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联网技术就业范文

物联网技术就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5: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物联网技术就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物联网技术就业

篇1

目前,高职学生就业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的现象。(2)高跳槽率,频繁更换就业岗位。(3)对自身发展茫然,缺乏工作中必要的自我发展。造成以上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高职学生对企业文化缺少了解,缺乏感性认识,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高职学生在获取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2)缺少高效率、全方位、立体式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导致学生盲目就业,难以找到真正符合自己专业技能的工作。(3)高职学生不能准确的进行自我职业定位,同时缺少十分专业的职业测评机制,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水平不高,致使其在工作中难以找到前进的方向,严重影响学生自我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对高职学生就业质量服务

2.1构建全国通行的就业指导服务网络平台

围绕高职学生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需要,完善平台各个模块的功能,优化平台运作和软硬件系统,统一各外来平台的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库开发整合社会用人单位资源,通过线上就业指导服务,推进对高职学生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开展个性化深层次服务,增强平台的吸引力。开展就业指导咨询,线上答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逐步引入专业化服务。学生可根据就业信息指导,了解最新就业政策,有助于确立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平台提供的就业信息权威、针对性强、可信度高。运用物联网技术,就业平台的动态信息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甄别,将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薪酬等重要信息涵盖其中,能满足高职毕业生个性化、多样性的就业信息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就业平台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进行自我职业定位。平台根据以往毕业生的去向进行跟踪,实现就业反馈,以便保证就业指导的实效性、科学性。

2.2建立高职学生与不同类型企事业单位的互动交流平台

为满足高职学生的不同个性化需求,可建立学生与不同类型企事业单位的互动交流平台。高职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个人爱好,自主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互动交流,根据平台给予的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可有效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营造自助互动的就业氛围。根据以往高职毕业生就业受诸多方面因素限制的状况,在物联网技术下,用户可与企事业用人单位进行及时自主互动交流,丰富毕业生用户的择业领域,提高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自由度,能充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进行自主就业,有效改善以往出现的高职毕业生盲目择业,对未来工作没有明确方向以及高跳槽率等现象。

2.3提供系统性的就业信息查询业务

利用物联网技术将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事业单位紧密联系起来,由此达到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效果,实现高职毕业生与其自身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衔接的紧密性。构建系统的就业信息查询业务,毕业生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修改口令、查看留言、查看专业及非专业的招聘信息、修改个人资料、查看重要通知、查询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查询用人单位录用信息、查询所报单位统计、查询面试时间地点、查询近期单位面试报名情况等功能。让毕业生用户及时咨询到最新最权威的就业信息,缓解高职学生获取就业信息受限状况,增强高职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及感性认识。

2.4开发职业测评系统

为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由此开发职业测评系统。选取目前最科学、最准确、最实用的测评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基本性格、基本素质、心理特征、职业性格、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六大方面的测评,能准确记录学生测评结果,能详细统计分析学生测评情况,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准确有效的职业定位,在物联网技术下,开发职业测评系统,全方位高效率的对高职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能够有效节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还能有利于满足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保证用人单位能够应聘到专业的适合本单位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有效的职业定位,能使用户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就业方向以及适合自己的工作,节省了毕业生的就业时间,及时的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紧密结合起来。

2.5有效促进我国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发展

物联网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就业质量服务平台,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有效结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高效、全面、优质的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我国近几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也成为社会的焦点。本平台能够根据毕业生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并提供大量的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便于毕业生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缓解了我国出现的毕业生就业率低,高跳槽率,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有利于改善我国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矛盾,直接促进我国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发展,为国家创收做出重大贡献。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技工院校 物流专业 发展策略

一、前言

从目前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情况来看,主要存在针对学生素质的理论研究不够,学生逻辑思维没有得到有效拓展、学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校企合作有待加强等几方面问题,制约了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在物联网技术下对技工院校的物流专业发展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有效地提升物流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针对学生素质的理论研究不够,学生逻辑思维没有得到有效拓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上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素质及创造性思维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在不断地增大。但是,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没有结合市场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理论研究,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有效的拓展,进而影响到物流专业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

从目前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其存在着应用程度较低的问题。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校不重视物联网技术,进而没有引进物联网技术;此外,资金不足导致学校无法大量购买物联网相关的设备,从而影响到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办学质量,长此以往也会阻碍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校企合作有待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技工院校对学生的就业也越来越重视。技工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不仅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同时对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也有着一定的作用[3]。而从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再加上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足,对物流行业的操作流程了解不够深入,造成学生所学习物流专业知识不符合物流行业的人才要求,从而影响到技工院校物流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

三、基于物联网技术下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策略

传统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也是阻碍技工院校物流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改进措施,会影响到物流业的发展。在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下面笔者主要从深入改革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完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深入改革教学方法

陈旧的教学方法将会对物流专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因此,为了确保学生的良好发展,应深入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在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方法应不断改革和创新。应用现代化物联网技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以及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应改进物流专业的教学形式。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推进了物流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应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学习,如,无线射频识别、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物流管理软件等,这对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就业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在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新技术,而在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作为支持。因此,应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引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流装备的发展。此外,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主题演讲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切实有效地完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到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就业发展,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应切实有效地完善技工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应关注物流业前沿技术,并将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化繁为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技工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应摒弃传统物流专业课程的枯燥教学内容,凸显出线射频识别、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物流管理软件等新型物流模式的地位,加强学生对新物流技术的了解和学习。其次,应强化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应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养,主要包括以礼貌待客、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保证客户的服务质量、诚信、环保意识、节省能源等,应将其融入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中,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各方面意识。

(三)加强校企合作

在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校企合作显得更加重要,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推动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所谓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共同合作,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首先,应拓宽渠道,打造校企合作的新道路。就现阶段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分析,主要合作模式包括实验设备附带的合作服务,即设备使用、教师培训等以及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专业人才,还有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建设实验室、校企合作基地。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实验室、校企合作基地等。在今后还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研究中心,联合开发实验设备及实验教材,订单式培养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专业人才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不断地创新理念,推动校企合作新发展。如,监理物联网产、学、研的联盟,使物流专业有着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对学生素质的理论研究,切实地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技工院校物流专业实际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素质的理论研究,切实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的专业素质应以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主,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人才有哪些方面的需求,进而结合物流企业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素质的理论研究,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培训、日常训练的方式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

技工院校物流专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积极引进各种物联网设备,以供学生的学习之用。此外,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应该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通过合作的方式办学,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物联网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促进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良好发展。此外,在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之后,应鼓励学生高质量地使用相应的物联网设备,进而将物联网设备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最佳的应用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推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物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如人才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这给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通过本文对物联网技术下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研究,笔者主要对传统物流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几方面不足展开分析,也提出了在物联网技术下如何发展物流专业,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希望能够为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启发,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边金良,彭霞,刘焱.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1).

篇3

同时,作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步向校企合作模式靠拢,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校企合作模式和物联网应用技术总体起步较晚,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育尚不成熟。

针对国内外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可知,国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合作模式推广力度及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的研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在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需要全面落实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以实现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1.1国外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最早起源于1903年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推行的“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随后在1906年推行“工学交替”这一典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后来美国安提亚克大学又在1921年全面提出合作教育模式,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呈现全球发展趋势,受到各大高职院校的欢迎[2]。

当前形势下,国外主要存在企业访问模式、与企业合作创办新型的职业学校模式、“双元制”模式以及企业―职业教育契约模式四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企业访问模式是指学生借由对相关企业的走访,掌握企业生产及业务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将来的就业机构和岗位。企业访问模式多见于日本,许多职业学校配备有专门的企业信息室和专业指导老师,帮助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的采集、被访企业的选择、被访企业的联络、企业访问计划的制定、企业现场访问的记录以及访问结果的反馈等各项企业访问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与企业合作创办新型的职业学校模式是指通过政府的发动号召,企业主动参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学校联合举办职业培训学校和机构,进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专业技术型人才,该类人才培养模式于1988年在英国城市技术学院开始实施,发展至今已在英国大多数职业学校中取得卓越成就。

“双元制”模式是指学生在职业学校和企业两元之间同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训,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双元制”主要应用于德国、印度等国家,要求学生在职业培训学校学习两年,随后在企业实训一年,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和职业经验的双重收获。企业―职业教育契约模式是指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工商协会等组织经协商签订契约,约定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此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见于美国,主要有波士顿教育协定和底特律契约两种形式,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经由专业全面的考核制度得以确保。

国外四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如下表1所示。

从上表可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才能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对于国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言,需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认识到我国与国外在政治经济制度、传统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参考借鉴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势,取长补短,深入进行国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建符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

1.2国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对来说,国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改革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末国务院才开始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3]中明确提出进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有订单式、校企联合式、工学交替式、产学合作式以及校企互动式等五种高职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1、订单式模式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提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订单,随后高职院校依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规格、数量进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特殊培养,保证培养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达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其中,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订,以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方面的实际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2、校企联合模式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常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办班的一种办学形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企业与学校成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的责任承担方和利益共享方,双方共同出资、共同建设。

