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5: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非遗文化的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消费文化 追梦 抗争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为“世纪之交美国作家对商业文化的书写”;项目编号为2016421Y
一、引言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主人公马丁・伊登原本是个出身卑微,才识浅薄却又勇敢正直的水手,因对偶然结识千金小姐露丝,一见倾心,从而决心发愤自学,成为作家,以获佳人芳心。为了爱情、事业双丰收的远大理想,马丁一路抗争:在自己“文明化”初期,他默默反抗着同阶级家人和伙伴们的误解;在稿子不被“编辑机器”接受,生活贫困潦倒之际,不顾恋人的反对,依旧坚持写作;最后,在认清资产阶级虚伪,萎靡与做作的真实面目之后,马丁还是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对这个无情的世界进行最后的反抗:摒弃成名后的富裕生活,走向海底的“理想国度”。马丁的一生是抗争的一生,也是悲壮的一生。
一直以来,关于《马丁・伊登》的研究有很多,申利锋曾将其概括为三个视角下的研究:作品的自传性视角,社会历史批评视角,以及文化哲学视角。[1]视角一主要探究故事主人公马丁・伊登与作者杰克・伦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者有焦建平,崔雅萍等人[2];视角二则主要探究“美国梦”的幻灭[3],马丁悲剧的根源[4];视角三则是从超人主义[5]、自我存在主义[6]、新历史主义[7]等方向进行分析。
而本文把杰克・伦敦及其创作放在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消费主义日益兴起这一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考察,从马丁的个人抗争着手,分析马丁这个人物形象,力图借此解读伦敦通过他笔下的马丁・伊登表现出的对社会和时代的理解,从而对当代中国提供借鉴作用。
“马丁生活在19世纪末,正值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之际,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林瑜:74)[4]。这正与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相符。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跻身于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爆出大量与炫富,爱富相关的新闻。大众传媒也不再似从前那般,以质量作为评价基准,而一味地追求市场占有率,以金钱为导向,忽视背后的道德价值。因此,深挖马丁的时代抗争对当代中国人民认识自我与社会,重新自我定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马丁与资产阶级的对抗,同本阶级内部的抗争,以及马丁的自我对抗这三个方面来展开。
二、与资产阶级的抗争
(一)思想蒙昧期的抗争
故事开端,马丁还只是个普通的水手,他粗俗、无礼却又健壮、勇猛,心地善良。他因机缘巧合搭救了阿瑟(露丝的弟弟),便受邀来到了罗斯家,见到了“仙女露丝”。一个工人阶级突然来到了资产阶级豪华奢侈的殿堂,难免会有些拘束不安,马丁亦不例外。他进屋后“战战兢兢”,生怕自己撞上屋内的饰品;吃饭时又担心发出声音。但“马丁不是温柔的羔羊,他的好胜性格决不允许他当配角(吴劳:16)。[8]”
于是马丁扮演说书人的角色,讲述自己的海上历险记,从而在资产阶级宴会上赢得了权威和合法性。脆弱的资产阶级根本无法抵御他身上散发出的活力(Yung Min Kim:06)[9]。之后,_斯故意弹钢琴,向马丁显示两人之间的“鸿沟不可逾越”,而马丁的想象力,带着他飞向异国的奇异场景之中,在那,马丁是主导者(Yung Min Kim:07)[9],露丝计划泡汤,马丁再次成功地反击了高高在上的资产阶级,夺回了主导权。
虽然马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女神露丝”之间隔着万水千山,但是他不甘心,决计同命运抗争,从细微处一点一滴改变从而成为能与罗斯相配的文明人。于是,马丁开始学习刷牙,熨衣服,让自己的外表看起来更加整洁;他开始频繁地跑图书馆借书看,充实自己的内在;还努力参透语法书,从而纠正自己粗俗的发音。可以说露丝是马丁梦想的起源,也是马丁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奋斗的重要助力。在一开始,他能够跨越阶级去爱一个人,并为之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对资产阶级的抗争。他不拘泥于自己的阶级!他的喜欢并非一句空话,他不是一个空谈家,他脚踏实地的用一个又一个的学习计划来接近自己的女神。
