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学生教育培训范文

中学生教育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学生教育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学生教育培训

篇1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倾向于教育投资。英语作为一门占分较高的中、高考科目,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促使广西工业城市柳州市的外语培训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小学外语培训机构。这些中小学外语培训机构五花八门,规模大小不一,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知名度也大相径庭,遍布于柳州市的大街小巷中。为了深入了解柳州市面向中小学生的外语培训机构的教学现状,笔者进行了相应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形成建议,希望对相关的培训机构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所帮助。

1 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访谈、课堂观摩等方法,调查对象是柳州市分布在各个城区的14家面向中小学生的外语培训机构,包括新东方、英孚教育、韦博国际英语、东方益学教育、远景教育、阳光教育等外语培训机构的教师。

问卷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设计:一是机构中教师的基本情况;二是机构中教师对教学安排和和教学方法的看法;三是机构中教师对于柳州市英语培训机构发展的看法。

在问卷的基础上,笔者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更深入地了解其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对英语培训教师需求的?B度和意见。

进行问卷和访谈后,为了进一步验证问卷和现实的切合度,在征得教师同意的基础上,笔者还进入培训课堂,亲身体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现状。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教师基本情况

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中,接受问卷调查的机构内教师,78%为本科毕业,15%为硕士毕业或拥有更高学历,7%为专科毕业。可以看出,柳州市相关机构内教师的总体学历水平高于大学本科低于硕士,少数高于硕士,整体学历水平尚可。

从教学资历的方面看,接受调查的教师中,64%担任全职教师,7%担任兼职教师,7%为在校学生,19%从事其他职业,其中,教龄高于五年的有15%,三到五年的14%,一到三年的21%,一年以下的50%。可见,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师,绝大部分将此作为主业,但经验丰富的占极少数,多数为资历尚浅的新教师。柳州市内相关机构雇佣的教师教龄偏低,一方面反映了行业的发展前景乐观,另一方面,反映了行业的门槛低,竞争不够激烈。

同时,机构内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机构的影响有利有弊。利是缺乏教学经验的新人采用的教学方法新颖,与传统教学不同,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弊是教师的经验不足也有可能带来许多其他问题,如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准备把握,难以应对,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全,无法给予学生真正的英语能力提升。

2.2 教材使用情况

机构内教师所用的教材,93%为中小学学校现用教材,57%为机构内部教材,7%为其他来源。其中,50%同时使用学校教材与机构内提供的教材。从此可知,机构的教学主要是基于课内知识的巩固,若有需要也可提供课外知识的拓展。但是,从为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的教材所占比例可以看出,机构未来可能需要加强提高英语能力方面的服务。

2.3 教学方法情况

机构教师的授课方式中,42%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14%是一对二的方式,36%是三至五人的小班授课,26%是六人以上的较大班级授课。一对一授课的优势是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保证学习效率。

教学时间安排上,86%的教师认为早晨学习效率最高,14%认为下午学习效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机构内教师的工作时间。

教学模式方面,认同采用“课内巩固+课外拓展”模式的教师占比64%,认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14%,认同采用“幕课”或其他教学模式的各7%。

2.4 授课环境

授课环境方面,认为授课环境优良的教师占76%,认为环境一般的24%。授课环境的满意程度较高,说明市场对于行业的基本要求,培训机构已经达到,开始注重增加竞争力的细节因素,为自己带来更多客户。

教学中所使用的设备,过半数受调查的机构教师表示,在教学中需要电脑、投影仪或黑板等设备。约三分之一的教师表示需要录音机、扩音器或其他录音设备。

2.5 教师对于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发展的看法

对于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的市场,约三分之二的受调查的机构教师对其存在的意义持乐观肯定态度,约三分之一持悲观否定态度。其中,50%的受调查机构教师认为英语培训机构是培养英语兴趣的好场所,21%认为这些机构是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最佳去处。而21%认为“盈利为主教育为辅”才是这些机构的“信条”,也有8%认为这些机构的存在毫无意义。

对于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的未来发展,机构老师的看法大体分为三种:一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该行业的发展将呈现乐观情势(43%)。二是,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且尚未解决(29%)。三是,该行业的发展将出现其他情况(28%)。可见,柳州市内的英语培训机构的发展应当大体呈现向上趋势,但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在问及所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时,受调查者给出了以下看法:63%认为机构教学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29%认为机构在考前押题方面做得不够,29%认为机构的学习环境需要改善,29%认为机构缺乏经验丰富的老师。总体看,柳州市内英语教学机构所经历的问题可归纳为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内部问题即机构的“软实力”:教师实力与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问题的把握能力;外部问题即机构内环境问题。

谈及行业的宣传如何可靠有效时,57%受调查机构教师认为宣讲或讲座是最可靠有效的方式,36%认同宣传单方式,14%认同电视广告和公车广告,7%认同小广告。

关于什么样的活动更吸引客户,50%受调查机构教师认为演讲与讲座最能吸引客户,36%认同与学生们进行英语相关主题探讨活动,36%认同聚会派对,28%认同户外郊游和外教互动,21%认同美食DIY等趣味活动,14%认同体育运动和明星互动,36%认同其他活动。

3 提出建议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特别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民办教育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而重新复苏,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壮大,其发展历程折射出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政策的不断变化。民办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这一大批热爱教育事业的社会组织密切相关。

而在发展过程中,民办教育尤其是培训机构也面临诸多困难。目前,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教师资历不足,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环境无法让人满意。

就以上问题,笔者认为:

(1)关于教师资历不足的问题,机构可适当提高招收教师的标准,并在教师入职前提供短期的培训和试用。教师入职后,出现问题及时与其交流,给予建议。同时,有必要安排定期的职中和职后培训,让教师的个人发展不停滞。

(2)关于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的问题,机构内教师应多观察和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拟出教学大纲,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应学生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多观察多总结,“一个学生一套教学方案”,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机构负责人和教师要多沟通,多研讨,在交流和合作中,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关于学习环境的问题,机构可通过小问卷或课堂中询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所倾向的学习环境,或者参考同行机构的做法,做出相应改善。机构适当添购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录音机等,以满足教师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4 结语

篇2

【关键词】培养中学生体育课兴趣

一、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应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和积极练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合理安排教材,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以学习材料作为刺激的“诱因”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如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的技术,克服了“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奔跑兴趣。这样不仅发展了素质,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有易到难的规律。因此,在给他们教的过程中,应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他们就会要求学习教难的技术。同时,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之乐。既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又使学生越练越想练积极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勇于突破新教材,提高教学效果。固定的队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同一个教材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为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根据学生需要合理运用各种练习手段,既可以严密教学组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情况,灵活运用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永远是平等的朋友。比较而言,学生更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多用激励的语言

