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初中课程评价体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课程评价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课程评价体系

篇1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1.信息技术课评价基本思想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实践技能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而言,要做到从多元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评价,并且要注重评价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此外还要注重评价的开放性等,实现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使其能够更好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该具有多元性。具体而言,要从学习评价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方面出发,使其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智力因素的体现,比如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际的操作技能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的体现等,使该种学习评价更好的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现学生能力的综合认定。评价多元化还应该以多次的评价为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到深、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进行多次的评价来体现学生的能力,不能通过一次的评价就得出结论,而应通过多次的多样性评价来剔除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评价更为客观真实。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相关的课题讨论等内容的评价来体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此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能够更好的反应学生的自身情况,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次,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评价体系应该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其具体的行为表现,一般情况下,教师会以观测到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基础,但是在学习中,学生所获得的能力不仅仅是体现在作品上,更多的体现于其创作的过程中。因此,学习评价时,要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其学习过程有机结合,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得情况以及知识技能的应用技巧等给予充分的关注,使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以及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以及创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过程有机结合的评价形式,能够更为全面客观的反应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再次,学习评价应该具有一定的应用型和可观测性。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课程要做到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的应用,使其能够更为灵活的将该种技术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学习评价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机会,并且在这过程中实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通过这种开放性的评价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使其在比较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学习计划的调整和提升。

最后,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教师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忽略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的构成内容以及其作用的发挥,要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者引导下开展自我评价,并且可以开展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自我认识,实现学生自我认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方式

在信息技术课学习评价思路的指导下,对于评价的方式要不断的完善,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价:

第一,通过项目活动的应用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信息技术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评价中以协作学习作为主要形式,通过项目活动的应用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其将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还应注重学生协作能力以及问题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其知识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且实现其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评价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为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其技能和能力,使学习评价也更为客观真实。

第二,要注重自我评价的应用。在教学中,自我评价对于学生自我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其做到评价的客观性。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时应有教师的指导,并且进行必要的检查工作,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并且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学习目标等,实现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

第三,观察法是学习评价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技能进行仔细的观察,从而能够更为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搜索能力、信息的归纳应用以及相关的文字处理能力等进行随堂观察,从中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进步,从而能够更为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

3.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标准体系

为了更好的实现学习评价的基本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便要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一个评价体系参照表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的结果等进行综合的评价。

评价体系应该从学习的准备阶段、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学习的结果等出发,对每一阶段的内容进行评价要点的细化,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更好的完成对学生的学习的评价。

结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要有完整的评价思路作为保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完善评价的方法,使其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实践中,对于评价体系的应用,要结合具体情况,将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不断细化评价要点,使其更为客观的反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 吴冠滨.浅议过程性评价对初中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与财富,2014(4)

[2] 黄淑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2(1)

[3] 羊芸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多元评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评价体系实效性计划性终身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01

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目前,许多学校在语文课程安排中都开设了阅读课,但由于缺少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评价体系,致使阅读教学出现了不少乱象:内容选择随意,阅读课变成“放羊式”的放任自流;缺乏有效指导,阅读课变成漫无目的的走马观花;阅读目的模糊,阅读课变成“广种薄收”的盐碱地……

阅读课设立的重要意义是在制度上、时间上让学生的阅读得到保证,但要保证阅读课的质量,还需建立合理的阅读课程评价体系。

一、阅读指导,着眼实效性

学生有效阅读需要教师有效指导。因此,对于阅读课要建立一套适合校情、学情的指导课程的体系,这一体系中包括阅读指导课程的实施模式、实施方案、指导策略以及评价机制。

以制定“阅读课堂教学评价”为例,可以先制定“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十条评价标准”,包括:①着眼发展――倡导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②依学定教――倡导先学后教、先读后训、先放后扶的阅读教学模式;③充分读书――倡导阅读课要让学生充分读书;④尊重差异――倡导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⑤发扬民主――倡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⑥引导质疑――倡导学生主动质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⑦允许选择――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⑧强化语感――倡导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内化、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⑨以情感人――倡导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⑩鼓励创新――倡导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十条标准”的基础上,再制定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学生课外阅读学习评价表。用多维评价引领阅读课的有效教学,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独立思考、独立感悟唤起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活动,使教师的阅读指导达到充分展现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实效。

总之,力求阅读指导的实效,必须全面更新学校阅读指导课程体系,立足课堂,让课堂成为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重要场所;教师引领,致力于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素质的培养;植根学生,让学生成为乐读、善读、有终身阅读的意识和能力的人;借力家长,让家长成为培养孩子阅读素质与技能的助教;创设环境,让学校、家庭创造适合学生自主阅读的环境。

二、阅读数量,立足计划性

多读书、读好书是非常重要的。但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一直存在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阅读无计划性、缺乏兴趣等诸多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初中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很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课程标准的数量要求甚至超过其要求,就需要在评价体系中将总量分阶段有计划地化解,并通过“学生阅读档案”辅助,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一)有计划分阶段实施

