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生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安全生产智能化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11

安全生产智能化管理

篇1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企业;生产监控;云服务平台

智慧企业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将先进的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信息和现代管理等技术相结合,将生产过程的控制、运行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以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控制与管理。利用物联网对物体全面感知的能力,对企业内的人、设备、环境全面感知。运用云计算等技术将自主感知和人工采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证,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一、智慧企业总体设计

物联网是典型的以应用为驱动的网络技术,通过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云计算等技术将各种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才是运用物联网技术的核心。由于综合自动化及数字化企业在我国企业中已经有了众多的实际应用,综合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基础网络建设等相对成熟。因此,智慧企业的建设是建立在已有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要充分运用原有系统和数据,将老系统和新技术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智慧企业的作用。运用物联网技术的智慧企业体系结构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通过传感器、RFID标签、摄像头等数据采集设备随时随地进行数据采集和获取。传输层是利用工业以太网、移动通讯网和无线网络技术,将设备与网络相连,从而保证采集到的数据的交互和共享。应用层则结合智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运用云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与决策,形成安全生产监控与决策解决方案。

二、安全生产监控与决策系统设计

(一)硬件平台设计

硬件平台由Web服务器、防火墙、交换机、工作站、UPS电源等组成。设置1台Web服务器用于应用程序的安装与部署;设置1台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生产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设置1台I/O服务器,采集生产数据后提供给以太网上的工作站;设置5台工作站,用于监控各个子系统的运行;为保证监控网的相对独立,通过1台硬件防火墙将监控网与厂区局域网隔离;设置1台核心工业交换机实现整个生产数据的交互;在局域网内设置1台邮件服务器和1台文件服务器;设置后备时间不小于4小时的UPS电源设备,以备临时停电时持续供电。

(二)软件平台建设

通过软件平台将为智慧企业提供统一的门口入口和各种应用的统一集成环境,使原始数据能够通过平台协调有序的运行,实现各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软件平台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数据输入接口实现与原有系统的衔接;数据输出接口根据各监控系统的反馈控制需求,按照标准协议规范,提供标准输出接口;数据中心是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中心,核心是异构数据分析、转换处理,从而实现原有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能够得到有效利用;WEB SERVER为各应用系统的数据显示与控制提供WEB服务功能;门户网站是建立数据中心的基础上,为智慧企业的用户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应用服务。

门户网站的主要业务需求包括:

1.生产调度管理

生产调度管理是以企业生产调度业务为核心,为生产调度管理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系统全面整合生产调度日常管理数据、安全监控系统实时数据、自动化设备运行实时数据、工业视频数据、事故处理记录、人员考勤记录等多种信息。系统涵盖作业计划制定、生产过程监控、日常调度指挥、应急事件处理等企业生产调度相关的各项业务,结合通讯调度机为调度员提供一个桌面办公平台,辅助调度员全面、迅速、准确地进行生产调度。

2.灾害预警与防治

系统借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各种灾害预警数学模型,并随着历史数据积累进一步完善数据模型;通过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数据集市等数据分析技术,达到生产车间环境参数的预测和预警的作用。

3.安全生产监控与决策管理

安全生产监控主要包括对生产环节中环境因素、人员因素和设备因素的监控等。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综合多系统数据对安全生产环节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时评估并提供辅助决策功能。此外还具有历史数据查询、筛选、各种标准生产报表功能。

4.产品运销管理系统

功能包括运输车辆管理、合同管理、押金管理、运费结算、客户订单回单管理、预收款管理、欠款管理、销售统计、报表输出等功能,能按企业的要求提供各种销售明细报表和汇总报表。

5.设备材料管理系统

利用数据集成平台,实现企业主要设备管理的网络化,从而提高设备的周转、调配效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主要功能包括设备材料档案信息管理、计划管理(使用计划、租赁计划、购置计划、维修计划等)、出入库管理、维修管理、特种设备管理、使用状况监控、报废管理、费用结算、配件信息维护等功能。

(三)海量数据处理需求

在智慧企业中设置的智能监控设备每秒钟就会采集大量的业务数据,当面对数据库中海量的监控数据时,兼顾平台的实时性需求,应用服务对数据进行快读的访问、读取和操作显得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对数据库性能进行严格考量,来提高数据的存取效率,提升海量数据的处理速度。其次,设计数据库表格时应满足第三范式的要求。第三,建立云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云服务平台的设计结构如图4所示。

四、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更便捷、更智能的模式。文章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企业的总体结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云服务平台,为智慧企业的建设提供了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申,张滔.论矿山物联网的结构性平台与服务性平台[J].工矿自动化,2013,39(1):34-38.

[2] 张申,丁恩杰,赵小虎,等.数字矿山及其两大基础平台建设[J].煤炭学报,2007,32(9):997-1001.

[3] 李建军,张华栋.煤矿安全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1):262-264.

[4] ]吕鹏飞.基于组件技术的煤矿监控软件的研究[J].工矿自动化.2005,(4):13-16.

篇2

1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包含很多方面,在通常情况下,作为一般的企业是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系统的,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扮演着微观主体角色,安全管理对安全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负责安全管理的单位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般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单位是各级人民政府,企业本身,还有一些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通过对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控制,可以及时的调配不同的生产企业,并且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项生产任务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还能够提高生产中的效率。

2安全生产的现状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和国家安全监督总局的要求,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和工矿商贸标准化工作已经全面开展,随着调研工作的不断开展显现出一些普遍性问题。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马上能够建立一套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促使各行业能够形成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生产企业。

3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从以前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来看,大多数是归咎于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设备,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一套电子化智能控制的系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安全生产防范工作正在呈现多样化、多元化趋势。研究并实现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构建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变得迫在眉睫。

4电子智能化控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分析

4.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各行业各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根据企业管理生产技术人员的建议与经验结合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原有的管理模式正在被社会淘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管理过程,完善文档和记录。这就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升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这就为我们运用电子智能化系统来进行安全管理埋下伏笔。

4.2电子智能化控制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前边我们已经提过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一套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不过这些方法已经被逐步淘汰了。在实际的生产管理当中,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采用高科技智能化的手段来控制安全生产,下边我们主要介绍一下气田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气田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在上世纪90年代末得到初步的应用,现在已经达到普及。它是将单井生产数据自动采集和设备系统远程监控系统、井口紧急情况自动截断系统和远程开关井控制系统集成一体。这样既能实时的将生产数据传给地面的生产调度中心,又能根据井下各种生产状况的变化,制定合理的生产技化,这就能保证远程的控制井下的情况,从而保证气田的生产的正常运行。有效的实现天然气井的采收率,使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化。该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自动远程截断井口紧急截断系统,截断井口和天然气管道的连接,有效的防止天然气的大规模扩散,这样就能强有力的保证气田的安全生产。气田电子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每隔一段时间实现对井下的油压、气压、套压等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2)安全生产实时视频监测系统,对井口和井下的的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对井下作业的人员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从视觉上保证生产一直在安全进行中。(3)超压或欠压自动截断功能,当井口和井内的压力超过界定范围内时进行预警,提示管理人员和查找分析压力升高降低的原因,从而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集气管线的安全。(4)远程开关井功能,实现对井能远程的开关控制,从而有效的保证天然气井的采收率。(5)数据共享功能。将各个气井的生产数据收集整理,通过气田内部的局域网进行,并且设置密码和权限,实现气田内部的共享数据。

4.3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气田生产运用的必要性气田附近的自然环境和气田本身的生产的多样性复杂性给现场生产和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但是企业对气田的安全生产的要求很高,这关系到国家经济利益。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气田安全化生产的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气田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暂时解决了一些安全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改进电子化智能控制系统。

4.4电子智能化控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前景分析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安全生产就被看的越来越重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呈现多样化、难管理、难发现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安全监管机构不能再拘于以前的经验以及理论。必须与时俱进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这样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就应运而生了。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出现也体现了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也是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出现,不但能够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还能够很好的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可谓是一举两得。在未来社会中,只要有生产的存在,安全生产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的问题。所以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需要我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的创新与改进。电子智能化控制系统拥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5结论

篇3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抓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契机,着眼信息化助推“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贴近群众需求和服务改革发展为导向,推动信息化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以深化智慧应用为主线,以强化网络安全为保障,营造智慧生活,发展智慧经济,深化智慧城管,建设智慧政务,推进区域示范,依靠企业主体,进一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为上海率先迈入信息社会、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发挥更大作用。

(二)推进原则。

1.需求为先,惠民为本。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立足市民生活、企业生产和运营、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求,发挥信息化对科学高效配置资源的支撑和服务功能,切实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捷、高效、创新的感受度,让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2.创新驱动,深化应用。鼓励各类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各行业跨界融合,培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新产业。以创新促应用,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各领域应用服务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形成智能应用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智慧城市建设格局。

3.强化安全,保障有力。牢牢把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作为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的辩证关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加强网络安全,坚持依法管理,提升技术能力,强化信息保护,完善管理制度,形成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4.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范标准、统筹协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在竞争性领域坚持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市场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培育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合力推进的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16年底,基本构建起以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为重点,以高速泛在的下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绿色高端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自主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支撑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上海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的强大支撑和重要基础,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率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效益显著提升。智慧生活初具雏形,信息化应用有效促进信息消费,基于网络的智能化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公共服务基本涵盖全体市民。智慧经济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引领带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以下简称“四新”)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达到86.5,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万亿元。智慧城管不断深化,基于网格化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基本覆盖全市域。智慧政务取得突破,信息化助力政府改革创新的效应不断凸显,电子政务建设管理模式进步显著。智慧城市区域示范效应明显,形成一批示范性智慧社区、智慧村庄、智慧商圈、智慧园区、智慧新城。

—下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宽带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域,家庭光纤入户率达到60%,家庭光纤用户平均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40兆比特/秒,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覆盖600万户家庭,涵盖城镇化地区。全面建成无线城市,第三代移动通信(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用户普及率达到70%,4G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域,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WLAN)布局进一步优化,无线接入点突破20万个。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突破5万架。国际网络出口、本地网络网间交换能力显著提升,网络就绪度指数明显提高。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培育一批新模式、新业态企业。上海基本成为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引领区和产业集聚区、信息服务业发展高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超过70%,从业人员超过80万人,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达到680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

—网络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城域网监测预警、网络安全应急处置、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能力明显增强,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有效提升,市民网络安全意识普遍提高,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智慧城市网络安全态势总体可信、可靠、可控。

(四)任务概要。

3年内,将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作为发展重点,着力实施智慧化引领的“活力上海”(LIVED)五大行动:着眼城市宜居(Livable),营造普惠化的智慧生活;着眼产业创新(Innovative),发展高端化的智慧经济;着眼运行可靠(Viable),完善精细化的智慧城管;着眼透明高效(Effi cient),建设一体化的智慧政务;着眼区域(District)示范,围绕社区、村庄、商圈、园区、新城,打造智慧城市新地标。强化智慧城市三大支撑体系:下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推进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功能性设施、通信枢纽、下一代互联网等重点专项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研发和示范应用,提升网络视听、数字内容等信息服务能力, 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重点提升网络安全技术防范、基础支撑和综合治理能力,强化网络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完善安全可信网络环境建设。

二、发展重点

实施“活力上海”五大行动,推动建设28个重点专项。

行动一:着眼城市宜居,营造普惠化的智慧生活。

以建设成果全体市民共享为原则,深入推进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信息化,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整合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

重点专项1:智慧交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水平,发挥交通智能化对综合交通组织、运行、管理的支撑作用。优化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新城、新市镇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和处理,实现与市级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公共停车信息平台,采集实时停车泊位信息,发布停车诱导动态信息,推进停车收费电子化和监管智能化。完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推进公交客流实时信息采集、智能集群调度和公交电子站牌建设。扩大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覆盖面。推进公交卡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扩大公交车WLAN覆盖范围。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示范应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交通信息全程服务应用示范。

重点专项2:智慧健康。深化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推进健康信息在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和市民之间共享利用,建设覆盖医疗、医保、医药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卫生综合管理平台,推动医疗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加强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信息平台。深化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新型患者就医、付费模式,探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建设群众体育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体育场馆查询预订、体育健身指导及体质监测等服务,促进科学健身。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民健康服务,探索市民健康服务新模式。

重点专项3:智慧教育。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现代化支撑作用,建立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支撑系统,创新教学手段和模式。建设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为市民提供在线学习、终身学习等个性化学习服务。以建设上海教育资源中心为突破口,探索建立资源建设多元评价机制和共享激励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建设上海教育数据中心,汇集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数据,以教育大数据支撑教育管理决策、教学研究和公共信息服务。推动涵盖校区管理、教务安排、后勤保障等内容的智慧校园建设,深化易班—上海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打造互动、开放、共享的网络平台。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挖掘需求,建设网络服务平台,面向不同人群提供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丰富互联网教育产品。

重点专项4:智慧养老。围绕构建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搭建全市统一的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统筹政府部门及市场机构的各类养老服务信息资源,建立涵盖服务需求、服务项目、服务队伍、服务设施和养老政策的养老数据库,提供一站式养老咨询、申请、评估、分类转接等服务。发展智能化养老机构,推进社区养老信息化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援助、医疗保健、心理慰藉等服务。推进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远程健康监护、居家安防等应用。

重点专项5:智慧文化。围绕市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搭建文化上海云平台,汇聚整合全市文化活动、文化展示、文化演出、文化培训、场馆导览、图书阅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公共文化资源,为市民提供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一站式服务。加快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为市民提供触手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到2016年60%的市级博物馆和40%的区级博物馆实现数字化。鼓励企业开发推广各类满足市民需求的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培育互联网文化服务领域龙头企业。

重点专项6:智慧旅游。鼓励和引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游客提供旅游线路规划和交通、住宿、门票预订购买等一站式服务。推进景区智能化建设,提供电子门票、自助导览、自助讲解等服务。建设旅游市场监测预警平台,开展旅游企业、行业信息动态统计和分析,提升行业运行发展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建立旅游舒适度指标体系,提升旅游公共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置能力。加强旅游行业监督管理,强化旅游行业信用监管和服务。

重点专项7:智慧就业。以整体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智能化水平为目标,整合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海内外人才引进、居住证积分制、社保缴费等人才和就业服务内容,提供面向法人的在线自助经办应用。建立个人和企业就业诚信系统,深度挖掘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社保缴费等方面的业务数据,实现政府就业监管机制创新。开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信息资源,鼓励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就业服务,推进社会机构与政府之间信息共享。

重点专项8:智慧气象。建设城市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建立气象对相关行业影响的预测模型,为交通、卫生、农业、能源等重点行业提供智能化服务。建设个性化、互动式的“我的气象台”,紧贴市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为老人、儿童、疾病易感人群等特定群体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和生活引导产品。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使市民享受触手可及的气象服务。

行动二:着眼产业创新,发展高端化的智慧经济。

以信息化助推“四个中心”建设,促进产业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为发展目标,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培育发展“四新”为战略重点,全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为打造“上海服务”和“上海智造”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专项9:互联网金融。鼓励互联网企业面向金融行业开展跨界融合,加快第三方支付创新应用,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支持网络借贷(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创新,加快金融领域网络创新业务发展。提升金融信息和数据集聚度,发展与国际接轨的财经、证券、保险等大型信息资讯平台。深化智能卡应用,推动银行集成电路(IC)卡的广泛应用,鼓励各类智能IC卡在便民支付领域多卡集成。

重点专项10:智慧航运。推动口岸监管作业智能化,深化口岸通关无纸化,围绕进出口企业通关便利需求,推进监管部门联网核查。建设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单证一口申报、监管状态信息一口反馈。完善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数据交换系统和对外服务窗口,实现口岸监管、码头作业、货物运输、航运服务等信息共享交换。推动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资源的信息协同运作、口岸通关税费和港口航运结算的电子支付等功能,提高口岸整体运行效率,降低航运相关单位管理和运行成本。开展亚太示范电子口岸建设,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重点口岸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重点专项11:智慧商务。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鼓励各类跨境电子商务、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集聚发展,培育对接产业链的嵌入式电子商务集成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围绕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经营各环节实际需求的创新平台发展,推动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和业态创新,加快形成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链。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鼓励骨干制造行业加速提升供应链业务协同能力,应用电子商务创新制造、服务模式。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加快网络购物、网上商城等应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互动(O2O)、客户到企业(C2B)等新型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深化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电子支付、信用服务、安全认证等支撑环境,促进电子发票、电子合同应用推广。构建快递业服务安全评估预警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创新行业服务方式和监管模式,鼓励规模快递企业创新应用,提升全市快递业信息化水平和快件末端投递智能化水平。

