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范文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法;创新

在小学教学内容中,音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听觉艺术,它借助听觉唤起学生内心思考和灵魂体验,通过很多教学手段,如,打击乐器、肢体律动、戏剧表演等外化为情感表达,以此促进学生有所感、有所现,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平衡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音乐教学方法的概念内涵

不同的老师对“音乐教学方法”有各自的理解和解释,但对教学方法的实施意义有着一致性:首先教学方法不能脱离学生,依据“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来设计教学;其次,教学方法的支撑和融会贯通的作用,它流动在音乐课程的各个环节,既能服务于教学目标,横向明确目标的方向,又能在纵向丰富教学知识内容。可以说,好的教学方法是课程设置成熟化、人性化、灵活化的关键所在。“在新课标中,小学生音乐的学习被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到二年级为低龄阶段,三年级到六年级为高龄阶段,他们在年龄上的差距导致了其在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不同,因此,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在生理上的音乐反应能力和心理的接受程度,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音乐的教学活动必须生动。音乐课不是一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也不是借用音乐直接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教育的严肃课程,而是依据音乐本质,建立一种活泼的、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音乐教学形式,来体现科学的音乐精神。所以,教学方法也要依据教学对象一般的生理心理变化、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变化。音乐课上也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起来,尽情体现音乐的美、抒发自己的感受。

(二)音乐教学方法分类

国内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为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四种。体验性包括“欣赏法“”演示法”等,实践性包括“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语言性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等;探究性主要是以探究、发现为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学习、获取经验的一种方法。小学音乐课要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抓住关键、把握规律、变“静”为“动”,要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灵活展开。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影响音乐教学法的因素

首先,课改是音乐教学法改变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课改后,音乐课要求变学生为课堂主体,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求音乐课程的设置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其次,2010年国家公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提出重要指示。质量问题就是指小学课程能否有完好的质量,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音乐是实践的、直接的学科,学生要从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但是单纯地让学生听,让学生做,是无法让他们完全理解音乐美的,因此,音乐教学法的选择需要技巧,更有一定的难度。一种教学方法不能贯穿一堂课,更不能完成整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并没有一个万能法则,只有靠教师经验的积累来掌握。”教师是教法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中要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音乐,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音乐教学法的创新体现

20世纪以来,各国的音乐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对各种优秀教学方法的借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音乐教育,至今,还有深刻、广泛的影响。

1.对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借鉴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本人创立的教育体系,本质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它是一种综合的音乐教育,将音乐、语言、动作和舞蹈结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教学,通过音乐培养一个感性理性平衡发展的人。就如奥尔夫本人所言,“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该教学法参与性强,要求学生在唱、奏、动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乐句、结构、情绪、要素、风格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符合小学生爱动的生理特征和“做中学”的认知方式,让小学生能够以一种有效的、有趣的手段参与到音乐的感知、体验和表现中来,体现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并让学生在即兴表演过程中激发创造力,从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奥尔夫教学法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法之一,目前,被我国小学音乐教师广泛借鉴。

2.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借鉴

至今仍被一线教师不断运用的瑞士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依据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让他们在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的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是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进行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节奏教学“”视唱练耳”和“即兴”。该教学法不仅丰富教师的课堂手段,重要的是将音乐与学生自身结合,让学生在教师有意义的引导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学生的体态动作和音乐有着紧密关联,通过动作可感知音乐的乐句、节奏、结构、情绪、风格、要素等,这一切来源于人的本身。

参考文献:

[1]郁文武,谢家辛.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尹爱青.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设计;最优化;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19-01

现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音乐艺术形式种类的多样化发展、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的广泛应用等等,都对我们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探求适应时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教学过程是当代音乐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文献[1]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进度、教学气氛等各种因素上进行优化控制方面简单浅显地对音乐教学最优化作了探讨。文献[2]借鉴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如何实施音乐教学过程最优化方面,从任务规划、优选方法手段、教学内容、课堂结构和教学节奏进行纲要性的论述。

二、研究方法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最优化就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从实际条件出发,主要通过音乐教学目标最优化的确定、音乐教学内容最优化的安排、音乐教学策略最优化的选择、音乐教学评价最优化的开展,来对教学系统中的各教学要素子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和控制,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制定的音乐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计划过程。

三、对策设计

(一)目标的确立

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最优化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强调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学目标无需结果化或是难以结果化,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确定的音乐教学内容下,要对内容进行分析处理,以充分发挥内容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提高教学效率。

1、分析内容

第一,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容、表现手法与曲式结构。第二,分析相关的音乐家及作品创作背景。第三,关注音乐作品的创作价值和艺术特色。第四,注重对音乐作品的直接体验与感受。

2、安排教法

在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规划的同时,还要适当地考虑呈现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技能型的教学内容,宜采用讲授法,人文内涵的教学内容,宜采用交流法、讨论法等;另外,由于音乐的特殊性,更应注重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以获得本人直接的体验。

3、结合现实

围绕教学目标,把课内和课外联系起来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补充讲解一些有关的、必要的新的音乐发展动态、新闻,音乐信息及乡土音乐等,将音乐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热爱音乐。

(三)策略选择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1、体验型

体验型的教学方法,是以音乐感受为主,通过聆听、体验、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的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2、实践型

实践型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感受、体验、理解、表现、创造、评价音乐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必要的音乐基本技能,进而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3、效果评价

音乐学科教学的内容除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这就要求评价项目指标应注重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四、结论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的要求,使得建构符合世纪我国国情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最优化体系成为提高音乐教学效益,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必然。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法;创新

在小学教学内容中,音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听觉艺术,它借助听觉唤起学生内心思考和灵魂体验,通过很多教学手段,如,打击乐器、肢体律动、戏剧表演等外化为情感表达,以此促进学生有所感、有所现,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平衡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一)音乐教学方法的概念内涵

