导师;成立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会。选送本校相关专业教师参加创业指导的专门培训,建成2~3个学生示范创业项目。

整合职业素养培育环境系统 发挥区域优势,将“光谷精神”和现代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导入校园文化,秉持“厚德、尚能”的校训,使学生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体悟、成长。

1.构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校园环境。结合学校的道路命名、景点布设,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四进”工程——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网络、进头脑,营造企业文化“无处不在”的氛围,使学生的校园生活与企业文化实现“无缝对接”,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2.建设“学校品牌展示室”。通过图片、文字、影视、多媒体等多种展示媒介,分别设置学校重大教育成果展示区、主要就业行业(企业)品牌展示区、优秀专兼职教师事迹展示区、优秀校友成功案例展示区、品牌文化活动展示区等,使学生充分感受我院文化精神,增强对学校及专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延伸职业素养培育环境的建设。通过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企业文化体验计划,举办“优秀企业文化宣传周”、“创新科技成果展”等,引导学生参观展览,开展德育基地调研,进行实习工场体验,帮助学生早日感受企业氛围,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目标。

建立职业素养保障系统 出台《职业素养培育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职业素养培育工作机制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提供领导保障、组织保障、思想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

1.建立健全职业素养培育工作机制。将本培育体系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成为学校发展战略。党委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的意见》,成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组成由党委宣传部、学工处牵头,团委、教务处和系部参与的工作班子。

2.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修订《学生顶岗实习跟踪辅导制度》,以实地辅导和远程辅导两种形式送教到厂,管理到厂,对学生的职业态度、道德、行为进行跟踪考查和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强化学生“敬业、务实、诚信、协作、创新”的职业核心素质。修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第二课堂管理办法》,修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选修课学分计算办法》,以规范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及课时申报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的各项活动;修订《学生职业素养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态度、活动参与度、日常行为表现等进行详细记载,为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真实客观的学生参加职业素养教育活动的情况;完善《毕业生职业素养跟踪反馈制度》,建立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跟踪反馈档案,长期开展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用人企业单位满意度等调研,了解我院毕业生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及时修正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蒋燕,谢军.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实践环节建设浅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0(8):129-131.

[2]万晖,饶勤武.“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与重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1(34):76-78.

[3]陈静,王繁,喻柯力.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8-60.

[4]王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30-132.

[5]徐洁.论“90后”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1(11):162-163.

[6]杨婉,邬瑞斌,邓志锋.基于企业文化的当代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0(11).

[7]许陈红.以校企文化互动培育高职生职业素养[J].职业,2009(11).

篇14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粮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教育部鼓励职业教育开展以现代学徒制来实现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以此来实现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现代社会发展对于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这也促使各行业开始与职业教育展开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并在职业教学中纳入各行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本院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过程中,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极为重视,并在实践工作中进行不断探索,从而提升自身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在近几年人才培养工作中,主动落实新要求,将“三全育人”、“课程思政”、“1+X”证书试点以及现代“学徒制”试点等落实到实际教学改革中,以2019级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将专业设置积极对接产业需求,实现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等的有效对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本院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方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粮食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自身的特点,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对学生专业知识教授的同时,还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过程中,根据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的特征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培养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充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其毕业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粮食、食品行业,能够从事粮油运输管理与出入库作业、粮情检查、粮情控制与处理、粮油质量检验、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粮农食品安全评价等工作,成为社会优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以就业为导向,本专业与象屿集团黑龙江分公司、益海嘉里齐齐哈尔分公司等企业合作,针对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采取现代学徒制的模式进行教学,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1.素质要求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具备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同时还要强化其责任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自我管理,具备较强的职业规划意识。通过开展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在工厂内进行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强化其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使其在校期间即完成职业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操作习惯,并对工作认真负责,勇于在工作中进行开拓创新。2.知识要求对于粮油储藏与检测专业学生而言,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熟悉粮油储藏与检测常用仪器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同时,还要掌握粮库智能化相关信息管理知识,熟悉粮油储藏与检测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以及粮农食品相关标准、质量检测及安全评价等相关知识。3.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后,社会对其能力要有较高的要求。其本人能够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农产品食品检验等职业的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能够制订并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计划,按岗位责任制及文明生产的要求参与生产作业过程;能够独立完成和组织实施粮食质量检验、油料油脂质量检验以及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等工作,并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能够对谷物、油料原料等粮农食品进行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

(三)人才培养方式

采取先招生后招工的方式,并对招生的学生明确其双重身份,即不仅具备职业院校学生身份,还具备企业员工学徒的身份。具体的培养方案由本院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并明确课程标准,及开发新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徒工作实际和企业生产育训结合,在岗培养、工学交替,将企业的真实生产、服务项目引入专业,引入课堂,使学生既能够在校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又可以通过企业真实岗位的演练,不断提高实操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最终将企业的岗位技能评级与学生技能职业资格考核相融合,即实施“学历证书+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粮油)仓储管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二、职业范围与专业课程体系

(一)职业范围

本专业订单班主要面向象屿集团黑龙江分公司的职业岗位需求,从事粮油仓储管理或其他农产品检验、粮食深加工生产相关质量控制等工作。

(二)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学徒岗位课程)。具体要根据国家教学标准要求设置具体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同时还要结合企业最新技能标准规范,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尽可能与职业及岗位工作等内容进行对接。1.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党史国史、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社会实践、实用英语、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2.专业课程模块,如表1、表2所示。

三、基于本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还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本试点在借鉴优秀的管理和实践经验时,也对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规范“双导师”教学团队

“双导师”教学团队在现代学徒制建设中至关重要。校企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和教学管理,需要学校遴选的骨干专业教师与企业遴选的优秀技术骨干通过身份互换的方式共同推动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院校需要制定校内专业教师的认定标准,即要求专业教学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同时在实践经历和科研创新方面也要有优异的表现。相较于校内导师队伍,企业方面相对薄弱。为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建议将企业培训导师队伍的建设标准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规范化。

(二)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征是实际、实践、实用。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基于学生这一中心,强化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通过任务驱动及项目导向开展实践教学。教学形式上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所以校企均需要具备实训设施齐备的实习实训基地。

(三)搭建“校企共赢”的育人平台

本院立足于教书育人,更重视学生能否通过培养获得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所以要求企业能提供粮油仓储管理、粮油质量检验等相关的实习岗位;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粮食行业的主流技术。而且企业还要能够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规模,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要配备具体的指导教学,及时对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各种问题进行指导。而企业立足于发展盈利,更看重效益。

(四)探索灵活机动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具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要确保灵活性和机动性,因此要积极探索对该培养模式更具适应性的教学管理机制,积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强化教学质量监管。同时企业也要加强相关管理和保障制度建设。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重要的保障。

(五)完善毕业资格与职业资格体系标准建设

非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通常通过在校学习,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并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议要求学生至少获取一个与专业技术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相关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更应着眼于完善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与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将不再由学校方面主导,而是侧重于由企业引入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

(六)构建人才培养效果的质量评价体系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考核方式,更应该注重校内外导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育人的默契。在实际考核工作中,要强化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主体作用的考核,而且实践考核内容还要积极与企业技术标准衔接,从而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应积极构建基于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不仅能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更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静,刘玉兵,贾健辉,等.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14-115.

[2]贾娟,王林山,魏秋,等.基于食品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估体系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475(3):92-95.

[3]胡志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23):252-253.

[4]刘巧芝,徐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5(4):81-84.

[5]尹显锋,刘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食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食品安全导刊,2019(30):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