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景的看法范文

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景的看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景的看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景的看法

篇1

关键词:远望谷;RFID;物联网:电子标签

从大方向来说,物联网己经成为IT界最炙手可热的概念,每一个物联网元素几乎都代表着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可以说物联网是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以RFID等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绘制出新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蓝图。而同时,物联网市场机制的逐步成熟,也代表着创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其能为传统产业的改良和升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就物联网技术及智慧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杂志采访到了深圳远望谷公司的市场总监钟书华先生,接下来,他将结合远望谷公司的发展轨迹,与我们共同探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之路。

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高速发展逾两年,远望谷也因此成为全国知名的物联网产业领头羊,其股票多次逆市飘红,请简述T远望谷的发展历程及目前的业务构成,其中哪些是代表远望谷核心竞争力的权重部分?

钟书华:远望谷从1993年开始针对国内铁路行业展开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1999年12月21日,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底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07年8月21日IPO成功。远望谷是国内物联网和RFID的领军企业,被铁道部列为自动识别产品定点供应商,目前在国内铁路RFID市场内处于寡头垄断地位,在烟草、图书、畜牧养殖、商品防伪等重要RFID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远型谷的主要业务为RFID产品(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

远望谷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品牌价值:参与物联网产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强调创新: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成熟的市场应用及市场开拓能力: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等。

2.《物联网技术》:远望谷在铁路RFID设计与应用领域几乎占据寡头地位。市场份额高达60%,铁路因为系统规模庞大,覆盖地域广阔,业务结构复杂,在信息化转型方面相对缓慢,远望谷用什么打动了铁老大?又是凭借哪些产品和项目,打开铁路RFID市场的?在未来的三到五年,远望谷对铁路RFID市场有着什么样的展望和规划?

钟书华:创新是远望谷不断追求卓越的成功之路,早在1993年,远望谷的创业团队依靠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兰州铁路局合作立项,进行铁路车号自动识系统项目的研发,拉开了超高频RFID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序幕。当时,RFID技术在全球的应用并不广泛,在中国,更没有成熟的技术产品可供借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远望谷开始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车号识别系统。1997年产品在反复的测试中成熟,1998年得到了铁道部的认可,1999年8月铁道部在兰州召开了科技成果鉴定会,对远望谷的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进行了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00年,铁道部大规模推广应用铁路车号识别系统,远望谷的产品也在应用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近几年来,中国铁路建设蓬勃发展,尤其是高铁的建设。面对这样的机遇,2011年,远望谷将调动资本市场的资源,拟募集资金投入产业链上游拓展,并深度挖掘以物联网应用的细分市场,这其中就包括铁路车号智能跟踪装置、基于RFID的铁路车辆零部件管理系统两大项目。而且,在2010年底,远望谷就已经向兰州分公司增资,兰州分公司主要定位为铁路自动识别产品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开拓。增资是为了满足分公司业务扩张的资金需求,提升远望谷在铁路行业的综合服务能力。除了这些以外,在产品上,远望谷也研发了多款适应于高速应用的RFID产品,以满足高速铁路对RFID产品的需求。

3.《物联网技术》:在非铁路业务方面,远望谷有着怎样的布局?从远望谷最近的融资及几次投资或收购行为,如对德生科技和真灼电子的增资,对北京导航者的收购等可以看出,远望谷有加强非铁路业务的意向。未来远望谷在非铁路业务方面有着怎样的规划?其与铁路业务的比例是否会随着业务的发展而产生比较明显的改变?

钟书华:物联网赋予了RFID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为此公司也制定了中长期和短期的发展规划。公司的战略目标是用10-15年的时间实现公司市值1000亿,这就要求公司每年保持较快的增长率,需要不断的扩大现有市场,发掘新的应用。公司的三到五年规划是逐渐成为物联网行业的知名企业和领导品牌,抓住时机,快速发展。公司将以铁路、烟草、图书管理、畜牧业及食品安全、商品防伪等行业为重点,巩固现有优势,并不断拓展行业新应用。公司在战略上没有将铁路业务和非铁路业务区分开来,铁路、烟草、图书管理、畜牧业和食品安全等同属公司的重点开发业务,我们希望这些重点应用领域的拓展全面开花。

4.《物联网技术》:物联发展的大趋势为业界看好,但现阶段物联网还处在研发和应用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坚持自主研发,塑造技术壁垒,从而保持根本上的领先优势,还是从应用入手,强化现有技术的市场转化,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远望谷对此是如何考虑的?面对媒体对物联网行业的“炒作”、“泡沫”质疑,远望谷有怎样的看法?