初中三年阅读量要达到260万字,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初一到初三随着学习任务的日益加重,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到了初三,面临升学压力,过多的阅读量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有计划分阶段开展阅读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阅读评价对阅读数量的考评要突出有计划分阶段落实。具体分解,下面表格可供参考。

(三)建立个人阅读档案

在分阶段实施基础上,建立个人阅读档案,目的是跟踪学生阅读进程,为评价提供依据。以下是一个初二学生某学期的阅读档案(节选)。

姓名孙厚涵班级初二(3)班学号:20140312

时间书名(篇目)作者题材检查情况

2014.10.14《水浒传》施耐庵小说……

10.20……《呐喊》……鲁迅……小说…………

三、阅读习惯,注重终身性

阅读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益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会受用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默读注重速度与效率的结合

每学期期中、期末进行两次默读速度的测试,测试成绩记入“学生个人阅读档案”。评价标准:每分钟600字为合格;每分钟700字为良好;每分钟800字为优秀。同时对默读效率进行书面测评,通过选择题、辨别题或问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

(二)朗读注重流畅程度和普通话标准程度

朗读评价借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确定朗读水平的高低,分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等次。

(三)“圈、点、勾、画加批注”是读书的辅助手段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辅助手段主要用于课本教材的阅读以及学生自己阅读材料的学习。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

(四)读书笔记由硬性规定变为自觉行为

读书笔记的栏目设计包括字词园地、妙语佳句、收获乐园、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明确要求每个学生阅读课后,把所阅读的内容分别加以整理、摘录并写出阅读收获。语文教师按时收回批阅,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持之以恒,写读书笔记的硬性规定逐渐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阅读能力,突出综合性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习;课堂评价;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4.005

前言

初中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发展。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课堂学习评价和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往更好方向发展的必要措施。评价对于激发和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老师了解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促进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做好课堂学习评价和体育学习成绩评定的相关工作,无论是促进教学有效发展还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初中体育在很多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评价体系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阻碍教学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1体育评价内容过于单一

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老师越来越意识到评价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和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从而使老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评价内容仅仅偏重于学生的身体和体能等方面,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及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过于单一的体育评价内容,不利于对学生的体育表现做出较为全面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1.2体育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对于评价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只是采取老师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而缺乏学生的自主评价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两种方式。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做出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不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体育教学预期效果的有效实现。

1.3体育评价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对学生做出评价的依据仅仅局限于学期末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在平时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倾注的感情以及在每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和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因素,从而使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不利于引导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初中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探究

课堂学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且主要形式。课堂学习评价不仅是课堂教学展开的重要组成内容和环节,也是老师检验和掌握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措施。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参与的重要对象。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做好课堂学习评价的相关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实际评价情况却又是如此让人忧心。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提高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有效性成为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其具体措施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2.1 注重过程的评价,切实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和动作的掌握程度

过程评价是指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做出指导和总结的一种评价方式。过程评价对于学生正确掌握相关体育知识和动作要领,及时纠正学生的失误和错误的地方,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有效性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在上篮球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三步上篮的相关动作和要领,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先让学生仔细观看老师的示范,然后就是让学生自由练习,完了之后就让学生自己打球什么的。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而如果老师在学生自由练习之后,再将学生召集过来,让学生挨个儿完成三步上篮的动作,并且对每一位学生的动作做出评价,对于动作做得标准到位的要给予表扬肯定,对于动作完成还存在一定问题的要及时指出不足,并且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改正,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不足,并且能够及时分析原因,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及时矫正和鼓励学生的体育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喜欢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如传球游戏,背靠背游戏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但是很多老师都是游戏玩完了就算了,忽略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各方面的评价,这样就不利于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以及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老师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从而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

2.2 丰富评价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做出全面评价

在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的过程中,丰富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对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合理科学全面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有效性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采取拓展评价方式,丰富评价内容,从而以此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评价。比如,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关注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的好与坏,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心理,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能力、技能熟练程度、道德品质、运动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行观察,做出评价。在评价方式上,老师不要单纯依靠老师评价的方式,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使得课堂学习评价尽量关注到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从而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够实现较为全面的评价。比如,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老师更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出评价。因为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最后往往是每一个小组推荐代表总结发言,老师的注意力也大多是集中在该同学身上,从而忽略对其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做出的评价也就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因此,老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做个简单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间互相评价,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学生做出全面性的评价,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

2.3注重评价语言艺术性的提高,提高课堂学习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评价的语言对于评价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学习评价有效性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性的提高。只有选择恰当的评价语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和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比如,在课堂中老师要耐心细致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表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在学生想要表现自己,但是又表现出畏缩不前的犹豫时,老师可以适当地以“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等富有鼓舞力量的话语激励学生,让他有足够的勇气展示自己。此外,老师也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和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地给予评价,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方法。

