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指标范文

经济发展的指标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的指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的指标

篇1

关键词: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功能观;结构观;金融资源论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divided into theoretical circles as“function view”which emphasize macro aspects of the quality and“structure view”which emphasize micro aspects of the quantity. The“financial resource hypothesis”which contains the two above,discusses both the func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quantiza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depends on a series of index systems. The relationship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inked: on one hand,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by making a lot of requests to financial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financial development do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improving itself.

Key Words:financial development,index systems,function view,structure view,financial resource hypothesis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8-0011-08

一、金融发展的理论界定

对于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他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把金融结构定义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而在此基础上的金融发展就被定义为金融结构的变化。这一系列定义方法,对之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麦金农(Mackinon,1973)和肖(Shaw,1973)提出了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

对于金融发展的界定,目前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莫顿和博迪(Merton和Bodie,1995)为代表的金融功能观,另一类则是以莱文(Levine,1997、2004)为代表的金融服务观。以此为基础,从金融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根据对金融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的不同认识,产生了对于金融发展的不同认识。国内学者白钦先(2005、2006)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金融功能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资源论。

(一)金融发展的功能观

根据莫顿和博迪的描述,金融系统的根本功能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经济中稀缺资源进行跨空间和时间的有效配置,并以此为基础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莫顿和博迪认为金融系统的功能相对金融机构更加稳定,功能随时间和国界变动较少。金融机构的形式以功能为主导,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将导致金融体系的功能更加完善。现存的机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尽管功能观中机构是重要的,但机构不是分析问题的基准,金融系统的功能是分析的基准,是分析金融系统演化的出发点,这形成了金融系统演化过程的功能观的核心思想。功能观将金融机构提供的经济功能视为固定,试图寻找更好的机构结构以更好地发挥固定的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系统的功能细分实际上就是金融系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同途径。莫顿和博迪将金融系统的根本功能细分为六项:跨期转移资源、管理风险、清算支付和结算支付、归集资源并细分股份、提供信息、设法解决激励问题。

莫顿和博迪从金融系统演化的角度区分金融系统基本功能的恒常性和金融结构的最优应变能力或者适应性,金融系统的演化体现为最适合的金融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最佳适应能力,金融发展的内涵就被界定为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相对稳定的功能而追求的自身结构的变化。

(二)金融发展的结构观

篇2

一、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是指经济发展效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中心,其高低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表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投入数量、配置效率及其组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方式。如果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说明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经济发展方式为数量型;如果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则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经济发展方式为质量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

——劳动生产率。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受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规模效益、政策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综合性,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劳动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投资产出率。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相应的场所以及与之相关的机器设备等,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活动的起点是从投资开始的。投资产出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投资产出率=当年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产出率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面评价投资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可用来说明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投资产出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这一指标从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科技水平和优化投资结构。

——贷款产出率。经济活动要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经济活动主体所需资金除部分自有资金外,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客观反映这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所谓贷款产出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贷款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贷款产出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银行贷款年平均余额。贷款产出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贷款产出率越高,贷款的使用效益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贷款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耕地产出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耕地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业发展又离不开耕地。因此,应将耕地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耕地产出率是农业总产值与耕地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农业耕地面积。耕地产出率反映的是耕地利用效率,产出率越高,使用效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耕地产出率不仅受耕地质量的影响,还受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将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既注重保护耕地数量,又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并提高其集约利用程度,努力增加单位耕地产出,确保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安全。

二、经济发展的充分性

经济发展的充分性是指经济发展潜能的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潜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现有各种社会与经济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已充分发挥了作用;二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是否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是否使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是否为经济系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各种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性从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角度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了充分性就意味着条件允许下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反映,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础和集中体现。没有速度,潜能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潜能,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

——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把它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史上众多的实例表明,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的持续差异是造成他们之间经济实力变化的根源,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报告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00%。稳定、合理、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度“痴迷”国内生产总值,不顾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高速度。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发展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是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即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当期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GDP增长率。该指标从劳动就业变化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潜能。

——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是指在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期间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质量的产品或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量。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充分性,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衡量。所谓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产量与生产能力的比值,它从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产量/生产能力×100%。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等的协调程度,它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协调的经济关系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而且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工业化的加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质量提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用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

——产业结构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产业结构是指一国经济赖以构成的各种产业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各产业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通常用产业结构比来表示。所谓产业结构比是一定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无效投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比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提高各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

——城市化率。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大力推进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与基础。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化率来衡量,所谓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全部人口。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对外开放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所谓对外开放指数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对外开放指数=(进出口总值×0.4+对外资产负债总额×0.3+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0.3)/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强度等,以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对外的协调性。

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指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机整合的过程。忽视质量的经济发展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付出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的发展,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单纯用其衡量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可用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来衡量。

——资源供求系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采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普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下降。资源对经济支持能力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可以用资源供求系数来表示。资源供求系数是资源可供量与资源需求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资源供求系数=资源可供量/资源需要量。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足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可供量与资源储量、新增资源可开发储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资源进口量等有关;资源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相联系。无论是资源供给还是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以资源供求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供求平衡,提升资源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还与资源消耗量有关,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下降,表明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由于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来反映资源消费状况。所谓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是指每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要消耗多少能源,即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求矛盾。

——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都会破坏环境、增加大气和江河水质污染等,从而产生环境质量成本。环境质量成本可以用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损失来加以衡量,单位产值环境质量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损失)/国内生产总值。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报告期环境质量成本/基期环境质量成本-1。它是反映经济发展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上升,说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反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好。以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对被破坏的环境尽快进行恢复。

五、经济发展的创新性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在这里,技术创新已经不是单纯技术概念,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经济学范畴,涵盖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成为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可以用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专利授予权指数来衡量。

——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财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研究开发活动的全部实际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依据一般规律,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以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使经济在不断创新中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要反映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高技术产业化是其重要形式。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一般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来衡量,它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反映该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进步状况,而且还包含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容,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授权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意在用市场换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外资在中国大量投资建厂,但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专利控制在外商手里,我们使用外国专利要付大量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再快,并不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通常用专利授权指数来表示,所谓专利授权指数是反映专利授权变化的动态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专利授权指数=报告期获授权专利数/基期获授权专利数。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和高质量的。以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如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则会造成高失业率。当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不是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在正常经济发展速度附近窄幅波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越好,经济安全性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高。稳定性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波动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率总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过程是否健康,必须给出其波动的合理区间范围。一般当经济发增长波动率小于±0.5,且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时,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是平稳、过程是健康的;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大于±0.5,或经济系统各主要比例关系处于失调状态时,表明经济发展不够平稳、过程不够健康。经济增长波动率可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除以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年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经济增长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将经济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价格指数波动率。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最终会通过价格波动得以反映。价格波动幅度越大,经济发展稳定性越差、质量越低。价格波动幅度通常用价格指数波动率来衡量,价格指数波动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而价格指数波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波动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所以要用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以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七、经济发展的分享性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即经济发展对于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焦艳玲,1999),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很高,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贫富两极分化,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和不可持续的。因此,居民能否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分享性可用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来衡量,它要求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

——居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始终把保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应把居民收入增长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居民收入增长率是报告期居民收入与基期居民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居民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居民收入/基期居民收入×100%。居民收入增长率可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是因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及收入统计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别反映,才能更具体、更实际地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以居民收入增长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恩格尔系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状况。所谓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在收入水平较低时,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品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恩格尔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收入比。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走向两极分化。居民收入差距除行业、地区差距外,最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可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城乡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能否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受到平等的待遇。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越小,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越好;反之,表明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越差,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八、结束语

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冗余度分析;灵敏度分析

一、引言

近些年来,学术界广泛关注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我国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估及对策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上,以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在含义为出发点,结合时代要求及发展规划,进行指标体系设计。对不同学者关于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比较分析来看,各个学者都是依据个人知识积累以及对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判断,选取适当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目前并未形成一个具有规范及标准形式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于指标体系中指标选取是否合理、指标体系是否科学有效、指标体系能否准确描述经济发展实际都缺乏相关检验,因此,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在填补现有研究空白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客观真实地了解经济发展真实情况。

江苏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之所以要不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因为江苏经济增长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化等问题。因此,本文以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利用冗余度分析、灵敏度分析对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期望为其他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分析提供一定帮助和借鉴。

二、研究现状

经济发展质量问题一直是专家和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现有学术成果的研究不难发现,关于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包括指标体系如何进行设置的问题以及运用指标体系对国家或者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方面。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

王文博(2001)根据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设置的规定和准则,以经济发展质量的本质要求为依据,从反映经济数量、效益、要素配置和效率、要素重新组合、经济平稳度以及科创角度设定了评估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李变花(2004)首先指出了现有经济质量评价主要考虑从经济总量方面来评价的指标体系缺陷,针对以上缺陷,提出要从经济增加总量水平、经济投入产出效益水平、经济结构合理性、科技创新、环保质量、人民生活几个方面对前有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和修正,使之更加合理。冷崇总(2008)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质量内涵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发展结构维度、经济投入――产出效率维度、潜能维度、资源与环保维度、科技进步与创新维度、经济波动性维度以及人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分享性维度。

