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海洋经济产业政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TOPSIS法;对策建议
一、产业竞争力研究基础
(一)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产业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比较的内容和比较的范围。产业竞争力比较内容指的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产业竞争力比较范围指的是国家或地区,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分析应突出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比较优势原理和竞争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强调同一国家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关系,而竞争优势强调不同国家同一产业间的比较关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因此,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决定因素是比较优势,而直接作用因素是竞争优势。
1. 钻石理论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由生产要素、需要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遇、政府六个要素共同决定。其中前四项是关键要素,后两项是辅助要素,它们之间彼此互动(如图1)。
(2)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两类。
2. 显示性指标,用以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两个指标。显示性指标可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方法包括四种:一是“贸易专业化系数”(TSC);二是“出口绩效相对系数”;三是“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CMS);四是“显示性比较优指标”(RCA)。
3. 分析性指标,用以解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反映的是竞争力已经得到显示的解释变量或未实现的竞争潜力,可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其中,直接原因指标又可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与生产率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劳动生产率、成本、价格、企业规模等;第二类是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品牌商标、广告费用、分销渠道等;第三类是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售后服务网点和全球质量保证体系等。间接原因指标主要是指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四要素”模型。
二、广州市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分析
(一)海洋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
结合广州市海洋发展情况,利用海洋资源、环境和人口为约束条件,选择四个量化海洋经济主导产业评价的基准指标:产业结构基准、市场竞争基准、效率基准、产业关联基准。
1. 产业结构基准
衡量产业结构基准选取的是经济弹性系数和产业集聚水平,经济弹性系数可以反映出产业的发展和萎缩过程;产业集聚水映的是产业生产的集中程度。
(1)经济弹性系数
产业经济弹性系是指产业的相对变化量与国民经济的相对变化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η为产业经济弹性系数,θi,t为i在t年的产值∑θ,为所有产业在t年的产值。
(2)产业集聚水平
hi=(xj/x)2,(j=1,2,3,4,...,n)
其中:xj表示j行业i的经济活动水平,x为全国范围内该行业的经济活动水平
2. 市场竞争力基准
市场竞争力基准通常采用产业相对规模和产业环比增长速度来衡量,产业相对规模说明了目前产业的增长实力,产业增长速度则能说明产业的成长性。
产业相对规模m=Δy/y,其中:Δy表示该产业的增加值
产业增长速度v=yt/yt-1,其中:yt表示报告期产业增加值,yt-1为上一期产业的增加值
3. 效率基准
效率基准可以由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来表示,劳动生产率反映产业生产的效率,就业弹性系数反映该产业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就业的拉动。
劳动生产率e=xi/li,其中:xi和li分别为i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
就业弹性系数d=r/g,其中:r和g分别为广州市就业人数增长率和海洋生产总值
4. 产业关联基准
对产业关联基准的测度,选取产业对地区经济带动率和产业贡献度。都能反映出海洋各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与贡献作用。关于海洋产业间的关联系数,采用了灰色关联模型测度。
产业对地区经济带动率V=C*R,其中:C是产业贡献率,R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产业贡献度C=M.D,其中:M表示广州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量,D表示广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量。
(二)广州市海洋产业指标测算及结果分析
1. 广州市海洋产业指标测算
在指标测算中,主要使用2010~2013年广州市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各主要产业产值、就业人数。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公式分别对广州市2011、2012年的四个基准进行测算,然后分别对2012年的广州市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和这2年的发展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测算结果(如表1):
2. 结果分析
(1)产业结构基准
从经济弹性系数上看,2012年广州市的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的经济弹性均大于1,说明这些海洋产业发展处于增长阶段,增长速度高于广州市海洋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从变动趋势上看,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船舶业处于增长状态,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处于稳定阶段,而海洋交通运输业处于负增长状态。
广州市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相对于全国来说,海洋化工业为低寡占型产业,其他均为竞争型产业。从发展趋势看,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呈聚集趋势,海洋生物医药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呈分散趋势,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状态。
(2)市场竞争力基准
广州市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相对产业规模不大,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建筑工程低于1%;从发展趋势上看海洋生物医药业呈上升趋势,其余业均成下降趋势。
从产业增长速度上看,海洋生物医药业增速比较大,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增长比较平稳,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3)效率基准
从劳动生产率看,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宏观经济政策有关,其余产业均呈上升趋势,正是科技创新在海洋产业发展的作用体现。
从就业弹性系数上看,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就业弹性系数较大,说明这些产业对劳动吸纳的能力比较强,其他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比较低;从发展趋势上看滨海旅游业有所增长,其余产业均呈下降趋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是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海洋各产业中。
(4)产业关联度基准
海洋医药生物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对广州市地区的带动作用比较大,其他产业带动作用较小甚至呈现负带动;从趋势上看海洋医药生物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呈现增长趋势,海洋工程建筑业呈稳定状态,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呈下降趋势。
海洋医药生物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贡献度比较大,其他产业带动作用较小甚至呈现负带动;从趋势上看广州市海洋产业的贡献度逐渐分散化,说明广州市海洋产业的发展更加全面化,逐步走向多元化。
(三)基于TOPSIS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分别用A、B、C、D表示产业结构基准、市场竞争力基准、效率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用A1、A2表示经济弹性系数和产业集聚水平;B1、B2表示产业相对规模和产业增长速度;C1、C2代表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系数;D1、D2代表产业对地区经济带动率和产业贡献度。采用调查、咨询专家等指标赋权方法得到如下权重(如表2):
将数据正向化和标准化处理:
其中:xi表示标准化值;Xi表示原始值;Xmax、Xmin分别表示原序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表1中数据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TOPSIS进行测算,得出主要海洋产业发展评价得分(如表3、4):
(四)广州市各主要海洋产业竞争力现状
指标体系测算的结果显示,2012年广州市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位居海洋产业发展总得分前三位。说明,这些产业在现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处于快速成长期,对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强大带动力,符合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适合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从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广州市主要海洋产业的得分和排名一直在变化。2011年排名前三的海洋产业有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滨海旅游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得分差距比较大,其他产业发展比较平稳。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质量呈现大幅度的提升、其余产业发展质量正在稳步增长。
(五)关于广州2013年滨海旅游业和港口运输业与计划单列市的比较
1. 滨海旅游业
以表5中可以看出,在计划单列市中国外入境旅游这项中广州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国内旅游人数这项中广州与其他计划单列市并无明显差距,而在国内外旅游人数这项中广州次于大连、青岛和宁波。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广州的滨海旅游业与计划单列市是旗鼓相当的。
2 .港口运输业
从表6中可以看出,广州的港口货物运输量仅次与大连,但是与领先于其他计划单列市优势并不是很明显,而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排在深圳和大连之后与青岛齐平。从一定的层面上看,广州的港口运输业略占优势,但是优势并不突出。
三、提升广州市海洋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对海洋产业的发展引导
海洋开发涉及众多产业部门,包括港口、水产、运输、石化及旅游等,各种产业活动之间有较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冲突,因此,要优化广州市海洋产业结构,需充分考虑海洋开发活动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等,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做好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指引作用,引导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布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二)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临海产业。围绕广州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建设工作,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大海工装备和产品,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规模。突出发展涉海服务业。加快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旅游业、涉海金融、海洋科技教育、海洋文化体育和商务服务业,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和海上观光旅游,同时,实现由夏季观光向四季休闲度假的转化,进一步提高滨海旅游产品层次,拓展产品内涵,提升海洋第三产业的引领和服务作用。稳定提高海洋第一产业。树立品牌渔业、高效渔业和生态渔业发展理念,搞好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创新海洋产业投融资机制
拓宽海洋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扩大海洋产业直接融资规模,依托政府财政资金探索建立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吸收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海洋产业发展,鼓励工商资本、外商投资等进入海洋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涉海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完善金融支撑体系。创新海洋保险种类与产品,提升海洋产业保险补偿能力。创新信贷产品支持涉海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涉海抵押融资方式,推进海域使用权交易平台建设。对海洋第一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给予政策性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和税费优惠措施,完善涉海政策性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保险保障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洋,丰爱平,刘大海,马琳娜.基于聚类分析的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01).
[2]殷克东,王晓玲.中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联合决策测度模型[J].经济研究参考.2010(28).
[3]徐丛春,宋维玲,李双建.基于波士顿矩阵的广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11(02).
[4]李晓光,崔占峰,王少瑾.蓝色经济区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02).
[5]王圣,张燕歌.山东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估体系的构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 (07).
[6]扈丹平.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7]孙林林,李同N,吴涛.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5).
