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文化的价值范文

乡村文化的价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文化的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文化的价值

篇1

关键词:苏南地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F327.9;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5049-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0.074

The Value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of Southern Jiangsu

WANG Zhi-min1,XIE Yuan-fang2

(1.Tourism Department of Zhenjiang College,Zhenjiang 212003,Jiangsu, China; 2.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13, 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urbanization,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rural culture gradually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outhern reg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with its unique historical features and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rural and cultural tourism is developing rapidly. Both rural 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are inseparable. Tourism resources of Sunan rural culture should be mutually developed and utilized. The overall planning idea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local culture should be adhered to as the core regi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and cultural tourism facility should be enhanced. Multi-leve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should be emphasized.

Key words: Southern region of Jiangsu; rural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 value assessment; development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对静谧和谐的农村田园生活产生向往,乡村旅游随之产生。乡村旅游在提供自然景观享受的同时,能够提供一个集舒适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正好弥补了在繁华城市生活或者工作的人们的需求,因此能快速崛起。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发展如此迅速,很大程度上是相对于城市生活的;乡村旅游独有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乡土文化。世界旅游组织将文化旅游排在21世纪五大时尚旅游产品的第二位,仅次于海洋旅游,即可见文化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江苏省苏南地区的乡村旅游创造性地提出了农家乐、农业生态园等旅游模式,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苏南农村的外界环境和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原有模式下造成的环境污染正逐步减少,经济的生态化、科技化加强。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促进了苏南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断提升,但由于苏南乡村旅游缺乏总体规划,旅游特色不强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如何抓住国家加强新农村建设这一机遇,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对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更好地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2]。

1 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苏南是指江苏省南部的地区,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地,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组成部分,自古便有“鱼米之乡”和“人间天堂”的美名。苏南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别是水乡文化吸引着来自各地的人们,近年来,苏南地区加大对乡村旅游业尤其是挖掘水乡文化资源的投入,从建筑、饮食、文化、精神、制度等层面着手,展开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乡村旅游模式,给苏南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研究的需要,依据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层次按照三分法进行划分,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分成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三大类旅游资源。

1.1 乡村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乡村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文化最直接的载体,表现在乡村的建筑、各种工艺、技术等一系列具有可视性、可触性的产品,如乡村田园景观、建筑特色、饮食文化、手工艺术品等。乡村田园景观中,苏南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区域,介于长江与钱塘江之间,形成了大量的平原和洼地;苏南地区有一定的山丘地带,出现了大量的茶园、瓜果园和花卉园,形成了一种恬静而和谐的乡村韵律。在乡村建筑上,苏南乡村仍然保持着传统的雅致、清秀的风格,大多数依水而建,再加上青翠的树木林立两旁,村舍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苏南地区水产丰富,农作物品种繁多,其中以苏南船菜最具地方特色。就饮食文化而言,苏式糕点也非常出名,故有“春来酒酿饼;夏来薄荷糕;秋食酥皮月饼;冬则麻酥糖”之说。苏南地区的茶文化也极为讲究。如今乡村手工艺品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苏南地区的手工艺品种类繁多,技艺精湛,不胜枚举,代表性的就有苏州檀香扇、宜兴紫砂陶、无锡泥塑工艺品以及苏绣艺术品等。

1.2 乡村制度文化旅游资源

乡村地区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俗习惯和礼仪规范,这些传统的礼仪制度虽带有传统的封建色彩,但却也足以代表一个区域的特色,可以成为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乡村权力制度、礼仪制度以及空间规划制度等都能体现一个区域特有的风采。为了加强地方凝聚力同时防御外敌,一般会建立地方性的制度规范和权力组织,游客通过对权力制度的感知,能够体会到乡村的凝聚力与亲和力,加强对现代社会制度的理解和认知。在苏南地区,礼仪文化也很受重视,每一种礼仪基本都有完整的程序和要求,如苏州旧式婚俗礼节就有“六礼”之说。在乡村空间规划布局上,每个地区也独具特色,苏南乡村大多为临水型,大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置身其中,处处可感受到乡村的和谐与宁静。

1.3 乡村精神文化旅游资源

乡村精神文化是其他乡村文化存在的支撑,是乡村居民价值观的体现,是一个群体性的情感反应,它通常通过乡村节日文化、乡村家庭生活、乡村艺术文化得以体现。乡村节日文化是苏南文化旅游资源中极具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苏南地区的春节、端午等节日的表现形式也极为丰富,端午龙舟竞赛等,节目丰富,受人欢迎。其他诸如祈求丰收和好运的传统习俗,至今仍在沿袭。乡村家庭文化生活作为一种个性文化,包括家庭的娶妻嫁女、一日三餐、相互关系等,在苏南乡村家庭组成趋向于小型化,在这种家庭模式中,游客能够感受到亲情的温馨以及家庭和睦的重要性[3]。苏南地区物产丰富,自古就养育了众多的文化艺术名人,江南四大才子、草圣张旭、民间音乐家阿炳等都出生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古老的民间传说,传统的舞蹈杂技等,都能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2 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

在对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价值评估时,应遵循三个方面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即在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评估时要做到实事求是;系统性原则,即在进行评估时,要做到不重不漏,要综合考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自然、经济、社会影响;典型性原则,即在进行价值评估时,如果只考虑全面性原则会导致效率低下,因此评价时对某些特点应进行高度概括。在具体开展价值评估时,应从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展开。

文化价值是人们在感受乡村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在精神、心理方面产生的认知的提升和同感上的满足,包括观赏带来的愉悦感。令人拍案叫绝的剪纸艺术、惟妙惟肖的画像、玲珑剔透的石雕,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让人感受愉悦的作品,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更在于其蕴含着人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苏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无不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对于苏南乡村文化的认知,更多集中在其文化价值方面,对于其经济价值的挖掘,是近些年来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的,主要反映在乡村旅游和旅游商品两个方面。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苏南地区的乡村旅游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外商投资下发展迅猛。游客到乡村旅游,在游玩的同时也会购买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苏南地区的苏绣、紫砂壶等尤其受人喜爱。以位于张家港市南丰镇的永联农耕园为例,其年均接待游客18.5万人,2014年“五一”当日更是突破了万人大关。品种繁多的地方性特产也空前畅销,年销售收入可达17 200万元。原来的荒地现在成了旅游景区,带动农民就业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收益。可见,乡村文化资源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3 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苏南地区除了自身条件优越外,还由于其紧靠上海、南京这样的大城市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在某种程度上,乡村文化旅游又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比城市旅游更具吸引力。

3.1 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良好基础和优势

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较快,2013年全省30个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有13个在苏南,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绝大部分也集中在苏南。除了先发优势,苏南地区对旅游产品的定位也要高于其他地区,一些旅游景区在开办之初就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在旅游产品的策划中设计了一些游客可以亲身参与、亲自动手的项目,这些都得到了游客的高度评价。当地人们对苏南地区文化的认同也是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早前无锡市提出要建立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这些观点也都是建立在人们对苏南地区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庞大的农业从业人员也为苏南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基础,正是有了这些从业人员的努力和支持,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才得以不断开发和发展。

3.2 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乡村文化旅游主要包括文化观光型和文化体验型两种模式。文化观光型模式主要提供田园景观、手工艺产品、农产品等的观赏性活动,如观光园、民俗风情园等,这也是苏南地区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前期开发的主要模式。苏州旺山建立了生态农庄,无锡雪浪山建立了生态景观园等观光休闲型农庄,但这些休闲农庄大多数还停留在“看”的层面,内容形式比较单调,对游客的吸引力也渐渐有所降低。文化体验型模式注重游客的亲身体验,主要有游客进入农家体验农家生活、亲手制作手工艺产品等,这种模式能给游客更高的客户体验和满足感,渐渐成为农村旅游的发展新趋向。在苏州镇湖旅游区,游客们可以亲自动手向当地人学习刺绣;在无锡太湖花卉园,可以体验插花、采茶制作等,这些活动集观光、体验于一体,参与性强,更能吸引游客。

3.3 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之处

近些年来,苏南地区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旅游区的开发种类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缺乏系统性规划,文化产品的建设、观光层次的设计和产品的文化特征难以充分体现,大大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如一些景区虽已开发,但未结合自身的特殊历史背景,只是简单跟风设计,致使景区的同质性越来越严重。苏南地区的农业生态园虽受人欢迎渐成特色,但由于在同一城市中项目重复建设,以至于客流量被大量分散,各景区的联合效应被削弱。

苏南乡村文化旅游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表现为文化深层次挖掘不够,经营方式较为粗放。苏南地区的先辈们创造了一系列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大量的古迹,这无疑是当地的一笔无法替代的巨大财富,但就目前的发展来看,苏南地区历史文化的发掘力度还远远不够。这与当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粗放式的经营方式有一定的联系,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过度重视规模化,缺乏对质量的重视,一味地追求发展速度,必然会忽视对文化的深层次挖掘。

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对乡村旅游认识存在误区也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不足之处。一些乡村旅游区大肆置办娱乐设施,修建现代星级宾馆,使当地居民的私人生活空间缩小,生产和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另有部分乡村居民为提高生活水平将特色化的传统民居改建成华丽洋房,使乡村特色逐渐消弭。旅游服务中,由于许多从业人员为当地居民,未经过专门的培训,在与游客相处方式上、语言交谈上主要以当地的习俗为主而忽略了不同地区人们的习俗差异,与游客的心理预期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情况破坏了乡村整体形象,降低了乡村景观美学价值和外部吸引力,对农村旅游的长期发展不利。

4 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随着乡村文化在旅游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各种问题也日渐显现,在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遵循系统规划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的要求。苏南乡村文化旅游极具发展潜力,应通过确立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规划思想,坚持以“地域乡土文化”为核心,加强乡村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加强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1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时首先要把握系统规划的原则,也就是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时要有一个宏观的指导,保证各个景区服从系统的整体性规划要求,各个景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能够协调动作。在进行系统性规划时,要考虑到乡村文化与生态协调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给乡村生活带来一些影响,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活的相互影响,发挥乡村旅游带给乡村生活的积极作用。在进行系统性规划时,必须结合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情况,减少对乡村固有特点的破坏,更好地将情与景相结合,发挥地域文化特色[4]。另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最大程度地争取乡村居民的支持,并对其进行培训,让乡村文化旅游也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让当地居民参与到乡村文化旅游的建设中,以建设出更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区。

4.2 苏南乡村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分析

从旅游资源角度进行分析,以苏锡常三市为例,当地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资金投入也很充裕,这些都为苏南乡村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其次,从发展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分析,乡村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是建立在人们对城市生活方式日渐厌倦,渴望寻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因此,乡村文化旅游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苏南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稍加深入挖掘,再加以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来提升当地旅游的吸引力,必然会使苏南乡村旅游文化蓬勃发展。

4.3 优化苏南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4.3.1 确立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规划思想 苏南地区经济发达,但各地乡村旅游无统一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布局和整体规划,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导致投资项目存在跟风效应,各地景区设计相似性高。应通过打破地域限制,注重区域产品整合,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加强统一规划,实现整体有序发展。

4.3.2 以“地域乡土文化”为核心来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 在进行文化旅游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时,应考虑到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培育核心乡村旅游主题项目,开发衍生旅游产品,营造景区大环境,提高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层次,对于各地不同的名人风格要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区。苏南地区既能培养出全国富商,也能诞生举世文豪,苏南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中如果能够将这两种“冰”与“火”的特征结合起来,则能开发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给游客一个全新的感受。

4.3.3 加强乡村文化旅游设施建设 人们在感受乡村文化,感受当地特色风俗的同时,也需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因此在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时还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重点建设好生态旅游停车场、大型游客中心、生态游步道、生态旅游厕所等。在保证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但并不是要求进行原始化建设,而是应考虑到游客的不同需求,建设游客满意的文化景区,提高游客的满意率和返游率。乡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乡村在发展中切不可盲目模仿大城市而丢弃自身的原有特征,在文化旅游设施建设中要做到乡村化与城镇化相结合。

4.3.4 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要坚持多层次性综合开发 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导向的作用,开发出具有乡村文化内涵的、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通过有效探索商业模式,多渠道、广角度推介旅游市场,实现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双赢;另一方面要注重乡村文化的多层次综合开发,加强客户满意程度[5]。如乡村文化中农家菜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但在开发农家菜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人们口味上的区别,有所保留,有所创新,在保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满足现代人的饮食需求。在旅游商品方面,要注重当地工艺品的开发,在传统服饰的制作上可以让游客参与到创作过程中,在乡村制度方面要加强与游客的沟通,制定便于与游客交流的制度,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关于当地特色节庆也可以发展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活动项目并加强宣传工作,吸引各地游客,提升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4.3.5 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基层工作者很多都是由农民组成,他们在与游客的交流方式上还存有不足。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尽可能地减少服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才能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对于那些负责景区规划的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研学合作的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保障。

5 结语

乡村文化作为吸引广大国内外旅游者的珍贵旅游资源,值得大力开发。在保持乡村旅游资源乡村特性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性规划和深层次开发,构建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机制,倡导当地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当地旅游组织的积极作用。在保护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种类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模式,促进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湘辉,刘凌凌.浅议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J].价格月刊,2008(12):48-50.

