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文化产业区域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在生态学中,作为一种协同进化的结果,以“共生”、“互惠”及“偏利”为总体导向的生物“共栖”现象,体现了种群间相互适应、相互依赖的生存智慧。借此内涵,本文所说的传媒文化产业跨区域“共栖”意指两个或多个区域的传媒文化产业的生存空间叠加、资源补充融合、产业收益共享的现象。目前我国最富活力和潜力的传媒文化产业“共栖”区当属环渤海沿岸的京津冀三地,地理上的唇齿相依、历史上的彼此仰赖都为其“共栖”发展提供了可能。
事实上,除去地理和历史的源流,传媒文化产业跨区域“共栖”的实现还应当具备以下两个前提,首先是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有数据表明,“国内30余个卫视频道的经济处境堪称悬殊,有广告收入10多亿元的,也有一两亿元的。卫视频道‘落地费’接近2亿元,多数省级卫视‘上星’后,都在亏损或微利经营,这就构成了台与台之间合作的前提之一”。以华北地区为例,目前河北省与京津两地、特别是北京的传媒文化产业存在一定的差距,特色和优势也各有侧重,因‘而极具“共栖”生存潜力。其次是区域间已自发形成了民间范围内的“共栖”趋势,比如,从历史上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冀京、冀津问的传媒合作实践便不断涌现,三地电台多个频率节目的彼此覆盖和“共栖”渗透大多是先于行政指令而完成的。
在具备了上述前提的基础上,传媒文化产业的跨区域“共栖”所依托的主要是相关资源的流动、融合与共享,这不仅符合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科学主旨,也更加契合现代传媒重视“动态扩散”、“多向勾联”、“互为吐哺(互动)”的传播本质。在这样的观照下,传媒文化产业跨区域“共栖”的策略选择就成为重中之重。
一、以“传播共栖”策略获得更广泛的“推介资源”
在文化产业的众多分支里,恐怕没有哪项比得过传媒业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推广能效。既是传播者又是被传播者的身份便利,使传媒文化产业能够凭借大量信息的快速传递,更加敏锐和准确地对产品内容进行设计、研发和推广。2007年4月,为宣传5月18日的节目改版,内蒙古卫视精心打造了北京地铁广告,以便在强手林立的北京电视市场里,赢得上班族的关注。从传播效果的反馈情况来看,此次地铁广告售卖行为极大地提高了内蒙古卫视在首都受众当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自身实现与北京的“传播共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独有偶,2008年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了一档立足于京津冀三地差异,热切关注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推动该区域社会和谐的高端谈话节目《环渤海新视野》。这无疑成为了北京传媒文化产业试水与津冀两地建立生态共生关系的有益尝试。
受此启发,同属华北地区的河北省在争取与北京和天津达成“传播共栖”方面应当勇于“走出去”,充分发挥自身传媒文化产业的特质,在地域的广度上多维辐射,为此可以成立河北传媒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等组织,与政府合作进行国内外传媒文化活动交流。除此之外,“传播共栖”策略下的河北传媒文化还应着力于内容提升。毕竟京津地区受众与河北受众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尽管这其中交织着环渤海地区的大文化认同,但如何烹制出融合了京味、津味的河北传媒文化盛宴着实考验从业者的眼界和认识。以河北卫视为例,自1998年开播至今,其真正能够称得上产生过“传播共栖”效应的名牌栏目只有《激情久久》的“超级宝宝秀”、《读书》和最新的《家政女皇》三档节目,如此有限的节目内容资源严重制约了河北传媒文化产业品牌在京津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确立,也导致了河北传媒文化产业跨区域“共栖”生存的困境。
二、以“市场共栖”策略获得更丰富的“内容资源”
判断社会文化事业是否演进到了文化产业的阶段,一个核心的标志便是资本的介入与运作。而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发现优秀的文化创意作品、进而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也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而在我国,传媒文化产业近几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趋势。2010年,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青海电视台与湖南电视台开始合作运营青海卫视,从而开创了体制内电视媒体跨区域深度合作的先河,并最终通过“市场共栖”策略获得了与“快乐中国”同样广阔的“时尚中国”的内容资源。几乎是与此同时,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第一财经频道和宁夏广电总台也着手合办宁夏卫视。纵观这四家传媒文化产业主体的“市场共栖”策略,其真正目的在于以荧屏“帮扶”的方式重新划分或占据电视的内容制作和播出资源,以求“势力范围”的最大化。由是观之,那些占有广大市场份额的传媒集团常常通过内容输出,掌控相对弱势的传媒组织,使其面临被融合和被重组的可能。
反观目前仍处在壮大阶段的河北传媒文化产业,不仅正在经历着难以形成产业合力与产业带动力的阵痛,而且同样受到全国范围内传媒文化产业较为发达地区的竞争威胁。为此,河北省可以在构筑京津冀传媒文化产业市场一体化、实现三地合作共赢的同时,全力打造面向环渤海的河北传媒文化产业内容推广与采购信息平台,从而在主动占领市场的过程中避免沦为被市场消解的对象。具体来说,河北应集中优势力量向北京和天津广泛输入以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产品,形成无线调频、卫视星空和互联网络交织的传媒通道,力争提高河北广播、河北卫视与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的门户网站)的品牌价值与品牌吸引。同时,河北传媒文化产业还应主动联手省内出版和动漫等产业分支,以立体、交叉和多元复合的文化产品内容形态组合占领市场。
三、以“战略共栖”策略获得更雄厚的“资本资源”
当前,传媒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各省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不仅代表了新型文化的消费前景,也成为扩大消费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地政府都对传媒机构的产业化进程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保证和政策扶持。如前所述的湖南卫视与上海电视台的跨地域发展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各自省份在传媒文化产业战略上的布局,从这个意义上说,两地或多地对于发展传媒文化产业的相近思路和彼此借鉴实际上成为了一种以获得更多“资本资源”为诉求的“战略
共栖”。除此之外,资本的注入不仅会盘活传媒文化产业,同时还将衍生出与此相关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这显然也是“战略共栖”为传媒文化产业带来的又一增值效应。
而作为以对接京津为文化产业指向的河北省也于日前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该规划明确提出包括现代传媒业在内的行业将成为今后5年河北省重点发展的行业。在此指引下,河北唐山已经以电影《唐山大地震》为契机成功实现了与北京传媒文化产业的“战略共栖”。该片1.2亿元的投资成本分别由唐山市、华谊兄弟、中影集团按照50%、45%和5%比例出资,投资额分别为6000万元、5400万元和600万元。而作为最大的出资人,唐山市政府的6000万元中有15%作为投资,其余5100万元为“赞助”,但享有影片50%的利润。这也是地方政府资本首次尝试为电影――这一富有前景的传媒文化产业“托底”。可以说,《唐山大地震》“借一部电影来营销一座城市”最终将唐山的其他文化产业项目如旅游、陶瓷、皮影等连带打包推广至了京津乃至全国市场。这样的连锁效应正是资本力量的体现。四、以“人才共栖”策略获得更充足的“智力资源”
一、教学改革的缘起和迫切要求
