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5: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七年级综合素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 单纯雌激素疗法。此种疗法适合已切除子宫或不需要保护子宫内膜的女性采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雌激素分为天然雌激素(如戊酸雌二醇片等)和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如己烯雌酚、乙炔雌二醇等)两种。天然雌激素具有符合人体生化功能、对肝脏影响小等优点,适合长期需要补充雌激素的患者使用。以戊酸雌二醇片为例,其使用的方法是:每次服1片,每天服1次,连续服用21天为1个周期。患者每服完1个周期后需要停药6~7天,然后再开始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治疗。由于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其副作用较大,所以单纯雌激素疗法一般不使用人工合成的雌激素。
2 单纯孕激素疗法。此种疗法适合处于绝经过渡期的女性采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孕激素分为天然孕激素(如黄体酮等)和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如安宫黄体酮、妇宁片等)两种。由于天然孕激素只能通过肌肉注射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临床上常用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安宫黄体酮为例,其使用的方法是:每次服2―6毫克,每天服1次,连续服24~26天为1个周期。患者每服完1个周期后需要停药4~6天,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周期的治疗。采用此疗法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和肝功能的检查。
3 雌-孕激素联合疗法。此种疗法具有防止子宫内膜发生过度性生长的作用,适合有完整子宫的女性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疗法的用药方法是:先服用雌激素(如倍美力),每次服0.625毫克,每天服1次,应连续服用25天。在服雌激素第16天的时候再开始加服孕激素(如安宫黄体酮,每次服2~6毫克,每天服1次)直至第25天。患者分别服完25天的雌孕激素后,需要停药4~6天,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周期的治疗。采用此疗法治疗的患者,约有97%的人会出现撤药性阴道出血的症状(这是一种用药的正常反应,说明此疗法已成功地在患者体内建立了人工生理周期)。患者若连续采用此疗法治疗3个周期后仍不出现撤药性阴道出血的症状,则可停用孕激素或改用其他疗法进行治疗。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56-01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 激素替代治疗 比较分析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医学的发展,如何提高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状况,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成为医务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我院门诊自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间本文收集了39例自愿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患者,与同期的40例不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9例,均为患更年期综合征的城镇妇女,年龄40-49岁,平均45.5岁。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其中39例患者自愿接受替代治疗为治疗组,40例患者不愿接受替代治疗,仅接受一般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详细追踪随访。
1.2 治疗前评分标准 见表1。按Kupper评分标准,对更年期综合症患者进行评分:治疗组40-51分、20-39分、0-19分分别为12例、18例、9例;对照组分别为13例、16例、11例。
1.3 治疗方案
1.3.1 替代治疗组治疗方案 倍美力0.625mg/次,1次/d,服药28天,第7天起同服安宫黄体酮10mg/次,1次/d。
1.3.2 对照组治疗 据不同症状对症治疗。头痛、头晕、焦虑、失眠者,给予安定2.5-5mg,每日1次口服,或口服眠尔通100―400mg,每日2~3次,可同时加服谷维素10―20mg,每日3次,以达镇静、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可针对患者症状服用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A及E。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用药治疗3个月,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kupper评分标准统计,结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改善者29例,有所改善者8例,无变化2例;对照组明显改善者10例,有所改善者13例,无变化者17例。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 讨论
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中生殖内分泌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更年期由于雌激素的减少,产生了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妇女的身心健康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能通过自身调节及适宜的保健则能顺利度过更年期,否则就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及时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雌激素可改善低雌激素所致的阴道干涩、烧灼、疼痛及精神神经症状,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可刺激成骨细胞,本组39例替代治疗组更年期综合症明显改善率74.3%(29/39),有所改善率20.5%,而无变化者仅5.2%,对照组则分别为7.5%、15%及7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激素替代疗法 更年期 倍美力安宫黄体酮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2月有更年期症状的健康妇女,均无使用性激素禁忌证,近3个月来用过激素类药物,停经时间≥0.5年;年龄35~64岁,平均54.88±5.66岁;绝经时间2.5±2.08年。筛选条件为自然绝经妇女、子宫完整、血促卵泡激素(FSH)>40IU/L,雌二醇(E2)<20ng/L。