[2] 李 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郑州为例[D].河南开封:河南大学,2013.

[3] 邓燕萍,刘克纾.乡村文化意境与乡村旅游产品营销[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85-87.

篇2

关键词:传统村庄;建筑;传统民居;文化;南宁

1 前言

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人类建筑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们,都会尽量利用本地的天然建筑材料,创造出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建筑形式。同时,建筑也包含着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积累,在它的形式中,总是体现出某个时代的思想潮流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于是,建筑(特别是民居建筑)成了一种带着地区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文化景观。

南宁市六县六区内目前保留了壮、汉、苗、瑶、侗、仫佬族等种类丰富的各族民居。这些丰富的民居建筑共同构成了南宁市传统民居建筑的整体,集中反映了其丰富多样的建筑文化类型。南宁传统村庄不仅见证了南宁市在不同年代的发展痕迹,也见证了南宁乃至广西大部分城镇发展的痕迹,从中可以了解不同地域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宗族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匠作文化等意识形态,同时也能了解当地特有的民族风情或居者的情趣。

2 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2.1规划布局与环境融为一体

南宁的传统村庄素以山水竞秀而称奇。村庄的环境布局除了有较好的植被环境外,还与村庄地形、水文、土壤、朝向有较好的融合,大多具有枕山面水、坐北朝南的“风水”特征,而民居建筑也均有开窗见山,槛外是水,家家户户山水相伴的典型生态特征。另外,南宁自古就是以农耕稻作文明的社会,自然会选择在能够种植作物的地方生产和生活,因此也形成了山包村、村包田、田包水的用地布局模式(如表1所示)。

具有枕山面水、坐北朝南、土层深厚、植被茂盛等特点的村庄有着显著的生态学价值:枕山,既可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又可避免洪涝之灾,还能借助地势作用获得开阔的视野;面水,既有利于生产、生活、灌溉、养殖甚至行船,又可迎纳夏日掠过水面的爽爽凉风,调节村落小气候;坐北朝南,既有利于村庄民居获得良好的日照,又有利于南坡作物的生长,深厚的土层,有利于耕作和植物生长;良好的植被,既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有利于调节小气候和丰富村落景观,还能为村民生活提供必要的薪柴。总之,南宁传统村庄的选址基本遵循了风水理念,空间布局也达到了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的和谐共生法则。

2.2村庄随地形灵活布置

南宁的先人在村庄建设时十分重视审查地理形势,善于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安排村庄的格局。山地村庄受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两种布局格式:一种是村庄沿等高线的变化呈内凹的弯曲形式,多位于山坳,具有向心、内聚的感觉,可借助山势作屏障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一种是村庄沿等高线呈外凸的弯曲形式,多位于山脊,具有离心、发散的视野开阔感觉。水乡村庄形态基本上取决于河道的走向、形状和宽窄变化,随弯就曲,遇水搭桥,表现出丰富的景观效果和生动的环境意象。平地村庄受自然地势的制约较少,表现出比较规整方正的布局,出现了界墙、街道、店铺、院落等。因而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空间布局,形成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村落景观意象。

3 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是与神本思想相对而言的,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看待和思考一切问题。崇理的儒家精神塑造了中国人偏于宁静、安详、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与心理气质,表现在建筑上则是建筑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和现世性。一般而言,不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因素的不同,其村庄和建筑的布局与形态也会有所差异。

南宁市的传统村庄居住有壮、苗、瑶、侗、仫佬、毛南族等民族,主要为壮族。但是,大部分地区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大,民居建筑形式和类型大都打上了汉族的烙印。当然,也存在一些具有与当地自然特点与人文风俗相对应的建筑空间形式。这种建筑中有些为少数民族当地土生土长的建筑形式,如干阑建筑形式;有些是少数民族建筑与汉族建筑特色相互融合而成的建筑形式,如厅井式院落,这种院落的形成就是人们为了适应南方夏热多雨的气候特征而所作的改变,这种改变体现了人们享受生活的现实情怀,弥漫这浓厚的人本主义精神。

历史上的民族迁徙与耕作方式也是影响南宁传统村庄分布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迁徙和耕作同样也是以人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汉族自秦始皇统一岭南后,由于屯兵与巩固政权的需要,通常耕种平原地带的肥沃良田;壮族是南宁的土著民族,也是南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实行土司制度,他们也大多耕种山下肥沃的良田;而苗、瑶、侗等其他少数民族则大多迁至大山区开挖梯田而耕种。因此,形成了“高山瑶,半山苗,汉人住平地,壮侗住山槽”的格局。

4 凸显等级的礼乐精神

儒家的礼乐观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孝悌是礼乐的基础,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为之有也” (《论语》),所以直接肯定君臣之道外,更把它的理论触角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关系中去,强调父子、兄弟、夫妇、男女、长幼的尊卑秩序,对于中国的住宅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大都以血缘为基础,因此,村落便成为以血缘为基础聚族而居的空间组织。在南宁传统村庄中,最重要的宗族建筑是宗祠,因此,村庄空间多表现为以宗祠为几何中心或“心理场”中心展开布局。宗祠成为村落景观的焦点和醒目标志。

强烈的宗族观念使以家族的宗祠以及宗祠周边广场、戏台、学堂等为核心,宗祠及其周边区域成为南宁传统村庄社会、生活的中心,也是村庄布局的核心,形成了内聚向心的布局模式。另外,在一些具有较大宗族体系的村庄内,宗族选择居住的首要条件是居住地要有足够的空间,虽然风水说已经深入人心,但作为家族发展的空间大小却是放在首位的。所以,比较大的宗族体系多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宽阔地进行定居,而较小的宗族或分散的住户多布置在山谷或者山坡区域。

5 兼容并蓄的包容观念

5.1多元文化共融的聚居形态

南宁地区既延续着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和家族关系,又受到移民文化带来的影响,同时还保留着少数民族的若干文化印记。土著民族是留下古代文化遗址的古骆越、西瓯人的后代;移民大致由军事政治型和经济型移民为主。这种复合的文化形态必然产生独特的聚居形态,使南宁地区在村庄形态的总体构成上表达出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涵义。

5.1.1依山而建的壮族干阑建筑

壮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干阑建筑。壮族先民为适应炎热多雨、地面潮湿、瘴气浓重、猛兽横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创建了干阑建筑。壮族干阑多选择建在依山傍水近田的缓坡或台地上,并连片建成村落,聚族而居,形成了奇特的聚落景观。

5.1.2建干平地的中原厅井式院落

以中原建筑为代表的传统民居建筑,起源于华北、华中平原地区。中原建筑集中体现汉民族的儒教文化以及封建宗法制度精华,产生出一系列诸如宫殿、寺庙、陵墓、园林、衙署、楼阁、民居等种类繁多的建筑类型。中原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传人广西后,为了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院落形式从四合院逐渐演变成厅井式院落,如图2所示。

5.1.3商住一体的岭南骑楼

岭南文化的传播也是通过人口迁移实现的,其代表建筑是骑楼。广东商人将岭南文化传播至广西,使桂东南地区的语言、风俗都接近广东,“粤化”成为这一地区的主流,岭南文化成为桂南经济发达地区的主流文化。粤商大规模入桂,使城镇和圩市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商业系统。固定的商铺出现并交错连成街市,使城镇向商业型转变。

5.1.4欧亚混杂的南洋风格建筑

南洋文化首先影响的是广东省,然后伴随着岭南文化的传人而开始影响广西,以毗邻的地利之便和水运的通畅进入而且影响南宁,从而使今南宁市都受到南洋文化的影响。南洋建筑风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融合,它是欧亚混杂的“南洋”文化的重要表现,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

5.2丰富的装饰文化

南宁传统民居鲜明的民族特点、浓厚的地域特色、优美的建筑装饰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融合了雕刻、绘画等技艺,融合了历史、诗歌、文学诸方面内容,使得建筑的总体风格与自然、人文和社会达到和谐。同时,民居、山、水、竹、石、舟渡等互相映衬,就像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体现了人们对祥和、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品位。

篇3

关键词:多元化;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08-04

2001年,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必须从深层的文化层面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文化进行重塑,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整体、持续、有效地推进。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场所,其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就在于民族文化、农村文化、贫困地区文化等地方文化与国家主流文化――汉文化和世界普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也应当紧跟时代的潮流,借鉴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先进理念,实现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和课程评价文化的多元化。

一、课程目标文化多元化

课程目标在教育目标的四级体系中位于第三级,主要指各科类、各学科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文化反映了课程在选择或建构文化的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适应21世纪的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新课程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体系,其本身就体现着多元的思想;而在三维课程目标的内部,也应当在微观的层面上体现出多元的思想。

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是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知识方面,其具体内容《纲要》中并未明确提及;而在能力方面,则具体包括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宏观上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文化背景构成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民族文化,二是国家主流文化,三是世界各国的文化。从这三个层面,我们总结了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知识与技能的三个独特目标:①掌握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和谐共生的能力;②掌握国家主流文化――汉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地适应主流文化的能力;③掌握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批判地理解与欣赏异文化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1]。这是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对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文化做出了描述:由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由死记硬背转变为探究学习、由机械训练转变为体验学习。我们认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除了要遵循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外,还应当突出地方特色,重点推行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以适应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特殊的多元文化背景。

合作学习一般都会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具体步骤是: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小组的分配,小组内的互动、组间互动和师生互动,总结与反馈。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的分配,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通过将不同性格特征、不同行为风格和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保证每个小组各方面的情况相当,减小各个小组之间的差距。体验学习是一个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学习者亲身经历、体验某一学习情境,在这一情境中自主地反思客体、反思自我,进而把握事物与自身的关系,感受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多元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心理学上是三个相互关联、逐步内化的概念: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精神,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所接触的多元文化,依据文化的内化程度可以分为自身文化和异文化两类。对这两种文化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情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两种文化,进而形成怎样的文化价值观,这是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文化重建的核心所在。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形成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形成对异文化理解和尊重、包容和接纳的态度,树立开放的全球意识和世界公民意识。