(二)指标体系的运用及实证分析的研究现状

钞小静,任保平(2011)选取经济转型30年来我国和各地区经济数据,构建评价体系,测算了各个年份国家和地区经济质量指数。刘小平(2014)利用指标体系和相关分析评价方法,从横向(即分区域)和纵向(及分时期)两方面对全国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和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PCA的分析方式最终实现量化经济增长质量的工作。宋明顺等(2015)从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和生态质量三个维度出发,采用熵值法,并提出国际标杆对比法来对我国宏观经济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度和比照结论与我国及标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相吻合。

三、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大量阅读经济发展质量和指标体系设立相关文献,尝试以经济发展质量本质含义为出发点,以测度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为目的,结合江苏实情,考虑经济增长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健性、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人民生活6大影响因素,构建了包含34个科学的、合理的二级指标的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四、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测算

(一)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以2005~2014年《江苏统计年鉴》为数据主要来源,分析江苏2004~2013年10年期间经济发展的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并试图找出其中影响因素。

(二)指标筛选

以上通过总过前人经验和结合江苏实际构建了江苏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虽然能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反映和衡量江苏经济发展质量,但合理性和有效性无法直接作出判断,需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原因在于:一是总量较多的基础指标导致数据收集难度;二是某些基础指标可以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多个方面,指标之间高度相关性问题难以避开;三是某些指标虽然能够用于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但其重要性和辨识能力较差,造成指标体系冗余。所以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删除相关性大的基础指标有助在精简指标体系本身的同时,确保分析评价的有效程度。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删除以下相关系数较大指标:第一产业贡献率X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变动率X13、人均科技投入X16、科技活动人员占总人口比重X1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X21、城市人均住宅面积X27、农村人均住宅面积X28、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X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34共十项指标。

(三)衡量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评价分析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因此本文选取熵值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各个指标权重,进而测度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计算步骤如下(其中代表基础指标,i为年份,m为指标总数,n为总年数)。

第一,无量纲处理数据以后,计算第j个指标、第i个样本指标值的比重pij,公式如下:

第二,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公式如下:

第三,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i,公式如下:

第四,计算第j个指标的权重ωj,公式如下:

第五,计算经济发展质量指数vi,公式如下:

熵值法测算出的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如下,见表2。

根据计算所得的二级经济指标权重测算出相联系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12.8%、15.8%、13.8%、15.5%、24.5%、17.6%,其中经济增长结构、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影响最大,每项指标权重基本上都在15%以上,表明每个维度都对经济质量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指标体系6个维度选取合理。接着,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出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绘制了江苏2004~2014年这十年经济发展质量趋势变化图,见图1。

结合图1和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之前为第一阶段,江苏经济快速增长,GDP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同时投资产出率也不断提高,有较为良好的经济效率和效益,物价平稳,经济增长质量呈上升趋势的;2004~2009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在外部江苏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受到极大冲击,GDP增长率从2005年的23.96%降低至2009年的11.22%,进出口总额下滑,同时这一时期经济稳定性较差,不仅GDP波动较大,通货膨胀率也较高,城市化进程较慢,人民生活质量改善速度缓慢,经济质量偏低;2009~2013年期间,江苏面对新形势,秉承十精神、可持续发展观和时代要求,坚持经济转型,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已趋于合理化。这一时期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是不断提高的,并且有保持继续提升的趋势。

五、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指标体系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较高普适性,这需要通过有效性检验来衡量期是否有效。独立性检验、冗余性检验和普适性检验是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的重要维度和内容。本文参考付允、刘怡君(2009)和许涤龙、薛美荣(2014)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以冗余度RD(Redundancy Degree)来衡量指标体系的独立性和冗余程度,灵敏度SD(Sensitivity Degree)来衡量指标体系是否具有空间普适性,以删除较大相关性指标后的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有效性检验。

(一)冗余度检验

冗余度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指标体系本身是否既有较强的独立性,是否存在冗余基础指标。在充分考虑各个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为了构建合理的和科学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往往选取较多基础指标来诠释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在要求,虽然这保证了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完整的描述经济发展质量内涵,但这会造成指标选择的重复性,指标体系冗杂,因此有必要利用冗余度检验来考察指标体系结构合理程度。只要冗余度小于所设定的标准,则认为指标体系是通过冗余度检验的,结构是合理的。设指标体系相关系数矩阵为R:

这里设置RD的临界值为0.5,即只要RD小于或等于0.5时,指标体系通过冗余度检验,否则需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利用SPSS 19.0对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相关系数绝对值之和为223.08,RD=0.36

(二)灵敏度检验

一个有效性较高的指标体系应当具有较高的普适性,这既是测度指标体系结果有效性的方法,也是检验评价结果可靠性的依据。灵敏度指的是一个或者某些个指标值的微小变化或误差是否导致检验结果的巨大变化,若结果变化大则表示灵敏度越高,被评价对象普适性越低;反之,灵敏度较小,被评价对象具有较高的普适性。下面采取公式(7)计算灵敏度大小,式(7)表示指标数据变化1%,引起的评价结果的变化大小。

因此,指标体系的灵敏度。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出指标体系的灵敏度SD=1.36

六、结论

本文选取江苏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测算出江苏近十年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利用冗余度和灵敏度检验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1. 2004~2013年期间,江苏经济发展质量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之前呈上升阶段,2004~2009年期间经济发展质量下降,2009~2013年期间,江苏努力推行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政策,注重经济发展数量的同时,更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上去,实现经济发展数量上的增长,质量上的提升。

2. 在对剔除相关性系数较大的基础指标之后的指标体系进行冗余度检验,目的在于考察指标选择是否合理,指标体系是否精简。利用平均相关系数检验的指标体系,其冗余程度偏低,保持精简性的同时全面反映了所研究的经济问题。指标体系通过灵敏度检验,指标的微小变化并未引起评价结果先后的巨大差别,这表明指标体系具有普适性,是合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王文博.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44).

[2]李变花.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设置[J].统计与决策,2004(01).

[3]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08(04).

[4]李娟伟,任保平.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5]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 2011(04).

[6]刘小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06).

[7]宋明顺,张霞,易荣华,朱婷婷.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经济学家,2015(02).

[8]付允,刘怡君.指标体系有效性的RST评价方法及应用[J].管理评论,2009(07).

篇4

摘 要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服务化,服务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成为一国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服务经济的测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现有的测度服务经济的两个占比指标不足以科学地测度服务经济的发展状况,本文从科学合理性出发,在原有指标上进行扩展并构建了一个以源头指标、中心指标、演进指标、最终指标四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设有七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有14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服务服务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服务经济 服务 指标

一、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服务化,服务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界限因为相互融合发展而日益模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在国民经济中不断提升的地位催生了对服务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服务经济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概念,学术界对它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从规模上来说,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相对比重超过50%且服务业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中的相对比重超过50%的一种经济态势可以看作是服务经济。当今的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经济理论体系中对服务业的解释很少,所以对服务经济的测度和正确认识可以帮助公共权威机构和公司对经济发展或自身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和规划以及制定正确的政策。对服务经济的测度指标有助于我们准确了解当今经济服务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服务经济国际化的程度以及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强度。现有文献对服务经济的测度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比与服务业提供的就业占比两个占比指标,服务业GDP占比50%以上且服务业就业占比50%以上的经济形态为服务经济,显然,两个占比指标是不足以全面衡量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本文从科学角度出发,结合各文献的结论并抓住主要指标,从整体上把握并构建服务经济的指标的体系。

二、两个占比指标不足及其原因

两个占比指标是指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提供的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本文将这两个指标简称为两个占比。用两个占比指标衡量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足是因为只用这两个指标去测度服务经济,不能准确和科学地反映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准确表现在两个占比太过单一,有些贫穷国家没有工业,如非洲一些国家,牙买加和印度等只有农业和服务业,通过两个占比测算出来的值很高且超过50%,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进入服务经济。而且服务经济不止是服务业,只是服务业相对发达,因此对其它产业的测度也要体现出来。科学合理的服务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度量、比较、预警等功能,指标选择需要符合:(1)科学性与可行性;(2)完备性;(3)动态性与静态性结合;(4)区域性与可比性等原则。这样才能够全面以及深刻地衡量出测度对象的水平。现有的测度服务经济的两个占比明显不符合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也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

根据以上原则,本文确定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为源头指标、中心指标、演进指标、最终指标。一级指标下有7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有14个三级指标,这四个一级指标所包含的14个三级指标共同构成了服务服务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服务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原则和各指标的功能内涵,在此进行归类,构建了一个包含四个一级指标、七个二级指标和十四个三级指标的衡量服务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中心指标中除了原有的两个占比,新增了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和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的部门贡献。源头指标和演进指标以及消费指标都是新增的指标,它们共同构成了指标体系。

