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篇1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指出,近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学位授予与研究生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学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转变。为了在规模的主旋律下注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切实提高质量的进程中稳步发展规模,高等学校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生课程是旨在使研究生获得利于培养目标的教育性经验,并为此而建构的学习科目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或学习者共同体。强调学生的课程“参与”以获得教育经验,强调对课程的全面考察,既要关注静态的课程内容,又要注重动态的课程实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本科化”的培养模式,其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形式与本科雷同、导师指导不够、科研训练不足、管理过于集中等五个方面[1]。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在培养目标上:重学术型人才培养,忽视专业型人才培养;(2)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共性”,忽视“个性”;(3)培养机制不顺,培养质量不高。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性框架: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相对较短,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与模式。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2]。我国的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3]。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笔者主要探讨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

大部分高校要求硕士生修完35个学分左右的课程方可毕业(即15 门课程左右,文科专业更多)。当前许多高校正在进行缩短硕士学制的改革,如果硕士生需要完成的课程总学分数保持不变,那么课程总门数偏多。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

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没有凸显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也没有凸显其高于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水平,同时,体现其高级课程的门数也较少。

(三)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偏多

公共外语和政治理论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过大,客观上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时,影响了专业课程设置。目前研究生公共外语课时数很多,但学生的外语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突出表现为研究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专业外语的写作水平难以满足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为此,应加强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四)实践课偏少

面对创新时代,大学纷纷竞相高举创新型大学大旗,力求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应当具备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每年新录取的研究生中应届本科生的比例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大力提高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势在必行。

(五)重视本学科课程,忽视跨学科课程

对跨学科课程缺乏详尽的规定和要求,也没有提供有利条件,使这些课程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当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所修的课程总门数通常是15 门左右,学生任选课程不超过2 门,所修的跨学科课程不超过2 门,有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生未学习任何跨学科课程,理工科类研究生尤为严重。国外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证明,跨学科课程在拓宽研究生知识面、拓展学术视野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急需加大开设研究生的跨学科课程数,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六)部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前沿性不够

有些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跟不上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课程内容未更新,过于陈旧。另外,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多年来使用同一本教案,未吸取该专业课程的新知、了解该学科发展动态,靠吃老本教学生,讲解内容早已过时。部分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等很少能尽快反映到课程内容中。还有一些课程只是名称变了,即“换汤不换药”。

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既要有经历史检验的优秀课程,还要有针对现实、面向现代化建设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应该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课程。结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经验,笔者认为研究生课程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改革应与研究生教育学制的调整紧密结合

当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学制正从“三•三制”向“二•四制”过渡。研究生学制的改变实际上是对学士、硕士、博士培养目标和功能的重新定位,硕士学制三年改两年,实际上是为了打造更多实用型人才[4]。研究生学制的改变,不仅要求我们根据新的时间安排调整现有的课程门数,更重要的是根据新的培养目标,重新规划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对于博士生教育而言,学制的延长也要求对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二)实现本硕、硕博课程的总体化设计,保障课程体系的层级性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这是目前我国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5]。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在读研究生中,应届生考取的占一半以上,其比重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总体化设计,不仅是应届生比重增大的要求,也是关注不同教育层次课程间的差距、避免课程内容简单重复、保障课程体系层级性的要求。我们应结合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信息系统,采用智能化课程编排,如网上选课、课表编排、考试安排、学生成绩、教材管理等都采用信息系统编排,避免重复,这样的一体化设计模式,确保课程体系的层次性。

(三)优化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从学分要求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外语和政治理论两门课程的学分之和占总学分数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为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义尤为重大。那么可以考虑通过加强专业外语的教学来提高外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而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则可采取如下措施:内容上,随着教育层级的从低到高,“政治性”内容应逐渐减少,“通识性”成分应逐渐增多;在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上,可辅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改变一位教师主讲到底的“大课程”教学方式。

(四)增任选课程比重,课程设置多样化,构建研究生个体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专业层面”和“个体层面”,后者即研究生个体基于“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所形成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教育中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同一学科专业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研究生个体,对于课程设置的要求不一样,这表明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多样性”特征,与这一特征相适应,“避免统一化,突出差异性”,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格、个性化的研究方向、个性化的研究视野和独立的思考,已获得独创的研究成果[6]。

(五)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开设创造性课程

各国已经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研究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美国每年都要举办“青年科学人选拔比赛”;日本开设“创造心理学”等课程,并开展一些发明创造活动的竞赛。面对新世纪的科技挑战,结合“2011工程”的需要,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活动,增设“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应用创新”、“创新与发展”、“创新与新概念开发”、“设计家与企业家才能”等创新课程。

(六)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目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将逐步推行“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构建“四证”合一的“5+3”模式:研究生学历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和临床医师资格证书。

在未来迅速变化的世界里,唯有创新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其具有创新能力,并不断提高科学预见能力。正如刘延东委员所强调的,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程中迈出更大步伐。

参考文献

[1] 刘鸿.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5-167.

[2] 吴镇柔,陆叔云,汪太辅.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 北京理工大学,2001.

[3]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专家. 硕士生学制缩短是为了打造实用型人才[N]. 北京:中国青年报,2004 07 12(6).

篇2

关键词:科研院所;课程体系;分析

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我们将研究所研究生培养层次上的简单的划分为基础性层次建设、发展性层次建设、创新性层次建设三个层次进行阐述。

一、三个层面上的课程培养体系互动计划

1、基础性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

基础性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是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体系的核心部分。在这个基础课程学习中,要让学生既要获得广泛的学科基础,又要培养学生获得创新的能力。

在培养方案上,最重要的是设定标准化的选材标准和培养方案,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导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基础的方向。比如,善于数学分析和善于试验操作的学生,在基础教学的时候强调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善于试验操作的学生,在培养的时候更加强调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一来,根据学生的各种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保持充分的热情,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术业专攻”,保持很好的学习的动力。

在基础的课程体系建设上,既要充分的体现规范性和科学性,又要充分的体现专业的差异性。在这个特定的行业里面,尖端的人才需要体现专业的特殊性和非常的研发能力,所以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培养方式应该是有自己的专业特长的,在特定的领域中成为专家型的人才,而不是“十个指头一样齐”,每一处都知道,却处处不精通。

2、发展性层次的建设的需求:充分体现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能力。

科研院所现在招生计划取得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重点院校,这些学生的专业水平普遍都比较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也很好,但是参与科研项目有限,经验不足,动手能力比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也有一定的欠缺,这些弱点都需要在随后的实际科研实践中得到弥补。

