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范文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法;创新

在小学教学内容中,音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听觉艺术,它借助听觉唤起学生内心思考和灵魂体验,通过很多教学手段,如,打击乐器、肢体律动、戏剧表演等外化为情感表达,以此促进学生有所感、有所现,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平衡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音乐教学方法的概念内涵

不同的老师对“音乐教学方法”有各自的理解和解释,但对教学方法的实施意义有着一致性:首先教学方法不能脱离学生,依据“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来设计教学;其次,教学方法的支撑和融会贯通的作用,它流动在音乐课程的各个环节,既能服务于教学目标,横向明确目标的方向,又能在纵向丰富教学知识内容。可以说,好的教学方法是课程设置成熟化、人性化、灵活化的关键所在。“在新课标中,小学生音乐的学习被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到二年级为低龄阶段,三年级到六年级为高龄阶段,他们在年龄上的差距导致了其在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不同,因此,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在生理上的音乐反应能力和心理的接受程度,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音乐的教学活动必须生动。音乐课不是一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也不是借用音乐直接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教育的严肃课程,而是依据音乐本质,建立一种活泼的、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音乐教学形式,来体现科学的音乐精神。所以,教学方法也要依据教学对象一般的生理心理变化、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变化。音乐课上也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起来,尽情体现音乐的美、抒发自己的感受。

(二)音乐教学方法分类

国内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为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四种。体验性包括“欣赏法“”演示法”等,实践性包括“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语言性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等;探究性主要是以探究、发现为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学习、获取经验的一种方法。小学音乐课要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抓住关键、把握规律、变“静”为“动”,要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灵活展开。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影响音乐教学法的因素

首先,课改是音乐教学法改变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课改后,音乐课要求变学生为课堂主体,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求音乐课程的设置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其次,2010年国家公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提出重要指示。质量问题就是指小学课程能否有完好的质量,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音乐是实践的、直接的学科,学生要从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但是单纯地让学生听,让学生做,是无法让他们完全理解音乐美的,因此,音乐教学法的选择需要技巧,更有一定的难度。一种教学方法不能贯穿一堂课,更不能完成整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并没有一个万能法则,只有靠教师经验的积累来掌握。”教师是教法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中要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音乐,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音乐教学法的创新体现

20世纪以来,各国的音乐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对各种优秀教学方法的借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音乐教育,至今,还有深刻、广泛的影响。

1.对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借鉴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本人创立的教育体系,本质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它是一种综合的音乐教育,将音乐、语言、动作和舞蹈结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教学,通过音乐培养一个感性理性平衡发展的人。就如奥尔夫本人所言,“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该教学法参与性强,要求学生在唱、奏、动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乐句、结构、情绪、要素、风格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符合小学生爱动的生理特征和“做中学”的认知方式,让小学生能够以一种有效的、有趣的手段参与到音乐的感知、体验和表现中来,体现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并让学生在即兴表演过程中激发创造力,从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奥尔夫教学法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法之一,目前,被我国小学音乐教师广泛借鉴。

2.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借鉴

至今仍被一线教师不断运用的瑞士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依据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让他们在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的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是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进行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节奏教学“”视唱练耳”和“即兴”。该教学法不仅丰富教师的课堂手段,重要的是将音乐与学生自身结合,让学生在教师有意义的引导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学生的体态动作和音乐有着紧密关联,通过动作可感知音乐的乐句、节奏、结构、情绪、风格、要素等,这一切来源于人的本身。

参考文献:

[1]郁文武,谢家辛.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尹爱青.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设计;最优化;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19-01

现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音乐艺术形式种类的多样化发展、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的广泛应用等等,都对我们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探求适应时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教学过程是当代音乐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文献[1]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进度、教学气氛等各种因素上进行优化控制方面简单浅显地对音乐教学最优化作了探讨。文献[2]借鉴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如何实施音乐教学过程最优化方面,从任务规划、优选方法手段、教学内容、课堂结构和教学节奏进行纲要性的论述。

二、研究方法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最优化就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从实际条件出发,主要通过音乐教学目标最优化的确定、音乐教学内容最优化的安排、音乐教学策略最优化的选择、音乐教学评价最优化的开展,来对教学系统中的各教学要素子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和控制,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制定的音乐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计划过程。

