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范文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篇1

关键词:多元智能;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93-02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其《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在该书中,加德纳颠覆了传统的智能一元论,指出人类都或多或少具备七种智能(后来又在模型中添加了第八种智能),而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个体间的智能差异。该书一经发表,立刻在西方引发了研究和讨论的热潮,不少中小学都纷纷尝试把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课程建设和学科教育中来,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案例。近年来在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和教师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面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英语教学。

一、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传统智能观的颠覆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七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即七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内省智能(1997年他又加入了自然智能,即第八种智能)。加德纳强调,每个人都具备这八种智能,只不过有的人某种智能强一些,某种智能弱一些,不同的智能组合造就了人智能的差异。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智能观。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的第一套智力测试题把人类的智商用数字表达了出来。以他们为代表的传统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元的,每个人的智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大量的儿童接受了这种智力测验,他们的聪明程度通常用“智力商数”(IQ)来表示。因此传统的教学是使学生在一个课堂里,教师以相同的方式讲述相同的内容,期望在同样的时间里获得相同的答案。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是由标准化的考试完成的。传统的智能观会导致学生的测验本位学习,学校和教师也以测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成功与否,成功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突出的学生,而在艺术课,体育课,劳技课等表现突出的学生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我国多年的教材改革打破了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的模式,以主题的形式编排语言材料。以大学英语为例,涉及的话题包括名人传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经济发展等等。这些材料的选编特别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发展多元智力因素也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学生生来就具备个体差异,心理倾向和智能结构的差别使他们在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上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就要求教育者客观的看待并尊重个体差异,充分挖掘每个人的强势智能,弥补弱势智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利用多元智能优化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结构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有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多元智能量化表。例如美国学者阿姆斯特朗在1994年提出了成人多元智能量化表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同时也帮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有助于在英语学习中发挥潜质。除了多元智能量化表,教师还可以通过专题作业,一对一交流访谈,以及学生自我展示等方式考察学生的智能结构。

(二)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英语教学

语言智能是指有效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它包括记忆信息,讲述,写作,说服和分析语言结构等能力。语言智能的发展对学生学习各类学科都有显著影响,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尤其在英语学习上优势最为明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材料来刺激学生的语言智能,例如书刊,报纸,杂志,各类音像资料都可以引入课堂,根据每节课的主题不同选用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或阅读,或聆听,或展开讨论,或进行访谈,或总结汇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使其为英语学习服务。

数理逻辑智能是指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外语属于文科,乍看似乎与逻辑智能没有联系,其实不然。外语材料中有很多是自然科学范畴的材料,也有一些数学概念,如排列组合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与对比,数字游戏,信息分类,逻辑顺序排列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数理逻辑智能在思考和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用视觉手段和空间概念表达情感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地图上定位,画楼的平面图,分析图表等。利用视觉智能激发英语学习的潜质,教师可以采用电影,电视,PPT,VCR,图表,挂图等多种手段把教学内容视觉化,处理以说明文体为主的课文可设计流程图,矩阵图或层次结构图来呈现文章的主题和主要概念,处理叙事体课文可以采用视图化大纲和网络图,有助于理清课文脉络和要点。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用身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动智能的开发与语言学习密切相关,例如利用角色扮演,戏剧表演,跳舞,手工制作,闪卡,合作或竞争类游戏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同时训练学生的肢体语言,口语和听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多元智能发展。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理解他人情绪,感情,动机和态度的能力并能据此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在课堂上创设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收集意见然后让一位学生作报告。课后作业也可以利用人际交往智能,让学生分工合作,交出研究成果,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定成绩。充分利用人际交往智能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小组学习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内省智能包括认识自我优势和弱势的能力,反省分析自我,并善于用这种能力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内省智能强的学生往往能够清晰的看到自己的缺点,自我调整和改善学习方法,但相对来说人际交往智能较弱,不愿意与同伴小组学习和交流,因此教师应该协助学生沉浸于被喜欢被接纳的感受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音乐智能是指对音调,旋律和节奏的感知能力,以及用音乐表达感情的能力。利用教材或课外的音乐资源,把音乐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语感和语言文化的熏陶。有研究表明,听歌可以促进输入,内化和习得目的语,对英语学习来说,可以扩大词汇量,增强对语言的韵律感和理解能力。

三、多元智能的评价观对我们的启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对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重构了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注重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其优势在于能够较好的评估和预测学生的成绩却无法反映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体系是一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多元评价体系,不但着眼于学生目前的智能结构,还重视学生正在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除了测验和课后作业外,还应采用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档案袋评价,教师学生互评等方式,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使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

多元智能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多元化的教学思路,并建立在对学生个性差异充分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因此教师的个体能力毕竟有限,还需要不同或相同学科的教师之间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多元智能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阿姆斯特朗.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

[2]Lazear,David.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篇2

【关键词】多元智能 小学英语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1-0089-03

一、问题的提出

有专家指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目前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急需一定的理论与政策的指导。”[1]因此,将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认知方式,每个人的智能都是多元的,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组合,“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每种智能的数量各不相同,并且我们每个人都以高度个性化的方式组合和运用多种智能”。[2]

从学生生理发展的角度看,要全面开发其各项智能,使其均衡发展,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整体教育目标。在众多的改革尝试和研究中,课堂教学始终是关注的中心。本文探讨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在多元智能指导下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应用,使“课堂为学生服务,教学为学生设计”的意识得到更好的贯彻和加强,从而改进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改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基础外语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含义与其基本结构

课堂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3]它包括教学前的准备策略,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教学后的评价策略。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策略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年龄特征,对课堂教学的程序以及方法进行指向性调节和控制操作,以逐步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教学活动方式,其落脚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在一定理论框架指导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教育实践工作者通过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生动丰富的创造,这是课堂教学策略的生命力所在。

“多元智能教学就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以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5]多元智能开启了一扇教学方法之门,它认为无固定的教学方法将会对所有学生发挥最佳作用,所有的孩子在八个智能方面都有不同的强势,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活动可能对某一组学生起到较成功的作用,而用在其他组身上,成功性则较低。教师在指导和协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不同智能活动的各自作用,使用多种多样的指导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Linda Campbell等人通过多元智能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多元智能开发的教学策略的基本结构,大致分八个维度:[6]言语――语言策略;逻辑――数理策略、动觉策略;视觉――空间策略、音乐策略、人际交往策略、自知自省策略、自然观察策略。

三、基于多元智能开发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从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挑选出许多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理论,要有意识地针对各项智能提出问题设计活动,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尽可能多地包含体现多元智能、促进多元智能发展的活动。以下是一些可供借鉴的以多元智能为思考主线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促进语言智能发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让学生学会倾听

以语言智能为指导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与课型,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且每种训练形式不宜太长,如听音会意、听音跟读、听音画图连线、听音指图涂色、听音标号、听音表演、听音说唱、听故事等等。

(2)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能力

在英语课堂中,除了模仿性的机械练习外,在交际性的活用练习中,要培养学生在不同情景下,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如情景会话、交际性会话、故事接龙、自编自演小短剧、英语演讲等等。这样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才能在发表见解时用自己的语言说话。

(3)让写作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

学生的语言智能一方面表现为使用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表现为运用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要让写作成为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可以使用多种形式,比如配词成句、看图写话、编英语谜语、头脑风暴与诗歌创作等。

2.促进数学逻辑智能发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鼓励学生提问,给他们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向学生提出问题后,暂缓10秒以上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更能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回答问题也会更有新意或更完善。

(2)组织学生辩论,进行研究性学习。

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或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争论。同时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简单的研究课题,以调查的方式主动获取相关资料,这样学生就会成为学习和思维的主人。

3.促进空间智能发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将学习材料视觉化,开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这种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内在视觉,要求学生开启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帮助学生把书本和讲课的材料变成内心的形象。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学习材料也是很好的视觉空间学习方法,包括看图说话、看图讲英语故事、想象性口头作文等。

(2)运用图画比喻画出学习内容,建立文字与画面的联系。

图画比喻是用视觉形象来表达思想的,其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文字和画面之间建立起联系,在抽象和具象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种策略对那些弱于口头表达而善于空间想象或擅长绘画的学生尤其适用。如可以根据英文天气预报画出各地天气图标,制作一本图文并茂的英文小故事书,制作心情日历等。

(3)运用多种多样的视觉材料,给予学生丰富和充分的刺激。

可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视觉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充分和深入的理解,把文字学习和空间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供教师选择的视觉材料范围很广,包括图片、绘画、摄影和影视作品等。