(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而某些有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

(3)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再次,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教”。体育的竞技性特征,使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经常要承受成功和失败的心理体验。

2、爱护、尊重和信任学生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及对三基掌握的有利;课中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队列站队的背风、背阳光直射;课中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课后要冷静反思。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

3、参与到学生中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当他们打篮球比赛兴趣下降时,就参与到他们的比赛中。当学生长跑体力下降时,就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的距离。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学习兴趣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练习中,学生掌握动作有快慢之别、优劣之分,这种差别就形成了同伴间的相互影响,鼓励差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并提倡技术好的学生都和技术差的学生共同练习,因为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学生,能够边练习边观察好的学生的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而动作好的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做老师的感觉,要想教别人,自己的技术必须要提高。在动作练习一定时间后,要有意识地让动作较好的学生来做示范,这样不仅能增强本人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动作较差的其他同学的练习,带动其完成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

关键词: 口语训练 口语教学 交际能力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英语的学习成为学生一项极为重要的学习任务,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使其作为交际的工具进行国际化的沟通和交流。然而,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忽视了英语的口语训练,而只重视英语单词及语法的掌握,使得很多学生在真正需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往往不能够说出流利的英语,不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思,这就失去了英语学习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重视英语口语的训练,采取积极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真正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注重语音,掌握发音规律

学习英语发音的前提是要熟练地掌握国际音标,学生学习音标的效果往往决定了其发音的准确程度与语调是否合乎标准。因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要对语音给予足够重视,根据学生的发音状况进行定期的音标、单词、字母等发音训练。通过寻找字母的发音规律,使学生能够明确单词朗读的规律性与标准,同时使学生掌握单词发音的技巧,对连读、句子的重音及相应的语调等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具备说出纯正漂亮英语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1 “This is me”的教学时,课程涉及的单词有grade,year,reading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此类单词的读法,要求学生自主分析这些单词中元音字母的发音是否相同,进而总结出发音规律。教师也要对不同单词中的相同字母发音区别进行强调,使学生能够明确发音标准,并在之后的朗读学习中加以注意,提高口语水平。

二、立足课堂,创设教学情境

加强英语口语训练的另一个有效形式就是以课堂为基本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积极交流的场所,为学生模拟英语交际情景,以促进其进行英语语言的使用,与他人交流。合理且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浓郁的英语口语氛围,教师以课堂作为教学的基点,为学生提供使用口语及进行沟通的条件,在语境当中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例如,在教授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 “Going shopping”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别从家中携带一些物品,在课堂上模拟超市的运营,将学生带来的物品如books,telephone等,以及班级内的公共财物如curtain,chair等贴上标签,由教师选定几位学生模拟售货员及收银员,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购买时一律使用英语,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对购物用语有很深刻的印象与了解,课堂的气氛也非常轻松与活泼,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了口语的训练,并对生活中的交际用语有了深刻理解。

三、形式多样,激发学习热情

背诵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语言学习方式,虽然不具备创新性,但对于基础英语口语知识的记忆和背诵能够提供保障。教师要合理运用背诵方式,要求学生对基础的交际用语及常用的交际句型进行硬性记忆。此外,还应该要求学生在进行模仿学习和理解内容的同时,对课文中较为精彩与经典的段落和对话进行背诵,也要对具体语句的使用环境进行了解,例如外国人的打招呼方式常为谈论当地的天气等。

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的强化训练时,可以采用锻炼口语水平成果较为显著的分角色朗读及分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在进行表演时,往往会事先对所要表演的内容进行充分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表演课本中所给的对话及短文等,也可以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表演项目的自编、自导、自演,同时要给予恰当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合理地分配角色与任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分角色表演的课堂活动中。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Unit 2 “School life”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分配学生进行教师、同学、校长的表演。通过实际表演活动,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英语口语的工具性与实用性,进而对口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一步提高自身口语能力。

四、综合运用,提高口语能力

在进行英语语言的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俚语及谚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此类语言的积累不无好处。例如,在进行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Wild animals”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积累有关野生动物的谚语等。如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If you don’t enter a tiger’s den, you can’t get his cubs.(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俚语与谚语的积累,能够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以提高,交际能力也随之进步。

口语能力是英语使用能力的指标,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进而使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帅凤英.强化英语口语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160.

篇4

[关键词]大学生骨干 培训 意识教育

[作者简介]季建华(1966- ),男,四川西昌人,西昌学院保卫处处长,高级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网络文化及计算机应用研究工作。(四川 西昌 615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61-02

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党团组织兼职学生骨干、各级学联和学生会骨干、学生社团骨干和班团骨干,他们是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学生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国家战略发展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培养的重点对象就是学生骨干。

一、科学认识大学生骨干培训的意义

1.培养一批以中国化最新成果来武装自身的者。2007年5月16日,由、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汇报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以此为标志,“青年者培养工程”正式启动。“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成为“青年者培养工程”的重要项目,大学生优秀分子和骨干力量成为者培养的重要对象。高校要以辩证发展的眼光深刻认识培养青年者的重要意义是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应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考验、共青团履行自身职责以及引导广大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2.影响学生行动趋向。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明志,以远大的志向提升前进的动力;要勤学,以渊博的知识扎实前进的根基;要知礼,以良好的修养积淀前进的底蕴;要自强,以拼搏的精神鼓足前进的勇气。如何做到“四要”,需要大学生不断努力和提升,更需要学校不断教育和培养。

3.深化学生思想深度。大学生学习思想理论课程、上党校,虽然在形式上接受了的理论教育,但在思想深处,不一定能真正理解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此,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有必要从学生骨干抓起,从思想深处入手,让大学生学理论、强实践,提高政治素养。举办大学生骨干培训就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在引导骨干大学生接受先进理念的同时,进一步让其结合自身实际,将理论运用到学习与工作中,充分发挥影响力。

4.加强师生互动沟通。虽然大学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很强,但他们思想尚不成熟,观察问题片面,处理问题主观随意,行动盲目冲动。然而,学校、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对此了解并不全面,只有通过学生骨干搭建师生联系的桥梁、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贯彻学校的意图。

二、科学分析大学生骨干的发展现状

1.队伍发展迅速。“90后”大学生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等明显增强。一进大学校园,他们就积极参加党团组织、各级学联、学生会骨干、学生社团干、班团组织的选拔;此时,学校也以锻炼学生、提供平台为目的,尽可能地给有意愿的学生提供机会。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骨干队伍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骨干队伍人数已占学生人数的25%以上。

