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科研能力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本科生科研的概念界定及主要形式
(一)本科生科研的概念界定
本科生科研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教育改革者洪堡(WilhelmvonHumboldt)提出“教学与科研的统一”(UnityofTeachingandResearch),明确指出大学应该承担两种职能,一是对科学的探索(科研),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教学),从而扩展了大学的职能,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美国学者默克尔(CarolynAshMerkel)认为“本科生科研泛指学生和教师在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协作,可以被用来描述探索性和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活动,也包括学生在一个项目中做教师的研究助理,或者学生自行设计项目和公开科研成果”。美国本科生科研理事会对本科生科研界定为“由本科生进行的探究或调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对学科的发展做出原创性的、理智的或创造性的贡献”。
(二)本科生科研的主要形式
我国高校在借鉴国外本科生科研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试行并推广本科生科研计划。当前,我国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大学生自主申请的研究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三种,对本科生科研活动进行相对系统地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当前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创新水平低,覆盖面小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种类繁多,但真正有技术含量、有思路、可行性高的项目的较少,许多科研创新活动周期短,没有广度和深度。相对于本科生的人数,活动的覆盖范围很小,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成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受益者[4]。
(二)经费来源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同于纯理论知识的传输,进行任何形式的科研训练与实践,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总体上来看,本科生科研资金来源单一,经费紧张,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起专门面向本科生科研的专项资金,资助额度也较小。
(三)本科生科研实践平台不健全动手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备环节,虽然很多高校面向本科生开放了实验室和实习工厂等实践平台,但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和指导,这些实践平台并未充分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四)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缺位,科研指导流于形式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统一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本科生科研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本科生科研活动缺少必要的外部环境支持,社会各界对本科生科研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不够,有些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只是社团活动的一项内容。这些已经阻碍了本科生科研活动功效的充分发挥。参与管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人员多由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兼任,对科研项目的具体指导往往流于形式,导致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水平难以提高。
(五)教师对本科生科研指导积极性不高,评价机制不合理当前,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制度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对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更多关注自己的科研课题,很少将精力放在指导本科生科研上。因此,如何改革评价机制,健全教师激励制度,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研究人员参与到本科生科研活动中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六)现行教学体系不够合理,学生科研意识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教学管理角度看,对理论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一般都相当重视,但对直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实验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要松得多,使得教学过程不能体现研究性特点。学生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应付考试中去,没有时间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科研意识淡薄。
(七)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是推动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深入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应鼓励学生通过、评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来衡量科研创新活动成果,形成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目前许多高校忽视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革新,学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妨碍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必要性
(一)社会对大学培养科研创新性人才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都是在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这样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要求。
(二)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校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学生对个人能力提升的要求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创新性工作奠定基础[5]。
四、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原则
目前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评价指标一般有研究性学习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三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当前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要把握好以下五个“统一”的原则。
(一)把握好“学校制度体系和学校运行机制”的统一,建立学校的科研创新保障环境教育部2005年1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要让本科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学校相关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的建立,需要高校各部门互相支持促进,从而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打开畅通的渠道,建立良好的科研创新保障环境。
(二)把握好“学生思想重视与学生行为主动”的统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前,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必须实现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主动参与科研创新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把握好“教师教学引导与教师科研引导”的统一,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教学活动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主渠道,对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大学生科研创新提供方向性的指导、理论支撑和精神上的依靠。高校应着力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将教师教学引导与教师科研引导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从而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的效果。
(四)把握好“教师科研创新与学生科研创新”的统一,实现挥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试验课、案例课、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模式,实现教师科研创新与学生科研创新的互动。