4.促进身体运动智能发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创意动作来进行学习

这个策略要求学生以身体活动的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投入到创意想象的活动过程中去。学生可以用各种动作学习字母、单词和短语,在表演英语对话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动作表达意思。

(2)通过教室剧场的表演,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

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根据英语课上正在学习的课文或故事创作表演剧本,在语言的基础上添加动作,这是发展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首先教师要确定好教学目标,给学生规定要获得的学习效果,设计剧情,表演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讲述他们的体验并进行评价。

(3)展开教室游戏,强化巩固学习内容。

游戏使学生进入富有想象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中,当通过游戏学习时,大多数学生是充满好奇地、热切地探究他们学习的内容。游戏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形式来进行,特别适用的应该是全身反应(TPR)游戏和能在教室里进行的参与者较多的游戏。

5.促进音乐智能发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把学习材料变成可以说唱的形式以增进理解与记忆

无论教的是音标、单词还是对话,教师可以先把学习材料变成可以说唱的形式,因为童谣和儿歌这种说唱的形式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把想强调的讲课重点变成说唱形式,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这有利于学生较为迅速地增进理解与记忆。

(2)寻找适合教材的情感气氛的音乐,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领悟。

为某个话题和具体课文寻找适合情感气氛的音乐,如果学生听讲时有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领悟和记忆。比如在教学“My Pen Pal”这个话题时,组织学生给Pen Pal写信时播放歌曲“Big big world”效果相当不错。

(3)通过英语歌曲的学习,激发语言技巧。

在帮助小学英语学习者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技巧时,音乐可以成为很好的服务工具。除了课本上的英语歌曲外,许多流行歌曲的歌词也使用了交际性的语言,重复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学生可以听一首歌,教师向学生提供有关这首歌的主题摘要。然后学生可以口述歌词并大声地朗读歌词。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将歌词打乱顺序并让学生重新排列。

6.促进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创设积极的课堂人际交往环境

当班级课堂发挥着关怀性的功能时,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高效。英语教学的语言性、交际性、应用性都很强,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英语课堂学习,运用英语进行交际,通过培养学生与人分享、资料交流、讲解沟通、反思等能力,来创设英语课堂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2)通过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彼此相互理解、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的良好机会,为学生创造了更多交往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在英语课堂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如小组学习、跨小组互助式学习、小型团体学习等。

(3)通过团体游戏,促进学生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在团体竞争的条件下,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很及时,互相理解,效率明显提高。英语课堂中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智能发展的团体游戏非常多,游戏可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尤其是低、中年级,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猜谜、转盘、开火车、图板游戏等等。

7.促进自我认识智能发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表现自我的英语课堂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自我观察、自我肯定,并在英语学习中自我指导,具有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获得英语学习的目的感与方向感。可以让学生自学英语或者制定英语学习计划等。

(2)利用小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内在感受与体验

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想象力,去鼓励他们内在的感受与体验。要让学生感受、体验,需要他们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赋予英语课堂学习以个人意义。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编结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等。

(3)进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和自我调控能力。

多元智能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对自己一个阶段英语学习的自我观察和反思,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为后续的英语学习提供动力。

8.促进自然观察智能发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新奇的、开放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就英语语言观察力而言,它表现为语言的发现能力,目的明确且有针对性的寻找练习是有效的途径。如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英语文章、段落或句子中,寻找近义词或反义词、主题句、以及各种时态等多种多样的语法手段等。

(2)通过对文本的对比分类等方式提高学生分辨事物关系的能力

学生分辨相互关系的能力基于三个基本的认识过程:区别异同;根据不同标准对物体分类;察觉相互关系。自然观察智能强的学生非常擅长于这些思维过程。下列活动可以使学生进入比较、对比、分类以及察觉依赖关系等自然观察的思考过程:指出相似物体间的不同,如英语名词和动词;单词分类;判断与改错练习;识别词句中的核心成分、篇章中的主题句等。

(3)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以自然观察为主题的英语活动或作业

来自于自然科学的概念能够支持和丰富英语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同时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也经常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通过在英语课中探讨学习相关自然科学主题,设计相应的英语活动或者作业,学生就能够体验到与更广阔的环境相联系的博大感,也可以和教师一样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

我们可以这样说,学生的智能发展的方向有赖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作为小学英语老师,我们有责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运用,对我们学生的智能起到激活和促进其有效发展的作用。

〖注 释〗

1 吕良环主编.外语课程与教学论[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1

2 [美] 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著.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霍力岩、沙 莉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

3 施良方、崔允t.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前言P2

4 魏礼飞.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33~36

篇3

关键词: 多元职能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质量

一、现状

随着大学大规模扩张,高职学生生源愈来愈差,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层次复杂,教学费时低效。学生来源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又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高中、中专、技校)。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起点与中职生源的基础素质不相适应,教师的备课、上课未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具体的教学与指导,尤其是在学法上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主要还是灌鸭式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语法分析,缺乏师生间的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尤其是忽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3.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当前各级教育部门注重英语等级考试的合格率,同时各用人单位把各类证书尤其是英语等级合格证书作为工作面试的敲门砖。

二、举措

笔者所在学院教学改革环境友好,本课题所包含的教改内容得到单位的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热情支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被列为我院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不断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增加课堂内外的教学互动环节,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学院英语教研室教师群策群力,本课题的参加者多为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和具有丰富教改经验的一线教师,而且大部分是青年教师,他们对高职英语教学课堂运用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和亲身体验,能够顺利完成本课题的每项任务。

本课题引进和借鉴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其核心是: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包含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感知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这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适当的教育与训练可以使每一种智能都有在某方面发展的潜能和机会,在许多方面都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学生大脑中的八种智能的基础上,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水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

本课题从以下方面出发,对高职英语进行探讨并在教学中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基本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效地充分地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和聪明才智。

2.基本内容:(1)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现状,使之从以课程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我院英语教学全面贯彻执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多元导入,激发兴趣。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情境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要在英语课上以学生爱听的故事、关注的环境、直观的动画或动人的音乐导入,使教学内容快速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愉悦情趣之中学习。这样,每位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特长智能来学习,吸取知识的精华,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效地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院英语教学每节课前5~10分钟,全班同学按照学号顺序,一次一个,轮流做英语演讲PPT,内容题材不限,但是要求原创。每位同学在演示PPT时,可以问其他同学问题,而在PPT演示完之后,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评论,如果有任何不解或其他相关问题,也可以向主讲人提出寻求解答或解释,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胆量,而且丰富了大家的课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仅仅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2)促使教学大纲、课程计划、考核计划在新学期第一节课进入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教学指导文件:每一学期第一节课为我院例行的始业教育课,在第一次课上,我院英语老师将解读本门课教学大纲、考核标准、教学进度表,让学生心中有数。

(3)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三种英语实用能力,第一学年生活实用,第二学年工作实用,第三学年考试实用。本大纲要求教师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过程。三个学年3000的词汇量分6个学期逐步推进,加上口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学生在毕业之时能掌握足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进行较流利自然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真正达到“高智能”学生应该必备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4)任务驱动,整合智能。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是由诸多要素、多个环节和其他相关要素构成的,必然要启用多种知识和智能的思维。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完成。我院英语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时提出有趣或有益的话题,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每组代表陈述本组意见,这样同学能集思广益,整合智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都能得到全面的智能开发。

三、改革目标

1.高校教师掌握以学生活动和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2.高校教师掌握课堂里运用教学大纲的“契约机制”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3.促使我院乃至我省高校在多元智能英语教学环节上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解决传统教学过程设计不当,备而不用,用而无效及教学大纲不和学生见面的问题;

2.解决学生在课程中对学习要求、任务和责任不了解,对学好课程没有心理准备的问题;

3.解决教师课前对课程没有整体把握、对师生在课程中各自承担的角色不明确的问题;

4.着重解决学生在个人能力上的差异性、多样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五、实施方法

1.由课题组成员对省内不同层次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关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2.由课题组成员在新学期到来之际集体讨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大纲、考核方式及教学进度表,在第一节课内宣讲和讨论教学大纲,以期得到学生的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本课题提出的有关计划、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3.进行中西文文献收集、翻译和研究,了解本教改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本教改项目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此项工作由全体项目组成员参加。

4.由课题组成员综合调研数据和文献理论,各就本学科情况撰写科研论文,并完成《基于多元智能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探索》的课题。

5.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估、发表、出版和申请结题。

6.最后却最重要的是:我院英语教学一直按照本课题提出的教学理念进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完善理论。

六、成功经验

本课题涉及多元智能的理念在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其原理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易于在课堂上实施。经过三学年的探索,本院英语教学取得丰硕的成果:每届大一新生进校第二个月举办英语联欢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每周三个晚上开设英语口语课,激发大多数学生强烈的英语求知欲;更为重要的是,在连续三年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我院学生取得很高的合格率,其中,笔者所教2014级两个班级,一个班通过率为100%,另外一个班仅有2位同学未通过考试。而2102级同学已经顺利毕业,在工作应聘时,其英语水平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其中很多同学进入外贸公司工作。

七、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职英语教学任重道远,笔者只是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同行尤其是专家学者提出真知灼见,指点迷津,我相信高职英语教学春天已经近在咫尺。

参考文献:

[1][美]JoeL.Kincheloe主编.多元智力再思考[M].霍力岩李敏谊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版.

