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生命范文

智慧生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慧生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慧生命

篇1

课程伊始,哈佛教授便模拟了一个问题问现场的嘉宾:

假设现在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微风徐徐,你正坐在小区内一棵大槐树下,对着前面一块特殊的大岩石临摹写生。正当你非常享受自己的艺术创作时,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闯入你的视线,一屁股蹲坐在岩石上。这时,你会选择继续绘画,还是选择生气?

多数人选择了继续绘画,说,相信这个乞丐等会儿就会走的,等他一会儿。

教授继续问,假设你依然心平气和地绘画,可是,一只飞行而过的小鸟,从空中滴落一坨鸟屎下来,正中你的画纸,那你这时会怎么办?选择将其小心擦拭而去,还是保持冷静,抑或愤怒?

多数人表示内心很气愤,但为了将艺术进行到底,又何况是小动物,就自己用布巾擦拭而去,一笑而过吧。

教授面露微笑,继续发问。假设你现在依然可以静心创作,但是,事与愿违,正在你要用笔去深入勾勒线条的时候,从天而降一倾盆大水。原来是,不知哪个业主从楼上没注意往下看便倒下了一大盆水,非常不幸,你全身都湿透了,画架上的画纸也破了,你根本没法继续再画画了,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这个时候,听课的多数人脸上露出了非常惊讶的表情。既表示愤怒,又表示不可思议。绝大多数人选择说受不了这一切了,愤怒的小宇宙要爆发了,只有少部分人带着好奇心说,再忍忍,看看还会发生什么。

果不其然,糟糕的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倾盆大水倒下来时,那位脏乱的乞丐因坐在你前面而滴水未沾。他看到你落汤鸡般的惨样,站了起来,用手指着你,捧腹大笑,甚至嘴里还嘲讽你――瞧你这小样儿。

请问,这个时候,你会如何?教授进一步反问道。如果觉得再也受不了的,请举手。

“唰”,全场的人都举手了,各种表情都有,共同的是气愤。

这个时候,教授建议大家静默5分钟,5分钟后,教授慈祥地开口了:

“亲爱的现场朋友们。为何你们都要选择愤怒呢?为何你不重新支起一个画架,然后将前面所发生的这一幕幕都画进你的画中呢?”

“瞧,这是多好的灵感和素材啊,因为这幅画,告诉了大家,我们所生活的每一个愉悦时光里,很多都是假象,都会遭遇突如其来的,甚至是接二连三的困惑、风雨与霹雳。可是,当我们沉住气,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让黑暗的子弹多飞一会儿时,你会发现,生命的曙光和奇迹就又重新来临了,雨后的彩虹,更加美丽,对吗?”

篇2

突然,一层薄薄的烟幕遮挡住摩托车的挡风玻璃,瞬间将杰夫的视线遮挡住了,他立刻减缓车速,仔细再看,刚才的烟幕却不见了。杰夫心想,可能是清晨的薄雾没有被暖阳驱散的原因吧。

正当杰夫欲加大油门继续前行时,猛然间发现,刚才的“白雾”是从前方不远处的一座两层的农宅中冒出来的。从烟雾上升的规律和速度看,杰夫断定这家一定起火了!

“不好,着火了!”杰夫立即掉转车头直奔那座起火的房子。

杰夫的哥哥、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是消防队员。平日,这个“消防家庭”的成员总是围坐在一起探讨有关消防方面的技巧和战术,还经常在家中观看消防训练录像。

从小耳濡目染的杰夫对消防知识也略知一二。他知道自己驾驶的摩托车不能靠近起火的地点,因为车箱中的汽油哪怕被溅到丁点火星也会引发爆炸,于是,他将摩托车安置到了远离起火点的树林里。

安置好摩托车后,杰夫快速奔向起火的房子。此时周围安静极了,一个人也没有。很显然,目前还没有人发现这里失火。这时,浓浓的黑烟已经从房顶翻滚出来。

杰夫立即掏出手机拨打报警电话,但是,让他失望的是,接警的调度系统此时却出现了故障,竟然把失火地点误报成了几百里以外的一个农场。

几分钟过去了,消防人员依然没有到来,周围也没有人听到杰夫的求救声,因为大多数人都已外出工作去了。杰夫此时如热锅上的蚂蚁,站在房子对面的街道上焦急地想着办法。

就在这时,“啪”地一声巨响,起火房子顶楼的窗户玻璃突然爆裂,玻璃碎片随声溅落一地,火蛇肆虐地在窗口乱舞着。

轰响声提醒着杰夫,他要确认房子里是否还有人要逃生。

于是,他不顾一切地冲到房门前,一边用力地拍门,一边大声呼喊:“里面有人吗?”然而无论杰夫怎样喊叫,房间里依然没人应答。他试着转动门的把锁,但门是牢牢锁住的,根本打不开。

杰夫心想,难道这个房子的主人也外出了?也许房子里根本没有人!

突然,杰夫突然看到,在房子旁边立着一块儿木牌,上面用红色油漆写着“修车请绕到房后”。杰夫顿悟,原来这是一家汽车修理房,那么,这里一定有人。

杰夫顺着木牌的指示绕到房子后面,看到一扇紧闭的大铁门。他大步跑过去,用力拉动铁门的把手,门缓缓地被拉开,瞬间一股浓烟猛地向杰夫扑来,他立刻用衣袖捂住鼻子和嘴巴。

透过浓烟,杰夫看到一辆轿车满满地塞在房间里,车子旁边还堆着一大摞废报纸。突然,杰夫看到一个老人正晃晃悠悠地站在轿车的后面,看上去,他已经吸入了大量的烟雾而神态恍惚,他的且令和腿也已大面积烧伤。

杰夫立即跑向老人,搀扶着他大声问道:“这里就你一个人吗?”老人微微地点了点头。这时,被烧毁的房顶开始噼里啪啦地坠落坍塌。

“我们快点!”杰夫边说,边搀着老人往外走。

然而此时,已经体力不支的老人已无法挪动脚步,眼看着房顶上的浓烟越积越多,杰夫毫不犹豫地背起老人快步走向门口。

此时,杰夫的眼睛已经被浓烟呛得眼泪直淌。当他背着老人步履艰难地走到门口的台阶前时,透过模糊的视线,杰夫看到某个东西像响尾蛇般一边“辟啪”作响,一边疯狂的跳跃着。

杰夫猛然想起,曾有一次,他陪父亲出火场的一次经历。那时他还很小,父亲只能让他站在远处观看。那次,他也看到一个像响尾蛇一样的东西。回到家后,他问父亲那冒着火星跳动的线状物是什么?父亲说,那是一根生活用电的电线。

火场处理这样的电线,对消防队员来说,不仅需要沉着更需要智慧。因为,这根电线的能量足以电死数个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美每年都有多名消防队员因遭遇电线的电击而死亡。

杰夫背着老人,眼睛紧紧地盯着面前疯狂肆意的电线,谨慎地找准一个又一个的时机,躲避着电线挪向门外。

终于,他成功地将老人背出了火海,但他没有放下老人,而是继续将他背到了街道对面一个安全的地方才放下来,并拨打了医院急救中心的电话。此时,火舌已经将整幢房子吞没了。

这时,两名巡逻警察途经这里,发现了火情后,立即用电台向当地警署报告。

几分钟后,一队消防车从远处呼啸而至,60名消防队员一起将大火扑灭。此时,房子已经被成了一个焦黑的框架。而值得庆幸的是没有一个人在这次火灾中遇难。

杰夫和老人被送上救护车。老人双目紧闭的躺在轮床上。杰夫趴在他的耳边轻轻地问道:“喂,你还好吗?”

