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范文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篇1

一、安徽卷与全国卷I的结构分析

1.共性。

无论是安徽卷还是全国卷,其都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重视情境的创设,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对教材主干知识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反映时代气息,稳中有变、有所创新。

2.差异。

虽然2015年高考安徽卷与全国卷I历史试题的分值相同,但在题量和题型设计上却有诸多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安徽卷历史试题全国卷I历史试题客观题11道题,每题4分,共计44分12道题,每题4分,共计48分主观题

(必做部分)2道题,共计56分2道题,共计37分主观题

(选做部分)无4道题,任选其中一题,共计15分知识分布客观题:中国古代史3题、中国近代史2题、中国现代史2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2题、史学常识1题

主观题:中国近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1题客观题:中国古代史4题、中国近代史3题、中国现代史1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1题、世界现代史2题

主观题(必做部分):思想史1题、科技史1题

主观题(选做部分):4个选修模块各1题二、安徽卷与全国卷I的历史试题特点

尽管这两套试卷历史试题的阅读量都比较大,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却都是有限的。它们在稳中求变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试题呈现形式不同。

全国卷I历史试题不拘泥于传统的试题呈现形式,突破教材,从新的角度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构建了一个提高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

安徽卷历史试题的呈现形式比较多样,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了选拔学生的目的。

2.试题难度不同。

安徽卷历史试题干扰系数较小,总体难度较低。全国卷I历史试题信息量大,对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3.创新程度不同。

安徽卷历史试题的考查目标、问题设置等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试题没有刻意追求非文字材料的多样性,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科的主干知识,如儒家思想、古代选官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等。

全国卷I以能力立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要求较高。例如,第41题以“科技与生产力关系公式”为主题,要求学生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该题取材新颖,紧扣教材,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2016年高考历史复习建议

教师要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训练高效为指导,立足基础,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在教授基础知识和构建学科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重视基础知识。

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课题知识、单元知识、模块知识、专题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突破思维定式,用新视角、新史观和新理念看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

语文

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学好的科目,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很容易,不用过于认真的对待。其实不然,语文虽然不是一门难学的科目,但也绝对不是一门好提高成绩的科目。

首先,自己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就必须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我会多掌握一些词汇的读音和字型。

然后,课本上必背的诗句一定背过,多读一些文言文和散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好,好好写BLOG,嘿嘿!锻炼自己的写作的能力。

高考目标:100分以上

数学

其实初中时的数学成绩还算OK了,中考时还考了100多分,不过初中时的函数就学的不太好,以至于高中的数学成绩会直线下滑,高中数学函数知识应用的比例很大,所以自己在很多章节里学习都很吃力。

今后我上课时一定好好听讲,课下多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将函数这一部分的内容弄懂、弄透,并且在最后的系统复习里,抓住重点,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一次飞跃般的提高。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英语

英语一直就是一门很让我头痛的科目,不过自觉得还是一门很好学的科目,只不过成绩一直不理想罢了。初中时的英语糟糕透了,中考竟然还不到50分,其实初中时在英语上花的财力和精力很多,只不过自己不喜欢背东西。从初2起,我就经常请Home teacher上课,毕业的那个暑假里,更是天天看英语,用2、3个月的时间搞定了那6本English,不过高中的英语学起来还是那么吃力,但我明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背单词。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地理

可以说是我认为最好学的一门课,上课不曾认真听过,考试也都会,成绩也不差。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学习态度可不好。

今后在地理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多做题,将题与图结合起来,用思维在大脑里编制一个地球,便于自己更好的学习地理。

高考目标:90分以上

历史

我对古代史和外国近代史的学习还算OK,只不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还不够透彻,大脑里没有一个系统的结构,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很理解很混乱。而且自己在材料题和简答题上丢分很多,主要是课本上需要背的东西总是记得不牢固。

今后着重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系统的复习,课本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一定记住。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政治

在政治的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在历史上的问题很相识,都是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不背。在考试时尤其在客观题上,丢分很多。

篇3

【关键词】历史命题;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对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不难从试卷中挖掘一些命题思路和趋势,对于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备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通过与多位优秀历史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高考历史命题的衍变及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考历史命题突出整个历史进程的主干知识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其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和意义。这些主干知识主要包括一些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人文思想、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影响力较大的历史人物等。对于备战高考的学生来说,要对这些主干知识做到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中国和世界在历史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主线和特征进行把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史。在这个历史阶段,要将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等相关的制度和特征,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不断深化、理解和掌握。二是中国近代史。这个阶段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存在着何种差异,相同之处是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影响等要分析透彻;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如何演变而来也要重视。三是世界史。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发展过程和特点需要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归纳和总结;对工业革命的相关背景及影响进行概括。四是对中外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比较。

二、高考历史命题注重对历史课程知识的考查

一是部分历史课程知识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甚少,但在之后大学阶段的学习中有着关键地位,也就是说,目前高考命题注重与大学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紧密结合。如2012年,海南单科第14题,利用民间的传言反映我国民族矛盾的日益加剧,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并未体现。

二是高考历史命题中,体现了当前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以及学术界较为热门的争论。如2011年课程标准卷第28题,利用巴黎公社的文告,充分表达巴黎公社从此开始积极关注工农群众的基本利益,从而快速获得了群众支持和拥护,解决了政治孤立的现状。

三是高考历史命题中在考查相关知识的同时,还体现出培养学生史学素养的理念,主要有史学研究观、史学思想、史学研究方法及重要的文史知识等方面。

三、高考历史命题呈现主流价值观

(一)命题中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个人或集体,是对国家的一种较为积极的认同感以及行为上的表示。爱国主义就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与民族主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站在历史的角度,中国史和世界史中都蕴含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主干知识,这是高考命题发展的趋势。对于考试命题来说,不能只是将其作为选拔学生的要求和标准,还是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风向标,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考历史命题中,蕴含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点,历史教师对此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高效复习。