重点专项12:智能制造。鼓励发展基于产业互联网及大数据分析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发展云制造和按需制造,推动个性化定制、众包众创等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面向产品的在线服务、远程维护等新业态,实施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支持面向行业和区域的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性交易平台建设推广。推动绿色低碳制造,支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企业资源管理、能耗监控及生产流程能源优化,推动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产品回收、产品再制造、逆向物流等信息系统建设。

重点专项13:智慧企业。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提高生产设备、制造工艺、生产组织智能化水平,推动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示范应用,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鼓励服务业企业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提高服务能级和决策科学化。鼓励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大力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指导一批试点企业完成达标认定,建立和完善全市贯标服务和认证体系。

行动三:着眼运行可靠,完善精细化的智慧城管。

围绕城市管理精细化、可视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展示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信息化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深度应用,全面支撑上海城市功能提升和安全运行。

重点专项14: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在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建设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并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衔接,与相关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逐步实现非紧急类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全覆盖。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应用功能。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指挥平台,实现对市容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发现、有效取证、依法解决。使用卫星定位技术加强渣土车监管,深化信息共享,提高渣土车监管效能。推动完善“地楼房”基础数据管理和动态监管机制,推进个人住房信息、物业管理、房屋修缮及安全使用等系统建设。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鼓励社会投资的建筑工程项目应用BIM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重点专项15: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推进食品安全许可、监管和处罚信息共享,检验检测结果共享,突发事件协同处置等系统建设,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投诉举报和信用评价机制。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库,推进与市、区县、街道乡镇监管系统和市法人库、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深化食品信息全程追溯功能,围绕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重点环节,实施粮食及制品、畜肉及制品、禽类、蔬菜、乳品、食用油、水产品、酒类等8大类食品信息全程感知和溯源。推进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企业的跨部门协同监管。面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应急预警等信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体系建设。

重点专项16:环境保护信息化。完善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布局,实现对大气、水、噪声、辐射、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监测监控全覆盖。加强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设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区域内大气污染综合监测数据实时共享,建立污染源排放量清单,做好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加强环境污染源管理,实现危险废物产生、运输、处置、监管等全过程信息化。加强环境保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引导企业提供面向公众、企业等不同对象的便捷化环保信息服务。

重点专项17:公共安全信息化。增强公共安全防控信息化建设,加快图像监控、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容,完善各类社会资源共享共用机制,加强重点区域监控,提高视频监控覆盖率。深化应急管理领域业务协同,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集水、电、气等涉及民生的公共资源运行状况,切实提升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平台体系。全面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和能力。

重点专项18:智能化城市生命线。聚焦水、电、油、气等城市生命线,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智能化,提升管网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拓展新的服务模式,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有序。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推动智慧照明试点,促进能源生产变革。深化智慧水网建设,推动新兴信息技术在供水安全、防汛、水资源与环境生态一体化管理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建设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和供水调度管理信息平台,提升对全市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的支撑能力。

行动四:着眼透明高效,建设一体化的智慧政务。

按照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总体要求,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业务协同、渠道整合、资源集约为原则,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通过感知、整合、分析及智能化响应等方式,实现政府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提升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

重点专项19:电子政务一体化。以转变电子政务建设模式、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级和安全防护能力为目标,建设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实现硬件资源、数据交换、应用支撑、资源管理的统筹,有效降低电子政务建设运维成本,提升资源集约化程度。建设面向政府公共服务的大数据平台,向各部门提供基于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汇聚的各类数据资源,为辅助决策、统计分析、业务管理等方面提供大数据支撑。完善政府信息共享管理规范,形成规范有效的信息共享管理机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统一高效、弹性扩展、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电子政务应用生态环境。

重点专项20:政府公共数据开放服务。建设完善上海数据服务网,形成政府公共数据对外服务统一门户,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政务应用系统开发。加快制定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的标准规范,探索建立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和渠道。深化公共资金、公共资源、食品安全等政府信息公开,全面开放地理位置类、市场监管类、交通状况类等重点领域的政府数据。开发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档案服务网络化,提高档案便捷服务和信息共享水平。采用外包、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获取用于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数据产品和服务,促进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和公众信息消费。

重点专项21:优化公共服务渠道。推进服务模式从“一门式”向“一口式”转变,开发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部署于区县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系统,通过后台“一表式”管理,实现社区事务一口受理、办理结果一口反馈。深化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功能,推进政府服务热线整合归并,拓展法人数字认证“一证通”使用范围。鼓励企业开发多渠道、多载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使公众享受到均等、便捷、规范的公共服务。

重点专项22:提升电子政务网络服务能级。完成公务网骨干网升级改造,实现与国家政务内网网络信任服务系统的衔接,推进公文网上传阅、办理,规范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充分利用800兆数字集群政务共网资源,提高政务外网网络保障能力,全面满足市和区县两级政府部门各类应用的接入需求和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要求。

重点专项23: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信息记录归集,建立相关标准规范,发挥跨部门信息共享系统渠道作用,信息覆盖全市行政机关及依据法律法规行使公共事务职能的社会组织,实现信息查询比对、信用筛选、信用预警等功能,满足社会对公共信用信息的需求。拓展平台信息应用,促进行政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公共资源分配、表彰奖励等活动中查询使用公共信用信息,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分析处理相关信息,推行相对人信用评价和分类管理。以应用为导向,以长三角为突破口,推进区域信用平台共建、信用信息互通、信用管理合作。

行动五:着眼区域示范,打造智慧城市新地标。

围绕智慧社区、智慧村庄、智慧商圈、智慧园区、智慧新城建设,全面推进创新试点和应用示范。

重点专项24:智慧社区。围绕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和谐,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促进社区服务集成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现代化。根据《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以生活服务、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小区、智能家居为重点,推动50%以上社区开展智慧社区试点示范建设。鼓励建设面向市民服务的云平台,汇聚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资源,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渠道,为市民提供社会保障、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气象信息、文化娱乐、公用事业、智能安防等服务。

重点专项25:智慧村庄。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要求,以信息基础设施高速泛在、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村庄治理信息化为重点,在20个村开展智慧村庄试点示范建设。实施宽带进村,实现农村家庭宽带网络接入全覆盖,优化完善3G网络,基本实现4G网络覆盖。围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鼓励和支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旅游信息资源和服务推送;支持建设美丽乡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支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工作开展。围绕村庄治理需求,加快推进村委会电子台账建设,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深化行政村网页建设,加强村务公开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应用,提升村庄治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重点专项26:智慧商圈。围绕传统商业能力提升和模式创新,以商品营销和品牌服务为核心、商业企业为主体、商业集聚区为载体,通过信息化提升商圈整体服务水平。加快商圈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推动重点商圈宽带和无线网络覆盖,鼓励商家提供免费无线网络接入服务。推动停车诱导、购物导航、移动支付、基于位置信息服务等在商圈中的应用,提升商圈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实体商圈互动,在有条件的商圈推动搭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以智能终端、商贸联动和会员互动为重点的基于商圈的网络社区建设。推进用户数据管理和共享,推动传统商业模式向基于大数据精准化营销的转型。

重点专项27:智慧园区。围绕园区管理和产业服务,加快信息化助力制造业园区高端绿色、服务业园区宜居宜业发展。推动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实现重点园区固定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WLAN等的优化覆盖。鼓励园区管理服务精细化,以办公、招商、物业等为核心,推动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园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鼓励产业服务专业化,支持各类产业创新和商务合作平台发展,提供企业信息化、在线产品服务、公共检测、投融资等增值服务,以及园区休闲、便捷支付、智能停车等生活服务。鼓励园区能源环境智能调控,鼓励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园区集聚。

重点专项28:智慧新城。围绕基础网络领先、智慧应用普及、智慧产业集聚、信息安全可控,在嘉定等新城开展智慧新城试点。以新城为载体,加快智慧社区、智慧村庄、智慧商圈、智慧园区试点示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智慧新城建设。推动相关扶持政策向智慧新城倾斜,优先推动4G网络覆盖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医食住行文教旅”等智慧化服务模式创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率先将智慧新城打造成为上海智慧城市标杆。

三、支撑体系

重点完善下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网络安全保障三大支撑体系,推动建设22个重点专项。

支撑体系一:建设具备国际水平的下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按照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适度超前原则,充分发挥电信、广电运营企业主力军作用,以4G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基础承载、枢纽汇聚和网络服务能力,促进“三网”融合,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重点专项1:宽带城市深化。落实国家“宽带中国”战略要求,全面推进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光纤到户覆盖,进一步提高全市光纤宽带用户普及率,鼓励办公、商业等公共建筑采用光纤入楼技术。加快推进郊区城镇化地区NGB覆盖,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市域光纤到户覆盖和城镇化地区NGB覆盖。

重点专项2:无线城市提升。加快构建以移动通信网络和WLAN为主体的无线宽带网络。重点推进4G网络建设,继续优化3G网络,到2016年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4G网络全覆盖,3G和4G用户普及率达到70%。根据布局规划和绿色环保要求,实施基站集约化建设和景观化设置。推进全市WLAN布局优化,支持在公共区域进一步扩大覆盖。提升“i-Shanghai”服务质量,鼓励区县开展公益性WLAN覆盖。

重点专项3:功能性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上海国际网络节点、骨干网络节点及网络带宽资源优势,积极推动绿色节能技术运用和已有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在电力、通信资源优势区域推进高端、自给、集聚的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与上海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布局。研究数据中心异地布局的政策举措,鼓励开展异地灾难备份应用,推进上海与国内其他地区数据中心对接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的示范性项目,进一步增强信息集聚和服务能力。规划整合、改造升级本市现有全球定位系统(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CORS)和高精度差分站点资源,建设以北斗为主体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多模导航和位置信息增强网络,到2016年完成兼容北斗的GNSS多模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转型发展。探索建设以4G网络为主体的无线宽带物联网。

重点专项4:通信枢纽建设。增强上海亚太信息通信枢纽服务能力,推进新亚太国际通信海光缆系统(APG)建设和已建海光缆扩容。鼓励基础运营商加大国际网络建设,大幅提升国际网络出口能力,提高与国际运营商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扩容、优化城域网络,推动本市传输网升级及网间优化,进一步完善宽带网络结构,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加强网间直联,扩展各运营商间的互联带宽,不断提升本地互联网业务的网间交换能力和服务质量。

重点专项5: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推动电信运营商加快基础设施和支撑系统升级改造,提升网络功能和性能,到2016年年底实现主干网、接入网、IDC等设施的主要设备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聚焦访问量较高的政府门户网站及商业影响力较大的网络应用服务商,实施IPv6升级改造。在公共信用服务、网络电子认证、航运、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IPv6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引领全行业对IPv6的关注和跟进。加快IPv6核心设备技术升级和产业化,提升下一代互联网领域技术创新能力。

重点专项6:无线电管理。建设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普及应用的频率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编制频率资源分布地图,建立以频率复用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模式,探索建立频率资源综合利用评估体系和动态储备机制;聚焦700兆赫兹数字红利频谱,做好广播电视与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的组网兼容研究,试点形成频谱释放机制,加快1900兆-1920兆赫兹频谱的再利用,全面完成小灵通清频。完善基于城乡规划的固定无线电台站布局体系,完成基站站址布局规划实施的评估和研究,推动基站区域控详落地;编制发布重点固定无线电台站保护规划;推进基站室外分布系统标准化建设,编制发布公共场所WLAN信号覆盖系统集约化技术规范,开展测试及后评估。完善无线电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聚焦军民融合、长三角区域联动、重点行业协同的无线电安全保障机制,推进智慧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立项阶段的强制性无线电安全评估。

支撑体系二: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按照技术先进、产业领先、安全可靠、自主可控方针,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培育“四新”经济和扶持龙头企业为主要抓手,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移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产业保障。

重点专项7:集成电路。对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完善组织保障,组建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推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水平和制造业产能规模水平双提升,推进高性能处理器、移动终端关键芯片、高清数字电视芯片、金融IC卡芯片、工业控制核心芯片、光网络核心芯片与器件等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提升及国产整机系统应用示范工作。加快完善新建12英寸晶圆生产线项目方案,推动20-14纳米先导工艺技术引导线建设。推动装备、材料业取得突破,促进产业链互动发展。

重点专项8:新型显示。推进新型显示基础器件和应用融合,促进产业链对接和跨界融合,推动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行业对接,创新产品应用和服务模式,加快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产品产业化,推进4 5代和5 5代AM-OLED量产线建设。建设发光二极管(LED)新光源产业基地,聚焦LED设计、研发、关键制造、服务,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重点专项9:高端软件。推动高端软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模式创新,力争到2016年上海高端软件经营收入达4 000亿元。发展自主可控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网络化操作系统、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大型通用数据库及中间件等关键技术,解决基础软件与硬件、行业应用软件之间的系统适配和协同运行,在电子政务等方面加快形成一批解决方案。提高行业软件在政务、金融、航运等领域的规划、整合和应用水平。聚焦“两化”融合重点领域,提升系统集成能力,推动形成安全可靠、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

重点专项10:云计算。支持分布式数据存储、虚拟化、海量数据处理等云计算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技术,形成自主可靠的云计算软硬件完整产品链,带动芯片、服务器、终端设备技术和产品创新。全面推进云计算示范应用,打造覆盖市民生活、企业服务、电子政务的城市综合云计算服务平台。加快云计算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探索公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认定和评价标准。构建安全认证体系,提升用户对云计算的服务信任度,为云计算服务环境中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到2016年云计算软件服务及硬件产品收入突破1200亿元,培育10家云计算龙头企业,支持百家产业链关键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企业生态系统。

重点专项11:大数据。加快形成覆盖互联网、金融、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大数据平台,成为国内领先的大数据应用示范城市。加快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挖掘与分析软件、商业智能软件、多媒体加工处理软件、可视化软件等大数据技术研发。以数据处理软件为支撑,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高集成水平、较强市场能力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鼓励各行业企业和机构,以大数据模式构建面向个人、行业、政府的数据服务平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鼓励大型企业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架构建设大数据平台,并对外开放接口,提高数据使用效率;支持中小型企业使用公共数据服务,降低大数据平台建设成本;推动各级政府开展大数据应用,优化公共服务质量。

重点专项12:物联网。突破一批物联网关键技术,聚焦支持微型和智能传感器、短距离通信、智能系统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具有可持续运营模式的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消费者、企业、园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政府部门等提供服务,促进传统行业运营模式转变,优化市民生活方式。围绕健康服务、养老照护、药械管理等重点领域引导健康物联网加快发展,在工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智能交通和车联网等领域组织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物联网应用领域力争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成为国内主要的物联网应用和产业集聚区之一。

重点专项13:网络视听。促进内容、平台、模式、终端协同联动发展,将上海打造成全国网络视听产业高地和优势资源集聚地。鼓励研发原创内容、移动内容、专题内容、高清内容等特色鲜明、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网络视听内容产品。支持建设海量内容加工处理平台、跨屏跨终端跨系统内容发布流通平台、全高清内容播控平台等满足市场需求的网络视听内容服务平台。推动视频分享、视频直播(点播)、视频门户等网络视听传统模式,通过开放接入渠道、与传统媒体对接等方式提升用户粘性和市场占有率。鼓励网络视听与电视、电影、音乐、互动娱乐等跨界融合发展,培育网络剧、微电影等新兴业态。

重点专项14:网络安全技术产业。鼓励自主可控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加快安全芯片、安全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的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推动可信计算、云计算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等网络安全技术创新。支持网络安全监测、数据保护与安全审计、容灾备份与数据恢复等安全产品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以网络安全测评检测、认证评估、综合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风险评估、安全集成、监测预警等专业服务集聚,鼓励网络安全与智能安防等服务业态的融合发展。推动建立大数据应用安全研究功能性机构,开展自主知识产权安全产品在政务、金融、教育、卫生、工业控制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支撑体系三:深化网络安全保障建设。