篇5

关键词:哲学;指标;经济发展

从哲学理论的意义上讲,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价值。总理曾说过“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经济发展指标水平与社会发展程度未必是成正比的,甚至还可能使这个国家在发展之路上出现异常。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设置评估标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正确参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反思和批判,因此,我们应该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社会的事物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经济发展衡量指标进行客观的思考。

一、从哲学角度审视经济发展衡量指标

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的核算体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亚当·斯密的教条是:“每一个单个商品——从而合起来构成社会年产品的一切商品(他到处都正确地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的价格或交换价值,都是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或者说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个教条可以还原为:商品价值=v+m,即等于预付可变资本的价值加上剩余价值。”他的错误在于把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等同起来,认为全部收益,全部总产品,对一个国家来说都可以分解为纯收益,即认为商品价值最终会全部分解为收入即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也正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核算体系的问题,它并没有反应出价值是从哪里创造出来的,而且将一些重复的、无效的劳动也累加进去计入经济的增长。例如,政府组织一批人把钱埋在地下,然后再雇人把它挖出来,以此来求得一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一个现实经济中,一笔初始的投资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使社会的经济总量发生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效应。但是这种做法是有大前提的,那就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社会有大量闲置资源。如果在资源已经充分利用,没有闲置资源,社会发展布局仍然参照“把钱埋在地下”、“破窗经济”这些创意,就将成为画蛇添足的徒然损失社会财富的事情。因此,当前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严格意义上说是违背了哲学的部分原则的,没有全面、发展地看问题,还有可能给经济发展的布局给出错误的指引。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原则,让经济的发展评估更加科学。

二、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现状在哲学体现上的不足

第一,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客观、全面地反映。即使是一些微小因素的变化,或是被忽略的行为,都会影响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的数据,使得这种数据的客观反映出现一定的偏差。比如,农民在家自给自足的生产劳动、不法分子进行的地下交易、走私活动以及其它隐性经济都很难在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中体现出来,这很可能会导致主观判断和客观实际不符,最终引起决策的失误。又如,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不能反映人们对社会多元文化的要求,不能反映出幸福指数、教育质量、医疗保健、安全感等,并将这些客观因素遗漏在经济的边缘,而这些正是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指标。

第二,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没能体现出经济进步与社会代价的辩证统一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在此过程中,一直坚持着先赚钱后花钱、先浪费再生产、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反映出了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却不能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这种指标体系所反映的问题是不全面的,即使经济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污染了环境,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感。没有兼顾经济增长的长期性与短期性、没有重视劳动的有效性和无效性的统一,这会导致经济发展衡量指标走向恶性循环的道路。

总之,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全面的反映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哲学层面客观地、全面地去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以找到更科学的方式来弥补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的不足之处。

三、从哲学角度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哲学层面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对作出科学的政策决策、客观全面地把握当前局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从哲学角度研究,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找出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地方。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所反映的内容是有限的,它不能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生态的浪费、污染、损害情况。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作为评价体系,需要大量的数据作支撑,而这些数据对于现实真实的反映是有偏差的,这就会直接导致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所反映的结果是与现实有出入的,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实际情况。决策者在参考经济发展衡量指标过程中就会出现主观能动性失误,最后会造成举措上的失误。因此,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可以找出与客观实际不相符的地方从而进行纠正。

第二,从哲学层面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可以更好的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一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只有经济的良好发展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的整体发展。但是要想使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还必须兼顾政治、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展的不好,都会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利用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所反映的情况来把握整个社会发展的矛盾所在,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并兼顾解决次要矛盾。

第三,从哲学层面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有利于政府官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政绩观。当前我们的政绩评价体系主要看经济的发展情况,有的地方参照经济增长率来作为评判政绩的标准,这也让许多干部官员对政绩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也导致有的干部为追求短期经济的增长,不惜以污染环境、损害生态、浪费大量资源为代价。甚至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弄虚作假,在基层的统计数据上做假,玩数字游戏。这些做法直接导致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数值出现严重偏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相符。因此,政府在评价官员政绩时应该以社会总体发展目标为评价标准,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发展衡量所反映的情况,从而引导政府官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政绩观。

总之,从哲学角度研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利用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的指导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2.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 指标体系 熵值法 路径依赖

一、引言

我国经过了长达20年的经济发展“大稳定”之后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平庸时代”,即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最主要的特征体现在由于要素供给不足、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和创新能力后劲不足等原因所导致的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减速。世界三大评价机构之一惠誉在2012年的数据中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显示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增长,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转变以前的经济的发展观念和增长方式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以往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于衡量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因此我国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领域角度出发试图构建适用于我国现实情况的全面、综合的指标体系。

从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全海娟从区域的角度出发为其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包含有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科技等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并以长江三角洲为实证研究对象将其经济协调发展做了全面系统质量评价。李答民从增长、结构、关系、制度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刻画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对应的模型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数据分析。考虑到我国目前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所导致的经济发展瓶颈,陈德全等以浙江地区为研究对象,为其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唐保国从经济联系、分工、差距、要素协调和整体效率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来看,李丽莎区分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个容易混淆的经济名词,并创造性地将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系统划分成数量子系统与质量质量子系统,提出了一个构建指标体系崭新的视角。王茂祯与冯之浚在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基础上,设置了包含9 个一级指标、52 个二级指标的循环经济创新评价体系并对全社会和各地循环经济创新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在新常态背景下,GDP已经不能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陈孟婷通过使用主成分分析得出一个综合指标作为GDP的替代指标,更能全面的反映出国家或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潘文砚从纵向和横向采用多种评价模型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多维评价,结果证明我国的低碳经济存在显著地地区异质性。

本文以我国的省域为研究的地理单位,将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划分成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四个子系统,采用熵值法为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并将我国各省份地区的2014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和排序。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本文的评价数据采用的是2014年中国除之外的30各省市地区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为各省区市的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等。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

我国疆域辽阔,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地异质性,本文试图建立一套能够普遍适用于各个省市地区同时能够反应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因此考虑到每个省市地区发展的差异性以及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本文从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四个方面来刻画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内容如表1所示:

(三)计算指标权重

首先,数据非负数化处理:设置权重使用熵值法时无须进行标准化但是需要进行非负数化处理,因为负数是无法进行对数处理。处理方式如式1所示:

(四)指标权重赋值

将除外的中国30个省市地区的指标数据带入权重,计算出各个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评价值并对其进行排序,所得结果依次是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湖南、天津、河南、湖北、安徽、北京、辽宁、福建、重庆、河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云南、新疆、贵州、海南、宁夏、青海。根据每个省市的评价得分将30个省市划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高(H)、中(M)、低(L)三个层次,其中每个阶段的省市地区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的省份如四川、湖南、湖北等城市的经济发展为中等水平,而西部地区以及部分交界省份如广西、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地路径依赖,东部地区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而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则较为低缓,可见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地溢出效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相邻省份地区的发展情况相互影响。从评价得分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向西逐渐降低趋势,得分最高的是江苏省的15627629.65,得分最低的是青海省的12635.77,由此可见各个省份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决策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

三、结束语

本文从社会、经济、环境和科技四个方面构建了经济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我国除外的30各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东高西低的态势且差异较大,同时经济发展状况还存在着显著地路径依赖。由此可知,西部地区应该将发展的重心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尽量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异,同时中东部地区在发展经济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以及科技创新,增强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05:4-19

[2]若英.“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J].红旗文稿,2014,19:39

[3]全海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7

[4]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N].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05:28-32

[5]陈德全,何云,梁秋.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04:288-291

[6]潘文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多维评价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7]李丽莎.我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基于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角度[J]. 特区经济,2011,06:295-297

[8]王茂祯,冯之浚.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4:163-166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聚类分析法;评估

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离不开碳排放量的脱钩理论,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的降低这样一个过程。无论是哪个国家,通过建立相关的脱钩指标,都能够对这一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变化政策进行有效地检验,以验证其是否合理,是否低碳经济。而制定合理适用的脱钩政策则离不开对于导致脱钩的众多因素的合理分析和寻求。

我国的低碳产业联盟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为了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同时减少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产业联盟指出为达到低碳经济可以采取一系列现代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可以通过产业转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及从整体环境制度上进行创新等。除了低碳产业联盟,CCICED等均对低碳经济的定义给出了一定的描述。国外研究也指出,低碳经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与低碳排放两者之间找到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在本文中,我们则认为低碳经济就是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从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既建立起低碳技术体系、能源体系以及产业结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碳生产力,最终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保证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评价指标体系

(一)体系构建作用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主要是为了对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全面、合理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根据不同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分析具体影响该区域低碳水平的因素,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低碳措施来指导该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首先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对不同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合理全面的评价,同时能够对该区域未来的低碳发展进行较为客观的预测。其次,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从根本上分析和评估出影响经济发展与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因素,能够有利于决策者根据实际是影响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低碳决策和措施,指导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最后,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使决策者较为宏观地看到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低碳经济水平较为薄弱的区域发展,并借鉴低碳经济水平较好的区域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整体低碳发展水平。

