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影响分析
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从环境问题的概念可以推出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可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压力过大。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和庞大的人口数量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超出了环境供给资源的能力,从而使资源短缺;同时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资源破坏和浪费,从而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了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影响
环境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生长;生态破坏影响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资源短缺和资源供应紧张,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问题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影响(表1)
二、我国三大生态破坏问题的分布、成因、危害及对策分析(表2)
三、全球性环境问题分析(表3)
四、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分析
1.城市与农村的差异
城市人口集中、房屋集中、工业产业密集、交通运输繁忙,废气、废水、废渣、噪声排放量大,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农村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人口增长较快,毁林开荒、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故农村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农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物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水体、土壤污染。
医学研究证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诱发白血病的主要原因。山东省血液肿瘤研究所仅2005年就收治了1500多例儿童血液病患者,其中白血病患者高达80%,以4岁儿童居多。据调查分析,儿童之所以多发白血病,其免疫功能比较脆弱是内因,室内装修材料散发的有害气体是外因之一。
从美国专家所做的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哮喘病调查可以看到,美国65%的儿童不同程度地患有哮喘。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病,其中35%为儿童。据统计,我国儿童的哮喘发病率为2%~5%,其中1~5岁的儿童占80%。
日益严重的环境铅污染是造成人们,特别是儿童铅中毒的根本原因。据调查,北京就有20%儿童的血铅浓度超标。
2003年,英国投资1500万英镑进行了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研究,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之后,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环境污染使人类特别是儿童的智力大大降低。
室内建筑、装修材料、家具:它们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甲醛、氨气、苯等。
装饰、装饰品、各种玩具:比如,地毯、床毯、毛绒玩具中的尘螨污染,木制玩具上油漆里的铅污染,塑料玩具上化学物质的挥发性污染等。
宠物:儿童与猫、狗等宠物玩耍时,容易受到动物身上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性污染。此外,在幼儿园和学校中,如果每个孩子占有的空间过小,也会相对增加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1 严格控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质量。进行家庭装修时,应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装饰装修材料,如含甲醛高的人造木板、含有苯和铅的油漆等。凡是超过国家标准的装饰材料坚决不能使用。儿童房间的装饰设计不要为了片面追求效果而大量使用人造板及颜色漆,以防止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
2 对新装修的儿童用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按照国家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要求,新建或新装修的房子必须请室内环境检测部门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入住。
关键词:矿产污染 生态破坏 三种生产理论 界面活动控制理论
2010年国内发生了两起重大的矿产污染事件。2010年7月3日,福建省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铜酸水泄漏,9100m3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被污染,大量网箱鱼死亡。10月21日, 中金岭南最大的铅锌冶炼厂——韶关冶炼厂发生铊泄露,导致北江中上游出现铊超标现象[1]。这样重大的污染事件不仅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乃至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人口、资源和环境决定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是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和谐。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开发技术落后且管理不到位使我国的采矿业面临着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大类问题。因此,探讨采矿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形成规律[2]、[3],寻求合理的解决对策[4]-[9]成为广大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污染论污染往往会使人们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面前陷于末端治理的被动局面。只有从理论层面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深层次原因[1] 、[10]、[11]、[12]、[13],才有利于从根本上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采矿活动在体现人类社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从三种生产理论和界面活动控制理论来探讨采矿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为揭示矿产污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供新的思路,为解决矿产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1.基于三种生产理论和界面活动控制理论的矿产污染及生态破坏成因解析
1.1基于三种生产理论的解析
1.1.1三种生产基本原理
