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状况范文

农业发展状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发展状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发展状况

篇1

1云阳县的基本情况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沪高速公路横贯县境,长江及其一级支流澎溪河、汤溪河、磨刀溪、长滩河纵横切割,形成了“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云阳县辖42个乡镇(街道),幅员面积3649km2,耕地面积6.30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46万hm2;总人口13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1万人,占总人口的86.2%,是移民大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因三峡工程兴建,云阳县动迁人口超过17万人,综合实物淹没指标占重庆市的1/8,相当于湖北省淹没指标的总和。按照“加快”和“率先”的要求,围绕建设“渝东北开放重地”的总体目标,抓住“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城乡统筹和库区移民开发、对口支援等机遇,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生态兴县、开放强县“五大战略”,云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11年,云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3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198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9亿元,年均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亿元,年均增长18.2%;第三产业比重由31.3∶31.5∶37.2调整为27.4∶35.4∶37.2;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年均增长48.5%。

2云阳县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阳县紧紧围绕“农业稳县”战略,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柑橘大县”和“牛羊大县”,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云阳县粮食总产43.45万t,油菜总产1.25万t;养蚕4.79万张,产茧142万kg;水果总产12万t,蔬菜总产32.05万t,水产品总产0.78万t,年出栏生猪80.99万头、山羊37.13万只、牛3.1万头,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云阳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8亿元,年均增长6.7%,农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5553元,同比增长25.7%。

2.1粮食生产基本稳定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和抗灾减灾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及配套增产技术,重点抓好上坝乡万亩粮食示范区建设,但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呈逐步下滑趋势。2011年,云阳县粮食种植面积9.94万hm2,总产量43.45万t,分别比2010年增加0.09万hm2,0.43万t,增加0.9%,1.0%,全县人均粮食(按农村人口计算)378kg。

2.2特色产业亮点凸显云阳县围绕建设“柑橘大县”和“牛羊大县”目标,按照“建基地、突特色、树品牌、兴产业、保供给、促增收”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建设了标准化柑橘果园1.53万hm2、密植桑园0.4万hm2、优质粮油基地2.0万hm2、城郊商品蔬菜基地0.05万hm2、标准化茶叶基地0.07万hm2;利用云阳县养殖水面宽、鱼类资源丰富的优势,库区生态渔业发展开始起步,带动了渔民增收致富;坚持走加工带养殖连市场的路子,着力实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全县已发展5000头以上肉牛生态养殖小区12个,万只山羊生态养殖小区17个,全县从事牛羊养殖的农户达到15万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扶持培育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初步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着力破解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指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7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大力打造“相思茶”、“巴阳峡”脐橙、“凤凰”及“云三增”大米、泥溪黑木耳等农业特色品牌,有效地带动了茶叶、柑橘、粮油等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2.3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在坚持稳定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切实搞活土地经营权,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截止2011年底,云阳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2.4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61%,涉及农户13.82万户,占全县承包土地农户(28.59万户)的48.34%;规模经营面积0.94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93%,3.3hm2以上的规模经营大户304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全面完成;大力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2.2亿元。

3云阳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耕地资源约束较大三峡工程的兴建,云阳县共淹没高产稳产耕园地0.32万hm2,剩下的多为瘠薄坡地,中低产田土面积占耕地的72%左右,其中,中低产田面积1.53万hm2,坡度大于10度的中低产土2.93万hm2。加之退耕还林、城镇化建设、交通建设等因素影响,农村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云阳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05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部分移民后靠安置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据调查,云阳县农业安置人口中,人均耕地0.03hm2以下的占24.7%,0.03~0.05hm2的占17.6%,移民人均耕地比全县农村平均水平低近40%,例如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巴阳镇巴阳村移民居民点人均耕地只有0.01~0.02hm2。

3.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云阳县坡耕地面积大,农业投入不足,水利等农业基础条件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云阳县现有水利工程9145处,蓄引提水能力10868万m3,有效灌溉面积1.69万hm2,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6.8%,其中稻田1.54万hm2,占全县稻田面积62.48%;保证灌溉面积0.60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49%;旱涝保收面积0.35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49%。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服务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

3.3粮食安全存在隐忧云阳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粮食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粮食生产面临自然、市场等风险,比较效益低,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多为老人,现在的农业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老人农业”。老人们接受新技术能力弱,农业生产仍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较低,稳定粮食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云阳县粮食基本摆脱了供给偏紧的局面,因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品质差的粮食销售困难,价格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造成农民粮食储备较少,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粮食安全。

3.4特色产业发展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甘蔗、苎麻、蓑草、佛手等传统农业增收骨干项目逐渐萎缩,有的已淡出市场。近年来,云阳县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重点培育柑橘、蚕桑、蔬菜、渔业等特色产业,为库区移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恢复重建工程量大、投资大,农业特色产业远未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业特色品牌少,农村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

3.5农民增收面临困难近年来,云阳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生活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目前,云阳县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1)单纯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2)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刚刚起步,尚未做大做强;(3)乡镇企业和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4)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弱,加之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受到一定影响;(5)地方财政困难,农村建设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

3.6农村改革政策乏力少数农户因村组二轮延包尚未完善和承包纠纷等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完全落实。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存在农户间私下口头约定,没有签定文字协议,签约主体与流转主体不一致等问题。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稳定难,缺乏对种植大户和企业业主等“买主”农业经营能力资格审查和评估的市场准入机制和对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流转业主一旦经营上出现失误,无法履约,常常给参与流转的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云阳县发展农业的思路与目标

4.1实施科技兴粮,保证基本自给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结合库区农业生产实际,云阳县粮食生产应遵循“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挖掘生产潜力,保证基本自给”的基本思路,以农田保护性耕作、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主要内容,建立主要农作物高产示范片,以点带面,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和抛秧、地膜玉米、秋洋芋稻草覆盖栽培等增产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hm2以上、总产稳定在43万t以上。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进粮油作物结构调整,搞好粮油作物专用品种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提高粮油产品优质率、商品率。

4.2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抓住库区产业扶持、城乡统筹发展等机遇,发挥资源、环境、区位等方面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围绕建设“牛羊大县”和“柑橘大县”目标,大力培育柑橘、牛羊2个主导产业。今后5年,在“一江四河”流域的24个基地乡镇建成柑橘面积达到2.0万hm2,产量达到30万t;大力推进牛羊、生猪产业化工程,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到2016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130万只、出栏70万只;肉牛饲养量达30万头、出栏12万头。切实抓好蚕桑、蔬菜、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培育农民增收骨干产业,保障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全县养殖水面达2.03万hm2,其中“一江四河”水面达1.24万hm2,发展生态渔业条件优越、潜力巨大,要按照“环境优先、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推行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大水面天然渔场开发、山溪生态流水养殖开发、休闲生态渔业等4种模式,加快生态渔业发展。要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农业特色品牌,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提高市场占有率。

4.3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能力整合库区产业发展、财政支农、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以工代赈、移民后期扶持、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努力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利用先进的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建设农村生态家园。

4.4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经营机制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和代耕等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到2016年云阳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度达到35%以上。积极指导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每年新培植5~7个农业中介组织,带领农民闯市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5云阳县发展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5.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云阳县是国定的贫困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建议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对库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2支持发展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库区现代农业对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保护库区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研究制订有利于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云阳县柑橘、牛羊主导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以及蔬菜、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培训基地,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5.3支持提高粮食储备水平在保持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的同时,为保证粮食安全,应尽快建立完善粮食调运储备机制,建立粮食调运基地,加强仓储能力建设,保证国有粮食储备总量达到3万t以上,提高粮食供应保障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篇2

1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设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设施规模逐渐增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上世纪80年代起,福建省相继引进和发展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中小塑料温棚栽培技术、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等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蔬菜、瓜果、食用菌及花卉的生产中;到上世纪90年代,福建省塑料薄膜棚、塑料薄膜大棚、连栋温室等农业设施得到了相继发展并进行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省设施园艺种植面积共37333.33万m2。其中遮阳棚、小拱棚面积30793.33万m2,大棚面积6266.67万m2,现代化连栋温室面积达220万m2。设施养殖场已有两万多个,其中封闭式养殖场200个,面积约15.6万m2;窗式养殖场约5000个,面积约95万m2;开敞式养殖场约1.5万多个,面积1300多万m2。其中仅2006年度福建省设施园艺面积就发展了20302.47万m2[1]。2010年福州市农业局调查,福州市设施农业面积1214.47万m2,比2009年的791.27万m2增加65%,其中钢架大棚577.93万m2,占91.2%;标准竹木大棚55.67万m2,占8.8%。福州市钢架大棚亩均效益达到7000元以上,竹木大棚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分别是露地栽培的6倍和4倍,设施农业效益明显[2]。以福建省大棚蔬菜种植龙头企业———福清绿叶公司为例,2008年这家公司设施栽培平均产量为150t/hm2,纯收益高达15万元/hm2。2012年福建省农业工作会议报告指出,2011年福建省新建各种设施农业大棚1400万m2,带动新建各类设施农业大棚10826.667万m2,补贴新购置农业机械19.46万台(套),安装节水灌溉微滴灌设备2400万m2,受益农户达10.09万户,带动农民投资7.5亿元。在果树设施栽培上,福建省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9月份,福建省果树设施栽培总面积为3627.13万m2,其中主要为葡萄和草莓,分别为776.33和850.8万m2,果树设施栽培,提升果树生产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增强果树周年生产与均衡供应能力。福建省设施农业经营模式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少数集中规模经营。全省分户经营的设施栽培农户中,80%以上均在自己承包土地上建设农业设施,自主经营,通过农户-经纪人(或外地客商)-市场(或公司)的市场链进行销售。国有农业企业(如蔬菜公司)以及招商引资建设的农业企业建设的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高,资金投入量大,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已建立基地-工厂加工-市场(出口)的模式经营。

2福建省设施农业主要做法

2.1积极协调,促进土地流转

土地是影响设施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福建省各地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设施农业规模发展。福清市通过村委牵头,或成立镇村中介,或网上信息等方式组织流转;长乐市通过每亩耕地年租金600元、流转服务费100元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村耕地合理有序流转[3];永泰县发挥村两委作用,积极帮助设施农户做好流转土地协调工作,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2.2财政支持,利于设施建设

福建省在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机耕道路、设施装备等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支持。2009年该省增加了喷、滴灌设备的补贴;在中央追加补贴资金下达后的补充目录中也将标准配置的设施钢架大棚列入补贴,每平方米补贴7.8元,每公顷大概补贴75000元。将乐2011年新建农业设施连片面积10000m2以上,每亩县补贴1500~10000元;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冷库菇房起补室内占地面积应达1000m2以上,库房高度4m以上的,县财政每平方米库房补贴标准为30元;微灌设备起补面积连片达33333m2以上,县财政每666.67m2补贴标准为150~200元。同时整合有关农业项目资金,投入500万元(除购机补贴、县财政补助等)完善配套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的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福清市财政从支农资金中安排500万元,重点补助连片2000m2以上钢架大棚的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以鼓励蔬果大棚连片规模发展;长乐市政府拟对蔬果大棚按福州市级补助标准1∶0.5进行配套补助;连江县拟对钢架大棚按1∶1进行配套补助。