救护人员拍了拍杰夫的肩膀说:“放心吧,小伙子!他一定会好起来的。”

经过医生的救治,老人的伤势基本愈合。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第一眼便认出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的杰夫。71岁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说:“火是从二楼烧起来的,我逃到一楼后,已经感到体力不支了。当时,我想汽车修理房是我最后一个避难所,没想到那里差点成了我的‘墓地’。幸好你出现了,感谢你,我的孩子。”

16岁杰夫面对危险,机智果敢的行为受到当地人们的一致称赞。鉴于他的勇敢行为,当地民间消防机构破格授予他“少年消防员”的称号。杰夫高兴地说:“十八岁之后,我就可以正式参加灭火行动了。”

篇3

CELL

《细胞》2013/01

“世界上最臭的花”十年来首次绽放艳丽异常SCIENCE

《科学》2013102影响植物开花的糖分子

植物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开花才可以保证成功繁殖。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植物必须确保有足够的资源才能开花。白昼时间的长短对大多数植物的开花时间至关重要。当植物感知到适当的日长时,感光器和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导致开花(FLOWERING LOCUS T FT)基因的表达。FT蛋白质,然后迁移到茎端,在那里它触发形成花,而不是叶子。来自波茨坦的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和蒂宾根大学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指出,拟南芥中的糖分子海藻糖-6-磷酸(T6P)在控制开花时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NATURE

《自然》201 3/1菊科植物在马达加斯加及其周边的生态研究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进化生物学研究组的Joeri S.Strijk及其合作者对分布在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周边群岛上的菊科Psiadia属植物进行了进化历史和生物地理历史重建。马斯卡瑞恩岛的物种由来自马达加斯加群岛的两支独立进化支系通过两次不同扩散事件形成。每个事件均具有独特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模式。像其他常见岛屿谱系地理模式,Psiadi属植物一直成功地扩散并在孤岛上发生适应辐射,具有典型的高生境多样性和强适应性,以适应频繁地质活动引发的多变的生态系统。

NationaI Geoqraphic

《美国国家地理》2013/02

篇4

刘裕明先生,道家丹道修真指导师、认可催眠治疗师、探测师。1998年开始修行,得到多位佛道大德前人指点,实习禅坐及太极养生,2000年结识苏华仁道长,开始学习内丹养生。多年来,在修行路上,一方面在世界不同地方参学讲学,另一方面助教内丹,简化学习指导模式,使学员更容易把握内丹养生要领,开发心灵宝库,推广健康理念,愿将这美好的生活态度与更多人分享。

他在实践生活,完善大道。因缘习得自古不轻传之内丹养生法门,获得生命密码,以智慧开启生命之门,探得中华之宝藏。穷理尽性至於命,这是中华民族祖先伏羲氏的智慧结晶。後一切以“生命”为先,用心尽力十数载,开发、弘扬生命之道,开辟出一条使人身体健康的最佳大道,通过增加生命之源,强化自身免疫力及生命力,推动心灵开发、人体的健康管理和能量保健。

愿天下才德之士康寿非凡。这是众多丹道祖师及刘裕明老师的心愿。

万事皆有缘

“缘来不可拒,缘去不可留,缘来惜缘,缘去随缘。”世间万物皆有缘,至少在刘裕明老师身上确是如此。

曾有一次,他在美国恰遇一场佛堂举办法会,本不信佛,亦不信道的他在那次法会之後,心里隐隐觉得佛K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迷信,而是生命中处处皆佛道。後来,他拜师习佛,研经,参禅,明心见性。有一天,他在观音庙遇到一修道高人,对方问起“何为三关九窍?”曾读过不少书籍的刘裕明先生被问倒了,坦言自己不知。虚心求教,对方亦不曾告知。这个问题就这样存在他的脑海中,苦思冥想,翻阅资料,J询道中前辈,仍不得其解。时间一天天过,这个问题也慢慢地开始被淡忘。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後来一天,他s突然得到了答案。有一天他去内地朋友素食馆拜访,朋友对他说晚上会有一位道长到来吃饭,建议其去与之结缘。两人在聊到修道这个话题时,出现了分歧,刘裕明先生言,修道最重要的是明白本源,而道长便告知他可以修命功,即修炼内丹。刘裕明先生将其视为执著及贪生怕死。两人话不投机,於是决定离去,就在转身离去的那一刹那,他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就是向对方讨教何为“三关九窍”,对方说,那便是“内丹”。曾困扰刘裕明先生多时的疑问突然间得以解开。本就希望能蚨嘌б坏愣西的他,拜了160岁老人吴云青之徒――苏华仁道长为师,开始修习内丹。

因缘起,因缘合而生,因有缘,而得其果。一个念头而过,缘分注定,生命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刘裕明先生与内丹养生也是如此。

人生命最重

人多爱生,有识者爱生。“人不能贪生怕死,更不能贪死怕生。”内丹的核心,首先就是健康,长寿,智慧等……性命双修,刘裕明老师说。黄帝之师广成子言:“人生五福寿为先,功名富贵也枉然。”刘裕明老师说:“何为生活,即为生而活。”由此可见,人生中,生命最重,生命为始,有生命,方有健康、福报、智慧……一切,才有意义。

生命从在母体开始由一个细胞慢慢长大,那是一种生命力在变化,生命是一个过程,孕育出意识,体现出人的精神。常言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他将对生命健康的理解用“精气神”简言之,引出“内丹养生”,开辟出一条使人身体及精神健康的最佳大道,推动心灵开发人体的健康管理和能量保健,一用理论引导,再用实践证明,二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他说:“身体的能量可以从食物中提取,亦能通过修炼转化。因为身体本身可以自我修补,自我调整。”

刘裕明老师以电为例,阐论人体之精气神。“通过电,手机可以运行,灯亮起,风扇运作……其原理为当开启手机、灯、电扇时,电会流动,管肉眼不可见,s能通过其它表现效果知晓它的存在与运作。人体的气就如同机器动作中的电流。神就是功能的表现,修内丹,便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如促使电池中的电运作一样,而储蓄电池的电就是精。”他说,“炼内丹生精就如充电一样。”

“炼精化气气化神,炼神还虚保自身,自身自有灵丹药,何须深山把药寻。”《黄帝内经》提到:精水足百病无,精水亏百病生。加强自身免疫力,强化生命力才是健康长寿之本,这里K没有迷信,而是生命科学。

西医唯物,借助药物,讲求物质功能;中医求气,通过自身能量,达至阴阳协调。《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_气以为和。”“其修炼之内丹养生便是讲求炼至净化身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使内外安静、祥和,强化肾,使其增加内分泌,增加生命之源,达至回春开智,精神活力得以补充。”刘裕明老师说。

华夏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人非凡的智慧,中国完整的生命科学让世界叹为观止。或大如珠玉,在世界广为流传;或细如雾霭,被历史遮挡,但相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足以让世人享用一生。养生、修道,亦是其中之一,亦是最重要的一。

