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企业文化创意宣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传统公共服务型企业形象宣传的不足
公共服务型企业,是指诸如公共交通、自来水、能源等指政府出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增进社会公正,调节和平衡宏观经济发展等目的建立和经营的企业。地铁是城市公共服务型企业的典型代表,也是与市民日常生活关联最密切的公共服务之一,服务质量与品牌形象的维护,是地铁行业巩固业务成果、获取经营收益、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管理措施,因此,以地铁行业为例,我们可以从全国各大城市地铁企业形象的宣传实例中,得出一系列的印象:统一的界面、固化的主题、说教式的公益宣传。
然而,带给公众以上所述的企业印象,是否真的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呢?
根据《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2013年的乘客满意度调研》[1]数据显示,有75%的广州市民普遍认为地铁公司在人性化、亲和力方面不足,认为企业与公众的互动太官腔与生硬。可见,高姿态的企业形象传播,对提升市民认同感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它提高了市民对企业的期望与要求,容易因服务细节的不足引发超出责任范围的投诉,造成负面舆论。这对公共服务型企业的形象塑造及传播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
由此可见,传统公共服务型企业的形象宣传中,倾向营造高、大、全的企业特质,忽略贴近市民生活、迎合市民情感需求的要素,是目前企业形象宣传工作中亟待改变的不足。公共服务型企业在社会上同行竞争极低,因此无须过多地把侧重点放在企业优势宣传之上,相反,公共服务型企业与市民接触面广,企业所曝露的细节上的不足较多,因此市民对公共服务型企业的认同感,除了建立在对企业优势的认可上,还须建立在对企业细节上不足的理解与包容之上。只有服务的优点与缺点均获得了市民的肯定与理解,才能争取到市民对企业的信任,让市民广泛参与良性互动,提出正面且有效的改善建议,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成长,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形象。
二、文化创意与公共服务型企业形象宣传的结合
针对目前公共服务型企业在形象宣传中脱离市民生活、未能迎合市民情感需求的不足,合理利用文化创意,把理性、生硬的宣传信息通过艺术化的视觉形式传达,将会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做法。以广州地铁为例,广州是国内经济水平较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成熟的城市,市民精神需求随着物质丰富与改革开放的成功,逐步与国际接轨。以广州地铁在2013年9月,公布了企业卡通形象吉祥物,并随即与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合作,推出一系列以企业吉祥物为主形象的动漫公益宣传广告,下图为其中的进站时禁带易燃物品、有毒物品的企业宣传广告:
该系列公益宣传创作中,借鉴了众多本土年轻市民熟悉的娱乐元素,包括引用了80、90后童年时代所熟悉的动画“美少女战士”的经典台词,以及90年代通过香港电视传入广州的公益宣传片经典台词。通过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结合动漫风格的表现,使该系列公益广告特别被市民关注,部分热心市民更自发向广州日报[2]等媒体表彰了这一举措,赞誉广州地铁的做法亲民、有趣,并倡议长期推广。由此可见,文化创意在公共服务型企业形象宣传中,起到了重要的元素整合和调剂作用,把原本刚性的、指令性的信息,转化为趣味性、指引性的信息,拉近了企业与市民的距离,从而获得了市民与媒体的一致好评,实属公共服务型企业形象提升的良方。
近年来,伴随着都市人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提高,基于各种主题文化而诞生的创意产品,开始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文化创意产品,与传统广告宣传礼品不同,它们价值的体现更多是在产品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及创意,而非产品功能本身,从情感上获得消费者的共鸣,从而实现消费行为。与此同时,消费者在购买了文化创意产品后,会产生情感依赖,从而对产品所表达的文化思想进一步认可。以广州地铁2014年推出的“粤港澳星光地铁行”主题Q版列车模型为例,如下图:
一:引言
许多房产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一些大房产公司常设有自己的文化研究院之类的常设机构,专门研究企业的文化。这对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有着重要意义。如绿城集团,有自己的内部期刊,名称为“HOME绿城”,通过期刊,对外宣传公司的形象,产品的特色等,使人们加深对其企业产品的了解,从而产生认同感,对其产品更加放心,扩大了影响力。这些期刊所产生的作用,难以量化,但却实实在在滋润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田,净化着心灵。作为传播企业文化的主创人员,为此感到自豪。但他们也深感困扰,因为一直靠企业拨款来支撑企业文化宣传体系,所在部门虽然创造了社会效益,却创造不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总觉得有些抑郁,长足发展受经济来源局限,如何摆脱窘境,使企业文化与其产品结合,产生更加多的附加值,值得研究探讨。
二:房产企业文化与其产品融合的必然性
房产项目的内涵是文化,外在形态是项目产品。所开发的项目,内涵与其外在形态的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从技术发展角度讲,科学技术进步为企业文化与其产品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强大动力,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迅猛发展,企业文化的传播途径空前丰富,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也在改变,行业之间的壁垒也被打破,相互渗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如用红木制作一幅五牛图,如同一幅宣传画一样,将比手工笔墨纸画更为精细的机械雕刻产品附在红木上,其观赏及收藏价值大增,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幅提升。一幅1.5*0.5米的红木五牛图可卖万元以上。
第二,从企业文化生产和再生产角度来讲,企业文化既要讲社会效益,也要讲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与其他产业一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只有加快企业文化与其产品融合,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储存、传播和消费形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开发衍生产品和服务,延伸文化产业链,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产业和再生产,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第三,从消费角度讲,文化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储存、传播、分配等环节进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与其产品及其他产业融合,才能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样式,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渠道,扩大文化消费规模,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拉动力。
