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5: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理论学习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上午好,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不断践行科学发展。
20*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至此几年来,“科学发展观”成为大家十分耳熟和关心的名词。对于科学发展观,狭义的理解,我认为主要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全面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国家,科学发展观像一盏高悬的灯塔,照耀着我们去谋求和开创兴旺发达之路。置身于这样的时代,注定了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要树立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克难奋进、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伟大的革命先驱说:“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跃进,惟知腾飞,惟知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锐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我们年轻一代的国土人,作为祖国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新路上的突击手,如何立足于本职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呢?
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自我。
第一,要增强学习意识。办公室是一个中枢、一个纽带,工作责任艰巨,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古人云:“非学无以致疑,非学无以广识”。所以,要时刻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工作经验,学会从全局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工作不断创新,取得新突破。
第二,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工作责任感对于办公室人员来说尤为重要。就是要求树立快、准、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快就是要反应快、落实快、工作节奏快;准就是反映情况、传递信息和领会工作意图准;严就是要高标准,严要求,对任何工作都不马虎,不含糊,认真负责;细就是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实就是要务求实效,精益求精。
第三,要提高创新能力。服务是办公室最基础、最本质的工作,其质量和效率是衡量办公室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要提高办公室的服务水平,我们就要不断的开拓创新,加强对全局性、方向性问题的超前思考。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找规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主动想大事,议大事,做到各项工作都有重点,有目标,努力提高工作实效。
正是基于此,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有效工具和重要载体,当前,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热潮已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顺应时代的潮流,常州继上海、大连等城市之后,于20__年8月正式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战略构想,并于20__年10月在市委九届二次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之后,全市迅速掀起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热潮,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百花齐放春满园。目前,建设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我市已蔚然成风。作为市政府的组成部门,常州市水利局于20__年1月正式提出:创建“学习型机关”,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带学习,在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水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__以来,我局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动力,大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朝着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学习型干部职工队伍迈进了一大步,为全市水利事业的新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水利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由于成绩斐然,我局被市创建学习型机关领导小组评为20__年度创建学习型机关先进单位。结合20__年以来的创建实际,本文拟就什么是学习型机关,怎样建设学习型机关等问题作一点粗浅探讨。
一、什么是学习型机关
学习型组织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尽管对学习型组织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是一种持续性、战略性的能力培养过程,并与工作相结合,最终达到增长知识、转变观念、改进工作,强化整个组织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建设学习型机关是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机关管理实践的一项创新举措。但学习型机关中的“学习”,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有其特定的涵义:一是强调“终身学习”,二是强调“团队学习”,三是强调“全程学习”。
机关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既是接受者、实践者,又是倡导者、组织者,还是领导者、创造者。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决定了机关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学习型机关建设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体工程。
另外,与传统机关管理模式相比,学习型机关更侧重于依靠机关成员的自主性、自觉性,依赖机关内部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而不是主要依附领导意志和行政命令。学习型机关能够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持续的学习能力建设,及时扫除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阻力和障碍,从而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二、正确把握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创建学习型机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比如体制上的、观念上的,等等。我们将这些困难和阻力统称为“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主要有:
1、缺乏深刻认识。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的科学内涵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肤浅地把建设学习型机关看成一场“运动”,是做做样子,给上级看的;简单地认为建设学习型机关就是多读读报纸,多学学文件;片面地认为建设学习型机关就是多拿文凭,没有高学历以后在机关混不下去。以上种种,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建设学习型机关是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是领导理论和管理理论的重大创新。在这方面,青岛市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其中有一点很受用,就是他们在一开始就提出并努力做到:以学习为载体,推进机关工作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创建竞争型机关、创新型机关、服务型机关。上海市也提出:在不断的学习中全面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上海和青岛的做法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因为,建设学习型机关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服务人民。
2、缺乏体制创新。当今社会的组织管理体制不外乎两种类型,即等级权力控制型和非等级权力控制型。而非等级权力控制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习型组织的管理体制,它以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形成的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管理结构。但是,政府机关长期实行的是前一种管理体制(等级权力控制型,是一种垂直型组织管理结构),组织运作的惯性很强(有时甚至有些僵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产生负面影响。
3、缺乏变革压力。虽然近年来进行了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称机构改革),增大了竞争的压力,但政府机关毕竟不像企业那样,直接面对市场机制的选择,优胜劣汰的压力也远远小于企业。因此,政府机关自觉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不太高,且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
4、缺乏实践经验。追根溯源,学习型组织这一理论主要是企业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创立的,目前也主要应用在企业界。虽然该理论在国内外不少知名大企业的实践中取得成功,但现在尚未普及开来。尤其是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合理借鉴、应用到政府机关(也包括事业单位),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操作性强的实践经验,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5、缺乏评价标准。我们知道,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学习型城市(当然也包括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等)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应该有一个起码的评价标准(比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就有一个“国家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怎样才叫初步建成了学习型城市呢?有哪些定性、定量的指标呢?这都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拿出一个科学的、全面的、可行的评价标准。
以上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学习型机关建设。但对于机关来说,建立学习型组织也具有不少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1、整体素质较高。机关工作人员是一个相对优秀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这十分有利于学习型机关的建立。
2、培训机制健全。能够定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进行培训和学习,这为建立学习型机关打下了良好基础。
3、文化背景相同。与企业相比,机关成员个体差异较小,彼此接受相同或相近的机关文化(相对于企业文化而言)熏陶、默化,易于形成共识。
4、学习氛围浓厚。一般来说,无论是政治理论学习,还是专业知识学习,长期以来,各政府机关(部门)都形成了一套比较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成熟的操作流程,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趋于完善。正是靠这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成熟的操作流程,政府机关逐步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也为建设学习型机关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5、学用容易结合。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不同,机关工作人员所学的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可以很快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并可以在不断的实践(工作)中逐步深化,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也就是说,与学生相比,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很快尝到甜头”。在得到“实惠”以后,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在工作中,机关工作人员容易感知自己到底缺什么知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
6、经费保障有力。长期以来,因为“效益显著”,我们党和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学习,并在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了热爱学习的光荣传统。一般来说,各政府机关在学习上是舍得投入。稳定的经费来源可以保障学习、培训、宣传、调研等工作顺利开展。而就个人而言,由于参加了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在学习上多投入一些也是可能的。
另外,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政府机关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普遍感到压力较大。比如,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公众法律意识增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跨国公司跑马圈地等多种因素,都对政府机关造成了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其实也是一种驱动),迫切需要其改进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服务人民。而改进的最佳手段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来加强能力建设。
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机遇和希望,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就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三、抓住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虽然各机关的情况有所不同,创建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都需要把握好一些关键的环节,处理好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保证创建学习型机关沿着既定轨道健康发展、稳步前进。
1、广泛发动,营造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良好氛围。创建学习型机关的首要问题,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机关上下对创建学习型机关重要性的认识。
2、结合实际,确立一个清晰且有感召力的共同目标。要创建学习型机关,离不了“共同目标”的激励和引导。共同目标的提出,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必须清晰明确,不能含糊不清,不能太笼统。二是必须切合机关工作实际,涵盖干部职工的共同价值观,体现共同追求。三是目标必须兼顾近期和长远。四是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普遍认可的目标才能得到拥护,实施的阻力也相对较小。所以,共同目标应该是人人由衷向往的目标。
3、更新观念,领导干部率先实现角色转换。创建学习型机关,需要有学习型领导。领导必须带头转变观念,破除“真理在我手中”的僵化思维。还有,学习型机关的根本特点是整个机关的所有层次都在思考,而不是只有领导层在思考。领导要学会带领下属学会思考。领导还必须相应地转换角色,少用行政命令和权力威慑。毕竟,大家是在一个组织中“学习”。学习需要相互帮助,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
4、循序渐进,推动机关学习不断向纵深发展。建立学习型机关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特别是启动步子要稳健。例如在推进机关学习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学习与团体学习的关系。首先必须强调个人学习,因为个人学习是团体学习的基础,没有个人学习,团体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编者按】理论是旗帜,为实践指明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提出以来,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进行研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迅速丰富、完善。本文刊载于《时事报告》杂志第9期,撷取了学术理论界最有价值和代表性的观点,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大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工作很多,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但一定要准确把握切入点。媒体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是什么
二、什么是“和谐社会”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五、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是什么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何在
七、当前社会主要有哪些“不和谐”因素
八、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在哪里
十、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是什么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央之所以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立论依据是什么?认识这一背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主要有:
(一)“关键阶段论”。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必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二)“社会转型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由此带来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三)“问题依据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都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是要出事的。
(四)“内外依据论”。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国内而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五个多样化”。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来自国内国际这两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五)“阶段性特征论”。认为要准确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一定要从我国所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入手。只有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等阶段性特征出发,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
二、什么是“和谐社会”
要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和谐社会。这涉及到另一个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社会”具有广泛的、不同层次的含义,因而对和谐社会也有不同的理解。
(一)大、中、小和谐社会。“大和谐社会”涵盖整个社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中和谐社会”涵盖的范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的社会生活领域,主要是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小和谐社会”是指社会领域中社会关系的和谐,主要是社会阶层关系的和谐,以及微观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建设,比如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家庭的和谐。
(二)广义的和谐社会与狭义的和谐社会。广义的和谐社会相当于前面所讲的大和谐社会,狭义的和谐社会则相当于中和谐社会,它涵盖的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应的社会领域。
(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四)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五)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即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有多种不同类型。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对和谐社会部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目前理论界的主要看法有:
(一)主张从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二)认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三)从社会学角度界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其他类型和谐社会的区别,最集中地体现在其特征上。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还有不同角度的论述:
(一)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
