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历史线上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实现;教学高效;初中地理课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的推动下,越来越严格的强调课堂教学和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的落实措施和方法则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三大内容,但对于师生互动提出的要求更高;所谓师生互动“是现代教学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和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1.创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达到课堂教学的换位思考、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格培养
“师生互动”强调的是一种真诚、和谐、多元的互动,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在互动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权益和需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人,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培养学生;所以课前准备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了解,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程度等等,以此来准备资料,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为师生互动和提高高效课堂打好基础;“师生互动”教学能够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思考力;上课过程中可采取很多种方法来调节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积极融入互动;主要方法有:(1)借助课件增兴趣:很讲究的课件能够让学生兴趣大增,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并且接触学习内容;(2)化繁为简显实效:每个课程中都有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很多学生也会兴趣降低,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化繁为简学习内容,把重点突出、难点揭破、疑点明朗,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和解释;(3)活动设计提效率:课堂活动的设计尤为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4)小组合作现高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小组的合作,是探究学习、互相交流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体现“生生互动”的最佳效果,还能锻炼学生的精神意志和思想品质;每节课后都应该做以总结,主要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三个方面的总结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哪个互动环节效果最佳、哪个互动环节效果最差,哪个部分适应少数学生、哪个部分适应全体学生,都要通过课后反思和总结而得来;总结是经验的来源方式,教学是总结的基础,高深的理论来自于教学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为下一次更好的教学作好基础。
2.树立愉快和谐的教学关系、树立创新启发的问题课堂、树立凝聚知识的直观教具
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建立高效课堂,实现课堂高效,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互相信赖的朋友关系;(3)服务与被服务的传承关系;(4)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这就是真正的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只有这种关系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是:“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在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兴趣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让学生回答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拨动智慧火花的金点子,是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思考的方式方法,所以我们的教学是少不了问与答的课堂效果。
所谓的直观教具就是地理教学中的地图、地球仪,它是把地球与地球上的山水地名比例的浓缩在手掌之中,使学生直接“看到世界”、“摸到世界”、和“想到世界”,当然现代教学直观教具还有各种教学媒体,如: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投影、幻灯、录像电脑以及“3s”技术等等现代电教设备,以便更加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对于地理的理解能力。
3.加强爱国精神的指导、强化地理课程的学习目的,懂得热爱社会的良好心态
3.1中学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而这个阶段对于学生加强环境、人口、资源等等问题的教育,提高可以持续发展的意识,不论是对于现在还是将来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决策者和建设者,让学生具有可以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教学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目前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所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尽管地大物博,很多自然资源总是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比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等等方面,引起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立“环境文明”和“新生态人口环境意识”等等,所以我们要明确的告诉学生用运发展的眼光看待自然、用运文明的方式对待自然、用运科学的知识改造自然。
3.2乡土地理也应纳入正常教学内容,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国的水资源一节,在讲到黄河水资源时,教师就让学生回答我们教室里的用电是哪里输送来的?学生回答是刘家峡水电站和甘肃省白银市平川火电厂输送的;学生的回答很容易让他们想起黄河水的资源与煤矿矿产资源等等,这是乡土地理知识和自然资源的宝贵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 体验式教学 不足 对策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让越来越多的创新教学方法被提出,也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教学选择。体验式教学法具有创新性,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与生动化,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接触历史知识,掌握历史知识,会让历史学习过程无形化,促进教学效率提高。
一、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足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应用效果并没有完全达到期待。具体不足如下:
1.教师的体验式教学意识不足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思想已经麻木,这些教师只看到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感受。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先得到教师的认可。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各个学校之间的竞争压力。学校管理者为了获得充足的生源,开始关注学校升学率的提升。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立志将孩子送入最好的学校,而衡量标准就是学生的成绩。教师认为只有灌输式教学法才能让学生真正去学习,没有认识到体验式教学法的作用。
2.教师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不足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得到应用,也不是说起来那么容易。一些教师愿意去改变一下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去尝试,但实践起来十分困难。教师不知道怎样教学才能让初中学生走入到历史事件中去,让学生站在时代角度去思考问题。大多数教师会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告诉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某一个时代的人,以此来促进学生体验。但这样的体验具有虚拟性,长期使用,会影响教学效率。
3.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反应力不足
一直以来,学生都在课堂中做教师的配角,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久而久之,初中学生忽视了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认为学习就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做好笔记。当教师开始利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教学时,学生不明白教师的意图,也不知道如何参与到活动中。反应力与适应力不足,影响了体验式教学法魅力的发挥。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创设情境,落实体验式教学法
促进初中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获得亲身体验,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创设真实、形象的教学情境。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最真实的历史学习体验。在课前,于网络平台中搜集一些有利于情境创设的图画与视频资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促进文字的形象化转变,能够突显教学特色。比如,在讲解《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西域风情明显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西域文明,再播放丝绸之路开通的视频,营造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能够理解先人开通丝绸之路的用意,感受到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
2.组织讨论,落实体验式教学法
让学生成为体验者,就要让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去。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参与性进行调动。针对具有讨论意义的主题,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一直运动,找到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初中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但表达积极性不足。用讨论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发言,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习体验感加强。比如,在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就“成功与否”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革命在表面上看是失败了,但其革命的意义却具有很大的积极性,也可以视为其成功了。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促进学生体验。
3.引导实践,落实体验式教学法
将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实践性的提高,更能促进历史教学意义的突显。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历史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身边的历史故事,促进学生感受历史对当代人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具有情感上的体验。比如,在讲解《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组成小组去参观博物馆,了解一些古代的重大发明,以及其与现代物品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做一个实践记录,将自己发现的有意义的重大发明记录下来,于课堂中与大家分享。这样的实践不仅有利于学生体验历史知识,更能丰富教学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初中历史教学,能够让历史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加明显,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要意识到体验式教学活动对个人业务能力的考验,敢于应战,不断提升个人教学水平。在体验式教学活动的推动下,师生在课堂中教学相长,能够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胥新建.试论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43.
