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范文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5: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考公务员的利与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大学里,一个高富帅和一个凤凰男,同时追一个女孩。女孩很可能选高富帅,因为凤凰男不帅,家庭条件也没有高富帅的好。但是凤凰男有志向、未来和目标。10年后同学聚会,在停车场,当年的高富帅、女生和凤凰男偶遇。高富帅和女孩开辆QQ参加聚会,而凤凰男开宝马740。原来,高富帅家道败落,而由于没有追到女孩,凤凰男发愤图强,成功了。看到凤凰男成功了,女孩的心怦怦直跳,尽显后悔之意。这时,命运重新给女孩一个机会(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历史再次回到10年前。女孩觉得眼光应放长远些,选择了凤凰男。10年后,凤凰男、女孩和高富帅又一次在同学聚会的停车场偶遇,戏剧性一幕再次上演——高富帅开了辆宝马,凤凰男和女孩骑着电动车。原来,环境变了,环境里的人物及其想法也都变了。追不上女孩,高富帅受了刺激,不争馒头争口气,不坐山吃空,发愤图强经营公司,开上宝马740了。凤凰男来自农村,抱得美人归后感叹:今生何求啊。他考上公务员,十年来平平庸庸。

这是钟君讲《幸福方法论——成长中的辩证法 》课时,经常讲到的一个故事。之所以讲这个故事,因为钟君发现大学生的一个共性——不看长远只看眼前。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研究,钟君接触了大量的公务员考生,尤其是大四毕业生。钟君发现,不少大学生受社会扭曲的价值观影响,自己的心态也扭曲了,“不少大学生更多关注车子、房子、位子和票子等外在东西,他们重表轻里、轻高重低、重短轻长……缺乏浪漫理想主义色彩。所以,不幸福。”给大学生讲幸福观,涉及哲学辩证问题。解决成长中的辩证问题,就得让大学生了解有意思的大道理。一谈起大道理,很多大学生都觉得空洞、无用,钟君也从大道理出发,也讲辩证法,却不把辩证法学术化、哲学化,而是讲故事,把辩证法通俗法,讲有故事的大道理。

通过这个故事,钟君要传递一个信息:从当下起要确立一个伟大目标,“调整自己的功利想法和心态,踏踏实实地把握好当下,努力奋斗,不在没努力的情况下想无聊的东西。”钟君认为,“不看长远只看眼前”反映出,大学生不知道“结合”,尤其不知道理想和现实的辩证结合。理想和现实的辩证结合,既强调理想,也反对把理想当现实,要树立一个长远而清晰的目标。

在谈“结合”时,钟君强调5个“结合”,除了理想和现实的辩证结合,还有: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结合、付出和收获的辩证结合、压力和动力的辩证结合以及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结合。

理论和实践要结合。而大学生要么完全理论化,要么完全现实化。比如,他们不知道——学历不等于学力,学历不等于能力。

付出和收获要结合。90后大学生大多独生子女,呈现出“只想享受不想付出”的特点,但是,电影明星曾志伟有一句经典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得。”这句话说明,现在不努力、不刻苦、不拼搏、不受罪,将来肯定要受罪的。

压力和动力要结合。要善于抖一抖背上的压力,把压力化为动力,“这样,你就可以摆平人生当中的很多事。”

内因和外因要结合。很多大学生不明白,总把问题归结于外部因素,“其实,还是自己没有做好准备。”

辩证思考问题,能看出事物的好与坏、利与弊后,大学生们也知道了事物的多面性,“看明白了,他们对未来会少些不实际的幻想,能保持一颗平和、平静的心。所以,就幸福了。”

一张图表说开

除了在课堂上讲授公务员考试《申论》外,钟君还通过微博、微信等与大学生们交流。有不少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向他诉苦,“有的人考公务员考两三年,有的人考了8年,他们的压力真的很大。不工作没收入,在家复习靠父母养,不成功遭人白眼,内心的纠结焦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社会问题。”钟君也发现,很多大学生不懂“两分法”——多角度分析问题,“有的偏执,比如,他们觉得只有考上公务员当官才好。”通过这张图表,钟君分析从政、从商和从学的利与弊,“至少让他们看到人生有不同的选择。”