(二)认为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这些特点包括:一是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二是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三是实行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协调各方利益;四是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素质大大提高。五是法制逐步健全,社会管理规范有序。
(三)认为现阶段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五个。第一,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第二,改革择时有序,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第三,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得到尊重;第四,确立民主法治,倡导诚信友爱;第五,思想活跃,信仰明确,社会充满活力。
五、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是什么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研究又引发了一个重要课题,即如何衡量或评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更准确地说,就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社会的指标体系问题。
目前学术理论界已经意识到这个课题的重要性,但研究还刚刚开始,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不多。
一种观点认为,和谐社会有三个标志。首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任何阶层特别是具有较高社会位置的阶层都不应以任何理由人为地设置障碍,来排斥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进入本阶层,以达到维护本阶层特有利益的目的;其次,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这就必须按照贡献进行分配;再次,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就必须在其相互之间实现互惠互利的公正规则。一个社会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标志,方称得上是一个和谐社会。
第二种观点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要有四个条件:一是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四是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实现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何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摆在突出位置,这就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认识,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二)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在执政55年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即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说它是核心理念,不仅是因为它体现了崇高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高度统一,而且是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最高社会目标与当前奋斗纲领的有机统一。
七、当前社会主要有哪些“不和谐”因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才是社会和谐之道。
第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社会中的“不和谐”,首先表现在阶层关系的不和谐方面,主要是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和社会断裂问题。社会排斥是说在会当中,我们制定游戏规则时,尽量考虑大家共同的利益,但每一个游戏规则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维护部分人利益的同时,会有意无意地斥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至于社会剥夺,体现最突出的就是城市拆迁和农民失地问题,尤其是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剥夺是最明显的。这种社会剥夺,反映了我们当前的一些政策考虑得还不够周全。社会断裂,指的是我们社会当中出现一些障碍,阻碍了阶层间流动,尤其是下层向上层的流动。其次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和谐,中央的很多思想,在地方很难贯彻下去,越到下面越难,甚至会在贯彻的过程中走样。
第二种观点认为,当前社会最不和谐的还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且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还有垄断性行业,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本应该是国家的,但是现在绝大部分却留在了断行业内部,或到个人腰包里了。
第三种观点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我们党的一些主要依靠力量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不对等的问题。农民、产业工人曾经为改革发展承担了相当大份额的成本或代价,应当想方设法予以适当的补偿。
还有学者撰文分析了新形势下社会不和谐因素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一是社会不和谐因素中的利益性突出;二是社会不和谐因素触及的矛盾涉及面宽,层次加深;三是社会不和谐因素复杂性加大;四是社会不和谐因素中的矛盾对抗性增强;五是社会不和谐因素开始动摇人们对“社会公平”核心价值理念的信心。
八、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理论来自实践,更要服务实践。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学术理论界研究和谐社会问题的重点。
不同学者的学科背景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的观点和政策建议的角度和重点也很不相同:
(一)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几个重大课题:一是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是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三是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推进社会公平,当前重点是解决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最迫切的任务是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竭力避免个别的局部利益冲突转化为整体的社会冲突。从社会结构理论来,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和制定恰当的经济社会政策,推进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的改革,调整城乡、区域和就业结构,使该缩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渐缩小,使该扩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逐渐扩大。引导培育形成一个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层结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这是我们今后要特别加以重视并做好的任务。
(三)认为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能够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社会和谐机制一旦形成,当社会中有不和谐的因素时,这种机制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有效地整合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和谐社会的机制包括以下的内容: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四)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即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具体的条件和机制。就人际关系方面看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必须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就资源配置方面看,主要是通过社会阶层体系这一社会激励机制的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差别的基础上,激发社会活力,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流动机制,使社会成员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较低的阶层上升为较高的阶层。就社会结构方面看,合理的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例如,构建现代职业体系,使至今尚游离在现代职业体系之外的农民逐步进入现代职业体系,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五)认为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块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法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公共治理的和谐是最关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都体现在公共治理是否和谐。
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在哪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工作很多,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但一定要准确把握切入点,也就是要抓最主要矛盾或矛盾的最主要方面。
从目前讨论看,理论界有几种主要观点:
(一)认为要把中央文件中提出的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这四个着力点落到实处。这四个着力点也就是切入点。
(二)认为要把社会公平摆在首位,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提升社会公平程度。目前尤其要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认为要把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解决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摆在首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化解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只有及时化解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社会利益群体的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各社阶层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重要性。
(四)认为切入点是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因为社会阶层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要尽力避免因阶层之间的关系不顺尤其是利益矛盾而影响社会和谐,甚至转化为社会冲突。整合社会阶层关系的目标,就是要使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建设中国特色会主义是包括所有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各个社会阶层都应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尽所能”,同时,应该使所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于我们社会这大家庭中。
(五)认为切入点就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快,就是要保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较快发展。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对于发展决不能有任何的动摇。而发展必须体现为要有一定的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是不行的。好,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十、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一项更长期的战略任务。
因为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稍有不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也有不同的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标志要求,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关键词 实践 越南 社会服务 模式
中图分类号:H4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是以有偿劳务的形式来提供的。文明社会虽然物质条件高度丰富,但是以无偿给予的劳务形式仍然具有广阔的存在空间,这不但是符合社会对于不同阶层的人文关怀,体现政府提供和引导服务的职能,亦是对在校学生实践活动的关心和支持。社会服务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回馈社会的重要方式,既能实现社会活动的丰富化,也能让学生获取更多课本外的知识,所学技能得以施展,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符合其自身实践教学的客观需要。
1社会服务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
近十年来,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所开设的高职越南语专业主要集中在广西及云南,而从数量和规模上看,又以广西为甚。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最大区别,便是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较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必须加大实践教学及实践活动的力度,除了课堂校园实践、企业实训基地实践外,广阔的社会服务同样能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为此,在很多高校的发展中,均将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列入其实践教学体系中,成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广西对越社会服务潜力巨大
如今的广西,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当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的确立,都为广西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条件,并处在对越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线。经济基础的厚实程度决定了经济、社会、文化的活动的活跃度。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活跃的中越经贸交往、不定期举办的“中越青年大联欢”等活动都为高职越南语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1年中越双边贸易额为3200万美元,2011年已突破400亿美元,2011年1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在访越期间表示,两国力争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实现600亿美元。为此,中越经贸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各项社会活动将继续活跃及繁荣,这都会创造更多的社会服务机会及岗位,各高校均需要好好利用这些给予,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构建更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3实践教学体系下高职越南语专业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渠道
实践教学体系为的是构建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及实际操作技能为最终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在各项人才培养方案和内容目标中,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占据了重要的部分。在现今,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及项目,为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提供机会,以实践教学为方向,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3.1积极参加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的志愿者服务
中国的华南风生水起,特别是广西,坐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以及北部湾经济区之优势。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不定期举办的“中越青年大联欢”等活动,为广大高校越南语专业提供了众多的志愿者岗位。例如2013年11月份举办的“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就在各高校内选拔了大批越南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志愿者服务,其中大部分为高职院校的越南语专业学生。他们的身影活跃在会场、后勤指挥中心、文艺演出现场、跟车翻译等重要岗位,为活动提供指引、翻译、沟通联络等服务。通过活动,高职越南语专业的学生们不仅能够将平时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在交流与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学会了沟通、交流及应变处事的能力与技巧。因此各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活动,努力争取相关岗位,把握和珍惜锻炼的机会。
3.2利用院内国际合作及留学生项目进行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
随着越南语专业获得的社会认可度走高,国内各开设越南语专业的普通高职院校均积极与越南高校或教育单位寻求合作,双方交往频繁,合作的层次和领域均不断的深入。从过去中国高职院校向越南高校派出语言留学生这一单一的模式,逐步向双方互派留学生,越方教师来华授课、交流、进修等多种合作形式发展。活动内容的丰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提供了机会。例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不断与越南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先后接待了3批次越南短期留学生,1批次越南高校教师进修等项目。在招收越南留学生期间,教师在实践教学框架内,以项目服务志愿者的形式,将实践活动与越南留学生接待工作相结合,并按照实训课程的要求来操作并评价,有意识的穿插和安排中国学生到留学生接待的各个环节,为新抵达学校的越南留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中国学生从一开始的接待,到课题授课翻译,再到联欢活动、郊游的策划和执行均亲自操作和参与,各方面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促进了中越学生之间的友谊,也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3.3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
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与建设,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便是利用和依托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为此,各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中对于北部湾经济区内企业的合作资源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高校都打造了符合本校需求的校企合作平台。高职越南语专业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同样可以享用这一平台的资源来进行。各高校可以积极与北部湾经济区内如东兴、凭祥、防城港等对越经贸一线城市的企业建立联系,共建校企合作基地,引导和鼓励各合作企业为越南语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其中社会服务便是具体操作的一项内容。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需要开展的策划、营销、业务往来等活动均可安排学生志愿者加入,学生可为企业提供较为低端,业务技能要求较低的社会服务活动,既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又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4结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对于高职越南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所学习的内容并不是深层次的语言规律和文学歌赋。他们所需要掌握的是扎实的语言运用技能,而有效的实践活动,方能够让学生在短短的三年语言学习过程中具备这一技能。此外,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仁心,为民服务,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一条语言实践的捷径,需要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范畴。只有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的实践锻炼,学生才能够具备过硬的语言技能,从而符合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和要求。高职越南语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下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双方即为主次关系,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需要我们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结合本地区的条件和资源,继续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http:///
[2] 龙玲.地方高校社会服务专业学生务实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福建教育研究,2011(4).