(二)思想成熟期抗争
当马丁真正跻身主流文化群体,剥掉其陌生化的面纱后,马丁开始对主流文化的真实感产生深刻的怀疑,抗争的话语愈发强烈(段红玉,段红燕:135)[10]。他起初对露丝“进行反抗”,从原来“在她面前,他不过是个小学生,讲起话来也活像个小学生”(吴劳:111)[8],到开始不顾自己对露丝的爱,决定不学拉丁语来提高自己的所谓修养;他不理会露丝多次的劝诱,成为一名像巴特勒先生一样的律师,而决心将写作事业进行到底。露丝曾在心里思索道“他可变得愈来愈倔强,不肯让她照她父亲或者勃特勒先生的形象来塑造了(吴劳:191)[8]。”
之后,马丁对维护资产阶级社会等级秩序的正统知识提出质疑。他发现书本里的知识大都缺少实用价值”(段红玉,段红燕:136)[10]。在与露丝的一次约会中,马丁就严厉地批评了普莱普斯、范德尔瓦特以及那般英语教授,认为他们的脑袋里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即使这让崇拜正统思想的露丝不解与吃惊。两人对歌剧又起了争执。马丁觉得大歌剧就是骗人的东西。他对露丝说道“如果我不喜欢一样东西,脆就是不喜欢,一句话完了;天底下就找不出任何理由来叫我学别人的样来喜欢一样东西,光因为我的同胞们多半喜欢它,或者假装喜欢它。关于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问题,我不会赶时髦(吴劳:196)”[8]。马丁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会随波逐流追随大众以显示自己的“修养”,他勇敢的同正统思想作斗争。
四、自我抗争
马丁也是个普通人,即使他比常人坚韧,勇敢,自信,可是面对自己阶级的人们一次次的暗示:姐夫的嘲讽,姐姐的劝诱,丽达的诱惑,以及资产阶级的遥不可及的现状:阿瑟家豪华的陈设,露丝的“美丽纯洁”以及编辑们一次次退稿的打击,他在追梦的初期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这时,他的文学之路上的另一个对手,就是他自己,他还需要进行自我抗争。
当姑娘们对他眉目传情时,他想到“他明白,要是自己属于露丝的阶级,这两个姑娘就不会主动来这一套;她们每对他看一眼,他就觉得自己的阶级一把用手拖住了他,不许他向上爬(吴劳:46)”[8]。很明显,即使此时没有人明目张胆地指出他与露丝的差别,他心里仍然涌现出一股无力感。但感伤归感伤,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直憋足了劲儿改造自己,让自己配得上露丝。他学会了打领带,洗牙齿,穿合适的衣服,看更多的书,纠自己的发音,做一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使自己与之般配。
为了抓紧一切时间写作,马丁每日只睡五个小时,“闹钟的叮铃声没停,他已经连头带耳地浸在脸盆里,被冷水刺激得直打战了(吴劳:132)[8]。”“镜子上贴着注明了解说和发音的生词表;他刮脸、穿衣或梳头的当儿,把这些表一遍遍用心默记。火油炉上面的墙上也贴着一张张这种表,他做饭或洗碟子的时候,也把它们用心默记在那狭小的屋子里(吴劳:186)[8]。”凭着惊人的耐力,他没日没夜,争分夺秒奋力写作,与时间赛跑。逐梦的自己与那个渴睡、饥饿的自己做着斗争,马丁挑战着自己的生理极限。
当投出去的稿子一次次无情的寄回时,他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你这个傻瓜!你想写作,你尝试写作,可是你心里却一点可写的东西也没有。你心里有些什么呀?只有一些孩子气的想法,一点也不成熟的感情,好些没有好好吸收的美,一大团黑黝黝的无知,一颗被爱情充塞得快要迸裂的心,还有跟你的爱情一般庞大、跟你的无知一般无用的野心(吴劳:104)”[8] 。此刻毋庸置疑,马丁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一直以来顶着压力创作的马丁,兴高采烈地寄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后,得到的却是一堆退稿信。纵使自信,乐观如他,也禁不住感伤起来了。可是马丁最终战胜了自己的这种悲观情绪,没有一直意志消沉下去,而是下苦功,读更多的书,写下更多的作品,为自己的作家梦进一步奋斗。
故事的结尾,马丁终于成了知名作家。但此时,马丁已看清了资产阶级虚伪做作、华而不实的真面目,众人的追捧不过是跟风而已,又有几人是真心欣赏?马丁这时也曾自我挣扎过,存过与这世道同流合污的念头,但是本心难违,马丁要的就是那干干净净,以才服人的“上流社会”,既然这个世界并不存在,那便去另一个世界吧!