待遇稳定、职业威望高、收入相对高(不含灰色收入)……这些是从政,即当公务员的好处。但是,当上了公务员,也有不利因素。在地方公务员岗位上挂职锻炼近两年,钟君深知其中的利害。干上公务员,是要用内心的自由兑换外在的自由,“这是我要给大学生们讲的道理。”因为公务员属于科层制管理,即听领导的,“但凡有一点‘追求’,就要时时刻刻观察领导的一言一行,完全没有自由,这是很典型的现象。比如,领导让你晚上加班,即使有天大的事,你也得兴高采烈,但是,内心极度不自由。”公务员也是一份劳神的活儿,本职工作只占个人精力的三四成,“更多精力要处理人际关系,对上、对下和对同事,必须处理好这三种人际关系,很费神,能处理好真的不容易。”

有的人一旦考上公务员,就幻想着当大官。其实,公务员的职业寿命相对比较短,“在基层,很多大学生一辈子也只混个科级干部退休。在县城,混到科级还不容易呢。”当不上科级的怎么办?而且“女45岁,男50岁就是公务员的职业天花板,等于赋闲了。20多年的后半生怎么度过?”当上了领导干部,心理落差更大,“上位时,家里车水马龙,而退了休清清凉凉。所以,公务员的边际效益不是一直递增,而是在一定阶段递增后,急剧下降,正如图表中的A。”

钟君发现,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踏实做学问、当学者,“他们觉得走从学这条路清苦,但是,仔细观察图表中的B线,会发现从学的人起步清苦,但人生的边际效益一直递增,越老越值钱,比如教授专家们。”钟君还不忘提醒大家: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

C线是从商路径,这群人自由——想干什么干什么,但是,人生不稳定,常常大起大落,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

篇2

通过调研,得到以下信息和数据:学历上,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生中非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约占到6%,这部分学生由于未经历正规的高校教育培养,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相对有一定的欠缺;本科所学专业上,录取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中本科为同一专业的仅占到调查人数的约24%左右,而且多分布在师范类大学,其它专业占到大约76%,既有学工商管理、法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英语、公共管理、金融等文科专业的,也有学机械、通信工程等理工专业的,这一状况在以理工为主的院校尤为突出;是否有工作背景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往届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大约占到调查人数的28%,这其中包括一部分在职就读的,也有一部分是已参加了工作,在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又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重新回归大学学习的。出现这种个人背景多样化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政策原因。我国政策规定,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员,既可以是本科毕业生也可以是专科毕业、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既可以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也可以是非普通高校毕业生(电大的学生、自学考试的学生等);既可以是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往届毕业生。[1]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也就来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大学;既有工作过的,也有一路学习考过来的。同时,教育部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吸引了更多的考研者。

2.学科原因。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与众多学科和专业本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诸多交叉之处。就其研究内容而言,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而它的理论和方法涉及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这些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客观上难以与其它学科较为清楚地“划界”。同时由于其知识体系呈现弱连贯性的特点,其它专业的学生转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较容易适应。[2]而且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一些设点较晚的以理工为主的高校生源较差,甚至有的还出现了“生源”荒。为了招到学生,不惜降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专业课的难度。这就使得一些专业水平不高,甚至一些以前从未涉足过该专业的人也能较容易考上。

3.个人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学历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上升,用人要求越来越高,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在不断递增。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看,有的希望继续深造,读完硕士读博士,这部分人本科一般是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或相近专业的;有的是希望通过读研在学识和能力上有更大的提升,适应就业的需要;有的是不喜欢本科时的专业或本科专业就业前景不佳、考研难度大,想通过考研改变专业方向或有助于未来的就业,如将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有的是出于工作上的压力和需要,如党政机关的公务员、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及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等;还有的是想逃离职业困境,如职业不理想、工作不如意,一时又无法通过重新选择职业解决,便选择报考就业面相对宽泛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个人背景多样化对人才培养的利与弊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个人背景的多样化对人才的培养可谓利弊兼有,但从总体上看是弊大于利。从利的方面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使他们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多向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在知识、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取长补短、文理融通。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专业,除了自身的理论范畴,还强调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这样比较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有工作背景的占比例较大,工作的经历使他们更珍惜学习的机会,更知道应该怎样学。特别是有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背景的,他们本身从事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到研究的突破点。从弊的方面看,一是由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来自电大或自学考试的学生或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专业知识基础或专业知识基础薄弱。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具有弱连贯性的特点,但那只是针对突击考试而言,从人才培养教育看,本科教育是大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一个阶段,如果只为考研才学习本专业的课程,这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不利的。硕士生的培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投稿邮箱:《教育现代化》杂志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培养专业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就需要前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融会贯通。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这部分学生专业自学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欠缺。二是在职硕士生主要是公务员和高校政治辅导员,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专业学习成了应付的差事。三是学生报考目的多样性,带来了学习背景、能力层次、学习态度和要求等的差异性,特别是读研不是自身的主动要求,而是迫于外界原因的那部分学生,不论其继续深造的初衷是回避就业压力,还是其它目的,很多人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以个人经济利益为中心的高薪水的满意工作,他们对读书或做学问失去浓厚的甚至是最基本的兴趣,虽然也面临毕业压力,也只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出现学风不正,混文凭现象。这些都影响到了培养的质量。