[论文关键词]理论;学科建设;学科发展
一、理论学科设立的意义
关于设立理论一级学科的重大意义,许多学者都作了论述,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有利于说”、“四个有利于说”和“四个需要说”,多数学者比较倾向于“三个有利于”说。
“三个有利于说”,即理论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推进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四个有利于说”,即理论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理论研究,为巩固和加强的指导地位提供学科支撑;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四个需要说”,即理论学科的设立是加强理论创新的需要,是整合理论学科力量的需要,是加强理论研究与教育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也有学者指出,理论学科的建立,可以丰富和发展的学科内涵j,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促进学科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二、理论学科的特征
有的学者指出,对理论学科特征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三个特征说”和“四个特征说”。但多数学者认为,理论学科最主要的特征是整体性特征。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指出,整体性成为理论一级学科的显著特征。一级学科的整体性以各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为根据,以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为前提,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性还体现在与现实的密切结合上。
有的学者指出,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科学体系及指导价值的学科。它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体系、地位与作用,研究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运用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有的学者认为,理论学科有三个特征:一是思想把握上的整体性,二是问题研究上的综合性,三是理论教育上的公共性。
有的学者认为,学科有四个显著特征:普遍的指导性与研究的学理性的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的分支性的统一,世界的历史性与国别的具体性的统一。
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对于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问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多数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题中之义,重视并下力气搞好理论学科建设,并且把它很好地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提高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推动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此,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有三点:第一,高校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强而有力地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科意识,尽快调整自己的学科归属,勇敢地进人到学科阵地,明确学科建设新的目标和任务,设计好自己长期的研究方向,成为这个学科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力量;第三,必须尽快落实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各高校都要独立设置直属于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管理机构的规定,真正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理论学科建设的成功。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开展理论学科研究,将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理论学科建设利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基础,有利于学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增强教学的深度和力度,而且对于凝聚队伍、培养人才都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建设,也将有力地促进学科的整合和发展,进一步深化基本原理研究,发展史、中国化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交叉关系、双向互动关系。交叉关系论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应是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具体体现在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基础和实践基础,为此,应当动态地研究、把握二者的关系,关注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双向互动论者则认为,二者存在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理基础和学科支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理论学科建设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支撑。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支撑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理论的学科定位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提供理论支持,理论学科目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具有内在统一性,理论学科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整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还有学者指出,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目前存在着的“两张皮”的问题,应当在思想认识上将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学科建设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三者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各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努力构建三大整体性建设协调发展的平台,并在管理机制上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整体性建设局面。
四、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
理论学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学术界对理论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也有清醒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做好学科建设首先需要搞清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它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设立理论学科的深刻背景和客观依据;二是设立理论学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三是理论一级学科及各二级学科的内涵和体系的论证;四是理论学科中各二级学科的学科内涵,包括学科名称、历史沿革和研究生培养目标等的探讨。
有学者认为,关于理论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缺乏更多实践经验的支撑,特别是对理论学科的内涵和定位的理解,对学科建设的发展战略与基本措施、学科规范与学科建设的基本标准、学科人才培养的El标与模式等问题,还亟待作出深入的和适合于实际的探讨。
有学者指出,在研究中存在着几种错误倾向,已经严重影响和干扰了对的深入研究。这些倾向包括:教条化倾向、封建化倾向、实用化倾向、西方化倾向。
有学者从学科意识的角度分析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点:一是用相关学科替代本学科的替代倾向,二是用教学意识替代学科意识的简单化倾向,三是学术研究问题意识不强的表面化倾向。
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需要深入进行六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二是理论学科建设最应直面的现实问题是什么;三是理论学科建设本身要不要划边界、怎么划边界;四是理论学科建设的内涵问题;五是什么是的指导地位,什么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 五、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路径选择
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学科至关重要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有学者指出,建设理论学科,第一,必须以经典著作为根据,以基本原理为基础;第二,必须围绕我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第三,必须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
有的学者提出,要从四个方面来建设理论学科:一是明确思路,凝炼学科方向;二是明确方向,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明确责任,增强学术素养;四是明确目标,夯实理论基础。
有的学者把理论学科建设归结为三大任务:一是对于理论学科发展本身的研究;二是对于理论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即理论的研究;三是对于理论学科具体的应用研究,包括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等内容。
有的学者提出,要以全面发展的观点,着力研究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本理论研究,二是现状调查研究,三是战略规划研究,四是培养方案研究,五是教学体系研究,六是评估体系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加强理论学科建设必须要强化理论的学科意识,因为学科意识是对本学科归属的清醒认识,是对本学科性质、任务、目的的科学把握。强化理论学科意识是巩固和加强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弘扬优良学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思想保证。
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必须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的关系、整体性研究与六个二级学科研究的关系、整体性研究与问题研究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在学科建设中,要把加强二级学科建设作为重点,要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来增强理论学科的整体性。
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研究要在“学科”及内容上下功夫,主要包括:学科主要课程建设、学科教材建设、理论研究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学科资料库建设等。从研究领域来说,可以包括当代哲学、政治经济学与当代经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国外研究、政党建设理论研究、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方向。
有的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离不开学术组织的建设,因为学术组织是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平台,能够使每个学科点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学科建设,使每个学科点在交流与合作中对学科建设取得更多的共识;学术组织是汇聚学科建设队伍的重要载体,能为学科建设队伍的集合和发展创造条件;学术组织对规范学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有学者认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作用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是理论学科建设的出发点,理论学科建设不是一般的学科建设,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学科建设。应当把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列起来。
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要从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主要培养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在本科教育中设立理论专业,设置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二是从各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中提炼出理论一级学科层面的课程,即各二级学科的共同课程。还要形成理论学科建设合力,主要由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和专业化的梯队,学术交流学术团体和学术会议,学科规范、学科培养计划和学科教育三个要素构成。
如何基于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社区教育体系,成为相关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主要针对“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以期通过努力,找到促进高效构建社区教育体系的可靠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终身学习;社区教育;构建策略
终身学习是在校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终身学习理念的现代化人才也是每个教师想看到的事情。同样,校外的社区教育也要将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作为教学目标,教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优化教学团队,整合教学资源
在我国,社区教育是最小的集体教学单位,它指通过对一定区域内居住的居民进行集中教育来提高居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使居民的文化层次得以提高,能更好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社区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全体社区人员,所以讲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多注重选择开放性、国际性、关系到国家民生的话题,使得居民在听过讲师所讲的课程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及时思考的过程,随后再将讲师所讲的内容消化吸收,帮助居民更好地在生活中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将社区教育的效率发挥到最好。其次,在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举行具体的主题教育活动来对居民进行教学,所以在讲师的选择上也要格外注意,首先该讲师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相关的教学经验,对国家民生事务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最好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居民能快速消化讲师所教学的内容。例如,讲师可举办艾滋病教育活动,针对艾滋病的产生过程、传播途径等对居民进行系统讲解,使得居民了解最有用的生活知识,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懂得预防,防止艾滋病的产生,拥有幸福健康的生活。
二、注重启发式教育,通过实例来引起居民注意
讲师在进行社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对居民有用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在课前讲师要仔细查阅资料,将最精确最先进的理念都传授给居民,同时讲师要注重自己讲课时逻辑思维的转化,将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及资料收集方法都教给居民,居民久而久之就会习惯这种思维模式,从而对讲师的学习方法进行模仿,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中就会积极进取,从侧面培养了居民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样,讲师在进行演讲时也要将终身学习的思想传授给居民,列举事例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讲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列举具体的终身学习的人物故事,将其讲给上课的居民,使得居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终身学习能带给他们的好处,以及通过不断学习对他们人格和思想水平的升华,这样居民在课下也会积极进行反思,对生活中的事物也会有一种积极探究的动力,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难题,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走向更好的人生。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构建社区教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使得整个社区都处在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大大加强了社区关系中的稳定性,使得社区稳定高效地发展,这样的社区在生产生活中也会取得傲人的成绩。例如,教师在进行讲课时,可介绍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他一生写过非常多著名的文章,他在去世前的两个小时还在看书。通过对名人故事的介绍,使得居民对终身学习的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居民会对终身学习产生一种亲切感,觉得终身学习的例子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使得居民更好地吸收讲师所教学的知识,更好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
三、注重现代技术的培养,使得居民紧跟时代脚步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也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手机、电脑已走进每个家庭,网络现在已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东西。在这种大环境的驱使下,如果我们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那我们将会被时代所淘汰,逐渐被社会所边缘化。在社区中有很多五十岁以上的居民,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赶上信息技术发展的大潮,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得这部分居民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变弱,所以他们很容易和时代脱节,被社会所淘汰。在进行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这部分居民进行专门的主题教育,开展老年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课程,这些知识才是对他们生产生活最有用的知识,在老年居民学习完相关课程后,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在逐步年轻化,赶上了时展的步伐,他们在生活中就会更加乐观,更加积极向上。同时,老年居民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更好更方便地了解国家民生,形成更加宽阔的世界观,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在现代社会中是很必要的,它能有效提高居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以最小的教学资源针对居民进行最有用的教育,为居民开放另一个了解社会,学习知识的通道,最重要的是,能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有效传达给居民,使得居民在学习中建立起更和谐更稳定的社区。
参考文献:
1)统计学与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初创阶段
我们将20世纪以前都划归为这一阶段统计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重?要史实:
1.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威廉。配第等的“政治算术”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用数量比较的方法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就其所使用的独创的方法来看应当是统计学的起源
2德国海尔门。康令等的“国势学”,从理论上开始对国情调查和国情记录问题进行探讨,并为统计学这门学科起了一个沿用至今仍为公认的名称一一“统计学”
3.历经18世纪至19世纪,法国的拉普拉斯将概率论引入统计学,使统计理论与方法发生了重大飞跃比利时的阿德夫。凯特勒利用概率论原理分析人类各种知识中具有数量变化性的各种现象,概括出需要用统计学进行研究的有气象、物理、化学、植物动物农业人类共七大类,实际上是明确提出了统计学是可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通用方法论科学,开拓了统计研究的新视野19世纪末,英国的卡尔。皮尔逊的“复相关和偏相关”理论、“矩估计”“X2检验”等一系列贡献,将描述统计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使其有了较完整的体系。经过200年的发展,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基本内容逐渐形成
从统计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
第一,统计学起源于对社会现象的实质性研究,将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后,统计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统计学由实质性科学过渡到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第二,“政治算术”和“国势学”对统计学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在这一历史阶段占有学术优势。
第三,“政治算术”、“国势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研究领域不同,但己开始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例如,由政治算术学派英国的格兰特开创的人口统计学一开始就成为数理统计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i®;而凯特勒把统计学作为一门通用科学,除研究自然现象外,还广泛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
第四,统计学己由以收集数据资料为主转变到初步的统计推断,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基本内容正在形成,一些重要的统计思想和方法己初见端倪,但统计学仍主要在各纵向学科的层次上发展,统计学学科体系还不完整。
二)统计学和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发展阶段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是统计学迅速发展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黄金时代从统计学初创阶段起,各学派之间的学术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在本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统计学各学派在争论中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使统计学不断得到发展
