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党校课程体系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高校;二级党校;思想政治
一、学院分党校的职能
高校二级党校也称分党校,是学校一级党校的补充和完善,不仅针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集中培训,针对学生党员进行入党后再教育,针对党员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工作,更应针对普通学生,激发入党兴趣,增强其党性。做好二级学院分党校工作,前提是明确分党校的职能定位。
对于分党校而言,首先应明确其“分”、“党”、“校”的内涵。首先,作为校级党校的分支机构,分党校应在校级党校的统筹下具体实施教育培训,做到前期报计划、过程报进度、结业报名单。其次,党校的首要任务是普及党的基本知识,党校课程的选择也需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包含《党的性质》《党的指导理想》《党的组织和纪律》等基础课程,并选择性设计“观影学习”、“学习成果交流展示”等环节,加强学习效果。第三,从严治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对学员的考评。以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分党校为例,制定了《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课纪律细则》《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课小组长选拔制度》等条例,使党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增强党校培训的纪律性与严肃性。
二、学院分党校的组织架构
目前大多数高校党校的培训对象重点是入党积极分子,而对于入党后的学生,缺乏系统性再教育。于是构建“大党校”,将教育培训范围覆盖到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党员干部在内的各个群体,构建由初级到高级分层次的管理体系,实现由浅入深,互相衔接,具有延续性、系统性、周密性的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体制上,学院二级分党校分别有院党委书记、副书记任校长、副校长,并安排专门负责党建工作的辅导员分管具体工作。校级党校集各分党校负责人进行学习培训,熟悉工作程序、规范和要求,使党校教育教学更为专业化。
三、学院分党校师资队伍建设
党校教育有很明显的三种属性,一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二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三是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活跃,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富有成效地开展好高校党校工作,需配备软、硬件两方面资源。
软件设施上,打造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教学能力突出、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大学生学习特征和心理特点的师资团队尤为重要。学院分党校的教师聘请应坚持“多元化”原则:一是吸纳校内现有高水平专业课教师;二是选配从事党务、思政等工作的专职党务干部、离退休老同志、辅导员任教;三是由学校选送部分专业相关、有意愿任教的辅导员进行专业学习;四是借力于校外资源,通过兄弟高校联合讲学、优秀校友返聘讲学等形式,实现教师的人才成长。
四、学院分党校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针对不同受教群体,采取“模块化”教学。目前大部分二级学院分党校基本服务于积极分子的培养,下一步应思考如何填补正式党员再教育的空白区。可将分党校教育模块化,通过划分受教群体,将党校教育划分课程级别,分为积极分子网上党校、发展对象课堂培训、党员社会实践、党员干部研讨交流“四个”培训模块,由此形成一个教育对象全覆盖,教学内容层次分明、街接有序的,教育过程递进式的分党校管理体制。其次,创新培训方式,坚持“实践育人”。当代学生思维活跃,有更强的意愿参与到社会现象评判与实践活动中,党校教学需改变以往一味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进行体验式教学。第三,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构建网络教学体系。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分党校教学,开辟“网上党校”。我校现已成功搭建平台,在党校课堂教育前期成功使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线学习与考核系统”,实现对游客和注册学员的基本知识讲授与考核,并据此进行上课学员筛选。
五、学院分党校教学组织与考核
首先,集中形式的课堂教育与潜移默化的日常教育相结合。党校的教育培训除满足“届次化”培训外,更需在平日依托党支部,从“灌输式”教育向“互动式”教学转型,通过固定学时的要求,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带入其中,逐步实现自我教育。在抓好党校培训课堂教育之外,将先进性教育融入日常教育工作,培养学员的政治敏锐性,引导其合理看待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其次,实施多维度考核,健全管理制度。二级分党校需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建立宽松适度的合理的入学选拔机制,在入口、过程、出口等环节实现全程性、多维度的考核,评选优秀学员,激发榜样力量。
六、学院分党校开展教育培训的创新方法研究
(一)教学规模小班化。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可将班级学员规模固定,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各二级学院分党校均已固定每班80人的规模,对于学习需求较大、培训人数较多的学院,可开设2个班次,以保证学员间的充分交流,体现党课高级班教育的精英化。
(二)教学时间分散化、长期化。二级学院分党校可借鉴专业课模式,将党课置入选课系统,一周安排1-2节次党课授课;同时将党校教育寓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举办“党支部书记联席会”“聚焦时政红潮论坛”“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培训、座谈等活动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习惯,将教育拓展到课堂以外,实现长期化。
(三)教学成果数字化。以我校经管学院分党校为例,制定《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党员考核办法》,并据此设计开发“党员在线学习考核系统”,将党员整个学年的理论学习情况、实践服务情况、以及日常表现全面纳入考核体系,并形成数字进行量化,结合年末党员民主评议,自动核算党员全年的党校学习结业成绩,形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使结业考核过程化、数字化。
参考文献
[1] 谢秀琴.完善二级学院分党校运行机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
>> 浅谈《实验动物学》课程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高水平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的研究式教学探索 关于研究生课程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专题式教学在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 专题实验及seminar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艺术研究生与研究生艺术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专题研讨课的设计与实践 专题研讨式教学在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中的探讨与应用 《紊流数值模拟》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面向工程实践的控制类研究生嵌入式课程创新与建设 研究生深度辅导实践研究 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多元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在工科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 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研究 研究生党校建设研究 研究生网络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深度辅导中的作用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马婧,眭顺照,李名扬.园艺专业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6):152-156.
