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信息分析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高校 信息德育
信息德育属于现代德育的范畴,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网络及个人电脑的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理念。信息德育不仅仅是一种网上德育,即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也算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化,当然,德育的信息化也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信息、传播信息和创造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恩惠,努力使每个大学生都成为有道德的信息社会人。高校德育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在发展为信息德育时,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一、信息德育主体的广泛性
在现代德育中,德育主体一般指的是教育者或者是专门从事德育工作或者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德育的出现,拓展了德育主体的范围。首先是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受教育者――大学生,因为懂得并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从传统的受教育者跃为自我教育者甚至是教育者,成为信息德育的主体之一。其次是高校的信息技术人员、教育技术应用与开发人员对高校信息德育的支持、配合与直接参与。通常情况下,信息技术人员是不直接参与高校德育工作的,不能算作狭义上的高校德育主体,只是广义上的高校德育主体之一,即他们在高校德育主体中是处于教学、管理育人环节中的。但信息化技术专业性较强,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不能熟练运用。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为了积极应对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必须与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联合,让技术人员参与信息德育,使其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高校信息德育的真正重要主体之一,对信息德育的有关技术工作切实地负起责任。
具体地说,信息技术人员、教育技术应用与开发人员将在以下方面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发挥作用:第一,管理校园网,即运用技术手段对网上信息进行过滤、屏蔽,尽量降低学生进入不健康信息网站的可能性。第二,指导并参与学校德育网站或网页的建设,设计德育软件在网上进行传输,将德育内容(如理论文章、政策信息、国内外大事、榜样宣传等)和有关德育工作的各方面信息(活动安排、学习材料介绍等)传递给学生。第三,指导专职德育工作者利用信息通讯软件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第四,对学生和专职德育工作者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第五,利用技术优势,与专职德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信息德育的研究、技术开发与实践。再次是高校之外的某些专家、学者、榜样人物作为社会德育主体的网上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使得任何信息一经上网,就可以通过超链接全方位地扩散开来。当特定的网络舆论一旦形成,各大著名的中文网站或者论坛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网络与网民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流,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特定社会客体。这些专家学者实际上在对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他们理所当然成为信息德育的主体之一。榜样人物也可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由德育内容的载体向直接的德育主体转化。榜样人物的形象一旦树立,就可以创建关于其网站或者网页,全方位地介绍其事迹、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以扩大其德育效应;在信息网络时代,榜样人物自身也应主动创建网站或者独立的网页,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主要事迹,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社会观点等,并通过网络与网民进行直接的交流,起到提升网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如江西网络妈妈刘焕荣。
二、信息德育内容的开放性
信息德育内容的开放性源于信息的广泛性和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包含有丰富的文字、图片、声音等资源,任何事物都可以以信息的方式存在,加之网络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可以包罗万象。信息的广泛性和信息社会的开放性,相应的就使得信息德育内容呈现全方位的开放性。然而,由于理论滞后于实践,专门的信息德育教材还没有出现,因此,信息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教材的相对滞后性与现实的不断发展性之间的矛盾,不能过分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静态地、封闭地看问题,而是要根据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实践,适当添加新的内容,不断创新和发展信息德育的内容,以启发、收集信息、探究、质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开放式教学为基本形式。另一方面,结合所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扩大视野,扩展所学内容。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矛盾、新问题会层出不穷,信息德育将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也会随着视野的扩大、信息的丰富而不断发展,这些变革都要求信息德育内容处于开发、发展和创新的状态。
三、信息德育过程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网络的本质属性之一,网络空间的所有活动都具有交互性,信息德育实际上也是网络空间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因此,信息德育过程的交互性作为信息德育的一种基本的特征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所具有的互动性不同,信息德育过程的交互性在于它不仅包含了信息德育主体、客体之间多维度、非中心化的互动关系,而且也包含了网络行为主体、客体自身不同角色扮演之间的变动性和多样性。信息德育的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主客体多极交互性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互动的形式上。信息德育过程中的交互,按照是否同步可以分为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实时交互又可分为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前者是指大学生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育者或者自身所进行的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双向交流,大学生可以在校园网的论坛上或在线解答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然后与教育者一起进行交流、讨论,从而达到澄清事实、提升思想之目的。人机交互则是指教育者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大学生访问该专题时,由系统自动提问或解答,实现人机对话。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 特点分析
在当前的信息化浪潮中,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比较重视信息化,随着企业自身发展,其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而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却相对贫瘠,甚至停留在“上网、打字”阶段。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自身的特点,其信息化需求和过程还是有着许多的共同点。(本文多次引用《计算机世界》的《2011~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发展报告》中的内容,后面简称《报告》)。
1 对IT产品的性能往往不敏感,而对价格极度敏感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多数企业资金并不雄厚,尤其是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建设,因此用于IT上的投资往往比较少,企业决策者更倾向于“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在采购产品时,首先关注的是产品的价格,其次才是服务、性能等其它因素。
《报告》中指出:“有一半的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信息化规划,有规划的也倾向于做1~2年的短期规划,有3年以上规划的企业较少。”这就造成决策者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相对短视。对于决策者来说,只要这个产品能满足我现在的需要,能提升当前最关键的业务就足够了,更多的资金与精力会被投入到生产销售等“主业”上。
同时,中小企业人员一般较少,业务量也相当较少,所以对于IT产品的性能也非常不敏感。一方面,操作人员少、业务量少、数据量小本身就对IT产品性能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对于管理者,只要操作人员能在规定的时间拿出管理者需要的报表、完成相关的业务就足够了,额外的性能提升一定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而性能的提升一般并不能直接减少人员的薪资支出,或减少的支出相当有限。
所以,在IT产品的采购上,中小企业非常关注“性价比”,一般仅会采购刚刚能满足现在、最多2年内业务发展需要的设备和软件,而不会从长远规划出发,提前进行配置。
2 对技术先进性不敏感,只要能实现企业的目标,但对稳定性要求较高
对于管理决策者来说,大多数人对IT技术了解不多,而且由于企业规模所限,也很难有专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所以在进行信息建设时,更多的是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参考兄弟单位已有的信息化程度,以能满足最基本要求为原则。而对于IT产品的技术是否先进并不关注。
例如,对于两套财务软件,一套采用较先进的java技术,界面漂亮,功能完善。而另一套,能实现前者的大部分功能,但采用了落后的foxpro数据库,界面较为一般,但价格相差不少。这种情况下,如果两家产品的都有良好的售后服务,管理者并不会介意软件采用的技术是否落后,因为在他看来,两套软件都能满足需要,当然选择价格低的。
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对于多年前采购的软件产品,虽然现在已经有更好,更先进的升级版本,在界面优化、数据安全性、功能等已经大大增强,但因为过去的版本一直可以正常运行,也可以满足目前企业的业务运行,所以企业并不会因为有更新更好的升级版本而为其买单,往往会一直使用“够用”的老版本软件。
3 IT产品售后与维护的便利性相当关键,要求产品具有良好的易操作性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每一个雇员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聘请专业的IT人才。IT专业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常常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来进行信息化管理。所以IT产品一但出现故障,哪怕是很小的故障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过程。
因此,无论是新购产品或已购产品,管理者一定会关注产品是不是易于维护,是否有较高的稳定性。而且非常关注于产品是否便于操作,是否方便员工学习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与单纯追求低价不同,企业往往愿意花费额外相对不高的资金,来换取所购买产品快速便捷的服务。
4 基础建设为主,高端应用较少,没有专业人员,大规模信息化建设有心无力
根据《报告》显示,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在比较基础的阶段:以硬件购置为主,发展简单单一的软件应用,以满足企业某一业务信息化为目标。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综合全面的信息化应用还未能提上企业规划,例如ERP,PDM等。
这一方面是源于企业自身信息化程度较低,连最基本的企业网络都没建立起来,错综复杂的业务信息化无从谈起。《报告》中发现,50.5%的企业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以采购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以及建设基本的企业网络为主。
另一方面,少数已完成基础建设的企业,也很难进行更高一层次的综合性信息化应用。其中一方面是资金问题,但更多的原因,是IT专业人才的匮乏。企业没有专业IT人才,不能根据企业现状进行未来几年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同时对于复杂的IT应用有着天生的恐惧,害怕企业无法掌握这些应用而导致企业管理上的混乱。而IT公司却因为不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很难真正评估得到企业的真实需要,并且企业缺乏IT专业人才也往往会提高复杂软件项目的实施难度。
例如ERP,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并不是没有这笔资金,而是对于这些项目,没有人能真正掌握全局,业务流程的不清晰或不真实,实施过程中培训的不到位,对软件及管理认知的偏差,都是造成ERP失败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企业决策者很难真正下定决心去实施ERP,只能一点点的去解决现有的实际问题,无法真正全盘进行信息化改变。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者首先要重视信息化的发展,认识到信息化在企业中所能产生的作用,加强与IT专业公司的合作,逐步推进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而IT公司也同时要考虑到不同企业的实际需要,根据企业不同特点,为其量身定制最满足企业需要的软硬件产品,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2011~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发展报告》.