1.德国恩格尔、梅尔到美国查多克和德国弗拉斯科波的社会统计学使社会统计学由实质科学向方法论科学过渡①,也标志着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在方法论上的结合2从20世纪初开始,英国戈赛特的“小样本t分布”®,费希尔的“F分布”“极大似然估计”“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③,内曼与小皮尔逊的“置信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英国杰费莱和意大利菲纳特系统发展并形成的“贝叶斯统计”⑤,费希尔创立的“信念学派”⑥,美国沃尔德的“统计决策函数”⑦以及随计算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多元统计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现代时间序列方法”等等,使得推断统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了全面发展
3.19世纪后期开始,经济统计学也进入了表现最丰富的时期,国民收入的测定、物价指数的编制时间数列分析经济前景预测SNA的创立等等都促进了统计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4.在前苏联形成了社会经济统计学,明确提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以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大量观察法、分组法、指标法是它的基本方法,并以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将统计学视为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社会科学。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统计学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考察统计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统计学成为多分科、多层次的学科,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理论方法体系日臻完善同时,由于社会制度等原因,形成了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两门统计学并存的局面;而数理统计学在这一阶段占有优势地位
第二,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多年的争论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为统计学向新阶段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前提,做出了各自学科的贡献再者,两门统计学在争论中相互渗透,在社会经济统计的教科书和实践中大量引入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一些社会科学的思想方法也注入数理统计学的研究中。
第三,统计学的应用在这一阶段发生了巨大变化统计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宽广,覆盖了理、工、农、医、文各个分科,己经很难提出一个不需要统计的领域统计应用的成果也越来越显著。有人统计,在科学技术的重大进展中,自1900年以来有2/3来自定量研究和统计学的贡献,1940年以来,定量研究和统计学占了5/逆。反过来,统计在各纵向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又使得统计理论与方法向横向学科发展
第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计算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由现代科学技术引起的人类科学思想体系变革等各方面的影响,统计理论与方法一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挑战,在信息时代孕育着再一次变革(三)“大统计学”阶段
近年来,我国统计界提出了“大统计学”的设想,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也将统计学列为一级学科这对提高统计学的学科地位、推动统计学学科的发展、建设统计学学科体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甩
“大统计学”是一个不严格的用语,对于“大统计学”的内涵,聂皖生博士概括为五个方面:研究对象的扩大、统计方法的拓展、应用研究范围的延伸统计学科地位的上升、统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融合②笔者以为,建设“大统计学”更重要的方面是统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在“大统计学”学科研究中,应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提取和概括新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而不是将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其他统计学科简单地结合或合并。“大统计学”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不是“统计学是一门还是两门”之争的延续,而是统计学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的产物,是统计学及其学科体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征兆
一一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统计学的其它一些学科,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己趋于成熟,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有些是共通的,如一些基本的统计思想和统计分析方法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可说是殊途同归;有些理论和方法是相互借鉴的,如社会经济统计学中引入大量的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和推断方法,数理统计学和其它一些科学技术统计学在研究一些社会系统工程项目时,也得到了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支持;有些理论和方法则是互补的,例如,在建设“大统计学”过程中,可进一步完善统计认识理论、统计逻辑思想、统计指标理论等,在综合的过程中填补学科的空白从分化到综合,是统计科学自身发展的趋势。
一一现代化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打破数理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以及其它统计学科之间的界限,时代呼唤着“大统计学”20世纪后半叶,人类社会和科学正在经历着重大变革,几百年来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受到严重的挑战,社会、物理天文、生物、化学以至统计学中都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如社会变迁、混沌现象、化学振荡、耗散结构“测不准”原理等等,使得传统科学思想体系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在这种困惑面前,不少学科转向哲学统计学以寻求答案因果决定论也正逐渐转向统计决定论。统计学这门具有探索性的科学,以独特的研究思想探索未知、探索未来,用统计规律逼近物理规律、逼近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统计学有可能成为21世纪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统计学科纵向越分越细的分化、学科之间孤立分割的研究现状,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无法解决困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困惑。
一一“大统计学”的提出,可能成为中国对统计学的贡献“大统计学”是在我国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都对统计学提出了挑战社会经济统计学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数理统计学只有打破纯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式而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上下功夫,才能满足改革开放的要求其次,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在中国都得到举世瞩目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统计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投入产出研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测算统计调查制度的改革等诸多方面取得一批丰硕的成果而且,中国社会经济统计还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有一支庞大的政府统计机构,有数百万人的统计队伍,有100多所大专院校设有社会经济统计专业同时,我国的数理统计研究在国际上并不落后,很多研究成果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①建立“大统计学”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选择再次,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有真诚合作的机遇严格讲,多年来,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之间的争论并不是两门统计学之间的争论,而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界内两种观点的争论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并没有开展过真正的学术争论,这既是历史的悲剧,也是现在合作的契机因此说,“大统计学”不是“大”在与西方统计的接轨上,而是可能成为中国对统计科学发展的贡献
按照“大统计学”思想建设统计学学科体系,需要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重新思考总体而言,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大量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现象的数量规律性,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随机现象的数量表现
统计学研究的量不等同于哲学意义上的量,而是与之相联系的数据资料,统计学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的数量表现一句话,统计学研究的是客观现象的随机变量这些本是简明而又不争的事实,但目前仍有一些观点以此对“大统计学”提出质疑问题的关键是,社会经济现象是不是随机现象目前,完全否认社会经济现象具有随机性的观点己不多见,但仍有观点认为,社会经济领域中既有随机性现象,又有确定性现象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不能理解为社会经济现象中一部分是随机的,一部分是确定的;而应解释为一方面是随机的,一方面是确定的。
客观现象为什么是随机的,这是本体论的问题,本文不作探讨。是不是随机的,是认识论的问题,属于统计学研究的范畴客观现象的随机性包括客体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主体对客体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而产生的不确定性,二者往往是相互交错的。何谓随机性呢?简言之,是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某现象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个且事先无法肯定。具有随机性的现象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它可以在大量观察中反复发生,重复出现;二是它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三是某一次观察出现何种结果事先无法肯定这三个条件也是判断客观现象是否具有随机性的标准。
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数量结果,都可以在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即主体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内大体相同的条件下反复发生,重复出现每一次统计调查的结果,包括抽样调查和其它调查方式取得的数据,都是可以反复发生的结果的一次实现而且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结果不论事先预测得多么准确、计划得多么周密、控制得多么严格,也必定会有多种可能性计划规定经济増长率控制在,实际统计结果不多不少正好等于10%,这只能是一种巧合。正是由于一个现象有多种可能结果,所以某次统计调查出现哪一种结果事先无法肯定因而,社会经济现象是典型的随机现象,其数量表现为随机变量。
社会经济现象虽然是随机的,但并不是虚无飘渺、捉摸不定的,当试验或观察结果充分大时,随机性就转化为确定性,即呈现出统计规律丨性随机性和确定性是客观现象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一一客观现象可能出现的结果会有多种且事先无法肯定,因而它是随机的,但它的结果必定依一定的统计分布出现,必定表现为一定的统计规律,因而它又是确定的。
一一客观现象的某种结果在被观察之前是否会出现也是不能准确预知的,因而它是随机的;但它的结果在统计观察后一旦出现,就转化成一个实实在在的量,一个不会改变的原始数据,因而它又是确定的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意义建构
毋庸置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传统教学带来了福音,理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以充分体现,而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又受到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与控制。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组织的重要依据,半点忽视不得。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促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也就是说,为了追求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教的内容、教的方法及采用的教具等进行统筹计划与安排。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知识的动态性与情境性是建构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它的全新理念是: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说,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有其适用范围,须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不同的学习个体对同一命题的理解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因此,在设计教学时,需要精心去构建知识体系,从已有知识结构出发,挖掘出新的知识体系,更新和发展原有的知识网络。并在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针对知识的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实际任务中求知,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可变化、有弹性,避免过分抽象。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的形成。教学内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没有量的局限,教师给学生传输的不应只是课本知识,还应给学生提供真实世界的、复杂的真实问题。学生应该学到的是生动丰富的、能让教师和学生同时感到充实和满足的“意义的结合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相关内容或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学评价环节上,教师须改变传统的评价策略,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的效果、纠正错误认识,澄清模糊的观念,增强知识结构的清晰度,从而呈现新知识的基点和兴趣点。教师要知道评价不仅仅是说出好和坏,对和错,更多的是热情的鼓励性评价。评价时关注不同学生个体对知识理解的差异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对相同知识有不一样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脑子不是空空的,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而要把他们已经形成的知识或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经过自己的循循善诱导出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新知识经验。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不由教师任意捏塑。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应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每次授课前,教师须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抑或学生的前期经验,制定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近期目标,使得学生达到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度,促进他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好的“导入”。不应局限于固定的学习内容,要对学生的若干“可能”进行预测。教学过程设计上,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教学手段,积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揭示学生的认知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通过苏格拉底产婆术式的辩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了促使学生能从感性的认知逐步内化为学习和探索的自觉行为,亦即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还需提供大量的变例,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丰富或改组和重建。此外,教师要准备相应习题,使学生能够巩固迁移,运用新的认知结构。在认知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消化、吸收和整理的时间。教学评价上,教师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的愿望出发,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有针对性的恰当反馈。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不只是教师的单向传递,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硬塞入头脑中,而是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建构新的意义。建构过程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重要特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应是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也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形成独立的知识系统,或者说是自觉的求知行为和习惯。意义建构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教给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正确途径,向学生介绍除教材之外的学习工具,例如同步资料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或通过协作式探索,建构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情景,因此,可以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学内容,让可感知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学习情景,让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另外,教师可通过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去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理解、支持与共存,组织和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以获得对同一事物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完善意义建构的质量和深度。此外,通过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上的信息等实物,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提供生动丰富的实际情境,也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得到意义建构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消除紧张、忧虑的心态,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评价设计上,学习者本人是学习的最好评价者。教师应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掌握评价标准,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元认知来认识、检验、反思与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不断自我反思与评价:“我领会所学内容了吗?”“我收获了什么?”“我运用的学习策略是否适合自己,有效吗?”等,进而对自己的学习作出恰当的诊断与评估。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新课改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指出:教师只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外部辅助者、支持者,给学生提供建构知识所需要的帮助。基于此,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主角,是独立的学习者。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而愉快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教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熟谙多种教法,自主灵活地选择使用。采用抛锚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生活事件上,让学生就真实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思考能深入到真实环境中去,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当然也可采用随机进入教学,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若能参与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将会对同一问题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并能培养发散思维和分析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与支持、增加学生自我控制的过程。教师可通过示范或者反馈搭建“脚手架”,但要逐步增加问题的探索性成分,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在教学评价环节中,采用包括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的评价等的非量化的整体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自评转向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同伴、家长等辅助评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设计是很有裨益的,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借助很多辅助条件,如教育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认知特点等。此外建构主义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未必适合各学科教学,因此我们在将其运用到教学设计时必须审慎思考,灵活运用,同时应该结合和吸取其他学习理论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彭红卫,蒋京川.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4(5):52-54.