二、课程内容文化多元化

课程内容在我国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2]。这一定义明确了课程内容的研究范围,包括对各门学科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的选择――课程内容的构成,以及对这些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的处理方式――课程内容的组织。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文化的重建,应当实现课程内容构成和课程内容组织的多元化,体现出地方文化的特色。

1.课程内容构成的多元化

课程内容的构成从本质上说就是课程内容中包含了哪些文化。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在课程内容构成方面应该提倡多元化,将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国家主流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共同纳入课程体系中,实现课程“文化选择”的多元化。由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对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除基础性、科学性、可教性、可学性等基本要求以外,还应当遵循以下的特殊原则:首先是价值性,即选择人类文化中最有助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经验进入课程,以帮助他们应对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的挑战;二是开放性,即课程内容应呈现各种不同的文化,让学生从狭隘的文化视野中解放出来,以开放的胸怀去欣赏和接纳不同的文化;三是适应性,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文化背景,符合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经验、兴趣和需求;四是公正性,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力求科学、客观、合理,使所呈现的各种文化都保持其真实的面目,避免对异文化的偏见和歧视。

2.课程内容组织的多元化

在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好课程内容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这些课程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合理有序的知识体系以利于学生的学习。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处理好三对矛盾:垂直组织(课程内容逐步加深的表达次序)和水平组织(不同学科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的关系,逻辑顺序(依据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课程内容)和心理顺序(依据学生心智发展的程度组织课程内容)的关系,直线式(把一门课程的内容以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和螺旋式(把一门课程的内容以逐步扩展、螺旋上升、回环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的关系。综合考虑这三对课程内容组织中的矛盾,结合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所处的特殊文化背景,我们提出了三种课程内容组织的方式作为参考。

(1)直线推进式。直线推进是一种最简单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即将经过选择的课程内容依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排列,形成一个逐级推进的直线序列。

(2)核心辐射式。核心辐射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就是将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其余的文化知识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即由核心主题向外辐射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3)立体整合式。立体整合的课程组织方式是在核心辐射式的基础上,将各个知识单元依照一定的逻辑整合起来,形成一座立体的“知识大厦”,大厦中的各个单元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错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

三、课程实施文化多元化

新的课程设计出来之后,必须付诸实施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关于课程实施的含义,目前在课程研究中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观点:一是变革理论,认为课程实施是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因而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了课程实施中发生变革的程度和影响变革的因素上;二是持“大课程”观,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教学包含了课程实施的全部。无论哪种观点,我们都不能否认,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镜式的反映,变革和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实施者的课程理念和工作风格――这就是所谓的课程实施文化。

1.变革模式的多元化――合作的课程变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课程变革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课程变革涉及了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包括了新课程的设计者、决策者,还包括了课程变革的执行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而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所进行的课程变革,受民族文化、农村文化和贫困文化的影响,其过程更比一般地区复杂得多,这就需要课程变革兼取众家之长,以更为综合的方式――合作的方式来实施。这种合作的课程变革是一种策略,以寻求教育系统之内以及教育系统和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全面合作。

传统的课程变革是一个由外部专家(主要指课程专家和教育行政人员)规定,然后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方式。显然,在这样的变革系统中,相关因素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单向度的线性关系。课程成为了外在于课程变革体系的附属品。而在合作的课程变革中,没有人掌握标准答案,也没有人是绝对的权威,每个人都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贡献自己的意见。这意味着合作的课程变革不仅需要外部专家的领导,更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形成一个以课程为核心的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交往互动的,外部专家和家长作为课程变革的合作伙伴,也共同促进着课程品质的提升。

2.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多语多文型“双语教学”

多元文化思想要求平等地对待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要实现这样一种“平等”,就必须实施双语教学。可以这样说,未来的学校课程将会是多元文化课程,而双语教学,无疑是未来国际社会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受到了来自国际的多元文化的挑战,于是,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双语教学中渗透国际语言――英语,发展民、汉、英的多语多文型“双语教学”就成为了新课程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推行的当务之急。

“多语多文”中的“语”即语言,是人们以语音为基础的交际工具;“文”即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在我国的民族教育学中,双语教学是指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族语言文字相结合来实施的一种学校教育教学的方式;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城镇学校,双语教学中的“双语”一般指汉语和英语。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也应当顺应这一多元文化交融时展趋势,将英语这一国际语言纳入双语教学的体系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多语多文型“双语教学”的策略,使双语教学由传统的双语双文逐渐走向多语多文――民族语言文字、汉族语言文字和英语言文字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四、课程评价文化多元化

毫无疑问,课程是文化关涉的;课程评价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也会涉及文化,课程评价文化体现了对课程的批判和反思中的价值取向。通过课程评价,人们可以揭示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文化价值,为课程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课程评价是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基本要素构成的,要重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文化,就必须从这几个要素入手,实现课程评价主体、课程评价方式、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的客体是既定的,本文主要涉及的是教师、学生、学校、教材这四个评价客体)。

1.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是评价活动中人的因素,在课程评价活动中,进行评价的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称为课程评价的主体。课程评价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评价技术与方法,评价的整个过程都渗透了评价主体的情感和价值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评价主体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他们在考察评价对象时往往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单一的课程评价主体会导致课程评价的单一文化取向,既不利于课程评价的客观与公平,也不利于课程评价的民主化。在多元文化结构的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我们应当倡导多元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主体,鼓励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和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到课程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课程评价体系。

2.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程评价注重的是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即终结性评价。由于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即课程的各个要素总是变化发展的,因而,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是不能反映出评价对象发展变化的过程的。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更是有其独特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进行评价时,首先进行诊断性评价,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整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进行后续的正式评价;然后再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对各个课程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随时发现课程进程中的各种问题,随时加以纠正和改进,这就是形成性评价;最后就是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各方面达成目标的程度作一个终结性评价,了解新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程度。只有将这三种课程评价方式结合使用,才能准确、公正地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做出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效度和信度。

3.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课程评价中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标准,标准是对课程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尺度和界限。课程标准是课程评价方案中的核心部分,反映着人们对课程的价值认识,对被评价者具有指向和引导的作用。因而,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要想培养出多元的人才,就必须制定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标准,引导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逐步接近多元文化的要求。具体说来,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学校评价标准应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的发展能力、学校发展的自我保障机制和学校的发展成效四个方面;教材评价应侧重其适应性标准;对教师应从专业情意(专业道德和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而学生评价则应当参照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来制定标准。总之,只有实现课程评价标准的多维度、多视角,才能促进课程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中国教育报(网络版),2001-7-27.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6.

Diversity and Rural Basic Education Culture in Poor Ethnic Region

JIANG Shi-hui & TANG Ying-y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篇4

【关键词】 乡村生态;古村落;美学价值

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是乡村生态的主要内容。在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里,乡村生态收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因为缺少生态保护意识和美学观念,再加上对乡村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强烈需求,给乡村生态的原生态资源和美学价值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从美学角度对乡村生态村落展开以下三方面讨论。

1 乡村生态的美学价值

我国正在将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建设,以配合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脚步。许多乡村在多种文明互相影响的发展中,盲目的寻找乡村生产效益和生存物质保障,早已将乡村的生态文明抛到了九霄云外,有的更是彻底失去了意识观念。因此,对传统文明和美学价值观的拯救教育是刻不容缓的。海德格尔说过:“拯救地球不是指无尽地开发利用自然甚至导致自然枯竭;拯救地球也不是要征服地球,让它从属于人类,那离掠夺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目的,找对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10 月颁布的,其中明确指出:要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了强调。我国分布比较广的乡村拥有不少这样的“遗产”。这些“遗产”有的因为被破坏不再像从前那阳光才美丽,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美学价值不会因外形的改变而褪色。可是很多地方视其为用之不竭的“招财树”来实现他们的经济目标,歪曲了它们的美学内涵,不分主次的把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及美学价值当成发展经济的工具,导致现在古城、古庙、古道。古建筑失“古”,毫无计划的在其领域胡乱建造,代替了原始的自然人文风景,如此不尊重美学原则和历史财富,只会使珍贵的“原生态”美学韵味离我们越来越远。

就美学角度来说,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传承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和随性的人文自然遗产,是生态美学的历史财富,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效结合,也是他们的美学价值所在。对于建筑群、石雕和碑刻、铭文、洞窟等文化遗产,它们所代表的是一些特殊文化和典型的艺术风格,不管是民族的、宗教的、经济的还是政治的,所表征的都是真、善、美的结合——丰厚的历史财富,多元的文化底蕴,多彩的美学韵味三者的统一。

2 作为文化遗产的古村落的美学价值

古村落成为特殊文化遗产的依据是其艺术价值、科学及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中国现虽然遗留下来为数不少的“古村落”,但够得上“世界文化遗产”的却屈指可数,因此无比珍贵。古村落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可是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却不被重视。所以,必须加强政府、村民和游客的美学意识和古文化保护教育,让人们清楚古村落真正美在哪儿,美在保留历史文化景观的生态文明,让他们知道古村落在迎合现代化脚步的同时不能失去自己的“原生态”魅力,它们作为经历数百上千年风霜洗礼还能完好保存下来的遗产,是极其宝贵的历史文明标志,是真正的“古”乡村,也是我们厌倦了忙碌的都市生活后的“归田园居”。j很多古村落都是在山青水秀的地方,建筑风格与格局布置都充满了民族宗教等文化特色,地方色彩极为浓厚,其古老、朴素又不失端庄的外形诠释了特色鲜明、传统优良的中国人文艺术,是人文美、自然美和古建筑美的有机结合,其丰厚独特的美学价值由此而产生。而人类行为同古村落历史文明、整个自然情况的一致性、融洽度是乡村景观理主要定位古村落美感价值的依据。古村落是一种乡村生态,是汲取历史文明的养分产生的生态文明。如果让其脱离古老的几时文明内涵,它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之说。

再从发展旅游业来看古村落。开发商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些乱七八糟的宣传广告吸引游客,他们把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根本不理会这种没有远见的不合理行为对古村落"原生态"文化、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巨大负面影响。他们不顾及古村落本身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只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更有甚者打着开发旅游业的旗号对古村落进行装饰、甚至改造,让其原本独特的风格换上了"新装",一步步走向都市化。照这种趋势发展,古村落彻底失去"古"的本质和独有的"美感"必然会是"指日可待。“美学价值”是古村落作为“遗产”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价值因素,其他依附于其的因素如果脱离了它,也将不复存在。同时古村落也失去了成为自然文化遗产的资格,再说其作为可持续资源造福旅游业更是无稽之谈了。

纵观全局,政府应该积极指引、适当推动古村落旅游业的发展,保证古村落的"原生态美"不受威胁的同时,加强对村民在生态保护和美学认知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规范各种旅游广告手段,借助其宣传推广对古村落的生态保护观念和观念,不止局限于利用其古典魅力招揽吸引游客。

3 乡村自然生态的美学价值

乡村自然生态是生物种群和环境之间的系统关系形态,它包括地形、土壤、植被、湖河、气候、动物等,它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的发展结果,是人类尊重自然、使用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历史结果。这些构成乡村自然生态分子的客观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自身形态和对人类感性心理的作用是乡村自然生态美的主要来源。