三、对策设计

(一)目标的确立

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最优化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强调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学目标无需结果化或是难以结果化,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确定的音乐教学内容下,要对内容进行分析处理,以充分发挥内容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提高教学效率。

1、分析内容

第一,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容、表现手法与曲式结构。第二,分析相关的音乐家及作品创作背景。第三,关注音乐作品的创作价值和艺术特色。第四,注重对音乐作品的直接体验与感受。

2、安排教法

在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规划的同时,还要适当地考虑呈现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技能型的教学内容,宜采用讲授法,人文内涵的教学内容,宜采用交流法、讨论法等;另外,由于音乐的特殊性,更应注重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以获得本人直接的体验。

3、结合现实

围绕教学目标,把课内和课外联系起来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补充讲解一些有关的、必要的新的音乐发展动态、新闻,音乐信息及乡土音乐等,将音乐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热爱音乐。

(三)策略选择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1、体验型

体验型的教学方法,是以音乐感受为主,通过聆听、体验、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的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2、实践型

实践型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感受、体验、理解、表现、创造、评价音乐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必要的音乐基本技能,进而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3、效果评价

音乐学科教学的内容除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这就要求评价项目指标应注重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四、结论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的要求,使得建构符合世纪我国国情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最优化体系成为提高音乐教学效益,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必然。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法;创新

在小学教学内容中,音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听觉艺术,它借助听觉唤起学生内心思考和灵魂体验,通过很多教学手段,如,打击乐器、肢体律动、戏剧表演等外化为情感表达,以此促进学生有所感、有所现,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平衡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音乐教学方法的概念内涵

不同的老师对“音乐教学方法”有各自的理解和解释,但对教学方法的实施意义有着一致性:首先教学方法不能脱离学生,依据“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来设计教学;其次,教学方法的支撑和融会贯通的作用,它流动在音乐课程的各个环节,既能服务于教学目标,横向明确目标的方向,又能在纵向丰富教学知识内容。可以说,好的教学方法是课程设置成熟化、人性化、灵活化的关键所在。

“在新课标中,小学生音乐的学习被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到二年级为低龄阶段,三年级到六年级为高龄阶段,他们在年龄上的差距导致了其在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不同,因此,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在生理上的音乐反应能力和心理的接受程度,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音乐的教学活动必须生动。音乐课不是一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也不是借用音乐直接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教育的严肃课程,而是依据音乐本质,建立一种活泼的、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音乐教学形式,来体现科学的音乐精神。所以,教学方法也要依据教学对象一般的生理心理变化、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变化。音乐课上也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起来,尽情体现音乐的美、抒发自己的感受。

(二)音乐教学方法分类

国内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为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四种。体验性包括“欣赏法”“演示法”等,实践性包括“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语言性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等;探究性主要是以探究、发现为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学习、获取经验的一种方法。小学音乐课要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抓住关键、把握规律、变“静”为“动”,要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灵活展开。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影响音乐教学法的因素

首先,课改是音乐教学法改变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课改后,音乐课要求变学生为课堂主体,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求音乐课程的设置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其次,2010年国家公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提出重要指示。质量问题就是指小学课程能否有完好的质量,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音乐是实践的、直接的学科,学生要从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但是单纯地让学生听,让学生做,是无法让他们完全理解音乐美的,因此,音乐教学法的选择需要技巧,更有一定的难度。一种教学方法不能贯穿一堂课,更不能完成整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并没有一个万能法则,只有靠教师经验的积累来掌握。”教师是教法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中要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音乐,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音乐教学法的创新体现

20世纪以来,各国的音乐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对各种优秀教学方法的借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音乐教育,至今,还有深刻、广泛的影响。

1.对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借鉴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本人创立的教育体系,本质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它是一种综合的音乐教育,将音乐、语言、动作和舞蹈结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教学,通过音乐培养一个感性理性平衡发展的人。就如奥尔夫本人所言,“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该教学法参与性强,要求学生在唱、奏、动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乐句、结构、情绪、要素、风格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符合小学生爱动的生理特征和“做中学”的认知方式,让小学生能够以一种有效的、有趣的手段参与到音乐的感知、体验和表现中来,体现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并让学生在即兴表演过程中激发创造力,从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奥尔夫教学法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法之一,目前,被我国小学音乐教师广泛借鉴。

