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家经济形势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库存;周期;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10-0001-05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为深入挖掘经济运行规律准确判断形势,本文基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从库存变动、投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了国家及北京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分析得出,当前国家及北京市正处于库存周期的衰退期(去库存)、固定资产投资周期的衰退期、产业结构升级周期波动的收缩期。根据周期变化规律初步判断,在没有巨大的意外冲击的情况下,我国及北京市经济运行在未来1年~2年将延续下行态势。
一、 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经济周期是指一定时期内市场经济活动不断重复从复苏、扩张、收缩到衰退这一循环过程的内在变化规律。经济周期理论一般将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中长周期和长周期四种类型。引起四类周期波动的内在动力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不同,但同时又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短周期
短周期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Joseph Kitchin)于1923年发现,这一规律又被称为基钦周期或商业周期。一般平均波长为3年~4年; 短周期体现的是经济运行的短期波动规律,主要是由存货投资的周期性变化引致的。
(二)中周期
中周期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lement Juglar)于1862年研究英、法、美等国家工业设备投资的变动情况时发现,因此又称为朱格拉周期,平均波长在7年~8年;中周期体现经济运行的中周期波动现象,一般采用设备投资为研究对象。
(三)中长周期
中长周期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30年研究美、英、德、法等国家工农业产品价格的长期波动问题时首先发现的,因此又称为库兹涅茨周期,平均波长在15年~25年;引致中长周期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等。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变化均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因此,引致中长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最终可归结于产业结构的变化。
(四)长周期
长周期又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主要与引致产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和革新有关,平均波长在50年~60年。由于我国及北京市数据时序相对较短,在本文的分析中不对长周期波动进行分析。
二、 国家和北京经济运行中的短周期性波动特征
(一)国家和北京市短周期波动特征分析
从理论上讲,经济扩张时,生产量和收入、消费会上升,导致销售量上升,会使存货下降,从而增加存货投资(补库存)。由此生产量和收入、消费继续上升,销售量也持续上升。当经济扩张到一定阶段,销售增长率和存货增长率将下降,导致生产量和收入、消费下降,进而存货继续下降(即去库存)。随着经济收缩到一定程度,各种下降将逐渐放慢。当收入、消费有了新的增长时,销售量开始上升,由此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本文使用工业产成品库存指标来反映存货变化。
如图1、2所示,按照波峰—波峰计算,从1999年至2011年我国库存变动的波动大致有4个周期,每个周期平均波长为33个月;北京市库存变动的波动大致有7个周期,每个周期平均波长为22个月,比国家周期波长要短。
从波动频度的比较来看,北京市的短周期波动频度相对国家更为频繁。从短周期的各个阶段比较来看,国家和北京市总体都体现出去库存波长(下行周期)短于补库存波长(上行周期)的特点;从国家来看,除了1999年~2001年6月这个周期,后3个周期补库存波长比去库存周期波长分别长16、2和8个月。从北京市的情况来看,除了2003年4月至2004年8月这个短周期,其他周期补库存周期波长均比去库存波长要长。
(二)国家和北京市短周期的未来发展走势判断
国家及北京市分别处于2011年4月和2011年3月库存增长下降,而后上升,实际上于2011年10月和2011年11月开始去库存周期。按照最近的一次库存周期的特点计算①,国家完整的库存周期波长为38个月,去库存行为比补库存周期少14个月;北京市完整的库存周期为44个月,去库存周期比补库存周期少12个月;据此推算,国家工业企业去库存行为将继续到2012年年末,北京市工业企业行为将持续到2013年一季度。
三、 国家和北京市经济运行的中周期波动特征
(一)国家和北京市的中周期波动特征分析
在分析经济运行的中周期特征时,一般采用设备投资指标,但是由于缺乏完整的设备投资时间序列资料,在分析国家及北京市经济运行的中周期波动时,本文主要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通常的分析方法,采用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②序列指标来分析经济运行的中周期。
【内容提要】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价格比较稳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同时,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主要是:投资增长偏快,货币供应量偏高,对外贸易顺差偏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政策配套,努力实现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总体最优。在宏观调控中,应注意把短期问题的解决与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价格比较稳的良好局面。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结果。分析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总结宏观经济工作的经验,可以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绩、确保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奠定基础。
经济发展总体形势良好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稳较快,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国内外需求比较旺盛,经济发展总体形势良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GDP在连续3年增长10%左右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增长率又达到了10.9%。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都保持着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价增长了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现价增长了29.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23.4%,为全年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创造了条件。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逐步落实,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夏粮获得丰收,全年农业生产有望继续取得好成绩,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生产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1,748亿元,同比增长17.0%;实现利润62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8.31,比去年同期提高13.87点。
国家财政税收形势较好。前5个月财政增收超过5000亿元,增长率高达22.8%,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1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已经完成过半,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
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但价格总体水平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属于相当温和的水平。投资品价格上涨幅度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也为中长期保持总体价格水平稳定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主要是:投资增长偏快,货币供应量偏高,对外贸易顺差偏大,房价上涨过快,以及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增大等。它们有的是长期以来已经存在但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有的是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新出现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解决。
与消费需求增长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仍然偏高,投资增长仍然存在反弹压力。2006年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3%,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近4个百分点。从投资的月度增长数据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一定的增速反弹态势。2005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产能过剩,其直接原因是2003年部分行业特别是上游产业部门的过度投资。产能过剩会造成相关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减少,亏损增加;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可能增加银行坏账,加大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社会就业压力。然而,2006年以来,产能过剩问题似乎并没有出现严重后果,表面上看,工业快速增长,企业利润也有较大幅度上升。这是因为,目前过快增长的投资吸收了一些原来过剩的产能,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产能过剩问题。但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消费需求增长速度的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扭转,不仅不利于保持“合理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这一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任务的实现,而且可能引致新一轮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
与生产增长速度相比,货币信贷增长速度仍然偏高。目前货币总量增长较快,2006年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连续12个月超过央行设定的预期目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给的过快增加造成信贷的过快增加,截止到5月末,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约为1.78万亿元,同比多增了7939亿元,而央行全年的信贷投放指标仅为2.5万亿元,前5个月就达到了全年计划的71%。
M1和M2两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仍延续背离的趋势。M1和M2增长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存款结构的变化,构成M2主体的银行存款的增长率远远高于构成M1主体的活期存款增长率。此外,基础货币增长率的逐渐回升,也成为M2增长率快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贸易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国内基础货币大量投放,加大了货币供给的压力。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尽管个人、企业、商业银行持汇额度和头寸均有所放开,但市场主体多倾向于短期结汇。“双顺差”不断转变为外汇储备,中央银行需要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大量投放人民币资金,扩大了人民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增长又通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机制转化为货币信贷的增长。2005年“宽货币、紧信贷”的金融格局,在今年一季度转变为“宽货币、宽信贷”。
“双顺差”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不平衡压力加大。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为25.2%,仍高于进口增速3.9个百分点,顺差达614亿美元,同比增长54.9%。贸易顺差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对外贸易不平衡。贸易顺差激增的原因在于:国际经济形势较好,国内生产能力过剩,企业出口愿望强烈。前些年投资累计形成的加工生产能力现在逐步释放,使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努力扩大出口。而我国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大,较少受国内限制因素的制约,只要存在外部需求,加工贸易出口就可快速增长。此外,出口退税政策等也刺激了经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而近两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一直处于高价位,特别是近期国际油价再度暴涨,致使进口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口需求。过大的贸易顺差,一方面造成贸易摩擦大量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需求某种程度的不足。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也加大了经济增长的风险。造成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特殊地位,因而短期内迅速调整、实现贸易平衡的难度很大。从长期来看,应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实现贸易平衡。
房地产行业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现阶段,房地产业中存在的房价上涨过快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住房需求,而且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构成潜在威胁。由于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基本来自金融机构,买房者的资金大部分也来自按揭贷款,在房价上涨过程中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就可能引发房地产危机和金融危机。当前的房地产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化过度以及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严重不足。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应被视为“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承担住房保障的责任。帮助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是调控房地产价格水平重要且有效的措施。