全面构建城市网络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加强与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的服务对接。以强化基础网络安全、重要网站和信息系统安全、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互联网内容安全等为重点,提升应急基础平台、灾难备份平台、测评认证平台、网络信任平台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全面落实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应急管理等监管制度,培育发展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安全咨询、灾难备份等社会化服务,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社会环境。

重点专项15:基础网络安全运行。加强对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网络的安全监管和保障,确保安全防护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不断完善基础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防护等技术措施落实,保障互联网域名解析系统(DNS)安全、稳定、可靠。强化无线电安全管理,保障无线城市网络安全。

重点专项16:重要网站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加强政务、金融、税务、电力、铁路、海关、民航、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的重要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定期组织开展重点领域网络安全检查,强化对安全风险和隐患的整改。完善城市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加强重点网站运行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形成全市各重点保障单位应急保障常态化机制。研究出台面向重点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的灾难备份工作指导意见,形成多层次灾难备份体系。

重点专项17: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加强石化、钢铁、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及水、电、油、气等城市运行生命线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建立健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组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产业联盟。开展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检查,构建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联合实验平台,形成工业控制系统产品检测和安全测评服务体系,保障工业生产和城市运行安全。

重点专项18:完善互联网内容安全管理。贯彻落实国家部署,组织实施“扫黄打非”等净化互联网环境专项行动。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规范管理综合商业网站,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传播秩序。加强互联网基础数据管理,加大对数据资源的安全保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和新业务安全评估,初步形成与新技术、新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内容安全监管机制。构建互联网安全监察支持系统,加强网络监测技术手段建设,提升对互联网信息的资源整合、舆情分析和综合研判能力,严厉打击虚假信息发布、网络欺诈等各类网络犯罪。不断提升对网络失泄密的发现和查处能力。

重点专项19:完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适应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发展趋势,提升城市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保障能级。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基础平台,构建城域网安全综合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体系,完善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拓展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平台服务,构建面向云计算平台、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卡的安全检测系统,提升网络安全综合检测能力。完善统一网络信任体系,构建互联网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拓展可信数据保全、可信时间戳、电子签名举证、可信标识等新型信任服务。提升信息安全灾难备份平台功能,完善市和区县两级电子政务灾难备份体系和社会化容灾备份服务,构建面向大数据服务的异地灾难备份系统,满足不同层次的灾难备份需求。

重点专项20:完善网络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建立涉及国计民生重要信息系统和影响城市运行关键基础设施目录,完善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重点行业网络安全保障单位责任制体系,继续强化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安全测评、电子认证等基本制度的落实。深化网络安全应急管理,严格执行预案编制、应急演练、事件报告、调查处理等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开展政务领域信息技术服务安全审查,完善信息技术产品采购及服务外包的评估和规范。

重点专项21: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开展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专题研究,创新互联网治理模式,促进互联网行业自律,形成网络自我净化机制,提升网络社会管理能力。严格落实手机实名制,探索推进网络实名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安全测评和监管。推进垃圾短信与网络欺诈监测、假冒网站发现与阻断等技术手段建设,加快在市民日常生活相关领域的应用部署。加强无线电领域安全执法,加强对“伪基站”、“黑电台”的清理整治。推进网络社会征信网、“12321”等网络治理投诉举报平台建设,形成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合力。

重点专项22: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日常宣传,将网络安全知识作为市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市民逐步认识生活中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每年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和技能竞赛,通过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移动应用等加强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法律宣传和案例分析,切实提高市民网络安全保护意识。研究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市民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督,共同维护网络秩序,有效净化网络环境。

四、保障措施

( 一)完善法规政策。

对接国家相关政策规划,在放宽信息咨询设计、信息系统集成等领域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电信市场,降低互联网企业设立门槛,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等方面,完善相关地方立法、配套政策和制度规范。加强网络安全综合立法,推动电子交易信息安全保障、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立法,研究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管理办法。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网络视听、互联网金融等“四新”发展,探索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 二)加强标准化建设。

围绕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智慧社区、智慧村庄、智慧商圈、智慧园区、智慧新城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等需求,推进相关技术、应用、管理规范的建立和实施,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规则的制定修订。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强行业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专利池建设,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强信息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做好专利布局和风险防范工作。

(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

充分利用政府相关发展专项,推进智慧城市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及其示范性应用,发挥财税政策杠杆作用,加大市场投入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向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领域倾斜。完善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服务外包补贴、融资担保等政府资金支持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智慧城市领域政府与企业联合建设运营模式。

( 四)鼓励自主创新。

结合“四新”发展,依托企业主体,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技术、自主产品和自主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相关科技攻关任务,加快相关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推动国产芯片、软件、整机和解决方案的部署和替代,在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率先使用。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鼓励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利用平台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围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金融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等领域创新机制建设。

( 五)保障基础设施。

编制发布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并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坚持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和资源共享,推动市政及公共设施资源向信息基础设施开放。加强住宅建筑通信设施第三方专业维护,实现电信企业平等接入和用户自主选择。优化4G基站建设审批流程,做好相关4G频段的释放及储备工作。推动电信运营企业不断优化资费结构,促进通信资费合理下降和收费透明。建设“宽带上海”地图工程,引导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 六)加快人才培养。

篇4

关键词:智能;工业园区;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269-03

引言

随着中国对石油和化学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各地石化工业园区的兴起、建设和发展。从1995 年开始,中国各省、市兴起一股兴建石化工业园区的热潮。通过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在建的省级以上园区已超过60 个,园区现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和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其发展形势令人欣喜。如克拉玛依石化工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为尽早把克拉玛依建成北疆石化产业基地,推动以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技术、劳务出口贸易的发展,促进克拉玛依城市成为辐射中亚国家油气工业的世界石油中心城市。石化园区就得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对外开放载体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需大量吸引外资、内资特别是疆外资本,加速形成石化化工产业集聚和化工企业的集团态势,再造克拉玛依石化化工发展的新势,使克拉玛依石化园区成为全国化工经济发展最旺盛的地区之一。但在产业链延伸与产业集群倍增发展的同时,这些相对集中的化工企业,也给园区的整体安全带来了新问题,不仅企业自身内部存在较多的危险、有害因素,而且企业相互之间、企业与周围环境之间也存在相互的影响。那么,如何确保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安全生产是石化园区管委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智能园区”将采用计算机、通讯、物联网等技术,从企业生产涉及的方方面面加强服务和管理,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故本文探讨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来加强石化工业园区安全保障管理。

一、工业园区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中国石化、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各地化工园区的建设,但是在规模扩张和高速发展的背后,则是生产安全问题的凸现。现阶段中国石化园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园区数量多、入驻企业规模小

2004年4月,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对全国各地的工业园区进行“调控”,在2003年3 763个工业园区被减掉的基础上,2004 年又有4 813个项目取消或者整改,整顿之后还有2 000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共有1 500多家,其中可发展为化工园区的有300多家,已发展的化工园区60多家。

(二)配套安全设施薄弱

尽管中国对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实施防、控、减的安全设施,但远远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新建企业检、维修能力弱,区域行业熟练工缺乏,劳务工普遍缺乏良好的安全作业行为培训和训练,缺乏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监控平台,消防能力缺乏专业性,危险化学品密集物流缺乏专用通道,事故应急清净下水缺乏系统整合,化学固废缺乏统一收集处理。

(三)事故发生率较高

化工企业生产与储存的原料绝大多数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生产过程是事故发生的关键点。对四川省近十年的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对于危化品领域事故主要发生在生产环节过程中,生产领域发生事故高达75%左右。2008年中国全年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环节共发生伤亡事故86起,死亡149人,同比分别上升了7.5% 和12.9%,事故呈上升态势。

这些问题的发生固然有很多因素,但各工业园区生产企业安全监测不完备、管理手段落后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传统的人工监控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现在工业园区的需要,工业园区的安全生产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长期徘徊于传统的事后管理阶段,平时主要任务是搞检查,发生事故时搞追查,安全工作随着事故的变化而变化,始终是跟在事故后面。那么,如何解决当前企业安全生产人工管理所带来的滞后性等缺点已成为园区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除了应加强安全生产立法、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促进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水平、全方位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外,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应用将会从本质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稳健的发展。由此,智能安全保障平台的建设需求应运而生。

智能安全保障平台利用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视频检测识别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保障园区内人员、企业、基础设施及环境等安全,实现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的全面感知、各子系统间协同运作、资源共享,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另外,智能安全涉及到园区多个领域,如园区水电多气管理、园区安防管理、企业安防监控、智能交通、环境保障、应急指挥保障等。智能安全保障平台是生产、安全及管理方面的一个实时监控平台,对于园区企业生产运行状况、安全水平、灾害预测预报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掌握各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使园区从上到下各个部门、领导以及企业都可以随时掌握园区内的安全状况和环境状况,并可以进行综合性动态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实现资源共享。

二、园区智能安全保障平台建设重点

石化工业园区安全保障平台总体规划是在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安全体系、运维体系和基础通信的基础上建立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并通过信息表现层进行建设成果展示的5层框架结构(如图1 所示)。

其中,安全保障平台作为智能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重点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水电多气监控、园区安防管理、企业安防监控;保障环境安全的绿地智能喷灌、企业环境监测、园区环境监测以及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系统。

(一)安全生产保障

1.水电多气监控系统

水、电、天然气、液化气、蒸汽等都是企业生产所需资源,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更好地实现供水、供电以及在用电高峰确保重点企业安全生产需要,管委会需要实时掌握企业水电使用量,并进行必要的调配。水电多气监控系统帮助园区管委会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用水、用电、使用天然气、蒸汽以及其他气体等用量情况,方便调配控制。为水、电、天然气等管网安装压力、流量、阀门等设备,组建物联网;采集水电气管网各节点信息,建立二维半或三维GIS模型,搭建可视化的综合展现水电气输送与使用情况的监控平台;基于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等进行二次开发,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各监控对象的流量、压力等瞬时量以及日月年累计用量,使用户不但可以掌握各段管网的输送量及总量,而且可以通过在线控制各企业的用量,实现园区能源配置的优化;为各点的监控节点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为园区安全、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2.园区安防管理系统

以构建园区公共安全保障监控体系为目的,采集公共安全信息网、公安通信网和公安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支撑园区公共安全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110、119和122报警指挥系统,实现防抢、防盗、报警、出警和监控等防范系统建设;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保障、预防、控制系统;为采集全园区人口、户籍、刑侦、治安、出入境、交通管理、消防管理、指挥中心等信息预留必要接口,为日后园区提升政府职能、建立安全管理数据库做准备。

3.企业安防监控系统

由于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企业往往在各级部门要求下安装一些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为了确保园区的安全高效运行,防止企业擅自降低安全生产水平,应针对市相关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监控建设的要求,一方面督促相关企业建设好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另一方面将安全重点企业的监控系统集成到园区的企业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中,以便实时监督和了解园区安全生产状况。另外,企业安全生产离不开水电各气的安全有效配送,企业安全生产监控平系统应与水电多气监控平台进行对接,增加水电气网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功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4.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管委会作为石化园区的行政管理实体,目前肩负着全区安全防盗、企业厂区内外安全等方面的责任,管委会也需掌握全区交通状况,确保整个石化园区的正常运转。园区智能交通系统以提高园区交通管理、指挥和调度水平为目标,加快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道路交通管理和出行信息系统、公共客运调度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推进公交客运信息的共享,园区物流交通的管理、监控、调度、服务,以及与应急指挥等业务的整合与协同,促进交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该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还包含以下几点。

(1)升级已经建立的安全防盗监控基础设施,重点为主要道路和厂区外侧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同时也为正在或规划上线的区域预留视频监控安装空间,为日后补装方便;(2)鼓励企业自行安装厂区内的视频监控,并与园区统一的监控平台对接;(3)在已经安装的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考虑向智能交通管理扩展;(4)在重点防火、防盗点安装高清晰视频监控设施;(5)在园区景观三维GIS上建模各监控点,并作为监控平台的可视化管理的主界面;(6)整个平台分为园区安放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监控和园区智能交通等三个子系统,应分别实施,但要互相协调配合,作为平台的主要子系统,可实施更深度的监控;(7)为应急指挥平台预留足够灵活的接口,可作为其子系统在处理应急时间时提供现场等信息。

(二)安全环境保障

石化园区管委会对园区环境负有监测职责,园区一方面通过增加绿化带、建立生态湿地等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需加强环境的检测,确保企业生产尽量不造成环境污染。

1.绿地智能喷灌系统

绿地智能喷灌系统帮助园区管委会实现管辖绿地的智能喷灌,节约人力、用水量等。建立绿地智能喷灌物联网,为各喷灌点安装相关硬件设备;开发智能喷灌管理子系统,设定日常自动喷灌参数以及其他管理信息;以园区景观三维GIS中的绿地为管理对象,结合绿化水网三维GIS,实现可视化管理。

2.企业环境监测系统

企业环境监测系统针对园区各企业生产区进行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两部分:生产过程排放有害气体、液体、固体废物等日月年累计量的统计;对各种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的易泄露区域安装监控和测量设施,进行实时监测。

3.园区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对园区主要道路、生活区、办公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大气质量进行监测,在排放废气较多的企业厂区外安装空气监测装置,在企业排放废水出口安装监测装置,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园区环境监测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并建立企业环境管理档案,定期进行监督和指导,实现跟踪管理。

(三)应急指挥保障

石化工业园区一些企业因涉及危险品生产、输送或运输,一旦发生爆炸或泄漏,后果十分严重。园区内企业较多,消防资源有限,有必要建立便于消防、危险品泄漏处理等突发事件处理系统。此外,全区范围内若出现各类设施、物资被盗以及出现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管委会也需要知情,并协调处理。管委会有必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事件发生单位的损失。园区应急指挥系统以园区景观三维GIS为平台主界面,按需要进一步调用其他各平台子功能。将水电多气监控平台、安防交通监控、环境管理平台以及其他应用服务与应急事件有关的功能集成至平台;重点增加应急事件处理所需的各类资源的信息化,规范各类应急事件流程;完善已建、在建的应急系统,并集成进平台,实现各系统的互联,构建一体化的综合减灾和应急处置信息平台;增加信息监测、前期处置、分析与辅助决策、协调联动、减灾或持续危机处置、资源调度等相关功能;按需完善三维GIS库、视频监控,增加视频会商和应急移动通信保障等资源,提高系统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园区综合减灾防灾机制,并在平台中体现,全面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平台通过协调园区及市公安局、消防局等各种资源,解决各类突发公共事情,尤其当遇到火警、各类气体泄漏、重大盗窃等事件时,可通过协调多部门的各类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快速处理。

结束语

利用物联网、视频监控等智能技术手段的结合,可以实现园区安全生产实时监控管理,不仅解决了工业园区整体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的局面,提高了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实时监测园区内企业的安全状况,随时调度指挥,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园区智能安全保障平台的建设,对园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科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芳.浅谈石化工业园区安全生产[Z].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开发指南,2007:19-20.

[2] 范磊,吕保.中国园区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8):58-59.