学校获得企业办学经费及师资支持,同时企业获得符合自身人才规格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校企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

3、工学交替模式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是指校企双方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逐步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学校的每一个专业不可能都建立良好的校内学生实践基地,而企业又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校企双方就牵手订立协议,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在校接受理论知识与初步的技能培养,更高一些的实践技能培养由企业来承担。

4、产学合作模式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合作”培养模式,是由企业直接进驻学校,通过企业的生产让学生在学校零距离接触生产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通过“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学校获得企业资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师生可以通过观摩生产过程和接受技术人员的指导,接触并学习企业生产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

5、校企互动模式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互动”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企业主动接受学校师生实践、学习的一种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借由校企双方主动参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识,保证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资源得到满足的同时,符合企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中,不同的院校依据自身发展的传统、优势和需求,都在探索合适的合作模式,有的院校在实践中并不局限于一种合作模式,而是多种合作模式的组合融汇,以期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高职校企合作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有待提升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中,由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起步较晚,企业并不愿意全面主动地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企业技工人才的补充。同时,高职学校由于自身办学水平有限,企业基础服务能力不够,企业和职业学校双赢的合作目标难以实现。

2.2高职校企合作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长久性有待加强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通常借由政府、学校和企业(包括行业)的综合实情考虑进行相关制度的建设,进行自身和彼此间结构的完善和调整,强化各参与方的合作意图,确保合作能力的提升、合作过程的规范、合作结果的监督,进而保证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稳定、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由于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相关制度建设的保障和约束得不到满足,校企合作体系构建中的非制度因素过多,合作关系十分脆弱,难以承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因为不愿承担太大的代价而随意退出合作,给对方造成损失,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持续有效开展[4]。

2.3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性有待强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已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对成功实践经验总结推广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仍然没有及时跟进,对于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研究、发展趋势研究、动力机制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体,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新技术专业建设中能否长期合作,合作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合作中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机制、激励导向机制和科学评价机制,是当前校企合作中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建立法律保障机制,才可使校企合作双方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教,使双方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可以激发和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可以衡量校企合作的成效,对校企合作中的各环节进行反馈和改进[5]。

3.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为确保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效益的全面发挥,专业建设负责人需要进行企业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的专业分析,根据物联网专业的实践特性要求,在综合考虑感知、传输、网络、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添加专业拓展类课程,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覆盖知识面广、应用产业链长、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要尽可能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尽可能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国际视野,尽可能消除与关联专业之间的障碍,消除与国际物联网技术之间的差距,以此进行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6]。

3.3统筹建设人才培养团队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效益的发挥,主要在于人才培养团队的统筹建设,要求相关工作者注重物联网高端人才的引入,构建高技术、高含量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同时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强化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的建设,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配备建设,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以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为重点,实行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多元化评价,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效益[7]。

3.4加大实训平台建设力度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效益的发挥,还在于企业实训平台建设力度的加强,确保校企合作中企业与学校的主体地位,深入促进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力度,强化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力度,要求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从技术和资金两方面加大人才实训平台的建设力度,配备优质的培训技能教师以促进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以资金和设备等形式的支持优化学校培训资源的配置,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顺利开展[8]。

3.5全面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于物联网新兴产业的不稳定成长性和发展前瞻性,需要普及学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全面性,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要求的无缝对接,实时监测跟踪新兴产业技术的动态发展信息,建立全面完整的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体制,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最大效益,最大程度上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9]。

篇4

摘 要: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将推动连锁零售业物流运作管理模式的变革,本文从共同物流与物联网两个方面对连锁零售业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物联网;连锁零售业;共同物流

一、有关共同物流的研究现状

Fawcett(1996)、Refik(2002)提出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企业主体通过联盟合作等方式构建共同物流体系满足其区域内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通过构建的共同物流体系的开展共同物流服务,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区域内物流资源整合优化,达到物流资源的最佳配置,充分发挥其物流资源的效用,与此同时,共同物流的实施还能达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效果,有利于与社会、企业达到协同发展。

波弗尔(2005)认为共同物流的构建应该是突破传统物流节点、企业、行业的界限,运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组织方式对整个供应链的角度甚至是整个全社会进行物流管理。Sink(1997)、Toni(2001)认为通过共同物流的实施在减少物流劳动资源的投入的同时实现其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目标。

国外学者对连锁零售业的共同物流也开展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其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连锁零售业共同物流的发展模式方面,如连锁零售企业如何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物流联盟开展物流合作、建立连锁零售也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或平台、实施上游供应商管理库存或联合库存等管理模式等。Ploos van Amstel、Da-vid Farmer(1990)探讨了零售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建立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开展物流服务的模式,此种模式可以看作是零售业领域共同物流的雏形。Patricia J.Daugherty等(1996)认为一体化物流服务的提供在有效降低物流服务成本的同时还能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有利于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实施。随后,Jan C.Fransoo(1992)等学者从企业开展一体化物流服务有利于推动工商企业的发展方面开展系列研究,Huan NengChiu(1995)为有效开展零售企业的物流一体化实施,组织开展了针对40多家台湾零售企业的物流调查。Gensh-eng(Jason)Liu、George D.Deitz(2011)也通过对262个调查样本的分析与研究,探索了制造企业物流一体化的实施。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其研究的重点主要为微观层面的零售业与制造业“一体化物流”的实施,而对于政府层面的宏观管理与调控、推动方面研究较少。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对于共同物流的研究,如王之泰(1995)最早对共同配送进行了定义:同配送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同时,以湖南商学院黄福华教授领衔,单圣涤、周敏、袁世军、欧阳小迅等为主要参与者的研究团队自2007年开始专注于共同物流的研究,利用共同物流相关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中部地区零售企业城乡协调发展、城市群发展、湘江水系农产品、东北亚物流、湖南省农产品、中部地区商贸业、中小零售企业、环洞庭湖水运共同物流等领域的共同物流发展战略、模式、对策的研究,是进行共同物流研究面最广、最深的一个团队,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学者进行相应研究:李元(2007)、覃雅兰(2008)、于欢等(2011)、马茵(2012)从区域的角度研究了共同物流的实施意义与措施;彭志群等(2007)研究产业集群的共同物流方案的选择问题;倪玲霖等(2009)提出了共同物流实施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胡亚特等(2009)探讨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共同物流模式;富立友等(2011)研究了制造企业共同物流网络运行中“库存-运输”费用和利益分配问题等。

当前关于共同物流运作模式与体系的研究以零星、零散的研究为主,缺乏系统的研究;且并未从政府、行业组织、物流企业三个层面分别研究。

二、有关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物联网是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早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就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物联网的研究逐渐明朗起来,最典型的解决方案有欧美的EPC系统和日本的UID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都是最先在物流管理领域得到实践、应用和发展。物流管理行业是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的重要领域。在我国,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践建设阶段,近年来,有关物联网的技术在某些领域得到初步应用,如农产品溯源、智慧停车场、智能医疗等,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前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研究比较多的有:RFID技术在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信息自动采集,仓储应用,港口应用,邮政快递等应用;GIS,GPS,GSM三项技术在物流运输、配送与快递服务等方面的应用等。

三、小结

综上所述,有关共同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城市群)、行业(中小零售企业、农产品为主)等领域;共同物流实施的对策主要以政府、企业的层面以管理的视角进行研究,而从技术层面,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连锁零售业共同物流的研究尚属空白,而当前物联网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及在相关领域的成功的应用,为基于物联网的连锁零售业的共同物流模式研究研究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基于物联网的连锁零售业共同物流模式的研究力求在把握连锁零售业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共同物流理念并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由政府、生产制造企业、连锁零售企业、物流企业、消费者组成的基于物联网的连锁零售业共同物流模式,推动商贸流通产业、物流产业、物联网产业三业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Campus integration refers to the high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ollege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parks and jointly boosting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upgrading by the two. Through constructing the college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park, the college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park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ntegrated, the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service platform of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is taken as a link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base,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system, entrepreneurial service system and entrepreneurial incubation capacity to create a good entrepreneurial atmosphere for the students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

关键词:校园融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创业服务平台

Key words: campus integration;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entrepreneurial servic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206-02

0 引言

物联网基于互联网和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极具潜力的发展手段,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与关注。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实现了物质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不仅包含着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而且形成了基于物联网模式下的创业热潮。作为培养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更要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势和创业教育背景,通过与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广泛的合作与融合,创设良好的创业氛围,建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创业服务平台,以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纽带,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实现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校园融合是将高职院校与大学生创业园高度融合、协同发展,促进物联网创业人才的培育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提升。大学生物联网创业园通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科研实验基地、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岗位基地等五大基地,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设立真实的创业情境,提供优质的创业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高职院校通过基于知识资源优势,利用创业园集聚的物联网产业优势,将物联网企业嵌入到高职院校物联网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同时发挥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与应用研究上的势,为创业园及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 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建设创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物联网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为实现创业而积累实践经验。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科研实验基地、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验基地和创业岗位基地等。其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设施中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科研实验基地建设是促进理论与实践转化的重要教育基地,让学生接触物联网技术研发,开展物联网技术的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业见习基地是通过让大学生亲身感知物联网企业的各个岗位及职责的重要教育场所,使学生通过短时间的接触,产生长期有效的震撼,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发展创业品质,培养创业精神;创业实习基地是让大学生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所学知识,开展创业训练的实践场所,使大学生把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创业社团实践基地是通过建立物联网创业社团,开展创业学习与实践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到创业的学习与实践当中,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创业岗位基地是为大学生个体创设实践岗位的创业活动场所,培养大学生实现创业所需要等品质,提高创业风险防范与心理承受能力。

