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的传统文化范文

农村的传统文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的传统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的传统文化

篇1

关键词: 新农村文化 农村传统文化 作用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其建设过程中,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历史渊源悠久、内涵非常厚重,纵观古今,中国农民一直保持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活方式,这种朴实的生活,有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有利于国家繁荣昌盛,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崛起;而作为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针对我国未来发展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其宗旨亦在于如何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传统文化

1.农村传统文化的含义

我国农村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产生于农村社会,本质是农业文化,蕴含于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内涵及其丰富。

所谓农村文化指的是与农村区域的生活、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能适应当地群众需要的思想、道德、法律、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文娱活动等的统称,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反映。

2.农村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具其自身的特性,这种特性既出现在社会生活的表层,又存在于农民的意识之中。目前,在农村占有主体地位的仍然是传统意识较强的“家庭价值观”、“家族主义”、“平均思想”、“乡土观念”,这些观念是农民思想深层意识下的价值取向,同时形成了以这种价值取向为指导的行为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且对农村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出现在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中的听天由命、不求进取、自给自足等落后的思想意识是现实社会中农村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沉渣和糟粕,这些与时代相背离的思想应该随着时间的进步而被摒弃,而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如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则是长期以来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始终存的,能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激发人们正能量。它不仅是我们民族过去的需要,更是我们民族现在、将来的需要。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所蕴含的传统精神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始至终都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的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极其重要,必须将其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灵魂与核心,它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共同的价值导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使每个人都从小就树立起献身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让爱国主义思想发扬光大势在必行。

2.加强和平共处、和谐共进教育

“和”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交往、处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层面上看,其表现为崇尚“合群济众”, “团结就是力量”。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以此,在尊重个性、鼓励个人追求和创造的同时,又必须将个人融入集体、把个人的目标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该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形成凝聚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发扬和平共处、和谐共进的精神,进而实现共同致富。

3.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

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因此,应弘扬农民群众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文化精神,令其奋发图强、不甘落后,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进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三、传统乡村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乡村文化在新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挖掘传承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利用优秀乡村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广大农民重振乡村的精神的凝聚,有利于广大农民重新树立对文化的信仰,增强其自身的自豪感。

1.优秀传统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作用

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它置身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中,传承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精神,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产生于本土,反映着当地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历史和当地群众的审美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应该传承和发扬下去。

乡村传统文化是团结凝聚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鼓舞人心、陶冶情操、精华灵魂的载体,也是长久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如河南豫剧具有代表性的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等曲目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劳朴实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对农村百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有着深刻的影响,无形中使他们的思维方式、道德风尚、价值取向等潜移默化,潜在的发挥着政治教育作用。

2.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作用

传统民间文化源于本土,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理应传承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切实做好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保护、整理和利用。

民间传统文化,如传统节日中的拔河、长跑、秧歌、舞狮、抖空竹、踏青郊游、放风筝、赛龙舟、花会、花灯等习俗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一直流传至今;在素有“歌海”美誉的壮族地区,“三月三”已成为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到农历三月初三那天, 四邻八乡的乡民都会穿上特有的民族服装,赶来参加唱山歌、跳民族舞蹈等歌手和能人的大聚会,充分展示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亲和力,使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承传,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大发展。

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提高了农民群众对文化参与的积极性,,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率也得到了提高。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普及,使农村文化成为真正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助于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3.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作用

随着时间的沉淀,一些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渐渐的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产业。这种文化产业的形成有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有助于当地文化的对外宣传,提高当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如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的古庙会,逛过古庙会的游客都会被热火朝天的社火表演、异彩纷呈的民间绝活所吸引、当地具有特色的传统小吃更是让游客们回味无穷。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民的收入大大的增加,同时也使农民们的日常生活得以丰富,其对文化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利益与我们息息相关,由于传统文化是诞生于农业社会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想适应,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小琴,汪静.农村传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转变[J].南昌高专学报,2011(5).

[2] 任丽娟,郝丽娟.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及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

[3] 艾莲.乡土文化:内涵与价值——传统文化在乡村论略[J].中华文化论坛,2010(3).

[4] 吕世忠.中国传统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0(15).

篇2

农村传统文化历经沧桑巨变、社会变革的历史浮沉,因而是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东西,它自发的左右着人们的各种行为,制约着农民与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是农民世代相传的思想、道德、习俗等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如何评判农村传统文化,首先得看其折射出来的哲学精神是怎样的。基与此,农村传统文化折射出来的基本哲学精神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应当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品格,充溢着现代创新精神。农村传统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产物,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演变而演变,并在创新中不断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因为创新首先是一种生活,对农民而言,是他们对待生活的一种心态、观察生活的一种视角、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体现着农民始终执著的生活热情、辛勤劳作的品质、热爱家乡的传统美德、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所以,农村传统文化创新是永无止境、没有穷尽的。农村传统文化创新就是对自身的自我“扬弃”,是在文化的“人本性”无形引导下进行的自我批判和否定,并在批判和否定求得对农村传统文化的新的认识和新的升华。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又叫做原理精神,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追求根本,求得最根本的原理,是人类在探求真理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高尚品质,反映了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在农村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是以不自觉的形式存在着,且十分匮乏。原因是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形成的以宗法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影响下,农民多重人伦,轻功用的文化观念,宣扬保守,以遵循守旧为荣,阻碍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从外部输入先进文化,才能激发其成为以自觉方式存在的精神。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诸如文化“三下乡”活动等,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于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及认识的活动。通过这些积极的方式向农民灌输先进文化的活动,逐步培养农民崇尚科学的习惯和思维。总之,融科学精神于农村传统文化中,使之成为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这不仅是惠及农民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的工程。

三、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传统的精髓,其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是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人文精神展现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传统文化就要着眼于现有文化环境和农民的审美情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优者而用之,对一切的新思想、新文化兼容并收,融会贯通,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特别凸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注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潜移默化的教化、熏陶、陶冶出农民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优良素质,使之转化成当今农民积极向上的意识,不断强化农村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品质。

四、和谐精神

和谐精神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实践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就是和谐发展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农村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精神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农村传统文化,又融进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和谐精神的产生有赖于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就农村传统文化而言,有精华也有糟粕,恰恰是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才导致了农村中不和谐因素。只有传承并弘扬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改造、引导以至消灭落后文化,才能使得和谐精神展现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造就新农村、新观念、新精神、新风貌。

篇3

关键词:农村教师 传统文化素养

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概况

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较城市比较落后,科技也比较落后,人们的素质较低。我们的父辈、祖辈甚至是没有受过教育,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农村教师是当务之急。自从一九八六年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我国孩子受教育权利得到了保证。但是对于农村来说,没有专业受过培训的教师,有些教师是临时上阵,观念落后,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正确的教学方法,甚至职业倦怠。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国家进行了新农村建设,逐渐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紧抓孩子的教育,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壮大师资力量,因此农村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二、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1、教育改革的需要

从2001年开始,我国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取代陈旧的课程内容,而原来的教师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势在必行。

2、科学本质的要求

科学是丝毫不能含糊的,是严谨的,农村教师因为本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对科学的探究也无法深入,甚至某些教师传授给孩子错误的知识内容,反而误导孩子的学习,所以需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让孩子接受正确的思想。

3、农村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三农政策,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农村的教育自然也逐步提上日程,国家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培养人才。

4、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包括孩子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孩子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21世纪真正需要的人才,而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主要依赖于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拥有较高教学素质。

由此看来,提高农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二)提高农村教育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措施

对于农村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教育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不能急于求成。提高农村教育的传统文化素养,具体有以下几种措施。

1、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首先要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敬岗爱业,认真教学,做到真正对学生负责,真正使学生学到知识,让身处农村的孩子也能看到一个多彩的世界。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写教案,对每个孩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适合每个孩子的教学方法。

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要求教师,要有师德,做到关爱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学生,不计回报,无私奉献,如果教书育人者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教师的素养就得到提高了。教师要经常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其精华,提高自身修养。

3、而国家来需要做的,就是要倡导教师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壮大师资力量,为农村教师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与本领。