篇5

关键词:智能矿山;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

在煤矿企业的长期发展中,传统的发展理念相对粗放与滞后,而在当前煤矿行业转型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各个煤矿企业都转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来实现生产的变革。现阶段,煤矿生产中的机电化水平将是决定煤矿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影响着煤矿生产的效率。因此,各个煤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机电技术管理创新,使得机电设备与技术为煤矿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提升企业竞争力。

1智能矿山建设现状

1.1采掘设备智能化

我国很多煤矿企业都加入了智能矿山建设的实践中,智能矿山要求煤矿生产与管理中要最大程度上实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减少在煤矿生产各个环节中的人力投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智能矿山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化采煤,提高采煤的效率,实现安全、高效采煤[1]。在智能矿山建设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远程遥感技术等是其中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外煤矿企业,无人化采煤已经逐步实现。智能矿山建设的突出表现就是采掘设备的智能化,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等,能够实现对煤矿各个生产流程的模糊控制,达到对各个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目的,维持设备最佳的运行与使用状态。智能采煤机的应用能够实现快速截割记忆,由于整个各个采煤设备处于同一个智能化控制系统中,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相关设备信息的共享,液压支架能够根据系统内的采煤数据来实现自动移架,而刮板运输机的调节主要是以链条的张力来进行的,比如,澳大利亚所采用的LASC系统[2]。

1.2监测检测设备智能化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机电设备相对较多,再加上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煤矿生产全过程的监测,比如对机电设备、作业环境等的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安全预防与控制。各个煤矿企业可以通过监测检测设备的智能化来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测。光感传感器、激光矩阵定位传感器、压力流量传感器等在应用中,可以经由无线WIFI基站、光纤通信站建立远程通信系统,不同传感器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测,智能传感系统的构建实现了各种信息的接收与传输,作为基本的感知单元,传感器能够获得煤矿各个作业环节的压力、流量、位移等参数,为煤矿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3]。

2智能矿山下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策略

2.1引进新型的开采技术与机电设备

近年来,各个煤矿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大在技术与设备方面的投入,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实现生产改进。因此,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方面,要从技术与设备的更新着手,结合煤矿生产的特征,引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煤矿企业需积极加强与政府机构、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安全系数更高、效益更好的开采设备,引入先进的开采技术,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来达到高效、安全开采的目的。此外,各煤矿企业之间要定期进行技术交流等,促进新型机电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2做好事故的提前预防与规范化管理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可能来自于作业环境中,也可能来自机电设备、人为操作中,因此,智能矿山建设背景下,要求煤矿企业的机电技术管理创新需从安全预防与管理着手。各个煤矿企业要逐步开发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使得该监控系统能够在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来进行各种机电设备的全过程监控,当机电设备的相关运行数据出现异常情况以后,监控系统要立即启动预警机制,而后台管理人员在获得机电设备的故障信号以后,要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中,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装质量不佳、使用不规范都会造成机电设备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煤矿企业需定期检查设备故障,做好接地保护与电气保护的检查。

2.3强化煤矿机电技术管理

煤矿企业的生产中,对于机电设备的依赖性逐步提高,随着当前智能化设备在煤矿生产作业中的应用,要提升机电技术管理的水平,煤矿企业需强化机电技术管理,发挥机电设备与机电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煤矿生产的整体效率,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各个煤矿企业要建立相应的技术管理小组,在该小组内技术管理人员在占据核心地位,实现对煤矿生产全过程的统一管理,形成技术管理人员直接负责的垂直管理体制、绩效考核制度与责任制度,绩效考核中,主要以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安全操作情况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在煤矿机电设备的采购安装过程中,有关采购人员必须要严格审核机电设备的质量、可靠性,在煤矿企业内部形成机电管理与机电设备采购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保障在煤矿开采作业中,所选用的机电设备符合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生产的要求,保障机电设备的型号、运行参数等达到使用的条件。在机电设备投入使用之前,要首先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操作人员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要点、注意事项,避免在后期的设备使用中存在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最大程度上避免人为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安全事故。

篇6

2020年采煤战线在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牢记“三不四可”,深入推进“三基三抓一追究”,以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六个坚持”基本方略为抓手,以“安全伙伴”星级管理、“三零”区队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现场隐患排查工作,全年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现将2020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及2021年度工作规划做以下汇报。

第一部分 2020年采煤战线工作完成情况

一、2020年采煤战线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1-10月份采煤战线各项指标

序号

项目

计划

实际

超/欠

单位

1

原煤产量

228

241.5

超13.5

万吨

2

安全管理方面

杜绝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计划外瓦斯超限事故,三级以上非伤亡事故,轻伤以上工伤事故。战线全年成功创建“三零”区队3次。

3

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

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季度排名中,二季度荣获第一的成绩,采面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始终处于集团前列。

4

工作面安装回收方面

2020年安全顺利完成己15-17—12090采面大采高设备的回收工作

5

新技术新装备使用方面

2020年采煤战线新技术新装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全省首套6.5米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成功,无反复支撑式超前支架效果显著,一项项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改变了对传统综采工作面的认知,使公司处于集团科技发展前列,引领技术革新。

6

机电管理方面

强化机电管理主体地位,全年机电事故较去年有明显减少,加快检修人才培养,尤其是在智能化设备管理方面,摸索出一套更符合现场的检修模式。

7

队伍建设方面

科学规范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升队伍核心竞争力。

8

材料管理方面

1-10月材料消耗772.4万元,吨煤材料费3.47元/吨,与计划3.3元/吨相比,超0.17元/吨(37.9万元)。加强安装期间材料管理工作,做到材料不浪费,做到材料有计划、入井有记录、使用有台账、回收有明细。

二、2020年采煤战线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全年实现安全生产。

2020年采煤战线安全工作态势平稳,杜绝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计划外瓦斯超限事故,三级以上非伤亡事故,轻伤以上工伤事故。全年采煤战线仅出现工伤9起,其中综采一队5起、综采二队4起;我们将继续做好“六个坚持”基本方略,以瓦斯治理和防突为重点,以“安全伙伴”星级管理为抓手,深入开展“三零”区队建设,要在安全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二)统筹协调战线生产组织,创建智能化工作面,实现大采高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1、截至2020年10月份末,采煤战线完成原煤生产241.5万吨,其中综采一队完成原煤生产225万吨.,全年预计完成275万吨;综采二队完成原煤生产16.5万吨,全年预计完成21.5万吨,圆满完成产量计划,且在7-9月3个月持续刷新采面月最高单产。

2、作为全省首套6.5米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不仅突破了全省智能化工作面由薄煤层向厚煤层发展的限制,具有准确的围岩与支架状态控制、快速移架技术、高清可视化视频监测技术等优势。实现智能化工作面三机一键启车、采煤机记忆割煤、可视化远程干预、智能化跟机拉架、自动推溜、自动伸收护帮板、自动喷雾等功能,井下有人巡视、无人值守的全新工作模式。有效保证了采面正规循环率不低于95%,采面自动割煤率、自动跟机率不低于80%,矿井安全生产、减人增效,实现单班生产作业人员降到9人,全队人员由160人减少至58人,从而打造出一支“人人都是巡检工、人人都是岗位工”的高效精干的智能化综采队伍。

3、1-3月份采面受低抽巷出水点影响,超前谋划、群策群力积极治理底板出水,提前在机巷挖设水泵窝6个,风巷出水点处深挖引水,采面出水点设风泵引至风巷排出,设治水奖鼓励职工多出好点子,杜绝水上皮带,安全顺利通过低抽巷出水影响区域。

4、采面过煤厚相对较薄区域E和落差2米的A4断层及物探构造异常带f、煤厚相对较薄区域B,煤层变薄从中煤巷至机尾破底矸0.5m至1m;瓦斯变大,校检超标,生产期间煤机多次停机。面对此种不利局面战线详细安排部署,要求打钻在煤墙均匀布孔(每架不少于4个残孔),底排孔探煤层底板,并在采面后半段加密浅孔;进一步规范煤层注水,浅孔注水孔深由6m调到8m,推行两巷注水;制定严格制度控制煤机速度并规范使用支架互帮板;割底矸段严格控制采高减少破岩厚度;科队干部盯现场抓落实等一系列措施实行后,确保了安全生产。

5、战线推广干部日清日结工作,推动干部工作岗位标准化,每名管理人员根据自身工作岗位,制定本人的工作流程,并根据工作流程制定自己的日清日结工作清单,当日的日清日结清单下班前完不成的自主留矿;此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便于日常工作的开展(如一个人休班的情况下,科室或区队根据休班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日清日结清单都可以正常开展工作)

6、以“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活动为契机,以培训“一规程三细则二标准”为重点,全面强化安全管理,切实提升干部区队职工的安全培训效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业务水平。

(三)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疫情防控总要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采煤战线按照上级的部署,落实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克服各种困难保障安全生产,做到“疫情、生产”两手抓;

1、因受疫情影响,区队部分关键岗位职工未能出勤,造成生产岗位人员不足。面对此种不利局面战线详细安排部署,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这个时候勇挑重担,自2月初采煤战线管理人员就坚持吃住在矿,站关键岗,确保了井下正常生产。并要求区队制定保勤奖励政策。

2、住矿期间,实行干部包保制度,对外出人员进行实时跟踪,落实清楚外出时间、地点及接触人员,班前会测体温、每天对办公区域进行消毒,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做到一人一档,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四)对标对表,强化基础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

1、严格采高管理,采高控制在5.5-5.8米;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6MPa;采面采用惯导取直,两头设激光定位仪,人工参照激光辅助校准;严格控制运输机起落幅度不大于12°,立柱倾角不少于10°,保证支架姿态;风巷超前支护间距1.6m,人行道宽度不低于1.3m,动压区底板平整,“明架脚见巷角”,确保高度4m以上。

2、2020年通过国家一级智能化矿井验收,并成功创建标准化示范采面,两次召开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会,多次迎接国家局、省局等上级部门检查,在9月份迎接省长尹弘到采面指导工作,迎接众多兄弟单位及外省煤矿相关单位到采面交流学习;二季度在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中荣获第一名,采面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始终处于集团前列。

(四)精细组织,现大采高设备安全回收

1、采面回架空间采用锚网索+W型钢带联合支护;采面机巷动压区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π”形梁倾向棚支护;风巷动压区采用垛式支架上下帮走向贴帮排列支护,取得了良好支护效果;此次收尾上网用时14天,做回架通道用时15天,安装绞车、单轨吊梁、清浮煤拉底、做组装间、回撤机巷破碎机以外转载机部件用时9天。

2、强化运输设备检修,每天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单轨道检修工作,确保了己15-17-12090采面回收期间单轨吊机车的安全高效运输,实现了零事故,确保按时完成回收工作。

(五)优化工艺、技术创新,引领生产跨越式发展

1、优化超前支护新模式,利用新型垛式超前支架替代单体柱支护,成为全省首家取消单体柱超前支护采面。己15-17-12100采面机巷、中煤巷、风巷三条巷道均采用垛式超前支架支护,有效加强了支护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2、创新风巷煤体注浆方法,突破注浆瓶颈,实现了注浆量和注浆时间双提升。在风巷实施煤体注浆期间通过探索和改进,对风巷上下帮使用注浆封孔器进行煤体注浆,替代了注浆锚杆注浆工艺,操作简易、工序简单、成本低,单孔注浆时间和注浆量提高一倍,提高了煤墙坚固性,顶底板移近量降低了30%,两帮收缩变形量降低了66%,大大缓解了风巷超前支护内断面不足的局面,而且大大降低了注浆成本消耗,经济效益明显,全巷道注浆节约18万元。

3、强化注水工作,采面采用多轮分段高低压交错浅孔注水法,在采面施工8米浅孔和利用卸压注水钻孔进行注水,并成立专业注水小组,实现了专用注水管路,专用注水钻孔,专人注水施工。强化了采面注水的规范性,人员的专业性和设备的系统化,提高煤体塑性和含水率,大大减少煤墙片帮程度,为采面顶板管理提供保障,通过现场实测注水前后全尘和呼尘浓度降低了2/3,从而在防片帮和防尘管理上奠定了基础。

4、己15-17-12100中煤巷施工注浆锚索加强超前支护。提前对动压区顶板加打注浆锚索进行注浆加固,不仅无需再挪移垛式支架的运输系统,且生产期间减少打超前工序,达到生产减人提效的目的,适应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发展趋势。

5、探索应用磁化水喷雾降尘,在采煤机和支架上安装70套磁化水喷雾进行降尘,大大减少生产期间的煤尘,为安全生产及职工身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五)加强机电管理,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1、强化采面机电检修,技术科成立机电管理小组,并指派专人指导、督促区队机电检修工作。实行机电管理网格化、设备检修菜单化的新模式。并制定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应急处置方案》,把现场常见突发机电事故的类别、常见问题、处置方法、应急处置人员、处置人联系方式、配件,工具存放位置形成表格和文字装订成册,可以依据应急处置方案内容,快速指导现场进行事故应急处置,大大降低了事故处理时间。

2、为了保证智能化工作面机电安全管理,为高产高效保驾护航。我们组织人员编写了《平宝公司智能化工作面操作规范》、《平宝公司智能化工作面系统运行、维护制度》、《平宝公司智能化工作面各岗位责任制度汇编》、《平宝公司智能化工作面各岗位交接班制度》、《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图》、《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机电考核制度》等标准及制度,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保障。

通过以上措施及制度的实施,有效保证了采面正规循环率不低于95%,采面自动割煤率、自动跟机率不低于80%,连续多个月实现机电设备零事故,有力的保证了采面安全高效。

(六)强化技术管理。

1、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战线每周召开技术分析会,针对采面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措施;技术人员每天对采面水文地质、压力数据、顶底板状况、构造情况进行上图分析,班前会向生产班说明采面管控重点,确保安全生产。

2、综采二队从3月份开始干杂活,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七)严格控制材料消耗,认真开展修旧利废活动。

2020年采煤战线更加重视材料管理工作,在公司材料评比的基础上,战线采取材料月度考核的机制,每月由战线牵头组织检查,采取奖罚互补的原则。加强采面生产、回收、安装期间材料管理工作,做到材料有计划、入井有记录、使用有台账、回收有明细,确保材料费用不超支,全年计划有节余。

(八)队伍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

在公司发展的日益健全和越来越严格的形式下,制度逐步完善,战线大力实施民主化管理,鼓励职工对队伍建设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有利于队伍建设的好意见、好建议,一律采纳,并给予一定奖励,有效地激发了战线全体干部职工勇跃参与队建工作的热情

第二部分2020年工作不足之处

1、职工安全意识需再提高,争取杜绝工伤事故。

2020年战线出现9起轻微伤工伤事故,暴露战线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纰漏,需进一步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且加强规程学习,从而避免零星工伤事故的发生。

2、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持续,思想有松懈现象。在采面伪顶控制、运输机起伏和支架姿态管理上都出现过不足,个别时段标准化工作存在标准滑坡现象。

3、机电检修存在薄弱环节,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暴露出检修班事故现场紧急处置能力不足,未能第一时间恢复生产。还需加强检修班业务能力培养和专业素质人员水平的提升。

4、技术管理方面有待加强

在12100采面过落差2m的A4断层时,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采面17-25#架掉顶,影响采面正规循环,要强化技术管理,超前预判,严格措施落实。

第三部分采煤战线2021年工作安排

一、2021年工作目标

全年以“六个坚持”基本方略为指导,牢记“三不四可”,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为抓手,以防突管理为重点,深入开展“三零”区队建设,持续夯实安全基础,提升超前防范能力,注重职业健康,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牢记“红线”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二)细化智能化工作面建设,打造一流智能化工作面

1、结合己15-17—12100智能化工作面生产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思路,明确将智能化设备管理作为重点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做到完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操控工艺规程,建立了适应智能化生产需要的生产工序、流程和管理规范,真正的做到智能化减人。打造首山第二个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

(三)稳定矿井产量,打造集团一流智能化综采队

2021年己15-17—12110采面月产不低于25万吨,打造单面年300万吨一流智能化综采队

(四)、抓好八项工作。

三、具体实施举措

(一)一如既往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以安全风险管控为突破点,准确研判不利安全生产因素,强化“三种”意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感;严格措施落实,强化现场管理,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提升安全风险预防预控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二)稳产高效,打造集团一流智能化工作面。

结合己15-17-12100智能化工作面成功经验下,超前谋划,根据现场实际制定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己15-17-12110打造平宝公司第二个智能化工作面。

(三)以一通三防和防突工作为重点,加强采面安全管理,创建综合防尘示范化工作面。

1、严格落实卸压注水钻孔的施工和注水措施,通过对注水方式的优化提升,组织成立专业注水小组,采面实现“三专”体制,即专用注水管路,专用注水钻孔,专人注水施工。

2、大力推进磁化水喷雾使用,力争创建集团公司综合防尘示范化工作面。

(四)规范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更上一层楼。

2021年在智能化工作面的平台上积极开展工作,加快采面两巷及外围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进程,推动采面达标再升级。在采面进一步探索激光应用,实现采面动态达标的同时加强风巷动压区管理,坚持好采面注水和风巷注浆;通过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会,努力实现集团公司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标准化样板矿的目标。

(五)狠抓机电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机电设备管理是正常生产的前提,首先加大特殊工种培训,并对培训人员和受训人员进行考核,提高培训质量。其次战线成立机电管理小组,制定采面机电“0”事故为目标的激励约束机制,并指派专人指导、督促采面机电检修工作。实行机电设备网格化管理,实现每个设备都有不同干部管理,确保检修人员和检修时间得到保障,检修项目按规定标准作业。。