不同的老师对“音乐教学方法”有各自的理解和解释,但对教学方法的实施意义有着一致性:首先教学方法不能脱离学生,依据“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来设计教学;其次,教学方法的支撑和融会贯通的作用,它流动在音乐课程的各个环节,既能服务于教学目标,横向明确目标的方向,又能在纵向丰富教学知识内容。可以说,好的教学方法是课程设置成熟化、人性化、灵活化的关键所在。

“在新课标中,小学生音乐的学习被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到二年级为低龄阶段,三年级到六年级为高龄阶段,他们在年龄上的差距导致了其在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不同,因此,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在生理上的音乐反应能力和心理的接受程度,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音乐的教学活动必须生动。音乐课不是一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也不是借用音乐直接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教育的严肃课程,而是依据音乐本质,建立一种活泼的、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音乐教学形式,来体现科学的音乐精神。所以,教学方法也要依据教学对象一般的生理心理变化、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变化。音乐课上也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起来,尽情体现音乐的美、抒发自己的感受。

(二)音乐教学方法分类

国内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为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四种。体验性包括“欣赏法”“演示法”等,实践性包括“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语言性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等;探究性主要是以探究、发现为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学习、获取经验的一种方法。小学音乐课要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抓住关键、把握规律、变“静”为“动”,要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灵活展开。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影响音乐教学法的因素

首先,课改是音乐教学法改变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课改后,音乐课要求变学生为课堂主体,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求音乐课程的设置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其次,2010年国家公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提出重要指示。质量问题就是指小学课程能否有完好的质量,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音乐是实践的、直接的学科,学生要从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但是单纯地让学生听,让学生做,是无法让他们完全理解音乐美的,因此,音乐教学法的选择需要技巧,更有一定的难度。一种教学方法不能贯穿一堂课,更不能完成整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并没有一个万能法则,只有靠教师经验的积累来掌握。”教师是教法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中要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音乐,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音乐教学法的创新体现

20世纪以来,各国的音乐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对各种优秀教学方法的借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音乐教育,至今,还有深刻、广泛的影响。

1.对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借鉴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本人创立的教育体系,本质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它是一种综合的音乐教育,将音乐、语言、动作和舞蹈结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教学,通过音乐培养一个感性理性平衡发展的人。就如奥尔夫本人所言,“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该教学法参与性强,要求学生在唱、奏、动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乐句、结构、情绪、要素、风格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符合小学生爱动的生理特征和“做中学”的认知方式,让小学生能够以一种有效的、有趣的手段参与到音乐的感知、体验和表现中来,体现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并让学生在即兴表演过程中激发创造力,从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奥尔夫教学法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法之一,目前,被我国小学音乐教师广泛借鉴。

2.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的借鉴

至今仍被一线教师不断运用的瑞士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依据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让他们在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的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是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进行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节奏教学”“视唱练耳”和“即兴”。该教学法不仅丰富教师的课堂手段,重要的是将音乐与学生自身结合,让学生在教师有意义的引导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学生的体态动作和音乐有着紧密关联,通过动作可感知音乐的乐句、节奏、结构、情绪、风格、要素等,这一切来源于人的本身。

3.对柯达伊“集体歌唱”教学的借鉴

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是以集体歌唱为主的全民教育,而音乐的歌唱教学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以首调唱名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借用柯达伊的重要手势――科尔文手势,即用不同的手部动作在垂直空间上做高低变化,由低到高依次表示七个基本音级“Do、Re、Mi、Fa、Sol、La、Si”和首调唱名法,可便于学生熟悉音级关系、建立音高概念,通过视听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音高变化和音程关系。

上述三种有影响力的教学法,需要结合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对象特点灵活运用。教师的融会贯通不仅丰富了教学方法,还促进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法的不断创新和长足发展。

总之,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比较丰富,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可让学生在放松的音乐课堂中轻松地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带领学生发现音乐的美和真谛。同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对国外教学方法的借鉴,让我们更清楚音乐教育的目的。它不是为音乐而音乐,而是通过音乐培养和完善一个完整的人、有独立人格的人、有创新意识的人,这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好的教学方法就好比通向终极目标的桥梁,通过它,可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中,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郁文武,谢家辛.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篇4

关键词:钢琴教学;体验式教学;重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学校音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钢琴教学已经成为贯穿音乐学院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1.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1)体验性。体验式教学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能够让我们的大学生真正获取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并不仅仅指的是对音乐知识或者是钢琴知识的学习,还指的是我们的大学生能够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获取对音乐艺术的欣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这种音乐体验,是其他任何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2)合作性。体验式教学摒弃了以往教学方式的独立性,而是充分关注体验式教学的学习者的合作性。特别是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位大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立足于合作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达到体验式教学的目的。(3)评价性。体验式教学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性,因此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要重点把握好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和规律呈现出创造性强、自主性强等特点,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增强评价性,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2.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大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对乐器操作技术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感悟出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在钢琴教学中,加强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使得音乐的生命力进一步凸显。(2)提高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感知。音乐艺术是一种审美艺术,钢琴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对音乐审美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钢琴教学中,加快体验式教学的融入速度,对于提高大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感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提高学生对音乐素养的感知。钢琴教学一直以来都重视它的技术性教学,忽略了钢琴教学对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意义。通过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于自己的音乐发展和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体验式教学作为近些年创新发展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音乐教学的关注。当前,在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依然存在着学生自主性不强以及缺乏体验式教学理念的问题。(1)学生自主性不强。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然而,在我们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忽略学生自主性的问题。大学生对钢琴教学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体验式教学也有自己的想法,然而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中,却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自主性问题。钢琴教学中过分地注重对学生的教学,却忽略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让大学生自觉地去寻找或者感知。(2)缺乏体验式教学理念。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比较注重对课堂时间的有效运用,将整个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试图将自身具备的知识以及体验等一股脑地灌输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到课下去消化。这是因为钢琴教师并没有将体验式教学理念充分地融入当前的教学中去,使得钢琴教学只有体验性教学的模式,并没有体验式教学的精髓。

4.发挥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价值的建议

(1)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体验式教学的主角。大学生是当前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主角,在体验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锻炼大学生对钢琴的感知能力,让大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地总结出结论和难点,这对发挥体验式教学的实际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钢琴教师要树立起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价值。钢琴教师要摒弃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束缚和桎梏,切实地树立起体验式教学的理念,从提高大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角度出发,在理性培养的基础上,发挥感性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更好地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栗琳.浅析体验式教学法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作用[J].大舞台,2010,(11).

