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德育的知识范文

关于德育的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关于德育的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于德育的知识

篇1

德育工作是现代职业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以班主任管理和德育课程为抓手,开展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活动。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受到多方面因素、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一个优秀的、有利于职校学生成长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花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去建设和管理。在职业学校,由于受到专业特殊性和专业选择的影响,班级中的男女比例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如机电专业的班级以男生居多,而旅游专业的班级以女生为主。本期主题论文就分别从“女生班”和“男生班”这两种典型班集体入手,论述了职业学校班主任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使职校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合格中职生。

中职德育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作为一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课程,它的教学、教育方式和其他课程有着较大区别。而如何在德育课程中强化价值观教育,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也是一项战略性的工程。为了在德育课程中更好地强化价值观教育,本期主题论文以一门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为例,论述了如何充分挖掘德育课程优势,对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强中职生的价值观教育,传递正确价值取向,助力中职生成才成长。

只有把德育工作摆在职业教育的重要位置,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才能培养真正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更需要学校的德育教师、班主任在他们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引路,为其顺利走向社会、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向奠定基础。

【摘 要】当前中职德育课程在强化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和成效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面对现实的挑战,在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中职德育教师充分挖掘德育课程优势,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加强中职生的价值观教育,传递正确价值取向,助力中职生人生成长。

【关键词】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中职德育课程

一、中职德育课程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目前,德育课程作为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中职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各个中职学校都严格按照中职德育课程的要求,通过四门必修课和其他的选修课,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人在教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时,经常发现中职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表现出来的言行和德育教师在德育课上所引导的价值观念存在着种种反差。如此种种,导致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德育课程陷入了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困境,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信息传播多样化、教育影响被弱化的时代,价值观教育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中职德育课程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积极表现

首先,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德育课程教学安排的时间是在中职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较一年级相比,已经熟悉了中职学校的生活,也逐渐开始形成自己对各种社会现象的价值判断。可以说,这个时间是中职生在中专时期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关键转折期。所以,在中职二年级教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就紧紧抓住了中职生自主构建科学价值观的敏感期。

其次,从内容上说,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这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而成,在教材内容设计上顺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将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常识与中职生的生活体验密切结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体验和思辨人生。“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是本教材的特色。特别是每一单元中设置的“走进生活”“互动空间”“连线职场”等内容都在不同层面将价值观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再次,从效果上说,在完成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德育课程的教学之后,一方面通过知识考核的形式,可以了解中职生对这门课程中内含的价值观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大部分中职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正逐步走向健康。比如,他们能抓住国家节日,将德育课程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深对国家的了解,激发爱国热情;他们能抓住技能训练,将德育课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激发职业道德;他们能抓住社会现象,将德育课程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激发社会责任感。

(二)中职德育课程进行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中职生对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价值观教育存在消极认知的现象。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对信息好坏的敏锐的判断能力。但有些学生却认为价值观教育只是一种空洞、乏味的说教,因为在职业学校,一向比较受关注的就是对中职生未来就业有实际帮助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在中职二年级,他们要参加较多的专业技能测试和职业资格考试,忽视了德育课程可以引导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剖析自我的作用,忽视了德育课程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净化和升华。

其次,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德育课程中的某些价值观教育内容存在与学生实际脱节的现象。“人是世界上思想最复杂、情感最丰富的动物。”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导致了中职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如果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过分注重完美的正面教育,不重视中职生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不针对性地解决个性化需求,那德育课程的价值观教育效果就会背道而驰,很容易引起中职生的逆反心理。

最后,部分德育教师存在价值观教育形式化的现象。虽然“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德育课程可以通过鲜活的经济、政治、社会现象帮助中职生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但部分德育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素养落伍,在教学中就变成只重理论知识认知,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教育目标的实现就变成用知识教育代替价值观教育,冲淡了塑造品格、端正心态的德育主题。如此一来,中职生貌似在理论上已经大致掌握了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道德问题、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

二、探索中职德育课程强化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一)突出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强化价值观教育

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课程的功能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形成。因此,在德育课程中强化价值观教育,首先就要突出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即除了《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上基本的教学内容外,德育教师可根据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结合中职生思想特征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使教育内容更具有时代感和合理性,形成能被中职生广泛接受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如在学习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对整个社会怀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学内容上,我加入南京市每年度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等社会热点话题,这些针对价值观教育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敢于、善于批评政府不良行为,维护并争取公民合法权利的途径,还激发了学生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了中职生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二)关注德育课程教学对象的需求性,强化价值观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人的行为。在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育对象的中职生,只有在感受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契合时,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反之,如果价值观教育与中职生的现实或潜在需要有很大差距,那么中职生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将会是麻木的、消极的,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如在学习第二课“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内容时,我对学生的内在职业需求做了分析和研究。首先,作为二年级的中职生,即将步入社会,接触职业岗位,他们迫切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企业对劳动者的职业要求。所以我列举我校校企合作中和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代表性企业的用人标准,激发学生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目标。其次,有的学生在未来还有可能成为创业者,那就需要了解企业经营之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列举了国际、国内和本地区一些知名企业的经营战略,在解析企业竞争秘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理管理企业的意识,增强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后,无论中职生自己以后是择业还是创业,都是社会上的一名劳动者,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所以列举相关行业劳动模范人物,使学生懂得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劳动光荣的观念,并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

(三)拓展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强化价值观教育

著名学者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中指出:“抛开情感因素,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道德的深层意义应该是受教育对象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所以,价值观教育活动不是教师机械地向中职生进行单向灌输,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中职生这个教学对象的主体意识,关注他们对于价值观教育的信息反馈,注意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去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重视德育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双向互动的教学中,德育教师和中职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能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结合中职生的思想、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就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进行互动性探讨、研究,而作为学习主体的中职生也能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第三课“消费和消费观”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对消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我先设计了一个调查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教室直接参与到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去,拉近了他们与社会的距离,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消费行为的多样性有了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我结合学生的调研材料,将代表性的消费行为设计成典型案例在教学中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双向互动,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去探究消费行为背后的消费心理,为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做了充分铺垫;最后,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收入情况拟定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书,将这种双向互动延伸到了课后,学生也培养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四)创设德育课程教学关系的和谐性,强化价值观教育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所以,在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中,要让价值观教育在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上产生良好效果,就离不开和谐、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德育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就更需要德育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多一句温暖的鼓励,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和信任这位教师,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的知识、情感和观念。比如,在学习第13课“建设和谐文化”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的内容时,讨论到对于“网络文化”的认识,同学们都各执一词。不少中职生患上了严重的“网络依赖症”,但他们身处其中,并未真正意识到不良网络文化对他们学习、生活的消极作用。德育教师如果一味命令学生应该怎样做,反而会使中职生产生对抗,以致最后干脆敬而远之,造成教学双方情感隔阂,价值观教育就更无从达成。所以,在学生还处于迷茫争论之际,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也没对他们刚刚的争论给予明确的是非论断,而是先为他们接下来的讨论创设一个平和、安全的环境。然后,我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自己填写的“关于上网内容比例情况”的表格,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来分析一下自己的表格,学生就在对自己的事实分析中慢慢地意识到他所浏览的网络内容中哪些能发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哪些会麻醉人正常的思维、侵蚀人的道德观念,甚至诱使人做出有悖于常态的犯罪之事。最后,我结合学生的表格内容,肯定了他们积极利用网络去学习、接触先进文化的举动,同时也针对他们的浏览内容提出了合理建议。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学生在结合自身情况的畅所欲言中渐渐明白网络文化的两面性,而且德育教师这种“无为而治”恰恰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亲其师”中树立了对待各种文化的正确态度,以抵御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袭。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77-02