2.整体素质较高。当代大多数学生骨干一有政治素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追求真理,能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分析同学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具有无私奉献精神;二有知识素质:知识广博,见识超前,成绩优异;三有能力素质:社会工作能力极强,成为老师的助手、学校与同学的桥梁纽带;四有心理素质:信念坚定,意志顽强,情绪稳定,胸怀宽阔,作风冷静、果断干练。

3.面临挑战增多。我国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社会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竞争异常激烈。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重要问题。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680万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学生骨干面临的机会更多,挑战也更多。

4.发展不太均衡。学生骨干虽具有一系列优秀素质,但他们依然有不成熟稳重的表现:理想信念淡化,个别学生思想上不关心政治,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模糊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目标,缺少社会责任感;学习松懈,个别学生无法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人际关系不和谐,心理压力大,个别学生骨干高傲、摆架子,甚至歧视普通同学,同学关系紧张;缺乏工作经验,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不懂得工作的艺术和方法,起不到引导和沟通的作用;盲目被动,长期在老师的安排和扶植下工作,没有主动、独立工作的经验,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的思想动机不纯,功利性倾向严重,出现拉帮结派、请客送礼,具有两面性。

三、科学引导大学生骨干成人成才

党的十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这是党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贯彻十报告关于青年培养的要求,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生骨干队伍既是当前形势迫切要求,也是认真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1.加强思想意识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明确了方向。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不断改进方法,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骨干进行理论教育,深化大学生骨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增强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推动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2.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学生骨干要真正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成为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为学校、为同学服务,就要树立责任意识。学校要给予学生骨干工作的平台和机会,压担子,下任务,明确工作标准和内容,使其清楚自己的责任。从事学生工作的领导老师应积极教育引导学生骨干做对社会、他人、自身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负责任地做好每一件事。同时,学生骨干要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承担责任、到学生中调研,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3.加强目标意识教育。如何使大学生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许多高校结合价值目标、健康目标、学业目标、生活目标开展“成人教育”。在大学生目标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大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个人发展目标,最终形成自身独立的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全面协调发展,从做人与做事两个角度,从政治追求、学业发展、职业设计、人际交往和读书积累等方面,同时开展目标教育。

4.加强大局意识教育。高校学生骨干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骨干力量,是高校很多工作顺利开展的引领者、推动者。高等学校快速扩张,师资力量补充不足和办学经费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学生骨干的角色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培养学生骨干站在学校发展、同学成长的整体格局中,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投身学校的改革发展,质量建设,真正成为学校管理部门的得力助手,未来国家的战略储备人才。

5.加强团队意识教育。学校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分体系、课外活动等方面,全方面培养学生骨干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教学活动,特别是“两课”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对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开展思想讲座、座谈会、心理健康等,培养学生骨干的团队精神;通过班会综合课,加强班级建设,有效凝聚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培育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大学生实践,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社团活动,强化学生的团体意识。

6.加强表率意识教育。表率是最权威的号召。学生骨干各方面对自己要求严格, 在同学中以身作则, 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中, 学生骨干求先进,求优秀, 脚踏实地地工作,团结带领大家共同进步。

7.加强纪律意识教育。学校要正面引导,以坚持灌输教育为主,通过多种贴近学生心理、满足学生需求的方式加大对纪律的宣传力度, 多层次地强化纪律的灌输,持之以恒, 真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法规知识、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同时,了解学生思想和行为状况,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发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苗头,采取适当方法给予教育引导,把纪律教育工作做在前面,防微杜渐,强化预防。学生骨干要自省慎独,着力自控教育,检查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得与失、善与恶、对与错,自觉纠正言行偏差,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纪律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8.加强法制意识教育。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的时代,高校学生骨干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加强自身法制教育,具有基本的法制观念、法律知识和用法能力,增强自己的廉洁意识,树立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廉洁自律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

9.加强学习意识教育。促进学生骨干的全面发展,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理念。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和功能,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倡导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风气,广泛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大力推动校园科技创新,努力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深化社会实践,增强实践育人的观念,为广大同学开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大力推进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项目。

10.加强创新意识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打造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做起。在高等教育树立创新意识教育理念,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的人性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强调创新意识教育的过程化,以蕴含创新意识的教育理念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教育,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教育改革,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课程体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基本理论内化为创新意识,拓展学生创新意识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新峰,李威娜.大学生骨干素质培养的意义、内容及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2]严蓉.浅谈大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2).

篇5

[关键词]发散思维 生物学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205-02

教学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思维活动,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这要求我们既要重视思维结果的教学,更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通过科学史暴露科学家的思维,分析教材体系暴露编写者的思维,介绍教师的方法暴露教师的思维,加强学习的反馈暴露学生的思维,综合协调以上生物学思维的暴露,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流向,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生物学思维同一般思维一样,具有以下基本类型: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3.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其中创造性思维又称创新思维,不仅能创见性地揭示生物学对象的本质,并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它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即反过来想和寻求尽可能多的合理答案。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多向联想,从问题的多种可能方向扩散出去,开阔思维视野,寻求问题的最优化解法,是发散思维的具体表现。集中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在发散思维的结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唯一或最佳答案。其两者的有机结合组成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智力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生物学科思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1]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能力的培养更加得到重视。本文通过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些实例,介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不同方法,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一、问题情境中激发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教学中通过创造必要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讲授动物细胞增殖时,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母亲与他孩子的体细胞数目是否相同?人在婴幼儿期、青少年期、老年期等不同的阶段体细胞数目又是否有所不同?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问题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导入新课教学。

二、概念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概念图对于构建个人概念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利于学生空间智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结合其他的教学策略(比如头脑风暴法、生本教育、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问题教学等)使用概念图。比如在“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把概念图教学与头脑风暴法、合作学习相结合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通过自己绘制概念图来构建自己关于光合作用的认知,还可以在与同学的合作讨论中不断发现问题,取长补短,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在反思中不断完善概念图。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概念图与问题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概念图来呈现结构不良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及合作讨论交流来构建概念图,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2]

三、在知识的连结、迁移上发挥学生多向思维

如在讲授鸟类的结构时,从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开始,让学生在已知动物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理论展开想象,说出各种答案,如鸟羽、翼、充气质骨、肌肉分布、肌肉成分、气囊、双重呼吸、直肠短、双循环、一侧结构退化等方面,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答案集中归结到外部结构,以及内部结构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感官等,进而扩展到不能飞翔生活的鸟类原因是什么,结构又有哪些不同?自然过渡完成一节课程的教学。