(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

社会公平正义是整个人类一直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杆。公平正义需要将社会中的各个主体的利益矛盾进行正确处理和协调,从而有效实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和向往。在近代史中,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以及民主的社会氛围,反对专制统治;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主义的民主得到了充分发展,最大化的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公民意识是每一位公民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核心内容是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把国家主人翁精神与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有机融合。因此,在高中历史主干知识中,必须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机制、多元化的民主体制、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保障人权等基本的思想主张。

(三)尊重文明多元化的同时追求和谐

民族的种类较多,文明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每一种文明的发展和壮大,有着最为根本的原因和依据,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各种各样的文明形态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文明与文明之间也存在着交融和摩擦,在冲突中交流,在碰撞中发展。因此,在高考历史备考中,要深入挖掘东西方文明的特征和差异,将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作为学习和复习的主线,注重对不同国家的外交手段进行学习。

(四)符合团结、合作和共赢的精神内涵

团结是任何一个集体发展和成长必须具备的精神内涵,这是一种由多种情感碰撞所产生的精神,团结能建设好一个优秀的团体,也是集体主义的集中表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团结能够凝聚整个集体的核心力量,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壮大中占据优势,从而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团结。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集中表现的知识点有:清代商帮、近代革命中国共关系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等。

四、结语

通过对高考历史试卷的分析,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备考时,要基于历史课本知识,将其作为高考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善于挖掘和整合历史知识的核心和内容,将多元化的史料作为鼓励和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的手段和途径,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历史备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方旭,付三龙.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7)

[2]叶倩辉.近五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分析及教学启示[J].现代妇女(下旬),2014(10)

篇4

一、指导学生端正复习态度,制定复习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轮复习时间短,如何在一百多天的有限时间里,实现“学以致用”,把夯实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和解题能力的目标这几个环节全部做好,就要制定非常详尽合理的计划,抢时间,抢进度,环环相扣,尤其是夯实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两个环节,一定要做实,做到位。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并坚持每天落实完成。制定计划时采取任务分割法,将总任务按时间分割,确定自己一周复习任务,再细化到每一天要完成什么内容,保证每一天都有收获,基本做到胸有成竹,临考前就能比较从容。在进行通史复习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历史阶段的划分,通史阶段的划分必须科学清晰合理,在进行通史复习前让学生一目了然,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等专题。

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精心组织协调课堂复习环节与活动

首先巩固基础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由于第一轮复习学生基本上都做到了对历史课本逐章逐节的过关,到边到角的落实。所以第二轮复习巩固基础知识这一关时,为避免“炒冷饭”的现象出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施学生自主型的课堂教学,其基本特征是“看、读+讲、练”。

其次是通过迁移去落实,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主要是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历史学科的时空范围。例如,在明清史的复习中,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时候,笔者进行了纵横对比,通过纵向明清与近代的对比,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衰落―转折”时期,总的趋势是封建社会渐趋衰落。通过横向中外历史的联系,理解为什么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了头绪,减少了相互混淆,加深了理解记忆。并建立起与社会现实、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一是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一是与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的联系,如在复习工业革命影响时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结合,探讨环境问题恶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为及时有效的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迁移使用,要做到:

首先,精心练。围绕着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学习效果。并且要特别注意应该把握的是题量、题型和难度的搭配问题,一般情况下视教学内容而定,以主客观搭配为主。采用活动探究的形式;题型采用高考原题或者本年度各地新出现的模拟测试题,目的是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难度把握也是关键,以既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要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尽为原则,易与难题要适量搭配。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

其次,精心讲。讲题是关键一环。既要讲知识,又要讲方法。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学生在解题方法上存在着很大问题,平时训练后的讲评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可以分门别类地讲,也可以就题论题或借题发挥,达到由一题而多题的练习效果,要做到面向全体与个别帮扶相结合,讲练与补漏相结合。要做到方法技巧指导、点拨到位,能够举一反三。要克服机械讲评、简单对答案的现象。并且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不能简单地归纳讲解各种题型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要在影响学生解题的内容词、条件限制词的含义及其基本内涵上归类、比较。主观题题目中所含有的概念大致有两类:一是历史学科中常用的社会科学概念;一是历史学科试题中常用的限定解答内容和方式的概念。

篇5

关键词:历史高考;试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61-02

2007年是我国新课改以来的第一次新课标高考,山东、广东、宁夏、海南4个省份成为第一批进入新课标高考的省份,新课改在这些省份推行已近10个年头,到2013年,全国除了广西以外,其他省份的高考均是新课标高考。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到历史学科的高考中,也成为历史学科高考发展的大趋势。从2013年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看,既体现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即“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又具有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命题特点。在试卷结构和分数设置上与以前高考题基本一致,试题的设置稳中有变,不回避热点,呈现出在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同时又加强了对史实的考查。总体难度适中,但学生想拿高分并不容易,所以人民网6万多名网友投票的结果是:认为试题难的占65.4%,试题难度一般的占24.6%,试题不难的占10.1%。因此,对于试题的分析,对于今后的历史教学有很强的导向性。随着新老课程的试题平稳过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推开。高考的考察理念、试卷结构、考查方式、题型甚至考查内容都越来越体现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终极目的。

一、对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进行简要的分析,从选择题命题来看,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知识分布较为合理,中国古代史三道题(25题、26题、27题),世界古代史一道题(32题),世界近代史两道题(33题、34题),中国近代史三道题(29题、30题、31题),世界现代史一道题(35题)。其中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都有涉及。