[2]邹新元.试析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高中生学习,2014,(04):47.
[3]王翠芳.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04):127.
[4]陈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3,(06):43.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09
现阶段,我国愈发注重素质教育,在各阶段教学中,都逐渐将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作为重要教学任务,并引入“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初中历史教学也应遵循新课改要求,基于“以生为本”视角开展教学改革,进一步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现存问题
1. 形式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融入存在形式化的问题。一些教师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认识不足,未能将其充分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仅对教学活动进行表面上的改变。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单向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而在新课标要求下,一些教师为了展现“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开始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但是整体教学方式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只是将板书换成了多媒体屏幕,改革内容十分简单,不存在质上的变化。同时,一些教师也仅仅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融入作为一项应对公开课的手段,仅在公开课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在平常的课程中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历史教学改革形式化严重,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及新课标要求严重不符。
2. 过度化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过度化问题刚好与形式化问题相反,是教师过度偏重“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所产生的。一些教师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十分认可,未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这一理念的应用进行有效控制,导致教学目标发生偏离,反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例如,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在与教师互动中,提出“林则徐行为不利于环保”的观点,历史教师为遵循“以生为本”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对其所提出观点展开探究,并要求学生对其他销烟方式进行探索,但是却未能考虑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超出了历史教学范围,不符合历史教学目标,对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提升无法发挥明显作用,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3. 简单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融入存在简单化的情况,缺乏对教学方式的创新,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仅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且提问内容多为“同学们对这一观点是否认同”等缺乏引导性及启发性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多采用鼓励方式,导致学生对教师问题敷衍应付,无法得到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二、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 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
“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满足学生这一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方面的水平程度,将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失败原因”的问题,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学生对小组成员都十分熟悉,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成员展开激烈的讨论,实现思维的融合及碰撞,得到了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对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并且有效地补充、巩固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既符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又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2. 正确引导学生探究路径
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注意“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作用发挥的“度”,对课堂进行良好掌控,正确引导学生探究路径,以免教学方向偏离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以人为本”教学理念,鼓励学生思维发散、拓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正确观点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也应正确引导,使其思维始终在教学主线上。例如,在学习秦始皇、武则天等历史人物时,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相关内容,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正确指导,帮助学生区分真实历史事件与小说、电视剧虚拟情节,始终将学生的关注点吸引在教学内容上,以达成教学目标。
3. 结合学生兴趣开展多样化教学
过于简单的教学方式变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不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开展多样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官渡之战”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编制历史情景剧。初中生对表演十分感兴趣,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学生能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能够有效地提升其对历史学习的自信心,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获得历史知识的补充。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充分融入角色,也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拉近与历史人物的距离,巩固所学历史知识。
三、结论
【关键词】历史教学;个性化探讨;方法
一、前言
当前教育亟待改革,国家也在大力倡导素质化教育,素质化教育正在我国有条不紊的进行。所谓素质化教育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填压式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教育中更有主导作用,更有课堂活力,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使学生更有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一个比较理想的教学,应该能让学生了解感受到教师的教学思维,跟着教师的思维去学习,引导学生,使学生思维清晰化。现代的课堂需要开放化,但是教师要将自己一直处于教的位置上。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富有生机,真正有价值的课堂。
二、个性化教学的内容
历史个性化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引导的方式代替灌输的教学方式,是新式教学方法的基础。历史实行个性化教学会把历史变得生动灵活富有情趣。
1.改革历史教学程序引领自主思考
传统的教学程序,尤其是历史的教育,主要是以课堂灌输知识为主要内容,整节课都是教师在夸夸其谈学生很少有参与的机会。学生既不知道教师在说什么,老师也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学习效率很低。所以这种教学程序一定要彻底改革。首先,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必须会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分类列成一个一个步骤,进而再变成一个一个现实的问题,能让自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对这些问题提出疑问,产生质疑,再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自主思考的目的。但是能达到这一点有一些不容易,这就要求教师将课本知识转变的问题能让学生感到疑惑,而且经过自己努力或老师帮助能解决的现实的问题,这些与我们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解决问题,还能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在解决的时候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了对知识的理解,但是这些理解是不够准确不能构成完整的一个系统。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进而总结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屡清知识脉络,在思考的过程中不脱离主线。
2.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正确引导
在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理解性的错误,它是学生对问题的一种思维反应,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错误资源,不要马上将其否定,如果只是简单的将这些错误否定,不仅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还将影响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兴趣。教师应该用最短的时间将学生引导到正确思考路线上去,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质量将会大大提升。