(二)构建基本原则

低碳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综合体系,其中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包括环境、社会、资源、经济等众多方面,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节,这就决定了对于该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如综合系统原则、针对目标原则、动静态结合原则、主导可操原则、全面整体原则以及科学科比原则等。

(三)指标的选择

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一共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共三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是综合评价指标,二级指标主要包括四个内容,即碳排放指标、经济指标、环保指标以及能源指标,通过对二级指标的确定,能够为三级指标的确定指明一定的方向。比如,通过二级指标碳排放指标的确定,能够确定出相关的三级指标,包括居民生活碳排放率,碳强度,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碳排放率等。这些三级指标均为逆指标。其中居民生活碳排量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比值即为居民生活碳排放率,而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碳排放率分别为该产业碳排量与该产业的总产值比值。二级指标能源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出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占据的比例以及能源强度。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为正指标,其余两项为逆指标。能源强度即能源消耗总量与GDP的比值。二级指标经济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出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以及人均GDP。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为逆指标,其余三项均为正指标。GDP与人口数的比值即为人均GDP。二级指标环保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城镇建成区绿化、湿地、森林的覆盖率,环保投资指数、三废治理投入产出值以及R&D经费投入强度。其中三废治理投入产出比为逆指标,其余各项均为正指标。

(四)评价方法选择

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确定必须尽量本着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最常用的评价指标确定方法包括Delphi法(德尔菲方法)、AHP法(层次分析法)、粗糙集方法、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MFA(物质流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等。每种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既有它的优势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最为适用的方法。其中,聚类分析法是以距离为分隔依据将评价数据分为多种类别,通过多元化的统计方法,不断缩小同类评价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不断放大不同类别评价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类别的评价指标进行类别内系统的、全面的、较为客观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比较。下面主要就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多个区域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从而针对各个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发展策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聚类分析法评估探讨

(一)聚类分析方法体系

聚类方法就目前而言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常见的包括非层次聚类、层次聚类以及智能聚类这三种聚类方法。层次聚类方法就是以距离作为评价的标准依据,通过对距离的定义以及计算,将不同范围内的距离段定为不同的评价类别,将各个评价结果归至不同的类别内,或者是先将全部的评价数据均归到一个类别内,然后在根据实际距离的远近和标准等将不同的数据分开类别进行统计。

(二)层次聚类法步骤

首先将评价的全部数据分别归为一类,将归为多类的数据依据距离相关定义,对距离进行定义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如组间平均距离法、最短和最长距离法、离差平方和法等。不同的距离定义方法会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尽量保证不用类别间的相似样本。其次,进行数据的合并,即将对于定义出的距离最近的两类数据进行合并,这样原先的类别数量就减少了一个,在这种条件下,继续对新类别进行相关距离以及相似度的计算,进而形成一个跟之前距离矩阵不相同的新的距离矩阵。然后,按照这个步骤进一步对最接近的定义距离内的数据进行合并,且对形成的类别进一步进行相关距离以及相似度的计算,进而形成新的距离阵,以此类推,每一次新的类别都比前一次的数量要少1。直至最终所有的数据都合并为一个类别。最后,进行根据画出的谱系图进行相关的结果评价。

(三)方法应用探讨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采用的软件为SPAA13.0。通过对我国多个省区进分析,得出不同省区的低碳发展水平。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方法(AnalyzeClassifyHierarchical Cluster);(2)选择变量(分别将省区以及Fac_1、Fac_2…Fac_5导入到Label Case by框与变量框中);(3)选择统计量(间距选择Minkowski、聚类方法选择Ward’s Method、选择绘图为系统树状图、选择Zscore标准化。(4)选择解的范围;(5)输出并分析结果。

(四)最终策略分析

通过将我国多个省区划分为五类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各类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可以得知,从整体而言,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同国外相比,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该从国家宏观调控着手,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低碳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的制度和措施,加快我国低碳经济进展。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保证低碳经济发展能够在有利的环境中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强制性手段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我国应该放眼于国际,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加强与低碳经济强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同互通,拉近我国同国外低碳经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能够与世界先进国家一同并肩作战,应对气候变化。另外,我国应该加强对企业排污的控制,通过调整市场体制和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和促进企业进行低碳经济发展,降低企业排碳量。最后,我国还应该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低碳经济发展不是依靠个别人、个别部门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依靠全民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进行低碳排放。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工业建设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取得这些成绩的代价就是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低碳经济,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切实落实低碳排放,从而保证全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3,24:154160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

一国的国民经济总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即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中国,这一目标集中表现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国民经济的整体系统是由各个区域经济所构成的,是各个区域经济间的有机联系。可以从地区的差异性出发,对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各不同区域经济之间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特色,从而为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因素。人口与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美好。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素质和合理的人口结构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步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适龄劳动人口,适度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可以充分满足这种要求。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看,中国众多的人口为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农业劳动力、熟练产业工人,以及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科学技术人才、文化艺术人才,为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

(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推动着人类发展。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四种主要资源,互为关联。人类科学合理的经济行为,有利于资源相互间的促动和良性发展。人类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将引起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若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即使耗费巨大的人力、技术和资金资源去拯救,也难以在短时期内恢复,不仅发展受阻,而且生存也将受到威胁。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因素。环境问题与人口、经济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急剧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加上资本缺乏和技术落后,因而不得不以拓展生存空间的粗放方式来维持国计民生,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推动其经济增长。这种巨大的社会成本既是这些国家社会经济技术落后的结果,同时又是其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原因。

(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导致了产业技术革命,加速了社会发展进程,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今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日益依存于科技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人类才能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即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振兴科技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理论一直忽视对传统的非经济因素的分析,这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危机”产生的一大根源。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兴起和繁荣,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将传统的“非经济”因素(如文化、传统及制度等)纳入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中。一些经济学家走得更远,他们认为制度安排的不同是造成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甚至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制度因素对维持一国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由于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复杂、层次多变,子系统之间既有相互作用,又有相互间的输入和输出。某些层次、某些元素及某些子系统的改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由优到劣或由劣到优的变化。因此,要在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出那些最灵敏的、便于度量且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于区域复合系统这样的复杂巨系统而言,不可能用少数几个指标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和变化,需要用多个指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发展状况。在设置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要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规范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并且有一定的科学内涵,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发展潜力。

(2)动态性原则。区域复合系统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衡量只有通过动态指标来描述,才能够对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长期的动态评价。因此,应尽可能选择能够量化又能描述系统运行的动态变化值的指标。

(3)协调性原则。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相互协调发展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发展,它是在代际、代内公平、区域内外公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与提高前提下的充分协调。这种协调既要求人与人、人与地的协调,也要求物质、能量、信息的有序流通和交换。

(4)相对独立性原则。描述区域复合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往往存在指标间信息的重叠,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从而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代表性原则。在完备性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力求简洁,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考虑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因素,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六大子系统。它们分别是社会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科技和教育子系统。衡量可持续发展是由多指标综合评价而定。

(1)社会子系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子系统的质量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科教协调发展的关键,合理的政治制度和分配机制、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历史文化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人口子系统。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人口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当人口数量超过区域承载力时,就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会减轻压力。因此,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只有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才能解决贫困问题,才能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4)资源子系统。这里的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能源、其他矿产、森林、水、草地、海洋和野生动植物。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没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存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5)环境子系统。优美适宜的生态环境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而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则会制约人类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可持续发展与否的主要标志。

(6)科技和教育子系统。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压力。发展经济,关键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根本大计。

五、结论

通过对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素的研究,可得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各个不同影响因素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评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时,应以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各不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区应从地区特色出发,考虑地区特点,充分比较与其他地区存在的差异性,根据提供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地看待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现科,武玺,魏百钧,等.短板――应如何提升[J].经济论坛,2005,(16):4-7.

[2]肖金成,刘勇.“十五”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布局构想[J].财经界,2005,(2):108-111.