4、国家要壮大师资力量,专门培训一批农村教学队伍,针对农村发展现状,培养适合农村教学模式的人才。国家可以开设课程,设置专业,教授专门的教师教学技巧与方法,注重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这样一来,使农村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师资力量强大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很自然的走上正轨。

5、现在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农村教学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国家可以鼓励教师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利用该平台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的学习,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通过这样的方法,相信教师可以学到不少教书育人的方法与经验。

结束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教育是不能懈怠的,因此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成为迫在眉睫的事。尤其是农村地区,比较保守封建,教育的发展也就具有较大难度,但是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国家也越来越关注农村,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未来,提高农村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是必要的,这其中,教师自身要做的,国家要做的,学生要做的还有很多,未来的道路很漫长,教师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文化的培养以及师资力量的壮大,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期待多年以后,农村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4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10-0052-04

中华民族乃礼义之邦,自古孝行天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老年人口的基数不断增大,而如何解决农村养老的问题亦日益凸显。1999年我国开始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2014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该数字约等于整个欧盟的人口总和、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二。[2]20世纪以后欧美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老龄社会,其主要依赖社会养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以美国为例,政府以社会资本运作的方式建设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和老年养生社区等等。我国古代的“养老文明”孕育了人类破解养老问题的“中国路径”――以孝养老。孝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养老保险。孝道突出养老为本位,将养老作为家庭的主要职责之一,使老年人得以接受子女的奉养;孝道主张老年人不仅物质上需要帮助,而且精神上要得到慰藉,感情上要有所寄托,从而引导家庭养老实现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统一;孝道不断地将养老和敬老的观念赋予家庭养老,使得家庭养老从家庭行为转变为社会规范,短期行为变成世代相继。面对当下“老年社会”的浪潮,可通过重构孝道文化以应对农村养老问题,并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底色。

一、传统孝道以“养老敬老”为基本伦理准则

“孝”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但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令家庭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有数亿人离开父母到城市打工,将父母留在农村无人照看。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政策意味着照顾老人的负担将主要落在独生子女肩上。许多中国家庭面临规模变小及家人分离的状况,正焦虑地寻找新的尽孝方式。在以高度的经济化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中,亟待从社会层面树立传统文化中的孝道,重拾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内在价值。

(一)“孝道”的发端

“孝”是我国古代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从词源上考察“孝”,《说文解字》中将“孝”字解读为:善事父母者。“孝”作为一个象形文字,下为“子”,上为“老”,表现出跪拜之“子”的意思,凸显出长幼尊卑的次序和礼节。孝的原始含义是崇拜祖先、孝敬祖先,以祈求祖先对其子孙的庇佑,属于人伦范畴。

首先,孝亲源于人类的天性。孔子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即子女奉养父母是人之天性,孝道是社会的天理法则。“罪莫大于不孝”,“非孝者无亲”。孔子进而指出孝敬父母乃源于天性的五种表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其次,孝亲是一切善德的起点。孔子认为:“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后也;忠,德之正也”。人类的善心、善德和善举可通过多方面行为表现,亦可通过多方途经予以塑造,但是皆从孝的血缘亲情中发轫而来。再者,孝道是教化的根本。素质教育以德育为首,而孝道为德行之根本,所有的思想道德教育皆在此基础上而产生。最后,孝敬不等于盲从。孔子在《孝经?谏诤章》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孔子反对一味盲从,反对愚忠愚孝。主张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之中,作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为人臣子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进言劝止。上述孝道精髓,充分体现了孔子的辨证思想和民主思想。

(二)孝道的内在价值

传统孝道乃在我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条件下孕育而生,它是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产物,有着其合理的内核。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

1“奉先思孝”、善事父母,民以敬老为德。爱敬父母是孝最基本的内容。孝之爱敬,从何而来?《礼记?祭义》有云:“立爱自亲始”,即这种“爱人”之情来源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亲情;是一种出自自然人性,发自子女内心的对父母的亲近、敬重。“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这首先指“能养之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如果对父母不是由衷地敬爱,那养父母和养牲畜就没有什么差别。在这里,孔子援“敬”入“孝”,拓宽和升华了孝的内容。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五备”的要义在于要将父母放在心上,以诚敬的心情做好“生、养、死、葬”中的每一件事。这一点实际上为后世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人文关怀”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导民以孝,以孝侍亲,国以敬老为计。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洪荒年代”有过集体养老。“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社会处于一种原始、初级的集体养老的阶段,抚养老人是全氏族成员的共同责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养老方式由集体养老逐步转变为家庭养老。这首先是因为,物质生活资料有了相对剩余,私有财产的范围逐渐扩大,从而为人们的“亲亲之私”及养老方式变化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由于婚姻家庭形式发生重要变化。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了父系社会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子女受父母抚育照料并有权继承父母的私有财产,同时子女也须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自此,奉养老人的行为落到了个体家庭之中。这种家庭养老模式,对解决古代中国的养老保障问题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孝的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转而以“善事父母”为核心内容。

二、新时期农村养老亟待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化

面对“老有所养”的问题,我国古代以“导民以孝,以孝侍亲”的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后被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引伸到政治生活中,与礼、义、忠、信并列而成为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孝道与养老”,二者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如何在传统孝道和现代社会政策之间找到融合点,是我们应该理性探讨的问题。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一)传统孝道转化的现代语境

首先,生产方式的改变引发家庭关系变化。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方式,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主要靠经验,而人越老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值得社会尊重,故而老人在家庭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但在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现代社会,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地位都超越长辈时,他们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便会加大,而老人们的地位难免会“边缘化”。其次,民主政治取代封建孝治。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要求臣子对自己尽“忠”而鼓吹百姓们行“孝”,“忠孝”也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评价标准。而在当今社会中,古时的“父母官”变成了当今的“人民公仆”;那时的“子民”“草民”,而今变成了“公民”“国家的主人”。最后,现代社会生存及养老的压力增大。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子女对父母尽孝的难度提高。大多数家庭人口的“421”倒金字塔结构,使得子女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常常有心无力。凡此种种因素,使得孝道传统日渐失去昔日的约束力,子女们对父母不尽赡养之义务、老而无养、养而不敬的现象屡见不鲜。[3]不少子女在老人还有一点利用价值时,一味索要,无度“啃老”;而老人一旦年高体衰,便视为累赘,甚至虐待或遗弃。传统孝道文化依靠历史的惯性踉跄而行。

然而,孝道养老的延续具备深厚的现实基础。首先,源于情感基础。“养”和“敬”源自人性天良善心,出自人类敬老扶弱本性。对曾经给自己以“身体发肤”,并为后代耗尽生命能量的至亲,予以养敬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要人类亲子关系存在,此种珍贵的感情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次,基于群众基础。古往今来,孝道文化在国人的心中具有最重的分量。从小到大,由愚而聪,孝道文化在国人的身上留下了最深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中国人的特征、中国的国民文化,“人不能不讲孝,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笃认孝理,愿当孝子,中华民族就是讲孝的民族。”最后,其具备政治基础。政府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子女对父母行孝;法律层面上,国家也规定了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以上的诸多因素,皆有利于孝道文化的延续。

(二)孝道的现代性转化

唯有对孝道文化进行现代性阐释,方能实现古代传统到现代规范的转变,使传统孝道获得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辩证吸纳传统孝道精髓,对于建设当代新孝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孝道在不同时期的衍化表现出二重性的特征,应适时地对传统孝伦理的局限进行必要的批判,以适应新时代对新孝道文化的要求。[4]以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图为例,二十四孝是一个故事叙事,只有变成了“二十四孝规范”才是社会公共政策。但用古代孝道规范现代社会的运转一定要慎重。某些故事可以勉强效仿,有些照着做,则会有丢掉性命的危险,更是触犯法律的行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新时代的道德观也需要不断扬弃不断进步,而传承传统文化,更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基本辩证方法,方能得其精髓,滋养心灵,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筑和培育现代美德的公共空间。如全国老龄委公布并倡议的新版“24孝”行动标准,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它剔除了一味顺从、愚孝的封建糟粕,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着重于“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的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因而得到了人们的肯定。[5]弘扬孝道文化,不能食古不化。在价值观日益多元、法治水平日益提升的公民社会,我们更应该注意传统文化与时展的有益对接。