时间步入21世纪,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时代快速前进,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时时影响着我们,尤其对在校学生的影响更大。目前在校的中职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即所谓的“90后”。他们拥有张扬的个性,非凡的创造力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思维活跃,涉猎知识广泛,处处跃跃欲试,但其思想中也有诸如:自我意识膨胀、过分追求实惠和享受、懒惰、做事好讲条件、哥们义气泛滥等等不良现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意见中还明确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面对学生的状态和职业学校的培养任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积极探索,全方位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于现在情况的德育教育之路。

1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建设和谐班级

学生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学校中,班集体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一个良好的班级,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与时代之声相和的正确人生观,而良好的班级的核心应是集体主义精神。因此,要通过班级管理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建设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1.1 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奠定班级集体意识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班级必须有一位师德高尚责任心强的班主任老师。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他的一言一行都时时刻刻感染和影响着每一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班主任首先必须加强和提高自己的多方面素质,尤其在道德素质方面要处处以身作则,有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同时要给学生以爱并能把自己融入到班级之中,尊重、爱护、信任、理解和关心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班主任只有提高了自己的素质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在学生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为良好班级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确定班级奋斗目标,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

明确而统一的奋斗目标是构成集体的重要凝聚剂,没有奋斗目标,班级就会失去动力,就会涣散。班级奋斗目标的确立,不是班主任的主观意识,必须让全班同学讨论通过,他们才会自觉的为之奋斗。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当一个新集体成立了,作为其成员的同学们会对它充满感情,对它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想法。因此,班集体成立之初,就要抓紧时间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全部想法都表达出来。然后再集中大家的意见制定出一个明确而有远景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一定会指引同学们积极进取,并能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1.3 加强日常考核,督促学生形成自觉的集体意识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十七八岁,虽然己有控制能力,但自制力还不是很强,为免其犯下不必要的错误,保证班级正常运行,可考虑实行量化考核累积分制,即以月为单位,60分为基础分,在此基础上加减分。加分标准:1)为班级或学校做出重大贡献者每次加5分;2)得到科任课老师表扬,学习主动性强并有上佳表现的,每次加5分;3)积极参加各种大赛尤其是技能大赛获奖者,视情况加5~20分;4)扫除认真,获得卫生红旗小组每人加2分等等。减分标准:1)学习成绩不好,扰乱课堂纪律者每次扣5分;2)因个人原因造成班级纪律扣分者,扣除相应分数;3)破坏公共财物,视程度扣除5~10分;4)扫除不认真,每组每人扣1分;5)被学校处分者视情节扣5~20分等。此类积分在每月月初公布每学期累计相加,分数低于120分者,不得参加评优,操行成绩为良以下。此项措施,既考察了学生,又调动了学生的各方面积极性,以他律促自律,可促使学生养成自觉为班级利益着想的良好习惯。

1.4 利用大型活动深化集体主义教育

各种大型活动是深化集体主义教育的良机,如能抓住此点,展开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每一学期都会组织多次大型活动如文艺汇演、拔河比赛、运动会等。如果能组织好每次活动,不仅可为班级建设增添力量,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热情,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集体息息相关,增强其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完成德育教育的任务。

2 融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维接触和交流的主要途径。如果教师能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定会比传统的说教有效的多。德育课堂更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早已行不通了,要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应从多方面入手。

2.1 打破束缚,树立新教学观念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是“中等技术和管理人员”,而是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的中初级专门人才,而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大多是从传统的学历教育转变过来的,这难免与中小学式的基础教育相雷同。因此,教师必须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定位,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新理念。突破传统束缚,从促进学生发展,尽快使学生与社会与企业对接的角度去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更多的自己去思考,探索问题,从而成为真正的社会有用的人才。

2.2 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入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德育课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如果教师总是离不开书本和传统,只能把这门课变成学生讨厌的课,睡觉的课。因此要充分发挥这门课的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时代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去安排教学内容。如: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经历中考失利的受挫者,教师可在他们入学之初通过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先为其找回自信心,再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指导。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责任感教育,让其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成为一名有着健康人格的人。

其次,中职学校主要培养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这就要求中职德育课教育要学以致用。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时时制约着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仿真教学法、情及境教学法等,给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如在讲授法律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法院旁听一些案件或在课堂上设立一个模拟的法庭,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再如,可以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请一些已下厂工作的学生给在校学生做报告或带领学生去工厂实地参观,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大量事实来引起学生的思想震动,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让其主动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完成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任务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努力,坚持求索,才能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时代的栋梁。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新时期 中职德育工作 存在问题

党的十七大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辩证唯物主义表明,事物都有两面性,跟随“快速发展”这个成就而来的有关于青少年教育方面的一系列新难题:网瘾成灾、泛滥、快餐文化、拇指运动带来的问题,等等。

在此把新时期定位在当前,重点分析当前的“90后”中职生。

“90后”学生――由于他们生活的年代已是全球信息共享、激荡碰撞的时代,网络等各种信息化手段拉近了全球的距离。他们普遍地思想开放、个性鲜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与“80后”相比,他们更强调自己的个性,在某些方面更愿意表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

记得参加广东省第一期中职学校骨干培训的时候,李季教授提供了一些调查数据和一些观点,我非常认同。

他们价值观多元化。例如:在观看影片《白毛女》后,有的学生指责杨白劳欠了黄世仁的钱不还,还有劳人家上门去讨,真不应该;有的说喜儿也真是太傻,人家黄世仁那么有钱,干吗不肯嫁给他;有的说那个大春也太不识趣了,家里无钱无权,还想娶美女?

他们价值西化――主流价值与非主流价值观的冲突。我接触的“90后”学生中最流行的字眼就是:非主流。价值西化表现为:对“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个人主义”、“自我中心”、“金钱万能”、“宗教自由”、“享乐人生”、“性自由”(72.5%的中小学生同意“性自由”。)等西方价值观念,50%以上的学生表示认同。价值西化的实质是伴随着麦当劳、好来坞电影、多元文化而来的美国化价值观念,与学校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形成冲突。

“草莓族”,他们“心理脆弱”;“迷网族”,他们“沉迷网络”;“青苹果族”,他们“低龄恋爱”;“追星族”,他们“狂热追星”;“问题族”,他们是“单亲子女”;“漂移族”或“守望族”,他们带来“流动、留守儿童问题”。

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列快车,带着我们奔向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鼠标轻轻一点,世界尽在眼前。天南海北,奇闻轶事,神奇的网络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小小银屏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看新闻、听音乐、欣赏动漫,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网络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查资料、网络课堂、信息共享,网络让我们的学习越来越方便。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网吧,造就了一大批痴迷的网虫。他们无心学习,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纵横驰骋,玩得不亦乐乎,荒废了学业,贻误了青春。更有甚者,一些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的学生经不住网络的诱惑,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离家出走,被坏人拐骗,有的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只留下父母一声声泣血的呼唤。

可以说,当前的教育处于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德育举步维艰,效果不佳。我认为中职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若干方面。

一、德育的具体地位不高

近年来尽管省教育厅对中职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一些学校还是表现为:一是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经费不到位。“德育也是需要投入的”,这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王川教授语重心长说的话。的确,广东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在全国可算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却大量投入在硬件设施上,换来一幢幢设备先进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环境优美如画,可真正投入到德育上面的又有多少?二是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如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它不仅传授一定的道德政治知识,更须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但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只为考试死记一些条文而思想上却无所触动。社会上功利主义的高扬造成德育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而德育远离学生的切身利益,没有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二、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深受改革开放的深入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德育理应作出回应。然而,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此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又不能促使其内化。

三、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

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要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而且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明显的不足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不出乱子即可。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四、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的现状,省教育厅已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应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精神为重点。简言之,应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台湾教育家高振东说过,学生学生,他们是来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常识、学习生活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新时期德育的形式主义主要体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目前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个学生的各项表现的分数相加,排等级,便是一年德育的结果。至于在这些“加减分”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的教师就考虑得很少,甚至不考虑。学校德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容易导致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的养成,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德育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传媒的不良影响,社会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盛行,无疑会影响学校德育对人才的精雕细刻,而学校追求升学率的态势也限制了德育作用的发挥。此外,德育忽视自身的“本职”工作也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从德育总体发展情况看,这些不足是前进中的问题,在今日的现实条件下,有些局限也是难以避免的。

