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进入转型期后,这些经济体都缺少增速换挡的经验、理论和政策准备,仍试图恢复以往的高增长,延误了本可利用的调整时机。日本在经历了20年9%以上的高速增长后,在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增长阶段的转换期,但日本内阁会议1973年2月通过的“经济社会基本计划”,仍把1973~1977年度的经济增长率目标确定为9.4%。可见,当时日本政府对于增长阶段转换并无认识,更谈不上必要的政策准备。在韩国,增长阶段转换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到2007年李明博竞选总统时,还提出要把增长速度恢复到7%。但实际上增速相差甚远,而且陷入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困境。
由于对宏观形势判断出错,致使反复倚重扩张性宏观政策刺激经济的做法屡屡失败。有的经济体不能正确区分结构性减速和周期性波动,用短期宏观需求管理政策应对增长放缓。比如,日本先是在增速放缓初期不适当地使用紧缩政策,发现潜在增长率下降后则大肆推行扩张政策,致使泡沫经济先起后落,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再如,韩国也在10多年时间里推行总体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很差。
产能过剩是转型经济体的通病。在对严重过剩产能的治理上,东亚经济体在转型初期普遍被动消极,后期则采取了一些有效办法。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前通过增强垄断、限制进入、免除债务等手段推迟过剩产能调整,结果反而促成危机。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0%多。后来,日本政府通过设立特定萧条产业信用基金、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扩大海外投资等途径,有效推动了企业削减产能。
转型离不开改革推动。在打破既有利益格局、推进系统改革上,东亚经济体走走停停、进展不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韩国受利益集团和舆论影响,改革经常流于形式,出现多次反复;危机爆发后,韩国在困境中推进改革,力度较大,金融、企业、政府、劳动四大部门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为转型升级打开了通道。相比之下,日本受到更多既有利益格局制约,虽有调整但进展有限,诸如大企业与主银行(企业的主要贷款银行)关系、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关系、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安排难有改变,推进改革的共识无法达成。
受上述因素影响,日韩等成功追赶型经济体的转型都历时10年以上才逐步稳定下来,在遭遇挫折中积累了经验,新增长模式趋于定型。这些经济体转型后的增长模式差异明显,但都为进入高收入社会提供了支撑。韩国的改革相对彻底,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一批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涌现出了三星等科技导向型大企业。日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工厂内部的精致生产,这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但创新能力偏弱,制约了长期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金融危机,应急管理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影响及历史经验教训
从2007年开始,美国爆发了次级抵押信贷危机。2007年2月,美国第二大次贷机构“新世纪”公司宣布2006年第四季度业绩将出现亏损,并在同年4月宣布破产,美国次贷危机随之付出水面。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次贷风险全面暴露,大量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濒临破产,对冲基金被迫清盘,投资银行宣布亏损和倒闭,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也遭受了重大损失。目前,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从此次危机发生的原因来看,虽然美国次贷危机直接源于资本市场创新过度、信用过滥导致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但与金融机构不负责任的放贷政策和金融监管缺位也有直接关系。从此次危机造成的影响来看,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其影响远远超出预期。
危机正在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市场蔓延,通过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信心扩散等传导机制,迅速扩散到新兴国家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一些国家新美元升值、资本外逃、出廓产品价格下跌,贸易条件恶化,经济面临大幅下滑风险。
由于危机重挫了发展的信心和有效需求,全球贸易流动性危机已经出现。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生多次重大金融危机,如1929年美国大萧条、20世纪90年代的北欧银行危机、1990年日本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尽管成因不同,结果各异,但是我们仍能通过比较,发现其中带有共性的特点与经验教训:资金使用成本过于低廉、金融监管跟不上金融创新和开放的步伐,是导致投资过度,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膨胀的主要原因。尽管当前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由于衍生性金融产品而显得更为复杂,但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是共同的,那就是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社会动荡,人心涣散,秩序混乱,人们对政府信任度下降,政权更迭频繁,严重破坏和偏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轨迹道。
历次金融危机带给我们最大启示就是:国家安全并非简单地表现为国防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安全,而经济安全的关键在于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必须建立一套更为全面、安全、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另外,由政府驻缅主导并介入危机应对是目前市场的普遍共识。当政府处理的态度越明确,或是应变速度越快时,越能缩小市场震荡的阵痛期,社会成本的负担也会愈小。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及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的压力也相应明显增大。
(一)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已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已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一是出口形势相当严峻;二是消费快速增长难度加大;三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四是一些重要经济运行指标明显回落。