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高校教学改革工作持续进行,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和学科,无论是从自身的专业特点、课程特点,还是面对对象的年轻化特点来看,其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要求更加严格。
(一)专业特点
文化产业的发展催生了文化产业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对文化产业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范周教授认为,虽然全国大大小小有文化产业专业的学校超过700所,但是我们目前的人才培养也很落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一场学科建设的革命,不能用传统学科的思维来面对文化产业。信阳师范学院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正是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而不断完善的。以信阳师范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在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经营企业以及文化市场,从事文化管理、文化创意、文化产品营销、文化经纪、文化活动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此外,在培养规格里,提到该专业为应用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营销、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了解国际国内文化市场的历史与现状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有较强的文化市场公关、调研、开拓、决策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备一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培养规格,作为新兴的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不仅强调学生要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还要在了解行业前沿的前提下,具有调查研究、开拓、决策、整合、创新和写作等较强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特点
我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占总学分的68%,选修课占总学分的32%。其中,选修课又分为专业拓展平台课和素质拓展平台课。《河南文化产业研究》这门课,属于素质拓展平台课,于第二学年秋季开设。共18周36个课时,课外学时两周。本门课程是对河南文化产业的全面研究,主要从文化资源、行业分类、地区分布等方面,综合讲述河南文化产业的发生和发展,旨在让学生了解河南文化产业,具体包括文化政策法规、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文化产品与服务、文化市场供求与交易,熟悉行业整体概况和代表;分析比较(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评估预测其发展走势;结合调查实践、组织考察、调查,引导创意,具体形成自己的创意或决策。对学生在收集整合资料、调查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不同于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及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通过三个学期的通识、专业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团队协同学习和研究的素质与能力,该模式的创新开展,更加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拓展提高。
(三)学生的特点
文化产业管理近三年的新生基本都是“90后”一族,“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了解他们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证。从大二到大三的学生,是大学生活全面发展和深化的时期,这一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能力增强。和之前的学生相比,他们一方面对新生事物具有更大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容易产生对落后事物的厌倦和传统的质疑。他们又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并且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此外,90后大学生又是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她们不喜欢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形式和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但是,对于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又有普遍的惰性。针对以上情况,结合专业、课程和学生三方面的特点,依据国家相关精神和教育政策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是本门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高等教学改革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对于高校教学来说,教学方法应该随着时代和现实条件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提高。《河南文化产业研究》课程属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一新兴事物,它以河南文化产业十几年来的发生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文化产业本身涉及到传媒、出版、影视、广告、网络、动漫、旅游、会展等众多领域,学科交叉性非常强,对河南文化产业的研究其实就是对整个文化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学生收集、整合资料、提炼主题、创新观点、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开展能够从以上几个方面充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确保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便有一些学者提出教育“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体会学习的乐趣,而老师则发挥启智导学的作用。从世界教学改革成果来看,无论是国外的发展教学法、发现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自治教学法、快乐教学法、参与交学法,还是国内的研究型教学、渗透教学法、三主原则、异步教学论、自学辅导法等都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主人翁的主动作用。从这点来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三)具体改革形式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
本次教改活动各个环节的具体细节以本院制定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为指导。方案强调该专业应用性较强,要求毕业生应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掌握文化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和政策;有初步的科研和质量评价能力;有从事调研、写作、文化管理、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经营和文化上传运筹的实际工作能力。从教材的选择和征订、教学形式及考试方式的创新,整个教学过程都参照培养方案而来,较为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改革的内容