[8]吴姗姗,张凤成,曹可.基于集对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中国沿海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4(11).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stitutional supply of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stitutions construction have been summarized. By learning from the coastal economic zone strategic planning experienc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institutional supply of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inancial taxation, industry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alents and related supporting policies.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制度供给;战略规划
Key words: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institutional supply;strategic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004-03
0 引言
制度供给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导向和催化作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战略规划和优惠政策的制定是为了满足区域发展的制度需求,使得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处于一种均衡状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下简称蓝区)的建立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代表了政府与时俱进的一种制度供给创新。目前,关于蓝区制度供给方面的相关研究,李增刚和兰志红[1]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发展蓝色经济需要制度和技术的双重创新;孟庆武等[2]从财政金融、科技人才和政策支持等三方面构建了促进蓝区发展的社会支撑条件;王佃利和梁帅[3]创新性地提出了网络化治理模式,构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网络应对蓝区的“跨界”问题,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徐加明[4]提出了构建蓝区内部产业统筹发展的制度保障,助力蓝色产业的发展;韩立民和于会娟[5]为较好地应对蓝色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问题,从政策规划引导、公共物品供给、发展软环境的营造及关键技术研发等角度总结了政府在蓝区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1 蓝区制度供给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蓝区自建立以来,在各级政府政策层面上提供了多项制度供给,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蓝区的制度供给历程(表1)发现,其制度供给方面尚存在以下问题:
①缺乏合作联动机制。因行政区划的存在,使得蓝区7市成为几个分散发展的海洋经济区,各地政府各自为政,导致产业同构现象较明显,重复建设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②融资制度不完善。由于社会融资力度不够,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阻碍了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海洋经济领域,融资难度较大。
③海洋立法不足,执法不力。缺乏综合性的法律体系和明确的技术标准来解决出现的各种海洋问题,法律可操作性不强;执行海洋法的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的分工不够明确,导致解决某些海洋问题存在管理冲突和管理空白的问题。
④海洋科技创新和激励制度缺乏。因缺少相关政策激励,现有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程度较低;实用技能型人才较少,科研项目与市场脱节。
⑤缺乏海洋产业引导政策。目前,海洋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尚缺少海洋高端产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基础薄弱,需要加强支持和扶持。
2 我国其他沿海经济区的制度借鉴
近年来,我国沿海各省市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供给,支持其海洋经济的发展,如表2所示。
通过分析我国各沿海经济区的制度供给,发现它们存在多方面的共性:
①总体规划。各经济区均通过出台包含经济区范围、空间布局、区域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产业政策、发展机制等方面的总体规划,为其发展提供依据。
②财税、金融和科技政策。国家均给予各经济区财政扶持、税收优惠或专项补助,并鼓励金融改革。同时,各地方政府会出台金融、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优惠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③土地优惠政策。国家要求各经济区制定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并对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和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项目,给予土地利用方面的支持和政策倾斜。
④产业支持政策。国家鼓励各经济区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要求各经济区注重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确定区域产业定位和产业分工;鼓励各经济区积极发展临港产业,支持海洋优势产业集聚,建立特色产业基地和优势产业园区。
3 蓝区发展制度供给建议
3.1 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支持
①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蓝区作为国家级的发展规划区,国家应加大财政倾斜力度,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研发资金投向蓝区;为区域内符合国家政策的高科技型海洋经济产业争取财政专项补助,大力支持其发展。在地方政府层面上,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国家的批准,引导资金优先支持蓝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金融体制创新,结合地区具体特点开展金融创新的先试先行,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发展新兴金融组织,健全海洋金融体系,健全地方金融服务监管协调机制,完善对金融机构的考核激励体系,加大考核力度。
②实施税收支持政策。
通过实施优惠性税收政策,推动蓝色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对发展鼓励类产业的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国家发展政策的企业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给予一定时期的返还或者减半征收的优惠;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对蓝区的内资企业予以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优惠;对企业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给予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对经济区内部的金融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对其购置或租用的办公用地实施补助补贴。
③强化融资体系建设。
完善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社会融资的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财政为主、银行支持、民间资本注入的格局。构建蓝区的融资体系,在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蓝区的同时鼓励其增加投资,政府可以为银行的支持建设类贷款的新增额提供风险补偿,降低其运营风险,加大其对蓝色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倡蓝色信贷,即围绕蓝色经济开展专项信贷业务,设立蓝色经济发展的专项基金。发挥民间资本和外资的优势,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来源;扩大外商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优化投资环境,给予税收优惠。积极鼓励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大政策的引导和扶持的力度,可以对拟上市的企业实行贴息贷款支持,同时对于为贴息贷款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给予风险补贴;对于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给予前期费用资金垫付支持,从而确保其能够成功上市融资。
3.2 产业及基础项目建设支持政策
①实施产业支持政策。
蓝区建设的重点应突出蓝色产业发展及产业园区的建设,蓝区的优质产业和项目应优先纳入省级发展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除提供资金支持外,还要从税收优惠、贷款贴息及土地利用等方面给予倾斜性政策支持;通过产业园区的构建实现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强对蓝区内部各市的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各市应利用其资源和技术等比较优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产业错位发展,避免产业同构和资源浪费。
②支持区域内部基础项目及港口的建设。
完善交通设施,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垒,为区域内部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及配置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对于重点发展的产业及市政、水利等基础建设项目,可列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争取国家立项项目支持,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港口是连接腹地与海洋、实现海陆一体化的门户,因此港口建设作为蓝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规划引导。推进青岛港依托保税港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努力发展成为北方的航运中心;日照港作为蓝区的另一大港,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实现“区港合一”;加快其他港口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港口群。完善集装箱的物流网络和现代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内部物流的分工与合作,大力推广生态航运。
3.3 科技与人才的政策支持
①加强海洋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高端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可通过解决其户口或者提供居住证、奖励个人所缴纳的工薪收入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来支付其在蓝区购买商品房、汽车或参加专业培训费等具体的优惠措施来吸引国内外人才的流入,构建人才本土化与外来相结合的机制。
②构建政产学研联盟,加强蓝色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
政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将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经济主体联合起来,借助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政府为各参与方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各主体之间的合作,推动联盟的正常运作。
③加大对于科技创新的奖励力度。
设立专项科研奖励经费,鼓励科学及技术的发明创新。对于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给予奖励,提高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3.4 相关配套政策支持
①完善地方政府的协作机制,实行网络化治理。
建立地方政府协作机制,淡化行政边界,加强地方政府协同管理,制定统一的制度框架及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分配各地区的利益;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降低区域间的交易成本,加快各区域间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推动区域内部合作交流。为了更好地应对“跨界”问题,建立专门的海洋经济管理机构实行网络化治理。
②实施环境保护约束机制。
通过构建海洋生态保护机制达到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目的;构建海洋环境保护联动机制,政府牵头、多渠道、多方面地筹集环保资金;制定相关的政策来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限制高污染产业的入驻;实行环保责任制,通过法律、舆论及各方面的监督,共同维持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③完善法律体系。
法律是发展海洋经济、建设蓝区的重要保障,将与蓝色经济相关的产业政策上升为法律,实现产业政策的法制化;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加大对海洋污染的处罚力度;制定细致完善的法律,界定海洋资源公共物品的属性,明确相关的技术标准,提高海洋法律的可操作性,为蓝区的管理及资源开发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增刚,兰志红.实施蓝色经济战略需要制度和技术的双重创新[J].理论学刊,2010(10):40-42.
[2]孟庆武,王萍,孙吉亭.蓝色经济发展的社会支撑条件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86-91.
[3]王佃利,梁帅.跨界问题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3):54-59.
关键词:山东;蓝色经济;发展
蓝色经济,指直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或与海洋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蓝色经济区是以海陆统筹为基础,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先进科技为支撑,蓝色经济和环境生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
随着人类社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沿海国家纷纷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蓝色经济正逐步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2009年4月,总书记在山东省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此为契机,山东省依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加快了蓝色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建成以海洋经济为特色、以海陆统筹为基础、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以海洋优势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临海经济区。
1 战略和功能定位
山东半岛作为蓝色经济区,其战略定位是东北亚环境优美、最适合人居、工作、生活的地方。其功能定位则是以青岛为龙头城市,立足山东半岛沿海城市,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沟通中日韩,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天津滨海新区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联动共赢的环渤海区域发展新格局,成为在我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科技先行、人民生活富裕的沿海示范区,成为东北亚开放度高、高生产力、辐射力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强的核心经济增长极。
2 青岛作为龙头城市的发展基础
在中央、省委、市委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部署下,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框架(2009-2015)》,总结了青岛市蓝色经济建设的现有成果,可将其视为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蓝色经济发展初具规模。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海洋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临港工业区建设也初具规模。
二、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优越。青岛拥有优良天然港湾,生物资源及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区位条件优越。
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青岛港口设施发达、集疏运体系完善、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电力保障能力也进一步提高,海洋信息化平台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四、海洋科技优势明显。市内拥有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海洋科研条件实力雄厚、海洋科技成果显著。
五、海洋管理初步规范化。青岛市就海洋渔业及胶州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条例,海洋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龙头城市的同时,青岛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看,蓝色经济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海洋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从国内看,沿海省市都在大力发展蓝色经济,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从自身看,青岛市蓝色经济结构层次不高、发展要素缺乏有效的配置、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较低、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所以有必要将青岛建成全国蓝色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
3 建设全国蓝色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
首先,体制改革先行。争取国家在青岛市开展科技管理体制、统筹海陆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为其他地区整合利用科技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科学集约用海、解决海洋开发和保护矛盾提供经验和服务。
其次,科技创新先行。(1)选择突破一批海洋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占领科技研发制高点。(2)争取国家在青岛开展海洋新能源技术创新试点。为我国推进海洋新能源产业化提供技术和装备服务。(3)争取国家在青设立全国海洋科研成果交易中心。为我国促进海洋科研成果转让、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提供平台。
再次,产业发展先行。要争取成为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引领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潮流;也要成为国家海洋产业标准化建设先行区,可在海水良种培育、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化工、帆船游艇制造、港口建设等优势产业方面,制定或参与制定标准,为我国相关企业生产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生产标准服务;同时,还要争取国家蓝色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布局青岛,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形成强大支撑。
最后,对外开放先行。一方面要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为我国引进和利用国外海洋智力资源、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在重点科技领域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实施“对欧美全面对接,对日韩提升水平,对港台拓展深化”的引资新战略。
4 具体实施方案
4.1 突出绿色、蓝色理念,做好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科学规划
借鉴国内外尤其是海洋发达国家的临海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水准的,在全国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化特色经济区(代合治和陈秀洁,2003)。另外,科学规划还要突出绿色、蓝色理念,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科学论证,扎实推进,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落地。要积极探索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新路子,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把海洋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四个部分。海洋开发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大体按海岸带、近海、海岛及专属经济区的次序,形成四大海洋经济开发体系。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与国土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作好衔接(刘洪滨,2000)。
4.2 紧跟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发展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要遵循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临海经济区的技术、资金、产业基础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大力提高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结构层次和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由于海洋经济的重大推动作用,要特别强化相关政策,支持发展海洋高科技产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青岛,海洋科技是最重要的城市资源,努力打造海洋科技产业城,经营好这一战略资源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孙云潭,2001)。山东省设立的科技兴海专项是一个创举,为推动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应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韩立民,2004)。
4.3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方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海洋经济区和临海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实施一批重大的项目来支撑和牵动。韩国西海岸的成功开发取决与良好的项目带动。要学习“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经验教训,筛选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优化的好项目。对事关海洋生态与环保的重大项目,要认真进行项目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确保项目建设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王诗成,2000)。
4.4 调整海洋教育体系,培养综合型海洋人才
调整海洋教育内部层次结构,顺应海洋经济的发展需求,合理分布海洋院校和设置海洋专业。培养的海洋人才要向海洋科学型+海洋工程技术型+海洋管理型转变。另外,也要加强海洋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海洋认识,塑造国民的海洋意识,并提供终生化的海洋教育以培养具有强烈海洋管理理念的公民(孙洪和李永祺,2003)。
4.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打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外通达的交通干线。搞好铁路大通道建设,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为重点,加快干线铁路和港口支线、专用铁路建设,加快形成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铁路网。搞好广域航空通道建设,重点抓好济南、青岛、烟台机场建设,提高沿海地区航空运输能力。加快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实现高等级公路与沿海港口和产业集中区直接连接。谋划建设渤海海峡海底隧道工程,从长远考虑,探讨建设中韩海底隧道。加强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支撑能力。完善沿海防潮工程和海上应急救助体系,增强防灾减灾、应对突发性海难和重大海洋污染事件的能力。加快“数字海洋”建设,完善海洋信息服务体系(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2008)。
参考文献
[1]代合治,陈秀洁.山东半岛都市带的特征和发展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3,29(1).