三、个人背景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合理选择

篇3

一、工科教育现状

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许多高校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建设却明显不足,在工科院校中表现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又要求“淡化”专业,大幅压缩专业课学时,使得本来教育资源就短缺的工科教育又失去必要的时间保障,这对我国工科教育造成很大的冲击。对工科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几个现象:

(一)“快餐化”趋势

工科课程包含工艺原理、设备技术、工程分析等大量专业内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与之相对的却是课程学时不断被压缩,使得课堂教学“快餐化”:课堂教学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进行着“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匆匆、浅浅、泛泛地满堂灌,学生慌慌张张地记、似懂非懂地听。课堂教学的“快餐化”,容易造成教与学的矛盾,极易形成枯燥、烦闷的课堂气氛,并且造成的学习高压还会增加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失去学习工科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实习、实践“快餐化”则体现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习,这种实习可以获得比书本具体一些的“原理想象”、“工程想象”,却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学类的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差[2],“快餐化”教学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快餐化”趋势在目前的工科教育中迅速蔓延,主要原因在于有适合其存在的土壤。首先,大部分工科学生没有兴趣长时间呆在课堂里听讲,甚至希望老师尽量少讲,只要期末考试能有个满意的分数就行。在这些学生看来,“结果”远比“过程”重要。其次,教师也多为完成教学任务,只要一门接一门地讲完就好,不问效果,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搞科研和写论文上。教和学双方似乎都从这种“快餐化”教育中得到满足,殊不知却无异于教师对教书育人使命的懈怠、学生对成才理想的放弃。这种背离高等教育目的的恶性循环将严重损害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积极应对工科教育“快餐化”趋势,有效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激发学生工科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二)“文科化”倾向

在通识教育模式的冲击下,过分“淡化专业”使得工科教育出现了“文科化”倾向。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以“通识为大,重博不求专”,许多专业课被思想政治理论、经济管理等相关的文科类课程所替代;专业课程内容“重文轻理”,多涉及专业发展概况,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则浅尝辄止;课程教育以阅读资料、分析文献、解答题卷等文科手段为主要方式,缺失实质性的工程教育。具体来说,由于教材、学时及教师等原因,许多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也被抽象化、肤浅化,多为笼统的工艺原理、公式原型、设备结构等“通识内容”,而本该包含的公式推理、工程计算、数据分析等重要内容却渐渐消失,使得学生常常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实践环节的弱化与形式化更加重了这种“文科化”倾向,学生往往只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课程知识,导致理论难以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也因此出现大量抄袭现象,使得作为学生培养质量重要衡量指标的毕业论文质量低劣。工科教育从内容到手段上的这种“文科化”,造成工程技术“空洞化”,并最终导致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难如人意。不可否认,现代工程需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如工程与资源、环境、经济、安全等的关系[3],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以从多方面综合评估工程的利与弊,但工程技术素质始终是核心,是解决问题的保障。因此,工科学生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文科知识,但工科教育本身不仅不能“文科化”,还应该精深化。