篇5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师继续教育;参与性;创造性;体验性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受20世纪初欧洲兴起的“回归自然”艺术思想影响创立的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它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语言,动作,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奥尔夫音乐教育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灵活化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相互融为一体,每一个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充满着创造性的活动。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德国传统音乐教育理念影响下借鉴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他本人曾经说过:“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一个把古老的精华继续传递下去的火炬传递者。而后继者要想把这个观念继续传递下去的话就注定需要不断地演变。”可见奥尔夫音乐教育是教育理念上的一场革命,他提倡不断演变和提升观念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奥尔夫音乐教育以他独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全世界教育中风靡。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

(一)教师的“参与性”与“体验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同时它并不单独存在于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单纯的用耳朵进行音乐的欣赏是不够的,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鼓励教师亲自进行创作、表演、欣赏交流与评价。给教师创造审美体验的机会。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推崇教师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让教师自己体验教学的全过程,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和对教学深层次的体验与理解。例如,在引导教师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会借助一些辅符号,随着乐器的进行,让教师分声步演奏打击乐器,这样教师不仅体验到音乐的美妙,而且了解了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更能体验教学中学习者的感受。

(二)教师的“个性化”与“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强调回归人本,激发人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中注重以教师个性化发展为中心,会根据教师的需求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重视培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始终把教师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培训的首位。让教师通过亲身体验比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创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又一特点,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更加强调教师教学中的即兴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如果教师继续教育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体验创新的过程,要想造就创新型教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我们知道奥尔夫不提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上课也没有具体的“教参”可参考,教学的一切素材需要教师自己到生活中去寻找。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中,培训讲师除了为教师展示经典课例外,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同时教学中不会对教师作硬性教学模式或是方法的规定,教师在感到没有框架束缚的同时,也会感到压力和拓展教学的自我需求。让教师体验在即兴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创造,来培养和发展教师的创造力。

中国人几千年来中庸的、内敛的人物性格,使得中国的教育更多的崇尚了一种为师而尊的束缚,在教师继续教育中表现为缺乏对教师个性张扬、创造力、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体验、参与、互动方面有很大不足。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也在不断寻求全新的教师培训理念和方法。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注重教师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师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注重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强调教师通过体验、合作探究构建知识。这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如出一辙。因此,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师师资培训,不仅对我国中小学学生音乐学习方法的转变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对转变和提升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激发教师积极体验,培养教师创造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

(一)借鉴案例教学与案例研讨

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一个情感体验和知识学习的过程,但在继续教育中面对教师到底要教什么样的知识,怎么教这些知识,是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深度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知道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获得方式。有些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和其他各种信息渠道获得,还有一些知识必须在他人的指导下,在做的过程中获得,而这类知识才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因为它强调的是具体情境中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更应强调“意会”知识的获得,不应单纯的停留在理论性知识的传授上,而应强调实践教学经验的获得。我国传统教师继续教育强调从理论层面向教师“灌输”专业知识,造成教师被动接受专业知识、缺乏实践性,我们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师培训理念,尊重教师的情感体验,以案例为载体,在教学的互动中从行为层面,操作层面不知不觉的传递教育思想及方法。同时在培训中我们鼓励所有参培教师都参与到具体课例教学互动中来,再通过教师交流与探究—培训讲师讲解—教师即兴创编等环节,让教师在亲身体验课例中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二)借鉴“参与体验式”培训形式

传统教师继续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对教师“灌输”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内容。导致教师们只能在理论层面上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作用及方法,而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不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应引导教师在继续教育中通过实际课堂教学互动,亲身体验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及特点。新课程改革提出:音乐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学生和指导学生参与、探索和体验音乐,只有学生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亲自去探索、领悟音乐的美。我们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中提倡的“全员参与”的形式,把音乐技能、音乐教学方法以及音乐教育理念融合在各种有趣的培训活动中,使整个教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种充满亲身体验的过程,强调在培训中丰富教师情感体验,从而建立起教师对学生、对学科、对学习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强调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下,激发和培养教师对音乐教学的兴趣。

四、借鉴奥尔夫师资培训模式

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通常采用“做—学—研—练—评教学模式。此模式以课例为载体,通过体验观摩课例、聆听讲师分析课例、参培教师交流课例、现场创编课例延伸、分析评价课例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教师在参与体验中掌握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方式与方法。在培训过程中既不是以培训讲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既发挥培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教师的认知、体验主体作用。具体操作如下:

(一)“做”

培训讲师现场带领参培教师进行课例体验,让参培教师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教”与“学”。

(二)“学”

教师对演示的示范课例针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方式,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课例分析,使教师了解和掌握完整有效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三)“研”

通过观摩、和聆听老师的分析。根据个人的理解参培教师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四)“练”

在体验、理解课例的基础上参培教师对教学各别环节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即兴教学延伸。

篇6

该模式的教学程序如下:情景――意境――体验――融合。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从创设情景开始,然后,把学生逐步引入特定的意境。

因为该模式是一种活动性的教学模式,因此,人人参与音乐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1. 参与的过程即是体验的过程。参与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运动觉参与,如律动、表演等;第二种是感官的参与,如聆听音乐、观看音乐表演;第三种是思维的参与,即想像和联想。

2. 融合,即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将身心与音乐、与自然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当一个人在音乐活动中达到了忘我的地步,那他就与音乐、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了。在学校教育中,集体音乐活动中生成的“音乐场”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只要师生共同努力,人与自然的融合一定能够做到。

“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爱好做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游戏的性质来分类,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合作性的游戏,另一类是竞赛性的游戏,本模式倾向采用合作性的游戏。

