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篇1

[关键词]系统;整体性;生成论;演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N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2-0023-04

“人们通常都把系统等同于整体。实际上,系统是整体的一种描述方式。人们真正关心的不是系统而是整体,人们着眼系统的目的和实质在于整体。系统的整体思维,其精髓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其实是整体的一种表达方式。”

整体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至少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施穆滋Jan Smuts)创造了“整体论”(holism)这一范畴,以此彰显“在自然界中,通过创造性进化而产生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趋势”。

整体性问题是系统思想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这源于系统本体的整体性、层次性、关系性与自组织等特性。而从科学范式的角度讲,系统科学区别于经典科学的最大特征即系统的整体性。按照不同的角度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是不同类型的系统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性质或特征,其中最基本的性质就是整体性。贝塔朗菲(Bertalanffy,L.v)明确提出系统论是研究“整体”或“整体性”的科学;拉兹洛(E.Laszlo)则将“整体性”列在他所概括的系统的几大特征之首。

然而,系统的整体性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到底具有哪些内涵?这些内涵是如何逻辑地展开因而使得系统科学思想史成为可能?本文拟述之。

一、新质涌现:整体性的行为表征

系统整体性的行为表征(或外在表现)是新质涌现。即质的新颖性是系统整体性的直观体现。系统是要素、外部环境和结构三方面相关联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的整体性是相对于其外部环境而言的,这是系统的一种外在表现、行为表征。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或感知到一个系统,首先是因为它从外在展示了一种整体性的表现。而一个活的系统,维持其生命力的一个主要的外在表现就是不断地涌现新质。

涌现(emergence),当代系统科学理论也曾称之为“突现”。新质涌现是指这样一种情况:被考察的客体原来没有的质或特性,在某一变化过程中骤然出现,或者相对于实施考察的主体而言是骤然出现的,同时形成了一种与新突起的质或特性相对应的系统。

由于涌现现象似乎总是给人以神秘感,导致它长期被排除在科学研究的视野之外。系统科学的发展使对涌现性的重视和研究重登科学舞台。贝塔朗菲最先冲破这一禁忌,把涌现概念引入系统科学,并把对涌现现象的描述作为系统科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但是,贝氏对突现性的理解还是构成性的思维,他借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把突现表述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涌现的实质注定不会在贝氏那里得到准确的阐释;霍兰(Hpland J H)把涌现表述为“多来自少”、“复杂来自简单”,欧阳莹之认定“只有系统的额外特征才有资格为涌现”;这些命题仍带有某些神秘色彩,或多或少使人觉得那些额外涌现出来的东西(定性的或定量的)来路不明,无迹可求。由于这个缘故,许多人把不可解释性当成涌现的基本特征。特别是那些把还原论当成科学方法论之唯一可能形式的人,至今视涌现一词为非科学术语,拒绝接受。

实际上,涌现现象并非凭空出现的,它具有可以查寻的客观根源和能够用科学揭示的产生机制,因而原则上具有可解释性。消除突现的神秘性,应考察它的现实来源,揭示其产生机制。苗东升认为,系统突现性来自系统的组分、结构和环境三方面:构材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环境效应四者共同造就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系统的整体性最初表现为其突现出的各组成要素所不具有的新质。这种质的新颖性就是整体性的直观体现。从实质上看,系统的整体性也只有就这种质的新颖性而言,才具有客观的意义。以生命系统为例,生物体的特性不等同于细胞的特性,更不能归结为组成细胞的分子、原子等成份的特性,生物体所突现的新质不是别的,正是“活的”生命有机体这种复杂系统所展示出的一种整体性,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自我调节,甚至病变消亡等。

二、对称破缺与多元协同:整体性的内在原因

从本质上看,由新质涌现所体现出的整体性并不意味着系统内部的单纯性和均一性。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系统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从而使系统的构成要素产生一种对称破缺、高度分化、质的规定性多元化,才有可能造就出某种形式的整体性。

整体性产生的原因包括:开放环境可能导致熵减;非平衡是产生新的有序之源头;涨落导致有序;非线性导致自组织。而非平衡、非线性及涨落状态的形成均离不开系统内部的对称性破缺。因此要研究新整体产生的原因,必须研究对称性破缺的问题。

