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篇1

实践中可以看到,以综合职业能力作为目标的当前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工作要求为中心,对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选择、并且组织课程内容。基于对工作任务和过程的分析,获得工作岗位所必须的知识、态度以及技能,并以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对于课程内容而言,其主要是由典型工作任务、工作项目等组成,因此通称为项目课程。

2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下的电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基于以上对当前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下的电工专业课堂体系特点分析,笔者认为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中职院校电工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确保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电工技术理论知识要全面、扎实的中高级应用技术人才。从当前就业市场形势来看,电工专业学生多面向各类企业、服务单位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基于此,电工专业又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方向,第一,机电一体化,其主要是培养从事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及设备管理工作;第二,维修电工,其主要侧重点是各种电气设备、工业过程控制系统、自动检测系统的使用、维护、调试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以市场为基础,与现场专家、课程开发专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岗位要求调研,按照职业岗位流程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同时,对就业市场形势进行分析,将电工专业课程进行分模块,文化基础、专业通用以及专业技能等三个课程模块。

2.3项目驱动专业课程的有效实施

在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下,可采取项目驱动模块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而且课程内容应当紧贴企业生产实际以及科技前沿。通过让学生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切身体验实际工作情境,完整作业流程执行完成后,注意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比如,《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介绍项目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实践中可以看到,该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有代表性的电路设计、分析和制作,同时对电路设计全过程进行掌握,按照相关要求熟练制作具有专业化水准的电路。对于直流稳压电源而言,其作为一个大的教学项目,可分解成变压器、滤波电路以及稳压电路和整流器等小的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进度要求,选取相应的小项目教学单元,边讲解、边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与分析研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项目设计具有相互连接性,而且是环环相扣的。在掌握所有小项目后,通过综合项目来考查学生的综合技能掌握水平,并且以此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结语

篇2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2-374-02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Software Technology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Thinking

WU Ping-gui

(Chongqing Zhengda Softwar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6,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oftware market, shortage of qualified personnel, while software technology vocational graduates in the profession difficult issue,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and conduct an active explor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e

目前高职学生就业难,从事本专业更难,据笔者统计,软件技术专业的高职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数不到30%。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突破学科教育体系,课程体系不合理造成学生的岗位能力弱。

我国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沿袭本科教育的思想,过分重视学生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岗位能力培养。软件技术专业通常按照本科院开设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离散数学等课程,综合起来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为3:1,高职总课时与本科教学相比相对较少,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不如本科生高,造成了高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不如本科生,专业技能却达不到岗位能力要求的现象。

二是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学生所学技术未出校门已遭淘汰。

目前软件开发平台(如NET平台、J2EE平台)平均2年更新换代一次,而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使用的软件技术专业教材,一般需要3~4年才能更新一次。因此,最新发展技术与传统教材更新难以同步。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学生所学技术未出校门已遭淘汰。

三是采用传统考核方式,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低下。

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是高职教育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软件开发能力是软件文档编能力、功能模块开发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市场观念等综合素质体现。目前对高职软件专业学生采用的是考评形式单一,考核的重点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的教学重点导向重视书本知识传授而忽略综合素质培养。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校企合作,明确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首先要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和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一是校企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二是协助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定软件专业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由公司编写实训项目,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三者有机结合;三是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等。

其次确定课程体系改革原则。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群核心课程,即软件专业开发平台;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岗位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第三明确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能反映当前社会技术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即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课程及精选内容。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明确各门课程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明确各门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形成有机的理论教学体系;基础理论课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课程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第二方面,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岗位职业的能力。

依据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当前的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提高,使该体系成为一个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三年制大专学生为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设置研究专业核心主干课程。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通常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完成。

第一学期:计算机知识扫盲教育。先对刚入学的高职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扫盲,开设计算应用基础,程序语言设计教学。还可以开设计算机数学课程,为学生毕业后打基础。通过程序设计基础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编程的规范,熟练掌握程序的调试技巧,为以后程序开发做准备。