四、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注重学科间知识的交叉,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讲到鱼的经济意义食用方面,很多人苦恼于它的泥土味和腥味,生活中如何处理?烹饪前用盐水将鱼洗净,就可以去除它的泥土味和腥味。进而又引发学生思考,盐这种化学物质是否具有其他作用呢?鼓励学生们结合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活实践发挥想象,尽可能地说出用途,学生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食盐是最常用的调味品;可以防治脱发、可以止血,可以美容,用盐水洗冻疮可止痒,早上喝一杯淡盐水,有助大便通畅,用油炸食物时,将一点盐放入油锅内,油就不会向外溅了,洗衣服时在水中放些盐可以防止衣服褪色,用热盐汤浸泡双脚或用炒盐熨贴腰背和关节处,对风湿筋骨病,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等[3];但是,食盐摄取过多对人体又会产生副作用,血压升高……这样在多学科间促进学习迁移。

五、变验证性实验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发挥学生逆向思维,大胆否定,重视预测和猜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了实验选题、设计与实施的项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已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选择教师提供的生物学范畴内的小课题或自行命题,然后设计实验至完成实验。目的要求:1.训练学生查阅资料,发现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以验证或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2.检验全学期教与学两方面的教学质量。实验原理:学生在已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室条件,完成选题、设计实验、实验准备、实施实验和实验小结等全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实验内容:1.查阅资料,选题。2.查阅资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3.实施并完成自行设计实验。4.小结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材料和用品:由学生根据实验需要自行准备。

六、开展活动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一般的生物课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的效率性上占优势,生物学活动课在促进知识的综合化、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生物活动课具有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学观察、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参观访问、专题调查等多种活动方式。通过两者结合实现课程的优势互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走出课堂,在生物学活动课中进行小型课题研究和小论文的撰写,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良好方式。[4]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打破陈旧的教师讲学生听局面。从新的理念出发,体现以生为本,灵活运用迁移理论,联系学生实际,挖掘潜能并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其与集中思维有机结合,培养具有独创性、变通性、敏锐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学思维,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继飞,郑晓蕙.生物学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8-110.

[2]郭杏,郑晓蕙.概念图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06.31(5):76-78.

篇6

一、结合讲读过程进行朗读训练如小学语文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七自然段,首先,让学生明确本段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内容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教师可指导学生想: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因为它听了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感到孩子不懂得自己尾巴有再生的能力,不用借,同时别人的尾巴都各有各的用处,是不能借给他的,心里疼爱小壁虎,所以笑着说。读时语速要放慢,充满感情地读出关心、疼爱。“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他为什么“高兴地叫起来”?因为他历尽艰辛都没借到尾巴,这时候一转身发现自己又有了尾巴,这时候是多么惊喜啊!读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语速稍快,“新尾巴”要读重音,读出为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而高兴的语气。这样指导,使学生在理解自然段的同时,进行了朗读训练。

二、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训练如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司马光》中的“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边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指导朗读训练的过程如下:(1)同学们看图。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一口水缸在的?读的时候,要突出哪个字? (大)(2)这个句子还写了这口大水缸怎么样?你认为哪个字很重要?为什么? (满。水缸大,装的水又满,小朋友掉下去才有危险)那么,读的时候要突出哪个字? (3)练习朗读,注意把“大”和“满”读得重一点。学生懂得了怎么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并在训练中渗透学法指导。

三、借助提示语进行朗读训练提醒学生注意并揣摩描写人物语言的提示语,可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你们想错了》写到士兵与的对话。一个士兵作出种种丑态后对“威吓地吼道”,而面对威吓,却是“淡淡地说”。读的话,可以这样指导:(1)这里的“淡淡”是什么意思?淡淡地说了什么话,读一读。(2)面对敌人的威吓和吼叫,他为什么只是“淡淡地说”? (3)的这些话是“淡淡地说”的,该怎么读?这样有意识地经常选择课文中一些典型句段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就能逐渐形成能力。

四、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变换提问角度。以问促读是指导学生读书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变换提问的角度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小学语文第四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呈现出多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指导朗读过程如下:(1)这句话写西沙群岛的什么? (海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 (读一读)。(2)你觉得这句话的哪个词最能表现这里海水的异常美丽? (五光十色)课文怎样具体写海水的五光十色?读一读。(3)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的确异常美丽,我们来齐读一下好吗?像这样,多遍朗读同一内容的课文时,每遍读提问的角度不同,训练的目的各异,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加深了,朗读的兴趣更浓了

篇7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建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制订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其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转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以前多数学校和教师强调和重视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考试能力,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一点要求非常明确,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初步的思维能力则是二者的基础。基于数学科目的特点,即数学有大量的数学术语、逻辑术语及相应的符号系统,有很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通过逻辑推理,一些理论生成新的理论,一些判断生成新的判断,数学就是由这些理论和判断组成的。虽然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思维能力尚处于萌芽或者说起步阶段,教学内容也比较简单,不需要推理论证,但只要学习了数学科目,就离不开判断或推理。或者可以总结出,数学学习,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还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针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途径

逻辑思维能力是多层次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提出几点看法。

1.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灵活性。

数学有着“唯一性”的特点,即“一就是一”,但如果从思维方式看待数学,它在很多时候也具备“灵活性”的特点。这个认知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经常一题可以多解,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题目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身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解前,让学生根据题型的不同,尝试着通过转变思路,寻求一种更适合、更简单的解题方法。如:200千克海水能够制盐2.5千克,那么50000千克的海水能够制盐多少千克?这属于一题多解,可以通过2.5÷200×50000;50000÷(200÷2.5);2.5×(50000÷200)几种方法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从表面现象寻找和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它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习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和帮助学生尝试从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与内在联系,从而找出更多、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

3.打破常规,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具有独立创造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不受到常规的解题模式的限制,找出解题最简单的方法。例如:把2、5、6三个数字卡片进行组数,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模式,组成的数就只有25.26.256.265.52.56……除了这些数外,学生还会发现“6”的特点,把“6”反过来是“9”,从而组成更多的数,也是思维创造性的一种表现,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及培养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及培养,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结合实践,提出几种训练方法。

1.延展法。

延展法可分为单向延展法、多向延展法及反思延展法等。单向延展法应由易到难、由因导果,逐步延展;多向延展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及单元内知识点的联系等;反思延展法则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对整个审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与总结,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后会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2.破思维定势训练法。

所谓的破思维定势训练法,其实就是指教师呈现一组一组的题目,通过题组训练,打破思维定势的一种思维训练方式。打破思维定势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教师可通过题组进行教学,选取的题型一般为基本题与变式题的结合。

3.常规求异法。

常规求异法对教师及学生提出的要求更高,需要学生改变常规的定向思维方式,不受固定思维支配,独辟蹊径,使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思维训练方式。以12根火柴棒摆6个相等的正方形为例。按照学生惯有的思维方式,多数学生只是摆弄摆弄,这样显然无法达到题目的要求,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相等,六个面的面积相等)。学生的思路打开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摆出的正方体中找到了六个相等的正方形。

四、结语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讲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峰.浅谈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2.

