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党校课程体系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高校;二级党校;思想政治

一、学院分党校的职能

高校二级党校也称分党校,是学校一级党校的补充和完善,不仅针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集中培训,针对学生党员进行入党后再教育,针对党员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工作,更应针对普通学生,激发入党兴趣,增强其党性。做好二级学院分党校工作,前提是明确分党校的职能定位。

对于分党校而言,首先应明确其“分”、“党”、“校”的内涵。首先,作为校级党校的分支机构,分党校应在校级党校的统筹下具体实施教育培训,做到前期报计划、过程报进度、结业报名单。其次,党校的首要任务是普及党的基本知识,党校课程的选择也需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包含《党的性质》《党的指导理想》《党的组织和纪律》等基础课程,并选择性设计“观影学习”、“学习成果交流展示”等环节,加强学习效果。第三,从严治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对学员的考评。以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分党校为例,制定了《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课纪律细则》《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课小组长选拔制度》等条例,使党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增强党校培训的纪律性与严肃性。

二、学院分党校的组织架构

目前大多数高校党校的培训对象重点是入党积极分子,而对于入党后的学生,缺乏系统性再教育。于是构建“大党校”,将教育培训范围覆盖到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党员干部在内的各个群体,构建由初级到高级分层次的管理体系,实现由浅入深,互相衔接,具有延续性、系统性、周密性的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体制上,学院二级分党校分别有院党委书记、副书记任校长、副校长,并安排专门负责党建工作的辅导员分管具体工作。校级党校集各分党校负责人进行学习培训,熟悉工作程序、规范和要求,使党校教育教学更为专业化。

三、学院分党校师资队伍建设

党校教育有很明显的三种属性,一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二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三是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活跃,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富有成效地开展好高校党校工作,需配备软、硬件两方面资源。

软件设施上,打造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教学能力突出、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大学生学习特征和心理特点的师资团队尤为重要。学院分党校的教师聘请应坚持“多元化”原则:一是吸纳校内现有高水平专业课教师;二是选配从事党务、思政等工作的专职党务干部、离退休老同志、辅导员任教;三是由学校选送部分专业相关、有意愿任教的辅导员进行专业学习;四是借力于校外资源,通过兄弟高校联合讲学、优秀校友返聘讲学等形式,实现教师的人才成长。

四、学院分党校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针对不同受教群体,采取“模块化”教学。目前大部分二级学院分党校基本服务于积极分子的培养,下一步应思考如何填补正式党员再教育的空白区。可将分党校教育模块化,通过划分受教群体,将党校教育划分课程级别,分为积极分子网上党校、发展对象课堂培训、党员社会实践、党员干部研讨交流“四个”培训模块,由此形成一个教育对象全覆盖,教学内容层次分明、街接有序的,教育过程递进式的分党校管理体制。其次,创新培训方式,坚持“实践育人”。当代学生思维活跃,有更强的意愿参与到社会现象评判与实践活动中,党校教学需改变以往一味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进行体验式教学。第三,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构建网络教学体系。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分党校教学,开辟“网上党校”。我校现已成功搭建平台,在党校课堂教育前期成功使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线学习与考核系统”,实现对游客和注册学员的基本知识讲授与考核,并据此进行上课学员筛选。

五、学院分党校教学组织与考核

首先,集中形式的课堂教育与潜移默化的日常教育相结合。党校的教育培训除满足“届次化”培训外,更需在平日依托党支部,从“灌输式”教育向“互动式”教学转型,通过固定学时的要求,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带入其中,逐步实现自我教育。在抓好党校培训课堂教育之外,将先进性教育融入日常教育工作,培养学员的政治敏锐性,引导其合理看待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其次,实施多维度考核,健全管理制度。二级分党校需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建立宽松适度的合理的入学选拔机制,在入口、过程、出口等环节实现全程性、多维度的考核,评选优秀学员,激发榜样力量。

六、学院分党校开展教育培训的创新方法研究

(一)教学规模小班化。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可将班级学员规模固定,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各二级学院分党校均已固定每班80人的规模,对于学习需求较大、培训人数较多的学院,可开设2个班次,以保证学员间的充分交流,体现党课高级班教育的精英化。

(二)教学时间分散化、长期化。二级学院分党校可借鉴专业课模式,将党课置入选课系统,一周安排1-2节次党课授课;同时将党校教育寓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举办“党支部书记联席会”“聚焦时政红潮论坛”“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培训、座谈等活动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习惯,将教育拓展到课堂以外,实现长期化。

(三)教学成果数字化。以我校经管学院分党校为例,制定《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党员考核办法》,并据此设计开发“党员在线学习考核系统”,将党员整个学年的理论学习情况、实践服务情况、以及日常表现全面纳入考核体系,并形成数字进行量化,结合年末党员民主评议,自动核算党员全年的党校学习结业成绩,形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使结业考核过程化、数字化。

参考文献

[1] 谢秀琴.完善二级学院分党校运行机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

篇2

>> 浅谈《实验动物学》课程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高水平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的研究式教学探索 关于研究生课程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专题式教学在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 专题实验及seminar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艺术研究生与研究生艺术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专题研讨课的设计与实践 专题研讨式教学在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中的探讨与应用 《紊流数值模拟》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面向工程实践的控制类研究生嵌入式课程创新与建设 研究生深度辅导实践研究 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多元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在工科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 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研究 研究生党校建设研究 研究生网络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深度辅导中的作用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马婧,眭顺照,李名扬.园艺专业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6):152-156.

[4]高坤华,余江明,段安平,等.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5):20-23.

[5]章丽萍,赵张耀,徐敏娜,等.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38-41.

[6]李振涛,陈书明,池雅庆,等.《VLSI设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1):47-50.

[7]俞英,王雅春,孙东晓,等.动物育种学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111-112.

篇3

【关键词】群团改革;团校;团干培训;职能

一、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发挥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分析

1.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发挥现状

分团校把自己的重心从团干培训转移到了学历教育上来。强化学历教育,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团的属性。因而对其所应该承担的、定位最早、与学历教育职能“一体两翼”发展的团干培训职能也严重弱化。正是看到了团校主业职能严重弱化的情况,党提出了加强共青团改革和强化团校主业职能的政治要求。