篇4

1、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知识可羡,胜于财富;

3、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4、胸中有知识,胜于手中有钱;

5、为了求知识,代价虽高也值得;

6、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8、刻苦耐劳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9、要想懂得一门知识,先得承认自己无知;

篇5

论文摘要:解读了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关怀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启示。

关心与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的事业,关心物质世界,关心动植物。却对同类的人缺乏同情。也有些人精神贫瘠,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在漫无目的的人生里没有关心,也没有信仰。还有一些人形成了一种扭曲了的“关心”概念,以关心的名义于危害他人的事情。目前,人们对关心的需要深刻而迫切。可是,当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学校对学术成就的强调加深了孩子们对成人的不满。他们抱怨大人们不关心他们。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111echallengetocareinschools:analternativeapproachtoeducation)中疾呼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并大胆描绘了她的新教育愿景——以关心为核心来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同时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可能用金钱和权利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wWW.133229.Com

一、内尔·诺丁斯与她的关怀教育理论

内尔·诺丁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教师进修学院的教授。具有数学和自然科学学士学位,数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哲学与理论博士学位。并且是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学者对诺丁斯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以其为基础思考学校德育问题。《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是内尔·诺丁斯在关心伦理与教育方面的重要著作。书中要求我们彻底反思人们长期以来所信奉的教育理念,并认为以传统学科教学为核心的普通教育课程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的理想课程。学校对学生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过分重视。却对学生的其他天赋和才华严重忽视。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少数学生的学术进步。她论述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关怀教育,并认为这一教育模式和发展学生智力是没有冲突的,相反这一教育模式是向教育者们提出这样一个挑战:在引导学生探讨最重要问题的时候,如何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书中系统论述了她的关怀伦理学和关心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论点:

1社会变化与教育改革带来的教育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些社会变化带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百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声称,没有成人真正关心他(来自美国女子军团的调查)。现在孩子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们也格格不入。世界在他们眼里充满困难和敌意。然而同时,大多数教师们都勤勤恳恳地工作,并且声称他们心里装着学生,教师们也许确实愿意关心学生。但问题在于,他们无法与自己的学生成功沟通。建立关心与被关心的关系。

学校面对这些变化采取的措施就是添加各种各样的课程或者强调某些教学法的改变,这些仅是技术层面的改变。诺丁斯通过分析学校改革来阐述她的观点——对课程标准化的强调不仅无益于学校改革。而且实际上还可能导致学生们更为严重的游离行为。对于人们试图将教与学简化为一种模式,即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学,那么他就能够获得知识,而且他所得到的知识与其他掌握同种方法的人所获得的完全一样,诺丁斯认为这样的方法根本就不存在。她一针见血地指出:“追求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其实是旨在消除不愿看到的行为产生。”这也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不能一起认真探讨那些行为,仅仅通过打压学生的不当行为来维持课堂秩序。

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诺丁斯认为关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不管教师多么努力地关心学生,学生一方却感受不到关心。学生们抱怨“老师不关心我们”,这样的抱怨提醒我们,一定是在师生关系的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诺丁斯认为,在讨论教学以及师生关系时,教师不仅需要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教师在其中成为关心者,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发展关心能力。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了关心别人的能力,也不是人人都学会了关心知识、其他生命以及客观事物。我们想当然地把关心视为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可以由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学校目前把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二次方程式上,而不去关心任何一个具有终极存在意义的问题。诺丁斯认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我们教的任何东西。一个教师如果真正关心学生,那么他会认真倾听学生们的不同需要,并且给予不同的反应。目前的学校并不是一个启迪智慧的地方。她认为学校教育面临挑战。必须将关心引入学校。

教育中的关心不同于生活中一些简短的关心关系,它建立在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这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需要时间,要求连续性。学校生活应该是学生整个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仅仅为了学校生活而去学校学习,与其他日常生活缺乏连续性,这样的学校生活无疑是干枯无意义的。学校生活还应该与学生人生中其他的生活阶段浑然一体,如果学校生活只是突兀的一个阶段,是其人生中的一个跷板阶段,它就成为一种活生生的被人为割裂开的与整个人生不连续的阶段。诺丁斯认为为了有效应付时代的挑战,把关心引入学校,必须重视教育的连续性,教育目的的连续性,学校场所的连续性。师生关系的连续性。

二、关怀教育理论对我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诺丁斯的许多观点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同样富有启示意义。她所描述的由于社会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学校中人际关系冷漠、学生抱怨没人关心等等,这种现象在我国职业学校尤为普遍。在我国,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基础等各方面素质较弱。他们较少得到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关心,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很紧张。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目前在我国职业学校愈演愈劣。然而,在我国很少有学者像诺丁斯一样著书立说在职业学校中呼吁“学会关心”。此外。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尽管目前针对职业学校的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尤其是课程方面的改革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茶。但是像诺丁斯描述的情况依然存在:学校重视理论的学习,使得这方面有优势的孩子获得多得多的成功的机会,而其他在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擅长的孩子则较少获得成功的机会。他们缺乏别人尤其是老师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他们常常是处于被关心的边缘。

因此,关怀伦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更富启示:

1.关心的关系性

“关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在关心关系中,付出重要,接受同样重要,双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的行为反应更为重要。关怀的关系性包含有关怀的相互性之意,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对关怀关系的维持和促进都负有责任。在职业学校,经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对他们的关心根本不当一回事。也当然不乏学生抱怨老师根本不关心他们。这样的抱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师生关系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是学生对教师的关心不予理睬。还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够?抑或是教师与学生在关心的关系中移位错位了?根据诺丁斯的描述,关心者的心理状态是以专注和动机移位为特征的,专注即“当我真正关心一个人,我就会认真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是关心过程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的职业学校,当教师“关心”学生时,其心理状态真的处于一种“动机移位的状态”吗?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领导的压力、家长的要求去关心学生,为了让他不再惹祸,让他努力学习将来找份工作提高就业率,还是真的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去关心他?这种“关心”与诺丁斯强调的“关心”之间的区别值得探讨。同样。关心关系的成功建立取决于道德环境、特别是被关怀者的道德状况和回应能力。如果对于教师的关心,学生没有相应的回应,必然影响关心的有效性。在我国的职校中,尽管也有许多优秀的学生,但也存在不少素质并不是很高的学生。他们由于以前的学习经历、与老师的关系等原因,可能并不会恰当地回应教师的关心。例如有的学生尽管对教师抱有感激之情,但并不表现出来。甚至以逃避的行为来掩饰自己。有的学生干脆对教师的关心不屑一顾,学生的反应势必影响师生间关心关系的建立,影响德育工作的进行。

诺丁斯强调关心是一种关系,而不把它仅仅视为一种美德。认为将关心者置于关心的关系之中更为重要。这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以往教师关心学生被视为是师德的高尚体现,如果教师仅仅关注教学。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并不与学生建立关心的关系也被默许。但在诺丁斯的新教育模式中,关心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和学生长期相处,他们有共同的关注点,无论是人还是知识或者事物,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关心关系就建立了。诺丁斯主张将关心融人到教学与平时的生活中去,教师并不需要为了关心学生而刻意地去关心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交往之中.通过共同关注的人、学习或者事物等,关心的关系就建立了。如果一个教师真的关心学生,那么他会认真倾听学生们的不同需要,并给予不同的反应。关心的关系性还告诉我们,关心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的,教师不是圣人,并非关心的永动机,如果对于教师的关心,学生没有相应的反应。也会破坏关心的关系。在我国的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张,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关心的关系需要更多的努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需关注学生的需要。更要在关心学生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关心关系的成功建立,教师引导职校学生如何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接受关心同样重要。