(五)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理念与学生学术理念”的统一,打造大学生科研创新队伍树立自主学习理念对大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高校应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自,提供充分的环境保障和物质保障。学术观念直接表现为人们对学术的理解和看法,正确的学术观念对于大学生的科研创新具有引领性和主导性,能激发大学生为实现社会责任和自身学术价值而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实践。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大学生群体中科研创新带头人,构建一支新型的具有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生力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工作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期,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组建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可以考虑设立由党政领导牵头、相关专家参与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指导委员会”,负责学生课外科研和创业项目的评定、审核和监督指导。委员会由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事业代表组成,从而有效整合校内外的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健全本科生科研的内外部组织体系,制定本科生科研的方针政策,宣传本科生科研的意义,指导和评价本科生科研工作,为我国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对本科生进行科研思想教育在新生入学之际就要对他们进行科研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科研素质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他们规划4年大学生活,帮其认识到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合格本科毕业生的重要性,使其从进入大学校园第一天起就树立科研能力培养与理论学习同等重要的理念。
(三)搭建学生科研成果交流、平台积极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出版专门的学术期刊,或在学校原有的学术期刊上开辟学生科研成果专栏,加强学术交流,拓宽交流平台,保障大学生科研创新的质量和效果。
(四)建立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建立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完善学生科研项目的验收和评估体系,同时应考虑对教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
(五)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导师制建立导师制是对学生科研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途径。导师制能更为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避免盲目性,提高本科生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导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情况,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己兴趣和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计划、研究计划。在指导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探究的能力,同时对本科生科研进度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和论文质量。
本文针对近年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互动、强化科研实践、实行全过程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学习最重要的素质,而科研能力则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研究生科研能力,概括地说是指研究生在各科学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它是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个缺乏科研能力的研究生是很难进行和完成科研活动的,也很难按照开题要求圆满完成毕业课题研究任务,当然更谈不上产生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因此,强化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当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逐年增加研究生的录取数量,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在我院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
1.科研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很好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当前在研究生教学和考核的各个环节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科研的问题,远远没有突出科研能力培养的主体地位。首先在课程设置和选择上,缺乏科研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其次,在授课方式上,过于强调标准化、形式化,束缚了教员授课的激情,与课程标准的严格对照也使得教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灵感没有机会与学员进行交流;最后,在考核中往往把学术论文作为一项硬条件,而没有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评价,这使得很多研究生“只动脑,不动手”,认为只要完成论文指标就完事大吉,缺乏参与科研的主动性。这些情况都不同程度制约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培养真正有用的高层次人才,不利于学科的持续发展和学院声望的提升。
2.导师缺乏项目支撑,导致研究生无题可作。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导师数量随之增加,而部分导师缺乏科研课题的支撑,这使得研究生在开题时只能选择一些理论性的软课题,而没有实质性课题和经费支持,这对于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致命的薄弱环节。例如某导师连续几年没有参与新的科研项目,连续四年只能使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围绕早已结题的某个项目开题,不仅研究内容和技术已经过时,而且缺乏研究生进行学术和科研的经费支持,由此可以想象其培养质量。
3.部分研究生作风不扎实,缺乏参与科研实践的热情。有部分研究生尽管有课题可作,有导师指导和督促,但仍然不能够很好地深入科研活动中去。归根到底是这些研究生认识上有偏差,作风不够扎实。这部分研究生大多数毕业于地方大学,缺乏军人良好的素质和过硬的作风,总认为自己只要把论文写出来就行了,而做课题是给导师打工,以至于把自己置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参与科研项目的热情、缺乏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错失了提高自己科研能力的大好机会。还有个别研究生,过分依赖导师和课题组中的教员,缺乏主动探索、刻苦攻关的精神,认为只要跟着导师干就行了,反正项目组研究的成果都可以借鉴,不愁没东西可写,从而主观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
4.专业和装备知识匮乏,难以胜任课题研究任务。部分研究生由于所学专业的不同,导致对目前攻读专业的知识比较匮乏;有些研究生从来也没有接触过装备,对装备很陌生。而大多数科研项目都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和装备背景,这些知识的欠缺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选题和课题研究,甚至不能按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坚持科研实践是培养科研能力的主体
1.通过教学改革,将科研要素融入到教学中去。科研与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两个方面。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研究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训练创新思维能力、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激发学生对专业研究的热情、培养研究生持续创新、持续研究的能力等等,最终是为从事科学研究服务的。因此,教学必须贴近科研,教学必须将科研的要素融入进去。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是把研究生教育与有组织的科研交融在一起。科研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研究生后期课题研究的任务,必须在前期学习中就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这要求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包含科研方法、科研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应推广讨论式教学,允许教员就某些专题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创新潜能;再者,应改变将教员囿于教材和教学标准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应该结合科研情况和技术发展,允许教员对教学内容进行微调,以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后,应安排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员,专门进行科研方法的教学,并尽可能地在一年级就吸收研究生进入相关项目的课题组,尽早熟悉科研工作,了解科研的过程,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脑袋大,手也大”。在研究生培养中要特别注意纠正“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改变脱离科研实践的单纯学习和“空想式”的学术研究,逐步改变一切围绕论文撰写的培养模式,而必须把包括科研能力在内的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目标。通常在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设计中,对理论教学和论文质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没有明文规定。