3 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的探索

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整个阶段体育学习做出综合评价的一种途径和措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组成部分。学习成绩的评定的主要目的是要激励和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体育能力[2]。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措施完善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体系任重道远。

3.1 提高体育老师对于成绩评定的认识

体育老师是初中体育学习成绩评定工作展开的主要领导者,他们对于成绩评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评定的质量。因此,要想完善初中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体系,增强评定效果,首先就应该采取措施提高体育老师对于成绩评定的认识,让老师从心底里改变以体育考试或考核成绩作为唯一评定依据的传统评价方式和意识,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体育学习成绩评定,不仅要以考试成绩为准,更应该兼顾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各个方面的表现,意识到成绩评定的作用是为了促进和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巧,掌握相关的体育常识,从而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丰富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与模式

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仅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或者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和实现学生更好地发展。简单的考试或考核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因此,老师要根据教学情况适当地丰富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如在成绩考核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拿手或者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表演展示,给自己加分;或者是结合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课堂表现及纪律规范等因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此外,老师在评定的方式中也应该有所创新,如让学生以评定小组等形式参与到评定过程中来,使得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更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促进成绩评定的科学性。同时,老师对于评定的结果也应该不用分数或者优秀等形式显示,而是选择一些具有鼓励性的词语或话语来代替,如“有待提高”、“还有成长和提高的空间”等,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评价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完善评价体系的工作还任重道远。因此,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探索,不断创新,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唐金勇.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0,(6):73.

篇4

关键词:初中 物理实验 评价体系 构建 探析

初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对事物的求知欲比较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而且初中生也刚接触物理不久,物理的实验课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比如三棱镜分解白光、插入水中的筷子是弯的等,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小实验,而且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能接触到的,通过实验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物理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注重,而且实验基本都是靠学生自己完成,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监督教师物理实验的教学,还可以切实做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初中阶段应该不断完善对物理实验的评价体系。

一、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一)监督教师,保证实验教学的开展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物理课程中的实验会让学生感到非常有趣,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对教师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有些物理教师怕麻烦,如上课前对实验器材的准备、课后对实验器材的整理等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不会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教学,这就导致了物理定理、公式等死记硬背的枯燥,让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进行实验教学是必要的,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监督教师必须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的学习。

(二)引导探究,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初中生虽然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但是他们的接受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物理教学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提供给学生充足的物理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充分理解物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验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还能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什么问题不理解可以及时向老师进行询问,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后面物理的学习。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应该不断完善对物理实验评价的体系,还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对于实验的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局限于对知识点的考查,过于重视实验报告的评改与实验结果,而忽视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如科学猜想、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操作能力等的考查。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实验反思没有进行有效延伸。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实现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完善首先就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对传统的实验评价体系做到继承与创新,既要注重对各知识点的考查,更要关注实验前方案的制订、实验中的操作与实验后的反思,要改变传统以验证为主的实验,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个性得以展现,思维得以激活,思想得以碰撞,以实验评价来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如在做“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这生积极阅读教材,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开动脑筋,运用所学来设计实验方案,要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打破常规,作出大胆的猜想,在实验中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实验后,让学生再次完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通过猜想、论证,不断地进行完善、总结与反思,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大学校构建力度

在构建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校的态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校应该对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力度,并且做到充足的实验资金投入,把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准备齐全,这样才能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这是一个关键的方面,如果没有学校的支持,再好的想法也是空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为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坚强的后盾。

(三)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地促进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提前考虑到各个方面,设计出合理的评价标准,对教学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对教学不理想的教师采取适当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一定的标准,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更好地促进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经过集体的讨论,制定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在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尽可能做到体系的完善。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到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应该不断对物理实验评价体系进行完善。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能监督教师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加深理解和记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子利.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职业,2010(5).

[2] 王晓东.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2).

篇5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评价 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将重点放在数学知识点的取舍上,注重的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虽然我们也提到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的教学除了在知识点删增上的变化外,并无实质性的改观,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没有真正纳入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之中来,考试制度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换汤不换药而已。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作为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枢纽,成为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

一、构建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是进行构建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体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前面提到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改善数学教学,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偏离了评价的目的,我们可能转向为了构建评价体系而构建,或者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或者视构建工作为负担,不一而足,从而构建工作迷失了方向。坚持目的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构建评价体系时,牢牢把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这一中心,构建工作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我们心中便会涌起使命感,责任感,激发起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2.实践性原则。评价工作是一件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为了使这一工作做到科学有效,我们有必要寻求评价理论的指导,而评价实践总是评价理论的直接基础,构建评价体系,就是架构一个理论框架,没有评价实践作为坚实基础,评价体系无异于空中楼阁。我们一再强调,作为身居教学实践第一线的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不要抱着“拿来主义”的想法,等着上级部门或专家学者拿出一套评价体系,事实上,有些评价方案主要是凭空设计的,即使有些评价方案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但由于时空变迁,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灵丹妙药。所以,广大教师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摸索,让实践去检验,构建评价体系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

