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经济发展的指标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发展的指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的指标

篇1

关键词: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功能观;结构观;金融资源论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divided into theoretical circles as“function view”which emphasize macro aspects of the quality and“structure view”which emphasize micro aspects of the quantity. The“financial resource hypothesis”which contains the two above,discusses both the func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quantiza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depends on a series of index systems. The relationship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inked: on one hand,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by making a lot of requests to financial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financial development do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improving itself.

Key Words:financial development,index systems,function view,structure view,financial resource hypothesis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8-0011-08

一、金融发展的理论界定

对于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他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把金融结构定义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而在此基础上的金融发展就被定义为金融结构的变化。这一系列定义方法,对之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麦金农(Mackinon,1973)和肖(Shaw,1973)提出了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

对于金融发展的界定,目前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莫顿和博迪(Merton和Bodie,1995)为代表的金融功能观,另一类则是以莱文(Levine,1997、2004)为代表的金融服务观。以此为基础,从金融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根据对金融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的不同认识,产生了对于金融发展的不同认识。国内学者白钦先(2005、2006)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金融功能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资源论。

(一)金融发展的功能观

根据莫顿和博迪的描述,金融系统的根本功能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经济中稀缺资源进行跨空间和时间的有效配置,并以此为基础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莫顿和博迪认为金融系统的功能相对金融机构更加稳定,功能随时间和国界变动较少。金融机构的形式以功能为主导,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将导致金融体系的功能更加完善。现存的机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尽管功能观中机构是重要的,但机构不是分析问题的基准,金融系统的功能是分析的基准,是分析金融系统演化的出发点,这形成了金融系统演化过程的功能观的核心思想。功能观将金融机构提供的经济功能视为固定,试图寻找更好的机构结构以更好地发挥固定的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系统的功能细分实际上就是金融系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同途径。莫顿和博迪将金融系统的根本功能细分为六项:跨期转移资源、管理风险、清算支付和结算支付、归集资源并细分股份、提供信息、设法解决激励问题。

莫顿和博迪从金融系统演化的角度区分金融系统基本功能的恒常性和金融结构的最优应变能力或者适应性,金融系统的演化体现为最适合的金融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最佳适应能力,金融发展的内涵就被界定为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相对稳定的功能而追求的自身结构的变化。

(二)金融发展的结构观

篇2

一、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是指经济发展效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中心,其高低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表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投入数量、配置效率及其组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方式。如果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说明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经济发展方式为数量型;如果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则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经济发展方式为质量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

——劳动生产率。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受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规模效益、政策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综合性,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劳动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投资产出率。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相应的场所以及与之相关的机器设备等,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活动的起点是从投资开始的。投资产出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投资产出率=当年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产出率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面评价投资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可用来说明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投资产出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这一指标从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科技水平和优化投资结构。

——贷款产出率。经济活动要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经济活动主体所需资金除部分自有资金外,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客观反映这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所谓贷款产出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贷款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贷款产出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银行贷款年平均余额。贷款产出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贷款产出率越高,贷款的使用效益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贷款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耕地产出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耕地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业发展又离不开耕地。因此,应将耕地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耕地产出率是农业总产值与耕地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农业耕地面积。耕地产出率反映的是耕地利用效率,产出率越高,使用效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耕地产出率不仅受耕地质量的影响,还受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将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既注重保护耕地数量,又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并提高其集约利用程度,努力增加单位耕地产出,确保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安全。

二、经济发展的充分性

经济发展的充分性是指经济发展潜能的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潜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现有各种社会与经济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已充分发挥了作用;二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是否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是否使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是否为经济系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各种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性从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角度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了充分性就意味着条件允许下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反映,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础和集中体现。没有速度,潜能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潜能,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

——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把它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史上众多的实例表明,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的持续差异是造成他们之间经济实力变化的根源,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报告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00%。稳定、合理、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度“痴迷”国内生产总值,不顾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高速度。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发展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是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即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当期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GDP增长率。该指标从劳动就业变化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潜能。

——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是指在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期间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质量的产品或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量。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充分性,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衡量。所谓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产量与生产能力的比值,它从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产量/生产能力×100%。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等的协调程度,它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协调的经济关系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而且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工业化的加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质量提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用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

——产业结构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产业结构是指一国经济赖以构成的各种产业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各产业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通常用产业结构比来表示。所谓产业结构比是一定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无效投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比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提高各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