现代孝道体现平等性,父子义务对称,其强调“孝”与“慈”相辅相成,强调两代人平等、自由、民主相处。现代孝道体现情感性,强调给予老人物质生活上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富足。情感性是孝道文化的精髓,应特别注意发挥其优势作用。现代孝道体现时代性,强调互助互利共享。孝道文化在根本上是调整代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它应成为调整青老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良好黏合剂。青老两代的机会和权利,只有不同时段的各自侧重,并无任何一方的独占或舍弃。

(三)孝道养老是国家养老政策的底色

社会化养老不能取代家庭养老,孝道养老是国家养老政策的底色。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主要存在家庭养老保障模式、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障模式,并且在实践中表现为土地养老、以房养老、保险养老、医养结合等诸多形式。对于普通农民而言,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生活的寄托之所。以农村土地养老为例,农村的土地除国家所有以外,主要归属农民集体所有,农民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土地使用权。农民依赖土地而生存,能否合理地利用农村土地使用权关乎农民的主要财产收入。然而,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使得土地细碎化,难以形成土地经营的现代化与规模化,加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尚不健全,降低了农民的财产收入,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妨碍了农村养老制度的良性发展。

究竟应该以上述何种模式为重点和发展方向,目前学界仍存有较大争议。社会养老论者主张限制或控制各地区的制度差异,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负责的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计划。家庭养老论者则主张家庭依然是我国养老的基石,应从制度伦理建构入手,建立家庭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为辅的养老保障模式。[6]亦有学者主张,养老要全部推向市场,或者让国家全部包揽。若全部推向市场,老人的心理需求并未得以满足。以“孝道”中的子女给老人端茶倒水为例,通过市场虽然亦能实现,但其难以产生感情满足和精神慰藉的效果。若国家全部包揽,更不现实。据统计,我国老龄人口已达两亿,养老市场资金缺口是22万亿,若国家全力承担,必将是沉重的负荷。[7]个人认为,社会化养老,更多地借助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参与,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对传统家庭养老的补充或更新,是对功能弱化的传统家庭养老的一种强化,而绝对不是取代家庭养老。目前家庭养老不仅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要养老方式,也是大部分老年人意愿和实际的选择。无论采取何种制度安排或规定以构建一个以何种养老方式为主、何种养老方式为辅、何种养老方式为补充的养老保障模式,皆应在弘扬农村孝道文化前提下,实现农村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非正规养老三者的有机结合。古代中国的“养老文明”彰显了人类破解养老问题的“中国路径”,以及这一路径的先进性。天伦之乐具有普适性,无关乎古今中西。同时,天伦之乐也是社会化养老无法取代的。黑格尔认为,古代中国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但是,孝文化在当前农村养老中功能弱化,这突出地表现在尊老养老观念淡化、家庭伦理道德淡化、不尽赡养义务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等诸多方面。

三、以现代孝道筑强国家养老保障体系

(一)将孝道由家庭伦理提升为社会伦理

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都必须借重现代孝道。我国古代以孝为计破解养老困局,国家以弘扬孝道文化来鼓励家庭成为养老主体。当下传统孝道的价值在市场逻辑等因素之下悄然变化,社会政策与孝道观念不能相互照应。在农村养老的问题上,社会政策与孝道观念需要相互补充,以应对已出现和未来将会出现的各种难题。原为养老理论支柱的孝道文化,现在要从一种家庭伦理上升为一种社会伦理,为养老社会化提供文化支撑,促成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一同协力解决养老困局。这既是一种逻辑的推衍,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面貌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重塑传统孝道文化的应用,采取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以孝养老、政府调控、社会力量辅助多条腿走路,积极探索农村养老的非正规制度和正规制度的结合,真正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保证我国农村老人衣食无忧和安度晚年。未来的养老制度体系建设应充分重视现代孝道的导向作用,建立一种以现代孝道为依托,符合中国国民心理需求,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照顾护理、精神慰藉几个方面需求的全面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二)强化法治意识,为孝立法

孝道在古代属于家庭伦理范畴,而现在发展到了“为孝立法”的阶段。孝亲是人类的天性,但是要自觉地尽孝道义务,尚赖于后天的养成教育和法律的规范。以法助孝是行之有效的道德教化手段,尚需将现代孝道精神贯彻于养老立法之中,使道德和法律相互作用与相辅相成,如韩国颁行《孝行奖励资助法》,而美国法律则通过法定监护人制度保护老人的财产,并使其接受强制医疗。监护人的职责主要包括三方面:财务、个人和医疗,因为这跟老人以及一些有特殊精神病或者其他物理疾病的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8]我国在此方面较为欠缺,现行社会中的大部分敬老院,若欲入院首先被要求体检,长期患病的老人不能入住,精神疾病的老人亦不能入住,即使入院也往往对老人缺乏治疗。我国法律欠缺强制性养老规定,老年人监护监督制度和政府监护制度亦亟待构建。目前在我国,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将孝道以法律来约束规范,为年迈的父母维护自己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目前执行起来仍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新条款的规定较为笼统,对应该如何看望并未做出界定,也未对没有履行法律义务的当事人提出具体的惩罚措施。

(三)在法律范围内赋予老人更多权利

古代在弘扬孝道文化的同时,出台了一些优待礼遇老人的制度,包括对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的老人给予救济帮助。以古代鸠杖制度为例,鸠杖在先秦时期乃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时70岁以上的老人持有国家授予的鸠杖,出入官府衙门,不受限制;行走王土,食宿均有照应;做小本营生,一律免税务;身份地位受国家保护,有胆敢欺凌拄鸠杖老人者,以蔑视皇帝罪论处,严重者处以死刑。当尊老爱老慢慢地演变成一种国家制度时,鸠杖成为古代敬老养老的标志。在我国,老年人达到一定年龄时,可以申领到优待证。持有优待证的老年人可在许多方面享受到优惠和照顾,这正如手持鸠杖可享受诸多“特权”。如果说“孝”是中国未来生活的基本价值,还需要在国家政策和社会规则的层面上有所回应,包括每一个立法的改革都应考虑在法律范围内赋予老人更多权利。

篇5

关键词:黑龙江;传统文化精神;新农村文化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40-02

一、黑龙江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

(一)黑龙江省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构成

传统文化精神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黑龙江省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根源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充分体现了黑龙江人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其基本构成如下:

首先,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过去很多迁客骚人被发配边疆,为黑龙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风俗,所以中原文化是整个黑龙江文化发展的源头。黑龙江文化发展始终以中原文化为样板,并把学习中原地区的古代文明作为自己的文化追求。这种情况不仅在古代如此,而且到了近现代时期,随着各种移民浪潮的出现,黑龙江省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更加明显。所以,黑龙江文化精神是在传统文化精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素,如中原文化的勤劳勇敢、爱国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感召和凝聚着我们要自强不息,这些要素在黑龙江文化演进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和核心作用。

其次,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原生文化。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所以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占有独特资源优势。黑龙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满、蒙古、达斡尔、朝鲜、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柯尔克孜、锡伯族等民族居住地。这些民族的文化形态,在发展中不断交融,形成一个多元一体的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这些民族在建设家园、征服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历史,也将自己的民族文化发扬和传承下来,并为黑龙江的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内涵,其主要特点是粗犷纯朴的人格、强悍进取的精神和追求奢华的行为取向。这些内在精神都已成为黑龙江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最后,以俄罗斯文化、朝鲜文化和日本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外来文化。在近百年中,黑龙江文化的发展都是与外来文化的侵入和融系在一起的。这里既有俄罗斯文化的逐步扩张,也有日韩文化的冲击和渗透。如19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受到了俄罗斯文化全方位的影响。俄罗斯文化的传入为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食品、服装、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黑龙江人们的生活习俗,并且在哈尔滨留有很多俄罗斯风格的建筑。这种文化传播增添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多样化和艺术性,也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黑龙江人的生活内涵。

(二)黑龙江传统文化精神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首先,黑龙江传统文化精神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源泉。黑龙江传统文化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具有广泛的群众根基。将 “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俄罗斯等外来文化”等内容注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能够增强农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激发他们进一步投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塑造农村文化新风尚。