而刘裕明老师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命,因为人生命最重。身心健康才能享受这美好的生命。

一切自内求

刘裕明老师说:“内丹养生,K不是单纯一种功法,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所谓丹道,‘道’就是生活。人生当内心积极,以一种健康的态度生活。”何为健康的生活态度?在他看来,最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回归本源,永葆童心,顺其自然,早睡早起。“小孩子之所以身体好,便是因为赤子之心,心地纯洁善良。含德之厚,比之赤子,没有比小孩更伟大。”原来,健康的秘诀来源於心灵。

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及福德,之所以不能成佛,便是因为颠倒妄想。换言之即为心烦意乱,不得停歇,时而想做,时而不想,犹犹豫豫,胡思乱想,思维堵塞。其二便源於欲。人有七情六欲,而佛s只有一颗佛心,无欲皆空,内心平静。“人们常说‘性命’,性为心生,此心为竖心,平衡於两边,即我们的本源。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些违法犯罪事件发生的起源,恰是因为这心不平衡。命乃‘人一叩’,如胎在母体。所以要感恩於天地、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刘裕明老师一语道破根源,告诉世人常怀平常心,常怀平衡心,常怀感恩心,常怀赤子之心,常怀慈悲心。

刘裕明老师说,你所拥有的生命、健康的身体、车子、房子、家……这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福报,应该心存感恩,要增加自己的智慧,去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回馈的生命,去行善,如是者循环。

何为行善?行善即为不做损人害己之事,让大家快乐。刘裕明老师说,好好养护自己的生命,不给国家,不为家人造成负担,就是行善。行善的方式千万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行善积财;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你手上有一只蚂蚁,你可以选在将其捏死,也可以选择放生,放生,便是一种慈悲,是行善积德。积德是行善的必然结果。因此最大的德在“生”,这样就是阳光,素食是最大之阳光饮食,既护生又养生。什麽是阳光,燃点自己照亮别人。

他亲见许许多多人年轻不养生,年老养医生。他们年轻时候赚来的钱都用在了看病上,甚至负债累累,仍旧换不回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的事件一次次冲击着他的心灵。他逐渐觉得内丹养生是一系列修炼的伟大生命工程,过往是以师徒形式的单传独授,闻者少、修者更少的局面。而现在感恩於祖师们开恩得以普传。从这个世纪开始,刘裕明老师领师命後便开始以传播内丹养生为己任。曾经只为了自己和与自己亲近的人好的念头已经升华为为了更多人好,与香港人、中国人乃至全人类分享。他开始授课,教授大家如何通过每天十几二十分钟简单的锻炼,坚持下去,提升人体精气神,使得精神舒畅,身体健康。

十多年来,刘裕明老师的热情只增不减,他说,生命在於学习、奉献、再定位,再学习,奉献、定位……用自己的思想、能力、灵魂奉献,在家奉养父母,抚育儿女,出家贡献社会,就是一种奉献。

篇5

关键词:智慧;关爱;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01-02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觉做一个教育者已经快20年了,每年看着一批批入学的新面孔,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尤其是当我调到了一个新的学校之后。

刚来到这个学校,一个陌生的环境,第一节课,我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一个比较喜欢说笑的老师,就是不让学生感到“厉害”的那种。而且,我抓住了学生的点滴“亮点”及时表扬,让学生们动了心,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吧。

不过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其实我才刚刚开始做起。在“先进读书个人会”上,我们小学中心校领导的话让我深有感触,我也是从三年级和五年级两个班级的教学比较中有所感悟,给五年级上课,我挥洒自如,谈笑间,一节课轻轻松松的结束了,学生不感到厌烦,我不感到劳累,即使再差的学生,都不讨厌上我的语文课。“亲其师,重其道”,古训不我欺也。

回想第一节课,我也碰到了一个“钉子”,他就是强,他的话特别多,而且不计对手多寡,一律通杀,我在上面,其他的同学就群起而告其状,他就像一挺不知疲倦的机关枪,四下里反击,绝不落下一个“敌人”,好在我略施小计,采取了“顾左右而言他”的策略,不断的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才把一段“诵读与积累”的几个四字词语讲完了。看看强的一个“亮点”,顺口牵羊的表扬了他几句,又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我一笑而去。唉,这强是怎么为的人呀,竟没有一个给他“对脸”的。

没想到第二天,强很早就到了学校,非要给我背昨天学过的那几个词语,本来还有许多其他的事,看他这么上心,竟不忍拂了他的意,听他背了两个,下边就卡壳了,刚想说“你还得就需努力,老师相信你”之类的话,他又抢先表白了,“老师,我昨天真下劲了,一下子背到了晚上10点多呢。我真练会了,只不过一时想不起来了!让我再想想!”他居然能学到十点多,我宁肯相信他的话是真的,“我可以给你提示一下”我微笑着对他说。他不肯,也终于想起来,最后,有两个词语错了,我给他纠正后,禁不住又夸了他几句,他很满足地有去念那几个词语了。看得出,他的心情不错。

不知是他的心情不错,还是他感觉到了好像我有表示喜欢他的意思,他又和别人干起了架来。第二天一上课,全班的同学乱告他的状,甚至有的男同学非要揍他不行。眼看局面难以收拾,我也只好破釜沉舟。“好,就然你们想揍他,我满足你们。想揍他的举手。”有七八个同学把手举得老高,一副不揍他誓不罢休的神情。“那好,我还可以让你们揍他不让他还手,我就有这个本事……”话没说完,那几个同学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听我说!”我大喝一声,“我可以让你们揍他不让他还手,但是有几个条件,你们听好了,第一,在校规里,首先动手打伤别人是要给那个人看病的,如果你们要把他打断胳膊或是腿,起码医药费要五千到八千元,你们准备好付钱;第二,你们动手打人,按校规是要开除的(在这里纯属吓唬人的),我就当得起这个家!……”下边有同学小声议论,他是校长吧?

“好吧,准备好的就可以举手示意我,可以开始了。”“嘘……”“才不上你的当哩”我话锋一转,“你们知道强的过去吗?”强的妈妈今天中午刚来找过我,给我说了他的可怜的过去,他原来是山东的,四五岁的时候爸妈离了婚,先后有两家人领养他,但都没过长,甚至还被他爸爸买过一次。没人疼的痛楚让他时刻想着自卫,从肉体到精神,在他打不过别人的时候,他还会谁自己有个黑社会的哥哥,以此保护自己。自从跟了现在的养母,他受到疼爱,以前的劣根性又不自觉地显露出来,所以才会树敌众多,以致没了一个对脸的。我隐晦的说了说墙的不幸,告诉大家,对于他的不幸,我们要多包容,他的无理,我们要多帮助,他的缺点,我们要帮他改正,这样,我们才会多一个朋友,而不是树一个“公敌”。

孩子们是懂事的,他们接受强,接受了我的话,也接受我这个人。见了我,就问什么时候给他们上课,很期待的样子。我也感到一种被接受的幸福感,一个老师能被学生们喜欢,真好!