——城市化率。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大力推进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与基础。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化率来衡量,所谓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全部人口。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对外开放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所谓对外开放指数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对外开放指数=(进出口总值×0.4+对外资产负债总额×0.3+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0.3)/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强度等,以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对外的协调性。

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指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机整合的过程。忽视质量的经济发展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付出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的发展,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单纯用其衡量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可用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来衡量。

——资源供求系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采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普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下降。资源对经济支持能力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可以用资源供求系数来表示。资源供求系数是资源可供量与资源需求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资源供求系数=资源可供量/资源需要量。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足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可供量与资源储量、新增资源可开发储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资源进口量等有关;资源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相联系。无论是资源供给还是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以资源供求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供求平衡,提升资源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还与资源消耗量有关,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下降,表明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由于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来反映资源消费状况。所谓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是指每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要消耗多少能源,即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求矛盾。

——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都会破坏环境、增加大气和江河水质污染等,从而产生环境质量成本。环境质量成本可以用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损失来加以衡量,单位产值环境质量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损失)/国内生产总值。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报告期环境质量成本/基期环境质量成本-1。它是反映经济发展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上升,说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反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好。以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对被破坏的环境尽快进行恢复。

五、经济发展的创新性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在这里,技术创新已经不是单纯技术概念,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经济学范畴,涵盖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成为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可以用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专利授予权指数来衡量。

——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财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研究开发活动的全部实际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依据一般规律,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以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使经济在不断创新中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要反映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高技术产业化是其重要形式。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一般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来衡量,它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反映该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进步状况,而且还包含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容,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授权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意在用市场换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外资在中国大量投资建厂,但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专利控制在外商手里,我们使用外国专利要付大量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再快,并不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通常用专利授权指数来表示,所谓专利授权指数是反映专利授权变化的动态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专利授权指数=报告期获授权专利数/基期获授权专利数。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和高质量的。以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如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则会造成高失业率。当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不是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在正常经济发展速度附近窄幅波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越好,经济安全性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高。稳定性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波动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率总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过程是否健康,必须给出其波动的合理区间范围。一般当经济发增长波动率小于±0.5,且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时,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是平稳、过程是健康的;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大于±0.5,或经济系统各主要比例关系处于失调状态时,表明经济发展不够平稳、过程不够健康。经济增长波动率可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除以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年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经济增长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将经济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价格指数波动率。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最终会通过价格波动得以反映。价格波动幅度越大,经济发展稳定性越差、质量越低。价格波动幅度通常用价格指数波动率来衡量,价格指数波动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而价格指数波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波动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所以要用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以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七、经济发展的分享性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即经济发展对于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焦艳玲,1999),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很高,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贫富两极分化,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和不可持续的。因此,居民能否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分享性可用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来衡量,它要求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

——居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始终把保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应把居民收入增长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居民收入增长率是报告期居民收入与基期居民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居民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居民收入/基期居民收入×100%。居民收入增长率可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是因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及收入统计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别反映,才能更具体、更实际地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以居民收入增长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恩格尔系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状况。所谓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在收入水平较低时,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品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恩格尔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收入比。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走向两极分化。居民收入差距除行业、地区差距外,最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可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城乡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能否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受到平等的待遇。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越小,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越好;反之,表明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越差,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八、结束语

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冗余度分析;灵敏度分析

一、引言

近些年来,学术界广泛关注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我国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估及对策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上,以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在含义为出发点,结合时代要求及发展规划,进行指标体系设计。对不同学者关于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比较分析来看,各个学者都是依据个人知识积累以及对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判断,选取适当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目前并未形成一个具有规范及标准形式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于指标体系中指标选取是否合理、指标体系是否科学有效、指标体系能否准确描述经济发展实际都缺乏相关检验,因此,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在填补现有研究空白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客观真实地了解经济发展真实情况。

江苏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之所以要不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因为江苏经济增长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化等问题。因此,本文以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利用冗余度分析、灵敏度分析对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期望为其他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分析提供一定帮助和借鉴。

二、研究现状

经济发展质量问题一直是专家和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现有学术成果的研究不难发现,关于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包括指标体系如何进行设置的问题以及运用指标体系对国家或者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方面。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

王文博(2001)根据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设置的规定和准则,以经济发展质量的本质要求为依据,从反映经济数量、效益、要素配置和效率、要素重新组合、经济平稳度以及科创角度设定了评估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李变花(2004)首先指出了现有经济质量评价主要考虑从经济总量方面来评价的指标体系缺陷,针对以上缺陷,提出要从经济增加总量水平、经济投入产出效益水平、经济结构合理性、科技创新、环保质量、人民生活几个方面对前有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和修正,使之更加合理。冷崇总(2008)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质量内涵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发展结构维度、经济投入――产出效率维度、潜能维度、资源与环保维度、科技进步与创新维度、经济波动性维度以及人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分享性维度。