研究生学位的取得也是仅仅以学分、发表的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要依据,研究生的科研经历、科研成果等没有明确的体现。这也造成了研究生在平时就“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科研”的思想。要扭转这种趋势,必须在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增加科研能力的量化考核指标。正如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教授指出的“学问是做出来的,不是空想出来的。研究生应该‘脑袋大,手也大’。对工科研究生来说,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3.通过科研实践,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其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我国的学位条例对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在创新方面的要求也有明确规定,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是构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因此对于工科研究生而言,科研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和形成新技术的活动,是研究生进入学科前沿的主要途径。创新性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系统的思维能力;对新问题、复杂问题的综合和表达能力;多种知识的综合及多元文化的融合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把知识转化为现实财富的观念和能力;英语和第二外语的交流能力;判断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所产生的结果及相关后果的能力;在复杂信息环境下的检索和判断能力;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工作能力;了解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的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知识贡献和人才贡献的最集中表现。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诸多能力中最为核心的能力,它的养成需要诸多能力共同支撑、相互促进。研究生在科研方面所需要具备的选题、文献查找分析、方案设计与实施、论文撰写等能力,都是具体科研实践所必备的能力;而获得这些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参加科学研究。
科研实践也是培养研究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社交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通常一个科研项目都是由若干技术人员共同创造和完成的,在研期间需要各种人员、项目的各个部分之间严密协作。如何制定好项目进度计划、如何对不同人员进行分工、如何协调好各部分进度、如何保证任务按期保质完成等等,都反映了科研组织、协调能力。如果项目涉及多单位合作,还要搞好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协调工作。而在科研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如何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三、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为了切实强化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我们在实践中主要采用了如下一些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1.抓好研究生入学教育,端正研究生学习态度。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就要求其正课时间之外都要待在专门的学习室和实验室里,使其一开始就感受到教研室良好的科研氛围,利用教员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作风。同时,使其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使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科研的本质,激发其参与科研实践的兴趣。对于专业知识和装备知识缺乏的研究生,通过让其跟着本科生听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手段,在一年级就弥补过来。通过让其参与科研项目讨论会,和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端正其学习态度,将其注意力从如何毕业转移到如何提高自身能力上来。通过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传、帮、带”,使其尽快入门、融入整体的科研氛围。
2.成立导师组,建立经常性汇报交流制度。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课题组为基础,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应注意梯次配置,以学术造诣较深、经验丰富的导师为带头人,以精力充沛、富于创新精神的科研骨干教师为主体,以科研能力强的年轻教员为辅助,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的科研团队,在顺利推进科研项目研究的同时,以集体智慧拓宽研究生的思路,开阔学术视野,启发研究生思维,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为了更好地掌握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及时引导,应制定经常性的汇报交流制度。首先,导师要经常找研究生谈话,及时了解其想法和学习科研情况,根据研究生的个体特点制定灵活的培养方案;其次,要定期举办内部情况交流会,由导师组成员和研究生共同参加,通过研究生逐一汇报近期情况来及时发现问题,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及时进行指导,使得研究生少走弯路,增强学习效果;最后,应加强研究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使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外,还要鼓励研究生撰写高水平论文,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以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及研究动态,拓展思路,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3.强化研究生培养阶段,特别是科研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导师应认真指导并参与科研全过程。一是在指导选题方面,应鼓励从正在进行的科研活动中选题;从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及新的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方面去选题;从不同学科的交叉边缘去选题。二是在综述文献方面,应指导研究生对课题的研究历史进行全面考察,使其把握选题的研究现状,从而确定研究重点,这样既能做到研究新颖,也能避免重复劳动。三是在指导拟订研究方案方面,应指导研究生从科研的时间安排、科研的现有条件和可利用资源等方面制定出研究方案。四是在指导实施研究方面,导师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应随时关注研究的方向和进展,及时帮助解决研究中的困难,启发其的个人见解。
目前学院实行了研究生培养中期检查制度,这对后进研究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对于中期检查亮红灯的研究生,导师更应对其学习和科研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使其定期上报课题进展情况总结报告,及时纠正其偏差,强化对其的指导。
4.加强科研道德和科研作风培养。要重视研究生科研道德规范的养成。“求真、求实、求精、求是”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严谨科学作风的具体表现。要在科研实践中,逐渐提高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理性认识,逐步养成务实奉献精神、实事求是精神、联合攻关的团队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坚决杜绝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禁止各种形式的剽窃、抄袭行为,避免简单地重复前人的工作等等,使研究生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四、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迅速推进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只有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确立科研实践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教学改革、强化科研实践、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等各项措施,才能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研究生教育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特点是通过研究活动使其在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科学领域不断探索和深入钻研的精神[1]。科研能力表现为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独立分析判断决策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并且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科学研究从选题到完成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将难以做好科研工作[2]。少数民族研究生在培养教育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如何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对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有一定难度。同时,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环境、社会经济等原因,在各方面与其他地区存在差距。因此采取特殊措施,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已成为关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任务。少数民族人才对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人文、地理等特色非常熟悉,民族地区科研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该地区的科学事业发展。