此外,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增大的问题也很突出,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努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
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 实施工作 执行情况 困难和问题 工作建议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央财政于2008年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的设立和实施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提供了持续稳定支持,对推动重点实验室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开展创新性的自主研究和自由探索、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和对外开放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促进了实验室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面提升。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专项经费的实施情况、执行进度和具体效果,帮助管理决策部门和相关高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笔者面向有关高校对专项经费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分析情况总结如下:
1 专项经费执行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对象涉及47所高校、1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合建),调研内容主要包括:2008-2010年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等。
根据调研结果,截至2011年上半年,各高校专项经费执行情况较好,平均执行率为81.17%,其中专项资金执行率为100%的重点实验室有7个,执行率在90%以上的实验室有43个,执行率在70%以上的实验室有100个。
2 专项经费实施基本情况
相关高校自获得专项经费支持以来,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高度重视专项经费的使用、组织与实施,以高度的责任感引导并全力推进专项经费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
2.1 注重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所调研高校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组织管理模式,基本保证了专款专用。有些学校为加强管理,专门成立了校级领导小组,明确了专门管理部门,并形成了相应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据统计,40%的高校成立了校级专门领导小组协调解决专项资金实施的重大问题,组长多由校级领导担任,成员由科技、人事、财务、资产、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等部门的负责人担任。70%以上的学校将科技处作为牵头部门,全面负责重点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
2.2 明确经费使用,规范管理监督。为做好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各相关高校根据科技部要求和财政部下拨的年度专项经费指标,将专项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按用途分类实行不同的预算管理方式,制订重点实验室日常管理和运行的经费支出计划,同时,优化经费管理模式,加强经费使用的过程管理和考核监督,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在实践中,各高校形成了符合各自特点、灵活多样的具体做法,例如,北京大学专项经费的重大支出必须经过教授联席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经费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专家咨询组监督与评估专项经费使用情况,促进提升了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
2.3 合理设置项目类别,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相关高校根据各类专项经费的建设内容及目标进行项目设置和资金分配,并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和经费实施办法,以发挥专项资金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设备购置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例如,北京科技大学通过设置自主研究项目支持有潜力科研人员开展持续深入的基础性和交叉新兴学科研究,并以此为种子基金推动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和承担;北京理工大学定期通过信函和网站向国内外开放课题指南,积极鼓励相关研究领域人员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南京农业大学将专项经费的60%用于设立围绕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组织团队开展持续深入系统性研究的固定化支持自主研究课题上,促进了人才团队的培育和成果的持续、稳定产出。
2.4 强化使用效率,注重绩效评估。专项资金使用“零余额”的账户管理方式,这给高校经费管理带来难度和挑战的同时,也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科研财务管理带来了机遇。所调研高校高度重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在充分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确定经费使用额度和经费支出预算,明确各项经费使用的责任、验收和审计主体,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提高经费执行效率,确保专项资金的高效、安全使用。同时,为加快执行进度,重点实验室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经费的使用。例如大连理工大学财务处与实验室按月整理经费使用状况并形成明细表,定期通报给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与实验室经费使用责任人,以方便随时掌握经费的执行进度和状况。东南大学定期通报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对使用进度较慢的责任人分阶段及时提醒并实行负责人约谈制,确保专项经费的合理使用。复旦大学定期对于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于专项经费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北京理工大学与课题负责人签订承诺书,办公室人员按月督促和提醒加快经费的使用和验收报账。
3 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中,多数高校严格依照科技部制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以完成科学研究任务、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为目的,按照有利于学校教育与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校办学资源的效益发挥、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原则实施,基本做到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但是,由于专项经费的实施时间较短,在具体实施思路和方式上缺乏一定的借鉴经验,导致在专项资金实施工作上存在的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3.1 专项资金的拨付时间与实际使用存在矛盾。由于专项资金采用“零余额”管理模式,经费使用时效性强,而不同类型项目或课题需根据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相应支出,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项目或课题经费的支出进度可能与经费计划支出不一致,容易导致突击盲目花钱的现象。
3.2 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管理不够合理。目前,部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购置必须按照财政部有关文件进行招投标,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对于分期付款的仪器设备,依照合同约定未支付尾款的,无法进行设备报账,影响经费执行进度。
3.3 开放性课题经费使用方式有待改进。实验室设置的开放课题由非实验室人员承担,课题负责人有不少非本校或者外省市科研人员,而按照现行规定课题经费不能外拨至承担人所在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开放课题经费使用和报销存在困难,影响了专项资金的执行进度。
3.4 部分学科更新设备需要不能够及时满足。部分学科(如生命、信息等)发展速度较快,对实验设备更新的需要较为强烈,但是,现有相关管理办法只允许每年提交一次设备购置或更新申请,限制了上述学科的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需求。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专项经费的实施主体分为两个层次,财政部、教育部作为宏观管理主体承担制定政策、分类指导和进行绩效评价的职责,各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校作为具体实施和管理的主体承担着微观管理、自我评价和基层创新的职责。如何进一步提高两个主体对专项经费的管理和实施水平,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进一步做好专项经费实施工作的重要课题。针对两个主体承担职责和具体分工的不同,笔者分别提出如下建议:
4.1 针对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建议
4.1.1 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和拨款方式。由于专项经费按照“零余额”方式管理,在每年的年底经费要使用完毕,而距离下一年度拨款还有一段时间,因此给实验室的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建议部分经费可跨年度使用,适当延长其中少部分经费的使用期限,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同时,为适应快速发展学科(如生命、信息)实验设备更新的需要,建议在一个评估周期内做两次设备购置的申报工作。
4.1.2 进一步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边界和范围。目前,依托单位和多数实验室均参照国家基础类纵向科研项目的支出比例来使用,造成经费实际使用与目标实现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既能突出专项资金的导向性,同时明确经费使用的若干边界和范围,以利于实验室健康持续的发展,提高专项资金效益。
4.1.3 改进专项资金外拨机制,促进学术资源共享。根据科技部对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所有开放课题经费不能下拨到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这大大增加了课题负责人用于经费核算的时间和物力成本,建议将用于开放课题的经费按照任务完成情况分批划拨到开放基金承担者所在单位,降低经费使用和核算的难度和成本,提高设备和资源的开放共享率。
4.1.4 增加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水平。为引导并保障科研人员安心基础研究工作,吸引年轻科技人员投身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建议适当提高人员经费比例或设立专门人才培养和引进基金,鼓励部分科研人员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进行自主性探索,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研究学者在实验室从事开放课题研究,为实验室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针对相关高校的建议
4.2.1 完善专项资金的体系化建设。目前,国家对学校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主要由“985”工程、“211”工程、“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等国拨资金组成,是提升高校学科创新水平、科研综合创新能力、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学校整体条件的经济来源。上述专项资金建设内容互为条件和基础,相辅相承,密不可分,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建设体系,不能割裂单独发展。各相关高校应根据各专项的建设内容和目标,从学校战略发展全局的角度进行总体规划,统筹配置,不断完善现有经费管理体制,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真正使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办学能力和效益上水平。
4.2.2 加强以科研基地为核心的科研创新能力一体化建设。专项经费的设立归根结底是用于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相关高校的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科研基地是学校自主创新体系的重点组成部分,也是汇聚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的重要载体,如何真正发挥其作用,形成领军人才――科研团队――重大项目――创新基地一体化建设格局,对于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综合发展水平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在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的稳定支持外,应为对接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优化学校学科总体布局进行战略谋划,重点考虑充分利用专项经费,资助有潜力、并与“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的研究方向,加大扶持力度,筑就高校新的科技高峰。
4.2.3 加大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人才是科学研究的关键,专项经费设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用于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潜力的青年科研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各学校应制定灵活有效的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机制,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侧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资助,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人才评估体系,在实验室范围内设立更多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科研项目,让青年教师有机会、有能力在科学道路上健康发展。
4.2.4 加大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培育力度。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学科和科研特点,对部门专项经费的使用进行调整和完善,更要凸显重点学科布局和发展,重点支持前瞻性创新性的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加大问题导向类项目的培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和科研发展相对接,培育一批原创性科学研究项目和研究队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光明日报,2006-
02-10.
[2]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8] 531号,2008-12-26.