篇9

关键词:地理标志;农业经济;农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出口额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06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ZH109)

作者简介:李启平(1965-),男,湖南邵东人,博士,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环境会计和公司治理研究;赵 溯(1988- ),男,湖南邵东人,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晏小敏(1966- ),女,湖南湘乡人,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农村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3-0026-05收稿日期:2013-06-17

引言

中国农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农业生产的生态功能,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地理标志作为一项工业产权制度,对农业、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轨迹,地理标志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1994年我国开始对农产品给予地理标志保护,从此以后我国地理标志数量逐年增加,政府、企业和农民都越来越重视这项制度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激励作用。地理标志的突出特征是属地性,它蕴含着特定区域农产品的人文、地理、品质等属性,是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经济工具,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授予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垄断经营,获取超额收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地理标志是一个区域性概念,对辖区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反过来,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加强地理标志的保护。本文从宏观层面研究地理标志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价值在于深入分析了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等指标与地理标志的关系,为政府制定农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策略,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上的创新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地理标志保护是近20余年国际知识产权领域重要议题之一。自从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首次提及“产地标记”的保护,地理标志作为一项制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Solow(1957)的经济增长贡献模型明确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自此学术界展开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Lucas等(1988)和Rome( 1990) 等人提出内生增长理论,进一步引起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Zografos(2008)探讨了地理标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认为地理标志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Parwar(2009)则认为,地理标志保护有助于农产品公平竞争和国际贸易。众多学者利用数据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Gould等人(1996 )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Thompson等(1996)得出的结论是有影响,但不显著。Park(2008)的研究结论是间接影响。总的来说,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肯定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将地理标志保护放在知识产权范围内进行研究。

国内学者对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从概念和现象层面度进行描述。王寒等(2008)解释了地理标志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从地域、产品类型等方面阐述了地理标志的结构,并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重要意义。熊晚珍等(2012)通过对安庆市的地理标志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地理标志实施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机制。尚旭东等(2013)认为地理标志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部门执法不统一、不协调,而且申请地理标志的过程不规范,容易产生“一地多标”的现象。而陈思等(2008)通过对湖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完善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制度是推进地理标志发展的关键,并且总结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二是从法理层面对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进行研究。曹新明(2007)认为,我国商标保护制度与登记保护制度存在大量问题,并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双轨制和所有权制度,认为只有改进双轨制并用所有权替代商标注册,才是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可行方案。杨永(2013)从法律视角分析了我国地理标志制度的不足之处,强调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国际经验来建立我国统一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只有完善地理标志的法律制度,才能保护与地理标志相关的农业生产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目前以商标法保护为主的模式在立法与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巨大缺陷,有必要重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制度。

三是地理标志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存在问题,数据获取比较困难,导致实证研究文献匮乏。董雪兵等(2012)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在转型时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增长效应。周曙东和张西涛(2007)以陕西苹果为列,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地理标志对苹果纯收益率具有正向影响的结论。刘华军(2011)运用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果显示,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以及农民纯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地理标志存在集聚特征,但是地区内仍存在差异。目前研究结论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上,对某一地区单一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实证研究,缺乏全国性的、宏观层面的实证和机制研究。本文试图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依托全国两次地理标志普查的数据资料,以农业总产值、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农民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产品出口额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势。与常规农产品相比,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在品质、安全性等方面更具保证,消费者认可度更高,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同时,市场经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带来了契机,优质优价的农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从两次全国调研情况可以看出,地理标志数量快速增长。对比各个地区的地理标志发现,注册地理标志越多的省份,其带有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产值也越大,农业经济发展越好。据此提出:

假设1: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与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制度创新密切相关。在一定的科技水平下,农业制度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类型。地理标志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农产品进行认证,确保区域内生产的农产品具有相同的品质和安全性。此外,集约经营比分散经营对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在建立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区,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农耕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吸引资本进入农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刘莉君,2013)。据此提出:

假设2:地理标志对农业规模化生产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地理标志的显著特性在于它的地域性,农产品只能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生产、加工,由于资源的垄断性和稀缺性,造成农产品产量有限。加之该区域的农产品替代性较低,从而形成垄断生产与经营,获取更高的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据此提出:

假设3:地理标志对农民人均收入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

1.模型设定

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除了地理标志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工业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将对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控制变量。中国长期以来是农产品出口国,改革开放前,农产品出口在整个对外出口占主导地位,目前,农产品出口在整个出口中比例不断下降,但国外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比国内严格,而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葛干忠,2013),因此,我们将农产品出口额也作为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y分别是农业生产总值、农业规模化程度和农村居民收入。其中y1表示农业总产值,y2表示农业规模化程度,我们以农村企业个数来衡量,在当代中国农村,分散经营大量存在,农村企业数量越多,说明集约程度越高。y3表示农民人均收入;3个解释变量为x1、x2和x3,其中x1表示地理标志个数,x2表示对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x3表示农产品的出口额。笔者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lny=c+β1lnx1+β2lnx2+β3lnx3+u

模型中c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u为误差项。

2.数据描述

本文以仅有的全国两次地理标志调研为背景,全国地理标志的两次调研分别发生在2005年和2011年中旬,所以运用2004年和2010年的数据。本文采用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分别以农业总产值,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人均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这3个被解释变量作为解释农业经济发展的指标,比较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地理标志作为解释变量,农业固定资产总投资以及农产品出口额为控制变量。农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于2005年和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农产品出口额的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农业企业的数据也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鉴》。地理标志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两次地理标志调研,部分来自中国工商总局和农业部。相应的统计数据描述如表1所示。

(三)结果分析

笔者运用eviews6.0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2004年的回归分析见表3。模型结果显示所有解释变量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85,说明模型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地理标志的系数为0.36,说明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影响,地理标志每增加一个单位,农业总产值就增加0.36个单位。回归结果显示农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地理标志与农产品出口额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79,地理标志的系数高达0.9,说明地理标志对农业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理标志每增加一个单位,农业企业就增加0.9个单位。回归结果显示地理标志对农民人均收入影响并不显著,假设3没有通过检验。我们推测,第一,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生产销售的农产品种类繁多,带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整个农产品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太少,因地理标志保护带来的超额收益不足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整体收益,这说明政府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力度不够,地理标志在农业生产中的引领作用没有体现出来;第二,我国的统计数据将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分为农业生产收入、外部打工工资收入、资本财产收益和转移支付4个部分,因地理标志带来的收益不能与以上收入分开核算,数据可得性可能会导致实证结果不显著。但以上3个模型均通过了White异方差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异方差,说明模型估计是可信的。

2010年的计量模型结果见表4,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所有解释变量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88,说明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影响。地理标志与农产品出口额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拟合优度为0.85,同样地理标志对农业企业具有正向影响。在以农村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地理标志的系数没有通过检验,说明地理标志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与2004年的回归结果相一致。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2010年和200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地理标志对农业总产值和农业生产规模化都有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地理标志保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最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制度,具有高附加值与品牌效应。基于此,我们认为,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应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大力支持地理标志的发展。政府应当扶持地方龙头地理标志,延长其产业链,将地理标志分层次保护,选择重点地理标志优先发展,帮助其打开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二是完善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目前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不完善,存在多头监管的混乱现象,严重阻碍了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的发挥,完善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是农业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三是加快农地流转制度建设,促进土地流转,为发挥地理标志的聚集效应创造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曹新明.2007.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之完善――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为视角[J].知识产权(1):26-31.

陈思,杨敬华,任爱胜,等.2008.湖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S1):141-145.

董雪兵,朱慧,康继军,等.2012.转型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增长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8):4-17.

葛干忠.2013.中国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1):128-131.

刘华军.2011.地理标志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品牌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三部门地理标志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0):48-57.

刘莉君.2013.农村土地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1):95-99.

尚旭东,李秉龙.2013.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运行特征、趋势与问题[J].生态经济(4):92-97.

王寒,陈通.2008.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4):101-105.

熊晚珍,胡再,孙志国,等.2012.安庆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6):914-917.

杨永.2013.论中国地理标志制度的构建[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6(1):78-82.

周曙东,张西涛.2007.地理标志对陕西苹果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6):56-61.

GOULD D M,GRUBEN W C.1996.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48(2): 323-350.

LUCAS Jr R 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1):3-42.

PARK W G.2008.International patent protection: 1960-2005[J].Research Policy,37(4): 761-766.

PARWAR A.2009.Importanc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 the growing IPR world[Z]. IQsensato Working Paper.

ROMER P M.1990.Endoger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71-102.

SOLOW R M.1957.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9(3):312-322.

篇10

关键词:拜物教;经济哲学;五位一体;发展目标

“社会关系物化”,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里没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它客观上有利于人们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促进了人们现代平等观念和自主意识的形成,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注重人格的平等和独立,有利于强化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有利于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团结、和谐的社会关系。然而,社会关系过度物化,市场等价交换原则超越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政治、精神领域,使人与人的关系都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商品拜物教滋长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

首先,把握“社会关系物化”的度,防止和反对见物不见人。“社会关系物化”,是不同所有制市场经济社会共同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市场经济区别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显著特征。所谓“社会关系物化”,就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商品生产者只是通过市场交换,才把私人劳动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才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社会接触。这就使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物化了,他们在劳动中的相互关系,不是表现为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或者说,以物为媒介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物化”的直接原因,在于商品形式的奥秘。“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生产者彼此独立,犹如原子般自由活动;他们只有通过物与物的联系,才能发生真实的社会联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遮蔽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单纯原子般的关系,从而,人们自己的生产关系的不受他们控制和不以他们有意识的个人活动为转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过他们的劳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这一点而表现出来。”