五、结语
虽然马丁・伊登最终选择自杀这种在外人看来消极的抵抗方式,可他那种不屈不挠,憋足了劲儿奔向梦想的魄力与毅力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佩之情。伦敦并没有将马丁的死视为一种自我毁灭而是将它看做一种举措,来反抗表面上文明但实际上极具压迫性且毫无意义的资本主义社会(Yung Min Kim:16)[9]。伦敦将马丁的死视为胜利,将马丁的自杀形容为重生(Yung Min Kim:16)”[9],在那里,“五彩缤纷的光辉,沐浴着他,覆盖着他的全身。”他是那个时代的勇者,物欲横流的肮脏世界玷污不了他的那颗赤子之心。他一路抗争而来,一路高歌前进,他为梦而生,亦为梦而死。既然现实世界里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他就在梦里找寻吧。或许也只有那浩瀚无边的大海,才能收容下@般纯真的赤子。他的存在,激励着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总有如同马丁这般的赤子,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己的纯真梦想,抛头颅,洒热血,顽强抵抗,畅快淋漓一场。
参考文献
[1] 申利锋.《马丁・伊登》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J].外国文学研究,2015(3):87-94.
[2] 焦建平,崔雅萍.生与死的转换――论杰克・伦敦与《马丁・伊登》主人公命运的重叠[J].外语教学,2009(2):76-78,82.
[3] 连幼平.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悲剧――试比较马丁・伊登与嘉丽妹妹的美国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专辑,1998(2):205-208.
[4] 林瑜.强者的悲歌――试论马丁・伊登悲剧结局的根源[J].大众文艺,2010 (18):74-75.
[5] 薛晓林.简评杰克・伦敦描绘的马丁・伊登的超人艺术形象[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8).
[6] 李怀波.马丁・伊登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与探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5(2).
[7] 林国浒.对抗与妥协:新历史观照下的《马丁・伊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9):57-59.
[8] 杰克・伦敦《马丁 伊登》[M].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 Yung,Min Kim.A "Patriarchal Grass House" of His Own: Jack London's Martin Eden and the Imperial Frontier. 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Vol.34,No.1(Fall,2001:1-1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法律地位
现今文化生态环境急速消失,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艰难,民族艺术后继乏人。因此,保护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当前最急迫的任务。
这项工作如果做得成功有效,对留存民族资源、传承民族文化、延续民族血脉是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的。
一、传承人的定义
文化和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个体或者族群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需要。民族文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推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过程中,众多专家学者在理论和实务相融合的基础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首先是传承人。但是对于传承人承载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怎样认定传承人,学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认定是对其进行保护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遗产类别,传承人人数也同样众多。只有众多相应的传承人,才能使这些神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加明确的体现。
二、传承人的基本分类
要认定传承人,首先要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类。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基于认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确定了传承人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的划分,并没有完全解决认定传承人的问题。应依据传承人主体类别的不同,将其分为本源性传承人和外源性传承人两大类别,然后再对传承人进行相应的细分。
(一)本源性传承
一方面,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是通过本族群内部的传承展开的,这是主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口传心授的特点,需要一个相对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而这种文化生态环境是经年累月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均饱含了该地域或者族群鲜明的文化特色。
(二)外源性传承
有些民族民间文化仅靠当地的族群是不能够顺利传承下去的。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世界性的重视伊始,大批专家学者出于专业研究和个体使用的需要和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开始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行列。采集、整理、加工、改编、技术改进等一系列专业和非专业方式的融合,使得许多濒临灭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新生,从而对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传承人认定的制度建构
现阶段我国广泛实施的传承人认定制度主要是以政府名义进行的,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国家认定制。国家认定制较为成型的以制度化形式开始实施的,应该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08)的实施和文化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2007)的公布为标志。此后,全国相当多的省份相继展开了省、地(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
