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生物学笔记范文

化学生物学笔记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化学生物学笔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化学生物学笔记

篇1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堂笔记 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引言

课堂笔记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帮助学习者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科学、简洁的课堂笔记能够在课堂中提高学习者的注意力,帮助学生高效复习所学内容,掌握行之有效的课堂笔记方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而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知识点琐碎,记忆内容繁多的特点对生物课堂笔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导图正是一种能够行之有效地优化生物笔记,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

2 思维导图简介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文字、数字、分析、排序、语言和逻辑,而右大脑负责韵律、颜色、形状、方位、想象和幻想。思维导图是由东尼・伯赞创造的可同时利用人的左右大脑用可视图表示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通过主题关键词与图像、色彩进行链接的方式将信息量庞大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化。使用者还能通过思维导图的图案、文字、色彩的多层次刺激记忆起各级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在构建出原有知识体系之后继续发散延伸。因此,学习者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后,会发现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进一步加深,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有效提升。而传统笔记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的模式,仅仅利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传统笔记使用者的记忆效率和理解效果自然不及思维导图。因此,近几年来思维导图被广泛运用于课堂学习之中。

3 使用思维导图制作生物笔记的步骤方法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记忆学习方法,要把它运用到优化生物笔记上,就要明确具体的使用方法步骤。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为例介绍思维导图的具体绘制步骤。

(1) 取A3或A4尺寸的白纸横放,横向格式要比纵向的格式给使用者更多的自由和使用空间来制作思维导图。在白纸的中央确定思维导图的主题,先在思维导图的中央绘制了一个细胞的图形,并确定以“细胞中的无机物”为主题关键词。

(2) 以图形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以粗线条绘制相连的主分支,在分支的末端放置关键词,分成了“水”、“无机盐”两个主分支。

(3) 创建2、3级分支,绘制的线条逐级变细,各级分支上的关键词要基于课堂内容的逻辑结构,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分层次扩散。不同的二级分支采用不同的色彩绘制以便区分,主分支“无机盐”的4个二级分支分别采用蓝、橙、绿、红四个颜色区别,但“水”和“无机盐”相同的二级分支,如“存在形式”又采用相同的颜色绘制。这样,学生在复习思维导图时又能够对“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进行比较记忆,达到加深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作用。

(4) 提炼关键词,关键词的选择在于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最符合个人思维逻辑特点的关键词。但是,思维导图上的关键词一定要简洁,短语或词组会混淆记忆,降低记忆效果。

(5) 尽量使用图案、符号来代替文字,这样既能提高记笔记的速度,又能使思维导图更有趣味性,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图案加深了对大脑的刺激,使得记忆效果更加提升。

4 “细胞中的无机物”思维导图与传统笔记的比较

下面同样以“细胞中的无机物”为例,对思维导图和传统笔记的特点进行直观、具体的比较分析。传统笔记见图1,思维导图见图2。

从图1中可以看出,传统笔记中,文字内容十分详尽,但记录笔记耗时较多。学生在课堂记录笔记时,主要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被动地记录笔记上,而不是放在对知识内容的思考分析上。有的学生甚至疲于记录而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思路,在课后复习笔记时,反而不能理解所记录的知识内容。传统笔记也没有对课堂内容进行提炼,只是单纯地根据教师的授课内容记录,学生只被动地接收,而不是主动建构知识。传统笔记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结构松散,重点知识不突出。在复习笔记时,学生也很难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记忆起来也更加困难。

从图2可以看出,使用思维导图来做生物笔记文字少,层次结构分明。思维导图笔记高效省时,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课堂知识内容的理解分析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提炼,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且完成思维导图后,学生能根据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继续在原有思维导图上进行补充发散,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思维导图通过主题关键词与图像、色彩进行链接,能够多层次地刺激学生的左右大脑,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牢固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构高中生物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其记忆理解的能力和效率,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课程内容都适合。例如,高中生物课堂中需要准确描述记录的生物实验操作就不适合制成思维导图。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也应当注意选取适合的知识内容。

总之,与传统生物笔记相比,思维导图层次分明的逻辑结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更有效地优化生物课堂笔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但是要使学生正确利用思维导图来优化生物笔记,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教师自身也要掌握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师生共同协作,才能利用思维导图打造高效的生物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篇2