关键词:自考;信息化管理;毕业环节;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作为国民高等教育重要组成之一的自学考试,因为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其管理工作相对全日制教育更为复杂,利用信息化对自考生进行有效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建立完整详实的考生基本信息数据库系统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二、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建立完整的考籍数据库系统是实现信息化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设计一套用于毕业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收集、处理、分析进入毕业环节考生的全部考籍信息,同时还能根据考籍信息对考生的申请资格进行自动审核。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套用于线上受理毕业环节资格申请的信息管理平台,对毕业环资格审核采用线上申请和线下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即在线上提交网上毕业环节资格预申请,线下提交送审材料进行确认,这样将毕业环节网上管理和考生线下递交申请材料有机地结合,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毕业环节基本信息和考籍数据库。
(一)线上提交资格申请
在预申请系统开放期间,考生以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信息登陆申请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在网上完成毕业环节资格申请。为简化在线申请程序,当考生所有考籍均在本校获得时,系统会根据考生的基本信息自动调取相关成绩。一旦收到考生提交的网上申请,系统在后台就立即执行资格审核功能,根据考生准考证、身份证信息,自动提取考生在本校的考籍信息,再结合其提交的其他考籍、证书等信息,自动审核材料是否符合申请要求。如满足申请条件,系统会自动为考生生成一个序列号,并提示网上审核通过。如果系统接收到的提交信息不完整,会提示考生补充相关材料内容,一步步帮助考生完成网上申请流程。
(二)线下资格申请确认
由于学校数据库的不完整,外校考籍等信息由考生自己填写,所以现场审核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核查该部分信息是否真实、准确,相关证明材料和成绩是否符合要求。毕业环节管理系统经过反复修改和测试,自2014年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当进入毕业环节人数众多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更为明显。
一是改变了以往被动等待考生提交材料,来现场的考生人数分布不均衡的局面;二是可以合理安排、优化各种配置,提前做好接待准备和应对措施,更好地为考生提供服务;三是加强了考生和学校之间的网上互动,方便考生即时知晓审核结果,也间接起到提示考生申请材料完整性的作用;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发挥系统自动审核功能,减轻了人工审核的压力,也减少了误差,极大地提高审核效率和质量;五是通过系统平台,建立了完整的考籍数据库,实现了对考籍的信息化管理,可以科学方便地对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为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及开考计划调整等提供详实的技术支持。
三、数据选择和统计结果分析
我们对进入毕业环节阶段的考生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了尽可能减少非主流因素的影响,以期获得更具代表性,可靠性的分析结果,选取数据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选择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且近年来未有大规模调整的专业;二是专业的开考计划相对稳定;三是在研究时段,该专业对考生进入毕业环节的资格要求未有调整;四是该专业考生人数具有一定规模,数据相对具有可比性。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选择了某一经管类专业,在2015~2016上半年连续3个批次,每批约有700~900名考生进入毕业环节,我们对考生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整理,分析其年龄、性别构成,以及从报名参加考试开始到进入毕业环节用时数等基本情况,由此来分析近年参加自考的考生特点。
(一)进入毕业环节时的考生年龄分布
在2015~2016上半年连续三个批次,进入毕业环节时考生的平均年龄28.5~29.3岁。图1为各年龄区间考生人数占同批次考生总数的比例,显然,三个批次分析结果均呈现基本一致单边下降变化趋势,即随着年龄增加,考生数量近直线快速下降。这种趋势在2015上、下半年2个批次的考生中尤为明显,年龄在25岁以下的考生,都是各年龄段中人数最多的,超过同批次总人数的34%,其中又以2015上半年的考生比例最高,达到同批次总人数40%。2016上半年,年龄在25岁以下考生和25~30岁的考生,都约为同批次总人数的34%~35%。在这三批次考生中,年龄在30~35岁之间的考生数,已下降至总考生人数的20%以下,超过40岁的考生,仅占总人数5%左右。在图2“该年龄段考生占总人数比例”中,三个批次各年龄段考生分布比例非常相近,年龄在30岁以下的考生都达到同批次总考生人数的60%~70%,35岁以下的考生都超过了同批次总考生人数的80%。统计结果表明,35岁以下的年轻考生是参加自考的主力生源。
(二)考生性别构成
对三个批次毕业环节考生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总体上女性考生数量远超过男性,接近男性的2倍(图3)。对比这三个批次各年龄段考生(图4),明显发现,考生性别比例变化趋势非常相近:在25岁以下低龄段考生中女性比例最高,都超过同批次考生总数70%,近同期男性考生人数3倍。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考生比例逐步下降,而男性考生的比例则相应上升。当年龄超过35~40岁以后,男性考生人数开始超过同期女性考生。
(三)进入毕业环节用时数的分布特点
对考生从参加该专业第一门课程考试开始到进入毕业环节时所用总时间(下文简称“进入毕业环节用时数”,时间单位以“月”计)进行统计,考生进入毕业环节平均用时数为32.2~34.2个月。以平均用时数为中间点,将进入毕业环节的时间等比分为7个时间段,图5为不同用时数的时段内,进入毕业环节人数占同批次总人数的比例,三个批次共同特征非常明显:当用时数在某一区间时,考生人数达到最高,在该峰值两侧时间段,人数以峰值分界呈正态分布。在2015和2016上半年这2个批次考生中,考生数量最多集中在用时数18~24个月之间,超过总考生数的25%,而2015下半年则是用时数24~30个月的考生比例最高,超过总人数的30%。当用时数超过该峰值区间时,随着时间的增加,考生人数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在这三批次考生中,用时数在36~42个月的考生,近总人数的5%,用时超过48个月的考生都不到总人数的10%。
图6为不同用时时段进入毕业环节的考生比例,三批次考生用时数与人数比例呈现非常相近的同步趋势。都有超过50%以上的考生进入毕业环节用时24~30个月,约80%的考生需要30~36个月,90%的考生用时48个月以内。根据这一统计分析结果,可以从该专业的新生报名数,预测将来进入毕业环节和申请毕业的考生人数。当需要对专业课程计划进行调整时,也可以据此预估出可能受到政策影响的老考生人数,从而为专业改革调整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持。
(四)进入毕业环节平均用时数与年龄的关系
对不同年龄段考生进入毕业环节的平均用时数进行分析,发现三个批次也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图7),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考生,都为同批次考生中用时数最多的群体,约需要34~36个月。当年龄超过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毕业环节平均用时数反而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年龄超过40岁的考生,平均用时数仅接近30个月,为同批次各年龄段考生中平均用时数最少的。由此可见,该专业考生的年龄与考试时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年龄增长并非考生参加自考学习的不利因素。
四、结论
对2015~2016上半年B续三个批次进入毕业环节的自考生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考生平均年龄28.5~29.3岁,30岁以下的考生是参加自考的主力生源,超过60%的考生年龄低于30岁,超过80%的考生年龄低于35岁。2.总体上,女性考生人数接近男性2倍。在35岁以下的低龄段考生中,女性考生数量远远超过男性,而在超过35~40岁的考生中,男性则多于女性。3.三个批次进入毕业环节的平均用时数为32.2~34.2个月。统计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考生在24~30个月进入毕业环节,约80%的考生在30~36个月内进入毕业环节,90%的考生在48个月内进入毕业环节。4.进入毕业环节用时数最多的考生集中在25~30岁之间。当年龄超过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平均用时数反而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在三批次考生中,年龄超过40岁的考生,平均用时数都为所有考生中最少。
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可以更详细地掌握考生的来源、年龄分布及其学习规律,帮助我们更完整、科学、更深层次地了解考生,从而对考生进行有序、高效的科学管理,更好地为考生服务。同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该专业的发展规律,从而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帮助我们科学地规范管理工作,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优化安排考试计划,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帮助自考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井,秦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与创新[J].成人教育, 2015(11).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安全防护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034-02
计算机主体、网络、信息是构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信息安全是指计算机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相应的数据和信息不会因为受到破坏导致信息和数据发生丢失、不对称、泄露、更改等现象,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安全、计算机系统稳定的运行,使用户的经济财产不会受到损失。同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安全也展现出了新的特点。因此,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既有助于计算机信息安全质量的提升,也便于在制定良好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过程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重要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准确、可靠等性能,为用户在日程生活和工作中,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1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分析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计算机信息在带来方便、驱动、转型的同时,其信息和数据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风险和威胁,致使计算机信息安全也在最大程度上呈现了新的特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传统的特点相比,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性质、内容、形态、空间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下面就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1.1用户身份识别与验证
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其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环境下,身份验证和识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主要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被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允许,避免恶意欺诈、信息篡改、信息攻击等现象的发生。在身份验证和识别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1)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环境下,设立相应的管理人员、登录密码以及私有密钥等形式,为计算机信息的安全、稳定、准确提供双重的保障。
2)通过利用特殊媒体的形式,对用户进行全面的身份验证,例如:U盾、管理员的配置等形式,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能。
3)用户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生物体的形式,以此达到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密码加固,例如:IPHONE的HOME键指纹识别功能、面部识别功能、笔迹识别功能等。