[2]韩立民.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领域选择与实施对策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5:17-22.
[3]刘洪滨. 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战略[J].海岸工程,2000,03:07-14.
[4]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初步构想,2008.5.
[5]孙洪,李永祺.中国海洋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8-0086-02
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经验
11 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具有风险性,产业发展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各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将发展重点转移到实体经济上,希望通过新兴产业发展,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美国政府确定航天、海洋与大气、信息产业、生物及纳米技术等产业为发展重点,在所有的新兴产业中,新能源产业成为重中之重,以便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日本政府则把信息通信、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生物工程、宇宙航空及海洋产业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扶持,并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制定了《能源合理利用法》、《石油替代能源促进法》等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英国政府启动了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可见,政府是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12 制定综合的政策体系支持发展
各国都综合运用立法、财政、金融及产业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强有力的发展引导,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新兴产业在发展的初期,多为缺少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是促使它们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及形式多样的补贴,包括对研发的补贴、对家庭购置新能源设备的补贴及对新能源投资项目的补贴,对开发新能源的行业实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巴西政府把生物能源开发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综合运用金融、法律、经济、科技等多种手段,在每个环节上扎实推进,形成了国家发展战略——科技研发——市场应用的完整链条,促进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09 年,美国先后通过了《复兴与再投资法》、《美国电力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法案》,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减排目标、保障能源的独立和安全、确立产业和技术标准,在研发、基建和新兴产业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全方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13 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很多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应对危机的核心内容,重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研究投入。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后,宣布将科学技术领域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值,并计划投入1200亿美元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提出要对研发税收抵免永久化立法,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等采取税收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俄罗斯政府则在2009年6月宣布将投资2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日本政府制订了指导本国长期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指南的“技术创新25条”并加以实施。欧盟的目标是把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提升至全球领先水平,并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出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强调“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
14 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国际共识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经济复苏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对新能源产业给予高度关注和肯定,并将新能源利用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美国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摆脱金融危机的重要战略手段,不惜投入1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计划用3年时间使美国新能源产量增加1倍,到2012年将新能源发电占总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到10%,2025年这一比例将增至25%。日本经济产业省制订最新计划,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的发电量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德国政府利用调整产业的战略之机,将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的环保技术确定为未来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进一步扩大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澳大利亚公布的新能源立法草案显示,到2020年该国新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将升至20%。韩国将在2030年之前投资1030亿美元用于开发新能源,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从目前的24%提高到11%。印度政府也通过了新的能源安全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可见,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
2 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日本模式”钦州产业结构调整借鉴
一、 钦州产业结构现状
1.产业结构低度化
产业结构低度化主要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升级转化的动态过程处于较低状态。地区产业结构的低度化可以从四个层次理解:第一层次是指三次产业比例构成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即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小;第二层次是指三次产业内部各产业的比例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较低,如第一产业内部高效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比例较低,第二产业内部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比重小,一般加工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内部金融、保险、通讯等现代服务比重小,传统的商业、饮食服务也比重大;第三层次是指从“产业链”来看,处于“产业链”末端高度加工产业比重小,处于“产业链”始端的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如农业结构中深度加工比重小,种植业比重较大,工业结构中原材料及初加工产业比重较大;第四层次是指产品层次,高端产品比重小,低端产品比重大。
2.钦州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现状
钦州市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现状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大,工业与服务业比重小
表1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
表2(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
表3(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
广西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1、2、3看出,中国、广西区、钦州市的产业结构变化特征:农业比重降低,工业与服务业比重上升。但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看,我国产业结构模式是“二、三、一”,其中第二产业占50%左右,第三产业占34%左右,农业占16%,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广西区是“三、二、一”结构,其中第二产业占38%左右,第三产业占40%左右(广西是旅游大省),第一产业占22%左右,处于工业化的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钦州是“一、三、二”结构,其中第二产业占26%左右,第三产业占32%左右,第一产业占42%左右,工业十分落后。
(2)三次产业内部比例水平低
农业以种植业和海产养殖业为主,农业科技含量低,椐广西年鉴2005年资料,2004年钦州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居广西各市的10位,倒数第四位。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过低,“谷贱伤农”(在丰收的年份,农民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产业主要行业有:制糖、制药、水泥、造纸等,以高消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钢铁、汽车、石化等知识密集型与高新技术工业基本处于零的状态。
第三产业以商业、餐饮业为主,金融、保险、通讯、旅游所占比重低。据钦州2004年年鉴,2003年全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3369亿元,餐饮业占6.3703亿元,而金融、保险等行业由于总额小没有单独统计。
(3)“产业链”始端产业所占比重大,末端产业比重小
钦州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钦州湾海水几乎无污染,盛产鱼贝500多种,其中青蟹、大耗、对虾、石斑鱼被誉为 “四大名产”,所产珍珠亦称南珠,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钦州农产品深加工有众多的品牌资源,但因为工业落后,使农业处于低端的生产状态,农产品缺乏深度加工,既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业基础就更加薄弱,目前在钦州港工业园落户的企业,以生产沥青、木薯加工、选矿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钦州产业处于“产业链”始端。
大量的研究表明,合理的产业结构能促进经济增长。要实现钦州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要优化调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后发展的钦州,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经验,其中“日本模式”是落后国家(地区)赶超先进国家(地区)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一个成功模式。 二战后至20C90S,日本以追赶欧美为目标,根据发展阶段准确选择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推动了一轮又一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功地扶持和培育起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群,实施 “重点优先、倾斜发展的”政策干预,改变产业结构选择和转换的自发过程,促进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选择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最短的路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日本模式”。
二、借鉴“日本模式”,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实现钦州经济快速增长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产业结构的调整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国家,有可能经过国家产业政策的保护与培育,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赫希曼也认为,要缩小区域差距,加快落后地区发展,仅仅靠市场机制是行不通的,政府干预必不可少。日本属于“政府主导型协调模式”的国家,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利用经济计划来影响市场,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目标,选择一定时期内重点发展的产业与部门,制定实施的办法,运用包括财政、金融、行政、计划和经济立法等在内的各种手段来推行,从1945年~1990年,日本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期间,政府职能经历了直接干预(1945年~1950年)、间接干预(1950年~1972年)、市场为主,政府宏观调控(1972年~1990年)三个阶段。钦州市政府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初期,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直接干预作用,由市场来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与钦州的实情不一致,在五年,甚至十年内,政府的直接干预都是有必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对产业的直接干预,不是采取绝对的行政办法,也不排斥市场对产业的调节作用。
2.产业政策的制定
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方面。所谓的产业政策,是指“影响该国的产业结构的所有政策”。日本产业政策具有时间性、保护性、重点扶持性、调整性的特点。日本产业政策对钦州启示:战后至50S的日本产业政策是“倾斜生产方式”,不仅推动了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且为混合经济体制打下基础,钦州的现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太低)决定必须倾斜发展工业,以钦州港为依托,重点发展石化工业、电力工业、造纸业、物流业;利用各种保护手段扶持工业的发展:促进投资的“税收倾斜”和“金融倾斜”,鼓励出口的优惠的金融制度、优惠的税制、出口保险制度,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支持政策;日本产业政策随着时间不断调整,经历了从战略性产业政策向补充性产业政策的转移过程,钦州市产业政策也要随着时间不断调整,经历上述过程,由政府直接干预到由市场诱导的过程,最终以市场调整为主。
3.重点扶持工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战后至20C70S日本重点扶持工业的发展,尤其是60S的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工业迅速发展,成就了“日本经济奇迹”。“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策略,钦州的经济落后,主要是工业落后以及产业结构低度化造成的,借鉴“日本模式”,重点发展工业,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对钦州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钦州港的区位优势决定钦州的工业发展必须以钦州港作为依托。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已具雏型,尤其是中国石油广西石化有限公司加工1000万吨/年苏丹原油工程(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83亿元,每年可提供税收30亿元)、印尼金光纸业(总投资500亿)、钦州火电厂(功率350万千瓦)等大型工业在钦州布局,将对钦州工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快速增长起到巨大作用。钦州市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考虑倾斜发展这些大型的工业,而且还要做好土地征用、供水供电、人才引进与培养等辅助工作,采取合资、独资、合作等经营方式,注意利用税收优惠的保护手段。特别以石化项目为契机,发展石化产业链,完善软件与硬件设施,吸引和接纳珠江三角洲、香港、澳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综合工业体系的形成。加强环境保护,停办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
(2)为配合钦州工业的发展,目前钦州要加大力度发展服务于工业的服务业,如交通业、保险业、金融业、电信业、物流业等。整合钦州旅游资源,重点发展如下旅游业:“3S”旅游,以麻兰岛、七十二泾、三娘湾景区为主;山地旅游,以十万大山、六万大山、六峰山、鹰山温泉、五皇岭开发为主;文化旅游,有民族英雄冯子材和黑旗军首领刘永福故居,大芦明清古建筑群等资源。