2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的特点和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
2.1入学基础不同,培养考核方式相同
新疆的少数民族研究生多来自于新疆各地州,部分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水平低,少数民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未开设英语课程,加之汉语为非母语,使得部分学生汉语、英语和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薄弱,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学习吃力,压力很大,常常会缺乏自信。目前使用统一的培养方案、按照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部分民族学生将会形成比较大的学习压力,加重思想负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为了达到统一标准,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外语上,弱化了专业学习,结果导致基础不扎实、专业不牢固、能力无提高。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汉语或英语基础比较差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保证每个研究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因此,对于不同基础的研究生应因材施教,制定适当的培养方案。
2.2培养观念陈旧、形式单一,考核制度不科学
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训练是长期困扰导师和教育管理者的难题。以往只注重培养理论讲授和动手操作,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本科教学水平上。这种落后的观点导致了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不科学,不能保证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真正提升。少数民族及汉族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可分为3个部分,即理论课学习、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开题、研究生论文的评审和答辩,重点放在了学位论文的评审和毕业答辩上,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开题往往不被重视。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更多的是沿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培养过程中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实践环节[3]。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被外语过级考试和占据了研究生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因而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相对较少。因为学校尚无相关考核指标,所以也往往被导师以及学生忽视。
2.3少数民族学生参与课题的机会和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对科研兴趣不大
课题研究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的主要途径,对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的训练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汉语水平有限,于是很少有机会参与课题,其中大多只是挂名,并不实际参与课题研究。个别导师由于教学、临床、社会工作繁忙,对研究生指导不够,没有完全尽到培养指导的责任。个别学生对科研不感兴趣,不是为了学习科研方法和培养科学素养而来,仅仅是为了文凭而来,有些研究生只是被动的完成规定学分,以过关达标为目的,对于探索性、研究性内容不感兴趣,对于从事的研究工作只是被动接受,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科学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的限制,很少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很多研究生从未参加过或者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术活动,使得学术交流没有形成一种习惯,没有成为一种必要的学术生活制度。
3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
3.1重视品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重视品德培养和心理问题的疏导,将其培养成为有理想和有良好品德的社会优秀公民,重视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责任心。要注重引导少数民族研究生树立能够超越民族、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等基础之上的博爱精神,使得各民族研究生在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中能够共同进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干部和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通过骨干的力量加强少数民族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2注重技能培训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一致性
针对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加强少数民族研究生技能培养及知识结构提升,培养其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汉语言沟通能力和英语的读、写能力,能主动运用已掌握的科研手段,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独立完成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4]。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科研能力的具体方法如下。
3.2.1选择研究的课题
对于刚从大学生活中进入研究生生活的学生来说,选择科学而严谨的课题并非易事,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首先建议其大量泛泛地阅读,培养好的阅读文献的习惯,其次,在导师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展开延续性的研究或者在临床实践中寻找和发现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问题,再通过文献检索进一步明确所要研究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前景[5]。
3.2.2研究方案的设计
建立完善的开题制度,在开题阶段学生需通过完成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公开答辩等,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团联合审核。锻炼和提高了少数民族研究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也使研究方案的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3.2.3课题的执行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少数民族研究生之间,少数民族研究生与汉族研究生之间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的团队意识。各民族学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各民族学生取长补短,更多的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在合作中产生更多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路。建立学生定期向导师学习、汇报的制度,使导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和指导的机会。
3.3改进培养方法、个性化施教