2.团校团干培训职能的发挥存在问题

(1)团校政治属性弱化。团校作为党联系青年的阵地,应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应把政治性放在首位。而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重视GDP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常常因为经济原因导致重视学历教育而弱化团干培训本质属性的现象。团校的政治性强弱与否直接决定其所培养人才是否具有坚定信仰,是否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党的接班人。作为为党培养助手和后备军的机构和阵地,弱化了根本政治属性,培养出的团干就容易出问题。因此,团校政治性弱化导致团干培训职能不实的问题应该是党加强团校职能改革,聚焦主业大背景大趋势下最应该解决的突出问题。(2)政策资金不到位、办学条件不达标。一项针对全国32所省级以上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期以来,团校有基本的行政经费保障,但是地方财政给团校的办学经费拨款相对比较紧,长期以来,团校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很难有大的突破性发展。同时,学校在建设用地、经费投入、编制等方面也普遍遭遇政策性瓶颈,相关调查显示,团校的校园面积普遍偏小,大部分都低于普通高校设置条件中的最低标准,而建筑面积相比较起来就更不理想,办学条件严重不达标。(3)师资力量薄弱。由于长期形成的“一体两翼”格局影响,大部分的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呈现明显的劣势。大部分团校老师长期从事学历教育教学,很少通过社会实践去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做教研,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讲课难免出现空话多、讲不透的问题,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加上相关教学激励措施不够健全等原因,造成教师业务知识更新慢、业务素质下滑的趋势,师资力量亟待提升。(4)课程体系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各省团校都没有建立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内容千差万别、课程培训手段落后、课程考核不科学等诸多问题,未能实现培训的规范化、专业化。在团干培训工作中因为缺乏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要、知识结构、技能状况的科学分析,培训的内容也多为专题讲座等政治理论讲授。与团干岗位能力密切相关的拓展式培训、体验式培训、实践教学的安排则非常少,导致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培训针对性、实践性不强,很难激发团干们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团校培训效果与培训对象的现实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

3.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弱化原因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一部分团校开始探索开办学历教育,从那时起,团校工作重心由团干培训向学历教育转移的情况陆陆续续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历教育不失为团干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问题在于:后来很多团校为了谋求发展很少把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上、放在团干教育培训主业上,而是更多的去根据市场需求将主要精力放在学历教育招生、开设新专业等方面。团校过度从事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必然导致团校不能有效整合两者的资源,同时还会导致培训的形式缺乏创新,这样就会影响培训的质量,使得团干培训职能日趋弱化。

二、加强团校团干培训职能的对策及建议

1.增强团校的政治性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团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央深改组在有关群团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央团校“改革要着眼党的青年工作大局,把握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这就要求团校必须要切实增强政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党的青年工作思路,思考团校职能发挥,切实增强发挥好主业职能的定力。

2.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就是粮草,就是推动所有工作的基础条件。团校要积极在资金“开源”上想办法。比如争取省委组织部把团干部培训计划纳入全省干部培训规划中,参照省委党校的政策,在省团校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团干部主题班,给予专项培训经费;争取团省委将在省级范围开展的各类培训班放在团校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争取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委、省教育厅的政策支持,举办青少年思想道德师资骨干专题培训班和少先队辅导员专题培训班,并给予经费支持;争取民政厅的支持,举办社会组织骨干培训班,给予经费支持等。通过以上的经费“开源”途径,加上努力争取培训、研究专项经费拨付等措施,减轻办学经费压力,从而更好地为完成各项主业工作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3.改善硬件设施

要强化团校的培训职能,确保场地够用,硬件设施齐备。要积极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建设集团干培训、青年创新创业培训及其他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培训大楼。培训大楼应适应现代培训的要求,集培训、实训、会务、康乐、素质拓展、餐饮、住宿为一体,全面满足各类团干部培训及其他培训的需求。要加大力度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

4.加强师资建设

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按照“重点培养、专兼结合、择优入库、结构合理、动态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立足团校,面向党政团机关、各类院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学科结构合理、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团干部培训师资队伍。探索将团校教师职称评聘列入党校职称评聘系列,解决好团校老师的职称评聘问题;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自己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同时,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一线共青团、青少年工作者和有一定理论素养的青年典型、优秀团干充实到团干部培训师资队伍中来,组建开放式团属培训师资库;按专兼职团干部培训教师的学科、职级、职称、重点研究领域、授课特长等进行分类,建立高层次、多学科、跨区域的培训师资网络和完善的师资队伍管理系统。

篇4

教育培养体系与行业标准有效对接是实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

>>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园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 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的思政教育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问题式”实习模式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导师制模式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策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综合研究 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实战项目教学模式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选拔模式研究与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教学体系的构建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给水排水专业人才模式探索 基于“卓越计划”的应用型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探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电气专业英语的教学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的高校分党校工作 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9]王晓丹.创业型经济视角下弹性学制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2014(24):125-126.

Abstract: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industry standards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implementing the Excellence Plan talents training,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practical talents meeting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ake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with the goal of industry standardoriented ability training,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innovationo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under the mode of Excellence Plan were done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personnel cultivating program, curriculum system, dualqualification faculty team construc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dual system education mode, and characteristic training of talents.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教育 人文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技工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但随着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明显,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使得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难免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轻视学生品德的教育。本文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文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为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高级技工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一、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011年6月8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以“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题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他还指出,未来的职业教育要“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提升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

由此可见,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必然会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视人文教育,完善人文课程体系无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人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人文”一词由来已久。宋代学者程颐在《伊川易传》中对其作了解释:“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表,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愤之道也。”由此可见,“人文”学科的含义是相当丰富的,它涵盖人类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弹性制教学和学分制教育,使得人文教育在高校中引起广泛的关注,得到普遍的认同。一些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并将其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在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二、当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的成因

1.高职生生源质量偏低,对人文课程普遍兴趣不高。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来就不高,再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来学校学习只要学好专业、学好技能就足够了。这往往导致学生对人文课程普遍比较排斥,即使选修了某些人文课程也大多是从功利主义出发,为了完成学分“不得已而为之”。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盲目性较大,这间接地导致人文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较低。

2.人文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大多数考虑的是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基本不在计划之类。这就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的教师严重不足,难以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开设人文课程,只根据本校现有教师的能力和意愿,适当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开设课程。这就使得人文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以我院为例,《影视文学欣赏》、《法律与生活》、《公共关系》等少数几门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较好,学生比较感兴趣,每学期基本上都有500―600人选修。由于缺乏相应师资,艺术、历史学、哲学方面的人文选修课程无法开出,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范围和积极性。

3.人文课程教学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院对人文课程课不够重视,严重压缩课时。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按照教学计划的有关规定开设人文类课程。在投入的经费、课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严重不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开设时间共计一年,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周2学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每周4学时。为加强专业课,很多高职院校人为地将其缩减为每周仅为2学时,而且大多数是大班教学。选修课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省情教育》等基本没有开设。第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不规范。由于大多数人文课程是大班制教学,通常一个班有100人左右,再加上课时的压缩,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势必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往往又会过多地停留在卷面成绩上,无法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完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改革的策略

1.加强人文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

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专业教学。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上适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专业需求来进行。其次,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还要适当开设相应的专业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内涵。如我院汽车类专业就开设了汽车文化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内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课程一般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我们认为要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就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考虑:首先,加强必修课教学。必修课程对完善学生品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当摒弃“功利主义”思想,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加强人文类必修课教学。其次,完善选修课体系。选修课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应当根据各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并结合地域特色、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开设实用的、高质量的、全方位的人文选修课。(见下表)

3.完善人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人文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以我院为例,我院近期对人文课程考试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考试成绩由两大块组成,即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比例分别为40%、60%。其中平时成绩又包含了平时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环节。当然,这种评价体系是否已经非常完善还有待检验。

4.开发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内读本。

开发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内读本,做到每位师生人手一本,能够更好地结合各学院的地域特色、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体现各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特色人才。

总之,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完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设置,能够在高职院校形成“人人学科学、人人讲人文”的良好氛围,既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健主编.综合人文学科课程设计、教学与实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康乐林.我院人文课程设置及教学亟待改革[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李云恒.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4]叶方石.高职院校人文选修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8).

