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研课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学校;德育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6-0057-0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德育体系建构,要求我们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落实到德育实践中,从德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整体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注重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化培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其丰富生动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全面提升其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自律能力。德育应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塑造自主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由)。学校德育要力图扬弃和超越道德教育中两种貌似对立的倾向:一是从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道德理想出发,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二是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道德教育变为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说二者“貌似对立”,是因为它们共同漠视了发展中的个体作为潜在的或显在道德活动的主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实际上使德育缺乏内在活力和深沉的感召力。自主性道德人格作为个体生命最为独立、理性、自觉、自由的存在,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成为可能。自主性道德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对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社会公正的确立与维护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看,“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以及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① 从根本上讲,发展人的个性应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个性发展是人类自身成长的尺度;没有个性发展,社会就不会有活力,个性健康的发展是形成各方面良好素质的基础,个性化教育可以被看作是最具有典型意味的21世纪的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是通过主体活动来表现的,加强主体的活动(实践)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青少年志愿者行动、生产劳动、军训和其他社会实践,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学生健康发展的内驱力。由于参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学生得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求实的精神、开放的胸襟和视野,
构建多元化、协调和谐的德育网络
求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大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城市独生子女,他们心理发展有新的特征,德育应考虑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使学生品德循序渐进螺旋式向上发展。二是联系社会实际。德育应与社会经济形态密切相连,努力用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时代精神和反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思想文化教育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并引导他们从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因此,要求教师进行实践性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形成品德素质,同时也为品德外化提供实际锻炼机会。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同一德育内容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为此,我们的德育目标强调四个结合,即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社会性和个体性结合,整体性和层次性结合,继承性和发展性结合。
传统学校德育为减少学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往往通过隔绝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进行“封闭式”教育,导致许多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由于缺乏政治、思想、道德的判断,依然会无法适应,甚至会误入歧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开放胸襟,构建多元化、协调和谐的德育网络。
21世纪的学校德育,要以中国道德教育的传统为依托,以现代化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为基础,以世界各国道德教育为参照,建构既有民族精神又反映现代文明,既融合传统又体现现代道德教育本质特征的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我们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的新格局,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学校德育社区化、社区生活德育化,实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德育体系,把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学校、社会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三者之间始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顺利的和健康的。
开放性德育要求在方法上改管制式为引导式,改单一式为多样式,改封闭式为开放式。学校德育要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负面教育、道德问题讨论等,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使他们真正实现生活上自理、管理上自治、知识上自学、思想上自教。
三、优化德育途径,
构建载体多元化的学校德育体系
德育途径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构建学校德育途径体系,要求综合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类、咨询类、传媒类等一系列实施途径,构建各个年级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类德育途径体系。要建立以主题班会为基本形式,贯彻落实“双主体”、“三中心”、“四环节”等德育新理念的班主任工作规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环境类德育途径,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着力提高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规范化水平,精心设计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使校园里每一堵墙,每一片绿,每一棵树都会“说话”,使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生活教科书,使德育目标潜移默化地落实。
优化德育途径,还必须注意德育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德育内容体系的具体化,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以道德、心理、法律、思想、政治等相关内容为横坐标,以低年级、中年级到高年级为纵坐标,理顺德育内容自身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进行合理部署与安排,做到“德育内容,循序渐进;德目规范,形成序列;要素完整,层次清楚;注意衔接,螺旋上升”。② 目前我国德育新教材,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本着系统性、连续性、层次性原则,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这是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的大趋势,也是德育教材编写的原则。此外,将增设德育活动课程、道德讨论课程。日本的《生活指导课》、香港的《想一想》、《开拓人生路》等对我们都有所启迪。在内容方面,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加强爱国主义、艰苦朴素、基础道德、遵纪守法教育。德育教学应体现“双主体结构”,即教师、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坚持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首先,德育内容要具有综合性,把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五大要素融为一体;其次,坚持德育过程的综合性,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第三,坚持德育体系的综合性,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
校本德育体系是根据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理念与研究成果,将德育政策、德育理论与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而构建的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性的学校德育体系。特色化的校本德育体系紧密结合了学校所处的地区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实际,结合了本校的文化传统、办学优势、师生特点、德育资源与环境的实际,实现了德育的地方化、生活化。校本德育体系的构建过程是实现德育政策、德育科研、德育管理、德育活动一体化的过程。建立具体化的校本德育管理体系,要健全领导机制,稳定提高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学校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四、创新德育的管理和评价
关于德育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成立由校长、政教主任、团支部、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代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研究、指导、总结学校德育工作,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稳定的德育队伍;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的管理职能具体化。二是健全必要的德育制度,如学习制度、活动制度、检查制度、考评制度、档案制度、奖惩制度等,使德育落到实处。德育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取决于教育是否真正到位,以及教育者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强德育的投入和科研。一方面增加德育投入,克服德育“不花钱”的偏见;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德育经费,如购置图书资料及电教片、培训、科研、奖酬等,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加强德育科研实践。
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弱变强的重要措施。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不同,智育评价通过考试,就可以测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而德育评价只考查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进行评价,而这方面的评价不太容易量化。因此,德育评价的原则是:(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2)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3)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4)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评价的主要方法有:(1)评语鉴定测评法;(2)等级评定测评法;(3)综合记分测评法;(4)评语、评分、评等综合测评法。还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德育评价电脑软件,这是构建一套科学、实用、有效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有益创造。我国大中小学的教学系统,正朝着网络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德育评价向互联网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2001年德育研究中心正式开通了“中国德育网”(http://www.chinamoraledu.com),搭建了德育走向信息化的平台,为中国德育的现代化、网络化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一、开发课程资源,灵动激活体育课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各科教学中积极探讨的焦点问题,作为现代化学校,如何广泛运用体育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使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课堂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成为现代化学校体育课堂中研究的主题。