1.2系统用户操作识别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主要结合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在系统运行中的特点,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设置不同的个体访问、修改、保存、复制、共享等功能,避免计算机信息系统引发不必要的问题,以此有效的提升计算机信息的安全、稳定等性能。
1.3计算机信息数据进行加密
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环境下,对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设置了相应的保密程序,提升了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稳定等性能。并且,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主要是通过合法、正规的手段,才能有效地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其实,在对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加密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和数据设置相应的密保,只有用户在登录的时候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获得相应的信息和数据,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并且也是非常便利的,同时其选择性也是非常多的。例如:用户在异地登录聊天软件获得重要的信息和数据的过程中,应当登录相应的密码,这样为计算机信息和数据提供了安全保障。
2计算机信息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不斷的加大,以致对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形式,展开一系列的不法行为,这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运行的过程中,应当对安全防护等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安全、可靠、准确等性能,下面就对计算机信息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2.1对病毒侵入进行有效的防范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利用病毒侵入的形式,盗取用户信息和一些重要的数据,使用户的经济财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利用相应的防护系统对各种入侵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测。病毒入侵的主要原因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在对网络资源进行使用和下载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测。用户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时候,应当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反复检测的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的入侵技术对其故障等问题进行快速的检查,从而有效的提升计算机系统的反应速度。但是,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安装和设定的过程耗时较长,所以在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安装和设定的过程中,用户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计算机信息产生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针对其问题发生的原因输入相应的入侵技术,对其相关的技术形式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有效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性能,在最大程度上为计算机信息和数据提供安全保障。
另外,在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对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的种类进行全面的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安装和设定的针对性。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主要分为:病毒的预防、检测和查杀等技术形式,利用计算机中的防火墙进行有效的防范,以此为计算机网络运行的环境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证。
2.2加强用户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行,最直接的受益人就是用户。因此,在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加强用户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计算机进行正确的操作,才能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加强用户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安全防范的意识,这样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用户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良好的上网习惯,并且应当对其设备安装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更新和检查。另外,用户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对陌生的网页、邮件、软件等不要进行观看和下载,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2)在计算机信息应用的过程中,用户应当对计算机信息设备设置相应的登錄密码,只有登录准确的密码,才能获取到信息和数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数据和信息丢失、盗窃、不对称等现象。
2.3加强物理层的保护形式
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物理层是保证信息和数据不会丢失、盗窃、篡改等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网络技术,并且在网络层中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因此,要想提升计算机信息的安全防护质量,加强对物理层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语音、瞳孔识别、账号注册等形式,这样对其重要的信息和数据,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只有本人才可以使用。另外,在放置计算机信息设备的时候,尽量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同时也要注意机房的避光,适当的时候可能利用一些遮光布;同时也应当对周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的调节,对周围的电源和电压进行全面的监测,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压、电流的稳定性,有效避免计算机信息设备发生蓝屏、死机、系统崩溃等现象,防止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的丢失,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计算机的稳定运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运行设备和网络环境。
3结束语
关键词:电子信息;应用特点;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1-0239-01
科技已经引领中国进入了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的科技的革新还将带着社会进一步深入向前发展。当前的IT行业可谓被经营的风生水起。计算机引领的电子信息领域的风向时刻在变动着,虽然目前为止电子信息已经到达一定的高度。但是仍然要保持发展理念。只有不断的前进,才能做到一直被人们所使用。
1 今天的电子信息及其有关的科技发展状况
今天,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的科技已经渗透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各个行业。其改变社会行业格局的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例如,各国流通的货币,正逐渐从实体变为虚拟货币。这仅仅只是电子信息在经济金融当中一个简单的应用。又如,目前世界多国都在研发无人驾驶操作的汽车。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这项技术已经有基本的雏形。这项技术就将电子信息以及其相关的科技高度的集中。此项技术成功之后将代表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科技的最新型成果。电子信息遍布世界。无论是大到航天科技事业,还是小到生活中消费的手段。这其中都离不开电子信息。
2 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的科技在各领域被使用中凸显的特点
2.1 高度智能以及自动化
当前,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的科技具有高度的智能体系。例如手机当中的语音识别、GPS技术、云计算等,都相当充分的体现出了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科技的人工智能的典型特色。同时,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科技还具有自动化方面的特征。机械工程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这些已经证明了电子信息具有高度智能以及自动化方面的特色。
2.2 集成化以及微型化
半导体就是电子科技实现集成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当前,传感器的体积都实现了缩小。其采用的材料都是高端的复合型材质。其被制成了毫米甚至纳米级别的传感器。这样实现了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的科技产品在体积上有了重要突破。这些产品虽然体积小了,但是其功能却上升了。
2.3 全网融合以及数字化
现阶段,国内外都使用数字信号最为信息的传播媒介[2]。人们创建了一个大型的网络专门用于有关数字信息的存储。有效的将无线与光纤通讯相结合。使信息在传送过程中更加稳定与安全。而网络又为存储信息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例如云服务,无论走到世界任何地方,通过网络都可以快速调取人们所存储的相关信息。
2.4 高效快捷的特征
现阶段,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的科技得到了融入发展。网络、信息传输、计算机等都被融合到了一起,其综合体具有高效快捷的特征。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都是高端科技融合的杰作。
3 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的科技未来前进方向
3.1 电脑CPU向多核化前进
当前电脑CPU正向着多核化前进。CPU的体积由大逐渐变小,速度更是一日千里向前发展。CPU是计算机的核心,从单核发展到多核,电脑运行会变得更加稳定,处理信息会变得越快。多核电脑所提供的服务也将会更加丰富。例如,实现全部语音操作,而且造价可以被普遍接受。电脑CPU向多核化前进是必然趋势。
3.2 微电子正处在通往集成电路的道路上
现阶段,集成电路已经发展到了纳米级别[3]。CPU的体积可以达到几十纳米。未来将会更小。这种微型科技每向前一步,都是电子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当前,微电子正处在通往集成电路的道路上。这是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科技的重要的前进方向。
3.3 通信向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当前国内在通讯方面所采用的都是光纤和无线手段。卫星对于民用方面是有很大限制的。虽然卫星多用于国家的军事当中,但是从航天事业取得的众多硕果,可以看出电子信息以及相关科技被重要使用。随着科技不断的更新,相信未来在民用方面,通信会向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3.4 光电子将是未来的主力军
虽然当今光电子仍然在研发阶段。但从西方国家各方面的投入来看。光电子距离人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光电子如果研发成功,必将是电子信息的一个里程碑。将使现在的各个行业有着重要的变化。所以,光电子将是未来的主力军。
4 结语
总之,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科技是全体人类的智慧凝结而成的。当今世界,各个行业都在使用着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的科技。各企业也都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只有掌握最新型的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的科技,才能快速武装企业的实力。这样强烈的需求下,电子信息以及有关的科技也在极短的时间里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电子信息带动了其相关的行业在世界整体格局当中占领一方土地。其不断革新,更是带动相关行业呈现一片蓬勃兴旺之态。在未来,信息的传播速率将会更快,电脑运行将会更加稳定。电子信息以及有感科技必然会将社会带到一个效率更高的层面。
参考文献
[1]⒗鑫.关于创新电子产品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6,02:246.