研究所专业课设置上很多地方都有交叉,比如说电子科学与技术,对电路原理,控制工程等基础课程的要求很高,知识点也需要覆盖很全面,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背后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涉及到计算机运用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则比较欠缺。有的学生很擅长逻辑分析,但是科研工作更强调实验的分析和处置能力。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和整合能力,我们认为应该在基础方案上添加个性化的是设计方案,比如有些学科,既要强调深厚的物理学的背景与功底,又要加强系统仿真的学习,同时也要强调融入一定的研发能力。在传统的学习方案上,加强个性化的定制方案,以期待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充分获得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是复合性的,既可以进行进攻性的开发,也可以进行防守型的基础科研工作,学生能够在二者之间自如的转化角色,所以具备很强的理论和实战的能力,后期的发展潜力巨大。

3、创新性层次建设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做最好的研发人员。

在上述阶段中,学生还处于知识储备和实验室操作的阶段。有的学生只能从事重复性的运算,解决了很多计算问题,实现了很多新的算法,但是都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了调整,没有达到新的全面的创新能力,也没有能够形成新的专利产品。

研究所科研活动中,十分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研发能力。学生在进入培训计划的时候,导师和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他们自身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同时,还会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对他们的潜在的心理特质进行挖掘和整个,帮助他们很好的发挥科研的潜能,做出新的科研成果。

在创新性层次的培养计划上,需要强调团队作战的能力,一方面训练学生在小团体中的合作能力,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彼此之间的互动能力。在这样的培养层面上,学生既能够充分的体现思维的发展能力,又能够很好地彼此交流,充分接受同伴的智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技术,体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效果分析

结论:

1、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三级培养方案在各个方面上都优于单一培养方案;

2、三级培养方案依旧存在一定的欠缺,在学科的针对性和创新能力的体现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推进和发展。

三、讨论和建议

1、现有的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新的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不足;

2、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在上述方案中没有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单独的切割,所以缺少培养层次上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半导体物理学》 刘恩科、朱秉升等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张尧学、史美林编著(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3

关键词: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

1 引言

1997年,为了支持中国高校进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大型主机技术知识在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IBM向包括我校在内的四所中国重点高校捐赠了四台IBM大型主机,用以支持大型主机课程的开设及大型主机技术的研发。虽然大型主机已在全球金融、大型制造、航空等领域占据绝对重要地位长达四十余年,世界上也有约150所高校开设了大型主机的相关课程,但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却仍是一片空白。

作为首批参加IBM大型主机合作项目的高校,我校一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探索和研究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2 大型主机课程的主要特点

大型主机自1964年问世以来,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始终以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著称。然而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稳定性及可靠性的背后正是软、硬件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将大型主机庞杂的软、硬件技术梳理清晰,并以此为基础建设符合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的课程体系,成为大型主机教育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大型主机主要软、硬件技术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型主机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1) 基础理论相通

大型主机技术的基础理论在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基本都有讲授,如“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中,大型主机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许多基础理论和技术都是由它奠定并发展而来的。

(2) 应用背景复杂

大型主机主要面向企业级用户,应用规模通常都非常庞大,如全球化的银行金融系统。如何让学生理解如此庞大、复杂的应用背景,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是一个难点。

(3) 应用技术独特

虽然大型主机课程在基础理论方面没有任何特殊性,但其应用技术却是非常独特的,与许多目前“流行”的计算机系统大相径庭。例如:大型主机常用的操作系统并不是常见的Windows或UNIX,而是专用的Z/OS;相应的文件系统、操作方式等都有别于我们常见的计算机系统,这样的“陌生感”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 实践要求较高

大型主机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大型主机技术的技能,所以在实践方面要求较高。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金项目:(1)国家级教改项目“大型主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高司函[2006]239号)。(2)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60037)。

(5) 课程门类众多

大型主机的软、硬件环境复杂,相应的技术课程也是门类众多,学生要具备基本的应用或管理能力,必须同时学习多门课程。理清这些课程与学生培养方向的问题,是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1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做好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总结我校十余年的经验,我们认为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经验,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从事大型主机软件开发、适应软件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应用型国际化高级复合型IT人才”[1]。

3.2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结合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所以在制定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时,我校积极与国内及国际的大型主机开发及应用企业合作,例如IBM、花旗软件、武汉钢铁集团、中国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及目标方面充分征求这些用人企业的意见,并结合高校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如图1所示。

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主要培养基于大型主机的应用软件开发人才,而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则主要培养与大型主机系统相关的管理人才。

3.3 大型主机课程的分类

根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可以将大型主机课程分为三类:

(1) 理论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相关的软、硬件理论基础,如:大型主机系统导论。

(2) 应用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基本操作、使用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大型主机应用技能,如: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

(3) 专业技术课程

面向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介绍各方向所需的专业技术内容。例如:应用开发方向的“COBOL语言程序设计”及系统管理方向的“作业管理子系统JES2”。

(4) 业务基础课程

要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还需要使学生对相关的大型主机应用的业务基础有所了解,例如面向金融信息化的“金融基础知识”。

其中,理论基础与应用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的各方向是相同的,而专业技术及业务基础课程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来进行设置。

3.4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

为了达到大型主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时,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需要:① 满足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②达到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③切合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④符合大学教学规律;⑤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以上原则,并参考国外先进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提出了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所谓主线式,就是指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实现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技术及创新能力为主线。而模块化则是指将不同培养方向的课程系列化,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基本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由于现行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上覆盖了大型主机方向所需的基础理论,所以我们并没有专门增设基础理论课程,而是将本科生进入大型主机方向课程学习的时间定在了二年级阶段。这样,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型主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

对于两个主要培养方向而言,应用基础课程是相同的,如表1所示。“大型主机系统导论”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大型主机软硬件系统的主要概况、应用背景及基本操作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前对大型主机系统有一个概况性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大型主机系统的整体认识。而“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则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操作系统基本功能、操作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大型主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数据集的管理以及批处理作业的编写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从专业技术课程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应用开发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集中在程序开发语言以及应用开发常用系统方面,具体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由于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还可划分为多个子方向,为了便于学生选择,又将该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两类。表3列出了这些课程的具体设置,其中前两门为专业基础课,是系统管理方向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其余课程则可以由学生根据各子方向灵活选择。