2.3开展培训,促进农技服务

为了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福建省一些科研单位、政府等定期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推广集约化育苗、大棚反季节栽培、遥控微喷灌和膜下滴灌、绿色病虫防控、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耕作等设施栽培技术。2010年福建省农科院通过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等系统开展全省性主会场远程培训10期,讲授41个课程,140多位专家通过远程视频现场解答240多个问题,各地开设分会场9255场次,共培训农民85.9万人次,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技术培训平台。还有,地方政府也积极开展培训,以将乐县为例,2010年以来,全县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受训1080人次,大多种植农户掌握了生产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福清市通过969155热线开展农业科技下乡30多场次,培训3200多人次。永泰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农技人员组成百人技术指导员队伍,通过日常性的入户指导,把先进生产技术传递到设施农业基地。

3福建省设施农业存在问题

3.1地区发展不平衡

福建省各地设施农业发展不均衡。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政府重视设施农业发展,财政支持强度大,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当地设施农业稳健发展,成为农业经济新增长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也有部分县市对设施农业重视程度不高,设施农业发展阻力重重,资金短缺,设施过于简易,零星经营,无特色优势产品,竞争力不足。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整体提升,不利于福建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2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设施农业已向高水平、高投入、高产出方向发展,虽然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但目前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投入基本上由企业和农户自筹,在闽南地区有不少设施农业设施是由台商投资建成的,各地建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或一些龙头企业中也有少量的政府投入,但所占比例不高。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也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农业科研是提升设施农业产品竞争力的技术支撑。科研工作的进行需要科研经费的支持,近年来福建省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强,但整体看来,政府对科研开展、科研工作的环境创造还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

3.3机械化程度不高

设施农业应是高效农业,体现的是高效率高效益,因此每一个设施农业园都应尽可能运用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措施。但福建省用于设施农业的装备还比较少,自动控温、喷(滴)灌设备、药物喷施设备主要应用在农业企业的连栋温室中,而农户建造的小拱棚、竹木大棚等农业机械的使用几乎为空白。目前福建省设施栽培机械化程度和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绝大部分作为均为人工进行,生产效率低。造成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资金困难导致农户购买设施农业机械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机械操作问题。农户机械操作技术掌握不足,或机械生产企业售后服务缺少,让农户在购机前心存担忧或存在使用障碍[4]。

3.4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低

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增质提效,但目前福建省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还不高,许多生产管理还是以经验为指导,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农产品生产标准有待完善;二是生产标准化宣传及推广力度不足。设施农业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设施农业设备的建设标准与价格标准等。目前,农产品生产缺乏统一标准,一些无公害的生产标准存在一定瑕疵,例如标准繁琐,增加了农民劳动量,或是制定的标准技术含量低,或是针对性不强,无法明确适用于何种设施与品种,由此导致了这些标准难以被农户接受并应用,从而阻碍了标准化生产的推广与提升。同时,全国尚没有一个设施农业设备的建设标准和价格标准,让农户对购买这些设施心存担忧。仅靠建立并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还不足以推动标准化生产的进行,加强宣传及推广力度才能让标准化生产真正落到实处。设施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投入基本上是靠农民个人或企业自行投入,表现为生产基地规模小,设备落后,零星分散,拳头产品少,产业链短,品牌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差,产业化水平低。

3.5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

设施农业要又快又好地发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作为保障,包括经营机制、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农业保险机制等。在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福建省已初有建立,但尚不健全。部分地区存在市场定位不清,生产与市场对接错位,设施农业企业融资难,农资市场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市场销售体系以及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户生产与销售脱节,产品流通环节受到影响,不利于农户效益的提高。目前信息体系的不完善体现在信息总量少,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缺乏市场分析预测、新技术、新品种信息,准确性与代表性不高,从而导致农户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抗风险能力减弱。

3.6设施农业研发技术落后、管理人才匮乏

设施农业人才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但要知道农业栽培管理的知识,还要精通环境工程、机械方面的知识。但目前福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多数毕业于农科或工科,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没有或很少接受设施新技术的专门培训,缺乏适合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复合型人才。福建省现代化农业设施生产基地中能够独立操作的技术人才不多,仅数百人,远远不能适应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效益不高,制约了福建省设施农业的发展。经常发现一些城市,领导为了业绩或者检查,建设了高规格、高科技含量的实施农业,等检查或验收过后,不懂的管理使用,就栽种一些科技含量很低、效益很差的作物,有些设施大棚甚至杂草丛生,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4发展福建省设施农业的对策

4.1发展符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国外与其他农业发达的省份的现代设施农业各有特点,表现为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福建省要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应加以借鉴,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引进其先进的理念、技术等。福建省是农业不发达地区,且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每年有多次台风天气出现,年降雨量大,丘陵山地较多,平地较少,地形变化较复杂,有些区域交通不方便,各地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参差不齐。鉴于福建的地域特点,在设施农业发展中,作物种类和设施类型的选择、设施结构等方面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创建适宜的生产模式。例如设施作物种类可更多地选择热带、亚热带特色园艺植物;设施类型则注重地膜覆盖、避雨设施等小型设施、简易设施,以降低成本;大棚、温室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设施的抗风能力与排水能力。因此,福建省各级政府在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有计划性、目的性,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省份的模式,而应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出适宜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福建省区域特色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4.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发展设施农业,一次性投资大,福建省政府应该推出减化农业贷款手续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建设高新技术项目来促进带动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激励农户、企业等行为主体参与到设施农业的建设中。在贯彻国家制定的土地政策基础上,允许农民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土地原则,进行土地的转让、互换、转包等,通过让土地自由的流转实现资源要素的充分流动,促使设施农业集中种植,实现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建立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申报、实施、管理、监督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益保障措施和投入补贴政策,加大对设施大棚建造以及设施设备购置等的财政补贴力度。

4.3大力提高设施农业生产者素质

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体现。福建省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其他省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使福建省的设施农业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培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农业设施生产者的素质。政府要依托科研单位,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田头示范、远程视频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特别是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与生产大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各级政府从支农资金中按一定比例划拨专项经费,专门用于设施农业机械化培训,切实解决好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同时,政府要定期组织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去先进发达地区参观考察等,帮助其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设施农业的巨大优势与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4.4打造品牌,提高设施农业的示范作用

设施农业一定要结合品牌战略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不管是借牌子还是树牌子,一定要进行品牌化经营,发展品牌农产品[5],有利于拓宽销路,改变供求格局,提升产品价格。在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产区发展园艺设施栽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山地竹林设施栽培、畜禽规模设施养殖和水产设施养殖,打造设施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在福建省每个县建设2~3个设施农业示范区,发挥良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设施农业基地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设施农业示范区通过新品种以及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精确作业、精细管理等新技术手段和农艺措施,不断发挥优良品种、高新技术的引导作用。示范园区集科研、推广、培训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全省重要的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典型宣传、专题报道等多种方式,发挥设施农业园的示范作用,极大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4.5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低的设施农业,将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效益优势,从而使设施农业能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通过增加科研经费或财政奖励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设施农业相关科研研究,并激励其提高科研转化率的方式,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奠定科技基础。因此,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视设施农业相关生物技术的协作攻关,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4.6建立健全设施农业增收的长效机制

设施农业要健康稳定发展,就要建立健全的机制,包括保险机制、安全监管机制、市场机制等。(1)健全保险机制设施农业生产受农产品生长周期影响,对市场反应表现迟缓,再加上农产品不耐贮运的特点,导致设施农业生产风险高于其它产业,故应完善相关保险机制,尽可能地扩大参保农产品的品种范围,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如组建相关的担保公司或引进期货机制,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健全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机制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设施农产品的农残超标问题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在于零星分散的生产模式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督,农产品生产安全的监管机制不完善。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应落实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机制。对投入生产的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出台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禁止或限制销售与使用的具体规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以及质量追溯体系,真正做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3)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中,我国的农业逐渐地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机制、经营机制的建立健全应建立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可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接机制,让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农民为企业提供农产品原料,企业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其他社会化服务或是农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实现一体化[6],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增农民收入,促进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多元化资本支持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采取多种方式投资设施农业。目前,促进设施农业增收的机制还处于持续探索阶段,各项机制的健全还有待于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创新的思路。

篇3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功能

(一)农业的概念的界定

目前,大家普遍认同关于休闲农业定义:充分利用农田景观、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衣耕文化、农业自然环境、乡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建设,以发挥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为游人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空间环境,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绿色产业模式。

(二)休闲农业的功能

经济功能。休闲农业能够提供大量名优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和市场竞争的要求,从而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生态环保功能。休闲农业是绿色产业,是城市环境的最佳卫士,可以净化环境,吸收反射噪声,调节区域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城市环境喷量,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发挥生态屏障功能。

社会功能。现代休闲农业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到郊区去,促进公众对农业和农村的认识,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和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转变了农民传统、落后的观念,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减轻了城乡居民之间的隔阂。

二、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苍南县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资源,休闲农业发展迅猛。经过多年的发展,苍南县休闲农业项目从较低层次、单一功能的观光型,向较高层次、多功能的参与性项目过渡。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民俗文化、娱乐健身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建设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分布也逐渐扩展。目前苍南县休闲农业的类型主要有观光体验型、农家乐体验型、生态休闲度假型和乡村民俗文化型等四种。

三、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苍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

苍南县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文资源丰富,如有明代浙南抗倭重镇国家一级文保单位――蒲壮所城、瓷古村落――碗窑古寨等。苍南县农业发展观情景良好。苍南是全国番茄重点产区之一、全省设施蔬菜四个重点优势产区之一和全省最大的紫菜和海参养殖基地。地理位置优越,苍南已成为温州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阵地,是连接温州都市圈和福州城市圈的重要节点,也是海西区、长三角两个经济区的共振区。近些年来,又加上苍南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休闲农业需求进一步增长。其次,政府力度增大,区域协作发展迅速助推发展。最后,区域交通格局变迁加快发展。目前,苍南成为浙南闽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二)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挑战

首先,周边县市区休闲农业的竞争。周边县(市、区)休闲农业的发展,造成苍南与周边(市、区)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如瑞安的雅林现代农业园、瓯海白云山农业观光园等。其次,市场变化迅速,游客需求提高的威胁。由于休闲农业在各地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旅游者们对农业旅游产品种类、旅游产品品味和旅游服务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最后,城市发展对休闲农业的威胁。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客观上会给农业产业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四、苍南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一)完善苍南休闲农业发展格局

为促进苍南休闲农业加快发展,要充分利用浙台经贸合作区优势,遵循“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新奇、特农产品生产为主,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一批休闲农业业集聚平台建设。重点实施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特色文化创意园区、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等一批重点产业平台项目,发挥产业平台的集中、集聚、集约效应,形成“都市里的田园”、“山区里的田园社区”。

(二)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加强组织协调。设立由县长为组长,农办、农业、发改等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休闲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完善县、功能区、镇(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构设置。