(二)经济形势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突出,维护和谐稳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部分沿海企业关停、倒闭程序不规范,监管措施不到位,导致工人工资和劳工权益无法获得保障,各地出现多起由此引发的社会群体性治安事件。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可能继续恶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进一步扩大,经济形势变化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将逐步显现。随着经济困难的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凸现的可能性也将增大,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渗透破坏活动,炒作热点敏感问题,致使社会矛盾激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本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首都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工业生产、外贸出口增幅下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经济增速回落。由于首都经济服务主导性和总部经济的特征,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首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四)本市由经济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增多。
1.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引发的失业人员无序流动和管理问题需要高度关注。随着危机的发展变化,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将会逐步从沿海地区向本市传导,占本市企业总量95%以上的中小企业将面临裁员的压力,此外,对农民工的需求可能减少,容易造成农民工大量返乡和无序流动,由此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2.股市、房市波动较大导致的社会恐慌情绪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心理预期的变化影响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正常秩序,导致公众对金融危机的恐惧不断放大,并在下跌的股市、房市中不断得到印证,这种恐慌可能迅速地传播和扩赛,成为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3.不断上升的劳资纠纷及其引发的社会安全时间有所抬头值得重视,近期,因劳资纠纷导致的劳工聚集和威胁跳楼、跳塔事件频发,特别是在外来劳工使用较多的建筑、安装等行业表现更为明显,如果处置不当,容易损害政府形象,很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
4.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可能导致安全生产形势高度紧张。为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本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地铁建设加上大规模政策性保障住房、水电气热等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今后几年的开工和在建项目将会大幅增加,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三、金融危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启示
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运行中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我们应灭且跟踪和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深入研判本市可能遇到的新情况和新困难,抓紧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应对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对经济运行的风险监测和控制,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全面加强金融危机应对工作的统筹与领导力度。
(二)建立经济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预案和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1.加强经济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统筹协调力度。我们应吸取美国政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各自为战,贻误战机的教训,未雨绸缪,建立起一个更为有效的金融危机应急管理机制,以便能够将全市的经济危机管理和应对纳入一个有序、规范、条例的轨道中。
2.加强金融危机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危机应对工作的制度化。进一步制度或完善相关配套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制度,提高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和金融危机应对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三)建立经济运行的风险管理和综合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风险监测预警工作。金融危机通常都有先兆,具体表现在一些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上,我们可以充分完善和利用奥运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方法与成果,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
(四)坚持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并重的原则,做好金融危机期间的社会安全稳定工作。一是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加大对金融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对劳资纠纷监管,做好因企业破产欠薪引发的应急准备工作。三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引导合理有序流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投资力度,消除金融危机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确保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
(六)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调动各方面参与首都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公众战胜当前经济困难的信心。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本质是金融市场的一场信用危机。因此,重振民众、企业的信心,防止恐慌心理加剧,是摆脱金融困境的关键所在。同志指出:面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坚定信心、携手努力,我们才能共同渡过难关。
对此,我们要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应对危机的政治共识和社会共识,进一步加大对金融危机、改善民生和解决群众“三最”问题等方面所作工作的宣传力度,真正的化外患危机为内强之机,化短期之危为长期之机,化传统发展方式之危为现展模式之机,为建设更加繁荣、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宜居的首善之区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刘明兴、罗俊伟,金融危机理论综述[J],《经济科学》,2000年4期
[3] 曹远征,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贷风波的分析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我们会死在哪里?我们是否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在投资领域,我们如何投资才能避免失败?