愉快的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快到期末测试了。在复习的时候,为了增加同学们复习的兴趣,我让同学们模仿着以前考试试卷的题型,每人都出一份试卷,自己设计题目,自己掌握每一题的分值,我来供应白纸,反正两面。出好以后,同学之间换着去做,做完了谁出的试卷谁再去批改。我只要结果,奖励前三名。

改完评奖的时候,大家纷纷议论,“老师,诺诺没考及格,57。”“老师,诺诺有一面都没做。”“老师,是怨题目太多了。”“诺诺太吃亏了!”……我从大家的议论中知道了,原来大家出题目,多少不一样,同样是两面,学生的性格和学习习惯,字的大小,题目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成绩好的同学出的试卷又工整题目数量又多,有些同学平时作业恨不得懒的写,出的题量当然少一些。诺诺这次做的试卷是琪琪――我班成绩最好的一个――出的,题量很多,几乎覆盖了1――4单元所有的基础知识,很全面。但因为做的时候我规定一节课做完,她就只来得及做了一面,所以成绩平时一贯很好的她这次只考了57分。

诺诺也是满怀委屈,眼泪像断线的珠子,“老师,她出的题……太多……我……”我把那张试卷拿出来,看看说,“出的题量确实不少。但是琪琪没有错,从试卷的质量看,我觉得很高。”诺诺的眼泪擦个不停,“诺诺,你觉得不公平是吧?别人试卷上的题那么少,你做的那么多。”诺诺用眼泪作了回答。

“诺诺,无论谁做这张试卷都做不完的。老师知道这张试卷题量多,但老师不能把它剔出来,因为没有同等的替换试卷。其他同学出的试卷做一节课时间足够了,所以也不能单给你加时间。可是诺诺……”我扫视了大家一圈,最后眼光落到诺诺身上,“我考试前特别强调,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测试,你明白吗?”我看着这些孩子们,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你们是否心平气和的对待这次考试了?看大家有的眉开眼笑,有的垂头丧气就知道你们没有。那么孩子们,我再次的告诫你们,要用平常心对待每一次考试,因为以后你要面地的考试还有很多,有知识的考试,还会有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考试,如果你不能用平常心来对待,你就会患得患失,在考试前就乱了阵脚,影响你的发挥。”

“还有诺诺,你不应该感到难过,应该感到庆幸,应该有感恩的心……”大家一愣,盯住了我,诺诺也很不解。“因为你遇到了一个多么认真负责的同学。这张试卷几乎覆盖了1――4单元所有的基础知识,很全面,质量很高,对你测试自己帮助非常大,不是吗?假如你遇到的是一个马马虎虎的同学出的试卷,几道很少的题,能真正检测你的掌握情况吗?”哦,大家释然了,眼神从对诺诺的同情变为羡慕,诺诺也平静了。

“同学们”我真诚地对大家说,“以后我们走向社会了,遇到的能都是公平的事吗?不可能,那怎么办呢?学会用平常心对待吧,学会宽容,学会乐观,学着用感恩的心对待吧,感谢生活中的那些不公、困难、苦难、痛苦……它让我们在不平中学会冷静,在挫折中变得坚强,在坎坷中勇于进取,在悲伤中体会失去,在五味杂陈的生活中越来越乐观,微笑着在生活的路上行走!”

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 生态课堂 尊重学生 新课改 学生主体 健康发展

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所谓的“生态课堂”就是在“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全面健康发展。

一、生态课堂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不利因素

(一)教材的编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

高中历史教材这种模块式结构基于初中的编年史,章节之间跨度很大,而学生初中的历史基础又十分薄弱,到了高中,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他们出现了厌学情绪,他们薄弱的基础对于实施生态课堂,更为艰难,这可能是课程编制者所始料未及的。

(二)学生的不良习惯、意志品质的缺失不利于生态课堂的成长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孩子,娇生惯养,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勤奋、独立自主精神,不注重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所以学生一次学习失败,便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能力,他们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产生失落感,无力感,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感”。在这种感觉支配下,不愿再尝试,陷入“造成失败―缺乏能力―失落感―表现降低”的恶性循环。这种惰性心理不利于课改。

(三)教师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利于生态课堂的推行

自古以来,教师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教师是教学的绝对支配者,教学就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师“闻道在先”,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种“知”和“不知”的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应占主导地位,尽管新课改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但很多历史老师都担心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到学生成绩与课程进度而仍沿用传统。因此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利于课改的推行。

(四)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不利于生态课堂的发展

应试教育的无奈,使学校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孩子全面发展。评价方法的单一,使大多数孩子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加上沉重的课业负担,无休止的考试练习,难于理解的知识,使孩子望而却步。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笼罩了孩子们的双眼。

二、生态课堂中我的点滴尝试

(一)课前功夫深,课堂才缤纷

生态大课堂倡导的激情永驻、生命鲜活、智慧绽放,并不是放纵课堂,杂乱无章的,它是有章可循的,关键功夫是落实在课前导学案的编制上,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线路图,贯穿课堂的生命线,我们教师如何设计好这张线路图尤为重要。我是本着这样几个原则制作导学案的:①首先确保知识的正确性,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分析、筛选、归纳重难点;②其次定位知识的层次,知识要点分为基础梳理、重难点突破、能力提升等几个层次,让知识形成梯度;③丰富学习的趣味性,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如设置情境,引用身边案例,故事切入等;④挖掘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所碰撞,情感的脉搏有所共鸣,我们设置的问题必须给学生们留有一定的空间,一定的讨论余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做到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二)民主与和谐,理解与尊重

生态大课堂是一种富有生命气息、宽松和谐的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要创设民主与和谐,理解与尊重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会“燃情”,要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历史课的教学中来。我认为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激情投入,把微笑送给学生。作为教师,工作压力大,评聘职称难,家庭负担重,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困扰着我们,有时,实在是笑不出来。但是,学生是天真的,他们不希望教师是凶巴巴的,他们不愿意看到老师整天板着脸孔训斥他们。当我们带着一种真爱,怀着一颗感恩,用微笑面对学生时,能给予学生宽松愉悦的心情,使他们感到亲切、温暖,能增强他们自信心。其次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思考,用艺术委婉的手段处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三类学苗,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有,遇到调皮的学生如教育不当会激化矛盾,惹火烧身。反之,我们如用艺术的手段,包容的眼光来对待学生,那么我们的教学不就没有不和谐的音符了吗? 记得一堂历史课上,正当我讲到雅典民主制时,一个粉笔头从台下飞来,直击在我的眼镜上,顿时教室一片哗然,这下以为老师要大发雷霆了,课堂要转换频道了,然而出乎意料是我笑了,还夸奖他说:“好眼力,神,将来你一定考军校,为国家多杀敌,但是今天你输了,老师的防护措施好,干打不透。”下课后,这个学生不好意思地向我承认了错误。所以“忍一下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我们既给予了孩子们的理解与尊重,又不失自己的身份与素养,这不就是我们教师所拥有的人格魅力吗?