【关键词】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
一、前言
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现代设备管理中,就可以做到采集和处理过程数据;实时监控、诊断系统过程;共享设备信息等,使得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对于实现高效、准确的工作目标,使设备管理工作迈向现代化,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设备现代化管理的特点
设备现代化管理造成企业仅靠人工、按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进行设备信息化管理,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于已经变得不可能。企业设备现代化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备的体积、产能和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2)设备以生产线、装置、系统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类型的设备以及大数量的设备。
(3)设备的运转速度、运行速率、反应速度等大大提高,从而使其生产效率和效能显著提高。
(4)设备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越来越好、其表面加工质量和精度也越来越高,运行性能大幅提升。
(5)随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电子技术水平高速发展,对设备运行方式和运行效能产生巨大影响。
(6)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不但可以确保生产线、装置和系统的自动、顺序运行,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产量、安全、包装进行自动控制,还能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安全运行,保证人员、环境安全。
三、设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
(1)在现代大中型企业中,设备投资比例越来越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60%~70%,成为企业建设投资的主要支出项目。
(2)随着设备技术含量的大幅提升和设备种类的大幅增加,除了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能源、资源消耗外,每年还要投入大批维修预算费用,用于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支出。
(3)由于现代设备的运转速度、运行速率、反应速度等大大提高,如果设备维修保障措施不到位,一旦发生故障停机就会造成生产中断,给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4)现代设备往往在高速、高负荷、高温、高压状态下运行,设备承受的应力大,设备的磨损、腐蚀速度也大大增加。一旦故障处理不及时,引发事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恶性后果的发生。
(5)由于现代设备的技术含量很高,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无法解决现代设备的技术问题,因而需要对设备进行社会化管理和维修。
随着设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决定了企业领导必需在设备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以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多个行业实施经验的设备管理软件实施方会参与到企业设备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但由于以下主要因素的存在而会极大地影响到设备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实施质量,希望在企业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引起企业方领导的高度关注。
(1)在企业进行设备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企业领导较重视但投入精力和时间很少,一般用户不愿因信息化建设给自己增加额外的设备管理录入工作而热情不高、参与度不足的情况。进而由于企业方的需求表达不清、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设计不能满足要求而造成项目实施双方的不满,给项目实施带来巨大的风险。
(2)把信息化建设当成实施方交钥匙工程,实施过程完全成了实施方的事情,企业用户只等着拿到一个自认为可以到手就可以使用的简单系统。殊不知,这样提交的系统根本就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也不能适应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
(3)企业用户通常的想法是把自己的需求告诉实施方,后续系统功能只需要实施方按他们说的做法去开发就行了。这说明企业领导和用户没有树立正确的系统实施观念,没有把设备信息化建设过程想成是他们管理水平的提高过程,也是培训、讨论、业务流程改进等过程。从而浪费了时间和获取知识资源的机会。
(4)企业各设备管理部门一般都会从自己部门的业务需求出发,从自己当前最迫切解决的业务需求出发,购买和实施解决某一方面业务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然后把这些系统限制在本部门内部使用,从而人为造成许多的信息孤岛,为以后的系统整合、各部门业务重组埋下重重障碍,成为设备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助力。
(5)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往往会由于企业方对项目实施方法的理解不透、实施方的引导和培训不足等原因,在信息化系统整体功能设计方面,没有以端到端的业务设计需求思想为指导,没有从部门内业务集成与协同、部门间业务集成与协同、同一部门不同地点间的业务集成与协同出发,而仅从本部门各种业务需求本身思考,设计出互不关联、处处存在断点的业务流程解决方案,最终影响信息化的实施质量和用户的认可度。
(6)在企业实施设备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企业及实施方因各种原因把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员派到项目组中参与项目实施工作,人为的给项目的成功实施带来巨大风险。
(7)在企业设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项目实施方往往应用户的强烈要求或者是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了电子化开发,而没有从设备管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出发,结合企业实际,开发出更好的系统功能。
在企业进行设备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每一个都会给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带来巨大风险,都是需要引起项目实施双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并要在自己企业设备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力以避免。
五、企业在设备信息化过程中的需求分析
许多企业通过不断的参观、学习、思考等过程积累,开始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与要求,在进行新的设备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开始不再盲从项目实施方的培训与引导,具有了越来越多的主动性和提升项目实施质量、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新的需求。
(1)企业方已不仅限于深入挖掘和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标准功能,开始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发展要求和设备管理理论的指引,要求实施方提供更多适应多种业务的新功能。
(2)企业方除了使用实施方所介绍的功能外,已经开始针对企业某一方面的业务需求,结合企业领导的最新管理思路和最新设备管理理论指导,提出对某项业务的精细化管理需求,要求分阶段、有重点的解决企业设备管理业务难点,为企业总体生产经常目标服务。
(3)为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领导不能仅关注设备维修保养某一方面的业务需求,要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出发,关注设备整个寿命周期各业务阶段需求,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的最大效益和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4)企业方希望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引进和吸收项目实施方在各个行业的成功实施经验与专业知识,同时结合实施方可能带来的最新设备管理理论讲解,将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5)解决企业信息孤岛问题,企业就希望通过某个适合的设备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把这些孤立的系统进行整合,最终解决用户在多个系统中多次重复操作,信息还不能充分共享的问题。
(6)企业领导希望通过设备信息化系统的实施,不但能够方便企业各级用户的日常业务操作,还能为企业KPI业务指__标的数据来源提供依据,从而为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最终为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前儿童;想象旅行;静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11-04
一、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前儿童“想象旅行”新模式的提出
想象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想象力的培养要从幼儿开始。近几年来,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一直是中外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进一步探究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开发显得更为重要。
“想象旅行”这一模式是由德国的埃莉萨·迪肯佩2002年提出来的,并撰写了《儿童的幻想和创造力——关于想象旅行》一书。“想象旅行”是内心进行的旅行,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的一种新尝试。通过想象旅行,儿童可以处于松驰的状态,并“看到”和感觉到幻象。想象旅行的一个基本效应是:激发、增强和促进想象力的形成,让孩子在无限广阔的幻象世界里自由行动。
埃莉萨·迪肯佩的想象旅行实施的对象是3-6岁的学前儿童,由于学前期儿童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简单地按照埃莉萨·迪肯佩的某些做法来组织儿童进行想象旅行,使儿童真正能进入到老师所期望的心理状态是颇具难度的。又由于学前儿童缺少生活体验和表象积累,直接影响了想象的发挥。使得埃莉萨·迪肯佩的想象旅行在德国受到不少教育界人士的质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想象旅行新模式,是在肯定德国埃莉萨·迪肯佩“想象旅行”模式的基础上,以全脑发展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打破时空界限,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形象逼真的媒体资源丰富儿童的表象积累,同时创设心静环境,为“想象旅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表象形成的特点分析
表象也称意象,是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的一种心理表征。表象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具有鲜明的感性特征。表象按照刺激的性质以及刺激所作用的感觉通道的不同,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味觉表象等。其中,视觉表象在人类认识活动中作用巨大,人的表象总量中,大部分外界形象信息是通过视觉输入大脑的。
表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性是指: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出现在头脑中,就像直接看到、听到、尝到某个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一样;表象的概括性是指:表象反映的事物多次被感知结果,它表现出事物的一般形象,带有概括的性质,如头脑中关于书的表象,并不是指具体的某本书,而是书的一般形象;表象的可操作性是指人可以在头脑中操控表象;对它进行认知加工,就像人通过外部动作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有效地采集、传输、存储各种信息,从而为思维加工提供丰富的表象材料。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对知觉形象进行有效加工与表达,使得表象材料具有选择性,即不是对可见物的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而是去除一些复杂、干扰性的成分。
1.学前儿童想象思维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年龄小,小班幼儿年龄一般为 3-4 岁,想象很简单或是零碎、想象水平较低。中班幼儿的年龄为 4-5 岁,已经有了创造想象的萌芽,此时创造想象多依赖于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听过的故事,或由成人语言的描述而产生创造想象。大班幼儿的年龄为 5-6 岁,想象以不受意志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2.信息技术在表象形成中的作用
人体所有行为和思想的最高统治者是自身的大脑,左脑负责语言和逻辑思维,右脑则做一些难以换成词语的工作,通过表象来进行思维。传统教学由于多呈现的是语词,因而思维加工多依赖于左脑,缺乏表象加工,信息的提取速度较慢。而信息技术可以合理呈现语词和表象材料,并使之有效匹配,从而为获得正确思维提供了条件。
(1)创设情境,形成表象
由于时间或空间的限制,一些真实的情境儿童不能亲身体验,因而缺乏表象积累。此时,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有关真实情境的图片、视频等,创设出一种情境、一种气氛,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从而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相关表象的形成。
(2)动态模拟,清晰表象
很多现象是儿童无法感知或不易观察到的,获得感性材料就存在着困难。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再现,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整体构成的事物分解,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具体化,帮助儿童建立清晰的视觉表象。
(3)声图并茂,深化表象
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结,图像的形式形成了记忆表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图像和语词有效的整合,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大大扩展了人们用视觉模式呈现材料的具体途径,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这种引人入胜的动态图画,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声图并茂,使得思维的加工材料大大拓展,加工方法也更加科学,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多种感官,促进儿童的理解,有利于表象的稳定,从而更有效地开发了人的大脑。
1投资的不可逆性
所谓不可逆性投资(irreversibleinvestment),是指用于购置生产中长期使用的设备和设施所进行的投资具有不可逆性特征川。投资的这一性质主要来源于生产性投资的具体产业特征。用于某种特定生产的投资一旦形成或部分形成,如果决策者改变计划或决定,将很难转换成其他产业或产品的生产,这部分投资成本将无法挽回,即使这一转换最终得以实现,用于原来目的的投资部分将会损失掉,即这就是投资的不可逆性。电信设备和设施投资数额往往较大,具有高度的专用性,多属于行业专用性投资,沉没成本巨大,建设投资几乎完全不可逆,因而电信投资属于典型的不可逆性投资.