(3)调整农业结构,重点扶持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中现代高效农业的比重,走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模式。加强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联系,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信息化的含量;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利用热带水果开发百果生态旅游,海洋养殖生态旅游;建立畜牧业发展基地,发展特色畜牧业,灵山重点发展水牛奶产业,浦北重点发展红椎林野生菌产业,钦南区重点发展海产品和海鸭养殖,钦北区退耕还林发展林业;扩大农产品(尤其是热带水果)的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业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加强。
金融危机是对经济基础的挑战,也是重新调整产业结构的契机。
目前以至以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口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地位仍然决定了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低成本和低价格的“比较优势”,从而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然而,在面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恰恰是那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外向型企业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缺乏自主技术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最先尝到了苦头―不期而来的金融危机加剧了产业发展困境,对比较优势和出口导向战略提出了质疑。中国的贸易结构中,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比重较高并且价格弹性小,经济报酬递减的生产要素占据了较大比重。当经济衰退发生时,现实的贸易结构蕴含了对市场风险的较强敏感性。
企业投资系统风险加大
我国企业的投资率本身就偏高,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峰期已过,全球实体经济纷纷显现复苏迹象。各国施行的非常规的短期经济刺激计划继续发挥着作用,金融业流动性回升,信贷政策开始松动,资本市场在调整中上升,民间投资也开始活跃起来,整个经济显现出投资过度的倾向。我国政府4万亿投资和产业振兴规划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回升,带动2008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快速上涨。2010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24%。CPI在2010年也有明显上升势头,通货膨胀预期增强。通货膨胀既推动企业的成本上涨,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质量,形成企业的发展障碍。
在总体投资率偏高的情势下,反观我国企业的技术投资。按照国际可比指标R&D强度(研发经费/销售额)来衡量,进入本世纪之前,此项指标都在0.5%以下,大致为工业化国家的1/6,各企业投资于研发的经费少之又少。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观点,该指标低于1%的企业通常难以生存。资金、机构和人员的缺乏成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及迅速发展的最大制约。由于企业的积累能力不足和投资的短期行为取向,也缺乏相应的风险投资机制,致使投资的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
同时,企业的传统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尤其是高技术含量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形成高额的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技术投资和研发投资的长期性、高收益特性以及贷款形成的固定财务成本扩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新兴的生产要素中,技术、知识和信息等要素需要更大的和更为长久的资金投入。综合分析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企业的投资行为,可以看出,企业的投资取向势必发生变化:在投资期限上,更倾向于长期投资;在生产要素的性质上,更专注于高级新兴要素的投资。同时,与投资取向变化相伴随的,是企业投资的系统风险在加大。
商业银行面临机遇和挑战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激励,工业企业将侧重于新兴产业和自主核心技术的长期投资。企业的这种投资趋势对于商业银行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激励政策,这些特殊时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显著。投资带动了国内消费市场,当货币政策稍有放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上升,流动性随即充裕,信贷资金规模有较为显著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加,相应降低了信贷风险。这些因素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稳定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2010年,非金融企业的贷款结构中,中长期贷款接近短期贷款的2倍,短期贷款的数额基本持平,中长期贷款明显增加,这与银行信贷的期限结构变化具有一致性;大型银行信贷收支统计数据中,中长期贷款约为短期贷款的3倍,并且非金融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几乎全部来源于大型银行。统计数据一方面说明,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需求有逐渐增加趋势;另一方面说明,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期限结构发生变化,中长期贷款占比明显增加。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竞争性和“挤出效应”,国家鼓励企业直接融资的政策在推动资本市场成长和复苏的同时,客观上压缩了间接融资的需求空间。投资、融资体制改革使企业转变为真正的投资、融资主体和风险承担的主体。企业资本来源趋于多元化,既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直接融资,同时也可以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等方式融通资本,优势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存度减弱,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买方市场,商业银行信贷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
另外,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产业政策激励(如“绿色金融”政策)和一些贷款新规(如2010 年上半年银监会颁布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政策约束,客观上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范围有收窄作用。
银企双方的合作与博弈
企业在产业政策和银行信贷政策的指引下,调整经营战略和盈利预期,进而进行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商业银行针对经济形势和企业的经营前景、财务状况做出信用评价、进行贷款决策。企业作为银行最主要的客户,其稳定的财务需求必须依靠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贷款收入是银行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银企关系对银行的业务规模、风险控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两者虽处于不同的产业,但资本链条却将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共生。由于企业与商业银行各自的经营行为均会给对方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两者之间形成了典型的动态博弈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首先是二者地位的平等性,其次是它们之间的紧密性。博弈的结果可能是:第一,落入“企业盈利下降贷款质量下降银行更加惜贷企业财务拮据”的恶性循环,这是唇亡则齿寒、两败俱伤、利润均下降的不利后果,破解这一循环的途径只能是企业自力更生,达到银行信贷的一定条件、具备良好发展前景从而成为银行的目标客户;第二,如果有一方获利而另一方受损,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阻滞为代价,这是损人利己的后果,但这种类似“剪刀差”的局势不可能长期存在,也是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现实所不容许的;第三,如果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相互合作、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则会有共同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共赢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投资行为引致的双方博弈,其中,技术研发投资风险相对较大。
新兴战略产业大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新企业的设立和技术投资亟需大量资金,技术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高级人力资本和先进的物质设备资本,这些都需要企业具有充足的财务资本,从而产生了大规模的融资需求。
政府的支持对高技术产业和风险性投资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但国家政策性贷款仍可能是杯水车薪,仅具有导向意义和象征性。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与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政策和产业政策保持了高度一致性。在国家综合利用税收、利率等经济工具引导投资和信贷的背景下,新兴产业和政策扶持的企业获得了灵活的发展机会,所以,商业银行作为最重要的资本来源部分,也面临巨大的增长机遇。
但我国的经济现实是,许多工业企业原有的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引进,自主高新技术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国内大部分高新技术市场由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长期占据。技术资本的投资数额巨大,回收期长,技术研发成果从资本投入开始直至形成产业化,其间存在重重障碍,转化机制不流畅。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每年我国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的达3万多项,但专利技术实施率仅为10%左右。这种现状表明我国高科技企业面临巨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国家的政策性投资与乘数效应叠加,通胀因素和市场竞争可能使企业的盈利质量降低,从而加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最终导致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信用风险加剧。这种变化除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业务规模、存贷利率等方面产生影响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经济现实显示,部分企业的财务资本投资已逐渐由短期盈利向长期价值转变,原有的物质设备资本寻求更新,部分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新兴的要素资本,尤其是高级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投资在总额中开始加大比重。相应地,企业的财务资本结构中,中长期资本来源占比大幅增加。
企业客户的技术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的投资期限长、经济前景复杂,相应增加了内含的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企业客户的经营战略转向、投资方向和运用效率,对增量贷款投向实行严格的资信审查和风险控制,注重将风险管理和控制前移至审核、评估阶段。其风险管理应与企业客户的风险管理密切结合,与企业的财务投资部门合作,严格审慎地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和风险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先进性进行鉴别,对担保资产的价值进行的深入调查、合理评估,对其融资结构和筹资方式提供方案设计和专业建议,并参与投资方案全过程的风险评估和监控。
商业银行应主动参与企业客户的项目投资预算和风险控制,提供专业、多样化服务,根据风险状况和承受能力,适时调整信用条件和期限结构,加强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掌握企业客户的财务状况、项目效益和资金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应定期派驻风险管理责任人员,会同相关专业人员深入项目现场,对贷款的使用情况做到了如指掌,从而控制和降低未来的市场风险。
银企的共同目标是灵活运用资金,获得盈利。在这一共同利益基础上,对于在风险承受范围内的贷款,银行可执行优惠利率;针对成长性良好的投资项目,在严格执行银监会的信贷制度前提下可以有所放宽并适度浮动;推行不同层次的金融产品,以分别服务于不同信用资质的企业客户和不同风险暴露的投资项目。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阴影的逐渐散去,澳大利亚、以色列、挪威、越南等国纷纷加息,印度、巴西等国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接着又是美国提高贴现率。2009年,我国银行业新增贷款投放9.7万亿元,创下历史天量记录。2010年1月CPI和PPI涨幅继续向上,针对这一宽松的货币环境,以及节节攀升的物价上涨格局,2010年1、2月份,我国央行连续两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比率。为此,人们惊呼“世界性经济刺激政策正在逐渐退出”。
很显然,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为应付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迅猛地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经济刺激政策。比如,4万亿元的中央投资计划,近10万亿元的银行新增贷款,多次出口退税,连续降息,多次调低存款准备金比率,特别时期特别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释放出了历史罕见的庞大流动性。它们不但力促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而且它们也推高了中国房价和股价,过剩的流动性也明显拉升了整体物价水平。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宏观政策必须通过“紧缩”回归,走向危机前的“正轨”。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既有宏观政策回复常态、常规的需要,更有应付不断被强化的通胀预期的需要。为此,我们优先选择了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货币政策工具。
加息VS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率已提高至16.5%,距离自1985年以来的最高记录17.5%只有一步之遥。在存款准备金比率高企的情况下,人民币加息压力在无形中增大,然而加息又会给刚刚复苏的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为此,人们开始猜测,央行下一步选择是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呢,还是选择加息呢?笔者认为,在短期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仍将成为中国央行的首选政策工具。
不过,殊途同归,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与加息一样可以达到“从紧”货币政策之目标,但二者显然有较大政策效果上的差异性。这便是央行货币政策选择的艺术性之所在。
加息,无疑会直接作用于资金需求方,它会直接加大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因此,加息可能会“一刀切”地抑制所有的资金需求者,这叫做“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这对于实施行业性差异的产业政策调控是极为不利的。比方,目前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减排降耗,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的扩张,但我们必须加大节能环保产业及高科技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因此,在宏观面“从紧”的货币政策导向下,如何从微观层面上让银行主动“择优”放贷,并严格控制“产业政策”限制的行业贷款,这是加息政策无法达到的另一种政策效果。然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正好弥补了加息手段的这一政策劣势。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将“紧缩”的难题交给了放贷的金融机构――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拧紧了商业银行的“水龙头”,即从总量上控制了社会信贷总规模。银行在可贷资金规模受限的前提下,它将更加珍惜贷款投放,在放贷对象的选择上,它将更加慎重而谨慎。在信贷总量不变的条件下,银行将会积极主动地优化自身的信贷结构。比如,如何严格限制对不受产业政策欢迎的行业的贷款,优先选择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行业放贷,这将又是银行成功经营的一门艺术。因此,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仅可以紧缩货币供给,收紧社会银根,而且还可以间接地通过银行贷款渠道贯彻产业政策调节经济结构之意图。这是中国央行的智慧,也是货币政策运用的大胆创新与再创造,真可谓一举两得之高招!