1.新整体诞生的条件:对称破缺

所谓对称破缺,是指观察者视线中系统构成要素的对称程度降低或对称性质丧失。它意味着一种分化,即系统结构由一种均匀的同质状态转变为性质不对称的异质状态。对称性与有序性密切相关。对称程度越高,则有序性越强。普利高津在耗散结构理论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论述,“耗散结构一旦形成,时间以及空间的均匀性可能遭到破坏,我们更加接近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生物学’的空时观。”所谓“生物学”的时空观,就是对称破缺的时空观,它包括空间对称破缺与时间对称破缺。

空间对称破缺:表现为系统的各构成要素在三维空间中分布的非均匀性。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对称破缺展示出系统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或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本质差别,这种本质差别为演化这种复杂行为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首要的先决条件,它使得原来在无差别介质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演化过程,在对称破缺的条件下可以成为现实。例如著名的贝纳德花纹实验,就是系统达到某一阈值时,由对称性破缺而产生的一种空间宏观有序结构。

时间对称破缺:显示为系统定向运动变化及其周期性、节奏性。经典力学认为时间是可逆的,这就意味着“过去”和“将来”没有质的区别;热力学第二定律对此提出挑战,揭示了孤立系统的熵随时间的推移趋向极大值,但不足的是这种对时间的非对称性的描述仅仅限于孤立系统。而耗散结构理论等自组织理论,则更一般也更深入地揭示了开放系统、不可逆系统的方向性。它们指出,任何开放系统都有一个随时间而创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绝对不可逆转的。对于开放系统来说,时间t总是单向的、对称破缺的。它的意义已非一个简单的几何参量,而是一个决定系统演化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量。作为耗散结构论中的一个新概念,时间t是与系统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一个内部变量。如化学钟实验,即著名的B-Z反应(Belousov-Zhabtin-shi),就是经过时间对称破缺,形成一种新的动态稳定的有序结构。

对称破缺作为整体性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三维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和一维时间上的不可逆演化。有了不可逆性,即时间对称破缺,才有空间对称破缺的产生维持和发展。时间对称破缺具有更为基本的意义。对称性破缺可以引起我们对两个问题的反思,一是关于秩序问题,二是关于不可逆性问题。

2.对称破缺是自组织系统进化的标志

事实上,无论是平衡结构的产生还是非平衡结构的产生,都表现为某种对称破缺。在进化生物学中,首先是有机分子旋光性的对称破缺,被巴士德等人看作是“生命的唯一判据”。没有这种破缺就没有真正的生命;其次是遗传密码和遗传信息流的对称破缺,它们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延续的关键;而细胞内部及细胞之间的对称破缺,是原始生命继续进化与发展的前提。

当外界条件具备时,系统发生对称破缺是必然的;而对称破缺是如何实现的,却有很大随机性,而在这时涨落则起了重大作用。比如磁体磁场的方向、激光的频率和相位、正反粒子数之差等,都是随机决定的。系统科学家詹奇说:“现在与海森堡不确定关系描述的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并肩而立的是结构中的宏观不确定性。”这些都是系统整体性的具体体现。

3.整体性涌现的动力学机制:多元协同

系统的新质突现表现为外在的整体化和一体化,而对称破缺则意味着内在的分化和多样化。这两个方面相反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系统的整体性来自于对其构成要素特性的扬弃,即在新的关联过程中,要素间自身个体性的相互协调,从而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和谐一致。另一方面,只有对称破缺、高度分化和质的规定性的多样化,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才具有实际的意义。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促成整体的新质突现。

邦格(M Bunge)认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新颖性,往往是在性质相异的事物结合形成系统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果说系统内部的相互关联使其各构成要素相互协调、彼此一致地突现为具有新质或宏观信息的统一整体,那么,正是各构成要素充分发展了的对称破缺和相互作用更加丰富、更加紧密、更加具有新质的创造性。