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整体素质与个人能力培养,提高少数民族研究生适应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将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使其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于其个性化发展的培养、考核制度,在研究生学习的三学年中,对于理论课学习、中期考核和硕博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标准,真正做到个性化施教。同时在个性化施教的培养过程中,尽可能多的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关怀和帮助,可每周定期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成立学习沙龙,针对少数民族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问题、科研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语言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开展帮扶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难处。
3.4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基础知识的加强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在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学习班、学术会议与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加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提高其钻研科学的能力。
3.5大力鼓励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投入
鼓励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增强研究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项目,为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奖学金的评定制度中应加大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多元素考核标准,使更多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科研产生兴趣。应当将科研能力评价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建立大众化科研培养系统,以此作为大学生评选综合奖学金、三好学生、免试推荐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条件,以此来激发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
3.6导师在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高校教学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前瞻性,传授的知识具有深、专、精等特点,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能进入到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处于已知与未知的边缘地带。因此,作为专业知识的教学,有必要把科学研究的因素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不断地掌握方法、探索真理、创造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1]。
现代教育的高速发展,要求高校教育不能只重视传授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知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老化,只有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不被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淘汰[1~5]。
本科生科研现状
1.本科生科研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开始重视本科生的科研工作。不少高校设立了专项学生科研基金,鼓励在校本科生申报科研项目,同时还鼓励教师吸取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如将学生的科研成果计入学分,并设立相应的奖项,对指导教师也有相应的奖励;有些高校还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专门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事项。然而,大部分高校所设立的本科生科研经费十分有限,资助力度远远不够,参与科研的人数、科研成果质量、科研活动的管理等都尚处于起步阶段。
2.本科生科研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校学习的任务只是学习理论知识,科研意识不强,参与科研的学生所占的比例相当低。在对某高校100名高年级本科生的调查中,申报校级学生课题的有9人,占9%,参与教师科研的有8人,占8%。其中申报校级课题的学生表示因为学校有这方面的鼓励政策,因此主动申报参加,以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这部分同学属于主动参与型;参与教师科研的学生表示是老师找到自己给了自己这个机会,所以就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属于被动参与;而没有参与科研的83名学生中,有2人表示申请了校级项目没有被批准,占2.4%,30人认为自己能参加的机会不大,因此也就不争取,占36.1%,34人不知道自己是否具有科研能力,认为科研是离自己比较遥远的事情,因此也就不关心这类事情,占41.0%,17人认为自己不具备科研能力,占20.5%。
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1.调整课程设置,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科研能力的培养
高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基本的做法是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培养科研基本素质的课程,如文献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外文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均体现了学校逐渐重视对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另外,可在教学计划中规定本科生科研成果计为一定的学分,可以代替某些选修课程的学分,这样,学生可以用学习部分选修课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同样达到毕业学分的要求。
2.加强实践,培养科研意识
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是高等院校为适应社会需要、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加强本科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通过早期经历科研的全过程,将为培养“探索型”“创新型”“学术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突破了长期以来只有硕士、博士等研究生才能参与科研实践,而本科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相关书本知识和实验的教学束缚,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中对感性理解、动手能力、跳跃性思维培养重视不足的弊端,开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2]。具体做法可以由教师提出一些主题,由学生小组进行查资料、作出各种方案并进行讨论,择优进行实验研究,并整理成研究论文;或者由学生或各系部、班级组织一些科技竞赛活动,通过再竞赛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科研意识。
3.强化教师的指导力度
本科生能够独立做科研的毕竟极少,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才得以完成。因此,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还应加强教师对本科生进行科研的指导力度。如实行本科导师制的学校,要求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工作。有些高校设立的校级基金项目,就要求必须有本科生参与才能立项。笔者在研的一个项目就有两个本科生参与,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资料的查阅、收集、筛选,数据的调查、处理以及优化模型的建立思路等,这对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研究能力都大有益处。
4.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科研成果的体现方式就是论文。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四年积累的知识的一次总检测。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毕业生的水平并促使毕业生积极探索创造新知识、新见解。通过写毕业论文可以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5]。
在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时,在选题阶段,尽量选一些有利于培养能力的方向;在写作过程中,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训练学生形成认真的写作态度,避免由于临近毕业找工作等事情的干扰而对毕业论文敷衍了事,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从中也培养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季诚钧,黄昌财.高校本科生科研的意义、现状与措施[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2):95-98.
[2]吴军,杨梅,晓开提等.论本科生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47-648.
[3]陈分雄,叶敦范,杜鹏辉.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活动 [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29-31.