转贴于

对于大型主机应用开发人员而言,不单单要掌握大型主机应用程序开发的技能,还必须对相关业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根据目前大型主机应用多集中在金融行业的特点,我校在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增设了一些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业务基础课程,如表4所示。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巩固和提高在大型主机系列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两个培养方向均设置了3个学分48个学时的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全部为实践学时,内容来自于真实应用案例,如小型银行交易系统、税务系统等。

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当前大型主机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其课程体系结构灵活,可根据技术更新及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从课程设置来看,突出了“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针。在学时分配上,实践占总学时的50%以上,并有两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充裕的课时保障。

4 实践效果及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培养,最初只是简单照搬美国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向也只有大型主机应用开发。1997至2002年的六年时间里,经过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大型主机行业需求,我校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相关课程,并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新的课程体系。6年来,共培养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222人,除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94人外,86人进入IBM、花旗、EDS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直接从事大型主机相关开发及管理工作,42人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国内金融企业及软件开发企业。

在确立了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课程大纲、教材、实验手册及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和制作工作,目前已经有4门课程获批为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通过企业交流、毕业生跟踪等途径,我们对本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从IBM、花旗等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我校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毕业生具有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以及所掌握的实用技能水平较高等特点。而毕业生也均反映,在校学习的大型主机课程方向明确,设置得当,贴近实际,兼顾了理论性与实用性,为他们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总结

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型主机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问题。我校根据多年相关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主线式、模块化”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结构灵活、方向明确,符合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下一步,我们还将从“文理交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丰富大型主机专业培养方向等方面入手,继续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及实践,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远程开放;新型农民大学生;课程体系

1.引言

就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一直是推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而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目标。但不得不说的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纵观国内农民文化水平现状,多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学历,且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极为严重。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水平低下的现实问题,远程开放教育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议题得此确立,其不光能够推动国内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发展,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具备极高的时代价值。

2.远程开放教育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现有问题

2.1课程培养目标导向不清晰

远程开放培养课程体系的确立,不光需要从传统教育手段入手拟定完善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评价模式等模块,还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应用对各项学习活动及其对应的交互式支持服务进行有机整合,必须发挥出远程教育交互性、共享性以及开放性等诸多优势,发挥出新媒体网络环境的对农民大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而受限于国内远程开放培养课程体系理论的匮乏,现今各高校在建设课程体系时仍旧存在课程教学目标导向不清晰,课程体系建设理念模糊的现实问题,其指导思想相对较为混乱,并未形成体系,因此农民大学生在接收相关理论知识时,也容易找不清方向,极大制约了远程教育成效的提高。

2.2培养课程过于偏向理论化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培养体系由于受众人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生,多为社会继续教育人员,必须满足该类人群对职业技能发展的切实需求,应当以受教育者的职业发展需要为依托,开展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色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课程体系的实践性。但就国内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来看,其多直接沿袭本科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将其与专业实践进行了初步融合,但就整体水平来看,仍旧过于偏向理论化。而就农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看,其接受继续教育主要是希望能够以此为依托积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但由于课程体系实践性不强,过于偏于理论化,所以农民在接受相关理论知识教育后并不能将其切实转化为生产力,这不光容易制约农民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3课程体系不符合农民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

农民大学生由于文化基础水平不高,且由于长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学习能力已经大幅度削减,所以在接收远程开放教育的过程中,难以直接以高度投入的状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但就现今培养课程体系来看,由于农业生产者培养相关理论的匮乏,故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多直接沿用各个农业大学的培养模式,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在拟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时,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专业基础技能,故难以满足农民大学生对继续教育课程的个体化需求。

2.4远程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就远程开放教育培养体系来看,其责任主体多数为地方电大及州级分校,国内高校由于对培养农民大学生现实价值的认知不够充分,故更多的将教学资源投入到普通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对农民大学生的培养也只是应付式的投入一些高校本身不需要的教学资源,这就导致了远程开放教育培养资源的匮乏。另外就电大本身的教育资源来看,由于其社会地位限制,其师资力量一直处于匮乏状态,由此在培养新型农民大学生时,由于该类群体的特殊性,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严重制约了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成效。

2.5培养课程监管机制松散

由于农民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从事各项生产活动,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对其受教育过程的有效监管。而由于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仍旧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政府某些调控文件只能在宏观上对其课程教育进行指导监督,而当具体落实到实践上时,却缺乏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培养课程监管机制松散的现实问题。

3.新型农村大学生培养研究现状

根据我国教育部所实施的“一村一大”培养计划,高校教育资源实现了由城市相农村的逐步过渡,其不光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者的从业素养,还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农村产业结构落后的现实问题,这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是极为有利的。2010年全国电大教育统计报告显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大学生已经接近280万人,而农民大学生人数也达到了近17万。伴随着国内农业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的拟定,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对此必须在教育部所实施“一村一大”培养计划的基础之上,加快远程开放教育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步伐,并针对远程教育特点及农业生产者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构建适应于农村发展建设的教育资源,以全面提高我国农民的文化与技能素养。现今国内外对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仍旧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远程开放教育也多集中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中,开放远程教育的主体也多为电大系统,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地方高校对农民大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而就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报告可以得出,现今远程开放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教育内容多停留在表层分析及相关理论阐述的层面上,具体的课程建设理论仍然相对较为缺乏,故亟待相关理论的完善与实施。

4.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的策略

4.1完善课程体系构建要素

依托于现代化教育理念,构建远程开放教育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对固有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与多元化需求,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课程教育理念。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充分了解学生的受教育目标以及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学生切实需求与文化基础将其进行分层处理,并根据地方性特色以及农民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其课程教育体系进行优化。

4.2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结合新型农民大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将课程体系进行简化,切实落实课程实践教学。首先需要将原本文字性的理论课程知识进行具象化处理,以图像、视频导入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可以借助于普通本科生的实践培养模式,结合校企合作等政策,建立实训基地,以此为农民大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平台。另外在建立实训平台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农业优势资源与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对应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并及时的给以农民大学生适当的指导,确保其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更好的理解相应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积累实践经验,促使其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

4.3建立满足农民切实需求的培养课程体系

结合新型农民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必须对现有的理论性基础课程及其技术型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由于农民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教育者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将所学课程知识与现实实践应用进行有效衔接。必须根据其学习需要以及信息技术的实际特征,拟定完善的专业教学计划,加强对远程开放教学活动的管理,以必须、够用为基础,尽可能降低不适用理论知识的教学比例,突出应用性特征,以此全面提高农民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