遵照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二、任务和目标

本学期教研室下达的任务是授完生物必修1—《遗传与进化》。我们的计划是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一下目标:1、首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一生。要教给学生了解生物学特点,并掌握学习生物学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渔”。3、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4、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将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努力开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概括和运用知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核心概念的教学。

三、教情、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校高一生物教师得到充实,由两位生物教师担任生物的教学任务,可以说压力很大。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我们生物备课组将加强集体备课,未经集体备课的课不上。我们平时要加强对课标、教材的研究,确保准确把握教材,少走弯路。

我校现在有学生530人左右,男女比例接近1:1,有10个教学班,其中文化班8个,艺体班2个,每人5个班,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来说,学生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不好,智力水平还可以,学生的自治能力较弱,学习方法欠缺。

四、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每周有一次大集体备课:确定下周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题(考虑学生的实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试题)、作业情况;协调各班的进度;反馈上周各班学习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安排下周的观摩课,评课的时间、地点。

2、改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班找出2名生物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然后进行总结,介绍给学生,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方,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染力)。

3、加强学生生物实验的能力:课上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操作事项的说明,课下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学生在周六、周日去实验室做实验)。

4、自我发展:本学期除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学校的学习任务之外,我要通过报刊、网络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5、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原则在学生自动报名的基础上开展活动。活动每2周开展一次,时间利用课外时间(晚上7:30—8:30),开展的内容包括:学习方法指导、重点难点突破、典型习题点评、讲座等等。

五、教学计划 周次

时间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

2.10-2.15

2

2.16-2.22

第二章第一节(1)

第二章第一节(2)

3

2.23-3.1

第二章第一节(3)

第二章第一节(1)

4

3.2-3.8

第一章第一节(2)

第一章第二节(1)

5

3.9-3.15

第一章第二节(2)

自主检测

6

3.16-3.22

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章第三节(1)

7

3.23-3.29

第二章第三节(2)

第三章第一节

8

3.30-4.5

第三章第二节

习题讲评

9

4.6-4.12

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章第四节

10

4.13-4.19

第四章 第一节(1)

第四章 第一节(2)

11

4.20-4.26

第四章 第二节

自主检测

12

4.27-5.3

自主检测讲评

劳动节放假

13

5.4-5.10

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第二节

14

5.11-5.17

第五章第三节

第六章第一节(1)

15

5.18-5.24

第六章第一节(2)

自主检测

16

5.25-5.31

自主检测讲评

第七章第一节

17

6.1-6.7

篇3

关键词:舞弊行为;行为意向;计划行为理论;逐步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061—03

高等学校考试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评估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评价。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目前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的普遍性,在所经历的考试中发现: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越来越普遍,并表现出舞弊方式多样化、舞弊主体多元化、舞弊人员职业化与舞弊手段现代化等特点。舞弊行为直接败坏学风、校风建设,并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是当前各类院校教学管理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因此,为了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杜绝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有必要对舞弊行为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多属性态度理论和理理论发展而来的,由于理理论假设行为的发生都能够由个人的意志控制,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存在着不完全受个人意志影响的行为,这将大大降低理理论对个人行为的解释力。因此,Ajzen便将理理论加以延伸,在原有影响行为意向的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两个方面外,考虑现实生活中的限制可能会阻碍意向的形成以及行为执行的基础上,另外加入了行为控制认知一项,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该理论假定影响行为发生的所有其他因素都是通过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及其相对权重间接影响行为的,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增强了对行为研究的系统性以及为后续理论模型的假设验证提供了框架,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地考虑了多种因素。如果用回归的数学形式表现该理论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对行为的预测则表现为以下形式:

BI=W1A+W2SN+W3PBC (1.1)

B=W4BI+W5PBC(1.2)

其中,A代表态度,SN为主观规范,PBC为行为控制认知,BI为行为意向,B为行为,W1、W2、W3、W4、W5为回归系数。因此,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提出如下假设:

H1: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关系;

H2: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关系;