【关键词】 公交车票价补贴 效果 交叉弹性
一、概述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之中,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为35.8%,2011年该比重已升至51.27%。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在城市的大量集中都加重了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建设部于2006年颁布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经济意见》明确指出,政府对公共交通进行财政补贴,是公交优先政策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是公交优先政策得以顺利推行的基础经济手段。公交补贴政策的主要政策目标是体现公益性与解决交通问题,缓解交通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汽车产业极速扩张,大量私人汽车进入家庭,城市内超过65%的小汽车为私人所有,这无疑加剧了城市交通的道路拥堵问题。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北京常住人口1961.2万人,与10年前相比增加了604.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表1显示,2010年私人汽车保有量更是达到374.4万辆,私人轿车为275.9万辆,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4.7%和26.5%,比2005年末增长了1.4倍和1.8倍。1994年时,四环内主要干线道路高峰平均车速45公里/时,2005年该数值已为10公里/时,此后平均车速虽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2012年北京晚高峰最低时速仅13.7公里。大量私家车上路出行是造成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各国对公共交通的建设投入主要体现在直接的财政补贴上,即从国家财政或征收的税金里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弥补公交企业经营的亏损及进行公交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北京市财政收入3006.3亿元,市政府投入公共交通补贴达到1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6%(见表2)。
政府投入大量财政收入实行公交补贴政策的一大目的就是通过降低私家车上路率来缓解交通问题,低廉的票价是否能有效吸引原以私家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人群转而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对于公共交通补贴效果问题,从公交车与私家车交叉需求弹性角度进行验证的相关研究并不充足,且并未直接建立出公交票价与私家车上路率的关系。就整体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机制而言,有学者指出轨道交通在不同投融资模式下对投资回报的不同要求和在不同运营阶段的特点,均会对补贴机制的激励约束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情境下适宜的激励性补贴模式可在符合社会利益目标的同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提高效率(赵源、欧国立,2008)。而针对研究城市公交票价与私家车出行量之间关系的需要,有学者提出了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私家车出行成本等因素对私家车出行需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交叉弹性理论进一步得到公交票价和私家车出行需求之间的弹性关系,得出城市公交票价的变动对小汽车出行几乎没有影响的结论(邱杨、丁卫东,2009)。在此之后,有研究成果指出收入水平高低是影响私家车数量的关键,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是提供人们的收入水平。周娜、陈维宣、陈珊、王建(2012)将出行选择私家车和选择公交车纳入模型之中,从对城市交通私家车与公交车使用需求的分析中发现影响城市交通使用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到达目的地所费时间、所需费用,不同乘车方式对社会地位表征的影响以及其他包括座椅舒适度、车厢内温度、车厢内气氛、安全系数等。这些研究并未对公交车费用对私家车上路率的具体影响进行探索,且其中涉及到庞杂的多种因素。除了上述回归分析方法,还有学者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影响居民选择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因素。结果表明,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出行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出行目的对于出行方式选择结果有显著影响(姚丽亚、关宏志、严海,2007)。但这样的研究结果过于泛泛,并未直接计算出出行费用对公众出行选择方式具体影响程度,即没有准确衡量出公共交通费用对公众选择是否乘坐私家车的具体影响。此外,有学者从博弈原理探讨政府单纯征收拥堵税或进行公交补贴及两种策略共同实施的角度对出行者的出行行为选择进行研究,通过运用混合战略模型中的效用函数综合分析政府和出行者的期望效用,探讨出政府通过经济政策来缓解交通拥堵的本质是引导私人小汽车向公共交通出行转变,得出对私家车征收交通拥挤税、向公共交通出行者提供经济补偿对缓解大城市高峰时期交通拥堵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同时应将拥挤税税额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董甜甜、谭建春,2012)。
国外,不少学者直接对政府补贴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效果进行研究。有学者具体验证了服务价值定价理论,分析了出行基于价格的价值选择影响。还有学者从成本条件和政府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投入关系进行分析,将新古典主义定理中的优先限制条件纳入考虑范围之内,结果显示城市公共交通成本条件对于提高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并不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虽然有大量研究在探讨公交补贴的效果问题,但城市公交票价与私家车出行量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影响城市交通使用需求的主要因素方面,直接计算出出行费用对公众出行选择方式具体影响程度的文章并不多。因此,本文研究有利于北京市正视公共交通补贴的效果,以便调整政策,解决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首先定性分析了影响私家车上路量及上路率的因素,探究了北京市近10年来私家车保有量与上路量上升趋势的原因。而后从公交车与私家车需求交叉弹性角度入手,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出发,利用弧弹性计算公式,分别计算2007—2011年间公交车与私家车需求交叉弹性,并用此弹性衡量了公交车票价降低对私家车上路量减少的贡献。
由于降低公交车票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情况,即降低私家车上路量,通过公交车与私家车需求交叉弹性的计算可以直观地看出降低票价对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性。
二、北京市私家车上路量的影响因素
1、私家车拥有量
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私家车实用性等因素会增加北京市私家车拥有量。而摇号购车等政策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私家车的购买。但近几年来北京市私家车拥有量仍呈上涨趋势。
(1)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家庭的平均收入等会直接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私家车拥有量。由表3可以看出,2000—2011这11年来,北京市人均家庭总收入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皆持续上升。人均家庭总收入总涨幅达295.57%,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涨幅达317.91%,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而私家车拥有量也从2000年的49.4万辆增加到2011年的389.7万辆,增长额达78.8%。可支配收入及家庭总收入的增加无疑对北京市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2)城市规模与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影响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范围,从而影响城市居民对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更偏向于使用私家车出行,以便快速、便捷地到达目的地。同样的,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也直接影响城市私家车保有量。城市面积越大、人口越多越密集,私家车保有量越多。
由表4可知,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53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5.3万人,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规模。200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581万人,比上年同期又增加了43万人,也相当于增加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规模。200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63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万人,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200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69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2万人,也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
(3)私家车的实用性。近年来北京城市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愈发感觉时间宝贵,因而,私家车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并且由于私家车在远途旅行方面具有优越性,许多市民购买私家车以满足周末或假期的出行意愿。另外,许多家长会选择驾驶私家车接送学生,既能保证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又能节省上下学的时间。再者,私家车的舒适度较之其他交通工具都较高,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因此,私家车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偏好的交通工具。
2、私家车上路率
(1)油价。私家车上路有一定成本,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油价,油价的上涨可能抑制私家车的出行,而油价的下降则会鼓励私家车的出行。一般私家车使用93号汽油,在2000—2010年间,93号汽油平均油价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2000—2010年,油价总体趋势为上涨,且涨幅较大,总涨幅达到132.56%。尽管油价的上涨对私家车上路有抑制作用,但北京市私家车上路量仍然逐年递增。
(2)尾号限行措施。从2008年10月11日开始,北京市连续实施了三个阶段的机动车按车牌尾号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措施遵循机动车每日按尾号限行、每13周轮换一次限行日、每日限行时间为7时至20时、限行范围为五环路以内道路(不含五环路)等内容。同时,对非北京市进京载客汽车采取在7时至9时、17时至20时禁止进入五环以内等交通管理措施。限号措施是利用政策措施直接限制私家车上路的手段,对私家车上路率的下降有显著效果。
(3)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实用性与舒适性。作为私家车的替代品,公共交通如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是市民除了私家车外其他可选择的出行工具。并且由于公共交通尤其是公交车、地铁的票价较低,公共交通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私家车上路率。改进公共交通降低私家车上路率的方法有:公交专用道的开发与完善,保证在上下班高峰期或拥堵时段公交车平均速度高于私家车平均速度;完善公交车与地铁的换乘系统,方便市民乘坐公交车、地铁出行;增多公交车的发车频率或改善公交车、地铁内部设施,增加公交车、地铁舒适度,减小其在舒适度上与私家车舒适度的差距。
三、公交车私家车需求交叉弹性计算
1、公交车私家车需求交叉弹性
由于政府大幅度补贴公交车票价,并希望通过降低公交车票价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私家车上路量,以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因此,计算公交车私家车交叉弹性,通过弹性衡量1单位公交车票价变动能够引起多少单位私家车上路量变动是十分有意义且重要的课题。