(三)赞同多讨论,鼓励多质疑

篇7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作业; 生活化

" Thinking" enriches wisdom, life exciting life

Zhang Jinhong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moral lesson is the important course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Accurately grasp the teaching law, effectively play its inherent role is to carry ou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of specific performance,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to carry out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time mission and historical choice. Step by step to promote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sson of life process is through the schools, activating the classroom effectively, but also cause a feat sage heritage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ing with real life subject to some careful study,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Key words】Ideology and morality; classroom teaching; operation; life

思想是灵魂,品德彰显人格。《思想品德》是中小学一门重要的课程。长期以来思想教育与品德感化的效果不能有效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精神需求,存在理论化、学术化与抽象化等低效教育感化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有效教学进程的发展,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思想品德》课有效发展的新路是目前德育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与时代的需求。

思想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品德体现生活,又精彩生活,因此思想品德作为人性与现实的反映是与人类生活时时相伴,处处相连,互生共存。自古以来人们的思想智慧结晶都在生活与劳动实践中产生并传颂。孟郊在《游子吟》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诠释了伟大的母爱与感恩母爱的思想品德教育内涵。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热爱祖国。虽然时代在变,但思想品德与生活的本质联系并没有改变。

因此努力推进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是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优化教学的宝典,是加快德育课堂改革进程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丰富的探索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当今教育界研究的主流方向。究其原因是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1]的经典论述召唤着后人关注生活,研究教育。一堂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往往令人回味无穷。它体现出如下特征:

1.1 营造生活气氛,激活课堂。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交流传递出生活思想或信息。既包括语言、表情、实物等交流要素,又包括声音、图片、文字、手段等交流形式,但两者都以生活内容为主体,表情达意,构成立体互通的信息网。(参见下图)

在这个立体互通信息网中,生活气氛是环境因素,它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有效性。本人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研究发现:有效的课堂气氛源于生活。即六化交谈模式:1、交谈内容生活华 2、交谈形式聊天化 3、交谈角色朋友化 4、交谈语言口语化 5、交谈语句修辞化 6、交谈意境艺术化。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的教学中,本人组织让学生把课桌围成一个个小圈,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饭桌前,以边吃边聊的形式,讲故事、读名句、谈案例,有说有笑,没有讲台前的肃穆,也没有照本宣科的文绉语言,学生倍感亲切融洽。最后,笔者以“一条好汉三人帮,男女交流心不慌,主动沟通人健康”的一句顺口溜结束课堂。课后偶尔还能听到学生反复吟唱。任务繁重的一节思想品德课就轻松地融进在一个圈和一句句闲聊中,看来浓厚生活气氛真的能够激活课堂。

1.2 生活体验丰富生活经验。 学生虽然涉世未深,但生活经验总有一点点,如何纠正并充实他们的生活经验?本人在这个课题上做出了多种多样的尝试。其中最为有效的是用生活体验丰富生活经验。在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课中,本人要求学生每人讲一次因对方不诚信而自己被欺骗的感受。几分钟后学生们纷纷发言,课堂气氛热烈,故事精彩感人,收效甚丰。

生活体验还表现在思考生活现象,分析生活案例。家庭是人生的港湾,构建和谐的家庭需要从每个家庭成员做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我爱我的家》以真实熟悉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的重要性。本人曾以单亲家庭为切入点要求学生们观察身边同学的单亲事实,然后播放电影《我的爸妈离婚后》,看完电影后大部分学生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事后许多家长反映学生们在家更加孝敬父母了。这充分说明了生活是活生生的教材,形形的生活体验真的能够丰富百味人生的生活经验,也充分说明了“简单的说教不可靠”的育人规律,深深地印记着思想教育要联系现实生活的教学规律。

课堂是狭窄的,但课堂教育是广阔的。生活化的课堂教育更令人遐想无涯,也只有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为主线,以生活为主题,才能构建出深入生活,改变生活,精彩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才能让思想与生活共存共生,才能抛弃理论化、学术化与抽象化的低效教育模式,使思想品德课可亲可见,真正能够吸引人、培育人和发展人。

2 思想品德作业生活化

学生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但这个有效手段却往往最让老师揪心,最使学生困扰,怎样的作业最吸引学生,既使教者省心,学生欢心呢?本人在这个课题上也做了有益的探索,那就是作业生活化。

作业生活化是指作业内容来自生活,把教学主题与生活事实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作业模式。具体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大小事中感悟其理,真正体现了“生活则教育”的教学真谛,践行了“教学做合一”[2]的生活教育理论。传统的作业方式就是一支笔与一本薄,但如果作业生活化了,就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深入一线基层,用耳聆听,用心感悟,动手尝试。2010年4月28日本人组织学生到东江河实地考察河水现状,在场学生无不为受严重污染的水质所感动,爱护环境、珍惜环境、分享环境的绿色环保意识倏然而生,那真是“说教最脆弱、行动最有力”。此外,生活中的琐事也是作业的好题材。如:本人要求学生们在家洗碗的时候思考“洗碗的哲理”。第二天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发言,抒发自己的感悟:1)、洗碗能增进家庭幸福 2)、洗碗可以锻炼人的心脑 3)、洗碗表现出人的奉献精神 4)、洗碗能培养细心。更有学生提出“洗碗察人”的深层思考。因此只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就会出现丰富的素材,展现无尽的思想火花。

作业生活化还体现在其他形式上,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模拟课堂、参加劳动等。

2.1 社会调查。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开展社会调查就要从学校调查开始。2011年5月本人在所教的320名学生,围绕“学生使用手机”的热门话题,要求每位学生做一份调查,调查身边的同学使用手机的现状并写一简明的报告。调查表的参如下:

调查显示: ⑴学生使用手机人数达85% ⑵上课时手机使用率达15% ⑶65%学生认为不能带手机回校 ⑷认为手机能帮助学习的占75%。

当然,这份参考表,只是展示出调查的意义与功能,以及社会调查对于生活化作业的基本形式,更多更好的调查活动仍有待开发应用。

2.2 参观访问。参观访问有利于把书本理论现实化,把高深学术具体化,易学易做,学生乐意参与。在每年的清明节本人都带学生参观烈士公墓,缅怀英烈,激发爱国热情,弘扬为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在每年的6月,坚持了5年的参观广州大学城活动使每一届学子满怀激情,奋勇夺魁,成效有目共睹。这充分表明参观访问的教育形式为学生乐于接受,而且潜移默化,影响深远,是走向社会,深入基层,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典范。

2.3 模拟课堂。课堂是丰富多彩的,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多年来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突出、效果明显的课后模拟课堂。如:课堂法庭模仿;消防安全演练;食物中毒自救;不文明上网举报;安全出行你我他,幸福生活人人夸等专题专项活动,形成了精彩课堂在生活化作业中延伸的教学模式。模拟课堂给力每位学生,简化每个知识难点与重点,深化思想品德的教育意义与内涵。

2.4 参加劳动。劳动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劳动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也能实践思想,充实认识。如我校开办了综合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课余种菜,虽然简单的种菜劳动却包含着不简单的种菜学问。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有效地增加了学生们的种菜知识,增强了“劳动光荣”的意识和生存本领,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劳动思想。

以上都是作业生活化的教学案例。作业生活化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庞大的资金与复杂的管理系统,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灵活的办法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就能把博大精深的思想具体化,把诱人的品德魅力融入到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

生活五彩斑斓,魅力无限;教育一如既往,给力人生。生活蕴含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激扬生命而生生不息。只有认真践行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理念,才能使教育正本清源,润饰人性,完美人生。作为一名“思品”教师用“思品”润泽学生智慧,用生活激扬学生生命,才能切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发挥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深远力量。

注解:

[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2]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参考文献

篇8

一、体现“人文”情感,铸就高尚人格

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还是一门综合学科。语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结晶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是最清晰的语言,最严谨的语言,我们应该掌握它,永远也不要忘记,因为,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牢的钥匙…… ”。这就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是滋养中国学生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声“情”并茂,孕育真情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注重情感。有人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讲究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语文教材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课堂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付出真性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合为一体。