(二)指标体系的运用及实证分析的研究现状

钞小静,任保平(2011)选取经济转型30年来我国和各地区经济数据,构建评价体系,测算了各个年份国家和地区经济质量指数。刘小平(2014)利用指标体系和相关分析评价方法,从横向(即分区域)和纵向(及分时期)两方面对全国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和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PCA的分析方式最终实现量化经济增长质量的工作。宋明顺等(2015)从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和生态质量三个维度出发,采用熵值法,并提出国际标杆对比法来对我国宏观经济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度和比照结论与我国及标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相吻合。

三、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大量阅读经济发展质量和指标体系设立相关文献,尝试以经济发展质量本质含义为出发点,以测度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为目的,结合江苏实情,考虑经济增长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健性、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人民生活6大影响因素,构建了包含34个科学的、合理的二级指标的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四、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测算

(一)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以2005~2014年《江苏统计年鉴》为数据主要来源,分析江苏2004~2013年10年期间经济发展的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并试图找出其中影响因素。

(二)指标筛选

以上通过总过前人经验和结合江苏实际构建了江苏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虽然能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反映和衡量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但合理性和有效性无法直接作出判断,需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原因在于:一是总量较多的基础指标导致数据收集难度;二是某些基础指标可以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多个方面,指标之间高度相关性问题难以避开;三是某些指标虽然能够用于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但其重要性和辨识能力较差,造成指标体系冗余。所以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删除相关性大的基础指标有助在精简指标体系本身的同时,确保分析评价的有效程度。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删除以下相关系数较大指标:第一产业贡献率X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变动率X13、人均科技投入X16、科技活动人员占总人口比重X1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X21、城市人均住宅面积X27、农村人均住宅面积X28、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X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34共十项指标。

(三)衡量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评价分析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因此本文选取熵值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各个指标权重,进而测度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计算步骤如下(其中代表基础指标,i为年份,m为指标总数,n为总年数)。

第一,无量纲处理数据以后,计算第j个指标、第i个样本指标值的比重pij,公式如下:

第二,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公式如下:

第三,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i,公式如下:

第四,计算第j个指标的权重ωj,公式如下:

第五,计算经济发展质量指数vi,公式如下:

熵值法测算出的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如下,见表2。

根据计算所得的二级经济指标权重测算出相联系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12.8%、15.8%、13.8%、15.5%、24.5%、17.6%,其中经济增长结构、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影响最大,每项指标权重基本上都在15%以上,表明每个维度都对经济质量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指标体系6个维度选取合理。接着,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出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绘制了江苏2004~2014年这十年经济发展质量趋势变化图,见图1。

结合图1和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之前为第一阶段,江苏经济快速增长,GDP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同时投资产出率也不断提高,有较为良好的经济效率和效益,物价平稳,经济增长质量呈上升趋势的;2004~2009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在外部江苏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受到极大冲击,GDP增长率从2005年的23.96%降低至2009年的11.22%,进出口总额下滑,同时这一时期经济稳定性较差,不仅GDP波动较大,通货膨胀率也较高,城市化进程较慢,人民生活质量改善速度缓慢,经济质量偏低;2009~2013年期间,江苏面对新形势,秉承十精神、可持续发展观和时代要求,坚持经济转型,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已趋于合理化。这一时期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是不断提高的,并且有保持继续提升的趋势。

五、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指标体系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较高普适性,这需要通过有效性检验来衡量期是否有效。独立性检验、冗余性检验和普适性检验是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的重要维度和内容。本文参考付允、刘怡君(2009)和许涤龙、薛美荣(2014)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以冗余度RD(Redundancy Degree)来衡量指标体系的独立性和冗余程度,灵敏度SD(Sensitivity Degree)来衡量指标体系是否具有空间普适性,以删除较大相关性指标后的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有效性检验。

(一)冗余度检验

冗余度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指标体系本身是否既有较强的独立性,是否存在冗余基础指标。在充分考虑各个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为了构建合理的和科学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往往选取较多基础指标来诠释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在要求,虽然这保证了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完整的描述经济发展质量内涵,但这会造成指标选择的重复性,指标体系冗杂,因此有必要利用冗余度检验来考察指标体系结构合理程度。只要冗余度小于所设定的标准,则认为指标体系是通过冗余度检验的,结构是合理的。设指标体系相关系数矩阵为R:

这里设置RD的临界值为0.5,即只要RD小于或等于0.5时,指标体系通过冗余度检验,否则需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利用SPSS 19.0对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相关系数绝对值之和为223.08,RD=0.36

(二)灵敏度检验

一个有效性较高的指标体系应当具有较高的普适性,这既是测度指标体系结果有效性的方法,也是检验评价结果可靠性的依据。灵敏度指的是一个或者某些个指标值的微小变化或误差是否导致检验结果的巨大变化,若结果变化大则表示灵敏度越高,被评价对象普适性越低;反之,灵敏度较小,被评价对象具有较高的普适性。下面采取公式(7)计算灵敏度大小,式(7)表示指标数据变化1%,引起的评价结果的变化大小。

因此,指标体系的灵敏度。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出指标体系的灵敏度SD=1.36

六、结论

本文选取江苏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测算出江苏近十年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利用冗余度和灵敏度检验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1. 2004~2013年期间,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之前呈上升阶段,2004~2009年期间经济发展质量下降,2009~2013年期间,江苏努力推行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政策,注重经济发展数量的同时,更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上去,实现经济发展数量上的增长,质量上的提升。

2. 在对剔除相关性系数较大的基础指标之后的指标体系进行冗余度检验,目的在于考察指标选择是否合理,指标体系是否精简。利用平均相关系数检验的指标体系,其冗余程度偏低,保持精简性的同时全面反映了所研究的经济问题。指标体系通过灵敏度检验,指标的微小变化并未引起评价结果先后的巨大差别,这表明指标体系具有普适性,是合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王文博.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44).

[2]李变花.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设置[J].统计与决策,2004(01).

[3]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08(04).

[4]李娟伟,任保平.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5]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 2011(04).

[6]刘小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06).

[7]宋明顺,张霞,易荣华,朱婷婷.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经济学家,2015(02).

[8]付允,刘怡君.指标体系有效性的RST评价方法及应用[J].管理评论,2009(07).

篇4

摘 要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服务化,服务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成为一国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服务经济的测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现有的测度服务经济的两个占比指标不足以科学地测度服务经济的发展状况,本文从科学合理性出发,在原有指标上进行扩展并构建了一个以源头指标、中心指标、演进指标、最终指标四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设有七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有14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服务服务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服务经济 服务 指标

一、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服务化,服务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界限因为相互融合发展而日益模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在国民经济中不断提升的地位催生了对服务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服务经济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概念,学术界对它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从规模上来说,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相对比重超过50%且服务业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中的相对比重超过50%的一种经济态势可以看作是服务经济。当今的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经济理论体系中对服务业的解释很少,所以对服务经济的测度和正确认识可以帮助公共权威机构和公司对经济发展或自身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和规划以及制定正确的政策。对服务经济的测度指标有助于我们准确了解当今经济服务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服务经济国际化的程度以及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强度。现有文献对服务经济的测度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比与服务业提供的就业占比两个占比指标,服务业GDP占比50%以上且服务业就业占比50%以上的经济形态为服务经济,显然,两个占比指标是不足以全面衡量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本文从科学角度出发,结合各文献的结论并抓住主要指标,从整体上把握并构建服务经济的指标的体系。

二、两个占比指标不足及其原因

两个占比指标是指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提供的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本文将这两个指标简称为两个占比。用两个占比指标衡量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足是因为只用这两个指标去测度服务经济,不能准确和科学地反映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准确表现在两个占比太过单一,有些贫穷国家没有工业,如非洲一些国家,牙买加和印度等只有农业和服务业,通过两个占比测算出来的值很高且超过50%,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进入服务经济。而且服务经济不止是服务业,只是服务业相对发达,因此对其它产业的测度也要体现出来。科学合理的服务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度量、比较、预警等功能,指标选择需要符合:(1)科学性与可行性;(2)完备性;(3)动态性与静态性结合;(4)区域性与可比性等原则。这样才能够全面以及深刻地衡量出测度对象的水平。现有的测度服务经济的两个占比明显不符合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也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