[2]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3]阿拉坦,巴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3(4):23-25.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关键词】医院管理制度 伦理建设 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医疗卫生改革进程的深入,公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医疗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目前我国的医疗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医院的长足发展。因此,从管理制度上增强医院的伦理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医院管理制度对促进医学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1.1有利于规范医院各项工作
现阶段我国的医疗行业仍没有从医学伦理角度来医治病人,具体表现为“以疾病为中心” 的医疗服务模式,未切实构建“病人至上” 的服务观念,所以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内在要求,不能满足如今多元化、多样性的医疗服务需求。医学伦理建设不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长足发展和全院员工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也决定着员工和患者的经济利益,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加上医学伦理建设是一项庞杂的工程,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建立起来的。所以,医院要通过不同部门和专家的配合,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秉持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仔细研究医疗市场的走向,并组织专业人员全面分析本院的医学伦理建设的实际情况,客观理性的找出不足之处,再针对问题制定今后的医学伦理建设方案,确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和相关规范,将与医学伦理建设和医院的日常的医疗工作、人事关系、经济增强、后勤事项和科室协作等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医院决策、管理和控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逐步让医院管理走上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服务道路。
1.2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伦理素质和服务质量
医院要紧跟市场的走向制定的伦理建设方案,紧密联系医院文化和医学伦理建设,逐步建立配合新时代要求的医学伦理教育机制,将医院当成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中心,结合新时期对医疗服务提出的新要求,面向全院职工,结合党的思想及医德培训,撰写专题教育资料,全面发挥院刊、网站、电视和宣传窗口的作用,大力宣传医学的伦理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规范全院员工的日常行为;提倡爱护病人、尊重同行、共同进步、负责好学的工作要求,逐步规范医疗服务模式。并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为医院的发展改革贡献力量。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及工作方式
2.1规范医院的相关制度并简化工作流程
要严格规范医院各科室和部门的工作行为,提高约束力和激励作用,重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医院管理的重心,侧重品质管理并建立以岗位职责为核心的系统管理机制,突出为病人服务的管理理念,全面推行院科两级管理制度,构建科室负责人和小组组长共同管理决策的制度,落实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主的诊疗和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排班、定期随访和反馈调查,不断改革医院管理的相关制度。还应该注意规范和简化医疗程序,优化诊治环节充分提升工作效率,构建合作与参与并重的良好医患关系。
2.2建立健全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
培养全院员工以病人为主、以院为家的归属感和责任心,认真按照岗位要求和医疗准则规范日常言行;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去配合患者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建立多样性的人性化服务模式;构建医疗反馈机制,划分责任和权力,提高质量监测,宣扬先进的医风医德,塑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的氛围;构建多学科、专业性的医疗协作体系;提高看诊宣传教育和护患沟通水平,充分保证患者的知情权,推广参与式的医疗模式;构建诊治保护机制,真正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保护好患者的隐私权。
2.3大力推广医院的关怀服务
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要积极促进医学伦理建设,将“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融入所有员工的思维中,落实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流程。首先应该培养“患者至上”的服务思想,搞好护患关系,强化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其次,建设住院费用查询系统,落实医疗指导和咨询,提高医疗收费的公开度,合理收费和用药,推行药品双调配制、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制、划价和交费一次办理制等改革,优化窗口的服务态度;再次,可以外聘请行风监督调查人员,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多举办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充分接受社会的监督,并准备交流沟通场所供开展住院病患的分级管理;最后增设专家门诊、检查项目和接送等预约服务,为患者提供轮椅、开水和就诊须知等资料,设置意见箱和投诉点、开通投诉热线、经常举办医患座谈会,充分采纳患者和家属的建议,全面提高病患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学伦理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掌握医学伦理的重难点,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改革完善医学的伦理建设工作,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医学伦理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苏联珍.患者选择医院中的伦理问题[J].现代预防医学,2011(12):67-69
[2]张颖、徐莉.论医院管理与社会认知度[J].医学与社会,2010(15):35-37
[3]陈佩、许善华.现代医院管理伦理的实践与探索[J].医院院长论坛,2012,9(2):26-29
[关键词]独立学院 班级建设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221-01
班级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良好的班集体对于培养大学生专业水平与技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增强自我教育、发展个性的心理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班集体建设的问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在国内外研究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学者当中,大部分学者研究的是公办高校的班集体建设问题,对独立学院班集体建设的研究不是很多,再加上独立学院的班集体是特殊的群体,它既有与公办高校的班集体统一性的一面,同时也与公办高校的班集体有很大区别的一面,因此,对独立学院班集体建设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学生和班集体特征分析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征分析
独立学院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自身的群体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个性意识强,班集体观念比较弱;2.富家子弟比较多,学生自理能力较差;3.受“问题家庭”影响的学生比例较大;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独立学院班集体特征分析
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班集体的特殊性,独立学院的班集体具有班集体内部矛盾较多、班集体活动难组织、学习层次参差不齐、学生教育的难度较大等特点,这就给独立学院的班集体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二、独立学院班集体建设的具体对策
(一)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和奖惩措施
班级的共同目标是班级建设的灵魂所在,是建设良好班风的前提,它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使学生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班级每个成员的意见,并注意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同时,在制定班级的共同目标之前,目标要符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一旦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确定下来,就必须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奋斗目标的实现。
(二)做好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班干部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对班级文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干部在协助老师组织班级各项集体活动的同时,积极与同学进行交流,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对于独立学院的班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精心选拔出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关系好、学习成绩优异的班干部队伍。接着,在平时的工作中,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树立一定的威信。同时班主任对班干部要做好培养工作,放手让他们管理班级,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组织班集体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于班级建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要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就必须让学生融入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即根据班级特点组织多种班集体活动。第一,可以经常以讨论、演讲等形式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的实际情况,使每一位同学的思想受到教育,行为有改进;第二,根据班级以及专业特点,要经常组织班集体文体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大家开展歌咏、朗诵、体育等活动,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增强团结精神与集体荣誉感;第三,要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好班集体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即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第四,要制定激励机制,根据班级的专业特点,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这样会促进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自主学习
一、信息化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所谓信息化教学,不只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在它已发展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即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合到学科课程之中,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及情感激励工具,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吸收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人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经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取的。该理论对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其隐含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信息教学设计时,我们需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即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现实世界知识,学生知识的获取与同化总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要把情境建设看成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激励评价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
为了贯彻建构主义等现代教学理念,并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我在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讲授“在Excel中计算与处理数据”课程时,贯彻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要求,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展示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的电子表格,如某商厦销售情况统计表,然后提出问题:各位同学,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工具,谁能够迅速求出所有商品的总销售额,限时一分钟,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由于我校要求财经专业的学生通过珠算等级鉴定,也准备了计算器,因此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但他们很快发现:没有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时候,我立刻告诉他们,老师能够在1分钟之内计算出所有商品的合计值,并且现在就把计算方法教给他们,从而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自然地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教师引领,启发诱导学新知
在该环节中,先用课件讲解、演示1分钟之内运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求商品总销售额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Flash课
件的导航按钮打开技能训练题库,完成任务一:练习该计算方法。
当学生掌握了求和的第一种方法之后,再适时用课件演示第二种方法,并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并且告诉他们,这些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才能最好最快地解决问题!