[5]唐志红.浅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09,(6).

[6]梁胜,龚文斌.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高职院校人文科学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XJG-09-39-6)。

篇6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17-0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许多是从高职以及专科学校发展而来的,由于普通本科办学历史短,教育经验弱、运行欠规范等诸多原因,在整个高教体系中的处境并不乐观。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办什么类型的大学,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才,怎样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笔者结合湖北经济学院的情况,谈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很多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外延都有过不同的解释, 对其理解可谓是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周远清更简明地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 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 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综合各方论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是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本科教育架构已搭建完成,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2)办学规模不小,但办学特色不突出;(3)新建了一流的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但还未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2.2 湖北经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湖北经济学院是2002年9月由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湖北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充分表现在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规格、多层次的,湖北经济学院培养的是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能解决问题的白领层、创业者、实业家。湖北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为祖国服务,能解决问题”。

(2)人才培养特色。

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是高校竞争力的表现,也是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生源的基础。湖北经济学院合并前的三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重地方性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湖北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以后,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继承和发展百年商科办学传统,结合本科教学实践探索,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筑开放性实验教学、互惠性校企合作、多样性社会实践、探究性科研活动、设计性学科竞赛五大实践平台,在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实用、实践、实干型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形成了特色。

(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湖北经济学院地处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园区,紧邻中国光谷、武汉金融港和大型企业群的人才需求洼地。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主动出击,寻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发展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积极开辟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比如,学校建成了2个省部级研究中心: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了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测评估中心、湖北数据与分析中心、湖北县域经济研究院等,发挥学校的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 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局限

所谓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

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沿用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即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取向,以学科的知识生产为目标,以学科的知识传授为工具的教育教学模式,它重学科知识体系,轻社会需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技能和解决现场问题能力薄弱,缺乏职业素质,工作适应期偏长。

3.2 湖北经济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是适应教育主体的需要,同时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合并组建以来,湖北经济学院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2.1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要求,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按照强化基础,拓宽口径的原则,重点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科类通识课程。在明确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完善和及时更新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成一个承启关系有序、内容紧密相连、彼此融会贯通、交叉重叠较少的课程体系。按照学校构筑五大实践教学平台的要求,安排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各类课程学分分配。依据课程的认识属性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以此安排课程的衔接和前后关系,完成教学进程计划。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培养计划中,贯彻因才施教的要求,课程设置体现不同学科专业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主要公共基础课实施分级教学,开设一系列不同学分的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对该门课程的最低学分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择取难易程度不等的课程。实行教学计划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选修课中设置个性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可选择的弹性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个性化培养的原则。公共基础课程,要求在不削弱本科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能反映学科发展潮流的内容,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本科的规格要求,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专业课程,则突破传统思维,结合就业市场、尤其是湖北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总之,在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确保教学质量,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

学校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针对学院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聘请相应的专家和企业家进行论证,特别是企业家的论证意见,及时吸收到课程设计当中,使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能满足有关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3.2.2 构筑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

通过实施一系列“创业起步教育计划”,构筑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这些计划包括:(1)推出校内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建设方案。(2)“读书工程”。由团委、图书馆提供书目,各院系团委、学生会组织读书活动,专业教师指导与评审,并规定学生完成相应的读书学分,使“读书工程”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计划。每个专业建立若干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制定年度学生实习计划。(4)学生科研“四个一工程”。即创办一本面向学生的学术刊物;每年开展一次大学生学术科技成果评选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大学生科技节;每年评选一批大学生科研新星。(5)“第二课堂”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既包括学术活动,也包括非学术活动;既有校内活动,也有校外活动。主要形式包括:专题讲座、学术沙龙、俱乐部活动、演讲辩论、模拟法庭、主题班会、党校培训、公益劳动等。(6)“第三学期计划”。在每年暑假开辟社会实践性教育学期。该学期活动采取学校集中组织和个人分散活动两种形式。由学校集中组织的活动有大学生“三下乡”、企业实习、社区调研等。⑦职业证书计划。将与专业资格证考试的有关课程引入课堂,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在完成计划学分的前提下,参加诸如注册会计师、英语四六级证书、律师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3.2.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顺利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保障。学校建立比较完整的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各种类型的听课、集体备课、“老带新”、教学研究等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咨询、参谋和评议、督促作用,开展校内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学生评教等教学评估制度,制定和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标准。完善学生信息反馈机制,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教学各环节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顺利实现。

3.2.4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根据实际需要,拓宽评价思路,在学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中,明确了不单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激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团学组织、学生社团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文体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制订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发展测评体系。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出,必将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的发展。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发展任务更为艰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都绝非一蹴而就,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的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建立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健康持续地发展。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职业学校 科学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对社会各层面都提供了理念指引,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课题。因此,科学发展观也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一、协调好规模与质量的辩证关系是职业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规模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规模和数量就谈不上质量。事物的质量是由数量来维系的,没有数量,质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随着生源的变化,职业学校不仅要加强招生工作,具有一定规模数量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保证办学质量。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量和质的辩证统一。

《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指出,目前职业学校在发展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办学条件跟不上规模发展需要,教师数量仍严重短缺;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仍然薄弱。据实地调研,一些省份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比重尚未达到总学时三分之二的要求;用于实训的经费短缺,实训设备及耗材投入不足。据抽样调查,53.3%的学生反映实训课程比重小,实习实训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技能提高要求;63%的企业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用性技能的培养,改变学生在校所学技能与企业实际脱节的状况。

江苏省对建设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也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如: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要求3500人以上,师生比为1︰16~1︰20,“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0%以上,实践教学指导教师50%以上要具有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生均仪器设备值5000元,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饭厅座位数不少于常年在校就餐学生人数的70%等。

因此,解决好以上问题,协调好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是职业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在“做大”与“做强”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与结合点。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巩固学校的生存线,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另一方面又要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办学质量。

“十二五”时期,国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新使命。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要以保证规模、加强建设和提高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拓展办学思路,整合办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科学发展的人才保障

学校的发展要依靠人才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当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是按师生比的要求配足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二是加强教师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三心”的培养。强化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要按照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要求,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克服浮躁情绪,静下心来做学问,实现岗位成才。三是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五种能力”的锻炼。四是实施“青蓝工程”,建立一帮一、以老带新的制度,建立新教师成长台账,使新教师迅速成长。五是积极开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工作,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六是通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使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获得科学的发展,让教师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人生的幸福。

三、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学校科学发展的硬件支撑

职业学校要培养学生掌握技能,就必须建好实训基地。一是建好校内实训基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实训基地设备配置标准》的规定,要高质量建成与开设与专业对应的校内实训基地,使其具备学生实训、员工培训、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功能,力争实现“七个合一”: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业、产品合一,教学、科研合一,服务、创收合一。实验实训场所要具有浓郁的专业文化氛围,专业文化应包含本专业的发展历史、产品介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行业企业精神等内容。二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设备充足,能保证学生都能动手上岗,有相对稳定的指导师傅。学校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习。三是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运行,建立实训基地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原材料管理、“6S”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管理制度。要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