一、“听消息”或依赖“专家”。大部分股民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经过不断努力,从而获得失败。市场从来不缺消息,但没有人为消息的正确性、时效性等负责,何况很多消息和估价的涨跌没有正向关系。我们去医院看医生,或者去法院请律师,多数能找到真正的专家,但在股市上有过多的伪专家,听消息的投资者往往难以分辨,何况这个领域往往真人不露相,闷头发大财。“专家”跟“骗子”并不好区分,且不说有意的骗子,还有很多无意的骗子,比如只吹一年而不是连续的业绩、只展示自己的盈利而不分析自己承担的风险、只说自己成功的案例而对失败避而不谈。
二、不学习并总结经验教训。如果要自己进行投资,不学习并总结经验也是个不错的得到失败的方法。不读书提升自己理性思维、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不深入研究行业和企业,而只是蜻蜓点水,只喜欢成功学和所谓的心灵鸡汤,只看别人如何赚钱的故事,不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甚至都不从自己身上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做基本上可以保证:失败往往不是成功之母,失败之后还很可能是另外一个失败。
三、过于自信的彻底投机。巴菲特举了个例子:假如别人跟他打赌,6个弹孔的左轮手枪里只有一颗子弹,让他对着自己的脑袋开枪,给100万美元,巴菲特不会干这样的蠢事。不过,认为自己运气好的投资者可以这样干,或者努力学习《股票作手回忆录》里的拉瑞・利文斯顿,这样的投机者几十年后虽有小概率可以成功,但更可能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最终失败并抱憾终生。2011年,我有个朋友亏损了60%,我都没有弄明白她是买了什么而失败的,但我比较确定她是投机导致的失败。
四、利用杠杆并大量做空。利用杠杆放大了风险,影响了心态,如果再进行做空,这两者加起来,简直就是股市中自杀人士必备。一个叫管我财的网友说,你用杠杆、做空,往往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押在别人的愚蠢上,把自己的脑袋系在别人的裤腰带上。比如做空,你看空做空,就算你对公司的判断是对的,也可能会因为愚蠢的人以更高的价格买入而失败,到时还真不好说谁更愚蠢。
摘 要 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到2008年9月份以后,危机迅速由美国传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各国。由此,危机全面爆发并波及全球股市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作为此次危机的核心问题:资产证券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两种基本功能在金融危机中所起的负面效应的研究,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这一高度发达的金融衍生工具,从而看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的问题,并给我们的资产证券化一点启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产证券化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随后逐渐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并非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也非次级债危机,它的全称应当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危机”,仅从字面上就可看到,理解这场危机的关键不仅在于“次贷”,而且在于“证券化”。
它是将缺乏流动性但未来有着稳定净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真实销售、破产隔离、信用增级和有限追索等机制,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债券的金融行为。上世纪末华尔街最流行的一句名言是“只要有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足见那时资产证券化的普遍及疯狂。它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令华尔街的投资家们如此痴迷于证券化呢。总体说来,是具有以下两个基本作用: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以及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
但资产证券化的这两个基本功能在次贷危机中却起到了负面作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这种负面作用:
第一,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1.风险转移功能促使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损失的可能性。在本次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在促使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 风险转移功能导致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违规运作。在次贷危机中,和抵押贷款经纪人相似,信用评级机构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收入,不惜和抵押贷款经纪人以及抵押贷款机构进行勾结,盲目提高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由此导致证券化产品信用等级的虚高,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第二,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1. 增大流动导致了抵押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抵押贷款机构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功能来增大自己的流动性,但在本次次贷危机中,这一基本功能被过度滥用了。为了使利润水平增加,抵押贷款机构会有更大的动机来发放抵押贷款,这样在运作中就忽视了对初始借款人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的调查,放松了对抵押贷款资产的监督,由此导致了运作中的道德风险。
2. 增大流动导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抵押贷款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资金来发放抵押贷款,导致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巨大的资产泡沫就形成了。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巨大的泡沫,而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是泡沫形成的罪魁祸首。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在金融危机中,我国似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其主要是因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正处于试点阶段,证券化明显不足。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我觉得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金融监管。我国目前已出台诸多有关法律法规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是,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流程以及风险控制制度。所以,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是发展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的重要保障。
(2)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评级制度对资产证券的发行和交易至关重要。评级体系建设要把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综合起来考虑,复合结构产品要和传统证券的评级加以区分,评级制度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作用也相当重要。
(3)证券化产品结构设计应避免短视,要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背景。只有经过完整的经济周期的检验,产品的风险才能充分被识别和衡量。在证券化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外部冲击。要根据当前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提供相关产品。
事实上,仔细分析美国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的问题后就会发现,证券化本身并非“罪魁祸首”,资产证券化只是个工具,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怎么利用,怎么控制,怎么监管。正如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真正应当怪罪的不是资产证券化本身,而是将大量不良次级贷资产证券化”。
2007年发生在美国这场金融风暴,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场灾难使得很多人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产生怀疑和担忧。毋庸置疑,这种高度发达的金融衍生产品背后必然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但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中国与美国的证券化程度也不同。与美国相比,中国正在证券化试点过程,选取的资产是正常的抵押贷款。不仅如此,中美两国的房地产状况也有明显差异,前者蓬勃向上,而后者正在走下坡路。但当然,中国的确可以汲取美国在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方面的经验教训,但因此“投鼠忌器”“打退堂鼓”则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刘英奎.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时代经贸.2008(6).