其次,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对黑龙江传统文化精神的合理扬弃。黑龙江省的传统文化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形成,既有适应时展需要的文化精髓,也有落后于历史时代的粗陋文化,广大农村是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首先要鉴别传统文化的良莠,只有积极汲取优秀可用的传统文化,合理抛弃封建糟粕,才能在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中,构建繁荣昌盛的新农村文化。

二、黑龙江传统文化精神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圣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五千多年而不衰,正是在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奋发向上、自力更生、不畏牺牲、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黑龙江文化精神的核心和源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黑龙江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

首先,以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集体主义精神是黑龙江传统文化的灵魂。黑龙江省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种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再加之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以及生产经营中的互帮互助,形成了重情重义、亲如一家的集体主义精神。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农民群众的集体参与,因此需要广大群众团结一致,形成凝聚力。其次,以艰苦奋斗为要点。艰苦奋斗是黑龙江人一贯的作风。由于历史上黑龙江是一个资源丰富但却少人开发的荒芜地带,是艰苦奋斗的北大荒人用自力更生的“铁人”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闯关东”精神造就了今日的北大仓。如今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仍然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的精神传统,不断充实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最后,坚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素有自强不息的进步史,黑龙江人一贯秉承了这种精神传统,在荆天棘地的荒芜之所开发出了物产丰富的粮食重地。农民朋友就是要保持这种不畏劳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文化传统依然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亮点。

(二)以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

黑龙江省主要有赫哲族、鄂伦春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均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优势。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既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优势,也要及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精神的优秀成果。这里包括语言在内的口传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关于自然和宇宙的民间传说、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展开对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追溯和学习,建立民族文化资源档案、以及省市县三级保护名录,使少数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艺创作、影视、出版、科研、文化旅游、艺术制作等各个领域全面铺开,动员农村居民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负起责任和义务,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配套,发挥黑龙江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优势特长,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农民朋友的生活品味。

(三)以外来文化艺术品格提升黑龙江农民素质建设

文明无法以单一的色调存在。黑龙江异域文化的渗入使其呈现出多样性。黑龙江地处中国的边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事件、异域民族的混杂,其地域性格显然有别于中原及南方各地。黑龙江的文化精神对俄罗斯文化、日韩文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借鉴和学习。黑龙江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结合农民实际,开展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活动。例如,保护和学习俄侨文化、犹太文化,挖掘朝、日等国文化;在适当的时机组织观看国外电影文化,了解宗教文化、文学、音乐舞蹈文化、戏剧戏曲文化,从而在生活方式、礼仪社交、风土人情等方面感染和丰富农民朋友。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地方实际和历史传统充分发扬外来文化的积极作用,提升农民素质和品格,让他们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从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

三、发扬黑龙江传统文化精神,加强黑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制定可行的文化发展政策,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在经济建设中,素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说。正确可行的文化政策可以引导人民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对此,黑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积极引导农民,形成一套奖励机制。由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如民歌、舞蹈、手工艺等由于长时间无人问津,很多都在不知不觉的消失,因此,不仅要鼓励传统文化活动,而且要对传统艺人给予积极支持,大礼振兴传统文化艺术。第二,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载体,也是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自助为辅,完善农村的艺术表演设施和场所、以及学习阅览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第三,在积极建设文化设施的同时,还要对原有的文化设施、古建筑和外来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修缮和保护。在黑龙江省农村有很多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和民间文化遗产,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积极传承和保护。

(二)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始终是主体。精神文化建设不同于物质活动,只有农民在主观上积极认同,才能乐于践行。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精神文化建设却相对落后。当健康的文化生活缺位时,难免使一些低俗文化乘虚而入。所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适时开展一些健康的、有益提升农民素质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宣传活动、传统文化学习等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符合当地群众审美情趣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东北秧歌、二人转、健身操比赛、国学普及、黑龙江六大精神传承等活动,让农民朋友在参与中充实内心、陶冶情操、增强凝聚力。

(三)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制,拓宽筹资渠道

黑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实践证明,一个地区在经济建设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其产品的附加值就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好。所以,在文化建设中投入资金,并不是无利可图的。黑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资金短缺问题主要应通过以下渠道获得:首先,政府积极扶持和投入资金开展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娱乐氛围;同时,带动文化企业自身扩大积累,运用股份制、金融信贷等资本市场,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另外,还可以在提高农民朋友认识的情况下,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让人们认识到只有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不断提升精神生活的质量,方能达到生活的新境界。

(四)大力打造和地域特色相符合的旅游和文化产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在节假日选择乡村休闲旅游和度假,这就为农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黑龙江省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特色,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旅游自然景观让旅游者能够选择或是参观古村民宅的农家游,或是结合地方实际游览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等。很多偏远山区因为旅游产业使农民生活富裕起来,不仅发展了文化事业,也积极促进了农民增收。这不仅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也为农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

参考文献:

篇6

一、基本情况

望松街道境内有始建于民国初期的黄家大院及始建于清代的吴弄古建筑群。黄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民国初期续建,占地面积为6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942平方米。现保存较完整的只有楼房3座,1986年被列为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是“七间”也称百寿厅,均围绕“寿”字为主题,牛腿和雀替上108个篆体寿字,无一雷同。吴弄古建筑群位于吴弄村,建筑群始建于清代,15幢古民居较完整地保留着清代至民国时期民居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高耸的马头墙,错落有致,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二、农村传统文化概况

松阳县望松街道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地域特色非常鲜明,古村落、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布各行政村。2008年松阳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望松街道不断挖掘非遗资源,共收集资源线索153条,普查项目101项,基本掌握了辖区内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

望松街道下辖的吴弄村文化底蕴丰厚,2003年,松阳县人民政府公布吴弄村为县级历史文化村;2012年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收录国家《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5年获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

吴弄村较为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文化有:舞龙灯、闹鱼灯(翻新亭)、鳌鱼灯(桂花亭)、民间小调等。吴弄民间习俗有大年三十祭拜社公,正月初一叶氏后代祭拜先祖等活动。望松街道民间传统节气大致有春节(过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代代相传。斗转星移,传统的民间岁时习俗依然如旧。

三、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1.初步形成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对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申报。望松街道开展了《制豆腐皮》《石雕》《古沉木根雕》《晒红烟及加工技艺》《驱邪巫画》《吴弄社公祭祀》《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申报工作。经过评选,吴弄村2015年获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传统晒红烟及加工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豆腐皮制作技艺》、《黄家大院木雕技艺》列入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岗后村王客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注重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针对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保护措施,特别是“活保护”措施。搭建非遗传承基地,在松阳城北小学建立太极传承基地,每星期上一堂太极教学课,并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在吴弄村晒红烟陈列馆展出晒红烟实物、制作器具、种植、加工流程以及销售、烟具、烟俗等内容。开展晒红烟制作体验、演示活动,吸引游客,宣传松阳,提高松阳晒红烟知名度。

四、存在的问题

1.欠发达地区区位劣势明显。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六个重点扶持的欠发达县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历史和交通等多方面原因,松阳县非遗项目虽多,却是多数分布于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面临着薪火失传的困境,欠发达地区的区位劣势限制了我县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2.非遗传承的年轻化转变。非遗传承的关键是传承人,而现今的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传承人不断老去,而年轻人却不愿意去学习,培养新的年轻的传承人已是非遗传承所面临的重中之重。

3.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欠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工作量大、涉及面宽、专业性强,除了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还要有一支业务精、善管理且较稳定的工作队伍。基层从事的非遗者多为半路出家,专业人才相当缺乏,尤其在乡镇一级,多数文化员身兼数职,导致许多工作流于表面,保护工作相对滞后。

4.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滞后。经过2008年非遗普查,我县共收集有价值的非遗线索2121条,然而现在县级非遗名录项目仅63项,还有众多富有价值的非遗项目未被包装整理。乡镇人手不足,挖掘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县的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滞后。