2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
随着我国电信行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处于技术、业务和需求大变革中的电信运营商在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市场机制下,其投资决策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市场、技术、信息产业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等的影响,这使得电信投资具有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可以说,不确定性贯穿电信投资活动从决策、实施、建设到运行
3管理的灵活性
在自主决策的市场机制下,电信运营商不仅有选择在什么时机进行投资的权利,还有投资多大规模的权利,即电信运营商可以根据电信业务市场、技术市场等情况的变动而调整投资策略和规模,如延迟投资、追加投资或放弃投资等,这被称为投资的管理柔性。在不确定性的投资环境下,电信运营商通过这种管理柔性可以更好的降低甚至避免项目投资失败所造成的损失,以实现电信运营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4不确定性与风险
对一般的项目投资决策而言,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是关键,电信项目投资也是如此。关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与区别,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奈特(Knight,1921)在《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奈特认为,风险的特征是可以对其进行概率测定,因而风险是有概率的随机性,可以被当做一种可保险的成本进行处理;而不确定性将不存在概率性结果,因而它与可计算的风险之间有根本区别。不确定性存在于变化当中。变化则有两种结果:可以预测和计算得到的变化和不能预测和计算的变化。第一种变化称之为“风险”,第二种变化称之为“不确定性”.
奈特的定义引发了就不确定性理论的长久争议,其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们是否能够给出它们的概率估计。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洛彬矶分校经济学系教授赫什莱佛和赖利(Hirshleifer&Ri一ey,1992)就直言:“我们不同意奈特的划分,这种kIJ分已证明是不会有结果的。就我们的目的而言,风险和不确定性指的是同一件事。我们认为能否进行客观分类不是关键之所在。因为我们将用“主观”概率的概念(就如萨维奇1954专门发展的概念)来处理这类事:概率只能简单地算作相信的程度”.
因而,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实质上是一个概念。威廉·L·麦金森(willianL.Megginson,2002)将风险定义为“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或更正式地将风险定义为“一项资产收益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这术语互换使用”。詹姆斯·S·特里斯曼(James.Trieschmann,2006)也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术语一直是被替代使用的。本文沿袭上述的思想,对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加以严格区分.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出路;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发展是搞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新生代农民工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在新形势下充分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作用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积极的影响。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就是那些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年龄已经超过了16周岁,属于农村户口的进城打工人员。还有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新生代的农民比较年轻,基本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历,并且对城市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家庭负担不是特别重。站在地域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经常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也可以被认定为市民,但是站在法定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农民工仍旧属于农村户口,没有具备市民的身份。通过《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显示,就当前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占据了城市务工人员的3/5,有将近1亿的人口数量,可以说成为了农民工的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在外务工的新生代农民的年龄比例为,16~29岁的占据了大约58.4%,30~39岁的占据了大约25.3%,40~49岁的比例为13.1%,50岁以上的比例为4.7%。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据了外出城市务工人员的将近60%,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外出的主体部分。
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分为2个组成部分,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城市中出生,或者是从小就跟随家人来到城市进行生活,他们基本成长的这个城市中;还有一部分是在不想上学之后选择进城务工。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来源不一样,在具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2.1 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较低的工作耐受力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都具有初中文化,而且其中具备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上一代也有显著提升,甚至还有部分农民工拥有大专学历。而20世纪80年代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还有部分为文盲、半文盲,初、高中文化程度的甚少。因此,相对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据调查显示,新生代的农民工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所占比例较上一代农民工高,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获得大量的信息为自己服务,而且更易接受新事物,更容易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多数是刚从学校出来进入城市,不具有上一代农民工那样比较丰富的农业生产活动等经验。同时,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还尚未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更没有传统的师傅带徒式的技艺传授过程,从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普工,而非技工。另外,对工作岗位比较挑剔,不像上一代农民工那样甘愿做“苦、累、脏”的粗活,怕吃苦、爱面子等表现出他们缺乏耐受力。
2.2 生活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农民工来到城市务工,会选择节衣缩食的生活方式,把挣到的钱都补贴给家里。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了转变。消费观念的转变。受城市现代消费观念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更加开放。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花销仅用于简单的衣食住行,他们的消费面十分广,除衣食住行外,还包括电器、手机、电脑、网络、服饰,甚至汽车和房子。而他们的工资与其消费往往并不成正比,再加上储蓄意识淡薄,因而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积蓄较少。生活品质的转变。上一代农民工的休闲娱乐方式多为看电视、下象棋、听戏曲等传统娱乐活动。受城市的大众文化和流行时尚文化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休闲方式多集中于听音乐、上网、K歌等娱乐活动,同时,他们也追求时尚,诸如去健身、去博物馆、学习技能等已经进入了农民工的休闲消费范围。
2.3 “融入城市”的生活目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目标发生了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尽管出生在农村,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不谙农事,普遍缺乏农业生产的技能和经验,没有强烈的乡土情结,他们拥有现代产业技能,接受现代社会理念并按产业规律从事生产和生活。据调查统计,近87%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也不愿意以农业生产作为自己主要经济意义上的生产方式。他们对于城市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要远远大于农村。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脱离农民身份,融入城市的幸福生活之中。
2.4 平等观念不断增强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法律知识、平等观念和维权意识上比上一代农民工显著提高,维权方式也发生较大变化,由原来的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动转变。在他们的观念中,进城打工是生存的一种方式,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在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中,一部分已经不仅仅是重视自己的工资薪酬待遇,还重视职位的长远发展以及自身权利的保障。作为新生代的农民工,他们不愿意再像以前的农民工那样忍辱负重,他们希望在城市里能够得到尊重,进行体面的劳动,希望生活的有尊严,从原来的追求基本的物质生活逐渐转变为追求精神生活和人格尊严。
3 新生代农民工的出路及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经受着市场经济的洗礼,有着比较强的市场意识,有责任感,也有一定的风险观念,具备很强的适应性,头脑也变得灵活起来。与此同时,农民工在经过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塑造,现代工业文明的时间观念以及计划观念都能在其身上反映出来。跟传统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的农民工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希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这样能够促使他们及时的把握市场时机,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经济在发展,那些能够快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的技术人才显得弥足珍贵。技术人才数量的不足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制约点,催生了具备比较高的文化素质以及具备现代生活观念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当科学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时候,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因为他们比较年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通过让他们参加不同形式以及不同层次的科学技术培训,掌握现代技术知识,尤其是在生产领域急需的科学技术知识,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积极打造这些新生代农民工,让他们成为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人员,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以及质量上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服务。只有做到这些,作为新生代的农民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找到并且能够胜任理想的职业。
参考文献
[1]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