2.教师的榜样作用

“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很重要。对关心则是关键因素。”诺丁斯认为教师的关怀榜样作用是最重要的,最能体现教师关怀。教师要想帮助孩子培养关怀之心和关怀能力,就不能只是泛泛地讲授关怀的大道理。只教授给他们相关的知识也不行,因为现在识字能力已不是阻碍学生接触思想的障碍,学生可以通过看书、上网等来获取相关的知识。识字能力的普及并没有提高学生的道德,相反,越来越多的学生甚至出现去道德化的现象。只有关怀的“行为”才能给予学生被关怀的感受,建立师生间信任的关系。教师的关心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会深刻地影响学生。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学生学会关怀的无言向导。但不能否认,在职业学校大面积存在这样的教师。他们一方面评说学生的行为素质低下,抱怨学生的人情冷漠。一方面应付性地上课,冷漠地对待那里的学生。诚然如诺丁斯在关心的关系性中指出的,学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关怀行为。学生的消极反应可能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关怀感,但教师的关怀者角色与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付出比普通学校教师多得多的耐心。在我国职业学校工作的教师。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或许是需要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相对来说较少得到关,而关心他人能力的高低与被关心的经历有关,由于较少有被关怀的体验。学生常常以冷漠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很难产生关怀的冲动。如果职校教师以一种冷淡或者无奈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学生则更难学会关心。职业学校的教师更需要以耐心的关怀行为来鼓励学生,允许学生以自己独有的生命节奏来实现其个性的发展,关心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关心学生的幸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命节奏来规划他的职业发展。教师要通过示范的作用演示如何关心,而无需告诫学生要学会关心。可是我们得承认,教师也是平凡的人。如果学生对教师的关怀没有反应,那么关怀行为可能就不能成功。因此,教师得先花点功夫了解学生,师生的交往与相处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诺丁斯提出连续性的重要性,认为频繁地更换教师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当教师与学生熟悉了解之后,教师的榜样作用更易引起学生的模仿。职校的孩子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不能以一种模式来教导学生.教师应该走入学生千差万别的小世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用学生的眼睛观察,用学生的心灵感受。诺丁斯强调实践的“教师的关怀”.认为这是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

3.教学与课程中的关怀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语数外学不好并不代表智力低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人的智力因素不仅仅只有一种.学生个人情况也千差万别。“任何教学都应该从学生的目的、兴趣和能力出发”。一位法国教育学家曾调查发现,不同学业成就的学生对教师的关怀需要明显不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积极的态度,从中获得平等感和信心,从而促进其学业的提高;而学业优秀的学生看重的则是教师进一步促进自己学业成长的能力和耐心以及赋予自己的学术自由度。而我们在现实中经常看到错位的关怀:教师对学业弱的学生往往百般关注其学业的迅速提升,实令这些同学恐惧不安;而对学业好的学生往往给予过多态度上的褒奖,倒未必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教师的关怀要与学生的需要一致。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学生水平的差异更要求教师在实践关怀时加以有效区分。

篇6

摘要:我校大门门口紧临道路主干道,来往车辆多且车速快,这条路又是学生上学放学必经之路,安全隐患很大。实际上在这条路上已经发生过好几起交通事故。交通部门应该在这个位置设立红绿灯或警示牌,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正好学校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大家共同提出了这个现实的问题,于是,我指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红绿灯安装 公民教育 调查研究 反思

对中职生实施公民教育活动,是近两年来南京市部分职业学校正在进行的一项有益活动,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健康、积极、互助的人生态度、有社会活动的经历、知识和技能,有法制观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其宗旨在于培养他们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义务,以及关注社区、国家、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意识,争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溧水职业教育中心校承担了《农村中职校进行公民教育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工作。笔者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其中,目睹学生的许多表现,感触颇多,深感欣慰。

中职学校的学生有这样一些特点:

1、中职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理论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热情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大有人在。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强,对于学习之外的活动兴趣很高,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极高。

2、中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打闹、讲话现象严重;课后谈恋爱,打架事件颇多。但是他们胆大,敢于表现自己,不怯场,再加上校团委、学生会经常组织演讲会,才艺表演等活动,给了他们很多表现自己的平台,受到较好的锻炼,所以实际表现能力较强。

3、中职学生由于他们生理心理发育渐渐成熟,对问题的观察力强,容易关注到身边的一些问题。笔者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全程跟进并指导了《关于在县职教中心门口安装红绿灯或警示牌的可行性调查》。在这几天的接触中,感受到我们的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能力,迸发出的潜质和闪光点。2009年8月,我校公民教育课题组联合校团委,学生会选出20名学生参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我负责指导关于校门口安装红绿灯或警示牌问题的调查。我们今天选这个问题来调查研究,既迫切又现实,但要得到解决,具有很大难度。经过一番讨论,大家确定了以下四个步骤:

一、走访周边住户,了解该路段的交通状况;

二、采访学校领导、政协委员、老师、门卫和学生,了解这个问题的推进情况及上学放学人流高峰期的交通状况;

三、派出学生到这条路有红绿灯的两端路口以及学校大门口,统计这条路车流量及司机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情况,调查司机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情况;

四、组织学生到县交警中队采访相关领导,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安装红绿灯的相关条件,相关职能部门对于这个问题的设想及推进情况。

我们首先设计好要问的问题,分工负责,分头进行。负责走访周边住户的同学两个一组,一人担任小主持人,负责提问。另一个人在边上负责用摄像机记录并作补充。他们进入住户家里大方得体有礼貌。从走访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这条主干道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每天白天晚上都有很多辆大型车驶过,行至学校门口时,大部分司机都没有减速的意识,等到发现状况时已经迟了。行人行走或骑车安全隐患很大,急需要在此地安装红绿灯或警示牌或减速带。

在这次公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来的许多令人欣喜的品质和能力,老师和学生都获得很大收获:

一、创新教育方式,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前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重视书本知识的内化,不关心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现在的公民教育活动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和书本,走向社会,积极指导学生“睁眼睛观察社会,动脑筋思考社会,用智慧改变现状,以双手共筑未来”。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深入到居民家庭,走访相关国家机关。和社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直接对话,从社会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从一定层面上体现了现代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全面学习知识,增强师生的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关于校门口设立红绿灯或警示牌或减速带的问题”是大家一致提出来的共同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定以后,大家分工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集中集体的智慧。大家的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培养和加强。在活动中,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合作。遇到问题大家讨论,大家商议,请教老师,领导。最后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社会是个大课堂,公民教育是个新课题,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公民知识的平台,同学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和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篇7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管理;途径

目前的中职德育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中职德育教育管理还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想要在中职德育教育管理之中实F社会价值,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就需要针对其有效途径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将针这些问题,在探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在理论的层面上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性的开展。

一、中职院校在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院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其工作往往流于表面,不能够真正地落实到位。因为中职院校在其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侧重于实用性,但是往往会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会存在一定的教育偏差。

另外,如果从学生本身的特性角度上进行探究,许多中职学生存在不文明的行为。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往往较为松散,所以学生处于复杂的网络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基础之上,收到了较多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这也是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缺点。其次,中职院校没有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没有认识到中职院校进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目前中职院校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如何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是所有中职院校必须进行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中职德育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1.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

德育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教育部分,能够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所以中职院校必须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德育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对于学生未来的成才与发展有指导作用。

从宏观角度上看,中职院校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也是顺应教育的改革要求,积极培养符合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的先进性人才,所以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完善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另外,学生也应该重视德育,认真进行德育学习,只有从内心认识到德育学习的重要意义,才能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与健全的人格。

2.加强中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想要加强中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就需要从德育环境与德育教育管理制度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德育环境。因为德育环境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影响很大,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思想文化熏陶。中职学校要对其环境进行优化与管理,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优化德育环境可以通过建设校园文明等方式实现。

此外,德育教育管理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想要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就需要规章制度的完善,才能够提升其相应的执行能力。给予中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明确的管理标准与管理准则,不仅仅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在德育过程中实现个性化教育

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其他教学有所不同,有的时候更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所以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及培养的过程之中,要尽量实现个性化教育。这里的个性化教育并不是指不同标准的道德准则,因为道德准则是一致的,不一样的是对不同学生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够真正对症下药。所以在德育进行之中,要尽量做到个性化教育,基于对于不同学生的了解,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自身需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榜样,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4.丰富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也不仅仅是理论层面上的教育活动,同时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职院校需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在校内可以举办相应的竞赛活动,在校外学校也可以组织拜访养老院、做社区义工等多种活动,以此加强德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并且促进其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

目前中职德育教育也在随着教学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但依然在理论体系、实际操作等方面存在着障碍。中职学校需要在认识到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同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工作规范性、实现个性化教育以及丰富实践活动等方式,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的开展,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1]周文林.关于学校德育教育管理提高的有效途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4(18):105.