4.4优化既有教育资源

高校必须加大对远程开放农民大学生培养师资力量的投入,可依托于“双师型”教育人才的引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学。另外还可以依托当地优势农业企业,以校企合作的方式邀请企业中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开放网络课程,并以信息化资源传统的方式将其推送于网络平台之中,并充分借助于慕课(MOOC)平台,开发网络教育资源,进一步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

4.5优化现有教材结构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培养课程体系的适用性,高校必须在参照农业生产者切实需求及其现今农业经济发展走向的基础之上,开放适用于农民学习需求的教学材料,以此从根本上提高其实践价值。另外也可以邀请行业中尖端科研及技能型人才,共同参与到教材编纂的过程中,以通俗易懂、实用互补为原则,全面提高教学材料的应用价值。

5.总结

综上所述,在国内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之下,结合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环境,应当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远程开放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大学生的课程体系。而针对当下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应当根据该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及实际需求,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模式以及师资硬件等方案入手,切实落实对现有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以此在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同时,为我国农业生产者人文与技能素养的提升提供充分的教育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梅,钟志贤,沈建华.面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6,(01):32-40+80.

[2]白静.战略转型期远程教育实践者的工具书———评《远程教育中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61-62.

[3]潘江瀚.黄岩电大开放教育学习过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

[4]翁朱华.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顾凤霞.上海市郊区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6]张莎莎.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函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篇5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市场营销专业都是社会学科主流专业,就业率较高。中美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不断探索与改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旨在培养更能为社会服务的人才。本文在对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基础上,分析了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分析两国在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共同点与区别点。

关键词: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中美高校

现如今,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很多高校都设有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是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与企业客户及整个社会进行沟通、提供价值的活动过程,各行各业都需要市场营销,它的专业适用性极强。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已成为中美高校中最为普遍的专业。作为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高校,科学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能力培养、就业及岗位适应力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

(一)美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

在美国,市场营销专业是老牌传统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成为普遍现象,企业活动的网络化动作,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美国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适应这样的社会变化,注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与应用。美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整合营销,其主要培养的是掌握企业营销战略业务过程的人才,主要传授围绕企业在制定、调整、执行、管理营销战略业务中的相关知识,在不同领域开展营销业务。二是市场分析,主要通过市场调研相关理论与方法知识的讲授,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与软件,分析市场中商品供求关系,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分析方法理论的逐渐完善,大数据分析也被纳入到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1]如美国TepperSchoolofBusinessinCarnegieMellonUniversity在制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学习市场经济分析方法论相关课程及国际国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相关课程,还要求学生们学习本学院以外的文学、计算机、工程学、人文科学等相关课程,以便学生们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学习更多的兴趣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中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内容

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社会上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全国有760多所高校开设市场营销本科专业,有80多所重点大学设有市场营销硕士专业,市场营销已经成为中国十大高薪专业之一。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校数量远比美国多。中国各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相差不多,无论是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院校,要求学生们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市场营销分析方法,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熟悉国家有关市场营销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市场营销理论前沿知识,要具备能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研究生教育中还要求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具有独立科研和工作能力。[2]如在全国第一个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旨在为企业培养理论基础雄厚、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操作能力强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理论和管理基本理论;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所需的人力资源、组织行为、财务会计、金融投资、计算机、统计等方面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外语;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技能。中国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基本都设在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设在商学院,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则设在管理学院。但由于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基本类似,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出现类同现象。

二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现状比较

(一)美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美国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比较重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国际性与平衡性,并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步性。美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结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提供了多种类、多层次的课程选择方案,学生依据个人兴趣选择课程。但这种多样化并不是无规律、无限制的,学校会设有一定数量的核心课程和相关领域课程,核心课程由本专业必需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相关领域课程是围绕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学习而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掌握市场营销知识,以便将来成为本领域的领导者,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如历史、文化、地理、艺术、工业设计、媒体交流等各方面。此外,有些高校还规定学生要完成一个副修专业,目的是让学生从其它专业领域中学习相关知识,更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课程选择上,美国高校一般会规定获得学位必需的课程门数及学分,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最低课程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核心课程、相关领域课程、选修课程等,因此,每个学生可以比较灵活地选择课程,安排学习、社会实践、旅游等活动,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理解知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有两方面的核心课程,一是组织领导学相关课程,如组织行为学、商业沟通、职业与服务项目策划、商业社会与道德等课程,另一种是商业分析与策略相关课程,如全球商务、会计学、运营管理、金融学、管理博弈学等课程。该校设有数学、经济、统计、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课程,数学方面包括微积分、多元分析方法、最优化分析方法与模型等课程,经济方面有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课程,统计方面有商业概率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课程,计算机方面有数据处理、商业数据处理等课程。该校还规定十个相关领域,规定学生至少选择一个领域,完成该领域三门课程的学习。该校还规定,学生们必须在Tepper商学院以外的其它学院副修一门专业,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其他领域专家团队,这也是该校市场营销专业引以为豪的特点。

(二)中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考虑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又兼顾了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将社会需求与学生学习兴趣相结合,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尤其是重点大学中自主招生权限的市场营销专业更体现出这一点。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与教育管理体制,国内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共必修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国家教学大纲中要求必修的课程,每所高校的学时安排和学期安排基本一致。二是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可根据学校具体办学特色来设计难易度,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之间有一定差距。三是专业课程,如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渠道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需要学习的课程数目较多,虽然各高校专业课设置基本一致,但从教学内容与层次上各个学校的差异度也较大。如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不少专业课程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在专业必修课外设计了院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3门本院开设的英文课程,其中至少一门是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较高的。