H3:行为控制认知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关系。

但是Plight&Vries、Bagozzi&Kimmel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过去行为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应该作为独立变量加入到模型中,并且认为人的行为主要由行为意向形成,而行为意向与实际行为有非常强的关系,许多实证分析表明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实际行为的衡量可以用行为意向来代替。由于舞弊行为是高校严令禁止的行为,在实际问卷调查中,为了防止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从理论角度和实际可测量角度,选择舞弊行为意向替代舞弊行为作为最终测量变量是合理的和可行的。为此,提出以下假设:

H4:过去行为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关系。

综合上述假设,构建基于修正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如图1.1所示。

模型的基本含义是:大学生考试舞弊的行为意向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和过去行为共同影响;大学生考试舞弊的行为意向代表了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

二、量表编制及调查样本

在理论分析及假设的基础上,先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常用的三个经典问题进行开放性问卷调查,即舞弊行为有哪些益处和害处、哪些个人或组织会影响舞弊行为发生、哪些因素会促进或阻碍舞弊行为发生,然后参考Ajzen的TPB量表编制封闭式问卷。

在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前先对问卷进行预测,随机选取某大学在校生60名学生进行小规模施测以判断问卷题项是否有效。预测采取两次进行并对所获取的数据先进行相关分析,相关分析发现各题项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6,大于要求的0.5;再进行再测信度的检验,再测信度通过检验表示量表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为此,正式问卷通过网上填答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涵盖管理、理工等各专业的大一至大四的各年级的在校大学生,采取无记名方式,共305名学生填答问卷,有效问卷为298份,有效回收率为97.7%。

正式问卷中变量含义和测量题项说明如下:

1.行为态度(AT)

行为态度是大学生对于考试中所实施的舞弊行为所持有的积极或消极评价,该行为评价的好坏间接地体现了大学生是否具有道德观念,具体有“认为考试作弊的不道德性/道德性”、“作弊对考试成绩提高是愚蠢行为/明智行为”和“作弊对于学习效果体现是无益的/有益的”这三个问项。测量采用Likert5点计分,为:1(完全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不能确定)、4(基本同意)和5(完全同意)。本次测量Cronbach α=.81,表明本问项达到了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水平。

2.主观规范(SN)

主观规范是大学生在考试中进行舞弊时根据经验判断该行为的实施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程度,认可程度越小,实施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越小,认可程度越大,实施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影响大学生主观规范的周围人群体可以分为“教师”、“同学”和“家长”这三类,分别设计 “教师/同学/家长对待舞弊行为的认可程度,会影响我舞弊行为的实施”这三个问项,测量计分法同行为态度。本次测量Cronbach α=.84,表明本问项信度值很高。

3.行为控制认知(PBC)

行为控制认知是大学生在决定是否采取舞弊行为时,认为自己对于各种有利或阻碍舞弊行为因素的掌握能力,即对实施舞弊行为的难易程度的评价。Ajzen对行为控制认知的测量主张更多关注外部资源的限制,这与“便利条件”观念非常相似。影响舞弊行为的便利条件有:当场的考试氛围,体现在老师监考的松紧状态和同考场同学的考试行为;学校关于舞弊惩处程度;舞弊信息的传递工具;考题形式和内容,体现在开闭卷形式、考试内容的来源、主客观题的权重等等。为此,从这四个便利条件设计问项,测量计分法同行为态度。本次测量Cronbach α=.78,表明本问项达到了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水平。

4.过去行为(PB)

过去行为是指大学生在已有考试中所实施的舞弊行为。过去行为参考Norman和Conner关于酗酒行为研究文献中所用量表修改而成,主要调查测试者的过去舞弊行为经验对其今后考试行为的影响,最终确定 “考试中会不自主地发生一些习惯性舞弊动作”和“以前舞弊行为对现在考试舞弊行为有帮助”这两个问项,测量计分法同行为态度。本次测量Cronbach α=.83,表明本问项信度值很高。

5.行为意向(BI)

行为意向是指大学生考试进行舞弊意图的强度,并用行为意向替代了大学生的舞弊行为。由于对大学生舞弊行为的追踪不太好实现,为此对行为意向的测量依据平时考试中大学生舞弊行为的频率来测量,为从未舞弊、偶尔舞弊、经常舞弊共3个频率。本次测量Cronbach α=.79,表明本问项信度值符合要求。