篇6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卷烟行业;卷烟物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66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1

1 物联网与卷烟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传感器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等的综合产物。物联网系统通过微型传感器设备采集终端设备数据,接着无线传感设备收集数据,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实现传感设备、计算机网络和用户三者之间的相联。物联网系统通过网络界面操作、管理、监控传感器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全产业过程的管理。卷烟物联网系统通过传感器器、射频识别(RFID)、条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实现烟草产业链上的基础数据采集,通过行业内的各级网络设备,使用一定的协议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互,实现自动化管理,物与物相连,最终实现智能化数据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为管理层实现智能化决策。随着卷烟业的行业发展及国家对烟草行业的政策改变,烟草行业应积极发挥品牌效应,控制整个烟草企业的各个环节,控制烟草种植、加工、采购、物流、管理等环节,增加自身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硬件设施,突出产品特色,提升市场竞争力。

2 卷烟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卷烟行业拥有许多相互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工商卷烟在途信息系统、商业数字化仓储系统、准运证系统和商业订单系统等。这些系统为烟草行业的正常运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烟草行业信息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利于GPS技术为烟草解决配送线路优化和车辆调度问题。2010年,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研发了一套工商卷烟物流在途信息跟踪系统。该系统能实现烟草的跟踪、监控等管理功能,是卷烟行业最有实际应用的行业级物联网闭环应用系统。该系统充分利于现代传感器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等,采用目前物流领域最核心的技术。该系统充分利用物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三层物联网的系统框架,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应用层三方面实现了烟草的在途跟踪,实现了烟草行业物流单的跟踪和监控。

3 物联网技术在卷烟物流中的应用

本文以卷烟物流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烟草物联网系统,实现物流流程可视化、关键节点可控化、信息共享化、运作协同化的全程物流网络平台。该系统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烟草行业系统,通过统一标准,实现现有系统的整合,实现烟草物流系统的真正物联。该系统平台包括智慧仓储、智慧分拣和智慧配送等三个子系统,每个系统相互工作,共同组成烟草物流物联网系统。

3.1 智慧仓储子系统

智慧仓储子系统包括进库管理、仓储管理和出库管理等3个功能模块。进库管理模块根据卷烟的数量和品牌自动分配货位,通过条码扫描器获取香烟条码信息并写入托盘RFID标签,叉车将托盘放入相应的货位,然后由RFID读写器将托盘RFID信息与货位标签信息建立起关联,实现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模块通过RFID阅读器读取库内货位的标签信息,获取库内目前的卷烟信息,叉车司机通过RFID读写器更新货位标签信息,将托盘运送至目的货位后,修改新的货位信息。卷烟仓库中安装了许多温度、湿度、红外、烟感等传感器和摄像器,通过这些终端传感设备实时监测仓库内的各种状态。传感设备将实时监控信息及时发回给仓储管理模块管理平台,实现仓储管理。出库管理模块根据出库指令发送至叉车终端,叉车司机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货位和托盘取出货物,同时利用RFID读写器更改货位的标签信息。

3.2 智慧分拣子系统

智慧分拣子系统包括备货管理、分拣管理、集货管理和暂存管理几个功能模块。备货管理模块通过大功率RFID阅读器实时获取备货区货物的货物信息;分拣管理模块通过显示屏将分拣作业区域的分拣量、分拣效率、分拣进度等信息显示,实现分拣作业的高效化,同时加强管理的便捷性和规范性的管理。集货管理模块将线路和笼车建立关联,实现分拣准确率和效率的高效化,同时也为发货管理和中转站管理做好支持。暂存管理模块实现暂存区合理划分,实现分拣线对应的储位编号,协助推笼车人员快速完成发货暂存。

3.3 智慧配送子系统

智慧配送子系统包括发货管理、在途管理、订单追踪和中转站管理4个功能模块。发货管理模块根据调度管理系统查询线路对应的发货口和笼车位,及时快速找到笼车,核实卷烟包数和数量,按照顺序装车,并要求发货管理员确认,发货管理员扫描笼车,双方完成卷烟交接。在途管理模块利用手持PDA实现对卷烟在途配送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实现数字签收,并且实时掌握配送进度,集成GPS定位,实现配送管理的物联网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利用3G录像机实现送货司机作业实时监控,烟包存放实时监控。订单追踪模块通过建立物联网对于卷烟流通的感知,实现对卷烟流通过程的追踪和管理。中转站管理模块通过掌握中转站的货物交接、卸货进度、仓储视频、发货管理、配送在途等信息,加强中转站的配送管理水平。

4 结 语

卷烟物联网系统通过射频识别等实现烟草产业链上基础数据的采集,使用一定的协议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互,实现烟草行业数据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为管理层实现智能化决策。卷烟企业应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以建设物联网标准化数据为核心,掌握卷烟物流物联系统的技术框架和关键技术,实现卷烟行业的信息感知、实时监控,最终实现烟草企业的互联互通、智能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一、互联网多点多活架构

随着金融服务需求增长带来的金融业务发展和监控部门对生产连续性的要求,银行已级别建设形成两个以上的数据中心承载业务运行。各数据中心均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多个数据中心间通过互联网流量调度技术在不同站点分配业务流量,形成提供线上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多点多活架构。互联网多活架构分为两点双活和多点多活,图1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两点双活架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任意一个数据中心,完成线上交易处理和获取互联网金融咨询等服务。

二、互联网流量调度技术现状

互联网应用在多个数据中心实现分布式部署后,产生了互联网用户访问流量分配需求,实现互联网渠道进入业务在数据中心之间调度和管理。互联网用户获取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典型数据流说明如下:(1)互联网用户作为信息消费者访问服务提供者建立的网站域名。(2)用户终端获取的IP地址向域名解析服务器IP地址请求域名解析。(3)用户终端获得一个互联网IP地址。(4)用户按照网站域名解析得到的IP地址发起访问请求,和网站建立网络连接。(5)用户获取需要的金融信息数据,完成一次金融业务的服务。1.技术方案介绍目前主流技术方案按照使用的域名解析算法和流量划分颗粒度的差异,可初步划分为两类技术和三个层次。两类技术是流量静态预分配和流量动态计算分配;三个层次是物理地域划分、LDNSIP划分和用户IP划分三方面,简要说明如下:(1)流量静态预分配为多个数据中心分配不同的IP地址,预配置银行用户和数据中心具体IP的对应关系,将用户访问指向不同站点访问实现互联网的流量调度,哪些用户的流量分配到哪个数据中心的结果是预先确定的。流量预分配技术的部署周期短、技术实现简单易懂,在互联网公司以及金融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在生产运行中较为依赖运营商LDNS信息的准确性。(2)流量动态计算分配为多个数据中心分配不用的IP地址,访问流量入口分配时不采用固定访问站点的预分配模式。当用户访问互联网金融服务请求到达域名解析系统时,按照用户使用的DNSIP地址,动态计算分配用户到需要访问的数据中心IP地址。流量动态调度技术增强了用户流量在多个站点间调度管理的灵活性,但实际部署中与应用系统耦合度高,需要应用架构技术支持。(3)按省市地区引流基于获取的互联网全量IP拓扑信息,按省市的物理地域分布对LDNSIP地址归属到相应的地区,建立以省市行政区归属为标准的流量分配单位。按照划分结果的颗粒度,将不同地区的用户流量预分配到不同数据中心站点。(4)按LDNSIP引流基于获取的互联网全量IP拓扑信息,直接以单个LDNSIP地址为标准对用户访问流量进行调度分配,按照用户获取服务时使用LDNSIP信息为用户反馈访问的IP地址,将用户访问流量分配到不同的数据中心站点。(5)按用户IP引流无需获取互联网环境的IP地址信息,所有用户视为一个大的资源池,直接访问数据中心轻量级服务域名,通过域名解析获取用户侧IP地址,然后基于获取IP信息将访问分配到不同数据中心。2.互联网环境的挑战现有流量调度技术主要基于域名解析系统(DNS)实现,其原理为用户访问交易网站前,首先通过域名解析获得不同数据中心的互联网IP地址,与对应数据中心建立连接完成交易处理。这一技术可以基本满足银行在多数据中心架构下的互联网应用双活、多活架构建设要求,但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扩大,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接入环境,互联网金融服务面临用户访问体验不佳等诸多挑战。(1)互联网络接入环境日趋多样国内运营商格局分布日趋复杂,在传统三大运营商(联通、电信、移动)之外,涌现出宽带通、长城宽带等大量中小服务商,在功能场所还出现了大量的wifi热点。这一变化对依托LDNSIP地址识别用户归属地、接入运营商带来挑战,最终造成部分互联网用户的访问跨越不同运营商网络,造成较大的网络访问延时,甚至出现丢包现象,影响用户访问体验。(2)小服务商运营面临挑战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一些小运营商为了节省资源投入,不搭建独立的LDNS,直接使用其他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的LDNS免费资源,导致域名解析结果出现误差。还有些小运营商部署多个到互联网的出口后,为节省成本将申请域名解析的IP地址全放到一个网段,而用户实际访问互联网服务使用的IP地址分布在不同地点和网段,造成域名解析系统计算反馈的IP结果非最优,影响用户访问体验。

