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护理专业述职范文

护理专业述职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护理专业述职,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护理专业述职

篇1

一、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前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各家医院而言,如何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于每个人医护工作者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当代本科护理学生,家里最大的希望是成为有用之才,平时喜欢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不爱运动,有时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

内外环境分析

当今社会,医院都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以疗效为根本、以服务求生存医院聚集一批精萃的医学人才,医院中有护理组织发展战略、护理人力资源需求、组织护理队伍的群体结构、组织护理人员的升迁政策等等

四、未来人生职业规划目标与行动计划

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护理事业发展。围绕这方面,本人特对未来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

2、2009-2012年,熟悉适应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主要完成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争取考好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

五、调整与评估

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

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本人的基本简历

(二)本人的家庭经济状况

本人的家庭为中下等经济水平。母亲在小学当教师,父亲在林业部门工作,月收入均在一千元左右。

(三)本人的职业倾向

本人职业倾向于临床工作,希望可以做一名合格的护士。虽然大家都说临床工作是很辛苦的,但是我觉得临床工作是最直接的服务于社会的方式,用我们的知识和爱心解除别人的痛苦是我们每个护士的心愿。

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四)本人的职业规划图及职业目标

时钟老人好象要跟我们赛

跑似的,如果对自己一点规划都没有的话,我觉得快要落伍了一切知识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没有目标并付之行动的话,人的一生就这样无聊的过完了。

规划如下:

1、第一年:实习能否给自己一个固定的工作还要靠自己努力,凭借自己年轻的优势去自己梦想中的地方闯闯,争取找到可以在编制内的工作。

2、第二年:给自己定个新的目标,尽量在事业上勇攀高峰。在生活上要考虑个人问题,争取在3年内买套房子,把父母接来生活。

3、第三年:再攀事业的高峰,专心做自己的护士。

4、第四年:争取改善生活质量,构置一套房子。工作上争取晋升。

5、第五年:稳定工作,接父母来生活,在父母的帮助下争取把房子换成两室。

(五)实现职业目标的努力措施

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不一定会如意,所以我们只有梦是不够的。在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掌握扎实专业知识。还要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因为近年来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经历了很大变化——从最初专看学习成绩,到慢慢注意学生的爱好特长,现在则是最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美好愿望:工作进程顺利,家庭美好幸福

职业方向:临床护士

总体目标:进入三甲以上医院踏实完成近十年的临床护理工作

已进行情况:读完本科

二.社

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

1、社会一般环境: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的形势下,中国卫生事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2、卫生职业特殊社会环境:

由于中国的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的医学人才,特别是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

三.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分析:就中国的医疗体系中,医护比例而言,中国仍需要大量的临床护理工作者

四.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

1.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

英语水平一般,需要提高口语水平;尽快适应工作和社会,精通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性格:内外兼有

特长:中医刮痧

爱好:听音乐,读书,写随想

2.角色建议:

父亲:“积极向上,不断学习,能力要强”;

母亲:工作要上进,婚姻不要误。

老师:确定目标,勇往向前。

同学:“托希望与你,希望进军国家卫生部!”

五.职业目标分解与组合

职业目标:业务能力高的护理人士,优秀的护理教育者。

篇2

我是一个来自湖南本地的女孩,性格活泼开朗,一个平静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喜欢与朋友打打闹闹,安静时喜欢看书、喜欢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我是一个十分倔强的女孩,只要是我认定了的事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到,认定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家中并没有从事医学这方面的人,但是家人都很支持我读护理这个专业,因为护理专业不仅对我个人有好处,同时也可以给家里带来一定的好处。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是没有阻力的。

2.社会环境: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的形势下,中国卫生事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3.卫生职业特殊社会环境:由于中国的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的医学人才,特别是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

4.行业环境分析:就中国的医疗体系中,医护比例而言,中国仍需要大量的临床护理工作者,如今,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所以老年服务这方面的需求会很大。

目标确立

短期目标:

1) 大一、大二这两年争取过完英语四级

2) 在学校学好理论知识,在外实习期间将理论付诸实践争取专升本

3) 考到护士资格证

长期目标:

1)实习后我将进入一家医院从护士做起,在前两年考取护师资格证,有机会的话考研究生

2)第六年升为主管护师,提高自己的学历

3)从事主管护师后工作五年争取升为副主任护师

评估与调整

1.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

基本不需要,如果有更好的机会的话可以考虑再次选择职业

2) 职业路径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方向?)