三、数据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大学生舞弊行为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应用SPSS13.0软件,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1.相关分析

为了全面把握行为态度等变量与行为意向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有必要进行相关分析。表1结果显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和过去行为均与行为意向显著相关,而且表明了理论模型中存在因果关系的各变量之间基本都有相关甚至显著相关。

2.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可以说明各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以及关系的紧密程度与方向,回归分析则能明确变量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不仅对变量的前后因果关系进行验证,也能更深入了解不同层面对行为意向的解释能力。

根据理论模型,大学生舞弊行为意向主要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和过去行为四个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判定系数R2=0.749,说明回归方程可以解释总变异的74.9%;另外,回归模型已解释变差的统计量F=1 I4.981,其显著性概率Sig

从回归方程中得出,行为控制认知对舞弊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过去行为次之,而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偏小。研究结果表明考试舞弊的行为控制认知是构成考试舞弊行为的必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过去行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在大学生形成考试舞弊行为意向时发挥了主要作用。可见,教学管理部门不能够盲目乐观,考务管理的任何环节都不能降低标准、放松要求。

四、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防范措施

1.加强考试管理是关键。考试管理可以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入手。学校要制定细致的舞弊惩罚制度,使舞弊行为惩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在入学前和每次考试前对学生强调这些规章制度,让学生深知舞弊行为的严重后果,同时对考场配备高质量的作弊信号屏蔽器等。而教师主要体现在监考教师、任课教师这两个主体,监考教师在监考中认真履行监考职责,并要配有经常巡视的考务管理人员,形成“走动式”监考;任课教师在出题时偏重案例分析等主观题型,降低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客观题的比重。

2.重点学生重点管理。过去有考试舞弊行为的学生如果从舞弊行为中获得“效益”,会引起他们不重视考试教育动员、缺乏诚信的考试风气,更构成了有利于考试舞弊行为意向形成的主观规范,而这些学生的考试舞弊行为会导致更多的学生效仿。为此,对过去有考试舞弊行为的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重点关注。

3.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舞弊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是由于道德观念淡薄引起的,不仅可以弱化舞弊的主观规范,也可以让学生对舞弊产生积极态度。为此,要从诚信意识、公平意识、公正意识等方面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有效地防范和消除产生舞弊行为的诱因。

[参考文献]

[1]何香仪.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现代教育管理,2011(03).

[2]冯晓玲.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的归因与对策分析[J].考试研究,2009(02).

[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矿工违章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06).

篇4

关键词:类比思维;物理化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38-02

在材料、化学、化工、生物、制药、冶金等相关专业中,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到对其他课程知识点的把握。同时物理化学也是诸多大学研究生入学的专业考试课程。但是,在物理化学课程具有课程起点高、知识点密集、知识点抽象、难度大的特点。这也使得物理化学“教”与“学”的难度都较高。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一直是物理化学教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具体教学中,通过联想、分析、比较、归纳,把已经熟悉的知识模型、知识规律与所研究的各种现象和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并用类似的方法处理称为类比思维方法。类比思维曾经帮助人类获得大量的知识,很多物理学家如开普勒、牛顿、麦斯伟尔都运用类比思维解决了很多物理学难题,可见,类比思维能力是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基本素质之一。

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尤其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时,最好能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物理化学教学而言,通过相似关系举出学生熟悉的领域中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由于物理化学教学内容相对抽象,类比思维可对学生学习该课程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启发。另外,类比思维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类比有助于迅速地把握处理问题的关键,变通物理化学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与熟悉的形象化的事物进行类比

物理化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焓、熵函数、活度、相律等。这些概念不易理解,但是用学生熟悉的形象化的事物去类比,可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与掌握这些概念的含义。这种类比思维方法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要类比的目标问题对象,然后确定类比源对象;之后对目标问题对象与类比源对象进行比较,进而找出他们之间的类似关系;根据目标问题对象的已知信息,对其相似关系进行重整化处理。