钟书华:“物联网”是一项未来的综合性的技术和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宏伟的科技和产业战略,目前物联网正处于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阶段,它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就现阶段而言,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物联网应用的拓展并不矛盾,也不存在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问题,技术研究要服务于应用,应用中的问题要依靠技术研究来解决。就企业而言,应根据自身的优势来确定自身的发展。

远望谷将不断增强其在基础信息采集领域的能力和地位,并进一步发展为用户提供综合性应用和服务的能力,目前在RFID领域,远望谷已经从芯片和天线设计、标签和识读器设计生产、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等领域全面布局,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远望谷的RFID硬件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生产的。在应用系统方面,远望谷开发了针对不同行业的RFID系统和应用平台,并且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发商业应用,如和IBM合作的‘智慧酒店”项目等。

“物联网”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前景非常广阔。美国、欧盟、中国等国家早就投入大量资金研究和探索物联网技术,产生了一些物联网概念的实际应用,因此,说它只是“概念炒作”是不确切的。当然,现在应用的现状和我们理想中的物联网前号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认为,这是任何事物都会经历的发展规律。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涉及各行各业,需要国家政府的主导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上的扶助,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发展必定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5.《物联网技术》:远望谷怎样看待企业做大后的多元化发展问题,是否考虑过经营除了RFID甚至物联网之外的业务?

钟书华:物联网和RFID行业是个前景巨大、尚处于成长期的朝阳产业,需要各方不断的投入和开发。远望谷未来仍将专注于物联网和RFID的技术、应用及市场开发,同时,利用自身竞争优势,采用联合、投资、并购等方式来整合资源、增强技术能力和扩充业务,成为物联网行业的领导性企业。

篇2

【关键词】物联网;认知度;方向;影响;发展

一、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从2009年8月7日,总理到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考察,并表示在物联网的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这之后,中国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了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有些产业也已形成规模,还有相关企业已打包上市,在股市上前景良好。

1.物联网现状。目前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和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在物联网网络通信服务业领域,我国物联网M2M网络服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目前M2M终端数已超过1000万,年均增长率超过80%,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能源环保、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在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物联网相关信息处理与数据服务业领域等其他领域也有一定发展。在物联网应用服务业领域,整体上我国物联网应用服务业尚未成形,已有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各行业或企业的内部化服务,未形成社会化、商业化的服务业,外部化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业还需一个较长时期的市场培育,并需突破成本、安全、行业壁垒等一系列制约。

2.存在的问题及分析。首先,物联网没有被广泛认知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例如已经快速发展的产业大部分都有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大部分物联网应用都是在政府层面进行,如国家电网的带头作用下物联网在通信行业发展迅速;物联网的发展与人民息息相关,但国家在发展物联网时却忘记了进行普知。在最近我们对“中年阶层对物联网的认知度调研”中,503名被调查者中,有接近三分之一(见表1)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物联网完全不知道,但是再这接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当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从各种场合体验过物联网的相关产品。而在剩下的超过60%的被调查者当中,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表示知道物联网并且很了解,还有过半的被调查仅仅只是知道有物联网这个概念。从这一现象可知物联网的发展忽视了消费者,他们才是这项技术的最终获益者。在调研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物联网,说明物联网的相关企业在创新技术和研发产品的过程中忽视了消费者,没很好的利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理论”,一个新领域的出现,产品研发与技术支持固然重要,若对这个产业和产品的也进行适当的宣传,将会使得边际效用得到最大化。

表1 对物联网的了解程度

其次,在知道物联网的超过60%的被调查者当中(见表2),他们知道的物联网应用的领域中,电子行业、家居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所占的比例都接近三分之一;但他们期待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在可多选的情况下火车、飞机等票务预定、智能家居行业、配送中心所占比例都超过三分之一,甚至有些还超过一半(见表3),由此可见,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方向与人民预期有差距,物联网产业的出现让许多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前景,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过于粗糙,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偏好,而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或者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或商品组合进行排序,这种排序反映了消费者个人的需要、兴趣和嗜好。因此物联网企业在选择企业发展方向时,除了考虑当前市场的即得利益,也因考虑消费者的诉求,以及消费者偏好导致的产品选择。