(一)申请备案制
申请备案制度,是指利用我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层级保护体系,在各个行政区域范围内实行传承人自我申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政府最终认可的一种制度。
1.制度背景
政府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过程中实际上起到的是确认这种项目的存在的作用。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众多,且随着时间流逝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可能“再造”,急需一种制度来解决这种保护过程中的矛盾。我们认为,目前实行申请备案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提升传承人的积极性。
2.制度内容
申请备案制度包括三个方面:传承人自我申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政府最终认可。在这种制度构建下,传承人的申报是前提,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是关键,政府最终认可是根本。申请备案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政府有限的行政资源,最大程度地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发挥传承人自我维护权利的积极性。
3.制度实施的重点
在实施申请备案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着重推进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传承人自我申报。传承人的申报材料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第二,政府的认可。必须指出,政府的认可只是一种确权形式。传承人所代表的某个民族或者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群众才是该项权利的最终所有者。第三,通过申请备案制度认定的传承人必须经过专家组评议、评定和无记名投票才能最终产生,然后进入公示期,公示时间可以为三个月。如果三个月之内无人提出异议,政府颁发证书,确认该申请人的相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格。
(二)群众推荐制
国家认定制和申请备案制度暂时没有覆盖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允许由群众公开推荐,政府审查认可,我们将这种制度称之为群众推荐制。
1.制度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的建立,是应该最大限度地确定传承人以及调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由于种种原因也许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既没有被国家认定,也不愿意自动申请,故应该建立群众推荐制度,以达到更大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
2.制度内容
对于群众推荐制度下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方式与前述申请备案制一样。两种制度不同之处在于主体不同,群众推荐制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而申请备案制的主体是具备传承人资格的公民。
3.制度实施的重点
一、教育环境
(一)社会环境
“叮叮腔”所在的江苏徐州市,是国家级历史名城,素有五省通衢的江苏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徐州市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其中入选国家级名录9项。众多“非遗”项目的开发均来自当地本土资源。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主要外部力量之一。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对“非遗”校园传承起着无形的推动作用,在政策上、资金上、社会宣传上可以为校园传承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有利因素,为“非遗”校园传承创造事半功倍的积极因素,这些有利因素表面上作用于学校,却在无形中推动了“非遗”校园传承向更深层次发展,促进“非遗”校园传承具有更强的主动发展机制。
(二)学校环境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校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努力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工作。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是我校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学院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特色课程群建设,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立足区域文化,加强校地互动,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的可行路径。为了打造高水平研究基地与交流平台,徐州工程学院整合人文学科的力量,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在2009年和2011年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共同承办“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120余人出席会议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相关建设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学院非常注重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新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我们共同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交响曲,通过三支队伍共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彰显与传递。在这样的环境下,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徐州工程学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教师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非遗”校园传承的主体,应该说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开发者、实施者、贡献者。“非遗”专业是新兴的专业,“非遗”课程也是新兴的课程,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但是在高校从事“非遗”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很少是“非遗”专业出身。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主要为文学、艺术学、体育学等专业。教师在“非遗”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等等,这些都将对“非遗”在校园传承的教学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对于课程改革有过这样一句话:“课程改革的失败不一定在于教师,而成功一定在于教师。”可见,“非遗”校园传承的成败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笔者这几年在工作中的体会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方式