[2]丁海青.中职德育教育管理的有效实现途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6):86-87.

篇8

关键词:高职;双导制;导师;导生;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张凤营(1973-),男,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双导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11050031;主持人:张风蕾)最终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9-006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类型,在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素质普遍下降;教学资源不足;教育理念落后;重智育教育、轻德育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学生成才、轻学生成人;以及新一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等等,已经难以适应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实际就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无缝对接”,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借鉴导师制和导生制长期实践的经验和成果,探索创建了“双导制”教育模式。

一、高职“双导制”的核心概念

高职“双导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同时实施导师制和导生制、德育指导与学业指导同步进行的全新教育模式。其中把导师的工作内容确定为“五导”—导生活、导学习、导思想、导成长、导成才,自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的三年时间,要求导师负责学生的生活习惯、专业学习、思想素养、心理疏导、生涯规划、党团知识、能力培养、“三观”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核心目标是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把导生的工作内容确定为“三导”—导生活、导学习、导融入,自学生入学直至一年级结束的一年时间,要求导生负责新生的日常管理、校园熟悉、生活适应、学习方式、活动开展、社团介绍、党的启蒙教育等方面,核心目标是分享经验和适应融入新环境。

二、高职“双导制”的理论来源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它是一种由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弥补课堂教学不足,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大学教学任务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2]。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以及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与成长。[3]

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由英国国教会的贝尔(Andrew Bell,1753-1832)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1778-1838)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有了导生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减轻了,因而能够教育更多的学生。[4]随着时代的发展,导生制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现在的导生制是选拔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综合能力较强的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导生,协助学校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生活指导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5]。

在国内把导生制和导师制结合起来开展“双导制”的有福建农林大学、贵州大学、深圳大学,他们只是在本科生中进行了尝试。但针对高职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实施“双导制”模式还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和实践。

三、实施“双导制”的意义

(一)引导新生。对于刚踏入大学之门的新生们,环境的改变使他们很难一下子迅速调整而进入角色。“双导制”中的导师与导生可以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把握好人生方向。

(二)锻炼老生。“双导制”给老生们搭建了一个综合能力提升的平台,更是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党员的良好载体[6]。导生通过开展引导工作,角色上有了一个转变,从原来的被动工作转为了主动工作,培养了自己主动思考的好习惯,也提高了自身的演讲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素质。

(三)有利于因材施教。导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具体指导 ,督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好选修课,拓展知识面,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和发展,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提供条件。

(四)有利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导师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指导他们专业知识拓展学习,锻炼和培养他们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

(五)有利于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解决传统教育中人为地将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的矛盾,让师生全都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来,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学习、成长、成才等方面引导,坚持从学生一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8]。

(六)有利于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管理。“双导制”可以大大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机会,促进他们的感情,培养他们的爱心,形成良好的风气,从而为创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做出贡献。

四、高职“双导制”的设计与实践

(一)模式的设计

以每个班级为基本单位,安排导师和导生,考虑到导师既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还有一定的管理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为了保证每名学生得到充分的指导,提高工作开展的效果,所以按照每十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在高校男、女生公寓是不允许异性进入的,所以为了保证导生能够深入到新生宿舍更好地开展工作,所以每个班级配备男、女导生各一名。这样每个班级都有几名导师和两名导生共同负责。导师既全方位培养指导学生又对导生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指导和监督,导生受导生组组长和导师的双重领导。

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反馈工作动态、总结指导经验、沟通各种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各位导师和导生们的创造性的工作方式方法相互共享,使管理工作更规范、更有成效。

(二)工作职责

1.导师的职责: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采取整体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关心帮助分包学生;从关心学生学业进步入手,因人而异地制定指导计划,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活动发展个性特长的热情;关注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过程,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系统考察和评定所指导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及时填写工作记录,建立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档案。

2.导生的职责:引导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的管理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及时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爱校荣校的情感;引导新生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活动,参加社团组织,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及时了解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深入新生宿舍内部,引导新生保持良好的宿舍卫生和宿舍安全;协助导师开展工作,完成布置的各项任务。

(三)模式的实践

为了探索实践“双导制”教育模式,自2010年6月份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开始在2010级8个新生班中全面推广。

1.组织机构。成立“双导制”领导小组,它是整个教育模式实施的核心机构,负责机制的构建、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的开展运行、任务的设计安排、人员的选拔考核、过程的监督控制、效果的评价考核等。

2.制度保障。制定了完整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以及实施细则,包括《“双导制”工作领导小组》、《“双导制”模式工作图》、《“双导制”实施办法》、《导生工作细则》、《导师工作细则》、《导师工作流程图》、《导生工作流程图》、《例会制度》、《“双导制”考核和激励办法》等,做到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9]

3.人员的选拔聘用。为确保导师和导生两支工作队伍的质量,保证教育和实施效果,充分做好导生和导师的选拔聘用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条件,并张贴公布,充分做好发动宣传,认真组织报名筛选,导生还要安排竞聘演讲、面试,还要经过集体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确定聘任并颁发聘书,导师聘期三年,导生聘期一年。

4.考核评价。导师每学年考核一次,评选优秀导师,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晋升职称及职务聘任的参考条件。导生每学期考核一次,评选优秀导生,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并记入学生档案,在评优、评先、入党、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推荐。

考核方式采取过程监督、材料检查、指导效果、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项目进行,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导生解除聘用,严格执行退出机制,做好两支工作队伍的发展与提高。

(四)实践效果

自开展“双导制”教育模式一年多来,通过各位导师、导生、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全系上下形成了团结和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风尚,学生道德水平、纪律观念明显增强,刻苦学习、努力成才蔚然成风。

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完善的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是保证“双导制”教育模式科学发展和推进的有力保障,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做出及时的的调整和应对,形成模式开展实施的良性循环氛围。

(二)导师和导生工作队伍的建设

导师和导生是“双导制”模式开展的执行者、推动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决定了实施效果的好坏以及整个模式实践的成败,所以一定要注重导师、导生的选拔与聘用,加强导师、导生的的培训和管理,真正建设好两支工作队伍。

(三)充分做好宣传工作

积极利用电视台、网站、期刊杂志等多种媒体充分展示“双导制”工作取得的有效成果,使兄弟院校、社会各界都能掌握“双导制”工作开展的动态,了解这项工作推进的进程。通过探索实践,在理论及实践层面为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提供先导性经验,并为教育主管部门对人才全面素质教育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创建“双导制”教育模式,可以实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终身发展素养、道德指导与学业指导同步[10]的教育目标,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万明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迎来教学改革的新时代[J].今日教育,2010(9):18-19.

[2]林若红.构建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导师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141-142.

[3]百度百科.导师制[EB/OL].http:///view/862994.htm.

[4]百度百科.导生制[EB/OL].http:///view/2258765.htm.