三结论

现如今中国的教育步入了国际化发展阶段,由于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有着较大的不同。在美国,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在强调核心课程学习的同时,也体现了多学科的融合,学生不仅要掌握市场营销学相关专业课程,还需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知识,并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解决营销方面的问题。纵观中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各个高校正努力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调整其课程体系,虽然没有像美国那样的灵活度与融合度,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重点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计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了专业教育水平。在今后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国内高校在学习美国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突出自身专业发展特色,以便在国际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作者:赵贵玉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跨学科 水产英语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背景及发展状况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教育领域是跨学科研究的基地,跨学科研究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已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外语跨学科研究是近年来外语教育领域里讨论的热点。首先我们要清楚跨学科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超越学科门类的研究方式,加强对问题的整合性探讨和研究。目前,先进国家一些有前景的新兴学科都基本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就其深刻性和广阔性而言,跨学科研究本身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探索的一种新范式研究类型。英语+专业跨学科外语人才是一种新范式的研究人才,既精通外语又具备专业知识,证明了不同学科1+1>2的跨学科威力。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较多成功的研究和经验,特别是外语+其它专业的复合研究,出现了跨学科、跨专业和复合型等,比较注重外语能力训练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英语+水产+贸易复合人才培养为例,国内水产品出口贸易人才一般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类和和外语类专业人才,缺乏既熟悉水产贸易规则,又精通外语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外语跨学科研究是针对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的机构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形成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专业,进一步促进外语跨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 构建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设定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至关重要。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校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而制定的,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应有相对应的培养模式,也就是说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法,因此培养目标的设定和修改是由社会需求与教育理念共同完成的。社会需求是直接的、朴素的目标型要求,人才培养质量是体现在其能力结构的合理性。教育理念是受教育条件和教育规律制约的。只有在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才能科学地规划出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互相有效性主要包含时间和程度的影响是同步的、是双向的。一方面,培养目标被确定以后,就有相应的培养模式被实施,这在相应时间上和程度上都是合理的、理想的。另一方面,培养模式实施后就会得到培养结果,再经过社会实践和检验反馈到培养基地——学校,从而影响并形成新一轮培养目标,这是目前人才培养的普遍做法。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之间的同步关系,对加速培养高级人才起重要作用。

水产贸易英语专业一直致力于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力图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方面有所突破。通过结合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状况和专业人才核心技能对本省、市区的辽阔海域资源的了解和企事业单位及外资企业的调研,形成了科学合理,符合社会要求,具有高校教育特色,充分反映我校水产贸易英语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使水产贸易英语专业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走在改革的前列,为高校外语跨学科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借鉴。

2.1 技术路线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外语跨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强水产贸易英语人才培养,我们与大连大、中型企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协商,建立实习基地,签订双向培养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明确学校和合作方共同开展合作教育和所负责任及义务;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共同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互派教师;合作方提供学校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习基地;学校优先推荐订单班学生到合作方单位就业。同时,我们还组建以合作方的性质和项目内容命名班级,成立有合作方代表和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组不断进行适时论证和研究,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模块。培养方案中要体现产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培育、市场与营销、对外贸易与管理以及行业英语等。

2.2 创新思路,加强实践技能培养

从学生一入学起就对他们进行双重身份的意识灌输:既是学生(student),又是模拟企事业单位的员工(staff),教给学生岗位指向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角色转换,从而突出岗前培训、毕业即能就业的总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五个重点:教学目标(target)、教学任务(task)、示范教学(teaching)、实训实操(training)、技能测试达标(test)。

创新目标研究将对水产贸易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理论探索和支持,5T模式运用于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水产贸易英语专业“英语+水产+贸易”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英语语言为载体,重点强化与英语相复合的专业知识和区域经济特色的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规格、学生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篇7

关键词:应用型;实践课程体系;机械制造

基础北部湾作为中国大陆对接东盟海上桥头,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城市集群,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钦州学院是广西沿海地区唯一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院校、广西整体转型试点高校。在这样的浪潮里,学校围绕“转型发展”与“创建大学”的中心任务,把钦州学院建成服务地区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学校办学的思路和中心任务对课程体系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1]。机械制造基础作为机械类和近机类学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的地位不言而喻。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把材料变成零部件乃至机械部件的一门学科,本身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就很高,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制造的加工方法、加工路线、影响质量的因素,同时要有一定的实操能力。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既能满足对零部件加工所需求的理论知识,又能制定符合工厂现有条件的工艺路线,以及对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进行分析,改进加工方法的能力,而且又懂得实际加工,同时对某些加工具有创新改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2-5]。

1启蒙实践教学

大多数刚踏入大学没有太长时间的机械类学生来说,虽然机械无处不在,但是什么是机械、机械如何制造、机械如何操作、如何进行售后服务基本上一无所知。在课程进行之前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是那么的必要。参观钦州港及港务集团,学习港口机械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了解机械的作用,对机械有基本的认识。参观保税港区,了解机械设备和汽车的销售,通过客户需求对产品功能和外观设计,具有机械美学设计。参观中马产业园,实地了解零部件加工的各个工序,以及不同产业对机械的功能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销售、运行、维护有整体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机械制造的美学和创造性制造的能力。在课程中间,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构造虚拟教学实例,对于各种加工方法给学生以视觉印象,对于加工工艺流程,选取典型零部件,给学生把整个加工流程和用到工具和加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演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对零部件制造的整个流程有整体印象。

2验证实践教学

在学完各种加工方法理论时,会安排学习进行为期四周的金工实习,让学生实际去体验各种加工方法,同时具有丰富加工经验的师傅也会把各种加工方法的整体流程和制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会跟学生进行交流,在学习制造基础验证性过程的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在学生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加入学院现有协会,如机械创新协会、汽车协会和机器人协会,各个协会每年都会多次的交流比赛,让一部分学生跟着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在围绕比赛主题的制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考虑满足大赛组委会的要求,还要进行创新,拿到名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创新性设计,同时要在现有制造能力的前提下,按时加工出相应的零部件。使得学生把机械制造基础的理论知识细化的零部件的整个流程中。

3总结实践教学

在结束课程学习以后,学生还要进行总结性实践学习,使得全部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的培养方案上明确规定学生有一周的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创新性设计实践紧扣当年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以小组模式,每个教师带一两个组的教师指导方式,进行创新性设计。学生在此过程中,利用虚拟软件进行仿真制造的整个流程,加深学生对制造流程的深化。在整个流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制造过程,最后进行课程答辩。整个流程中,学生对制造以及制造注意事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细节的理解。对于较好的作品,利用协会现有条件,把其加工出来,进而组队,走出去跟其他高校进行交流,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学习完制造基础课程体系,同时经过各个协会的历练,少部分学生会进一步的通过各个协会不同等级的比赛,对机械制造的实践有更加深入的训练,同时对创新性能力进一步的培养,满足应用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4结论

在服务地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践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机械制造基础实践教学“三部曲”,不仅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袁雪鹏 单位:1.钦州学院 2.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潘宇晨,吴彤峰,刘渊.北部湾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钦州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4(2):43-45.

[2]丁淑辉,李学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验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126-127.

[3]李峰,吴波,曹建树,等.基于真实工程环境下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323-325,370.