“叮叮腔”的教学采用了1+1模式授课,也就是说一位老师和一位艺人共同完成一节课。“叮叮腔”的民间艺人大都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民,语言表达也是地道的铜山利国地方方言。比如目前健在的吴承瑛和孙为荣老人,一位没有读过书,一位是小学毕业,所以在“叮叮腔”理论方面的讲解(比如解说剧本、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方面的理论知识),就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完成这部分工作。因为戏曲类“非遗”项目地域性和专业性较强,这部分工作由民间艺人担任(唱腔和身段的表演)。教师可辅助老艺人做一些读谱,以及唱词的解释等工作。也就是说教授“叮叮腔”的教师是由两类人构成,一是本校教师;二是“叮叮腔”民间艺人。以校内教师与校外艺人1+1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开设“非遗”选修课程
2012年笔者在所在学校面向部分专业的同学开设了《徐州“叮叮腔”的传承与保护》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指导选修课,也是伴随学校“非遗”保护研究特色化、“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建设”群集化而生发的行动研究性课程。即以音乐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为基础,建构以“叮叮腔”为核心的保护知识体系,结合田野调查、排演剧目实践,并呈现开放性、综合性的地方特色活动课程。
本课程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地方民间戏曲“叮叮腔”的诠释(“非遗”视野),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文化中“小传统”教育的不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并采取积极行动参与保护(排演剧目、对保护的调研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宣讲“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激发更多的学生关爱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尤其通过本课程排演剧目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在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来传承文化遗产。
(三)教师在科研上对“非遗”项目的研究
课题研究是“非遗”校园传承得以持续有效实施的保障。在上文提到,“非遗”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大量从事“非遗”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具备“非遗”研究的知识背景,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他人所取得的成绩来保证自己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非遗”科研是“非遗”保护的高级阶段,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然后总结归纳成可供同行们参考的宝贵经验,并把这种经验进一步实施到自己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去。更促进了“非遗”保护在校园里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重视“非遗”科研无非是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自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这为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非遗”研究平台,学校鼓励教师们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短短的几年间,学校教师已发表“非遗”类相关论文105篇,省部级课题 8 项,市厅级课题103 项,这对徐州甚至周边地区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做了巨大的贡献。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直接参与“非遗”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使自己更进一步的从社会、历史、传统、风俗等方面更全面的了解“非遗”文化,并且能让“非遗”传承植根于年轻人的意识中,达到校园“非遗”传承的根本目标。以“叮叮腔”为例,2012年,10级音乐系张夏梦同学申请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下视角下的徐州“叮叮腔”音乐采录、整理与研究》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成功结项。张夏梦同学在了解和研究“叮叮腔”之后,把自己的毕业论文目标定为自己家乡的小戏——“淮海戏”,并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12级音乐系学生孙亚、张雅文所申报项目《徐州“叮叮腔”老艺人口述史调查整理》被评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学生们在申请和研究“非遗”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基本掌握科研的基本操作方法,为自己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学生与教师一样,也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关键因素,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及其学习方式都会影响到“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与“叮叮腔”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田野调查。2012年7月,学生们就奔赴“叮叮腔”的流泛地开始了第一次的田野调查。这次田野调查也是在1960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师生对“叮叮腔”进行全面普查之后的又一次的田野调查,经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空白期,把接力棒送到了这些学生手里。