若以A、B代表两种商品,EAB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PA表示A商品的价格,PA表示A商品价格的变动量,QB表示B商品原来的需求量,QB表示因A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B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量,则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EAB=■
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即两种商品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具有互补关系的商品称之为互补品,具有替代关系的商品称之为替代品。
在互补商品之间,EAB
在替代商品之间,EAB>0。对于替代商品来说,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所以其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如桔子和苹果、汽油和机油等,这些商品之间的功能可以互相代替,其交叉弹性系数就是正值。一般来说,两种商品之间的功能替代性越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值就越大。
若两种商品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EAB=0。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系数为零,则说明A商品的需求量并不随B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两种商品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
本文中,私家车与公交车应为替代品,即公交车票价的下降会引起公交车客流量增加,从而降低私家车上路量,弹性为正值。在后文中,我们将验证并具体计算私家车与公交车的需求交叉弹性。
2、计算方法及结果
由于缺乏2000—2010年私家车上路量的数据,而用私家车拥有量代替私家车上路量进行计算是不准确的,因而我们只能将2007—2011年私家车上路量代入弹性计算公式,分别计算这几年私家车与公交车需求交叉弹性。为使公交车票价更加合理,我们用环比CPI值对公交车票价进行了调整,反映真实的公交车票价。私家车上路量及弹性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私家车与公交车需求交叉弹性在5年间绝对值皆小于0.5,最低达0.2,极度缺乏弹性。并且2007—2011年间,交叉弹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弹性逐渐降低,即通过降低1单位票价而能够减少的私家车上路量逐渐减少。其中,2008—2009年间,弹性出现负值,表示2008—2009年间,较低的票价非但没能降低私家车上路量,反而增加了私家车上路量。原因可能为,2007年实行较低的公交车票价政策后,公交车客流量明显增加,导致在早晚高峰等时期公交车拥挤度上升,舒适度下降。且由于公交车平均速度以及公交专用道完善度、换乘便捷度等指标并未提高,因此在较低的舒适度下,公交车的实用性及舒适性并未上升,导致更多的公交车乘客再次转而驾驶私家车出行,甚至有一部分原公交车乘客也转为驾驶私家车出行。2008年后,由于低票价造成的客流重新分配再次趋于稳定。因此,之后几年中,交叉弹性再次恢复为正值并且呈较稳定的下降趋势。2010—2011年间,交叉弹性降低至0.231,即降低1单位公交车票价仅能减少0.23单位的私家车上路量。
四、结论
尽管北京市政府采取了购车摇号、出行限号、降低公交车及地铁票价等措施,但北京市近5年来私家车上路量与私家车保有量皆呈上升趋势。其中,降低公交车票价对抑制私家车上路量增加有一定作用,即公交车与私家车需求交叉弹性大部分时候为正,当降低公交车票价时私家车上路量有所下降,由此可知2007年公交车票价下调是有意义的。
但由于交叉弹性较低,降低票价对抑制私家车上路量增加的作用有限。且由于弹性逐年递减,在今后若还想通过降低公交车票价继续抑制私家车上路量效果不大,是不可行的。因此,若想进一步降低私家车上路量,除限号等措施外,仍需要从公共交通方面入手,如提高公交车、地铁的舒适度,加强对公交车专用道的关注,更为合理地设置公共交通路线,并建立较大的交通枢纽,促进私家车、公交车、地铁之间的换乘。
(注:其他课题成员:邹汶君,孙颢文。)
【参考文献】
[1] 邱杨、丁卫东:关于公交票价与私家车出行关系的研究方法[J].科技研究,2009(4).
[2] 周娜、陈维宣、陈珊等:对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研究——基于私家车和国民收入的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2(16).
[3] 姚丽亚、关宏志、严海等:公交票价比对公交结构的影响及方式选择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8).
[4] 郭玉环、郭法霞: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浅析[J].城市公共交通,2007(6).
[5] 韦异丽:北京市私家车拥有量影响因素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
[6] 肖海燕、王先甲:政府参与模式下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0,24(2).
[7] 华新、苏舟:看国外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J].中州建设,2011(4).
[8] 张敏、欧国立:城市公共交通补贴问题分析[J].城市公共交通,2001(3).
[9] 王珺:我国私家车拥有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9(18).
[10] 施凤丹、徐婕、郭红燕等: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8(4).
[11] 董甜甜、谭建春:博弈原理在解决交通拥挤中的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2).
[12] 赵源、欧国立: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
关键词 26%吡・西・扑草剂可湿性粉剂;机插秧水稻;一年生杂草;防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S4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138-02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多,危害重,是水稻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之近20多年来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成为水稻生产中的一大重要问题。因此,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促进水稻可持续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机插秧这一种植方式省时省本,但水稻田间杂草发生量远远大于传统的人工插秧。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水稻除草剂对于及需省本增效的水稻种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在盐城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进行,土壤为轻质砂壤土,pH值为8.2,有机质含量为1.3%,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作物为大麦,没有使用除草剂,常年种植大麦和水稻,为老稻田区,属里下河与苏北滨海稻区交界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小区耕作采用深耕方式,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杂草以稗草、异型莎草、水苋菜和鳢肠为主。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26%吡・西・扑草剂可湿性粉剂(吉林市新民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为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江苏瑞禾化学有限公司),25%西草净可湿性粉剂和4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均由吉林市新民农药有限公司生产。供试水稻为盐稻12号,于6月5日育秧,6月28日机插秧。
防除对象:机插秧水稻田中一年生杂草,试验田主要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nv]、水苋菜(Ammannia baccifera L.)、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鳢肠(E.prostr-ata L.),长年稻麦两茬,杂草基数较大,田间草相分布较均匀。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分别为26%吡・西・扑草剂可湿性粉剂600 g/hm2(A)、900 g/hm2(B)、1 200 g/hm2(C)、1 800 g/hm2(D),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0 g/hm2(E),25%西草净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F),4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 g/hm2(G),人工除草对照(CK1),不除草对照(CK2)。4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小区间筑小埂,以防串水。
1.4 试验方法
试验于6月5日播种,6月25日旋耕时施腐熟厩肥15 t/hm2,6月28日机插秧,7月5日人工撒毒土施药,即水稻机插秧后第7天施药,每个处理药剂按225 kg/hm2拌毒土人工撒施,此时水稻3~4叶1心,田间杂草尚未长出。7月15日施促蘖肥用尿素180 kg/hm2,8月15日施穗肥尿素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9月15日施粒肥尿素75 kg/hm2 [1-3]。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插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保水抽穗扬花、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苗期及穗期用噻虫嗪、吡蚜酮、三唑磷、毒死蜱、阿维菌素、纹霉净、爱苗喷雾防治稻蓟马、稻飞虱、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及稻曲病等共14次[4-6]。人工除草3次,分别为7月26日、8月12日、8月27日。
1.5 施药时天气及田间管理情况
施药当天:7月5日天气晴,温度23~30 ℃,风向为东南风2级,风速为2.7 m/s。
1.6 调查内容及方法
1.6.1 杂草调查。杂草调查采用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面积0.25 m2,分别于施药后15、30、45 d调查每小区定点存活杂草株数(分类记载),药后45 d还要调查各类杂草鲜重。调查时间分别为7月20日、8月4日和8月19日。
1.6.2 作物调查。作物调查共5次,分别于药后5、10、15、30、45 d调查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观察叶色、株高、分蘖,如有药害发生,根据药害分级标准,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另外,水稻收获前测产。试验数据采用DPS方差分析法比较各处理防效的差异显著性,评价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据田间调查,吉林市新民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6%吡・西・扑草剂可湿性粉剂600~1 200 g/hm2对机插秧水稻安全,药后5、10、15 d观测,未发现水稻生长有明显异常表现。
2.2 除草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各药剂处理以处理D在药后15、30、45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高,随着26%吡・西・扑草剂施用浓度增加,防效逐渐增加。
2.3 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C产量最高,比CK2增产16.9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CK1,产量增加16.10%;处理B增产12.18%;处理E、F、G的产量与处理B相当,四者产量差异不显著;CK2产量最低,为7 120.0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26%吡・西・扑草剂可湿性粉剂用于水稻机插秧田土壤封闭除草剂,在水稻机插秧后5~7 d,杂草萌发前,排干田间水,用药量按制剂量900~1 200 g/hm2拌细潮土225 kg/hm2均匀撒施,药后保水5~7 d,可以有效防除机插秧水稻田中的稗草、水苋菜、鳢肠和异型莎草;1 200 g/hm2处理药后45 d株防效可达85.32%,药后45 d鲜重防效可达90.95%。对照药剂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0 g/hm2对杂草防效与26%吡・西・扑草剂可湿性粉剂900 g/hm2处理相当,但是其鲜重防效极显著低于后者;25%西草净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以及4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 g/hm2处理的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与26%吡・西・扑草剂可湿性粉剂900 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是两者的鲜重防效极显著低于26%吡・西・扑草剂可湿性粉剂900 g/hm2处理。试验结果表明,26%吡・西・扑草剂可湿性粉剂900~1 200 g/hm2用于水稻机插秧田土壤封闭除草剂,可以有效防除机插秧水稻田中整个生育期的稗草、水苋菜、鳢肠和异型莎草。
4 参考文献
[1] 张宏军,崔海兰,朱文达,等.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复配剂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植物保护,2011(2):177-181.