(六)开展科技创新,强化技术管理。

以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为切入点,大力开展五小创新和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深入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现场写实和总结,发现和解决生产现场出现的问题和难题,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和发扬改革创新,做好、做强己15-17-12110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管理和安全高效生产。

(七)抓好经营管理。

(1)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加强材料回收复用暨各种小件的回收检修复用,并进行合理奖励。

(2)加强煤质管理,大力抓顶板管理,杜绝掉顶事故,过构造带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抓煤质,向煤质要效益。

(3)根据生产情况预计全年材料费用,做好材料使用计划,合理分配使用,做到材料费用不超支使用。

(八)督促各区队抓好区队和班组建设工作

篇7

一、“智慧天津”建设现状及难点

(一)“智慧天津”建设现状

1.物联网建设及其产业快速推进

天津目前已初步建成了高效率、大容量的宽带城域网,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方面技术发展起步早、推广快。天津物联网建设重点涉及四大领域:一是传感、通信、GPS等信息技术在桥梁负载、楼宇电梯、客运交通(出租、公交和长客)、景区安全监控等领域的应用;二是RFID、通信、条码等信息技术在生猪、蔬菜、牛奶、葡萄酒等领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应用;三是传感、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在石化、纺织、冶金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四是传感、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在自来水管网、燃气管网、电网安全监控的应用。同时,天津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已在节能降耗、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设施农业、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领域渗透发展。

2.城市管理基本实现数字化

目前天津数字化城市管理覆盖面积达590平方公里,数字化管理将一万米划成一个网格,通过“城管通”等信息化手段,建立监督和指挥相分离的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其中,市内六区已全部完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建设并投入使用,配备了577名专职“城管信息采集员”和100名专职“信息采集考评员”,每天负责收集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违章建设、道路破损等问题。同时,其他区县也在陆续建设使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争取尽快实现全面数字化管理。

3.电子政务总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截至2012年,天津已建成并开通了覆盖全市385个副局级以上单位的市电子政务专网,网上申报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已占市级行政事项总数的57.5%,形成了土地管理“一张图”、规划管理“e张网”、社保管理“一库一网一卡”、税务网上报纳税、行政审批三级网络建设、海关及商检电子化等信息化管理方式,显著提高了办事和监管效率。同时,通过新建、整合、租用三种方式,全市正在陆续整合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软硬件资源,有力推进了政务信息化应用整合和信息共享。

4.信息化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天津城市信息化服务已全面渗透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之中。政府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络,企业拥有了各类公共信息平台,百姓生活也日趋享受电子服务的便捷。例如,根据滨海新区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市民请家政不用再东奔西走,拨打各个社区服务中心电话或是在网络平台预约,就能找到想要的家政服务。

(二)“智慧天津”建设中的难点

1.思想观念跟不上智慧时代的要求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无线城市”、“信息城市”后续发展的高级形式。目前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还存在用传统理念建设“智慧城市”、用工业化思路应对信息化时代的现象,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发展规律缺乏科学认识,思想观念上认识不清和重视不够是制约“智慧天津”建设的最大困难。

2.缺乏全市层面的统筹规划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规划引导,而当前天津市政府管理部门还没有出台立足全市层面的关于“智慧天津”建设的总体设计。在各区县、部门、企业争抢“智慧城市”发展先机之下,难免存在过度竞争、缺乏统筹协调的问题。这必然会制约“智慧天津”的稳步推进,也会使得“智慧天津”建设中存在政策不明确、重点领域资金支持乏力的问题。

3.在体制机制上仍存在诸多障碍

目前的“智慧天津”建设任务基本是按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来划分,并按条块来负责的。这种传统垂直式组织形式和实施方法势必会造成若干封闭式管理系统并存,由此必然带来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政府缺位等问题。同时,政府综合性决策的形成往往是靠不同职能部门牵头结果的简单叠加,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主管部门,造成“智慧城市”顶层管理主体缺失,这种政府决策机制显然难以适应“智慧天津”发展的内在要求。

4.关键技术缺失,安全隐患存在

天津虽然在全国科技领先,但是,目前物联网的一些技术标准已经被国外企业占得先机。标准的制定需要成熟技术和市场检验,天津在此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尚难以获得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如产业链中的高端传感器、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芯片设计等核心技术大部分由国外企业掌握,我们的优势只能在应用和市场。同时,由于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甚至一些规划设计可能由国外的组织和企业主持或参与,有可能造成城市信息建设的安全隐患。

二、“智慧城市”的国内外探索及启示

(一)国内外“智慧城市”的现状

1.国外关于“智慧城市”的探索

目前全球约有20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正在实施中,其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的探索走在前列。美国是以新技术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通过采用一系列IBM新技术,完全以数字化形式将城市的所有资源,包括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连接起来,在观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的基础上,城市管理作出智能化的响应,进而服务和满足市民的各项需求。瑞典是以交通智能化领跑“智慧城市”建设,最初以交通管理为突破口,进而带动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聚焦在公共事业领域,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提升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其“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公共事业领域,涉及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新加坡是以资讯通信驱动“智慧国家”的建设,其资讯驱动具体涵盖了三大战略领域,即建设新一代资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产业;开发高端资讯通信人力资源。

2.国内关于“智慧城市”的探索

我国不同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起始点是不同的。上海、重庆、南京、厦门等城市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智慧城市”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骨骼,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快速提升城市信息化能力,宽带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主体和基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无锡、杭州等城市多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出发点。物联网是新兴智慧产业的重点开发领域,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少城市希望以物联网的建设作为突破口来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北京、沈阳、苏州、宁波、武汉等城市通过应用领域带动“智慧城市”的建设。通过重点建设一批社会应用示范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深入的建设“智慧城市”。这些城市多围绕着应急系统、食品安全、智能医疗和数字出版等产业项目进行建设,“智慧城市”也初见雏形。

(二)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启示

1.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宏观统筹协调

“智慧城市”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个别地方政府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或者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没有明确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路线,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很大的浪费现象。政府必须加快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加快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共享与协调机制。台湾地区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分别在1998年、2002年、2005年和2009年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协调,使得“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2.制定完备的“智慧城市”战略规划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各级地方政府应从现实基础出发,准确定位城市发展目标。一是要充分重视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传统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改造。二是要坚持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发展应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在初期,可优先发展城市交通、卫生医疗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智慧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配合智慧城市建设。

3.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积极推广惠及全民的“智慧城市”创新应用

推动信息共享与网络融合,改变城市治理中部门分治、信息阻塞、资源分散的局面,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民生应用,切实解决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孤岛”现象。一是要建设“智慧政府”,提升政府办公智能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二是以提高企业运营智能化程度为目标,开展“企业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推广企业智能管理应用,逐步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智能化。三是要建设智能社区体系,提升智能社区交流水平,推广智能社区服务,建立高度包容的信息社会,消除数字鸿沟。

三、加快“智慧天津”建设对策建议

(一)尽快出台“智慧天津”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天津“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和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出台“智慧天津”建设的总体方案。在具体行动策略上,“智慧天津”建设需要把握好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智慧产业选择与培育、传统产业智慧改造、智慧化城市生活环境、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等五大方面。

(二)加快推进天津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是“智慧天津”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为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天津可尝试设立或组建统一的“智慧天津”主管部门,形成统筹人、财、物、事的管理体制。在机制设计上,可尝试实行决策机构、协调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的整体架构,并且设立审计监察机构和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决策咨询机构。明确各机构的工作职能和衔接关系。其中,决策机构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通过人大、政协和专家学者、民间组织的普遍参与而形成。

(三)找准“智慧天津”建设的切入点

作为经济庞大、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天津的“智慧城市”建设可围绕与市民密切相关的行业领域入手,例如食品安全、生产安保、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智能监控、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在“智慧天津”的新技术方面,可选择应用性较高的技术领域为突破口,如可考虑以个人健康信息数据为主的智能医疗平台作为智能城市建设中应用性相对较高的突破口。同时,要着力探索构建政府、企业、市场在“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关系,尤其是要大力推动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智慧天津”建设道路。

篇8

关键词:运行维护 智能变电站 优点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195-02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出现,产生了智能变电站这个概念,原因在于常规变电站和数字变电站不能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是走向智能化,智能变电站会渗透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个环节,而在这些环节当中,智能电网无疑处于最关键、最核心的地位。在智能电网当中,智能变电站担任着控制电力流行和调节电压两个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

1 智能变电站优点

1.1 传统变电站优缺点

传统的变电站包括常规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两种类型。常规变电站应用的是自动化系统,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布置单元被分隔开来,各个装置之间不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能确保变电站整体功能的协调与优化,装置之间的输入信息较为独立,不能实现各类信息的共享,且系统接线较为复杂,系统扩展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数字变电站比常规变电站的性能有所提升,一次设备均采用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在二次设备当中利用的是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数字变电站之间的通信系统是统一的,具有一定的标准。相对来讲,数字变电站的主要优势在于功能的多样化,其功能结构一共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站控、过程和监控,管理方式利用的是以太网技术。因此,数字变电站具有遥控、遥测、遥信和遥调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然而,从根本上来讲,数字变电站仍有一定的缺陷,即不同数字变电站之间的信息模型差异较大,统一性不强,互操作性差异也比较明显。

1.2 智能变电站优越性

相比常规变电站和数字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智能变电站的各类电力设备均属于智能设备,这些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可靠度高、环保经济、集约程度也很高,运行速度快、效率高。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要求是所有变电站之间的信息实现数字化、通信平台实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在实现变电功能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系统能够自动的完成对各类信息的采集、测控和保护,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的变化,还能够实现一些高级功能,例如对电网进行实时的自动控制,能智能化的对电网进行调节,制定应对各类突发问题的决策,同相邻的变电站进行信息的互动并实现对电网的协调控制作用。

在数据的运行与处理方面,智能变电站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功能,对全部数据的收集、处理、输入和输出等均采用全盘数字化的方式,数据的精确程度较以往提高了很多。数据处理数字化的实现,对于支撑整个电网意义重大,这比数字化变电站的优越程度更高,智能变电站能够在线对电网进行监测,所有的智能设备都实现了体系化,这种体系具有紧密、可靠的优点。因此可以说,智能变电站集成了多种智能技术,还能实现高级互动,使不同型号的设备能够高效的连接,大大提升了设备利用率。

2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措施建立在常规变电站的基础之上,然后在结合智能变电站的相关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如下四点。

2.1 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保证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必要前提。首先,智能变电站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责任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需要对变电站的总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分解之后将目标和任务细化,然后再将这些细化后的小目标、任务交给员工个体,同时这些员工还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对这些员工需要实行一些细化的赏罚处理措施,保证对这些员工的管理能够有据可依,有责可究,同时还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其次,智能变电站坚决执行“两票三制”,工作票和操作票应该认真、仔细的填写,不能伪造、编造;工作许可和监护制度,以及工作间断转移与终结制度必须强有力的执行。“两票三制”的高效开展,能够保证各项安全措施得到合理的布置,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做到对所有设备全面检查,最终能够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危险处理能力,避免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人员、设备等的损伤与破坏。

2.2 加强人员管理

2011年以来,我国开始了大范围的智能变电站的建设。随着智能变电站的逐渐建设与运行,对变电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智能变电站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为基层技术人员,二为一线生产人员。然后无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对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管理主要包括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其中安全生产意识比专业素养更重要,原因在于专业素养较高的工作人员不具备安全生产一时,可能在工作中疏忽大意,引发事故。对变电站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要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学习,可以选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安全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生产规程。另外,对一些生产事故要及时的通报,并组织全体人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通过事故使工作人员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最终,要让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学会对安全隐患进行辨认、排查,最终提高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能力。

在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方面,智能变电站有别于常规变电站,原因在于二者运行系统的设计区别较大,技术措施等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需要更新培训理念,需要增加对智能化技术的学习,熟练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同时还要掌握各类高端知识,能够遵守智能变电站规定,应对突发事故,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

2.3 加强设备管理

2.3.1 设别管理策略

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设备是否能够高效运转决定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因此需要加强设备管理。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两类,智能化谁一次设备的主要特点,网络化则是二次设备的主要特点。由于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普遍比较先进,特点比较突出,因此对设备的管理要结合设备的特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保证管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这是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的基本要求。

2.3.2 设备管理方案及措施

在制定智能变电站管理规范的基础上,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来管理。智能变电站有很多关键性的设备,对于整个变电站的运行起到支撑作用,这些设备包括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和电子互感器等。因此,智能变电站设备管理的重点主要是针对这些设备展开的。

智能变电站应该建立一个数据资料库,这些资料包括设备资料和一些技术资料等,这样能够实现对这些资料的随时利用,增加使用便利程度;对于一些设备存在的不足,也应该纳入设备管理的范畴之内,对这些设备要更加注重运行状态的检查与分析,并以报告的形式保存下来,为设备的检修提供具体依据。

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操作管理,重点在于对顺控造作及顺控操作票的管理。顺控操作票在使用之前必须现场试验,试验合格,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之后才能使用。数控操作人员要掌握好操作顺序,软硬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对于这个管理要清楚。在软压板及定值区切换操作的开始及结束时,要在监控画面上检查软压板工作状态,还要核对定值区号码,当定值区切换操作结束之后,要进行打印并再次核对。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投入其他压板,如智能终端和保测装置的检修压板。

同常规变电站的巡视检查相比,智能变电站的检查多了一项远程巡视。在智能变电站的远程巡视当中,首先应该审核操作人员的权限级别,巡视应该分级进行,层层递进,促进巡视效果的最大化发挥。对智能设备的巡视检查应该加大力度,并增加一些额外的检查内容。为了节省巡视检查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智能变电站还配备有辅助系统和综合性质的监控平台,辅助系统和监控平台的存在,使得智能变电站不用人工操作巡视检查,只需通过在线系统的运行即可,且巡视检查的效率更高,运行管理管理工作更加优化。此外,远程巡查系统中还应该包括其他内容,例如:一体化监控系统、辅助系统和在线检测系统等,这些系统的融合能够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的全面巡视检查。智能变电站的远程巡查也要将软压板包括在内,其主要检查方式为后台巡视检查。另外,对继电保护GOOSE通信的巡视检查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在于,GOOSE通信对保护装置的正常、可靠运行等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2.4 加强智能变电站运行经验交流

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发展经验的积累也比较少,这就要求各个智能变电站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才能促进自身运行能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部门要及时收集自身运行、维护和检修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处理方法记录下来,同时要汇总其他的一些数据、经验,经过整理之后与其他智能变电站进行交流。通过不同智能变电站之间的交流,能够使我国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少走弯路,提高发展速度,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3 结语

总之,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固运行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同常规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优点突出,例如功能齐全、效率高等。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发展安全文明生产。其次要加强对人员管理,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与专业素质的培训。在设备管理方面,重点在于对一些关键设备进行管理,要建立有关设备信息的数据库,方便使用。智能变电站的远程巡视检查应该层层递进,促进巡视效果的提高。另外,由于我国尚缺乏智能变电站发展经验,各个变电站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发展进步,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孟超,王云平.智能标点站及技术特点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9).

[2] 王淼.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1).

[3] 鲍辉.浅谈智能变电站的优点及运行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7):86-87.