五、对策建议

1.夯实基础,大力建设“四大体系”。逐步建立资源、名录、传承人、传承基地四大体系,搭建非遗保护整体框架。一是完善非遗资源普查体系,在非遗普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并整理挖掘重点项目,争取每年挖掘包装一个好项目;二是搭建四级名录体系,国家、省、市、县四级体系完善,争取有价值的非遗项目上等级;三是搭建代表性传承人四级体系,完善传承人梯队,培养一批年轻传承人;四是扩大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立足现有的传承基地积极开展传习活动,新建一批非遗传承基地。

2.统筹协调,大力落实“四大保障”。逐步落实政策、组织、设施、资金四大保障,建筑非遗保护强力后盾。一是落实政策保障,从政策制度上保证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二是完善组织保障,成立松阳县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组建松阳县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库;三是强化设施保障,以县非遗馆为龙头,乡镇非遗展陈室为辐射,搭建非遗展演展示平台;四是确保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篇7

我们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教育主管部门是这样要求的,学校本身也在向这个目标努力,但是往往在执行上偏离了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小学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学校道德教育革新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住传统与现代之间内在的承续性关联,在此基础上能动地适应和促进青少年的发展。”笔者认为要在农村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可用儒家思想来改进农村学校德育。

1.用礼仪做新德育。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春秋时期,孔子编撰了《周礼》,以“克己复礼”为任,极力推行礼仪。“礼”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一书开篇就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有不敬之心,容貌要矜庄,说话要谨慎,只有如此,才能安定天下民众。《孝经》中还说:“礼,敬而已矣。”礼的核心就是表达内心的敬意。儒家把“敬”的存养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起来。小而言之,衣衫不整、语言粗鄙、散漫怠惰、玩世不恭,都是内心不敬的直接体现;大而言之,要把敬贯彻在对事业的无限追求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贞之上。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即克制自己,一切都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样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顺于你了。孔子用这句话说出了礼的力量:可以天下归心于你。礼在人际关系中就是有归心的力量。

因此,如果在传承传统礼仪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文明礼仪规范,在学校里增设一门礼仪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设不同的学习内容,并且与生活紧密结合,注重这种文化的渗透,学了可以用,用了有收获,有提高,让学生们为人处世更干练一些,更丰富一些,更高雅一些,走到哪里都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个人素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就能肩负起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和社会、国家和人类、当代和后代的责任,就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用学科做巧德育。孔子作为古代著名的教育家,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当前,在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中,也有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要求尽可能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在课程改革中将各学科教学变成与学生道德学习同在的一种活动。但实际的教学情况是,受各学科的特点限制,或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教师只是精心研究教法学法,研究知识的传授,很少去探寻所授内容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性,更加难于去认真思考将这些道德点如何加以实施,从而达到最撼动人心的育人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把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评价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求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挖掘教育资源;二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与道德学习同在;三是德育评价必须作为评价标准之一;四是道德学习必须对学生起到触动作用。这样,一改过去传统的重智偏德、德智分家、高分低德的现象,从而做到了老子所要求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坚持以人为本,遵行教育规律,合理配置资源,调动积极因素,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传统文化;现状调查;调查报告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自己的话语体系、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人文科学、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尤其在诚信方面给我们做出了表率,指明了方向。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她论述了先民对诚信的理解和要求,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农村初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现状,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搜集、累积农村初中学生这一目标族群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资料,并将调查的统计结果量化出来,归类整理,用以指导课题组开展各项研究和教育活动,探索传统文化对农村初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力求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践活动,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诚信道德行为习惯,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学生诚信的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传统文化,讲诚信,会做人,进一步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这一最终目的达成。

二、调查的方法及过程

课题组成员阅读了大量书籍,查阅相关文献,做了许多准备工作。采用调查法,随机整群抽取了本校八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计135人)做为实验对象,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2016年4月8日,课题组成员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与学生交流沟通,发放了问卷调查表。此次问卷共有20道相关问题,内容涉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未来发展及学校教育等方面,调查结束时共收回有效问卷132份。随后,课题组成员采用统计法,把得到的大量原始数据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并对统计结果缜密分析,反复研究,找准问题所在,寻找解决办法,在分析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整理成文。

三、各项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及分析

通过调查和对各项数据的整理,我们发现农村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还是较高的,有近8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传统文化是有所了解的,有7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促进社会的文明是有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多数的学生对传统节日、民族音乐或乐器较感兴趣,但对古典文学著作、诸子百家的著作和思想等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有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意愿,想要进一步学习了解。

农村初中学生的长辈中也有77.28%的是支持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这说明这些年来,尽管外来文化不断“袭来”,但传统文化还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的,在农村,家长对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的。有99.24%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96.9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有关联,90.15%的学生认为,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能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诚信意识。他们最希望参加的活动要求形式丰富,不仅要有传统的一些方式方法,还要结合网络开展系列活动,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兴趣。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了很多建议,如积极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办传统文化黑板报;每天播放30~40分钟的历史剧;参加传统节日纪念活动;开展音乐、小品、演讲等活动宣传传统文化;多参观、旅游;校园广播每天下午播放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开设传统文化课,布置传统文化作业;开展各种比赛、知识问答等活动;开展网络教育活动;开设传统文化社团;请专家讲座。在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诚信教育方面建议课堂上提供相关案例,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多开展比赛等活动;让家庭重视;树立榜样;搜集古人讲诚信的故事、诗歌;开主题班会,举行社会实践活动;教科书上增加传统文化、诚信的内容;自编自演课本剧、历史剧;让不诚信的人受到惩罚;设立诚信讲堂;编写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等。这与我们的预期完全符合,也说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是一条非常有效地途径。

四、调查报告的学术价值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青少年的诚信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次调查,为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奠定了基础,便于课题组进一步改进研究的策略,安排调整今后的研究工作。并且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做为初中阶段的学校使命,即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肩负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培养更多的“有传统文化之魂”的社会建设人才。

五、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为本次问卷调查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不可否认的是问卷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条理不够清晰,内容有些杂乱、重复;问题太多,导致完成问卷的时间太长;有些用词过于专业化,晦涩难懂,有些问题脱离学生的认知实际,让学生难以回答等等。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汲取经验教训,力求做得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 薛红梅.刍议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01)

[2] 陈光明.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提升能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36)

[3] 安秋玲.论班级同伴群体交往的自我生成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 2009(09)

篇9

农器和农法(农业技术体系) 是农业生产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范畴。农器一般是为一定的农法创制的,农法往往通过一定的农器才能实现,而两者都由人来掌握。农法的进步往往与农器的进步相伴随,并以农器的进步为其重要标志。农器和农法除了统一的一面以外,也有矛盾的一面;有的时候两者不同步,有的时候两者可能出现某种背离的现象。

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同时以拥有许多领先于世界的传统农器。精耕细作农法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与之配套的农器作为它的条件和标志的。

例子之一:日本学者把中国传统农法称之为“中耕农法”,而区别于西欧中世纪粗放的“休闲农法”。中耕是中国精耕细作传统农法的特征之一,它可以追溯到西周春秋。当时已出现垄作、条播、中耕三位一体的技术,不同于西欧中世纪农业撒播、不中耕的无序状态。西周春秋非常重视中耕,中耕和春耕、秋收一样,都要在籍田中举行相应的仪式。与这种中耕技术相配套,当时出现了专门的中耕农具——“钱”(青铜铲)和“镈”(青铜锄)。青铜“钱”、“镈”成为精耕细作农法萌芽的标志之一。它们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以至成为交换中人们乐于接受的一般等价物,并由此转化为金属铸币。“钱”从此成为货币的名称。以后,货币的形态虽然几经变化(由青铜的“钱布”到圜形的铜钱,再从铜钱到今天的纸币),但“钱”的名称却延续至今,它的本义反而被人淡忘了。

例子之二:我国精耕细作农法奠基于战国时代,这和当时铁农具的普及密切相联。西汉中期以后牛耕在黄河流域普及,西汉末年《氾胜之书》的农法就是建立在牛耕的基础上的,把精耕细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魏晋南北朝和宋代,北方的精耕细作体系和南方的精耕细作体系相继臻于成熟,农史界习惯分别用“耕—耙—耢—压—锄”和“耕—耙—耖—耘—耥”来概括它们的特点,而“耕—耙—耢—压—锄”和“耕—耙—耖—耘—耥”是与北方旱地耕作农具系列和南方水田耕作农具系列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的框形犁(它的成熟形态是唐宋时代的曲辕犁)富摆动性、装有曲面犁壁,适合精耕细作的要求。十八世纪西欧吸收中国犁的特点对其原有的耕犁进行改造,成为西欧近代农业革命的起点。