三、互联网流量调度技术优化

参照互联网“极致”思维的方式,银行提供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验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在互联网的用户时间逐渐“碎片化”的背景下,通过技术优化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体验,为银行业务营销和创新提供良好的支持。

1.技术优化目标

(1)服务用户。实现用户访问就近连接和流量调度,用户接入更为快速、易用。为用户和业务建立连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用户访问体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2)支持应用。满足双活和多活应用提出的集中数据库分库分表改造需求,访问流量调度进入指定站点互联网入口。更加灵活的站点流量管理,按需分配应用负载,加强站点负载均衡性和流量调度灵活性。(3)提升架构。在数据中心云架构下,满足资源站点在全球的分布式部署,应用分布式架构的形成等需要,从互联网入口提供精确、可控的新一代流量调度技术,在多个分布式站点间提供按业务、按应用和按用户等维度的流量调度和管理架构。

2.技术优化方案

篇8

[关键词]物联网;林业碳汇;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034-01

发展碳汇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使我们国家营造的碳汇林和增加的碳汇量能被国际社会认同,是我们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因而广泛利用智能林业物联网新技术到林业碳汇方面,实现碳汇造林、管理、计量、监测、核查与交易网络在线化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我国林业碳汇研究概况

森林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将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部输送上来的水分转化为糖和氧气,最后二氧化碳以有机质的形式被储存在森林的树干、树枝、树叶中,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吸收、固定作用,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缓温室效应的功能。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3吨氧气。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贮存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贮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目前,全球的38亿公顷森林,构筑了维持地球碳平衡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具有很强的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使得实施林业碳汇项目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谈判进展而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世界各国已把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措施之一。《京都议定书》已将造林、再造林固碳确定为抵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

1.1 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的研究

目前,世界各地的学者对森林碳汇的计量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与生物量紧密相关的反映碳累积量的现存生物量清查的方法,这类方法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有许多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几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森林资源系统仿真模型,对中国森林碳汇功能发展趋势做出动态预测。另一类是利用微气象原理和技术测定森林CO2通量,然后再将CO2的量换算成碳的储量,这类方法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150多个观测站。

1.2 森林碳汇价值评价的研究

国内有关碳汇评价的研究多限定在对植物和森林的碳储量和碳吸收能力的测定上。有专家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进行了测算,认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的植物碳密度估计值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森林质量比较差,另一方面说明如果对现有森林加以更好的抚育管理,中国森林还有很大潜力,并通过计算得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现有的植物碳储量只占潜在的44.3%。同时有专家指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对森林碳汇价值评估比较适用的方法是市场价值法,即先定量地评价森林碳汇功能效果,再根据这些效果的市场价格来评估其经济价值。

1.3 中国森林碳汇市场及交易的研究

为了适应国际森林碳汇市场化的发展并促进中国森林碳汇市场化的建立,中国的许多学者也对森林碳汇的经济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其中包括中国二氧化碳的减排潜力,市场运作以及相关政策、标准和方法学的准备,中国林业碳汇的管理现状,扩大森林碳汇需求、保证森林碳汇供给和规范森林碳汇市场交易秩序的具体措施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为促进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形成及机制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物联网技术在碳汇中的应用现状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传统林业的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使林业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而智能林业为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智能林业与传统林业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以高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换取对资源的最大节约。

2.1 森林碳汇计量监测构架

动态多层次森林生态和碳汇计量监测将为科学的评价森林生态效益提供有力支撑,为有效的采取生态化方式来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当前,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时空异质性和尺度复杂性,大范围、长期、持续、同步监测森林生态关键指标存在困难,大范围布设测量、异步与同步共融、连续观测统计、人类操作难以实现的地区等问题,对碳汇的计量和监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利用无线传感网技术开展森林生态环境和碳汇计量监测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有助于为碳汇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使得森林生态和碳汇计量监测向多站点联合、多系统组合、多尺度拟合、多目标融合的方向发展,抢占当前物联网应用研究制高点。

2.2 建立物联网应用的碳汇计量系统

开发建立以实验样地与森林观测塔相结合的森林碳汇计量监测系统,以物联网体系架构为基础,以无线传感网为核心,与车载网、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等多种网络异构互联,通过多跳自组织传输方式收集多种传感数据。这种由异构互联网形成的物联网验证平台,可以对物联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全面验证,支持森林碳汇计量监综合应用示范,将大范围、多粒度的计量监测数据以更丰富的形式动态展现出来。

三.物联网应用于林业碳汇发展前景

3.1 碳汇计量监测发展路径:建立无线网络监测平台,对森林生态系统环境进行精准监控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搭建无线传感技术平台,实时采集和上传森林生态环境因子数据。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传感器、离子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风速等参数,实现了林内环境因子的自动、及时、长期、连续监测分析,达到信息数字化,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到自动系统。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点位的森林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监管森林生态环境,可以为碳汇计量与监测提供科学的环境参数依据,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数据库,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奠定基础。

利用通量及无线传感等先进技术,一方面大大丰富和改进了森林CO2及森林环境因子的监测手段,有利于提高监测时效,为精细感知森林复杂条件下的各种变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提供了通过易感可感因子探究森林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它更加有助于深入了解森林固碳过程与森林微环境、微地形的耦合关系,为深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

篇9

物联网时代物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日益提升的客户主导权和移动融合技术所带来的各种便利性,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与物流产品竞争优势不仅高度正相关,而且还存在着因果关系。然而,受客户主导权影响较深的移动融合便利性不能有效地影响物流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客户主导权、移动融合便利性、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物流产品竞争优势等4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阐明了为物流企业竞争优势提高其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客户主导权

移动融合

物联网技术

竞争优势

作者沈哲,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副教授。(宁波315100)

移动融合正通过时间和空间以及人间的各种事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便利性,更新着广义产品的概念,甚至还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特征。以移动融合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促进客户之间的沟通把多数买方集结在一起,采取多种形式把大多数分散化的经验性信息荟集起来,对增进买方的协商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客户主导权的增强意味着物流市场转向买方主导的市场,移动融合便利性必然要受到客户主导权的影响。目前,如何把客户主导的移动融合便利性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有效对接,提高物流产品竞争优势是摆在物流企业的重要任务。

一、物流企业竞争优势测度与影响因素

数字化技术带来的物流产品新概念和新价值,以及数字化信息融合现象波及到物流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引发的市场多样化,尤其是数字化信息融合的代表产物一移动融合技术正从时间、速度、空间等角度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思维,更新着产品的概念,甚至还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特征(An-ckar和D'Incau,2002;Gilder,1988)。移动融合正给产品概念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Clarke,2001)。然而,这种移动融合现象不仅仅是停留在更新产品概念的阶段,而是给整个物流行业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数字化技术应用手段的日臻完善给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利用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把从事运输、保管、装载、仓储管理等不同类别的物流企业水平连接在一起,对整个物流过程提供全方位服务,这就是所谓的第四方物流取代以少数个别企业所承担部分物流过程的第三方物流,以新型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来为物流企业提供服务,创造出新的价值(朱哲学和吴昱南,2010)。以移动融合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也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即解除了生产厂家与客户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多数分散化的经验性信息以荟集智能(wisdomof crowds)形式捆绑在一起发挥作用,致使客户对物流产品生产的影响更为普遍,加速了所谓的生产消费者现象的形成过程(邓亦涛,2010)。这种生产消费者现象把交易的主导地位从生产者转向了客户,这在物流行业起到把卖方主导市场转换成买方主导市场的作用。这样一来,买方的期待和创新意识对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事实上,近年来让客户参与到技术开发过程的物流企业越来越多,这就是典型的生产消费者现象。Chun,Hong Mal(2008)把客户主导权概括为客户在交易中对订购清单的探究明了权利、对出现问题的请求解释权利、对存在问题的纠正解决权利、对不良后果的改善提案权利等4个内容。