(三)“标准化”形式

随着高校纷纷“综合化”,许多工科院校正在或已经失去原来的特色和优势,工科教育也更趋“标准化”。高校以教学评估指标为标准,制定了一系列极为细致、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实施“标准化”管理。在课堂教学管理上,对教师、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式,甚至教室进行严格规定,不能轻易变动,否则就认定为教学事故。僵化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师不能灵活施教,只能照本宣科,而这恰恰是工科教育最忌讳的。法国的工科院校教学制度非常灵活,许多课程内容根据目前企业需求不断调整,且不指定教材,期间还会请企业的工程师来校讲学,这使得法国的工科教育始终切合实际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4]。在学生成绩考核管理上,我国高校也仍以考试为主,而且考试制度越来越严格和僵化,要求试题标准化、题库化,要求学生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最终导致教师成了“考题专家”、学生成了“考试机器”。教育应能解放思想、激发想象、开拓思维,工科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因此,灵活多元的教学体制与考核机制对工科教育而言,尤其重要。

二、工科教育改革建议

教育改革关键在体制,教育体制不改,教育改革难见成效。目前的体制是行政对教学活动干预过多、管得太死,大到政策,小到课堂,导致教育教学僵化无活力,难以引起师生共鸣,进而导致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因此,教育要改革就必须实行政教分离,即:行政不干预教学,行政为教学服务。工科教育改革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

(一)工科教育模型建设

高等学校对学科教育长期采用统一管理模式,基本没有考虑学科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没有针对性,这种“标准化”给工科教育造成很大困扰。因此,应改变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由各学科教育专家组根据本学科发展实际,单独设立教育模型,为该学科教育指明方向。工科教育需要有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的新的教育模型,专门针对工科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而设计的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型可供借鉴[5]。CDIO模型的优势在于从工程实际出发,认为工程师需在工程组织(即团队环境)里工作,参与实施工程过程(构思、设计、实现、运作),为工程开发做出贡献。工科学生除了必备的学科知识和专业业技能外,还需要有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该教育模型旨在让学生通过这些能力的训练,进而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进行CDIO实践,最终成为高水平综合性工程技术人才。探索和开发出类似CDIO、符合我国工科教育实际的教育模型已是势在必行,它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工科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课程体系改革

工科教育模型是教学改革的基础,课程体系是教育模型的具体反映,课程体系改革应当按照教育模型结构的要求进行。目前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对于培养高水平综合性工程技术人才而言,这样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弊端。在基础课部分,一些课程的学时占据总学时比重偏大,大量的教学投入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有些课程开设宜少宜精,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如讨论、对话、竞赛等进行补充,让学生自主设计、自由发挥、自我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最终实现自觉学习。在通识课部分,课程又多又广,学生选课漫无目的,很多学生选课和学习都很随意,只是为了轻松获得学分,素质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通识课也应按培养素质模块进行划分,要求工科学生在最需要的素质模块里选课,并对学分做出相应规定。这样既有引导,又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效果会更好。在专业课部分,课程设置仍然多且窄,而工程设计与实践少,必然导致工科教育“快餐化”与“文科化”。因此,专业课程设置仍需按专业素质模块划分,要体现工程整体性与通用性,增加工程调研、设计、实践等内容,基本类似CDIO大纲。总而言之,课程体系要体现全面素质培养,既要有大工程的通用性,又要有具体的专业性;既有引导,又给予充分自利,消除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

(三)教学模式改革

教育重在施教。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基础,而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成功施教的关键。目前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和僵化,固定程序的教学“标准样式”,与现代教学理念相悖,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和学习疲劳。而所谓的“灵活”,是指在教育理念、原理的指导下,根据课程实际需要,从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灵活设计,制定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简单易行的教学结构,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完成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生动活泼、教学共鸣的整个教学过程。灵活的教学模式使课程教授具有灵活性、针对性、交互性、新鲜感及层次感,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丰富学生自我体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要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需要智能运作、灵活应变,不是机械地拼接模式,也不能简单照搬。凡是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能提高学生学习力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融入到教学模式中去。

(四)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工科教育关键在实践。但由于学校经费、资源有限,工科院校实践课程少、实践条件差成为普遍现象。要保证工科教育改革取得实效,需要学校大力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实践教育机制。第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6]。企业是最好的教学实习基地,但企业为保证其生产和管理体系能顺利运行,不愿被学生实习所打扰,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实习就成了必然。要改变这种“快餐化”实习,需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使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并从中受益;同时学生能深入实践,切实提升业务能力。第二,开展多类型、多级别的竞赛活动,丰富学生创新、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广大工科学生广泛参与各类专业竞赛,既可扩大专业影响,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成就感。第三,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使学生及早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其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独立思考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