本次教学改革面向我院2011级文化产业管理班全体学生,共计128人。他们正处于大二下学期,学习积极性较高。同时作为90后,他们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追求也较高。此次教改工作从教材入手,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师生任务有不同分工。
(一)教材
文化产业今年新兴专业,而河南文化产业开始兴起至今也不过近10年之事,所以,2011级之前,河南文化产业研究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征订教材。教学内容主要依靠教师大量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而成,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课堂展示和讲授。这种情况下,每周两节课的时间安排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来说明显过于紧凑,所以,不可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满堂灌的情况。鉴于对这种情况的改善,我为2011级学生征订《河南文化解读》作为参考教材,督促他们以此教材所介绍的内容为基础,展开对河南文化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学习。为课堂互动和讨论争取时间。
(二)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门课程以往的教学,由于受课堂内容的制约,没有逃出全程、单纯“一对多”的课堂形式。这种形式之下很难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全部18周的课程中,教师用时不超过10周,学生用时不少于8周。在时间上充分保证改革的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引导地位,其引导作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任务首先是负责铺面,铺河南文化产业之面,包括河南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政策、行业发展情况等。其次是介绍学习和研究文化产业的方法,然后是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内容,并负责制定汇报环节的评分标准,并监督评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学生自我分组,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研究专长等自由组建研究团队。避免了老师按照宿舍或者学号顺序硬性分组带来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兴趣、施展自己的专长。其次,各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的选择不受老师的影响,只要是在河南文化产业的范围内,无论是资源、政策、融资、行业、区域对比、正反面案例等,什么都可以选。再次,在研究报告形成之后,每组派出一到两个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师生研究成果,可以采用多媒体互动的形式进行,并接受台下师生的提问,形成有效互动。最后,每个团队派出一名组员,组成研究成果展示效果评议小组,依据老师制定的评分标准,对每个团队的展示效果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相加取平均分为本环节最终成绩。
(三)师生在课程中的主要任务
教师方面,如上文所言,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主要任务为铺面、介绍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组织研究成果的课堂汇报,制定评分标准,监督评分工作等。在不超过10周的时间内,全方面多角度的向学生展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生和发展,介绍与学科、行业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前沿信息,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点进行深入的团队研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汇报研究成果,并制定评分标准,监督评分过程。学生方面,其主要任务包括分组、选择研究内容、用研究报告和课堂展示两种形式研究成果、成立评议小组对汇报效果打分评价。以上诸多任务都要求学生团队自主完成,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此外,在学期结束阶段,老师负责组织卷面考试,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各自独立完成试题。以上具体措施,把传统的“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模式,无形中演化成了“多对多”,其实质则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
四、改革效果
本次教学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等先进理念为指导思想,一切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出发点,得到了全体学生的认可。无论是在学生积极性提高方面,还是最终的学习成绩以及师生关系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选题的主动性和对课堂汇报的积极性都出乎预期。学生对研究内容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年轻一代的开放视角,他们不仅对古都、民俗、钧瓷等传统文化资源相关产业内容感兴趣,而且对演艺行业中的魔术、茶文化产业中的茶艺、及饮食文化中的老字号等也较为关注。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以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和文化产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内容,能够抓住旅游及科技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思考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等较为前沿的学科问题。在课堂汇报阶段,同学们更是尽情施展团队创意,研究茶文化产业的同学会身穿旗袍,把茶艺表演带进课堂;研究赵庄魔术的组会现场给同学们表演一场魔术;还有的组自己制作一小段视频辅助课堂内容。听他们的课真的让台下的我们体会到“课堂有限,创意无限”。
(二)学生期末总成绩普遍较好