[2]姜建清.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
199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过信息技术革命后,其经济实现了二战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到了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为了刺激经济,布什总统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支持下推行了减税政策,但也没能使美国走出经济低谷,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又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创下了45年来的最低水平.
为了控制泡沫的膨胀,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转变了其低利率政策,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之前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这一期间,大量资金从美国房产抽离,房产价格随之下降.
2008年,美国贝尔斯登濒临破产,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美国两大联邦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房地美陷入财务困境,被美国政府接管,9月14日,美国政府拒绝为巴克莱银行等机构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提供担保,相关收购方退出竞购,雷曼宣布申请破产,同日,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受这些事件影响,金融市场信心受到重创:全球股市暴跌,信贷市场紧缩加剧,次贷危机演化为全面金融危机。
二、美国在次贷危机中做出的金融创新
1、在住房抵押贷款产品上的创新
美国从网络泡沫恢复过来之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基本满足了优质客户的贷款需求后,逐渐放松了抵押贷款的标准,开发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在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房地产贷款机构根据贷款人信用等级高低创造出多种抵押贷款。尤其是次级担保贷款,这种贷款的抵押物是当贷款人破产时将资产变卖偿还担保贷款后的剩余价值。住房的市场价值在房价上涨和处于高位阶段时,次级贷款非常流行。
2.以资产证券化方式形成利益链条
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持有的这些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权,在未来一般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但是这些债权的流动性较差,为迅速回笼资金,这些房贷机构和投资银行合作,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以此为基础资产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对于中间级的MBS设立特别目的机构SPV购买中间级MBS等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再以该资产持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发行债券,即债务抵押担保债券CDO。
3.在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和资本运作方面的创新
美国整个金融市场在资本运作、财务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也非常多。由于金融机构采取高杠的资本运作,使得可利用的资本大幅度上升,整个市场的信用规模大幅扩大,推进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金融机构持有的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也相应提高,进而其他类似的金融资产的价值相应被调高,风险的系数相应地被调低,使得美国金融机构资金运作的杠杆率非常高。
三、美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因为次级贷款本身就不是优质的产品,是有问题的资产,是对于有问题的资产进行重新的整合和打包,当然这种方式有可能适应对有投资风险偏好的人比较适合,反之的话就会造成巨大的风险。就是说我们在创新过程当中要更多的用优质资产,否则会增大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为分散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美国的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将同类性质的按揭贷款处理成债券形式在次级债市场出售。最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是所谓的债务抵押证券,它是将基于次级按揭的按揭支持证券再打包发行的证券化产品,这一过程被称为二次证券化。在这次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不同程度地转移到不同档次的债务抵押证券投资者.
在机构方面的话,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混业经营就是银行、证券、保险可以经营相互之间的业务,但是同时可以看到通过美国次贷危机,混业经营的风险也是比较大,因为欧美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他们就是在同行之间过多的介入次级债的业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么这个就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甚至有的机构到了破产的边缘.
四、我国在金融创新风险防范上可采取的措施
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到次级债危机,这是一个伴随着金融创新风险不断产生并强化、扩散的过程。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也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我国也应当吸取经验教训,防范金融体系风险,对此,有以下建议。
1.树立风险防范观念,提高风险管理意识。由于金融机构在创新时,风险是多样和复杂的,因此须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和观念。不能因金融创新在风险防范和控制上取得一时成效就忽视可能带来的更大风险,有些创新只是延缓了当前的风险,却在未来聚集了风险,这是风险累积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在美次贷危机爆发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些金融机构就发现了问题,但由于利益驱动,没有采取措施,关键还是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不够。
2. 完善对基础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加强对衍生和原生产品联动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原始还是包装过的金融产品,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和完善对原始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中牵涉到一系列环节,而且影响越来越大,但究其源头却是银行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如何衡量零首付和低首付住房贷款的风险问题,因此无论金融产品怎样包装,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原始产品的风险管理要规范,对原始的客户和风险的跟踪要及时。
3.采取多种监管形式,加强金融监管。在次贷危机中,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因此加强监管非常必要。要注重规制导向监管与原则监管相结合。次级债危机反映出美国规制性监管模式的滞后性和不灵活性,我们必须汲取美国的经验教训,坚持以规制性进行监管。其次,实现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的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监管事项、不同监管领域实施不同的监管原则。再次,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监管。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发展水平和趋势来看,分业监管仍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监管体制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