篇8

为适应辽沈装备制造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金融专业课程应从以下三方面发挥作用:第一,使学生熟练掌握与装备制造业岗位需求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与技能;第二,使学生正确理解金融现象、国家政策和金融动态;第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增强其专业知识和为企业服务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上,应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设计课程能力目标,以岗位工作流程为依据设计课程项目,以典型岗位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活动,做到深入浅出,并与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和实例相结合。

(三)建设教学队伍

为专业教师创造更多到装备制造业顶岗实习的机会,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和教学素材,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开办讲座或担任兼职教师等。

(四)完善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应针对装备制造业不同岗位对于金融职业素质的要求进行设置。

(五)课程设置

1.以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典型企业金融职工工作过程为主体序化课程体系。通过对辽宁多家企业深入调研,进行行动领域分析,归纳岗位能力,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注重专业框架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系统化衔接,建立专业桥梁课程,各个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内容有效衔接。2.建设金融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培养目标,借助对各种金融交易环境的模拟,同时利用金融分析中的图、表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3.课程体系。本专业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篇9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模块化课程体系;CDIO

作者简介:冯勇(1975-),男,吉林延吉人,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杰(1952-),男,陕西汉中人,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南京 2100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880133)、南京工程学院教改重大资助课题(课题编号:JG201001)、南京工程学院教改一般资助课题(课题编号:JG201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54-03

“卓越工程师”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一、国内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1.国外培养模式现状

较多欧美高校的工程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及其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这对我国工程类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美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行的是注册工程师制度。该制度可有效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水准和道德水平,实现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管理。只有具备相应的资格才能去相应专业的工程师岗位独立执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注册工程师,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需要接受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然后,参加由美国工程与测量考试委员会组织的工程基础考试;最后,需要在实习工作中积累四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再通过相应组织安排的工程实际和原理考试就可以成为正式的职业工程师。

德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则采用一边在企业接受培训、一边在学校接受专业的职业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模式被称为“双元制”教育。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订。学校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经过这样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宽而深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整体联想的思维结构、综合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2.国内培养模式现状

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一贯采用以教师、课程、课堂为中心。学校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材内容、统一的上课形式和统一的考试办法,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此外,学生在校期间实习时间少,一般是一学期一至两周的实习时间,学生动手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这样严重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的工程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高校尝试对专业课程进行大量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朝多样性及目标性转变,课程教学逐渐开始尝试注重学生的技术素质和非技术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如清华大学“SRT”计划、上海交通大学的“团队合作性教学”、教育部主导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等。

从国内工程类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来看,影响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培养的主要问题如下:

(1)工程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学生素质结构难以适合企业需要。企业十分注重的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未能通过高校教育得到有效培养和形成。

(2)高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现有工程教育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工程训练,工科学生实践和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解决途径及方法

(1)具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资质的工科高校应明确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并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为基础,从整个专业建设的高度进行课程体系的全面建设。

(2)应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基础蓝本,按照“现场工程师”需要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强调教学内容“体现专业方向、强化工程实践”、课程设置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独立开课、同步推进、相互支持”的原则构建分层次进阶式实践教学结构体系。

(3)在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满足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向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一刀切教学形式向因材施教、发展个性转变以及智育教育为主向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转变。

二、CDIO项目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南京工程学院是由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入选高校、教育部CDIO教育模式首批试点高校。近年来,学校为适应新形势下工程人才的培养趋势,确定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根本的办学方针,科学规划、分类发展、打造学科品牌,促进了学校更加科学地发展,更具特色地发展。

其中,机械工程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机械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按照“降低重心、适宽口径、突出应用、强化实践”的思路,引进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借助模块化设计方法,构建出了由“一条主线、两根支柱、三个模块、四块基石、五种素质”支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强化工程能力为特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篇10

21世纪对于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一劳永逸的学习时代已经过去,终身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1]。

1.传统的地理教学缺陷日益显现

很久以来,地理课堂基本是众多学生面对教师,教师依次完成对地理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讲解,其间添加师生谈话或一问一答,最后做一个课堂小结。教师在本质上处于君临一切的状态,而学生充当老师的配角,总体上依旧是老师进行"满堂灌"教学,学生进行单一接受性学习。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整体知识框架的形成,但是却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使学生形成"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以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更有甚者,这种一灌到底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活生生的学生甚至成了被窒息的人。这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2]。关注学生的自主建构,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开发和建设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资源库,增强地理教学活力,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依托校本教研和课堂实践,探索有效学与教的新途径和新策略。研究思路清晰,前期准备充分,借鉴了相关研究领域课题的实践成果,编印了厚实的课题参考文献,有助于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2.新课程标准下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

个体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不依靠别人的帮助和指导,是个体的自主学习在外部条件的帮助下不断发展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自主学习则是个体作为学生在教师和教育机制的干预下进行的自主学习,即自主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很好地体现其个体主体性,学习主动性一般表现在个体有目的、有选择和自我调节的行为上。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动性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兴趣来体现的,其主动性与学习兴趣呈正相关,并且学生还能根据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并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实施方案》中对"高中地理课程学习资源库"的界定和内涵体系结构分析科学,并初步预设架构了基于"学生经验"的高中地理课程学习资源库,开发"系列专题",课题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鲜明的学科素养特色。

学习的创造性: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在自身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可以一边建构新的知识网络,一边再对自己原有知识积累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变成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学习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所表现的独立性是与被动接受性学习的依赖性相对立的。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之上,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地、有策略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依靠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最大限度上弱化学生对教师或其他人的依赖从而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前期准备充分,借鉴了相关研究领域课题的实践成果,编印了厚实的课题参考文献,有助于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学习的相对性:自主学习的相对性是与绝对性相对立的。根据齐默曼教授的定义和庞维国教授从横向角度所作的定义可知,现实中绝对自主或绝对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面或学习阶段,他的自主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

3.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与评价

3.1 确定目标。经过研究有效反馈表明,如果学生不能确立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因为目标模糊而不能增强学习。有效的目标设置涉及到学生对学习期望值明确、合理的定位。在这个环节,经过预习的学生可以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教师也可以帮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性的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方面的目标),而学生则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

3.2 激发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会在心理层面发挥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本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提问、谈话、讲解,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讲述生动有趣的地理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3 个人自学。个人自学是本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前两个环节已经实施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根据先前制定的学习计划进行个人自学,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量地加以指导,促使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对那些学习积极的学生要进行表扬、鼓励,对那些学习懒散的学生要进行批评、督促。一般说来,教师要多指导和督促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4]。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对教材内容的整体理解还不到位,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

篇11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典型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42-02