2.难度层次比较分明,对学生有区分度,史实考查与能力要求并重。

3.从题目的设置上说,与去年考题有明显不同,在题干材料的选择上,与教材中的考点联系比较紧密,紧扣教材,这与以往试题有明显不同。如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社会问题是什么?28题是一首歌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此题,这些材料的选择与教材知识点联系很紧密,或者是日常生活都会见到,学生读起题目来不会感觉很生疏,但在选项的设置上有些选项疑惑性很大。试题给人的感觉就是似曾相识,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下手,不好拿分。

4.注重对教材中史实的理解以及史实之间的联系。如34题: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一史实与当时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学生的选择。

5.强调时序性,通过提取有效信息判断历史时期。如35题: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史实必须清楚,考查知识范围涉及到了世界近现代史。这个题目的设置折射出历史学习中要有明确的时序观念。

总而言之,选择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历史能力。

二、从非选择题命题来看,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命题内容,如40题、41题,考查世界史内容比例比较大。第40题通过“爱因斯坦热”在东西方的兴起,以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和古今贯通的方式,考查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第41题以中国古代皇帝和英国国王和首相的官邸为主题,通过文明史观的角度和中外关联的方式,考查了考生论证和探讨历史的能力。

2.非选择题平稳过渡,主干突出,突破教材。同时引导学生从关注教材向关注课标转变,如分值最高的40题,大题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反映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第41题为开放性试题总分12分。选做题共四道,分值均为15分,考生选择任意一题作答即可。总体难度适中,但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答题时要紧扣主题,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联系,并能做出对主题的提升。这些题学生想拿高分很不容易。

3.在2013年材料解析题出现新变化是一大亮点,关注人类在历程中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成为新的命题热点。今年的试题表现得非常明显,第40题通过“爱因斯坦热”考查中西科技成就与差别;2012年新课标卷第40题是关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问题。第41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一是材料形式完全是图片,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人见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够很好地体现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二是设问由评论改为比较分析。12分评论题改变的原因可能是,评论题已经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今年的12分题,无需评析,只需比较分析,相对难度会下降。宏观来看近三年的考题,41题的变化性最大,考查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比较明显。

篇6

关键词:二轮复习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自学质疑关键词交流展示叙述法构建结构多角度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三一轮复习已经通过专题的方式进行了基础知识的梳理,但专题复习最大的问题是肢解历史,把原来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密不可分、有机互动的历史史实,硬是分割开来,学生缺乏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历史的时间观念差,史实的时序感差。二轮复习如何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实现历史应用能力的转化,弥补学生一轮复习的缺陷,优化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最终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解决的方法

针对高考的命题特点、命题趋势以及《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既要与一轮复习接轨,又不要成为一轮复习的重复或压缩。要把二轮复习看成是一轮的深化与提升,突出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具体做法是: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的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中的考点按时间顺序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体现历史史实的时序性、综合性和内在的联系性。笔者以复习“14――18世纪的近代史”为例,运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既能“温故”,更能“知新”,既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解题能力。

三、教学实践

首先,要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阶段特征。按时间顺序进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古代史以中国历史发展情况为主要线索,近代史、现代史以世界历史史实为线索。例如近代史:分成3个阶段(14―18世纪;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其次,由宏观到微观,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找出相关史实,并进行东西方的对比。同一性质不同地域的对比、同一地域不同性质事件的前后联系等等,深入拓宽、纵横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具体一堂课的流程是三个环节、六个模块:

1.自学质疑关键词交流展示叙述法

如对于本节内容的第一环节,根据导学案,理清14――18世纪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要求学生看书:必修1第7专题第一节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政治),必修2第5专题第一、第二节(经济),必修三第六专题二、三、四节,第七专题第一节(思想与文化),写出关键词: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1832年议会改革;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并用叙述法交流展示(根据时间可以全班展示,也可以组内展示)。

写出关键词,通过书写重要知识点的关键词,能锻炼学生的归纳综合和提炼知识要点的能力,所以这一环节的重要之处就是写下关键词。

交流展示叙述法,这是一种相对轻松、却行之有效的方法,自学之后,同学之间根据关键词互相叙述,可以补充漏点,澄清疑点,打破错误思维定势,避免阅读复习的弊端:即翻开书什么都知道,合上书脑子空空如也或模糊不清。

2.课堂建构多角度课堂点拨要精讲

仍以14――18世纪的近代史为例,中国在近代落伍了,很多事情的发生变化受到世界大环境的影响,所以知识结构的构建以西方为主,师生共同构建西方为主的知识结构。并扼要点拨学生注意纵横联系:同一性质:这一时间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出现进行联系;同一时间段:如14――18世纪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对比联系;引导学生注意同一时间段内中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化。提问学生易混点、盲点。

3.纠正反馈要精选迁移运用练能力

每堂课结合教学内容,精选一组经典史料,既选择“小切口,深分析”的题目,也要就历史知识的“线”或“面”设计“大跨度,高概括”的材料。侧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拓展应用,以提升能力;挖掘例题的辐射功能和习题的强化功能。

在近代史第一阶段(14――18世纪)我选用了反应中国工商业发展而出现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材料: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明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则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引导学生注意:①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②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③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这样由分析中国近代思想、经济和政治的内在联系来辐射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政治,通过东西方对比,学生对经济与政治、思想文化的内在关系理解会更深刻。赏析材料,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解决问题――深化基础。

四、思考延伸

经过近2个月的教学实践,我得到了一些深刻的体会:

(1)六模块建构式不一定每节课都是3个环节的流程,可以是自学质疑关键词加交流展示叙述法,也可以是交流展示叙述法加知识构建网络化,还可以构建结构加史料分析。根据复习内容的特点自由组合。但让学生看书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这两个环节,一定要做实,做到位。

篇7

好的成绩源于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养成习惯。在高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养成预习、记笔记、思考和温习的习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历史的学习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的学习习惯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

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见勤于思考多么重要。

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

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一、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注意比较学习法的运用

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划分明显,而且几条线索也非常清楚。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殖民扩张及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上都有涉及,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归纳、概括,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848年欧洲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同阶段发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务,革命的进程,革命的结局和影响有很大的差异。

又如思想领域出现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等进步思潮,其产生的原因,思想观点,性质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处于不同阶段的这些思潮其具体主张,历史作用和影响又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时对一些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纵向联系、比较、归纳,就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关注小字,插图和阅读课的内容

作为文科班的学生,从高二年就要立足高考,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小字和插图是正文的补充,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对教材规定的阅读课也要全面了解,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章节和重要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是不可忽略的。如第一章第四节——宗教改革关于英国的宗教改革,第二章的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三章的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等,把这些内容也加以掌握,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历史“死记硬背”也有技巧

注意中外史结合

中国近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把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如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或“亚洲革命风暴”,就可以联系“”和“运动”,对两次发生的历史背景,战争产生的影响和运动的地位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习“欧洲的启蒙运动”,可以联系“”和“”,认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以联系中国的“”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对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工业化的历程及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中外历史的联系,比较,既可以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加速对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的掌握,使中外历史形成有机的结合。

高二历史的学习方法真正理解历史学科知识特征,掌握历史学科学习规律

宏观上而言,历史学科知识是把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纂而成,从而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从微观上讲,就是要了解一个个历史史实的前因、后果和大致过程。具有时空概念,了解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有较好的思想准备。

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高二历史教材采用模块教学,内容结构是中外历史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混编而成。再加上囿于篇幅的限制,一些知识环节是跳跃性的,缺少必然的关联,尤其是高二第二学期的两本选修教材的学习。因此,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带着疑问和思考走进老师的课堂,将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个学习任务可以是一课的,也可以是单元的。单元导读建议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开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它是对本单元内容的高度概述,并搭建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而且阐述了本单元的课与课之间的知识联系。比如必修Ⅲ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导言首先概述了本单元的内容,展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演进历程,其次,导言概述了本单元的三个学习要点:希腊先哲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对人文主义的倡导和弘扬;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第三,导言还指出了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掌握好基本史实,建立起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建立起史实之间的联系的过程通常首先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因此,确保45分钟课堂质量是学好历史学科的中心环节和关键环节。保证课堂质量要做到:一听,认真听讲,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思维互动;二记,记录每课的知识框架,对重点知识进行标注;三内化,老师当堂讲述的知识最好能够在上课时间内进行消化和吸收,不要给自己留下债务。否则,积累的问题越多,时间越长,学生就会成为“负翁”。四忆;是指对重要史实进行强化记忆。历史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识记重要史实是必要的,否则,一切都是“无米之炊”。其次,课后的复习和整理,建立起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从一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整本书。比如必修Ⅲ第一单元的知识,核心知识是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形成)汉代(出现新儒学,确立主流地位)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末清初(儒学的批判发展)。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历史学科的学习切忌把历史知识孤立开来,形成碎片化的记忆。

历史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够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

篇8

一、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历史事件复杂、历史人物繁多,但阶段特征明显。经过一轮的全面复习,细小的知识点都被学生们尝试着回忆起来了,但很零散,如果不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及时归类,时间一长,累积的知识点就很容易搞混。以古代史为例,每章基本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这样的顺序编排,要想提高复习效益,就必须自己动手,对已有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类,进行拉网式复习。这样既有利于主干知识的把握,又便于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为我们以后的复习准备一手资料。

二、合理统筹,作好规划

冲刺阶段就像“战略决战”,机会稍纵即逝,周密的统筹规划对于取胜来说无比重要。周密的复习规划是高考决胜的重要法宝。三月份之前同学们主要精力都放在语数外三大科,对文科综合有些忽视,百日冲刺后,注意力开始转移,如果在短期内成绩上浮不大,甚至有后退的迹象,就觉得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心浮气躁,甚至自暴自弃,乱了章法。表现在行动上:听不进去老师的课,我行我素,游离于课堂之外;大搞题海战术,囫囵吞枣,越做效果越差,越做越心慌。正确的做法是,课堂一定要跟紧老师,有选择地听自己不知道的;题要精选细作,认真作答,不流于形式;课外要细化每一天,争取每日都有长进,做到惜时如金;学会调整心态,以平常心去对待考试,心情好,发挥才会好,成绩才会优异。

三、把握规律,注意技巧

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高考也不例外。因此,掌握一些应对高考的考试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从近两年的高考看,题型基本稳定,即主观客观两大类。做好客观题是高考求胜的关键。高考客观题总共有12道,其中12题侧重考文史常识,23题侧重考历史史观,中间的10道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因此,加强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已成为备考的当务之急。第2卷是材料阅读题,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训练:第一,先读问题,再读材料,体会命题意图,把握解题方向。第二,找准结合点,就题发挥。边看材料,边想教材,把材料与平时所学的知识点结合。还可以借助材料出处,找出与课本衔接点。第三,分析题目类型属于哪种,依据材料归纳概括题、分析比较得出异同还是依据所述得出启示题。第四,做答要以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切入。切忌脱离材料,漫无边际作答。第五,组织文字,依据分值判断答案长度,按问作答。论从史出,必须用史实说话,答案不能大而空。语言准确,逻辑严谨,要点明晰。