[2]苏贺明.促进团队成员多元智能发展的项目学习模式研究[J].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7.

[3]梁彩玲.多元智能与国中英语教学[J].英语教学,24(1):74-85,1999.

[4]赵子嘉.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英语教学[J].英语教学,24(2):47-62,1999.

[5]李平,译. 经营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Translated from Armstrong,T.1994.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New York:St.Martin Press.)台北:远流出版社,1997.

[6]彭碧徽.多元智能理论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

篇4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多元智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20

一、导论

新课程改革给原本枯燥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它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多元化教学理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分别从多元目标制定、多元导入课文、多元教学方法、多元设计作业和多元化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1. 多元化制定目标

(1)设计多种教学目标

要体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目标的设计上应做到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目标、结果目标和生成目标同时并重。

(2)目标设计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新课程所要求的素养是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和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养。在课堂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知识和能力、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更应该注重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意识、英语素养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应有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设计课程目标时就应该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掌握而是放眼于全面发展。

(3)处理好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为培养人而设计的,它应体现一种人文价值取向,应将培养健全的人格放在首位。英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文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处理好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也至关重要。

2. 多元化导入课文

(1)讲故事。运用具有情趣性的谈话能唤醒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共同关注。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对课文主人公或内容的关注,就是一种很有成效的导入方式。

(2)猜谜语。猜简单的英语谜语,是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一种良好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节奏感和语言感受能力。

(3)做游戏。杜威主张游戏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完整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提供了活泼而又积极的学习经验。游戏使学生进入想象和挑战的情境,增加了学生的实际知识、决策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技能。

(4)唱歌曲。在导入课文时运用唱相关歌曲的方式,不但能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而且能使英语课堂气氛愉悦、轻松。

(5)设悬念。根据教材内容的性质提出问题,揭示矛盾,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悬念的设置要通过一定的情节或某些事例,不是简单直接的提问,说到紧张、激烈、热闹、扣人心弦之处,戛然而止,从而引起听者的强烈兴趣和好奇。

(6)创情境。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3. 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课堂教学的衔接

(1)言语――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听、说、读、写也是英语学习的基本素质。无论是原来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新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发展语言智能,例如多鼓励学生课堂发言或展开辩论。

(2)逻辑――数学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是指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看似与英语教学相关性不大,但是如果运用得当能让学生迸发出兴奋的思维火花。教师可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文中的数字进行计算或者运用数学中的演绎推理。

(3)视觉――空间智能

有这样一次心理学测试:给受试者看10000张图片,受试者的正确识别率可达99.6‰,远远超过同样数量的文字识别率。这证明图像记忆比语言记忆要优越得多。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将学习材料视觉化能给予学生丰富和充分的视觉刺激,不但能发挥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更能让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4)音乐――节奏智能

几千年来,知识通过歌唱和吟诵的方式代代流传说明音乐可以帮助人们记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解将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适时地穿插些音乐不仅可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而且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5)身体――运动智能

加德纳认为智能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身体运动智能更与其他智能的发展密切相连。教师可以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英语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组织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6)交流――交际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主要指与人相处、交往和合作,表现为觉察、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能据此做出适当的反应的能力。创设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最好的办法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7)自知――内省智能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一些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或者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及其观点,让学生谈一谈得到的启示。

(8)自然观察者智能

将英语课堂转移到户外,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通过录像、实物、动物和植物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通过视、听、嗅、尝和触摸让感觉器官接触大自然。教师也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研究当地风土人情等。

4. 多元化设计作业

(1)设计实践性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人要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然要将所学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对此,实践性作业恰好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优势。

(2)设计想象类作业。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作者没有写出的内容写出来。

(3)设计个性化作业。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促使个体尽快地在其所具备天赋的智能渠道里充分发展。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不同度和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各有所获。

(4)设计创新性作业。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和见解,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运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

5. 多元化教学评价

(1)评价语言多元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方法。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灵活多样、注重创新,学生就想听、爱听。

(2)评价标准多元化。开放的英语教学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情况做出多元评价,即不仅要指出“对”与“错”,还要指出“好”与“坏”、“繁”与“简”、“难”与“易”、是否有改进的可能等等。

(3)评价主体多元化。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单一,虽然有一定的反馈,但无法形成和谐有效的合作机制,被评价者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无法参与到评价活动中,这必然导致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必要的尊重,学生也难以激起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的热情。

(4)评价形式多元化。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学生有没有掌握,更要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永不言败的勇气,使学生能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

注: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BY[2012]G285。

作者简介:孙智琳,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甘肃省白银市青年教学能手。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莫雷主.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高中地理教学 策略

一、创设语境,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地理概念、规律等都是发展学生语言智能的基本要素。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给学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其次要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多渠道地参与进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相应的内容表述出来。

指导学生写学习心得、学习体会、学习小论文,对某一概念、规律、原理的理解,对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地理

事件的原因分析,以及本质规律和外在的联系的阐述,都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些方法。

二、不断创新,培养学生数理的逻辑智能

数理的逻辑智能在地理学科中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方面的能力,包括推理和概括能力。在地理教学中,任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活动,都有利于学生数理的逻辑智能的发展。培养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教学中时区的换算,地方时的计算等。再如培养学生利用比例尺熟练地计算两地之间的实

际距离。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地理表面现象入手,揭示深层的地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设计情境,培养学生的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能灵巧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包括联系“身”和“心”,使身体得以完美展现的能力。身体的运动智能在地理学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运动模仿能力。

根据加德纳的观点,那些能够支配全身或部分的身体(如善于用双手来解决问题)的人,就有高度发展的身体运动智能。

例如在学习“矿产”的分类时,让学生用手去摸不同的矿物,以此感受不同矿物在硬度、质地方面的差异,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又如在讲解方位时,可以带学生到学校校园里去认知方位,在学习“天气和气候”时,可让

一些学生模拟电视台播报员播报“城市天气预报”、“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等;讲地球的公转时,请学生分别扮演地球、太阳,来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从而把这一知识点直观化,达到理解的目的。

四、开展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所谓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并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一智能的核心在于与他人之间的“理解与交往”,善于听取他人的观点,善于与人合作。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这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新课改的教材中,自主学习的内容占了很大部分,由于每位学生的智能有差异,让学生单独完成这部分任务,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组员各自的智能优势,互帮互学、分工协作、智能互补。如网络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负责上网收集资料,课件制作在行的学生负责把相应的内容用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智能较高的学生负责作专题汇报,在分组和设计任务时要顾及到学生现有智能水平的差异,要尽可能涉及一些不同的智能领域,让学生享受到“智能公平”,这样每位学生就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智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完成一项研究性课题《城市河流水污染成因分析》,可以根据人类智能的特点,在班级里让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特长,采用智能强弱搭配编组,各自发挥智能强项,分工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如由善于交际的学生担任课题负责人,统领整组人的行动,由空间智能发达的学生设计整个研究。

课题的流程:1.到校内、外查资料;2.网上查询;3.访问校内、外专家、老师;4.实地考察;5.编印问卷;6.分析问题;7.结题报告的编写。

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对专家进行访谈以获得相关信息;运动智能占优势的学生与自然观察智能强的学生担任实地考察的任务;编印问卷、分析问题由数学逻辑智能强的学生完成;具有语言智能天分的学生担任课题报告的最后编写。整个研究课题就在学生们的共同合作学习中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五、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主要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视觉艺术亦是空间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成分包括精确知觉物体或形状的能力,对感觉到的物体或形状进行操作,或在心中进行空间旋转的能力。

采用电影、电视、投影片、多媒体、挂图、图解、图表等形象化教具辅助教学,有助于激活视觉空间智能。多媒体有利于将运动变化的题型用动态的形式展现,如宇宙运动规律等。视觉――空间智能还表现为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观察对地理学的研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魏格纳通过对《世界地图》上大陆轮廓的观察,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欣赏,通过观察和欣赏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

六、总结心得,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体现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归纳、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小结。