[2] 张文君,朱文达,何燕红,等.莎稗磷乳油防除杂草对水稻移栽田光照和水肥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6):86-88.
[3] 李宏,张雷雷,朱文达,等.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WP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效果及对养分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3):501-503.
[4] 李林,张佳,朱文达.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14(24):6008-6011.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分析方法;机制建设
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质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开展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关系,以达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对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不断完善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机制的建立,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1 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关系
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关系,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1.1 经济发展支撑环境保护
良好的经济发展对促进环境保护有着更好的推动作用。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对环境保护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促进环境保护过程中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同时也有利于更多优秀人才的投入。经济的发展促进高新科技的进步,使环境保护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效果越来越明显。
1.2 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环境保护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促进工业生产的良性发展,实现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对经济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实践过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推进经济进步。
2 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主要内容
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是我国宏观调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进行环境与经济形式分析中,包括几点主要内容:
2.1 着重分析经济发展形势
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内容中,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是首要任务。相关经济政策实施对环境保护的影响重大,根据经济控制形势的改变,及时调整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实施手段。同时,根据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制定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指标,以保证在开展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效率。
2.2 注重分析污染减排情况
各级政府在开展环境保护中,将污染减排工作作为重点任务进行落实,以保证对污染减排进展掌控,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中对环境污染减排的控制管理要从多方面的进行分析,包括对结构减排分析,即经济发展形势下,环境污染所面临的机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的均衡或正增长情况提高环境的保护力度;工程减排,即对区域内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污水治理以及重污染去整治等方面,依据污染治理计划展开污染治理;管理减排,即对环境污染治理实际情况进行监管控制,通过制定相关有效管理制度或相应开展各种活动等方式,对污染区域展开监控。
2.3 环境污染原因的调查分析
在进行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过程中,要注重环境污染原因调查分析。环境质量调查包括区域空气质量检测、水质检测、PM2.5以及其他有关健康的环境污染指标的监管。定期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同时,依据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对环境质量下降较为明显的区域进行重点保护,并根据污染类型进行采取有效行动,以控制环境污染情况不再继续恶化。
3 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方法及机制建立
为保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过程中要根据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内容,注重分析方法的掌握以及明确机制的建立。
3.1 主要分析方法
3.1.1 应用综合分析方法
综合分析方法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中重要的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方法是对环境污染治理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全面概括。综合分析法的运用包括另一种分析方法在内,即专题分析方法。专题分析方法将环境污染的各个领域方面进行专业的分析总结,例如对大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以及突发阶段性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环境质量的控制。通过对各方面环境污染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出该采用怎样的手段方法,进行环境治理。综合分析方法即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管理,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对环境保护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治理措施。
3.1.2 宏观长远分析方法
为保证环境保护具有长远意义,在开展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中,要应用宏观长远分析方法对环境发展形势做出对比和长远规划。长远分析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采用宏观长远分析法时要结合定期分析理论进行开展,即掌握一定时期内,宏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的结合情况,并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环保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宏观长远分析方法在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应用中,对经济环境发展下开展远期环境保护筹划有着引导作用。
3.1.3 定性定量分析法
在经济与环境形势分析方法研究中,定性定量分析法是指依据环境发展趋势以及一定数量上的环境分析总结的分析方法。应用定性定量分析法,能够有效结合经济发展形势的特征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对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定性即结合专业人员的推理判断以及经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定量即对一定数量的数据展开分析,得出数据变化关系和数据变化特征。对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双重作用。
3.2 机制建立
根据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形势分析,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机制十分必要。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机制,能够从宏观上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对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要注重各部门的协调性和层次性,提高机制的实效性。
首先,建立部门协调合作和信息沟通机制,形成环保部门内部和外部有关部门的内外联系工作制度;其次,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咨询机制,组建由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系统内部各单位和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形势分析咨询专家组;最后,建立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机制,加强现场调查,了解基层和企业发展态势及环境保护情况。围绕三个工作机制,形成每季度重点行业形势分析座谈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部机关环境与经济形势全局性调度。
在统筹考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环保工作特色基础上,选取典型城市组织开展城市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试点,逐步形成国家与城市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典型城市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机制的建立,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结合经济发展形势,调整环保对策。同时,在实践工作的检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家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1]范清华,张涛,沈.2012年1-9月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J].北方环境,2013(10).
[2]刘书明.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04).
[3]李阳.低碳经济框架下碳金融体系运行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D].长春:吉林大学,2013(12).
1、在广泛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和20__年计划报告,提请市二届一次人代会审议,并在人代会期间认真听取各位代表意见和建议,将各位代表意见和建议充实到“十一五”规划中来,进一步完善“十一五”规划纲要。
2、按照省经济动员办公室统一部署安排,认真开展关于主要、重要战略地方水、电力资源调查工作,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
3、研究起草加强淮河流域工业废水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国债项目管理工作的文件,规范项目建设程序,认真开展项目督查,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见成效。
4、开展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牵头组织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联席会,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5、与工业、农经等科室配合深入古井、三星、双轮等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提业政策信息,帮助做好环资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建设资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6、修改完善亳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提交市政府研究下发。
7、认真学习研究经济政策,关注国家区域、产业发展导向,抢抓建设机遇,引导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节能、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资金。
8、积极走出去,加强与其它地市相关科室的交流,学习他们好的经验,开阔视野,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综合计划工作水平。
9、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撰写20__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10、与工商、金融、税务、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认真开展企业信用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争取企业信用建设资金,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信用亳州”建设步伐。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
11、开展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全年经济形势,展望20__年。
12、制定亳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意见,启动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争取一批项目(企业)分别进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和省循环经济试点计划盘子。
13、对三星化工清洁生产及综合利用等第一批7个淮河流域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和新宇纸业资源综合利用国债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14、深入县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优势产业、行业发展趋势,排查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做好20__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
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对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评价
一季度,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认真落实“两会”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各级各部门反映的情况看,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好于去年同期,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经济形势分析会不能一般性地摆一摆工作、面上泛泛地说一下就够了,今天的会议不但要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分析形势,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抓好后段工作。
听了各区县(市)和部门的发言,结合宏观形势分析判断,我认为:今年开局虽然好于去年同期,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如果工作抓得更紧更实,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应当更好,经济发展应当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原预计一季度gdp的增速可以达到14%,而实际情况是:工业增速达到了,农业生产开局平稳,三产业增速比较低。按理说,一季度经济增长不会受政策性调整的太大影响,二季度所受的影响要明显些,特别难判断的是三季度;但我市一季度经济就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指标不是很理想,一些方面表现得不景气。这有春节过节等客观原因,但主要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对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重视关注不够。有的负责同志抓工作的力度不大,精力不集中,没有盯住主要经济指标,没有看出工作与目标任务的差距,没有重视指标与工作的关系。如果我们不重视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抓发展的针对性不强,经济工作就很难搞好。同样,如果一个地方不能把这几个主要经济指标抓好,你说这个地方的其他工作搞得很好,那恐怕也只是在讲空话。我们搞经济工作不能唯指标、唯gdp,但高度重视经济指标还是必须的。今天到会的部门很多是专业经济部门,可是有的部门所提供的经济指标数据是经不起推理的。比如,今年一季度我市二产业增长速度达到了23.8%,比去年同期高了三四个百分点,而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的货运量同比下降了7.6%。这就很不符合常理和逻辑,这样的数据肯定出了问题。各部门要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对照相关统计数据,搞好数据分析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各区县(市)也是一样,要搞好经济指标的分析工作,以正确判断经济发展态势,作出科学决策。现在,各项工作任务都很重,但是要分清工作的轻重主次,要认真研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工作,各区县(市)的主要领导同志每个月都要拿出几天时间来重点研究经济指标以及经济指标背后的问题。