[2] 刘传江.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J].人口研究,2010,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心理;思维;创造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教育机构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学习者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开放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它采用个别化学习为主,集体教学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开放教育所面对的学习者多为成人,他们与青年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征。例如:在心理层面:成人的理解能力优于背诵;在生理层面:成人的生理条件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退化,对学习产生影响;在社会层面:成人扮演着多元化角色,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遇到障碍。比较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成人学习者比青少年学生更成熟。因此,在学习中能扮演主动的角色。与传统教育相比较,开放教育更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控,这就要求开放教育机构要深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在对其学习规律总结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支持。
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有诸多方面,笔者就心理特点方面分析一二,谈谈认识。
一、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需要
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必须先研究学习者的心理需要,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当人的需要有了某种特定目标时,就转化为动机,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不同社会阶段,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不同的,调查资料显示: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七类:
第一类是职业发展的需要,包括求职的需要、寻找更好的职业、个人的专业发展、学习的内容对工作有用、提职或评职称的需要;第二类是社会的需要,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第三类是个人价值的需要,包括提高自身价值、为了一张文凭、使生活更充实、以及获得他人的认可;第四类是个人的兴趣;第五类是物质的需要,包括学习是为了将来能赚更多的钱;第六类是外来的要求,包括领导的要求以及为家人争光;第七类是追求城市生活的需要。
在这七类学习动机中,几乎一半学生的学习是为了职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这同大部分的学生是在职成人有关。这也表明,面临知识经济社会和学习化社会到来的挑战,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修,以获得个人的职业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获得知识智力的发展。参加开放教育学习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开放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教育,积极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推行导修导学制,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媒体使用指导,尝试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与学的管理新形式,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开放教育学习者年龄与智力的关系
开放教育学习者多数为成人学生,年龄一般在20—40岁,有些学习者年龄更大。一些专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在语言、算术和词汇方面并没有出现衰退的现象,甚至有些方面还有随着年龄增长智力反而上升的现象,如观察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成人学生往往认为年龄大了,记忆力衰退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心理学家迈尔斯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以最高水平100作为基数:
10—17岁,记忆力为95,理解力为72;
18—29岁,记忆力为100,理解力为100;
30~49岁,记忆力为92,理解力为100;
50~69岁,记忆力为83,理解力为87 。
因此,可以认为,作为开放教育的学生无论从记忆力、理解力,还是其他能力都是学习的最佳时期,那种认为年龄大了,智力不行的看法是不对的。根据成人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辅导学生采取阅读——试图记忆一~再阅渎——再试图记忆——的记忆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应努力教会学习者进行自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智力特点
心理学上将智力结构分为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五大要素,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多种心理因素,开放学习者的智力特点是:
1.观察力敏锐而深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首先依赖于人的感觉和知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和知觉虽然是简单的认识过程,但却是人获得对于客观事物感性认识的必经阶段。观察力在人的一切生活和活动领域里都是必不可少的。成人学生由于生理机能的成熟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其观察力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对事物的观察是比较敏锐而深刻的,而且有一定程序的精确性和概括性,通过观察,一般都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各种主要细节。成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在内容上愈丰富、愈深刻,在范围上愈广泛、愈全面,在时间上愈长久、愈稳定,其观察力就愈敏锐、周密和精确,这对认识和改造事物有重要的作用。
2.思维力丰富
思维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和事物内在联系在人脑中问接的概括和反映。成人学生的思维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思维具有相当的广度和一定的深度。这种广度和深度与青少年学生又有区别,青少年学生思考问题可以说海阔天空,无所不包,不能从本质上去看问题;成人学生思考问题比较现实,一般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出发去思考问题,能够与现实紧密结合。
第二,能自觉地运用理论思维。经验思维主要凭直接经验进行判断和概括,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理论思维则从一般的理论、原则出发,去进行推理和判断,理论思维可以使人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未曾亲身经验过的事物间接地进行探讨和验证。成人学生一般能运用理论思维去分析事物,解决问题。
第三,成人学生的思维有鲜明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成人学生具有比较成熟的世界观,受报刊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不是太大,发表的见解往往是自己独立思考的产物,表现出很明显的思维独立性。能够承认错误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有一种可贵的自我批评精神,表现出明显的思维批判性。
第四,成人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创造性。成人学生本身来自生产实践第一线,他们比较缺乏理论知识,能够提出大胆的设想和新颖、独特的见解,能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这就是思维的创造性。
理解在学生学习知识中有重要作用,仅仅靠感知来认识事物是不够的,感知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才能解决本质问题。学生的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而实现的。教学中要应用思维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想象力丰富
想象是指成人的记忆力中保存的表象材料,经过分析综合重新加工,创造出没有感知过的,甚至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一个人想象力发展水平如何,是以他记忆表象储存的数量质量为基础的。要发展想象能力,就应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尽量多地储备事物表象。表象越丰富多彩,想象也就广阔新颖。观察力是丰富感知的重要手段,也是丰富记忆表象的重要途径。创造想象的开展是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引下进行的。创造想象的主动性与独创性受到创造思维的制约,创造思维发展水平与创造想象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成人学生社会阅历丰富,生活经验丰富,有着良好的创造思维,这都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创造能力强
一什么是网络广告
简单地说,网络广告就是在网络上做的广告。
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在互联网上刊登或广告,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目前网络广告的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网络广告发挥的效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以致广告界甚至认为互联网络将超越路牌,成为传统四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之后的第五大媒体。因而众多国际级的广告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网络媒体分部”,以开拓网络广告的巨大市场。
二电子网络广告的主要特点
电子网络广告是新生代的广告媒介,它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它具有传统媒介广告所有优点,又具有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电子网络广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电子网络广告指企业在互联网上的一切信息。包括企业的互联网域名、网站、网页等;狭义的电子网络广告一般指建立一个含广告内容的WWW节点,目前多为标题广告,用户通过点击这一含超联接的标题,将被带至广告主的WWW节点。电子网络广告主要有以下特点。
(1)传播对象面广。网络广告的对象是与互联网相连的所有计算机终端客户,通过互联网将产品、服务等信息传送到世界各地,其世界性广告覆盖范围使其它广告媒介望尘莫及。
(2)表现手段丰富多彩。电子网络广告采用文字介绍、声音、影像、图像、颜色、音乐等于一体的丰富表现手段,具有报纸、电视的各种优点,更加吸引受众。网络广告制作成本低、时效长以及高科技形象将使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选择网络广告作为重要国际广告媒体之一。
(3)内容种类繁多,信息面广。网络广告的内容大到飞机、小到口香糖均可上网做广告。庞大的互联网网络广告能够容纳难以计量的内容和信息,它的广告信息面之广、量之大是报纸、电视无法比拟的。如报纸广告的信息量受到版面篇幅限制;电视广告的信息量受到频道播出时间和播出费用的限制。随着我国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工商企业和个人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站点或主页,打出广告,推销自己,推销产品,使网络广告信息量激增。据报道,仅求职方面,欧洲现在每天约有400万人上网查看招聘信息和在网上自己的求职信息。1998年网上招聘的广告费用为1.05亿美元,据估计,到2003年网上招聘广告费用将达到17.4亿美元。
(4)多对多的传播过程。报纸广告基本是一对一的传播过程,电视传媒则是一对多的方式,而互联网上的广告则是多对多的传播过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互联网上有众多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接受者,他们既在互联网上广告信息,也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产品和服务的广告信息。
(5)具有互动性。所谓网络广告的互动性是指工商企业或个人将广告信息内容准备好,放置于站点上,所有网络用户都可以通过上网及时查看,获取广告信息,即人-机-人模式。例如,一家公司通过网络广告将公司产品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互联网计算机终端客户,当受众之一的个人收到该信息后,对该公司的产品产生了兴趣,开始在网上交互查找该产品信息,以期获得更多的有关信息。进一步而言,此人可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网络传真等向该公司询问各类有关问题,得到满意答复后,可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实现商品购买。