[5]李文晶.“导生制”在高校新生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才智,2010(2):298.

[6]伍国勇.农经专业本科“双导制”教育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907-4909.

[7]刘学芬,马香.高职示范院校“三导制”育人模式践行的实践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3):54-55.

[8]黄阳全.关于高职院校导师制的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5):62-63.

篇9

关键词:德育 技校 人才培养 模式 管理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56-02

广东省云浮市技工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其需要承担技能培训工作、推荐就业工作以及技能鉴定工作。整个学校基于对自身办学优势的充分遵循,建立在对云浮市以及广东省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在专业设置方面具备包括汽车维修、机床切削加工、数控加工、机电维修、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以及会计电算化在内的相关优势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倾向于专业性、复合型以及创新型这三个方面。本文现结合广东省云浮市技工学校教学实践开展情况,针对未来德育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 技校人才培养与学生德育教育的关系分析

德育工作的开展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发展过程当中,德育学科自身就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对于技校人才培养而言,其作为学校各类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施方式,同样有着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换句话来说,未来德育工作的开展与技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不但不能分离,同时,还应当最大限度的相互适应与促进。与此同时,在现代经济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持续性变化与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个体,其所表现出的发展需求同样处于变动与发展状态下。在这一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针对人的个体化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准确判定,从而能够将系统开放性特征与可持续性发展特征充分融于德育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过程当中。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在技校发展过程当中,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推动人自身的发展,充分确保人自身发展需求能够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保持一致性特征,这一点作为未来德育的发展基础与方向,需引起关注。

结合中职院校定位的特殊性(中职院校的基本定义为:建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培养具备技能优势与高素质的综合性劳动者)来看,中职院校应当在针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基本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结合职业岗位的基本需求,有针对性的展开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育工作。而与之相对应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应当表现为:在充分契合时展背景下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前提条件下,同时,从理论方面以及实践方面入手,展开积极创新,确保理论体系研究能够与时代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良好且稳定的互动关系,这对于未来德育工作的发展而言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言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技工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于人才复合型特征、专业性特征以及创新性特征均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技工院校所立志于培养的人才不仅针对知识、技能有着系统要求,同时还包括对人才思想政治及思维意识方面的要求。按照此种方式,要求技工院校学生能够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意识:一方面,技工院校学生应当在政治立场上保持坚定不移的特性,能够热爱身处的祖国,能够热爱祖国的一切,并将祖国利益的实现视作自身努力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技工院校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在面对恶劣环境下所能够表现出的自信、积极与乐观心态,同时还应当在具备勇敢拼搏与创新的发展意识。

按照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技工院校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是一种能够积极面对新鲜事物,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应用新鲜事物的综合性人才。只有在德育工作的支持下,为技工院校此类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动力,才能够更为有效的推动技工院校所培育人才的智育全面发展。

2 技校人才的培养应当不断发展并优化德育教育的开展分析

首先,在技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中,需要指导学生能够独立且正确的分析现实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德育教育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所学习并吸收到的所有知识与理论,其最根本性的目的仍然在于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指导。特别是在人才创新型培育方面,如果无法做到教学工作与生活实践的有效融合,则并非称得上是对人才的有效培养。在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首先应当遵循的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能够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深入现实生活当中,以实践的方式不断丰富并完善自己。与此同时,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学生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与责任意识将得到有效强化,这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而言无疑有着重要意义,而这对于技校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而言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在技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健康发展,一方面实现与德育教育基本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为技校专业型、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可靠基础。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当中,以德育教育为出发点,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化、生动化且有序化的校风校纪。不难发现:受到传统应试性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也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应试性特征。这使得技工院校学生长时间处于一种以服从为第一反应的教学分为当中,对于学习的兴趣及行动实施质量低下。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新时期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应当基于对素质教育相关了理念的充分遵循,在教学过程当中支持并鼓励学生敢于抒发自身的观点与见解,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的充分调动;(2)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当中,需要着眼于对校园文化的构建。从德育工作的研究视角角度上来说,适应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需要充分体现艺术修养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特征。技工院校可以以年度性的艺术节等相关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方式达到对学生的有效感染与熏陶。与此同时,技工院校还可以通过对班级及整个校园环节布置措施的优化,达到感染学生的关键目的。诸如将校规校纪挂设于班级内,悬挂国旗等多种方式,均能够达到开拓技工院校学生多样化成才道路的关键目的;(3)在技工院校教学过程当中,除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予以重点关注以外,还应当充分强调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各种小组性活动或是班级性活动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按照此种方式,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并锻炼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而这同样是现代经济社会对于技工院校所输出人才的要求所在,值得关注。

3 结语

从人自身的发展角度上来说,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研究视角作用下,不难发现:尽管在构成方面,人的个体化差异极为显著,但在人社会性需求方面,差异性构成要素作用下人的需求却倾向于表现为一致性状态。在现代社会建设发展的过程当中,不论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又或是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生存与竞争,均应当成为德育体系下工作研究的重点与关键所在。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德育作为人自身发展过程中关键内容,对于“人本”内容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未来德育工作开展与技校人才培养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兴亮,郭潇,原宪瑞,等.基于成长过程的“2+X”高职德育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2(5):67-68,71.

[2] 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2):19-21.

[3] 郑健龙.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教育观、人才观及质量观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12.

[4] 殷世华,张卫星.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德育水平―― 浅谈“学风建设”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1):4-5.

[5] 李祖超,王夏露.导师主导的研究生德育模式探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36(4):65-68.

[6] 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 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132-139.

篇10

论文摘要:解读了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关怀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启示。

关心与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的事业,关心物质世界,关心动植物。却对同类的人缺乏同情。也有些人精神贫瘠,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在漫无目的的人生里没有关心,也没有信仰。还有一些人形成了一种扭曲了的“关心”概念,以关心的名义于危害他人的事情。目前,人们对关心的需要深刻而迫切。可是,当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学校对学术成就的强调加深了孩子们对成人的不满。他们抱怨大人们不关心他们。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111echallengetocarein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中疾呼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并大胆描绘了她的新教育愿景——以关心为核心来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同时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可能用金钱和权利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一、内尔·诺丁斯与她的关怀教育理论

内尔·诺丁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教师进修学院的教授。具有数学和自然科学学士学位,数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哲学与理论博士学位。并且是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学者对诺丁斯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以其为基础思考学校德育问题。《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是内尔·诺丁斯在关心伦理与教育方面的重要著作。书中要求我们彻底反思人们长期以来所信奉的教育理念,并认为以传统学科教学为核心的普通教育课程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的理想课程。学校对学生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过分重视。却对学生的其他天赋和才华严重忽视。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少数学生的学术进步。她论述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关怀教育,并认为这一教育模式和发展学生智力是没有冲突的,相反这一教育模式是向教育者们提出这样一个挑战:在引导学生探讨最重要问题的时候,如何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书中系统论述了她的关怀伦理学和关心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论点:

1社会变化与教育改革带来的教育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些社会变化带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百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声称,没有成人真正关心他(来自美国女子军团的调查)。现在孩子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们也格格不入。世界在他们眼里充满困难和敌意。然而同时,大多数教师们都勤勤恳恳地工作,并且声称他们心里装着学生,教师们也许确实愿意关心学生。但问题在于,他们无法与自己的学生成功沟通。建立关心与被关心的关系。

学校面对这些变化采取的措施就是添加各种各样的课程或者强调某些教学法的改变,这些仅是技术层面的改变。诺丁斯通过分析学校改革来阐述她的观点——对课程标准化的强调不仅无益于学校改革。而且实际上还可能导致学生们更为严重的游离行为。对于人们试图将教与学简化为一种模式,即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学,那么他就能够获得知识,而且他所得到的知识与其他掌握同种方法的人所获得的完全一样,诺丁斯认为这样的方法根本就不存在。她一针见血地指出:“追求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其实是旨在消除不愿看到的行为产生。”这也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不能一起认真探讨那些行为,仅仅通过打压学生的不当行为来维持课堂秩序。