高中地理学习中的自我认识能力表现为:了解自己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学习地理的状态,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习地理的潜能。对于每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学生进行阶段性学习的反思和再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过程可以由阶段性考试的试卷作为切入点,但不应定位为自我批评与再批评。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性的过程,而反思则应作为学习的必要延伸,是对阶段性学习过程的再认识。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如何,知识结构有何不足,学习过程中方法、态度与相应掌握程度的得失……无论是对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还是对学生健康、健全地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七、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音乐智能

古代的很多哲学家都把音乐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柏拉图主张:“节奏与和声蕴藏于灵魂深处,并在那

里掌握着最强有力的支配权,滋润身心,这些只有从受过良好教养的人身上才能发现。”亚里士多德也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倡导者,他说:“音乐使我们显示出更有情调的个性。”音乐是一种聆听的语言,音乐智能拥有独特的规律和思维结构,与其他智能没有必然联系。20世纪音乐的领头羊史特拉文斯基曾经评论说:“音乐就是表现它自己。”这一点正是强调了人类音乐才能的独特性。具体到地理教学中,音乐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音乐智能是指对声音、节奏的感知及迁移能力,可以选择一种音乐用于某一单元或某一节课,以创造出愉悦的心情或氛围。加德纳指出:音乐智能的主要特征是理解、欣赏、制作、表现音乐节奏和旋律。已有的尝试和研究表明:在课堂中使用音乐,既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这是因为:(1)音乐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音乐改变了记忆和学习的方式,创造了超强记忆;(3)音乐调节了通常学习时的紧张空气:它创设了积极愉快的心理氛围,使课堂学习充满了愉悦、自信和友爱。

如在预备铃响后的两分钟,播放一首旋律悠扬的曲子,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准备接受新知识。在地理课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配以不同的音乐背景,如学习《长江》时,配首《长江之歌》;讲《日本》时,配首《拉网小调》或《樱花》;讲《青藏高原地区》时,配以歌曲《青藏高原》,如此教学,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下,自然事半功倍。

八、实践体验,培养学生自然观察者智能

自然观察者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以及学会欣赏大自然并与之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专家竺可桢等都在这方面有杰出的能力。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习者对地理对象表征和特征的观察是最直接、最可贵的感性认识,是形成地理概念、掌握地理技能、进行科学推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源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地理现象很感兴趣,觉得好奇,但在观察时不够仔细和深入,甚至于停留在看热闹的低级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多观察。当学生观察时,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不断设疑、引发想象,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发现深层的问题。如,在讲解“月相”前,应该让学生充分观察,再设问:为什么不同的日期会有不同的月相?各月相有何特征?进而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开明出版社,2003.

[2]白艳红.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整合.辽宁师范大学,2004.

[3]任蔚.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

[4]潘红星.运用多元智能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地理教学,2006,(1).

[5]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多元智能;小学英语;词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81-03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英语是英语教育的早期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阶段,而单词教学又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为了了解现阶段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我们对北京市通州区的几所小学进行了走访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教师一般都是以意思与例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词汇教学,让学生通过多读多写来强化记忆单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也很少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和水平来“因材施教”。

针对目前的现状,很多教师和专家学者都做出了努力。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有很多研究都致力于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升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1]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从八种智能入手,谈自己在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并没有从学生的智能情况入手,对班级内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调查了解。[2]

针对之前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把“掌握学生的智能类型”作为研究前提,在充分了解学生智能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班级学生共同的优势智能,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快乐地学好英语词汇,以提高英语词汇教学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

与传统的智力理论不同,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有八个方面的潜能。[3]其理论突出了智力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开发性,对促进儿童智能的全面发展,教师因材施教都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为了能帮助学生通过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快速、准确、系统地掌握英语单词,本研究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通过调研掌握学生的智能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在提高词汇教学实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各项智能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选取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学五年级共6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访谈、问卷测试和任课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了解学生的智能类型。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反思的过程,不断改进完善,推动研究进程。

四、研究过程和结果分析

(一)研究过程

1.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学生进行访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八种智能的所包含的内容,编制了多元智能类型判定的访谈题目。通过访谈,对学生的智能优势有了粗略的了解。从中发现,无论学期成绩如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这也与我们先前的预期相吻合。

2.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的智能特点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智能情况,特别是能清晰反应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我们通过借鉴和修改,制定出了多元智能问卷测试题,并通过表格的形式,计算出学生每项智能的得分情况。

通过多元智能问卷测试题,每名学生的每种智能都能得到10-50分不等的分值,分值越高,代表着这名学生该项智能的优势越大。相反,分值越低,代表着这名学生该项智能越弱。由此,我们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每名学生的测试结果(如图1)。

测试题每项智能的最高得分为50分,我们规定得43分以上为该生智能强。通过问卷测试发现,有的被大家公认的优秀学生,也存在着某项智能较弱的情况;教师眼中的“学困生”,也有非常强的智能。

3.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智能情况

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给实验班每位任课教师发课堂观察记录表,记录每节课中学生活动所表现出的智能强项,为总结学生的智能特点提供依据。观察记录表如表1。

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在相应的智能类型上画“”,并作简要说明。要求教师每节课既要对部分智能优势表现明显的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又要在两周内对全班学生都进行一次观查记录。这样,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每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智能优势至少有六次记录。综合几位任课教师的记录,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到每位学生的智能强项。

(二)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我们综合了对学生进行访谈、问卷测试题和任课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情况,得出实验年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从而总结出实验年级学生共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在实验年级261名学生中,各项智能较强学生人数及所占比例如表2。

通过对调查和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我们掌握了实验年级学生的智能特点。从整体看,学生的语言、音乐、身体-运动和视觉-空间智能较强,其他几方面智能相对较弱。

以上测定结果为我们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单词教学策略奠定了基础。

五、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提出

基于以上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实验年级学生的智力状况,笔者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教学策略图。

(一)运用学生的语言智能优势,提高英语词汇教学实效

语言智能是英语教学的主智能。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记单词。

(1)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境进行词汇教学。

(2)自编儿歌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3)巧猜谜语,学习和巩固英语词汇。

(二)运用学生的音乐智能优势,提高英语词汇教学实效

“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音乐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对于语言学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学生的音乐智能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词汇教学时用音乐来渲染气氛,强化记忆,提高了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1)将音乐节奏运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之中,巧用教材中的英语歌曲促进英语词汇学习。

(2)改编歌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英语词汇。

(三)运用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优势,提高英语词汇教学实效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从得到的学生智能类型上看,有近73.9%的学生身体-运动智能较强。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学生身体-运动智能优势,收到了喜人的教学效果。

(1)运用表演和动手操作学习英语词汇。

(2)用肢体动作辅助英语词汇记忆。

(3)通过做动作猜单词促进英语词汇的记忆。

(四)运用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优势,提高英语词汇教学实效

小学生几乎个个喜爱绘画,而且都各有特色并乐此不疲。根据这个特点,教师运用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优势,为英语词汇教学服务。

(1)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2)通过讲解自己的图画复习英语词汇。

(3)把语言转化成画面,巧记方位词。

六、结束语

在本研究中,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学生的共同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从学生的优势智能着手,设计一系列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按照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单词,学生学习单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记忆和运用单词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借鉴,使学生的弱势智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了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预期效果。

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还会不断总结完善对学生智能类型的测定方法,使其更科学、严密,可操作性更强。同时,我们也会将本研究的方法和结论进行推广,希望本研究可以作为一个起点,对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的运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建萍,杨雪梅.多元智能理论下个性化教学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5).

[2] 李华.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英语课堂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1).