根据以上原则,本文确定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为源头指标、中心指标、演进指标、最终指标。一级指标下有7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有14个三级指标,这四个一级指标所包含的14个三级指标共同构成了服务服务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服务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原则和各指标的功能内涵,在此进行归类,构建了一个包含四个一级指标、七个二级指标和十四个三级指标的衡量服务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中心指标中除了原有的两个占比,新增了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和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的部门贡献。源头指标和演进指标以及消费指标都是新增的指标,它们共同构成了指标体系。

篇5

关键词:哲学;指标;经济发展

从哲学理论的意义上讲,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价值。总理曾说过“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经济发展指标水平与社会发展程度未必是成正比的,甚至还可能使这个国家在发展之路上出现异常。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设置评估标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正确参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和批判,因此,我们应该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社会的事物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经济发展衡量指标进行客观的思考。

一、从哲学角度审视经济发展衡量指标

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的核算体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亚当·斯密的教条是:“每一个单个商品——从而合起来构成社会年产品的一切商品(他到处都正确地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的价格或交换价值,都是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或者说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个教条可以还原为:商品价值=v+m,即等于预付可变资本的价值加上剩余价值。”他的错误在于把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等同起来,认为全部收益,全部总产品,对一个国家来说都可以分解为纯收益,即认为商品价值最终会全部分解为收入即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也正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核算体系的问题,它并没有反应出价值是从哪里创造出来的,而且将一些重复的、无效的劳动也累加进去计入经济的增长。例如,政府组织一批人把钱埋在地下,然后再雇人把它挖出来,以此来求得一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一个现实经济中,一笔初始的投资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使社会的经济总量发生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效应。但是这种做法是有大前提的,那就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社会有大量闲置资源。如果在资源已经充分利用,没有闲置资源,社会发展布局仍然参照“把钱埋在地下”、“破窗经济”这些创意,就将成为画蛇添足的徒然损失社会财富的事情。因此,当前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严格意义上说是违背了哲学的部分原则的,没有全面、发展地看问题,还有可能给经济发展的布局给出错误的指引。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原则,让经济的发展评估更加科学。

二、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现状在哲学体现上的不足

第一,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客观、全面地反映。即使是一些微小因素的变化,或是被忽略的行为,都会影响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的数据,使得这种数据的客观反映出现一定的偏差。比如,农民在家自给自足的生产劳动、不法分子进行的地下交易、走私活动以及其它隐性经济都很难在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中体现出来,这很可能会导致主观判断和客观实际不符,最终引起决策的失误。又如,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不能反映人们对社会多元文化的要求,不能反映出幸福指数、教育质量、医疗保健、安全感等,并将这些客观因素遗漏在经济的边缘,而这些正是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指标。

第二,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没能体现出经济进步与社会代价的辩证统一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在此过程中,一直坚持着先赚钱后花钱、先浪费再生产、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反映出了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却不能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这种指标体系所反映的问题是不全面的,即使经济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污染了环境,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感。没有兼顾经济增长的长期性与短期性、没有重视劳动的有效性和无效性的统一,这会导致经济发展衡量指标走向恶性循环的道路。

总之,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全面的反映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哲学层面客观地、全面地去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以找到更科学的方式来弥补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的不足之处。

三、从哲学角度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哲学层面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对作出科学的政策决策、客观全面地把握当前局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从哲学角度研究,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找出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地方。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所反映的内容是有限的,它不能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生态的浪费、污染、损害情况。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作为评价体系,需要大量的数据作支撑,而这些数据对于现实真实的反映是有偏差的,这就会直接导致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所反映的结果是与现实有出入的,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实际情况。决策者在参考经济发展衡量指标过程中就会出现主观能动性失误,最后会造成举措上的失误。因此,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可以找出与客观实际不相符的地方从而进行纠正。

第二,从哲学层面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可以更好的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一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只有经济的良好发展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的整体发展。但是要想使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还必须兼顾政治、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展的不好,都会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利用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所反映的情况来把握整个社会发展的矛盾所在,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并兼顾解决次要矛盾。

第三,从哲学层面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有利于政府官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政绩观。当前我们的政绩评价体系主要看经济的发展情况,有的地方参照经济增长率来作为评判政绩的标准,这也让许多干部官员对政绩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也导致有的干部为追求短期经济的增长,不惜以污染环境、损害生态、浪费大量资源为代价。甚至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弄虚作假,在基层的统计数据上做假,玩数字游戏。这些做法直接导致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数值出现严重偏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相符。因此,政府在评价官员政绩时应该以社会总体发展目标为评价标准,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发展衡量所反映的情况,从而引导政府官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政绩观。

总之,从哲学角度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利用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的指导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2.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