《河南文化产业研究》为考试课,满分100分。课堂汇报环节占20分,研究报告10分,期末考试试卷70分。三种形式的赋分,不惟试卷论,也不惟表达论,较好地考察出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课堂汇报成绩总分20分,由学生评议小组自主打分,从结果来看,最低11分,最高18分,分数区别较大。较好的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研究和表达能力。研究报告部分,学生成绩区别不大,一般7-9分不等,反映出学生在资料搜集、论文整合、文字表达等方面差距不大。试卷部分,本次考试围绕《河南文化产业研究》教学大纲和专业实际出题,突出重点,检验了学生识记并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科学规范,题型多样,能较好体现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的考察。从卷面成绩来看,60-69分14人,70-78分29人,79分以上85人占总人数的66%,90分以上26人,经学校试卷分析系统分析,符合各项指标范围。三项成绩汇合总分结果是90分以上有5人,80-89分有73人,70-79分40人,60-69分有10人。对比各项变化数据可以得出,此种教学和考试分值改革方式不仅能考察出学生传统的识记和书面表达能力,还能更好的考察出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成绩也比以往的单纯卷面成绩定乾坤的局面更有说服力,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三)师生关系进入新境界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让我体会到,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由于之前的课程中没有征订教材,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传达给学生河南文化产业的信息。课堂上,学生主要在消化老师所讲,对课堂内容的参与程度较小。由于没有教材,不能事先预习,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也不甚理想。有限的课下交流也不能弥补课堂上现场互动和参与的不足。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切自主,全程参与,不仅时刻走在课堂的前面,在汇报环节还能引领课堂。课下交流时间增多,交流的深度和多样性大大超出之前,师生关系在交流的火花中更加良性。特别是学生在搜集资料和课堂汇报的环节,因为角色的暂时互换,更能体会到老师在平时克服的困难和付出的努力。
五、教改启示
[关键词] 中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域经济
[DOI] 10.13939/ki.zgsc.2015.03.10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就在不断地经历着变革,经济逐年增长,但是在我国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时,最主要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完成经济方式的转变,而且在目前,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知识社会,而且在未来必将向着创意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了“再结构的过程”,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不能单单靠企业自身解决,更多是涉及到了文化和人,也就是创造力。当下的形势就是产业集群已经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而且这种文化产业的聚集已经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契机,这是由于产业聚集有其波及范围和关联性。特别是我国的“十二五计划”更是给予了文化产业一个新的高度,明确的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在发达国家,这种转变已经被普遍的采用,彻底的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1 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
1.1 产业集群的研究史
对产业聚集的研究,其实早在1890年就开始了,当时的研究是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究。到了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产业集聚的区域规模经济效应,而且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产业集聚是具有其最佳规模的。到了1956年,有学者研究成果显示,空间发展以不同的强度首先会出现在一个增长点上,之后便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由于产业集聚是具有关联性和波及性的,所以在这两种效应的影响之下,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这名学者于此同时还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这是研究史上首次提出来的。其实真正的“集群”的概念是在1990年提出的,这一概念形象地解释了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并且指出了这个概念在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中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的经济学家对此领域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2001年,有学者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从跨学科的角度着手,研究了企业的地方集聚与区域发展是如何关联的,并且指出了我国在目前区域发展的理性的选择就是产业集群。直至今日,我国的经济学家们也在不断地在该领域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成果也越来越成熟。
1.2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早在1982年,有的经济学家就指出,文化产业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上具有外部作用,而且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甚至要远远的高于对GDP的贡献率。2002年,有经济学家通过对OECD国家1980年-1996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论证,发现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年,美国的经济学家通过对美国48个州的经济数据的研究,论证了美国的企业的投资模式是通过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改变的,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另一个层面上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对拉动经济具有强大的作用。除了这些以外,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在发展经济和繁荣市场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能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而且文化产业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我国的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有其经济属性,这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内涵,这个属性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如转换、提升等途径对工业化的转型具有促进作用,进而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体来说,以上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研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有其局限性,并不能对文化产业经济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关于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所导致的经济发展分析。所以本文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 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1 成本较低