同学们得知后充满了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现有的关于“叮叮腔”发展的文字、图片、音像进行大量的搜集与整理,调查其流布范围、密度及其文化生态等情况,掌握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2015年7月,再一次对“叮叮腔”艺人的口述史做了详细录音整理。然后将各相关类别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二)学唱排演“叮叮腔”。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叮叮腔”,更深层次的领悟“叮叮腔”的魅力,在学生通过“叮叮腔”选修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该小戏的唱腔以后,我们又聘请了“叮叮腔”的专业演员帮助同学们排演“叮叮腔”剧目。主要是通过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其“活态化”的传承做出实际行动。2013年12月16日,音乐系孙亚、梁欢欢、马芯如、张雅文同学排演的“叮叮腔”剧目《梁祝》参加了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承“非遗”项目汇报演出,她们俊俏的扮相、专业的演唱受到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扬。
(三)论文写作
从学生层面上看,如何使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技能和审美特征,提高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论文写作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的思考这些问题。我校10级音乐班徐达2013年暑假到“叮叮腔”的原发地徐州市利国镇进行了7天的田野调查并跟老艺人面对面学唱了“叮叮腔”。回校后,徐达同学根据自己的田野调查和学唱体验发表题为《探究“叮叮腔”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文中除了提到政府对“叮叮腔”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外,还提出了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比如:后人演唱与记词记谱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老艺人的待遇问题等等。10级音乐学专业杨海鸥同学也把自己的毕业论文选定为“叮叮腔”的保护和传承方向,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学士论文《浅谈“叮叮腔”的保护与传承》。
四、教材和教法
教材的继承是优化和完善校园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丰富传承的校本教材,不仅是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遗产的成果,还是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校园传承在帮助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在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传承教材的编写必须紧紧围绕传承本土优秀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原则,要力求体现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思想,坚持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为出发点,注重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材,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使用教材为吴跃华、李爱珍编写出版的书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和笔者撰写的“叮叮腔”的研究报告为使用教材。教材涵盖了一下几个内容: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概述——知晓什么是保护;2.“叮叮腔”的艺术特征——了解“保护对象”;3.“叮叮腔”的田野调查——掌握“保护存见状况”;4.“叮叮腔”保护实践——采取“保护行动”。
在实际教学方法上,以问题为中心,以研究性解决保护问题为学习取向,以合作教学(师生共同合作)为基本理路,以讲说为辅,排演、调研保护实践为主的课程理念。力争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各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取得学生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一整套的建设目标。
五、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观其前景,高校应当积极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及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多角度、广泛性的参与,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对“非遗”项目科学而有效的“保护”。
基金项目:
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徐州“非遗”项目“叮叮腔”的教与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YGJ1343;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徐州“叮叮腔”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60053。
参考文献:
[1]吴跃华,李爱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3]赵欣,刘佳新.高校音乐专业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学研究,2011,(02).
[4]张坤.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财政局、市文联、市文化局拟订的《关于文艺创作人员深入生活差旅费开支和生活补助的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文艺创作人员深入生活差旅费开支和生活补助的暂行办法
关于文艺创作人员深入生活的差旅费开支和生活补助问题,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单位掌握标准不一致,给文艺创作人员深入生活带来一些困难。为了进一步推动从事创作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与新的时代的群众相结合,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艺队伍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对文艺创作人员深入生活的差旅费开支和生活补助,特作如下暂行规定:
1.在本市(包括塘沽、汉沽、大港、郊区、县)深入生活,伙食补助分别按下列标准执行:凡去市区、郊区深入生活,不能在单位食堂和回家就餐者,每餐可发给误餐费三角五分(早餐不补助);去市属各县者,每人每天补助七角,往返时间不足六小时者减半发给,不足四小时者不发。
2.去外省、市、自治区工厂、农村及其它单位深入生活,从离津之日起至回津之日止,每人每天一律补助七角,不发途中伙食补助费,往返车费和住宿费,均按现行差旅费开支的规定执行。
3.去本市或外省、市、自治区工厂、矿山深入生活,凡参加高温、高空和有毒作业、野外作业者,可取得深入生活单位同工种工人的补贴证明,经派出单位领导批准,按国家劳动保护规定,发给与同工种工人同等的补助。
“乌镇原本就有缫丝业的传统。”汉密尔顿说,乌镇女人的智慧和知识都在她们手上,所以这次她请当地人一起加入这件艺术品的创作。
如果要问传统文化和当今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答案恐怕是,“一个互联网平台”的距离。
“O2O”焕发非遗生机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线上线下结合的O2O电商模式为其打造了新市场空间。目前国内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平台开始运作。此前百度糯米通过其平台推出了非遗有价产品的专题活动,而在去年,国内唯一官方授权的非遗类电商平台e飞蚁也正式上线。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学院李荣鸿教授认为,从非遗传承人和企业角度来看,这类O2O平台通过借助互联网渠道优势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构建了全方位的线上推广。“他们只需要通过付出自己的手艺劳动,就能够借助线上平台获取一定的收益,同时也能够借助线上平台弘扬自己的手艺文化。”李教授说。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真正从事这类产品的电商并不多,电商平台很容易建立自己独特差异化优势,并能在天猫、京东称霸下的中国电商市场格局“杀”出一条阳光大道来。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人文层次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艺术爱好者喜欢收藏一些具备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苦于很难通过线下渠道找到非遗大师们的作品,互联网平台则打破了这种信息障碍。
“当然,O2O电商平台需要打破的是一个信任问题,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很难辨别非遗产品的真假,这就需要电商平台具备足够的权威来确保非遗商品的真实性。”李荣鸿补充道。
打造“线上线下”闭环
互联网优势在于凭借着低廉的连接成本为用户创造连接价值。通过借助线上平台导流,各种线下的非遗展览就得以顺利举办,比如美食节、服装节、非遗产品展览等。对于平台来说,不仅可以收取一定的门票费用,它们在为非遗继承人和非遗企业提供线下展示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广告收益。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通过参加这种线下非遗活动,也能够更深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他们还能够通过线下活动认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非遗文化社交甚至也可以由此开启。
最后,对非遗文化的继承人和企业来说,通过这种线下活动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宣传自己的非遗文化作品,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自己的非遗文化。
那么如何留住用户呢?
目前市场的应对方式是通过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问答、在线教育和数字博物馆等。对于大多数想要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的用户来说,这无疑可以吸引他们回到平台进行二次消费。“在未来,线上教育,尤其是直播教育将会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趋势,非遗文化教育作为垂直细分领域,同样会具备一定的市场空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高峰对《经济》记者介绍道。
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非遗文化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市场空间。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断层并非耸人听闻,但是随着互联网平台对非遗文化的推动,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会得到有效延续。最为重要的是,借助互联网,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非遗文化,既有利于非遗文化的快速传播,对于互联网创业者以及非遗文化继承人和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机遇。
娱乐至死的时代
文/本刊记者刘稚亚
萧
伯纳说过一句话,理智的人适应环境,而世上所有的进步都仰赖不理智的人。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乍一看来就像是胡言乱语,然而却在当今的社会中一次又一次地被反复验证了。
《娱乐至死》这本书讨论的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波兹曼认为,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
电视尚且如此,互联网呢?
在互联网的时代,任何的严肃性都变得没有意义。美国大选中发型飘逸、表情夸张、言语惊人的Trump选票居然一路扶摇直上,成为最为人瞩目的社交网络中的宠儿;英国脱欧公投结束后谷歌搜索排行榜第二位居然是“欧盟是什么”,脱欧结束后就有150万人请愿要重新公投,原因是大部分人只是“投着玩玩的”――“自由民主”仿佛成了一个笑话。我们似乎达到了这样一个共识:政治家、教育家或者思想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和演技。
原因就在于,长期浸泡在娱乐化世界中的我们,思想结构和认知能力也完全发生了改变。
在18世纪和19世纪,印刷术赋予智力一个新的定义,这个定义推崇客观和理想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那时候的阅读和当今的阅读是截然不同的。过去,我们提到一位大师,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著作、社会地位和观点,而现在我们提到一个人(尤其是当今炙手可热的“网红”),我们想到的却是一段视频上的脸,而至于他们说过什么,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当然我们也不想知道,当时看过了一乐就行,何必去思考那么多?又费时又费力)。
波兹曼定义了一个“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都蕴含在严肃阅读的“阐释”之中。而现在,碎片化阅读的年代,我们再也容忍不了超过140字的阅读,超过3分钟的视频,“阐释年代”逐渐褪去,另一个时代统治了我们的生活。这个新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