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这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问题理解不当造成的,造成错误将其改成的过程乃是学习的根本,所以这些理解性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生在不断改正错误不断发生错误中得到了大量的知识,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发现能力,善于捕捉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错误,发现隐藏在错误背后的教育价值,利用这些价值从各个角度将学生造成的错误引导到正确的路线上来,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创设情境高效学习历史
历史是富有趣味的并不是枯燥的,之所以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感到枯燥无味,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把握好,把趣味性的的历史枯燥化了。所以教学方法应该创新,其中,情境的创设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首先,历史情景再现法,现在的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要把其充分的利用起来,在讲课前把所关系到的历史视频片段以及图片资料搜集完整,在讲授时,把历史事件结合视频片段进行讲解,会使课堂气氛更加积极,学习知识更加的轻松愉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时,把林则徐的视频片段进行播放并展示历史照片,讲解时配以抗战视频和历史照片等。其次,让学生融入历史,要了解历史就要深入历史,最好的就是要融入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扮演历史人物进行历史片段的展示,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历史进而记住历史。
三、结语
只有先进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必须要实现素质教育。中学历史的个性化教育,要做素质化教育的先行者,就必须要进行教育方法的全面改革。推行历史教育的个性化对于发展素质教育,增强教育质量起着引导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个性化教育,是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瑞莲.新课标下初中历史个性化教学.《文理导航(上旬)》.2012年7期
[2]刘卫平.个性化阅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借用.《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9期
为此,我校历史教师借鉴国内外在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成果,借助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单元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探索新课程理念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新的结合点和生长点,结合学校内外教学现状与趋势,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及规律,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课题研究项目,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走进历史、热爱生活。
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去学习历史,具有较知识点要强得多的组织和迁移能力,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不仅是学生对与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和灵活使用社会生活知识去探究和感悟历史。这次改革,将实现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本课题所研究的《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便是此次改革的一部分。
二、时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伴随着新世纪日益向我们走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竞争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呼唤新的人才,呼唤教育的改革创新。《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正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
三、新教材的需要
新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它顺应教育改革的浪潮,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新教材以其特有的内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各地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等,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教材从精心设计这些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既巩固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归纳、分析、讨论、交流、评价、查找、设计、制作等方面的能力。
四、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们借鉴国内外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培养学生能力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市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根据我校大力推进新课改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既符合学生主体发展,又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力及提高学生兴趣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这样更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生活。
五、实验目标及内容
应用研究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实现学生的主体构建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积极的、自觉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与发现者。以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和建构历史教学中的学生主体。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它为新课程的开展提供有效形式,又为新一轮的教材改革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单元后的“学习与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课。不同的活动课有着不同的主题与目标,例如“破解彩陶之谜”“了解身边的‘历史’”“寻访‘丝绸之路’”和“成语历史故事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课实现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学生可以动手制作彩陶,可以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可以形成观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都需自己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真正实现了在探究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增长能力,也达到了我们课程改革的宗旨。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并广泛开展与之适应的研究性学习是顺应着教育改革的浪潮,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把握新教材中其特有的内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各地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等,都会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这必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化;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课堂导入;方法;策略;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导入主要是为了将教学内容导入课堂中,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作为课堂活动的开始,是影响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根据初中历史课堂的需要,如何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对课堂导入的设计,实现其应有的功能,促使课堂可以高效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课堂导入的要求
在现今新课改的要求与课堂导入构建理论的内容中,历史课堂导入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活力,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产生的问题积极的进行思考及探索,课堂导入的具体要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趣味性。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看,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阶段,心理并不成熟,因此在学习中,兴趣的影响非常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朋友,这种情绪对学习产生的是一种积极的影响,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
2、针对性。课堂的导入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而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所以课堂的导入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