四、教学内涵建设是职业学校科学发展的着力点

加强教科研、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技能大赛工作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要充分认识教科研工作在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以教科研引领、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教科研先行”和“抓教科研就是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教科研”的理念,切实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以教科研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升华、制度创新和实践突破。

二要突出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教学内涵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必须着力于中职生的多元化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打造一种充满活力、彰显灵性、人尽其才、各取其需的新的职业教育制度。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知,职校生在肢体运作智能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肢体运作智能,积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推进项目教学为主的教学改革,革新教学方法,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局面。要以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和中心,强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将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融为一体,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态度的培养。

三要加强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要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人才需求、专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要求、职业资格、素质要求等方面的调研分析,适时调整专业建设规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要积极创建特色专业,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新优势。要积极创建品牌专业,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通过标准引领、评建结合、分层推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

四要加强技能大赛工作。通过技能大赛,促进办学模式改革,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个专业、每位专业教师、每位学生,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机制。技能竞赛工作要常抓不懈,把竞赛形式、内容及时纳入到日常实习教学中,将提高技能竞赛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

五、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学校科学发展的软实力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太原市交通学校调研时指出:“职业院校学生光掌握一门应用技能与技术太单一了。从现在开始必须把他们当做重点高中与大学的孩子一样看待,给他们补上职业与人文素质方面的‘短板’,为将来的全面培养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职业学校要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拓宽文化育人的新平台、新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大胆变革创新,引导学生成长。

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构建“书香校园”。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全体师生,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篇8

关键词:整合;职业教育;思维方式;二元论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张健(1955-),男,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教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及课程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04-05

一、思维方式及其特性

思维方式是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姜正国教授认为:“思维方式有一定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形成的,由人的各种思维要素及其结合并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的思维样式,是主体观念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方式。”[1]中央党校杨礼信教授认为:“思维方式是由人们在实践与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价值取向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框架、指向、程式、定式、模式。”[2]笔者认为,思维方式是人们思考问题时,所选择的一种思想的加工方式和内隐的思维程式。思维方式的作用在于,它是思维主体从外界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从而形成新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工具和手段,是思想、观念、意识、理论、方案等一切软件的生产方式,即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对思维发挥启动、运行和转换的作用,规定着思维的方向及其侧重点,并执行着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功能,顽强地显示其活力。”[3]

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现代思维方式是由历史思维方式发展而来,是时代文化的凝结和体现,它植根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又是传统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延伸。总体来看,古代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直观猜测性、朴素整体性和模糊综合性;近代思维方式则表现出分析性、静态性和机械性;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系统综合性、动态开放性和自觉创新性。

(一)系统综合性

在古代,人们对认识对象的把握主要采取综合的方式,但那时是以直观猜测为基础的模糊的综合。在近代,各门科学、各个领域都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人们分门别类地研究世界的各个方面,思维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综合而是分析。到了现代,综合又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现代综合思维不再局限于“实体——属性”的范围,而是侧重于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内部各部分和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角度去把握事物,使人们从整体性、相关性、结构——功能一致性、层次性、有序性等方面深刻地认识复杂的事物。思维方式的系统综合性还表现为,它“是由人的各种精神或观念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是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知识体系与理想信念、个体经验与文化传统的统一。”[4]系统综合性亦即思维的整合特性。人的思维是具有整合功能的,它是在思维中将人的认知前见、观念、经验等,整合到对当下事物的理解中,形成不同的视阈融合。

(二)动态开放性

任何思维都是动态的。它是思考并产生思维成果的过程,是思维主体的内宇宙不断进行信息交换、组合、生成的过程。我们常说思想在头脑中是气体,说出来是液体,写出来是固体。“气体”的思想,即指思维在头脑中飘忽不定、变幻无常的动态特征。同时,思维又是开放的。思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对外部世界思考的干预,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它总是不断地接受和汲纳外界的思维材料,同时也努力调动和激活内在的思想资源进行思考,始终保持思维的开放性与动态性,保持与外部世界信息渠道的流畅性和“源头活水”的补给性,使思维始终保持鲜活的品质和和开放的属性。思维的动态开放性逻辑因由还在于思维的客体或对象始终是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必须实行动态跟进和调节,才能适应变化的外部世界,掌握思维的调控权和主动权,以达到理想的思维结果。

(三)自觉创新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社会。创新思维就是要开创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新原理、新观点、新方法、新设计等,所以自觉的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构成了现代思维的又一特征。创新是人类最高的本性。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说,如果人有某种不可改变的东西的话,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人的创新本性。创新性是思维方式的根本和生命,没有创新的思维只能是因袭、复制、搬运和照抄,思维之剑就失去锋芒,创新之花就萎落凋零。没有创新就不能创生理论,已有的理论也会失去与时俱进的活性和张力。而一旦我们的思维注入创新的基因,就会提高思维品质,提升理论品位,使创新成为理论思维的“名片”。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在其《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创新性不应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应当普遍地成为大多数职教人的共有品质。

二、职业教育整合思维方式的逻辑确证

整合思维方式是以思维目标为引领,以整合为运作的内在机制,进行的思维整合和加工过程。整合思维擅长多维度、全方位地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结构,把握事物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并将其整合为一体。整合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现代创新思维,符合客观实际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有利于我们应对人类社会实践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大型化、体系化的现实。就其主导倾向而言,职业教育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跨界的思维、整合的思维。换言之,这种思维是职业教育最根本的思维方式,虽然也不排除其他思维方式。为什么整合思维是职业教育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呢?

(一)职业教育整合本质的规定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人们一般喜欢从培养目标层面加以界定。以高职教育为例,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认为它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2011年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又首提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的概念。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先生则从职业教育本身性质角度独辟蹊径,提出了“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的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马君博士在论及职业教育学性质时也指出:“职业教育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但更偏向于人文科学的跨界性学科。”[5]与姜大源先生提出的跨界教育观可以相互佐证。我们认为,跨界就是整合,而且整合比跨界更具有理论包容性和实践指导性。因为跨界是观念对事物的,重在揭示职业教育的性质,具有认识功能,但缺乏对行动路径的揭示和澄明,不能解决职业教育面对“怎么办”时的焦虑;而整合是观念对实践的,不仅能指导人们认识事物,而且具有变革实践的功能。所以我们毋宁称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

(二)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昭示

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也昭示了其整合的本质。举一案例来看,国内有一参访团赴德考察“双元制”教学,要求看德国学校的课程表。结果所看的课表与国内课程表大相径庭(见下图)①,这令参观者大惑不解。如此粗线条的课程表怎么操作?要求再换一个专业看,但还是差不多。

图1 德国职业学校课程表

对这一课程表我们可以做如下解读:1.德国的“双元制”教学课程体系(学校一元)的建构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2.德国的“双元制”课程体系是大模块化的。3.德国“双元制”职教课程是整合态的,它更加关注整体,而不纠结于具体的课程门类的设定及其他细节,这就为教师作为课程领导者,留下了选择和创新的足够空间。4.至于质量控制,德国有国家层面制定的课程标准。这是“指挥棒”和验收尺度,有了这个标准,就不怕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只要能达及标准、通过验收,就是好课程。德国的“双元制”教学课程安排及其成功,说明课程的模块化整合是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