表2 物联网应用的领域的了解

表3 期待物联网应用的领域

最后,在本次调查中,在关于是否愿意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而增加生活支出时,只有极少一部分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愿意(见表4),由此说明,绝大部分的消费者还是愿意接受这个产业;而就目前的市场来看,物联网相关产品大都是被政府部门所接受使用,用于公共事业,例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产生与消费者预期相反结果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价格的可接受度。在被调查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如果在使用物联网相关产品时,产品的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是愿意接受的,只有接近五分之二的被调查者愿意不考虑价格的接受此类产品。随着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大力扶持,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物联网产业链,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但是产品成本投入仍然很大,根据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目前相关产品价格仍在高位。

表4 是否愿意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增加生活支出

二、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考

通过这次的认知度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企业、国家在关于物联网的态度上都持有不同看法。国家希望通过发展物联网来改变国家的产业格局、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尽快与国际接轨;企业则希望在盈利的基础上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同时也希望通过技术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者则希望新产业的发展能改变生活方式,使得一切变得简单,安心,但同时又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有太大的生活支出。这些矛盾体的重合造就了当前物联网发展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国家与企业在对物联网产业加大投入,促进发展,另一方面消费者却持观望态度,不愿贸然进行尝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给国家和个人都提出了难题,在此我仅表达我个人的看法。

1.首先作为消费者应该认识到一个新技术的应用是逐步推进的,不应该纠缠于物联网技术到底是什么,更不能因为现在应用程度不高就否定这个新技术;其次在拥有这样的认知的前提下,相关物联网产品的体验需要消费者提出意见,才能使得这个产业发展的更完善,市场价格的定位是成本基础的,新事物的产生必定会经过一个价格垄断时期,在垄断竞争市场,消费者只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消费者应理智对待目前物联网相关产品价格,不要有抵制心理。

2.作为国家,在给予相关产业政策和资金扶持时,也要大力宣传物联网产业,在调查报告中,被调查者有超过三分之一是从网络知道物联网这个概念的,从电视、展览会、户外广告得知的比例都不超过五分之一,这组数据说明大部分知道物联网的被调查者都是主动接受这个信息的,而政府和企业的宣传较少,被动接受的信息量较少;因此应该积极开展与物联网相关的博览会,让消费者有机会体验物联网带来的方便和舒适,在国家公共工程中若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因加快建设步伐更好的做到惠民利民;在适当的位置制作一些户外广告,增加消费者被动接受信息的数量。

表5 从哪里了解物联网

3.即使当前物联网的发展受到限制,仍然可以肯定的是物联网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耐心的等待,等待新技术的成熟,等待新产品以更好的姿态出现在我们身边,做好接受新领域、新产业、新产品的心理准备。

三、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展望

未来物联网产业将会朝多元化发展,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已然实现;智慧城市、智慧农业、也在建设,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产业将会把智能发挥的更好,信息的全球服务会使得物联网产品更加准确和安全。关于已经上市的物联网相关企业,这些企业的的上市融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实现智慧金融,那么金融危机就不那么容易爆发,世界经济也不会出现巨大变动;我相信智能军事也离我们不远。物联网的发展原理很简单,就是“物物相连”,希望这样的联合会让世界更美好。

参 考 文 献

[1]格里高利·曼昆(Gregory N Mankiw).梁小民.梁砾.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4

[2]朱国平.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动态[J].杭州科技.2010(1)

[3]姚东铌.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J].企业导报.2010(3):134

[4]李拉.中国应如何发展物联网这一未来的兆元级产业[J].产权导刊.2010(6):18-20

篇3

与此相呼应,业界对电子纸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尝试:2006年4月15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率先在iRex电子纸上展现和了全球第一份电子报纸;10月25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iRex电子报纸――《宁波播报》,其内容除了本地新闻外,还涵盖了全国各大城市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10月27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面开通了旗下四报三刊的iRex电子报刊,成为全球首家全面进入电子纸时代的传媒集团。

同时,美欧等发达国家的报业也开始了对电子纸的探索:世界报业协会成立了电子纸新闻联盟,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英国《每日电讯》、意大利《共和报》、比利时《比利时时报》等多家报社纷纷推出了电子报纸。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之后,电子报纸的发展状况如何?电子纸究竟能为报业带来什么?是否正是报业苦苦寻找的新型介质?本刊记者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总协调入林江,电子纸技术原创者、发明人之一的荷兰iRex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亚太总裁周国富博士及上述三家报业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试图一窥端倪。