但是,中国传统精耕细作农法的发展有时又和农器的发展不完全协调,不完全同步。这里也举两个例子。

例子之一:汉代有两种著名的丰产农法——代田和区田。代田农法是与“便巧”农器(耦犁、耧车等)相配合的,农法的进步与农器的改进同步,结果在增产的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但“亩增一斛”,增产约25%,而且“二牛三人”可耕田五顷(大亩),其劳动生产率盖为“一夫百亩(周亩)”的12倍,史称“用力少而得谷多”。它比较适合于大农。区田农法高度精耕细作,号称“亩产百斛”,但依靠劳力的大量投入,而不以农器的改进为条件,甚至不采用铁犁牛耕。它更适合于贫苦的小农。代田这种农法与农器同步、增产与增效并重的发展模式后来并没有得到持续。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农器不是继续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更加适合小农的需要。倒是区田“亩产百斛”的诱人指标不断吸引后人试验,虽有增产,但总达不到,而且无法大面积推广。

例子之二:明清时代,精耕细作农法继续发展,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耕作、施肥、育种、新作物的引进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进步,但农器基本上没有改进。中国传统农器的发展在宋元时代达到高峰后,就基本上停滞不前了。《农政全书》所载农具是抄王桢《农书》的,没有新创造。有些大型高效农具,如水力连磨,高效的配套的收麦工具麦钐麦绰等,明清反而罕见或不用了。南方有的精耕细作水平很高的地方,竟从牛耕退回人耕。精耕细作农法向“粪大力勤”式的劳动集约的道路发展,在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的提高,甚至停滞和倒退。近世中国传统农业的落伍和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失利,与此有密切关系。造成这些情况可以找出具体的原因来解释,但深层的原因恐怕是小农和人多地少的状况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已经缺乏改进农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足够的动力。已故著名农史学家王毓瑚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农书中记载的大型高效农器实际上并没有广泛使用,农民更多是利用普通的锄、鍬等农具进行耕作;利用简陋的农器做出细致的农活,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特点。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农民的勤劳和智慧,另一方面以也是在封建时代小农经营规模狭小、经济状况窘迫境况下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篇10

    论文关键词:哈萨克族 传统养老文化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新疆

    论文摘要: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养老文化特别是哈萨克族养老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族人长期以来形成了敬老爱老、社区互助、邻里帮助、家族保障、牲畜保障和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文化。但是这种传统养老文化对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积极引导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符合新疆区情的现代养老文化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由习俗、传统、道德、信仰、仪式、礼节、礼貌、惯例、制度、理想与价值观相关联而构成的网络。在这样一个概念中理解养老文化主要是指家庭或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其中民族养老文化是指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礼节、惯例、价值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养老问题的基本的看法、道德规范等文化积淀。笔者认为,所谓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是指哈萨克族人长期受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熏陶而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关于养老观念、养老思想、养老理想、养老习惯和养老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和总称。

    哈萨克族文化得以吸收各种古老文化的精华,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形成以家庭养老、家族互助、邻里帮助为主,社区互助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特殊的养老文化。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三个方面。从内涵上看,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既有养老方面的认识,又有关于老年人的伦理思想、价值观、养老传统和养老习俗,主要包括关于家庭、经济和宗教方面的理念。其养老体系主要包括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自我养老等三个方面。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多样性、连续性、独立性及融通性等特点。其中,以孝顺父母和敬老爱老为基础的孝文化是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和支柱。如果说西方国家的社会化养老是一种制度安排,那么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可以说是哈萨克族人的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则。家庭养老、家族保障和社区互助是这种传统养老文化的必然选择,家庭和谐和代际传递是这种养老文化的直接体现。

二、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家庭养老

    1.强调自力更生,以孝为核心。家庭养老目前是哈萨克族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也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封建伦理思想、宗教理念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家庭养老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模式。家庭养老的运行,主要靠的不是现实行为,而是源于文化的动力。哈萨克族特殊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思想和草原文化对家庭养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首先,哈萨克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中,人烟稀少,交通很不方便,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原始游牧生活。由于生活相对原始、封闭,经济不发达,所以家庭成员之间,阿吾勒之间互补性和依赖性很强,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拾。其次,、哈萨克族人彼此相处很密切,同一阿吾勒、阿塔内的人经常在邻近的地方放牧,对方的脾气、好恶、生活状况,甚至其祖宗三代都了如指掌,虐待老人或对父母不孝者必然遭到周围人的谴责和唾骂。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认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上下、尊卑的关系,子女有为父母养老送终的义务。哈萨克族人生活环境造就了哈萨克族人深沉、勤劳、坚韧、独立自主和自食其力的性格。哈萨克族老人一般健康长寿,自理能力很强,经常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不是干家务,就是照顾小孩或养育后代,满足自己继续付出情感和享受尊敬的需要。哈萨克族家庭非常尊敬老人,家中大事由老人当家做主,这种敬老、爱老的传统对子女的养老行为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2.“还子”防老。哈萨克族传统家庭是以父亲或丈夫为核心的封建家长制家庭。哈萨克族家庭一般规模较大,平均家庭人口为5. 94人,以两代人为核心的主干家庭居多。多子女的家庭,在儿子长大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家,另立门户(多在父母毡房旁边设一新毡房居住),父母身边通常要留下一个最年幼的儿子,作为养老送终的依靠。独生子一般不分家,尽赡养之职。哈萨克族传统家庭中普遍存在“还子”习俗。所谓“还子”是指每对新婚夫妇,要把婚后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亲生父母。祖父母把孙儿当作自己亲生的最小儿女看待并加以宠爱。祖父母和孙儿之间的关系被看作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哈萨克族人的还子习俗增加了婴儿的存活率,减轻了年轻父母的生活负担,让孤独老人在孙辈的身上重温自己的童年梦,找到新的生活乐趣,驱散年老所带来的忧郁,真正享受天伦之乐;在抚育过程中,老人与孙辈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还子作为促进代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为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提供了潜在的文化支持和社会基础。

    3.知足意识强,老人养老需求不高,家庭养老成本低。在哈萨克族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畜牧经济和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经商意识不强烈。自然灾害、战争比较频繁,物质资料不丰富,家庭经济收人微薄,养老能力十分有限,自足意识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不知足是人最大的耻辱,知足的人是人中豪杰,人只有学会知足,其品行才能完善,不懂得知足就是一切灾难的罪魁祸首。对现状不满,也被视为是一种贪婪的表现。哈萨克族人相信“荣华富贵和人生磨难”是命中注定的,不可改变,也不能怨声载道,只能容忍,满足现状。因此,哈萨克族牧民生活非常朴素,养老保障水平低,老人养老需求非常简单,只求吃饱吃好,心情舒畅,健康长寿,别无他求。

    4.土地保障。草场和牲畜不仅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养老的可靠保障,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一般来说哈萨克族家庭都有植树造林和种草的传统。青草和树木不仅是一种防沙固沙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家庭经济和养老的基本收人来源,这为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支持。

    5.祖先崇拜。由于哈萨克族是古代许多氏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所以部落意识与祖先崇拜等观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祖先崇拜意识远远超出对创世主迎萨甘的崇拜。哈萨克族人认为牢记自己七代祖先的名字,是每个哈萨克人的历史责任,给子女传授前辈的系谱,是哈萨克族父母应尽的义务。景教特别是佛教对哈萨克族养老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信奉佛教时期古代哈萨克人有这样一个习俗:如果老人去世,那么他的儿子、女儿或兄弟就会做一个与他相似的偶像,加以崇拜。伊斯兰教在9世纪初开始传人新疆,16一17世纪成为哈萨克族官方信仰的宗教。此后,哈萨克族传统养老观念就具有了浓厚的伊斯兰色彩。哈萨克人一般对自己祖先的灵魂和墓地特别崇敬,普遍认为祖先会把生命的力量赐予自己的后代。有些地区的人们在天旱时或灾年时,到祖先坟地求雨,祈求神灵保佑。这种宗教理念有利于孝顺父母、关心老人、尊重老人等养老习惯的产生和发展。