现代景观理论认为的乡村自然形态美是“真”,是说乡村自然生态的“原态”也是指人类对其符合美学法则的改善。前文提到美学真善美的结合,乡村自然生态的“善”又是什么?是资源永续发展的理念及实现,是对乡村自然生态的理智利用和保护,是它包含的人文历史的宝贵文明财富,宏观的说也是它所蕴含的“社会、生态、经济价值”。在这么多“善”的组成形式中,“永续发展思想”是乡村自然生态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善”的最高境界。

人类有节制的利用、改造产生的“人造自然”和“原生态”美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乡村自然生态独有的魅力和风格。园林、养殖场、人工湖、梯田、公路、景观建筑等后来人工建造的内容就是“人造自然”;而“原生态”是指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海、山间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它是“真”维意义的美——人们从外形、纹路、气候、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自然形态获取的愉官感受,同时刺激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伟大方针。感官的舒适只是美感的表面体现,后者才是对美感更深层次的诠释,人类通过对大自然的崇尚和热爱会明白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割的整体,是一个相互依赖,彼此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由此可见,原生态的“美”不单单是科学价值体系的体现,同时也是感性意义上的美学价值,是乡村自然生态的至真唯美。“人造自然”体现的是“真善”统一的美学,也就是人类以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对自然生态理智的进行构建、合理利用,在发展的同时确保其真美性不受破坏的结合。

事实上,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近几十年,人们对自然资源更多的是无穷无尽的索取和享受,相比下,为其采取和投入的保护措施是少之又少,使得人与自然之间原本统一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远,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生命在大自然中演变进化的艰辛历程。“基本的生存无法保障,强烈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意识观念极度欠缺的时候,让人们自觉地尊重自然锅炉,保护自然生态是相当有难度的。海德格尔曾说:“人类的蛮干变成了灾难。这种灾难暂时会以征服自然、科技进步的面目出现,但这种‘征服’只是一厢情愿的事。” 这验证了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乡村自然生态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原生态环境也被严重污染,这些都是“人造自然”没有节制带来的恶果,这会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的永续性成为空想,使古村落只能在“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下面临危机。所以,政府为了控制和规范人们乡村自然生态的不合理利用,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颁布了保护法律,这为乡村自然生态在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可靠的保障。

结束语

概括全文,乡村自然生态的真善必须并存,如果其“善”被恶化就会失“真”,倘若其“真”遭到损坏就是伪“善”,两者若同时失去其就无“美”可言。所以说乡村生态发展不能脱离“美学”。只有在实际中普及永续性发展观的教育,将乡村自然生态的真善美巧妙统一,乡村生态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体现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2008(6)

[2] 程相占.美国生态美学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进展[J].文学评论,2009(9)

[3] 周志仪,姜婉平. 从小城镇规划看乡村生态美学[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产业化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继承和发展传统乡村文化,将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中国乡村文化发源于传统农耕社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认为:中国社会是乡村性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乡土社会的特征就是经济活动附着在土地上,形成一个超级稳定的乡土社会结构。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传承发展主要凭借着乡村社会的世代相袭。我国乡村社会目前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城镇化正在加速前进的过程中。城镇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但城镇化也同时缩小和破坏了中国乡村的整体规模。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市场化对乡村的改造和乡村文化的侵蚀显示出城镇化对乡村社会的巨大冲击。乡村文化与其传统生活方式是不可分割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乡村文化产生流变的根源。随着乡村形态的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村落相对封闭性状态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承载的传统乡村文化也在逐渐消亡。城镇化快速发展使中国乡村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大量乡镇和村庄开始衰败消失,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流行蔓延侵蚀着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最终导致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全面萎缩。城市文化在不断消解着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影响着乡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改革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概念,“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则是相当稳定和界限非常清晰的城乡社会格局。在“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乡村和城市之间处于一种断裂状态。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根深蒂固,乡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对乡村文化的整体性否定,使乡村文化处于一种被严重边缘化的地位。乡村和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概念,其中城市化的价值取向更占有有利地位,城市文化以绝对优势凌驾在乡村文化之上。乡村文化价值因此受到轻视,甚至被扭曲和否定,这进一步扩大了既有的城乡差异的范围。以城市文化为标准对乡村文化进行改造就获得了合法性基础,结果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整体性衰败,并逐渐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农村劳动力由边际生产力低的地区向边际生产力高的地方转移。人口流动使农民和土地根深蒂固的联系开始逐渐消失,乡村文化与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乡村文化资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民间工艺和地方戏曲等都与乡村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节庆仪式也与农业生产节律相一致。传统文化活动逐渐衰减,乡土秩序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而改变,与乡村劳作相联系的民间文化的不到有效传承。长期城乡二元分立导致中国乡村文化趋于畸形化发展,致使乡村文化认同感的疏离,从而导致乡村文化走向衰落。

我国目前正步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和理性的选择,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也必然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是城市资源与乡村资源的一种互动和共享,城市居民以旅游方式进入乡村的行为带动了包括经济、技术、资金、人员、设施、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交换。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乡村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将其附着于一定的旅游元素的载体之上,载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使其在旅游消费经济的语境下重现出来。这种文化价值的提炼和再现,要根据原有的乡村地域文化特征,使一种迥异于城市拥挤与充满人造环境的生活方式得以社会再现。在旅游体验中,人们表面在消费的是乡村文化元素自身具备的形式和功能,实际则更关注的是附着其上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理念,这甚至成了驱动乡村旅游的核心动力,旅游地则借由消费内含了丰富地方意象的服务和物质商品而消费地方文化。人们在亲自体验乡村劳作的过程中,逐渐地了解传统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并且对其有着真实的体会,通过这一方式,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融入当今都市人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价值理念。(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金良,高艳娟,等.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J].唯实,2014,(6):67-70

[2] 王太斌.乡村文化建设与保护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2:17-19.

[3]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构建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江海学刊,2009,(3):137

[5] 李佳。乡土文化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1-73.

[6] 李陪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页。

篇6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教育;乡村孩子

教育与文化本出自一家,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的功能。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在人类活动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中,“文化是与自然和线条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自身是文化活动,它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传递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己任;文化则通过教育得以传承和创新,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文化是教育之根,研究文化及其发展是把握教育及其文化关系的关键所在。而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本源同此,但又更为具体且有特色。

一、什么是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乡村文化是在中国传统式乡村中经过长时期历练与凝结的约定俗成的一种思想与风俗。也有学者称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所滋生出来的特定的情态、理念与精神气质。乡村文化是以农立国的中国的文化之花,在田园乡村的原野上摇曳了几千年。而乡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载体,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也是中国文化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具有地域性、民俗性、多样性等特征,同时也是一种休闲的文化,是一种基于血缘和地缘的文化。

卢梭认为,“大自然所希望的是儿童变成成人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主张让15岁之前的儿童在远离城市的乡村环境下自然的生长,“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只因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恶丛生。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按照卢梭的意见,如果以成年人的偏见对儿童的发展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自然权利,那会破坏自然的法则,打乱自然的次序,结果从根本上毁坏了儿童。因而,卢梭强烈反对传统的、违背儿童天性的古典形式教育,主张教育应“返归自然”和“顺应自然”,主张儿童生活学习在乡村之地。

二、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现状

社会在发展,城市在进步,毫无疑问,城市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在经济上处于弱者的乡村文化逐渐隐退。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城市与乡村,外来与本土,先进与落后相互撞击相互融合,城市文化在进步,乡村文化在虚化。乡村文化逐渐游离于社会中,徘徊中无声的哭泣。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乡村社会可以说处于一种劣势和被动的地位,为作为现代化代表的城市的繁荣,乡村社会贡献了自己最优秀的智力支援,最强壮的劳动力,甚至包括青春也献给了城市的享乐。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经济力量导致乡村文化变迁,乡村教育进入困境

在与城市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乡村的被动与劣势在进一步扩大,差距也在扩大,正因为如此,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不可避免地边缘化。城市发展,乡村被动跟随其后。经济的发展取向是城市的价值取向,乡村教育过多地受到城市教育外在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经济的发展导致利益的驱动几乎成为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的最高主宰。其次,“城乡分割,对立矛盾的二元体制”认为加剧了城乡的二元割离,城乡被普遍解读为“富与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现代与传统”二元价值对立模式,传统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于“现代文明”视野之外。因为乡村文化的地位与价值体现不出来,所以导致在教育层面上,城市的价值倾向也严重排斥了乡村教育中教育民俗的原有地位。

(二)乡村人口结构发生转变

城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标志,乡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只剩下中老年与儿童。接受着比较现代思想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赚钱,使得乡村中人口呈现弱势化。人口结构的改变,新的生活方式对乡村农民造成生活的震荡,乡村的精英层次逐步流出,乡村出现空心化。乡村文化价值逐渐被瓦解。受不到父母完全教养的孩子只能依靠在学校接受教育来学习。他们完全不能接受到健全的具有乡村底蕴的亲情文化的滋养。

(三)父母对孩子期望因素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逐利成为人们的共识,于是收入水平比较低,没有固定工作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很大,希望孩子能跳出“农”门。在乡村中,父母大部分处于中低文化程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砸锅卖铁也要孩子上学”“好好学习,以后走出这个地方”力图让孩子改变与自己不同的生存现状。但无意识当中会让孩子对生养自己的家园产生逃避与疏离,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家乡产生自卑情绪。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觉得“念不念书无所谓”“孩子愿学就学,不学拉倒”“念三年学不如当三年兵”“读书花钱不如打工赚钱”“知识不如做事”。这些都反映了金钱魅力与教育的无力,无形中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与情感。

篇7

关键词:体验式乡村旅游;感知价值;营销策略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及其营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有很多种说法,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见解。BernrdLane指出乡村旅游应具备以下特征:在乡村进行,且规模较小,仅局限在乡村范围内,具有明显乡村特征的,与当地风土人情有一定关联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天然特征是体验性。体验式乡村旅游的特征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主题明确,旅游营业者会先确定一个体验主题,开展的活动以烘托反映这个主题为主,以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二、体验项目不受空间限制,游客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与互动;三、旅游产品的设计在细节处注重游客情感表达;四、体验场景是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

(二)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的基本概念

从伯德•施密特关于体验式营销的研究可以看出,体验式营销的特征有:顾客积极参与,有体验需求,关系特征鲜明,体验主题明确,注重顾客的体验等。旅游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体验来消费的行为。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体验营销就是指: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为依托,通过让游客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使其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淳朴自然,达到身心愉悦,留下美好回忆,进而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

(三)乡村旅游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在营销理念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者侧重点的不同,传统营销更关注物即旅游产品本身的特色,不太关注人即游客的感官体验;而体验营销则更多的考虑到游客的感官体验,追求通过美好体验让游客满意,把重点放在游客身上。在营销价值上区别在于能否获得体验价值,不论是传统营销还是体验营销,在游玩景点时,一些基本价值如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都能获得,关键在于体验价值。传统营销恰恰缺乏这一项。而体验营销在引导游客对活动的参与活动中,寓教于乐,让游客对当地民风民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游客获得了体验价值。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进行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在国外兴起较早,开始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欧洲,我国城市化发展较晚,乡村旅游近些年才开始兴起,但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乡村旅游的目的地较多,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周边区,老少边穷地区,特色村寨,交通中心等五大区域。乡村旅游的形式比较多,其中以农业观光旅游为最主要的形式。国家旅游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直接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五一和十一假期,有70%的城市居民会选择乡村旅游。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乡村旅游现阶段很受游客欢迎,也很火热,但毕竟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去解决。首先,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很好的展现本土特色与文化内涵,导致没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能轻易的被复制;其次,乡村景观城市化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盲目跟风,建造很多城市人文景观,不仅毫无文化内涵,还破坏了当地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不利于长远发展;最后,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工作中,开发理念的简单粗暴,景区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接纳游客过多,对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传统的民居建筑,丰富的遗产文化造成了很严重的冲击,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很多人并未把乡村旅游当成新兴产业,对其重视度不够,导致有些地方虽然资源丰富,但缺乏技术资金和商品竞争意识,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二是乡村旅游营业者的服务做的不够细致。不能很好的保证游客在体验旅游中吃、穿、住、行的快捷、方便、卫生;三是缺乏对游客的细心了解,没有实现以游客为中心的宗旨。应在游览风景名胜的同时,让游客感受到身心的满足愉悦。