方法:药物采用雌、孕激素连续序贯治疗方案。患者每日口服倍美力0.625mg,28 天为1周期,于每周期19~28天加用安宫黄体酮4mg/日,共计3个周期。
检查与评估:用kuppennan改良评分法来评估更年期症状的严重程度[1],潮热出汗4分,失眠、烦躁、焦虑各2分,睡眠中断、心悸、疲倦、紧张(神经过敏)、情绪抑郁、躯体痒感和痛感、易哭、注意力不集中、阴道干燥、减退、痛各1分。每种症状的评分程度分别乘以0、1、2、3后计算总分。满分为63分。每月评分1次,自身对照。安全性评估:用药前后行一般身体检查、妇科检查及宫颈防癌涂片检查、乳腺检查。所有患者用药前后均行阴道B超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激素测定及血脂测定。
统计学方法:实验室检查及更年期症状总评分采用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各症状评分采用配对符号秩检验。
结 果
更年期症状的变化:120例妇女服用倍美力后,更年期症状缓解明显,服药后3个周期kupperman评分总分分别与服药前总分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
子宫内膜改变:120例均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3周期的25~28天行阴道B超及子宫内膜活检,其中子宫内膜厚度由用药前2.5±1.90mm增至用药后的4.75±1.98mm,平均增厚2.25mm(P<0.01)。用药前为增殖期10例,仅有少许内膜组织而无法诊断的15例,未刮出内膜组织的95例,用药后内膜病理结果为增殖期16例,有内膜组织但无法诊断28例,未刮出内膜组织76例。
不良反应:用药前120例患者体重为57.30±6.50kg。用药后为58.40±6.42kg,平均增重1.10 kg(P<0.01)。120例患者用药后阴道出血量多4例,中量8例,少量36例,点滴状32例,无出血40例,总出血率为75%,其中多量及中量出血占10.00%,出血时间3~7天,多出现于使用安宫黄体酮后,用药前后乳腺均无明显增生,32例有轻度胀痛,血压无明显改变。
用药前后生化指标比较:用药后LDL-C轻度下降,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HDL-C在用药后明显上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倍美力对冠心病的发生可能有预防作用。
讨 论
本组服用倍美力后,更年期症状均明显好转,在服药1~3个月后,kupperman总分与用药前相比分别下降了15.21%、55.37%、74.92%。尤其是控制潮热出汗方面,作用尤为明显。用1个月后潮热症状评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即有显著性能(P<0.01),80%患者在用药1~3个月潮热症状完全消失,20%症状虽未消失但也明显减轻。服药后FSH显著下降,E2水平显著上升,并达到生理水平,约为70.06ng/L,略高于文献报道水平[2]。用药3个周期所有对象围绝经期症状均达到有效缓解[3],说明倍美力作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替代治疗药物疗效显著。
对子宫内膜的影响:虽然本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厚度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但用药后内膜平均厚度<5mm(4.67mm),且内膜活检病理结果与用药前相比也无明显改变,未发现子宫内膜增生改变,说明倍美力对于宫内膜无增生作用。
对血脂的影响:冠心病在绝经后发病明显增加,是绝经后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已证实血清中总胆固醇(TC)增高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HDL-C升高可保护冠心病的发生,LDL-C升高则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120例患者用药后LDL-C轻度下降,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HDL-C在用药后明显上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倍美力对冠心病的发生可能有预防作用。
不良反应:本研究中,主要不良反应是阴道流血,这和周期性使用孕激素引起内膜剥脱出血有关。雌激素治疗能缓解更年期症状,但也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所以需定期加用孕激素。阴道出血能给卵巢早衰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安慰,而对绝经后的患者,却影响其接受性。本研究有32例有轻度胀痛。胀痛与孕激素大量进入血液,使组织容积增大,细胞内水分增加,刺激乳腺神经末梢所致。所以,今后在治疗中,应尽可能使剂量个体化,以减少不良反应,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调理:要了解患者的诱发因素,针对性的予以解释和安慰,说明更年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是暂时的、可以调整治疗的。开导其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克服更年期症状的信心,使其消除紧张,并根据其心理状态给予分析、解说、暗示等。同时嘱其亲友应“谦让”,不可与其争强斗胜,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精神正常;并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一定量的文体活动,如太极拳、下棋、养花、练习气功、健身操等,以转移情绪,陶冶心情,锻炼身体有助于机体处于正常状态,利于身体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岳灵英.性激素替代疗法98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50.