众所周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引起货币供应乘数变动。从而影响货币总供给。在西方经典的货币银行学表述中,他们一直公认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政策工具,但他们又同时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作用过猛、震动较大。正是基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极其敏感,因此,各国央行一般不常动用这一政策工具。然而,在中国,相对加息来说,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政策效果更温和、更柔性。只有在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无效的情况下,加息才可能成为必然的选择。
政策建议
事实上,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银行业一直服务于“工业化”扩张的需要,对存贷利差形成直接依赖。这在某种程度上怂恿了银行的信贷扩张,只要贷款放出去,就有利差赚回来。因此,银行经营及绩效考核大多一味追求贷款规模扩张。这种总量型、粗放式经营模式过度偏重规模与增速考核,忽视贷款质量和社会效益,银行放贷冲动往往会进一步恶化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
正因如此,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政策措施,有利于克制银行的贷款扩张冲动,间接迫使银行适度控制信贷规模的过快增长,从而下功夫优化贷款投向,规范贷款使用,强化贷款风险约束,并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及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同时,大力扶持科技创新、节能环保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企业,以及其他领域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性强的行业。
1.制约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旅游产业问题
其一,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结构失衡弱化游客体验水平。当前海南省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存在产业内部各部门间和各旅游产品间的发展比例失调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海南省城郊休闲农业旅游行业缺乏围绕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布局的协调机制,从而导致产业内部部门间和产品结构间的失衡发展态势。区域范围内的城郊休闲农业产品的旅游产品比例失调问题使得城郊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需求不能被充分满足,由此产生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供需失衡问题破坏了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弱化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可以给游客提供的旅游体验服务的能力。其二,农业与旅游娱乐业的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弱化游客消费水平。当前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主要沿着农家乐模式的方向发展,通过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和旅游产业资源的方式来完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体系。虽然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体系可以有效转化部分农业产业资源为旅游产业资源,借助旅游产业渠道来实现农村社会与经济资源的价值。但既有的城郊休闲农业产业资源在向旅游资源转化过程中的效率不高,价值增值空间不大。娱乐旅游活动是旅游活动六要素中可满足游客较高需求层次,具有较强刺激消费能力,可给旅游机构带来较大价值增值空间的活动。但当前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缺乏深度开发休闲农业式娱乐旅游活动的能力,无法提供与城郊休闲农业相关的高品质娱乐旅游服务,从而制约了城郊休闲农业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高效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能力。
2.制约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旅游产品问题
其一,旅游产品组合开发能力匮乏制约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价值的深度开发能力。当前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发展主要以观光旅游产品供给为主,在结合各乡各村特色来开发专项型旅游产品方面缺少新突破,未能深入挖掘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价值潜力。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多为当地乡民,人员素质的整体水平偏低导致当地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视野偏于狭隘,城郊休闲农业产品开发格局狭窄。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结构的低端化主要表现为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缺乏高价值的旅游产品设计能力,以及缺少推广高价值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渠道系统;缺乏休闲农业旅游购物产品的创新型设计能力;缺乏将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互补性的旅游景区和景点链接为一体,向城郊休闲农业游客提供一揽子旅游服务的能力。其二,旅游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制约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价值增值能力。海南地区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田园风光旖旎诱人,且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开发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但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审视之,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服务与产品创新水平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结合区域人文特色来创新旅游产品设计,通常提供简单的农事劳作活动或乡村民俗表演,未能将海南独特的文化韵味渗透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中。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偏重于烘托旅游服务活动的热烈气氛,而忽视将文化韵味注入旅游产品内并渗透到游客心中。区域同质化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供给不仅难以吸引具有较高品味的游客和提升游客回头率,而且降低了竞争对手采取模仿策略的门槛,严重损害景区可持续竞争能力的提升。
3.制约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旅游运营问题
其一,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运营机制粗放。各旅游机构缺乏对海南宏观旅游市场的深刻认知与透彻分析,使得多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采取粗放式经营模式。部分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在缺乏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盲目投资,摒弃地域特色盲目照抄照搬成功开发之模式,由此导致项目建设背离长期利益最优化目标。部分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景点运营建设缺乏旅游功能分区式管理的能力,旅游景区内部功能区建设能力不足,给游客的顺畅旅游活动造成诸多不便。还有部分城郊休闲农业景点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足,相应的农家旅馆、厨房等设施、设备简陋,缺乏消毒、盥洗等基本旅游功能服务,旅游服务从业者亦无证上岗,给游客的旅行安全造成诸多潜在威胁。部分景点经营者的小农意识浓厚,缺乏长期利益谋划考量,从而导致欺客宰客问题频发。其二,投融资能力不足制约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有效运营能力。资金匮乏是制约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开发的首要障碍。而当前乡村居民的资本积累率较低,单纯依靠乡民的自筹资金难以支撑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有效运营。从金融机构角度来分析,部分中小型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属于缺乏诚信和抵押资产担保的,易于发生资金抽逃风险和拖欠债务的高风险型企业,应当在放贷过程中对其施以合理的风险管制措施。故而为规避部分资信水平不足的企业信贷风险,金融机构通常采取限制放贷措施来维护自身金融系统的安全。但由此导致部分亟需发展资金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的资金匮乏,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虽然通过引入担保机构的方式有助于化解部分中小型城郊休闲农业企业的资本风险。但是由于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发育不健全难以给予基层中小型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机构以有力的信贷担保支持。
二、城郊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析
1.优化城郊休闲农业产业政策引导效能
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引导性产业政策的方式来规范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其一,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定位政策。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来制定符合海南省区域经济特色的城郊休闲农业产业政策,并且确保该项城郊休闲农业产业政策可切实反映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过程。考虑到海南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结构失衡性问题,地方政府应按照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规律来设计可以推动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结构顺利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具体而言,海南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力量现状和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选择若干家具有发展潜力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企业作为政府产业扶持的重点企业,通过配套安排相关的投资项目审批和融资信贷审批政策的方式,培养一批有助于提升区域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其二,地方政府应当完善支持城郊休闲农业产业的配套政策体系。地方政府可以运用财税优惠政策的方式来发展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具体可以采取增加对景区乡镇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给予弃工务农型和退耕还林型旅游景区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全款足额发放上级政府给予景区基层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款项,依法减免景区企业和个体商户的应缴税款等措施。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为招商引资项目配套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式来充实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本金,用较少份额的财政资金来撬动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创新城郊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其一,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经营者可以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旅游产品。海南岛四面环海,海洋文化和海洋产品是支撑海南省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核心特色,围绕海洋农产品来设计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郊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产品是值得探索的旅游产品开发新路径。为此,海南城郊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应当避免通过园林化的方式来推进旅游景区的城市化倾向,转而通过努力保持景区原生态的海滨风光和田园韵味,使得游客进入景区后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让游客沉浸在天然野趣中,独享海滨自然风物的恬静和多姿体验,使得游客可以体验到水乡泽国的乡野美景。具体而言,海南休闲农业产品开发可瞄准观光采摘型、观赏购物型、民俗旅游型、综合休闲农场型和农业主题公园型等类型有序展开并依次布局。其二,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运营者应当围绕海洋饮食文化来开发旅游新产品。食文化是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重要内容,品尝景区当地风味餐饮是休闲旅游不可或缺的关键项目。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运营者可充分发挥海南热带作物的绿色、多样等特点,在热带作物园区建立海南风情度假休闲区,突出热带农业特色,吸引城乡游客在园内采摘热带你水果,让游客在休闲中体味热带自然之韵味。再者,将海洋餐饮文化引入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活动中,在对海鲜产品进行颇具海南地方特色的烹饪加工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并引进其它菜系的烹饪技术,形成对特定人群的餐饮文化吸引力。
3.革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运营模式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31-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0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资源的减少,世界各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海洋理论、海洋战略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对海南而言,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巨大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但是,与广东、山东、江浙一带相比,海南海洋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够强,缺乏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在建设、开发和研究探索上还有很大差距,海洋文化研究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一、海洋文化的定义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1]海洋文化的内涵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物质存在与物质生产;二是精神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意识形态;三是社会层面,一切因时因地制宜的社会典章制度、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四是行为层面,一切受海洋大环境制约与影响的生产活动与行为方式。在这个概念中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海洋文化的划分并不是以地域作为划分的标准,并不是所有海滨城市的文化都是海洋文化,只有源于海洋的文化才能归属海洋文化的序列。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及其与海洋产业的关系
作为一个海洋大省,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海南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色。海南应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经济,形成南海蓝色经济区。
1.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以文化产业的概念为参照,“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其本质就在于海洋文化的产业化[2]。这个概念具有以下几层含义:从性质上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生产和提供海洋文化产品、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从产业过程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按照产业化的方式和手段经营文化,并将海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纳入到产业运行的轨道中;就其产业功能而言,海洋文化产业以满足消费者及市场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的功能。可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大要素构成,其中海洋文化是基础性要素,它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产业化是结构性要素,它决定了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构成。
2.海洋文化产业的分类。海洋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根据产业的内容和性质,按照行业分类法,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产业类别: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对其它的海洋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而且还能推动饮食、商业、交通、住宿业等相关配套部门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因此在整个海洋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海洋节庆会展业:海洋节庆会展业包括海洋文化节庆业和海洋文化会展业,是以海洋文化产业为主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展销以及会议等,提升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获得更为优质和广泛的资源。它具有高收益、无污染以及对相关产业的极强带动力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海洋节庆会展业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和运作模式。在我国海洋节庆会展示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因其经济效益高和经济拉动作用大而备受关注,成为海洋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与海洋休闲活动相结合的产业类型,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疗养、度假、娱乐的愉悦享受,也可以使消费者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将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展到无限的海面上,带给消费者以更为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这也是海洋体闲体育产业特有的魅力。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因其自然、健康、时尚的特征成为热门产业,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海洋文艺产业:海洋文艺是长期与海为伴,从事海洋生产和实践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海洋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海洋艺术产业就是将海洋艺术进行产业化的运作,生产出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海洋艺术产品。
也有学者采取集群列举法,将海洋文化产业细分为以下类别:涉海休闲渔业:观光渔业、体验渔业、观赏性专门养殖;涉海休闲体育业:水上项目、水下项目、沙滩项目;涉海庆典会展业:海洋文化节、珍珠文化节、博览会、旅游文化节、开渔节等;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饮食起居、服饰、传统节日、婚俗、信仰的产业化开发;涉海工艺品业:珊瑚、贝类、珍珠工艺品;涉海对策研究与新闻业:广播电视、书报刊、网络、咨询服务;涉海艺术业: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3]。
3.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产业的关系。如前所述,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人类在与海洋的互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了无形的语言、习俗、信仰、艺术等精神财富,也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物质财富。海洋产业是一切与海洋相关的经济活动,所以单从两者与海洋的依存关系,就足以说明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海洋产业的开发,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可以对海洋文化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给海洋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也会提高海洋产业的发展能力。尤其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海洋产业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将会带来海洋产业经济的增长,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也是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