周国富:电子纸是纸媒的最佳数字介质

周国富博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电子纸的特点、功能及其应用前景,并解答了业界最关心的电子纸的核心竞争力、盈利模式及产品价格等问题。

电子纸已初具纸张的阅读体验 电子纸所以被称之为“纸”,就是由于它正是作为纸张的替代品而被研发出来的,目前的电子纸已经初具传统纸张的一些特性:

――环境光下阅读,室内外均有较好的易读性;

――亮度和分辨率较高,180度视角;

――反射式(液晶屏为投射式),视觉较舒适,可调节字体大小,保护视力;

――图文刷新后不耗电,节能;

――重量约300多克,便携,适合移动阅读。

电子纸融合了数字新媒体的特性 报业对电子纸的尝试和探索,并不仅仅是为了把内容放在一个新的数字平台上,而是要通过这种新型介质,满足受众对新型内容和消费体验的需求,满足广告主对精准传播的需求,从而重构报业的商业模式,寻找报业在数字内容时代的生存之道。目前的电子纸已经具备了下列功能:

――数字出版、发行;

――随身携带、移动阅读;

――即时下载最新报刊,实现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广告的查询功能;

――用户行为跟踪分析功能,使报业研究、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为终端读者提供个性化和交互性的内容和服务,为广告商提供精准广告的平台。

电子纸的核心竞争力及盈利模式 目前,传统报业的商业模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而数字报业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成熟的商业模式,即便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是同样。

因此,作为数字报业的关键介质技术之一,目前电子纸本身并不能够提供一种完美的,或者说初步的盈利模式,只能够在为读者提供纸张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为报业实现“内容产品的价值化、广告投放的精准化、用户服务的个性化”提供一种终端介质,其核心竞争力正在于此。在这个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电子纸的盈利模式将随着数字报业的发展而逐步构建起来。周国富博士表示:iRex公司正在与中国报业进行合作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电子纸的功能,共同探索和建构电子纸的商业模式。

电子纸的价格问题 作为一种刚刚进入市场导入期的电子产品,目前电子纸全国统一零售价为9500元,主要面向高端用户投放,价格成为其市场推广的最大障碍。就报业而言,电子纸只是一种终端的内容显示介质,市场普遍认为,如果价格能够降到1500~2500元之间,将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应用前景。

对此,周国富博士打了一个比喻:这其实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正是由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电子纸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刚刚进入应用阶段,其规模效应尚未显现,产品价格上还没有优势;随着产品本身和运营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电子纸的逐步了解、接受和应用,其价格会逐步大幅度下降,甚至低于液晶的价格,这跟其它电子产品的定价策略是一样的。

周国富博士最后指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体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结合催生了报纸媒体;有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视媒体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成为第四媒体;无线网络和3G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媒体成为可能;而电子纸技术将为报纸出版业带来划时代的革命。

三家报业集团:谨慎乐观

电子纸究竟会给中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怎样的影响?它是否将成为中国数字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此,也许真正尝试了电子纸的三家报业集团最有发言权。

林晔(解放日报报业集团l-paper项目负责人) 电子纸是我们集团构建数字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是锁定300名高端大客户。我们正在探索电子报纸的盈利模式,希望通过整合集团内部各报刊的内容资源,收取通道费用,并向高端人群发送定向广告。

具体到实践中,我们认为,目前的电子报纸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电子纸产品本身的完善,如实现随时随地快速下载、提供更好的阅读稳定性和阅读体验;二是运营环境的完善,如关联行业要为数字报业的运营平台提供软件支持,使得报纸可以快速转换成电子报纸的格式并上传到后台上;三是在电子纸平台上实现版权保护等等。因此,我们认为,电子报纸作为数字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离真正的大规模商用还有距离。

田勇(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宁波网总编辑) 数字报业的发展需要一种离线的、多媒体的电子阅读终端,而目前的电子纸技术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所以很难说它是或者不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认为电子纸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瓶颈:

无线下载 目前我国的无线下载环境整体上并不理想,电子纸的无线下载功能受到很大制约,有时必须在线下载。如果能够和移动、联通的无线网络对接,会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电子纸产品本身要尽快完善 实现录音和声频功能、柔性显示、彩色显示和视频播放功能。