篇8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 教师培训 不足之处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of teachers is a sustainable process. Basing on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of Jiangxi Province, the author(a member of the training team)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operation of the program.. The article also points out some weaknesses and put up some sugges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program.

Key word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training for teachers, weakness

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的差距,必须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自1990年始,江西省教育厅委托江西省外语培训中心与爱德基金会联合举办中学英语教师脱产培训班,跨度为半年或一年,培训对象由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按分配名额择优选拔,要求是长期从事中学英语教学或研究、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或教研员;外语培训中心在培训中要建立受训教师档案,建立跟踪反馈、评价服务机制。同时,配备了班主任,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保证学员的出勤率和学习效率。举办这个中学英语师培训项目,目的就在于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强化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意识,并且向他们介绍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以期大面积提高江西省中学英语师资的质量。

作为外语培训机构的一员,目睹并参与了其中很多期的培训,看到了很多可喜的进步,但同时也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学的改革,我们的培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本人主要从江西省中学英语教育普遍情况着手,介绍本中心培训课程的具体实施情况,同时对于不足之处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英语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江西省中学英语教师中大专学历不到总数的一半,本科学历只占14%,其余的为中专学历。而且这些教师中部分为非英语专业转岗教师。其次,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师资特别贫乏。他们虽然大部分拥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但是除了承担繁重的英语教学任务外,极少有英语语言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他们几乎没有与母语为英语者交谈过。此外,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后,英语综合能力方面简化现象十分严重,如连贯性的流利表达简化成为单一的课堂单句和词语表达,词汇量仅限于书本词汇表,英语思维也被一些固定的词、句子、句型所禁锢,而近年来,在新中学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生活化、趣味化,时代化的材料,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这对于听说能力已经逐步退化的中学教师是个极大的挑战。一些中学英语教师仍然坚持课堂讲授和强化练习,忽视教育的素质培养功效; 注重以分数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大多数的教师迫切需要提高交际能力,综合语言能力以及理论素养。

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师脱产培训班的口语强化是整个培训中的重中之重,强化口语教育的内容设计主要就是以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为目的。由南京爱德基金会派来的外教授课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约70%每天都安排了课程。他们使用的教材中有些是基金会的培训教材,同时外教再根据每期学员的实际情况和中方教师的建议,自选一些教材,并为学生提供其他相关的材料,社会上大量有关书籍、报刊、文章等都可为课堂所用,在课堂上他们也非常偏好挂图,单词卡,学员作品等,教学内容新,时代感强,学员也有兴趣。通过对外教课程的观摩,我们发现他们教学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会用,能交际为教学目的,从不过分关注学员的语音和语法小错误。因此,学员课堂参与性非常高,表达的欲望也很强,课堂气氛自由热烈。同时,外教备课的出发点更多是以学员为中心,激发学员兴趣,每堂课都有些新的东西,教师更善于引导学员自觉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学员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以团队形式来完成的,每一个人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除了课堂授课外,外教还根据需要带领学员进行课外参观讲解,利用下午或晚上的时间开设英语角和影视英语欣赏或视听英语新闻辅导,丰富了教学活动。正是由于很多教学上的中外差异,学员的兴致越来越浓,他们感觉不仅综合交际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启发。

长期以来,英语教师的岗前培训及继续教育都把重点放在了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上。培训主要通过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在于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接受语

言知识的机会。时至今日,在国内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仍然缺乏有效结合。一方面,教学任务的繁重使得教师无暇顾及理论学习,更直接的原因是大多数教师对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的认识仍有许多误区。他们不重视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认为理论空洞乏味,很难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他们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通过经验,同行相互学习借鉴,直觉或通过阅读《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的教案范例而得来的。对他们来说,引进的一些语言教学的重要著作由于理论深度和语言障碍等原因,阅读起来仍然十分困难。但实际是,任何一个称职的教师都应该有能力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换言之,就是要为具体的教学活动找到理论依据。理论可以帮助他们完成从直觉教学到反思式教学的转变。因此,针对实际,我们培训曾选用了《英语教学艺术探讨》、《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研究》、《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等教材。授课方式由中外两方同时进行。外教重点放在教学法上,更多地介绍英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组织师生讨论平时教学中的问题,以教学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同时中方教师结合国内教学理论与实践,利用学员说课,教师参与讨论的方式,大家就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探讨。由于学员全部为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我们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优势,在讲授理论时不仅请学习者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供实例,而且还请他们讨论从理论中得到的启示以及其在今后的教学中的运用。这样一来,把理论实践化,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

中学生往往是从英语教师那里获得英语信息的,在这一过程中,极容易形成一种固定型的发音和表达习惯,有时到了成年这种语言习惯都难以更改。因此,准确的拼读和辨音能力是一个英语教师必备的素质。而这正是很多国内中学英语教师的一大弱项。从参加培训的学员可以看出,他们的英语单词的发音和语调,尤其是一些常见单词的发音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对于一些基本的语音知识,如音节,重音,模棱两可。其原因主要在于我省师资力量的薄弱和缺乏,教师的整体水平偏低,代代相传,使得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培训中,学员一方面可以通过外教教学纠正发音,改善语调,另外,还安排了语音语调课程,由中方教师对学员的语音语调进行群体和单个辅导,尽量弥补他们的缺陷,同时特别强调学员在课堂课外有意识地去注意自己的发音。

在为期一年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中,还开设了听力教学,中学英语课件制作(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主要通过上机操作培养学员制作课件、设置网页、搜集资料等应用能力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介绍等课程。同时,教研及教育教学实践有机地贯穿整个学习阶段,培训结束后,要求学员以论文的形式总结心得体会,并不定期地收集培训后学员的授课情况的反馈。我们了解到他们普遍感觉口语能力的提高和综合交际能力的发展,深切感受到"环境造人"的重要性。同时回校后授课的信心大增,在教学方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此外重要的是他们从外教和中方教师身上看到了一种敬业精神。但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从多年来的培训过程和效果中看到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如下:

1. 外教。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是以外教授课为主,因此外教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从总体来看,学员还是更希望英语发音纯正的外教授课,这样能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语言环境,接触到纯正的语言文化。由南京爱德基金会选的外教大多来自英美国家,发音纯正,而且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有一定的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磨合,能够较好地结合学员的特点,因材施教;但也有一些来自英美国家外的教师发音让学员接受有些困难,要花较长时间去适应,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进程。据学员反馈,有些外教缺乏授课经验,对一些话题的扩展,深入做得不到位,甚至有些照本宣科,这样一年下来,学员手头上的教材,外教的影印资料非常多,但实际上真正使用得当的没有多少,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办的英语角,影视欣赏也有时因为外教引导不足而导致学员逐渐丧失兴趣。

2. 教学实践观摩。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公开课学习观摩等形式,使学员在演练课堂教学技能中丰富自身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我们的培训虽然很注重教师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学员参与讨论也比较多,但是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到一些重点学校去观摩公开课,特别是想聆听新课程的讲解,我们也是尽可能地想办法联系听课的机会,但实际上由于大多数学校都怕这样会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师的正常教学,都不乐意其他学校的教师组织来听课。(除由省市教研室安排的教学交流活动外)。因此,还有望于省教育厅,培训机构和各中学加强沟通和理解,可轮流指定教学交流的学校,或可组织省市内中学优秀英语教师担任导师,与学员共同参与学习。

3.学员的自主性。虽然我们培训的形式多样,其中不乏讲座,研讨,师生互动交流。但总体来说,仍然沿袭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培训模式,与课改中所提倡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创新性学习”等教学观念产生冲突。没有给教师提供足够的参与、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即使培训中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教师也不会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自觉地运用,我们应该多让学员自己上示范课,通过所掌握的策略创造出有效的教学方法,然后教师点评、讨论,以便提高。

4.新课程标准的培训。目前新课程改革已进入推广实践阶段。对于城市中学教师来说,通过接受教研室,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参与“示范课”的演示教学活动、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比赛、参与语言学与教育学的专题学习等,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标。但是我们的学员很多是来自县级,乡级中学,对新课标知之甚少,而参与新课标培训的大多是学校主管教学的人员,如校长,再由他们对自己的教师进行培训。即便如此,很多受训老师反映培训的内容过于笼统,流于形式,难以把握实质。他们对于如何应对新课标改革还存在很多疑惑。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在今后的培训中加大新课标的培训,首先要让教师了解《新课标》的理念,然后再进一步挖掘与培养教师应对新课改的能力。方法还是要加强交流,到重点学校参与培训与学习,也可以邀请优秀的教师进行授课,互相听课、评课,使学员们掌握新课标的实质和课堂活动技巧。

5. 学员的后续学习。每期培训结束后通过学员的反馈我们了解到,他们通过培训有了很大的收获和很多的感受,在最初返校后的实际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效果也很明显;但是,一些掌握的文化,历史知识,甚至新词汇,听说能力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慢慢消退了,这自然是一大遗憾。作为专业培训机构,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后继支持和发展,组织学员和培训教师,学员之间加强训后交流,可以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使他们不受时空、地点的束缚,互相学习,促进发展。还可以依照实际情况对学员进行循环轮训,使老学员有再受训的机会。

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是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作为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我们应该不断地结合当前教学发展趋势,调整办学思路,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检验培训效果,采取切实可行的培训方式, 努力稳步提高我省的中学英语教师师资水平。

参考书目:

1. Elliott, J. 1991.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M]. Philadelphia: OpenUniversity Press.

篇9

首先,小学阶段是培养人的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需要。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在课堂。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立足课堂,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起来。那么,怎样在课堂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索。课堂中,如果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火花。如在教学《丁丁冬冬学识字》时,我首先通过想像旅游的方式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吗?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祖国的心脏--北京更有辉煌的建筑,请跟着老师去欣赏吧!伴随着一段北京名胜古迹录象的放映,学生的心情激动了,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个个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节课虽是以认字识字为主,但因为有良好的铺垫,学生并没有觉得枯燥、乏味,反而思维被唤醒,进入活跃状态,为进一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巧妙设计,启发想像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尔斯特姆所说:"创造性受到鼓励和培养时,它就生长和扩大。"为此,我们教师应从心理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感觉,鼓起进行创造的勇气。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应进一步激疑促思,把知识和趣味结合起来,巧妙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想像,所以提问更应讲究艺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妈妈,不要送伞来》一文,主要写了一个想独立生活的小孩自立自理的迫切愿望,自己能做的事,绝不用父母代劳,课文中没写妈妈的话,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扩展学生的想像,充分施展学生的才华,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在巩固新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表演,在课文中并没有妈妈的话,我让学生上台加以想像表演,一生说:孩子,我祝愿你像街边的小树,在风雨中更加勇敢、坚强。另一生说:可爱的孩子,希望你像天上的雄鹰,在知识的天空中展翅翱翔。也有的学生说的很好笑:好孩子,你能自己上学,不用妈妈送,妈妈可解放了。同样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绘声绘色的表演充分的展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其次,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教师要不断为学生营造积极思维的氛围,创设发展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不断的去学习,去思索,去创新。

1.教学中要做到鼓励激情

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才能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适当的目标,又能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的激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的《小站》时就根据"小站的设备简陋"这一内容,请同学们想像一下"五年以后的小站又将是什么情景?"这时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的大胆幻想,有的是根据自己见过的火车站来设想,这时我就表扬了他们的敢于创新,让他们逐个到前面来说,同学们都踊跃参加。接着我又提出:"现在小站的设备先进了,我们的工作态度又将如何?"同学们有了前面的学习气氛,话匣子就一下子打开了,然后我总结了他们的发言:一种是以前的小站,但热情的服务却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另一种是设备先进了却不与旅客见面,不再动手修假山、造喷泉了。最后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提示讨论一下这两种做法的优劣。这样通过教师的启发,许多同学见解独特,富有创意。

2.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的过程

篇10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育训练 兴趣培养 培养策略

新时代下人才的培养,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且包括学生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体育教育和智育教育一样重要,《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1]。基于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训练兴趣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开端,以鼓励学生自主合作训练为过程,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对大学生实施科学、全面的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稳定发展。

一、体育训练兴趣的概念与作用

体育训练兴趣指的是人们对于参与体育训练、体育活动有内在需求,包括情感、生理需求等的一种心理化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学生训练兴趣的培养。