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必须深度挖掘、利用好自然资源,与其他海洋文化产业大省相比,海南有具有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海南共有海岛(含礁和沙洲)280个。所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南北纵跨1800多公里,东西横跨1000公里,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2/3。海南岛海岸线总长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68个,海洋渔场面积16434公顷,海洋水产品在800种以上。在海南岛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缓缓延伸;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海南的近海和外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其中,主要经济虾类17种,鱼类资源1064种,有经济价值的约40多种,约占全国150多种的26.7%。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南岛东部、南部大陆架80~200米水深的外海渔场以及西、中、南沙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资源可捕量约200万吨,目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开发潜力巨大。南海诸岛岛礁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诸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另外,南海诸岛岛礁上美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更是开发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
四、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路径探讨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海南省“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在经济结构中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把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海南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极,争取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大力建设本土海洋文化,挖掘和利用好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1.建立和完善海洋文化产业专项政策体系。政府要加强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扶持与引导。首先,要围绕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经济,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海南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以海湾优势为依托,开发建设一批国际大型旅游区,发展休闲度假业、邮轮游艇产业。以海口、三亚等滨海城市为依托,培育发展海洋旅游、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贸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其次,在产业政策上加强支持力度,完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产业政策。还应对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与规划给予科学的指导与监管,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宣传方面的投入。
2.推进海洋文化产业融资多元化。要提升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充分利用遍及五大洲的友好城市和侨务资源,加强与国内外海洋城市、海港城市的借鉴与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合作,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合作与开发。鼓励和支持民资、外资的进入,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解决好海洋文化产业建设的融资问题。可采取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样既可以解决产业建设融资难的瓶颈,又可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激发全社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热情,提高项目开发建设效率。对于外资的进入,可以同时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设备设施和知名品牌影响力。政府应主动引导和争取,通过产业博览会、网上推广平台、成立专项开发小组等形式,积极寻求民资、外资合作者。
3.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目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尽快策划并启动一批世界级海洋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一是将海洋文化融入滨海旅游文化产业,深度研究开发海洋旅游,积极策划、设计、包装和推出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旅游新产品,如海洋休闲渔业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热带海岛生态旅游、海洋体育竞技旅游、海洋夜生活旅游、温泉康乐度假旅游、高尔夫休闲旅游等;发展会展、邮轮游船、水上运动、文化艺术、海洋科普生态、海洋康疗保健等专项旅游,带动旅游业全面发展。二是发展游艇经济,将海南打造成中国游艇天堂。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强与国际游艇行业的合作,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发游艇旅游项目,兴建国际一流的游艇俱乐部,打造环海南岛的游艇经济圈。”[4]三是利用滨海城市海洋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的优势,策划并建设世界级热带海洋文化主题公园重大项目,不断提升热带海洋旅游文化竞争力。
4.从战略高度培育和树立海洋文化意识。应充分认识海洋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未来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引导公众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海洋价值观。要重新审视和科学论证海洋文化资源的巨大价值,将海洋文化建设作为海南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海洋文化新地标,切实增强海洋文化的发展活力。大力宣传普及海洋基础知识,提高全体市民的海洋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良好文化氛围。依托涉海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利用海洋文化座谈会、海洋文化论坛、海洋文化节等机会,深入研究、挖掘和宣传海南海洋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海洋文化研究氛围,将海南打造为全国海洋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和窗口。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开城.广东海洋文化产业[M].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一、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86.1亿元,增长17.9%,其中:第一完成增加值18.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4亿元,分别增长5%、20.3%和23.3%,完成地方财政收进4.6亿元,增长26.1%,税收收进占地方财政收进的比重达到73.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着。粮食生产能力逐步进步,夏粮总产达1.1亿公斤,与往年相比,增产1055万公斤。果业生产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上半年实施平衡配方施肥果园达到16万亩,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顺利推进,上半年新发展各类畜禽饲养场82个,磊磊乳品成为伊利团体最大的奶粉合作伙伴;鼎立种鸡成为目前胶东半岛最大的蛋种鸡苗供给商。生猪生产恢复较快,上半年存栏生猪达到33.4万头,出栏生猪33.3万头,其他蛋类、奶类也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产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和效益同步进步。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产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6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产业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26.9%;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9%。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增长36.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产业产值的比重可达13.6%。企业技改和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组织方圆、富尔达、东源风电3家企业提报全省重大产业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组织黄海水产、海富生物2家企业上报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材料。服务业迅猛发展,对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同比进步1.3个百分点,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不断进步。旅游业总量不断膨胀,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增长31%,全市旅游总收进5.2亿元,增长33%。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针织毛衫原辅料暨机械设备展销会、第三届中国*沙雕艺术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樱桃节等会展节庆。物流业蓬勃发展,依托临港、核电等产业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了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转基地。上半年,交通货运周转量达到36227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持续攀升,*港货物吞吐量22万吨,同比增长80%。餐饮业档次和品味进一步提升。在重点引导海景、海怡和观海等餐饮龙头改善服务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京海酒店、海福莱大酒店、海洲湾生活广场、荷兰街等新区高档酒店和特色餐饮群项目建设进度。
二、全力以赴抓好全市重大工程的立项工作。
围绕市里确定的重大工程以及需省级以上立项的重点项目,我局靠上往做工作,努力保证了各类项目顺利审批和立项工作。
一是亚沙会场馆立项工作。年初,我局安排人专人到*市发改委学习了全运会运作方式,并向市政府提出了立项投资等方面的建议,目前,已请*工程咨询院编制完成了《第三届亚洲*运动会比赛项目区和亚运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是*滨海路(*段)立项核准工作。年初,经我局与*和省发改委沟通汇报得知,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审批权限在国家发改委,需经历批复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三个阶段,为加快工程立项审批进度,我局牵头协调相关部分做了大量细致的预备汇报工作,取得了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国家发改委同意将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立项。3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破例对我市滨海路项目组织了专家评审,5月初我市项目审批所需资料即全部上报至省发改委,6月份又协调青岛方已经为我市出具了支持性文件,不仅为全市节省了大量的审批用度,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在省内创下了同类工程审批速度之最,7月10日,*滨海公路(*段)正式通过省发改委核准。
三是抓好新建重大项目的省级以上立项。对全市新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并超前参与,与业主一起研究政策,积极为其预备审批材料、提供政策信息、提出公道化建议,最大限度地争取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予以灵活变通,满足企业需要,并争取年内取得实际性进展。
二、创造性地抓好全市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一是着眼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努力加快全市“一片两带”规划工作进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一片两带”产业发展的定位,我局积极组织相关专业职员,对全市各镇区(街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具体摸底,在把握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又邀请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及*市发改委长规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工作,目前初稿已形成,预计7月份可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针对重点经济工作,积极抓好了全市海洋经济规划工作。组织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30余人次来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完成了《海洋经济规划》初步方案,待初稿修订完成后,即可进行专家评审并定稿。
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做好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工作。按照上级相关部分要求,对编制全省《黄金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泥行业循环经济利用余热发电规划》以及《*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四是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的意见的基础上,编订、印发了《20*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鼓励服务业膨胀发展、培植服务业骨干企业、关心服务业从业职员的良好环境。我局组织职员制定了《*年*市服务业发展意见》,《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科学的统计、调度机制,目前,正根据《意见》要求,对全市物流业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发展意见。
三、高标准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工作
一是积极抓好*市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市级重点项目关系到*市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目前,我市共有*核电、滨海路、核电设备制造和隆和通生物科技4个项目列进了*市重点项目调度,上半年均达到或超过了*市考核要求。随着维蒙特钢结构、海霸能源电动车、金海螺贸易广场、来福士海洋工程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将争取更多地项目挤进*市重点项目盘子,列进*市重点项目调度。
二是全力抓好*市内重点项目开复工及招商情况的日常调度。局内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副科级单位,对列进全市“双重点”的57个加工制造业项目和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实行了周调度制度,认真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题目,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相关责任部分加快工程进度,为市领导决策当好了顾问。
三是多渠道抓好全市重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信贷资金等项服务工作。为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市发改局灵活把握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为保证全市重点企业公道运用当前政策杠杆、节省活动资金,我局安排了各科室职员主动深进重点企业,先后向比艾奇电子、明玮包装、华源公司等8家企业先容了当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为今后企业向上进行政策性资金争取打下了坚持的基础。目前,已为核电设备制造办理了采购进口设备免税金额130余万欧元;为*美丰机械办理了采购国产设备退抵税金额100余万美元;积极争取将隆和通生物化工列进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向省、市各级金融机构推介我市重点企业23家,拟申请银行贷款19.87亿元,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项目信贷资金需求。
四、多渠道抓好上级政策和资金争取工作
1、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密切配合*市合作办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重点发展领域,围绕核电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多个方面,先后组织方圆团体、华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了*-温州投资贸易洽商会和宁波产业招商推介会,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包装推介,搭建引资平台,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注重加强与上级部分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注重深进基层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镇区街道和相关企业,围绕我市上风产业提报项目,坚持做到了筛选编制一批、上报储备一批、争取到位一批。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已到位国债资金80万元;“里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南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淮委评审,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列进明年计划。另外,正着手争取看管所建设、乡镇卫生改造等各类社会事业类项目,力争年内列进省级计划盘子。
3、争取了证券公司在我市设立营业部。为进一步拓展全市证券业务范围,我局在市发改委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先后与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接触和商谈,目前确定由齐鲁证券公司来海投资设立证券营业部,6月15日经齐鲁证券公司董事会正式通过并下发文件,同意在我市设立证券营业部。
4、积极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我局先后组织方圆团体、富尔达团体、黄海水产、通源科
技等公司参加了*市企业上市融资现场会议,并积极做好省证监局工作,帮助他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能够在创业板上市。
5、认真抓好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狠抓调查研究,围绕全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经济等深进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等调研,制定了一片两带、海洋经济、服务业等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市领导当好了顾问。
今后,发改部分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地估计困难和挑战。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题目和亟待改进之处: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全市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工作。受土地、信贷等政策制约,我市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上均出现数目不足、质量不高等题目,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后的项目建设;
二是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工作亟需加强。*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我市争请项目数目较往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深进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不够,提出和包装项目的能力不高,对上级政策信息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亚沙会的资金争取方面,还需上级部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扶持。
三是深进基层调研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乡镇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没有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分析题目抓不准重点,挖掘深层次题目的能力更是远远不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克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和题目,充分发挥各个层面工作职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围绕我局承担的*市考核项目,集中1-2个月的时间,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题目,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年终考核奖分、不扣分,力争年内各项工作考核进进*市前三位。
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立项工作。跨海大桥立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在重点抓好亚沙会场馆立项的同时,加快筛选出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工程、大项目,积极与上级部分沟通、把握政策,主动与项目单位对接、提前参与,确保在全市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上不出纰漏,进而做出成绩。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政府引导投资方向,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金融、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录(2005年本)》实施5年来,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制造业竞争能力明显提升,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服务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扩大,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国都在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目录(2005年本)》中相当数量的条目已不适应发展要求,因此,修订《目录(2005年本)》既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好“十二五”《规划纲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坚持结构调整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坚持控制总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