四、顺应形势,树立史观

近几年的全国文综试题,往往是从学生历史事实的掌握程度、历史观念的清晰程度、历史方法的熟练程度考查考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因此,学生掌握熟练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完全应对考试,还必须运用新的史学观认识、解读历史。新的史学观常用的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有:(1)现代史观,又叫近代史观,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2)文明史观,用人类社会的进步演进看待与研究历史的观念。从发展历程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演进;从内容上看,人类文明的内涵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3)全球史观,就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4)生态史观,关注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的观点。(5)社会史观,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五、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托,只有牢固掌握教材基础知识,才能保证高考胜券在握。回归教材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仔细阅读教材的任何一部分内容,包括目录、前言、插图引文、课后练习、大事年表等,不要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二要将平时所做练习有思维偏差或者理解不透彻之处认真加以领会并纠正,不要怕难求易、投机取巧、心存侥幸。三临考前少做难题、新题,要学会不该错的题不错,不该丢的分不丢,避免眼高手低,捡了芝麻丢西瓜。

六、注意细节,防止丢分

1.高考阅卷,选择题由机器评阅,因此答题卡要及时准确签涂。答选择题一定要慎重,避免没有根据,靠感觉随意作答。

2.主观题是踩点、采意得分,做答一定要见关键词。如果不能准确把握题目,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点分条逐个罗列。

篇9

针对古代史部分提升能力提高得分率方面,个人在亲身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些经验。

第一,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很多学生遇到古代第一反应就是害怕,不敢做甚至是不想做,每次月考结束,对于班里的体育生、艺考生和基础相对差的学生来说,如果出现的古文材料多些,那就相当于噩梦,很多学生自动放弃,选择题就是直接蒙,看见哪个选项顺眼或是熟悉些就选哪个。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做古文的自信心,和语文古文阅读相比,历史的材料就相当的简单了,篇幅短,而且不必每一个字词都翻译,更不用考虑什么倒装句式等,只要学生能读懂材料大意,抓住段落主旨即可。

例如: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

A.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C.宗法制度难以维持 D.郡国制度逐渐形成

分析此题干中读懂省略号前面的转折,抓住关键字词“起自布衣”“多亡命”,即可判断此题考查的是君臣的出身打破了原来的血缘体制,对于“封建诸侯”这些词均是历史专业术语,亦是古代史中的重点讲解名词,其他的语句学生只要不畏惧,能够静下心认真地读两遍自然会明白题意。题干中考查的更多的是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贵族政治主干关键是血缘与政治的关系,分封制强调分土地人口是地方的管理体制,宗法制侧重点在血缘同时还有大小宗之分,郡国制度重心是地方的政治制度,即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法。由此不难得出此题的答案是A。

如果单拿出此题学生做,得分率不会低,可是放在整张试卷中,在考场的压力下,学生的自信心就会下降,会让学生紧张无法抓住关键的字词,如果对于选项的主干名词理解不透的话,错误率就会大大上升。作为老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重点主干知识,古文只是对历史知识点考查的一个障眼法。

第二,学生必须基础知识扎实,能够在繁多的古文中快速提炼出关键性词语,理解出题者的考查点。充分的自信是建立在有足够的底气、扎实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如果弄不清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联系和区别,弄不清贵族政治和宗法制的关系,那么此题就是找到关键字词,依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基础知识牢固,必须记住时间朝代,很多选择题里都有时间提示。

如2014年湖北的高三强化训练题:“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材料反映的是

( )

A.西周的分封制 B.西汉的郡国制

C.唐朝的藩镇 D.元代的行省制

题中有诸侯有郡,基础知识点熟悉,只有汉代和明代出现过郡国并行的制度,笔记扎实的学生上来就能选出B选项。

2015年浙江文综,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此题完全是课本死知识,A选项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B、C为地方二级行政机构,D选项为地方三级行政机构。因此D选项正确。

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老师的督促,一般的艺考生自控力和时间都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勤抓、勤督促。

第三,平时讲课练习中多做相关的训练。所有的能力都不是几天突然培养出来的,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在学习古代史中,各专题所用的时间都会相对久些,老师可以多找些古文资料习题练习,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请学生自己翻译,不明的字词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字典,甚至可以请学生去求助语文老师,既能加强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也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要长期坚持,从高一就开始培养,到了高三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定然会有一个质的突破。

第四,对于古代史材料题,学生做题时和近代史、现代史的一些基本的规范化要求一样,注意审题,注意问题答案的出处,注意材料的引自著作,及基础知识与材料的结合,答案的书写规范化,答案主干知识点前置,专业术语化,清晰明了,简单点面全,避免摘抄材料原文等。

篇10

关键词:高考;历史教学;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于老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标准。现阶段的历史教学,正处于传统的教学向新的教学模式转变的转型期,积极地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和推行,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的、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历史教学应该立足社会实际,突出时代感和反应社会生活