成本较低是文化产业的第一个竞争优势。在文化产业的集群内,不论是自认资源还是运输成本,不管是劳动力的成本还是公共产品的共享,这些都能带来成本的节约,最终导致了集群的成本较低。在文化产业的集群中,大量的相关企业聚集在一起,这样的模式就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所以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给集群中的单个企业带来了成本方面的优势。
2.2 关联产品的整体性
在文化产业集群内,基本涵盖了这个行业的所有环节,基本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在这个集群内,既有研发设计、还有生产制作,另外也具备不可缺少的销售与信息反馈。如:陕西省整个文化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全部连成一个整体,企业之间在完成效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专注制作一个环节的企业在其从事的环节内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专业化程度也就更高。一定程度上来说,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能促进行业的向前发展。
2.3 创新优势
在集群内,往往聚集了这个行业内的精英人物,许许多多的新技能、新技术、新创意都是从这里产生的,而且由于集群的集聚性,使得这些新技术和新创意能在第一时间内在集群内迅速传播。而在文化产业集群内,人们的交流不是很正式的,这种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除了能及时的传递信息,而且还能及时的受到反馈,另外在交流中,往往是获得新点子、新创意的最佳途径。
2.4 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外来资本的投入
以上的文化产业集群的各种优势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应。众所周知,产业聚集在某一空间,就会在该区域形成一个大的专业市场,而该集群就会成为该行业产品的小手机塞纳第,进而形成巨大的市场。一旦形成规模,规模形成市场,这就会引起外部投资的注意,进而获得来自外部的资本,这样文化产业集群就不单单是产品市场,更是一个庞大的资本市场。这种优势才是最具竞争力的,而且不能超越。
3 举例说明我国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
我国中西部的文化产业基本是以重庆、成都以及西安为代表的网络动漫产业的西部创意产业区和以湖南长沙为代表的电视广播行业的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本文主要以我国西部某省的文化产业为例进行说明。
该省是我国西部的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表1是该省的三次产业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系数表。
分析表1数据可以得出,该省的文化产业的生产以及服务业对工业与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较大,说明该省的文化产业正在处于向外扩张的迅猛发展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业产品进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文化产品的生产。而且通过分析该省四次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以及感应力系数得出该省的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与第三产业相当,但是还是小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且该省的文化产业受经济发展的推动较小。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该省的工艺美术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影响力靠前,说明该省在以上这些行业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推动支撑作用。另外,该省的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的影响力较小,这说明该省的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小于推动作用。除此以外,该省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广播电影电视等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居中,说明该省的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动作用和推动作用还未显示出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文化产业几句的关联性和波及性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在所有产业里是最高的,这显示了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举例,说明我国中西部的文化集群现在的影响力还是较弱,但是也都处于向外扩张的迅猛发展阶段,虽然不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其影响力却在一天一天不断地加大,最终,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会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宏,王泽强.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及培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2]刘立云.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1).
[3]王静.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与区域创新体系[J].科学管理研究,2001(12).
【关 键 词】湛江 文化产业 艺术文化中心
“十二五”期间,不仅是湛江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时期,也是部署文化湛江这一战略的重要阶段。加快对湛江文化的打造,不仅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文化,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能够促进湛江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做好关于发展湛江文化产业及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湛江区域性文化的特征
发展湛江文化产业并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除了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之外,还要和湛江文化特征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湛江文化产业的独特性。另外,本土文化的特征也是湛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湛江区域性文化的特征。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湛江具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础。在这里,中原文化、闽、楚文化的脉络非常清晰,而且各种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广府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相互融合,使得其文化整体具有很多特色。
(1)结构多元,在湛江文化中,有着非常多的构成元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历史的变迁。而这种结构多元的文化反映在了宗教、戏剧、建筑、艺术、音乐、绘画、工艺、文学、园林、风俗、以及饮食等领域,构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结构。