一、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86.1亿元,增长17.9%,其中:第一完成增加值18.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4亿元,分别增长5%、20.3%和23.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26.1%,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3.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夏粮总产达1.1亿公斤,与去年相比,增产1055万公斤。果业生产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上半年实施平衡配方施肥果园达到16万亩,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顺利推进,上半年新发展各类畜禽饲养场82个,磊磊乳品成为伊利集团最大的奶粉合作伙伴;鼎立种鸡成为目前胶东半岛最大的蛋种鸡苗供应商。生猪生产恢复较快,上半年存栏生猪达到33.4万头,出栏生猪33.3万头,其他蛋类、奶类也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6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26.9%;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9%。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增长36.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可达13.6%。企业技改和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组织方圆、富尔达、东源风电3家企业提报全省重大产业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组织黄海水产、海富生物2家企业上报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材料。服务业迅猛发展,对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不断提高。旅游业总量不断膨胀,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增长31%,全市旅游总收入5.2亿元,增长33%。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针织毛衫原辅料暨机械设备展销会、第三届中国*沙雕艺术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樱桃节等会展节庆。物流业蓬勃发展,依托临港、核电等产业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了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转基地。上半年,交通货运周转量达到36227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持续攀升,*港货物吞吐量22万吨,同比增长80%。餐饮业档次和品味进一步提升。在重点引导海景、海怡和观海等餐饮龙头改善服务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京海酒店、海福莱大酒店、海洲湾生活广场、荷兰街等新区高档酒店和特色餐饮群项目建设进度。
二、全力以赴抓好全市重大工程的立项工作。
围绕市里确定的重大工程以及需省级以上立项的重点项目,我局靠上去做工作,努力保证了各类项目顺利审批和立项工作。
一是亚沙会场馆立项工作。年初,我局安排人专人到*市发改委学习了全运会运作方式,并向市政府提出了立项投资等方面的建议,目前,已请*工程咨询院编制完成了《第三届亚洲*运动会比赛项目区和亚运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是*滨海路(*段)立项核准工作。年初,经我局与*和省发改委沟通汇报得知,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审批权限在国家发改委,需经历批复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三个阶段,为加快工程立项审批进度,我局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汇报工作,取得了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国家发改委同意将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立项。3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破例对我市滨海路项目组织了专家评审,5月初我市项目审批所需资料即全部上报至省发改委,6月份又协调青岛方已经为我市出具了支持性文件,不仅为全市节省了大量的审批费用,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在省内创下了同类工程审批速度之最,7月10日,*滨海公路(*段)正式通过省发改委核准。
三是抓好新建重大项目的省级以上立项。对全市新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并超前介入,与业主一起研究政策,积极为其准备审批材料、提供政策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地争取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予以灵活变通,满足企业需要,并争取年内取得实际性进展。
二、创造性地抓好全市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一是着眼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努力加快全市“一片两带”规划工作进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一片两带”产业发展的定位,我局积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全市各镇区(街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在掌握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又邀请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及*市发改委长规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工作,目前初稿已形成,预计7月份可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针对重点经济工作,积极抓好了全市海洋经济规划工作。组织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30余人次来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完成了《海洋经济规划》初步方案,待初稿修订完成后,即可进行专家评审并定稿。
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做好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工作。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对编制全省《黄金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泥行业循环经济利用余热发电规划》以及《*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四是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的意见的基础上,编订、印发了《20*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鼓励服务业膨胀发展、培植服务业骨干企业、关心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良好环境。我局组织人员制定了《*年*市服务业发展意见》,《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科学的统计、调度机制,目前,正根据《意见》要求,对全市物流业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发展意见。
三、高标准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工作
一是积极抓好*市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市级重点项目关系到*市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目前,我市共有*核电、滨海路、核电设备制造和隆和通生物科技4个项目列入了*市重点项目调度,上半年均达到或超过了*市考核要求。随着维蒙特钢结构、海霸能源电动车、金海螺商业广场、来福士海洋工程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将争取更多地项目挤进*市重点项目盘子,列入*市重点项目调度。
二是全力抓好*市内重点项目开复工及招商情况的日常调度。局内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副科级单位,对列入全市“双重点”的57个加工制造业项目和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实行了周调度制度,认真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加快工程进度,为市领导决策当好了参谋。
三是多渠道抓好全市重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信贷资金等项服务工作。为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市发改局灵活把握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为保证全市重点企业合理运用当前政策杠杆、节省流动资金,我局安排了各科室人员主动深入重点企业,先后向比艾奇电子、明玮包装、华源公司等8家企业介绍了当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为今后企业向上进行政策性资金争取打下了坚持的基础。目前,已为核电设备制造办理了采购进口设备免税金额130余万欧元;为*美丰机械办理了采购国产设备退抵税金额100余万美元;积极争取将隆和通生物化工列入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向省、市各级金融机构推介我市重点企业23家,拟申请银行贷款19.87亿元,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项目信贷资金需求。
四、多渠道抓好上级政策和资金争取工作
1、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密切配合*市合作办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重点发展领域,围绕核电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多个方面,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华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了*-温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宁波产业招商推介会,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包装推介,搭建引资平台,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注重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注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镇区街道和相关企业,围绕我市优势产业提报项目,坚持做到了筛选编制一批、上报储备一批、争取到位一批。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已到位国债资金80万元;“里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南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淮委评审,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列入明年计划。另外,正着手争取看守所建设、乡镇卫生改造等各类社会事业类项目,力争年内列入省级计划盘子。
3、争取了证券公司在我市设立营业部。为进一步拓展全市证券业务范围,我局在市发改委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先后与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接触和商谈,目前确定由齐鲁证券公司来海投资设立证券营业部,6月15日经齐鲁证券公司董事会正式通过并下发文件,同意在我市设立证券营业部。
4、积极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我局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富尔达集团、黄海水产、通源科技等公司参加了*市企业上市融资现场会议,并积极做好省证监局工作,帮助他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能够在创业板上市。
5、认真抓好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狠抓调查研究,围绕全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经济等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等调研,制定了一片两带、海洋经济、服务业等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市领导当好了参谋。
今后,发改部门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地估计困难和挑战。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改进之处: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全市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工作。受土地、信贷等政策制约,我市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上均出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后的项目建设;
二是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工作亟需加强。*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我市争请项目数量较往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不够,提出和包装项目的能力不高,对上级政策信息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亚沙会的资金争取方面,还需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扶持。
三是深入基层调研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乡镇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没有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分析问题抓不准重点,挖掘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更是远远不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克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各个层面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围绕我局承担的*市考核项目,集中1-2个月的时间,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年终考核奖分、不扣分,力争年内各项工作考核进入*市前三位。
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立项工作。跨海大桥立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在重点抓好亚沙会场馆立项的同时,加快筛选出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工程、大项目,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掌握政策,主动与项目单位对接、提前介入,确保在全市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上不出纰漏,进而做出成绩。
一、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86.1亿元,增长17.9%,其中:第一完成增加值18.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4亿元,分别增长5%、20.3%和23.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26.1%,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3.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夏粮总产达1.1亿公斤,与去年相比,增产1055万公斤。果业生产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上半年实施平衡配方施肥果园达到16万亩,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顺利推进,上半年新发展各类畜禽饲养场82个,磊磊乳品成为伊利集团最大的奶粉合作伙伴;鼎立种鸡成为目前胶东半岛最大的蛋种鸡苗供应商。生猪生产恢复较快,上半年存栏生猪达到33.4万头,出栏生猪33.3万头,其他蛋类、奶类也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6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26.9%;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9%。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增长36.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可达13.6%。企业技改和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组织方圆、富尔达、东源风电3家企业提报全省重大产业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组织黄海水产、海富生物2家企业上报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材料。服务业迅猛发展,对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不断提高。旅游业总量不断膨胀,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增长31%,全市旅游总收入5.2亿元,增长33%。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xx针织毛衫原辅料暨机械设备展销会、第三届中国xx沙雕艺术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樱桃节等会展节庆。物流业蓬勃发展,依托临港、核电等产业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了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转基地。上半年,交通货运周转量达到36227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持续攀升,xx港货物吞吐量22万吨,同比增长80%。餐饮业档次和品味进一步提升。在重点引导海景、海怡和观海等餐饮龙头改善服务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京海酒店、海福莱大酒店、海洲湾生活广场、荷兰街等新区高档酒店和特色餐饮群项目建设进度。
二、全力以赴抓好全市重大工程的立项工作。
围绕市里确定的重大工程以及需省级以上立项的重点项目,我局靠上去做工作,努力保证了各类项目顺利审批和立项工作。
一是亚沙会场馆立项工作。年初,我局安排人专人到xx市发改委学习了全运会运作方式,并向市政府提出了立项投资等方面的建议,目前,已请xx工程咨询院编制完成了《第三届亚洲xx运动会比赛项目区和亚运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是xx滨海路(xx段)立项核准工作。年初,经我局与xx和省发改委沟通汇报得知,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审批权限在国家发改委,需经历批复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三个阶段,为加快工程立项审批进度,我局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汇报工作,取得了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国家发改委同意将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立项。3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破例对我市滨海路项目组织了专家评审,5月初我市项目审批所需资料即全部上报至省发改委,6月份又协调青岛方已经为我市出具了支持性文件,不仅为全市节省了大量的审批费用,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在省内创下了同类工程审批速度之最,7月10日,xx滨海公路(xx段)正式通过省发改委核准。
三是抓好新建重大项目的省级以上立项。对全市新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并超前介入,与业主一起研究政策,积极为其准备审批材料、提供政策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地争取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予以灵活变通,满足企业需要,并争取年内取得实际性进展。
二、创造性地抓好全市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一是着眼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努力加快全市“一片两带”规划工作进程。按照xx市委、市政府关于对“一片两带”产业发展的定位,我局积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全市各镇区(街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在掌握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又邀请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及xx市发改委长规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工作,目前初稿已形成,预计7月份可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针对重点经济工作,积极抓好了全市海洋经济规划工作。组织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30余人次来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完成了《海洋经济规划》初步方案,待初稿修订完成后,即可进行专家评审并定稿。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做好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工作。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对编制全省《黄金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泥行业循环经济利用余热发电规划》以及《xx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四是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的意见的基础上,编订、印发了《2008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鼓励服务业膨胀发展、培植服务业骨干企业、关心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良好环境。我局组织人员制定了《08年xx市服务业发展意见》,《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科学的统计、调度机制,目前,正根据《意见》要求,对全市物流业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发展意见。