音乐活动自然包括创造性,这是由音乐艺术的特点所决定,在活动性的音乐教学中贯穿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有着极大的潜在的可能性,琴乐中的“打谱”方式,给我们提供了极佳的范例,对“打谱”方式的模仿,不能仅仅是形式上的“即兴发挥”,更是对这种文化传承方式的模仿,以及古人“轻形重意”、“得意忘形”的审美观念的继承。教学活动以人文主题作为统领,活动内容包括表演、创造、鉴赏等。教学活动可以从任意的地方切入和结束。

下面即是一个运用“意境――融合”教学模式设计的一个实验性教学的课例,以人音版教材《音乐》17册第五单元“月光”的部分材料作为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春江花月夜》的教学,引导学生体验静谧的意境和朦胧夜色美?熏以及借月寄情的浪漫情怀。

教学重点:

体验音乐所表现的诗情画意,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这种意境,渐渐地与大自然融合。

课堂教学结构:

1. 创设情景――引入教学主题。

2. 主题呈示――听音乐,体验音乐的静谧美。

3. 主题衍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的意境。

4. 主题升华――融入大自然。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校园无名湖畔,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师生围绕一堆篝火呈圆形围坐在一起。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大自然里上一节音乐课,课题写在天上,请同学们抬头仰望天空,同学们知道了今天的课题了吗?对,就是“月”。今晚月明星稀,在这宁静的月夜,我们还缺少点什么?对,音乐。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中国传统乐曲,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

2. 体验:(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首乐曲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不给标准答案。)

3. 创造:即兴创作活动(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

教师:同学们,这首乐曲共有十段音乐,每段都是用音乐描写的一幅风景画,乐曲每段的最后一句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即兴创造表现“月”的音乐:请同学们根据“月”这个主题,即兴地唱或奏出三个乐句,第四个乐句用本乐曲每段最后相同的乐句结束。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分组集体创作,然后交流。教师多鼓励,不评比,最后告诉同学们“换头合尾”是具有中国特点的一种音乐创作手法。

?穴教学方法――即兴表演教学法?雪

教师:同学们,“月”是一个诗意的话题,本乐曲的题目,是根据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意而改为现名的。此时此刻,你是否也已诗兴大发呢?下面让我们围绕“月”这个主题用诗歌、舞蹈来表现“月”好吗?

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组,以配乐诗朗诵、唱歌、跳舞等活动形式即兴表演。

4. 融入大自然

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学生们忘情地自由表演,有的举起小火把,有的奏乐器,有的歌唱,有的跳舞,有的吟诗。

(因篇幅原因,此教案为片断、简案)

本教学模式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它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创造性的运用。一般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式、讨论式、游戏式、表演式等。

篇7

【关键词】知识观;体验性教学;幼儿园教育

一、知识观与教育

“所谓知识观,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的看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如何产生、传播的等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时代的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知识观。“实践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人类的实践就是知识参与下的实践。”教育教学作为人类众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自然与人们对知识的看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时代社会政治和经济所提出来的教育要求也是通过对教育过程中知识的重新筛选、配置和传播来实现的,或者说,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政治和经济要求实质上就体现着新的知识观的要求。”

不同的知识观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等。原始知识观背景下的教育以传授和学习神秘知识为途径,以赋予儿童社会生活资格为目的。古代知识观背景下的教育则是以传授生产知识、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的。现代知识观背景下的教育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个体和社会的世俗需要为主要目的,以大众化为主要发展方向,以理性启蒙为主要理念。但是,现代知识观背景下的教育出现了人文精神、社会价值、教学实践、教育理论等多方面的危机。从教学层面看,学生普遍厌学,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威信减弱,学校课程混乱是很多学校在现代知识观背景下产生的危机。

由于现代知识观出现了危机,于是后现代知识观逐渐兴起。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是随着知识观转型一起到来的,“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为体验而教,为体验而学,正成为新的教育发展趋势”。“对知识的渴求欲、对成功的喜悦感、对学习的积极投入等等,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切身体验,这是一种个性化的、深层次的学习,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情感丰富和能力发展。”

二、后现代知识观与幼儿教育

知识观随着社会进步而发生改变,教育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知识观的要求。2001年9月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在阐释幼儿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时体现了新知识观的要求: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五个领域的目标上都十分重视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强调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体验化,重视动态性活动、行动性和建构性知识;提倡将幼儿园的教学过程发展成为师幼共同探求、建构知识的过程。可以说,一个体验性教学的理念正伴随着新知识观的到来而发展起来。所谓体验性教学就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它强调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可以说,体验性教学是一种价值取向,因为它引导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独特感受与个性化发展;也可以说,体验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采取措施,创设情境,以保证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它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1.学会体验是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之一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一报告中指出:“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对待学习的态度,正是在基础教育(其中尤其在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培养形成的。”很明显,幼儿园教育作为正规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新《纲要》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人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幼儿今后面对的世界是多变的,幼儿必须体验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快乐与忧伤、成功与失败,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体味生命的滋味,这样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坚强地走过去,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人生。因此,让幼儿学会体验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2.体验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和理智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在选择性地吸收外界事物时几乎都是带有情感色彩的,他们的学习多是感性的。因此,单从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说,体验性学习是他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时候就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方式的体验性。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是具有主观性、个体性和相对性的,也就是说知识对学习者具有依存性,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差异,个体要学到真正的知识,对知识的主观性体验是不可缺少的;在新知识观看来,知识是动态变化的,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可以说要学的知识是永远不能穷尽的,这就需要人们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积极体验具体境域下的知识。对幼儿来讲,不断体验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