(三)职业教育整合本质的多元确认

职业教育整合的本质还可以从诸多方面予以确认。从职业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看,它是办学职能和办学目标的整合;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看,它是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整合;从现代职教体系的建构看,它是教育的层次、类别等的立交整合;从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办学观念来看,其本身就是整合的产物;从课程改革的形态看,它是工作与课程或项目、任务等与课程的整合;从职教集团办学模式看,它是不同办学主体、资源等的集约整合;从师资队伍的特点看,它要求进行“双师型”整合等等。此外,还有《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写到的“职业教育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三个体系的融合,以及“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的对接”[6]的五个对接,均彰显了教育的整合本质。可以说职业教育的一切方面和方面的一切,都是整合性的,概莫能外。它放,可以一生万,收,可以万归一。这个“一”,就是整合。

职业教育整合的本质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思维方式是整合性思维,决定了整合在职业教育思维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它要求我们必须以整合的思维来正确认识和把握职业教育的现状和规律,思考和解决职业教育的现象和问题。

三、职业教育二元论思维方式的悖反与表现

整合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合,呼唤整合的思维方式。但目前在职业教育领域依然是二元论思维的天下,需要我们认真认识分析,颠覆解构。

(一)二元论思维的形成与强化

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短,办学初期缺乏经验和参照,只能仰承普通高等教育,学习和移植它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路径依赖”。然而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原本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学科教育是基于知识体系的,追求认知水平的高质量。它是符号化的、去情境化的和场独立型的“致知”教育;职业教育是基于职业体系的,追求能力的高技能。它是去符号化的、情境化的和场依赖型的“致能”教育。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类型,有着完全不同培养目标和追求、思维方式和路径、教学方法和模式,硬要将二者拉扯到一块,必然造成职业教育的错位走样。这也是职业教育二元论思维方式形成的根本基础。虽然人们逐渐研究认识到了两种教育的根本差异,但肇始于教育类型差异的二元论思维却远未终结。两种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纠结,使它们陷入了二者之间的长期冲突与角力。比如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之争,高职教育姓“高”、还是姓“职”的身份之辨,外延发展、规模扩张与内涵跟进、质量保障的对立之举,还有普通论和专业论、基础论与实用论的学术之思,这些都体现了二元论思维在理论之域和办学实践中的延续与强化。可以断言的是,只要职业教育还没有找到适合于自身的新的思维方式,实现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的突围之前,二元论思维都还将延续。

(二)二元论思维对职业教育的悖反

二元论思维对职业教育的悖反表现在:1.在对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相对贫弱之际,没有沿着职业教育的路线应然推进,而是试图引进学科教育的模式、经验和方法,以济职业教育之穷,种下了二元论思维的“种子”。2.职业教育原本是整合教育,现在却被人为撕裂为二元。而且还在二元之分的道路上穷极思辨与争讼,表面看来是在为职业教育正名和去蔽,揭橥问题,澄明其理,以正确指导职业教育实践,实则起到了为二元论的强化推波助澜的作用,使逻辑的事物变成了事物的逻辑,其负面效应实为欲益却反损了职业教育的人们始料不及。以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模式为例,按照职业教育整合教育观,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本来就应是一体的。但我们现在基于二元论的思维模式,非要把它分开,认为将非职业教育的重理轻实,转变为理实并重、理实一体,甚或颠覆为重实轻理,就是真正的职业教育了。当然后者确实比前者前进了一大步。但问题在于,我们所做的是把原本不应是问题的事情当成问题来研究,非要把理论与实践分为两块,分开后又想方设法地再把它合起来,并标榜为职业教育的应然模式,这不是纯粹的烦琐哲学、瞎折腾、庸人自扰之吗?深而究之,承认理实一体或重实轻理,就能解决职业教育的问题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职业教育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对职业教育来说,观念不转不行,但仅转观念也不行。不是口头上讲重实践了,实际上就做到了,学生的能力就培养出来了,还必须要有方法、手段的保证才行。正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光讲能力本位不行,也没用。必须有工作过程或项目作为课程改革的载体,有让学生做的切实的方法和手段保证,才能真正取得人才培养的实效。

(三)二元论思维的表现举隅

还以国内参访团赴德考察“双元制”教学为例②,当问及“双元制”教学实施时,德国人回答是每周1-2天学校学习,3-4天企业实践。参访团成员不禁感慨,怪不得“双元制”那么厉害,享誉世界,原来它的实践教学已经达到了70%-80%的高比例。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简单归因。无怪乎德国人却连连摇头摆手说“NO”,并强调不能这样简单区分,我们是学校学习里有实践,企业实践中也有理论。有人继续追问,那按此再分,理论与实践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呢?德国人无语凝噎。换位来看,如果德国人把这个问题反弹给我们,我们能分得清、答得出吗?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德国人回答也很清楚,是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它们应该是融合态的。而我们却还要死缠滥打地追问比例问题。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因为在我们看来,实践多就是职业的,理论多就是学科的,如果我们连二者的多和少都搞不清,还怎么界定职业教育呢?更别说先进的职业教育。这一案例充分说明:1.在德国人观念中,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是理实融合的,而不是机械组合的。2.二元论思维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它使我们已远离了职业教育的本真性状、应然规律。3.这是我们的思维追求确定性的表现。因为确定性意味着懂得、理解、把握。但问题在于“双元制”整合本来就是不确定的、复杂的事物,正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强调:“实践活动有一个内在而不能排除的显著特征,那就是与它俱在的不确定性。”[7]4.德国“双元制”的成功,不仅因为它主体双元——学校和企业,内容双元——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生身份双元——企业学徒和职校学生,考试双元——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证书双元——行会考试证书和企业学习证书、学校毕业证书,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整合的,是思维方式上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才是它制胜的深层次原因。5.令人奇怪的是,整体思维、和合思想原本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髓,西方人则更重视抽象分析、理性思考。现在反倒是重视分析理性的西方人强调职业教育的整合精神,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佐证了整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必然的结论是,我们一定要转变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以整合的思维和视野思考和看待职业教育。

四、职业教育整合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建构

职业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不是在旧的理论框架下提出某一新的思想,而是必须走出二元论的“思维陷阱”,打破其思维定势,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和创新建构。

(一)实现二元论思维向整合性思维转换

二元论思维的错误在于,违背职业教育的跨界的属性、整合的本质。比如职业性与人文性之争,老是在二者之间钟摆式回荡。人文性多了,强调职业性;职业性强了,又呼唤人文性。总是在二者之间找平衡,缺乏稳态和定性,在方向把握上忽左忽右、忽东忽西,弄得人们不知所向,无所适从。而且,二元论的无谓之争,耗费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和心神,对办好职教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所以必须由二元论思维转向整合性思维。整合性思维是在思维中将事物凝为一体的过程。整合思维就是把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元素思考在内,形成一种巨大的思维合力,指向特定的思维目标。以整合思维考虑职业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就不再是单方考量,而是考虑职业性时不忘人文性,重视人文性时亦不能贬抑职业性,始终是和合考虑、联系把握的。这样才能避免二元论思维“偏颇——失衡——矫枉”恶性循环的怪圈,才能在一以贯之的整合理念的指导下,始终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实现离散性思维向系统性思维转换