3.点面结合原则。坚持点面结合原则,要求我们在构建评价体系过程中,应用整体的方法,即从整体出发,然后分为部分研究,最后又回到分析的整体,这是否定之否定方法的具体应用,同时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既分工又合作,首先大家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从整体上把握体系的框架,然后将其中的若干课题分给专人负责,再整合成初步方案,如此反复改进,最后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

二、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建议

1.对考试的建议。减少考试次数,强化课程作业,把经常性的形成性评价同若干关键年龄段所举行的校外统一考试相结合,以便在较宽松、自主的环境下全面落实教育目标。无论是考试制度向来比较严格的国家,还是考试制度向来较宽松的国家,对于考试这根弦的拔弄,基本上呈现出小学阶段较宽松,初中阶段次之,高中阶段相对绷紧的趋势。表现性测验和实验技能教学考试在课堂教学及学生课业发展评价中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采用。所谓表现性测验指的是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能较好地展示学生口头表达力、文字表达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操作演示技能等方面的测验;实验技能教学考试,是结合教学过程对学生要求操作仪器设备或处理材料组合去直接感知事物的一种特殊考试。重视培养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把本课程的学习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把所学的内容同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结合起来,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并与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最后,在对学习成绩和学生心理发展评价中采用测量手段和非测量手段相结合,并大量使用等级评定量表。尽管有批评家的反对,但给学生评分仍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无疑会继续如此。前苏联不少学者和教师也认为,分数是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没有它,教师和学生就会可能变得疲疲塌塌,对工作和学习敷衍了事。

2.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自我评价的建议。树立现代的

评价观,使评价从外部的转化到内在的、从形式的转向实质的、从被动的转向主动的,是当前教育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布鲁姆在其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中,把评价作为认知的最高层次,这就是说,只有学生达到了评价水平,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价值,并能正确地把握自己,自我评价就是衡量自我价值,一个学生能否准确地评价自己是这个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新数学课程实施中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问题的研究,试图给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一些启发,并引发数学教育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讲述了构建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及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建议。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现状;有效性策略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学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价值关系,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学评价以教师的教学目标为依据,直接反应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英语的教学应当重视教学评价,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及时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积极的改进,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当前,受到一些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评价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流于形式,不能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新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策略。

一、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1.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理应重视教学评价,及时发现自己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根本不重视教学评价,没有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没有将教学评价纳入自己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而使得教学评价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很少会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不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教学评价的理念、方式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和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评价理念传统而落后。教师的教学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础,不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没有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缺乏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合作交流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纳入教学评价,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难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当形成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尤其是形成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评价体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一般只存在单一的教师评价体系,教师往往都是比较武断地根据学生的表现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却没有认真分析和调查学生内在的真实想法,也没有将学生评价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严重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新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策略

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评价模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努力实现良好的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1.转变教师对教学评价的认识

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之所以会流于形式,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本没有认识到教学评价对于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都是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自认为自己的教学是完美无缺的,是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的。所以说,在教学评价的环节,绝大部分教师都是走过场。针对这样的评价现状,笔者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评价理念,形成先进的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真正为教学活动服务,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形成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改革和创新。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表现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三个方面。教师的评价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一个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而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评价小组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家长评价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地接受家长的反馈信息,通过家长的反馈,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真实表现,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效果的不断提升。

3.教学评价应当立足时展的前沿

对于新时代的教师而言,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时展的前沿,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重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改变传统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模式,通过树立全面的教学评价指标,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时代化l展。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而言,教学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当前,初中英语的教学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形成科学的教学评价理念,通过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7

摘 要 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特点,文章提出在督导评价体系中引入技术管理理念,构建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质量监督

>> 基于学生评价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程的高职教学质量校内监控与管理体系研究 构建高职院校四级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体系的探讨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AHP的电子政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究与实践 燃气管道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方法研究 民办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本科教学质量”场域中的独立学院教学督导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职类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与实践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网络阅卷系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基于信息平台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 耿有权.论“四位一体”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基于教学督导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2):44-47.

③ 薛国凤.从“局外”走向“局内”――高校教学督导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6):86-90.

④ 许胜江.基于质量管理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技术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44-46.