3.体验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幼儿而言,生活刚刚开始,很多东西对他们来讲都是新鲜的,都等着他们去体验、吸收,学会生活本身就是他们主要的学习内容之一。生活由各种具体的事件构成,幼儿每天经历的各种事件就构成了幼儿的生活。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我们不可能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来集中教幼儿怎样生活,重要的是要重视他们经历的每一个平常时刻;对生活的感悟教师没办法教,对人生的体味成人不可能替代,所有这一切只有靠幼儿自己去感受、体验。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成功,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如果幼儿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他以后就会更乐于参加锻炼;如果幼儿能体验到周围人对他的爱,他就会同样地对他人付出自己的爱;如果幼儿能感悟到科学的神奇,具有无穷的好奇心,那么他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就可能走得更远……通过让幼儿体验生活、体验科学、体验爱、体验自己等,幼儿会获得很多非语言形态的知识,这类知识正是后现代知识观特别重视的。因此体验本身就是新知识观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体验性教学在五大领域教学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教学范畴通常被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虽然各个领域是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但各个领域知识的性质是有较大差异的,幼儿学习它们的方法和途径有所不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有区别。新知识观对知识和幼儿的学习提出了新的看法,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学习者的主体性。

1.体验性教学在幼儿健康教育上的优势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幼儿在健康方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还应该是心理方面的,幼儿在健康活动中应该情绪稳定,充满愉快,喜爱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活动。很多动作技能要随着幼儿的不断成熟才能被幼儿渐渐掌握,因此过早地强迫幼儿学习和对幼儿进行高难度的训练只会破坏幼儿的自然成长,对幼儿今后的健康观念和活动能力产生极大影响。正因为如此,新《纲要》在健康教育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上都特别强调对幼儿兴趣、情绪、情感和态度方面的保护。要真正达到新《纲要》的要求,让幼儿自己感悟健康活动的快乐和重要性,一定要为他们提供体验的机会。

2.体验性教学对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作用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的语言发展更需要练习,幼儿园就是要创设一个让幼儿喜欢听、乐意讲的环境,让幼儿学会倾听和善于表达。体验性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时,多提供幼儿体验语言的机会,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中倾听和开口讲话,充分发挥体验对语言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具体的语言情境,没有让幼儿主动开口的机会,一味地传授所谓的语言基础知识,强迫幼儿背诵与其生活经验相距甚远的东西,只会对幼儿的语言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体验性教学在幼儿社会教育中的重要性

新《纲要》是这样表述社会教育目标的:“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循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不难看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各种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培养靠的不是灌输和说教,而是需要“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园的社会教育要做的就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让幼儿自己去体会和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体验性教学强调要让幼儿亲身经历,获取第一手的知、情、意、行各方面感悟,使之内化为稳定的社会品质。

4.体验性教学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在后现代知识观看来,“从来没有一种人类知识的陈述能够百分之百地就某一给定的条件和预期出现的结果之间做出精确的预测”,也“从来没有哪一种科学实验能够拒绝或排斥任何‘反常’”,更“没有哪一种人类知识的客观性是绝对、纯粹而不需要进一步质疑”。因此,作为现代人要学会的不只是固定的、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索的兴趣、创新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想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不可能不给他们进入实地感受的机会;要想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去探索问题,离不开为他们创设能实际参与探索的环境和活动,提供他们体验神奇和发现乐趣的机会;希望幼儿以后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现在就得“让每个幼儿有机会参与尝试,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并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科学精神的养成,旁人能做的只是引导,关键还是要自己体验、感悟。体验性教学强调的就是给幼儿以体验、感悟的机会,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

5.体验性教学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尝试

“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引领下,艺术教学活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纲要》有关艺术教育的描述凸显了新知识观“体验”的理念。从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指导要点中都可以看到新《纲要》关注儿童自由表达情感和引导儿童获得艺术体验的指导思想。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音乐的体验是在倾听、表演和作曲活动中获得的,由于音乐体验的这些特点,幼儿音乐教学也就以音乐作品欣赏、儿童音乐表演、即兴创作为主要形式。美术的基本要素是可视的“形”,而美术教育的特点在于将学生心中的“形”转化为可视的“形”,这一特点决定了美术教育实质上是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幼儿园的艺术教学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以及感受美和表达美的情趣;注重幼儿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并在体验性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热爱艺术,享受艺术,进而创造艺术。

四、小结

篇8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路径

当前在对初中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音乐不但能够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且还能实现情感的互动交流。这样就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初中音乐课对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喜好和音乐鉴赏力具有推动作用。初中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丰富自身的音乐体验和情感,因此初中音乐教学应采取适应初中生发展需求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音乐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以构建富有艺术与激情的音乐课堂。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的阐释

在一些地方的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师生没有给予初中音乐应有的地位和重视程度,造成了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滞后。这些中学的音乐课采取原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音乐教学效果很差。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开放式教学模式成为初中音乐课的优选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参与意识,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使音乐课堂可以呈现出动态化与开放性,增强了师生的课堂互动与交流,更好地完成了初中音乐的教学目标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系统构建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1.转变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

音乐教师应深入理解与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音乐教师应增强对音乐学科教学的自信心,使初中音乐教学成为初中生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校的师生应给予音乐教学支持,保证音乐教学的课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音乐训练。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领悟与审美教育,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实现“体验”式的音乐课堂教学

初中音乐教师应重视“体验”式的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开放式教学。音乐教师要打破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方式,不局限于音乐教材内容,使音乐课成为对学生有用的充满兴趣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采取模拟或者打造体验性开放性课堂,可以让学生陶醉在音乐中翩翩起舞。音乐旋律与动作相融合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师生还可以互相分享与交流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深入探讨音乐教学内容。

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动力

音乐教师教授的课堂内容应避免内容的局限性与枯燥性,要增添更多精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动力。音乐课堂可以将当前流行的时尚的音乐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也可以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某种情感。如,音乐的治疗作用、音乐的激励作用等,这些能够把初中音乐课堂升华到更高的层次。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使初中音乐课堂实现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首先,音乐教师可以采取师生互动合作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具有相对平等的教学地位,师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合作者,将音乐课堂打造成具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与体验。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应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鼓励学生勇于探索音乐知识,积极地进行音乐体验与创新。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能够发挥小组成员的各自优势,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获得新的学习体验与实践经验。最后,教学环境的创新。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教学内容的需要更换教学场地,不必局限于教室,可以走出教室,将课堂放在室外。将美妙的音乐与自然的生态环境进行融合,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音乐的教学活动也更有活力和新意。

通过对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讨,我个人认为在倡导初中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应将新课程教学理念落实到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中,实施开放式的音乐教学模式。初中音乐课应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初中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使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也让初中生得到更多的音乐体验。这样才能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新平.浅谈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音乐大观,2012(02).