[3] 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多元智能 差异教学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基础性的意义,是学生语言能力成长的基础性阶段。学生由于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统一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难以达到现代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进行差异性的教学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元智能理论的初次提出是在1983年,距离当下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多元智能理论人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并且具备言语一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基本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自我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与先天因素都有所不同,在智能的表现上,每个人的特点与其他人也有所不同。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存在智能差异,实现差异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差异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

1.1重视因材施教。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智能的多元化使得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有所不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差异教学的策略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发展。

1.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化。多元智力理论对于学生的智力结构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学生的不同智能。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教育、遗传、个体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智能在特点、组合形式、学习方式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性,从而造成学习存在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区别。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应该基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充分的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化,将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1.3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元教学能力。传统的教学工作中,主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的培养,关注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自身多元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工作的灵活性。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的多元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自身教学知识水平进行提高,适应多元化教学的具体需求。教师在提高语言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要丰富自身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工作的灵活性。

1.4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学生之间并不存在智商高低的差异,根据智能多元化理论,学生之间的区别是基于智能类型的差别。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找到良好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信息与学习效率。

1.5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在对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改进上,要认识到学生智能结构所存在的差异性,降低标准化的考核方式,对于具有差异化学生的不合理评估。学生的智能结构发展与成长,难以通过数据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价方式应该从差异性出发,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与标准。科学的评价方式需要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

2.1差异化备课。在进行备课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长以及教学资源情况,在教学设计上,有意识的进行差异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通过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实现自主成长,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进行备课时,一充分的考虑到多元化智能成长的需求,考虑学生不同智能结构的发展。语言的学习是一项系统的过程,单一的进行传统备课,难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备课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基础阶段。

2.2差异化教学目标。以往传统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语言逻辑与数学智能关注,忽视其他智能方面的成长与发展。英语教学中,快速掌握英语知识的学生数量较少,英语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具有较高的难度。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时,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认识到学生智能结构的差异性,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具有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2.3差异化教学过程。通过研究发现,同时利用多种智能对相同内容进行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个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学生英语水平不同的情况,教师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可以让不同水平学生都积极参与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成长。在教学过程差异化的改革上,需要注重对教学方式、教学提问、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评价上进行创新。

2.4差异化课后作业。在进行课后作业安排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并且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为,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在英语作业类型的选择上,可以针对学生特长的不同与兴趣的区别,设计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差异性的作业形式。差异化课后作业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并且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学生的智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定义,依照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教学工作,有效的体现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目的。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差异化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的全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差异化的教学,从而保证不同的学生接受个性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MI理论;语文整合;教学策略;活动;设计

一、多元智能理论背景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FrameSofMind)一书中提出的, 认为智力应该是“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指出人类具有八种不同的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在这些智能上的表现都是不同的,教学的核心是发掘学生智能潜力,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在各科学习过程中,语文的各项学习目标涉及到了各种智能。语文综合性学习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融合了各种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为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其提供了有效地教学策略。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策略选择

目前在多元智能领域中,国内外流行两种教学策略,分别为8合1教学设计策略和聚焦智能的教学设计策略。[1]

(一)8合1教学设计策略

8合1教学设计策略主张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而教、围绕多元智能而教。这里的多元智能是指与学习者个体的智能特点息息相关的不同智能组合方式,而非游离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意义上的多元智能。

在设计教学之前,可以先查阅“多元智能工具箱”(表一)。 工具箱为每种智能提供了数十种教/学的工具,这些工具将帮助学生运用他们的每种智能。

1.聚焦内容,确定学习中心(主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这一课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根据学生在一次教学体验中所能完成的题目来设计。

2.陈述具体教学目标和结果。写出教学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明确在本课结束时,我们想让学生知道和理解哪些内容。

3.从“多元智能工具箱”中选择合适的工具。在选择工具时,要记住本课的目标和结果,以保证选择的工具有助于达到本课的目标和取得相应的结果。

4.设计学科内容与各项智能结合的学习活动。在代表每种智能的图像旁,简单地描述如何使用每件工具,设计学习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结果。

5.确定教学顺序。这时,再次参阅在第二步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和结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具的使用顺序或组合使用。

6.家长与学生反馈,经验总结。根据课后的教学成果,进行客观地评价总结,并对前面的工具的使用方法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聚焦智能的教学设计策略

聚焦智能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是在每个学生身上,各种智能并不是同等程度的发展,有些智能相对会发展的更好一些;每个学生都具有占统治地位、运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被他们所喜爱的智能。但同时,学生也可以经过训练学习超越他们较偏向的智能领域,超越他们比较发达的智能。

同样,在聚焦智能的教学中,我们首先也要先查阅“多元智能工具箱”,不同的是,8合1教学策略是为所有的八种智能选择工具;而在聚焦智能教学中,只是为聚焦的智能选择工具。

聚焦智能教学策略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唤醒、拓展、教学、迁移。

第一阶段:唤醒。首先,必须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拥有多种认知和学习方式,然后,学习各种各样的技巧和方法,来激活这次教学中所需要激发的智能。

第二阶段:拓展。要了解智能的工作方式:哪些能力和技能是必须的,怎样运用这些能力和技能,怎样利用和理解不同的智能特征。

第三阶段:教学。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要使学生运用不同的认知方式来学习具体的学科内容。

第四阶段:迁移。使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各种智能,有效的面对、解决和应对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活动设计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种教学策略各有优缺点。8合1教学策略注重各种智能同时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对待,不能使优势智能完美发挥,也不能使劣势智能得到强有效地训练。而聚焦智能教学策略则是侧重于某些智能,不能很好地兼顾其他智能的发展。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种方法综合运用起来,则可以达到全面发展,各有侧重,使优势智能得到发挥,劣势智能得到训练、发展。

在课堂设计中根据8合1教学策略找到学习内容与各智能的切入点,进行教学。然后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观察同学们的表现情况,判断其优势智能及劣势智能。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依据聚焦智能策略,聚焦其劣势智能,根据多元智能工具箱,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对其进行提高训练。同时可举办一些特色活动,使同学们不同的优势智能得到拓展。由此我们帮助每个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切入点,把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去,使其优势智力领域与弱势智力领域相得益彰,最终使其智力获得最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avid Lazear.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M].吕良环,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之一。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加德纳还认为,人的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各组能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以组合的方式存在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至少八种智能,即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这八种智能在个体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从而使个体的智能各具特色。这一定义包含了三方面的含义:

(1)智能离不开实际生活情景。离开环境孤立而抽象地谈智能是毫无意义的;

(2)智能应能解决实际问题。它不是空幻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是仅仅储存在人头脑里的东西,它必须而且只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在一个具体社会环境中,谁最能解决实际问题,谁就是最富有智能的人;

二、构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1、加强对新课标教材的“挖掘”,多开展随堂实验

相对于旧大纲,新课标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没有对高中阶段物理实验的内容和数目作硬性的规定,只是强调学生通过实验在三维课程目标和实验的技能技巧上达到哪些要求。因而教师在在物理实验教学上有比较大的自由空间。新课标在减少以前学生分组实验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随堂实验以及课后的课题探究性实验。而这些随堂性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形象思维的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同化和顺应新知识。而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还没有利用实验来帮助学生来学习物理概念的习惯,90%的教师认为实验数目不需要增加。当学生在学习一个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就同原有知识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引起认知的不平衡,这时学生将试图把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如果同化获得成功,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平衡。反之,学生将试图以顺应的方式实现认知的平衡。如果新的知识在学生头脑没有基点,那么学生将在大脑中建立新的认知基模即顺应认知模式,但是学生只有在同化方式无法维持时,才采取顺应的方式来平衡,一般来说,先同化后顺应对学习不会有什么不利,但是,如果在因该顺应时不能及时由同化转为顺应则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很大的不利的影响。而实验在帮助学生同化物理知识,以及帮助学生由同化转为顺应有很大的帮助。由高中生物理学习的特点我们知道直观是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到客观存在的事物后产生的感觉和知觉,其中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平衡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移动知觉等。它们的综合形成一种直观感觉经思维概括,对事物的直观感觉在脑中形成表象,称为直观形象思维。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物理现象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据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我们必须根据课标的要求,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挖掘精选出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例,运用实验手段,通过人为控制,创设特定的条件和情景,尽量使所要研究的现象过程形象鲜明,本质突出,以便于学生分析和概括,最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运用语言表述开发语言言语智能策略

物理概念、原理、符号、物理术语、实验仪器名称等等都是发展学生语言言语智能的基本素材。学生在准确表达物理概念、叙述物理规律、说明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论上存在困难,口头回答问题时不能兼顾准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往往顾此失彼、漏洞百出。那么,如何设计物理课堂教学以便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些复杂的物理符号、概念和原理呢?教师应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知识,因而应让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地参与课堂教学,坚持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实验课的特点,增加小组讨论机会,避免填鸭式的教学,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把实验现象和结论表述出来,这样以来学生的语言言语智能得以充分开发,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那些在语言言语智能方面有优势而数理逻辑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设置计算和逻辑推理过程开发数理逻辑智能策略

数理逻辑智能在物理学科中的表现就在于计算和逻辑推理,其核心智能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设计实验并说明实验步骤时,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的确定就能体现出学生的逻辑思维智能;利用一个实验可以设计多种方案的特点,设置问题,培养逻辑思维的广阔性;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深刻理解问题,扩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深度。

4、利用实验设计过程开发视觉空间智能策略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普遍感觉物理难,学不进去,主要在于学生缺乏视觉空间智能。物理实验主要依靠仪器进行,因此实验的设计就需要包括仪器的摆放和连接问题。 尤其在涉及多个仪器的实验,各个仪器的空间布局,摆放的先后顺序,仪器之间的连接方式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周密的构思,在大脑中形成一幅三维图像。所以利用实验设计过程可以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5、通过实验操作开发身体动觉智能策略