从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层面来看,如同近距离无线通信一样,移动融合通过扩大各种通信手段间的连接性,大大增强了使用这些通信手段的人们的便利性。它把器械间紫外线通信技术与现有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起来,最大限度地凸显出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作用,进而改变了现有通信产品所拥有的属性概念和功能概念。1G时代把那些独立存在的成千上万台电脑通过一个网络系统连接在一起,2G时代则把那些与电脑有关的设备及装备全部连接在一起,3G时代再把与电脑和设备及装备有关的所有事物自由自在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物联网系统。从文献考察结果我们得出移动融合是通过提高3G产品间的连接性来影响网络外部效应,进而创造出新的移动融合便利性(Gilder,1988)。这种移动融合便利性具体包括时间便利性、速度便利性、空间便利性、质量便利性、服务便利性等5种构成因素(Anckar和D’Incau,2002;Clarke,2001)。以移动融合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给客户带来的时间便利性是指在既定时间内处理业务并完成任务的可能性;速度便利性是指如何快速处理业务并完成任务的可能性;空间便利性是指在任何地方处理业务并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质量便利性是指改善物流产品质量的可能性;服务便利性是指改善物流服务效益的可能性(Chun,Hong Mal,2008)。

以移动融合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可以解决卖方和买方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促使市场交易主导权转向买方,即一向以供应方为主导的市场逐渐向客户为主导的市场转移,这样一来,以移动融合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起到促使物流企业更加容易接受客户的期待和需要的作用。客户主导权的增加不仅对买方有好处,而且对物流企业也有益处。只有积极获得改善物流产品所需的买方多样化创意信息,才有可能有效地创造物流产品的价值。文献考察结果表明,只有积极接受由客户主导权的增加而引起的买方多样化需要,率先捕捉市场机会,物流企业才能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循环经济体系(Brian,1996,2000)。

目前,物流产品是以数字化信息融合为背景,把焦点放在运输、保管、装载、仓储管理、交付、结算等与物流业务有关的所有领域供给与消费可持续联动上面,并通过这种可持续联动过程提高物流的时间、空间、形态、所有关系等的效用,追求物流功能创新和价值创造,把所有物流企业水平连接起来。文献调查结果表明,针对物流过程全局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一点(Morciniec,2006)。

从文献考察我们还发现Calantone和Cooper(1981)曾提出决定产品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品的质量、信赖性、新颖性、独特性等,据此我们把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的测度概括为物流产品的质量信誉、功能独特、形式新颖、可得利用性等内容。朱哲学和吴昱南(2010)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效应。刘婧和杨晓冬(2010)则强调了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政府的引导作用。邓亦涛(2010)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效应和客户主导作用。李霞(2010)则强调了物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内在联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侧面强调了影响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为客户主导权、移动融合便利性、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在文献考察的基础上我们走访了政府、行业协会、物流企业等相关部门的专家,采用FGI和专家意见法把测量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的焦点放在了物流企业电子标签(RFID)、无

线传感器网络(WSN)、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运输系统(ITS)等技术的应用能力上。

二、物联网技术和物流企业竞争

优势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从文献考察我们还发现Han,Kim和Srivastava(1998),Hurley和Hult(1998),Li和Calantone(1998),Madhavan和Grover(1998)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影响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

本文从这些文献考察结果得到启发,提出如下研究的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

根据这一概念框架我们提出了如下研究假设:

HI:客户主导权将凸现出移动融合便利性;

H2:移动融合便利性将有助于物流企业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

H3:移动融合便利性将有助于物流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

H4:物流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将有助于其产品竞争优势。

为进行假设检验,我们面向宁波市物流行业协会、物流职业政府培训机构以及部分物流企业先后采用FGI(焦点小组座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获取了相关的定性资料和第一手资料。在实施FGI和问卷调查之前,我们首先采访了宁波市物流行业的政策专家、职业技能培训师以及物流实业家,就我们的调研内容细节性问题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

根据文献考察资料和定性调研的结果我们整理了图1中4种概念(理论变量)的测量内容,即客户主导权包括4项测量指标,移动融合便利性包括13项测量指标,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包括5项测量指标,物流产品竞争优势包括4项测量指标,另外又设置了4项物流企业相关信息,设计出包括30项问题的问卷调查表。

由于宁波市有4000来家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江东区(以货代为主),北仑区(以码头运输及货代为主),江北区(以运输、零担、仓储业为主)。为此,我们进行了抽样设计,即采用非比例分层抽样(江东区选33家物流企业,共发放99份问卷;北仑区选30家物流企业,共发放90份问卷;江北区选25家物流企业,共发放75份问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随机抽样。发放问卷共264份,回收213份,剔除44份废卷,有效问卷为169份。调查对象的样本特性如表1所示。

从样本特性表中我们得知宁波市的物流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主要经营仓储配送和运输保管业务。正因为以仓储配送及运输保管为主,所以企业管理人员中一线管理人员所占比重相对较高(2/3左右)。

针对问卷调查表中4种理论变量的26项测量指标我们进行了KMO和Bartlett检验,然后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我们萃取出特征值(eigenvalues)大于1的因子共4个,这与我们设计的4种理论变量相吻合。变量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研究的概念框架中4种理论变量的效度和信度符合规定要求,所以我们对这4个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如表3所示。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移动融合便利性与客户主导权、移动融合便利性与物流产品竞争优势、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与物流产品竞争优势等3种相关系数有效。其中,移动融合便利性和物流产品竞争优势呈现负相关的主要原因是受客户主导权影响的移动融合便利性自然更加有利于买方,而不利于物流企业。

我们分别以物流产品竞争优势为因变量,移动融合便利性为自变量;以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为因变量,移动融合便利性为自变量;以移动融合便利性为因变量,客户主导权为自变量;以物流产品竞争优势为因变量,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为自变量,通过回归分析进行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检验,如表4所示。

假设检验结果表明,H1和H4在显著水平a

三、结论与对策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在买方主导的物流市场,客户对订购清单的探究明了、出现问题的请求解释、存在问题的纠正解决、不良后果的改善提案等权利,有效地凸现出移动融合的各种便利性特点。

(2)在物联网时代,物流企业的电子标签、无线传感器网络、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智能运输系统等技术的应用能力,有效地影响着物流产品竞争优势。

(3)目前,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移动融合的便利性虽然不能有效地影响企业强化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却有效地影响企业提高其产品竞争优势。

(4)移动融合便利性和物流产品竞争优势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其原因是客户主导权影响移动融合便利性导致市场对客户有利,而不利于物流企业。

根据研究结论我们可以提出如下讨论问题。

(1)移动融合便利性的影响没有波及到物流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其原因在于我们调查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从事仓储配送和运输保管业务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物联网时代高新技术的应用理念和长远目标导向意识,虽然承认和接受移动融合给企业所带来的诸多便利性,但不能以此为契机来引导企业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

(2)移动融合便利性虽没有影响到物流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却有效地影响其产品竞争优势。原因在于我们调查的物流企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还没有达到智能处理阶段,而只停留在全面感知和可靠传输阶段。这意味着物流企业相对零散地利用个别的物联网技术(如:RFID或WSN或GPS或GIS或ITS),还不能把这些物联网技术更加有效地整合利用。

(3)客户主导权有效地促进了移动融合在时间、速度、空间、质量、服务等方面为客户创造诸多便利性,改变了客户被动利用移动融合技术的局面。因此,物流企业为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其竞争优势,应积极采用移动融合技术,给自身创造更多商机。

(4)物流企业若改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环境,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将会有效地增强其竞争优势。然而,对于中小型民营物流企业来说,这需要政府的积极扶持和正确引导,形成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平台,才能不断提高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其竞争优势。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和讨论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应对策略:

(1)要实现智慧物流,物流企业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应达到智能处理阶段。对宁波物流企业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物流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正处于全面感知阶段转向可靠传输阶段的关键时期。为此建议政府和行业协会对物流企业做好物联网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引导工作,切实推进物流企业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上升到智能处理阶段的步伐。

(2)移动融合技术给物流企业带来的诸多便利性将会影响其竞争优势的提高,但在物联网时代真正打造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物联网技术的整合利用。对宁波物流企业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物流企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还没有形成系统理念,只是片面地认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就是移动融合技术的应用,而移动融合便利性会影响物流企业竞争优势。为此建议物流企业要把对物联网技术的认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形成理念和意识,把物联网技术可利用的环境作为企业文化构架(7s)中的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s)来积极推进。

(3)移动融合便利性主要来自客户主导权的提高,也就是说物流市场已成为买方主导的市场,我们可以把移动融合技术所带来的诸多便利性理解成客户主导的移动融合便利性。对宁波物流企业调查的结果也表明,目前物流市场已经成为客户主导的市场,移动融合便利性也是通过客户主导权的提高而体现出来。为此建议物流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关注客户关系管理,以移动融合便利性为导向,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真正迎接物联网时代获得产品竞争优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哲学、吴昱南:《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分析》,《当代经济》2010年第17期。

2,刘婧、杨晓冬:《政府在实现物联网过程中的对策问题研究》,《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邓亦涛:《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物流科技》2010年第9期。