优化考核体系。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将总体目标、近远期任务、项目建设安排等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乡镇,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中,以提高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三)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加大资金支持。积极引入金融机构、大型企业、浙商台商等对休闲农业发展建设项目的投资,构建“浙商回归”、“台商引进”、工商资本和农民投资等多层次立体型的投资格局。

保障土地供给。完善土地要素保障机制,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原则,积极探索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

篇4

1济南市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1.1优势条件

1.1.1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济南市位于北纬36。4O,东经ll7。00,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4.8℃,年均降水量为693.4mm.年日照时数为2088.4ho从自然环境条件可以看出,济南市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较高,降水较丰富,较适宜建设农村沼气,发展沼气循环农业。

1.1.2丰富的沼气发酵原料。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都是很好的沼气池发酵原料。目前,济南市各类畜禽存养量达5865万头(只),饲养专业户达5.8万户,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达1885处.年粪污排放量达4700万t以上;秸秆种类以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为主,年产作物干秸秆400万t左右。

1.1.3政府的扶持力度大。“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将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富民行动”列入全市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并制定了扶持方案,市级财政投入达1.2亿元。“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实施的统筹城乡“七大工程”,其中“乡村文明创建工程”把农村沼气建设列为重点.每年保持3000万~4000万元的资金投入。政府对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视和扶持为济南市沼气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1.1.4基地和园区建设成效突出。近年来,济南市按照“近郊抓园区、远郊抓基地”的思路,把特色品牌基地和都市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省会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在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做大规模、做强功能和做活机制上做文章、下功夫,打造了特色产业鲜明、促农增收效果强、体现省会现代农业建设亮点的特色品牌基地50处.都市农业示范园区80处。农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为济南市沼气循环农业发展提供良好发展载体。

1.2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降低废弃物排放为核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提高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和节本增效两大重点,通过培育和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沼气循环农业产业链,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生态环境好、综合效益高的示范园区和基地,促进全市农业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发展模式

1.3.1在微观层面上。发展以农户庭院为载体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是以家庭为单元,发展庭院经济,把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有机结合.利用农村庭院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建立高效农户生态系统,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辅之以加工业,通过立体经营的种植业、链式循环的养殖业和技术密集的加工业,进行综合发展,多次增值利用,独立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51。典型模式包括庭院“一池三改”模式、“四位一体”模式、“畜一沼一果(菜、渔、菌)”模式等。

1.3.2在中观层面上,发展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以农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以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凭借地方优势产业发展,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实现种养加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产业发展潜力,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l5q。典型模式包括设施蔬菜规模化的“一棚一池”模式、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复合种养循环农业模式、休闲观光型循环农业模式等。

1.3.3在宏观层面上,发展区域型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以区域为整体单元,从循环经济的角度,依据区域布局优化与分工优化的原则,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途径,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理顺循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链条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及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构建区域循环农业闭合圈,实现区域内不同产业系统的物流与价值流的共生耦合及相互依存,最大化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均衡目。目前,典型模式有生态农业与新能源示范县(市)区建设模式、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模式等。

1.4发展成效

截至目前,济南市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到18万户,其中“一池三改”或“一池两改”模式达l5.8万户,发展“畜一沼一果(菜、渔、菌)”模式示范户2.8万户,“四位一体”模式示范户6000户;打造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园区(基地)56处,园区(基地)内建成中小型沼气工程36处,建造沼渣沼液储存池125处。建成“一棚一池”日光温室5800座,安装沼液滴喷灌系统等沼肥利用设施设备2500套;2个县(市)区列入省级生态农业与新能源示范县,30个镇、村列入市级生态文明村镇项目建设。“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万hmZo全市循环农业发展的雏形已经初步确立。

2制约因素

2.1发展循环农业的观念滞后

目前,多数农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现有条件的束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缺乏认识,发展循环农业的观念淡薄。大多按照传统形式进行农事活动,往往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忽视市场的需求,盲目生产。因此,造成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效率较低,对农业资源进行掠夺性使用,致使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循环农业的发展21。同时,由于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环境意识淡薄、文化层次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应用[16,1。

2.2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没有技术创新带来农业生产的低成本,就会导致发展循环农业的成本过高,导致发展循环农业的可行性受阻[15,19】。目前,在农村户用沼气池越冬、秸秆沼气发酵、微生物菌剂开发、大中型沼气工程装备以及“三沼”综合利用等与沼气循环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关键技术上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与发展设施农业紧密结合的“三沼”利用技术及循环农业模式建设上没有技术标准和规范可循,导致多数循环农业模式缺乏可控性与精准性,产业链条短,产出效益不高,影响了沼气循环农业的发展。

2.3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分离.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农技推广方式单一,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许多基层农技推广站的功能仅仅是销售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和推广功能形同虚设[2Ol。目前,济南市农村能源技术推广体系中,县级农村能源部门技术人员少,多从事管理工作,乡镇技术推广机构中专职人员少,且学历层次低:某些乡镇的农技推广机构中,非技术人员不断增加,致使当前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各项沼气循环农业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

2.4服务保障能力不强

当前,沼气循环农业发展缺少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在政策激励、资金投入、风险防范、法律法规支持等方面所采取的服务和保障措施力度不够:加之存在发展循环农业“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差”的认识误区,导致农民投身循环农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1,18.-191。此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是制约沼气循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服务手段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沼气循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网络和“县一乡镇一村一农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和发挥作用。

3发展对策

3.1科学制定规划是沼气循环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要根据自身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深入研究当地循环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重点领域,在科学分析和全面调研基础上,总结适宜不同类型地区的沼气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配套技术,制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划q。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选择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顾的发展模式,把重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以及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l】。

3.2加强宣传引导是沼气循环农业发展的推动力

通过发放政策宣传手册、公告栏、农村有线广播、报纸等方式,加大对发展循环农业在增收降耗和改善环境等重要性方面的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循环农业模式经济效益的宣传,以可观的经济效益来刺激农民自觉了解循环经济的科学道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口q;结合农民“阳光工程”等科技培训,加强循环农业技术使用方面的培训,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大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搞好典型示范的推介。扩大影响,消除顾虑,用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涉农企业等发展循环农业。使其尽早从中受益,为循环农业更快发展奠定基础同。

3.3健全技术体系是沼气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充分发挥本市沼气产业人才优势,加强与大学和农业科研部门的联合攻关,建立相对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污染综合防治等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15,18,201。当前重点应针对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和相关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开展技术攻关,推进技术标准的制订。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建立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循环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提高技术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以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带动循环农业不断向前发展_驯。

篇5

一、盐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盐城市提出了“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1、加强载体建设,为现代农业构建发展平台。一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达168个,面积规模已达59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超过300万亩,累计投资总额达15.52亿元。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13个县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面积5.32万亩,已完成道路、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50个重点镇中有42个已在工业集中区中规划设立了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全市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65个,累计投资总额26.2亿元。全市已经基本形成了“市有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县有综合批发市场、乡有特色批发市场、村有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组有农产品经纪人”的五级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这三大载体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盐城市高效农业的发展。2009年全市新增高效农业72.2万亩,比年初增20%,总规模已达431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2.6万亩,比年初增27.6%,总规模已达104.5万亩;高效农业占农业的比重已达35.2%,设施农业占高效农业的比重达23.7%。

2、着力制度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一是建立了土地“预流转”制度。盐城阜宁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土地“预流转”制度,为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所谓土地“预流转”,就是由村组与土地承包农户预先签订流转意向协议,并向农户预付一定数额的订金。在未正式流转前,土地仍有原承包户经营,当有现代农业项目进入时再与农户签订正式流转合同,流入方按合同每年向农民支付租金,以此增加农村土地储备。既尊重农民意愿,又确保农民在流转中受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流转的积极性。2009年阜宁新增流转土地20.3万亩,全县已累计流转农村土地37.84万亩,占总承包地面积的41%。二是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需要较高投入,很多农民就因为“囊中羞涩”,贷款难而萌生资金互助合作的动因。目前全市已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114个,共有10.27万社员入社,吸纳社员股金及互助金11.12亿元,投放互助金9.33亿元。三是创立了“党支部+合作社”的新型组织化模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东台市富安镇在1998年7月组建了全国第一家蚕农合作社;2000年7月,成立了合作社党委。在栽种、收烘、缫丝等环节,每个关键岗位都是党员带头,为大伙树立榜样。他们的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就把党支部建到哪里。该合作社已经带动了近30万农民致富。目前,盐城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45个,居全省首位,其中80%以上的规模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

3、强化科技兴农,形成现代农业的差别化竞争优势。一是引进新品种。甜叶菊是天然的甜味剂植物,其干叶加工成糖甜度比白糖高300倍,而热量只有白糖的三百分之一。东台市特有的沿海富钾沙土壤和海边气候,使种植甜叶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被认定为最适宜生长甜叶菊的全球少数几个地区之一。在产业化带动下,东台市2009年的甜叶菊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正向“世界健康糖源之都”冲刺。近年来,盐城市每年引进的新品种有5~10个。二是引用新技术。好品种需要新技术作支撑,旧品种也能因为新技术而焕发新的生命力。抢占农业新技术领域制高点,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已经成为盐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在阜宁县三灶镇头灶村境内的航天育种基地,有被称为“植物伟哥”的黄秋葵,有孕妇和糖尿病病人食用大有益处的“菜用肉西瓜”,还有可长到如高尔夫球一般大小的草莓及入口即化、口感特甜的太空西瓜。据了解,目前至少有30位以上的博士级人才分布在盐城各地从事现代农业的种植和加工,为提升盐城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推广高效立体种养新模式。大丰市推广的30多种稻田、棉田种养高效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3%。东台、阜宁、盐都、射阳、建湖等县市区采用多种复合经营模式,有的实现一年五种五收甚至六种六收,亩收入万元以上。

二、盐城市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盐城现代农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突出表现为龙头企业数量少、个头小、带动力弱。盐城在江苏乃至全国来说都算是农业大市,无论是农业生产规模还是农副产品产量在全省都遥遥领先,但在农副产品加工上却有些滞后,还没有培育出像徐州维维那样销售几十个亿、上百亿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盐城市龙头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与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农产品绝大部分以原料或初级加工品形式出售,附加值很低,这也是盐城市农业生产规模全省前列,而农民收入却处在全省中下游的重要原因。

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近年来盐城市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覆盖面小,组织化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都不大,联系农户有限,服务半径小,带动能力弱。二是运作程序不规范,缺乏发展的后劲。目前大多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操作还不够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完善。三是重中间环节、轻产前产后,类型单一。大多是生产型或中介性质,而作为产前服务尤其是产后加工环节的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极少,对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作用极为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能将分散的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农民将无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也很难确立。

3、土地流转工作面临困难。有些农民不愿意将土地转让给别人,哪怕雇人种也不转让。原因在于:一是目前农业税已经全部减免,农民种田不但没有税收,而且还有补贴。二是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他们轻易不会放弃。三是传统的种植习惯,使农民对土地产生了依赖,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他们有安全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土地流转的成本和难度。虽然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若要大面积推广,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4、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一方面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需要技术和服务,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农业服务体系严重弱化,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技术推广难,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浪费严重。