(2)行为理性,这是湛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象。由于海外文化的影响,使得这里的民众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整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另外,频繁的商业环境也使得这里的民众在商品意识以及价值观念上表现的比较强烈,对于理性思维和行为非常推崇。这种意识已经融入到了生活社会中的方方面面,虽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市侩和投机,但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时候则会表现出异常的冷静。
(3)重义冒险,由于历史的影响,加之商业意识比较重,生活在这片地域的民众具有更强的冒险精神。无论是“爱拼才会赢”的行为取向,还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特质无不非常明显的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另外,在湛江的文化特质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同源同根的文化有很强的认同,表现出了很强的凝聚力,这也是湛江人之间抱团性以及排他性比较强的根源所在。
(4)自强自立,这里以客家民系来分析,由于在沿海地区,较好的地段都已经被早期移民占据,在这种压力下,客家人更注重艰苦奋斗的精神。而随着时代的的发展,客家民系的文化已经逐步成为了湛江文化的品质。当然,从里一个角度看,当前湛江文化中也有着较强的宗族意识。
(5)开放兼容,由于湛江的区域文化本身就是本土文化、中土文化、闽文化、楚文化、广府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等融合而成的,这就使得在湛江文化中,有着极其强烈的开放兼容特点,而这种文化特质在社会的洪流中正在进一步的巩固,也为湛江市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二、当前湛江文化产业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在“十一五”期间湛江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整体来说,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和我们文化强市的需求还相差甚远,另外,由于湛江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这也对湛江市的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湛江市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文化设施的欠账比较多。目前,湛江市在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书画院、音乐厅以及主题公园都比较落后。至于“三馆一站”,则在基本公共文化设施方面存在着落后严重的情况。举例来说,湛江市四个建制区之内的文化馆存在着有管无舍的情况,而在县级图书馆方面上,则存在着较多的残、旧、小等问题。另外,由于市级群众艺术馆建立了已经50多年,加之全市文化站中大部分都存在这不合格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很多民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第二,文化的建设规划比较滞后,整体设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配套现象,很多住宅区、社区以及商用房区缺乏必要的文化设施。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比较慢,缺乏影响力较大或者品牌比较强的企业及文化,而且在湛江市的文化产业链规模比较小,这一点在文化创意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文化产业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第四,在文化体制的改革方面,整体呈现出较为缓慢的状态,举例来说,根据计划,在2010年底的时候,本来应最少要完成1个市直专业文艺团体的改制工作。但是,现在看来这些本来需要完成的改革整体效果却并不好。
第五,对于文化产业方面的财政投入不足,使得整体经费比较紧张,这不仅加大了我们文化阵地设施建设的难度,也使得部分文化产业设施不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严重的时候会使湛江市的文化产业面临着阵地缺失等问题。
第六,由于文化产业方面的单位整体待遇比较低,使得这方面的人才出现流失严重的现象,导致了队伍中青黄不接。另外,由于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很少属于复合型人才,使得文化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的情况。
三、发展文化产业及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的措施
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是发展湛江文化产业的目的之一,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发展湛江文化产业和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这二者是一致的。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打造文艺精品。这主要是实践文艺精品战略。具体的工作中要大力开展“写湛江、唱湛江、画湛江、影湛江、舞湛江”,这有利于做好和本体文化结合的工作。此外,积极的举办“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四进社区”等活动,提升城乡人民群众的欣赏水平。
在这个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培育文化方面的消费,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的动力。另外,我们还要积极的打造群众文化品牌,这样才能起到动员社会力量的作用,使群众更好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
(2)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在这项工作中,首先要做的是对当前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行完善,尽快完成文化设施覆盖工程。其次,我们要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进行推进,举例来说,湛江市粤剧团、湛江大剧院、湛江市海洋文化主题公园、湛江市文化艺术中心等。第三,做好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对村村通等项目进行大力推广,还要实施公共文化入户工程并不断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当然,提升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及供给能力也是重要的一项工作,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提升文化设施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还需要建设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建设,更好的利用爱国主义以及红色旅游等文化遗产来促进湛江文化产业的发展。