技术标准必须统一、开放 一方面,电子纸产品之间要互相兼容,像电脑一样,不同的电子纸终端有同样的标准,能够接受同样的内容;另一方面,电子纸能够和电脑兼容,可以把网络上的东西下载到电子纸上,从而解决内容瓶颈。

报业必须创新电子纸的内容产品及其表现形式 报业作为 电子纸的内容提供商,必须要根据电子纸的独有的特征,开发出适合其特点的内容产品并创新其表现形式。

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 根据电子纸的特点,探索并建立报纸在电子纸平台上的订阅、发行、广告、交易方式等,建立真正的商业模式。

降低产品价格 厂商要尽快把产品价格降低到市场可接受的水平,我们认为大概2000元左右可能比较合适。

纪会卿(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总工程师)报社是做内容的,随着新媒体和新介质出现,报业必须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把内容送到读者手中。我们集团非常看好移动阅读的发展前景,电子纸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合适的技术之一,因而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电子纸项目,锻炼我们的队伍,建立一支适应数字报业发展需要的团队。在运作电子纸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亟待建立数字新媒体的采编平台 报社擅长的是内容产品的制作,在把报纸内容转换为电子纸内容的过程中,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规范化、流程化的新媒体采编平台,其中的关键在于严重缺少相关的技术支持和软件支持。这涉及到报社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中的流程再造问题,我们愿意投入资本来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但这不是我们一家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关联产业的重视和研发,目前我们和北大方正的合作正在洽谈中。

内容瓶颈 目前电子纸刚刚进入市场,其内容还比较贫乏,这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希望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出版等行业都在电子纸平台上出售内容产品,共同来丰富电子纸的内容资源。

内容及广告的管理 既然电子纸是一个新型的内容终端,那么管理层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实现管理,特别是对电子纸内容及广告的把关。

读者的阅读习惯 我们在样本读者的筛选中,发现受众对电子纸这种新事物的接受度非常高。但我认为,如果真的要全面替代纸质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形成。

价格问题 价格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认为如果能降到2500元左右的话,电子纸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林江:鼓励业界对电子纸的研究探索

电子纸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容显示介质,国际上一些领先的电子制造企业都在加紧研发中。在业界,由于数字报业实验室的积极推进和三家报业集团的率先尝试,报业普遍都在密切关注电子纸的研发和应用。作为新闻出版总署的专家型官员,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近年来一直在跟踪研究电子纸技术,并直接指导业界对电子纸的实验和探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谈了以下几点看法:

电子纸是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最合适技术之一 电子纸的阅读体验和传统的纸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同时又能够和数字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因此,电子纸技术是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最适合的技术之一。

电子纸技术目前尚未成熟 尽管电子纸技术的前景看好,但目前这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至少在应用领域还无法满足报业对于新型介质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三个重要方面:

――彩色显示;

――柔性显示,就是可以弯曲、折叠;

――可以播放流媒体的视频。

电子纸有望在未来全面替代纸介质虽然技术尚不成熟,但我们千万不要低估技术发展的可能性,根据技术研发厂商的预测,彩色显示和柔性显示将在未来3年内有重大突破,视频播放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估计在未来5~10年内,能够在阅读体验上全面替代纸介质的电子纸就可能会出现。

鼓励报业对电子纸的研究探索 目前已经有几家报业集团对电子纸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们鼓励更多的报社投入到这项实验之中。全国各个报社的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有的已经开始积极投入、率先尝试,虽然有很大风险,但收获也同样显著,因为最先进入这个领域意味着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先发优势,观念、模式都会在探索中发生深刻变化;有的正在观望;有的可能有心无力。

林江认为,开展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加入实验计划并不意味着立即就要在人财物上大量投入,而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能够有为的领域进行尝试和创新。电子纸项目由几家报业集团和国内外的设备供应商共同承担硬件设备、后台管理、系统建设的成本,其他报社也可以按照规定的格式,把自己的报纸数字化之后传到电子纸上,在内容表现形式和广告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内容显示介质,无论如何,从数字报业发展的角度看,电子纸技术对于中国报业而言是一件好事。即便它目前尚不完善,即便它不一定就是最终采用的技术,但在积极稳妥的尝试和探索中,它必将会对报业机构现有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交易方式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报业商业模式的转变和重构,加速中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