三、加快发展盐城市现代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大力培植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有些地方的现代农业发展快,关键是有龙头企业作支撑。因此,盐城要把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1、要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基地,一头连着市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推动力量。对成长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要积极通过战略培育、资本运作、品牌战略等各种途径,使企业做大做强。要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资金、信贷、用地、用电、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并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的负担。要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使土地成为企业的绿色车间,使农民成为企业的产业工人。

2、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要加快推进企业与基地的一体化进程。必须进一步密切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关系,真正把基地作为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快一体化经营步伐;基地建设也要围绕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二)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特色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盐城的农业资源、产业、发展路径等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必须发挥优势,塑造特色,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

1、着力打造区域特色。沿海县(市)要依托丰富的沿海资源,大力发展海水灌溉农业、耐盐农业和海产品养殖,加快建设沿海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市区及周边地区要重点在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上求突破,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上带好头;镇村要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目标,强化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创建一批特色强镇、强村。

2、大力培育产业特色。目前响水的百合鲜切花、滨海的生猪、阜宁的苗木花卉、射阳的麦牙、建湖的葡萄、亭湖的食用菌、盐都的草莓、大丰的海水蔬菜、东台的设施蔬菜等产业特色鲜明,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的优势,把这些特色产业培大、强,同时要把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好。

3、积极创建品牌特色。农业发展要走品牌化经营的路子,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把这些优势特色产品做出规模,把品质创优、品牌叫响。围绕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名牌产品,精心组织农业招商活动,积极推进射阳、盐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创建工作,并以此为平台,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争取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投资盐城农业,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步伐。

(三)要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信息准确、传递畅通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尽快建立规范、高效、诚信的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和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供求、价格、气象等农业信息服务,避免农民盲目生产经营。在加强农业部门自身信息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对村组干部、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训,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发挥农业信息“二传手”的作用。农业信息服务是一项社会公益性职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配备专门人员,落实专项经费。

2、健全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农产品销售难,关键是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首先要构建畅顺高效、便捷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要进一步完善五级市场流通网络。市一级要重点培育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县一级要抓好综合批发市场建设,乡镇一级要加快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专业市场,村一级要建立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组一级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经纪人。要鼓励农村能人到大中城市设立专门的批发市场、销售专柜、建立直销点等,拓展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

3、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要构建新型的农技服务体系。公益性农技体系负责病虫害防治、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业抗灾减灾、面上农技培训等服务;经营性农技体系重点开展种苗与农资供应、配套技术指导、加工、运销、信息等各类技物结合型服务。要积极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挂钩,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设施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提升农业科技的贡献份额。

(四)要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层次和水平

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因此,政府应该对它们进行扶持、指导和引导,不断提升它们的层次和水平。

1、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扩大覆盖面。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政府要在税费减免、信贷支持、用电用地等方面进行扶持,为其提供登记辅导、产业发展、市场营销、运行管理方面的指导,进一步增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扩大覆盖面。

2、健全产权联结、资产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一是健全产权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入股参加合作,逐步形成以产权要素联结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让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分享合作利益。二是健全资产运营管理机制。依法独立建账,并为每个成员单独设立账户。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实行严格的会计管理,切实加强财务审计,定期将财务状况向全体成员公布,接受全体成员监督。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章程的约定,建立合作组织盈余主要按交易量(额)返还的制度,对成员实行多形式、多环节的让利、分红和返利,保障每个成员享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3、增强服务功能。要着力引导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各类服务经营实体,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功能。要顺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生产示范基地,从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功能。

(五)要积极推动土地的合理流转

要实现现代农业所需的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势在必行。虽然盐城近几年在土地流转方面进展较快,率先实行了土地“预流转”制度,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应该大力推动土地的流转。

1、加大宣传。土地只有搞规模经营才能产生规模效益,这是经济规律,但农民自身很难意识到这一点,加之耕者有其田的传统观念和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使得土地流转很难实现。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广大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参股或出让形式,走土地规模化经营之路,创造土地流转的氛围。

篇6

关键词:设施农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庄河市位于辽东半岛东侧南部,大连市东北部,全境陆地面积4086平方公里,自然海岸线285公里,土地肥沃,有耕地115720公顷,土地总量大。淡水资源丰富,全市淡水资源总量17145亿立方米。庄河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发展设施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庄河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庄河市设施农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初用拱棚、立豪子生产蔬菜,用简易温室育蔬菜苗。1980年兰店乡率先建起了占地100亩日光温室小区。随后其他乡镇陆续跟进。时至今日,庄河市的设施农业面积不断扩大,到2013年底,全市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17万亩,其中:占地50亩以上规模小区810个,占地百亩以上设施农业规模小区350处。在设施农业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种植的种类也越来越专业化、规模化,由单一蔬菜生产,发展为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多个产业规模区,这些产业促进了全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蔬菜周年供应和水果、食用菌反季节上市。

根据庄河市资源条件和区域优势,基本形成了四个设施农业产业区:一是保护地水果生产区,包括大郑、光明山、长岭、蓉花山、桂云花、太平岭、徐岭等乡(镇),主栽草莓、桃、蓝莓、大樱桃等;二是保护地番茄生产区,包括鞍子山、青堆、栗子房等乡镇,主栽以色列516、50等品种番茄。三是保护地西甜瓜生产区,包括栗子房、青堆、蓉花山、徐岭等乡镇,主要栽培甜瓜,采用冷棚栽培,投资少见效快,每亩产值在7000元以上,高产地块可以达到万元,下茬粮食生产不受影响。四是保护地食用菌生产区,包括兰店、青堆的反季节滑子蘑和大球盖菇生产,包括塔岭、鞍子山、仙人洞、城山、荷花山以及其他山区乡镇的千家万户利用拱棚生产的正季滑子蘑等品种,价钱高的时候每亩地大棚的效益达到10万元以上,低价格的时候,效益也都在5万元以上,这项产业已成为我市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乡镇农民的主要家庭收入来源。

我市经过多年努力,已与设施农业相关合作社有100多家,加工销售企业有4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蔬菜、食用菌苗种中心和菌种场30多家,形成了一条龙生产。草莓生产群众已经熟练掌握了栽培技术,销售市场已经打开,并且注册了“金线沟”牌草莓,被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绿色食品”。我市冬季生产的草莓正常年每亩产值在3-4万元。我市的鞍子山、青堆、栗子房等乡镇设施农业生产以栽培西红柿为主,特别是鞍子山乡董铧炉村所栽培以色列516、50等品种,产品远销东北三省以及俄罗斯市场,亩产值在4万元以上,高产地块亩产值达到6万元,并且注册了“绿珠”番茄品牌。

2.存在的问题

2.1设施水平低

由于受投资水平限制,我市所建的温室多为土打墙,竹木结构骨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有大的风、雪、低温等自然灾害损失严重,使产品产量、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受到制约,生产风险大。

2.2生产技术亟待提高

由于千家万户生产、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比较慢。另外从事农业生产的以中老年农民居多,知识型年轻农民少,设施农业生产又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行业,造成生产粗放型管理,科技含量高不起来。以我市的滑子蘑生产为例,目前生产方式仍维持30年前的水平,没有大的提高,产品仍以原料形式出口,产品出口价格始终处于低迷状态。

2.3设施农业规模还不够大

如果以满足本地消费为主,目前的设施农业规模还可以,如果作为一种产业发展,目前的规模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形成不了产业规模,产品销售、产品知名度都受到局限。

2.4销售环节不稳定

目前设施农业产品多数依靠商贩营销,造成市场很不稳定,往往商贩以眼前利益为重,没有长远打算,产品短缺时相互哄抢,产品多时串连压价,常常给农户生产造成伤害,挫伤积极性,造成市场销售不稳定。

2.5标准化生产规模小,品牌效应不强

我市大多数保护地种植的品种,没有按标准化生产管理,生产出来的产品上不了档次,价位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时品牌意识不强,取得的和认证的名牌及驰名商标不多,影响力小。

3.建议

3.1稳定补贴政策

设施农业生产首先要稳定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利用荒山、荒坡发展设施农业,并给予补贴;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施农业,推进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争取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生产机具,纳入政府补贴序列,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汇集社会资金,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等扶持设施农业发展。

3.2提高科技投入

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高,必须有坚实的科技支撑,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一是对科技队伍投入,每年在政府预算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科技人员外出考察,参加科研部门及高等院校培训学习,提高科技人员为设施农业服务水平;二是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印发科技资料,对科技人员下乡指导所用车辆等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对农产品质量及安全监测给予财政支持,以使进一步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

篇7

关键词:农机维修;农机化;维修网点

根据我国农机化当前的发展状况可知,目前农机化进程不断加快,并且农机的数量与种类越来越多。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机产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扶持政策,进而对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农机维修行业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现阶段,对于农机维修行业来说,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有效提升农机维修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农机维修服务的需求。只有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农机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机维修行业发展的意义

(1) 农机维修服务水平对农业机械设备在农耕生产期间的安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农机设备能否充分发挥出其技术性能并实现安全使用,主要取决于农机设备的维修质量。因此,确保农机维修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使农机的维修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为农业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 良好的农机设备维修质量有助于促进农业节能、环保与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农用燃油方面,我国每年的消耗量达到4000万t,在我国柴油年使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 30% ,同时,在农机保有量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农用柴油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所以,农机维修质量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促进实现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而且能够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可靠保障。

2.农机维修服务的特点

2.1 以农机维修来带动农机配件的销售

现阶段,不论是在规模与经营管理模式上,还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上,我国的农机维修网点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对于这些农机维修网点来说,它们都属于综合性的农机服务组织,既完成对农用机械设备的维修,同时还能够将某些农机产品的零部件销售出去。

2.2 分布规律存在区域性

通常而言,乡镇是农机维修服务网点的主要分布区域,部分维修能力较强的单位主要设立在县城的边缘地区,可以看出,对于农机维修网点而言,其分布规律与农机的保有量相一致。

2.3 业务销量具有季节性

从季节性方面来看,农机维修的业务量一般在春秋两季比较大,在整个维修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能够达到70%。但到了夏天,业务量会急剧减少,在全年总维修业务中所占的比重仅为20%,而到了冬季,其业务量更少,仅为 10%。

3.农机维修服务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3.1 现行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尽管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将一定的执法权限赋予了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但这些法律法规尚未得到全面落实,这不仅降低了农机部门的执法力度,而且影响到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农机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通过调研农机维修网点可知,大部分农机维修网点的工作人员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只是在日常使用和工作中,对农机设备的基本构造有所了解,仅能够对一些故障进行简单的处理,而这些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江湖专家”。这部分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维修技术比较差,仅仅依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来维修,难以科学合理的使用新型维修工具,对高性能插秧机、新型高效植保机等维修力很弱。