2.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借鉴

至今仍被一线教师不断运用的瑞士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依据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让他们在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的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是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进行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节奏教学”“视唱练耳”和“即兴”。该教学法不仅丰富教师的课堂手段,重要的是将音乐与学生自身结合,让学生在教师有意义的引导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学生的体态动作和音乐有着紧密关联,通过动作可感知音乐的乐句、节奏、结构、情绪、风格、要素等,这一切来源于人的本身。

3.对柯达伊“集体歌唱”教学的借鉴

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是以集体歌唱为主的全民教育,而音乐的歌唱教学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以首调唱名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借用柯达伊的重要手势――科尔文手势,即用不同的手部动作在垂直空间上做高低变化,由低到高依次表示七个基本音级“Do、Re、Mi、Fa、Sol、La、Si”和首调唱名法,可便于学生熟悉音级关系、建立音高概念,通过视听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音高变化和音程关系。

上述三种有影响力的教学法,需要结合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对象特点灵活运用。教师的融会贯通不仅丰富了教学方法,还促进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法的不断创新和长足发展。

总之,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比较丰富,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可让学生在放松的音乐课堂中轻松地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带领学生发现音乐的美和真谛。同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对国外教学方法的借鉴,让我们更清楚音乐教育的目的。它不是为音乐而音乐,而是通过音乐培养和完善一个完整的人、有独立人格的人、有创新意识的人,这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好的教学方法就好比通向终极目标的桥梁,通过它,可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中,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郁文武,谢家辛.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篇4

关键词:钢琴教学;体验式教学;重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学校音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钢琴教学已经成为贯穿音乐学院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1.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1)体验性。体验式教学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能够让我们的大学生真正获取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并不仅仅指的是对音乐知识或者是钢琴知识的学习,还指的是我们的大学生能够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获取对音乐艺术的欣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这种音乐体验,是其他任何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2)合作性。体验式教学摒弃了以往教学方式的独立性,而是充分关注体验式教学的学习者的合作性。特别是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位大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立足于合作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达到体验式教学的目的。(3)评价性。体验式教学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性,因此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要重点把握好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和规律呈现出创造性强、自主性强等特点,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增强评价性,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2.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大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对乐器操作技术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感悟出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在钢琴教学中,加强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使得音乐的生命力进一步凸显。(2)提高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感知。音乐艺术是一种审美艺术,钢琴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对音乐审美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钢琴教学中,加快体验式教学的融入速度,对于提高大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感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提高学生对音乐素养的感知。钢琴教学一直以来都重视它的技术性教学,忽略了钢琴教学对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意义。通过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于自己的音乐发展和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体验式教学作为近些年创新发展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音乐教学的关注。当前,在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依然存在着学生自主性不强以及缺乏体验式教学理念的问题。(1)学生自主性不强。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然而,在我们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忽略学生自主性的问题。大学生对钢琴教学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体验式教学也有自己的想法,然而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中,却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自主性问题。钢琴教学中过分地注重对学生的教学,却忽略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让大学生自觉地去寻找或者感知。(2)缺乏体验式教学理念。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比较注重对课堂时间的有效运用,将整个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试图将自身具备的知识以及体验等一股脑地灌输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到课下去消化。这是因为钢琴教师并没有将体验式教学理念充分地融入当前的教学中去,使得钢琴教学只有体验性教学的模式,并没有体验式教学的精髓。

4.发挥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价值的建议

(1)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体验式教学的主角。大学生是当前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主角,在体验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锻炼大学生对钢琴的感知能力,让大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地总结出结论和难点,这对发挥体验式教学的实际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钢琴教师要树立起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价值。钢琴教师要摒弃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束缚和桎梏,切实地树立起体验式教学的理念,从提高大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角度出发,在理性培养的基础上,发挥感性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更好地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栗琳.浅析体验式教学法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作用[J].大舞台,2010,(11).