三、高标准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工作
一是积极抓好xx市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xx市级重点项目关系到xx市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目前,我市共有xx核电、滨海路、核电设备制造和隆和通生物科技4个项目列入了xx市重点项目调度,上半年均达到或超过了xx市考核要求。随着维蒙特钢结构、海霸能源电动车、金海螺商业广场、来福士海洋工程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将争取更多地项目挤进xx市重点项目盘子,列入xx市重点项目调度。
二是全力抓好xx市内重点项目开复工及招商情况的日常调度。局内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副科级单位,对列入全市“双重点”的57个加工制造业项目和投资过XX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实行了周调度制度,认真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加快工程进度,为市领导决策当好了参谋。
三是多渠道抓好全市重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信贷资金等项服务工作。为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市发改局灵活把握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为保证全市重点企业合理运用当前政策杠杆、节省流动资金,我局安排了各科室人员主动深入重点企业,先后向比艾奇电子、明玮包装、华源公司等8家企业介绍了当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为今后企业向上进行政策性资金争取打下了坚持的基础。目前,已为核电设备制造办理了采购进口设备免税金额130余万欧元;为xx美丰机械办理了采购国产设备退抵税金额100余万美元;积极争取将隆和通生物化工列入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向省、市各级金融机构推介我市重点企业23家,拟申请银行贷款19.87亿元,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项目信贷资金需求。
四、多渠道抓好上级政策和资金争取工作
1、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密切配合xx市合作办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xx市重点发展领域,围绕核电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多个方面,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华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了xx-温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宁波产业招商推介会,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包装推介,搭建引资平台,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注重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注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镇区街道和相关企业,围绕我市优势产业提报项目,坚持做到了筛选编制一批、上报储备一批、争取到位一批。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已到位国债资金80万元;“里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南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淮委评审,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列入明年计划。另外,正着手争取看守所建设、乡镇卫生改造等各类社会事业类项目,力争年内列入省级计划盘子。
3、争取了证券公司在我市设立营业部。为进一步拓展全市证券业务范围,我局在市发改委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先后与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接触和商谈,目前确定由齐鲁证券公司来海投资设立证券营业部,6月15日经齐鲁证券公司董事会正式通过并下发文件,同意在我市设立证券营业部。
4、积极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我局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富尔达集团、黄海水产、通源科技等公司参加了xx市企业上市融资现场会议,并积极做好省证监局工作,帮助他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能够在创业板上市。
5、认真抓好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狠抓调查研究,围绕全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经济等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等调研,制定了一片两带、海洋经济、服务业等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市领导当好了参谋。
今后,发改部门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地估计困难和挑战。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改进之处: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全市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工作。受土地、信贷等政策制约,我市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上均出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后的项目建设;
二是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工作亟需加强。08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我市争请项目数量较往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不够,提出和包装项目的能力不高,对上级政策信息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亚沙会的资金争取方面,还需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扶持。
三是深入基层调研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乡镇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没有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分析问题抓不准重点,挖掘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更是远远不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克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各个层面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围绕我局承担的xx市考核项目,集中1-2个月的时间,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年终考核奖分、不扣分,力争年内各项工作考核进入xx市前三位。
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立项工作。跨海大桥立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在重点抓好亚沙会场馆立项的同时,加快筛选出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工程、大项目,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掌握政策,主动与项目单位对接、提前介入,确保在全市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上不出纰漏,进而做出成绩。新晨
一、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86.1亿元,增长17.9%,其中:第一完成增加值18.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4亿元,分别增长5%、20.3%和23.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增长26.1%,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3.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夏粮总产达1.1亿公斤,与去年相比,增产1055万公斤。果业生产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上半年实施平衡配方施肥果园达到16万亩,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顺利推进,上半年新发展各类畜禽饲养场82个,磊磊乳品成为伊利集团最大的奶粉合作伙伴;鼎立种鸡成为目前胶东半岛最大的蛋种鸡苗供应商。生猪生产恢复较快,上半年存栏生猪达到33.4万头,出栏生猪33.3万头,其他蛋类、奶类也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6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26.9%;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9%。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增长36.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可达13.6%。企业技改和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组织方圆、富尔达、东源风电3家企业提报全省重大产业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组织黄海水产、海富生物2家企业上报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材料。服务业迅猛发展,对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不断提高。旅游业总量不断膨胀,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增长31%,全市旅游总收入5.2亿元,增长33%。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针织毛衫原辅料暨机械设备展销会、第三届中国*沙雕艺术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樱桃节等会展节庆。物流业蓬勃发展,依托临港、核电等产业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了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转基地。上半年,交通货运周转量达到36227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持续攀升,*港货物吞吐量22万吨,同比增长80%。餐饮业档次和品味进一步提升。在重点引导海景、海怡和观海等餐饮龙头改善服务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京海酒店、海福莱大酒店、海洲湾生活广场、荷兰街等新区高档酒店和特色餐饮群项目建设进度。
二、全力以赴抓好全市重大工程的立项工作。
围绕市里确定的重大工程以及需省级以上立项的重点项目,我局靠上去做工作,努力保证了各类项目顺利审批和立项工作。
一是亚沙会场馆立项工作。年初,我局安排人专人到*市发改委学习了全运会运作方式,并向市政府提出了立项投资等方面的建议,目前,已请*工程咨询院编制完成了《第三届亚洲*运动会比赛项目区和亚运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是*滨海路(*段)立项核准工作。年初,经我局与*和省发改委沟通汇报得知,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审批权限在国家发改委,需经历批复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三个阶段,为加快工程立项审批进度,我局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汇报工作,取得了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国家发改委同意将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立项。3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破例对我市滨海路项目组织了专家评审,5月初我市项目审批所需资料即全部上报至省发改委,6月份又协调青岛方已经为我市出具了支持性文件,不仅为全市节省了大量的审批费用,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在省内创下了同类工程审批速度之最,7月10日,*滨海公路(*段)正式通过省发改委核准。
三是抓好新建重大项目的省级以上立项。对全市新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并超前介入,与业主一起研究政策,积极为其准备审批材料、提供政策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地争取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予以灵活变通,满足企业需要,并争取年内取得实际性进展。
二、创造性地抓好全市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一是着眼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努力加快全市“一片两带”规划工作进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一片两带”产业发展的定位,我局积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全市各镇区(街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在掌握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又邀请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及*市发改委长规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工作,目前初稿已形成,预计7月份可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针对重点经济工作,积极抓好了全市海洋经济规划工作。组织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30余人次来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完成了《海洋经济规划》初步方案,待初稿修订完成后,即可进行专家评审并定稿。
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做好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工作。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对编制全省《黄金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泥行业循环经济利用余热发电规划》以及《*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四是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的意见的基础上,编订、印发了《20*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鼓励服务业膨胀发展、培植服务业骨干企业、关心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良好环境。我局组织人员制定了《*年*市服务业发展意见》,《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科学的统计、调度机制,目前,正根据《意见》要求,对全市物流业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发展意见。
三、高标准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工作
一是积极抓好*市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市级重点项目关系到*市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目前,我市共有*核电、滨海路、核电设备制造和隆和通生物科技4个项目列入了*市重点项目调度,上半年均达到或超过了*市考核要求。随着维蒙特钢结构、海霸能源电动车、金海螺商业广场、来福士海洋工程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将争取更多地项目挤进*市重点项目盘子,列入*市重点项目调度。
二是全力抓好*市内重点项目开复工及招商情况的日常调度。局内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副科级单位,对列入全市“双重点”的57个加工制造业项目和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实行了周调度制度,认真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加快工程进度,为市领导决策当好了参谋。
三是多渠道抓好全市重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信贷资金等项服务工作。为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市发改局灵活把握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为保证全市重点企业合理运用当前政策杠杆、节省流动资金,我局安排了各科室人员主动深入重点企业,先后向比艾奇电子、明玮包装、华源公司等8家企业介绍了当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为今后企业向上进行政策性资金争取打下了坚持的基础。目前,已为核电设备制造办理了采购进口设备免税金额130余万欧元;为*美丰机械办理了采购国产设备退抵税金额100余万美元;积极争取将隆和通生物化工列入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向省、市各级金融机构推介我市重点企业23家,拟申请银行贷款19.87亿元,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项目信贷资金需求。
四、多渠道抓好上级政策和资金争取工作
1、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密切配合*市合作办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重点发展领域,围绕核电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多个方面,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华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了*-温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宁波产业招商推介会,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包装推介,搭建引资平台,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注重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注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镇区街道和相关企业,围绕我市优势产业提报项目,坚持做到了筛选编制一批、上报储备一批、争取到位一批。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已到位国债资金80万元;“里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南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淮委评审,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列入明年计划。另外,正着手争取看守所建设、乡镇卫生改造等各类社会事业类项目,力争年内列入省级计划盘子。
3、争取了证券公司在我市设立营业部。为进一步拓展全市证券业务范围,我局在市发改委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先后与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接触和商谈,目前确定由齐鲁证券公司来海投资设立证券营业部,6月15日经齐鲁证券公司董事会正式通过并下发文件,同意在我市设立证券营业部。
4、积极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我局先后组织方圆集团、富尔达集团、黄海水产、通源科技等公司参加了*市企业上市融资现场会议,并积极做好省证监局工作,帮助他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能够在创业板上市。
5、认真抓好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狠抓调查研究,围绕全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经济等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等调研,制定了一片两带、海洋经济、服务业等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市领导当好了参谋。
今后,发改部门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地估计困难和挑战。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改进之处: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全市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工作。受土地、信贷等政策制约,我市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上均出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后的项目建设;
二是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工作亟需加强。*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我市争请项目数量较往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不够,提出和包装项目的能力不高,对上级政策信息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亚沙会的资金争取方面,还需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扶持。
三是深入基层调研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乡镇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没有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分析问题抓不准重点,挖掘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更是远远不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克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各个层面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围绕我局承担的*市考核项目,集中1-2个月的时间,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年终考核奖分、不扣分,力争年内各项工作考核进入*市前三位。
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立项工作。跨海大桥立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在重点抓好亚沙会场馆立项的同时,加快筛选出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工程、大项目,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掌握政策,主动与项目单位对接、提前介入,确保在全市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上不出纰漏,进而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