(3)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一项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提升湛江市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并不断的培育自主品牌,对产业链进行延伸和完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加强新闻产业的作用,针对湛江市的“三报一网”,我们要做好其品牌的建设。其次,对当前湛江市的文化市场体系进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大的政策,特别要对农村文化消费进行鼓励和支持,此外,针对新兴市场,我们要发展各种相关的延伸产业,健全产业链。第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出“黄金海岸,休闲胜地,生态海岛”的形象,使湛江成为我国知名的旅游城市,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此外,针对红色文化等,我们还要坚持“旅游产业带动发展”以及“文化兴旅”等战略。
(4)增强现代文化的传播能力。首先,我们要加强舆论的引导能力,确保舆论导向处于一个主导地位,这样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弘扬党的文化。其次,发展新兴的媒体,积极的促进三网融合工作,使其成为湛江文化的新载体。第三,开展更多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结合湛江文化的基础上,实行“走出去”这一战略,并对向外型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5)深化文化改革。首先,我们要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对当前的文化单位运行机制进行创新,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建立考核制度,这可以使这些单位焕发出新的活力。第三,积极形成全民参格局,我们需注意到,要想促进湛江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是离不开资金的,而只靠国家及政府的投入是很难满足需求的,因此,形成全面参与的格局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
(6)注重文化人才培养。首先,我们要实施人才强市这一战略,将湛江打造成一个人才聚集的区域,这也是构建区域艺术文化中心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加高校是一个有效地途径。其次,建设一个完善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这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引进。
四、实例分析
针对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实现文化引领及辐射的目标,我们要加强大型传媒文化企业的建设,并建设处一批高水准的文化服务平台,比如湛江歌剧院、湛江市文化主题公园等。通过这一措施,就可以形成一个能够带动全市,并且可以辐射到北部湾,甚至能影响东南亚的区域文化中心。
在湛江市的市区,我们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布局,这有利于促进市区文化产业往园区聚集。
在开发区,我们要提升娱乐产业的地位,比如在霞山和赤坎位置,我们要做好历史文化街以及商贸文化圈的建设,而麻章、东海岛以及坡头要对文化休闲等产业进行大力的发展。此外,在国道沿线,我们要做好市域绿道网的建设,并把有城市特使文化的亮点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南疆文化走廊”。
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这里取这一例子主要是希望能够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发展湛江文化产业及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够有丝毫的懈怠,还要以一个更积极饱满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工作。笔者相信,未来的湛江文化产业将会达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产业、地方性、文化经济、地方发展
二十世纪末期的全球化竞争压力,促使欧洲多数的城市,不管是国际的、区域的还有地方的,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开始着眼于不仅仅是新的产业或服务业,而必须是在城市内看到完全“再创新”的机会。在80年代,过去在城市政策中被忽略的文化策略,开始对社会和政治的议程产生影响。文化的产业化,更使文化不仅开始重视生产、循环与消费,进而产生经济的效益,也促使其在社会再生产的累积过程中扮演相当程度的影响性。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个备受市场和业界高度关注的振兴规划,除指出了近两三年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还明确提出,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建设文化产业基地、规划文化企业上市。文化产业已进入了崭新发展的时期,整个社会对其期望甚高。而要将文化产业真正建设成支柱产业,则需要创新体制和确立战略眼光,构建起适应其发展的动力机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虽然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相比,仍存在如下问题:总量偏小,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集约化程度不高;缺少龙头企业,缺乏知名品牌;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产值偏低等。为此,通过集群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势在必行。从概念纷争、政策制定到资本运营,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表面上跟不上文化产业实践的步伐,实则是研究环境、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向偏离了现实需要。对于当前中国文化产业来说,理论研究对于实践深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创新与产业发展实际却难以同步,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脱节和错位现象。如何应对这一困局,又如何求解良方,成为下一个十年中国文化产业能否再度腾飞的关键性因素。
一、文化政策与文化经济
世界上主要城市早期的文化政策,将焦点在提高市民自明性和公共社交情谊的催化剂,即提升社区的重建。文化经济的重视,主要是在八O年代中期,城市普遍对改造旧城环境和对经济发展殷切的企盼下,受到重视;这种策略方向被取代为一种高度重视文化政策对于城市经济和实质环境再生所具备潜在贡献的语汇。文化经济政策于是出现。基本方向有:文化产品的地方生产、文化观光、和城市政策的装饰,着眼于将文化视为城市组成的要环,并透过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与商品化,强调所有的文化产品或资源只能在当地被参与、享受与消费,以及独一的气氛,将城市化妆为非常具吸引力的地方,可以留住观光、访问与投资客,进而设置新的产业和产生新的白领就业机会,也就是文化的城市营销作为。
二、知识经济脉络下的文化产业
社区总体营造政策发展出来的地方文化产业概念是要抵抗工业化、市场关系扩张对社区共同体的腐蚀瓦解力量。不过在产业转型与发展的政策脉络下,文化产业的概念则是源自于工业化与商品化的过程,文化被视为一种商品而被生产,其目的与其它商品一样,均是为了追求利润,不同之处仅是文化商品的生产、交易与消费的主要是意义、符号与象征等无形的内容,而非具体的物质。这种概念最早可追溯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主要是用以批判大众文化的兴起,控诉文化被技术与资本主义意识型态所扭曲。然而文化产业能成为一个有前景并有爆发力的产业发展策略,则与信息通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信息通讯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幅降低了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成本,使得商品几乎可以零成本的方式大量生产、复制与流通。文化创意产业会成为各国重要产业发展策略,正是立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成熟发展上,在信息通讯技术产业所提供的技术基础上,文化与知识、创意被归类为同一范畴,甚难完全区分,他们均属无形的内容元素,并可利用新技术大量复制与传播。在这脉络下发展出来的文化概念,文化不只具有经济性,还潜藏庞大的商机。此外,网络与虚拟影像的出现,更是深化了象征消费与体验的广度与深度。