4.对农机维修行业发展的建议

(1) 对我国现行的相关扶持政策与补贴细则进行深入探究。对于各地政府而言,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发展现状,为农机维修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进行严格的管理,进而实现农机维修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 努力学习农机维修技术。由于农机维修行业涉及诸多领域,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机维修相关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那些先进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农机设备来说,更要进行深入探究,并研发出与其相匹配的维修技术。

参考文献

[1]孙丽颖.谈农机维修研究在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地位、作用及任务[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2).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

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视角,以及农业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也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形成了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多元化认识。目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农业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包括政府、企业、商家、消费者、农民以及认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通过网络将相关要素组织在一起,其中信息技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的角色[1]。

农业电子商务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化的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的产供销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过程[2]。

农业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Internet为平台的有关农业生产管理和农副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交易的商务活动[3]。

二、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分析

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的黄海之滨,下辖城区、亭湖和盐都三区,东台市、大丰市和响水、滨海、阜宁、建湖、射阳5县,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00万,是江苏省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省辖市。盐城的农业生产在全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有耕地980万亩,粮食、棉花、油料等产量均列全省第一,畜禽、水产、蚕茧、蔬菜和特种经济作物的总量也名列全省前茅。农业产业化进程较快,涌现出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名牌,“优质棉生产基地”、“茧丝绸之乡”、“大蒜之乡”、“中药材之乡”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声誉,目前正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进军。盐城的经济在苏北五市中处于中上水平,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盐城经济总体上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基本态势。

(一)盐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1. 县级电子政务应用基础基本具备

在江苏省政务信息网亭湖区横向接入网上已开发运行的应用系统有电子公文、信息报送、电子邮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县政府内部办公系统等等。江苏省政务信息网上亭湖区(从原盐都县划出)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多年,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已成规模。四套班子文件库、政务动态库、政府专题调研库、历届两会及文件库、统计数据库、土地资源库等等已基本建成。另外,部门基本具备实施电子政务的基础条件。主要体现在条线垂直应用系统的开发、部门内部办公系统的应用、部门数据库的建设,因特网的接入使用,计算机的配置等方面都在近几年有了迅速提升。特别是机关工作人员经过人事部门公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术的轮训,电子公文、信息报送、电子邮件等应用系统的推广使用培训,计算机使用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本文的政府信息化调查数据显示,80%的部门已用电脑办公,有50%的部门已接入上级政府部门网站,并且电脑培训已成为了政府培训工作的主要培训内容。

2. 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2006年,在全国第二批扩大试点的25个地区(市、州)中,盐城率先建成158个乡镇(街道)和2424个村(居、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立卫星接收终端、有线数字电视、互联网和传统广播教育“四位一体”模式,并建成多个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服务平台。网络建成后,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了培训。据新华报业网报导,盐城市在2007年1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列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试点期限为3年。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已经起步,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市、县和60多个乡镇都加盟了省农网。市里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了“沿海农网”网站,有5个县(市、区)和一些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站,4个县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信息的收集、筛选、的双向服务。通过网络,及时农业政策、法规和各种信息,指导全市农民生产。平均每年在网上供求信息都在3千条以上。通过网络媒体,一大批龙头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和产销大户被包装上网,开展网上广告宣传。通过网上建立商务平台,积极探索优质品牌农产品网上交易,2006年全市网上销售额达近2亿元。

3. 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开始起步,但网站的商务功能有 待拓展

盐城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沿海农网、阜宁农业信息网、射阳农业信息网、建湖农业信息网、东台兽医信息网、大丰农业信息网、盐都农业信息网、响水农业信息网、滨海农业信息网、盐城兴农网、盐城农业信息网、盐城农业资源网等等,上述网站主要都是信息类网站,电子商务交易类网站比较少。

(二)盐城亭湖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卷调查

1. 问卷调查表设计及说明

为了能够进一步反映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本文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亭湖区便仓镇为样本点展开问卷调查。盐城市亭湖区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跃居盐城市九个县(市、区)和苏北各城市区前列。2006年,该区人均GDP、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省城市区分别上升3、1、2、7位,特别是财政总收入一年净增2个亿。就当前的苏北区情来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因此,问卷分为两份,一份是面向当地政府部门,另一份是面向农民个体。调查表采用人工方式发送,回收后对问卷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应分析,以此进一步了解盐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为后续苏北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建设路径研究奠定基础。

本次调查共发放155份,分为政府和农民两个版本,分别是5份和150份,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5份和1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由于政府部门只要了解一个总体情况,所以每个部门就调查了一份,但在调查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的相关问题。由于精力有限,笔者在亭湖区便仓镇的六个村进行了随机调查,但是坚持了一户一份的原则,避免了重复调查。

2. 调查结果分析

就两种问卷内容所反映的问题来看,笔者结合调查问卷结果作了进一步的具体分析。

政府卷中的第1题(请问这里有电脑吗?)第5题(您了解“电子商务”吗?)调查结果如图2.1和图2.2所示。

从图2.1可以看出政府部门电脑拥有量少,虽然拥有电脑的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程度较高,但图2.2反映出,大家对电子商务都还非常模糊,40%被调查者选择不了解电子商务,只有20%对其非常了解。由此可见,在便仓镇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设备欠缺,以及对农业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等问题。

政府卷的第6题(平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向农民朋友传达信息?),第8题(一般培训的内容都涉及哪些方面?)调查结果如图2.3、图2.4所示。

从图2.3中可看出政府在向农民传达信息的时候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图2.4反映出政府部门已意识到电脑培训的重要性,而且培训的内容比较丰富,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农民卷的第5题(请问您听说过“上网”吗?)、第6题(您了解网上买卖东西吗?)、第7题(您认为上网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第8题(您听说过“电子商务”吗?)的调查结果如图2.5、图2.6、图2.7、图2.8所示。

从图2.5、图2.6、图2.7和图2.8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农民们已开始接触上网,但是程度还不够,对电子商务的了解还比较少,并且对上网作用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娱乐和资料检索的层面上。说明农民对网络的了解程度还不深,还需进一步加强引导。

农民卷中第10题(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什么方面?)、第13题(您最想获得什么方面的信息?)和第15题(平时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外面的信息?)的调查结果如图2.9、图2.10和图2.11所示。

从图2.9和图2.10可知,政府部门的培训基本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但农民获得信息的方式还只停留在电视和报纸这两种方式上,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不足10个人,可见农民对电脑的了解程度和欲望都还不是很高,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他们。

综上所述,盐城市亭湖区等地的基层部门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认识观念落后、农业信息、技术信息传达效率低、门户网站建设差等诸多问题,农民对网络功能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娱乐和学习上,对于网络在农业商务的应用还知之甚少,了解外界的欲望是很浓的,但是希望了解的内容还只是农业政策、农业动态和种植技术等,且获得信息的方式主要还只是传统的电视和报纸。掌握信息化知识以及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意识主动性不强。

三、盐城电子商务建设的具体建议

(一) 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国家积极制定各种鼓励政策,引导农民理解和认识农村信息化,指引他们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以提高农民的收入。盐城市政府应及时将国家政策传达给农民,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实施。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开展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主要在于: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电话、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各种通讯设施;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和组织农民上网。因为只有政府直接参与农业信息基础建设工作,才能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也只有政府支持建立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才会有良好的信誉,农民才会相信。

(二) 提高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质量

从盐城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总体来看,农业信息资源内容缺乏,重复信息多,针对性强的特色信息少。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比较差。网络建设分布不均衡,网页设计不够精细和规范,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而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质量与提供的信息资源等直接影响着网站的点击率和信誉,因此提高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质量是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关键。现有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要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网络化应用建设,注重网络运行环境和资源利用手段,注重实效,做好“建库、稳源、增库、强流”。

“建库”,即建立高效规范的数据库信息系统。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运用信息,就意味着谁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稳源”,即提高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稳定性和完整性。“增库”,即帮助农民开发信息需求。现在,农民的致富愿望与日俱增,但是由于缺信息、缺技术、缺服务,很难找到致富的门路。“强流”,即增强现代农业信息咨询服务扩散能力。充分利用以太网扩张的机会,全面开拓农村网络市场,逐步实现计算机互联网络进村入户,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三)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前提是农产品需要标准化。农产品的标准化直接影响着农产品信息的正确传递与否,进而影响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和交易量。一般来讲,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包括质量标准体系、包装标准体系和品牌管理等,尤其是对产品的分类和质量描述相当重要。科学的产品分类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基础。产品分类名称不科学,就如堆放杂乱无章的农产品,不利于采购商找到期望的产品,从而阻碍了商品的交易活动。对此,许多农业电子商务网站都在尝试着按照实际销售和采购的分类习惯,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分成了几大类,每一大类再分成若干小类,为农产品跨区域交易及全球交易奠定了基础。通过农产品标准化和超链接提供相应标准描述,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和交易量。

因此,要结合盐城的实地情况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规划入手 ,建立“两个机制”,实施“三项工程”,建好“六大体系”。两个机制即体现优质优价的动力机制和市场准入约束机制,使按照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卖出高价钱,反之则不准进入市场。三项工程即放心基地、放心龙头加工企业、放心市场。六大体系即农业标准质量体系、生产示范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营销网络体系、质量认证监测体系以及信息服务体系。

(四) 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模式

探讨农业电子商务模式,需要搞清楚农业电子商务的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对象的性质。就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对象而言,包括农民(这是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的主体,农民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对象,他既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农用生产资料的消费者)、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和贸易企业等。农业电子商务服务或模式的研究要始终针对这些客户或对象。

结合盐城农业发展的状况与趋势以及农民的素质,笔者提出了以电子商务网站和农村经纪人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整合模式:3B-C模式(即Business-Business-Broker-Customer)。该电子商务模式结构图如图3.1所示:

(五) 注重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首先,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有步骤、分阶段、踏踏实实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农民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的培训,教育农民掌握和使用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其次,敦促农民从传统的封闭、保守的信息意识中解放出来,改变那种对信息获取的无所谓态度和对网络信息的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用具体的事例引导农民认识到信息在现代农业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和应用网络信息的积极性。再次,充分利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的机会,有目的地引导他们对信息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关注,让他们逐渐自发地成为发展农业信息服务需求的领头羊,为未来现代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培养一批潜在用户。最后,要加大对农村经纪人和信息员的培育力度,他们是农业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核心之一,关系着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成败。

参考文献

[1] 李兵.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中国信息界,2006,22:31-34.

[2] 黄晓晖,成汉健.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7,490:97-98.

[3] 李守丽.电子商务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l5(3):66-67.

[4] 黄志宏,刘超.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6,20:263.

[5] Rolf Mueller. Agriculture is a growing part of the e-commerce world,http://news.省略 ,Dec 14,2000.

[6] 李干琼.打造农产品经营“王国”--农业电子商务[J].农业网络信息,2005(9):32-34.

[7] 赵俊杰.对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98-99.

[8] 傅晓,邓保国.我国农业网站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南方农村,2004,1:42-45.

[9] 邓保国.论我国农业信息网的发展“瓶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6):79-80.