篇9

【关键词】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

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而智慧城市涉及到信息化、工业化,智慧城市本来就是一个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另外,中国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智慧城市是十报告提出的四化同步的重要体现,可以说智慧城市在中国被赋予了更为现实的意义。

一、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方向和目标

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能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一)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都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二者相互促进,新型城镇化更将引领智慧城市的方向。“ 新型城镇化将丰富智慧城市的内涵,扩展智慧城市产业、带动智慧城市的落地。

(二)新型城镇化的开启,将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新型城镇化,将是中国后续的国家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将是各级城市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将是对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的升级和提高,新型城镇化将是全面考虑城市的经济、产业、生态、智能化、公共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相关企业若以此为机遇,围绕新型城镇化制定相关解决方案,毫无疑问将打造中国特色的、丰富内涵的智慧城市。

(三)从城镇化战略维度理解智慧城市。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大约为5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国的城镇化还有较大的空间。因此,城镇化被看作是未来扩大内需、维持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由于历史因素,当前的城镇化承载着众多的任务和要求,中央也因此将当前的城镇化称之为“新型城镇化”。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具体的考核标准体系。

(一)目标——保障城市健康和谐。智慧城市建设阶段目标是“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城是基础设施环境,市是人类活动,城市体现了人与环境、社会的依存关系。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于民生,在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政府和市长角度,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以及“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谐发展;从企业角度,如何利用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提升企业自身的运营效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如何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从百姓角度,如何让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惠民”。这些都是智慧城市要解决和实现的目标。智慧城市的目标不仅仅要高起点构建顶层设计,也要高标准构建智慧型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地推进智慧型产业发展,高效率地推进智慧型示范及应用,高规格、高水平地建立智慧型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智慧地建设生态城镇、美丽中国。

(二)条件——规划、资金保障需具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指标包括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和智慧产业与经济4个一级指标。其中,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指标还分为保障体系、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与数据库三类指标,涉及无线网络覆盖、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安全等多项指标。智慧建设与宜居指标分为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功能提升两方面,涉及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筑节能、垃圾分类与处理、供水排水燃气系统等多项内容。智慧产业与经济指标则包括产业规划、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三方面,涉及创新投入、产业要素聚集、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内容。

(三)路径——规定、自选、创新动作。智慧城市管理路径为:依据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进行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和创新动作的建设。规定动作——城镇综合运行平台,标志性成果是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城市信息的共享交换与业务协同。自选动作——体现出城市管理、功能提升、运行服务等的水平,如饮用水安全监测、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垃圾处理等公用市政管理,建筑节能能耗平台,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务系统建设等。创新动作——对城市进行通盘分析,找准城市发展定位,进行城市创新指标和项目建设。

三、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空间建设不外乎表现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大都市的城城郊化及其卫星城市建设,二是中小城镇的城市功能和格局建设。然而,比空间扩展更为重要的则是城镇化的内在质量,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才得以实现。显然,从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协同化为基本特征出发建设的智慧城市,其发展方向无疑是通过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的信息化,使城市拥有完善的智慧产业技术体系,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处处彰显睿智管理,营造智能生活新天地和美丽和谐的幸福家园。为此,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明确智慧城市建设在信息化战略中的作用和定位。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受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的驱使,更受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所迫。为此,必须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具体抓手,不仅要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也要同时强调信息化(即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规范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所出现的混乱局面。

(二)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要求,构建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对于大都市和中小城镇来说,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注重应用以物联网、云计算、无线宽带、三网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现代城市病为主要内容,而对于中小城镇来说,与民生相关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为业务系统发展重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刷新当前城市信息化发展现状,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为人们呈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三)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与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我国的城镇化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巨大内需市场,是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保障。 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融合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为支撑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需市场。但是,从政策层面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尚未与我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实现有效衔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国家已经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制定了比较具体的战略部署。但是,从当前的试点情况来看,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今后,应该从总体上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关联性,从政府采购等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建立能够融合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信息化建设综合协调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信息通信产业管理、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而且也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密切相关,因而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统筹机制去协调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综合、统一有效的机制去统筹智慧城市建设。

任何一个单一部门所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都会面临诸多缺陷,必须建立一种能够综合协调各方业务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设机制。例如,就目前由住建部所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评价指标体系来看,智慧城市试点几乎包含信息化建设的绝大多数内容,然而住建部本身并不具备信息化建设的主管职能,其中的很多业务是难以由其一家部门就可以落实推动得了的。在当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发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作用,综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管理功能,通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颁布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并设立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关问题举行跨部门协调会议,解决项目建设、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问题。

(五)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机制和体系。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我国根本没有技术和产业主导权,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几乎是完全暴露在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公司的技术掌控之下,几乎没有安全可言。在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信息网络时代,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其潜在威胁也更大。为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从保障国家安全高度规划信息网络安全,整合当前分散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区将物联网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向,有80%以上的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特别是在发展物联网中,突出云计算。云计算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云计算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地整合城市资源,用最少的资源,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满足用户最大的需求,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当前,全球云计算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数据中心(IDC)预测,从2009年底到2013年底的四年间,云计算将为全球带来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为中国带来超过11050亿元人民币的新业务收入。

目前中国的主要城市都在加快发展云计算工程,把云计算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实施“祥云工程”,上海实施“云海计划”,重庆启动“云端计划”,福建实施“云计算工程”等。笔者在广州参观亚运会期间,特别感受到其推进的“天云计划”为建设智慧城市带来的巨大动力。“天云计划”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云计算平台体系,构建国际云计算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智慧城市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政务、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同时实施云计算示范试点,通过示范作用,全面推进建设智慧城市。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加快构筑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交换的硬件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是以加快推进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的城市管理系统重新再造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推进实施智慧工程,推进网业发展,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无锡作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在国家物联网产业中占据着重要战略地位。例如无锡积极抢占物联网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初步形成自己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路径,在标准建设、研发核心技术、推动示范应用上取得突破,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桥头堡”。城市主管部门引导组建云计算 “国家队”,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项目和行业管理等手段措施,发展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全方位、多角度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为全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建设智慧城市需要进一步加强智慧装备性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加强软件研发与推广,有了这两个前提条件,才能加快构筑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同时需要全力建设好产业基地,要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形成现代产业体系,这是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交换硬件设施的一个关键问题。据此,需要高度重视发展包括各类企业、部门数据处理服务在内的在岸数据处理和离岸数据处理,着力打造包括上、中、下游的云计算产业集群。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城市全域构筑起内外网平台。提升政务网络信息化水平,推进跨部门、跨区市信息采集、交换、管理和应用。加快政府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多层次、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推进信息由单一系统共享向多系统共享的转变。特别是要加快构建集成民政、社保、税务、工商管理等公共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市和所属区市建立健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中心(平台)和相关制度建设。建设面向全国的数据交换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打造国家级信息资源集散地。

从具体建设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内容概括为实施和管理两个层面。从实施来看,就是要确保硬保障和软保障:所谓硬保障就是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网络设施与装备的绝对可靠,建立一种可信可靠连接网络;所谓软保障就是要确保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库的绝对安全可靠。

从管理来看,具体包括多种保障机制:首先是建立由全国人大或全国政协主导的国家信息网络安全审查评估机制,定期国家信息网络安全评估报告;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入侵监测与防范系统,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政府采购阶段,建立严格的技术产品资质认定和采购备案制度,对参与投标的内资、外资企业明确其安全保障的可信赖等级;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及应急反应机制,以便协调各政府部门进行监测,阻止和减少外国网络间谍机构对我国公共及企业网络进行网络情报威胁等。

篇10

(征求意见稿)

 

 

 

 

 

 

 

 

2021年2月

 

 

 

 

 

 

 

 

目  录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的成效

(二)面临的挑战

(三)发展的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安全法治体系

(二)织密安全责任体系

(三)完善治灾救灾体系

(四)强化科技支撑体系

(五)筑牢基础保障体系

(六)深化安全治本攻坚

(七)提高监管监察效能

(八)健全社会共治体系

四、重大工程

(一)矿山智能化建设工程

(二)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工程

(三)安全科技装备提升工程

(四)尾矿库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程

(五)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分工

(二)加大政策支持

(三)强化绩效考评

(四)强化实施评估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遏制矿山重特大事故,推进矿山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煤矿事故总量、较大以上事故和百万吨死亡率实现“三个下降”,与2015年相比,2020年煤矿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下降61.87%和63.58%,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非煤矿山死亡人数下降39.27%,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由《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18部法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19部行政法规组成的矿山安全法规体系,形成了由《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等33部部门规章、15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成的煤矿安全规章标准体系,形成了由《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7部部门规章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规程》2个强制性国家标准为统领、6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成的非煤矿山安全规章标准体系,矿山安全生产法制体系不断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逐步健全。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基本建立,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进一步明确,监管监察责任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尾矿库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

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布实施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煤矿培训管理新机制初步形成。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矿山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全面开展,企业重大风险管控意识不断增强,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持续提高,重大灾害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安全宣传培训进一步强化。

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退出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安全保障能力高的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煤矿平均产能达到100万吨/年以上。累计整顿关闭非煤矿山1.7万余座,尾矿库综合治理和采空区治理持续推进,“头顶库”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安全科技装备支撑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煤矿发布六批淘汰、四批煤矿先进适用目录,非煤矿山发布两批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和一批新型适用安全技术及装备推广目录。智能开采、煤矿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煤矿“四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建成494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逐步形成“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工作面智能开采新模式;推进大断面快速掘锚系统、岩巷全断面掘进装备、大倾角矿用盾构机等先进工艺设备在井下试验应用。

监管监察效能稳步提高。煤矿安全形成了一套清单、手册、汇编、基准、标准、文书、办法、系统为一体的执法工作制度,执法更加规范,执法信息系统全面运行。全面推行非煤矿山“三项监管”,促进了基层监管执法质量的提升,强化非煤矿山“五项执法”,执法能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全国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均设置了在线监测系统。

(二)面临的挑战

随开采深度增加,灾害风险愈加严重。部分煤矿由低瓦斯向高瓦斯、突出矿井演变,深部开采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相互耦合的新煤岩动力灾害,底板承压水威胁日趋严重,西部地区煤矿出现煤层上部洛河组含水层突水事故和冲击地压灾害。单班入井30人以上地下非煤矿山550余座,井深超过800米的地下非煤矿山50多座,地热、岩爆等现象增加,提升和通风管理难度加大。

煤矿安全仍存在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尚未真正落实。专业技术人才流失,招工难、老龄化严重,从业人员素质和全员安全意识待提升。煤矿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机理尚未取得突破,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非煤矿山呈现“三多三低”特点。矿山总量多,机械化水平低,全国共有金属非金属矿山3.2万座,尾矿库7278座,受非煤矿山工艺和规模影响,矿山机械化程度偏低。小矿山数量多,本质安全水平低,小型矿山占矿山总量的86.4%。四五等小型尾矿库占尾矿库总量的87.4%。高风险矿山数量多,安全保障水平低,安全生产风险逐渐加剧。

安全监管监察力量亟待进一步强化。煤矿监察力量与煤矿生产开发布局不匹配,分布不平衡。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大幅更迭,监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摊薄弱化,业务能力明显下降。矿山救护队指战员流失严重,经费投入和设施装备配备不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大量使用,对监管监察队伍专业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三)发展的机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带来新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包括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统筹“三个必须”的责任体系;坚持依法治安,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等重大科学论断,为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

矿山安全体制改革带来新机遇。国家依托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成立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将有力加强矿山安全监管监察的专业人员和监管监察力量,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属地安全监管责任,严密层级治理和行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着力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矿山安全风险。推动地方矿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强化监管执法,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新趋势带来新机遇。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能源消费去煤化趋势越发显著,我国整体社会发展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煤炭消费将呈长期下降趋势,淘汰落后产能,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以安全水平高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为主体成为煤炭行业发展方向,为煤炭行业安全发展带来新机遇。

技术革新带来新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煤炭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煤矿机器人逐步应用,智能化煤矿建设步伐加快,少人无人开采将成为现实,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和措施不断完善,为矿山安全发展带来新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安全红线意识,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处理好煤矿与非煤矿山、监察与监管、督政与督企、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四个关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推动矿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从业人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提升矿工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矿山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为实现矿山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安全发展。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守安全底线。

——坚持系统治理。坚持系统思维方法,健全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矿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部门监管监察责任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筑牢矿山安全生产责任网。

——坚持依法治理。健全矿山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规范,推进矿山安全法制化建设。

——坚持源头治理。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强化科技保安,夯实矿山安全生产基础,推进重大灾害超前治理,严格安全准入,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矿山安全法治体系和责任体系更加完善,科技装备支撑更加有力,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监管监察执法效能显著提升,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专栏1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预期值

1

煤矿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10%

2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下降10%

3

非煤矿山事故起数

下降10%

4

非煤矿山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10%

5

矿山重特大事故

有效遏制

6

煤矿二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

80%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安全法治体系

1.完善矿山安全法律法规

构建以《矿山安全法》为核心的矿山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统筹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立法,实现矿山安全领域法律法规系统整体和协同配套。推动矿山集中的省份及设区的市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立法执法信息反馈、立法后评估与立法清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核机制,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及应诉工作机制,推进矿山安全监察系统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公信力。

2.加强矿山安全标准建设

坚持和巩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驱动、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组建全国矿山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请新增矿山安全行业标准代号,将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科学分类优化整合为矿山安全行业标准。完善矿山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强化急需短缺标准制修订,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及时公开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强化标准宣贯培训和实施评估,充分发挥标准对矿山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监察执法的支撑作用。

 

专栏2  矿山安全法规标准建设重点

1.推动《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条例》制修订工作,健全完善《煤矿安全规程》等矿山安全规章体系。

2.逐步将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采达标、煤矿防灭火、煤矿顶板管理、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等规范性文件上升为强制性安全标准。

3.推动出台煤系矿山、型材矿山开采等矿山安全地方标准,鼓励矿山安全团体标准发展和规范化管理。

 

3.健全普法工作长效机制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矿山生产经营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完善普法工作机制和组织机构,明确普法任务和工作要求,强化法治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借力“互联网+”打造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矿山安全法治服务平台。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持续采取网络培训、在线课堂、视频讲座、“集体学习+自学”等多种形式,常态化组织分级、分类、分专业开展法规标准宣贯,开展矿山安全普法知识竞赛、矿山安全法治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等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实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

4.严格规范精准执法

牢固树立执法意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法。认真落实矿山分类精准监管监察工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适时调配执法力量组织开展跨区域“靶向”精准异地执法和集中执法。落实计划检查工作机制,统一规范监管执法文书制作,持续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安全信用分类监管监察,依据企业信用情况,采取差异化监管监察措施。聚焦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法定职责,将其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综合运用处理处罚、通报、约谈、问责、失信惩戒、行刑衔接等措施,依法进行惩处。

(二)织密安全责任体系

5.严密矿山安全层级治理

坚持“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工作格局,强化层级治理,矿山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履行国家监察职责,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矿山安全属地监管责任的监督检查,着力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矿山安全风险。地方各级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明确矿山日常安全监管主体,消除监管盲区,强化监管措施。

 

专栏3  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机制改革

1.健全完善国家监察基础性制度。履行国家监察核心职责,推动工作理念由“督企”为主向“督企”与“督政”并重转变,健全完善矿山安全监察督办指令等基础性监察制度。

2.加强矿山安全监察顶层设计。优化监察机构布局,探索设立跨省区、跨区域监察机构。深化矿山安全生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推动建立执法效果闭环反馈措施。

3.改革矿山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健全完善矿山事故调查处理机制,研究制定事故“提级调查”“指定调查”制度,制定矿山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手册,依法开展事故处理效果评估,推进事故处理程序化、科学化。

 

6.强化地方党政领导责任

严格执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承担“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落实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尾矿库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探索推行地方人民政府领导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将矿山安全生产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强矿山安全监管部门机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业监管力量。健全完善矿山安全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健全完善矿山安全生产约谈制度,严格落实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推动安全责任落实。

7.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督促矿山企业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所有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落实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等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界定多层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建立与企业日常管理相适应、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的企业自主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制度。强化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加强企业安全人才培养。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自主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日常自查自纠。

(三)完善治灾救灾体系

8.完善灾害治理工作机制

推动查明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透水、中毒窒息、火灾、冒顶坍塌、边坡垮塌、尾矿库溃坝等重大灾害空间分布,逐步形成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基础数据库。牢固树立区域治理、综合治理、超前治理的治灾理念,构建辨识评估、监测预警、治理评价重大灾害防治机制,实施灾害治理责任、技术、工程、资金、时限“五到位”闭环管理。落实矿山企业重大灾害治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灾害治理管理制度、机构、队伍,保障资金投入,强化重大灾害治理基础能力建设。

9.推广灾害治理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坚持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先行,做到抽掘采平衡和抽采达标。冲击地压矿井要坚持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的原则,推行落实“三限三强”等防冲措施。推行老空水防治“四步工作法”,承压水害防治推广应用微震监测系统。开展采空区隐患治理工程,采用崩落、充填、隔离等方法进行治理。研究突破智能通风技术,鼓励建设示范项目;研究应用智能精准预警系统,推广火灾透地定位、光纤探测、激光检测技术。推广应用尾矿库安全、地下矿山地压灾害、露天矿山高陡边坡监测预警和治理技术。