4,李霞:《浅谈物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15期。

篇10

关键词: 物联网 关键技术 专业建设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具有应用需求广泛和产业发展迅速等趋势,它具有庞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据权威机构预测,物联网在公共安全、环保、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市场规模均超过百亿甚至千亿,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将非常普遍,它与现有的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物联网产业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规模的产业[1]。

社会各行各业都涉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的重点物联网应用领域:智慧城市、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商业与服务、公共安全与公益事业等。以上每一个智能应用领域,都会涉及传感、RFID、电子、通信、自动化控制及GPS或GPRS,这些技术整合将最终构成基本的智能传输及分析系统,多个单个智能系统的整合将构成智能物联网[2]。

二、物联网的人才需求及岗位分析

人才服务于产业,也制约着产业发展。物联网涉及众多行业应用领域,在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行业应用。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预测,未来几年,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家居等方面的物联网应用型人才需求都将达到百万以上;在智能农业方面,甚至有近1000万的人才需求。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需求巨大,高等职业教育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满足行业产业人才需求[3]。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具有物联网工程布线、系统联调、传感器安装与调试、自动识别产品安装与调试和软件产品安装能力;能进行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运行维护、管理监控、优化及故障排除;能进行物联网产品生产、物联网工程施工、物联网设备或产品维护维修、物联网项目辅助研发等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可从事物联网企业物联网产品的生产、物联网工程施工、物联网设备或产品维护维修、物联网项目辅助研发,以及计算机硬件、网络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中小企业网络管理等工作。

三、联网专业的技术体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具有覆盖面广、知识体系大等特点,它涉及信息技术众多前沿领域,如自动化控制、移动互联开发、网络通信、应用电子、多媒体等技术领域。物联网技术架构可以分成三层,即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1.感知层

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通过短距离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二维码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等。

2.网络层

主要负责把采集和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基础通信,数据传输,关键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

3.应用层

主要负责通过公共中间件、信息开放平台、云计算平台和服务支撑平台等物联网应用技术,实现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和互通,从而支持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环保、医疗等行业领域的应用[4]。关键技术包括:数据融合、云计算等。

四、课程体系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应符合应用性、先进性、实践性原则,紧密与区域内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针对职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本位构建三重能力的课程体系,针对岗位需求设置岗位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整合课程内容,针对高职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理实一体的项目导向式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建设课程项目库,项目选取采用虚实结合,注重项目载体的选择;项目采用工作流程进行任务分解,每个项目变的是教学内容,不变的是工作流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及任务实施。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中心地位,教师采用引导、辅助、鼓励与点评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以竞赛、评优、考核等方式进行项目团队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自我学习等能力。

2.课程开发

物联网是门交叉学科,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知识系统非常庞大,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综合考虑相关交叉学科的特点,应尽可能多地覆盖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根据工作过程和知识结构,形成“两个平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三个方向”(物联网应用集成、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的课程体系。

3.实训室建设

物联网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不仅在技术上,更多的是在应用领域。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因此,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时,完善实验、实训室建设尤为重要。在实验、实训室建设过程中,首先,突出虚拟仿真性,即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全方位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职业岗位,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5];其次,关注功能模块的实际完整性,即针对具体应用配置齐全相关设备;最后,兼顾前瞻性和扩展性,即支持实训项目的拓展。

4.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的建设,资源库建设应立足专业特色,重视资源共享,强调技术应用,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坚实保障。所以研究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适合职业院校专业特色,且有利于职业院校之间资源共享的标准化、科学化、开放化的职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此平台,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通过Web方式浏览、查询、下载、使用和上传资源,并自主组织学习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实现师师、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起步晚、基础薄,专业建设宜坚持“校企合作、课程先行、科研引领、成果孵化”的基本原则。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需要学校、教师、企业三方共同投入,将校企“师资互嵌”落到实处,不能简单地搞“企业工程师请进来,学校教师派出去”的模式,要从制度、科研应用、教育教学多方同步推进,最后才能实现学较、教师、学生、企业多方共赢[6]。

总之,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将根据区域特色,紧密结合省和扬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要求,整合学校及行业内的优势资源,全力推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只要不断更新观念,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高端技能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门人才,为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琴.焦万亿超级产业的未来[EB/OL].,2012-12-06.

[3]刘青.基于岗位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研究.菏泽学院学报,2013,10.

[4]赵雨境.以“三线并重”为核心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学园|ACADEMY.2013(1).

篇11

关键词: 质量管理;物联网;智慧企业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165-02

0 引言

近几年来,以感知为目的,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物联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物联网以先进的感知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为支撑,将应用的触角延伸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建设智慧企业,提升企业的管理的智能化,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是物联网技术很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之一。

1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多数企业缺乏高效的供应链系统 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公司的整体战略,公司的各个部门都有关系。生产型企业的供应链是由产品设计驱动的,产品设计很复杂,需要大量的供应商,供应链不可能做得很简单,因此产品成本也很难控制。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跨国公司要成立由采购经理、采购工程师、设计师等多人组成的“跨职能团队”,靠采购经理一张嘴与供应商做“零和游戏”来降价,降低成本。目前广大企业已经清楚高效供应链系统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大部分企业较难组建本企业高效的供应链系统。

1.2 企业质量管理中全员参与不够 在现代企业中,质量管理是包括组织、领导、决策、控制、激励等基本职能和预测、调研、计划、协调、沟通、指导、执行、监督、考评、任用及竞争、公关、广告、营销等主要功能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有机体系统和过程。因此质量管理不是组织中某几个人的事,而是需要组织中全体人员提高认识全员参入。但是在管理实践中,企业经常在管理理念上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而在管理技术上没有有效的手段控制每个部门的协同参入,经常会出现质量管理只是管理人员或者是某几个管理部门是事情,从而质量管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很难真正的实施。

1.3 企业基础数据缺乏管理及维护 基础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许多企业的管理基础还没有做好,企业没有建立基础的数据库,更谈不上建立智慧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和采集手段,虽然也有些注重企业基础数据的采集,但是对数据的管理却没有真正的做好,没有一个成熟的文件体系去支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员的变动以及政策执行力问题,许多数据往往容易丢失或者检索困难,效率低下,要得到先前的数据而找不到。因此企业在制定很多决策时,没有科学的依据,没有真实的市场信息,有的是靠一两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凭借想象力来的。这样的决策,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造成问题重重,难以解决。一时一个政策,计划没有变化快,企业朝令夕改,犹如重复建设,这样的企业很难做长久。

2 物联网时代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

2.1 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高效的供应链系统 物联网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有效融合,整合企业全体供应商的全部产品信息,形成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帮助管理者准确的定位和追踪供应链环节中每一件产品,实现企业管理人员对供应链管理的高效性和透明性。

2.1.1 原材料的采购 企业通过物联网将全部合格供应商纳入管理系统,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货源组织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有效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品追溯机制的建立。

2.1.2 生产环节。运用物联网RFID技术,保证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企业的生产流水线和不同的作业单元之间的转换,避免在生产环节出错,加强了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智能化。

2.1.3 企业库存控制。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系统,运用EPC标签识别技术进行原料和配件的入库、出库、盘点管理。企业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生产进度及时的进行补货,减少出现缺货和压货的情况发生,保证生产的稳步有序的进行。

2.1.4 产品的销售环节。运用物联网技术销售人员能够高效实时掌控分销商、商和销售争端的库存和销售情况。根据实时采集销售数据和产品流向,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提高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质量。

2.2 通过物联网控制企业全员参入全面质量管理 运用物联网技术使整个管理流程更加的智能化,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企业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交互方式,以提高交互的准确性、高效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2.2.1 建立智慧企业 打造智慧企业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透彻的感知网络,通过感知网络感知企业的客户、流程、设备和系统的信息,提高企业员工对信息的搜索的搜全率和搜准率;第二建立更广泛的互联互通,企业通过互联网、无线网、物联网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工作单元的互联互通,使企业员工的需求得到准确而及时的满足,资源得到充分的配置,极大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企业的内耗;第三更深入的智能化,通过实施企业管理技术的智能化,提高企业海量信息的价值转化,加强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高效化,促进人机协同,提高企业管理控制的精准化和人才评价的科学化。高智能的管理技术手段的运用,为企业全员参入质量管理提供了基础。

2.2.2 建立行动追溯机制 高智能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为企业的各环节、各流程的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行动追溯机制,管理人员可以非常容易、准确的各环节参入人员的工作情况,提高员工的参入全面质量管理的主动性。

2.3 物联网技术加强企业数据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2.3.1 建立智能化的数据采集系统 企业传统的数据采集是成立专门的组织,建立相应文件内控管理流程,对文件按机密等级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整个文件系统进行编码统计,发放文件做好登记,形成一套属于企业自身文件编码规则,便于查询。但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将应用到企业中去。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数据采集、管理流程数据采集、资源配置数据采集等系统,分类整理建设企业基础数据库。

2.3.2 建立基于物联网的数据挖掘系统 互联网将信息互联互通,物联网将现实世界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并通过云存储、云计算实现云服务。物联网具有行业应用的特征,依赖云计算对采集到得各行各业的、数据格式各不相同的海量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存储,并在整个物联网中提供数据挖掘服务,实现预测、决策,进而通过反向控制这些传感网络,达到控制物联网中客观事物运动和发展进程的目的。物联网中的数据挖掘已经从传统的意义上的数据统计分析,潜在模式发现与挖掘,转向物联网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环节。

综上所述,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运输、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同时在保证全员参加全面质量管理、数据采集和挖掘、管理流程追溯管理等方面均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继祥.物联网发展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6):30-35.