三:企业文化与项目如何融合,才能产生高附加值
一方面,房产企业文化需要与其产品融合,另一方面,产品也迫切需要与其企业文化融合。一是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间竞争越来越变成品牌、创意之争。在产品价值构成中,原材料和劳动成本的分量越来越小,而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如创意、设计、品牌、服务和管理创新等要素分量越来越重,一个企业的品牌,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包含着企业的产品质量、制造标准、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等诸多要素,是企业更为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加快企业文化与其产品及他产业融合,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作用,有利于提升其他产业的文化内涵,提高创新创意能力,增强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能源、环境等因素制约,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有利于推动其他产业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催生许多新的业态。
只有企业文化与其产品及其他产业融合,将企业文化的创意不仅仅停留在宣传资料上,而是体现在产品之中,让人们实实在在体会其交融,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1.1企业要求设计要有个性化,能突出企业的文化和标识设计师本身就是个具有独特思维能力而又敢于大胆改革创新的一个职业。设计工作必须要在这个需求较高的新环境中能标新立异。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制作在平面设计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下,商业界提出的新挑战不仅加强了设计的重要性,还提高了设计的潜在能力。当平面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设计就成为无限超越自我,获取随心所欲表达的个性化。故计算机软件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但是企业中的设计师在大胆创新前要先深刻领会企业文化,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使人感觉既新鲜又没有突破企业要求的底线,这才能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要求。
1.2企业要求设计应符合国际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即应与时俱进全球化的社会形势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具备更全面的认知观。因此,在构思和表现上,平面设计的语言要放眼国内外的消费需求。时常关注国内外现代设计的走势是最便捷的使作品与现代世界设计接轨的重要步骤。
1.3企业要求设计作品要有地域本土化元素,能够明显体现企业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通过对具有地域特色的造型元素其形态上的引用,使元素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而且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载体的现代信息,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从而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对本土设计师来说,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这样既可以使消费者从侧面了解企业文化,又可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1.4企业要求现代平面设计要符合人性化需求与绿色环保的呼吁,这才会达到与消费者共鸣的效果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是21世纪设计的主题,在设计中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它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历程的长期需求。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后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未来的设计将着眼于与平面设计相关环境的设计上,其关系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因此企业在设计中要求与消费者达成共识,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找到宣传的突破口。
2在职平面设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课程设置
根据以上几点企业要求,要加强平面设计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系统设置课程:
(1)首先应该学习好企业文化,准确的掌握企业的设计定位。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具体地说,就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素质、经营方针、产品开发、商品流通等有关企业经营的所有因素。设计师可以从信息这一观点出发,从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进行筛选,找出企业具有的潜在力,存在价值及美的价值,加以整合,使其在信息社会环境中转换为有效的标识。因此,开设企业文化的相关课程是深入了解企业,给设计定位的第一步。
(2)只有最符合社会要求的作品,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设计师应该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利用其特点来突出企业的形象,这样才能设计出标识性更强,更符合企业宣传要求的作品。因此,开设相关的人文素养课程是设计师与时俱进,与社会融合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3)应该储备资源,多元化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软件的学习与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独树一帜,熟练的掌握好计算机软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师在职后多开设一些设计软件培训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提升设计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多开设设计软件的课程也是帮助设计师创新、创意最有力的方式。
关键词:哈尔滨地铁;公益;文化;招贴