3.任务驱动,自主探索学新知
通过前面教师的引领,学生熟悉了Flash课件、技能训练题库的使用方法,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样就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新任务如求平均值和求比例的驱动
下,先通过Flash课件自主学习求平均值和求比列的方法,再进入技能训练题库完成任务,系统会自动评分。这样,学生就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若有疑难,可以重复观看讲解演示,也可以向得了满分的同学求助。
4.合作探究,总结深化找规律
通过前面三个任务的学习,学生已经在实践中对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接下来就需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让学生认识到数据计算中的共同规律,即:公式和函数的语法及使用步骤。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能灵活地运用这一知识,去自定义公式,选择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5.对接岗位,拓展延伸强技能
需要学生掌握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很多,因此要对接岗位需求,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
拓展训练一: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会计使用最多的报表。要求学生编制表中的计算公式,完成数据的计算,实现课堂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衔接。
拓展训练二:大家都知道电算化鉴定覆盖的知识面广,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很多。为了帮助学生通过鉴定,将会计电算化知识检测题录入到无纸化网络测评系统,学生完成后会显示学生做错的题,这样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通过网络将成绩上传到服务器,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辅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我建构获得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因此,在本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素养;社会文化;现象描述分析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教育学领域,图书馆学领域和商业领域,信息素养已成为热点研究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机构开始重视信息素养,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信息素养研究计划、示范项目及实践。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素养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逐渐朝着标准化、合作化及网络化等成熟的方向发展。信息素养课程已经被广泛应用,尤其图书馆的相关基础课程在正式的学习环境中仍然更受欢迎,但对绝大多数的信息素养课程和研究,仍将信息素养解释为一种技能和能力。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同的信息素养研究视角,尤其关注特定情况下使用信息经验的研究正持续增长。
信息素养要能够反映和提高人们在日益广泛、复杂的环境中使用信息进行学习的经验。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两个关键的研究路线,分别为现象描述分析学和社会文化理论,它们与传统的以技能和能力为基础的信息素养研究路线形成了对比。在ALJ2000的文章中提出,信息素养没有自己的生命,它与经验化的背景(context)紧密相连的[1]。
笔者在清华同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社会文化”或“实践理论”、“信息素养”以作为关键词,以逻辑“与”的关系检索,并未检索到相关文献。以“现象描述分析学”与“信息素养”作为关键词,以逻辑“与”的关系检索,检索到2篇文献,其中曾庆霞在《现象描述分析学及其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的应用》[2]一文中,采用现象描述分析学方法从学生角度分析和描述信息素养,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该文将现象描述分析学理论应用于课程的计划阶段及课程的内容的改进,并没有涉及如何将该方法用于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文献检索结果,以本文所述两种理论视角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在国内还是很新的课题。
1社会与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以Schatzki(2002)的场所本体论为理论基础,说明信息素养是一种社会文化信息实践,该理论认为使具有信息素养及推进信息素养的实践过程的构建将取决于:实践理解(知道如何进行信息检索等操作)、规则(指出事情做法以及重点的明确规定)和目的性成分(与任务相关首要的目标、应对状态和情感)等[3]。信息素养应被视为存在于其他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实践,分析单元不应为信息技术,而是发展信息技术场所的社会文化渊源。社会文化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场所本体论与实践论。
1.1理论概述
1.1.1场所本体论(Site ontology)
本体论是人对于世界现实的认知。场所本体论主要观点认为:社会生活是在一定场所(背景或社会领域)中形成的,实践与安排在其中相互交织、存在演进。背景是由社会生活的空间性、暂时性和目的性特征组成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演变与其所产生的背景相联系;社会生活的中心要素是有组织的人类集体活动,而非个人及其思想状态,社会生活由人的活动安排组成,通过行为与目的性统一,这一统一正是实践的特征。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信息是“能引发变化的任何变化”[3],这种变化可以是思想的、社会的或物质的,也可以是三者的组合。如果信息要引发变化,必须从社会生活背景的视角来理解它。知识不是独立于社会领域之外的,而是被实践(包括信息实践)带入特定社会场所,揭示文化和物质的本质关系,即Barad认为的“知识总是出自某处的一种看法”[3]。
1.1.2实践(practice)理论
场所本体论哲学兴趣在于了解社会生活是如何在实践中产生和演进的。实践不是个人产物,而被视为场所产物。信息素养作为一种分散性实践,是某些更广的综合性实践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的集合,分散于如学习、教学或办公等一些综合实践中。信息素养实践以其他实践的表现方式被场所中的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特征所形成,所以不同环境中作为分散性实践的信息素养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
实践理论强调:知识具有相关性,因而需要通过对话、实践或者特定的工具,来构建与获取;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政治的轨迹,形成在时间、空间和背景中;对实践的理解不仅仅要关注内化过程,更要理解具体行为表现的经验性本质[4]。
1.2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用
社会文化理论要求人们考虑背景因素,理解信息素养及其相关活动是如何产生的;使人们探索,发现、理解支持这些活动的安排;使人们对实践安排展开更加广阔的探索,理解它对信息的促进或限制作用。随着关注点从个人转向集体,场所本体论和实践理论有助于发现新的方式,以研究人群、信息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被促进或抑制的。
社会文化理论体现了构建主义理论思路,描述学习被嵌入到社会活动中以及发生在一个学习者与其他人物、物体和事件进行互动的合作环境中。社会文化理论应用于信息素养的教育,注重在信息素养教学阶段的合作与协商,教学内容的语境化及信息的相互作用。Li Wang(2011)将社会文化理论应用于Auckland大学四年制本科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构建,主要是通过教学前的问卷、访谈,信息素养教学实施与评价阶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来实现的[4]。
2现象描述分析学
现象描述分析学研究、观察人们在他们所处的世界中如何学习和学到什么,以探索学习的过程、加强经验的特性。现象描述分析学是以人们对现象所作出的描述(对周围世界的经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描述进行研究与分类,进而研究人们在经历现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质性差别的各种观念[2]。
2.1理论概述
现象描述分析学主要有以下观点:(1)世界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世界是客观世界;第二层次世界是人类所特有的对第一层次的世界的看法。第一层视角中学习是将特殊主题、已经形成的观念和原则转移至学习者的头脑中,第二层视角中关注于学生如何与他们被教予的内容相联系,如何使用他们已经具有的知识,这个视角中,学习包括学习者与世界关系的经验,反映了人们对学习过程重要方面的解释。(2)人们对同一现象的各种描述可以归结为有限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描述之间有质的不同,代表了不同的观念。(3)为了识别观念的描述(现象如何被经验化的、观念化水平)的变化,既要根据描述类型的共同关键特征,又要能根据区别类型的特点(对现象解释的变化)来理解类型。(4)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情境与学习的内容这三者与进行学习的人是不能分离的。
现象描述分析学认为经验是人与现象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侧重于研究人们对信息利用的经验以及反映该经验的观念。Christine Bruce(1997)最早开始现象描述分析学与信息素养关系的研究,强调以学习的视角对信息素养经验的整体评估,而不是评估与信息检索实践相联系的、可度量的属性与技术。Bruce采用Marton的观点定义学习,“人们现实世界观察、体验、理解、观念化方式的质的改变,而不是人们获取知识量的改变[6]。在Bruce提出“信息素养的七张面孔”模型中,Bruce以教育者的视角探讨信息素养的观念,认为“通过人们经验的各种方式即他们的观念来描述信息素养,通过人的观点学习信息素养,是迈向信息素养的相关视野的第一步”[6]。Bruce的研究引发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基础的改变,即从与传统图书馆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评估转变到信息素养相关模型反映方法的应用[7]。
现象描述分析学中的个人与世界关系体现了内在联系的主客体关系,相关的信息素养模型(见表1)将信息作为客体,揭示了主体(人)与信息内在关系的变化,源于该关系的类型的描述反映了主观对信息的感知和对信息素养经验的理解。
Bruce(2006)等人采用现象描述分析学视角设计了信息素养的6个观念框架,对主体与信息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7]。6个框架分别为:内容框架、能力框架、学会学习框架、个人关联框架、社会影响框架、关系框架。其中内容框架、能力框架体现主体和信息之间关系变化是外在――客观形式,该形式将经验化的信息作为外在环境的一部分;其余框架体现主体和信息之间关系变化是主观――内在形式,该形式信息是可以被学习者理解、思考以及内化的。信息素养的6个观念框架在信息素养的背景下探讨了学习者与信息之间的动态关系,其概念可以应用到任何特定主题场景中。
2.2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用
基于现象描述分析学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开发,应侧重于主体的信息观念化,并建立在由Bruce提出以下原则基础之上:(1)学习是观念的变化;(2)学习有内容和过程;(3)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主题之间的一种关系;(4)提升学习就是关于理解学习者的视角[6]。信息素养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并注重学习者信息的观念化、内化及其同利用的关系,要使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可转化到学习者的学术、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其他部分。
Bruce(2008)提出基于信息的学习(informed learning)概念,突出了现象描述分析学对信息素养教育的价值。Carlos Argüelles(2012)应用现象描述分析学于信息素养教学模式设计,提出了由准备、计划、实施与评价4个阶段构成的护理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将信息素养引入护理课程,并关注于信息观念化,而观念化理解则取决于护士信息利用的经验。该模式是一个从新手专家的连续过程,使学生在复杂的方式下有能力使用和理解信息,并将给他们在其工作环境中(学习情境)中提供学术优势,使他们成为终身的学习者[8]。
3总结
综上所述,现象描述分析学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相同点为都重视学习者所处环境在信息素养教学中的作用及学习者使用信息经验研究,两种理论不同点在于:现象描述分析学关注于经验的变化,而社会与文化理论关注于对经验的共建,即人们如何将他们的经验的意义达成一致。
目前在一些国家,源于对信息使用和学习之间关系的兴趣,信息和信息使用的经验已经成为在信息素养研究和实践中重要部分,相关研究说明了通过研究信息经验来获得认知和人们参与信息环境的重要性。信息素养教育者需要继续发展对信息经验的理解、构建其理论框架,来推动信息素养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Bruce Christine S.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and research:reflections on“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and research:An international review by Christine Bruce”.2000[J].The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2011,60(4):334-338.