篇9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发展状况 经验借鉴

1. 美国商业银行支持农业发展的状况

在美国以联邦储备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制中,商业银行处于基础性地位。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性州银行基本都办理农村的贷款业务。其商业银行利用接近农民、设置普遍、机构多、贷款迅速、手续简便等优势,广泛地开展农村的消费信贷业务。此外,多年来几千家设在小城镇的独立商业银行,其资产总额中有40%~60%用于农业,因此特别称之为乡村银行。同时,农户的长期贷款必须以不动产作为抵押,中短期一般以机械、作物和家畜等产品作抵押,有的还要提供有效的担保。

美国农村的保险业发展比较好,在支持美国农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促进的作用。2005年,美国农业保险企业共实现保费收入51.9亿美元,赔偿责任金额达到546.2亿美元,承保面积达到3.21亿英亩,其中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为34.8亿美元,占美国农业总增加值的1.5%以上。联邦农作物保险的运作包括三个层次:首先为联邦农作物的保险公司,其次为具有经营农业保险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第三层为保险人和农险查勘的核损人。

美国政府于1916年通过《农业贷款法》。法律规定,政府拨出巨款,建立农业信贷体系,以农场主私有经济为基础的农村合作金融体制。1934年7月通过了《联邦信用社法》。法律规定,联邦信用社管理局的作用、职能、信用社股份保险和中央流动性安排等具体内容。美国1938年制定的《联邦农业作物保险法》以及1994年颁布的《美国联邦农业作物保险改革法案》。法律规定了联邦政府对农作物保险公司的支持。

2. 印度商业银行支持农业发展的状况

印度是农业大国,作为农村金融的主渠道,商业银行流向农村信贷的资金远未充分的满足农户需求,因此,印度政府在1968~1980年依据《印度银行国有化法案》对银行进行了两次国有化体制改革,强制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营业网点和分支机构,直接控制国有银行资金。印度推行与实施这一政策,使其大大增加商业银行向农村提供银行机构的营业网点数量,2006年农村地区银行分支机构的数量较1969年增加了11倍,达到57369个,每家商业银行所担负的金融支持的农村人口数量也相应的大大降低,每个网点的服务人口数量从1969年的74000人降低到2006年的18000人,银行贷款中的农村地区贷款额大大增加(从1969年的不足2%提升到2006年的15%左右),减轻商业银行压力的同时,增加了商业银行农村服务的热情。印度的商业银行不但向农民提供购买抽水机、拖拉机等高价值的农机具以及开发果园、养殖牲畜等方面的直接贷款外,还向有关农业机构提供间接贷款,向土地开发银行、采购粮食的机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机构等提供农业贷款。自1976年,印度政府为解决印度、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少和农村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依据《印度区域银行农村银行法案》设立了区域村镇银行,专为信贷服务比较薄弱地区的贫困户提供农业信贷支持。同时,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的方式,按商业银行的原则进行经营,实行优惠的贷款利率,有特定的贷款对象,向贫苦农民提供维持基本生产生活的消费贷款。每个地区的农村银行皆由一家商业银行主持,其资本金由中央政府、州政府、主办商业银行分别认缴50%、20%和30%。

1904年,印度政府颁布了《印度信用合作社法案》,在法律层面对信用合作社给予了规定。1912年印度政府又颁布《印度合作组织法案》,使各种信用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得到确定。经过几十年的完善,1972年印度建立了系统性全国性保险机构,并实行保险责任由中央政府与州政府按比例分摊经营管理费用全部由国家负责之后。于1979年的《农业保险法》,确立了印度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印度于2000年颁布《关于农村保险人对农村社会的责任》,对于开展农村保险业务的比重和数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国外商业银行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银行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是金融支持的基础。

从上述分析我们得知,各国根据其各自的国情,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了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模式。他们的共性是建立多元化农村金融供给机制,建立既有政府的金融机构支持又具有民间的合作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私人借贷、商业性金融等。各个金融机构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支持农业的发展。

农业经营周期长、风险大、赢利水平低、季节性波动强等特点决定了农业吸引资金的能力较弱,因此,政府对于各项金融支农工作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各国经验来看,农村金融建设离不开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一般都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一是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直接提供信贷资金,如美国的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和合作社银行等三家农村合作银行创建之初都由政府拨付款项;二是向除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外的其它金融机构提供补贴、税收优惠、担保等等,如允许合作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免交存款准备金、不交税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保证农业资金用于农业,还为非农资金流向农业打下了基础。

3.美国和印度商业银行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3.1银行提供的宽广的筹资渠道是金融支持的源泉

拓宽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可以使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支持农业生产当中。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支持。此外,还可以发行由政府担保的债券,由于有政府作担保,因此筹资能力比较强。与此同时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面向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中短期票据的贴现和贷款担保业务,以便为支持农业发展融通更多的资金。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向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在金融市场上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如印度的农业信贷机构均可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以扩充资金实力,也可以向国外借款,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外国政府和外国金融机构等。而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则主要通过社员入股的形式筹集资金,也可以由政府资助。各类机构筹措到资金后,通过发放贷款、提供担保、发放补贴等形式把资金运用出去,极大地支持了农业的发展。

3.2商业银行的农业保险制度是金融支持发展的重要环节

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支持、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农业保险需要政府在法律上、经济上和行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如美国1938年就颁布了《农作物保险法》,开始试办农作物保险。在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高额补贴和其它优惠政策,这对保护农业生产者免遭自然灾害侵袭起了积极的作用。印度从1974~1975年,由综合保险公司试办农业保险,并推出了农作物保险计划。这些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建立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三大风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功能,是各国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并且通过判定法律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篇10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发展机械化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现代化农业,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机械化农业,什么是现代化农业。首先,所谓机械化农业就是通过使用机器农机等现代机器进行农业的操作、管理、种植以及生产,以降低人工率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生产效率。所谓现代化农业是指运用现代工业、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仍占据着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在农业现状中,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相比较解放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及率上还是存在着很多缺陷。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当前农业机械化现状的具体分析如下:

机械化发展存在不完整性和局部化,并且伴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体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购买农业相关机械的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也就相对较快;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较慢,农民对农机的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同时,在同一地区内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有的农民利用玉米联合收割机进行收玉米,而有的农民则需要利用手工进行收玉米。对于这一现象,其中又有很多因素相互制约。首要因素就是价格因素,从下表中就可以明显看出,就以玉米与花生为例。

正因为一亩地的净利润如此之少,各种费用如此之高。所以,为减少支出并提高收获质量,更多的农民还是选择自家小型机械并加上人工进行秋收。另一方面,并没有足够的大型机器供农民使用,农民雇用大型机械还需要排序等待,而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种等待是消耗不起的。还有一点是,一些农民认为机械化作业的质量不如人工且价格比较高,因这样不划算而采用人工生产。因此,只有那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农民选用机械化生产。

农机及相关机械覆盖率低,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新型农业机械化装备数量不足,还有一部分机械化装备老化严重。并且在农村现有的机械化装备中,运输机械多, 农田作业机械少;中小型动力机械多, 大中型机械少; 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和高性能机具少。就拿玉米联合收割机来说,虽然是快速简单,但是收下的玉米还是得耗费人力来进行剥玉米,并且在收割的过程中对玉米杆的粉碎不彻底,大块状的玉米杆较多,将会影响下一次的犁地与种植。还有就是会受大风等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的影响,使玉米杆倾倒,无法机械收割,因此农村的机械化农业需要更新型的玉米收割机。这就需要增加高性能的新型机械化装备在农村的覆盖率,并且调整其结构。

三、农民科技素养以及农机组织服务水平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当前的农村有着较强的外出务工潮流,青年人几乎都到城里务工,而留在农村务农的都是年龄较大的农民。正因为如此,现有农民的科学知识素养普遍较低,对农田作业机械的操作能力较低,经营管理的能力也就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质量下滑, 农机维修管理关系不顺, 没有真正的形成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 有一定的技术和新型农机的农业大户特别少, 农机专业服务队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 还不够规范。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使用水平低, 以使农机经营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总体效益较差。

解决对策及建议:

自中国加入WTO后,在农业上也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正确的利用好机遇,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相当有利的。我们可以因地制宜, 采用正确的发展战略, 合理地选择农机及机械化技术,借鉴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切从实际出发。

集成相关的科技、措施和政策,进一步开发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农机质量与作业效果提高,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并进行推广,对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改革创新, 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以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增加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努力引进、试验、推广新型农机具。

加强农村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的科学技术素养,提高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农机、农田作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建设农机专业服务体系,对农民提供技术和管理上的一系列的帮助。

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要结合当前当地的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机的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争取在机械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和技术,以及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分级取得新的突破,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机化技术水平。

稳固基础打好基底的最好方法就是增产,增又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发展农业机械化又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知识经济的21世纪更支持更需要的是现代化的农业。支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体现多学科综合和交叉特色的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是顺应时展的潮流。为此,我们更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抓住机遇,努力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机械化在发展农业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促进了农业的集约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生产管理和生产组织水平的提高;发展农业机械化能够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平台,在实践应用中,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艳华.农业机械化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92-93.

[2]张鹏.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60-363.

[3]姚宝刚.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79-83.

篇11

一、全乡概况

__乡地处金沙江畔,位于武定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8公里,乡域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东邻万德乡和发窝乡,南接田心乡和高桥镇,西与环州乡接壤,北与元谋县姜驿乡隔江(金沙江)相望,是武定目前唯一的民族乡。境内居住着汉、傣、彝、苗、傈僳、拉祜、白等7种民族,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1%。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勐果河、沙拉河、环州河三河南北纵贯全境,形成四山夹三河的低热河谷地形。立体气候明显,最低海拔950米(甲利),最高海拔2240米(大荞地)。年平均气温25—28℃,年平均降雨量580—650毫米,气候炎热,常年无霜,宜广泛种植香蕉、香巴蕉、花生、番茄、洋葱、玫瑰茄、芒果、人生果、酸角、冬早包谷、冬早蔬菜等各类多种经济林果及热区作物。20__年,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60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有4003 户,14389人。其中,农业户3659户,农业人口14032人,占总人口的95.7%。现有耕地面积14845亩,其中水田5335亩,旱地9510亩,人均1.05亩。粮食总产量598万千克,人均有粮353千克,工农业总产值517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全乡经济总收入为3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乡级财政收支困难重重等诸多原因,故是一个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典型的民族贫困乡。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乡以优质香蕉、优质稻、冬玉米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认真总结我乡近十多年来冬农开发和热坝作物栽培经验,细化发展目标,狠抓措施落实,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河谷优势。在“优质化、市场化、产业化”上狠下功夫,在“优质率、商品率、增加值”上大做文章,突出重点,狠抓优质香蕉、优质水稻、优质菜豆、冬早玉米、热区水果基地建设,培育拳头产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区域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种植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

按照“注重特色,突出重点,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坚持稳水稻,保香蕉,增定单,重冬季农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主要粮经作物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到20__年优质稻面积达到3640亩,产量205.5万公斤,产值308.25万元;优质香蕉面积4020亩,产值350万元;冬玉米面积由1200亩,产值112万元,优质菜豆面积1000亩,产值161万元,花生1280亩,产值62.5万元。我乡已经发展为全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粮经作物品种结构、品质结构明显优化。