基本不需要,如果有更好的机会的话可以考虑改变发展方向

3)实施策略评估。(是否需要改变行动策略?)

基本不需要,如果有更好的机会的话可以考虑改变行动策略

4)其他因素评估。(身体、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机遇、意外情况的及时评估)

2 .评估时间

在一般情况下,定期(一年或半年)评估规划;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1.清晰性原则:考虑目标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直截了当?

2.变动性原则:目标或措施是否有弹性或缓冲性?是否能依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3.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4.激励性原则: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5.全程原则: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考虑。

总结

篇3

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8年在护理部的领导下成立了输液治疗专业学组。人员按照自愿报名及小组筛选的原则从以外科、内科、综合科室、干部病房为主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中遴选,入选人员工作经验丰富、对静脉输液工作有一定积极性及责任心。输液治疗专业学组由42名成员组成,设组长1名,副组长4名,秘书1名,组员36名。成员均为女性,年龄23~48(33.32±10.11)岁;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33名;学历:本科及以上27名,大专15名。

2.方法

2.1 输液治疗专业学组的职责

输液治疗专业学组由护理部主任直接管理,按工作计划实施;内部设有质量管理组、技术培训组和科研训练组。组员覆盖医院所有进行静脉输液的部门,曰常工作由相应科室安排,科室护士长根据学组通知及年度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学组成员的工作,使其在不影响科室工作的前提下完成在学组中承担的工作。输液治疗专业学组与药剂科、感染控制科、影像科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及时解决静脉输液中遇到的问题及对临床进行技术支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培养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加强静脉输液质量,保障输液安全,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输液治疗专业学组明确要求组员需对本科室护士进行输液治疗相关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监控本科室输液治疗工作质量及输液治疗安全;负责本科室输液治疗特殊操作,例如: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输液治疗相关问题的会诊等;收集输液治疗中数据并积累输液治疗经验,开展本领域内的科研工作;参与输液治疗专业学组活动。

2.2 完善输液治疗学组的规章制度

输液治疗学组依托科室护士长及学组成员开展工作,人员平时分布在各个科室,为了更好地督促成员开展工作,学组完善了有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学组职责、组织构成及组织成员选聘、输液治疗护理实践要求、输液流程、文书记录、感染控制及安全操作、设备使用、穿刺部位选择及输液工具的使用、特殊输液装置、导管及穿刺部位的护理、输液治疗并发症的护理、输液治疗辅助技术的实施、输液相关报告及会诊制度、静脉输液培训及继续教育制度、临床输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2.3 建立静脉输液治疗评价标准

输液治疗专业学组在全院调研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输液工作涉及的药物配备、输液工具及设备使用、静脉通路建立、患者输液过程病情观察及并发症处置、护理文书记录等内容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筛选静脉输液过程中具有较高危险性、重复程度高、容易发生问题及消耗成本较大的技术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制订并完善了输液治疗质量评估标准,包括要素质量2项、环节质量9项、终末质量5项,见图1。

2.4 严格按照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实施质量控制

输液治疗专业学组的各位组员按照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监控本科室输液治疗工作质量及输液治疗安全,将发现的输液治疗问题及时上报组长,并及时反馈给科室护士长进行改进;统计本科室输液治疗相关数据并初步分析;每季度总结科室输液治疗开展情况,并形成工作报告上交组长。

3. 效果

3.1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提高(见表1)

3.2 输液治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见表2)

4.体会

4.1 输液治疗专业学组的建立促进了输液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结果显示,输液治疗专业学组的建立促进了输液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通过选择包括“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在内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指导实践,将人力资源要素纳入质量评价中。通过培养12名具有四川省静脉输液治疗资质的专科护士,更好地落实了全院护理人员输液治疗相关技术的培训与考核4,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基本技能,同时开展了多项输液新技术、新业务,例如:改良赛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等;开设了输液治疗门诊及一系列与输液治疗相关的科研项目,为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输液治疗专业学组根据质量评价指标落实专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重视输液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及对输液治疗结局有关键影响的步骤,通过组员在各科室规范输液治疗的工作流程及操作技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使输液治疗专业学组能及时针对问题给予科室合理建议或进行现场督导,促进了护理学科队伍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输液治疗专项护理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篇4

关键词:护理学导论;教学方法;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护理学导论》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入门课程、必修专业基础课,对护理专业学习、护理职业理解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 。但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全部都是初中起点、对学习缺乏耐心,分析问题能力较差,需依据其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笔者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护理专业的感悟及在内心对护理专业认识的升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课程内容的选取