例如,学生在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章节内容中利用熵判据ΔS≥0来判断隔离系统的方向与限度时,普遍感到不好掌握,我们就类比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解释。即让同学试想自己生活的房间,如果平时不注意清洁和整理,用过的东西随意丢弃摆放,用不了多长时间房间就会变得很混乱。这样,同学们在理解熵增加的本质即系统内部自然发生的随机过程打破了原有的状态限制,使得系统内部元素的状态更多,就会感到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更易于理解与接受。

所以,利用类比法,使抽象、陌生的概念变为具体、熟悉的知识,降低接受抽象概念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这种思维方式通过选取合适的类比源对象和目标问题对象以直观的、形象的图景映入学生脑海中,使其具有形象思维的特征。

二、与其他课程内容进行类比

学习类比思维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很多知识点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类比思维的培养,既依赖于形象思维,因为只有通过想象作必要的类比示意图,才能将原来不同的两种物理模型、物理规律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同时又借助于抽象思维,因为只有抽象思维才揭示出两个事物的共同特征,抓住事物的本质。

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除了与形象化的事物进行对比,物理化学的知识点还可以与很多其他课程内容进行类比,以此来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新的物理化学问题。特别是物理化学与其他课程,比如大学物理、大学化学乃至高中物理和化学之间都有部分相似的教学内容,那么就可以采用类比教学法,利用学生较为熟悉、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去启迪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中新的知识。

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内容,同时也是物理化学中的内容;那么,在讲授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两节内容时,就可以采用类比法,指出与大学物理所学内容的相同之处,同时强调二者存在的差异,如此循序渐进同学们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指出,不管是大学物理还是物理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的都是系统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问题,包括功、热和热力学内能或称内能等。但不同的是,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中,仅针对理想气体这一简单的系统,计算过程也相对简单;而物理化学的相关内容里,系统不仅包括理想气体还包括液态、固态物质,而且系统经历状态复杂,不仅有恒温、恒压还有相变化以及化学反应等复杂的过程,同时相应的引入了新的概念,如摩尔相变焓Δ■■■H■、摩尔反应焓Δ■H■■等,所以计算过程相对复杂。这样,通过类比就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新旧知识之间互相沟通。

三、对课程内部知识之间进行类比

物理化学课程中有很多非常相似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集中以大量类似的化学方程式来呈现。面对大量的物理化学化学方程式,学生往往感觉记忆困难。巧妙运用类比法,会让方程式记忆变得轻松并且深刻。

例如,范德霍夫渗透压公式被认为是物理化学界的经典理论之一,被写在世界各国的物理化学教科书中,范德霍夫的渗透压方程式表述为ΠV=n■RT,但是其概念不容易掌握。我们可对比学生们所熟知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发现二者具有相似的组成,比例常数与气体状态方程式中的常数R也基本一致,所以可对比这两个公式的特点来帮助同学们进行理解、掌握与记忆。

再比如,物理化学中有些方程式的导出过程也可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推导。比如真实气体的范德华方程式(P+■)(V■-b)=RT,就是通过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RT)进行对比,添加了压力修正项(■)和体积修正项(b)而得出的。类似地,在多相多组分热力学章节中,提出了“偏摩尔量”这一重要概念,解决了体系中多相、多组分的组成变化对体系状态影响的问题。采用类比思维,只要将纯物质的任一广度量替换成偏摩尔量,则可根据纯物质的热力学函数关系,写出多组分系统中任一组分的热力学函数关系。

物理化学课程方程式繁多、复杂,看似难以理解和记忆,然而从整体上去把握,就会发现不同章节的方程式只不过是同一个方程式在不同条件下的演变形式而已。因此,在讲授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式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类比或比较的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另外通过类比来找出各个方程式之间的共同点和关联性,既加深对物理化学本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也使学生对自然规律的普遍适用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形式,类比推理的过程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类比思维是类比推理过程中的各种思维形式的总称。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类比思维,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规范。

首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类比思维在科学发展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类比思维的重要性。比如爱因斯坦从引力场几何化的成功作类比推理,致力于电磁场的几何化,进而建立“统一场论”的思想,这样的类比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从而激励并增强学生运用类比思维解决新问题的勇气。