[2]曾庆霞.现象描述分析学及其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7):22-25.
[3]Annemaree Lloyd.Fram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information practice:site ontology and practice theory[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0,66(2):245-258.
[4]Reckwitz,A.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s:a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theorizing.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2002,5(2):243-263.
[5]Li WangAn.information literacy integr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1,39(4):703-720.
[6]Bruce C.The seven fa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Blackwood,Australia:Auslib,1997.
[论文摘要]理论学科建设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同时,学科建设对科学研究又提出了巨大的需求。解决好科学研究的观念、制度、条件问题是推进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总体与分支的关系,二者之间要把握的原则是: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要结合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建设来推进学术组织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学术组织是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平台;二是学术组织是汇聚学科建设队伍的重要载体;三是学术组织对规范学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学术组织
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学科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下面就学科建设实践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对二者关系的基本定位。学科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问题。这些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科学研究,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因此,对学科建设来说,必须要树立把科学研究放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观念。没有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不成其为学科建设。推进学科建设,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科学研究的问题。同时,学科建设对科学研究又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学科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通过科研来解决,围绕学科建设这个大题目,科学研究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这一内在关系,要求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解决好科学研究的以下几个问题。
1.解决好科学研究的观念问题
必须树立学科建设要靠科学研究来支撑的观念。严格地说,学科建设是在获得学科点以后全力以赴要做的事隋。学科建设要有一个规划,在规划中必须要有科学研究的内容。把科学研究放在学科建设的什么地位,是由观念和认识来决定的。只有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科学研究意识,才会把科学研究放在学科建设中的应有位置上。对科学研究是否真正重视,在本质上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和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是不能处理好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之间关系的。从理论学科点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理论学科建设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为基础的。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最大的一个差别,就是课程建设主要是以教学研究为基础,而学科建设必须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要实现从课程建设到学科建设的跨越,必须要把科学研究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正是由于学科建设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因此,一个学科点建立以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说,没有科学研究,就难以实现从课程建设向学科建设的转变,这是整个学科建设队伍都要树立的观念。这一观念转变的背后,是要实现整个师资队伍的转变,即师资队伍要从教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队伍建设的变化,就是要加快师资队伍的这一转变。教学型的师资队伍至多只能适应课程建设的要求,而不能适应学科建设的要求,只有研究型的师资队伍才符合学科建设的需要。当然,师资队伍的这一转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是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加快观念转变以外,还需要在制度上、条件上解决好相关的问题。
2.解决好科学研究的制度问题
把学科建设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师资队伍由教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需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制度保证。
一是激励制度。激励制度是指对科研成果要给予奖励,从制度上明确鼓励科研的导向。学科建设要有科研来支撑,具体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来加以保证,其中奖励制度是基本的制度保证之一。有没有科研奖励制度,实际上反映的是对科研是否真正重视,是否把科研纳入制度建设的内容。制度既是一种规范,又是一种导向。作为规范意义上的制度,它的功能是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作为导向意义上制度,它的功能是对科研成果的认可和在利益上的体现。建立科研激励制度,使之能够充分发挥这两方面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科研的奖励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至少在总体上不能低于对教学的奖励。可以说,科研的激励制度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制度之一。当然,制度的具体设计必须从各个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学校情况并具有各自特点的科研激励制度。
二是人事制度。人事制度是指在人员招聘、岗位设定、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制度要体现对科研的要求。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衡量师资队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在人事制度上对科研有明确要求,是对教师设定的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门槛。有了这样的制度,不仅要求教师在进入这一岗位和职称时要达到相应的科研条件,而且在进入岗位和职称以后也要能够保持有相应的科研要求。目前,对教师进入岗位和职称的科研要求比较规范,但对于进入岗位和职称以后的科研要求基本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这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因而这应该是完善人事制度重点要做的事情。把对科研的要求切实纳入人事制度的内容,将会对教师形成科研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会转化为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它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科建设队伍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实践证明,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效率因素,建设一支科研型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相应的科研制度建设,这是从科研角度推动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3.解决好科学研究的条件问题
在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科研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必须为教师的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来说,创造一个好的条件,是加快他们科研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围绕学科建设组织科研。从学科发展的整体来看,组织科研是推进科研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学科点的科研发展,应该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有规划,科研就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有组织,科研就会以团队的力量实现发展,或者说,组织科研就是以团队的形式来进行科研。组织科研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带动一个团队的科研发展,体现的是科研的整体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科研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有一个带动力。组织科研就是起到了这样一个带动力的作用。如何组织科研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以项目的形式、以集体出成果的形式等都是组织科研的形式。组织科研要起到的作用就是把教师凝聚到科研中来,为他们的科研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出成果。一个学科点是以个人单干的形式搞科研,还是以组织科研的形式搞科研,反映的不仅仅只是科研方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科研观念先进与落后的差别。组织科研是先进的科研方式,体现的是先进科研生产力。学科建设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学科带头人就能够完成的,学科带头人发挥的最大作用在于组织一批人和一个团队进行科研,因为组织科研本身就能够形成一种新的科研生产力。学科带头人起到了组织科研这一作用,就为学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为科研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科研是需要有投入的,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是保证科研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要有科研成果的产出,必须要有科研投入,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如果对科研长时间没有投入,一定不会有持续性的科研成果产出。这无论是对自然科学研究来说,还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来说,都不例外,理论的研究也同样如此。对科研投入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以什么形式投入,关键是要解决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率问题。如果有投入没有产出,说明科研投入的机制不好。应该建立一种好的科研投入机制,使科研投入具有较高的效率。对于教师来说,科研投入既是对他科研劳动付出的一种补偿,也是对他科研能力的一种认可。科研投入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问题,同时也是科研能力的体现。对科研有稳定的投入,又有一个好的投入机制,就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对学科建设中科研的投入也必须要制度化、规范化。这里的制度化是指对科研的投入不能只是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当领导重视科研了,对科研就有投入,而情况发生了变化,对科研的投入就不能持续。把对科研的投入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就不会因为领导的变化或更替而影响对科研的投入。这里的规范化是指对科研的投入要有规范的操作程序,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竞争性的科研投入机制,一方面能够保证投入的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投入的科研资源具有更高的成果产出效率。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一个学科的发展是由该学科下的各专业发展来体现的,或者说,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总体与分支的关系,是从不同层面来看的同一个问题。理论学科是一个总体,下属的六个二级学科也就是它的六个专业。从这一意义上说,加强理论学科建设,实际上是要落实到专业建设上。但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又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学科建设包括了专业建设,但专业建设又有其自身的重点,与学科建设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客观上有一个正确认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各自的重点,以及正确处理二者相互之问关系的问题。具体应该把握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第一,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体现在学科建设解决的主要是专业建设必需的一些基础性条件。一个专业点的建设需要有一系列的条件,例如,围绕这一专业点所需要的各种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相关专业的一系列课程。这些条件的解决都需要学科建设的支撑。一个专业的建设是否具有良好的条件,不仅要看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更要看是否具有一支很强的学科师资队伍,因为说到专业基础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学科建设的内容。学科与专业相比较所体现的特征,就是它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有了具有综合优势的学科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就具有良好的基础。这一关系告诉我们,抓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抓好学科建设,即抓好基础性的建设。把学科建设抓好了,专业建设就具有发展的后劲。目前理论学科各专业点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学科建设。不打好这一基础,专业建设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是只能处于有专业而无建设的状况。
当前,之所以把理论学科建设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是因为近几年在这一学科下建立了数量众多的专业点,这些点都面临着专业建设的紧迫任务,而专业建设所表现出的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学科建设处于薄弱环节。由于在学科建设上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专业建设也只能是在原地徘徊而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在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是专业建设的问题,但根本的是学科建设的问题。许多专家指出,专业建设必须要强化学科意识,必须把学科建设放在专业建设的首位,是有直接针对性的。
第二,学科建设要结合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建设来推进。学科建设并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实际内容的,这些内容是和专业建设的内容一致的,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载体。离开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就失去了载体而无从谈起;没有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也只是徒有其名。现实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点是什么?如何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推动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应力争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理论的基础研究。理论现有的六个专业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各专业的建设当然要从各自专业的特点出发,围绕本专业建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但各专业的建设都涉及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是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既是学科的,也是专业的。如基本原理的研究、经典著作的研究、发展史的研究等,是理论学科研究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各专业研究的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点首先体现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二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理论学科以及下属的各个专业所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在中国的国情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发展成果,就是中国化的。理论学科以及下属的各个专业的建设,不仅要关注对经典理论的研究,更应该关注对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对实践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结合点的又一个重要体现。
三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对专业教学课程的研究。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也是学科建设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理论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特别是核心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和规范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无论是对专业建设还是学科建设来说,都是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课程设置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它反映的是对专业建设能否整体把握,对专业建设目标是否有明确的认识,对专业的发展趋势是否有清晰的思路。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专业建设状况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课程设置和建设的情况实际上反映的是这一学科建设的水平,学科建设的水平不高,在课程设置问题上必然表现出它的不合理和不规范。因此,抓好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建设,同样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三、学科建设与学术组织建设的关系