三种生产理论是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应运而生的[13]。该理论认为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的生产过程包括人口生产子系统、物质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人口消费方式;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生产的消费再生产,并将他们转化成生活资料的总过程,包括社会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环境生产则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生产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11]。环境生产子系统是人口生产子系统和物质生产子系统的基础,环境生产的输入-输出不平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环境生产的输出包括有形的资源输出和无形的环境容量能力的输出;输入包括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废物输入和对环境的保护措施的输入。废物的输入超过环境容量的输出,保护措施的输入却跟不上资源的输出,因此环境生产输入-输出平衡失稳,环境问题随之而来。三种生产理论突破了两种生产理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局限,对大规模过度的与掠夺性的使用环境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消纳废物),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且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10]、[12]。
1.1.2从三种生产理论探讨矿产污染的成因
人口生产环节的基本参量是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消费方式。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矿产资源消费的总额超出了环境生产子系统的资源生产力。而且现阶段中国的人口素质即人的科技力量和文化道德修养还不够高,在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企业选择眼前利益忽略环境生产。再者,绿色消费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人们不正确的消费方式也加重了环境问题。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和中金岭南铊污染事件发生后其A股股价都涨停。出现了环境污染的负面新闻后股价反而冲击涨停,市值增大,这表现股民对上市公司环境风险的忽视[17]以及消费观的错误。
在物质生产环节,资源利用率不高,即在同等的环境资源下,物质生产过程从环境中索取的资源量大且加载到环境中的废物多。紫金矿业的铜酸水和中金岭南的重金属,这些都是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废物。江、河都是一个开放的具有自组织机制的系统。铜酸水和含铊的废水作为正熵输入汀江和北江中,增加了它们的熵值,破坏了它们的耗散结构和自组织性,系统失去平稳。
对于环境生产环节,其资源生产力和污染消纳力都遭到了破坏,系统内部的能量和物质流动都受到了影响。所以环境生产子系统崩溃,三种生产的环状结构失稳。
1.2基于界面活动控制理论的解析
1.2.1界面活动控制基本原理
界面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共同的部分或者联系渠道,是不同系统的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汇的场所,是相关联的事物或者系统之间最活跃、最容易发生变化的部分。它可以是时间上的,空间上的甚至是其它形式上的;可以是直接的界面也可以是间接的界面。比如,河岸线是河流与陆地之间的空间界面;演替进行中的荒草地实际是草地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之间的时间界面。界面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只存在于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发生物质、能量或者信息交流的产物;二是界面是相互作用事物之间的通道,来自相互作用的各个系统的物流、能流或者信息在此交汇,因此它是相互作用的事物或者系统所共有的。界面上的过量的人类活动往往是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界面活动进行合理地控制是减少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11]。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同时也带动了对建筑的需求始终旺盛,然而旺盛的城市发展需求却并未有为恶劣的生态环境带来好转,造成交通拥挤、噪声严重、垃圾成堆、污水四溢等问题,为建筑活动带来的一系列负效应。其中诸如建材、噪声、环境污染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存与健康,同时由于建筑的分布缺乏合理性,因而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环境,易使住户产生压抑心理,进而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城市建筑设计中缺乏生态理念。
1 非生态建筑问题产生的原因
探寻城市非生态建筑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缺乏相应的生态设计理念,缺乏人文、绿色、层次信息,景观空间的亲和力不足,引发一系列资源再生难的问题。城市建设与发展中,从自然中获取的物资资源,最终只有一小部分作为建筑成品投入到了生态循环中,其它大部分成为了污染源,在环境中滞留堆积,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索取之后没有及时回报与反馈生态环境,使得生态环境系统失调。当产生环境破坏问题后,无论设计、施工与监管单位,均产生推诿情绪,任由外部环境的逐渐恶化,而对于建筑污染物,单一对其生态破坏性过度关注,极少对其重复利用性、可再生性等环境价值,进行深入探究。
2 以人为本与因地制宜原则
在对城市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具备资源重构与生态布局意识。例如,在小区内设置相应的观赏假山或娱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增强城市建筑的宜居性,让人、建筑和环境得以和谐地相处。针对部分老旧矿区内的小区所产生与存在的污染问题,依照生态设计的理念,可把原作为污染源的渣土矿山,在进行一定的垫土、隔离、防尘、绿植后,进行生态改造提升为绿化活动公园,为居民提供活动与休憩场所。同时生态建筑作为细部具体概念,城市建筑与景观设计者首先应从观念上进行深刻认知,以现有资源与环境为载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环境,以重构和再生的理念为出发点来优化居住环境,使区内维持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居住绿化是改善区环境的关键所在,合理的绿化规划和布局,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丰富园区观赏性的作用,还能起到防风和遮阳的效果,绿地还是衡量区是否怡人的重要标准,也是展现生态理念最核心的部分,既要做好各类植物的搭配,根据植物的不同特性,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又要做到全方位绿化,除了楼下和楼间,楼顶也要做好绿化,以及墙面、阳台等地方,提升绿化的层次性与完备性。
3 城市建筑中生态设计理念的应用
规划设计城市建筑时,政府部门应严格按照“论证―设计―实施―管理”的步骤要求,关系城市总体布局的重要建筑工程,要形成政府部门牵头,规划、设计与专家组实行共同会商的原则,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作为建筑设计单位,应将生态宜居的理念作为根本原则来进行科学规划,始终坚持绿色效应在设计中的比重,不应过度追求容积率等经济性指标。在施工的时候,施工方也要严格遵循设计方案的步骤,尽可能地去利用新技术,节约建筑材料。除此之外,生态建筑还应对后续的管理加以规范,加强建筑的优质管理:其一,加强物业管理水平,区内要配备专门的维修人员来处理日常的水、电、暖、气等问题,设置专职园艺人员间歇性修剪植被,维护城市建筑区的绿化与生态环境。其二,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活动中注意对公共设施以及绿化植物等的保护,要做好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将垃圾进行分类,用垃圾袋装好之后放在封闭的容器内,收集和分类的工作要做好;处理废弃物时应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再生率为准则,最大程度地变废为宝和循环利用。