篇8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119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式让学生对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拥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促使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得以良好发展成为了新课程的主要目的。在新课程的发展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一、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关于有效教学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认识和理解:其一,从教学所耗和教学所得的关系上看,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实践规律,在消耗极少的物力、精力和时间的基础上来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取。其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有效教学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乐意进行课程学习并能够将课程学习好,及在教学后学生可以完成在课程教学实践之前所不能完成的任务的学习。总而言之,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自觉构建先进教学理想的前提上,对各种教学艺术与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利用,从而推动这种教学理想向让师生关系不断协调、超越的教学形态逐步转化和发展,最终实现“好教学”的全过程。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现状

2.1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率偏低。

五步教学法和三P教学法是两种运用频率较高的传统教学方法。然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这两种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英语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了。对此,有人提出,应当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初中英语教学以弥补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于是,不少初中教师不管适合与否,一味地采用所谓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外语教学。譬如,初中英语新课程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活动往往被一些初中英语教师盲目地当作任务来设置。这些任务缺乏明确的目的,任务与任务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且,在学生应该怎样完成任务上也没有做出恰当合理的指导与要求,最终的结果是课堂任务易流于形式,进而导致所耗费的教学时间和所得到的教学效率不成正比。

2.2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重点不突出。

课堂教学要有目标,这几乎是所有教师的共识。然而,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常常会把教学目标要明确的关键性忽略掉,导致教学达不到应有的理想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对具体的课本内容与课堂知识所应当掌握的范围和程度没有足够的了解,致使教学过于随意,缺乏重点。

2.3多媒体课件的滥用。

多媒体技术能够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种各样的素材将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展现出来,并创造出逼真有效的教学情境,辅助课堂教学。较于传统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视、听、觉等官能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如此,多媒体教学也无法取代传统教学方法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其最主要的作用依然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然而,有些初中英语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氛围的热闹,常常滥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趣味十足的教学课件,而这些课件往往由于画面太过华丽而把教学的难点重点都掩盖住,致使学生虽然极为喜爱上课却对课程知识知之甚少,这对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2.4.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

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是新课程的要求,但这并非就代表着要随时随地随意地表扬学生,而是应当采用客观有效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过实际上,依然有部分初中英语教师总是在教学过程中随心所欲地运用“ Well done”、“ Very good”等赞美之词表扬学生。长久下来,对教师的的表扬,学生便会习以为常,在回应时自然难免过于随意,甚至是麻木冷漠。因此,评价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无法得以实现。相反,有些初中英语教师却没有及时对学生作出应有的评价,或是所作出的评价流于虚伪、表面,因此,评价的促进与激励功能也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3.1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创新。相对于侧重知识的灌输的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新的初中英语教学标准则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培养。譬如,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形式上,可以实行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内容上,可以由课堂话题扩展到中西方文化素养、历史典故及时事热点等课外话题上。

3.2了解学生实际需求,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进一步促进初中英语的有效教学,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其主要表现在于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学习方法、语言技能及语言知识五个方面。教师应当参照这五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具体、可实施的制定。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还可对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及课程的整体目标作出适度的调整。

3.3.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现代化教学背景下的多媒体技术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多媒体工具在英语教学中最为显著的效果体现在其对学生英语听说读能力的培养上,至于在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方面,还得依靠传统的板书教学。因此,若要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的板书教学有机结合,互相补充。

3.4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评价应该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目标出发,对整个教学过程与结果实行有效的监控。教师不仅要以热情负责的态度进行课外指导和课堂教学,更要以“多鼓励,少批评”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恰当的评价,从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与进步的感觉并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实现自我的正确认识,进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此外,还需完成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创建、发展、完善。在此过程中,以评价体系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实现,“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为主要内容。

篇9

任何课堂教学的好坏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标准。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传统的评价体系相对比较落后,无论是评价体系的参与者,还是评价体系的制定者,都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原有的评价体系相对比较呆板、主观,评级体系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无法对初中课堂教学进行客观的评估。

二、改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1.将知识衔接做个承上启下的铺垫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跳跃性的知识是通过教材呈现的,因而要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对知识灵活运用,不要死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好学生们的指路人。此外教师可以将彼此之间有关联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只要学生掌握一个点,教师便可由点及面,在学生掌握了全部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了加强,为课堂教学改进做好铺垫。

2.将教材内容体系结构与学生思维进行有机结合

初中生思维能力与结构还不太完善,这就要求老师有义务对知识进行处理。人从呱呱坠地起便会学习,但是如果后天不正确引导,这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意识可能会逐渐淡化,甚至被遗忘。初中生思维能力还停留在直观具体层面上,对于抽象事物还没有感官。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时,要基于学生之前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有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也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对知识掌握抱有主动权,如果按照这种办法进行教学那么改进课堂教学也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3.变复杂为简单,开拓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不是很高,往往会忽视教学内容复杂笼统的特点与学生对于抽象事物掌握的困难。如果老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且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学生可能会一无所成。对于数学课程的复杂笼统要求老师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务必讲求方式方法,根据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学生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我们相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改进的。