身体动觉智能的核心要素有三个,一是有效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二是熟练地操作物体的能力;三是体脑协调一致的能力。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动手操作又是实验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在实验中学生要学习基本仪器的使用,要按照实验原理组合仪器和调试仪器,使用仪器测量某些物理量,当实验出现故障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检查和确定问题可能出现的地方并予以排除。因此,只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就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

【参考文献】

[1] 钟祖荣,伍方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45-63

篇10

关键词: 智能 多元智能 英语教学 人本主义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他的《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一书中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在美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重视。正如1994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院长莫非教授所说:“这个项目的研究对人类的智能理论发起了挑战,使我们对创造性和认识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它还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思考教育的内涵,思考未来教育的模式。”在我国当前大力推广素质教育、转变应试教育的教改形式下,多元智能理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英语教学为切入点,谈谈笔者对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论认识、实际应用和经验总结,以期与致力于教学研究和多元智能实践的广大教师交流。

一、智能与多元智能

什么是智能?在二十世纪之前,“智能”这个词汇通常用以描述自己或他人智力的本领。上世纪初,比奈提出了智商测试理论,认为智能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解答智力测验试题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1985年提出了智能的三元理论――人的智能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三个相对独立的能力构成,个体的智能差异主要表现为智能的这三个方面的不同组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倡导者加德纳认为,智能不是简单地用纸笔测验来衡量的东西,不是多数人占中间水平、少数人占两极水平,而是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并表现在不同方面的能力;智能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而且这组能力中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因此,不存在谁比谁的智能高或低,只会有某方面的强项或弱项。加德纳对于智能的定义是:“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16)

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七种智能:1.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即感受、辨别、记忆、改编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可以是对音乐整体、直觉的感知,也可以是对音乐分析、技术上的感知;2.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即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来表达思想及情感的能力、运用双手制作或改造某些产品的能力,包括特殊的身体技能,如协调性、平衡性、技巧性、力量、灵活性、速度、本体感受能力和触觉感受力;3.数学逻辑智能(mathematical-logical intelligence),即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及科学分析能力通常包括以下过程――类聚、判别、推理、概括、计算、假设和检验;4.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即口头表达或写作中有效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涵盖了对口头和书面语言的敏感程度、学习各种语言以及运用语言实现特定目的的能力;5.空间智能(spacial intelligence),即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包括对色彩、线条、结构、形状、空间关系的敏感性及通过平面图形或立体造型等形式再现空间关系的能力,还包括发达的空间思维和定位能力;6.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即理解他人的能力,特别是观察和感知他人情绪、意图、动机及情感的能力,包括对他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及姿态的敏感性,在不同类别的人际线索间进行区分、采取有效反应的能力;7.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包括准确描述自己,了解自己内部的情绪、意图、动机、气质及愿望,自知、自律和自尊的能力。后来,又加入了两项智能: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即个体辨别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包括分辨类似物种之间的细微差异,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能熟练地在非生命形式之间进行区分的能力;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即对人生和宇宙终极状态的思考能力,“是在直达广袤无垠的宇宙尽头为自己定位的能力,是在人类生活环境中与存在有关的能力,如,在探索生命的价值、死亡的意义、个人肉体和内心世界的最终命运,被人所爱或全身心沉浸在艺术之中获得刻骨铭心的感受时,为自己的存在定位的能力”。(沈致隆.加德纳・艺术・多元智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2、313)。

二、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

笔者初闻“多元智能”之时,曾经产生过些许怀疑,“难道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再是智能高低的标志?”、“怎么智能会有那么多的分类?”……在读了几篇多元智能教学案例之后,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发展绘画和音乐能力跟英语学习能有什么关系?” “这会不会又是一番哗众取宠的言说?”随着对这一理论的深入了解和探索,逐渐认识到理论的精髓;在开展了一些教学实验之后,进一步验证了该理论的可行性,并且坚定了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教学的信心和决心。

(一)教学目标的多元

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的目标,只关注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知识点的掌握,忽视了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用多元智能来理解,就是英语教学只考虑语言智能,认为其它几项智能的发展与英语的教学毫不相干。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和落后的,与“全人教育”的教育目标相违背,与“以人为本”的时代召唤相抵触。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其各项智能的发展。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语言智能的培养,还包括其它智能的培养;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要深入贯彻多元智能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发展。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英语教学的目标界定更为宽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二)教学内容的多元

既然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发展以语言智能为首的多种智能,那么英语教学的内容就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语言知识点的讲授。翻翻如今的英语课本不难发现,教学内容的安排正在日趋走向多元化,说说、唱唱、演演、做做、写写、画画等教学内容丰富了英语教学的课堂。教师还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自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如设计海报、手抄小报、制造网页、排演歌舞、表演话剧等。这些多元而多彩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一方面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直接体验、实际应用英语对于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如报刊杂志,录音录像、广播影视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辅助的教学内容来拓展英语的教学(参见《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第142页)。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改革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英语教学中极为倡导的全身反应法(TPR),就是通过调动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来配合语言智能的发展。交际教学法是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中来学习英语,它激发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的运用。情境法则是在模拟情境或真实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可以发展学生的自然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空间智能等。沉默法要求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沉默时间,让学生多听多思考,培养自我认识智能。暗示法强调和谐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以优美的音乐和图画做伴,在发展语言智能的同时也可提高音乐智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教学方法,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例如: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多与他人对话交流,发展其人际关系智能;让方向感较差的学生练习做导游或导购员,发展其空间智能;让身体协调能力较差的学生多做些听听做做的游戏,锻炼其身体运动智能;让英语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与学习较轻松的学生结伴学习,培养他们的自我认识智能。除了上述治疗性的方法之外,还有许多促进性的方法,如:教一些好听的歌曲给音乐智能较强的学生,或让他们自己改编歌曲;鼓励数学逻辑能力较强的学生多阅读科学或推理性的文章;安排自然智能较强的学生做一些有关自然界的调查和探索活动;让自我认识智能强的学生做做小报告,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利用这些方法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使每个人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的多元

传统的标准化考试的评价方式,侧重于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方面的考察,不利于学生们发挥长处和表现最佳水平,“考试往往用来找出人的弱点而非长处”。多元智能评价的特点是从一元到多元,全面考察学生的各项智能的进步和发展。加德纳认为,“评估应该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在一年学习时间的剩余部分中强制‘外加’的内容”,即“情景化评估”(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1999:181)。阿姆斯特朗将学习和评价形象地比喻成一枚硬币的两面,强调“教――学――评”三位一体的完整性。英语学习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语言智能的常规书面测试,而应该放眼于学生的多项智能,并且注重在平常的学习和作业中的及时评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用多元智能来完成任务,从而检验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教师对于学生的任务评价可以同学生的作业一道放入学生的作业档案袋,作为学生个人发展过程的详细记录。

例如,在教学完“MY FAMILY”这一单元以后,教师对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用你所愿意的任何方式来向外国朋友介绍你的家人。学生们接到这样一个特殊的任务之后,立即投入到积极的策划和准备之中。老师施加压力:“这次任务的完成结果会被记入成绩”;同时也提供了帮助和建议,促使每一位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完成任务。这样,一周以后老师收到了形形的充满个人灵感和自信的作业:有的学生制作了海报,贴上家人的照片,并且有每个人的资料;有的学生画了一张全家福,用英语写了几句简单的介绍;有的学生用歌舞的形式来介绍;有的学生写了英语作文;有的学生制作了家庭网页;还有的学生用录音或录像的方式来介绍。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慷慨的鼓励,也可以制作一张评估表(如下),对学生作出量化的评定。

三、反思

运用多元智能指导英语教学,不仅给语言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更符合“全人发展”的教育理想,实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英语教学的学科要求,在教、学、评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语言为中心,兼顾其它智能的协调;当各项智能的发展出现冲突时,应当以语言智能的发展为先。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

2.有人觉得多元智能教学就是在每一节课堂上尽量多地唱歌、跳舞、做游戏,这是一种误解。多元智能不是“多元万能”,多元智能的教学不能只流于形式,要适时、适量、适合。教师要挖掘多元智能的深层内涵,以指导英语教学。

3.多元智能的教学需要多元智能的教师,教师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多元智能教学的要求。教师要善于表现和利用自己的强势智能,及时补充自己的弱势智能,并注意虚心向学生学习。

4.多元智能指导教学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其成效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看到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基础“零点项目”在美国实施了十几年才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肯定,这体现了项目实行者和理论工作者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同样,教师要摒弃急功近利的虚荣,坚定育人的信念,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使英语教学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0.