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诺丁斯认为关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不管教师多么努力地关心学生,学生一方却感受不到关心。学生们抱怨“老师不关心我们”,这样的抱怨提醒我们,一定是在师生关系的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诺丁斯认为,在讨论教学以及师生关系时,教师不仅需要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教师在其中成为关心者,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发展关心能力。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了关心别人的能力,也不是人人都学会了关心知识、其他生命以及客观事物。我们想当然地把关心视为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可以由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学校目前把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二次方程式上,而不去关心任何一个具有终极存在意义的问题。诺丁斯认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我们教的任何东西。一个教师如果真正关心学生,那么他会认真倾听学生们的不同需要,并且给予不同的反应。目前的学校并不是一个启迪智慧的地方。她认为学校教育面临挑战。必须将关心引入学校。

教育中的关心不同于生活中一些简短的关心关系,它建立在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这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需要时间,要求连续性。学校生活应该是学生整个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仅仅为了学校生活而去学校学习,与其他日常生活缺乏连续性,这样的学校生活无疑是干枯无意义的。学校生活还应该与学生人生中其他的生活阶段浑然一体,如果学校生活只是突兀的一个阶段,是其人生中的一个跷板阶段,它就成为一种活生生的被人为割裂开的与整个人生不连续的阶段。诺丁斯认为为了有效应付时代的挑战,把关心引入学校,必须重视教育的连续性,教育目的的连续性,学校场所的连续性。师生关系的连续性。

二、关怀教育理论对我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诺丁斯的许多观点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同样富有启示意义。她所描述的由于社会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学校中人际关系冷漠、学生抱怨没人关心等等,这种现象在我国职业学校尤为普遍。在我国,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基础等各方面素质较弱。他们较少得到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关心,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很紧张。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目前在我国职业学校愈演愈劣。然而,在我国很少有学者像诺丁斯一样著书立说在职业学校中呼吁“学会关心”。此外。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尽管目前针对职业学校的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尤其是课程方面的改革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茶。但是像诺丁斯描述的情况依然存在:学校重视理论的学习,使得这方面有优势的孩子获得多得多的成功的机会,而其他在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擅长的孩子则较少获得成功的机会。他们缺乏别人尤其是老师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他们常常是处于被关心的边缘。

因此,关怀伦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更富启示:

1.关心的关系性

“关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在关心关系中,付出重要,接受同样重要,双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的行为反应更为重要。关怀的关系性包含有关怀的相互性之意,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对关怀关系的维持和促进都负有责任。在职业学校,经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对他们的关心根本不当一回事。也当然不乏学生抱怨老师根本不关心他们。这样的抱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师生关系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是学生对教师的关心不予理睬。还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够?抑或是教师与学生在关心的关系中移位错位了?根据诺丁斯的描述,关心者的心理状态是以专注和动机移位为特征的,专注即“当我真正关心一个人,我就会认真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是关心过程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的职业学校,当教师“关心”学生时,其心理状态真的处于一种“动机移位的状态”吗?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领导的压力、家长的要求去关心学生,为了让他不再惹祸,让他努力学习将来找份工作提高就业率,还是真的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去关心他?这种“关心”与诺丁斯强调的“关心”之间的区别值得探讨。同样。关心关系的成功建立取决于道德环境、特别是被关怀者的道德状况和回应能力。如果对于教师的关心,学生没有相应的回应,必然影响关心的有效性。在我国的职校中,尽管也有许多优秀的学生,但也存在不少素质并不是很高的学生。他们由于以前的学习经历、与老师的关系等原因,可能并不会恰当地回应教师的关心。例如有的学生尽管对教师抱有感激之情,但并不表现出来。甚至以逃避的行为来掩饰自己。有的学生干脆对教师的关心不屑一顾,学生的反应势必影响师生间关心关系的建立,影响德育工作的进行。

诺丁斯强调关心是一种关系,而不把它仅仅视为一种美德。认为将关心者置于关心的关系之中更为重要。这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以往教师关心学生被视为是师德的高尚体现,如果教师仅仅关注教学。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并不与学生建立关心的关系也被默许。但在诺丁斯的新教育模式中,关心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和学生长期相处,他们有共同的关注点,无论是人还是知识或者事物,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关心关系就建立了。诺丁斯主张将关心融人到教学与平时的生活中去,教师并不需要为了关心学生而刻意地去关心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交往之中.通过共同关注的人、学习或者事物等,关心的关系就建立了。如果一个教师真的关心学生,那么他会认真倾听学生们的不同需要,并给予不同的反应。关心的关系性还告诉我们,关心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的,教师不是圣人,并非关心的永动机,如果对于教师的关心,学生没有相应的反应。也会破坏关心的关系。在我国的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张,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关心的关系需要更多的努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需关注学生的需要。更要在关心学生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关心关系的成功建立,教师引导职校学生如何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接受关心同样重要。

2.教师的榜样作用

“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很重要。对关心则是关键因素。”诺丁斯认为教师的关怀榜样作用是最重要的,最能体现教师关怀。教师要想帮助孩子培养关怀之心和关怀能力,就不能只是泛泛地讲授关怀的大道理。只教授给他们相关的知识也不行,因为现在识字能力已不是阻碍学生接触思想的障碍,学生可以通过看书、上网等来获取相关的知识。识字能力的普及并没有提高学生的道德,相反,越来越多的学生甚至出现去道德化的现象。只有关怀的“行为”才能给予学生被关怀的感受,建立师生间信任的关系。教师的关心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会深刻地影响学生。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学生学会关怀的无言向导。但不能否认,在职业学校大面积存在这样的教师。他们一方面评说学生的行为素质低下,抱怨学生的人情冷漠。一方面应付性地上课,冷漠地对待那里的学生。诚然如诺丁斯在关心的关系性中指出的,学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关怀行为。学生的消极反应可能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关怀感,但教师的关怀者角色与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付出比普通学校教师多得多的耐心。在我国职业学校工作的教师。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或许是需要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相对来说较少得到关,而关心他人能力的高低与被关心的经历有关,由于较少有被关怀的体验。学生常常以冷漠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很难产生关怀的冲动。如果职校教师以一种冷淡或者无奈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学生则更难学会关心。职业学校的教师更需要以耐心的关怀行为来鼓励学生,允许学生以自己独有的生命节奏来实现其个性的发展,关心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关心学生的幸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命节奏来规划他的职业发展。教师要通过示范的作用演示如何关心,而无需告诫学生要学会关心。可是我们得承认,教师也是平凡的人。如果学生对教师的关怀没有反应,那么关怀行为可能就不能成功。因此,教师得先花点功夫了解学生,师生的交往与相处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诺丁斯提出连续性的重要性,认为频繁地更换教师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当教师与学生熟悉了解之后,教师的榜样作用更易引起学生的模仿。职校的孩子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不能以一种模式来教导学生.教师应该走入学生千差万别的小世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用学生的眼睛观察,用学生的心灵感受。诺丁斯强调实践的“教师的关怀”.认为这是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

3.教学与课程中的关怀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语数外学不好并不代表智力低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人的智力因素不仅仅只有一种.学生个人情况也千差万别。“任何教学都应该从学生的目的、兴趣和能力出发”。一位法国教育学家曾调查发现,不同学业成就的学生对教师的关怀需要明显不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积极的态度,从中获得平等感和信心,从而促进其学业的提高;而学业优秀的学生看重的则是教师进一步促进自己学业成长的能力和耐心以及赋予自己的学术自由度。而我们在现实中经常看到错位的关怀:教师对学业弱的学生往往百般关注其学业的迅速提升,实令这些同学恐惧不安;而对学业好的学生往往给予过多态度上的褒奖,倒未必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教师的关怀要与学生的需要一致。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学生水平的差异更要求教师在实践关怀时加以有效区分。