【关键词】 雌激素替代疗法;倍美力;更年期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
更年期指妇女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生理转化时期,介于40~60岁之间[1]。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在此时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躯体症状的综合征[1]。目前临床上对该病尚无安全、特效的治疗手段。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近期疗效较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参考相关文献[3]制定如下标准:
1.1.1 诊断标准 ①年龄40~60岁的妇女;②主要症状:潮热出汗;③次要症状:失眠、烦躁、心悸、眩晕、疲倦乏力、障碍、腰痛、泌尿道感染、反复阴道炎等;④内分泌测定可有雌酮(E1)、雌二醇(E2)降低,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增高。具备上述①、②、③项,参考④项即可确诊。
1.1.2 纳入病例标准 凡符合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肾阴虚且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可作为试验病例纳入。
1.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40岁以下或60岁以上者;②中医辨证不属肾阴虚者;③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等系统性疾病者;④临床症状由其他疾病引起的;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4 脱落(退出)病例标准 对已被纳入本研究,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者,作为脱落病例:①受试者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服药治疗;②使用其他影响疗效判断的药物或方法;③受试者不愿意继续进行临床试验,主动提出退出者。
1.1.5 终止试验标准 如半数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试验中发现治疗效果太差,甚至无效,不具有临床价值,应终止试验。
1.2 试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所有病例均进行依从性监督,并严格控制各种可变因素,以防止对疗效观察造成沾染、干扰和误判。
1.3 干预措施
1.3.1 治疗组 ①西药治疗:谷维素10 mg,3次/d;维生素B610 mg,3次/d;VitE 50 mg,3次/d;钙尔奇D(苏州立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粒/d;失眠者给予安定2.5 mg,睡前服。雌激素替代治疗(HRT):倍美力(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月经的第7天开始服药,1次/d(0.625 mg),连服21 d,后5 d加服安宫黄体酮4 mg,2次/d。② 中药治疗:浓缩六味地黄丸(河南宛西制药厂生产),8丸/次,3次/d。
1.3.2 对照组 除不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外,其他同治疗组。
两组病例均治疗3个周期(中途得到治愈者可停止治疗)后评定疗效。在治疗过程中,不得使用其他与试验用药功效相似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症状观察 按改良Kuppermen法[3]进行评价。主要观察潮热出汗(记4分)、失眠(记1分)、烦躁(记1分)、心悸(记1分)、眩晕(记2分)、疲倦乏力(记1分)、障碍(记2分)、腰痛(记1分)、泌尿道感染(记1分)、反复阴道炎(记1分)等症状。按无、轻度、中度、重度进行分级,分别给予0、1、2、3分,每项最后得分=指标×强度。
1.4.2 疗效观察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参考文献[4]制定如下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Kuppermen积分减少≥95%,理化检查恢复相应水平。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Kuppermen积分减少≤95%、≥70%,理化检查基本恢复相应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Kuppermen积分减少≤70%、≥30%,理化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理化指标等与治疗前相比无好转或恶化,Kuppermen积分减少不足30%。
1.4.3 观察时间 按《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原则制定统一病例报告表,治疗前及每治疗1个周期后各记录1次。
1.5 统计分析 总体疗效同时采用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和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pn,PP)。有序分类资料(等级资料)用U检验(M-W检验),计量资料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方差齐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双侧检验,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的统计分析委托专业统计人员独立完成。统计软件用SPSS 13.0 for Windows。
1.6 伦理学要求 本试验遵循赫耳辛基宣言和中国有关临床试验研究的法规,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审批后方可实施,入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全部病例来源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门诊患者,共70例,因剔除和脱落8例,实际有效病例62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见表1)。在剔除和脱落的8例中:治疗组3例,其中1例未完成治疗而失访,2例依从性差予以退出;对照组共5例,分别为2例因缺乏疗效退出,2例失访,1例依从性差退出。
2.3 两组病例治疗结束后Kuppermen积分比较(PP) 见表3。
从表3可见,治疗组经3个周期治疗后Kuppermen积分为8.10±2.96,对照组的症状积分17.30±5.18,两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安全性评价 临床观察中,治疗组未发现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雌激素替代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也称围绝经期综合征[5]。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5]。围绝经期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5]。由于这一时期妇女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月经不规则、烘热、潮汗、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等[6]。
近几十年来,妇女平均寿命延长,到2000年我国已有1.2亿人口步入60岁以上的人群行列[1]。流行病学显示约有75%的妇女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更年期综合征,其中又有5%~20%妇女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及生活,需药物治疗。雌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对本病有较好的效果,但长期应用可能带来某些并发症。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即是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结合中药治疗,发挥中西药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倍美力(Premarin)是一种从孕马尿中提取的天然类固醇雌激素,美国于上个世纪40年代即开始用于绝经期妇女的治疗。药物分析表明:倍美力含有50%~60%硫酸雌酮和20%~35%硫酸乙烯雌酮,0.625 mg的倍美力效能相当于1.2 mg的硫酸雌酮或2 mg的戊酸雌二醇[7],而且倍美力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及LDL的浓度而升高HDL的浓度,从而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7]。该药在国内上市已有近10年的时间,因其能有效地缓解围绝经期的相关症状,作为HRT药物被广泛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中医学认为,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弱,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月经将断而至绝经,生殖能力降低而至消失。此本是妇女正常的生理变化,但有些妇女由于各体差异及生活环境等的影响,不能适应这个阶段的生理过渡,使阴阳二气不平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从而出现一系列如月经紊乱、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等证候[8]。中医学认为本病以肾虚为主,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临床上以前者多见,治疗上宜滋补肝肾[8]。六味地黄丸与二至丸均为补阴之品,二药相须,可增强滋养肝肾之效。
本研究35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药及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显示经1个周期治疗后,潮热汗出症状减轻,治疗3个月后,所有症状均明显改善,Kuppermen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在总体疗效、改善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倍美力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效。35例患者共计101个服药周期中无明显不良反应,仅有6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轻微胀痛,可见该药不良反应少,且为口服,给药方便,大大提高了患者对该药的接受性。
雌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各种症状,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33-123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1997:3-4.