10.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建立监管、监察、气象等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和矿山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完善矿山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定期评估修订机制,建立矿山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强化上下级预案、政府与企业等相关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强化煤矿调度中心建设,发挥调度中心参谋部、指挥部、作战部的枢纽作用,赋予井下班组长、调度员等紧急情况撤人权。

(四)强化科技支撑体系

11.搭建安全科技研发平台

依托重点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开展协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组建一批“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发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建立一批矿山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12.加强科技攻关和先进技术推广

深化开展重大灾害防治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尾矿库溃坝、边坡坍塌等重大灾害发生机理及预测预报科研攻关,协同推进矿山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重大灾害治理技术交流合作。深化开展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遴选,推广应用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冲击地压治理、采空区探测、防灭火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13.提升安全装备科技水平

着力破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超前预测、动态监测、主动预警等关键技术瓶颈,优先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装备,重点提升矿山安全生产危险工艺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全面完成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提高系统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培育矿山安全产业。推进矿山安全重要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4.推进矿山自动化智能化建设

构建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加强矿山智能化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建设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加强对精准地质探测、智能快速掘进和复杂条件智能综采和快速掘进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攻关。推广应用智能化成熟技术装备,推进矿用装备智能化,推进大型煤机装备、煤矿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发挥智能化示范矿井引领作用,提升新建煤矿智能化水平,基本实现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推进重点岗位、危险作业等机器人替代。推进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建设,研究出台加强中小型非煤矿山机械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逐步推进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

(五)筑牢基础保障体系

15.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将矿山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切实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为重点,健全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研究出台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规范,建立全国双重预防机制实施信息系统。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享受更多优惠政策挂钩机制。建立完善标准化建设效果评估体系,构建动态考核、能上能下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监管。

16.提升矿山装备保障能力

不断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推进生产煤矿采掘机械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推进非煤矿山凿、铲、运等工艺装备高端化、控制智能化。强化矿山装备生产、使用、维护、检测、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设备可靠安全程度。

17.提升矿山从业人员素质

创新矿山从业人员培养方式,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人员机制建设。推进逢查必考常态化规范化,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矿山安全技能培训基地和考核点。实施矿山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定向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矿工。实施一批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完善主要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实施任职能力素质考评。从责任、素质、业务、操作、管理等方面开展分层次、分专业、分岗位的精准培训,确保矿山负责人、班组长、特种岗位等关键人员培训到位、能力提升。

18.精准推进“一优三减”

新建矿山按照规范标准设计建设,生产矿山加大优化简化生产系统力度,提高装备水平,优化作业组织,科学合理确定开采布局,推动煤矿逐步实现“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生产模式。实行采区和采掘工作面限员管理,研究制定交接班期间等限员规定,升级改造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实现人员精准定位和超员监测预警。

(六)深化安全治本攻坚

19.严格矿山安全准入

适时修订产能核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严格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批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加大对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进一步提高深部开采、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煤矿安全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铁、铜、金、石灰石等重点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提升非煤矿山规模。严格执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控制尾矿库总量,严禁新建“头顶库”。

 

专栏4  严格矿山安全准入门槛

1.煤矿。停止审批山西、内蒙古、陕西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120万吨/年的煤矿,宁夏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 60万吨/年的煤矿,其他地区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30万吨/ 年的煤矿;停止审批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9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停止审批新建开采深度超1000米和改扩建开采深度超1200米的大中型及以上煤矿,新建和改扩建开采深度超600米的其他煤矿;停止审批新建和改扩建产能高于50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煤矿,新建和改扩建产能高于800万吨/年的高瓦斯煤矿和冲击地压煤矿。

2.非煤矿山。严格开采深度超800米、与煤共(伴)生金属非金属矿山、边坡高度超200米、生产规模超1000万吨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以及坝高超200米、库容超1亿立方米的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准入门槛。新建四等、五等尾矿库必须采用一次建坝方式。严格控制新建独立选矿厂尾矿库,严禁新建总坝高超过200米的尾矿库,严禁在距离长江和黄河干流岸线3公里、重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改、扩)建尾矿库。新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对采用充填采矿法进行论证并优先采用尾矿充填采矿法。新(改、扩)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实现凿岩、铲装、运输机械化。

 

20.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

推动落后产能关闭退出法制化、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矿山落后产能退出政策和技术标准。引导政府主管部门及煤矿企业制定关闭退出中长期规划及关闭退出遗留问题的政策与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落后煤矿淘汰力度,持续推进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水文地质类型极复杂等灾害严重煤矿淘汰退出,引导长期停产停建、开采深度超过1200米、非机械化开采、无法保证正常安全投入的煤矿等有序退出。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淘汰退出,优先关闭达不到煤矿相关标准的与煤伴生矿山,逐步淘汰小型露天采石场,推动无生产经营主体、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闭库销号。

21.推动实施整合技改提升

鼓励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大型矿山企业,推动整合重组开采同一矿体的、多个采矿权人的小型矿山,实现统一设计开采、统一生产经营、统一安全管理。规范小矿山技改扩能,明确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批、环评等技改扩能建设期限,实现机械化开采,杜绝落后产能低水平重复建设。新增产能实施产能置换,支持优质产能释放,适时修订煤矿产能核定实施办法。

(七)提高监管监察效能

22.加强监管监察人才队伍建设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完善监管监察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推进监察系统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及智库功能,为人才引进使用搭建平台。创新引才引智方式,通过聘请专家顾问、购买人才服务等途径,吸纳社会人才资源。完善与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联合培养、委托培养、联合攻关的培养机制。综合运用集中轮训、视频培训、网络培训和脱产培训等形式,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建立监管监察干部到基层锻炼交流机制,加大监管监察人员实操轮训力度。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措施,建立完善以专业学术、市场应用、社会效应为基础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优化事业单位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根据全国矿山分布情况,合理优化矿山安全监察力量。

23.强化监管监察信息化建设

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稳步推进标准规范内容拓展和推广应用。建成覆盖国家矿山安监局、省级矿山安监局、驻地监察分局三级矿山安全监察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构建覆盖全国矿山的感知网络,实时采集矿山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视频监控、冲击地压、水文地质、重大设备、露天矿山边坡监测及尾矿库监控等系统数据。深入推进监管监察、监测预警、政务管理、指挥救援、决策支持5大业务域建设。全面形成“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一盘棋”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体系,建成一个连接各级用户、各类角色的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为监管监察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技术手段、智能辅助决策,实现全天候、远程监管监察,大幅提升矿山安全监管监察的工作效率和执法效能。

24.强化执法技术装备支撑保障

强化安全科技攻关与先进技术装备在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和事故防控的支撑保障,形成灾害预警、灾害治理、监察执法、事故救援、事故分析等技术支撑。形成重特大灾害风险防控与智能分析决策智库,实现对安全生产典型风险的趋势分析、研判、预警。提升执法装备保障水平,丰富执法终端设备种类及配备,加大先进适用实用装备配置力度,增强适用于智能化矿山监管监察的装备配备,提升执法装备智能化水平。

(八)健全社会共治体系

25.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研究制定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细则,明确实施主体,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情况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的必要条件,作为安全生产风险分类监管,以及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重要参考。

26.构建矿山安全闭环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企业内部职工及家属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对举报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和严格保护。

27.加强技术服务机构支撑力量

推动矿山安全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和业务标准。加大技术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发挥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检测检验鉴定机构、安全评价评估单位、行业自律组织等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作用,形成矿山安全生产社会共治格局。制定矿山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安标发放、检测检验、鉴定评价等行为的检查抽查,探索建立技术服务机构诚信管理负面清单公示制度。

28.强化矿山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提升矿山安全社会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矿山安全的了解、关注和支持。加大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和反面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加强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营造矿山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四、重大工程

(一)矿山智能化建设工程

协同有关部门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政策配套。建设矿山安全数字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矿用机器人综合性能检测基地,构建透明地质模型,开展矿山工程数字化设计,推进透明矿山技术示范矿井建设。推进矿山工业互联网及智能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推进矿用装备智能化,实现装备自感知、自决策、自控制功能,研发智能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和矿山高危岗位、事故救援机器人。加快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矿山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建设应急通讯系统,实现各系统各环节互联互通、有效联动。建设一批智能化示范矿山,凝练出可复制的智能化开采模式、技术装备、管理经验等,向类似条件矿山进行推广应用。

(二)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工程

完善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规范和指导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依托应急指挥信息网或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各省级节点、省级矿山安全监察机构、所有煤矿企业及地下开采非煤矿山企业数据传输网络。建设国家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一体化业务协同系统,实现监管监察执法信息互联互通,执法线索和处置互认共享。执法系统能力提升,配备现场监察、智能取证、电子封条、5G多功能综合执法等智能化专业装备。建设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矿山灾害风险防控与智能分析决策系统,为矿山监管监察工作向“监管监察+服务”模式转变提供智力支撑。建设矿山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

(三)安全科技装备提升工程

建设煤矿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防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灾害机理研究。建成矿山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研发瓦斯、水害等防控技术装备。实施一批瓦斯综合治理和水害、火灾、冲击地压防治工程。强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推进矿山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重大灾害治理技术交流合作,推广应用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冲击地压治理、防灭火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四)尾矿库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程

深入贯彻《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应急管理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的《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方案》,对前期已采用隐患治理方式进行治理但本质安全水平没有提高的“头顶库”,采取闭库销号或升级改造、尾矿综合利用等方式进行治理;对无生产经营主体的尾矿库和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进行闭库治理并销号,进一步提高尾矿库本质安全程度。推动陕西、甘肃、四川3省完成嘉陵江上游尾矿库治理。

(五)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监管监察人才引进和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培训力度,共享监管监察培训资源,全面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建立专家和监察干部队伍人才库,及时调研分析队伍结构和人才作用发挥情况,服务人才工作决策。开展执法机构工作条件保障工程,补充更新执法车辆,建设完善业务保障用房,补充更新办公设施。开展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国家级矿山事故鉴定中心。

 

专栏5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重点工程

1.矿山智能化建设工程。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矿山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纳入安全技术改造范围,相关投入列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协调推动矿山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资金对井下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的支持力度。

推进基础平台建设。推进矿山安全数字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矿用机器人综合性能检测基地建设。

研发关键技术装备。构建透明地质模型,推进透明矿山技术示范矿井建设。研发智能化采掘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开展大型高产矿井综合掘进、采矿、复杂地质条件矿山运输、防冲钻孔等机器人科技研发,开展巡检、掘进、钻锚、钻孔、出矿、临时和超前支护、煤矸分选、事故救援等机器人现场探索应用。研发小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凿岩、铲装、运输设备。

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建成100处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60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00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00处自动化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100处机械化小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2.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工程。

安全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制定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下感知网络标准、数据资源标准和业务应用标准。

数据传输网络建设。建设各省级节点到省级煤矿安监局的网络接入,全部省级煤矿安监局完成与辖区内所有煤矿企业的数据传输网络建设。

监管监察协同系统。重点建设协同系统,开发培训、标准化、法规标准、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优化升级监察执法系统及信息化装备,配套完善智能取证、电子封条、5G多功能综合执法等智能化专业装备。

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全国矿山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综合支撑子系统,建设矿用设备全周期管理、溯源和智能巡查等子系统,配套研制井上下矿用产品智能巡查专用终端。

灾害风险防控与智能分析决策系统。开发安全风险预测预报、大数据风险趋势研判、矿山灾害推演模拟等功能模块,配套建设“一张图”展示、计算和存储等设备。

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配套建设地面通信传输设备、井下信息采集、井下通信传输、现场救援指挥部显示终端设备。

3.安全科技装备提升工程

探索建设一批灾害防治科研机构。建立区域煤矿重大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及复合灾害的机理量化分析研究。建设非煤矿山重大灾害机理、监测预警和防治等技术装备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非煤矿山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及系统集成技术和装备研究重点实验室。

研发重大灾害防控技术及装备。研发煤层瓦斯区域化智能高效防控技术、深地多物理场监测识别及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煤矿火灾防控成套技术装备、智能化瓦斯煤尘爆炸隔抑爆技术及装备、矿井水害精准防控技术及装备。

4.尾矿库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程

“头顶库”治理。对前期已采用隐患治理方式进行治理但本质安全水平没有提高的“头顶库”,采取闭库销号或升级改造、尾矿综合利用等方式进行治理。

尾矿库治理。对无生产经营主体的尾矿库和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进行闭库治理并销号,推动陕西、甘肃、四川3省完成嘉陵江上游尾矿库治理。

5.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人才队伍建设。吸纳引进法律、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基层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积极推动高校省部共建,开展监管监察人员常规化的再培训、再教育。依托高校、国有企业的矿山安全教育训练设施,建设一批区域性矿山安全实训教育基地,加大监管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网络课程、培训教材等资源共享。通过跟班锻炼、拜师学艺、参与科研等方式在基层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

专家库建设。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安全风险防控和事故调查、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开采,灾害治理方面建立矿山安全专家库。

执法机构工作条件保障工程。配备统一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制服,补充更新执法车辆,建设完善业务保障用房,补充更新办公设施。

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建设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前沿技术装备研发中心与智能化执法装备测试验证实验室,建设矿用新装备新材料安全准入实验室。探索建立国家级矿山事故鉴定中心。完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所属技术中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防控技术支撑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分工

制定规划实施分工方案,明确规划重大任务、重点工程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指导地方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逐级分解落实规划主要任务,确保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如期完成。

(二)加大政策支持

建立和完善矿山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对列入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项目和工程,优先安排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管理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争取矿山智能化建设配套政策、资金和科技立项支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煤矿瓦斯防治和利用、灾害严重矿井税费减免等政策。争取应急专项资金和煤矿安全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争取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实施尾矿库风险隐患治理。

(三)强化绩效考评

指导各有关部门将矿山安全生产规划纳入本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建立规划绩效考核机制,将规划实施情况列入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

篇11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子工程;运用

1智能化技术简介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行业之中,并且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利益。随着现代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密不可分,而在电子工程管理中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对工程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为正确的判断做出有力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电子工程管理的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2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优势分析

2.1使生产设计更加简单

电子工程主要应用于工业设计生产之中,而智能化技术的引用是设计生产过程得了简化。在传统的设计生产过程中,电子工程管理者必须对设计生产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管理分析,而使用智能化技术后可以对电子产品进行自动化控制,代替了人工操作,只需要在设备中制定相关程序和数据,便可以完成高效率的设计生产模式,从而避免了在过程中由于不必要因素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智能化技术还解决了人为误差的缺点,在简化生产设计过程的同时,同样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整体效率[1]。

2.2使生产管理进度更加精

精确的进度管理,直接影响整个电子工程的施工进度,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之下,这种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可以根据施工进度的进程,智能化技术可以提前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在工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点以及问题,通过方案都可以及时的发现并解决,而且,所处理的实例问题都可以自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然后根据这些经验,以后出现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提前解决,并为其设计出更加适合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在电子工程管理进度的精确性上,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2]。

2.3提高质量管理

电子工程管理的质量问题是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以往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人对施工步骤进行规范管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利用智能化技术就可以实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根据相应的质量管理需求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保障方案。全面智能化的使用可以使质量管理得到严格的控制,不会出现传统质量管理中所出现的差错,对提高电子工程质量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3.1智能化在管理性能的运用

智能化技术可以让电子工程的管理性能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无论在管理效率以及精度上,智能化系统都可以将其不断的改善,利用自身快速高效的管理系统对电子工程的管理性能方面进行不断的提升。而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很好的保证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数控系统的完整执行,而且数控系统还可以得到很好的覆盖和剪裁,满足了更多不同客户的需求。

3.2智能化在管理功能的运用

智能化系统在网络安全管理中也被广泛应用,主要运用在围剿黑客、设置陷阱。智能化系统可以构建网络安全防御协议,针对虚拟IP和网络接口进行防护和控制,当遇到网络垃圾或者是黑客攻击时都能都及时的检测并作出相应的防护措施,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安全可靠的防火墙,对综合治理虚拟网络、网络病毒传染、反黑客功能可以及时实施有效的针对方案,对网络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具有免疫病毒和主动攻防的功能,就好比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网络病毒还未出现就能够预防,或在黑客入侵之前就主动防御并GPS定位到其现实位置。所以智能化系统在虚拟网络中的安全作用就体现,很好做出管理的同时也对其安全做出了良好保障[3]。

4结语

实践证明,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的中已经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所以就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智能化技术,提高我国智能化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鲍伟.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6(04):273~274.