篇11

关键词:人本价值观;研究生;德育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48-03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如何在充满物质欲的现代社会中构建自己的思想道德底线,这是当代人需要直面的新命题。作为新一代国民发展的主要群体——研究生,是否能经受得起各种形式的经济利益诱惑,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道德水准建设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研究生学术抄袭事件、造假证书事件、非法集资案件、女研究生被包养事件等,都折射出当前研究生德育建设工作的软肋,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传统德育片面强调社会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这是违背道德基本精神的,也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相背离。因此,从时展及对人的发展需要的角度讲,现代德育管理应加强对研究生个体能动性的认识,以人本思想为主导。

一、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目标

研究生阶段不同于本科或专科阶段的学习目标、就业目标、职业目标,相比而言,研究生阶段学生变得更为成熟,对社会的认识逐渐有了自己的思维体系。随着高等教育方法的不断改革创新,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我国研究生德育管理体系中的主旋律。坚持人本思想,是针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而提出的新理念,要求高校思政人员在德育工作中,转变观念,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德育活动,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工作的目的。一般认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准与其自身的人文素养是有重要关联的。之所以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包含这么一个逻辑前提:人文修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道德改造,从而影响这个人的外在道德行为。同时研究生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因此可以通过作为人文精神塑造的软文化来改造其内心世界,从而来塑造其高尚的人文情怀,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我们的研究生德育工作也要符合时代的要求,时刻坚持用“以人为本”的基点来开展工作,着力构建一个新的以人为本的德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的新时代的开拓人。研究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国民的思想道德品质,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二、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德育工作实施现况

浙江财经大学作为一所发展迅速的地方财经大学,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几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规模逐渐扩大,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德育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研究生导师的重视,如何在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同时,努力培养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在德育工作中将人本思想和有效管理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研究生德育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培养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部门重点考虑的命题。

1.明确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目标。浙江财经大学获得研究生培养权的时间,在国内高校中相比而言是比较短的,因此在整体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制度建设、考核机制方面都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学校研究生部十分重视研究生德育工程建设,将研究生教育工程建设的目标明确界定为:培养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具有高尚人文素养的财经管理人才。其中,对德育工作的目标进行了界定,既重职业操守,同时又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将道德与综合品质进行了有机结合。这个目标,是在对学院的研究生生源状况、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学科发展目标、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进行综合考虑后,进行科学设定的。这个目标的科学设定,能较为有效地进行组织更为细致的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强调人性化教育,反对单向的道德灌输,从而实现学校制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

2.将研究生德育工作与学科建设融合。作为一所国内快速发展的新型特色财经院校,浙江财经大学将研究生德育工程与学科建设同步起来,以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德育工程发展。譬如,研究生学年考核中,扩大德育情况在考核中的比例,如果出现德育较差或恶性事件,则直接取消参评资格,严肃处理学术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通过这样一个精细化的实施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方面有效改进了研究生道德水平的发展质量,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学校整体学科建设的发展。

3.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德育活动。研究生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大学阶段教育特征,研究生在人生观上已形成相对较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因此,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进行说教,是低效的行为方式。为加强研究生道德教育,学校通过建立一系列的道德教育平台,引导研究生思想道德发展往好的方向努力。学校专门建立德育建设工程专项基金,为开展各项研究生德育工作提供经费支持。在近年的德育实施工程中,组织了诸如评选研究生思想道德标兵、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导师以及思想道德主题征文、研究生道德讲座、道德论坛、优秀研究生访谈录等一系列活动,并广泛开展研究生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作为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排除心理障碍的必要手段,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树立在人际交往和竞争环境中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和自律能力。通过开展丰富的研究生德育活动,在全校形成一股浓郁的道德建设氛围,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出现了一大批品行兼优的优秀研究生代表。他们在校园内传递着一股活力十足的正能量,示范效应十分明显,构建了有效的道德传播平台。

三、当前时代背景下德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探析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方法多为显性教育方法,通过大量的理论灌输、宣传教育、榜样示范、批评教育等方法来教育研究生,这样虽能快速占领主导思想文化阵地,但同时却忽视了研究生是具有情感性和能动性的这一特点。如今,研究生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光靠显性的教育方法达不到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还必须重视人本思想的运用。教育者要把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人格,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因此如何在人格塑造和社会生存中寻求平衡,这是当前研究生德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新课题。

1.理顺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制。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较为宏观的系统工程,其主体不仅仅只局限于研究生个人和研究生党团组织,还涉及到研究生培养中的各个环节和相应的部门和培养单位。因此,需要将研究生德育教育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部门和环节逐一理清,从而明确各个环节和部门的职责,并且形成较好的协调机制,考核口径是基于研究生整体性过程考核,从而避免单个环节的片面性考核。凝结系统的涌现效应,使得各系统部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从而推进研究生德育工程的顺利实施。

2.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学术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长期处于一个尴尬不平衡的局面,为了纠正这样一个不利于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状态,浙江财经大学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术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想道德目标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与调整,将思想道德品行考核的权重进行了相应调高,同时将学术能力培养与思想道德培养同步起来。这个调整,不但表现在相应的权重发生变化,还表现在对道德品行的考核上有了更为细致的评价标准,从而为思想品行的水平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依据。高校需要确立一套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新的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引导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发展各类特长;在评价方式上,要以激励和反馈为主,淡化比较和排名,看重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找到个人的发展提高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最佳契合点。

3.开展符合时代特征的德育教育载体建设。浓厚的以学术活动为载体的研究生成才氛围,应是学校着力要做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会等研究生组织工作的主旋律。引导研究生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是研究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目前研究生年龄普遍年轻化,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可以依托QQ、微博、微信、校内资讯平台等新兴媒体,开展形式多样、活泼、互动性强的各类德育活动,让研究生参与到德育建设中来,从而塑造其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研究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新生代力量,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在当前价值多元化和经济转型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需要重新明确基本目标,完善实施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符合时代特征的德育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层次,关注学生动态发展,构建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研究生德育价值体系和实践探索模式。重视研究生的精神生活,重视对研究生的理解与关怀,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心智的驱动力。德育的人本思想是时代进步的产物,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科学人才,服务经济建设,推动国家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显光.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和谐性思想浅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12).

[2]尹长云.对大学生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7).

[3]李美华,郭嘉.论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

[4]邓球柏.《论语》与思想政治教育[J].长沙大学学报,2008,(5).

[5]旷永青.高校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7,(8).

[6]何克抗.当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二)——孔子教育思想给我们的譬示[J].电教化研究,2006,(11).

[7]王琰.浅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关系[J].理论探索.2000,(01).

[8]邵伟志,郭亚旎.当前研究生的思想现状和德育教育工作初探[J].新西部,2009,(22).

[9]郁能文.高校研究生的全方位德育教育[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10]刘晓,梁燕.中国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J].教育与职业,2008,(36).

[11]张倩红.关于切实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8,(19).

[12]范秋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系,2008.

篇12

1、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2、据参考消息报道,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3、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的环境,就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自然环境。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3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 ——约·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

熟背唐诗300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刀不磨要生锈 人不学要落后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不可以已。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三天不念口干,三天不做手生。

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可羡,胜于财富。

知识胜过金银。

胸中有知识,胜于手中有钱。

为了求知识,代价虽高也值得。

怀疑是知识之钥。

若要求知识,须从勤苦得。

浅学误人。

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

知识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跃进。

从旁人的愚行中学到聪明。

前车可鉴。

知识之于精神,一如健康之于肉体。

经验是最好的教师。

经验是知识之父,记忆是知识之母。

熟练来自经验。

熟能生巧

经验学校学费高,愚人旁处学不到。

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由经验而得的智慧,胜于学习而得的智慧;一次亲身的体会,胜过两次的教师教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篇14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6、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7、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8、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汪洙《勤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