高考改革之后,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考试的中心转向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考察,体型也非常贴近实际生活。“社会史观”“近代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对于这四大历史观的考察非常突出。同时,还注重与新的社会热点的融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历史学的新方向和新发展。比如说,在2012年的高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柏拉图和孔子的比较,这道题目实际上考察的就是个体素养与和谐社会化的相互融合。科举制这道题目,就是变相的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高考。市长畅想这道题目,实际上就考察了“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历史试卷中,有很多古代人类对于历史社会生活的说明,这也反映出了命题者对于文明史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包括历史通史等相关的内容,还包括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等许多领域,从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完全可以体验到中华民族为了民族发展、民族近代化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史为鉴”,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应用历史史观和心态去分析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和时政热点,从而大大缩短现实社会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另外,高考试题还注重对学生们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察,目的是为了选拔更加优秀的学生。这一高考试题的改变,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们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二、积极的应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历史教学的指导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传统的死记硬背知识点、题海战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努力的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合作者的角色。2012年,这是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第八年,综合这八年的高考历史的试题不难发现,题目的得分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老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中,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尊重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学生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前提下,不断的引导同学们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进行把握,做到灵活贯通。有效的运用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的鼓励学生们自主的学习、探究的学习,给足学生们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正、全面的贯彻新课程标准。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们对于历史发展阶段的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养成历史思维的方式方法。比如说,在2012年江苏省高考试卷中有这么一道题目:学者对于康有为评价的变化。这一历史题目实际上就是考察同学生对于材料知识的领悟,并且从材料分析中提炼相应的观点。结合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不管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还是高考试题的大变革,归根结底都是要求学生们能够解放思想,真正的掌握历史知识,超脱于历史知识之外,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历史学习的快乐以及促进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求学生们一定要积极主动的研究、探讨,敢于学习、敢于质疑、乐于思考、不断追求,能够透过历史的现象,看到本质的所在。能够综合的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历史学习的体系概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素养和学科成绩。历史的学习,知识学习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历史学习的方法,通过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有效的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高考历史试题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三个大的方面:历史教学应该立足社会实际,突出时代感和反应社会生活;积极的应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历史教学的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们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简要论述了高考试题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9(12)

篇11

高考历史的考点很多,想要在历史中拿到比较好的分数,学生需要记住很多的历史中的大事件,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夯实基础知识、理解知识点

首先要准确记住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多看书、常复习、采用一些容易记忆史实的方法,如:比较记忆方法、理解记忆方法、联想记忆方法(如时间联想法、人物联想法、事件联想法)等记忆历史史实。

其次是要掌握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内在联系,以重要知识点为基点。如文艺复兴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冲破宗教会神学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于是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它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而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创世精神,又极大地鼓舞着当时的人们去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完成的;与此同时宗教改革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资产阶级借助反对天主教会神学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整个欧洲社会的进步。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同时它又与地理大发现及宗教改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鸣锣开道。当我们理解了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后就很容易解决这段历史问题。

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史实

将知识系统化和形成完整性对学生复习历史有重要的意义。如中国近代的每一个变化无不与世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把历史事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学习,形成历史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每年高考出什么样的题,学生在考前很难预料,但学生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就是将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如"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从国际角度分析是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从国内角度分析是发展;北洋军阀统治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卖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外交失败引起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而"五四"运动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经济条件: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条件: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民主科学的指导;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出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但回答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史实都是一个,所以对每一个历史知识都要做到全方位地掌握。

学会以不变应万变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分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知识点的考查具有完整性、跨度大和逐层深入的特点(表现在选择题上);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的特点,尤其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的答案来看,精练、概括性强、可操作性强,而且许多答案出自于书上的内容甚至章节目录及标题(表现在材料式的问答题上)。

在高考中通常考题所要考查的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1、考查基础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2、考查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考查在比较知识异同基础上的归纳、概括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属性的能力;5、考查在庞杂的史料中提出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6、归纳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7、考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的再造能力和潜在能力;8、考查各科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

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二、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六种题型

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你的认识”等。

(二)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

“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三”是指构思答题的“三个步骤”。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必须采用“序号化”,如:①②③。

(三)根据设问做答的“五字诀”——述、论、析、比、评

“述”,即叙述。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但要注意的是:(1)题目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更不可遗漏。(2)对于概括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

“论”,即论证。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个:一是实践的标准,二是理论的标准。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强。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即比较。对于有比较项目的问题,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比较;对于没有给出明确比较项目的问题,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则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

方法:以一个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列出相关的项目;然后与另一个对比。

原则:(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目的。(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特点、特征、性质、实质。(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

“评”,即评论、评价、评析等。要想评论正确,要做到以下几点:(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问题。(2)评论问题的观点立场要正确。(3)评论要以事实做论据。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篇12

【关键词】新课程 反思 创新教学 高中历史

中D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06

历史是用来记载和解释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学科,通常讲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所发事件的反映。历史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历史的真谛在于不断的发现真的过去,并且用事实说话,让后世吸取经验和教训。高中历史在整个历史教育阶段属于积淀阶段,整个时期都是让学生思想启蒙,接受史实时间框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相比较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少量接触历史课程,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说是正式步入规范历史学习。我们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高中这个阶段,并且时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体系。

目前,历史课程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而且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改革之后全国各地改革均已初见成效。那么如果把握住新的契机,在新的教育方式和新的思路下继续更好的从事高中历史教育工作则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一、对传统高中历史课堂的审度

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实施学校教学的根本途径。改革的中心在课堂,而学校改革如若不以课堂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因此,追究、探讨传统历史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下高中历史教育工作改革最迫切的任务。

(一)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偏离

当教学已经单纯的变成知识点的教学传授,脱离了教书育人的方向时,历史教育就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知识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宽泛、粗浅,缺失对情感和道德的教育。历史课程本身是以知识为本,以历史学科为中心,以向学生传授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为主。所以在传统的以高考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式下提出的教学大纲中就是具体的知识点,教育工作者逐步变成了教书机器,学生们也只是泛泛地接受知识点,一遍遍的背诵、梳理和记忆就是传统高中历史教育课堂的全部。由于教学方向的偏离,更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失误。历史教材为了满足教学大纲所规范的知识点,只能在知识点中所涉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经历上面下工夫,导致课本内容艰深、滞后,涉及概念和知识点过多,成为了学生的负担。