数字媒体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相关的游戏、动漫和网站开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我国,已经有很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如何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并同时与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有所区别,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方法是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方法,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相关性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整合的“串行”体系,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将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转变为符合企业岗位实际的工作过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课程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许多教师也正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探索。笔者拟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在国家示范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已取得的一些经验,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进一步探讨,旨在为兄弟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市场是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和起点。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1)走访行业协会,如参加广州市动漫产业协会组织的各项交流、沟通活动;(2)走访省内知名数字媒体企业,如蓝门广告、新节奏科技、秒动科技、4466游戏网等;(3)回访近年来的毕业生,组织专门的问卷调查;(4)进行市场招聘信息总结,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权威平台了解企业需求信息;(5)分析第三方调查报告(如从麦可思公司为本校提供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中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根据我校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毕业一年以上学生的一次性就业情况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首先,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的整体需求量较大,但就业岗位的分布不是很集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其次,就业岗位的种类较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具有多样化特点;再次,各种岗位的薪酬差别较大,人才需求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目前需求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平面与三维动画制作、网页游戏制作等方向。

人才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要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必须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岗位。我们从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出发,通过召开企业专家研讨会、专业教师调研讨论等形式,确定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向10个相关岗位,其中两个确定为核心岗位,其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

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当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后,通过与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和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确定这些工作任务的性质和核心知识所在,由企业一线工程专家、本专业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等共同讨论确定出本专业的行动领域。这个过程必须在企业一线的专家指导下去实施。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富于实践经验,更容易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沟通;另一方面,他们是最终课程方案制定的参与人员。通过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并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行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分析学习领域,确定课程体系

依据分析得到典型行动领域,并结合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人才需求,我们邀请资深的课程开发专家牵头,本行业的企业一线专家、本专业的骨干教师等积极参与,将行动领域进一步转化为学习领域。这一转化工作在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它涉及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之间的转化。每一个学习领域都要求对应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而所有的学习领域则组成了本专业所对应的所有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由此,可将典型工作过程所描述的行动领域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计算机多媒体课程开发应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组织各个学习领域,将各个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的递进顺序排列,由基础学习领域、素质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及实践学习领域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重新建设之后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岗位技能为根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典型任务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托,按照岗位行动领域设计教学内容及设计学习情境,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J].职教论坛,2004(2):4-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袁玫,周海燕,马楠.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1-32.

[4]汪清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20-21.

[5]张燕,王建华,葛秀萍.“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以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63-68.

篇12

关键词 高职 软件 设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是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在技术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而大批IT企事业单位却难以招收到适用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并能够直接使用的实用型软件人才,调整与革新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首要问题。下面结合我院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专业特色,提出对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若干看法。

1 软件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1.1 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使学生了解软件开发流程,了解现今软件企业的最新开发方向,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关键在于软件技术专业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建立实训平台,全面发挥校内外实训平台的作用。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共同开发课程项目为原则,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聘请有多年项目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现场讲授开发经验,让学生尽快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技能,适应软件企业的要求。

1.2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岗位群建立课程体系

通过对各类型软件企业的调研,了解软件行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软件专业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软件设计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大致分为:软件界面设计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Java平台开发工程师,.NET后台开发工程师,WEB网站开发与维护,软件实施与维护工,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设计师,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师。工作岗位对工作能力在理论上要求掌握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等相关设计软件,熟悉DIV、CSS、javascript语言,熟练掌握数据库原理,熟练掌握SQL SERVER,熟悉MySQL,熟练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Java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熟悉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熟悉.NET架构和J2EE架构等。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思路。

2 软件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2.1 跟踪主流技术,按照技术方向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软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面向的对象是三年制的专科学生,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采用5+1的教学模式,即五个学期的校内教学,1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训。又将五个学期的校内教学设置成4个学期的基础教学,1个学期综合项目实践。在4个学期的基础教学过程中,除了公共基础课学习之外,主要学习Java和.NET两门编程语言,应用这两门主流语言开发基于Windows、Linux等平台的应用程序。在1个学期综合项目实践中,根据学生四个学期的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将软件设计专业化分为JAVA和C#两个方向,模拟企业软件开发流程和项目管理,选择实际应用项目分组进行软件开发。在1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参与实际工作,巩固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

2.2 按照能力递进规律确定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成长规律,按照职业能力逐步递进培养的原则,将主要课程体系划分为3个递进式阶段。第一阶段开设Java、C#主流编程语言的课程为技能积累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编程技能,使学生熟悉软件的开发流程及工作环境,能满足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简单要求。第二阶段开设JSP、ASP基于B/S、C/S架构开发程序的课程,此阶段为能力发展阶段,该阶段把第一阶段的基本技能融入到新的技能中,实现了能力的整合,形成了更高一级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基本上达到了岗位能力要求。第三阶段开设基于企业级开发技术的SSH、N层架构等程序开发的课程为综合实践阶段,该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开发实际项目,实现广泛的能力整合和迁移,形成关键能力。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保障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课程体系建设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我院软件技术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欠缺企业实践能力,因此在师资队伍与提高方面,要制订一系列的目标和规划,具体涉及到: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水平提升,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外出进修学习获取相应资格证书;推荐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加强企业实践经验。

篇13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程体系;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21-02

一、《数学文化》课程溯源

在国内高校数学文化是当前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数学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下半叶,其背景是“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目前,数学文化作为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数学教育者的重视。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学文化类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深化的产物,它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也顺应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教育部领导及以杨叔子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倡议在高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中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我国高校开设“数学文化”课,最早是1999年左右黄力民老师在湘潭工学院开设的,但不久因为黄老师的工作调动而终止了。之后是2001年2月南开大学开设了“数学文化”课,其它院校也陆续有类似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内容新颖,富有启发性,形式生动活泼,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受学生的欢迎。正因为如此,数学文化类课程在许多高校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关注数学文化的传播,数学文化刊物出现了。这些均为数学文化课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时间的进行,《数学文化》课程在大学教学体系中必将越来越重要。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数学文化课程无论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尚无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我们提出《数学文化课程的体系的构建》目的是力图规范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和教学方法。这样既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又让学生学会了“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既培养创新意识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由于《数学文化》课程无论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因此目标定位于系统地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学文化》课程体系,为以后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的确立,教学课件的制作,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学资料库。建立完善丰富的教学模式和考评模式。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三个,一是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二是在《数学文化》课程体系实践过程中会面对不同层次的文理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程体系中应如何体现差别。特别是高校实施的大学数学分层教学使得这种矛盾益发突出,所以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要求课程体系具有适用面宽的特点,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必须通俗易懂。三是要求授课教师对数学文化的内涵与作用要真正理解把握,并逐步建立起对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动力定型。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这需要授课教师的长期努力。