3、新颖性。新鲜事物带来的新鲜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尤其是在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新鲜事物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对其产生好奇心。因此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要应用新颖的内容及材料进行应用,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二、导入的策略
根据课堂导入的内容及初中历史课堂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课堂导入。
1、复习法导入。这种导入法主要是通过复习旧课引人到新课,也就是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采用过渡式导语或问题对学生的知识搭桥铺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表演法导入。这种导入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3、悬念导入法。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4、音响、影视导入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讲授新课前,适当地播放与讲授的内容有关的影片,通过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某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或事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学习情绪,还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5、用时事,联系史实进行导入。在教学中,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的史实来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又能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的来源在于平时的留心与积累。运用时事导入新课,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的作用。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的功能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活动的开端,其效果直接影响之后课程的进行,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安定学习情绪。学生从课间休息时的游戏打闹到上课铃响后安静下来,需要有个过度转换阶段,这就需要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机敏的教师善于运用导入语,以自身的风度、清晰的声音、新奇的内容、精彩的语言三言两语控制全场,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思维尽快回归到课堂脑力思考的起跑线上,从而发挥开场白威慑全局的特有魅力。
2、吸引学生注意。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认识过程,需要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而注意力是否集中则是这种认识过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的效果,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集中在教学的内容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上课,才能“箭无虚发”,句句入耳,点点入地。教者轻松愉快,听者心倾神往。
3、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在导课过程中,教师风趣幽默的讲解,富有感情的朗诵、漂亮美观的板书、潇洒动人的风姿或一幅美丽的绘画、一首美妙的乐曲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4、沟通师生情感。良好的导课是接通师生信息的电键。一上课教师登台亮相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抹笑容、一句话语,如果一下子博得学生好感,那便取得了通往学生心灵的通行证,为教学之间的信息交流、情绪反馈打开了通路,铺平了道路,使教师的讲课建筑在学生对你的期待、信赖、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朴实亲切的导语会在师生之间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师生的情感会在导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交流和升华。
促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与振奋的内心状态是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根据历史教学的发展,其课堂导入方法也呈多样性,各类课堂导入方法起到的作用不同,但是其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使课堂活动有效开展。因此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时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使课堂导入可以发挥出应有的安抚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加强师生沟通等功能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真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性及导入方法反思[J].都市家教月刊,2016(4).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本 求知欲 语言艺术 交流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100-01
历史课程在初中被视为小学科,常常被打入“冷宫”,在教学计划上被打折,在教学时间上被回扣。为了改变困境,笔者结合20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尝试与改进。
一 以学生为本,适度调整教学内容
随着教学改革的日渐深入,多种版本的教材运行,也考验着一线教师,教师需要了解学习不同版本的教材,使得笔者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有了一个新的提升。
近几年在我校使用的北师版历史教材中,秦汉时期发展线索中只字未提东汉,可是在学习秦汉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时,东汉时期的知识点比重很大,如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造纸术、杰出医学家张仲景、《九章算术》、“神医”华佗是东汉末期的医学家,东汉初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由此可以鲜明地认识到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发生了许多影响中国甚至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东汉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不能缺少。在讲授秦汉文化时,学生经常提出疑问,为什么没有介绍东汉,而东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却那么重要。于是笔者顺应学生的提问调整了教学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秦汉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有助于学生依循发展规律认知历史朝代。
二 以学生为本,改进历史教学的导言艺术
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学生的有效配合。在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导言的艺术,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成功的导入,往往会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吸引学生即刻投身其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常用的有故事导入、歌曲导入、诗词导入等。
如在科技革命的教学中,设计这样的导入:
老师:现在请大家仔细听,请在老师的描述中,猜猜它指的是什么?它是人类从野蛮走向自由文明的桥梁,它是人类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它使人类创造了“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的伟大成就,有了它人类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它指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科学技术如此神奇,让我们共同走进科技,探究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核心问题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 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与学生交流的方式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凝聚课堂向心力,在教学中需要一个认识提高与改进的过程。
在初涉历史课堂教学时,师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模式,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与语言交流很少,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个别学生会故意制造麻烦来吸引老师的注意,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使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面对这样的困惑笔者开始新的学习与尝试。
一次期末复习,有个班级的复习效果特别不好,有三四个男同学平时上课就不认真,现在不但不复习,还经常影响周围的同学,为避免正面冲突影响复习效果,教师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思考改变困境的办法。一次课堂活动意外地改变了这种窘境,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记忆力比赛,表现突出的学生给本组加分,比赛开始后学生都争先恐后展示自己,为本组加分。让那两名同学参加比赛,只要回答的问题基本正确就能加分,他们所在的小组分数直线上升,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他们感受到被认同后的自信,随后教师帮助他们重新整理复习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语气始终都是和蔼的,没有了居高临下的气势。此后他们变得认真听讲,很少影响课堂纪律。
在历史课堂上在与学生交流时,先肯定可取之处,然后指出错误的地方,将表扬与批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蔼可亲的态度,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及时真诚的赏识肯定,点燃了学生自尊自强的心理渴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中享受课堂。