在知识经济论述脉络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文化产业”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文化产业系指那些以无形、文化为本质的内容,经过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的产业,而这些内容也特别受到著作权保障,并且可以用产品或服务形式来表现,文化产业或可被视为“创意产业”,以经济术语来说,则是朝阳或者未来取向产业,以科技术语来说,即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包含着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及智能财产权等三个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所谓的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内容上产业变成同义词,这使得文化产业概念成为强有力的政策论述资源。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没有清楚厘清创意产业、内容产业与文化产业在哪些领域有交集,这使得全部文化产业所涵盖的领域都有可能等同于创意产业、内容产业。文化产业的本质与界线也难以明确定义。在知识经济论述脉络下的文化产业概念,只要某类产业被纳入这个产业的范畴内,自然就取得如同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同等的属性,也因而隐含庞大的商机,这也是文化创业产业论述迷人之处,任何特定产业只要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建立关联,就隐含着光明的产业远景以及等待开发的庞大商机。事实上知识经济型产业的发展,也会侵蚀传统上认知的文化产业基础,如被列为文化创意业产的出版业,特别是报纸新闻,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即使祭出智慧财产权的保护大旗,产业基础仍是岌岌可危,市场规模逐渐萎缩中。除了知识经济论述,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在区域发展的内化过程中,也结合了传统上中下游的产业分析架构。
三、文化产业创意区域的建构
一个城市成功的经济发展,在于掌握一个驱动产业,这个驱动的产业和服务能够透过专业技术和知 识促使高质量的人类资源,得以对经济、生活有更密集的使用与贡献,在九O年代末期,文化这个先驱产业虽然呈现对都市竞争力提升的贡献,但当实证结果反映内部结构性危机的同时,厚实产业基本条件的教育、训练、研究、和发展管道,也开始受到政策的重视。文化厂商的着床、厂商间的网络与连结、厂商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是操控城市文化经济的要件,而透过非正式的社会和文化互动所产生的知识分享效果,更影响厂商着床的过程。此现象反映一个明显而动态的处理都市文化和经济政策的互动,使得文化产业可以紧密地植入城市的学习、创新与知识的发展环节。
1.产业文化创意产生的过程
一个城市要能够与其它地方有效产生区隔,当它在重建与营销的过程中,就不能再以生产中心为方向,应加强它的“可消费本质”。而这个观点与趋势,主因在有限的投资基金情况下,地方彼此间的竞争以及他们的活力与未来的生存发展就更要倚赖清楚和谨慎的文化策略之运用,以提升地方特性与被参与的兴趣;而所提供文化消费机会的“质与量”将是创造地方发展奇迹的关键。换言之,文化制度性氛围的建构和文化产业的生根,成为目前着重的议题。 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是指文化本身和其关联发展之活动、社会、环境与经济所共合的一种现象,整个过程中,除了城市再发展所亟须的经济效益外,社会结构的重整、意识的凝聚与相关元素的调和,应该是首要的考虑。
2.学习型文化空间的形成
在文化氛围建立过程中,创意区的想法已经落实到实质空间区块的发展、经理与使用,在这些空间中同时提供协助文化厂商找寻可能的风险、信赖和创意实践的轨迹。这些文化发展空间建立后,透过社会网络资源的整合,风险可以经理、信赖可以沟通,而空间内部所提供的互动机会,也慢慢抵消对发展的不确定性问题。这样的概念,就是希望在空间中形成一个让文化厂商动态学习和成长的保障环境:在城市内的小空间中,透过密集的内部与外部互动、生活与专业紧密结合后,交织形成的社会和空间胶合体,可以进一步经由连续性消费空间、文化事件、和联盟关系的发生,催生创作、生产、与消费的网络,并孕育跨部门的活动和效益产生。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还有文化经济政策的执行,虽然还需要更多的垂直整合机制以及资源合作的建立,但是在许多城市的经验中,确实已经看到对一些小规模文化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活力、以及形成一些城市内有创造力的新小区现象,这些都是提供城市寻找新发展方向契机,同时也直接让城市内部有激发创意和凝聚共识的机会。然而在发展的当时,首先必须要注意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避免高估文化对经济的贡献;换言之,当我们普遍开始追求文化经济成就和文化产业可能带来的希望之同时,应回头仔细对地方和文化发展的当前和关键问题、方向做详细评估,才能引导地方文化部门和文化生产者,对地方潜藏的广大特点有正确的洞察力。毕竟如果只是单纯的以文化所产生的符号价值,就要来带动一个地方的发展,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和价值快速流动的后现代社会中,确实不易。
如何能够达到政策的效果但避免社会结构松动的问题持续恶化,制度性的机制就必须加以建立。文化产业显然地是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特性,也就是文化的地方性,将一些知识、创意、资源商品化后,透过经济自然形成的关联衍生作用,镶嵌于地方社会和文化网络中,它必须是一个内发性的产业。当有这些基础后,加上政府策略和空间经理的配合,经济的效益自然出现。认真思考城市、文化、全球化三者间彼此的互动关系,避免政策的形成只是单纯的快速迎合地方或时尚的需求,如此才能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重构一个有效率和价值的新经济体。而如何让文化真正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层面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融入到社会中而不要只是附属在政策或经济的环节中,也就是让它是一个投资,能够实质回馈到经济和生活质量上,而不要只是政策推动当时的补助,也是最终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景民. 从经济的视角审视文化——论美国文化产业理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
[2] 徐丽芳,刘锦宏. 数字学术出版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 2006, (06) .
[3] 左鹏. 城市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与文化产品价格浅议——基于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实证研究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7, (05) .
[4] 张海涛,张云,李怡. 中国文化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J]财贸研究, 2007, (02) .
[5] 李小牧,李嘉珊. 国际文化贸易:关于概念的综述和辨析[J]国际贸易, 2007, (02) .
[6] 鲍玉珩,洪俊浩. 美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电影评介, 2007, (16) .
[7] 田丰. 论文化生产力[J]广东社会科学, 2006,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