篇9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现阶段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不论公开课还是常态课,都应该围绕这一点展开,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大量现代教学媒体支持下的“公开课”在这些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如何把“公开课”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常态课教学中来,是现代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把公开课中获得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常态课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公开课的作用,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使公开课更具实效性,从而发挥其存在价值。

一、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是课堂优质高效的有力保障

大量的事实说明,教师课堂上好多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有关。因此,加强课前研究,协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实有必要。

策略一:在课前研究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对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等要有准确的把握。具体措施:教研活动中可开展这样的专题。如怎样编写教学设计、如何制定教学目标。一节好课,只有教学目标制定准确,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共赢目标。

策略二:同时要吃透学生,正确分析学生的生理及心理接受程度、知识基础、思维特征、学习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准确确立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程序,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研究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常态课的有效途径

要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校正,在校正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长。要使每一位教师遵循《课程标准理念》,实实在在地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上好每一堂常态课。相对于公开课而言,常态课的研究是不到位的。如果养成了学习、思考与研究的习惯,教师堂堂课都可以上得精彩。要用研究唤回教师的工作激情,用研究打造高效课堂,用研究塑造教师的职业生涯,在研究中体验教师的职业幸福与快乐,引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钻研《课标》,注重新课程的体验性和发展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做好每堂课的拓展与探究。拿出可供普及的平时教学进行观摩,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体现教师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大家共同研讨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以此来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让普普通通的常态课都能简约高效。

三、进一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以学定教”是当今教研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用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及优化情感体现,就是我们值得关注的。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交流。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追求自然的、弥漫着生活气息的课堂情景――朴实无华的教学。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同伴间合作交流。

策略一:真正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地探究,从课题的选择、方案的设计、活动的实施等都是由学生决定的,因而完全打破了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学生推向主体学习、自主学习的地位。

策略二: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转变,要求学生亲历和体验发现问题、获取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系统的知识传授已不再作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标,因而就改变了过去 “重结果”的做法,教师不再苛求学生对某项具体知识或技能的掌握,而是关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对所学知识的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策略三:由注重“书本记忆”到注重“知识运用”的转变,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特别强调学生对书本以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以学定教”的重点不在于向学生灌输许多书本知识,而是通过设计问题,向学生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搜集整理资料,自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运用的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既不拘泥于教材的局限,又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做到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辅相成的快乐学习。

篇10

摘要: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是否有影响存在争议,有先天论与后天论两种观点。在社会科学中,认为人类的行为和知识,基本上是后天习得的。在没有排斥先天的禀赋的同时,更是认同了后天环境的影响。后天环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从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角度,从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因材施教四方面,对后天论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后天论;影响因素;音乐教师;教学方法

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是否有影响存在争议,有先天论和后天论两种,是社会科学中讨论最久的课题之一。相比较而言,虽然先天的禀赋对儿童发展有所影响,但后天的培养也能影响儿童的发展。先天论者主要认为遗传禀赋是影响儿童的决定因素。而后天论者认为儿童的影响因素是环境,如家庭、教师、教学方法等等。因此,本文从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角度,对后天论的影响因素中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因材施教四方面进行研究。

1、概念

(1)先天论

先天,即与生俱来,先于感觉经验和直接实践。先天论者认为,遗传禀赋是影响儿童的决定因素。一旦先天特征确定下来,儿童生活环境的类型对其发展绝少能发生作用。其代表人物有戈达德(Henry Goddard)等。

(2)后天论

后天,即出生以后的获得。后天论者认为,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一个婴儿可以被塑造成为任何一种类型的成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其代表人物有华生(John B.Watson)斯金纳(B.F.Skinner)等。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与教学内容所制约,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它不仅指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教学方法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中,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的能力的提高。”①

2、后天论的重要性

后天论,作为早期的行为主义,主张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其主要代表人华生(John B.Watson)认为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一个婴儿可以被塑造成为任何一种类型的成人。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较为深远。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出现了 “行为科学”的名称。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领域仍日益扩大。虽然它们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但名称的起源则归之于行为主义。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3、音乐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1)教学方法的运用

当前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有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四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并借鉴融合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方法,如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音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自身情况等,在课程中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而多种音乐教学方法的融合运用也是目前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

(2)情感方面

音乐是情感艺术。人在受到各种音响刺激后,情绪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反映,产生不同的情感。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当人产生情感或情绪的时候,会在人的机体内部产生各种生理反应,通过外在地运动得以宣泄和释放。人的表情动作有三种,即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每一种表情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结合不同的表情动作的特点,运用适当的音乐活动如律动、游戏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音乐中的情感。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多数人都忙于工作、家庭之中,相互间的人情世故较为淡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责任越为重要。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要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并能联系自身,将美德传扬下去,做一名有情有义的人。

(3)审美方面

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一直到现在为止,人类都只注意到结果,没有注意到原因!如果他探究原因的话,音乐就会变成一切艺术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它难道不是最深入心灵的艺术吗?……只有音乐有力量使我们回返到我们的本真,然而其他的艺术却只能够给我们一些有限的快乐。”②音乐具有这样巨大的魅力,主要原因在于,音乐中具有一种它所特有的美。这种音乐美内在于音乐本体之中,但不等同于音乐本体,还需从审美主体的听觉中感受到达于更高层次的神领与意会。音乐审美作即是对音乐美的鉴赏活动。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需要具备“有音乐感的耳朵”,能对音乐产生审美意识,在审美体验中,真正的理解音乐、喜欢音乐。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同时,获得更高层次的对音乐美的体验。