有十分付出,必定会有一分收获,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历史的动力,仍将是历史教师努力前行的目标。总之,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的处境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历史教师们共同的责任与心声。
参考文献
[1]石静.成功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灵[J].新课程学习(中),2012(1)
[摘 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加强课前预习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思想内涵广泛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在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下,历史教学越来越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将课改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新课改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搞好课前预习,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变以往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自主探究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探究的对象,设计探究的程序,收集所许信息,检查自身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简言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各种探究活动独立地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及提示相关信息,起着活动的活动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地发挥创造性的机会,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更直接,印象也更深刻。
二、发掘学生潜能
1、激趣指导。兴趣是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那么,如何使一堂课上的生动有趣更有价值,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a、科学搭配,合理分组。这既使他们认识到相互协调、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培养学生合作、社交等各种能力。b、教师参与,适时调控。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重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交流。c、在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是“主角”,而少数学习被动的学生只能当“观众”,致使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小,感觉不到老师的重视,产生消极思想,破罐子破摔,成绩越来越差,甚至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不断地滋事生非扰乱正常的教学活动。这些现象是学校和社会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的组织他们在课堂上举行演讲、讨论等,为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兴趣得到极大提高并积极地投入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中去。
2、讲究听课技巧,注意听课方法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举疑解难的过程。在听课的方法与习惯养成上,由于每个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特色各异,历史教师在刚开始接受新班级授课时,都有一个了解、融通、适应到默契的过程。
了解与融通,关键是感情上要沟通。学生了解老师讲课的个性,老师更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古人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其实,这句话再也没有比历史教学中表现得更充分更直接了。适应与默契。首先老师要适应学生,适应学生的基础,适应学生的特点,关键要适应学生以往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其次老师要放开架子让学生适应自己。适应的最高境界就是默契,每个学生不同的神情,老师能体察出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老师的每一种神情、动作,学生都能体会出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当然,良好默契的历史学习氛围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活动的难点,也是闪光点,它要求教师:教风民主、知识全面、思维敏捷、驾驭课堂娴熟自如,调控得心应手。特别表现在学生质疑问难题上教师要坚信:态度上只有沉下来,学生的问题才能提上去。同时,师生都应明白这样几句话:举疑不在大小,不会则难;解疑重在点拨,喻则善教;求知不应待知,自得才乐;知识重在探究,积累乃博。
3、搭建辩论舞台,创设适度竞争的学习氛围
辩论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辩论法如果应用得适当,不但可以对某些事实观点进行反思和测查,还可以复习知识,解决各种问题。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历史问题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教会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看待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如我在上川教版七年级历史时,为了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秦始皇,我就组织举行了一场辩论赛。同学们为赢得比赛的胜利,积极上网查阅资料,认真组织材料等,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这比老师唱一言堂的课堂效果好得多。
三、举办第二课堂
1、观看影片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还可以带学生到电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我的一九一九》,《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关键词:内容增加;专业素养;概念教学;“史料”教学
2009~2015年高考福建历史科试题由福建省自主命制,2016年高考福建历史科试题将采用全国卷,全国卷与福建卷在命题理念等方面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全方位重新学习国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以及研究全国卷高考试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高考的脉搏,做到知己知彼,提高效率,更好地科学备考。
一、高考历史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差异
1.试题结构
2.内容范围
全国卷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福建卷主要依据《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福建省考试说明对全国考纲知识内容高中部分有所删减,据不完全统计,比全国考纲少约60个考点,且不考查初中所学。选修部分全国卷是四选一,比福建卷增加了选修三,福建卷必修部分的试题不涉及选修内容,而近几年的全国卷必修部分的试题都涉及4本选修内容,不同选考模块内容在高考选考试题中还出现互相渗透的现象。
3.试题难度
全国卷难度远大于福建卷,福建卷由高校教师、教研员及一线中学教师三结合命制,命题时较多考虑了省内各地的教学实际,试题也比较符合学生平时的解题习惯,近5年平均难度值0.54左右。全国卷由高校专家命制,命题视野开阔,不受具体知识点限制,突破教材知识、结论的表述,学术性更强,近5年平均难度值0.40左右。
4.能力要求
福建卷严格依托课标、考纲,考点、情境材料、答案与教材联系密切,关注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相对平实。全国卷突出历史专业性和学科性,强化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学术化、专业化色彩较浓。
在高考历史内容大大增加、难度直线上升、开放性强战大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应对呢?
二、关于新高考的应对之策
1.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任何教学的改变,都是从教师的改变开始,教师的改变是学生面貌变化的前提,教师的改变需要理念的革新,理念革新需要阅读、思考与勇气。教师应增加阅读量,通读有关的历史学术论著,尤其是阅读刘宗绪、杨宁一等专家学者的论著,坚持阅览《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历史专业刊物的相关教育教学论文,还可以通过雷新勇、聂幼犁、黄牧航等专家学者的论著学习和了解命题常规知识与考试测量的技术。教师应自觉树立合作意识,利用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提高专业素养。
2.研读国家课程与考试的法规文本,领会课程与测试要求
重视研读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明确和落实其指导作用,对高中教学和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也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应试技能的分层训练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
3.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中的内容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课前展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考点);围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为中心开展教学;通过多种方式落实课堂教学成果的反馈。
4.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
“时序化、结构化、系统化、网络化、体系化”的知识不易被遗忘并有效运用。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梳理不同时间段的重大历史事件,在理解基础上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
5.以新理念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提升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理解历史本质的能力
全国卷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对应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适当的拓宽,重视学以致用,通过训练检测学生的历史概念学习状态。
6.加强“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