人的发展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以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丰富性为社会条件;否则,人就不能确立起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体地位,不能使自己的劳动摆脱谋生的性质,更不能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关系物化是在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具有历史合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得不通过物的联系来实现人与人的社会联系,同时又能够控制社会关系物化的范围和程度,使之成为实现人的本质的手段。市场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但如果见物不见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搞“GDP崇拜”,放弃其他目标和追求,或者其他社会活动也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人除了追求物质财富之外,还应该有更高尚的精神追求。如果社会关系过度物化,手段颠倒成为目的,市场关系一旦渗透到经济领域之外,就会使人文精神严重失落,人生追求和国家发展目标发生偏颇。这就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看来很简单很平凡的商品,却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在商品世界里,如果个别劳动不能还原为社会劳动,个别效益不能转化为社会效益,就实现不了从商品到货币的飞跃。在这“惊险的一跃”中摔坏的不是商品本身,而一定是商品生产者自己。这样一来,商品交换的结果似乎主宰着人们的命运,久而久之,不了解交换过程本质的人们就会对商品充满着神秘感,就会把商品、货币当作神来崇拜。因此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商品拜物教就存在滋生、蔓延的土壤。拜金主义又是商品拜物教的典型表现。

发展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的特殊社会法律环境,使得现实生活中金钱关系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连神圣的学术殿堂也受到玷污。据报载,时下博士点的申报出现了怪现象:“有的申报单位先到各地拜会相关专业的博导;再探明评委名单挨个拜访。形成了申报博士点大家都拜你不拜不放心的心理,构成了申报博士点‘功夫在学问之外’的境况。”作者列举了博士点申报过程中的三大负面效应:学术力量竞争中人才引进的负面效应,学术成果竞争中的负面效应,学术影响竞争中“学术公关”的负面效应;呼吁进一步完善学科点申报过程中的制度与规范,从而让各申报点能够摆脱劳民伤财的“学术公关”,真正练好学术内功,真正注重学术内涵,真正推动学科点的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近年来体育竞赛中频频暴光的“黑哨”、“假球”、“假摔”、“假跑”,也是金钱对人类体育精神的亵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关系过度物化可能导致拜物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劳动仍是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利益最大化理所当然成为商品生产者的追逐目标,钱与物在人们生活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经济交往在社会关系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第二,腐败现象对社会风气的毒化和人们行为的误导。部分人的价值取向错位,奉行实用主义人生观,以利益互换作为处理人际关系原则。第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相适应,规范人们行为的价值和秩序仍然存在不少真空和薄弱环节。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一些人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把“有钱能使鬼推磨”奉为圭臬。

拜金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必然联系,不能因为发展市场经济就听任拜金主义自由泛滥。现阶段拜金主义虽然难以绝迹,但绝对不能成为我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我们应当而且可以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优势,控制其消极影响,并逐步创造拜物教消亡的条件。

其次,坚持“五位一体”发展目标,控制拜物教蔓延。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增长、重视GDP指标,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和动摇。与此同时,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国家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体系,更加注重解决社会建设、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使发展市场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理想与原则的当代化与中国化。同志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的规定性,覆盖广义社会形态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对现阶段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做出了全面界定,反映了当代中国各阶层的共同利益,能够把各种社会力量凝聚起来、各种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科学发展观在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发展的特殊性,把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在内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目标,实际上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完整的发展目标体系,实现了国家发展目标体系上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我们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是有效控制拜物教蔓延的治本之策。没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要从根本上控制拜物教蔓延是不可能的。正所谓衣食足则礼仪兴。只有经济发展了,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了,钱和物在人们生活中逐渐退居次要位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利轻义现象,从而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尊、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

实现经济文化发展一体化,营造控制拜物教蔓延的舆论环境。和谐社会是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内的社会系统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的最佳状态,仅仅关注物质利益的和谐是不够的,事实上也是做不到的。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这是拜物教蔓延的重要原因。因此,确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观念,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引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渗透到社会关系结构的方方面面,自觉抵制拜物教渗透,逐步建立起一套与和谐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社会监督体系、舆论引导方式。

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富观,抵制拜金主义。财富不仅是物,更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财富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资本主义社会,“物”统治人,人成为创造财富的手段,物增值,人贬值,人是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对象,使人不成其为人;资本占有劳动,人成为资本的奴隶,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使人不能平等的发展;固定的社会分工限制着人,使人不能自由全面地发展。

我们既要重视货币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又要抵制拜金主义的诱惑。金钱有两面性:既是天使,又是魔鬼。所以,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看重金钱,又要看穿金钱。重视物质利益与抵制拜金主义的界限,在于是否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否认个人利益等于否认市场经济,但共同富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最高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明规范上,我们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最佳结合。讲发展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最后,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关系,是建立其他各方面和谐关系的基础。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需要人格素养的支撑。人格素养对人自身心灵世界的关怀和匡正,是人自我超越的境界。人类天然需要现世关怀和终极关怀,渴望寻找生活价值和意义。人类文化是文明的结晶,是文明进步的标尺、生长点、推进器。掌握人类文化成果,有助于理解人生意义、确立人生价值目标,选择生活方式。人文科学知识凝结了人类的自然、社会、人生及其相互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于矫正现代化的偏颇,安抚现代人的心灵,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提高人格修养十分有效。加强人文学科学习,有助于培养理性知识能力、善恶判断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陶冶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

确立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战略目标。树立“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需要吸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不同程度遇到的资源短缺、环境负荷沉重问题。需要汲取“增长极限论”的合理因素,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的影响,自觉制止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发展。同时,经济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鉴“循环经济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最新经济发展形态,确定发展循环经济总体战略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未来发展来规范现在发展,关注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环境成本,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确保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篇11

[关键词] 宫颈癌;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SP法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c)-0037-03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第二高发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居第一位[1]。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年轻宫颈癌患者。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生长、凋亡、黏附、迁移、浸润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PTEN基因变化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而PTEN与宫颈癌病变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所以PTEN的研究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一抗+生物素化二抗+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酶标亲和素-生物素技术(labelled streptavidin-biotin technique,SP)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TEN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例的分期、肿瘤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统计学分析来探讨PTEN对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保存的宫颈石蜡包埋组织90例,包括正常宫颈组织20例(从因子宫肌瘤全宫切除的石蜡包埋组织中选取),宫颈癌组织70例;患者年龄23~70岁,平均35.8岁,所有患者取标本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及免疫治疗,所有的组织标本均由两名职称、年资相当的病理医师诊断。宫颈癌的临床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修订的临床分期,其中Ⅰ期41例,Ⅱ期29例,中高分化60例,低分化10例,淋巴结转移17例。

1.2 实验方法

标本制好后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抗原修复后的组织切片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5 min×3次;3%过氧化氢甲醇溶液,孵育10 min;PBS冲洗,5 min×3次;每张切片加50 μL非免疫性动物血清,室温下孵育10 min后吸去多余的液体;每张切片加50 μL的一抗,置于4℃冰箱过夜;PBS冲洗,5 min×3次;每张切片加50 μL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室温下孵育10 min;PBS冲洗,5 min×3次;每张切片加50 μL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溶液,室温下孵育10 min;PBS冲洗,5 min×3次;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苏木精复染,中性树胶封固。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以细胞核着色为PTEN蛋白阳性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TEN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呈黄褐色或棕黄色,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宫颈癌中表达呈不着色或浅黄色,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见图1~4。

PTEN在正常宫颈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00%(20/20),PTE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49/70),宫颈癌中PTEN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 7.83,P < 0.01)。见表1。

2.2 PTEN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PTEN在宫颈癌临床分期Ⅰ期的阳性表达率为75.6%(31/41),PTEN在宫颈癌临床分期Ⅱ期的阳性表达率为62.1%(18/29),PTEN在宫颈癌临床分期Ⅱ期组与宫颈癌临床分期Ⅰ期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48,P > 0.05);PTEN在中高分化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PTEN在低分化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0.0%(6/10),PTEN在宫颈癌低分化组与中高分化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56,P > 0.05); PTEN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3.6%(39/53),PTEN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为58.8%(10/17),PTEN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34,P > 0.05)。PTEN的表达量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见表2。

3 讨论

PTEN是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又名MMACI,是1997年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是迄今发现的第一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可通过基因突变、DNA甲基化等方式失活,主要表现为基因缺失、蛋白表达减少[2]。PTEN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0q23.3上,含9个外显子,8个内含子。cDNA序列包含由1209个核苷酸组成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40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PTEN在细胞生长、凋亡、黏附、迁移、浸润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发现PTEN主要有以下功能:①抑制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③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PTEN基因在肿瘤细胞浸润、血管发生和肿瘤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3]。近年来研究发现,PTEN蛋白变化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5]。PTEN基因功能异常主要有等位基因缺失、基因突变、基因沉默和转录后翻译等机制,以突变最为常见。PTEN基因突变使其蛋白表达的突变,如错构瘤综合征、胶质瘤、乳腺癌、肝癌、消化道肿瘤等[6]。

本研究显示,PTEN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均有表达,且依次升高,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提示PTEN蛋白表达下降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这可能是由于PTEN基因的功能缺失使其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及对细胞黏附的控制减弱,有助于宫颈癌的发生[7]。PTEN的表达量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

PTEN基因有可能作为早期筛查宫颈癌的指标应用于临床,来筛查宫颈癌的高危人群,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8]。PTEN基因可作为评价宫颈癌预后的指标。PTEN基因有可能作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靶基因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刘颖,徐建平,黎清.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广东医学,2010,31(10):1293-1294.