(4)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学校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个性发展,这便是要求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具有模仿能力、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律动、简单的音乐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音乐的学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根据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分析与理解……总之,音乐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同时,参与音乐、喜爱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总之,先天论与后天论之争已久,孰是孰非尚未定论。人的行为方式,难以归咎于孤立的单一因素。实际上,遗传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在对人的发展影响方面,二者并存,均不可缺。但不论先天或后天的相对地位如何,教师的立场都应是“尽可能地教”。从后天论的角度来讲,其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音乐教师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具备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的同时,更要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学习特点,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发掘儿童的音乐潜力,在音乐体验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让学生从中感受、体验音乐美,最终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有情有义的人。(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注释:

①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2009.2重印)第166—167页

②巴尔扎特.钢巴拉.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第29页

参考文献

[1](美)艾伯里斯(美)霍费(美)克劳特曼著.刘沛、人恺译.音乐教育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6

[2]张前、王次炤著.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5

篇11

【关键词】音乐课;新课标;新教学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长期形成了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纯技术训练,忽视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教育目标,忽视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从而导致音乐教育审美性和艺术性的丧失,使多数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我们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全新教育教学观念。

1、正确理解课堂纪律。解放学生,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淡化技能训练。传统的音乐教育重视技能技巧训练,却忽视了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更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人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的许多功能,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想尽快跟上课改的步伐,必须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教学观念,淡化技能技巧训练,使音乐能真正关注学生情感、兴趣爱好、价值观审美观的培养,并将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且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人作为主要任务。

3、注重个性发展。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环境的差异,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潜能也有一定甚至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以同一个标准去对待和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二、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

1、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效果。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像、照片、VCD、音乐、语言、录像等多种媒体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图文并茂,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给学生提供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刺激,把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大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审美体验被推向,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2、提倡学科间的综合。淡化学科体系,强化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学科综合也就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放开手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音乐与各学科知识巧妙结合,使音乐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3、拓展音乐教育教学的渠道。长期以来,音乐教学的渠道是以教材为主的、封闭的、单一的、呆板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带来的后果是许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要扭转这种局势,让学生真正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就必须拓展音乐教学的渠道,改变以往封闭的课堂式学习为开放式学习,做到将学生带进广阔的天地,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探索神奇的音乐世界,不只是课本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只是成绩。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 、引向社会,引向世界。通过拓宽音乐教学渠道,学生会被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所吸引、所感染,他们就会自然而然融入音乐之中,从中尝到终身喜爱音乐的途径和方法。

三、钻研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形势发生着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单纯向人脑的仓库里“装”知识,而是要改变“教会”学生知识为“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前的头等大事。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1、体验性教学方法――即以感受情感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鼓励学生对听音乐的独立的感受与理解,并及时写出听后感,进行交流。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即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形成表现音乐的技能技巧,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表现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四、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过去音乐教学所体现的评价都集中在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上,其核心是成绩评定,且评价方式是单一的教师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老师个人的主观评价,并附加着老师的个人情感,使得学生得不到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打消了很多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为我们带来了新时期教学评价的新气息,引导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学生,正确的评价学生,让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

1、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在评价方法的设计上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学习达成状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分层。在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情境体验与即兴表演练习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一个张扬个性自我表现,体现自我能力的机会。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参与体验的实验活动中,大胆地在组里在班上自信地给同学们演唱,以表达自己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在相互合作中学会借鉴领会和使用同学们已有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来充实自己,让学生在成功时能以成功为动力,为新的成功去奋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使知识与见识的浓度达到互通共享。

3、自评,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强调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自己、赏识自己、找到进步的方向、以评价来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使课堂气氛和谐,师生、生生关系融洽、民主。

篇12

过去的一学年(下学期),我们音乐学科能结合区情、校情认真贯彻省市、区上级教研部门的工作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开展中小学以及高中的音乐课程课改,立足于在教材、教法研究、服务基层教师需求上开创一条新的教研路子。紧紧围饶课堂教学优化这一中心,整体提升我区艺术教学水平。

二、主要音乐教研工作回顾:

主要的措施:集体调研、一校三天、讲座访谈、观摩交流、专项培训

主要的项目:高中模块研究及对策、小学音乐课堂基础教育的实施、小学、高中音乐资源网络的建设

主要的对象:高中生、小学生与初中的有效衔接

(一) 深化新的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

为了更好的开展高中音乐课改工作,我区还不惜花重金组织校长、教导主任及学科教研员到山东省、宁夏等地区学习交流。回来后结合区情,撰写调查报告,开设高中音乐模块的教学与系列教研活动。

1、定期有效开展课程管理及质量监控调查。近年来,各校领导及教师已给于高中音乐高度的重视和配合。(调查提纲*学校有否按计划开课、*xx区高中音乐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在音乐学科中学生自选模块兴趣情况调查) 调查反馈:对于高中缺优秀音乐骨干教师的问题,区教育局立即向全国招聘骨干教师、优秀应届毕业生解决师资问题。。

2、配合广州市教研室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优秀录像课评比活动。促进高中音乐课的教学交流、经验提升。

3、开展高中音乐课程的相关专题研究课展示,深入研究高中各种不同模块的音乐课教学模式和课型,使高中的音乐教育课程模块教学符合学生自选需求。组织本区高中教研活动8次、外出参加省、市教研培训7次。如王雪文、凌志梅、李曦、蔡浪、丹、曾倩雯等老师教研出勤率高,学习收获大。分别受到市和区教研员的表扬。

课改领先的有47中、华美中学、89中、75中、44中、天荣中学、东圃中学、暨大附中、华工附中等。

(二)切实抓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

1、以核心组为龙头狠抓音乐科组的建设。

*岗前培训-带问题案例大家交流探讨(如何单元备课和上课)

*跟踪培训——下科组听课调研集体辅导、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选择各类型学校如基础好些的省市一级学校音乐科组、科组长、骨干教师、核心中心组成员高标准严要求,使其能在区里课改当排头兵。

对于薄弱学校个别基础差的教师,耐心辅导,批改教案,争取多给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全国器乐研讨会、)市课例观摩、区网络资源建设培训二期、牧童笛培训学习。提出“只要你努力,一定有机会更有收获。”