于是,“系统的整体性最终可被理解为:以多元协同为内在动因或突现机制的对立统一体。”而在理解多元协同时,需注意:(1)系统内多样性的关系是多元协同产生的前提条件。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的存在,使得它们之间竞争性的独立运动和关联性的合作运动成为可能。正是系统内多样性的存在,为协同作用的产生提供了可能。(2)大量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关联导致了所谓非加和性,即相干性。多元协同的效果之所以能产生,就是因为相干性的存在。普利高津认为由于有了相干性,系统就显示出了整体的行为。哈肯也认为,子系统在相当规则的形式下会发生相互合作,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状态出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因此不能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并用纯粹的、无规则的子系统作用简单叠加来说明系统的特性。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合作,确实能够导致在宏观层次上信息的创生。这种信息反映了系统的总的状态,它是由系统中的合作即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所以被称为协同学信息。

总之,多元协同是整体系统的和协之源。它具有动力学的性质,是在动力学过程中发挥效能的。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等系统自组织理论,详细地探讨了系统在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机制。系统内部的对称破缺使其构成要素彼此有了区分,由完全均一的一元化变成了高度不对称的多元化,而系统对称破缺之后要素间产生的相互关联,则产生了新的效应——多元协同。故,对称破缺、多元协同共同构成了整体性的突现机制。

三、走向生成整体论:系统整体的生成机制

科学的历史发展到量子理论阶段时,科学家波姆(D J BOhm)提出了生成性的整体论。以往的整体论更强调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成整体论则更关注时间的延续性与系统的动态性。而系统科学发展到非线性科学阶段,其整体论思想的主要特征即生成性。

按照生成整体论,整体是动态的和有生命的,整体不是由部分组成的,而是从生之时起就是整体。生与成联在一起,成长壮大,是任何机器系统所不具有的。特别是生命系统,其整体有着自组织性和突现性两大基本特征,它们是自己创造自己的。按照生成整体论,部分只是整体的显现、表达与展示,整体通过连续不断地以部分的形式显现其自身。

对于生成,重要的不是物质的空间运动,而是信息和能量的跨层次传送和转换,由此生成整体必然具有自组织性、突现性、多层次性、不可分性和不可还原性。按照李曙华的观点,生成的过程是信息指导物质的生成(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生成),是新事物不断出现的过程。生成整体论的使命就是:如何突破还原分析的传统方法,找到整体作为整体、非平衡作为非平衡、非线性作为非线性的新的研究方法,而不满足于在构成的基础上附加考虑相互作用,在局域平衡的基础上附加考虑子系统间的不同情况,或考虑如何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处理。在这里,信息是生成的重要条件。

1.逻辑起点:生成元

系统科学之于经典科学,除了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对立外,还有构成论与生成论的对立。在经典科学中,原子是构成世界的终极因,它是构成一切而自身不被构成者。原子的假设为经典科学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其特点是:从实体和部分出发,因此“质料因”是最基本的;认为整体由部分构成,因此可分;由于认定部分与整体是同质的,所以了解了部分即可了解整体;所谓变化就是指不变原子的分解与组合,或受力点在空间的运动;原子相对不变或稳定的属性是质量,即“原子量”。

而建立在整体论基础之上的系统科学的逻辑起点是“生成元”。按照李曙华的生成理论,她将生成元与原子的差别归纳为:(1)生成元首先透显的是“动力因”和“目的因”,而不是“质料因”;(2)生成元不是既存的,而是生成的,因此生成元可生可灭,本质上是过程;(3)生成元是整体,不是部分;部分由分化生长而成,具有整体性与分形性;(4)生成元相对不变或稳定的属性是生成规则(中国文化中所谓“理”或“道”),而实体则是不断生长变化的;(5)决定生成元生长的是信息,而不是载体的原子质量。系统科学的各支理论中,隐藏着不同的生成元,如耗散结构中可以放大为巨涨落的涨落、突变论中突变点上的整体控制型、协同学中的序参量、超循环中拟种的突变体、混沌中的吸引子、分形中的分形元等。

总之,生成元是系统整体生成的逻辑起点,也是新结构诞生的“胚胎”。生成元的生成过程包括反应增殖(简单信息增殖为复杂的整体信息)、展现进化(潜在信息进化为强大显在的序),此二过程不可回避,否则生成过程将变得神秘。

生成元其实就是广义信息论中的潜在信息。生成过程包括信息增殖——简单信息相互反应为复杂信息;信息进化——潜在信息组织无序的物质能量放大展现为显在序这两种过程。以上两种过程都是超循环过程的片段,超循环起到了选择、正反馈增强、稳定结构一过程链、不断自我复制的作用。于是自组织、自稳定、自复制的有机整体遂在动态中生成。