在进行态节能建筑设计时,应以程序化设计为准则,确保城市建筑的可靠性与科学性,注重生态空间的开放性与私密性相结合,加强景观配置的层次错落性与色彩协调性。综合考虑资源节约与建筑结构间的平衡性,避免因过度关注节约能源的需求,产生与城市建筑生态设计理念相背离的方案,从而出现物资材料无法让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在建筑施工的时候,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要通过相应的措施来尽量地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应避免过度保护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1、我国城市化污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人为之瞩目的成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开始加速。由于发展的需要,从环境获取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排放到环境的气体、液体和固体废弃物也迅猛增加,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再生能力的下降。我国能源以燃煤为主,由于我国煤炭热能利用率不高,除尘脱硫率又很低,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量燃煤就使我国大气质量严重下降,表现出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通过对城市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群众举报投诉的深入调研及分析,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难点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餐饮娱乐业排放的油烟、烟尘、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二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形成的矛盾,排污管网等不完善,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就近排入河流,水环境质量下降;三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区域功能变化导致区域化环境污染问题逾发严重;四是个别地区环境意识较差,在治污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始生产,成为新的污染源。
2、造成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造成城市环境破坏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或产权难以界定。另一方面,环境资源多是公共物品或公共资源,如空气,人人都可享有它,人们在使用水、大气、土壤、森林等公共物品时随心所欲,将它们用作各种用途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废弃物。
2.1 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许多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供热、煤气、排水、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和公共绿地等,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甚至是一些应用常规技术就能很容易解决的环境问题,如烟尘、污水、垃圾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足需要。
2.2 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步伐加快,重化工业的特征十分明显。近年来,建材、冶金、化工、石化和能源等基础工业增长较快,而它们恰恰是自然资源消费多、“三废”产生量大的部门。加之工业布局不合理、欠科学,许多重污染企业仍然设在人口日益密集的城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3 缺少周密而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
由于没有周密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致使城市功能分区混乱,或没有很好执行城市总体规划有关的各种功能区和工业合理布局规划,造成了本可以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
2.4 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污染防治措施不得力
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这些项目不但没有被取缔,反而在计划外以各种方式出现,大有与日俱增的趋势,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3、几点有效防控污染的建议
3.1 严格执行“污染者负担”的原则
第一,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这是解决污染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对工业污染实行限期治理,对布局不合理的工厂坚决拆并,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产品实行淘汰制度。第三,征收排污费。除实行“超标收费”外,还可实行“排污收费”。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项政策的效果将会越来越显著。
3.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提高城市环境保护设施的水平。通过园林绿化、整治城市水系及旧城改造等途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应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城市环境问题由多种因素构成,涉及许多部门,需要这些部门共同采取措施,进行统一的规划协调。只有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3 加强城市化进程的综合管理政策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本着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前题,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土地规划、建设、环保的发展政策,引入环境管理体系,综合管理城市发展的理念,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相关部门加强协调与协作,建立有效的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推动城市持续发展。
3.4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促进环境决策民主化
目前的环评审批是政府主导型,要真正发挥环保审批的作用,必须向公众参与型转变。发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到环保审批过程中,使公众成为影响环保决策的一支力量。环保部门在审批重大项目和环境敏感项目时,要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接受公众的监督,并完善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切实将公众意见落实到环保审批当中。
3.5 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办法,要打破目前这种“低附加值没有效益减少环保投入维持生存”的恶性循环模式,关键还是要推行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实现减排增效。不断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产品活动全过程管理模式,重点培植行业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争取达到零排放,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营造节能降耗、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努力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4、结语
居住环境可以说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地方,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关部门应深刻地认清当前的形势,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手段,在“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方针指导下,处理好经济、环境和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李尚华.浅析环境保护在增强经济发展中的对策[J].山东环境,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