三、结语

篇10

教师在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共性,一班的学生只是用一个标准,关注学生仅仅单个方面,往往只关注综合性学习的最终结果。这样做忽视了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中,我们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这样将抹杀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要走出应试,走进素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要走出应试,走进素质,建立与语文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走出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应试误区,树立大语文观,构建符合提高语文素质要求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体系。如何构建这一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学生自我总结、评价

有的教师把综合性学习当成了语文课堂的延伸,不肯或不敢把自交给学生,始终控制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这种评价主体是单向的,是以教师评价为主体的。这样,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既增加了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又让学生处于被动评价地位,学生没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丧失了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构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自我总结、评价。学生的评价方式是非常灵活的:(1)自评。自我评价是学生依据每个主题课的各个项目编成各种评分表,由学生自评,填写相应项目。也可采用学生自我鉴定的方式,请学生把在学习中的自身感受、体验等写成书面材料。(2)互评和他评。可以是小组互评或师生互评,还可采用由家长或社区介入等多种民主评议的方法。(3)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当然,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指导,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2.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重视质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方法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对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应该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关注分析的把握。如在开展《到民间去采风》的综合性学习中,对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成果,不能单单用成绩或者等级来评价,这样评价过于简单化,这种评价只是评价了简单的教育表面现象,事实上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课程改革也提出来了质性评价的手段与方法。交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3.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对它的内容进行评价时,重点是对知识以外的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进行评价,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就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有机统一,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了“到民间去采风”“桥”“为本地人物立传”等综合性学习,让学生领悟人生道理,关注身边的人文地理,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因此,在对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就应该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4.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重视形成性评价

篇11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0-0042-03

一、问题的提出

1.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需要与之配套的总结性评价体系

2007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同年秋季,省教研室根据《纲要》要求编写的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在全省使用,这标志着新一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不少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科教法、学法方面进行了深入而有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从全局来看,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发展仍然是外力推动。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访谈发现,由于总结性评价效力的缺失,导致课堂教学失去有效监管,教师的教学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这严重影响了课程发展。目前,建构一套比较完善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体系,显得既重要又迫切。

2.多年中考评价实践,为构建完善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淮安市是江苏省唯一将信息技术学科列入中考的地区,六年的信息技术中考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管理、信息技术硬件配备、信息技术教师成长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为构建完善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但其目前所采取的机考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却无法切实考察出学生的信息意识、问题解决水平和信息表达能力,在评价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方面显得尤为不足。

通过总结淮安市信息技术课列入中考后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立足本地课程发展现状,合理借鉴省内外成功做法,逐步完善全市总结性评价方案是可行的,也是可以进行实践检验的。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某项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明“总结性评价要强调对教学和学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防止仅仅把评价当成对学生甄别或选拔的手段。”

在本研究中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某段教学过程结束时,为检查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包含检查、总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学效果做出比较全面的评定,旨在发现教和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指导教学。[1]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即用总结性评价的方式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评价,着眼于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对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态度进行评价;对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信息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在本研究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具体的实践形式表现为中考、期末检测等。

三、研究目标

建立一套系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体系并加以验证;促进并引导信息技术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促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健康发展。

四、研究过程及成果

1.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现有的初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采取机考模式,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操作题两项。单选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虽然命题人员努力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尽可能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判断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但始终不能切实考察出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价值观、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对资源的整合与表达能力、创作灵感和创新能力,在评价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方面显得尤为不足,其智能化和人性化严重不足的弊端日渐显现。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倡导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开展自评、互评、师评活动。[2]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加工模块涉及到设计应用文档、制作动画、设计多媒体作品、创建个人网站等电子作品创作,这既是技能积累的过程,又是运用技术进行创作的过程,是课程教学的重点。若能引入作品评价,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关注学生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智慧和灵感的迸发,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将成为目前评价方案的有效补充。

因此,本研究对现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结性评价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经过反复研讨和总结,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即初一、初二期末测试进行作品设计,初三中考进行上机操作。

2.制定作品评价标准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学习信息加工和处理等模块的过程,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作品的创作过程,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模块总结性评价,其重点在于评价学生对电子作品的规划设计意识、对信息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能力、对构图、色彩、声音、动画等元素的审美表达能力以及通过作品张扬个性的创新能力。要科学地评价这些作品,就必须研制合理的评价标准。

经反复研讨和实践,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评价作品:即规划意识、技术实现、审美表达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创作作品的意识,综合运用技术进行信息表达的能力。

由于每种作品的行文规范不同、技术含量不同,针对不同模块的特点,需制定不同的评价细则,通过量规评价工具来充分反映学生在制作电脑作品、完成作业任务时的各种技能水平,比较科学地评价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智慧和潜能。