[4]高坤华,余江明,段安平,等.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5):20-23.
[5]章丽萍,赵张耀,徐敏娜,等.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38-41.
[6]李振涛,陈书明,池雅庆,等.《VLSI设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1):47-50.
[7]俞英,王雅春,孙东晓,等.动物育种学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111-112.
【关键词】群团改革;团校;团干培训;职能
一、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发挥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分析
1.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发挥现状
分团校把自己的重心从团干培训转移到了学历教育上来。强化学历教育,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团的属性。因而对其所应该承担的、定位最早、与学历教育职能“一体两翼”发展的团干培训职能也严重弱化。正是看到了团校主业职能严重弱化的情况,党提出了加强共青团改革和强化团校主业职能的政治要求。
2.团校团干培训职能的发挥存在问题
(1)团校政治属性弱化。团校作为党联系青年的阵地,应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应把政治性放在首位。而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重视GDP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常常因为经济原因导致重视学历教育而弱化团干培训本质属性的现象。团校的政治性强弱与否直接决定其所培养人才是否具有坚定信仰,是否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党的接班人。作为为党培养助手和后备军的机构和阵地,弱化了根本政治属性,培养出的团干就容易出问题。因此,团校政治性弱化导致团干培训职能不实的问题应该是党加强团校职能改革,聚焦主业大背景大趋势下最应该解决的突出问题。(2)政策资金不到位、办学条件不达标。一项针对全国32所省级以上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期以来,团校有基本的行政经费保障,但是地方财政给团校的办学经费拨款相对比较紧,长期以来,团校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很难有大的突破性发展。同时,学校在建设用地、经费投入、编制等方面也普遍遭遇政策性瓶颈,相关调查显示,团校的校园面积普遍偏小,大部分都低于普通高校设置条件中的最低标准,而建筑面积相比较起来就更不理想,办学条件严重不达标。(3)师资力量薄弱。由于长期形成的“一体两翼”格局影响,大部分的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呈现明显的劣势。大部分团校老师长期从事学历教育教学,很少通过社会实践去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做教研,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讲课难免出现空话多、讲不透的问题,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加上相关教学激励措施不够健全等原因,造成教师业务知识更新慢、业务素质下滑的趋势,师资力量亟待提升。(4)课程体系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各省团校都没有建立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内容千差万别、课程培训手段落后、课程考核不科学等诸多问题,未能实现培训的规范化、专业化。在团干培训工作中因为缺乏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要、知识结构、技能状况的科学分析,培训的内容也多为专题讲座等政治理论讲授。与团干岗位能力密切相关的拓展式培训、体验式培训、实践教学的安排则非常少,导致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培训针对性、实践性不强,很难激发团干们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团校培训效果与培训对象的现实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
3.团校团干培训职能弱化原因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一部分团校开始探索开办学历教育,从那时起,团校工作重心由团干培训向学历教育转移的情况陆陆续续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历教育不失为团干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问题在于:后来很多团校为了谋求发展很少把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上、放在团干教育培训主业上,而是更多的去根据市场需求将主要精力放在学历教育招生、开设新专业等方面。团校过度从事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必然导致团校不能有效整合两者的资源,同时还会导致培训的形式缺乏创新,这样就会影响培训的质量,使得团干培训职能日趋弱化。
二、加强团校团干培训职能的对策及建议
1.增强团校的政治性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团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央深改组在有关群团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央团校“改革要着眼党的青年工作大局,把握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这就要求团校必须要切实增强政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党的青年工作思路,思考团校职能发挥,切实增强发挥好主业职能的定力。
2.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就是粮草,就是推动所有工作的基础条件。团校要积极在资金“开源”上想办法。比如争取省委组织部把团干部培训计划纳入全省干部培训规划中,参照省委党校的政策,在省团校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团干部主题班,给予专项培训经费;争取团省委将在省级范围开展的各类培训班放在团校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争取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委、省教育厅的政策支持,举办青少年思想道德师资骨干专题培训班和少先队辅导员专题培训班,并给予经费支持;争取民政厅的支持,举办社会组织骨干培训班,给予经费支持等。通过以上的经费“开源”途径,加上努力争取培训、研究专项经费拨付等措施,减轻办学经费压力,从而更好地为完成各项主业工作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3.改善硬件设施
要强化团校的培训职能,确保场地够用,硬件设施齐备。要积极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建设集团干培训、青年创新创业培训及其他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培训大楼。培训大楼应适应现代培训的要求,集培训、实训、会务、康乐、素质拓展、餐饮、住宿为一体,全面满足各类团干部培训及其他培训的需求。要加大力度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
4.加强师资建设
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按照“重点培养、专兼结合、择优入库、结构合理、动态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立足团校,面向党政团机关、各类院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学科结构合理、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团干部培训师资队伍。探索将团校教师职称评聘列入党校职称评聘系列,解决好团校老师的职称评聘问题;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自己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同时,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一线共青团、青少年工作者和有一定理论素养的青年典型、优秀团干充实到团干部培训师资队伍中来,组建开放式团属培训师资库;按专兼职团干部培训教师的学科、职级、职称、重点研究领域、授课特长等进行分类,建立高层次、多学科、跨区域的培训师资网络和完善的师资队伍管理系统。
教育培养体系与行业标准有效对接是实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
>>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园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 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的思政教育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问题式”实习模式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导师制模式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策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综合研究 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实战项目教学模式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选拔模式研究与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教学体系的构建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给水排水专业人才模式探索 基于“卓越计划”的应用型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探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电气专业英语的教学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的高校分党校工作 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9]王晓丹.创业型经济视角下弹性学制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2014(24):125-126.