(二)抓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还要增强。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很复杂,要积极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积极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站在更大的背景下来看我们的发展速度。今年一季度,如果纵向比较,我们的一些指标确实好于去年;但如果横向比较,我们在全省的位置却是往后走了。自己跟自己比,我们的gdp、工业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速算是比较好的,但是,放到全省看,我们增速最快的工业在全省也只能排第八位。这也就是说,在我们增长的同时,人家在更快地增长。更何况我们的基数比较小,增加的绝对量也比较少。全国一季度gdp的增速是11.9%,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比全国平均水平快2到3个百分点才能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而一季度我们gdp的增速只有12.8%,仅快了0.9个百分点。所以,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格局,我们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主动地想问题,主动地抓落实。特别是要在实际工作和操作层面上创造性地抓好落实。比如税收征管方面,去年我们开展了税收协控联管工作,通过这一创新,收效比较明显,今年一季度地税的各项指标增速都在40%以上。我举这个例子,就是强调要主动研究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工作发展不平衡。从各地各部门汇报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出,工作成效不一样,工作发展并不平衡。显然,有些区县(市)和部门还没有对今年的复杂局面引起足够重视,还没有真正把市里确定的目标、指标系统地落到实处。比如投资的问题,有的区县(市)促进投资增长的办法还很有限,没有系统地抓扩大投资的工作。
二、对二季度经济形势的判断
从全国、全省一季度的情况看,今年的经济形势总体上要好于去年。但是,宏观经济形势要比去年复杂得多。一是流动性的问题。现在银根在收紧,流动性将进一步减少。虽然一季度金融工作的开局好于预期,但今年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总体上比去年更为复杂。二是土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制约今年发展的最大问题。虽然现在土地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还没有明显显现,但估计在二季度或三季度会逐渐显现出来。今年中央反复强调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怎样控制新开工项目呢?我看除了审批这道关以外,就是严格控制土地。三是价格的问题。生产资料的价格目前涨得比较快,可能会涨得很高,而过快的涨跌往往使企业很伤元气。四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季度对外贸易加快恢复,进出口增长很快,企业拿到定单的情况也比较好。但如果今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攀升,又会影响到企业的出口。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思考在前,谋划在前。要针对这些问题,在二季度相应地采取一些对策措施,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复杂的形势下,抓好发展很不容易,主要的办法还是加快工作节奏。
三、全面做好二季度的各项工作
首先,要加强对二季度的形势分析。二季度,市政府要每月召开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各区县(市)要在每月10日之前,向市政府办报送经济形势分析材料,市政府将在每月15日左右召开常务会进行集中点评。第二,要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二季度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项目建设都是黄金期,是我们抓经济工作最重要的时段,对任务过 半、全年经济工作结局也至关重要。市县两级要尽可能减少会议、压缩会议,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抓产业、抓项目、抓环境,取得明显的发展实效。具体来说,要抓好这么几项重点工作: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今年的工作成效将直接关系到全市“十二五”规划的开局。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增长。主要是继续开展“三项行动”,抓好项目新开工;加强项目调度,掌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及时协调处置,抓好环境建设。同时要高度重视做好“十二五”规划。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我们讲的重点产业,是立足益阳发展实际,具备现实条件,符合各地资源禀赋,能够较快见效的产业,像食品加工、装(来源:文秘站 )备制造等产业。关于食品加工业,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条件,发展的机遇和前景比较好,作为的空间很大。要力争在5月中旬之前拿出配套政策,全力支持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关于装备制造业中的汽车零部件业,全省在未来五年将会形成很大的汽车产业,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前景很好,现在全省有九个市州都把汽车零部件业作为重大产业在抓,益阳这项工作起步早,目前已经抓出了一些效果,要继续盯紧抓好。
(三)加快三产业发展。三产业发展要与整个经济发展同步,如果增速太慢、发展滞后,就会制约整个经济发展。并且三产业发展与地方财政收入密切相关,在税收体制改革以后,工业项目的税收大部分要上缴,真正留在地方的不多,能够形成地方可用财力的,很大一部分是靠三产业税收。去年,全市汽车消费的本地购买率只有10%;今年一季度,全市购车5326辆,其中3082辆是在本地购买的,占到60%左右,这样一来,汽车购置税就有550万元,是一笔很可观的财政收入。二季度,要深入调研,想方设法促进和扩大消费,全面加快三产业发展。
(四)加快城镇建设。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要同步推进。我们新型城镇化的水平实际上滞后于新型工业化的水平。国家今年将会出台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我们要提前做好调研和规划,不要等到国家的政策出台了以后再来启动这项工作。二季度是市政建设的黄金季节,中心城区的市政建设要全面启动,并且要在施工质量和施工环境上全面加强。各区县(市)都要想些办法,加快县城的建设,提高承载和聚集能力。现在,国家反复强调结构调整,具体到我们益阳怎么调结构呢?我看有两个方面是当务之急,第一是调整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把二产业的比重调高一些,把一产业的比重调低一些;第二是调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减少农民以致富农民,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五)高度关注民生。一是要搞好就业工作。对用工和就业的问题要有实质性的举措。招工虽然是企业的行为,政府不能包办代替,但政府可以做两件事情:第一是提供信息,政府及时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信息;第二是加强引导,包括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补贴,鼓励企业招收本地职业院校的学生,引导企业关心和重视员工,等等。二是要全面铺开为民办实事工作。二季度,各区县(市)和各部门要及时启动为民办实事的有关工作,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对于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应当是“早做一天、早一天出成效”。
作者:程晨
8 月25-27 日,作为一名审计部门的新人很荣幸参加了由市人社局举办的2015 年度经济类职称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此次培训在市人社局的精心组织下,专门聘请了来自安庆师范学院的专业师资,分别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互联网经济、管理科学与艺术、战略管理等五个方面对参训人员展开了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讲解。短暂的三天学习时间,收获却是巨大的,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在"勤"字上做足文章,多学习、勤思考、善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经济类专业技术人员打下扎实的基础。结合日常的审计工作与此次学习的内容我有以下三点感受:
一、经济形势分析很重要。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都会从分析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方面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结论。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日常的审计工作与这些宏观经济理论毫不相关,但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我却深深感受到了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性,正如庖丁解牛道理一般,只有在思维意识中正确把握宏观经济脉络才能更好地分析各项政策,深度挖掘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执行方式,纠正一些不和谐的个人思维模式。所以日常的宏观经济形势学习与分析,正如建造高楼夯实地基般重要,善于分析形势,把握大局,顺势而为,从容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我们不断取得进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调控。
一、我国宏观经济概括。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逐步消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并实现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由低谷转入回升阶段,并驶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其次,内生性的增长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三,2010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有所恢复。这些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是促进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基础条件。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十二五”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当前及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基础及优势。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当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那就是“十二五”开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二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布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逐步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逐,对投资环境进行了不断优化;四是收入分配改革为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提供了体制性保障;五是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为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及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首先就是我国的通胀预期还存在,通胀压力甚至有增强的趋势。虽然说当前的总体物价基本平稳,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诸多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在201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还是存在。其次,令世人瞩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在去年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继推出后,市场上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有走向平稳的趋势,但是随后的房地产市场又有了继续反弹上涨的态势。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调控机制缺失,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调控目前来看还主要依靠的是短期的行政措施,所以调控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最后,信贷高增长的同时,贷款难问题也同时存在。当前的货币信贷增长可以说还是非常迅猛,一直都运行在高位。但是我们又看到很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信贷宽松,另外一方面贷款又难同时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资规模合理快速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其次要通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来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对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给予大力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三)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以便能有效解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除了要调控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要加快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包括煤、电价、天然气及成品油等在内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彻底来改变资源要素价格长期不合理的情况。二是要不断加快垄断行业及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可以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来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公司治理制度,还可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到部分垄断行业的领域中来。三是在我国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够强大和世界经济复苏不到位的大形势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要过早停止,相反还要继续采取更多的必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当前的经济发展,以确保我国的经济能保持持续回升的发展态势,同时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光。2011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01.
[2]耿庆峰。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现代金融,2008-05.
[3]王月。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银行家,2011-02.
[4]王延南。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前瞻。中国货币市场,2011-01.
[5]王小广。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企业管理,2011-01.
[6]刘伟。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企业经济,2010-03.