高中语文教师讲求声“情”并茂,学会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和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爱国情怀、关注社会、热爱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三、诗情画意,陶冶情操

现在的高中教育,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依然实行僵硬的应试教育模式。课堂上处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语文课堂应充满诗情画意,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领学生品味李白、辛弃疾的豪迈、杜甫的沉郁、王维的清新、或讽刺或幽默的其他优秀文学作品,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关注民生,做生活中的小主人

篇9

由于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生命教育的缺位,青少年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有关方面调查显示,在中小学生中,曾有13.3%的人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4.9%的人尝试过自杀,“特别想自杀”的占17.4%,青少年自杀日益呈现低龄化;在大学生、研究生中,轻视生命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而漠视生命的另一个恶果是不尊重和珍惜他人的生命。

从偏僻的山村来到喧闹的城市,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向孩子灌输只要分数考得高其他都无所谓,并拼命使加压力,产生偏激情绪,从而使孩子人格畸形发展,甚至走上极端。教育活动本应是帮助每个人更杰出,让孩子学会自尊、自信、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现在非但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反倒让孩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幸福感,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教育行为的断裂,由于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们需要的我们没有给予,而给予的是他们背不动的东西,结果把孩子压垮了,过早地把他们压向死亡。

一、提升耐挫能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是最强的支持力量。首先,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挫折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开挫折,永远一帆风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人生的常态。只要能坦然面对,勇敢正视挫折,就能把挫折作为进步的台阶、成功的起点。其次,要教育孩子懂得,挫折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它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获益。“自古雄才多磨难”,让孩子懂得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是一种人生财富。如果将挫折当做垫脚砖,会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于独立意识强的孩子,父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遇事冷静,使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危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避免固执、偏见和蛮干;勇敢地面对现实,进行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增强抗挫折承受力;学会掌握自我心理调整、自我控制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身的行为。另外,还要教育孩子善于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放眼未来,努力摆脱痛苦,吸取教训,迎接新的生活。

二、敬畏生命之花

对生命的珍爱应从小培养,并在每一个生命历程之时潜移默化地强化。首先,用自身成长感悟生命历程。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相关的生命历程教育片、阅读相关的资料,或由妈妈给孩子谈生育的体验展示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事故材料,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把孩子从胎儿到出生以及成长的过程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可以是录像、拍照、写成长日志等)。这样会使孩子真正了解生命的珍贵,树立起强烈的生命保护意识。

其次,以事实体验生命珍贵。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父母不妨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懂得生命的可贵。比如,让孩子养一种小动物,每天照顾它,给它喂食喂水,看着它一天天健康成长;在小动物生病的时候,怎样帮助它、精心呵护它,使它渡过难关。

第三,引导孩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家长要教育孩子爱家人。电视广告“给妈妈洗脚”为何如此震撼,身教胜于言传。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感化引领孩子懂得关爱,学会体贴。同时可在孩子过生日时进行感恩教育,一位前人说过:死,是生者的痛苦。告诉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很不容易的,是妈妈冒着生命危险生下来的,从诞生之日起,他的生命就不完全只属于他自己,他的生命是爸爸妈妈给予他的最珍贵的礼物,寄托着爸爸妈妈最深的爱和希望。所以不能够糟蹋它,也不能浪费它,更没有任何权利结束它。要让孩子懂得,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坚强地保护自己的生命,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家长和所有的亲人。生命不能弃之如草芥!卢梭曾说过:“一个人抛弃了自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抛弃了生命,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要让孩子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就应该引导他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再说,你还没有体验美好的丰富多彩的人生,没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没有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怎么能选择轻易离去呢?并要反复强调,选择轻生是懦夫,是愚蠢的行为。

三、正确诠释生死

增加学生正确认知死亡的教育。不知死,焉知生?死亡也是生命的存在形式。毕淑敏的《预约死亡》之所以引起轰动,就是唤醒了人们对死亡的关注和反思。要给孩子补上“如何面对死亡”这一课,让他们接受一堂沉重而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课,让孩子对生命进行全面思索。

家长要科学认真地和孩子一起谈论和解答生死问题,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这是家长的义务,更是家长的责任。以下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对死亡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即使偶尔说到死亡也闪烁其词;用童话和寓言来说明死亡,给孩子传达一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的信息,使他们觉得死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特别是一些死而复生的童话故事容易让人对死亡产生好奇感,在精神抑郁的时候,就有可能去做死亡游戏;对死亡给予错误解释,如奶奶去世了,却告诉孩子,奶奶“睡着了”,或者亲友突遭变故死亡,却说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这些“美丽的谎言”是对“死”的最大误导。

四、强化自护教育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剧增,交通事故成为小学生被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孩子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十分必要。家长不仅要教会孩子懂得交通法规并自觉遵守,还要教会他们在骑车、步行时如何避让他人,如何防备他人碰撞自己。例如,骑车时速度不可过快,不可多人并骑,发现刹车失灵时要及时修理,始终保持车况良好,以减少交通事故。

2、开展险情求生教育。小学生幼稚、纯真又缺乏避险经验,碰到险情往往束手无策,求生能力较差。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也很深刻。因此,必须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相应的训练。例如,让孩子学会游泳,掌握火灾、洪灾、煤气泄露、食物中毒、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以防不测事件对孩子生命的伤害。

篇10

于是,菩提树下,佛陀目睹晨星开悟,发出千古一叹:“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只因执著妄想不能证得。”

智慧的源头不是有,而是无。

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佛祖在《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见,真正的智慧一定产生于清净空无的心地中。

何为智慧?智,由日、知组成,意思是,每日求知为智;慧,由丰、心组合,人要不断地清扫心地,才能保持清明的心境。

智是一种能力,慧是一种境界。智是在做加法,慧是在做减法。智是知道如何进,慧是懂得怎么退。智者拿得起,慧者放得下。

为学日增,为道日减。“智慧”这两个字的组合,本身就意味着圆融与通达。

智慧不是聪明。聪明是小我私我的机心,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智慧是大我无我的胸襟,心若太虚,可纳万物。

智慧不是谋略。人算不如天算,有谋不如无谋。所以,文种不及范蠡,韩信不及张良,智慧既要进取,更要知止。盛极,一定必衰,功成,应当身退。

智慧被儒家视为修炼道德的品行,而且排在第一位。《中庸》里说: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道家祖师老子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是大智慧。

佛家将智慧视为破除迷惑、证实真理的识力。智,梵文曰若那,意为决断。慧,梵文曰般若,意为拣择。智是决疑断惑,慧是考察切要。

佛家把智慧与慈悲视为一体。大智慧一定源于大慈悲的情怀,是一种利他的人生态度。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

智慧在没有妄想和执著的前提下,才能发出太阳般的光芒,穿透烦恼的尘埃。

“人心不死,道心不生”,所以,只有彻除贪嗔痴的欲望,抛开名利权的枷锁,智慧才能横空出世。

智慧是一种静心。禅的本义,就是静虑。只有通过静心,在清净心中,才能升起了了分明的智慧。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一句禅语说:“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智慧是一种观照。智慧如同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能够无分别的彻照万事万物,却始终保持不动心的境界。在这样的观照中,我们与万物融为一体,却又各自独立。