篇12

关键词:物联网专业;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内容;课程设置

1、背景

随着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在工程实践中采用计算机并行、分布式处理设备来控制各类系统正常工作的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普遍。根据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控制理论与技术是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掌握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

由于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与自动化等专业不同,因此不能开设大量控制类课程。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较全面、实用的控制理论与技术,是物联网专业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设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强,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而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偏重实践能力,若采用原有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内容,无法使学生真正领会该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等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技术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但如果对物联网专业的学生仅讲授计算机控制系统或者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内容,则缺乏基本控制理论的支撑,基础知识单薄,难以达到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把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技术等内容结合起来作为教学内容,并把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2、课程结合形式和授课方式

物联网专业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所涵盖的基础内容包含物联网控制技术概述、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技术4部分(见图1)。

物联网控制技术概述部分简要介绍控制理论与技术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基本控制方式、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控制研究的课题与发展方向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内容,理解控制理论与技术和物联网专业之间的关系,掌握该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2.1 自动控制原理内容

物联网专业控制理论与技术中的自动控制原理部分理论性强,对学生的数学要求较高,不易理解,需要学生具备工程数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基础,同时还要开设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工程、运动控制系统等后继课程,使学生充分理解整个课程体系。

然而,对于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该专业多数没有开设工程数学作为先修课程,也没有开设相应的后继课程,这增加了自动控制原理部分的教学难度。结合物联网专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降低该课程的理论难度和深度,简化复杂的知识点讲解,增加实例,同时根据教学需要辅以相应数学知识的讲解。

自动控制原理部分可以分为5大模块: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复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该模块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知识,主要讲解拉氏变换、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等内容,使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内容具有整体的把握,同时了解相应的课程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

2)时域分析法。

该模块主要讲解典型输入信号及性能指标、一阶系统分析、二阶系统分析、高阶系统分析、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稳态精度分析等知识点,同时,辅以相关例题,作为课堂和课后作业,加深学生的理解。

3)复域分析法。

该模块主要讲解根轨迹法,包括根轨迹的基本概念、绘制根轨迹图的基本法则、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广义根轨迹等。在讲解的同时,以课堂讲解例题和课后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切实掌握根轨迹法。

4)频域分析法。

该模块主要讲解频率法,包括频率特性、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稳定判据及稳定裕度、闭环频域性能指标及时域性能指标的估算和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三频段概念等。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大量的实例,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5)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该部分的知识点较多,主要讲解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性能指标与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基本控制规律、常用串联校正网络、常用的串联校正方法、反馈校正、复合校正和控制系统设计实例等内容。在讲解的同时与实际系统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这5个模块中,第1模块是学习的基础;第2、3、4模块是核心内容,是授课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需要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并辅以实例;第5模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对前面几个模块向应用的层面进行扩展,也要为后面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内容做好铺垫。

2.2 计算机控制系统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现代工、农业生产中的大多数控制是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实现的。在学生日后的实际生产应用中,要想充分发挥所学的控制理论与技术相关知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物联网专业控制理论与技术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的学习,可以安排在自动控制原理部分之后。通过自动控制原理部分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较高的实用价值。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检测设备和执行机构、总线技术、过程通道与人机接口、数据处理与控制策略和抗干扰技术。

检测设备和执行机构部分主要讲解常用的传感器、变送器以及执行机构;计算机总线技术部分重点讲解总线的基本概念、内部和外部总线等知识点;过程通道与人机接口部分重点介绍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模拟量输出输入通道以及人机接口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师一般以讲解为主,并辅以实例,使学生把常用的设备、元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联系起来。

数据处理与控制策略是授课的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技术,包括数字滤波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数字PID控制算法、常规控制方案、先进控制方案等基本的控制策略。抗干扰技术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讲解和举例可以使学生明白干扰的传播途径与作用方式,并掌握硬件抗干扰技术和软件抗干扰技术。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内容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如果与实验、实训相结合,则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分布式控制技术内容

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物联网专业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中增加对分布式控制技术的讲授,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较为先进的控制方法,也可以为后面云计算等与分布式计算相关的课程打下基础。基于物联网专业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时,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内容不易涉及过多,可以作为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的有益补充。这部分的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分布式系统,掌握最常用的客户服务器端架构方式。

在对分布式系统定义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对比介绍分布式与集中式的区别,以及分布式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详细分析分布式系统层次结构、分类以及分布系统的主要特征(容错性、安全性等),并进一步介绍分布式系统中的软硬件设备。

客户一服务器端架构是最常用的分布式控制方式,在介绍客户一服务器模式的基本概念和优点后,可详细讲解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客户一服务器端架构和体系结构,包括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应用程序的层次结构和客户一服务器模型体系结构等;另—部分是客户-服务器模型的进程通信,包括进程通信中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实现方法和客户_服务器模型的进程通信协议。

由于云计算等后继课程的开设,分布式控制技术讲授的内容不易过多,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分布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典型应用即可。

3、课时安排

物联网专业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学时安排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果是本科生专业,可以适当增加自动控制原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的控制理论。如果是专科专业,可以适当增加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理论相对简单,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不高,以结合实践的具体应用为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以48~64学时的课程设置为例,物联网专业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内容安排见表1。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技术这3部分中,以自动控制原理为主,占31~3时,这部分包含最基本的控制理论,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技术占17~25学时,这部分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是基

同时,还应设置8~16个学时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辅以1~2次的专业实训课程,让学生进入生产第一线,进一步理解控制原理和技术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4、实验与实训设置

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和算法的理解。由于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涉及较多的教学内容,针对每个教学内容都采购专门的实验仪器设备,会给新开设的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建设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课程开设初期可以采用仿真试验的方式,既可以涵盖理论教学内容,也能够降低实验室建设成本,以后再逐步增加实验设备及相应的实验。

Matlab软件功能强大,可以直观地显示并分析复杂的结果。很多高校都采用Matlab软件完成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物联网专业的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也可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并辅以C或者C++等学生较为熟悉的高级编程语言联合编程,以满足相应的控制需求。

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共设置8个实验,每个实验2学时,实验内容为控制系统的Matlab数学建模、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控制系统稳定性和稳态性能分析、控制系统串联校正、采样系统设计与实现、PID调节器设计与实现和电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其中,前5个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后3个为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学生操作为主,每人一机,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演示。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训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控制理论与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快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物联网专业开设了“轮胎智能生产流程实训”。通过实训,学生了解了橡胶轮胎企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全面掌握橡胶轮胎企业中的控制原理与技术以及物联网相关的技术环节、技术装置和技术性能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篇13

关键词:互联网 物联网 市场营销 智能化

一、物联网的概念及其本质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所谓物联网,就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在中国,物联网的概念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自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我国的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同发优势和重大影响力。

物联网的本质就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读卡器、移动终端、智能家电、工业控制系统、楼宇控制系统、智能家具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贴上RFID的设备设施等,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护、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它具有对象设备化、终端互联化和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从营销学角度来看,物联网通过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了解客户需求,开发和推荐新产品的便利渠道。

二、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虽然物联网是通过对终端设备的信息化,从而实现对其进行智能化管理的应用需求而提出的,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异军突起,物联网的概念已经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广阔的应用。目前,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绿色养殖、设备制造、网络家电、视频监控等领域都获得了成功应用。人们已经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追踪一台网络交换机从生产、销售、使用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情况;也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关键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还可以在回家途中用手机打开空调和电饭煲创造出惬意温馨的家庭空间。

物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使得任何一个设备都成为既可以独立管理,也可以联网管理的主体,能够实现非常友好的人机交流和互动。企业无需进行问卷调查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得用户使用习惯和消费趋势的变化信息,从而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依据。人们将因为物联网的发展而处于信息化的海洋之中,在我们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当信息无处不在时,我们的生活必将因此而发生巨大改变。互联网的发展使新闻更加自由和开放,电子邮件使传统信函日渐式微,电子商务推动快递业爆发式增长等等。而物联网将再次改变一切,并使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随之发生变化。