2.整体重建与生成:分形生长与混沌动力

根据自组织理论,突变点上系统进化的问题,实际上是系统的整体重建问题。其机制是各子系统通过自组织形成超循环,并实现内在的价值选择,关键在保证代表进化的某种“生成元”在突变点上诞生并迅速生长,完成进化。按照非线性科学的观点,分形与混沌理论则进一步揭示了系统生长的形态学与动力学机制。分形几何学揭示了系统形态生长的普遍的数学规律,并进而涉及能量、信息与功能的分布等规律,而混沌理论则发现了奇异吸引子——世界生成过程中信息创生及跨层次传递信息和能量的重要机制和渠道。

如果说贯穿整个机械过程的基本规律是能量的形式转换与守恒,那么贯穿整个生成过程的基本机制则是信息的反馈、复制与转换。“生成规律本质上是信息规律,是信息选择、组织物质和能量的规律。生成的过程是从整体到整体,而不是从部分到整体。从根本上说,生成是信息的创生、保存、传送、翻译和转换。”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 C42 文献标识码: A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教育思想、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学观念、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本文就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谈谈高职课堂教学中建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现行的教学系统应该在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多增加了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既然是一个教学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而在高职课堂上就存在两种基本教学方法,一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另一种是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大并绝对化,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而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迅猛发展,,运用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以巨大的力量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音、文本、图形、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它使文本、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课堂教学有众多益处,可为教学提供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效果,增大所传播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声像、图片等引进课堂, 形成直观的教学效果;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约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容量;可以有利于资源共享, 开阔视野, 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能为高职学生学习技能提供自主学习环境; 可以有利于增加课堂信息量,节约时间, 提高效率;有利于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培养创新人才;可以有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给我们传统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已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尽管多媒体教学有诸多好处,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如课堂活动的组织工作难以把握, 进度难以掌握; 计算机运行的稳定性难以预料; 教师课后工作量无限加大; 多媒体教室的增设、管理、维护以及对教师的培训需要进一步规划和完善,在课堂操作时,老师往往只关注课件放映的效果,忽略了学生的反应,使自己在课堂上成了放映员。而且大量的图文信息使老师忙于快速滚动鼠标,学生的思维常常跟不上,达不到教学接受的效果,并且不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全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法, 忽视传统教学法的作用, 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如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课件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再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教学手段的变革与更新, 它是对课堂设计和课堂活动这两个层面上的改革,它的教学模式属于典型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因此,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补充和发展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综上所述,我们要发挥注重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扬长避短,在充分掌握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的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创建现代高职课堂。

参考文献 :

篇3

〔关键词〕体育竞争情报;高校;竞技体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1-0144-02

竞争情报(英文全称为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简称CI)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的情报概念,是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和全球市场不断激化的产物。竞争情报学,是一门以人为主体并带有人文性质的学科,竞争情报工作过程中固有的各种人的因素,包括由人的认知状态所决定的情报信息的关联、相关性和主题性判断与表征等,都决定了竞争情报分析是一个复杂的智能化知识生产过程。“竞争情报”一词已逐渐为业内人士熟知。

情报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现象中情报及其活动过程的特殊规律问题,体育基础科学一般研究体育运动的普遍规律,而体育竞争情报学研究的是体育运动、科技的情报活动规律,它与情报学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体育竞争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竞争领域的应用,介于竞技体育学与情报学两个学科的交叉处,属于派生的边缘性学科,其性质为应用学科,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相对一致的观点。

任何一个发展着的、分化着的、综合着的、边缘性的体育新兴学科,都离不开体育情报学的支持与影响。从这点上来讲,它还是体育学科之间的媒介科学。体育情报学与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运动医学、体育统计学等一样同属体育科学体系一个层次的学科。

篇4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研究近五年来国内外研究体育教学领域的文章,发现广大国内外研究者在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涉及多方面,其中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相对较多的。体育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可以直接决定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何。如何选择适宜的体育教学方法已成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方法

通过对近五年来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搜索,发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上;而国外对体育教学这一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模式、融合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内容、跨学科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评价等。对近五年来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索近年来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其发展方向。