1文化:在公益服务中强化精神引领
全新的视点和独到的见解,是招贴突破常规的表现形式,所谓“招来注意力的张贴”即是如此。对于招贴本身来说,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对事物进行剖析的过程,就是逐渐发现其全新涵义的过程。招贴作为视觉传达艺术的一种,最能体现平面设计的特征,它能否在瞬间吸引受众,使人产生心灵共鸣,从而达到迅速准确传达信息的目的,已成为招贴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地铁,作为哈尔滨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它在提供大众便捷出行的同时,无疑需要用更加积极的、主动的创造精神,开拓和完善地铁的企业文化,使之更好地服务大众生活,永葆企业的勃勃生机。那么,如何将创造精神赋予到企业的骨髓里呢?文化彰显了重要地位。在公益思潮引领下的广告宣传是将企业文化与大众传媒串联起来的最佳途径。招贴是现代广告中使用最频繁、最广泛、最便利、最快捷和最经济的传播手段之一。借用如此丰富的特性,将“攻坚克难建地铁”的哈尔滨地铁精神赋予其中,则会大大增强受众的关注度,缓解几年来“交通阵痛”所引发的不良舆论,形成文化认同。
2创意:在思维方式中挖掘设计理念
公益招贴,创意在“公益精神”的引导和传递上。优秀的创意,能恰当的突出主题、展现新颖的表现手法,引人入胜。对于地铁行业来说,从公益创意的思维中引入文化的概念,可以借助“发散思维”、“突变思维”、“重组思维”等方式。(1)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模式,它表现为视野广阔,并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以思维的主题内容为球心,以可以触及的最大思维容量为半径画圆,所得到的球形即是发散思维所呈现的状态。这个球形的体积是无限膨胀的。思维决定视觉的存在方式,招贴所呈现出的观者从视觉到心理的连锁反应,是围绕同一个核心,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合成的。以多角度、多层级的表现方式,将局限思维发散至无限,从可能涉及到的知识门类中,借鉴吸收能够转化为视觉形象的关键要素,进而达成创造性的画面,与受众产生良性互动。(2)突变思维。突变思维是摈弃束缚而产生新视角、新观点的一种思维方法。独特的思维可以打破常规,不受现有规律的任何限制,超常的观点可以赋予事物崭新的涵义,启迪其产生格外不同的新看法、新思路。突变思维的良性运用,可以使招贴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境都表现出作者独到的艺术见地。缺乏个性化的视觉表现,无疑会流于俗套,奇异的独创性可以引人入胜,给人“眼前一亮”之感。超越常规的招贴作品正因为突破了一定的思维界限,融人了别具一格的联想,才会散发出特有的设计魅力。(3)重组思维。创意的思路很重要,但是找准思路,创意才能有效开展。设计的方向性是多元的,一整套创意的大思维是由多个启迪灵感的小思维构成、重组而再生的。任何一种平面创意思维形式,通常都不是运用某一种思维方法而得到的。招贴设计作为一种图形图像的创意展示方式,它的出现也正是解构与重构思维的综合体现。设计者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素材,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和艺术性的手段进行加工重组、构想并衍生出具有综合设计视角的作品,才是囊括多重思维的独立作品。可以说,纯粹的独立思维是不存在的。我们细解每一幅优秀的作品都可以看到,每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并没有明确界限,作为表现性非常明确的作品来说,很多思维是交错的、叠加的,如果把丰盈的思维只单纯诠释“为表现而表现”,这样的作品思想注定是干枯的。触类旁通是学习平面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表现方法,思维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创意源泉的不断补给是设计思维长青的不竭源泉。
3解说:在不同指示物中探寻精神符号
优秀的企业文化,初期的形成阶段大多来源于企业的建设实践,哈尔滨地铁建设期间形成的“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周密筹划、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创新发展”的地铁精神是最好的体现。通过指示物的挖掘,可以演绎出多元的创意表现。图1
(1)电火花。奔腾的电火花是施工现场常见的画面。礼花般炫目的光芒更似繁星点点而汇聚的希望。地铁人点亮繁星,更是点亮冰城百姓黑夜里前行的路。通过发散思维的辐射作用,由近及远,意义深远。(如图1)
(2)边墙扩建。哈尔滨的地铁情怀由来已久,著名的“7381”人防工程正是冰城地铁的“前世今生”,10.1公里的“7381”隧道,地铁1号线用了6公里,这样的“旧貌换新颜”不得不说是一次创举。我们独到的远见,更是一种“梦想天空分外蓝”的情怀。突变思维的特点在于打破规律,超脱惯性。边墙的扩建,展现的更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民生理念。(如图2)
(3)盾构机。盾构机是盾构隧道掘进机的简称。是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广泛用于地铁等隧道工程。随着盾构机的刀盘的转动,我们脚下的“穿山甲”不断释放着它巨大的能量。思维重组的创新表现,转出的更是冰城的美好未来。(如图3)
4结语
始发的地铁,带来的不仅是便利的交通,城市功能也会向立体方向拓展,伴随着商业化宣传的铺天盖地,适时适当的公益人文关怀,作用则日益凸显。优秀的企业往往会重视自身长期的存在价值,从而真正做到长盛不衰。哈尔滨地铁公益招贴的信息传播,一方面要注重创意思维的多元思考,另一方面也应将情感融入到受众的视野,注重精神层面的引领。公益文化的引入,注定会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助力于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这理所应当成为哈尔滨地铁企业的长期文化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史蒂芬・海勒.跟着设计大师的逻辑走[M].郑孟迁,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 张德,吴剑平.企业文化与CI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1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脱节
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往往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象其他职能管理部门一样,专门从事企业文化的管理。比如,在企业文化受到重视后,一些企业简单地将以前的宣传部门改为企业文化部,错误地认为只需要一部分专业人才用管理财务、运营、销售的方式及某些刚性指标来管理企业文化。这样极易使得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之外的企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某个具体部门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而实际上,这将导致很大一部分员工缺乏共同参与意识,对企业文化知之甚少,不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创意。从而使得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企业员工严重脱节。
1.2忽视了企业价值观的推广工作