(三)我国乡村旅游进行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新经济时代,消费者更看重体验带来的,甚至愿意为此多付钱。乡村旅游的传统营销渐渐不能满足游客精神心理上的需求,实行体验营销非常必要。体验营销对于促进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有很积极的影响。一是有利于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现阶段乡村旅游模式单一,山寨现象严重,体验营销能使游客在设计参与旅游活动中,对乡村旅游留下深刻印象与美好回忆。二是避免乡村旅游资源的闲置浪费。体验性乡村旅游往往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安排活动,这样能尽可能的利用到乡村旅游资源。三是有利于旅游地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旅游的旅游吸引物是当地特色风光和淳朴民风,这使当地人民和政府会花更多精力在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上。

三、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

(一)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分析

感知价值最早是由Zeithaml在1988年提出,是指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衡量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在此定义基础上,本文对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理解是指,游客在体验性乡村旅游中的感知利得,包括旅游体验带来的身心身心上的放松,与其感知利失,包括在旅游中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进行衡量后,以自身的旅游经验与个人喜好对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游客的感知价值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划分没有统一标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weeney和Soutar(2001)的划分。他们认为游客感知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其中最基本的价值是功能性价值,即旅游产品或服务给游客带来的最直接的用途,如产品的价格与质量因素等;社会性价值是指游客在旅游体验中完善了自我,提升个人形象,获得的社会认可;情感性价值指旅游活动能带给游客精神上的愉悦放松,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功能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社会性价值与情感性价值则需要旅游企业不断的发展完善,以期给游客带来更贴心、舒心的旅游体验。

(二)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的经过与价值的产生分析

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的感知价值的产生是由游客本身决定的。在旅游途中,游客充分调动自己的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去体验感知,并通过感悟思考,在脑海形成一定的感知价值。根据游客旅游行为模式,可简单把游客感知的经过与价值的产生分为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旅游前,旅游营业者的刺激营销会对游客产生一定的冲击,而乡村旅游的返璞归真,放松身心的宣传特点和游客内心的想法相契合,使游客产生期望,进而诱发游客消费的欲望;旅游中是产生感知价值最主要,最关键的阶段。游客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中,对于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有了更进一步的体验感受,逐渐建立起对乡村旅游的感知价值。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感知价值不只包括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即上文所说的功能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与情感价值。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的精神与情感上的满足对于提升游客的感知价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张迪等人的乡村旅游研究实证中,我们不难发现,出游成本低,交通便利,旅游地风气良好,食宿干净整洁等会提高游客的感知利得,提升游客感知价值;旅游后的感知价值往往被忽略,其实这也相当重要。感知过程贯穿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始终。旅游后的售后服务不仅让游客感受到更贴心细致的服务体验,还有助于旅游营业者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便于调整完善旅游服务,更能留住老顾客,旅游业应把售后服务重视起来。

(三)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类型

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不仅受营销刺激的影响,与游客自身性格特征业有很大关系。游客的体验目的与体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影响体验式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因素类型多种多样,结合上文分析,大致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六类:

1、田园风光因素: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能给游客带来审美上的体验,然而现实是由于游客的个体化差异与审美能力高低,导致游客最终得到的审美体验有所差异。

2、生产生活方式因素:指游客体验的原汁原味的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于生活方式机械化的城市旅游者非常有吸引力。

3、教育体验因素:对于在乡村游客占比较大的学生群体,他们更希望去接触自己很少有机会见到的乡村活动,特色的农村风俗等来开阔眼界。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能否在愉快的游览交谈中增长阅历则显得更重要。

4、娱乐项目体验因素:互动性强,有趣的娱乐项目能让参与其中的游客感到身心愉快,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感知价值。

5、感知成本因素:金钱,时间,精力和精神等感知成本都会对感知价值的形成造成影响,每个人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6、情感体验因素:愉快的情绪会让游客对旅游活动留下积极正面的印象,增强感知价值,而坏情绪,即使只是服务者的一个小疏忽,也会让游客对旅游评价大打折扣。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营销策略

(一)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内涵,增强教育体验成分

乡村旅游者相比其他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的文化意味,希望通过乡村旅游,去体验我国丰富多彩的乡村风土人情。然而现实是现在的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旅游营业者大部分只关注短期利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要吸引更多游客,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内涵是势在必行的。而我国可供深入发掘的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盛行的各式各样的风俗节日,如苗族的花山节,白族的三月街,回族的开斋节等,对游客的吸引力特别大;各地的特色建筑,如土家族的吊脚楼,内蒙的蒙古包等也是游客很感兴趣的旅游景点;传统经典的乡土文化也需要保护与发掘,有些乡土艺术品如剪纸,刺绣手工制作技术精湛,深受游客喜欢。

(二)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互动性,重视其乡村资源的设计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游客主要只是用眼睛来看,观感较单薄,游客留下印象不深。在体验性乡村旅游中,可以因地制宜,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活动,让游客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摸到,全方位的激活游客的感觉。在设计旅游项目开始就应充分考虑活动的互动性,旨在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互动,只有亲身经历的才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互动性,不仅要考虑旅游项目的形式,游客群体,游客年龄等,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应重视如何利用乡村资源。对于学生这一占比较大且精力旺盛,对乡村旅游活动好奇心较重,参与性很高的群体,乡村旅游应有专门针对学生的旅游项目与设施。而有些有趣的民俗民风,如泼水节,唱诗会,打秋千等活动,可以带领安排游客参与,让游客亲身去体验,使游客印象更深刻。

(三)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营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氛围

与传统营销注重乡村旅游的功能不同,在体验营销更注重游客的感官体验。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有利于游客留下更美好的印象。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可以从旅游设施做起。首先,保证旅游设施与体验主题相一致,小到连洗手间,长凳等都应与主题相呼应。其次,保证旅游设施与游客的互动性,当游客在景点等候较长时间,此时与旅游设施的互动会安抚游客的焦躁情绪,留下比较美好的回忆。对于常居城市的游客来说,乡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插秧、耕种、点豆,还是收麦,落花生,掰玉米,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吸引着他们。多角度、全方位的营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氛围,既让游客很好的体验了乡村性,增长了知识,又使游客提高了感知价值,留下美好印象。

(四)重视游客情感体验需求,激发游客情感共鸣

传统营销中,对服务行业的要求是微笑服务,细致服务,在体验式乡村旅游营销中,更重要的是真心诚意的,设身处地的站在游客角度考虑,激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体验乡村旅游的游客平时在都市往往承受者极大的压力,过着快节奏的繁忙生活,乡村旅游的慢节奏,淳朴风气,安逸环境能满足游客不同的情感需求,带来身心上的放松。要想从内心真正打动旅游者,对员工加强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求员工把游客当做家人一样去关心,想游客所想,尽最大可能去满足游客需求,提供细致,周到,热情而又人性化的服务。所谓人性化服务并没有一定标准,而是要求员工发自内心的去关怀游客,这是最难达到的。其次,强化员工与游客交流,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培训。景区总会发生很多琐事或者是突况,对员工的培训是不能间断的。培训的目的不只在于教员工该怎么说,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形成一种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表现出自我特色,从而达到游客与员工体验的双赢局面。

五、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未来旅游业仍有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些问题仍需改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应做出相应调节完善,增加更多体验色彩。游客的感知价值应被重视起来,在满足游客精神追求与心理诉求方面还应做更多努力,提升其感知价值。运用体验营销来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本文体验性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可看出,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本土内涵的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设施活动的互动与体验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重视游客的精神层面。在新的经济时代,乡村旅游必须以新的发展模式进行,看清局势,抓住游客心理,以科学合理的策略应付新的变化。

作者:龙鸥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海霞.乡村游客感知价值相关综述及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未来与发展.2014.

[2]李明辉.基于体验视角是乡村游客满意度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

[3]彭嘉.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湘潭大学.2013.

篇8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新手教师 逆向文化冲击 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ural New Teachers' Reverse Culture Shock and Adaptation

DUAN Runh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ccepting urbanization oriented rural education, and la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omprehensive urban culture received baptism rural students in their hometowns to teach the mother to re-adapt to the culture - culture in the country, suffered a scholar Scheuts (Scheuts) proposed "reverse culture shock" to solve this impact is reasonable or not, will not only affect rural novice teachers' normal working life, forming a good cultural mentality of rural students, or even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rural teachers. The reason for this reverse culture shock is mainly rural novice personal knowledge questions, rural education and rural schools away from the huge imbalance in cultural evolu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Good cultural adaptation needs of individuals, schools and countries united together.

Key words rural teachers; new teachers; reverse culture shock; culture adaptation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逆向文化冲击

“逆向文化冲击”最早由学者斯格兹(Scheuts)于1944年提出,原意是针对一些出国人员在离开本土相当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异文化的冲击、适应过程后,回到母国时对于曾经熟悉、现在却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环境产生的类似于进入新文化后的不熟悉、误读现象。①本文将这个“逆向文化冲击”概念引入到乡村新手教师的研究中来,基于下面三个理由:

第一,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是乡村新手教师回乡过程中产生“逆文化冲击”前提。第二,乡村新手教师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接受这城乡两种文化的深刻影响。乡村新手教师自小生活在乡村,接受者乡村文化的耳濡目染,虽然接受者城市化取向的中小学教育,对于城市生活产生一定的想象,甚至有的在城市文化的关照下鄙弃乡村文化,但是由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的严重脱离,让他们对于城市文化并没有深刻的感受,主要还是依托于乡村文化。②进入大学后全方位接受着强大的城市文化洗礼,城市文化才在他们身上落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第三,乡村新手教师受到的“逆文化冲击”,不仅表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笔者通过随机对一些乡村新手教师访谈了解到,一些乡村新手教师极为怀念城市生活的美好,埋怨乡村社会生活的粗俗单调,有的沉迷到电脑网络中去,有的则通过考研,公考或是调到县镇学校,以摆脱乡村教师身份。

综上所述,本文将“乡村新手教师逆向文化冲击”概念界定为:出生在乡村,受到乡村文化深刻影响,但接受城市文化趋向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最后返乡任教的乡村新入职教师,在重新适应母文化——乡村文化过程中遭受到的不适应现象。并根据乡村新手教师的具体情况对其逆向文化冲击心理变化过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提出了三阶段说,即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

2 乡村新手教师遭受“逆向文化冲击”的原因

(1)乡村新手教师自身的认识问题,造成的乡村文化再适应过程中不适性。首先,乡村新手教师很少对可能会遇到的母文化的适应问题有心理准备,其次,是乡村文化自身的变化造成与乡村新手教师心中的家乡概念有所差别,再次,是乡村新手教师没有认识高等教育经历对于他们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以及这种变化对他们与母文化互动的影响。