[2]阿姆斯特朗著.张咏梅等译.课堂中的多元智能[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3.

[3]梅汝莉主编.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M].开明出版社,2003.

[4]刘宏波.多元智能与教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

[5]张敏,刘宏波编著.多元智能案例研究:学生、教师与学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

[6]坎贝尔等著.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

[7]黄振远著.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教育出版社,2003.

[8]Tricia Hedge.语言课堂中的教与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1.

[9]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5.

[10]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5.

[1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5.

[12]尹世寅.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一些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0.

[13]王雅芬.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8.

[14]王朋.多元智能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3.5.

[15]韩慧.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3.

[16]朱永诚.多元智能视角下的中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实践[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3.

篇11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2-0191-02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与现状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方法和标准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目前,课堂教学评价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从评价本质上看,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是否满足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的价值判断过程,应该考虑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做到了有效地传达和熏陶以及学生是否有效的吸纳和发展。目前的评价活动中,存在着仅凭课堂表面现象进行评价的情况,如:教师在课堂上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师是否有提问及提问的次数,而忽略多媒体使用的有效性和所提问题的价值。如果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这些表面指标,容易失去评价的实质。

从评价方式上看,重结果而轻过程。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现实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依赖于考试和测验所得的分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及教师的“等级”,这种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方式严重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以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进行探讨。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er)在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不是某种神奇的、可以用测验来衡量的东西,也不是只有少数人拥有。在综合了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神经学、人类学等多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定了社会文化在人的智能发展中的重要性,将智力定义为:“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并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在1996年,他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力观之所以狭窄,是因为把智力主要限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两方面,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其他方面。以传统的智力观为基础的智力测验和考试,也主要集中在语言表达和数理推断方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这种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好的预测性,但对预测学生的毕业以后的情况,今后的潜力和表现则无能为力。

多元智能理论所带给我们的全新教育理念是:教育要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看到自己发展的希望,打开他们智慧的大门。多元智能理论不信奉“谁最聪明”,而是看重“谁在哪个领域更聪明”,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一种参与感和胜任感。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看到,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将学生的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结果是:有的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突出,而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则显薄弱;另一些学生不仅这两方面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其他类型智能也受到抑制,出现厌学的现象。课堂教学评价的初衷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偏离这个轨道就会出现伪评价,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影响其成长。

多元智能理论对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统一的教育理念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它们具有共同的教育理想。多元智能理论强调通过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其核心是为了提高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新产品的能力,这与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21世纪的创新人才具有一致的价值追求。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要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不能陷入为评价而评价的泥淖。

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评价

(一)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智力观中,智力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文化或社会,强调了一种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是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或者说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使评价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自然地进行,而不是在一学期学习时间的剩余部分中外加的内容,仅仅针对其最后的结果所进行的静态评价。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相互间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评价,可以由多元主体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就其相关智能的发挥情况做出判断,如学生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情况。这种过程性评价,侧重于质性上的衡量和评判,使评价更自然轻松,不僵化,体现了一种人文性。

2.同学之间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样,属于一种外部的评价,多个外部评价主体可以使外部评价不单一、多元化和合理化。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较多也较灵活,特别是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他们的交流讨论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也容易对其他同学做出非盲目性的评价。这个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提高。

3.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属于内部评价形式。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人能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学校学习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只是对外部评价单向被动地接受,自己也能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例如:学生可以主动地用日志、同伴评价会、展览会以及非正式师生讨论等来记录他们的学习,并依此进行自我评价;或者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来实现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方式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通过让学生填写学习反思性问卷来实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个过程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提高。目前比较流行的自我评价法有档案袋评价,它主要是通过收集学生经过选择的各科作品,以及一切和学生学习有关的并能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学习过程评价补充了学习结果评价,使评价具有情景性和动态性,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二)多元化课堂教学结果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为他们提供有关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信息,以及提出以后继续学习方向的建议。因此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方式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

如何实施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呢?举例来说,如果学生认为他可以运用图表、音乐等一些非言语逻辑智能形式来展示他的学习结果,就可以选择不用语言智能或逻辑智能来解答。换言之,对于教师出示的用于检查学习结果的试题,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智能形式来完成试题,而其他智能形式的答题表述可以只作为最后评价的一种参考,这与传统的只通过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更具体的说,比如几何中关于两锐角互余的学习,有的学生可以运用数理逻辑智能通过书中的图形很好的理解并掌握;而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利用实物进行操作演示即发挥他的视觉空间智能才可以深入的理解记忆。虽然这两种智能类型不同,但都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即对于两锐角互余知识的掌握。在评价中,我们不能说哪个学生更聪明,只能说前者数理逻辑智能是优势智能,而对于后者而言,视觉空间智能是他的优势智能,他们利用各自的智能优势最后都达到了学习目标,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所谈到的教育教学观点之一即利用多元智能来教与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优势智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方式打破了以往只以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为单一评价标准的局面,这一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如,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也就不必为所测试的智能是自己的弱势智能而担心。教师也不会仅仅通过考试分数而筛选出“差生”。

四、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再为“淘汰与选拔”服务,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理念是“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只存在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不存在“差生”。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在素质教育潮流的引领下,多元智能理论观下的教学评价,应是我们当前甚至是未来教学评价的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美]James Bellanca,Carolyn Chapman,Elizabeth Swartz著,夏惠贤等译.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美]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著,霍力岩,沙莉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美]卡罗琳・查普曼著,致庭瑾主译.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美]Howard Gardner 著,霍力岩,房阳洋等译.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篇12

[关键词] 多元智能 阅读策略 元认知策略

一、引言

加德纳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至今此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已经取得诸多成果。加德纳共提出8种“多元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智能。多元智能的出现使教育者的研究重点也产生了变化,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关于把此理论直接运用在教育实践研究。比如,坎贝尔(2004)尝试把各种智能的培养融入到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各种智能以及对语言测试等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在国外教学实践应用中,许多著名的项目,如零点项目等已经广泛应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方面硕果累累。

然而,国内相关研究直到1999年才开始出现。国内的研究者与教师鉴国外成功的例子,逐渐在国内展开多元智能教学以及调研(霍力岩,2007)。其中,许多研究都是关于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中的英语教学。

目前,对于多元智能与英语学习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这些研究中,梅汝(2007)对学习风格进行了区分,但是她的讨论结果并不是实证研究得来的,而是反思的结果。杨帅(2007)讨论了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结果显示只有语言智能是运用学习策略的决定因素,但是他的研究只涉及了7种多元智能,并且缺少数据分析。由于多元智能与英语阅读策略方面的研究甚少,笔者决定从多元智能角度研究英语学习者在做阅读理解测试中的阅读策略运用情况。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英语学习者的多元智能与其在做阅读测试中使用的阅读策略相关吗?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40名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大三学生。

3.工具

本研究采用一套CET6阅读测试题与两份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多元智能调查问卷与阅读策略调查问卷。

4.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主要从3份卷子中得来,数据分析运用的SPSS软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研究。

三、结果

1.多元智能运用

根据多元智能调查表,得分越多证明某项智能比较高。32-40分:很强;24-31:较强;16-23分:中等;8-15分:较弱;7分以下:很弱。表1显示被调查者语言、空间、人际以及内省智能较强,平均分分别为:24.30、25.13、25.00、25.06、27.66。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与自然智能均属中等,平均分值分别为:21.40、21.86、22.1。标准差值显示空间智能差值最小,音乐智能差值最大。

2.阅读策略使用方面呈现出的个体差异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运用认知策略的平均值为21.90,运用元认知策略的平均值为20.06,两者的标准差值分别为4.37与4.50.

3.多元智能与阅读策略的相关性分析

表3显示,只有语言智能与认知策略相关,相关系数为0.55。身体运动智能与人际只能均与认知策略都出现负值。空间智能与元认知策略呈现出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1.

4.多元智能与阅读成绩关系

此表说明,语言智能、人际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与英语阅读成绩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66与0.57。

5.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关系

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7与0.51.