2、科技措施、良种良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用上成效显著

一是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做好新型农民培训。20__年共组织各种培训350场(包括专题培训及以会代训)、黑板报48期,合计受训群众76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种植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二是水稻良种桂朝系列、楚粳系列面积达4000亩,多蘖壮秧、扣种稀薄、单行条栽、双龙出海等措施的应用率达98%以上。三是做好特产农业、订单农业的引导和指导服务工作。配合县农广校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共培训24场次,培训农户215人,合计150人毕业获得“绿色证书”。

3、特色、优势产业框架基本构建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依托低冬季热河谷光温水资源,注重冬季农业开发,形成了河谷冬玉米、冬番茄、优质菜豆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带,20__年发展种植了1100亩冬玉米,1000亩优质菜豆,350亩冬番茄。利用夏季光热资源,在河谷两岸发展优质花生1200亩,玫瑰茄450亩,优质柑桔300亩,龙眼150亩,大青枣450亩,石榴450亩,形成了河谷热区水果种植带。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乡农业产业化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表现为优势产业少且规模小,缺乏具有示范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种植上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种植品种散而且规模小,制约了生产效率。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

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后续发展力量不足。近几年,我乡发展产业规模小,在引进龙头企业开发产品加工方面非常困难,尤其是缺少跨行业、跨地区的规模大、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我乡投资带动,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在产、供、销等环节上不能很好地衔接。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产业发展。我乡农村水、路等基础设施滞后,造成“有水不能用,产品运不出”,旱季河水从谷底流过,半坡农地缺水严重;雨季时常断路,造成农产品滞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四是劳动者素质偏低。表现为由于农户分散种植,缺乏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导向,优质高效农业意思淡薄,种植品种杂、乱,管理水平低,造成农业产出率低,农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落实措施,挖掘潜力,破解发展难题。

四、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当前,我乡的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扩大内需、移民搬迁扶持等机遇,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

规划,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突出特色和重点,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遵循“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东坡乡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大基地建设(即优质稻、优质香蕉、冬玉米、优质菜豆、优质河谷水果基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依托我乡低热河谷资源,重点发展优质香蕉、优质稻、无公害菜豆、双低油菜、中药材、热区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按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要求,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培育主导产业。一是发展优质香蕉。在所所卡、东坡、东甸、白马口、庄房发展优质香蕉3500亩。二是发展优质水稻。在所所卡、东坡、东甸、白马口、庄房、达卧6个村委会夏季发展高档优质稻4000亩。三是发展冬玉米。9月中旬在所所卡、东坡、庄房3个村委会利用秋热发展地膜冬玉米1000亩。四是发展无公害菜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在东甸、白马口发展无公害菜豆1000亩。五是发展玫瑰茄。在白马口、以赤叨、东甸发展优质玫瑰茄1000亩。

3、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把农业产业化战略与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移民后期扶持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统一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在达卧、东坡、发展优质柑桔300亩,石榴300亩。在东坡、所所卡、东甸、白马口发展优质芒果200亩,大青枣350亩。

篇12

一、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历程

农产品批发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后,经历了一个数量从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从产地市场兴起到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并行发展,从民间自发形成到政府推动建设再到市场力量整合重组的过程。

(一)演变形成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经过政策的引导逐步演变形成我国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体系。形成的三种方式主要是:

1.由农民自发兴办,在农贸市场或集贸市场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如南京白云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由政府、工商管理部门建设或者原来商业、粮食、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场所改造形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如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3.由农业企业为主体建设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例如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二)发展历程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之后就迅速发展,市场数量由1986年的892个发展到2007年的415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年成交额由1986年的29.35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9300亿元,平均每市成交额则由317.8万元上升为22409万元。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呈现迅速上升到稳中有降,再到基本平稳的过程,平均每市成交额则持续上升,表明批发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

不同学者对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根据我国流通体制改革阶段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自身发展情况,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萌芽阶段。1978年的农业改革极大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各类农产品总量大幅提升,从1979年起,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范围和品种进行了重新规定,在不从根本上触动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条件下,逐步缩小统购范围,减少统购品种,允许部分农产品议购议销和自由购销,放开集市贸易,伴随流通政策的改变,一些具有比较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农业产区的集市由定期赶集发展到天天开市,进而有了批发市场的初步形态。

2.1985-1995年,高速发展阶段。1985年后,农产品流通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取消统派购制度,多种农产品走向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体制,全国各地的集贸市场纷纷恢复与发展,一些传统集市向批发市场转化,新兴的批发市场作为国合商业传统封闭式批发网络的替代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入市交易的农产品品种、规模迅速增加,除棉花、粮食等少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批发流通的主渠道。在产地批发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销地批发市场也日渐兴起,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大体形成。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流通不畅导致的农产品供应不足是重要原因,为此,国家提出“菜篮子”工程,力保大中城市蔬菜供应,要求各地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由于批发市场能够直接快速提高地方税收,在“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指引下,全国形成批发市场建设热潮,从1991年到1995年,全国批发市场数量从1991年的1509个上升到1999年的4249个,连续5年递增率达两位数,其中1995年甚至高达42.3%,其中尤其是大中城市销地批发市场发展更快。

3.1996年至今,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阶段。在批发市场发展热潮中,由于缺乏合理定位和科学论证,部分市场成为有场无市的“空壳市场”,也有些市场管理不善,基础设施欠缺,配套服务不够,批发市场陷入盲目发展和竞争状态。同时,1996年前后,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状态出现转变,从早期的供不应求逐渐演变成品种和数量的全面供过于求,为保护当地农业,区域流通受到各种限制,地方保护主义泛滥,给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针对区域流通中种种不健康现象,国家采取“市场办、管分离”“市场登记与年检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对批发市场进行规范,批发市场在竞争中出现合并、转移、倒闭、关停的情况,批发市场总量也在2000年达到高峰的4532个,之后逐渐下降并稳定在4150左右,随着市场的规范,国家又陆续推出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和改造的方针,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农产品流通逐渐向规范化、组织化、标准化、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从2000年的1.6万亿增长到2007年的9.4万亿,其中,批发业务成交额从2000年的1.1万亿增长到2007年的3.5万亿。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类型

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演变,批发市场逐渐发展,按照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类型的市场。

1.按交易方式分为:专业批发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是指产品的种类比较固定的市场,如粮油市场、干鲜果品市场、水产品市场、蔬菜市场、肉禽蛋市场、土畜产品市场等。综合批发市场则是交易多种农产品的场所。统计年鉴上大多采用这种分类方式。

2.按市场所处位置和承担职能以及辐射半径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区域中转(集散型)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地建立的市场,产地批发市场的典型特征是“买本地、卖全国”。产地批发市场是在农产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形成,通常交通比较便利并能辐射周边地区,有集货、分货交易功能。产地市场一般季节性强,交易设施比较简陋,在山东、河北等蔬菜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就存在大量此类市场。我国产地市场数量占批发市场总数的1/3左右,在农产品集中收获旺季,这类市场活跃着大量熟悉本地情况的农村经纪人,批发商往往通过他们实现产品采购。目前我国大型连锁零售商在产地采购产品的80%-90%是通过产地市场和产地经纪人实现,如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是产地批发市场的典型。销地批发市场是在农产品消费量较大的地区建立的市场。

销地批发市场的典型特征就是“买全国、卖本地”。销地批发市场是以满足城市农产品消费需要的公益性农产品交易设施,具有集散、交易、价格、信息、结算、商流和物流及配送等功能。比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就存在多个此类市场,其主要特点是:市场内农产品来自周边及全国各地,多品种,大量交易,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以最新鲜的状态实现产品销售。在农产品基本实现大流通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存在从外地调入农产品的现象,主要用于调剂品种,确保周年供应。销地批发市场的交易根据城市大小、季节及所在地不同而不同。比如南方中小城市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多体现出以本地产品为主,北菜为补的特点,为满足市场品种丰富度需要调入某些品种。北方大城市由于气候条件,本地产品数量上就无法满足本地消费,大多依靠南菜北运,比如山东寿光的蔬菜占北京市场的1/3。

区域中转(集散型)批发市场的典型特征就是“买全国、卖全国”。它一般由产地批发市场发展而来,除交易本产地的特色产品,还因为拥有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品牌优势、信息集散优势、集聚效应等,成为远距离运输的集货和中转市场。如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1984年是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地农产品销售而设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批发和集散市场,由于寿光聚集了大量的客户和信息,甚至远在海南的特种农产品也先运到寿光,通过当地的批发市场实现产品的有效分销。而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经营的蔬菜、水果、粮油和土特产品分别占深圳市民消费量的85%、90%、40%和65%以上,不但满足了深圳700万居民的生活所需,而且还辐射到整个华南地区(包括港澳台)乃至全国,并与东南亚、南非及欧美等市场建立了频繁的贸易往来,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价格指导中心和转口贸易基地。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特点

1.批发市场平均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地批发市场发展速度各异。平均每市成交额是反映批发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986年仅为317.8万元,1999年已达到7867.2万元,2007年达到22409万元,20年间,批发市场平均成交额增长了70倍。2007年,全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有1551个,其中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有830个,而亿元以上专业市场有721个,在亿元以上的247家蔬菜市场中,前100名市场由过去的3-5亿提高到10亿元以上。2006年,虽然全国最大的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160亿元,北京最大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150亿元,随着交易规模的上升,单个市场的辐射空间也不断扩大,从区域性、省内扩展到周边省份,甚至全国范围。

产地批发市场日益减少,销地批发市场稳中有升。产地批发市场成立主要是为方便农区农产品集中上市季节大量农产品快速有效的销售,销地批发市场则是在解决城市居民农产品采购困难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产地批发市场起步和发展早于销地批发市场,但随着时间推移,城市化进程加快,销地批发市场增长也远快于产地批发市场,从市场总数看,2000年4532个批发市场中,产地批发市场有2578个,销地批发市场有1954个,而2007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约4150个,其中产地市场1600家,销地市场2550家。

2.市场运行机制以现货、现金交易为主,批零兼营相对比较普遍。现有的批发市场大多是实物交易,产品全部堆放在市场,买主在验货基础上讨价还价,现金收付完成结算。以现货为主进行交易得到的交易信息对调节商品流量、平衡区域供需矛盾有较大作用,但因交易对象已经是成品,因此交易信息对商品生产指导意义并不大。根据蛛网定理,农民生产决策依上期价格而定,但交易价格却取决于本期供求状况,生产决策与产品上市间存在一定时差,在缺乏科学分析的条件下,批发市场现货价格的高低甚至还是农产品“买难”、“卖难”周期性循环出现的重要诱因。现金收付作为传统的交易方式虽然比较方便,但是批发业务因为交易数量大,往往需要大量的现金,假币、抢劫等不法行为的存在又使得这种交易方式布满危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批发业务和批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行批零兼营,在4000多个批发市场中,纯粹意义上的“批发”市场为数并不多,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几乎是传统集贸市场的放大版本,摊位细小零散,交易起点较低,产品包装简陋,缺乏现代批发市场应有的规范与效率。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传统交易惯性之外,还因为仅靠单纯的批发交易不足以支撑市场运营,需要兼营零售来提高场地综合利用效率。