篇11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古代学校里,先贤们(孔子、亚里斯多德等)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里,我们教授传授的仅是学科、知识。

当“教育理想”沉沦到与“现实需要”持平时,教育的本真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在热衷于引入各种教育理论、教育模式的时候,却忽视了教师的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而形成的教育智慧,甚至压抑了这种作用的发挥。只有教育本身有智慧,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

笔者仅以从三个教育小故事中获得的启示来诠释“教育智慧”。

故事一:“石子换糖果”。一个住在杂货铺附近的小男孩,每天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的老板换回所需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这个小男孩就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启示一:这位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进发出的教育智慧影响并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虽不是教育家,但他面对一个在常人眼中“顽皮”的小男孩,心中装着一个大写的“人”字,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和定式去对待这个孩子,而是透过行为表象关注到这个具有“生命”的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心世界。作为教师的我们毫无疑问应该具有一个神圣的使命,那就是守护学生的精神生命,用教育的智慧去叩响生命的课堂。观照当下的课堂,“规训化”的课堂管理逐渐使教师漠视、淡忘了课堂中那么多独特、丰富、鲜活的生命的存在,在诸多所谓的规则和流程中,生产着一批批被“驯服的肉体”,异化着一个个教师的教育观。从“规训”到“以人为本”的课堂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当下课堂的重要命题,这需要教育者彻底摒弃单纯的行为管理,义无反顾地走向心理管理。只有在“目中有人”的课堂中,学生才能从个性差异的独特体验中得到自由发展;只有“关注生命”的课堂才是素质教育、公民教育的肥沃土壤。

故事二:“老禅师与小和尚”。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院中散步,发现有小和尚不守寺规,将椅子搬到墙角翻墙出去游玩了。老禅师搬开椅子自己蹲在原处等小和尚回寺。不多久,小和尚在黑暗中翻墙而入,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入院中,当发现踩的竞是自己的师傅时,一时慌得不知所措。而老禅师却语重心长地说:“夜深了,快点加件袈裟吧!”从此,再没有小和尚翻墙出去玩了。

启示二:老禅师没有训斥,没有说教,却用教育智慧、用宽容给予了小和尚自省改过的机会。西方有句谚语:“年轻人犯错,上会原谅。”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孩子呢?正如书中所说:犯错误正是儿童走向成熟、追求成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宽容对教育而言不仅需要教育智慧,更重要的是成为一种态度、一种品质。这种品质需要我们放下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的师道尊严轻装上阵。对每个生命的耐心、包容、理解、成全,其实也就是教育所应有的最基本的立场。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迁就、放任。在课堂管理中,提倡关怀、鼓励为主,更非简单地否定或取消惩罚,只是强调必须慎重地正确地运用惩罚。如果让儿童更多地呼吸宽容和自信的空气,每个学生都将长成参天大树。教育应该是一件快乐、美好的事情,教师何苦要做那凶神恶煞呢?

故事三:“漏斗和玉米”。有一位画家,小时候兴趣广泛,绘画、拉手风琴、游泳……样样都学,还都想得第一,结果当然不能都如愿。于是,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闷闷不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父亲知道后,找来一个小漏斗和一些玉米种子和他做起了游戏:父亲让他把手放在漏斗下方,然后父亲就把玉米种子一粒粒投入漏斗,种子便依次落入画家的手中;过了一会儿,父亲抓满一把玉米放入漏斗,这时玉米相互挤着,竞一粒也没有落入画家的手中。

启示三:学生的学习、成长就如同那一粒粒的玉米种子,只能在他可承受的时空收获期许的快乐和成果。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寻觅教育的捷径一劳永逸或期待学生一夜之间长大,应用欣赏的眼光为儿童每天点滴的进步而欢欣鼓舞。任何人的成长都是渐进的,甚至是一生的事,所谓“立竿见影”从来就不会在儿童身上发生,一旦社会功利与当代教育联姻,必将导致教育的扭曲,继而错位。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有教育的热情和智慧,认真做好每天平凡的教育小事。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智慧的生成也如同那漏斗中的玉米种子,唯有用热情去收获每天的美好,才会不断聚集教育智慧的张力,抛开喧嚣、耐住寂寞、守住书斋,多一份热情的自我期许,多一份内心的沉静与高贵气质的沉淀,才是好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篇12

关键词:智慧教师 ;生命课堂;前提;熔炉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对教师和课堂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就像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因此,中小学教师应把“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作为努力的方向。

一、智慧教师和生命课堂的内涵

(一)智慧教师具有的五种基本品质

1.从思想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师德在构成教师素质的元素中,居于核心位置。叶澜教授精辟地指出,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而教师的生命价值,在本质上,通过千万个学生的生命,甚至可以说通过民族的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智慧教师应建立在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的基础上。

2.从情感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职业认同感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从内心上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申继亮教授认为,职业认同感正在成为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3.从文化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博专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的确,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视野不宽,就会知识贫乏,不善举例、比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开;如果底蕴不厚,就会智慧疲软,欠缺深度和厚度;如果修养不足,就会育人乏术,责任心虽强,艺术性却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如果情趣不多,就会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难与学生沟通。还何谈智慧教师?

4.从意志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勇于实践和不断创新

叶澜教授说:“教师是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生命的本质就是创造,内在的魅力就是创造的魅力,也就是生命的魅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有丰富和积累经验、总结和提升能力、提炼和形成智慧,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创新,才可能逐步由一般教师成长为智慧教师。

5.从行为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善于思考和经常总结

肖川博士在《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中说道:许多的教育探索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锐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审视,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那些理所当然的常规说辞,只需要我们试图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的想法与做法,哪怕一点点。

(二)生命课堂的主要标志

1.生命课堂是教育教学目标全面明晰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分别立足于让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任何割裂 “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生命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和态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师风采纷呈、魅力无限;学生情趣被激发、智慧被开启、创造力得到发挥,主体地位凸显。这些无疑是生命课堂的重要特征。

3.生命课堂是激情澎湃、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课堂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基于此,生命课堂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应该激情澎湃、生动活泼、和谐发展。

4.生命课堂是教学预设巧妙、生成精彩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交汇碰撞,火花不断迸发。新的信息、新的问题不断产生,通过讨论、辩论,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二、智慧教师与生命课堂的关系

智慧教师是构建生命课堂的前提,生命课堂是锤炼智慧教师的熔炉。教师是在课堂中“学会教学”的,是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成长进步的,课堂是教育思想生长和实践的土壤,这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三、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

(1)不断学习。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2)不断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学习只是培养智慧教师的前提,教育实践才是教师成为智慧教师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3)不断反思。教师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对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自我诊断与修正的过程。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

成为智慧教师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只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最终会成为一名智慧教师。

四、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的主要策略

策略之一:在学习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应基于学情设计教学过程、环节。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应从“独奏者”向“伴奏者”的角色转变。

策略之二:根据学习内容,巧妙设计师生、生生交谈以及辩论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激活学生思维。

策略之三:设法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增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引入情境教学。

策略之四:借助传媒、肢体语言等手段,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

策略之五:尊重基于个体差异的学习方式、方法。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应该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成为教育人的共同理想。

参考文献:

[1]叶 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王 鉴.教学智慧内涵、特点与类型[J].课程・教材・教法,2006(6).