    (二)社会互助

    1.强调团结,热情好客。哈萨克族人主要生活在天山北部草原,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因此,哈萨克人特别强调团结合作,认为团结是福,没有团结就不能生存。哈萨克族人作为热情好客的民族,把客人看成是真主的恩赐。哈萨克族民间有这样的话:“父母留下的财产一半是客人的”,“只要沿途有哈萨克,那怕你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一分钱,也不会挨饿”,“好客人来到,羊要下双羔”。哈萨克族人过去常常以登门客人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受人欢迎、爱戴的尺度。吝音或小气者是最为人们所鄙视的。

    2.互助。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和谐,一贯以帮助别人、热爱公共事业、团结乡亲、遵行礼仪、不侵占他人财务、珍惜友情,不做乡里乡亲所厌恶的事等为每一个哈萨克族人应具备的美好品质。在草原上老人一旦遭受水灾、火灾、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而生活困难时,部落的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尽力给以资助。如某出现拒绝资助的人,则会被全部落的人歧视或侮骂。如果老人欠了债务无力偿还,得了疾病无力医疗,全部落均会协助帮忙,有人出人,有物出物。互相帮助被哈萨克人看作是美德,如果谁拒绝帮助有困难的,那么他就失去了被别人帮助的权利,同时还会被同部落的人看作是破坏礼俗的人。哈萨克族人的互助思想还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伊斯兰教教义普遍认为孝顺父母是子女的天职、虐待父母罪孽深重,人与人之间不应互相仇视、互相伤害,而应当相互同情、相互怜悯、相亲相爱,帮助老人功德无量,人应多多行善,尊老爱幼的人是最高尚的人等等。伊斯兰教教义还规定天课是每个富人的义务,富有者必须把纯收人的一部分拿出来帮助那些老人和穷人。民间关于互助的思想代代相传,这种思想至今在民间影响颇深。哈萨克族人的这种互助思想不仅增强了本民族内部的亲和力,而且也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道义力量、生活照料及物质保障。

   (三)精神保障

    敬老是新疆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哈萨克族青少年从小就接受过尊老敬老教育。哈萨克族人认为不论你年纪多大,地位多高,如果你不尊重老人,便受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而威信扫地。“不论在什么场所见到老人,都要边祝福边握手,吃饭、喝茶、开会、娱乐,都让老年人坐上席,请老年人先吃,然后其他人才能吃喝。进毡房门和行路,都必须请年长者先行。老年人骑马到别人家作客,年轻人必须出迎并扶老人下马,然后牵马、饮马、卸鞍、喂马,老人临行时必须把老人扶上马。晚辈不能当着自家老人的面抽烟,更不能喝酒。如果对老人不尊敬,则会受到人们耻笑和处罚。”对长辈的尊重还表现在:青年人不得直呼长者的名字,妇女不能从长辈面前走过,要从身后绕行;在过节的这一天,要把羊头奉献给老人。在宰杀羊只招待客人进餐时,主人将羊头献给客人。客人要用小刀割下一块面额肉捧献给在席的长者。哈萨克族传统伦理道德规定年轻人必须怜悯老人,对身体虚弱和年老多病的老人应严加关怀和帮助,裹读老人普遍认为是最不可饶恕的罪孽;无论老人有天大的罪过,都不能顶嘴,也不能还手,必须忍耐、礼让。这种尊老美德普遍存在,使老人心情舒畅、能够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

三、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对新疆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

    (一)在新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坚持家庭养老模式的主导地位

    首先,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是哈萨克族家庭养老文化的宗旨,敬老、侍老、助老、娱老是其精髓,是促进家庭幸福,代际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哈萨克族人代际关系相对融洽,家庭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家庭既是一个生产单位,又是一个保障主体,也是老年人的精神乐园。如今,北疆牧民总体收人比较低,个人养老能力较差,老人对家庭的依赖正在显著增加,哈萨克族老人在物质上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但精神需求甚高。在现实中,如果忽视精神赡养,只重物质供养,往往适得其反。哈萨克族牧区普遍存在的敬老爱老、祖先崇拜和还子传统为牧区的家庭养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家庭养老的精神养老职能是任何养老模式不能替代的。其次,北疆地区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养老方面财政投入不足,牧民参保能力有限,对于经济极不发达的北疆农村地区来说家庭养老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有效减轻了政府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弥补了新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的缺陷,又为政府的养老行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比较符合新疆的区情。

    (二)坚持弘扬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取长补短

    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影响着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把个人的养老、尊老行为上升到道德和宗教的层面,对个人养老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从而促进家庭幸福、代际和谐及家庭美德的建设。哈萨克族绿色文化、社会互助、氏族保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理念为社会化养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行善,邻里互助、天课等风俗习惯为社会化养老提供了潜在的资金支持、组织保障,有利于向土地换保障、牲畜换保障等现代养老模式的过渡。哈萨克族人自古以来产生的草场公有制和团结合作、互利、互助传统以及部落、氏族意识向以合作经济为载体的农村养老模式的过渡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哈萨克族居住比较分散,家庭养老意识很强,这种家庭养老文化的强化不利于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普及和发展。哈萨克族人的知足思想始终影响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心,最终会导致牧民收人的减少、家庭养老能力的弱化和牧民参保能力的下降。哈萨克族人因受封闭的游牧文化的影响,经常与世隔绝,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社会养老保障认识不足,对于外来文化,新文化特别是现代养老文化产生一种由来已久的敌对心理,少数民族牧民普遍存在“四怕”思想,即怕政策变,怕不兑现,怕钱贬值,怕干部换,尤其害怕国家政策的大起大落,因而投保积极性不高。这种封闭保守思想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顺利普及。因认识方面的误区,部分牧民总是把农村养老保障与乱收费混为一谈,甚至有些年轻人认为父母参加农村养老保障是自己不孝顺和软弱无能的表现,感到屈辱,怕别人说闲话,从而反对父母参加养老保障。哈萨克族人的大家庭、大家族观念严重影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现代生育文化的普及,导致人口快速增长,牧民收入的急剧下降,牧民自保能力、投保能力的减弱和国家负担的加重,从而妨碍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变。

    (三)保证社会主义先进养老文化在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促进传统养老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价值取向 阶段要求 内容方法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6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体表现为世代相传的具有延续性、稳定性和独自特色的道德观念、民风民俗以及语言艺术等,包括:古诗文、曲赋、书画、武术等。

传统文化教育要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分阶段有序推进。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阶段要求

小学低年级阶段(1―3年级),诵读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的语言;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

小学高年级阶段(4―6年级),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感知内容,理解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

初中阶段(7―9年级),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特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华民族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学习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欣赏传统音乐、戏曲、美术等艺术作品;了解家乡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小学低年级主要以诵读了解为主,小学高年级主要以理解体会为主,初中阶段主要以感悟欣赏和体验为主。为了达到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阶段,7-9年级。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应该以传统启蒙教材和浅近的古诗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小学低年级,以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为主,另外可适当选修适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武术(其中必学“五步拳”)、绘画(折纸艺术)和音乐、书法等。在小学高年级,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和精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四书”为主,选择其中一些篇幅短小、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篇目。技能方面则以培养简单的动手模仿为主,如武术中必学“初级三路长拳”和“八式太极拳”,绘画方面以初级剪纸艺术为主,音乐方面以中国古典名曲欣赏与器乐演奏为主,以及简单的书法入门教育等。

初中阶段可以继续选读“四书”和诸子,尤其是一些古诗文名篇,如《道德经》《礼记》《庄子》《楚辞》《唐诗》等,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传统经典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感悟并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从而热爱经典,热爱经典诵读。技能方面也相应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初步的创新为主,强调协调、力度、准确性和美感。