全国卷的试题大部分是以“史料”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及时选取补充相关“史料”,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史料”补充介绍一些教材以外的学术观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
7.强化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未来教室;初中历史教育;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19-03
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要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逐渐到来,各类移动多媒体网络终端使我们进一步习惯于用各种社交软件进行交流、学习和生活。如百度阅读等电子阅读,懒人听讲座、百度作业帮、纳米盒等学习软件的运用,网上远程课程的学习等等。苏州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坚持“以建为主”和“以用为本”双促进、双推动,2013年6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应用创新示范区”正式在苏州挂牌,以全面打造未来教室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强化资源开发与运用管理。
目前关于“未来教室”存在多种定义,但都强调了未来教室是利用网络媒体和新兴技术手段创建的一个能促进教与学的智能化环境,应该是教学与信息化从整合走向融合创新的载体。与以往课堂上使用的PPT教学、白板教学所不同的是,网络多媒体智能教学更多地使学科教学从课堂走向学生生活,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那么,初中历史学科教育应该走向何方?是拘泥于课堂上的“丰富多彩”,还是走向历史大教育的核心?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历史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树德立魂是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走向未来的历史教育应坚守原则,向传统致敬,向未来前进,破茧成蝶。
一、利用新技术优势,课堂教学形神共聚
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网络资源与高速的信息传输,逐步打破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局限,课堂由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比重进一步降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重在与学生对话交流,帮助他们自主建构个性化的知识。
苏州目前采用的“未来教室”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主要包括电子双板教学平台与学生应答两大系统。“双板”不仅具备随时随处板书、课堂笔记保存的功能,利用双板,还可以将问题贯穿于展示的学习资源中,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以《不怕远征难》为例。可以围绕主题,利用双板一面呈现发生在中的一系列问题,一面展示时期的形势图,教师或学生在讲解中随时标注时间、地点、事件等等,学生可以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找到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经历万水千山的艰辛与坚持。
利用双板展示还可以图文并茂,更好地实现意义的关联。如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利用双板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将15世纪、19世纪的中英两国进行比较,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探究中外发展差距的原因:英国在400年期间发生了什么,才有如此大的变化?英国到底是如何壮大的?这样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差异,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与深入的思考。
学生从互联网等途径获得丰富的、碎片化的历史信息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以问题为核心,建立学习的“定向点”,然后围绕“定向点”设计学习情境,挖掘学习资源,建构学习策略。教师在课堂上重在引导与提示,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样才能将学生获得的信息有机“糅合”起来,形成符合逻辑的知识链条。还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利用双板,一面播放编辑后的英国革命的视频资料,一面呈现以时间为线索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找出重要事件及意义,小组讨论,做成时间轴。利用未来教室的应答系统,每个小组将答案上传至教师平台,师生共同进行评析。这样,便实现了师生及时的互动交流与信息传递,形成了较为深刻的知识理解。
二、整合网络资源,整体进行教学设计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可以说信手拈来,其中的可信度及采用度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筛选与鉴别。教师要考虑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与重点等等,不必求多,而应求精,为教学服务。要特别关注对思维能力培养有帮助的史料资源,以学习者为中心,进一步发挥未来教室“交互性”的教学优势。
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君主立宪制也是本课的难点,但课文并没有具体说明,学生在百度上可以找到这一概念的解释,但绝大多数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已知的封建制度与君主立宪制进行对比分析,引用17、18世纪中英两国的谚语或格言,如英国人的谚语:“穷人的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中国君主的信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重新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发现制度的差异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未来教室的智能环境具有网络化、延伸化的特点,对历史教学设计提出了开放性、探究性的要求。教师在学习资源与历史问题的择选与设计时,必须将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串联,帮助学生进行开放、多元、可持续的探究。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君主立宪制”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利用网络进行史料的收集,看看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实行了这一制度,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推进了哪些形式的政治体制,试着找出其中的异同。这是课堂教学内涵的延伸,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也为学生课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共享远程课堂,提升历史教育魅力
在现代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效利用技术途径和贴切的教学资源来突破教学难点,更要注重在这一过程中\用网络媒体和信息技术资源,自然而然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与意义的建构,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未来教室环境中,可以更好地重现历史的情境。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例,课堂上,教师通过展示战争形势图、反法西斯联盟的盟约内容、雅尔塔会议的协议条款等等,和学生一起重温并分析二战取胜的经过和原因;播放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广岛长崎原子弹投射视频片段,感受战争的残酷;联系日本政府的军国主义行为,进一步探讨二战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充分点燃。
未来教室有远程课堂同步的功能,不局限于本课堂的师生,多个课堂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同步上课、同步讨论,学生可以通过平板将意见反馈到教师的主屏上,教师可以筛选一些进行点评;也可以在课后的线上讨论时将意见反馈到相应的讨论群中,师生共议;还可以将本课的某些片断或者重点内容做成微课,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根据需要自己学习,并且与师生一起分享学习心得。在这样的教学中,每一个人都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教学也更加民主开放,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实时监控数据,助力评价方式的转变
我认为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竞争意识,是一种体现合作精神的有效学习方式。
一、合理分组
实现生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在分组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合理分组,使小组内的学生在能力、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是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一般小组4―6人为宜,也可以是前后桌四人组合,但不管是哪种组合,学生都不能带有情绪。
二、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才知道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该做什么。同时目标要恰当,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富有启发性、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学习的机会,顺利地实现自我构建和知识创造。我在教学有关孔子教育思想时,设置了这样的合作学习环节:(1)自读课文有关内容;(2)归纳孔子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3)讨论提炼出主要的思想内容,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对照自己的学习谈体会。这样的问题有思考的空间,讨论的余地。虽然各组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不同,但最后都会无一例外地把“合作学习”的重点集中在代表小组谈体会的学生身上,鼓励他为小组争光。整个合作过程活而不乱,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都想帮助“代表”达到最高水平。其实在“帮”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就是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相互促进。
三、教师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