[2] Haas KD,Shalev N,Wong M,et al. Protein Kinase B(PKB/Akt) activity is elevated in glioblastoma cells due tomutation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PTEN/MMAC [J]. Curr Biol,1998,8(21):1195-1198.

[3] Hriai Y,Tanaka N,Furuta R,et al. Somatic mutations of the PTEN/MMAC1 gene associated with frequent chromosomal loss detected using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in endometrial cancer [J]. Gynecol Onocol,2001,83(1):81-83.

[4] Hamilton JA,Stewart LM,Ajayi L,et al. The expression profile for the tumour suppressor gene PTEN and associated polymorphic markers [J]. Br J Cancer,2000,82(10):1671-1676.

[5] 冀静,顾婷婷,郑鹏生.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1):10-13.

[6] Schondorf T,Gohring UJ,Roth G,et al. Time to progression is dependent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tumour suppressor PTEN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J]. Eur J Clin Invest,2003,33(3):256-260.

[7] Rizvi MM,Alam MS,Mehdi SJ,et al. Allelic loss of 10q23.3, the PTEN gene locus in cervical carcinoma from Northern Indian population [J]. Pathol Oncol Res,2012,18(2):309-313.

[8] 胡鸿飞,汪峰,夏世金,等.老年宫颈癌E2-EPF表达与肿瘤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3):371-374.

[9] 杨忠明,丁显平,庞博,等.人瘤病毒DN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6(4):320-323.

[10] 陈汉明.宫颈癌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1):44-45.

篇12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分类;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O6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仪表自动化主要是指能够在无人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和进行数据的处理,并且能够实现对远程数据的传送和处理,在自动化的控制中需要更高精度的仪表或仪表设备,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电气工程。

二、自动化仪表测试分类

(1)压力仪表类。在有些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压力的控制来实现生产的需要,在最开始是采用的压力计进行压力的测量,通常需要采用导压管道连接压力计,进而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的压力进行观察,通常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存在压力的变化,这就需要对过程压力有很好的了解,否则将会出现损坏设备、甚至可能危急人们的生命安全。压力表常分为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等,仪表自动化在压力测试中的应用主要是压力系统可以采用压力变送器实现将数据的传送,并实现对数据的处理。

(2)温度仪表。很多的生产过程都是有温度变化的,这就需要对其中的温度进行监控,以前主要采用热电阻或热点偶等,但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主要采用智能化比较高的温度控制系统,采用总线的技术实现将采温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微电脑的控制芯片中,进而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3)物位仪表。物位仪表主要是采用对位置的记录实现对产品的测量,如在化工生产中可以通过对试样高度的测量;在输油管道中也可以通过对油面位置的测量;铁道电气化工程中采用的激光测距这些都是属于物位仪表的范畴。

(4)流量流速仪表。这种仪表主要是采用单位时间内流经相应的横截面积的流体,是质量和体积来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工作,还可以测量管道中一定时间流量的体积和质量进而实现对相应数据的测量工作。

三、仪表自动化的优势

(1)存储功能。原始的仪表主要是采用组合的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这样的仪表,只能实现在某一时刻实现记忆,当进入下一阶段时将可能出现信息的消失,可以说原始的这些仪表的记忆是短暂的,但是现在的仪表在其中装入微机后实现了仪表的自动化,并且其记忆是时间段的记忆,只要有电就可以保存记忆,此外还可以实现很多的记忆状态,然后在进行处理。

(2)可拓展。通过对仪表引进了相应的软件,这样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原来的硬件逻辑电路如,采用比较抽象的程序代替了比较复杂的处理器,并且软件的编程很简单,如果是采用硬件则需要大量的控制和定时电路,因此在仪表中移入软件将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简化了程序的设计。

(3)仪表增加了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因为自动化的仪表中装入了微型计算机,这样使得仪表有了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并且这样的仪表有很高的精度,这样不仅方便了数据的处理,也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

四、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DCS 的转变。计算机技术及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新型的 DCS 将会逐渐代替传统的 DCS。近些年来,仪表的自动化正在朝着大规模集成的方向发展,也越来越适应当代的生产需求,运用计算机集成系统对生产系统进行控制,可以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行和管理,并且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此外还能够对生产的过程、通信过程及信息的管理过程实现很好地一体化。这样也就使得事业单位能够在测量、控制管理数据等方向实现资源的共享,也实现了在管理和控制及决策方面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生产的成本进行控制,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赢得了市场竞争力。

(2)现场总线系统的发展。现场总线主要是用来实现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之间的通信系统,并且这种通信系统是一种全数字化和开放的系统,其主要是采用分支结构,并能够进行串行和双向进行通信,并通过相应的技术连接到相应的仪表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仪表掌握大多的控制功能,这也就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实现了测量和控制方面的一体化,做到了分散控制,这样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这种改善现场总线和总线系统,这样不仅在资源上得到了很好地节约,而且也促进了仪表的自动化的发展,并且实现了分散控制和开放式的控制系统,这样的发展是符合当代的电气工程发展需求。

(3)控制软件将逐步的标准化,商品化及工程化方向发展。采用较先进的软件控制系统,这样不仅提高了工程的控制能力,并且还克服了系统原先存在的问题,如非线性、时变性、不稳定,此外还有外部事物干扰的随机性及不能很好的检测等引起的相关的一些问题或事故。不断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先进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控制软件逐步的实现标准化、商品化及工程化方向转变,使得仪表的自动化逐步稳定的发展,并且在将来能够更安全和方便。

五、仪表自动化发展的建议

(1)引进先进的传感技术。仪表是数据进行采集的单元,其中传感器是对数据采集中的重要环节,传感器的发展对仪表自动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传感器新技术的使用,这将对仪表自动化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传感器通过将非线性及前馈和后滞等一些在调节方面的内容,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很好地能引入到传统的,以比例微积分等方式的原始的调节方式中,这将会使得自动化中的多回路的复杂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此外在传感器的使用材料方面,尽量多采用比较先进的材料,这样会为传感器的发展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加强对传感器的改善将有利于仪表的微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

(2)加强仪表调节器全面智能化的发展。随着微处理器的不断发展,这将促使调节器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进行,在仪表的自动化中不断采用数字式的方式进行设定,并且不断地加强运算功能在其中的使用,这将很好的促进仪表自动化功能越加的完善,可以实现多种的制式信号同时进行输入,PID 自动设置方面及 EEPROM 技术的使用等,这些使得工程的管理控制程度将逐渐的加强,并且在操作方面会是越来越简便,在仪表的调节器方面逐渐实现智能化发展,这也将促进仪表自动化的很好发展。

(3)提高软硬件的集成度。通过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软硬件的集成度,PLC 是可编程的控制器,主要作用就是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很好的分析,并且通过相应的程序发出一定的控制命令。采用一定的软件来代替硬件中的一些逻辑电路,并且将其中比较复杂的一些控制采用软件进行编程,进而取代相应的硬件控制和进行定时用的大量电路,采用软件对仪表进行改进,这样不仅改变了仪表的部分功能,而且提高了在对数据方面测量的准确程度。

六、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对新技术的使用方面也在不断的扩大,仪表自动化的使用就是其中的一个实例,在仪表的使用方面采用自动化,不仅在处理数据上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还节约了成本,因此应该积极发展仪表的自动化。

参 考 文 献

[1]丁向阳,于丽丽. 论仪表自动化应用发展趋势及建议[J]. 价值工程.2011(21)

[2]陈强. 仪表自动化应用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J].信息通信. 2012(2)

[3]王娟,钟秦,董旭. A3000 系统在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实验中的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9)

[4]李国勇. 仪表自动化应用的发展趋势探析[J]. 科技传播. 2012(6)

篇13

一、实施农业节水,必须要合理安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我旗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根据水资源的承受能力来安排,通过合理调整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1、农业生产要根据水管部门分配的水量指标,实行“以供定需,以水定播,量水而种”,认真落实“三压三扩”措施,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三压三扩”即压缩夏田,扩大秋田;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压缩重盐碱地面积和低产田面积。扩大饲草料面积。积极推行渠域化、区域化种植,以便集中灌溉,减少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要继续推广抗旱保水剂,增加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运用膜下灌溉,非充分灌溉等手段,提高作物保水、保肥能力,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2、工业发展用水增加必须控制在我旗的水资源承受能力内,通过合理调整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污染比较严重的造纸企业和化工企业在节约用水的同时,要加大治污力度,力争使用循环水。旗政府今后招商引资要限制引进高耗水 、低产出项目。在建和拟建的工业项目一定要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对重大工业项目,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一定要未雨稠缪,及时制定严格的排污措施,严防水污染。