[3]高江海,高瑞娟.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境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8).

[4]刘良华.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4-29.

篇13

什么是稻盛哲学?

稻盛先生曾为我的著作《答案永远在现场》作序,我认为,在近一千字的序言中,他把自己的思想基本说明白了——所有的东西都在现场这个基础上,一个纬度是稻盛哲学、文化、心智,一个纬度是阿米巴经营体系。

可以把稻盛哲学的总体架构比喻成一座房子,地基是“在现场”,两根柱子是稻盛哲学和阿米巴经营。我认为,我在里面做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即要让公司的每一个员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断地改善。在这个过程中,按稻盛先生的说法,就是能形成心性的极大的提升。

什么是稻盛哲学?如果把这个问题提给稻盛本人,根据我对他的体悟和了解,他可能会这么回答:稻盛哲学就是当一个人碰到困难和问题时,他的解决办法。比如说,我从27岁创业,我是搞技术的,既不懂金融也不懂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我碰到过很多看起来不可能克服的难题,我当时就一门心思地把问题解决了。在这个过程中,心理的压力是很大的。在解决问题后,我就把这个过程及时地记录下来,例如,在心理上是如何调整的,然后就让员工在第二天晨读,在这个过程中,又对其进行修改。在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中,稻盛哲学就形成了。

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的稻盛和夫的书,并不是稻盛和夫今天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回首往事,然后去想这个事是如何处理的,那个事怎么处理错了。他是边干、边记录、边修订,然后把以前写的东西整合起来。正是如此,在阅读他的书时,我们都会感到亲切,有一种在场感。可以说,稻盛哲学的缘起就是从实践的地图上克服问题的一种心理过程。

人人都是稻盛和夫

在稻盛和夫经营企业和创建两家世界500强的过程中,他醒悟了一个很大的道理。我认为,如果中国企业家和高管能对这个道理有些许体会,就可以解决很多难题。稻盛和夫取得了很辉煌的成绩,他后来反思,对于公司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是高管?是技术设备?是强大的资本?都不是。最重要的是,在一线岗位上,有没有负责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员工。因此,我认为,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稻盛的理论,有可能是“人人都是稻盛和夫”。哪怕你级别再低,哪怕你刚参加工作,你也可能是经营者,也可能是稻盛和夫,而不是只有那些管理人员才是。中国企业有一个怪象,高管往往以为员工是愚蠢的,而没有认识到员工都是充满智慧的。

我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不是做别的,而是唤醒一线员工的生命感和价值感,然后激发他们去创造。如果中国企业家和高管,在学习稻盛和夫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到这一点,可能就不会“头疼”了,员工也会很开心。

很多人都在探讨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奇迹。在我的著作《垂直攀登:稻盛和夫的生命智慧与经营哲学》中,我总结了14点。但我发现,稻盛和夫在拯救日航时,就是在打造一个 “活力场”——只要你进入其中,就会极大的专注,追求工作中的极致。

那么,如何去打造这个 “活力场”?我在书中有一些总结,有哲学的统一,体系制度的建设,有一整套唤醒员工生命感和价值感的方法,还要有稻盛和夫这种摸底灌顶的方式——他要激发每个人的能力。在三个月内,和三万多名员工握手,并询问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的“信”,稻盛和夫建立的气场是一个充满信任(自信、被信、互信)的一个场。如果你的企业也有这么一个场,还有什么做不好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很多企业家往往会比较纠结,感觉那是日本文化,在中国价值紊乱的社会背景下,很难做到。但我不这么看,关键还是你自己,作为当家人,你信不信你自己的这颗心。自信不疑人,疑人不自信,你自己整天都在猜疑,想让你的高管,你的员工不猜疑,可能吗?因此,用简单一句话概括,稻盛和夫拯救日航,就是构建一个活泼泼的“活力场”,让每个员工去极大的专注,不断地创造新的业绩。

以稻盛哲学的缘起之法,形成中国企业自己的哲学

在今年的3月16日,稻盛和夫了一条微博。他说很多人老是问我为什么成功。我给他们反复说,他们也不信。你要再我问,我还是要这么说,就那么一个点——作为人,何谓正确。他说,不是作为京瓷公司,何谓正确;不是作为企业主,何谓正确;也不是作为我是经营之圣,何谓正确;而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因为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就有了普遍的价值,就可以跟员工哲学共有。

如果把稻盛哲学说成是这个样子,如果说稻盛哲学的缘起之法无非是及时地记下来,是在和员工长时间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中国企业有没有哲学?中国企业在“冰封时代”开始搞企业,一系列的难题是稻盛和夫还没有碰到过的。这些难题一个一个都解决了,中国企业发展到现在,是一大堆人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如果把解决这些问题的心法、过程、事件记录下来,再提炼出来给八零后、九零后,甚至将来的两千后来传承,同样是“稻盛哲学”。

但很多中国企业人和中国企业家没有意识到,哲学就在他的身边,反过来去外求,外求的结果就是会形成很多智障。比如,有些人在传播稻盛哲学时,往往把稻盛和夫说成神,我们要有虔诚的心理,要一句顶一万句。但是,只是学稻盛哲学的文句是没有用的,必须要结合企业的问题和实践来学。

之前,一个企业家告诉我,他买了五万块钱的稻盛和夫的《活法》,要发给员工看,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我说大错特错,你以为员工工作态度的转变,是看了一本书就可以了?不是,他会拿着稻盛和夫的书,360度地照你,看你是不是洗脑的,光说不练。反了,稻盛哲学不是用这种方式让人去学的。首先,要看企业家自己有没有这种生命状态,要以身作则地来传承。

篇14

一、共享互助,扩大生命化课堂的教学效益

教学有两种不同的境界:一是在外力的驱使下被迫地接受知识,二是在内力的唤发中自主地建构知识,说得通俗一些,那就是“要我学”和“我要学”,相同的字眼、不同的字序,却道出了生命化课堂有别于其它课堂的根本所在。课堂,其实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一个自由发挥与创造的舞台,至于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想做什么应由学生自己来选择和决定,教师没有理由去干预。教师在课堂上能做的,那就是将自身的智慧与学生共享,并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合作交往,这种共享互助应当体现在师生和生生两个层面上,如此方能集思广益,让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让艰巨的任务顺利完成。

二、换位体验,实现生命化课堂的角色转型

生命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学会大胆地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地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时代的元素。世界是运动的,同样,课堂也是变化的,课堂上不应有永远的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充其量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名词而已,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换位体验教学就是师生角色转化中新生的课堂教学范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师生地位的平等与关系的融洽,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完善,促使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

三、尊重生命,彰显生命化课堂的运行本色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与听从,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包容基础之上的,这也是生命化课堂的本质要求和行走方向。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必须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行为方式和情感状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式成就不同学生的精神成长,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从而为他们的今后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语法教学中,一般现在时的单数第三人称的构成,尽管我新授时反复强调,训练时反复提醒,犯错时反复纠正,但一些学生依然“不领情”,照样将“does”误用为“do”,我意识到这其实不是他们的错,或许是我的教学方式不能够适应这些特殊的对象。于是,我采用“找朋友”的游戏方式为他们“开小灶”,以增强他们的记忆,掌握运用的技巧,效果果然不错。

四、释放潜能,推动生命化课堂的持续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