第二学期:胖客户端C/S程序设计。按照高职高专教学以知识够用为原则进行专业课程的整合,可以按照程序设计语言方向进行划分。NET方向:前台开发语言用VC#.NET,后台用SQL Server数据库;J2EE方向:前台开发用JAVA语言,后台用Oracle数据库,SQL Server程序设计。

第二阶段:开发技能提升阶段,通常在第三学期完成。

第三学期:瘦客户端B/S程序设计。以Web应用程序设计为主线,NET方向以程序设计+三层框架,J2EE方面JSP+(框架struts spring hibernate),还需要开设数据库设计原理、软件工程、数据结构,强化学生的软件理论基础。

第三:在经验积累阶段,通常在第四和第五学期完成。

第四学期:安排实训课程。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对其进行分组实训。优等生参与商业项目的开发,先按照立项、审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代码重构五个步骤对学生进行短期强化训练后,进行顶岗实习。差生再次软件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与项目案例学习。

第五学期,全部进入顶岗实训阶段,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安排结构如图1。

第三方面,建立一个新型的考核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发展。

通常情况下,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二部分组成,其公式为:学生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这种考试模式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成绩高低,平时成绩考核主要依据学习作业完成情况来判定。为了强化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改革考试模式,学生学期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平时编码成绩、期末项目实训成绩、素质考核成绩四部分组成。其公式:学生学期期末成绩=平时成绩(20%)+平时编码成绩(40%)+期末项目实训成绩(20%)+素质考核成绩(20%)。根据专业班主任的布置专业训练任务,学生平均每天要做不少于50行的代码任务,根据完成的编码任务确定学生的平时编码成绩。软件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要完成20000行代码量,初步达到软件公司程序员的用人标准。

其中,素质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纪律、团队合作精神、获取信息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文档规范与处理能力、项目实际完成能力,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结构如图2。

目前,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成为重庆市特色专业,《VC#.NET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成为市级精品课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项目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列为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毕业生从事本专业从原来的35%上升到84%,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对其它的高职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池瑞楠,蔡学军.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7).

篇3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建设思路;体系结构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转变,课程网络化成为教育方式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网络化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意义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由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对于深化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地理学有着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旅游地理、社会地理等,各学科互相交叉,构地理综合体。复杂的体系结构,困扰了很多刚入门的学生,需要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将这种体系结构展示出来。

其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源虽然有着亲身体验,印象深刻,但是人的直接行为空间毕竟有限,通过间接行为空间,获取间接资源,同样很重要。

再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停地运动中,并且运动速度相对于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要迅速很多,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学习与研究人文地理学,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环境下,而要有时间跨度,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才更有深度。而传统的媒体资源更新较慢,不能响应更新频繁而迅速的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媒体资源来支持人文地理的学习与研究。

最后,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各种地图、动态和静态的图像以及大量的统计数据等。因此,人文地理研究不能单纯地依赖某一种媒体,要多种媒体结合,使用各种媒体资料。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人文地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逐步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模式,扩展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

1 运用多元化理论指导。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应在现代课程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等多元理论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例如,根据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因此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情况下和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时坚持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并举。其中,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对象、课程特点,合理地选择和加工教学信息,设计和组织教学环节。同时特别注意网络的教学环境和课程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实时互动的优势,追求创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使课程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个性化、自主化。

2 体现人文地理学科特色。人地相关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始终贯彻在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一条主线。在选取课程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体系、进行授课辅导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和谐的思想,并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而且人文地理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比如人口的分布、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与分布等,在教学资源建设时既要突出现状,也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地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区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要突出区域性特点。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综合性,而且体现在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密切联系,如政治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不仅仅着眼于人文地理学本身,还要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