(2)乡村新手教师接受的远离乡村的教育,致使重新应付乡村文化无所适从。首先,近代以降,国家权力的下沉,学校进入乡村社区,推行的是普适的科学文化知识,乡村社区以外的文化和知识技能开始取代社区传统,地方性知识被迫退居私领域内,乡村教育不能满足乡村的生产生活实际。③一方面致使新村新手教师难以在乡村教育中学到应付乡村的生产生活知识,另一方面以城市化为取向的乡村教育,漠视甚至贬斥乡村文化,再加上乡民们功用化对待乡村文化,以逃离乡村为目的乡村新手教师,很难有热情学习与乡村有关的知识。

其次,乡村教育这些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致使教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乡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乡村新手教师重新面对乡村生活生产的问题时难以应付。

(3)城市文化的强势入侵下,乡村新手教师在乡村难以找到归属感。在文化进化论的视野下,乡村文化成了城市文化的延伸,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前的落后阶段,新村新手教师社会或者教育中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以致信奉这样的观念,让他们难以找到乡村文化的价值,甚至漠视或贬斥乡村文化,因此在他们回到乡村社会时,寻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感和归属感,难以融入乡村社会。④

(4)城乡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致使乡村新手教师产生的“逆向文化冲击”。即便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城乡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城乡文化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者精神文化层面,接受过城市文化全面洗礼的乡村新手教师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乡村,在生活交往方式难以适应乡村文化。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教育较为落后,乡村教师的待遇福利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让乡村新手教师很难安于乡村教育,融入乡村社区。⑤

3 乡村新手教师遭受逆向文化冲击后的调整与适应

3.1 乡村新手教师个人层面

首先,应该认识到自身可能会受到的“逆向文化冲击”,积极地参入学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加强对于乡村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密切乡村文化与课堂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改造和引领乡村文化的发展。⑥其次,应该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合理的认识城乡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发展水平之差,但更有发展类型之别,应该尊重乡村文化的价值,这不仅是乡村教师自身应该具备的文化价值观,乡村新手教师还应该把这种观念带入课堂,让乡村学生也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态度。⑦

3.2 乡村学校层面

首先乡村学校可以建立新老教师“师徒制度”,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新手教师可以快速融入学校生活以及社区生活。其次,乡村学校可以加强学校与乡村的互动,为乡村新手教师融入社区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再次,乡村学校应该积极关心乡村新手教师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以温暖帮助。

3.3 国家与社会层面

乡村新手教师遇到的逆向文化冲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城乡发展巨大的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乡村教师的工作待遇太低。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高教师待遇,关注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状态,需要国家持续不断地努力。

注释

① 李晶.逆向文化冲击中文化适应[D].上海:复旦大学,2008.

②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30.

③ 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8(9):73-76.

④ 段会冬.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再思考:对《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一文的回应[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40-44.

⑤ 侯中太,蔡永红.农村教师生存困境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32-35.

篇9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探究武安市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保护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6日

乡村文化包括古建筑、碑刻、雕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语言、地方戏曲、地方性节庆、民俗、建筑布局、传统工艺以及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逐年减少,由2000年的300余万个减少到目前的200余万个,16年间消失100万个左右的村落,折算后每天消失200个自然村落。其中,传统村落现存数量仅有1.2万左右,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仅存4,000个。因此,新城镇化背景下,以村落为代表的优秀文化正在淡化,乃至消亡。

一、武安市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

乡村文化即村落文化,是农村社会信仰禁忌、价值取向、生活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的综合,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种形式。依据该定义,武安市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口头文化。所谓“口头文化”,就是指未形成书面材料但在社会群体文化继承方面起作用并协助塑造群体世界观的习俗、信仰、生产及生活技艺以及文化传统中的口传部分。武安市乡村“口头文化”种类繁多,主要有传说、戏曲(傩戏、赛戏、平调、落子)、方言、故事等。这些口头文化是我们探究武安市传统乡村村民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奠基石”。

1、传说。武安太行山区传说较为丰富,主要有京娘投湖、天仙配、天降龙雾、村名来源以及氏族祖先生活传说等等,它们反映了武安先辈们的以及村民精神寄托,体现了他们古朴的生活方式。

2、戏剧曲艺。武安地方戏曲艺术种类繁多,如赛戏、傩戏、平调、落子等等。武安傩戏、平调落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傩戏最初以面具戏为主,逐步发展为傩戏、赛戏、队戏等形势,具有分布广、种类多、传承性强等特点。2010年以来,武安市固义村傩戏《捉黄鬼》和白府村《捉死鬼》,以其磅礴的声势,独特的形势,精彩的内容,吸引国内外学者的接踵而来,打破了“长江以北无公认戏”的断言。武安平调落子极具地方特色,念白以武安方言为主,大多数剧目体现了武安居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其价值观念。

(二)传统节日文化。武安地区节日文化种类繁多,甚至月月有节日。例如,在武安一带流传着农历六月六敬谷神的习俗。农历六月六这天,当地家家蒸馍、豆包,而最时兴吃的好饭是裹卷。敬谷神是为了感激上苍赐给人们粮食,同时也是因传说中人们担心五谷神收回人们享用的粮食。从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武安固义村以傩戏形势欢度元宵佳节,吸引国内外学者关注。这些节日体现了武安人民朴素、踏实的品格,也凸显了武安人民热情、勤劳、遵从孝道、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三)传统技艺、工艺以及建筑艺术

1、传统技艺、工艺文化。武安地区拥有悠久的传统技艺文化历史,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包括酿酒、米醋、冶炼、雕花、雕塑、剪纸等传统工艺。其中,冶炼技艺是武安的传统工艺,拥有2,000年的历史,古冶炼技术曾在古代盛行一方;活水米醋采用地下甘泉水、武安小米、麸曲等,用古老传统手工艺酿制而成。古老的传统技艺与工艺反映了武安人民不断探究,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

2、传统建筑艺术。武安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高大敞亮,高台阶、高门楼、高房基。建筑造型往往是沿街门楼、陪房门楼、窗框上、照壁上方皆有飞檐盖瓦,瓦上压脊,两端出兽,斜顶后是平顶,人从院内向上看是瓦房,实则是平房;陪房屋檐有的出檐,有的上设女儿墙,墙间设水口,水口由青砖雕刻而成。木雕、彩绘多用于室内装饰,如隔扇、屏风、炕围、梁柱等,也有用于室外的,窗棂、门楼、屋门等。以徐家大院为代表,伯延建筑群反映地方建筑特色,建造工艺独特,细部装饰精美,是历史的见证。它集建筑学、艺术学、设计学之精髓,具有武安地方特色,是武安乡村文化的活化石。

二、城镇化背景下武安市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强势的城市文化不断侵蚀着乡土文化,乡村的发展与其自身文化相矛盾,致使传统“乡村文化”面临巨大的困境。

(一)缺乏文化自信致使传承乡村文化的主体逐年减少。随着武安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传统村落主体的农民在富裕之后开始向往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自发的人口流动不断涌向城市,促使村落人口不断减少,“空心村”、“老人村”等问题越加凸显,村落居民由于文化不自信导致村落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致使武安傩戏、赛戏、剪纸技艺的传承人不断减少,民间技艺以及工艺不断失传。

(二)城市文化的不断侵蚀导致乡村文化失去本真。由于城市文化的侵蚀,村落向城市看齐,村民的价值观、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为追求高质量生活水平,村民建新房,集体建新厂,从而导致民居建筑的衰颓、村落景观的凋落、山水体系的破坏、传统工艺、地方语言、戏曲的遗弃以及大量以“文化”为名的乱搭乱建,古村落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已经面目全非。

(三)地方政府力不从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在乡村文化保护方面凸显出很多问题,如以政府保护造成财政负担大,效力有限;文化监管权责不明,管理困难;缺乏专项资金投入,日常维修保养难以到位;乡土文化保护机制不健全,致使缺乏法律依据;乡村文化保护缺少技术规范支持等。

三、建议

武安乡村文化是人们在这一地域经过漫长的探索所创造一切文化的总和,是中国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在今天城镇化进程中却面临着消亡的困境,因此乡村文化保护已迫在眉睫。

(一)政府应在乡村文化保护中发挥职能。乡村文化保护是城市化必经之路,弘扬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彰显乡村价值观的必然之举。武安政府应跟随时代步伐,积极转变观念;规划乡村文化保护项目;加强政府监管,确保资金对号入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且使其投入渠道多元化;完善乡村文化保护保障机制;设立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切实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制定相关城乡互补政策,使城乡文化共存荣。

(二)促使村民文化自觉,提高村民文化自信。随着城市文化的侵蚀,乡村文化不断消亡,应在满足村民生存、安全需要的前提下,加大乡村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会引发村民文化自觉,村民文化自觉才能唤醒,从而实现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激发村落文化资源旅游、经济价值,从而满足村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使村民自发地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因此,当前政府应重视村民利益,在开发、利用、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时,不能忽视村民的力量,维护村民利益,提高村民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

(三)加大构建乡村文化博物馆力度。武安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且种类多样,依据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两种形式将武安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因此,乡村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不仅能宣传地方特色和稀缺性的文化资源,而且还能提高村民对武安乡村文化的认可。同时,紧随时代潮流,构建武安乡村文化数据库以及数字博物馆,主要呈现形式以图片、纪实、报刊为主,运用数字化存储手段,对武安传统文化资源资料进行及时更新,真实、全面、详细地记录和归档,展现武安传统乡村文化风采。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坛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社区致力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与指标体系构建[D].甘肃:兰州大学,2014.

篇10

关键词: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良好解决,关乎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必将拥有极为良好的发展前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需要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1]。中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国也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酒与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以其文化特性,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更好地记录还原酒与酒文化,能够让人们加深对酒的物质与精神价值的重新认识。为了追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水酒的文化历史渊源及特色,本设计选择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作为研究主题。通过纪录片增强松山水酒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引发更多的人关注松山水酒,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松山水酒研究背景

松山水酒源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圳上镇黎明村,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导致松山水酒这一传统手工艺未曾传播与发扬出去,借助纪录片这一表现形式,可以更好地对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进行影像传播与保护。大多数情况下,纪录片不需要由演员直接出演,纪录片中的人、地与实际情况一致,在原生态的基础之上,能够塑造优秀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因此,通过纪录片,能够以更加立体、形象、自然的方式实现对松山水酒的品牌传承发展。松山水酒采用古法酿制,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学术研究意义以及探讨价值。党的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党对我国乡村建设的深层次把握,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于整体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2]。为响应贯彻党的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本设计以松山水酒作为研究主题,利用数字影像对松山水酒进行品牌宣传,以期形成品牌效应并带动松山水酒产业的良好发展。数字影像技术是新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多种领域内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该项目的诞生,在宣传松山水酒品牌价值的同时,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能更好地增强松山水酒的经济效应,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数字影像的重要价值。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文化领域创新成果频现,以“故宫文物”为代表的文创作品逐渐被大众熟知。乡村旅游也作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兴尝试在各地风靡。非遗成为文创领域和乡村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跳出原有单一文化内涵的桎梏,在经济领域崭露头角,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可小觑。非遗与乡村振兴中的“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要求相契合,成为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于一身的“多功能”项目,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2.1回溯乡村发展历史