篇5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师继续教育;参与性;创造性;体验性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受20世纪初欧洲兴起的“回归自然”艺术思想影响创立的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它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语言,动作,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奥尔夫音乐教育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灵活化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相互融为一体,每一个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充满着创造性的活动。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德国传统音乐教育理念影响下借鉴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他本人曾经说过:“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一个把古老的精华继续传递下去的火炬传递者。而后继者要想把这个观念继续传递下去的话就注定需要不断地演变。”可见奥尔夫音乐教育是教育理念上的一场革命,他提倡不断演变和提升观念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奥尔夫音乐教育以他独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全世界教育中风靡。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

(一)教师的“参与性”与“体验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同时它并不单独存在于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单纯的用耳朵进行音乐的欣赏是不够的,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鼓励教师亲自进行创作、表演、欣赏交流与评价。给教师创造审美体验的机会。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推崇教师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让教师自己体验教学的全过程,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和对教学深层次的体验与理解。例如,在引导教师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会借助一些辅符号,随着乐器的进行,让教师分声步演奏打击乐器,这样教师不仅体验到音乐的美妙,而且了解了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更能体验教学中学习者的感受。

(二)教师的“个性化”与“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强调回归人本,激发人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中注重以教师个性化发展为中心,会根据教师的需求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重视培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始终把教师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培训的首位。让教师通过亲身体验比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创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又一特点,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更加强调教师教学中的即兴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如果教师继续教育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体验创新的过程,要想造就创新型教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我们知道奥尔夫不提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上课也没有具体的“教参”可参考,教学的一切素材需要教师自己到生活中去寻找。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中,培训讲师除了为教师展示经典课例外,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同时教学中不会对教师作硬性教学模式或是方法的规定,教师在感到没有框架束缚的同时,也会感到压力和拓展教学的自我需求。让教师体验在即兴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创造,来培养和发展教师的创造力。

中国人几千年来中庸的、内敛的人物性格,使得中国的教育更多的崇尚了一种为师而尊的束缚,在教师继续教育中表现为缺乏对教师个性张扬、创造力、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体验、参与、互动方面有很大不足。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也在不断寻求全新的教师培训理念和方法。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注重教师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师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注重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强调教师通过体验、合作探究构建知识。这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如出一辙。因此,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师师资培训,不仅对我国中小学学生音乐学习方法的转变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对转变和提升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激发教师积极体验,培养教师创造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

(一)借鉴案例教学与案例研讨

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一个情感体验和知识学习的过程,但在继续教育中面对教师到底要教什么样的知识,怎么教这些知识,是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深度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知道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获得方式。有些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和其他各种信息渠道获得,还有一些知识必须在他人的指导下,在做的过程中获得,而这类知识才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因为它强调的是具体情境中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更应强调“意会”知识的获得,不应单纯的停留在理论性知识的传授上,而应强调实践教学经验的获得。我国传统教师继续教育强调从理论层面向教师“灌输”专业知识,造成教师被动接受专业知识、缺乏实践性,我们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师培训理念,尊重教师的情感体验,以案例为载体,在教学的互动中从行为层面,操作层面不知不觉的传递教育思想及方法。同时在培训中我们鼓励所有参培教师都参与到具体课例教学互动中来,再通过教师交流与探究—培训讲师讲解—教师即兴创编等环节,让教师在亲身体验课例中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二)借鉴“参与体验式”培训形式

传统教师继续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对教师“灌输”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内容。导致教师们只能在理论层面上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作用及方法,而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不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应引导教师在继续教育中通过实际课堂教学互动,亲身体验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及特点。新课程改革提出:音乐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学生和指导学生参与、探索和体验音乐,只有学生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亲自去探索、领悟音乐的美。我们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中提倡的“全员参与”的形式,把音乐技能、音乐教学方法以及音乐教育理念融合在各种有趣的培训活动中,使整个教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种充满亲身体验的过程,强调在培训中丰富教师情感体验,从而建立起教师对学生、对学科、对学习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强调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下,激发和培养教师对音乐教学的兴趣。

四、借鉴奥尔夫师资培训模式

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通常采用“做—学—研—练—评教学模式。此模式以课例为载体,通过体验观摩课例、聆听讲师分析课例、参培教师交流课例、现场创编课例延伸、分析评价课例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教师在参与体验中掌握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方式与方法。在培训过程中既不是以培训讲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既发挥培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教师的认知、体验主体作用。具体操作如下:

(一)“做”

培训讲师现场带领参培教师进行课例体验,让参培教师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教”与“学”。

(二)“学”

教师对演示的示范课例针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方式,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课例分析,使教师了解和掌握完整有效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三)“研”

通过观摩、和聆听老师的分析。根据个人的理解参培教师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四)“练”

在体验、理解课例的基础上参培教师对教学各别环节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即兴教学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