对于不认真不求上进的教师,给予劝告或批评教育。音乐课在校中不测验,领导也很少去听课检查,学生在校数年,学到什么,质量如何,无法深究,有否参加教研活动,靠的是自觉。对于不学习不参加活动的教师到评职称时虚报教研次数,不诚实的做法给予严厉批评。找个人谈话,做耐心的思想工作。

建议:为了提高质量,对学生负责,音乐教师也应采取末位淘汰制。

2、抓好音乐教材的选择,落实音乐课程改革的基础点。(低中高年级)

例:在银河小学、元岗小学音乐科合作进行“城乡学校如何提高音乐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校本研究走进课堂,走进教师。

3、立足课堂,构建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根据不同课型在低段灵活使用前三种较好,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后增加第四种。*片教学组进行典型课例的研究。一课多教,教好一课,教研活动的生命在课堂。(片组长认真,教师实践锻炼机会增多 )

本年度对这几种课型都拍了录象课,资源共享, 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反馈时有理有节跟踪培训不落空,以求更进一步跟进修改。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三)开展课堂教学课题系列研究工作

篇13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 初中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73-01

体验是指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并获得相应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获得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语文阅读的本质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使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体验式阅读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情境和环境,还原、呈现或再现课文内容,使学生在亲自体验、亲自感悟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领悟知识。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应用体验式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1 初中语文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也要有优良的人文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教育是提高人们素质的主要途径,初中是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而语文阅读的教学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有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大课题。体验式阅读教学为这种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

2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阅读能力、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式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2)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能力。体验式阅读教学通过运用音乐、多媒体、实物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结合听、说、读、写,综合运用了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觉。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初中是人们想象力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这时的教学中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人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4)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体验式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给学生提供了亲自体验、亲自感悟的机会,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产生一些有价值的领悟,培养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体验式阅读教学比较充分地考虑了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效率。

3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几个特点

(1)体验性。体验式阅读教学重在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各种要素,让学生参与其中。

(2)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统一。通过体验式阅读教学,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以学生为主体。体验式阅读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亲自体验、亲自感悟,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

(4)高效性。由于利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和接受规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1)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在文字出现之前,音乐就存在了,人们对音乐的领受超过了语言文字。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体味音乐,或是让音乐作为背景。例如,在讲授《智取生辰纲》时,可以在课前播放一些有关《水浒传》的音乐。这样,可以使学生较容易的了解该作品的豪气、侠肝义胆、群众性等精神气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积极性,由“要学”转变为“想学”,有的学生甚至会做一些拓展延伸性的学习。

(2)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授课前或授课后,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多媒体具有形象化、立体化的视听系统,可以巧妙地结合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要素,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拉近学生与事物的距离,减少隔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体验,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体验的作用,创造条件,让学生多体验。例如,对《威尼斯商人》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作品中的几个角色进行扮演。学生通过扮演安东尼奥、巴萨尼奥、夏洛克、鲍西娅、葛莱西安诺等角色的形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夏洛克冷酷无情、复仇心极重、贪婪的守财奴本性,鲍西娅的博学多才、机智勇敢、口才出众、崇尚正义的形象等。

(4)扩读性体验。在进行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可将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带进课堂,或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入大自然。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有莲藕的地方亲自体验、亲自感受。也可进行扩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多角度吸收知识,并把零星的知识串联起来,编织成一张更大的知识网。如学习《智取生辰纲》,扩读《水浒传》,把课本上的“节选”作为启开长篇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阅读名著”的大门。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就扩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羊脂球》。要求学生从集子中自选2―3篇典范作品进行精读,其余篇目学生根据兴趣课外自读。这类扩读能较全面地了解某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我们扩读他同年写的另外两首《忆江南》,这都可起到很好地效果。

总之,体验式阅读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是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激发 兴趣 提高 效果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效果。那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呢?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学生是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音乐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态度会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产生直接的影响,影响着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和决心。一个对音乐教学感兴趣、充分教学热情的教师,就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把美带给学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得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能够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甚至可以使一些原本对音乐学习没有兴趣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有的教师的教学枯燥乏味,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就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涣散,就会使得一些原本对音乐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了欣赏音乐美、感受音乐美的热情,严重影响音乐学习的效率。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不能很好的表现美、传递美,就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在音乐中寻找美的热情,无法激发学生去感受美的兴趣。

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要具备能歌善舞的专业素养,漂亮的板书、熟练的伴奏,并且能够恰当利用脸部表情及手势等体态语言,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美的回味。教师要用自己对音乐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以渊博的音乐知识和卓越的表演才能去吸引学生,以爱心、耐心和细心走近每一个学生的内心,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情感、态度,关注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音乐的自信心,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不断提高。

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音乐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音乐是一门体验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体验音乐学习的成功,感受音乐学习的快乐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和应当努力的方向。

一个人的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享受音乐的乐趣,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肯定和赞许,体验参与音乐学习带来成功的喜悦。如通过律动、舞蹈及使用节奏乐器伴奏等实践活动,进行节奏训练。通过组织竞赛、游戏等不同的活动形式,指导学生进行音高、音色的训练等等。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参加歌唱比赛、器乐演奏比赛、音乐技能大赛等课外文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把学到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欲望,增加学生的成就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恰当运用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能增加人的自信,促进人更努力奋斗,更加积极进取。在音乐教学中,适时地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欲望,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保持一种积极心态,产生愉悦的体验,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在音乐学习中,教师要仔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情,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积极评价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取得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激发学生树立学好音乐的信心。

在音乐教学中,我非常重视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表现自我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在学习了一首新的歌曲,让其先上台给大家演唱,并给予他简单热情的鼓励的话语:“你学习得真快!老师很喜欢学习用功的你!真高兴你有如此棒的表现!”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简单的话语,却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鼓励,却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在音乐学习中应当把握好机会,更好地展现自己。

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要分层次进行评价。可以运用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赏识评价等不同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对音乐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注意运用赏识性评价,寻找学生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其积极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对学习中等的学生要给予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掌握好时机给予肯定和激励,同时更要严格要求,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音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