三、方法措施

由于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分层推进、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起始和衔接过渡阶段的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初中七年级、九年级,就成为相应阶段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引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口诵心惟,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最主要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以经典文本(即通常所说的古诗文)的教学为例。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诵就是把书背下来,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吟咏以声节之”,经典古诗皆能“和乐歌之”,这就是吟诵。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切己省察。读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笃行”,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经典教学要克服语文化倾向,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经典――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概括与理解,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否则必使经典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德育化倾向,防止将经典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从而导致说与做相互脱节。

(三)注重学科渗透

经典教学还要倡导“学科牵手”,即将传统文化经典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注重学科互相配合,牵手合作。比如,经典名句诠释政治哲理,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书法课引导学生拿起毛笔抄写他们最喜欢的经典内容,美术课引领学生用画笔再现经典诗词的意境(意象与情境)等。这一切,都将对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根据学校实际,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1.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庆国庆经典诵读”“师生太极拳比赛”“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课前经典诵读”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个别领导和部分家长、教师固有的“把时间用在无谓的活动上,难怪成绩上不去”的思想。学生快乐了、阳光了,学习上更有动力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集体意识强了,凝聚力高了,自制力相应就好了,就不愁打架滋事违反纪律了。

2.利用校园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经典。学校“校园广播”可设立“每日一歌”“经典诵读”“评书欣赏”等版块,其中“经典诵读”部分的内容与学生每天15分钟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内容、进度相一致,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经典诵读落到实处。

3.还可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如劳动技术课中对农具的认识、园艺及传统编织技艺的学习等。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来自过去,但对象却在当下,从所要实现的目标来说,则更是要面向未来。因此,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节点,高效利用其对农村中小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2]张鹏举.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J].中国教育报,2014(10).

篇12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农村社会影响的具体表现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置身于中国国情,要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这块土地上进行,当代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当社会化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于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感,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对当代农民发生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传承的长期性:我国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遗传形式在农村世代延续,这种传承和影响将是长期的。它包括有意识的传承,就是通过教育等形式:也包括无意识的渗透,是指通过一些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生活在农村这个环境中,一代一代的农民遵循着一定的生活方式、习惯行为,其传统思想渗透到正常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各个方面。

第二,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一惯性和渐变性: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某些行为模式、思想观念、性格情感,一旦形成就将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其表现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一惯性。但是,什么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受时代的变化影响,无论其传统文化多么固执,都会印上时代的烙印,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渐变性。

第三,传统文化在农村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的内涵丰富,一方面包括一些有益的,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养性的重道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人贵物贱,重人轻神的人文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人和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我国一代一代的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一些消极和落后的因素,如唯古是法,唯古是宗的认识价值取向;“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道理:“天下变、道亦不变”等唯心哲子;重人治轻法治及所谓“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等特权思想。这些又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两面性是并存的。

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农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往我们采用的是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方法,就是将传统文化全部否定。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通过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来达到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点:任何新文化的创造都不可能割断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延续性,它不能离开也无法离开已有的文化传统,在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开拓,才有可能创造自己时代的文化,才不至于中断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样,未来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中吸取养料,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民族精神主要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民族历史越悠久,民族文化越丰富,该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就越深遂,也就越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世界上没有不贯穿民族精神的民族文化,也不存在不体现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我们在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篇13

一、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农民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建设自下而上进行比自上而下命令来得实在、有效;农村文化建设只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中,才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莱州是农业大县,有70多万农民,他们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必须要着眼于农村的实际,充分调动农民的力量,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的谋划主体、建设主体、投入主体、享有主体。尤其是要让年轻一代农民参与到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农村文化的建设中去,让他们在参与中产生“幸福感”。在人人都乐于参与的氛围中,筑牢农村文化的根基。

二、民间艺人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

农村中有大量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把他们发动、组织起来,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民间艺人从小长在农村,受民间文化熏陶,耳濡目染,对民间文化十分热爱。他们乐于奉献,甘于清贫,能够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创作出符合群众实际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莱州较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如草编、玉雕、剪纸等都是民间艺人长年活跃在农村,院内道上、田间地头传送的。他们能够带动其他人积极参与农村文化活动,提高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解决许多政府做不了的事情。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是传承民间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莱州文化底蕴深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遍布乡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保护好这些“活”的民间文化:一方面建立民间艺人人才库,对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建档;另一方面,要制定适当的补贴政策,鼓励他们从事农村文化创作、表演、宣传和弘扬工作;同时要加大对民间艺人的培训,用先进文化理念武装他们的头脑,提高民间艺人的创作活力和创作激情。

三、民间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土壤

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它产生于本土,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本土特色,在农村文化品牌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多样,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统民间文化根源于农业生产,形式丰富多样,这些民间文化形式贴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俗易懂,能够吸引群众的参与热情,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其次,民间传统文化建设需要的经费投入少,可以减轻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压力。莱州现存的大多数民间文化形式如草编、玉雕、剪纸等需要的资金都不多,对开展的场地和器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这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不需要专门的资金投入。民间文化的这些特点使经济不发达地区,也能够以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从而避免因资金原因导致的农村文化建设停滞的局面。

四、鼓励、扶持农村民办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不能只依靠政府唱独角戏,应当动员多方面的力量。民间的戏曲、秧歌、杂技、灯彩、剪纸、草编等民俗表演和民间艺术项目是农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莱州现有的很多民办文化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加强民间文化建设;提供适合农村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可以充分发掘农村的文化市场潜力,使民办文化投资者取得合理的回报,促进民办文化的健康发展。目前,莱州市较成规模的民间文化团体有200余个,对这些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内容,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民办文化团体,宜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从政策上、人才培养上、资金上进行鼓励与扶持,使农村民办文化团体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得以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五、整合农村文化资源,打造农村文化品牌,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化发展

篇14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策略

群众文化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对精神文明有所要求。群众文化的建设需要以乡镇文化为依托,发挥乡镇文化的辐射、示范作用,采用多种群众文化活动方式,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承,人们在物质文明满足的情况下,才会对精神文明有所要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按照惯例政府会在村里安排几场戏,节后便再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冷冷清清,无法满足农民渴望文化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重视,建立文化激励机制,促使文化站由过去的被动送文化,转变为今天的主动送文化,并且培育与本地文化特色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文化站的干部每年都要下村巡演,除此之外,还举办培训班,科学指导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文化活动充斥整个农闲时节。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民间舞蹈的挖掘与编印不仅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充分体现公益性的主导地位。乡镇文化站举行的各种公益活动具有特殊作用,其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人的思想、素质以及意识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中国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提高了,社会也就进步了,那么文化站的公益性主导地位自然也就显示出来了。

二、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农民对于群众文化的需求,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一定可以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同时践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一举两得。以山西祁县为例,当地农民在乡镇文化站的引导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为广大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学习的楷模。其收藏了大量的图书、画册、电影等,将群众的文化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来借书的农民络绎不绝,以前特别爱玩牌、打麻将的农民也经常来这里参加活动,改变了农村文化气象,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民间剧团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其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大约有7000多民间剧团长期活跃在乡村,其对丰富农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业余的文艺团体这种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虽然很好,但是与我国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不相符,只是满足于一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来“种植”文化,例如:赠送图书、输送文艺干部、组建文艺队伍等。以四川省德阳市的杂技团为例,其巡回表演多达2万场,获得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有的甚至出国进行表演,这不但拉动了农村的经济,同时让外国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强大的凝聚力。以前农村地区基本上以村为单位进行交流,有的地方甚至以大队为单位,大家除了本村的事情外,对其他事情好像都漠不关心。但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那就是唱戏,农民三五一伙儿,成群结队纷纷赶来,积极参与其中。除此之外,每次开会之后,村长都会组织村民表演节目,村民踊跃参与表演,这样不仅可以活跃会议气氛,保证村务工作的开展,同时又可以联络村民之间的感情,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发掘人才、打造人才

每个地区的农村文化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很多农民都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当地的特色文化都着独到的见解。农村的“艺术家”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其对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大力挖掘、培养这些优秀的人才,使其活跃于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推动新农村的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应当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整合当地文化,做好“特色文化户”的工作。这种方式激励农民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投身农村文化事业,为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贡献一份力量,实现农村文化整体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差距,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我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需求群众文化的支持,我们希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的同时,发展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农村的经济,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早日实现整体小康。

作者:马晓娟 单位:方正县会发镇人民政府文化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