3.批发市场功能由产品集散、辅助流通向价格决定、质量监控发展。批发市场是伴随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而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促使市场定位和市场功能不断变化。土地承包制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在自然资源较好的传统农区,大量农产品在上市季节积压,同时,城市国有商业系统在改革中逐渐衰弱,为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满足城市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批发市场应运而生,从农业生产者中分化出专营农产品批发流通业务的商人,远距离运输并销售农区产品,批发市场发挥了集散产品的功能,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批发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从早期的提品集散场所扩展到快速高效的检验检测流通中产品的安全,而部分批发市场由于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批发商,更是成为特定产品价格形成的重要场所,市场的批发价格成为指导各集贸市场零售价格、批发商采购价格甚至生产者决定来年生产计划的重要指标。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特点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呈现出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不断推进在流通领域的具体表现。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

1.农业生产集中程度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建设与农业生产在资源利用上存在着竞争关系,大城市劳动力价格不断升高以及广大农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生产逐渐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管是水稻、棉花等大宗粮食作物,还是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特种农产品都已经基本形成全国性的区域中心,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例如蔬菜生产方面,中国播种面积最多的九个省份合计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的比例从1985的58.63%提高到2005年的64.31%,产量比例从1985的40.29%提高到2005年的67.70%,同时,在主产省内部也出现区域性的集中,蔬菜播种面积在6666.7公顷以上的县由1990年的163个发展到2002年的658个,其中2万公顷以上的大县已有55个。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普遍提高,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在全国遍地开花,有效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也使得农业生产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

2.基础设施改善和技术手段的推进提高农业生产率,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而自然资源有稀缺性、区域性和整体性,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土地、水或劳动力的短缺,从而对限制生产扩大,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则在不同程度上使生产突破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优良种子的培育和推广、农药、化肥使用、塑料大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等提高农业生产率。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够极大地改善城市和区域的通达性,从而缩短产品生产地与其销售市场地的距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条件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公路建设,更是突飞猛进,“要致富,先修路”成为90年代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口号,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1988年的147公里发展到2005年的4.1万公里,基本构建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公路网,确保了农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大范围运输。

3.零售阶段市场结构变化。作为一种新型零售业态,超市从199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到9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再到农村,从综合超市、大型超市到便利店,各种超市业态遍地开花。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超市以其品牌、购物环境、安全保证等优势在生鲜食品零售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随着超市生鲜品经营规模的扩大,其采购也由早期全部从销地批发市场采购逐渐转为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直供并重。随着超市在生鲜食品零售业的比例不断提高,批发市场的发展空间也日益狭小。

4.城市消费者数量增多,需求提升。随着国家整体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大中城市数量增加,原有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众多农民转换成市民,需要购买农产品的消费者数量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消费能力增强,多样化需求扩大,销地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周转和集散的场所,顺应不断扩大的需求而蓬勃发展。单个批发市场形成区域性的垄断地位,辐射空间扩大,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了北京60%的蔬菜,南京白云亭批发市场提供本地80%的蔬菜。城市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促使“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专卖店成为部分高端客户的采购地点。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未来方向展望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挑战

1.土地流转制度的松动使生产集中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土地流转制度的松动,未来农业生产必然将逐渐向大规模发展,专业化生产程度将进一步提高,生产的大规模必然导致流通渠道发生变化,产地批发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优胜劣汰之下,部分基础设施欠缺,服务落后的产地批发市场在竞争中逐渐衰弱,部分条件好、吸引力大的市场将得到更多的生存空间,辐射更大的范围。

2.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趋势继续推进。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包含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国际化,表现在大量进口外国农产品和出口本国农产品,生产者为全球提品,消费者从全球选择产品,还包含农业关联产业(agribusiness)的国际化,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国际化,表现在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国际化,加工厂被国际资本控制,流通领域大型连锁超市的兴起和垄断。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可以互通有无,调剂国内外余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农产品市场国际化也提高了对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的要求,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周转的主渠道,对这种趋势也必须做出反应。

3.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从简单的数量满足提升为对质量、品质、安全的追求,作为大中城市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的中转环节,能否快速准确的检测进出市场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对问题产品在销售前进行控制,同时让产地生产者得到信息并取得产地政府的重视,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决定了批发市场未来发展的空间。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趋势

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仍将长期存在。从农产品供给角度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农产品生产具有分散化、小规模特征,批发市场能够有效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从农产品需求角度看,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多品种的、偏好是多样性的,对生鲜度要求也很高,批发市场已经被证明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城市“菜篮子”工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从农产品批发市场自身看,市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交易方式不断创新、物流配送等配套设施平台不断完善。尽管在单品种(如苹果、梨)上,不能排除大型综合超市通过第三方物流向生产基地直接采购农产品的可能,但是从总体来看,大型综超直接从产地进行多品种采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从中心批发市场采购生鲜农产品仍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流趋势。

1.销地批发市场稳步发展,市场交易规模继续扩大。目前,批发市场总量的增长已经基本稳定,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保证全国范围内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批发市场的总量将基本维持这个水平,但不同类型的批发市场发展将呈现较大差异。随着土地流转等制度条件的改善,产地集中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某些生产优势特别好的地区的产地批发市场必然更好的发展,而一些规模较小、缺乏特色产品和吸引力的市场将逐渐萎缩。同时,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人口增多都使得批发市场将逐步向城市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转移,交通便利、服务周到、品种齐全的销地批发市场会吸引较多客户,这些市场的规模和辐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一些基础设施健全、信息集聚较多、客户认可度较高的市场会发展成为区域性或全国性的集散市场。

篇13

1淳安县生态农业的现状

1.1农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主要途径,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近几年来,全县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快发展,粮食种植面积逐年缩减,经济作物面积逐年扩大,农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

1.2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中,各级、各部门把稻、麦、油、茶、果、牧渔各业的品种结构优化作为突破口,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了全县传统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目前,全县稻麦油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三元杂交瘦肉商品猪推广面达65%,家禽良种覆盖率达100%,特种畜禽、优质果品、时鲜蔬菜的良种覆盖率也取得了显著提高。

1.3区域特色经济更加明显全县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产业特色的区域性生产基地,如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的2万hm2有机鱼养殖基地,唐村、浪川、梓桐、威坪等乡(镇)的0.4万hm2优高新品种桑基地,里商、安阳、石林、大市、枫树岭、汾口等乡(镇)的0.437万hm2千岛玉叶茶基地,威坪镇的333.33hm2高山贡菊基地,大市镇、枫树岭镇的666.667hm2高山蔬菜基地,千岛湖周边的水果产业等。

1.4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初见成效从2001年浙江淳安新洲制茶有限公司的茶叶,通过德国BCS有机食品认证以来,至2006年底止,全县获“无、绿、有”农产品认证品牌达到5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5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12个;基地规模种植类达到1.279万hm2,养殖类有机鱼2万hm2、罗非鱼40万尾、三元猪10.3万头、本鸡30万羽;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客观条件制约发展淳安县经济底子薄,交通不便,加上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生产观念还是保留在计划经济年代,因此,大部分农民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是很敏感,严重制约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淳安县除了劳动力数量、土地资源方面有一些优势外,资金、技术、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都比较欠缺,这些因素阻碍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2.2组织化程度低影响发展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程度较代低,淳安县自上世纪末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当时是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长期以来,广大农民沿袭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步伐,影响了淳安县生态农业的发展。

2.3产品附加值低影响效益提高淳安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基本上是没有加工就出售,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效益提高。

3几点建议

3.1做大优势产业淳安县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展生态农业,实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发展专业村、专业大户、产业带等,实行“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多乡一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专业化、规模经营水平,集聚优势产业,进一步突出农产品竞争优势,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集中力量发展好优势产品些专利可以看出,一条关于绣球菌生产、保藏、加工、应用的产业链条在日本已经初步形成。

3.2依靠科技兴农千方百计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是发展淳安县生态农业的可靠保证。一是要加快种子工程建设。切实加快优质农产品的良种引繁力度,加大高山蔬菜、水果、蚕桑、畜禽、中药材等农作物优良品种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生态农业的良种覆盖率。二是要创新农技服务体系,完善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和村级农业科技示范户“三级农科网”,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开发淳安县的生态农业;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技术推广部门“联姻”,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促进农产品由资源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化。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着力培养“智力型”农民技术员和“知识型”科技示范户。

篇14

1.发展持续上升,总量增长。2009年底,我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88万千瓦,拖拉机27.8万台,联合收割机总量达13253台。农机化装备水平在全省领先。2009年全市机耕74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9.9%;机收面积755万亩,机播面积914万亩,分别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5.3%和79%。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3个百分点。

2.需求持续旺盛。随着我市农业产业集中度加快提高、产品结构加快调整,经济作物、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初加工机械等各类机械化装备需求持续上升,对农业机械创新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农机需求热点集中在大中型动力机械、玉米收获机械、技术先进的新型农业机械等。

3.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农机合作社和以农机作业为主体的农业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形式多样化、总体经营效益提高,实现了农户与农机经营者利益以及社会效益多赢。2009年,全市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到52个,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服务专业户达1.8万个,固定资产20万元以上的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272个,全市农机服务总收入达27亿元。

4.政策环境向好。随着农机化推进工程、保护性耕作工程、农机培训阳光工程"三大"工程的实施,中央和地方在农机化科研、教育培训、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将持续加大。其中农机具购置补贴是强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到位,进一步改善了宿州市农业装备结构,促进了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步伐,激活了农机市场,提升了我市农机化综合水平。2010年,我市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620万元,同比增加15.9%,重点补贴耕整地机械类、种植施肥机械类、收获机械类、动力机械类、田管机械类、排灌机械类、农田基本建设类、设施农业机械类等农业机具。

二、我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农机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新任务还不相适应,农机化的快速发展还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1.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不足,农机业装备水平较低,我市农业机械的拥有度仍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对跨区作业机械的依赖仍很大,在农忙时节,仍会出现抢机事件。

2.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一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受到制约。

3.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强。

4.农机化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机作业运用条件较差。

5.五是农机作业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作业的质量效益还不够高;六是老旧农机更新报废速度慢,设备存在部分老化,大多以小型机械、田间作业机械为主,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较低。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途径

要解决我市农业机械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农机行业升级转型,必须要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

1.充分发挥购机补贴的引导作用。2011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还将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规模。要积极争取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组织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把我市重点推广的先进适用大型农机具作为购机补贴的主要选型,积极引导农机装备结构调整。

2.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大力培育有带动性和影响力的农机大户,形成更强的带动作用,做出品牌。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走合作之路推进农机化发展。选择一些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农机服务合作组织作为典型,争取扶持政策,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通过规范和发展,逐步形成以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专业服务公司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机化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延伸农机跨区作业领域,继续加强小麦跨区机收工作的组织协调,积极组织好玉米跨区机收作业。同时,把农机跨区作业向耕、种等其它作业环节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