三、物联网对企业营销工作的影响

关系营销引进了系统论的观点,它要求企业密切关注与自己有关的各个要素的情况,无论是顾客,还是供应商、竞争者、分销商、内部员工、政府机构和公众,管理者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沟通交流,以使这些利益相关方以企业为核心实现协同,从而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企业要实现与这些利益相关方的良好沟通和互动,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销售渠道的延伸,顾客群体的增加,企业用于沟通协调的成本将急剧增大并最终抵消由此而带来的收益,从而导致企业出现规模边界或者增长的极限。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图1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从图1可以看出,该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信息化系统。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公司可以实现与顾客、供应商、内部员工、政府部门等的实时信息交换和互动沟通。并且,综合平台还通过数据中心实现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从而能够为企业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管理者可以从售后服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提取与用户需求有关的内容用于支持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通过信息化,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物联网技术依托企业信息化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撑,将智能感知的触角深入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中,实时采集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企业相关部门,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制造工艺改良、供应商评价、服务质量监督等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和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四、物联网技术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举例

物联网技术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提供了智能化的管理单元,通过该智能化单元,企业员工、用户、供应商等都可以从中获取其所需要的信息,并使企业在协调这些关系时效率更高。下面,我们以一台电视机的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和用户使用的全过程为例说明物联网技术如何促进供应商、制造中心、销售部门、物流公司和用户之间的互动。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机顶盒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数字电视成为近期市场竞争中的宠儿,受到了用户的热烈追捧。王先生在家电销售中心经过现场导购人员的解说和推荐,选购了一台A公司生产的2012款互联网数字电视,为了方便售后服务,王先生填写了一张保修登记卡,其中包含电视机的型号、序列号和自己的联系方式等信息。

王先生将电视搬回家,接上机顶盒开始欣赏互联网数字电视带来的新体验。过了一段时间,王先生接到了A公司客服人员打来的电话,客服人员向王先生了解了使用情况,在结束电话拜访的时候提醒王先生在不使用电视机的时候最好拔下电源插头或者关掉插线板电源开关。王先生非常奇怪,询问客服人员如何知道他没有拔下电源,客服人员告诉他,他购买的电视机采用了公司最新的物联网智能管理模块,只要电视机接上机顶盒,智能模块就会监控电视机的状态,并及时向管理中心反馈。如果电视机出现故障,智能管理模块就会向管理中心发送故障信息并报警,提醒客服中心安排维修人员上门维修。……大概半年之后,客服中心工作人员又给王先生打来电话,提醒他到A公司网络剧场免费点播精彩电影,并告知他最好不要经常在12点以后看电视,以免影响家人休息和身体健康。有一次,王先生看电视正看到一半,屏幕一闪就黑屏了,正在王先生一筹莫展的时候,客服中心又打来了电话:“王先生,我们非常抱歉地告知您,你电视机的显示模块出现故障,可能是电源保险管损坏所致,请问王先生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安排工作人员上门进行维修,因此造成不便请您谅解。”与客服人员约定好维修时间后,王先生关掉电视去楼下散步。 A公司客服中心客服人员根据王先生家电视机智能模块反馈的故障信息,迅速给维修站下发维修工单,并将该故障信息存储备查。显示模块的供应商通过与A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时采集到了显示模块发生的故障,并将故障信息发送的生产中心和研发中心。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联网技术给公司、顾客和供应商带来的价值。公司通过物联网模块实时采集用户的使用信息,对用户的不当操作习惯进行提醒,并根据用户的使用记录跟踪用户偏好,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通过用户使用的海量统计信息,实时跟进用户的需求变化,及时开发新的功能或者提供更满足用户需要的服务,以提高客户忠诚度。而对于客户来说,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和从容地接受厂家提供的服务,并在厂家的指导下更加充分地利用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以提升其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于供应商来说,可以及时获取来自一线消费终端的重要信息,为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争取时间和空间,将可能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充分使用,使供应商、制造商和消费者联系的更加紧密,并使三者间实现更高程度的协同,从而创造更多的顾客核心利益和让渡利益,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客户转移成本。

五、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关系营销的价值分析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厂家、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和公众的联系更加紧密,能够以低成本方式实现更高程度的协同,进一步提升“关系”的价值,为各方创造更高的让渡价值。

首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强政府主管部门与厂家的联系和互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并监督执行。政府部门通过建立统一的物联网监控管理平台,可以随时抽查任一厂家在任一地点销售的任一产品,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及有关商家,从而保证厂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产厂家对销售渠道的管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销售成本的差异,往往同一公司的产品在不同的地区或者同一地区不同行业内的销售价格都会有所不同,为了保护客户和销售商利益,厂家往往会严格限制销售商窜货。在传统的技术手段中,窜货行为的管理往往是令厂家头疼的问题。使用物联网技术后,只要厂家登记了发往某一地区的设备的信息编码即可有效控制窜货,因为一旦销售商窜货,厂家立刻就能够通过设备反馈的信息加以识别。

第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加强厂家与消费者和供应商的联系。通过物联网技术,厂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而准确地发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使供应商能够及时从厂家获得其所供应产品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而及时进行补救。通过智能化的物联网终端技术,供应商、厂家和消费者结合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改善并增进彼此的信任关系和忠诚度。

总之,物联网技术能够使系统论、协同学和传播学的有关理论在企业营销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和效果,将关系营销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人们将能够借助物联网技术更加接近低碳而智能化的理想生活。

参考文献:

①《关系营销》. 作者:[英]马丁・克里斯托弗等.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②《物联网的概念》

篇14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P2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88-01

1 引言

当前,工业自动化已然成为新一轮的发展趋势,而面向工业的自动化,工业对物联网以及物联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格意义上来说,物联网是对互联网业务的创新、延伸及拓展,在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物联网掀起了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将物联网技术科学的应用在工业领域,其能积极促进工业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

2 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关键技术

2.1 物联网的识别技术

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中的一种基础技术,在物联网的物物交换过程当中,每一个交换对象都具有一个全球唯一且特定的识别代码,该识别代码或是永久特定或是临时特定,亦或是某一特定范围内的独有识别代码。不过,在一个交换物上也会存在几个不同的识别代码,但其所代表的ID或IP有且仅有一个,而物联网的识别技术就是为识别这些不同的代码所研发并投入应用。由于一个物体的构成元素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或由多个不同的小物体组成,所以需要将拥有物联网识别技术的设备(与互联网建立了共享数据规则的构架装置)安装在大物体上,用以识别那些小物体构成元素的代码。

2.2 物联网的架构技术

物联网的架构技术是基于识别技术需求而衍生的,通过该技术能够实现在异构信息系统中为提供者与需求者提供可互操作关系的服务。而在物联网的交换过程当中,可互操作性关系的实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达到,其中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架构共享模式,从而为其提供资源、信息、数据的共享服务。这种方法具有直接性与有效性,但需要在满足非语言环境下才能达到共享目的,服务的提供者与需求者其运作空间并不具有理想的开放性。因而,需要借助物联网的架构技术,以确保在提供者与需求者可互操作性过程中实现模块化、较强伸缩性与扩展性的操作环境。

2.3 物联网的数据和信号处理技术

工业自动化的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如生产自动化、销售自动化等,而在这些自动化的过程当中需要利用物联网的数据与信号处理技术来收集工业生产、销售过程的所有数据,借助互联网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输出与分化。工业自动化在运用物联网的数据与信号处理技术时,需要遵循语义的可互操作性规则,利用物联网的识别技术、架构技术对智能识别设备所收集到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并应用结构化信息标准推进技术对数据与信息进行科学处理。

3 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在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不同工业领域的生产制造、生产流程中应用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来达到安全生产、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3.1 生产制造领域

在工业的生产制造领域中,物联网技术已成为最热点的应用技术,其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制造中的每一个环节里。如在生产设备中安装物联网的相关技术,通过数据与信号处理技术来采集数据,在生产检测过程中利用物联网识别技术来监控原材料消耗、产品质量等现象。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能够有效实现工业生产、机械生产的自动化管理,既节约企业的资本投入,又提高了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3.2 产品信息化领域

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其希望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所以产品信息化已逐渐成为工业自动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实际上,推动工业产品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令产品能够更加智能化的面对市场需求。由于物联网技术具有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的特点,因而在工业产品信息化领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实现对工业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同时也是实现产品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3.3 安全生产领域

安全生产是工业领域中的主要规范,因物联网技术具有全球定位、智能感知、红外线感知等优势,所以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工业的安全生产领域,这对于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十分有利。在工业的生产环境、生产机器以及工人身上安装具有物联网技术的设备,从而确保对工业生产中的所有对象进行定位的智能化、自动化适时监控,检测与诊断隐患情况,以利于管理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如此,可以有效保障工业的安全生产,以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3.4 节能减排领域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关注的重点,而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突破方向。在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领域中引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传感装置、构建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等方式来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如此,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电能、资源等能源的使用情况、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等就可以得到实时的自动监测,一旦超标系统就会自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在工业节能减排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利于促进工业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4 结语

为有效实现工业自动化,为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业领域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能最大程度实现这些发展目标,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改变与提高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促进工业生产的自动化,从而有效提高工业领域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管理,并实现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高效率与高质量。

参考文献

[1]顾亮,杨萍.物联网带给工业自动化的创新机遇[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1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