二、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因素

(一)训练条件的影响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部分高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影响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另外,部分高校不重视体育课程的实施,在学校整体学科规划上,没有分配足够的体育课程时间,降低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体育教学过多强调技术与动作,与学生日常生活缺乏联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以教师教,学生模仿为主,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学生不能享受体育课程的兴趣,就失去训练兴趣。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身方面,影响学生体育训练兴趣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学生体育意识淡薄;二是体育能力限制,包括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体育基础差会导致学生更不愿意上体育课程;三是心理素质差。某些学生心理素质差,爱面子、娇气、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体育训练中害怕动作做不好被同学笑,导致不愿意尝试,害怕尝试。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形象气质和感染力,对于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影响。而现阶段,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不重视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不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在体育知识、教学方法方面,也不努力学习和实践。由于体育教师缺乏良好的形象、专业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失去体育训练兴趣。

三、培养高校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策略

(一)深化学生对体育训练重要性的理解

针对现阶段学生不重视体育的问题,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训练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育训练的意义。没有健康的身心,就不能保障今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教育中,要强化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结合优秀体育人才、典型案例,指出体育训练对锻炼身体的意义,让学生明确体育训练对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

(二)改善体育训练场地器材与配套设施

体育训练场地、器材与配套的体育训练服务设施是激发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基础,也是硬件保障[2]。契合学生身心发展实际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发展情况,购进新器材,或者是收集与再利用部分机构的有用的旧器材,使得运动器械齐全,将部分废弃或闲置的场地开拓出来,作为体育场地、学生健身场所。严格按照国家对体育设施、器材的相关规定,学校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训练基础和保障,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

(三)丰富教学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手段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学生体育训练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是非常重要的策略。要基于大学生兴趣爱好、身心发展规律,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兴趣的培养与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关,学生对某方面知识掌握得越多、越深入,就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和训练兴趣。为进一步契合学生对新知识、新项目的需求,需要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如引入竞技运动项目,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与奥运盛世、联赛、大学生竞技比赛等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联校比赛等[3]。

(四)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性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他们身体素质、体育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性,在培养学生体育训练兴趣时,需要基于学生个性特点,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照顾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差异,以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为目标,全面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身体基础、体育基础、性格爱好及参与体育训练的动机等,制订针对性的体育训练兴趣培养方案,并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制定阶段性的体育训练目标,引导循序渐进的进步,不断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针对缺乏体育训练信心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勇敢尝试,并给予激励评价,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努力会带来收获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对于体育基础较好、兴趣广泛且对自身要求比较高的学生,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掌握更多专业性竞技知识,并参与校内、校间比赛,在比赛场上升华自己的兴趣,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五)融洽师生关系与营造良好训练氛围

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训练兴趣的关键。大学生虽然都是成年人,但是部分学生容易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不喜欢老师也不会喜欢这门课程。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需要建构融洽的师生关系,以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需要幽默、诙谐、亲近学生的语言教学、教学手段、方法专业,且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很快掌握。以情感投入、公平对待能让学生提升积极情绪,保持愉快的训练心境。还需要营造良好的体育训练氛围,通过张贴体育海报,开展体育文化周活动,组织体育运动技能与知识交流会、校间友谊赛、秋季和冬季运动会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感染每位学生,让学生掌握更多体育专业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训练与运用。如此营造积极的体育训练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

(六)改善教师形象气质与提升专业素养

为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还需要从体育教师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改善教师形象气质。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以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体育教师应该穿着专业的体育运动服装,谈吐诙谐幽默、举止动静得宜,穿着整洁、朴素,讲究卫生,以青春、阳光、运动、健康的个性形象和魅力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将自己打造成阳光、运动的快乐人才[4]。

另一方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其次需要有较强的专业体育技能、良好的体育素养。由这两个方面组成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掌握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完善自身示范、讲解能力。规范教师的体育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既要教师自身掌握良好的体育技能,更要具备较强的传授、示范教学能力,且规范自身的示范动作,以艺术示范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

四、结语

兴趣是人类积极探索事物的动力,良好的兴趣能推动人主动、自觉地参与某项体育活动,且养成参与体育训练的习惯,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将体育训练兴趣培养贯穿整个大学体育教学阶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训练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与能力,使得运动成为学生生活的关键部分;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与目标进行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训练兴趣是提升体育课程质量的关键,高校需要将培养学生训练兴趣置在重要地位,不断引导学生掌握训练技能与方法,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胡仙丹.高校体育训练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路径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5(5).

[2]易晟江.探讨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4(15).

篇11

所谓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辨析看的同时,调动其它感觉器官,去感知、认识对象事物,以获得所需要的生活材料的一种方法。写作观察当然也是一种“看”,但它“看”所凭借的主要不是生物性的眼睛,而是心灵性的眼睛。因而,写作观察不仅仅是综合运用五官的一种“思维的知觉”活动,而且更是一种“心灵的知觉”活动。

如何知道学生观察呢?观察能力可以分类进行。人物的观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观察外表从高矮、胖瘦、体型、衣着、长相等。观察人说话从语气、表情、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人行为动作从快慢、力量的大小、使用身体的部位、动作的效果等。并从这些特征透视他的健康、心理、身份、修养、精神、品质等。观察的顺序可以是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等,当然根据写作的需要可做必要的调整。观察植物,多从高低、粗细、颜色、形状上观察。观察景物如日出、雷电等,多从声音、温度、颜色、形状、大小、气势等。

写作观察更是“心灵的知觉”。 观察外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通过联想、想象与自己积累的经验体验结合,用心领悟到大千世界千姿百态中包含的神韵、气势、气质与品质等内容。这是真正的观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篇12

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培养自“口语交际”纳入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来,各地学校都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这是全面理解语文教育功能和语文教育生活化理念的体现。语文课堂作为口语训练的主战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系统地组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说”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育工作者罗杰斯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是建立在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基础上的,依靠的是那种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工作者首先就应当尊重学生、认同学生、支持学生、鼓励学生,在不断的激励过程当中,学生才更有自信和激情投入到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当中。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往往忽略了对于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培养,造成现在的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甚至部分内向的学生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这也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应以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不能因为声音不够大、表述不太准确等等去批评打击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比如,班级内较内向的学生可能不愿意或者不敢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应首先鼓励这部分学生大胆走向讲台,展示自己。无论这部分学生讲的好或是不好,最起码他有了去在大众面前“说话”的机会和“说话”的勇气,再循序渐进慢慢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教师应当尊重和认同学生,还应当要求其他同学尊重演讲者,认真听演讲者的叙述,不能因为说话中结巴或者描述错误而去嘲笑演讲者,待演讲结束应当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更加欢快的“说话”氛围。在班级内部多组织一些辩论赛、自我介绍、演讲比赛等活动,创造出更多的“说话”机会,鼓励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进来,在课堂上训练和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要我说”的状态转变成“我要说”的状态,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得到不断提高。