例如讲解的部分,只是普普通通近代史的开端事件,可是却涉及了庞大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难堪重负。近代史的典型开端事件是林则徐的,还有英国人霸占香港。而课本中却从1840爆发开始把为期四年的整个都给陈列了出来,从广东到浙江,再到香港、天津、江苏和南京等多地,不分轻重,不顾详略的全部进行了述说,使得老师工作量变大,学生学习起来也难免避重就轻,难以区分重点。而作为核心人物的众所周知是林则徐和关天培,可是书中却将道光、海龄等也一一陈列,徒增众多繁琐而不重要的小知识点,不仅仅给学生记忆知识添加了负担,更给老师备课徒增烦恼。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强记了这些繁琐的小知识点,应付了考试,但是没能搞清楚历史时间和事件的主干线,没能弄清楚通过历史事实能搞清楚什么道理。从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言,就说明了教师的教育是失败了,把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和教育目标发生了偏离。

(二)以“本”为本、模式化严重

当前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以课本为核心,只讲课本上的,不知拓展,也不能把课本区分出重点和浅显了解的部分。并且多数是循环“组织教学、复习内容、讲解新课、巩固课程、布置作业”的流程下来。单纯的让学生走在教师规定的小路上,没有任何自我特点,也没有任何积极性,学生们单纯的被动接受着老师讲解的知识,一味的记忆背诵着并不需要过脑、过心的文字。

二、建立全新的高中历史教育体系

(一)建立新的历史教育价值观

历史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知史实、明事理,知过去、辨当今的。传统的课堂一味的追求对知识的认知和记忆,忽略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见解。想要改革高中历史课堂就首先要进行价值观的改变,以讲知识为核心变为发展为核心,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统一,从而才能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历史是人文社科类学科,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了解的普及性教育。它一直以人为本,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我们要在一件件的历史事实中探寻出来道理、知识、见解。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知识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新的知识是在运用中逐渐获得,旧的知识在使用中趋于完善,并且知识也只有运用了才会获得它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对社会有用的知识并不一定是脑中的知识,也可能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获得的知识。可是当代高中历史教育只关心学生们对知识的储备量,完全不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味的只追求纸张上面的卷面成绩,忽视了学生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关注教学形式的新颖性

有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排斥的,而是有机统一的、联系的,互相补充完善的。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可能是另一种教学方法的不足,也有可能是补充。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教师在选择和试用各种方法的时候应该具有整体意识和优化意识,注重各种方法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

三、教育方法的创新探求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育应该对传统讲授方式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可否认的是讲解作为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还有社会背景,已经逐步显示出了不符合时代趋势的弱势面。但是无论如何,讲授的方式依然会被沿用并长期沿用下去,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是放弃,而是改进它,使它适应新课改的方向。这也正是目前课改的关键点。

篇13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目前高考试题越来越远离教材,为了更好地备考必须研究历年真题,研究命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

一、高考材料解析题的特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材料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试题体现“三新”。

所谓“三新”,即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主观题全部为新材料问答题,其背景材料较为丰富;而且创设的情景和角度很新颖。例如,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卷的40题――城市道路交通信号。该题实质是综合考查工业革命,但选择的角度却是城市交通信号,呈现的材料是学生和老师未必见过的。高考历史材料题有很多种类型材料题已成主打题型,其中选择题材料化,12道选择题有10道题目提供了新材料;主观题深化,主观题材料都是专家摘录史学专著并刻意改编过, 而且历史材料题的设问技巧提高,呈现专业化倾向,考生很难适应,可以说,从形式到内容,历史材料题都在深化,充满历史学科特点。

2.试卷文字阅读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文科综合卷的字符由不到8000个增加到目前的9000多个,文科综合卷的历史部分由2007年约2800个字符逐渐增加到目前的3600个左右的字符。中文正常阅读速度为200―500字符/分钟,中国史主要是文言文,世界史文献材料的译文。考生对陌生的历史事物和历史叙述,往往不知所云,无从下手,这在世界史部分最为突出。

3.大量学术研究新成果成为高考命题材料的来源。

学术研究新成果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版的学术论文论著,其中包括中学者的著述和翻译过来的西方学者的著述。以下是过去十年间高考试题所引用的学术新成果的统计分析。

可见,从学术成果中提取命题素材是大势所趋。另外,一些经典论著同样有非常高的引用率,如白寿彝教授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马克主编的《世界文明史》和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等。大量命题材料来源于高校的论文论著,已经成为高考的重要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学师生的备考压力。

二、考生答卷失误透析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研究高考历史试卷的想法由来已久。我们已经连续多年奋战在高考第一线,关注历史高考,分析研究高考试题,既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考生在材料题中出现的错误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严重脱离材料。

根本不用试题提供的历史材料,更谈不上结合材料,机械地照搬书本知识,把书本相关内容默写一遍,胡乱地堆砌,想靠运气来“蒙”答案。

2.机械地摘抄原材料。

这可能是考生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加区分,也不鉴别,没有针对问题,一股脑儿地照抄原材料,整句、整段地摘抄。

3.能够结合材料,但是审题不清。

有几问,问什么,用什么史学理论和方法来思考和答题,往往搞不清楚,匆忙下笔,出现偏题、漏题。

4.缺乏历史思维有效展开的方法。

能结合材料,审题也对,但是仅围绕一个要点大谈特谈,思路不能有效地展开,历史视野不开阔,往往导致要点不全,答题不完整。

5.书写潦草、语言不规范、文字组织混乱,缺乏条理性和要点化。

近几年,考生在高考历史科的得分一直很低,这也可以说是学生对历史材料题的解析能力比较低。

三、“核心素养”时代的高考备考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考试策略、方法,只有在掌握基本知识、概念的前提下才能起作用。高考大纲规定了28个一级知识点,90个二级知识点。如果没有历史基础知识作为媒介与依托,学科能力培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如果能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定会事半功倍。