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诞生至今经过成百上千年的传承发展,保留着独特的历史印记。非遗集中体现了当时村民对文化信仰的朴实追求,更能透过表面的文化承载形式反映出诞生地当时的民风习惯,是考证当时历史极有效的信息载体。通过梳理当地非遗传承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晰在其产生、发展、传承、延续等不同历史阶段乡村的农业生产条件、物质生活水平、社会组织架构和村民互动方式,甚至当地的道德衡量标准、社会风俗习惯、人情交流往来等都可以从中得以体现,成为探索当地历史文化的有益路径。这对研究乡村历史、追溯乡村发展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2.2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乡村传统文化尤其如此,其背后蕴藏的人文思想、精神理念、思考方式、价值追求以及文化偏好无一不展现着当地村民内化于心的精神追求,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寄托所思所想的重要载体。非遗不仅携带着过去的文化价值,也传承着现代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文明交织共生,为乡村成长壮大提供了丰厚动力来源和养分滋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生活方式及其行为举动。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形式多是文学故事、民俗习惯、传统技艺、音乐戏剧等一些看起来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载体,但正是从这些传统习惯中折射出我国延续至今的农耕文明的全貌,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传统道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传递出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村民基础,长期形成的文化习惯很容易被村民接受,是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2.3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各地开始尝试探索将文化资源融入到当地的产业发展中,建筑业、手工业、旅游业、文创设计业等多个行业都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非遗摆脱了原先单一的文化助力定位,转化成一种生产力资源,逐渐在经济领域展现价值。经济发展促使物质水平逐渐提高之后,人们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开始转向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追求。这个时候商品对于人们来说,其实用价值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反而是其背后蕴藏的深层的文化理念成为人们首选的标准,非遗的衍生产品由此获得人们青睐。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的新机遇

当下全面脱贫顺利实现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成为现阶段乡村发展的首要目标。各地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开始大力发掘本地乡村的内生特色,乡村本土的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民俗文化、精神内涵、历史传承等都被作为新兴视角放在时展脉络下进行审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3.1政策倾斜支持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非遗作为一种新兴力量被重视起来,尤其是传统工艺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路径被利用。国家出台了许多文件以更好地发挥传统技艺的作用,还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吸引群众参与。除此之外,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我国充分借鉴日本发展农业经济的先进经验,提出发掘优势,建立“一村一品”理念。这个理念提出后,各地积极响应,开始在当地落实摸清家底的“八个一”要求,在对本村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后,总结归纳本村的文化特色,将本村流传已久的历史文化重启。在此过程中着重进行对文化资源的把握,在顶层设计中体现“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各地根据“一村一品”指示,设立不同的资金扶持项目和人员交流支持,大力发掘本地的特色非遗资源,并逐步将非遗资源打造成当地的特色名片。国家、省、市、县自上而下的政策倾斜为非遗保护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2优秀传统文化需求日益高涨

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飞速跃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吃穿极度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在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满足后,从单一的物质需求开始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重转变。除了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以外,人们开始重视内心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如何充实精神、提升文化素质成为人们现阶段更上一层楼的追求目标。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家重视提升教育水平,科学知识传播使得大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表现在人们的审美水平和人文追求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在外来文化大幅席卷各地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呼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希望通过发掘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达到充实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效果。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完美契合了民众这一需要。

3.3经济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来空间

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形式是农业,农业收入是我国早期社会发展的经济来源。我国的传统文化最早也是起源农业文明,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保留着乡土性的特点,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成形发展离不开农业社会的经济支持。早期人们通过农业获得衣食温饱,在此基础之上才开始构建文化体系。农业社会下的生产力进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的基础。回溯各个朝代可以看到,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朝代,其文化遗产就越多,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给文化诞生开拓了空间。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无疑也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创造优渥的现实条件。

4松山水酒的影像传播与保护实践

4.1前期工作

4.1.1勘景为了能够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以增强影片的可观性,团队一行多次前往新化,历时180余天,把纪录片所需场景暂定下来。例如,团队选取了陈历祥先生的酒厂以及放置水酒的马龙洞为酒窖拍摄场景,选取了油溪桥村的木屋、紫鹊界梯田等一系列符合拍摄场景要求的地方作为纪录片取景场地。4.1.2美术设计在拍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拍摄淘米的过程中,画面背景太过杂乱,团队成员便用竹排整齐排列在背景墙上,从而得到干净整洁的镜头画面;在拍摄煮米的过程中,灶台周围的环境杂乱无章,为了画面的唯美效果,团队成员自主布景,首先将旁边的柴火棍排列整齐,然后在突出的白墙上排列好竹条,在拍摄摊凉镜头的过程中,原场景中的背景窗是不锈钢窗户,无法融合整体画面。因此,我们便与酒厂负责人沟通将不锈钢拆除,最终得到完美的画面。在拍摄压榨镜头的过程中,因为整个环境都是白墙壁、白柱子,这样单调的环境会导致整体画面不协调,所以团队成员联系酒厂负责人用竹条装饰了一下酒窖环境,把白墙、白柱子遮挡住。有了竹条的装饰,整体画面协调了很多。在拍摄插秧镜头画面的过程中,考虑到让演员穿上蓑衣戴上斗笠更符合拍摄画面效果,所以摒弃了他们原定的穿着打扮,穿上团队成员准备的蓑衣斗笠。

4.2幕后纪录片

4.2.1创作观点根据纪录片的拍摄脚本进程进行记录。利用所记录拍摄团队在工作时的记录视频和正片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视频,通过将正片与幕后花絮相结合这一方法,采用幽默搞笑的方式,进行再次的艺术加工和展现。在影视艺术中,电影纪录片占据重要地位,其完整地记录了国家的印迹。但是电影幕后纪录片毕竟是一种新兴的纪录片类型,其具有自身的类型特质和传播特征以及价值导向。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都值得作深入的研究。4.2.2成片思考在拍摄花絮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如何才能展现出更好的效果,比如重点记录哪些方面,以及在制作花絮的过程中,重点偏向哪一种类型才会引起观众兴趣驻足观看。是纯花絮还是纯预告?最终团队选择将两者结合,但更偏向花絮多一点的方案。通过幽默的展现形式,让观众更想深入地去了解我们的拍摄过程。一部好的纪录片不单单只是随便找个地方拿着相机就开拍,而是要经过不断探寻、不断摸索,去发现、去总结出来的成果。

5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在展现乡村历史文化脉络、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家和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各项价值运用有着新的期待。本文沿着这个思路发掘松山水酒的历史、文化及经济价值,无疑是一次非常具备研究价值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樊鑫鑫.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内涵与实施路径[J].乡村科技,2021,12(4):6-7.

篇11

关键字:乡村景观 风景园林 规划 设计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乡村属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为满足乡村地区生活与生产的现实需要,人类在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乡村景观,展示着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让城市生活空间不断减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点逐渐从城市转移到乡村,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结合自然因素,对乡村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维持乡村乡土风貌及文化底蕴,延续并进一步营造乡村景观,在提高乡村地区景观品质及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乡村景观概述

当前,人们对景观的定义与理解不同,其在地理学、生态学及生物学等科学中所指内容不尽相同。本文研究乡村景观,主要是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将景观定义为区域地理所表现出的总体特征,景观为复杂人类活动及自然过程在大地中所留下的烙印。以人类聚居状态为标准,可以将景观类型分为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三大类,其景观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1: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差异对比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乡村景观与纯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之间既有相似处,也存在着其独特特征。乡村景观相对纯自然景观而言,其存在着一定人工气息,相对城市景观而言,乡村景观自然属性较为突出,人类干扰强度较低。与纯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乡村景观具有着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田园文化及农业生产景观,包括乡村自然景观及乡村人文景观。其中乡村自然景观主要指的是乡村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为区域范围内自然条件及状态的表现;乡村人文景观主要反映的是乡村区域范围内社会及文化发展状态,突出表现农业乡村生产性景观及乡村聚落景观。

二、乡村景观其特点及价值研究

(一)乡村景观特点分析

乡村景观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域性。乡村景观其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均具备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第二,生产性。乡村景观的形成与区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及生产实际需要存在着紧密关系,为满足现实需要,对原有的乡村土地进行改造与完善;第三,生态型。乡村环境多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其生态美是由生物多样性、景观丰富性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第四,审美性。乡村景观其田园风光亲切宜人,自然生态气息浓厚,审美性突出;第五,体现文化及历史气息。乡村景观蕴含着区域乡村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包含着较强的区域文化特征及历史气息等。

(二)乡村景观价值研究

随着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重要性越发突出,乡村景观价值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前,乡村景观最突出的价值主要为审美性价值、生产性价值与环境价值,此外,乡村景观的地域认知价值与文化历史价值也属于乡村景观的重要价值。乡村景观反映着一个区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及社会文化状况,蕴含着十分强烈的地域人文精神,体现着区域特色,其历史文化价值极为宝贵,对人类及社会的未来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景观既包含自然因素也包含着人为因素。乡村景观中风俗习惯、生产特点、社会组织及文化传统等属于其人为因素,地形、水文、植被及地形等因素属于乡村景观自然因素。不同区域中的乡村景观,其风俗习惯、生产特点、社会组织及文化传统不同,相应特点不同。乡村景观如同活的博物馆,包含着区域文化特征与地域特征,在研究与分析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的原则

在现阶段,我国主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其中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乡村珍贵的土地资源,打造富有农村特色、农家情趣、文化气息的舒适坏境,改善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进而带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乡村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乡村变美,从而打破钢筋混凝土森林和城市景观崇拜。这便为风景园林设计师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提供了良好舞台。在进行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区域特征,考虑如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重视对乡村景观风貌的保护,努力提高乡村景观品质,实现乡村景观价值。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规划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原理规划与设计中,应注意保护乡村景观资源,如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景观资源及生产性资源等。乡村耕地资源属于乡村景观特色资源,也是国家战略资源,在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对耕地资源的破坏。乡村景观中河流、山地等自然景观资源,古建筑、古文物等历史遗留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后,则难以恢复,为此,应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坚持规划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二)开放性原则

乡村景观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景观资源,进行规划与设计应坚持开放性原则,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全民共享的资源,不应设计为少部分人享有的封闭式资源。要确保景观看得见、走的进、摸得着,尽量避免私家田园、私家庭院式的景观。

(三)协调性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协调性原则,要求乡村景观人文因素及自然因素和谐统一,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生态、生产、经济发展、旅游等因素,将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置于更大的区域空间范围内进行分析,分析乡村景观周边区域布局及特色,做到兼顾周边,与整体区域环境统一。

此外,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尊重其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充分保护区域特色,减少对农田的破坏及影响等。

四、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村景观属于一种具备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景观,属于一种乡土景观,它展示着乡村地域气候、土地自然、人文过程中的物质形态,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感触景观特点、当地风俗及文化底蕴;二是乡村景观是在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中形成,具有和谐美感,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特色资源,也为园林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涉及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等多项因素,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其对城乡系统布局合理调整、乡村生态与景观环境的塑造、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及品牌产业发展等各内容均具有指导意义。

五、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及资源难以满足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要求,乡村景观逐渐成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乡村景观及其特点、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原则及意义进行分析。乡村景观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提高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水平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左秀利.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2]胡朝晖.基于滨海乡村特征的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以大亚湾绿道小桂湾段为例[J].风景园林,2013

[3]王有林.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中华民居,2012

[4]陈达活,韦媛春,李定攀等.浅谈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J].中华民居,2013

[5]陆琦,李自若.时代与地域: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反思[J].风景园林,2013

篇12

贵州为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贵州的乡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以下几种资源类型:

其一,原生态多样性的自然资源。贵州是地球同纬度上原生态自然资源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科研和观光价值很大。目前已成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近200个,而且大都在乡村。其二,原生态多样性的民族文化资源。贵州有49个少数民族,其中有苗、布依、侗、水和仡佬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节日和民族饮食等民风民俗浓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独特性保存完好,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三大具有最高境界的旅游地。其三,传统的田园风光与现代农业观光资源。