通过分析护士的职业岗位需求,结合我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对于临床上运用较多的护理理论、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要重点学习,医疗卫生体系一章内容在护理技术中讲述更细致,这部分内容做简单了解。健康教育的理论内容在《健康教育学》中学习,本课程只做实践演绎,护士素质与礼仪规范的内容与护理礼仪重复,留到护理礼仪中专门学习。

2 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等。 本课程的难点: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 解决办法: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将不同的护理理论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联系临床实际,变抽象为具体,加强学生理解。教学上应用多种教学法、深入讲解,并利用多渠道多层面的社会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多途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和疑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改革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课堂讲授,以教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医学知识和实际经验,教学反馈不佳。为此,笔者充分运用校院合作平台,对临床护理专家、省内外护理老师展开调研,依据现代护理专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南丁格尔的护理理论,课程教学侧重护生能力的培养和对护理专业的感悟,笔者改革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入体验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对护理专业有一正确认识,从而建立明确的内在的护理专业信念,自觉学好护理专业。

3. 1 PPT教学法

本课程教师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PPT讲授理论内容。多媒体课件制作细致、声像齐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果。同时,多媒体教学对于扩大课堂信息量、帮助师生互动具有明显的效果。

3. 2 小组讨论法

适用于护理相关理论的教学。课前老师将教学内容编成学习提纲发给学生,学生分组自学、查询资料,针对提纲准备讨论内容,每组推荐一名中心发言人,表达本组对提纲中的某问题的认识,本组成员可以作补充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最后老师总结,对认识问题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不正确的给予纠正。

3. 3 临床见习法

早期接触临床对于培养护生的职业素质,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调查护理程序在临床工作的应用,体验医院的工作环境、指导学生以案例为基础,模拟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即收集资料,制订护理计划,然后每人写一份见习报告,作为对学生部分测评依据。于见习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对见习教学的评价,内容包括见习内容及方式、见习收获与效果。

3. 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依据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引入特定时间的场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护理理论、批判性思维、护士与法的学习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课后调研显示,92%的学生反馈能加深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对激发学习兴趣有帮助,心得体会还显示希望在其他课程多开设类似活动。案例教学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从病人立场上体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点,也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符合护理发展要求。

4体会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及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五年制《护理学导论》教学方式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我们每一个护理教师都应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适应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护理人才而努力。

篇5

[关键词]专业化管理;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b)-0149-03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n operation room

DENG Rui

Operation Room, 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 in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0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nursing quality in the operation room.Methods The operation rooms and nur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and were divided into 6 major 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ration rooms and disease department. At the mean while, in comb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operations in each group and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all the nurses were re-allocat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detailed division of labor with in the professional division, which formed a specialized surgical nurse management model.The patients and doctors′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nurses′ self-evaluation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specialized manage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he certain proportion in nurses′ self-evaluation content was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post-implementa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Specialized management;Operation room;Nurses;Nursing quality

近年恚随着医疗改革、医疗技术的不断变化及临床分科的细化等原因导致高素质、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成为目前专科护理领域的高度培养的护理队伍,特别是手术室护士,由于当前外科手术器械、方法、仪器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手术室对护士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1]。因此,应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使其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专科护士。专科护士是指某护理领域中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操作,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分工、专门化角色的高级临床护士,利于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2]。本文对我院手术室实施专业化护士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是选取我院手术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职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均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从事时间≥1年,其中包括3名男护士,27名女护士;年龄均在22~43岁之间,平均为(32.5±3.5)岁;工作时间均在2~23年之间,平均为(12.5±3.5)年;职称:1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14名护师,10名护士;文化程度:20名本科,7名大专,3名中专。所有纳入对象均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