1 灵活使用器材,使活动更具吸引力:提高现有体育器材与设施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器材设施的使用功能,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
2 引用新兴体育,使活动更具时代气息:关注健身广场上的活动、关注电视节目中体育游戏的编排设计与组织、关注新兴和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将适宜于学生开展的活动引用到体育课堂之中。
3 简化规则场地,使活动更具健身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将现有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进行改造,让其服务于教学目标,服从于学生的主体发展,让学生随自己的意愿参于各种活动,在与同伴交往中不断增进同伴间的友谊,在变化的游戏活动中,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提高体育课堂发展学生身心的效果。
4 开发游戏教材,使体育课堂充满情趣: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具有活动价值的小游戏、小器材,将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活动纳入体育教学之中,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
二、利用课程资源,精心打造体育特色
1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优化体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优势,挖掘教师专长开设特色活动课程。结合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在不同年级增设各具特色的体育课程。
2 合理引用游戏器材,提供自主发展空间:组织实施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适宜的游戏活动,将各种器材合理运用于游戏活动之中,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活动欲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呈现校园体育活力: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不仅使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之中,更重要的是更加彰显学校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三、整合课程资源,内涵发展阳光体育
1 搭建课间活动平台,展现学生体育风采: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有力保证,针对学校现状与学生特点,坚持开展上下午两个大课间活动,保证活动的时间。制定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指南,从各年级活动的内容、场地、方式到各项目的组织方法、规则要求都作出详细的说明,为班主任老师组织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 依托体育艺术2+1,打造特色体育项目:“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要坚持“以推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导向,以发展学生运动技能为核心,以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为重点,”的思路,结合学校特点,选择适宜本校开展的运动项目来发展学生体育技能,每周利用一课时轮换进行特色项目的教学,增加了授课时数,并且将特色活动作为课课练的内容和准备活动的内容重点发展,以保证学生两项体育技能的掌握,同时也丰富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
3 落实体质健康标准,推动学生健康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更有效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能将体质监测的项目直接引入课堂进行突击训练,而是要将这些指标融入于教学活动之中,根据不同项目指标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柔韧性、速度、力量素质练习列为重点发展的内容,结合每节课教学内容,安排于课课练的素质练习之中常抓不懈。将游戏活动与测试项目相结合,在学生自主学练的活动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每学年结合学生体质监测活动的开展,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系列赛”,更加有效地推动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为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搭建平台。
4 开展主题体育活动,激发学生活动热情:学校群体活动的开展要紧密结合学校主题课程的实施,将群体活动开展的内容与形式和学校月主题活动相结合,使活动氛围更加浓厚,活动开展更加丰富多彩。开发引用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及游戏活动,拓展活动内容与形式,使学校传统体育活动注入新鲜的活动方式,更加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校开展的竞赛项目,组织开展比赛,发展学生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检验学生各运动项目的学习情况,并视学生的运动表现分析原因,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改进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道德与法治;对策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依据时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经历了数十年的理论实践研究,如今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科领域进行探究与实践,是达到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在情感与知识技能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走过场
在学校与教师方面,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部分学校虽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却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进行合理的探讨和研究;在学校教学制度方面并未进行系统全面的合作学习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同时缺乏对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培训和实地考察,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表象,素质教育的改革落实的并不到位。
在班级与学生方面,班级和小组氛围对于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有的班级或小组整体较为沉默,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不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学习效果不明显。
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合理
一个方面是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有的教师选择的探究内容没有讨论价值,如课本中基础的学科知识或基本常识,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不予重;有的教师选择的案例素材过于老旧或不贴合实际,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在道德、情感上的体验和感悟,案例的使用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近期的时政热点中选择,案例素材的选择若不符合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学生则不能感同身受,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话可说。
另一个方面是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有的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数量过多,或者语句太长,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心理产生压力,或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全面,尤其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角度出发,过多的问题设置导致多而不精,不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思考和升华。
3.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程度不均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过程中,有的学生平日成绩优秀且擅于发表观点,在讨论中容易产生“话语霸权”的现象,其他小组成员发言和展示的机会较少,或者由于成绩上的不自信而选择沉默;有的学生受自身性格的影响,或者属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的“被边缘化”,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在交流中的学习效果和体验就会比较差。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面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应当以辩证唯物法的发展观来看待,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具体的学科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1.组内成员合理分工,人人同责
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应对组内成员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组织管理方面设定纪律组长,各学科学习方面设定学科组长,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互相监督,轮流发言,做到学习过程共同参与,学习成果共同享有,人人同责;并设定一对一的“组中组”模式,以互补为原则对学习问题尤其是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相互辅导,还包括进行学习互评、作业互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案例分析,分工进行案例的展示与表演,转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枯燥无味的固有印象,在语言的交融碰撞中使课堂生动有趣。
2.探究内容贴近生活,层层深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的设置会直接的影响到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探究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时,首先应做到案例的选择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比如共享单车,网络中的表情包,APP带给我们生活的转变等等,在内容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们有话可说;其次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要具有开放性、简洁性和可探究性,提出具有深入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的思想不局限于课本和学校,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设置也不易过多,且语句表达间接明了,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最后在探究内容的整体设计上,要做到层层递进,逻辑分明,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质量。
3.教师进行有效管理,积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