二元论思维是一种离散性思维。它是将事物的要素、成分、结构等离散开来,孤立地加以考量的思维模式,类似于分析的思维过程。离散思维的作用在于达及思维的深刻性和透彻性。因为对一个复杂的事物囫囵思考,往往很难清透洞彻,常常受困于复杂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只能作平面的浅表的把握,所以必须离散开来作各个击破的思考。但离散毕竟不是事物的本真状态,事物本身原本是浑然一体的,之所以在逻辑上、思维上不得不把它分隔开来加以思考,是受人类认识能力局限的使然,而不是事物本身的要求。职业教育是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系统,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多样、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等特征。当然也需要分开来认识,但这不是目的,分析是为了综合,综合是分析的目的。所以职业教育必须由离散性思维向系统性思维转变。所谓系统性思维是立足于整体或全局考虑事物的一种思维范式。系统思维的好处在于有助于打破离散思维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弊端和孤立性偏执。如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问题,有一段时期,高职办学被严格限定在专科层次,不准提甚至都不准想升本的问题。这就是缺乏对体系建设系统思维的表现,暴露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离散思维的惯性影响和话语霸权,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步伐。现在重提这个问题,强调“坚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坚持着眼长远、分步实施,坚持分类试点、创新实践,坚持放眼国际、立足高远”,做到“适应需求,有机衔接,立体交叉”。[8]这就是由离散思维向系统思维回归的表现,值得肯定,但中间经过的曲折与磨合,也值得反思引诫。

(三)实现预成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换

预成性思维“是一种先在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这种本质来解释对象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9]这种思维模式否定事物发展的动态性、可变性、生成性,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僵死不变的直线过程,总是试图人为预控其发展和走向。这是违反教育的生成规律和辩证法则的。因为人不是预成性存在,无法规定其未来,只能面向未来。教育同样不是机械的流程,不是先在预设、忠实执行中,在机械循环呆板操作中,把学生打造成流水线上划一的产品。生成性思维与之相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罗祖兵指出:“‘生成’主要是相对于‘预成’而言的,其意思是‘变成某物’,它强调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本身。‘生成’原本是用来解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与机制的概念,今天它则带有思维方式甚至是本体论属性。作为思维方式,生成性思维主要是指那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其发展过程之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10]生成性思维有如下特征: 1.重过程而非本质;2.重关系而非实体;3.重创造而反预定等。[11] 生成性思维是极具活性和再生能力的思维,其生成机理就是整合。生成是一种在思维中整合加工思想的过程,它通过与既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生成新的认识和思维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意义拓展和价值衍生,是预成性思维无法限量和想象的。

(四)实现常规性思维向创新性思维转换

常规性思维是依循传统模式,沿袭惯常理路而展开的思维。它是常态化、大众化、日常化、浅表化的思维方式及其所产生的看法见解,具有平面、直线甚至庸常的特点,是思维低质化、凡俗化的表现。创新性思维是不拘传统、不囿成见、不循陈规,具有开创意义和建树特质的思维活动方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充斥着太多的常规思维和庸常识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改革进程,因而必须要向创新性思维转变。创新是整合的本质、整合的目的。整合是创新的手段和形式,创新是整合的价值归依。基于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合思维就是创新思维,二者具有同一性和等值性。职业教育必须弘扬整合性创新思维。这是因为:1.整合是事物非线性的加合创新。整合是事物的要素、环节、关系、部分、结构等重新组合而生成新事物的过程。它是非加合的,具有1+1>2功能。这说明在整合过程中产生了新质和突破,产生了关联放大的溢出效应和增值创新的协同效果。2.整合是变革旧事物的“扬弃”创新。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这种战胜不是简单抛弃,更不是全盘否定、一笔勾销,如倒洗澡水时把澡盆里的婴孩也一并泼掉,而是辩证地“扬弃”,是既克服、抛弃,又保留、吸收。这一过程就是整合的过程。在整合中新旧事物被联系起来,经过整合者认真思考、分析、比较、萃取和加工再造,显发创新精神,张扬能动智慧,将旧事物中过时的东西、消极的成分予以抛弃,而对旧事物中那些经过改造后可以成为新事物养料的因素,则吸收过来,加以改造,作为新事物的有机成分保留下来。这样整合就在融合与综合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出乎起类、拔乎其萃”,实现了“扬弃”创新。3.整合是一种变造式的优化创新。变造即变化创造。它是对旧客体的一种优化整合。变造,必有所本,必有所依,它是在某种原型的基础上的变化改造。变造的目的在于优化创新,整合超越。如职教专家姜大源先生在引进德国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实践中,发现单一的工作过程并不能全面覆盖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也无助于学生复杂职业能力的培养,于是予以变造优化,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理论,实现了对原型启发理论的系统性升华和结构性完善。

(五)实现单向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换

单向性思维是单一方向、视角、维度、层面上的思维,也可以说是孤立、片面、内敛,忽略事物之间联结和关系的思维。关系性思维则是基于联系的、全面的、多元的思维方式。关系思维必然是整合态的。反之,整合也不是任意拼合,随意纠结的。它是建立在对事物内在关系把握基础上、依凭关系论思维完成的对思维对象的一种睿智组合或创新融合。这种整合以思维目标作为逻辑依据,统整、协调和把握各种教育关系,力图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关系场域和发展环境。职业教育是一项多重关系卷入其中的活动。它不是孤立独存的社会现象,不是自为、自洽的领域,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 都处于与其他存在物的内在关系中,需要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人自身等诸多因素和复杂关系入手加以研究把握,需要以整合的理论思维来协调和优化各种关系,与社会的大系统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整合各种资源。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命题求解,“双师型”师资队伍如何建设,课程如何整合重构,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如何优化给力等,这些现实关系问题或难题的处置都是对我们整合智慧、整合思维能力、关系处置能力的考量和检验,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当我们拥有了整合这一理论思维的武器,自觉地用整合思维思考职业教育,用整合的眼光审视职业教育,就能够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引领职业教育走整合、创新、永续发展之路。

注释:

①②案例取自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郭扬教授2012年7月4日在江苏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所作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宏观思考》讲座内容,分析解读为笔者所加。

参考文献:

[1][3]姜正国,杨小军.基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1):5.

[2][4] 杨礼信.从思维方式视角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初步尝试[EB/OL].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07-15,http:///GB/230165/238541/17077032.htm.

[5]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理论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2(07):16.

[6]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2-07-22:(2).

[7]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4.

[8]鲁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服务国家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J].管理观察,2012(01):11-17.

[9]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1.