为更好的把握好研究方向,教师应该及时的书写详细的研究报告,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多做教学反馈。尽快准备好详尽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包括课件、大纲,教学资料库等。授课教师要在广泛调研、多方面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效果上能以较为浅显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并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让大多数学生真正掌握课程中讲授的数学思想的精髓。使学生能真正提高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使其终身受益。

三、构建《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案

事实上,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数学文化》课程无论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尚无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国内的数学文化教学大多采用讲座的方式,授课教师只讲自己擅长的部分内容,授课体系缺乏连续性,缺乏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系统介绍。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研究方法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系统性。理论上采用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为主线来系统的构建《数学文化》课程教学体系,并通过以下途径丰富理论水平: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调研国内外同行的教学实践。在广泛学习和比较的基础上书写详细的研究报告,精心编写教学大纲,授课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并撰写和发表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

教师在实践上要注意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来完善课程体系。如在教学中强调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方法。授课中注意以数学思想和方法为主线,从五个方面丰富数学文化课的内容,包括数学问题、数学典故、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等。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上台演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查阅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板书教学、教具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争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程同时进行读书报告和半开卷期末考试两种考核,充分发挥考评的区分功能和激励功能。这样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动态促进,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技能,最终达到健全教学体系的目的。

四、结论

鉴于国内的《数学文化》教学大多采用讲座式,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缺乏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系统介绍。因此,《数学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要定位于系统地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体系,为今后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所以教学特色着眼于系统性、连续性。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教学实践和构建课程体系的主线。授课教师在授课内容上需以数学的思想、精神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文化素养、思想素养为为宗旨。在授课实践时注意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同时恰当地灌输人文精神,就一定可以构建起适合每个授课教师的教学体系。完善的《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建立既规范和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又让学生学会了“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既培养创新意识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可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庚.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报告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2.

\[2\]张顺燕.数学的美与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

\[4\]陈文胜.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教学\[M\].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3):36.

\[5\]实施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性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3,(6).

\[6\]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7\]丁石孙,张福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8\]\[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9\]\[美\]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0\]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

\[11\]张维忠.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篇14

关键词: 中职学生;人文教育;人文课程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要求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把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未予以足够重视。如何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以形成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培养高素质、高修养的技能型人才,这是构建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1]。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是一种人性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方式,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使其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它不是仅仅教给学生一些人文知识,而是促进人文学科中内含的价值向个体身心的内化,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

我国中职学生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专才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暴露出许多弊端,主要是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概括起来,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 教育观念落后,办学定位模糊

许多中职学校还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人力”教育,轻“人”的教育;重职业培训,轻“人格”教育;偏重就业要求,忽视职后发展的现象。普遍认为中等职业教育要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过硬的操作技术是务实,搞人文教育是务虚;热衷于以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和就业率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等。还没有真正树立现代教育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2 人文素质课程偏少

据统计,我国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并且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占的课时多, 而文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明显不足,应用性专业人文课程开设较少等,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特色[ 2]。以致职业道德教育功能有限。

3 课程体系缺乏相关性,实用性不强

人文素质课程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非常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课程的理论性、逻辑性很强,但课程间的交叉融合考虑较少,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相关性,实用性不强。

4 教学评价及教学方法欠科学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人文素质课程的评价方法虽经多方改革,在教育评价手段上,仍然是重视认知领域目标测试,忽视情感领域、精神领域目标的评价。衡量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单纯以思想政治为主,以分数定高低。评价形式虽创造了多种形式,但仍以笔试为主,分为考查和考试,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这种评价方式与我们的教学强调理论体系宗旨密不可分,但是也存在许多弊端,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评价重共性、轻个性;重书本,轻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普遍采用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灌输为主,教师主要为专业教师。

5 教师队伍水平偏低

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由于我国长期过窄和过于专门化的教育,这部分教师缺少人文学科知识的熏陶,课堂讲授中,讲专业知识多,讲心理社会知识少,不能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策略

1 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学生职业基本能力为轴心,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应体现中等教育学制短、教学容量大、实践性强和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特点,并借鉴国外教育的优点,突出人文基础知识传授和人文素质培养。

2 做好人文素质基本能力与对应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对接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科学构建好人文素质基本能力与对应课程体系、合理选用内容,形成自身特色,以娄底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人文素质基本能力与对应课程体系为例,对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上述课程体系安排改变了传统中等护理教育的课程结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除保证政治类课程开出以外,还加大社会和人文知识比例,增加基本人文知识覆盖面,满足中等护理学生的需要,以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观。

3 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在应对现代职场对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的新要求,突出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等几个方面[ 3],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一批有经验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师,创新编写与结合职业素质教育和班会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材。既要体现专业服务和灵活办学的特点,又要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编写教材的模式,开发应用与专业工作相一致,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并及时调整设置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的需要开发符合实际的地方和校本教材,完善和丰富教材形态。可采用核心课程的设置模式,将部分人文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强化人文教育。

4 改革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采用授课、访谈、调查、网上教学、专题讲座、学术活动、角色扮演、展评等教学方法,形成自学―问题―引导―讨论―实践等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堂―社区―图书馆―网络―医院―社会,形成教学实践体系,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应根据不同层面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形成笔试―口试―小讨论―专题报告―论文等多种评价方式。

5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人文精神教育应多渠道、全方位进行,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挖掘人文教育因素,发挥人文教育功能。专业教育是中职教育存在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职业教育既要以专业教育为其存在的前提,又必须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来实现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的相互渗透。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既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始终,又要通过专业课教学,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达到训练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陶冶健康的职业情感的目的[ 4]。

6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教育不仅靠以课程教育为本的教学因素,也要配合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和校风校貌等隐性教育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才有利于形教育的良好氛围。隐性课程蕴含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如校园环境、教师人格、师生关系、艺术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它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和无意识的教育价值[ 5]。只有充分挖掘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资源和内容,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整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形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才能使教育的人文价值得到应有的发挥和释放。

参考文献:

[1 ] 唐志鹏.中专教育与人文素养 [ J ] .中国轻工教育,2001(4).

[2 ] 李秋萍,杨支兰.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 [ J ] .中华护理教育,2006(3):132―134.

[3 ] 熊慧群.浅论中职校人文素养校本课程的开发 [ J ] .中国电力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