随着理论学科建设的推进,建立这一学科自己的学术组织是一个必然趋势。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在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高校理论学科研究会”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理论学科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这一学科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为学科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和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由于理论这一学科建立的时问还不长,研究会更是刚刚成立,关于学科建设与研究会这一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从学科建设与学术组织建设之间的一般关系来看,以下几点是必须要把握好的。
1.学术组织是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平台
学科建设发展规律所显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发展离不开学术交流和探讨。因此,学科建设不是一个学校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学科点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学科的各个学科点来共同建设的。学术的发展需要在学术交流、探讨和合作的过程中来实现。学术组织就是推进学术交流、探讨和合作的一个平台。有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反映的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否成熟。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一定有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学术组织。理论学科的建设正处于它的初创时期,它的建设不能只是由各个学科点和学校分散进行,迫切需要整合各学科点的力量,形成共同努力的格局,并有自己的学术组织作为发展的平台。从这一意义上说,“全国高校理论学科研究会”这一学术组织的成立,既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标志之一。有了学术组织这一学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就为学科建设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能够使每个学科点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学科建设。在学术组织这一交流平台上,各学科点都有自己在学科建设上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把所取得的成果在学术组织中进行交流,大家看到的是各学科点关于学科建设的经验,从别人的思路与做法中得到的启示无疑将有效地推动着自身的建设,从而推动着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以学术组织为载体召开的学术研讨会,本身就反映了学科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是学术组织具有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目前在学科建设评估体系中之所以把召开高层次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研讨会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得到提升。理论和学术的发展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下才能实现,学科建设也必须是开放的,学术组织的成立本身体现的就是学科建设的开放性。
二是能够使每个学科点在交流与合作中对学科建设取得更多的共识。目前,对于理论学科建设的许多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很多方面大家对问题的看法并没有完全取得共识,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交流和研究。对学科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取得共识是学术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又~反映。例如,理论学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对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做法是什么,如何加强学科建设的规范性等等,都需要通过学术组织这~平台,在交流和研究的基础上取得共识,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以更好地推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2.学术组织是汇聚学科建设队伍的重要载体
学科建设需要有一支宏大的队伍,这支队伍应该是超越各个学科点的局限,在社会范围内形成的学科建设队伍,学术组织作为汇聚这支队伍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说,学术组织对于汇聚学科建设队伍发挥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为学科建设队伍的集合创造条件。学术组织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把学科建设队伍集合起来。因为学科建设队伍在社会范围内的集合需要有一个载体,学术组织作为这一载体具有它独特的优势。首先,通过学术组织来集合队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为在同一个学科中,大家都面临着共同的学科建设任务,有着共同关注的问题。这种共同性在研究队伍上的表现就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具有共同的研究课题和共同的语言。这样,对问题的研究就具有很高的聚焦性,能够高效率地取得研究成果。其次,通过学术组织来集合队伍具有很好的广泛性。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科点在学术组织中汇集,使不同学校的学科建设队伍具有的特点和长处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研究队伍的广泛性,能够汇集各研究队伍的优势,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取得合作的高效率。学术组织这一载体在集合队伍方面具有的专业性和广泛性优势,在现实中就放大了学科建设的力量,特别是在研究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时候,能够在较短的时问内完成靠一个学科点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并且,学术组织的这一集合学科建设队伍的作用,有效地加强了各学科点研究队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在汇聚研究队伍方面为学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为学科建设队伍发展创造条件。学术组织在凝聚学术队伍的同时,也发挥着促进学科建设队伍发展的作用。学术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它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有新的力量来充实,新的力量加入学术组织,意味着学科建设队伍的扩大。因而学术组织自身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学科建设队伍的发展过程,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表现。学术组织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促进队伍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一,学术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有效地组织队伍去落实学科建设发展的规划和建设思路。学术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为学科发展提出一些宏观性的建设思路,在推进和落实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推动了队伍建设的发展,因为学科建设队伍的发展是在落实各项工作的实践中实现的。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对队伍的组织作用,就是为推进队伍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二,学术组织可以通过学术刊物的形式,为队伍建设创造条件。通过办学术刊物的形式为队伍建设创造条件,是学术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之一。由学术组织创办的学术刊物,其重要特点是能够把对问题的研究集中于学科建设,能够使学科建设的队伍集中研究学科建设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学术组织来说,办好学术刊物是其发挥理论研究功能的重要体现,而根本目的是在于促进学科建设队伍的发展。
3.学术组织对规范学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既然学术组织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那么,它对学科建设必然要发挥作用。其中在规范学科建设方面学术组织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它能够起到某些政府主管部门起不到的作用。学科建设中的许多问题是属于学术上的问题,属于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的事情,对于这些问题,教学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必要把什么事情都包下来,但这些问题在学科建设中又是必须要解决好的,学术组织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例如,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以及教材的建设、学科建设经验的交流、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等等。学术组织可以发挥其组织、协调的功能,把各个学科点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研究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出台一些带有规范性的措施,为学科建设提供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则。
一、内生增长的理论基础
(一)内生增长理论内涵
内生增长理论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内生是指较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等因素视为外生给定的而言,内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诸因素内生化,将其对产出的影响以某种形式置于生产函数内部加以讨论。内生增长方式不意味着知识替代了传统资源,而是在促进生产率提高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制度改进”四个要素中,投资的增加、劳动力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技术变革、知识的进展在每一个要素都起着基本的作用。
(二)内生增长理论要素
1.人力资本要素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积累以投资的形式完成,学校人力资本积累以学生为主体,即不断积累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学校教育,人力资本及知识的积累可以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脱离生产的正规、非正规学校教育,使经济活动中每个人的智能和技能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这里表现为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二是通过生产中的边干边学、实际训练或经验积累增加人力资本。这里表现为学生进行生产性的顶岗实习。
2.技术进步要素
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21世纪的高职教育必然要依托行业、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要求也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找到了落脚点。高职的兴起也在于它突出自己的技术特色及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所传授的知识及技能在企业的实用性。高职院校可以在为企业知识的更新、员工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等方面寻找到自己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平台建设
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团队精神;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企业参与学生的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实用型、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强化素质教育质量评价,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坚持开拓创新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全面发展。高校丰富的非教学资源可以作为充分的载体,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平台。
(一)理念设计
教书,还要育人,而育人则是无处不在,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成为教育的场地,而不仅仅是课堂。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作为其根本任务。高校非教学资源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重要的服务保障,发挥着重要的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功能,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充分调动校内非教学资源,构建素质教育平台。校内非教学资源包括后勤服务资源、可经营资源、衍生资源等三个不同层次。其中,整合大学生后勤服务资源是直接与学生素质教育相关的重要内容。
1.构建育人理念
内生增长理论人力资本要素表明,大学教育可以通过积累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校内非教学资源是良好的人才培养载体,学校在后勤建设、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将“无意识”的服务变为“主动”寻求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素质的展现来熏陶、陶冶服务的对象,发挥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校园后勤住宿、餐饮管理通过在内部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管理意识、服务道德、创新思维、竞争观念等渗透熏陶到整个校园群体,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氛围,与师生实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互动,构成校园的精神文明,形成校园文化的灵魂和主导,推动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
2.建立制度保障
社会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资金短缺可通过劳动力替代,劳动力短缺可通过机器替代,但是制度的不健全则不能完全由其他要素来替代。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改进管理机制,建立制度保障,是打造现代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必然要求。高校构建素质教育平台,以非教学资源为载体,在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就业实践、创业训练、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切实加强机制建设,将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
(二)平台构建
高校落实全面素质教育,以校内非教学资源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载体,学校与合作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教育教学功能的整合,由企业建立勤工助学体系及助学基金制度,校企共同构建以“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为主体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平台。
1.环境育人
环境育人功能已为教育界所共识。环境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非教学资源拥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甚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关怀,形成“环境场”。“整齐、清洁、安静、优美的校园,使学生更热爱大自然,联想祖国大好河山,内心产生与环境相协调的上进精神”。从教育角度看,校园环境是隐性课堂,学生通过校园会获得各方面的信息,收获更多的生活体验,产生人文精神,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环境是人的哺育者,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与影响。教育、引导、规范、耳濡目染是环境育人的重要手段。我们把大学非教学资源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非教学资源的建筑和外环境,如空间的大小、布局、配套设施等;软环境包括卫生、文化、信息。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从技术进步的要素出发,资源配置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广泛收集师生的合理建议,牢固树立环境育人的观念,通过建设、改造、美化各种校园资源环境,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健康、优美的“家园”,建设美好的硬环境。同时,软环境建设中,要注重校园文化、信息沟通、日常管理中各项规章制度的构建与改进,这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价值判断和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创造一个整洁、优美、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一方面体现校园风貌,另一方面,优雅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和文明道德的教育需要。
2.服务育人
校园文化所起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是持久的。在校内非教学资源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后勤文化建设起着“育人作用、凝聚作用、创新作用”。我们以各种层次的非教学资源为载体,合理配置、分工深化,注重文化建设,突出服务育人,用员工的岗位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后勤服务员工通过热情优质的服务,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与优良作风,忠于职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能够取得育人的良好效果。身教重于言教,后勤服务员工在各自岗位表现的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关心他人、乐于奉献、不图名利的良好思想与高尚品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后勤服务员工要以师生的要求为标准,深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空间,开展主动式、感动式、全程式服务,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把服务育人自觉地寓于服务的全过程。
3.管理育人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高校的人力资本积累就是培养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学校可以用管理和标杆的力量塑造学生。严格的管理育人,服务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制度保障。在校内非教学资源中,大学生后勤服务资源及相关衍生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类型,其中涉及到的住宿及餐饮服务,必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这既是维护就餐秩序的必要条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责任感,制度必须认真落实执行,严格纪律,加强管理,不折不扣地按章办事,同时要求学生切实遵规守纪。在服务管理中按制度要求管理学生,就是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觉性,教育学生增强责任心与事业心。这些制度能够规范和约束学生的不良言行以及调节人际关系,从而提高育人效果,也是素质教育平台的重要保障。
4.实践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