3.设计作品评价平台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有许多教师早有进行作品评价的自主意识,然而由于作品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或学生,所以常常会出现主观性和浅层性等问题,要使评价手段成为教学的诊断和促进工具, 就必须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开展评价,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因此,本课题组结合学科特点和技术优势,认为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网络这一更加隐形的、没有畏惧心理的环境下,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进行表达和人际交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更新等特点,构建网络作品评价平台,是开展作品评价的基本条件。

该作品评价平台须具备以下功能:(1)具有收集作品并记录学习历程的功能;(2)具有多元评价功能;(3)具有教学管理功能;(4)具有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双重功能。

4.有效实施作品评价

当相关单元作品创作完成后,开设作品评价课,使用作品评价平台进行作品评价。

评价流程如下:

(1)熟悉平台,上传作品

使用作品评价平台开展作品评价,需要先注册用户,然后按学校、班级、姓名登录,再将电子作品上传到服务器中。界面设计采用网页模式,简洁而友好,操作非常方便。长期使用后,更能感受到使用评价平台进行评价的优势。

(2)听取意见,修订标准

评价标准由明确定义和描述的指标构成,每一项指标分为不同分值的能力水平,并清晰地描述满足不同水平和分值需达到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利用平台公开评价标准,一方面让学生尽早理解评价指标和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吸纳他们的建议,使评价标准更加科学、有效。

(3)当堂示范,指导评价

由于评价经验和能力不足,学生面对作品时,对评价标准仍然难以把握,只有极少数同学能够具体指出他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大部分同学只能以“棒极了”、“太菜了”等简单词语加以概括。因此,教师要结合作品进行有效的示范指导,使学生尽量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

(4)主体多元,实施评价

在本环节中,教师针对作品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评价。作品中“典型”问题的发现,主要通过教师的观察或者学生推荐。每一位学生可查阅本人作品,实施自评;查阅同学作品,实施互评。通过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明确个体在集体中的定位,了解自身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5)评后反思,完善作品

课堂上作品评价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阶段性学习的结束,所有学生必须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身不足,保留作品的特色,进一步完善作品。[3]

五、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多元评价的理念很新,但深入实施阻力较大。目前,实验校大多是一些示范校,在实验过程中曾试图将实验校扩大到乡镇学校,发现大部分学校教师研究能力有限,参与热情不高。

2.教师和学生作品评价的能力还需要提升。尽管课题组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但由于评价能力对师生而言都是高层次的能力,因而在一些实验校还存在师生对评价标准的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这也是我们后续研究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篇12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评价的意义

对学生的评价一向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尤其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更受到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关注。全面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反映出学生在某方面的潜能。评价体系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今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利用各种各样的评价策略来完善评价体系是一线体育教师必须加入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二、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

传统的评价体系,体育教师只要记录下学生各个项目的单项成绩,再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汇总成百分制的期末成绩。初中生仍处在发育期,此时的学生发育状况参差不齐,身高、体重、心肺功能等身体因素及性格、心理素质、对体育的喜好程度等心理因素都存在差异。因此,传统的评价体系并不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甚至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1. 评价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局限于该学期所学内容及固定测试,这些都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但是,作为一名认真负责的体育教师,真正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把体育内容固定在立定跳远、800米长跑、100米短跑、4×100米接力跑等基础体育项目上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这样的做法忽略了学生在其他体育方面的能力,阻碍了他们发展体育兴趣及个性,削弱了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评价标准呆板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评价标准既古老又呆板。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对每一项体育项目都设置了最低标准,只有达到最低标准的学生才能取得合格的成绩。最低标准的设立对于体育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都存在一定弊端。对体育特长生来讲,最低标准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学生会有惰性,当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轻松地达到教师设置的最低标准时便不再努力, 也因此不再有进步;而对于体育方面较弱的学生来说,会对体育教学产生恐惧、厌恶等心理,因为,即使他们努力练习、超越了自己,但是仍未能达到最低标准,教师仍然不会承认他们的努力,更不会在分数上有所体现。

3. 评价主体本末倒置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笔者认为,在评价体系中,学生也应该是主体。而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具有绝对权威,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一名体育教师面对四、五十名学生的时候,总会有所疏漏,教师不可能注意到每个细节,而恰巧某个被教师忽略的细节则可能很好地反映某生的学习态度。如果采用自评和互评等评价策略,对学生会更加公平,也体现了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三、如何更好地实施初中体育教学评价策略

体育教学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教学大纲的内容只是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手段之一。体育教师也不应该将自己的课程放在第一位,学校中的教育是为了学生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时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体育教学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评价原则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原则,还要寻找更科学的评价内容及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1. 及时评价

许多一线体育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学生热爱体育,为什么不喜欢上体育课呢?”这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当然教学评价也不可忽视,通过课堂及时评价等评价策略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问题。体育并非像其他学科一样,需要书面作业和最终的试卷测试来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上体育课练习学习内容时的表现(认真程度、是否进步、学习态度等)就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不足与进步。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错误动作,应该及时给予纠正,发现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2. 自评与互评