1.2方法

2014年之前我院手术室未实施专业化管理,仅安排工龄较长、经验丰富的护士工作在大手术室;经验尚浅、工作时间短的护士随机安排。2014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护士专业化管理,由相关领导将手术室自身特点和院内科室相结合后对手术间、手术室护士予以分组,包括乳腺外科组、妇科组、泌尿科组、骨科组、普外组、脑外组、胸外M,实施的具体内容如下。①根据各项专科主刀医师、护士的性格特点、兴趣等进行分组,包括专科组长、小组成员、轮转成员,安排1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护师担任组长、2~5名组员各自负责本专业手术护理配合,在无本专科手术时可以参与其他手术。注意节假日、夜间急诊手术均由值班护士完成,不存在分专业。②组长结合自身经验制定详细专科手术有关的常规护理内容,注意修改、完善、整理、落实新的手术注意事项、配合组员需熟练掌握手术部位解剖结构、配合流程、各类器械用途等相关内容,同时了解主刀医师的习惯、特点,便于敏捷、准确地传递器械,顺利完成手术。③定期培训各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通过专科理论授课,讲解各专科手术步骤、病理变化等内容;对于专科手术新进展、注意事项、配合期间要点等进行讲解;对于专科器械的应用注意维修、保养;扎实掌握意外事件的急救护理知识;应了解专科手术的摆放技巧、新发展理论等;开展器械操作、手术摆放、正规手术配合等内容的培训。④随机考核:由专科组长对每个小组进行随机检查,内容包括手术摆放、器械操作等。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表评价主刀医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通过开晨会的方式促进每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护理质量。⑤积极争取外院学习的机会,了解、吸取先进管理经验,根据护士平时的表现、功能情况等多方面原因来评比优秀护士,便于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促进专科业务水平的提高[3-4]。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前后护士自我评价情况;观察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实施前后医生们满意情况。

护士自我评价情况内容包括对手术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是否掌握、手术患者健康宣教执行是否满意、专业分组是否能提升护理质量、专业分组对提高专科知识是否有帮助。在实施专业化管理前发放150份试卷,在实施专业化管理后发放160份试卷,对患者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回收有效试卷为138份、149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00%、93.13%。内容包括护士讲解手术麻醉、手术流程、手术部位、术后管道护理等相关知识以及对护士是否满意、信任等[5-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P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自我评价情况的比较

实施后护士自我评价中的肯定比例较实施前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

2.2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实施前后医生护理满意情况的比较

共45名医生参加护理满意情况调查,实施前护理满意度为80.00%(36例),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3.33%(42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2,P

3讨论

手术室属于医院内具有特殊性质的重要科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抢救生命的主要场所,加上当前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导致临床上的手术新方法、新仪器、新设备不断更新、发展,进一步显示出对手术室护士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才能够适应现代医学发展,从而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7-8]。可见,手术护理质量对医院医疗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利于医院事业的发展。以往手术室护士配备数量不固定,且分工不明确,加上多数时候重视高年资护士而忽视了中低年资护士的安排,造成手术室护士配合工作常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使得医护配合工作不理想而影响手术质量,另外手术用品准备不齐而延长手术时间、器械损坏、医生不满意等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影响医护关系医疗纠纷的发生[9-10]。据相关研究报道,护士专业化管理能够促进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可以促使护理行为更加规范、专业,使得护理质量大幅度提高[11]。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护理学研究的深入,关键在于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成为高品质的人才队伍,以提高护理质量[12-13]。本文对我院手术室护士应用专业化管理,以增强护士对术中发生的意外状态的应急能力,及时做好配合医生抢救的应对措施,促进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提高,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14]。专业化管理不仅可提高手术室护士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还可以增进和医生之间配合的默契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护理人员专业化技术水平、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护理人员与主刀医生的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经过专业化管理的手术室护士,有助于手术人员的安排相对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更加了解、掌握该科手术细节,在配合操作方面更加得心应手。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忽视自我评价内容、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和于红菊[15]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护士实施专业化管理,利于护士专科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较以往提高了配合手术的默契性,缩短手术时间,使得主刀医生的满意度和手术质量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值得应用。

[⒖嘉南]

[1]付兴娟.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7):701-702.

[2]骆雪琼,洪伟兰,刘桂华.护理程序化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7):180-182.

[3]何飞燕,黄黎黎,杨佳佳,等.专科护士设置对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3):41-43.

[4]王维霞.手术室护士培养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影响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1):102-103.

[5]陈玉兰.分阶段360度绩效反馈护士评价体系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 32(6):125-127.

[6]陆丽.PDCA管理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1):107-109.

[7]陈玉兰.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91-92.

[8]杜颖,任维,王秀红.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3):86-87.

[9]许鹏飞,刘杨春.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急性肝炎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 21(28):112-113.

[10]亓阳.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康复的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9):100-101.

[11]赵贵娟.规范化护理培训对提高新护士职业自我认同感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53-154.

[12]夏葳.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261.

[13]何飞燕,黄黎黎,杨佳佳,等.专科护士设置对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3):41-43.

[14]陆丽.PDCA管理模式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1):107-1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