篇9

关键词:开放大学;质量;移植;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064-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国家开放大学”,各省《教育发展纲要》也纷纷提出“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探索构建开放大学”。在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开放大学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国外开放大学的基本成功经验

国外开放大学的发展与成就令人瞩目。世界上以open university(开放大学)命名的学校以及具有开放大学性质的学校和机构中,典型的代表有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日本放送大学、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泰国苏可泰・探玛提叻开放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等。它们是一个实体,具有专业教学、学位授予和相对自治权;它们没有“围墙”,利用远程教育技术,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服务,适应移动学习的需要;它们秉承开放的理念,包括思想的开放、模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向所有人开放、向全国乃至世界开放,具有人人、处处、时时学习的服务功能和手段,能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教育服务;是一个可以为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的开放型大学。

(一)法律法规的保障

各国开放大学在成立之初和发展进程中,立法和不断修订的相关制度保证了其健康发展。如英国政府重视发展成人教育,先后两个十分重要的报告:1919年的成人教育终结性报告和1973年完成的《拉塞尔报告》,即成人教育振兴计划。美国1966年正式通过了《成人教育法》,后经1970年、1978年等数次修订而日益完善,该法案确立了当代美国成人教育的法律地位,从不同领域和侧面对公民终身教育的权利、义务和保障作出了规范。法国1972年在教育部长埃德加・富尔的倡导下,通过了《终身教育法》。日本内阁1990年通过了由文部省提出的《终身学习振兴法案》,同年6月29日,由国会通过了《关于整备振兴终身学习推进体制的法律》,即《终身学习振兴法》。印度1985年依照《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法》建立国家开放大学。韩国1972年根据《总统令6106号》,确立了国家远程教育机构的地位。泰国1978年根据《皇家》,制定了《泰国苏可泰・探玛提叻开放大学法》。中国香港地区1989年按照《香港政府令》制定了《香港公开大学条例》。

(二)研发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在提供多种媒体资源给学员自主学习中,高质量的教材是开放大学的一大特色。在教材建设方面,英国开放大学不惜重金投入,每门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系统性教材大约投入1000万英镑,每个课程组由4―20名多种技能的专业人员组成,除学科专家外,课程组还包括编辑、电视和录音制作者、美工设计者、软件专家和学术考核等媒体设计和制作方面的专家。在整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他们预先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指导、培训、编写、审查规程。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力争突出启发性、实用性、交互性等特点。为保证教材内容的前沿性,在开放大学总部,组建了一支有学科专家、课程设计人员、媒体制作人员和评估专家组成的课程组,他们有验收、评价和征求学生意见及修订的责任。他们还建立教材试用制度,在教材的试用期间,学校专门聘请国外的一些专家学者进行审查,从中找出问题和不足,保证教材的高水平和高质量。澳大利亚负责远程教育课程开发工作的开放学习体系(OLA)设立了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他们对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进行统筹安排,对需要资源开发的课程进行招标、投标、审批和委托建设,最后委托开发的成果还要经委员会审定。整个课程开发是由澳大利亚开放学习体系的各个加盟机构联合行动进行的,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因此,可以开发出仅凭单所院校难以独立创建的优良而丰富的远程教育课程教材和远程教学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

(三)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基于网络智能型的自动回应系统等技术,为远程教育创设更加灵活、自主、互动的教育教学环境,各开放大学均注重提供多种媒体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英国开放大学采取“教学包”的课程资料发放形式,“教学包”中包括多种媒体组成的教学内容,如教科书、磁盘、光盘等。另外,有些理科课程的教学包还附有实验材料,便于学生在家中做实验,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有些实验内容也可以通过开放大学的网上虚拟课堂来完成。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努力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人们提供任何课程的目标。泰国苏可泰・探玛提叻开放大学让学生依靠学校提供的教学包学习。香港公开大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

(四)提供有效、即时的支持服务

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各开放大学都在努力而为的。英国开放大学将远程教育定位在“基于支持的开放学习”上,从校长、中心主任到普通工作人员都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制定了明确的质量标准,如学生入学前的指导和咨询、入学后作业的评判、辅导课的安排、考试组织与评卷、学生意见的收集等,并且学校有专人进行检查和监督。并设置权责分明的三级学习支持体系,每个学生配一位导学教师,各导学小组学生不超过25人。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建立支持服务网络,组织电讯会议辅导、暑期学校、提供有效的学习者联系系统。美国凤凰城大学主要开展在线学习,提供简单易学的上网软件,学生可检索到教师讲稿、提问和作业,然后脱机复习,并可与成功人士在线交流,师生交互是非实时的,跨越了时空障碍。香港公开大学设有网上学习系统,为每一个注册学生分配一个导师指导他们的学习,并提供《遥距学习技巧》等学习指南,学生可利用互联网注册课程,缴交学费、选择导修组别、接收课程资讯和多媒体教材、与同学和导师联系及查询成绩,学生如有需要可以到学校学习,学校设有电脑实验室和自修室,校内的咨询中心摆满了多种免费索取的资料,并以先进科技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我国开放大学建设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是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进行的。作为面向职业人的国家开放大学,其建设与发展在所处的环境下是难以做到“超然”的。

(一)继续教育法律法规的缺失

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促进成人教育有序、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也涉及

一些成人教育办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成人教育的有序发展。然而,与成人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以政策、条文等形式出现,而且多分散在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之中,缺乏系统性、具体性和针对性。有些法律法规,包括策规定、实施条例等也已经显得相当陈旧与局限,对新时期成人教育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局面难以起到应有的判断、引导、调控、规范等作用。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成人教育“人治”大于“法治”的倾向,有些部门和个人甚至利用法律法规的缺失与空白,在办学过程中违背国家、社会和群众的利益。

(二)成人教育“失宠”导致的生存“混沌”

在各类教育中,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及中职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始终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中之重”,成人教育这一类型被“边缘化”甚至“失宠”。具体表现在:一是管理体制的缺位。成人教育作为从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迈进的一种教育制度,具有其独到的特点与规律,需要对之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协调运作。然而,我国教育部将原设的成人教育司撤销后,与职业教育司合并成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其主要功能被分解到高教司、规划司、学生司等部门。随之,全国各省、市从上到下经数十年构建而成的成人教育管理系统也被纷纷合并、分解甚至撤销,这使得教育行政部门失去了一个专门而强大的机构来精心研究规划、指导协调,造成了管理体制的缺位及管理力量的不足。二是政府方面对成人高校的经费投入偏低。教育投入真正流向重点大学、普通高等学校等,教学设备、师资配备主要靠学校自身办学收入的有限“造血机能”,难以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及教学方式,使成人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办学条件差、学习与应用脱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成人高教特色等问题。三是教育资源不足与教育资源浪费并存。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电大、网络教育学院、自考、成人高考、夜大、函授等并存,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设置,效益不高。四是高校管理者认识不足。有相当部分的高校管理者、教师,对成人教育认识不到位,认为成人教育不是学校的重点,普通高校只要抓好了普通生的教育就行了。在管理工作中,不深入研究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和市场化特点,沿用传统的全日制管理方式办学,资金投人不足,领导精力投入少,教师教学投入不足。在这样“混沌”的环境下,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要“独善其身”,闯出一条发展的路子,任务是艰巨的。