3 发挥网络平台教学优势。网络平台具有以下教学优势:一是直观性。网络课程资源具有图文并茂、音画俱全的特点,针对人文地理教学中难懂难教的问题,以地图、图片、图表、视频、动画和逻辑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展现,直观、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互动性。网络平台具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聊天室等工具,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模式,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沟通,答疑释惑。三是友好性。网络平台界面美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使师生都能够容易操作。四是创新性。在设计上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根据自身特点,自行浏览课程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工具就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讨论与思考等。

4 展示自身学科建设成果。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是共性与个性的综合,一方面网络课程需要较为稳定和规范的结构,涵盖教学必须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特点及自身学科建设及教学与科研成果,设计个性化的内容,体现课程特色。

例如,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除人文地理总论以外,各分支学科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与论著作为课程教学的支撑。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自创立之初,老一辈著名地理学家李旭旦、金其铭等先生陆续出版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地理教材及著作。在课程网络化建设中,将教材建设成果作为一个特色模块,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研究方向和动态,方便学生查阅、比较和学习。

5 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课程网络化建设不仅是以网页形式呈现课程的内容,而且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它可作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课程网络化建设除了内容的展示,还必须增加强大的学习功能,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的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体系结构

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体系结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网络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体现。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整体页面层次和各层页面中内容的组织。学生是通过访问各层次进行学习的,整体层次及各个层次页面中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必然对学生的学习直接产生影响。

人文地理网络课程结构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模块、教学模块、互动模块和特色模块(见下表)。

特色模块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导航、实践拓展训练和中外文献选读四大特色栏目。

1 教学资源导航。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建构起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养营造理想环境的基础。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教学资源导航栏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汉对照人文地理词汇和国外人文地理学者两个子栏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外人文地理发展和人文地理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目前已有国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学者的简历及其相关网址,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专业领域。第二部分为主体教学资源,包括专题地图、实景图、规划图和统计年鉴等子栏目。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语言,用地图说明问题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学资源包括经济、聚落、文化、人口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景观图片、专题地图等,所有图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图像;同时,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规划工作的方法与技能,分类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规划图件。另一方面,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教学资源的统计数据库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权威统计年鉴,便于教师、学生及其他研究人员的查阅。第三部分为考研指导,主要是提供国内绝大多数人文地理学招生院校及网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历年人文地理考研资料。

2 实践拓展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已经建立了南京市城市地理、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黄山与宝华山风景旅游区、庐山区域地理等实习基地。同时,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规划制图、论文写作等实践性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依托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了“虚拟实习”的特色栏目,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地理环境模拟实验室,增设了城市景观三维表现、数字小区三维表现、主要商业区三维表现、城市交通流三维表现与模拟等极具特色的实验项目。

3 中外文献选读。人文地理学科历史悠久,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文地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众多的教材和专著。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设立中外文献选读栏目,精选各种经典文献,包括国内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词典以及国内外人文地理相关资源网站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组织者,也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共同促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丽,从学习策略规律思考高校课程网络化建设[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7-79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3]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55-57

[4]曾海文,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137-138

[5]吴传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Z2):4-5

篇4

关键词:转型发展;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营销正成为一片孕育着无限宝藏的神秘土地。同时,传统企业面临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高达76%的传统企业求才若渴,互联网营销人才稀缺。所以我校经济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根据转型发展背景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积极进行专业应用技术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其中重点之一就是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设,因此,本文提出了转型发展背景下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建设的框架,以期为该课程体系的深化建设与改革提供思路与方向。

二、内容框架

(1)研究目的与意义:转型发展背景下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与意义;(2)互联网营销人才岗位和能力的需求

调研与分析:确定目标行业与企业、确定目标岗位、确定调研方法、问卷设计、实施调研、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形成调研报告;(3)基于岗位和能力的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知识单元的构建:

包括岗位层次与岗位结构分析、岗位职责与岗位要求分析、岗位需求与能力需求分析、能力结构分析、专业核心能力与知识单元的匹配、知识单元集群分析、基于知识单元集群的互联网营销课程的构建、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构建;(4)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理论环节的建设内容:包括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每门课程的重难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理论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5)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建设内容:包括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资源建设、实践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6)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办法:包括多专业共建、多专业开设、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教学队伍建设、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与创业课程体系资源共享、经管系与九州通共建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

三、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1)颠覆了传统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从市场对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出发,首先调研目标行业与企业的互联网营销人才的职业岗位,分析岗位层次与岗位职责,通过问卷调研和企业访谈的方式进行互联网营销人才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的调研,梳理出互联网营销人才的目标岗位群与能力分布,根据互联网营销人才的能力需求与能力结构梳理出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知识单元,进行知识单元的集群划分,进而得出基于知识单元集群的互联网营销课程以及课程体系,采取的是“专业+行业+职业岗位+专业核心能力+知识单元+课程”于一体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2)在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建设中突出实践环节的建设与设计,确保实践环节在学时分布上占课程学时的30%以上;(3)该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设辐射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三个专业,采取的是多专业共建、多专业开设、与创业课程资源共享、与企业内训课程嫁接的教学实施办法。

(二)创新之处。(1)课程设置的创新。对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设遵循的是“专业+行业+职业岗位+专业核心能力+知识单元+课程“于一体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建设思路,严格按照该专业方向面对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进行设计,提高专业教学的职业化程度,形成应用技术型的专业课程体系。(2)教学方法的创新。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模拟、创新大赛、专题培训、能力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整合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通过实体公司互联网营销具体业务的开展,并结合大学生网店创业的运作,创造性地将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具有创新特色、虚实结合的应用技术型的互联网营销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3) 教师队伍的创新。扎实开展教师下企业锻炼活动,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行岗位工作,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定期开展应用技能大比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重点抓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工作。建立一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自有教师及校外企业专家相融合的教师队伍,实现校企合作、教师共享、队伍共建、知识与实践互补,打造一支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互融共建的优秀教师团队。

篇5

[关键词]:系统优化 任务驱动 课程模块

中国分类号:C41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职学校办学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不断加强。但是,目前一些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同普通教育模式趋同,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脱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积极探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重要课题,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结构应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过程应体现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特点。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系统优化原则。教育有其自身规律,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开发,在强调市场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自身实践实训条件,能否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二、实践性原则。实践性课程是职业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了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素质,并且能体现可操作性。第三、实用性原则。课程要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职业潜能,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开发应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保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实用价值。

二、课程设计思路分析

课程体系开发设计首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明确课程目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课程新技术的发展确定课程内容,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以问题关联教学为导向来组织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以完整的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对课程的考核。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应该对接岗位职业能力,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二、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分析

目前中职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教学,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比较薄弱。根据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管理体制,结合市场调研和岗位分析情况,科学设计职业教育课程框架体系(如图),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围绕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等三个模块进行课程建设。第一、文化基础课程模块服务于职业生涯发展。文化底蕴与修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不竭源泉。第二、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学生就业,强调技能培训,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实习两个模块是专业课程开发的重点和突破口,需要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工作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科学设计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第三、实践实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以工作岗位任务为驱动,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本位,重新设计和研发教学环节和内容,建立完善的实施和管理细则。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探索

课程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中职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或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体系。第一、采取多种途径,开发课程资源。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依托学校专业建设,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尤其应注重争取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参与课程体系开发,整合跨界专家资源,优化课程开发团队结构,或者引进优质专业课程资源,学习借鉴再创新。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第二、“理实交融”的课程实施模式建议。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来实施教学。在教学中应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综合使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第三、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尤其应注重技能考核。将考核评价重点放在考核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上,一是考核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状况;二是考核学生利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笔试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注重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竞赛相结合,实现课程考核评价的多元化、全程化、自主化。

【参考文献】

【1】杜连森:谈析“职业带”理论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3.15(旬刊)

【2】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