关键词: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机制
一、引言
著名哲学家约翰・帕斯英尔在一次国际研究生教育哲学会议上强调说:“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对一些重要的、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批判,做出判断。”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研究生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即独立思考问题和主动探求答案的能力,研究生教育特别需要一种能够激发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好环境。
近年来,为了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我国高校逐年增加学生的录取数量,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并不就意味着教育质量的同步提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伴随着扩招,培养方式由原来的“填鸭式”、“满堂灌”逐渐陷入了“放羊式”,出现了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许多从事研究生培养的教育工作者也先后对如何保证培养质量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从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培养途径两个方面作了论述。
二、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1.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若把研究生培养当作高年级大学生,采用延长学制,增加知识总量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样既脱离研究生培养目标,也难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更新教育理论和观念,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研究生在拥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又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需要和内在要求
研究生的培养,既要使研究生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科学知识,又要使研究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有着较强的系统性、灵活性和自我选择性。他们的学习是在接受、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知识结构合理和完善,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最能衡量他们的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是科研训练的深度和所取得的成果。因此,研究生的教育,应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由重知识基础转到重发展科研能力培养方面上来。
三、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的途径
1.研究生科研态度的端正
大多数研究生人学是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和科研能力,进而能在竞争更为激烈社会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甚至能为国家多做贡献。但也不排除,有些研究生入学只是为了拿个硕土学位、得到研究生学历,并没有自身学术和科研能力提高的强烈要求。像后者本身没有提高科研能力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我们的教学指导无论多么有效,也都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因此,研究生入学我们应首先注意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从思想上指导研究生,激发他们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积极的自我培养,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发挥导师的集体指导作用
充分发挥导师的集体指导作用,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现在好多学校,一般情况下多是一位导师指导一名或者多名研究生,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我们的研究生“疯狂”的扩招,高校的师资力量明显不够,一名导师负责几名甚至几十名研究生的情况日益普遍,导师的指导作用更显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点做法来解决。
(1)建立指导教师综合体
考虑到师资力量的不足,在研究生的指导上,我觉得应该建立指导教师综合体。即利用个人(指导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资格)与集体(其他教师3―5名,他们也可以没有硕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综合体中,指导教师为组长,其他教师为组员。集体指导一方面解决了部分高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易于拓宽知识面。此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可以聘请外系或者外校的教师乃至跨学科的教师来进行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接触不同风格的教师,接受不同思想的熏陶。
(2)实行导师综合指导日制度。
无论是指导教师本人,还是指导教师综合体中的其他教师,他们都有各自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时间非常紧张。实行导师综合指导日制度可以将导师的指导日期固定化。定期指导学生,如指定学生的阅读书目并检查阅读的完成情况、下达科研任务并检查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等等。这样研究生便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科研活动,减少盲目性。
3.提供研究生参与科研的机会
(1)相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大多数研究生都是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年轻人,他们都有勇于进取、不怕失败的精神。他们都渴望实在地干点事、希望得到老师或者是其他人的认可。因此,研究生在具备了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后,导师应该相信他们,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务,调动他们的科研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否则,可能会挫伤研究生的自信心。
(2)多参加学术交流
研究生在校期间,指导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带研究生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以开阔研究生的视野,了解高层次学术研究动态,提高他们的科研欲望。要求出席学术会议的研究生必须带打印论文,在会议上宣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能使研究生及时了解到本学历国内外的动向和当前的水平,启迪思路,使自己的科研沿着最有利的方向进行下去。
(3)多参加科研实践
在科研中,应当大胆地把研究生推到科研第一线,如研究生和导师共同举行研讨会、学术报告,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外出调研等,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协助导师或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在具体工作中发挥他们的思想活跃并富于创造性的特点和工作上的能动性。从而在实践中锻炼他们,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4.注重研究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到目前为止,许多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构成也作了不少的论述。如:待选论文题目的判断判断研究设想的先进性;判断研究设想的可行性)、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文献检索与学术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完善学位论文撰写形式①;培养掌握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培养利用科技情报资料的能力、培养撰写科研(学位)论文的能力、培养组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素质的培养、合作能力的培养、交流能力的培养(o,等等。我认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熟练掌握计算机、外语等工具的能力、科研资料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论文的写作能力。
5.营造良好的科研外部环境
科研活动的实施,科研能力的提高应该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这就需要给研究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外部环境。首先,应该有丰富的研究资料供给、便利的研究工具和信息来源。丰富的研究资料是科研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计算机是研究活动的必备工具,畅通的网络是研究者获得研究课题进展的有效方式。其次,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特别是研究探讨一些创新性管理机制,如“教考分离”机制、“研究生综合素质考评”机制、“研究生创新发明奖励”机制,各种奖学金制度的设置,提供各种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激励机制等。三是要加强后勤服务与管理,保证研究生身体营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