其次,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用学生熟悉的“类比源”。虽然类比思维既可以近亲类比,还可以边缘类比。但是教师与学生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心理特征都呈现出较大的不同。部分教师在追求专业知识精深的同时却对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时代背景少有了解,这可能造成教师在进行类比教学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类比原型。另外,部分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可能导致他们在理解类比源时产生一定的困难。这都需要教师要主动地积累深厚而广博的知识,尽可能广泛地涉猎目前时展的特征和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类比源的选择范围越广泛,类比的形式越灵活,也越能发挥类比的作用。

最后,类比法中虽然包含了许多辨证的关系,如相似与相同、同一和差异、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现象相似与本质相似等等,但是教师应该适时地提醒学生,类比思维作为一种形式逻辑思维方法,它不同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也不同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它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因此,采用类比思维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必须事先提醒学生注意到各种差异对类比结果的影响。教师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要注意类比法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准确地应用类比思维接受新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类比。

实践证明,采用类比思维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还有利于对复杂物理化学概念、过程的具体化、形象化,能帮助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寻求思维的线索,获取理解、掌握知识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提升物理化学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丹,贾建光,马丽景,吕志.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06):42-44.

篇5

关键词: 商务英语 毕业生调研 启示

金坛市地处江苏省南部,为宁、沪、杭三角地带之中枢,水陆交通方便,外经贸活动和文化交流尤其频繁。金坛经济的加速发展,使英语商务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企业发展和对外交流作了有力支撑。金坛中等专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自开办以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进一步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各方面发展情况,我们对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

一、调研概况

(一)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调研情况

调研显示,用人单位需要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从数量需求来看,分别是进出口业务部门、涉外单位行政部门、销售部门等。而在众多英语能力中,用人单位更看中口语和写作能力。在学校所开授的相关专业课中,商务英语洽谈、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会话等更实用。商务口语、商务英语函电和商务翻译这三方面最能体现本专业的竞争优势。除专业能力之外,人际沟通、社交礼仪和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也颇受重视。

通过以上调研的情况来看,商务环境中的英语口语、写作能力是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专业工作核心技能。这就要求学校在采用“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要着重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原则,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形成突出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调研情况

10届以来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调查表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1%以上。95%以上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工作,以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居多,少部分为中外合资企业,个别的是外商独资企业,个别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68%左右从事进出口贸易,16%左右从事涉外文书和办公室文员工作,从事幼儿园、小学和培训机构教师工作的占12%左右,还有4%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或从事其他工作。70%以上的毕业生初次就业月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毕业生对商务英语专业办学满意率达93%以上。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如此高的初次就业率,充分说明商务英语人才至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是需要的人才,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60%以上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与专业的“培养具有扎实的商务英语专业综合知识与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说明学生经过高职阶段的集中学习,基本具备了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专业素质。

二、调研启示

调研显示,很多企业需要商务英语人才,毕业生绝大多数从事外贸工作且待遇较高,周边院校稳步扩大招生和外向型企业增加等情况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该专业的办学现状和市场情况,用人单位很看重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商务写作能力,这就更加明确了本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实践安排等方面体现。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通过职业规划与指导,使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职业、掌握择业技巧;认识自我、从容面对现实,从而更好地为本地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对策思考

(一)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学生入学教育之中

在学生入学之际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习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熟悉职业情况,掌握职业技能,明白为何而学习,进而有目的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与潜能,并自觉地将社会需要与个人志趣结合起来,把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与未来的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教育。

(二)把职业意识的培养贯穿在高职教育之中

高职学校只有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把职业意识的培养贯穿在高职教育之中,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开展职业规划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职业需求、与学生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正确面对新问题,从容应对新变化,形成新对策;勇于投入创业实践,不怕挫折,艰苦创业;善于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要注意的是,在职业规划与指导的过程中,要与专业课结合,做到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与指导

首先介绍职业特点,增强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其次了解自己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明白自己想做什么;了解自己的个性,明白自己能做什么;然后结合现实情况,扬长避短,找一个最佳结合点。最后介绍社会现状和就业形势,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校要结合社会实际,向学生介绍社会现状和就业形势,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择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四)加强职业规划与指导的机构建设

为了提高就业指导的科学性、系统性,学校要建立相关的职能机构,配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同时安排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培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门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常抓不懈,保证职业规划与指导的时间与空间,实现职业规划与指导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匡霞.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职教通讯,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