互联网的出现给广告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覆盖全球的广告信息网络的完善和广泛应用,将使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实现“三网合一”(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后,网络用户将呈加速度增长,这将给电子网络广告带来更大的拓展空间。当然,电子网络广告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广告传播媒介,它也有其局限性和缺点。如广告信息纷繁复杂,网络传输速度慢,目前国内上网查询费用较高;有些广告制作简单,不能形成象电视广告那样的视觉冲击力,产生深刻的印象;各种广告信息鱼龙混等。
三我国网络广告的受众结构
广告受众是具有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的消费者。网络广告的受众不单单要具备上述能力,而且还必须是真正拥有上网条件和上网能力的网民。从目前的网民年龄结构层次看,我国网民主要集中在18~40岁左右的年轻层,这一年龄阶段的占到了72.4%,其他的占到27.6%。在这其中,18~35岁的网民中,学历为本科和大专的比例最高,本科为34.3%,大专为33.6%。36~60岁的网民中,本科和大专比例也最高,分别达到37.7%和33.6%。18~35岁的网民收入主要是1000元以下和1001~4000元,比例较高且接近,分别为46.6%和47.1%。36~60岁的网民收入以1001~4000的比例最高,达68%。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主要集中在以追逐新鲜事物为乐趣的中青年一代,他们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并且具备一定的购买能力,这也为广告主为何种产品投放网络广告以及为广告创意人员量身定做合适的网络广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中国社科院互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公布的《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网上消费、购物比例首次超过亚太平均水平”,可在网上购买的商品数超过6000万件。报告中提到,目前无意接受网上购物的网民比例仅为4.7%,这表明“超过95%的中国网民有可能成为将来电子商务庞大的消费人群”。网民乐意在网上消费也表明大家对互联网的信任度在提升,网络的商业价值日趋体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需求
将会愈加升级,这也给网络广告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前景。
四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概念与内涵
网络广告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它的受众不同与其他的传统广告媒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同,网络广告的受众也就有了其特殊的属性以及内涵,那么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研究则需要从它的他内涵以及发展层次去解析。
1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概念
网络广告具有着特殊的属性,因为它比较传统广告更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但是恰恰由于它的形象生动,可比性,可选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广告本身受到的制约也非常大,比如:在网络广告中,它不具有强制的接受性,引起受众心理反感的情况下,会选择停止阅读或者转向选择。再加上网络广告的本身人群定位比较高,属于高知,高资,高消费群体,那么其心理的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比如他们更注重心理愉悦,更注重个性的体现,更注重商品的人性化,在注重商品人性化的同时他们对广告的要求就更加严厉地归纳为对网络广告的满意度。因此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概念为满足消费者可比性告知需求的广告传播信息心理。当然随着网络广告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多种形式发展,网络广告的受众面积会更加广泛,心理也会不同,但是满意度最终还是考量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一个内化概念。
2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内涵
广告的形式尽管带不来直接的经济效应,但是广告形式却能为消费机会提供决策,为消费者给予指导,同时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就有必要认识与了解网络广告的内涵。其一,网络广告受众心理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他们的视觉会更加开阔;其二,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对于传播途径的选择没有可比性,也就是说其广告平台比较单一,需要应对消费者的多种心理需求,那么就需要网络广告的制作更加注重广告模式的效果,包括迎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其三,网络广告诉求目的比较明了,因此心理感染能力要加强,甚至要具备相互影响的作用力。
五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分析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时时刻刻进行着“消费”活动,用法国著名思想家鲍德里亚的话说,“消费”成了一种“系统的活动形式”,一种“整体性的反应”。消费活动作为现代社会中能动的关系结构,其对象不仅是被消耗的物品,而且包括整个消费者的周围群体和周围世界的意义;正是这种“整体性的反应”,奠定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基础。现代社会的很多消费活动就是始于广告再终于购买的,而广告就是以说服的形式,让消费者自觉自愿地购买商品的。说服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时一次性的说服不能使消费者产生欲望,还要经过反复的说服才能达成最终目标。因此说服者事先必须要对消费者购买商品前的一些
心理活动有所了解,只有找到了“消费者心理”的这把钥匙,才能开启“说服”的大门。网络广告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消费者“消费”,但是从上面的网民结构分析又可以看出我国网络广告的受众是不同于传统广告的受众的,处于他们这一阶层的消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占有某种物质,他们甚至更加偏向于满足某种心理或精神的需要。他们的消费行为表现与分析如下:
第一,这一年龄阶段的受众逆反心理相对较强,他们不喜欢被指指点点,更不希望受到强迫或压力,他们喜欢自由宽松的消费行为,所以他们普遍是不喜欢强制性的广告的,因此网络广告的自主点击符合他们的个性需要。但是仅仅依靠这一点来吸引他们却是远远不够的。传统广告中一直遵循着用“A I D M A”表示消费者接受广告时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广告信息总是遵循着引人注目,使人感兴趣,产生购买欲望,并形成记忆,最终转变为购买行动的法则。网络广告虽说与传统广告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但是同样也可以遵循由注意到最终购买的规律。而事实上网络广告最注重的就是受众点击,因此,如何避免由于网民的逆反心理引起对广告的反感或者如何利用网民的逆反心理来做广告就是我们创意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二,喜欢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享受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又一心理特征。他们喜欢新潮的商品,喜欢装点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点上,网络广告的消费品对象是符合他们的需要的。研究表明,I T、网络服务、手机通讯、交通汽车、房地产是2004年网络广告主投放前五大行业。用户最常浏览的网络广告行业也是数码产品行业,其次是软件、游戏和移动电话类。[5]上述的这些基本都是时下最常见、最流行、最能展现自我风采的产品,也是广mso-hansi-theme-font:大网民热衷于关心、讨论、购买的对象。网络广告所诉求的商品对象正好能满足大多数网民的需求。虽然受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网民的整体收入并不是太高,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们进行适时消费甚至超前消费。
第三,网民的另外一个心理特征就是猎奇。趣味、离奇、悬疑、爱情、“八卦”等等都是他们时常关注的热点。虽然现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能够满足他们追求时尚刺激,搜寻新奇事物的年轻心态,但是他们的这种心态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激发和引导,不要说可能面临无法实现广告主广告刺激消费的初衷,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其他的诸多负面影响。所以网络广告设计人员必须权衡利弊,在充分的了解这种心态的同时做出合理的广告来引导消费。
第四,“感性”应该是网民发生消费行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现代消费者的需要正从量的满足、质的满足上升到感性满足。网民作为一个特定群体,他们的感性思维表现得愈发突出。比如他们购买手机可能不仅仅只为与人联系,而是希望手机除了具备基本的通话功能外还必须具有时尚的外观、更多的附加功能,而且最好还是国际品牌。他们的感性不仅仅体现在追赶时髦与浪漫,更多的时候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身份和炫耀消费能力的心理特点。
【关键词】 通信工程 管理 特点 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工程项目建设逐渐成为当今时展的潮流,同时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相对来说其技术含量要求较高,过程较为复杂以及系统性较强,通信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要本着先进的科学态度,加强通信工程的管理和控制。
一、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分析
1.1 工序连贯性的特点
在整个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每一个工序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如果项目工程的管理仅仅依靠监督和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管理过程中,项目部门及技术等相关部门共同协作管理才能将整个通信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1.2 过程复杂性的特点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影响通信工程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在通信工程管理中,加大对投资金额的管控,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养,逐步使整个团队的专业得到提升。这就要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项目工程管理的复杂性,使得通信工程质量管理得到大大降低。
1.3 应用方面的差异性。
通信工程前期所出现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成本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管控等。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和设备的应用方面。在整个通信工程的质量管理过程中,材料和设备的应用存在一定差异,尤其在进行工程信息的核算中,常常不能够直接简单进行定额计算,使得和实际情况中的数据存有很大误差,一旦出现较大的误差,就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工期。
二、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分析
2.1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在通信项目工程管理中,必须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推行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运行制度。在工程施工前期,各个主管部门应该帮助监督通信工程施工部门建立针对各项的管理制度,在确保各个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工程的进度进行妥善的安排,避免造成反复施工的情况。技术人员也要对工程所需的劳动力、材料、设备进行设置和审核,确保通信工程施工的安全。在项目投资时投资控制人员要多所投资的工程进行整体的分析,做出合理的预算。这些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融洽的合作,确保工程投资的预算准确合理,避免出现预算超标的情况,保障通信工程的投资设计符合工程项目的标准。
2.2 加强通信工程安全管理
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管理一直占据首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依据通信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建立详细的安全管理规范,明确进行分工,责任进行落实。1、对即将参与到项目中的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的课程,所有的人员都必须参加安全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工地进行工作。通过安全教育课的学习,工作人员对于通信工程安全也来更深的了解。对于临时的员工也要进行安全审查和身体检查,把安全管理各项规定进行学习,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加强自我安全意识。2、为了加强安全监察的力度,可以对安全监督人员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把责任落到实处。为了加强安监人员的责任意识,项目部门可以每个月对工程进行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事故和隐患,不仅对该地带的安全检查人员追究其责任,也会对责任单位进行批评,进一步强化安全监察人员的检查力度,增加安全设施的应用,对安全工作做好防护,确保施工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施工。