一、体育教学方法呈现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现象

如今的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体育领域,而呈现出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现象。一节完整地体育课下来,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老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到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有时候甚至会用上数学、物理、计算机、体育统计学等知识与方法。

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将体育知识转化为体育能力的时候,我们才能实现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先对体育知识进行分类。体育能力培养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学生只有将体育知识转化为体育能力或运动技能之后,才算掌握了体育知识。体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将体育知识转化为体育能力或运动技能的过程,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理应选用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例如在篮球教学中,热身练习和基本动作练习需要用到运动训练学知识和运动解剖学知识,在设计负荷大小时需要用到运动生理学知识,在进行投篮练习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入射角越大更容易进球的关系时,甚至要用到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又如在对体育知识进行分类时需要用到认知心理学知识和体育统计学知识;标枪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物理学知识等。

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趋势,这不仅对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体育教师的基础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提出了要求。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时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教学方法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周登嵩老师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一书中是这样定义体育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1]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比较多,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采用的方法及手段也多种多样,关于体育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及运用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

关涛认为,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突出健康目标,二是要体现价值取向,三是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2]相玉芹认为:“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符合学生特点、依据教师的条件和特点、依据学校场地器材。”[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而灵活采用分层教学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和拓展教学法等。所以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因为一节体育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适宜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师只有牢牢掌握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性质、功能及特点,了解自身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方法,才能顺利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体育游戏广泛走进体育课堂

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爱学,而是因为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内容枯燥,运用游戏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开心,乐于去学。体育游戏可以运用在体育教学之前的准备活动,也可运用在技能技术教学中,还能运用在身体素质的训练中。在用游戏中,学生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能更快地进入体育课的状态。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同样可以结合体育游戏。如发展腿部力量时可以采用蛙跳接力、双人蹲跳,发展上肢力量可以运用推小车,发展灵敏素质可使用掷沙包、打活靶等游戏进行教学。当然,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时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强调游戏的纪律性,重视学生的安全。

总之在进行教学时,体育游戏可以用在课堂的任何时段,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将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老师应该合理运用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近五年内国内外学者关于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甚多,出现许多新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值得体育老师们学习借鉴。但在一个变化的时代,老一套的方式方法终究会有不适合的一天,为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还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创造更多的体育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而使得体育老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170-171.

篇5

    一、平移的性质归纳

    通过几何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观念是数学新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 , 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 , 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 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这实际上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 , 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教材中《平移》这个内容,恰恰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过程,与数学科的严谨性相违背,应当及时更正,让学生真正体会几何内容的研究过程。教材的第 28 页:归纳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这是对平移的性质的总结,第 2 点中的“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不够全面。如下图: ABC 沿射线 AB 的方向平移 5cm 后,得到 A′ B′ C′。其中连接对应点 A、A′与 B、B′的线段 AA′与 BB′不是平行的位置关系,而是在同一直线上。我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不止这两种。“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的位置关系,应归结为“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因此,应改为“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二、“各”与“分别”的区别

    教材的第 101 页:例 4、2 台大收割机和 5 台小收割机均工作 2 小时共收割小麦 3.6 公顷 ,3 台大收割机和 2 台小收割机均工作 5 小时共收割小麦 8 公顷 .1 台大收割机和 1 台小收割机每小时各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解 : 设 1 台大收割机和 1 台小收割机每小时各收割小麦 x公顷和 y 公顷。在《现在汉语字典》中,“各”的解释为:副词,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时做某事或同有某种属性。“分别”的解释为:分头。其中,“各”侧重于“同”,而“分别”侧重于“不同”。本题问了两个未知数 , 在问题中“各”应为副词,表示两个未知数是平等关系 , 可以用“各”这个词来表达。但是在设的时候 , 它们要用不同的未知数 x、y 来表示,就要用“分别”这个词来表达。此题的设应改为:“设 1 台大收割机和 1 台小收割机每小时分别收割小麦 x 公顷和 y 公顷”,或改为“设 1 台大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 x 公顷,1 台小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 y公顷”。并且,在教材第105页“探究1”,分析的设也有类似的问题。应改为“设每只大牛和每只小牛 1 天分别约用饲料 xkg和 ykg”或改为“设每只大牛 1 天约用饲料 xkg, 每只小牛 1天约用饲料 y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