自评与互评这一评价策略很早就存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还是一直存在的。许多学生本着“谦虚使人进步”的心态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高,对别人的评价却很高。如果教师只看自评与互评分数,而不注重学生心态的话,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更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而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同时,自评与互评也应该作为教师期末评价时的参考。该策略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篇13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全面身体健康的根本所在。因此,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点之一。但是,现如今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以及教师、家长、学生过多的关注文化课成绩的好坏,反而忽略了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同时,随着初中体育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应当积极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转变现今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初中体育的教育教学,这样更好地加强了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身心素质,从而更好地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1.从教学观念方面来看,我们发现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健康教学的教育观念,但是初中体育教师并未从传统观念中挣脱出来,教学模式及观念仍然停留在技能教学中,并未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体育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身体的完善与发展,并未真正做到“健康至上”的理念。

2.从教学模式方面来看,我们发现初中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他们接受的教育仅仅是专业的技能教育。在单纯的技能教育中,教师潜移默化的思想便是“讲述―演示―训练”,这让体育教学明显的程序化,让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造成学生思维单纯,想法狭隘,观念顽固。这样的教育是古板无趣的,同时教师也在固有的教学模式下失去了创新能力,一味地按照旧经验进行教育教学,这样只会逐渐让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3.从教学评价方面来看,尽管新课程如火如荼地在推行,但是教师长期以来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不注重学生自身努力,仅仅重视教学结果以及体育成绩,以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努力。这样的单一评价体系往往忽视了学生本体,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教学的主体,没有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只会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

4.从教学设施方面来看,随着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确立,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不断的改革。现如今,初中体育场地无论是修葺还是运动器材的购买或者是体育设施的完善都还需进一步地加强。由于各种经费的缺失,场地与器材都无法得到改善,甚至连学生喜欢的运动都无法得到实施,这样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中体育教学解决对策

针对如今的初中体育教育教学现状,学校以及教师务必重视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从以人为本,转变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构建良好的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来更好更快地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1.以人为本。首先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日常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努力发挥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热情,从根本上将体育课转型为素质教育课程,并且在教学中逐渐偏向于对学生有益的事项,同时重视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激发学生自身发展的主动性;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更加贴近生活,重视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做到兴趣与健康并存的体育教学模式;最后,应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根本原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主动吸收。并且还应遵循新课标要求,加强体育基础建设,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

2.转变教学模式。改革是改变固有思维,发展新思维。首先应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改革,在教学中精炼规则、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以及娱乐化,通过借助其他外部工具来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运用寻常的教学方法去教育学生,而是让学生深入其中,乐在其中,让体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构建师生共同评价体系。在新课程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应该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模式。评价不仅仅是考虑现有成就,还应该注重其潜在的有利价值。因此,改变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在评价体系中,结合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学生间互相评价,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

4.加强师资素质建设。初中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直接影响着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务必提升自我价值,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样,不仅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并掌握体育的发展方向及其最新成果,还要求教师不断地涉及与体育相关的其他区域的知识,多角度地看待学校体育教学,深入了解“健康运动”的重要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学生更是社会的未来。尤其是初中生,在面临中考升学压力下,往往只关注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了对身体的锻炼,将体育课视为可有可无,这样一种错误的理念只会让学生忽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所以,如何改变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已经成为了新课改的重中之重。

根据上述的分析,初中体育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让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建设,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改变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从而达到新课程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顾锦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3(24).

篇14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必要性 现状 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改变顺应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和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了生活化教学的模式。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促进了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改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1.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现状中的优点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现状中的优点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方面。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将初中地理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要求下积极地探索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二,学生方面。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对地理课堂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自己的实际生活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通过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现状中的缺陷

第一,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忽视了地理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地理教学生活化起到的作用不明显。

第二,教师的教学成绩深受学生成绩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成绩评价深受学生成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性。

第三,教学内容过于规范化。受到考试大纲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内容还是不能做到灵活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规范化的特征。

二、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教师评价体系的影响。因此,要想激发教师的教学兴趣,就要改变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脱离出来,根据教师地理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效果和学生对生活化课堂的反应来综合评价,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课堂教学生活化

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将课堂内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并讨论,丰富初中地理的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堂教学形式生活化。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要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方法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将日常生活中不常见到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南极和北极的地貌特点等。方法二:利用情境教学法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课本知识相结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地理问题的图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比如地震的发生及避震常识等。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初中地理的教学,本文不再一一探讨。

3.评价体系生活化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传统的模式就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辅之以遵守纪律的情况等。在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要相应的改变。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考试模式,学生的考试内容除了需要掌握的课本基础知识之外,应该还有一部分关于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考试,这一部分内容在考试中应该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其次,考试评价体系除了以考试成绩为依托外,还要根据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的表现来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调动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锻炼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现状有好有坏,针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