3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组.女性生殖内分泌性激素补充疗法.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84-90.
4 郑晓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6-248.
5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9-352.
6 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33-1238.
7 王良岸,吕超.倍美力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广东医学,1996,17(9):598-600.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步长稳心颗粒;尼尔雌醇
[中图分类号] R271.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b)-042-02
更年期综合征是因为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的更年期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绝大数妇女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为提高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状是临床医师乃至整个社会的目标。临床上常以各种雌激素制剂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笔者应用步长稳心颗粒(简称稳心颗粒)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0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7月~2008年6月我院中医门诊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104例,全部为女性,年龄42~55岁,平均(46.16±2.86)岁,病程5~15个月,治疗前6个月内未用过类似的药物,无心、脑、肝、肾器质性病变,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子宫附件、乳腺彩超均正常,诊断标准参照乐杰等主编《妇产科学》第四版[1]。治疗前两组在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药物
步长稳心颗粒,国药准字Z10950026;国产雌三醇(尼尔雌醇)2 mg/片。
1.3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疗程12周。同时服用尼尔雌醇,每两周1片,连服12周。对照组52例,单用尼尔雌醇,每两周1片,疗程12周。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
1.4临床疗效评定
①显效:失眠多梦、胸闷、心悸、紧张焦虑、潮热多汗、烦躁易怒、头痛头昏、疲乏、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减轻程度大于80%;②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减轻程度大于50%以上;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61.54%,稳心颗粒加尼尔雌醇组明显优于单用尼尔雌醇组(P<0.01),尼尔雌醇组6例用药1个月后症状加重,其中4例加用稳心颗粒有较好疗效,有效及显效率高达66.67%(4/6)。治疗组患者对失眠多梦、心悸、胸闷、紧张焦虑、烦躁易怒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潮热多汗方面两组均有明显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头痛头昏、疲乏、关节疼痛方面因资料少,无法统计。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副作用
治疗组52例中有1例出现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1例乳腺增生,症状较轻未作特殊处理;对照组52例中有3例出现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3例乳腺增生,均作对症处理。两组病例在用药后分别作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3讨论
更年期是女性从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在更年期可因卵巢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约1/3的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不出现症状,2/3的女性则可出现临床症状[1],而有10%~15%的妇女因症状较重而需要治疗[2]。
用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上已有广泛的报道和定论。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雌激素应用周期较长,一般需要数月至一年时间,起效较慢[2],而且有些躯体症状不能完全改善,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3]。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多为气血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故主张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定悸复脉、镇静安神、改善失眠为治疗目标。稳心颗粒是国家批准生产的第一个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甘松能益精壮骨,含有缬草酮,具有膜稳定作用,阻断折返,达到治疗心悸等的作用。三七、黄精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脑血管的血流。党参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降低全血黏度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诸药伍用可益气养血,定悸复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脑血流量,增强心肌收缩力,稳定神经功能,且对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对104例患者的治疗研究发现,稳心颗粒加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总有效率达84.62%,症状改善明显,且毒副作用小,但本文研究的病例不多,有待扩大病例数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乐杰,王世阆,卞度宏.妇产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2-344.
[2]张惜阴.妇产科诊疗常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