四、讨论

1.多元智能与阅读策略的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拥有多样化的智能。而且每个学生的智能水平各有特点。根据加德纳(2008),“英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智能需要综合运用起来去完成这个学习过程。”被调查者均为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可见,他们大多数拥有较高的智能水平,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候也会使用阅读策略。从数据上看,元认知策略运用相比较认知策略较少。

2.多元智能与阅读策略的相关关系

在本研究中,被调查者的认知策略与语言智能有正相关。可能的解释有:语言智能的高低会对认知策略使用有影响,它们的变化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空间智能与元认知策略使用亦有中度相关。可能的解释是空间智能较高的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也多一些。

然而,人际智能与身体运动智能与认知策略使用呈现负数,说明至少它们自建的关系不是正相关,甚至有微弱的负相关。

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多元智能与阅读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需要借助阅读成绩作为参考。由表4可以看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与内省智能均与英语阅读成绩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66,与0.57。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可以归结如下:

语言智能与认知策略正相关,然而身体运动智能与人际只能均与认知策略都出现负值;语言智能、人际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与英语阅读成绩正相关;英语阅读策略与英语阅读成绩正相关。

本研究结果对于英语教师以及英语学习者都有许多启示,增加了人们对英语学习过程的认识。某些智能与阅读策略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一点为研究者继续去探讨阅读效率、阅读策略以及多元智能之间的因果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对于阅读效率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新视角。

参考文献:

[1]加德纳著.沈志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霍力岩,沙莉.重新审视多元智力[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坎贝尔,迪金森著.霍力岩,沙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梅汝莉.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M].开明出版社,2003.

篇13

关键词:多元智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Abstract: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o provide a new vision fo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o develop students' multiple intelligence has become a trend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wenty-first Century. This paper take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apply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discussed and implemented teaching students the six kinds of intelligence and training in the classroom.

Key word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 : G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慧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英文简称MI),在研究了不同对象的人脑与智能的基础上,修正了传统的智能概念,并把智能分为八种智能。新课程提出了“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而多元智能理论对实现“三个发展”,尤其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从与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关系来看,多元智能观与它的关系密切,其内涵比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更加丰富。总之,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已经成为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一种趋势。

本文以英语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途径与方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

(一)训练认知策略,发展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即能运用听说读写进行交流、讨论、解释、说服、创造知识、建构意义以及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听力训练,七年级时“听句子,选单词“,“听问句,选答案,”“听对话,选符合对话的图画”,“听短文,填缺词”;八年级“听对话,选答案”;九年级“听短文,回答问题”在程度上一步步加深;并积极培养他们的资源策略,鼓励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资源(如词典,互联网)。通过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发展语言智能。

(二)指导阅读训练,促进逻辑数理智能

逻辑数理能力涵盖数学、科学和逻辑三个领域,它主要指数学和思维方面的能力。外语学科同样拥有某些数学概念,如排列、组合、编码、对称等,掌握这些概念可以促进外语习得。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阅读训练中,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预测和改变逻辑结果等能够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逻辑数理智能在思考核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语篇中已知的信息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三)运用空间表征策略,开发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指对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包括用视觉手段和空间概念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利用真实空间、借助现实物理空间进行直观教学(如at\in\on等方位介词)是培养空间智能最直接的手段。采用电影、电视、投影片、多媒体、挂图、图表等形象化工具辅助教学,有助于激活空间智能。如教学七年级 “Where is….? .”一课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介词”on\behind\under\in\near”,用不同的位置突出各种介词,进行反复操练。通过多媒体使学习的对象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

(四)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身体运动智能

运动智能指个体控制自身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和灵活性来表达思想感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与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和情绪发展密切相关。“在玩中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和智能发展密切相关,在玩中看、听说,体现了“在做中学”的原则。有资料显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有10%的知识是从读中学到的,20%的知识是从听学到的,30%的知识是通过看学到的,而70%的知识是从读、看和说的协同中学到的,而90%的知识是通过一边动作、一边说学到的。在教材中把课堂游戏纳入教学内容,运用游戏能够训练学生的肢体语言、口语和书面语,促进语言与肢体的配合、动作与表情的协调。比如,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领会词语含义,通过对话练习口语,通过扮演去熟练肢体语言。

(五)开展合作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人的智能最重要的方面,它主要指与人交往合作,觉察、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能够据此作出适当的反应的能力。创设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教师先准备一段难易适中的短文如;然后做听写训练;接着要求各小组学生集中讨论听的内容并重新写短文;最后由教师评定成绩。这种方法是引导学生在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所学语言,使语言学习更有交际意义,符合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规律。

合作学习能营造轻松自如的学习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学生之间愿意沟通,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对小组指导或提供帮助,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六)训练观察技能,改善自然智能

自然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培养自然智能是各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英语学科来说,教学中可以利用环保与生态题材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植物、动物和环境方面的知识,并联系实际就某一话题展开调查或讨论。根据多元智能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事件所处的环境,把握人物、事件、时间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与分析人物的动机、事件前因后果。

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不断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等新的教学理论。这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条件。在新课程推行的新形势下,终身学习已势在必行。作为英语老师,除了继续学习英语方面的内容外,我们还必须关注各种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等。我们必须吐故纳新,积极吸收新的教学理论。

2、在上面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备课方面、学生的评价等方面,真正实现“用多元智能而教,为多元智能而教”,使学生得到更多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ardner, H.FramesofMind[M].NewYork: BooksInc.1983

2、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3、赵冰洁:霍华德.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对培养创造力的启示,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4期

4、杨艳云:关于多重智能理论的几点思考,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7期

篇14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身体―动觉智能 教学策略

21世纪是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尊重并发挥每个人不同的智能,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去,将会促进我们的教育迈向现代化、多元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多元化人才。如何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怎样才能让生物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有效?学生智能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智能。传统的观点错误地把智能的发展剥离开,比如认为发展言语―语言智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发展数理―逻辑智能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等。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各个智能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智能。

一、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于1979年起参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院“零点方案(Harvard Project Zero)”的研究计划。霍华德・加德纳博士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在书中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知―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上述这些智能属于三个更为广泛的范畴之中。在这八种智能中有四种,如视觉―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可以被视为与“物体相关”的智能范畴,这些能力是由个体在环境中形成的;另一类智能属于与“物体无关”的智能,包括言语―语言智能和音乐―旋律智能,这两种智能不依赖于物理世界而形成,而是有赖于语言和音乐系统;第三类范畴包括“与人相关”的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知―内省智能属于这个范畴。这八种智能具有差异性、整体性、综合性、顺序性、情境性和实践性这六个特性。

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且进行了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多元智能理论的许多观点都和新课程的理念十分贴近,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促进了一些新的教育观念的形成,这主要体现在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二、身体―动觉智能及其教学策略

身体―动觉智能主要是指运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能的关键点是灵活地控制身体、操纵物体。这种智能在运动员、发明家、舞蹈家、外科医生等身上表现突出。

有的教师认为身体―动觉智能的发展是体育教学中必须关注的,和高中生物的教学并没有多少的联系。其实只要我们看看生物课程标准,就可以发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部分要求培养学生“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显然依赖于身体―动觉智能的发展。此外,在“能力”目标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这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动觉智能。

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策略来发展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

1. 有效地控制身体

这种能力就是用身体姿势来表达某种意思,使身体随意愿而动,如:随音乐节奏舞动身体,模仿别人的身体动作、表情等。要求学生把身体作为表达媒介,用肢体语言对指令作出反应。

教学策略1: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特别是哑剧)、舞蹈。

例如:(1)讲述免疫调节时,请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来表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编一个哑剧来体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各细胞器的协调配合。

教学策略2:用身体动作如身体语言、打手势、面部表情、姿势等表达某种想法、情感、概念、过程等。

例如:用肢体语言回答、身体游戏、猜谜。

2. 熟练地操作物体

这是一种通过手或身体其他部位熟练操作物体的能力,可以是很精细的手头活动,如: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洋葱表皮的获得等,当然也可以是具体的实验操作等。

教学策略1:自己动手制作实物模型。

例如:(1)DNA的结构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制作DNA分子的立体模型。用五边形纸片代表脱氧核糖,用圆形纸片代表磷酸,用四种长方形纸片代表四种不同的碱基,用钉书钉代表碱基之间的氢键,用两段细铅丝来进行连接。学生通过制作过程,能够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

(2)学习完了细胞的结构后,要求学生自己制作细胞的立体模型。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来制作细胞内的各个结构,有的学生利用塑料泡沫来制作,还有的学生利用一些废旧塑料制品来制作。通过这一制作过程,学生不但理解了细胞内部的结构,还提高了身体―动觉智能。

教学策略2:实验教学。

生物教学发展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操作,而不是以往的教师拿着书讲的“做”实验。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实验,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也可以加上一些探究性的实验。

例如:在学习渗透作用时,可将书本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实验,获得感性认识。

其实在我们的生物课堂中,还有多种教学策略可以来提升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只要我们平时留心积累。当然,只靠课堂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寻找。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霍力岩,沙莉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Carolyn Chapman著.郅庭瑾主译.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