鉴于高考材料解析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五步来指导学生答好历史材料题。

1.把握一个原则。

先看问题,后看材料。做材料解析题时,要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节省时间。

【示例】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0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

【解析】首先找到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时间是1868年;然后以这个时间为终点,整理出促进该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

2.注意两种信息。

标点符号和括号里的信息(时间、层次、出处等),史料中的时间、人物、出处等这些基本要素不能放过。“时间”中有历史背景、阶段特征;“人物”中有重大史实、阶级关系、国家利益;“出处”中有时代背景、史学观念等。

【示例】2009年福建省文科综合第38题第(1)问。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汉)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思路】材料一明显呈现三个层次,研读材料不难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

材料一的出处是李贽《藏书》和《焚书》,很容易联系教材知识。李贽属于明末清初四大批判思想家之一,李贽的思想产生背景就是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答案】背景: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②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③理学走向极端,人性受到压抑。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⑤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3.明确答案的三个来源:材料+教材+脑子。

此类型的答题要求是,所答内容必须来自材料。

【示例】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45题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此题的设问很直接,即王莽改革的目的来自材料,只需认真分析材料概括,而不需要系其他内容。

4.审好问题的四种构题成分。

(1)审答项。即“答什么”,要做到“准”和“全”,包括“归纳……措施”“指出……表现”“分析……影响”等,如“根据材料,概括l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

(2)审主体。即“答什么的什么”。如“根据材料,概括l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

(3)审限定词。即“怎样答”,有时间限制、空间限制、角度限制等。这些限制条件,对答案重点的确定、内容要点的取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答题思路中,起着路标的作用。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20世纪以后……”“从文明史观的角度……”“与……相比”等。

(4)审赋分。分数少的设问即使你很有话说,也要少说,力求准确精当,突出中心;分数多的设问,要注意深入挖掘,全面搜索,力求充实。

5.答案要呈现五化。

(1)提示化。要善于使用提示语,问题的关键词、要点的关键词要写在前面。

(2)序号化。要善于使用序号,使答案要点分明,条理清楚。

(3)要点化。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

(4)段落化。最好能一个要点一段,即使空间不够,也要尽量做到每个要点之间留2个字的间隔,尽量使要点一目了然,便于老师阅卷。

篇14

关键词:中考历史; 复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38-001

初三中考历史的复习工作,因为分散在六本书中,考点多,复习时间又短,因此难免仓促。那么在强调新课程理念,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制定目标,实施计划

(一)根据《中考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明确中考考试范围和复习目标,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应解决的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潜质和潜力,不随意加深和拓展内容。

(二)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整个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时间大约在2月10日-4月24日,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阶段是“专题训练”。时间是在4月25日-5月19日,把中外历史知识专题化,打破知识点的时空界限,归纳分类,集合成一个个专题,理清头绪,便于分析比较,加深理解。将知识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第三阶段是“模拟测试”。时间大约在5月20日-6月10日,根据模拟测试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第四阶段是“考前指导”。现在中考是网上阅卷,考前指导尤为重要。应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合理地分配、利用时间,防止后面的材料题来不及做,造成失分多,得不偿失。还要提醒学生把字写端正,写在规定的答题范围内,杜绝乱涂乱画的现象,选择题答案一定要在卡上涂标准。

二、抓住重点,加强训练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所侧重。我把本年度初中历史考查范围的知识要点归纳好打印给学生,让他们平时能熟读要点。此外,我又把要点一一分解,按照七(上)-九(下)的顺序,用训练题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训练题既有提示又有答案,这样学生读来方便,时间长了,反复读了,这些要点就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他们做起试题就能得心应手。你还愁学生考不到高分吗?

附示例:八年级上册中考历史训练题(节选)

1.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为了纪念近代史上民族英雄__________________ 。 林则徐

2.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 。

《》

三、关注热点,强化专题

关注社会、关注时事是时代赋予历史学科的重要使命之一,命题者往往从当今社会某一热点问题入手,将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挖掘,多层次地展示这一方面历史的全貌。如我对温总理报告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经济发展是基础、改革开放要坚持、民生和谐是重点、三农问题特重大、科教兴国是战略、政府职能要优化,这些要点在九年级下册中都有与之直接相关的内容或隐性的联系,复习中要对与这些热点有联系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渗透,才能触类旁通。

近年来中考试题都着意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所以我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收集信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样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2011年是纪念100周年,那么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国共合作等问题就应该让学生了解清楚。我们要预测可能考到的历史内容,对学生加强训练,努力与中考命题趋势合拍,提高中考成绩。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专题为主,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取舍,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历史知识的纵横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综合、归纳能力。如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我把有关的历史事实按时间顺序串联好,由(分封制)-郡县制-推恩念-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废除宰相制度-军机处,条理清晰地讲给学生,加深他们的理解。

四、注重应试,提高能力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如题目问你是何时,你不能答成何事。

(二)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平时做选择题尽量不看书,答后分析自己答错的原因是什么,材料题和问答题一定要答标准,扣住中心。

(三)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因为历史考试虽然是60分钟,但也要合理安排时间,用时要均匀,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

(四)加强训练,正确写字。我平时把重要的历史概念用语文词语缺词填空的方式来训练,这样反复练习,力求减少错别字。

附示例:

⑴人文( )祖 ⑵炎帝和( )

⑶西周( )制 ⑷商( )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