[2]刘兴俊.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2):5~6.

篇12

关键词:物联网;煤矿;安全生产;智能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93;TD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9-0061-04

0 引 言

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能够改善劳动环境,减少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预防伤亡事故发生,从而确保煤矿生产运作的顺利进行。智能化运作作为煤矿安全技术应用的热点,已经逐步被应用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中。

物联网技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同样也是我国信息技术创新的重点突破方向。物联网是利用感知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技术,并集成应用,建立起一个人与物对话的智慧世界[1]。

煤矿物联网智能系统是继数字煤矿、自动化煤矿等概念后的升华,本文基于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煤矿应用模型 ,然后对模型中的系统关系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智能煤矿的完整架构图,从而实现动态的监视并控制煤矿安全运作的全过程。

1 我国煤矿企业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比较,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煤矿先进技术的应用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信息化产品的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已经逐步得到应用,但是经过对煤矿监控系统的现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接口。现有的煤矿监控系统各成体系,并没有统一的接口及标准,从而使得系统之间没法正常通信,数据漏报。

(2)缺少共享平台。不能够为第三方提供统一的接入平台。

(3)学科交叉研究不够。地质、水文、灾害机理、系统集成等多学科的研究融合深度不够。

(4)应用层面的信息融合缺失。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及联动、决策融合缺失。

(5)缺乏泛在的感知网络。缺乏统一的地下无线覆盖感知网络,地下存在着很大部分的感知盲区。

(6)设备落后及老化。感知元件单一,设备落后,不能适应复杂的井下环境。

(7)联动效率低下。在煤矿事故发生以后,省及地方联合应急效率低下,抢险救灾、安全救护及搜救效果差。

2 煤矿物联网智能体系模型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物联网智能系统,其设计共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感知与控制层、数据集成层、管理决策应用层、信息展示层,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2]。

感知与控制层作为传统物联网研究的热点,相对其他层次已经比较成熟。感知与控制层一共设计了四个系统,分别是安全系统、生产系统、供电系统和生产调度系统。安全系统包括安全监测、井下排水、通风、防灭火、束管监测、瓦斯抽放、人员考勤和人员监控;生产系统包括工作面、提升系统、皮带系统、供压系统、水处理、选煤厂、锅炉房、井下降温及给水系统;供电系统包括地面与地下供电;生产调度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系统、调度通信系统、信息监控系统和大屏幕显示系统[3]。

数据集成层是新型煤矿物联网系统的数字化集成中心,主要由工业级实时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组成。工业级实时数据库包含了数据分析、联动控制策略库、故障诊断库和专家库;关系型数据库主要包含管理基础库、组织机构库、业务标准库和专家知识库[4]。

管理决策层作为企业的智能管理层,分为生产智能分析和商务智能分析两部分。生产智能分析中心主要运作包括计划目标管理、物资管理、运销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能源管理、机电设备管理、通风设计分析和安全管理;商务智能分析中心主要运作包括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煤质管理、精细化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和三维数字开采管理。

企业展示层主要是通过企业展示网络来展示企业的相关信息。

煤矿物联网架构的自上而下的四个层级分工明细又相互协作,各个层级间共用同一的数据仓库,并通过工业以太网和企业管理网实现联通。

3 煤矿物联网智能体系架构设计

通过对煤矿物联网体系模型的研究,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物联网智能体系。结合煤矿实际情况,以及物联网技术中的信息采集、识别与协同、信息融合、预警、传感器网络等技术,设计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煤矿物联网信息架构体系,其完整的网络架构图如图2所示[5]。

图2所示的物联网构架图在集成矿山“三个感知”核心(即感知环境、感知人员、感知设备)的基础上,融入了生产监控与管理决策系统,并在云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将安全智能分析(包括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和商务智能分析(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矿山整体的智能化运作[6]。

在此煤矿物联网智能体系架构设计中,要求:煤矿系统各类信息都能够融入骨干网络进行传输;针对各个监控子系统建立虚拟的专用网,从而保障各个子系统能够相对独立的运作;建立一个统一网络的多子系统监控系统,通过网络传输各科室及局部中心数据;可实现数据流量的有效控制;系统具有热插拔结构、模块化,进而实现煤矿的不间断生产、维修、维护;系统进行统一的编程组态,降低煤矿用户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提高系统应用效率;建立丰富的网络诊断和管理功能,以便于对故障进行分类和设备维修等。

4 煤矿物联网智能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过以上对煤矿物联网智能体系模型及架构的研究,可以确定煤矿物联网智能体系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井下传感器感知系统、设备健康感知系统、灾害感知系统、感知网络传输系统、感知矿山信息联动系统、生产监控指挥系统、运销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专家决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在系统结果图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技术,分析研究得各主要建设子系统关系如图3所示。

5 煤矿物联网智能体系技术研究的新方向

在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政策及措施的指引下,通过研究构建起来的煤矿物联网智能体系在感知、传输、共享、处理、应用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型研究成果,为提高煤矿物联网持续的创新能力巩固了基础。

在本文的物联网架构设计的基础上,在日后的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四个方面的研究。

首先要提升感知技术水平,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把模式识别等智能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结合,提高矿山感知的可靠性、准确性及合理性。

其次要推进传感技术的突破,从而实现高并发、大容量、多元化信息的传输,以提高传输网络的承载能力,进而实现煤矿物联网在矿山各系统中的真正应用。

然后要加强处理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复杂、异构物体间的连接方式和信息的交互处理难题,在智能工业、智能商务等领域实现突破。

最后就是需巩固共性基础研究,使物联网更好地应用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精细及动态的管理中去,提高生产与业务的创新,以实现矿山各系统的智慧。

6 结 语

本文通过对煤矿物联网智能体系模型设计,清晰地展示煤矿物联网智能体系的结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煤矿物联网架构的构建。本方案将系统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感知技术、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技术等融合到物联网建设中,从而为智慧矿山的建设奠定了丰富的理论技术基础,最终提高了矿山智能化建设的科学性、安全性及先进性,加快我国新型智慧矿山建设的进度和步伐。

参 考 文 献

[1] 张申,丁恩杰.物联网与感知矿山专题讲座之一 :物联网基本感念及应用典型[J]. 工矿自动化,2010(10):104-108.

[2] 张申,赵小虎.数字矿山及其两大基础平台建设[J].煤炭学报,2007(9):997-1001.

[3] 沈红心.矿产资源开发预警系统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5(6):49-64.

[4] 张申,赵小虎.论感知矿山物联网与矿山综合自动化[J].煤炭科学技术,2012(1):83-86.

篇13

关键词:综合自动化;矿井智能化;系统集成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和开采技术、开采装备及机电设备等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煤矿生产综合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实践活动,综合自动化和智能化在煤矿的安全生产过程中所承担的分量越来越重,因此,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综合自动化和智能化正处在一个普遍建设和全面提高的发展阶段。那么对于一个生产矿井,其综合自动化和智能化具体是哪些内容,什么标准、水平,详细功能又是怎样。这些问题,就我们目前使用的规范、标准和手册等均没有给出一个详细的回答,因此很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一、矿井综合自动化

一个矿井的运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其生产系统又可按地理位置分为井下和地面,亦可按工艺流程分为掘、采、运和辅助系统,辅助系统一般有通(压)风、排水、提升、供电、保温、洒水等。当前无论是生产主系统还是辅助系统,一般均配置各自的自动化系统。这些自动化系统都是围绕它们各自生产系统的功能和要求而设置,即大部分的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纵向的控制及管理系统,即它们是以星形的运行方式存在于一个生产矿井中,星的中心是矿井的地面调度中心。这样,对于任何一个自动化系统,就形成了一种纵向的管理方式。当前有一些矿井和自动化设备公司正研究和探索各自动化系统间的横向组合与融合,比如通过工业环网,将井下多个自动化系统进行整合,然后集中上传于调度中心,在调度中心各系统的显示、操控和数据储存仍是分别进行,这种方式只解决了井上井下的信息统一传输问题,在信息源和信息终端使用者仍是一种分散的使用方式,即使所有系统都集中到C-S(客户端)服务器)的Web(网页浏览器)模式,但也是多种界面,多台数据服务器形式,因此只是外部的综合,并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内在的一体化和综合化。

通常,在一个生产矿井中,涉及生产安全系统的有:1)电力监控系统:包括地面35 千伏,10千伏变电站;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2)井下主、辅运输监控系统;3)液压支架压力监测系统;4)综采工作面监控系统;5)主井运输监控系统;6)副井运输监控系统;7)锅炉房监控系统;8)地面辅助运输系统或选煤厂。

涉及矿井环境安全的系统有: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2)瓦斯抽放监测系统;3)通风机监控系统;4)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5)大屏幕显示系统;6)工业电视系统;7)通信系统。

以上两种类型的自动化或监测监控系统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相对来说,如果涉及生产安全的自动化系统发生了故障,只是对矿井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影响, 而涉及人身安全和矿井环境安全的监测监控系统如果发生了故障,那产生的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必须从技术措施和行政管理上保证这些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可靠。对于涉及生产安全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大都是基于PLC和CAN总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因此在数据源端可以将其进行整合,在数据的终端,可以将数据库,操控软件,使用界面等进行统一,这样就可以实现生产系统自动化的综合功能。要想实现这样的综合功能,必须考虑:1)各生产自动化系统提供方与研制方必须公开他们各自的内核程序;2)矿井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商要有较高的集成能力,当然作为使用方和出资方也必须清楚的提出相应要求。从矿井各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初始,就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努力,最终才能真正实现矿井生产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才能给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的数据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决策。对于涉及矿井环境安全的各监测监控系统,其工作原理有基于PLC的,有基于以太网络控制系统的,也有基于CAN总线的,同样将各系统整合到以太网标准的统一平台,实现信息的传输管理和应用。整合到以太网平台的好处是,下级设备层网络还是各自独立运行,这样既可以互不干扰,又可以信息共享,即使一套系统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使用。对于这种高级平台的系统整合,需要集成商和应用方共同研究制定信息共享方案,共同决定送于网络平台的主要数据、关键数据、触发数据等内容,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无缝衔接,以使网络平台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二、矿井智能化

我国目前为止,矿井智能化对大家来说还仅仅是一个名词而已。但建筑智能化和智能化建筑在我国已经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所以我们可以参考建筑智能化的内容来探讨矿井智能化。首先我们来看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图集中对建筑智能化的相关描述:“随着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逐渐增加,监控对象众多,内容广泛。为了实现各个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相互协调、互控和联动功能,综合管理需要将各个分离的系统有机地集成在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这种解决方案就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各系统之间的互联性和互操作性,这就需要解决各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问题。”同样在矿井智能化中,各生产、辅助系统、环境安全监测的自动化系统内容亦不少,而且接口形式、通信协议、操作平台、应用软件各种各样,所以在矿井智能化系统集成中,关键也是解决各系统之间的互联性和互操作性,从而才能在矿井的调度中心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调度指挥系统。

只有将矿井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所有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协调且可以互联互控,才可以称其为智能化矿井。但在一个大型的井工矿井中,将所有的自动化系统都集成到一个综合系统中是不合理和不可行的,因此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其划分为1个~2个集成系统,如前面所述,可将涉及生产系统各自动化集成到一个综合系统,将涉及环境安全和人员监测的,集成到另外一个综合系统;也可以按照矿井生产工艺流程的关系来划分,比如将综采工作面、主运输(提升)、地面生产系统等集成到一起,将通风、瓦斯监测、供电、排水等集成在一起,将人员定位、无线通信、工业电视等综合集成。当矿井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后,一方面,各系统可以互联互控,自动运行,从而达到减员提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对操作人员的工作更加简洁、省时省力,对管理者和决策者得到的信息会更全面、更及时,更有利于做出正确判断,从而正确的去指挥和调度生产活动或救灾行为等。

三、结语

自动化是基础,智能化是目标。没有成熟、先进、可靠的各工况自动化系统,智能化也就无从谈起,更不可能安全可靠运行。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自动化主要是指各生产系统和生产辅助系统的独立自动化,综合自动化是指将各自动化系统进行初步的整合,实现统一的传输和管理,而智能化更强调的是各系统间的互联互控,有机协调,统一集成等。

参考文献:

[1] GB 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S].

篇14

(一)何谓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安全为目的,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等资源,为达到预定的安全防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内涵诸要素

1、核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现代社会语境下最迫切的管理目标。而安全的核心就是人的生命财产和合法利益。成功的安全管理往往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参与和自觉管理。而作为组织的领导者,也会把安全意识融入企业管理所需要的计划、决策和控制当中的。

2、整体特征――系统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安全管理同样具有更为系统化的特征。成功的安全管理需要在掌握这种系统规律基础上整合科技创新、政策法律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自身系统框架的运行规范来强化和优化安全系数。

3、基本任务――对风险的识别、预测和防范。风险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机制,要求管理者有风险意识,同时具备风险识别、预测和防范的能力。这些风险来自市场、供应商、竞争对手、政策导向和境外金融压力等。而对于这些风险的集中化、专业化的处理,是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

4、最终归宿――企业安全文化。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艺术和文化,因此管理的条条框框最终会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文化要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融入到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之中,自然化作员工潜移默化的工作方式,从而主动形成一种接受安全管理、创新安全管理的文化氛围。

二、知识经济给企业安全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知识经济基本特征

知识经济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简单的说,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作为交易对象的经济形态,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其本质是以对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以对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易和消费为最重要形式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1、对“安全”意识定位的影响。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是以信息资源为产品的,而信息资源的生产是无形的、不损耗大量物质形态的生产资料的,因此就降低了物质方面的安全要求。但是,信息资源又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在现代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的语境下,知识经济的安全管理意识必须将对知识本身的保护吸纳进来。因为知识资源没有物理形态,因此更容易通过技术手段被窃取,从而造成了经济损失。因此,知识经济对“安全意识”的影响体现在从物质生产安全到知识产权安全的转变。

2、对安全管理方式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安全管理,是以系统的安全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发为基础,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创新,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不断改进安全管理的模式,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学习型”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引导下,员工不是去被动的遵守,而是主动运用各种高科技、高智能的方法和手段去预测、预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去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知识经济下的安全管理方式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是鼓励员工以创新的姿态来参与到管理之中。因为知识经济的生产就是一种创新,是对知识的生产,是智力的生产。

3、对管理人才的影响。这一点具有循环意义,因为管理要落实到人才上,而知识经济本身就是以人的智慧为产品的经济形态。因此这一背景下的安全管理更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实现。一方面,对现有的安全科学和安全技术的突破创新和研究开发,从而使用来指导安全管理的理论指南不断更新,这就有赖于安全管理研发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另一方面,一种从事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往往具有较之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下的安全管理人才更明显的超前意识和发展意识。

4、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既然最终要回归和沉淀为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那么安全管理必然会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亮点所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多层文化,即企业员工通过自己对生产安全和安全意识的阐述来构筑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所从事的生产就是知识和智力的生产,因此产品和生产过程本身就具有思考和思维创造的属性,这个过程就能够形成独立的企业文化。对这一文化的塑造和强调,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创新主体感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三、知识经济下的安全管理模式的改进方案

(一)在管理概念上注重安全意识塑造

对于知识经济来说,企业的安全意识更多的是信息安全意识,因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和智力等资源作为基本的配置对象,而且信息特有的虚拟形态也决定了对它的保护难度更大。对于知识产业来说,信息安全就是企业安全的全部。具体可以通过对信息安全的成本控制、对信息安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的预测、对企业形象和品牌等非货币形态资产的评估和保护等方式来实现。

(二)强化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

强化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支具有极强信息安全意识、发展意识和前沿意识的管理队伍意义重大。因此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包括政府、企业、教育、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努力培养人才,重视安全科学领域内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知识经济的浪头里锻炼成长,要用新的方式更有效地培养和管理安全管理人才,用新的概念全方位地认识和选拔人才,用新的模式高效率地激励人才,使安全管理的水平跟上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三)塑造企业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