二、鼓励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话可“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知识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外阅读就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而今大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知识面非常狭隘。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在班级内组织一些如“读书周”“名著欣赏”“佳句分享”“读书竞赛”等小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将自己的读书有感分享给班级内的同学。这种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同时潜移默化当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交流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学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分析别人说话中的重点内容,提升自我交际能力。在大量课外阅读之后,学生自然胸有成竹、言之有物,也真正从“我要说”的状态转变成“我能说”的状态,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到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教学当中来。

三、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话会“说”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共同特点就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爱玩、爱动,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的过程当中,应当摒弃传统口语教学那种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口语教学,宋朝张载言之“学至于乐,则不自己,故进也”,可见兴趣的激发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口语教学实践当中,可适当丰富口语训练的内容,如成语接龙、绕口令、听力传话、故事接龙、新闻会模拟、班级法庭等,让学生能活跃在“学中有玩、玩中能学、乐中提升”当中。这种情境教学能培养学生主动说话的能力,潜移默化当中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除了“有话可说”,还要引导学生“会说”,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说话当中的技巧。在交际中音量、语速都要适当,表达的思路要清晰、语句要通顺、观点要表述清楚,学生能根据场合和对象的不同随机应变选择说话的内容、说话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等,以此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贯穿教学始终,处处学“说”

仅仅靠传统课堂说教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然不行,语文新课程当中应当强化口语交际训练,贯穿语文教学始终,这也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互动的过程。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口语交际教学应寻求多种途径。

1.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当中质疑、释疑是重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特别是在释疑环节的互相讨论和辩论环节,师生之间的信息双向交流和生生间的立体交流都能很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评议分享

现代语文课堂更加开放,学生有充足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学过程当中在分享环节,很多学生会对分享者的见解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不仅在分享交流的过程当中,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有提升,同时还要注意分享者的细节,这往往在教学过程当中被忽视。评议当中不仅能获得满足感,口语交际的信心也能增强。

3.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再进行集体讨论最终形成一致观点,再有组内“发言人”阐述小组结论。如此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口语交际面拓宽,活动空间增大。

五、结束语

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应当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掘生活当中口语交际的素材,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口语训练氛围,有的放矢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慧.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考试周刊,2010,(09).

篇13

论文关键词: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动力。教育部早在2004年l2月就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于2005年4月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对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

黑龙江省在2007年开始参与到“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中,在黑龙江省教育厅师范师资处的指导下起草了《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草案)》,在2008年先后开展了3期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并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在全省广泛开展。

从黑龙江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培训的总体情况看,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些培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除存在教师人员流动、更换频繁以及在职教师投入低等普遍现象外,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培训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目前教师培训的项目繁多,一些地区多头管理,各有关职能部门没有沟通协调,没有对教师培训的各项目做整体规划,因此出现了重复培训现象,乱办班、乱收费的问题比较突出。

2.培训内容存在问题

培训内容缺乏统一规范,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缺乏符合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与教师教学实际脱节现象比较突出,导致的结果就是学员在参加培训后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将技术应用于教学,也不知道如何应用教学理论来指导技术活动。

3.培训方式和培训模式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

目前的教育技术培训基本上采取整齐划一的运作方式,面授式培训仍然是主要形式,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还是少数。这样既不能满足学员的个体需要,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4.培训的认证评价体系没有建立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分为培训和考试两大环节,其中考试部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实施。教育部推行该计划的总体部署是:2005年组织部分省市试点;200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到2008年底,全国1000万以上中小学教师的绝大多数普遍参加培训,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而目前,黑龙江省参加培训的教师还没有参加过考试。这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难以形成学习的紧迫感,没有形成有效的培训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培训工作难以取得好的成效。

综合以上的几个问题,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健康有序和科学发展,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加强管理,理顺关系,促进培训,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将“计划”纳入本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规范教育技术培训,共同推进计划的实施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与省内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理顺教师培训管理体制,统筹考虑本地相关培训项目,确保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2.统筹兼顾培训对象的特点,确定教育技术培训的重点内容

教育技术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必须把重点放在对教育教学最关键的内容上,即核心内容。当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由于新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必须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的培训,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的必然要求。而中老年教师大多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经验,但对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普遍感到困难,应以多媒体CAI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重点内容。

3.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实效,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

充分利用“人网、天网、地网”等多种途径,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农远工程”应用效益,引导教师通过光盘、文本等优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集体研修,以解决部分地区硬件设备陈旧,且设备不足的问题;要制订详细可行的培训方案,要注重实效,在教材设计、培训形式、教学方法上力求刨新。

在骨干教师培训采用集中面授模式学习的基础上,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与开发,尽早为教师提供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学习平台及与之配套的网络课程和学习资源,提供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和IP资源服务,以满足各地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需要。

4.过程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加强培训质量监测

篇1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力,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这个时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并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教师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培养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可见,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力,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这个时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并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教师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一般是开拓人类知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教学中任何学科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是百科之母,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中是举足轻重的,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

1.课堂教学要设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其产生求知的渴望

常言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点。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兴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手段,设计形式多样、手法新颖的教法去激发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而增加兴趣,才能因势得导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我有意识地准备了一张桂林山水图,启发、引导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游客(由学生扮演)介绍美丽的桂林风光,从中感悟桂林山的奇、秀、险,漓江水的清、静、绿的特点,让学生置身于画面中,亲身感受那里人间仙境般的美。

2.在课堂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自由设想和创造性设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自由设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教《女主人与乞丐》一文时,启发学生自由设想:①如果女主人当时看到乞丐可怜,就施舍于他,满足他的乞讨要求的话,那么,乞丐后来会变成什么样子?②女主人不但没有施舍,反而让乞丐搬砖,想想看,乞丐起初会是什么心理状态,后来又会怎么想?③成功后的乞丐又会怎样评价女主人?在探究、交流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把握课文主题:做人要自尊、自立、自强、自爱。再如:我教《小鸟与牵牛花》一文时,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设想:“凤仙花和小草没有陪伴生病的小鸟,小鸟生气了。小鸟病好后,再也不理睬凤仙花和小草了。假如你是凤仙花和小草 ,你想怎样向小鸟解释?”这样的活动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跃跃欲试,争先表现,而且想像合理而丰富,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人感觉到:情感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动物、植物之间也存在着情感,它们和人一样,也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遭受不幸时,我们都要伸出双手,献上一份爱心,那么人与人就会变成更亲密,社会就会变得更和谐,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温馨、更美好。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设想,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3.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体验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