(三)成人学历教育市场的无序竞争

我国的成人学历教育市场,从办学主体来看,既有传统的含广播电视大学在内的省内外成人高等学校,又有省内外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既有直接将办学点延伸到市、县、乡镇街道的高校,又有与当地相关部门以及个人的合作办学。从入学门槛上看,既有“宽进严出”的免试――电大开放教育及自学考试,又有一定条件的网络学院及成人高考。从学习方式上看,既有函授、面授,又有基于网络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从办学条件上看,既有延伸到市县的电视大学机构,又有教育部门(党校、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财政等联合办学的行业机构,还有承租场地联合办学的个人。从考核方式上看,既有实行“五统一”的电大教育,也有自主考核的普通高校。在办学机构日趋多元的成人学历教育市场,无序竞争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在同一市、城区、县、乡镇或社区出现过多办学部门,教育网点繁复交织、同争有限生源。受经济利益驱使,有些办学单位为了招揽生源、占有市场份额,只能通过相互挤压、“拼成本”、“低门槛”等手段来吸引人们报读。同时,报读者希望“支付低水平,应试低考分,学习低要求”,导致有的办学点采取虚假承诺、降低学习难度甚至对学生考试作弊网开一面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开放大学的质量保障,如何在这样无序的生存环境下“绕道而行”,显然是难解的命题。

(四)成人教育的社会认同不足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许多部门对成人教育的认知偏差,总认为唯普通学校教育才是正规教育,成人教育只是普通学校教育的“延伸”与“补充”,以致常常发出“兼并论”、“替代论”、“挤占论”、“创收论”等不和谐之声。认识上的偏差又往往导致政策上的偏颇,尤其是当二者出现矛盾时,往往容易摒弃后者。特别是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成人教育的办学力量更是捉襟见肘,教学改革亦缺乏应有的力度。此外,我国成人教育至今仍在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知识多寡、分数高低的评价模式,没有针对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特点,形成一套富有特色且行之有效的以考察实践、能力、专长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因而,无法对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办学类型繁杂多样、办学层次动态多变的成人教育实施有效评价。成人教育的办学成果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科学评价,其价值与意义也就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再者,受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影响,终身学习的氛围依然稀薄,延伸到基层的各个办学机构学风、考风口碑欠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对成人教育的社会评价。

(五)电大系统自身内部的管理

经过三十多年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各省、市广播电视大学形成了一个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覆盖全国城乡的庞大办学系统,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力量。但是,作为“顶层”的中央电大,计划经济时代下的管理优势与特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能再进一步突显。比如,“五统一”曾经保证了全国电大教育质量的整齐划一,而在网络学习条件下,就难以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差异性。又如,课程编撰体系仿照普通高校模式,加之教考分离,考核的内容没有突出在职学习及远程教育特点;统一自制的教材及网上教学资源,由于管理量过大,难以做到灵活、丰富多样与精品;遍布全国各地的省级电大,由于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不尽相同,在招生、教学管理、学生教学支持服务上难度不一,在与中央电大、市级分校、县级工作站的利益分配以及价值取向上,省级电大承上启下的作用有限;再如,统一毕业办证,极大提升与保证了各省级电大起步时的办学层次,而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各省级电大因办学自以及经费规模的局限,基本的办学场地、硬件环境、师资条件、资源建设等方面与“大学”渐行渐远。要以各级电大为框架构建国家开放大学及其体系,原有的内部关系仍需要进一步厘清,电大系统的软、硬件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我国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使命下,如何学习、借鉴与移植国外或地区开放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直面挑战,突破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制约,寻求开放大学的建设发展路径,实现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发挥系统优势,培育优秀团队

在远程教育的传播中,在现代信息技术还原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中,最根本的主导作用是教师。现代教育设施完备未必能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好,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一般,有创新意识,有积极参与实践的能力及服务意识,一切皆有可能实现。广播电视大学在三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坚持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办学,为弱势群体送教上门,电大人克服了种种困难,养育了与时俱进的危机意识、协作意识与调适意识,为实现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要充分发挥原有的电大系统优势,发挥远程教育的技术优势,更有赖于发挥各级电大人的主人翁作用。当前,在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背景下,部分电大人对作为面向职业人的开放大学未来的愿景不甚清晰,对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目标、理念认识不深,因而,要广泛宣传,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国家开放大学教学、管理、服务的需要,亟须培育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队伍,打造基于网络学习的课程学习资源研发团队,并充分考虑职业人的学习特点,研发适于我国的优质网上学习资源,打造以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育模式的管理队伍,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变革,满足信息环境下移动学习的需要。

(二)争取政策支持,抓住发展契机

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和促进成人继续教育的发展,是许多国家发展成人教育的共同经验。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单靠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如“为所有人提供开放灵活的学习途径”、“为一切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让更多的人得到高质量教育”等号召,理应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而继续教育的立法、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学习“立交桥”的搭建、学分银行的构建与互认等现实问题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撑。各级政府的《教育规划纲要》为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政策支持下,明确开放大学的性质是开展远程教育的高等学校,赋予其学位授予权这一作为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之权,肯定其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骨干力量,赋予开放大学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整合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的能力与资格。有了政策的保障,将能进一步理顺高等教育机构与各级各类办学机构的关系,规范高等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办学的市场竞争行为,打破部门及行业垄断的培训壁垒,提高人才培养经费的使用效率;将在建设项目及经费等方面保障电大作为成人教育办学主体的独立性、办学经费和人员的充裕性和办学市场的有序性;同时也将意味着提升电大系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能力和水平,使电大先进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有效的办学措施和创新的办学实践得以充分发挥。

(三)完善体制机制,理顺内部关系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部分市级电大分校的兼并重组给全国的电大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相当部分省级电大为解决生存危机而不得不寻求实体办学,这既有对教育行政部门重组行为的无力应对,也有对电大系统自身层级利益分配的无奈选择。至此,面对已有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部分省级电大,再以此为基础加挂“开放大学”的牌子,并将开放大学“做大做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容回避。因而,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要在电大的基础上完善体制机制,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学习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思考,在自主制定的规则范围内,规划、扶持条件较弱的省市县级电大建设,正视省、市级电大的合理诉求,厘清电大内部自上而下的层级关系,明确各方的责、权、利,重塑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体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及系统合力,从而为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四)秉承大学特色,提升办学条件

卓越的课程资源、严格的质量标准、良好的教学管理、周到的助学服务一起构成了国外开放大学的显著特色。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要秉持和维护这一特色,不断加强硬件建设,提升办学条件。要紧随现代信息技术步伐,建设一条直通基层办学点的网络高速通道,建设一个能够在互联网上运行,高水平、标准化、多样化,能够满足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学习的一个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成基本满足智能化学习条件的、类似于连锁店的、代表国家开放大学形象的、网络充分覆盖与延伸到基层的学习中心。此外,国家开放大学及其分部还应妥善应对外部监督与自身建设的关系,正确看待质量保证与办学规模的关系,正确处理招生、教学与考核的关系,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有效的监控机制,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兴富.国际远程教育理论研究与主要成果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5,(3):28-33.

[2]王一兵.中国电大的定位和走向“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道路一国外经验和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06,(4):11一14.

[3]于倩.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特色[J].继续教育研究,2011,(9):166―169.-

[4]孙林霞.成人教育的R-.r~英国开放大学[J].继续教育,2010,(2):60一63.

[5]任为民,施志毅.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2):9―13.

[6]李亚婉.国外远程教育的立法对中国电大发展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8,(11):14―19.

[7]陈红云.远程教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I.,2008,(4):45-47.

[8]吴钧.我们需要怎样的开放大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0,(5):35-41.

[9]单从凯.开放大学之路~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历史嬗变[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