2.3 加强通信工程成本管理
对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实施成本控制,应该设计相应的施工方案,预期制定成本也应该跟随具体的建设情况发生相应的改变。对于通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问题,应该及时开展信息核实工作,并且一定要收集详细的数据,精确掌握该阶段项目中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尽最大的努力将风险消除在萌芽中。在实际的项目中,对于违规操作予以制止,重视项目管理工作,控制施工进度,在通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可以分为将成本形成过程作为对象的成本控制,提前测算成本,还应该抓好通信工程建设的准备阶段工作,编制施工预算,根据施工预算、各种消耗定额费用做好成本可控制。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只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通信工程安全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通信科技英语;结构;翻译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52-01
我国一直致力于通信技术的探索与研究,以求在通信领域实现突破,提高我国通信水平,应不断的学习国外先进的通信技术,在获取信息的同时,由于语言的差异性对专业的通信科技英语认识不请,做好通信科技英语翻译具有必要性。我国应将通信科技英语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去研究,对通信科技英语的结构组成、翻译特征语义探索,以求为后续通信领域的翻译工作奠定基础。
一、 通信科技英语的结构特点
1、 缩略法
缩略法是通信科技英语的主要结构模式,词组结构相对简练、使用方便。缩略法又分为不同部分、目标的缩略,一般以首字母、字母与数字或符号搭配、二次缩略等不同的缩略方式,类型繁多,共同形成了通信科技英语的缩略法[1]。
首字母缩略法是利用每个单词的首字母来组成新的单词,如网络控制处理器NCP(Network Control Processing),由三个单词的首字母构成了新的单词,赋予了新的定义。在首字母缩略过程中,不见得所有的首字母都要按照顺序进行设定,例如移动其实短消息SM-MO(Mobile originated Short Message)。
字母与数字或符号搭配而产生的缩略。通过对通信科技英语的分析,了解到专业的通信类科技英语经常将字母与数字、符号进行联用,数字句式单词组成中的原有数字,且表示所修饰单词的个数,为了使表达更为便捷、简洁。例如,发送过来GA(Go ahead),而在普通英语中“Go ahead”被译为“前进、开始”之意,可见英语在不同环境中、领域中的专业性表达也不尽相同。
二次缩略是在已缩略单词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缩略,是缩略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其他缩略法相比更为复杂。另外,在二次缩略法中,不仅仅含有一个缩略单词,也可含有两个二次缩略的单词,以实现通信科技英语表达的简略、易懂。如VHF是甚高频的缩写,为了表达甚高频全向信标,可以对VHF进行二次缩略,进而形成了VOA(VHF Omnidirectional Rage)。又如,平均中断时间(Mean Interruption Duration MID)。
2、 合成法
合成法是通信类科技英语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将2个或2个以上的词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形成新的词汇,实现了英语的扩展性应用,进而形成通信科技英语。一般说来,合成法都属于复合型的名词、形容词等,具有两种组合方式,分为合写式与分写式,如Bookmark?(书签)、sign-to-noise (信噪)。合成法在通信科技英语中也较为常见,利用多个单词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单词,并赋予整个单词通信科技的专业术语,是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3、 词缀法
在通信科技英语还常见一种英语结构方式――词缀法。词缀法主要分为三种,前缀、后缀与前后缀三种[2]。英语在词缀方面的文化起源于古希腊,词缀在构词方面的能力非常强,通过词缀的不断变化,是通信科技英语的词义、磁性特点发生改变,是科技英语形成的有效途径。例如,“receive”是“接收”的意思,为其加后缀字母“r”,变为“Receiver”,其译为“收信机”。又如resistor(电阻)、anti-interference ( 抗干扰)等。
二、 通信科技英语语句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1、 以被动结构为主
通过对通信科技英语语句的具体性分析,了解到通信类科技英语以被动结构为主,在通信科技英语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是典型的英语句型。在通信科技英语应用之中,注重被动语句的表达,是利用客观、端正的态度来蓝带通信科技问题,减少主观方面的影响,由于科技都是在不断进步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利用更为科学、合理的看待科技研究成果是必要的。一般情况下,通信科技英语的被动结构在翻译成汉语之时,会以汉语的主动形式进行翻译。
例1 A coded signal should be decoded in order to reproduce the original signal[3].将该剧翻译成汉语形式,“一个编码信号若想还原成原始信号要通过译码来完成。”该句型就是运用了被动的形式,从“should be decoded”可明确得知,按照英语结构进行翻译,“为了被还原成原始信号,一个编码信号应该被译码。”在汉语翻译方面,以第一种翻译方式为主,将被动利用主动的方式展现出来。
2、 定语从句相对频繁
定语从句是通信类科技英语中的常见句型,也是学习的要点和难点,涉及到大量的英语语法知识,内容过于抽象,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定语用于修饰名词、代词,定语从句分为限定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定性的定语从句,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翻译人员必须明确上下文的关系,明确其中的主谓宾或主系表结构,对句型进行具体性的分析,明确定语从句所修饰的目标。
例2 ISDN is a new service offered by many telephone companies that provides fast,high-capacity digital transmission of data,images and video over the worldwide telephone network.
该句子译为“ISDN是电话企业所开设的一项新服务项目,该项目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的电话通信网络中实现数据、图片和视频的迅速、快速的数字化传输。”该定语从句属于限定性的定语从句,由“that”来引导,引导的定语从句来修饰“a new service”,翻译时运用了分译的方式,以符合汉语的正常表达。而引导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式,其典型的特点是“which”,是非限定性的标志性单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通信科技英语结构以及翻译特点的学习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开展通信科技翻译工作的重要前提。通信科技英语具有专业性,与普通英语在构词、单词组合以及词缀等方面具有严重的差异性,应掌握缩略法、词缀法和合成法等几种主要的结构方式,以英语结构与翻译特点为着手点,对翻译技巧进行全面的分析,为通信科技英语翻译工作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提升通信水平和通信科技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建英.国际科技交流中科技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技巧探析[J].科技通报,2013,05:202-207.
关键词:电视新闻纪录片;特征;分析
电视新闻纪录片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顾名思义它是电视新闻与电视纪录片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特殊的电视艺术形式。一部好的电视新闻纪录片能用形象生动的的画面以及简练的解说深刻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和事件,既能发挥电视新闻给观众思想政治上的教育作用又不失纪录片的艺术享受。
电视新闻纪录片是通过采访、镜头的设计与拍摄、剪辑、解说与配音来完成的,能详细生动的报道事件发生的过程,下面主要是分析电视新闻纪录片的特征。
一、解说与画面有机结合
我们在看电视节目的的时候往往最注重的是画面,但是在电视新闻纪录片中,听觉形象也是不能忽视的,它与画面是整个纪录片的要点所在,因此作为听觉形象的解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解说是根据画面的内容进行编写的,画面是解说的基础,二者相互结合。没有解说的画面是无法充分表达思想的。画面表现出来的只是视觉上的感知,无法深入到深层次的表达,有些深刻的含义还得靠解说来表达。因此在拍摄电视新闻纪录片时,解说与画面有机结合,既重视了视觉构思又不失听觉艺术和音乐产生的特殊效果。
二、思辨色彩强
电视新闻纪录片不同于传统电视新闻,它是通过整体的构思和安排,将拍摄的大小、长短不一的镜头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内容连贯,条理清楚的整体,而不是断断续续,它能对政治、军事等事件进行详细,系统的报道,并且大量的画面和以事实为根据的解说使之思辨色彩增强。
三、实事求是,真实性与视觉形象和谐统一
电视新闻纪录片的拍摄不允许半点的虚构以及想象,必须反映事件及人物的本来面貌。拍摄的地点、时间、人物以及选材要保证准确无误。为了保证准确性,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制作有以下要求:第一,制定计划从实际出发,不靠想象。第二,追求自然美,不特意设定镜头,杜绝夸张的表演。第三,要具有明确鲜明的现场感。第四,摄像师在拍摄前要充分考虑镜头运用,加强视觉形象真实感。第五,照明也要符合实际,不能为了拍摄效果而失去了真实性。综合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电视新闻纪录片真实性与视觉形象的和谐统一。
四、题材的人文性
题材的人文性就是指所选的题材应当是蕴含了人类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要满足人类视觉与情感的体验,要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情况。电视新闻纪录片与新闻不同的就是它不失人文性,在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同时尽力做到以人为本。此外,电视新闻记录片代表着政治立场,其选材对于节目的命运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电视新闻纪录片选择的主题都是小人物,那么必然会导致节目丧失了看点。在选题时,需要注意挖掘,注意平时的积累,这必然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品质与深度兼顾
电视新闻纪录片是以一种具有文化品格和文化深度的独特的记录形式,用来传达出特定的现实信息。与电视新闻相比,它更具有艺术性。电视新闻在报道事件时力求时效性,而电视新闻纪录片在追求时效性的同时更注重思想性。
六、观点体现在情节中
节目的结构主要依靠的是前期的策划、采访、摄像以及后期的编辑,不同的编导做出的节目流程不尽相同。而对于电视新闻纪录片来说,它不像新闻一样直接叙述事件。而是在节目的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对时间的看法。没有想法的纪录片太空洞,而直接靠解说体现思想又没有说服力,将观点体现在情节中,能引导受众关注,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七、更具传播性
新闻纪录片具有传播性,所谓传播性即是具有感染力,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新闻,它摒弃了传统对新闻播报的概念,用一种更为让人接受的方式记录所发生新闻的特点,这种“纪录片”的方式更加的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观念,贴近群众,依靠在人民身边,一边欣赏,一边了解新闻内容。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纪录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真实性和故事性,充分反映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由于它的运作形式是栏目化的,使得观众乐于关注身边的大事。在综艺节目盛行的今天,电视新闻纪录片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大众,成为地方电视台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电视新闻纪录片,一种新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开始。就像21世纪我们接触计算机一样,一种新新事物的发现,总有一些新事物融入其中,把新旧两种事物结合起来,那就产生了新的“碰撞”,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发展同于现实生活的发展,与时俱进,平行化发展,这不仅仅是它的特点,我相信也是它本身具有的特性。
参考文献:
[1]龚莎.媒介属性下栏目纪录片的不同运营策略――以《讲述》《中国记忆》《口述》为主体的关照[J].出版广角.2016(13).
[2]沈浮郡,沈国芳.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特质――以《你所不知道的中国2》为例[J].新闻战线.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