[7]王多宏。当前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方面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10-05.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调控
一、我国宏观经济概括。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逐步消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并实现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由低谷转入回升阶段,并驶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其次,内生性的增长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三,2010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有所恢复。这些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是促进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基础条件。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十二五”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当前及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基础及优势。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当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那就是“十二五”开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二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布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逐步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逐,对投资环境进行了不断优化;四是收入分配改革为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提供了体制性保障;五是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为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及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首先就是我国的通胀预期还存在,通胀压力甚至有增强的趋势。虽然说当前的总体物价基本平稳,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诸多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在201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还是存在。其次,令世人瞩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在去年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继推出后,市场上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有走向平稳的趋势,但是随后的房地产市场又有了继续反弹上涨的态势。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调控机制缺失,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调控目前来看还主要依靠的是短期的行政措施,所以调控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最后,信贷高增长的同时,贷款难问题也同时存在。当前的货币信贷增长可以说还是非常迅猛,一直都运行在高位。但是我们又看到很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信贷宽松,另外一方面贷款又难同时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资规模合理快速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其次要通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来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对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给予大力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三)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以便能有效解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除了要调控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要加快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包括煤、电价、天然气及成品油等在内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彻底来改变资源要素价格长期不合理的情况。二是要不断加快垄断行业及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可以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来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公司治理制度,还可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到部分垄断行业的领域中来。三是在我国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够强大和世界经济复苏不到位的大形势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要过早停止,相反还要继续采取更多的必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当前的经济发展,以确保我国的经济能保持持续回升的发展态势,同时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光。2011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01.
[2]耿庆峰。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现代金融,2008-05.
[3]王月。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银行家,2011-02.
[4]王延南。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前瞻。中国货币市场,2011-01.
[5]王小广。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企业管理,2011-01.
[6]刘伟。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企业经济,2010-03.
[7]王多宏。当前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方面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10-05.
策,紧紧围绕我局确定的工作重点和工作重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企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尽职尽责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一、2011年的工作完成情况
1、做好县经济运行指挥部的日常工作。08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县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价格大幅下滑,部分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省市相继成立了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
,我县也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年初下发了三个文件,对元旦、春节期间工业流通工作、促进全县工业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任务分工、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分别进行了安排部署。为了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保证正常调度的同时,对全县二十多家重点企业实行旬月调度制度,并及时将调度情况报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有关部门。通过全县上下的积极努力,09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良好,各项指标都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计划,几家大企业实现的利润都达到历
史最好水平。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17.9%;实现销售收入252.8亿元,增长27.2%,利税37.9亿元,增长30.7%;利润23.3亿元,增长42.4%。
2、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做好经济形势的分析。对于今年的企业经营形势,县领导高度重视,今年县委、县政府先后5次召开35家骨干企业和乡镇、园区领导参加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了解企业的生
产形势,帮助企业分析当前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全面推广应对危机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研究制定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鼓励引导企业抢抓机遇。今年2月11日、10月16日和
12月5日,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分管领导分别召开了3次经济形势分析会议,4月16日、7月15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两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听取我县重点企业的交流发言。今年市经委
三次到我县进行调研,座谈了解我县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
3、认真做好乡镇及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工作。为做好统计汇总工作,在各乡镇及规模企业每月上报统计报表的基础上,按时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完成“乡镇主要经济指标月报”、“规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
指标月报”和“全县民营经济、规模工业企业的统计年报”,并准时上报市、县相关部门。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深刻认识到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将年报工作和定期报表纳入日常目标管理
,对基层单位报表的上报、数据准确性、差错处理等工作提前把关、核对,争取把差错消灭在基层,确保年报和定期报表数字准确、真实。
4、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为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今年是全国确定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为了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在春节、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时,提前下发通知,要求乡镇、
园区和企业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企业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今年年初和9月份,和县安委会其它成员单位一起两次到乡镇和重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认真组织了6月份全国“安全生产
月”期间上级要求进行的各项活动。雨季来临之前,下发通知要求企业及早准备防汛物资,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建防汛队伍,确保企业安全度汛。对经贸局重点监管的平安民爆公司,对省国防科工办
、市经委、县经贸局两次安全检查中查出的隐患,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完毕。督促企业提高安全意识,增加安全投入。
5、宣传报道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好经验、好做法。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探索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了在全县推广,三月份和广播局一起,到我县的几家大企
业进行采访,在新闻栏目中,制作了攻坚克难、共度难关的专题。四月份,市几家新闻单位到我县的玛钢公司进行采访,对玛钢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做法进行集中报道。2012年1月份又和广播电台一
起到琦泉热电、福胶集团、黄河特钢、玛钢公司、山水水泥、华源锅炉、丰源炭素等企业进行集中采访,总结了企业09年的经营情况和2012年的工作安排。
6、积极争取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年初,根据局里的发展,制定了关于调优调强结构培育发展骨干企业和加强市场开拓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两个指导性意见。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出台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协助县政府办公室起草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近期县政府将要下发。对我县支柱产业调研的基础上,规划编制了县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7、制定全县工业企业的年度发展计划。今年3月份,对县人大会议上通过的2011年发展指标进行分解,分解到乡镇和企业,并编印成册。今年10月份,和县发改委一起研究制定明年的发展计划,现在已
经几次修改和讨论。为了增加我县经济总量,和统计局协商,督促乡镇和园区把符合规模企业条件的企业纳入统计范围,今年我县新增规模企业14家,为此市经委奖励我局6万元。
8、其它一些工作。今年组织我县福胶集团和钢花锯业公司两家企业参加了9月份在广州举办的全国中小企业博览会。积极配合市经委筹建行业协会,我县的喜哥马服装公司加入了纺织服装行业协会,钢
花锯业公司加入了市轻工业协会,乐喜施肥料公司、海启明公司准备加入市化工行业协会。今年还帮助万方炭素公司申请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补助资金20万元。对鲁西化肥、金城化工两家禁化武企业加
强管理,如实上报生产数据。帮助万方炭素公司争取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补助资金20万元。
二、2012年的工作打算
2012年是“十二五”的关键之年,组织好工业经济运行对“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圆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明年经济形势趋向回升好转,组织工业经济运行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工业经济运行有望继续保持
较快回升增长势头。但也应看到,明年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诸多矛盾和困难,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尚未全面恢复,不稳定性因素较多,组织工业经济运行的难度依然较大,在明年的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方
面的工作:
1、加强经济运行的调度,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保持对企业进行正常调度的同时,密切关注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确定的3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调整完善,进行重点调度
。及时掌握工业经济运行的走势,提高经济运行调节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调度,及时调度重点企业的资金、项目、生产和市场情况,关注新经济增长点的生产经营情
况,找准工业经济调节的方向和着力点。2012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初步安排销售收入300亿元,增长20%;工业增加值102亿元,增长17%;利税46亿元,增长22%;利润28亿元,增长21%,规模企
业达到170家。
2、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了解企业生产情况。2012年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要好于去年,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近期电力供应紧张,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都给企业组织生产
带来困难。所以要及时企业解决煤、电、油气等生产要素的保障。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3、规划编制好“十二五”规划。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各级政府要安排编制“十二五”规划,我们要在市经委和县发改委的指导下,编制好我县工业的“十二五”规划,规划编制要力
争高起点,大手笔,使我县工业经济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大的发展。
4、加强对我县六大支柱产业的规划发展工作。我县六大支柱产业完成销售收入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80%以上,但也存在能耗高、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制约企业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
围绕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结合省、市出台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做好我县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