Abstract: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industry standards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implementing the Excellence Plan talents training,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practical talents meeting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ake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with the goal of industry standardoriented ability training,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innovationo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under the mode of Excellence Plan were done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personnel cultivating program, curriculum system, dualqualification faculty team construc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dual system education mode, and characteristic training of talents.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教育 人文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技工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但随着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明显,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使得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难免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轻视学生品德的教育。本文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文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为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高级技工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一、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011年6月8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以“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题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他还指出,未来的职业教育要“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提升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
由此可见,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必然会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视人文教育,完善人文课程体系无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人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人文”一词由来已久。宋代学者程颐在《伊川易传》中对其作了解释:“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表,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愤之道也。”由此可见,“人文”学科的含义是相当丰富的,它涵盖人类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弹性制教学和学分制教育,使得人文教育在高校中引起广泛的关注,得到普遍的认同。一些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并将其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在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二、当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的成因
1.高职生生源质量偏低,对人文课程普遍兴趣不高。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来就不高,再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来学校学习只要学好专业、学好技能就足够了。这往往导致学生对人文课程普遍比较排斥,即使选修了某些人文课程也大多是从功利主义出发,为了完成学分“不得已而为之”。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盲目性较大,这间接地导致人文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较低。
2.人文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大多数考虑的是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基本不在计划之类。这就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的教师严重不足,难以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开设人文课程,只根据本校现有教师的能力和意愿,适当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开设课程。这就使得人文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以我院为例,《影视文学欣赏》、《法律与生活》、《公共关系》等少数几门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较好,学生比较感兴趣,每学期基本上都有500―600人选修。由于缺乏相应师资,艺术、历史学、哲学方面的人文选修课程无法开出,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范围和积极性。
3.人文课程教学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院对人文课程课不够重视,严重压缩课时。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按照教学计划的有关规定开设人文类课程。在投入的经费、课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严重不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开设时间共计一年,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周2学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每周4学时。为加强专业课,很多高职院校人为地将其缩减为每周仅为2学时,而且大多数是大班教学。选修课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省情教育》等基本没有开设。第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不规范。由于大多数人文课程是大班制教学,通常一个班有100人左右,再加上课时的压缩,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势必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往往又会过多地停留在卷面成绩上,无法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完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改革的策略
1.加强人文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
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专业教学。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上适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专业需求来进行。其次,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还要适当开设相应的专业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内涵。如我院汽车类专业就开设了汽车文化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内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课程一般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我们认为要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就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考虑:首先,加强必修课教学。必修课程对完善学生品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当摒弃“功利主义”思想,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加强人文类必修课教学。其次,完善选修课体系。选修课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应当根据各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并结合地域特色、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开设实用的、高质量的、全方位的人文选修课。(见下表)
3.完善人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人文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以我院为例,我院近期对人文课程考试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考试成绩由两大块组成,即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比例分别为40%、60%。其中平时成绩又包含了平时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环节。当然,这种评价体系是否已经非常完善还有待检验。
4.开发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内读本。
开发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内读本,做到每位师生人手一本,能够更好地结合各学院的地域特色、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体现各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特色人才。
总之,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完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设置,能够在高职院校形成“人人学科学、人人讲人文”的良好氛围,既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健主编.综合人文学科课程设计、教学与实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康乐林.我院人文课程设置及教学亟待改革[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李云恒.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4]叶方石.高职院校人文选修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8).
[5]唐志红.浅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09,(6).
[6]梁胜,龚文斌.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高职院校人文科学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XJG-0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