近些年来,由于保护观念和相关措施的滞后,不少旅游点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传统文化的流失,游客“行为污染”的侵害和过度商业化,也对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了威胁。在日前于贵阳举行的中国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系列现象提出了警告。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回归田园、体验民俗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但是,有学者指出,在如火如荼的旅游活动中,丰富多样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加快流失的危险。

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乡村地区,在进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之后,在相对较高的旅游收入的驱使下,村民劳动力主要投入方向发生变化,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新兴旅游业所取代。从以前的田间耕作为主转变到现在以乡村生态旅游服务、旅游商业品生产和旅游设施管理为主。

由于乡村生态旅游在多数乡村地区才刚起步,村民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主发展经营能力不足,有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管理。

乡村旅游对乡村人文环境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民族乡村社区人文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可以包括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节日风俗、价值观念、村寨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变化。其中服饰和语言的影响和冲击尤为突出,许多已开放的少数民族旅游村寨,村民的衣着大部分都已经汉化,讲“客话”和普通话的人数在逐渐增加,这两方面的变化在青年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旅游发展的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对少数民族的一些特殊节日作了时间的调整,一些家庭开始放弃传统的耕作方式,参与到旅游服务活动中来,从事旅社、农家乐、旅游商品买卖等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和影响,村民的许多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突出表现在一些风俗习惯和节日活动的对外开放上,还有就是传统服饰和生活器具的商业化。

少数民族大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都只能靠语言和服饰以及节日风俗来反映和传承。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活动的介入,许多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得以记录和发展,并在旅游活动中得以集中的体现,并且逐渐体现出了它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旅游活动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对民族传统习俗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是非常严重的,它所造成的破坏价值远远超过它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由于旅游活动的介入和加速发展,一味地以追求经济价值为目的,忽略了旅游地传统文化和民族商品的保护,造成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流失和传统习惯的改变,很多历史的、传统的民族服饰和生活器具由于商品化造成的流失。这些只重视眼前经济价值而忽略其文化价值的行动,必然将造成文化传统的毁灭性破坏。

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信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促使很多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这种现象在当今贵州的农村极为普遍,而且有快速发展的趋势。他们在打工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社会许多先进的知识和文化的影响,接受了先进思想和文化的教育,在思想和行为活动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外出打工返乡的群体在村寨的行为活动,也会对当地的人文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这种影响的程度远远没有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激烈,并不会对人文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威胁。

乡村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主要重视的是经济方面,从根本来说旅游开发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但是生态旅游在生态环境方面同样需要重视。自然环境作为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资源,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比其它因素更为重要。

乡村生态旅游在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开发要求下,做到“村容整洁”是使二者理想结合的方法。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建设,而村民在经济利益的左右下自身环保意识会得以提高,在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之后,自然环境的保护将会做得更好。而游客与村民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将大为减少。

人文生态环境亦需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乡村旅游对乡村可持续发展作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正、负面作用。乡村旅游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当地手工艺和贸易的发展等。同时,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给农民业主带来经营风险;导致消费品和服务涨价,进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消费等。

警惕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异化作用。根植于乡村文化的乡村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弄耕文化、民俗文化就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的增多,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乡村文化优势必被异化、削弱,从而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预防乡村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乡村旅游一方面能够促进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善乡村的卫生状况,促进乡村有价值资源的保护。但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的增加,降低了乡村自然和文化氛围,增加了乡村垃圾和噪音污染,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进行预防的研究。这主要体现在景观保护、开发项目审查和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篇1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现状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所谓乡村文化,是源于乡土并依存于乡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在地性和乡土性,具体而言是存活于乡村田间地头,以活态形式存在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

(二)乡村文化的现状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照抄城市小区的模式建设新农村,导致乡土特色和乡土文化的流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同样使得乡村文化以惊人的速度衰落,当代媒体的渗透和经济二元结构的变化,使得原本以乡村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以及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刻不容缓。

二、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差距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导致乡村文化流失严重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人口就被分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城乡分割,城镇人口居民在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就比农村人口拥有更多的权利,城镇居民比起农村人口有着更加优越的基本生活条件,精神文化也相对丰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要求还不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乡一体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进一步发生了巨变,乡村文化进一步受到了冲击。

(二)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不够

1、政策制度制定中对乡村文化的安排不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体现了高度的传统文化自觉,但是这些描述只是倡导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入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并没有在保护乡村文化,乃至农村文化建设上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措施,没有制定一些规划性的政策。

2、决策咨询中缺少人文学科学者的参与。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各级政府召集的有关新型城镇化的决策咨询、规划设计或者研讨会议上,能够进入决策者视野的大多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很少看到人文学科学者的身影。

3、政府对乡村文化的财政投入较少。资金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只有建立一个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才能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没有资金的支持,乡村文化就难以得到保护与传承。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改变

1、农村基层文化队伍薄弱,人员短缺,素质偏低。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工作人员中拥有高级、中级职称的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只有初级职称。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懂乡村文化,民俗音乐知识的公务人员也较少,导致在乡村文化保护过程中难以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乡村文化活动也难以展开,使乡村村民更是对乡村文化失去兴趣。

2、乡村村民保护当地乡村文化的意识淡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性原则被利益性原则取代,进一步加深了农村传统风俗的危机,许多民俗仪式,如各类手工制作(脸谱,木版年画,剪纸等)乡间技艺绝活,山曲民歌等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找不到传承的对象那些在老一辈村民眼中视为珍宝的文化遗址,民间风俗,手工技艺,被新一代年轻人看成对封建愚昧的附庸。乡村世俗化动摇了传统乡村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在价值观念上面临着巨大威胁。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乡村文化流失的一个其中原因就是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导致乡村村民进城务工。各级政府要通过一定的产权保护和制度激励,保护乡村文化,为市场,社会力量提供乡村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可以提供资助补贴、减免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各种非盈利组织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更多的乡村精英能留在乡村,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谋划策。

(二)建立和健全政府保护乡村文化的措施

1、多领域学者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保护乡村文化。首先,政府应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进度,规划者要改变政绩观,不能一味追求农村城镇化的速度,而忽视乡村文化的保护。其次,要制定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加大人文科学学者的参与程度。最后,加快进行乡村建筑遗产的全面调查和评估“乡村建筑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经验的真实写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城镇建设拆迁前及时做好调查,测绘,评估和保护规划工作,对具有较高价值的村落应实行紧急保护,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2、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民就地市民化,留住乡村文化的根基。首先,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居住环境改造中不仅要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的原则,也要立足区域文化特点,使农耕文化底脉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现实合理衔接。其次,农民市民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真正的市民化农民应该具备相对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提升农民素质不能靠简单地压制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而应该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造。

3、建立支持乡村文化健康发展的财政税收及金融政策体系。首先,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政策,加大对乡村文化产品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其次,完善针对乡村文化的税收机制,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传承传统文化。最后,政府还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贴息等金融手段,促进金融资金支持乡村文化的发展,开发各类优势文化资源,传承有意义有价值的乡村文化。

4、重塑乡村村民的社会价值体系,提升村民与村干部的文化自觉。重塑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乡村文化宣传与发展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要多方吸引人才,大力培养构建乡村文化方面的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政体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要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首先,要加强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再次,注重创新乡村文化繁荣。最后,以城乡互动为重要途径,积极建立城乡文化互补机制。乡村文化要在能够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城市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在乡村和城市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乡村文化也能汲取乡村文化的民俗气质,削减自身文化的糟粕。

结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曾说过:“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善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其中就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按照市场运行机制搞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培养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深度产业化发展,同时,提升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资源的关联度,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随着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深度发展,乡村文化重构已经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龙海兴,曾伏秋等.农村公共服务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篇14

【关键词】非遗保护;美丽乡村;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保护传统文化与乡村道德文明过程中,乡村们是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文化对他们具有约束和维系的作用,同时,文化可以保持着乡村凝聚力和认同感,具有稳定社会生产生活和心态的作用。这些有形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是乡村的文明之魂,是独特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方式。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我们农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这样具有浓厚乡土特色文化项目,也得到了相应的传承与培育。如:“贵定音寨布依第一村”、“布依九板十三腔十八调”、“苗族巫舞雷公舞”、海葩苗“芦笙长鼓舞”、布依“三棒鼓”等就得到了保护并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同时,在保护与利用中,对一些古村落和古建筑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不到有效保护,仍然有一些遗产在村庄整治或者搬迁中遗失,比如,优良的文化传统、独特的风俗民情、精彩的传统技艺等没有得到完整的保护,尤其是农村搬迁后,农村的文化生活就变得格外的单调无趣,农民的精神家园也多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传承与繁荣民族传统文化是非遗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共同目标。这方面贵定音寨布依第一村的建设即是成功的一例。音寨人对其“布依山歌九板十三腔十八调”民歌的文化价值开展了搜集、整理、出版、传教、普及等活动,进行了切实有效的保护。就是因为音寨民众的这种“文化自觉”,才使得音寨拥有美丽的灵魂。从它们成功的实例中,我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遗产做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文化自觉”是建设美丽乡村以及使乡村民众不迷失精神家园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机制和动力。非遗作为能够集中体现传统民族文化价值的载体,也是普通民众在内的培养形成的文化的最好资源和平台。

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不要只要求物理空间的建设,更要讲究文化的空间,特别是在文化空间建设中处理得恰当,那么将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比如,把乡村中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给充分的发掘和保护,把丰富的文化思想——人居文化、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等不断的挖掘和弘扬出来,以此培育和建设出一批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地方文化项目,这样一来,不仅把乡村的人居、生态等环境优化美化,还能真正的把“美丽乡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形或者无形的储存这多种文化,这些都是乡村的文明之魂,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学术及审美的价值,都疑结着乡村人民的一种精神价值,并且还是民族精神独有的文化。有了这些因素与精神的支柱,“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不断的促进文化生态系统组成统一,并逐步的完善。

二、非遗本质是活态的,蕴含着文化的价值观念

“美丽乡村”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以乡村社会为基点进行的保护,而不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乡村社会中分割出去进行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自发形成的智慧。总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乡土民众的精神家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长的乡村社会紧紧连在一起进行建设和保护,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最有效途径和方式。有专家认为,很多的文化我们不能就单独把它的生存环境或者背景中分离出来,要尊重非遗特有的形状和适应环境的结构性,不要只关注或者保护其静态的环境,要从其活态的存在方式和过程来保护。如果不这样做,就只能使原本活态的文化遗产变成毫无生命力的遗产标本。

三、“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并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产生的,是劳动人民群众通过多年的生活生产中积聚的智慧结晶。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有特殊的启蒙与教化作用;保持乡村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调节调节乡村社会生活和心态的作用。

乡村历史的创造者是广大农民群众,同时也是乡村文化的享有者。广大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非遗的享有主体和保护主体。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或者是非遗保护,都起主导和推动的作用,最终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实践。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和非遗保护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识到民间和群众的底气就是非遗最原始禀赋,要充分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因此,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不但可以引导广大乡村人民在新环境中传承文化,同时也是在享受了传统文化的成果。在乡村文化保护中,要充分的发挥其人民群众的才智,光靠政府的措施也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政府在这保护和传承上也应该多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加上建立一个良性的传承机制,这样才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重视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是我们现在“美丽乡村” 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需求;在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从静态的改善和建设,还需要从活态中唤起乡村人民对自己家园的记忆和认同,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得到复兴。

参考文献

[1] 郑志玥.浅论非遗主题展馆中的美丽乡村与人文视界[J].大众文艺,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