一、呼和浩特市2012年经济形势分析
2012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受到外需下降、主要工业企业改造搬迁引起的停产、减产等因素影响,呼和浩特经济运行呈现出“低开稳升,反弹有力”的态势,同时,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2年呼和浩特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经济增速企稳回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从经济走势看,2012年一季度增速为3.0%、上半年增速为7.0%、1-9月为9.0%,经济在一季度见底后,实现快速回升。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首先,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进展顺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云计算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明年先后投入运营,目前中国电信一期项目已封顶,百度、阿里巴巴等相关企业将落户云计算产业园。其次,以香港浩源碳纤维、金三角塑料光纤、f12高强有机纤维、银宏干细胞、中环光伏二期等为代表的新材料、生物技术项目,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比较高,成长性又非常强,可能成为“成长型巨人企业”,产值可达十几亿乃至几十亿。
二是重大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及时启动了远期100平方公里、近期为20平方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建设,加快推进沿黄沿线工业集中区建设,中石油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已试生产,tcl和创维升级扩能搬迁、广银铝业等项目推进良好。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如意总部基地、煤炭物流园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加速发展,万铭总部广场、西蒙奈伦广场、伊泰中央公园等一批总部项目,大红城煤炭物流园区二期、北方物流总部等一批亿元以上现代物流项目,海亮二期、金宇新天地等61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加紧建设。
(二)供给恢复增长势头强劲,需求增长较快
2012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2.1%,较一季度、上半年提高19.1和7.3个百分点,恢复增长态势明显。投资和消费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对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一是投资增长强劲。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8亿元,同比增长28%,为近几年同期最快增速。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74.9亿元、161.5亿元和701.6亿元,增长43%、3.9%和33.7%;工业投资完成151.85亿元,增长2.6%。二是消费市场稳中趋暖。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29.8亿元,增长13.9%,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三是外贸进出口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为13.7亿美元,同比下降17.3%,较1-8月收窄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6.6亿美元,下降20.8%;进口额7.1亿美元,下降13.8%。
(三)财政收入放缓,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2012年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21.93亿元,同比增长4.4%,分别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8.7和9.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继续放缓。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好于预期。1-9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3351元,同比增长13.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130元,同比增长16.4%。
二、呼和浩特市2013年经济展望
(一)关于2013年经济走势预测
2001-2011年11年间,呼和浩特gdp平均增速达到19.9%,保持了高速增长。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呼和浩特经济增速在11年间,可以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7年高速增长阶段和2008-2011年中高增速阶段。2001-2007年7年间平均增速高达23.6%,2008 -2011年4年间平均增速回归到13.6%,尤其是到2011年更是回落到11.3%。呼和浩特经济增速可能与国家和的走势基本吻合(见图①),正处在经济增长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型的时期。
图1 2001-2011国家、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增速趋势图
通过上述2001-2011年期间呼和浩特经济增长特征分析,针对2013年呼和浩特经济运行面临的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和不确定因素,按照不同环境和政策力度设计可能的情景,存在两种经济运行情况:一种情况是2013年gdp增长15%以上的高速增长,其实现概率在70%左右;另一种情况是13%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其实现概率在30%左右。
1.高速增长:2013年gdp增长15%左右
世界经济向好的预期发展,国家“稳增长”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经济触底回升态势明显,社会投资和消费信心及时提升,中石油、石药、tcl、创维等大企业达产,工业恢复增长势头强劲。在此背景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5%以上的增速;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工业投资回升较快,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28%左右;居民消费预期信心较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在17%以上,2013年gdp增长15%左右。
2.中高速增长:2013年gdp增长13%左右
世界经济形势持续疲弱,国内经济增速回升较慢,呼和浩特工业较2012年温和回升,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平稳。在此背景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3%左右的增速;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25%左右;居民消费预期没有明显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6%左右,2013年gdp增长13%左右。
(二)关于2013年经济形势分析
1.国际经济环境将依然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增长率可能略高于2012年,其中欧元区经济有可能摆脱衰退,实现微弱增长。尽管如此,全球总需求依然不足,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放慢到潜在增长率以下,加上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难度增加,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缓慢, 2013年的国际经济发展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外部环境好转期望不能太高,外需低迷态势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
2.国内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制定了“把稳增长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的调控目标,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从目前公布的前三季度情况来看,经济运行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说明前一阶段采取的微调预调措施已经收到一定成效,当前国民经济运行正在由缓中趋稳到筑底企稳转变。例如,近期公布的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2%,中国制造业pmi在经历了连续4个月的下滑之后,终以连续两个月的反弹重新回到了扩张与收缩的50%临界点之上;工业生产触底企稳,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9.2%,比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9月份消费增长14.2%,比8月提
高了1个百分点;1-9月投资累计增长20.5%,比1-8月回升0.3个百分点;9月份出口增长9.9%,比上月回升7.2个百分点。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认为,2012年我国gdp增长速度略高于7.5%,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报告预计2012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为7.7%。随着今年已经出台的稳增长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将会延续企稳回升的态势,中国经济将实现平稳温和的增长,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预计2013年我国gdp增长率在8%左右,持平或高于2012年的水平。虽然目前经济增长触底企稳初现,但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国内外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2013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下行的风险。
(三)2013年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根据上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结合现阶段呼和浩特发展特点,2013年呼和浩特经济发展既有较多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少不利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任务艰巨。
(一)有利因素
1.国内经济触底企稳,稳定了增长的预期和信心
呼和浩特外部需求扩大,能有力拉动呼和浩特电力、化工等产业的增长,同时也会刺激零售、餐饮、旅游等消费需求增长以及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2.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从2012年国家经济运行态势看,触底企稳的态势还不稳固,国家“稳增长”的刺激政策不会退出,将更加注重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结合,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结合,增强政策弹性和有效性,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增长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这对呼和浩特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对光伏、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利好,同时也有利于重大项目申报审批工作的推进。
3.自治区保增长措施深入实施
我区已出台的扩大电价补贴范围、实施电力综合政策、建立部分工业产品储备制度、减轻企业负担、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鼓励重大建设项目采购区内生产的原材料和设备、加大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和民生社会事业投资力度等政策措施将会继续深入实施,对促进呼和浩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4.内部发展空间较大,增长动力较强
一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建设和现代服务业服务区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加上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大,将有效拉动投资需求。二是2013年随着中石油、tcl和创维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的效能有力拉动工业经济增长。三是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首府,人口积聚能力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升级加快,内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能有力的支撑经济增长。
(二)不利因素
一是国际国内经济增长还存在下行风险,可能对呼和浩特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的影响。二是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对产业发展制约力度加大,特别是水资源和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三是原材料、人力、物流等要素成本持续攀升,造成企业利润下滑,企业投资意愿不强。
(三)实现“双保”及2013年目标的支撑措施
1.大动作的带动作用
围绕着推进城镇化,首府今年以来,力推四大动作:其一是城南打造100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开辟新空间;其二是在城东全面启动白塔机场迁建工作,为城市新区发展释放100平方公里的新空间;其三是在城北实施150平方公里的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治理工程,打造首府生态长廊;其四是在新机场周边,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空港产业区,打造航空经济产业链。这四项重点工程及其配套的交通轨道工程的实施,将会产生非常大的投资,对实现保增长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2.大项目的推动作用
为补足工业短板,首府实施了重大项目带动工程。截至目前,今年重点推动的36个重大项目中,中国电信等三大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中石油500万吨炼油、银宏肝细胞生物、tcl、创维年产300万台液晶电视模组整机一体化、大唐电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新型光伏材料及应用技术、香港浩源碳纤维合成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其中,中石油500万吨炼油、tcl、创维各年产300万台液晶电视模组整机一体化、大唐电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香港浩源碳纤维合成项目已竣工投产。
3.大产业的促动作用
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培育发展,首府已经形成食品加工、电力、生物、冶金化工、电子信息以及光伏、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几个大的优势特色产业。上述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在2011年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5%左右。“十二五”期间,这几大产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为提升首府工业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9年8月26日至30日,我有幸在杭商学堂参加了“新金融新经济”培训班,学习了区块链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市值管理、新生代欣管理、多层次资本市场、“5G+行动”未来已来、高效管理沟通等七堂专题课,以及参观了商汤科技公司人工智能现场。时间虽短暂,但所见所闻,都是干货满满,让我耳目一新,深受启发。通过静心读书、互相交流,在坚定发展信心、解放发展理念、加强沟通凝聚合力等方面感悟深刻。
一、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通过学习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参观商汤科技人工智能现场展示,感受国家快速发展成果和当今世界先进科技。虽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但我国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较好,宏观调控政策还有较大余地。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巨大、潜力巨大。特别是中国正迎来新一轮信息革命,将带来产业技术路线革命性变化和商业模式突破性创新,呈现出生产方式智能化、产业形态数字化、产业组织平台化。
二、优化知识结构,更新发展理念。通过学习区块链技术、资本市场和5G+人工智能等,不仅开拓我们视野,改善知识结构,而且更让我深刻地领会到,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日趋快速,我们要转变发展经济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完善自我,让我们的思维、知识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加强沟通协调,凝聚工作合力。通过学习新生代欣管理和高效管理沟通等内容,让我体会到年青干部管理和工作中沟通的重要性。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已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干部管理是让大家心灵相同,目标一致,形成合力,沟通是关键。作为班子成员,要提高管理沟通艺术,更准确地传达信息、沟通思想,激励同事的士气,更好地塑造人格魅力,增强组织凝聚力。工作贵在落实、重在合力推进。面对各种问题困难,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与干部群众联系、沟通、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同频共振地推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