1.抓住契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适合的不安排,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另外要把握好契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那么,何时为佳呢?我认为:①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②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时候;③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④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的时候;⑤学习集体积累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
2.教给技巧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得到教师的指导,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使他们懂得尊重和倾听,学会否定、质疑和补充,帮助他们将学习活动开展起来,否则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将收不到好的效果。
3.参与合作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备课时应准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不是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或者深入到学习小组,倾听、了解他们合作的进展情况,揣摩他们的认识心理,体察他们的学习困难。例如:当学生碰到学科知识问题时,教师应即时介入讨论,给予点拨,起到解惑作用。同时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合作小组的合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作出最恰当的选择,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当好参与者、引导者、管理者。总之一句话,就是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互动的“自主合作学习”。
四、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教与学的提高
关键词: 师生关系 课堂活力 历史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者需要优化教学,赋予课堂新鲜的血液,提高教学实效。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课堂活力,大大提高课堂实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哪个学校里的各科教师的教学,好像汇合成了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那么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蓬勃。”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信其道”,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它具有动机作用。情感又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它具有组织作用①。以下我就如何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历史课堂的活力,谈谈看法。
一、从关注、关爱学生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说:“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以关切深思熟虑的谨慎对待每个学生的优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岁~16岁的青少年。这一阶段的孩子活泼、聪明、对事物充满好奇;贪玩、自控能力差、识别判断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强。这更需要关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教师要关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相信、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a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学好这门学科。尤其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关注他们,找一找他的进步。当他们小有进步,老师除及时地表扬外,还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做些有益的事,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树立自信心,从而向老师敞开心灵,接受老师,爱上课堂。我曾教过这样一个男生:人挺聪明,但上课坐姿相当不端正,经常一副冷漠的面孔。似乎与课堂格格不入,奇怪的是我提到比较难的问题他往往回答得很到位,只是考试时基础的知识做得很糟糕。后来通过家访了解到由于父母离异,孩子遭到了冷落,缺少家庭关爱,变得很叛逆,学习积极性不高。从此以后,我利用他爱看课外读物,思维能力强的特点,让他多一点机会表现自己,上课多投入一些关爱、鼓励的眼神,多和他谈心,也让其他同学多与他交流等。他受到了重视,得到了关爱,开朗起来了,成绩直线上升了。从这件事后,我感触颇深,孩子或开朗或冷漠的面孔下都有一颗渴望被重视渴望向上的心。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多点爱心,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课堂自然越有活力和成效。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在这些因素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②。因此,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必须双方配合才能完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就预示着在历史教学中,再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一贯的“教师在神圣的讲台前授教,学生仰着头在下面听教了”。我们必须放下包袱,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身份,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共同分担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经验。我在讲《诸子百家》这一课时,出其不意地将教学用的粉笔撒满整个讲台,学生“哦”地叫了起来,表现得相当惊奇。我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分别用“诸子百家”各学派的立场和观点“教育”我,……“唿”一位男同学先站了起来“老师,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要受到处罚。”“请问是哪家的观点?为什么?”“法家的,法家主张法治……”学生回答得挺活跃。“啊!就顺其自然,让老师自己反思吧!”一位学生有点吊儿郎当的语调,“哈哈,道家的观点。”“老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这样做很不仁啊?”哦,我不禁偷笑……其他学生情绪一下子被感染了,各个激昂,踊跃发言。我再进行一番总结。这一堂课上学生神采飞扬,效果显著。因此,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热情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这样的历史课堂学生是爱上的,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
三、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彩,具有亲和力、感染力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时间上纵横古今,空间上囊括中外。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克服对历史的陌生、枯燥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人物的活动情节进行生动的讲述增强感染力。充满激情,歌颂与批判,崇仰与鄙视,泾渭分明,以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如讲《》一节时,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一个好的历史教师不仅绘声绘色地再现历史,使学生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而且语言神态带感情,使学生每每激愤、扼腕冲发,壮烈处可歌可泣,深沉处再思再叹,欢悦处抚掌称快”。
四、历史教师要善于以责任感激励学生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有这样的要求: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③。
历史学科的特点赋予历史老师一个神圣责任是对学生进行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以责任感激励学生意志。如何以责任感激励学生呢?最直接的途径是引用课本中杰出的历史人物。杰出历史人物的重大作用,主要表现为他们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要求,比一般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做得好些、影响大些④。司马迁受腐刑之后,忍辱负重地写成史学巨篇《史记》;范缜为坚持真理,在僧侣和权贵的围攻中发表《神灭论》;李时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27个春秋完成《本草纲目》。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文天祥抗元被俘后,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明表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最终从容就义。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了历史课堂的活力,促使学生记忆牢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由此,我联想到《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育》一文,作者引用一位中学生的话:“历史之为历史,在于留给人们有血有肉的回忆与启迪。这样感性的历史怎么可以被过于理性的条条框框缚住手脚?我们愿意听老师的旁征博引,多讲些课本外的知识;我们也愿意站在讲台上,向别人讲述我们眼中的历史;试想,又一个司马迁式的学生很激动却很自信地讲三国,讲唐宋,讲康熙大帝,是怎样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位中学生道出了无数学生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和希望,也使我们领悟到:究竟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课?我们要投入情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历史课堂一片生机、活力;给学生一份满意的答卷……
注释:
①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40.
②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57.