很多企业为了让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能够脱颖而出,都统一了一套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提炼出来后,还要慢慢被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并扎根于员工的思想中,最终为每位员工的工作言行和企业的发展作出指引。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然而对于个别企业,它的企业价值观只出现在讲话稿、年终总结中,平时并未及时开展对企业价值观的推广活动,或者推广力度不够,使得企业价值观只是徒有其表,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观并不了解。企业文化建设更无从说起了。
1.3企业文化建设违背行业规律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不同领域的企业来说,各有千秋。不同领域的企业有着它自身不同的发展规律。而部分企业未真正领会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于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潮流中,盲目跟风,一味模仿企业文化建设较成功企业的方案与创意。倘若两企业并非属于同一领域,将可能导致借鉴成果并不能为借鉴方所用,从而并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甚至会出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2企业文化建设成功案例分析
目前四大行、城商行以及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进军二三线城市抢占市场份额,社区银行、直销银行等新的银行发展模式也正在成熟,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众多中小银行也正在寻求转型方向。在此形势之下,银行品牌价值的重要性便尤为凸显,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唯有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才能跟上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崇阳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2013年7月,一年来发展势头喜人,各期业绩在县内同业位居前列。这与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传播工作密切相关。在进行了自身现状分析和市场研究后,崇阳农商行提出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物化于境、固化于制”的企业文化战略思路。
2.1“内化于心”
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不仅要让员工认知,更要让员工认同。崇阳农商行进行了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较全面的宣传引导,让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这些宣传引导方式包括:领导身体力行,作表率;员工中树榜样,立典型;提倡该行价值观,讲故事;举办文化活动,助入心;设置文化特使,做推动等。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让所有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最终使员工对该行的价值理念体系从认知、认可,到真正的认同。
2.2“外化于行”
崇阳农商行结合自身发展现状,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改革和尝试,从战略发展目标的确定到具体措施的出台;从内部管理机制的转变到外部新的经营模式探索;从改变人才晋升机制到搭建员工沟通平台;从加强团队内部凝聚到网点服务行为的整体提升。努力地践行该行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把内化于心的价值理念体系日常化、具体化、工作化甚至生活化,从而真正做到企业文化理念的“外化于行”。
2.3“物化于境”
由于崇阳农商行从崇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改制成为崇阳农村商业银行,时间较短,同时进行了更名。为了让老百姓快速了解新成立农商行与曾经的农信社之间的关系,崇阳农商行在内部,加大网点品牌形象整改,创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品牌文化个性;在外部,致力于重塑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加大对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的综合宣传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和老百姓的品牌认知度,为品牌形象的塑造打好了基础。
2.4“固化于制”
制度保障文化执行,监督巩固文化成果。为了让企业的价值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崇阳农商行在制度建设中,也进行了同步的完善。该行借助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工作体系等对职工行为给予规范性限制,通过不断向职工进行感化、教育、督促、检查等,用规范来约束和指导全员的行为,从而为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推动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3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力,它渗透在企业所有的活动中,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因此,作为企业,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从宏观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2增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之间的关联度
企业文化不是自发的,而是对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与每位员工的生产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应建立激励机制,动员和发动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各项工作,立足本职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用企业文化精髓去指导每一份工作,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炼出企业的精神。
3.3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企业都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准备。对于企业内部,可通过开展逐级培训,来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使员工最终把企业文化理念细化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对于企业外部,可积极组织文化活动,宣传企业文化理念,增强社会大众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3.4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有效建设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