二、实施农业节水,必须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

各级政府及水利部门要作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宣传工作,让全民都知道当前用水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目前存在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约用水的典型事例,使关心水、珍惜水、保护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逐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特别是提高农民的认识,建立示范区,通过进行渠道衬砌、管灌、喷灌对比试验,利用灌溉面积,亩次用水量、灌溉费用、产量等技术数据,向农民证明节水的效益,使农民形成灌溉就是浇作物的新观念,改变以往传统的“灌溉就是浇地,浇地就要浇足浇透”的粗放灌溉模式,让农民掌握科学的灌溉知识,按照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的需求情况,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适时适量灌溉,只有全民都树立起节水意识,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施农业节水,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减少渠道、田间渗漏,能够节约大量用水。首先我旗要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国土资源局的土地整理项目继续实施渠道衬砌工作,对支渠、斗渠、农渠实施防渗衬砌,对毛渠进行清淤。其次,大力搞好平地缩块。据测算,地块1亩和3亩比较,节水23%。因此我旗一定把平地缩块作为节水的重要措施来抓。水利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建立以政府和社会投入为主体,以农民集资为补充的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纳多方资金,同时还要发扬自力更生和不等不靠的精神,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政策引导、以奖代补等方式,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顺利开展。

四、实施农业节水,必须加强群管组织建设

深化和完善群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用水户参与管理体制,明确协会的法人地位,加强其管理职能,制定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协会运作,使其不仅全面承担田间工程的管理,而且代表广大农民参与灌区的全面管理。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步伐,调动广大农民参与节水的积极性。灌区内要实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水费计量设施建设,推行“按方收费、超用加价”政策,促使灌区真正发挥群管组织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节水效益,维持好良好的用水秩序,避免出现争水 、跑水等水事纠纷。

多年来,水利部门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进一部夯实农牧业基础,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一传统的水利工作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按照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把水利工作的重点由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主转移到为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全局服务的轨道上来。把工业化、城镇化用水摆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力争尽快形成与全旗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水资源利用体系,使水利工作成为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对我旗来说,在农业节水的基础上,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通过工业支持农业节水,农业节水支撑工业和城镇建设,充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今后工业用水及社会发展用水,是我旗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14

关键词 德育教师 素质 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8.033

Secondary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Teachers' Quality Development Approach Analysis Based on Student Scale

LI Xiang

(Tianjin First Commercial School, Tianjin 300180)

Abstract: Morality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hich requires morality teachers help students to from healthy character on the basis of morality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s in line with social values, ideology and moral codes. The quality of morality teachers will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morality education. The students are the target of morality education. By survey and data analysis, the morality teachers can uplift their quality by means of raising awareness of posts and morality, devotion to morality practices and keeping mental well-being.

Keywords: teachers of moral education; quality; development way

中职德育教师的素质体系较为复杂,包含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团队素质等几个维度,维度间也存在交叉领域,教师在自身素质的提升过程中需要从宏观视角入手,注重不同层面素质之间的相互影响。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素质发展也是有先后侧重的,为了找到提升德育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使德育教师更好地适应中职现阶段德育教学需要,笔者采取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对德育教师各方面素质的评价中窥探出德育教师的素质情况。目的是从学生受众角度,试图发现德育教师提升素质的途径。

1 实证研究概况

根据文献研究和笔者工作实际,自编了包含20个项目的德育教师素质问卷,对笔者所在学校的300位学生施测,得到256份有效问卷,将问卷分为两部分,每部分128份,分别命名为样本1和样本2,前者用以项目分析和探索因子分析,后者用于验证因子分析。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发现总共可提取三个因子,累计解释了61.426%的方差。说明从学生观感角度讲,学生通常仅通过教师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和教师接触,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作为一个教学及管理的受众,对德育教师的品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感触较深。根据项目的内容,笔者将这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德育教师品德素质(F1),德育教师业务素质(F2)和德育教师身心素质(F3)。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结果发现,问卷三个因子的信度在0.7~0.9之间,问卷总信度为0.876。三个因子和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在0.758~0.852之间,均为P = 0.000。验证因子分析采用一阶三因子斜交模型对因子进行结构效度的检验,经模型修正后,各项拟合指标均为优良,说明数据和模型拟合情况理想。自编问卷是测量德育教师素质的一个有效问卷。

2 文献研究结论与假设的提出与验证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得到如下观点:其一,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感性知识的传授需要德育教师本身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典范,这一典范的效应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业务水平。其二,中职德育教师的身心素质很多源于教师的品行,德育教师品行端正,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显得更加容光焕发,富有活力。其三,中职德育教师的身心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业务素质,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健康的心理,能为教师提升业务素质提供基础保障。为验证前期的文献研究,笔者提出三个假设。基于问卷数据,笔者对几个假设进行验证,以期望验证前期的研究观点,从而发现提升德育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假设一:德育教师品德素质(F1)有效影响教师业务素质(F2);假设二:德育教师品德素质(F1)有效影响身心素质(F3);假设三:身心素质(F3)有效影响教师业务素质(F2)。

通过问卷差异性分析,说明基于三个因子,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并不存在较大差异。然后笔者将因子所包含的各个题项所得分值求和,所得数值为该因子的得分,进行回归分析。

首先对假设一,以F1为自变量,F2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得到以下表格(表1):

表1是回归模型综述表,其中R2系数(R Square)为0.2,说明因子F1能解释因子F2中20%的方差变异。当引入F1变量后,F值增加了63.577,P=0.000,说明该变量的引入在模型中是有意义的,通过方差检验,F1显著地解释了F2的方差变异。

根据表2可以得到回归方程如下:F2=13.821+0.428F1,F1每增加一个单位,F2增加0.428单位,F1能有效影响F2,具体解释力为20%。

对假设二和假设三,以F1为自变量,F3为因变量;以F3为自变量,F2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同样得到两个回归方程:F3=11.528+0.210F1,F2=19.950+0.281F3。

综合以上三个回归方程,可以证明笔者提出的三个假设,即因子F1能显著影响因子F2和因子F3;因子F3也能显著影响因子F2。

3 中职德育教师素质提升途径

3.1 教师自身要强化道德和岗位意识

德育教师品德素质(F1)有效影响教师业务素质(F2)。这就需要教师不能单纯地强调教学的完成,而是要将更为宏观的“教书育人”作为目标,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岗位意识。通过品德素质的提升带动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从一定意义上讲,中职德育教师的品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问题,而是关系新时期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整体质量的问题。中职德育教师要树立“无教之教”、“无言之教”的理念,才能够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德育教师强化道德层面,教师应当在自身教育理念和意识上不断调整,摒弃“教书本”观念,树立“自我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别人。德育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自己的思想深处,即便是他人毫未察觉到的言行也决不姑息。同时需要从细微之处着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防微杜渐。持之以恒,秉承教师的责任感,做到终身不改初衷。

其次在岗位意识层面,程朱理学认为“敬业”就是专心致志,早在宋朝就产生了敬业奉献的理念。中职德育教师提升岗位意识,最关键的就是尊重作为德育教学第一线的“岗”,并认识到德育教学的“岗”与其他岗位相较而言的特殊性,看到德育教学在学生三观树立、健康人格树立中的重要性。要真正做到敬业,注重报酬的精神性质,突出自身价值的实现,才能在德育工作中积极主动,开拓进取。“岗位意识”通常和“敬业奉献”紧密连接,德育教师既然要教会学生职业道德规范,就要自身先守好“一亩三分地”,展现出自己对岗位的敬业奉献,奉献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身体力行向学生阐释职业道德的最佳“教材”。

3.2 积极投身道德实践

德育教师品德素质(F1)有效影响教师身心素质(F2)。这就要求德育教师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正确健康的行为是教师道德素质的外显形式,同时这种行为也带动了教师身心素质的提升。教师只有广泛投入到道德实践,用道德来调节现实中与其他教师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以及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等,在不断的道德实践基础上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德育教师只有在充分的德育实践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够发现品德素质中的不足,通过发现与修正的过程才能够认识到教书育人的魅力,使德育教师的道德修养日趋完善,道德境界不断得到升华,身心得到发展。

德育课程的特殊性就在于德育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与学生在灵魂与人格层面互动。要实现这种互动,德育教师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这显然进一步拉高了对德育教师的要求,德育教师做不到是空讲,教师做得到才能讲得生动,知行统一才能真正起到以德育人的目的。

3.3 德育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身,保持良好的心境

德育教师身心素质(F3)有效影响教师业务素质(F2)。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调整自身心态和教学理念。当代中职教育凸显与普通教育体系差异化的就是“实践性”,转变“填鸭式”教育的陈旧理念,树立生本位理念。这种教学理念的调整要作为各方面素质提升的先导,使得德育教师形成新的教学观。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自己,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境。

首先,德育教师要学会正确地了解自我、控制和把握自我,增强责任感。中职学生处于三观与人格树立的关键阶段,德育教师对其三观形成的影响和人格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德育教师无论是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在校园中的行为中都要谨言慎行,严以律己。同时德育教师也要在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毅力,用自身的行动去感化学生。

其次,中职德育教师要注重自身个性品质的培养,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好的心态,不畏压力。教师本身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品格。教师的以身作则能够向学生展示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岗位、面对自己的人生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培养乐观向上、正直无私、谦虚善良的优良性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