作为一名初中的历史教师,如何在中考前短短的总复习时间里既要继续贯彻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又要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较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个急需讨论的问题。为了适应教学实践发展的需求,切实打造高效课堂,不少学校开始尝试“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那么,在初中历史复习阶段,如何运用这一模式来提高学生成绩呢?下面来谈几点看法:
一、用导学案激励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驱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动机就像机车没有发动机,学生有了足够的学习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这也是导学案在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具体体现。
每一位初三毕业生在总复习过程中都将走过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在上路前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复习应考态度决非是多此一举。所以我在总复习之前.同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题座谈,与学生一起探讨实现理想追求的方式,证明自身的价值的途径,谈总复习的必要性、艰巨性,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谈话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内部动机,使绝大多数同学怀着报救国家、追求理想、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信念踏上了总复习之路。
二、用导学案学注重习策略
1、导学以厘清思路
初三历史总复习内容涉及中外历史,地方史总计7本教材,内容多、跨度大,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滋生畏难情绪。在学法理论指导下,我认为理清线索是搞好总复习的第一步。
首先,由我向学生高效率的概述了中外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成就…….并特别强调了分期定位的标志性史实,然后指导学生分别列出中外历史发展线索表,进而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中、外两根清晰的、按时间顺序、社会性质分类排列的历史“经线”,在此过程中,努力让学生达到每涉及一个历史事件就能马上反应出:它发生在什么年代,处于什么社会发展阶段,有何作用等基本史实的水平。有了这两条历史发展“经线”,下一步的基础知识点复习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达两条线将贯穿复习的始终,可谓是进行历史总复习的“生命线”,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我指导他们学会在头脑中构设历史“纬线”,即学会在同一历史时期进行中外史的横向对比,把平面,单向的历史知识变为立体、多向的历史“经纬网”,这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归纳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2、导学以抓牢知识点。
仅有了“生命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把定位在历史“经线”上的点,即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成就等基础知识吃透弄懂,把它们充实为一粒粒饱满圆润的“珍珠”,级在历史发展的经线上。
在学法理论指导下,我认为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关键在于“准确”。在这一阶段,不惜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精加工・要求学生准确的分解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准确地掌握时间、地点、人物、甚至要求准确地写出一句口号、一个词组、一个生字。例如药王孙思遘的“邀”,日本“大化改新”这些字、词组学生常常写错,我就运用复述策略、重复策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反复训练、反复测查,以这种精加工的方式,澄清了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存在的许多误区,纠正了不少潜在的惯性错误,不仅培养了学生比较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帮助他们掌握丁较为科学的学习技能。
3、导学以加强记忆。
总复习设计的内容多、跨度大,在理清线索、精加工知识点的同时,怎样让学生记住两条经线和数以百计的知识点呢?必须指导学生掌握高效记忆的科学方法。刚开始,每讲完一个基础知识点我就给学生提供一种或几种记忆方法作参考、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的名字可以用谐音浓缩为“蔬菜黄米”来帮助记忆。多次示范以后,学生一般都能举一反三地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这时就提供机会让学生多交流多切磋并帮助他们归纳出读背结合、抄写、整记分记结合、多种感官协同等重复性记忆法,以及形象联想、谐音联想、歇谣口决等人为联想记忆法,在紧张的复习阶段。高教记忆法的运用无异于给学生换来了比黄金还宝贵的时间,有助于他们事半功倍的完成历史及其他学科的复习。
4、导学以加强应考技巧。
较牢固的掌握了知识点、情绪稳定并不意味着考试的成功。我们身边不乏考场中感觉良好,结果发挥失常,令人遗憾的事例,这更证明了临场技巧的重要性。
我认为头脑清醒,审题仔细,极力避免技术性失误是关键。例如填空题。要求不能有错别字,下笔的时候,点横撇捺要一丝不苟,字迹清楚整洁,不要因错字或笔误失分;对某些把握不稳的人名、地名、书名等,可试着在卷面上寻找标准答案,因为有些填空题的答案常常作为单选、多选题的选项出现。单选题力求一锤定音、落笔不改。有专家的研究数据说明,人的直觉具有令人吃惊的准确度,而我在多次的阅卷中也发现,单选题的复查过程中,凡是修改过的答案往往是把对的选项改成了错误的。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下笔之前运用所有有关历史知识认真分析、判断、一旦作出了选择就力求不再更改。还可以教学生用排除法来寻找答案,例如:谁是唐代草书家?选项有韩愈.柳宗元、怀索、颜真卿。假设学生不知道答案.但他知道韩、柳时文学家,颜是楷书家,那么运用排除法就能确定答案是怀素。多选题、简答题中也包含着许多技巧,由于篇幅关系不再赘述。
三、合理要求,因材施教
关键词:历史教学;主体地位;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63-1
教师要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探索学生学习的规律,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同时,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有充分的动眼、动身、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在亲自感知、操作、实践的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并发展智力、能力,进而学会学习并乐于学习。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对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学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就越主动越放松。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去斥责,而是鼓励,重点关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课堂上多走近他们,一旦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
因此,要建立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师生要相互交心。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多与学生交流沟通,要关心爱护学生。其次,面对新课程,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变成了师生互教互学、良性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教师需要以一种民主的、宽容的心态善待学生。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历史缺乏兴趣,就会使学习成为枯燥乏味的负担。而历史学科无所不包的特点使大多数学生都有兴趣。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历史结论,忽视历史发展过程,使多数学生失去了兴致。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枯燥的历史,以其生动、形象、多彩的画面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要保留住学生的这份兴趣,教师还应采取一些其它方式,一是要用富有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语言抓住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要用讲述历史图片及历史人物来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选取适当的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传说、歌谣诗句、成语典故等辅助教学,吸引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喜爱;三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概念,让学生感知历史;四是紧跟时代步伐,将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方法、规律的教学。因此,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有的课文故事性很强,可以编成小故事,教师采取自愿的方式,让他们分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在讲到“商鞅变法”“”“”时就采用这种方法,他们为了熟悉剧情会积极查看些小资料,看表演的同学也在轻松滑稽的表演中对抽象的历史事件有个直观的认识,印象很深刻!而有的呢,则充分利用手中现有的图片,地图册,或是借助网络,条件准许的话,可以放映一些音像片,如讲到罗马的奴隶制时放《角斗士》,讲到时放《开国大典》等等。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觉得历史课离我们实际生活很近。
开展课堂讨论,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对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作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开展各种争论、答辩、质疑等,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应给予表扬,对一些典型思路要给予正确评价,要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提高其思维能力。
四、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并引导其天资得到发展。”同时他又指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价值取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启发问题、思考题和练习题。对层次高的学生要适当加大难度;对层次低的学生分散难点,形成梯度,为他们搭台阶,使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历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所以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又要注重个性,因材施教,做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有机结合,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多方面的建设人才。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