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监测的特点范文

生态监测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监测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监测的特点

篇1

一、 音乐课堂“生态环境”的基本含义

所谓生态环境,这里是指人与自然,乃至社会及其他人和谐相处的有利于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学习化的外部环境。1979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著名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他认为应该运用生态原理去研究教育在物质和精神环境中的发展规律。本文中的音乐课堂环境不是指物质环境(类似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摆放等外部硬件设施)而是指精神环境。音乐课堂“生态环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它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在音乐课堂的“生态环境”下,学生健康成长,能在最佳“生态位”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生态气候”的滋润。

二、音乐课堂“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

1. 教育氛围民主性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一堂课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教育内部育人功能得以良好发挥的环境条件,它驱使内部运行机制启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长流不息。在音乐课堂“生态环境”下的教育氛围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作为与学生一起活动的参与者,创设与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相适应的感染力极强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氛围和自由的空间里自主学习,自由想像,尽情享受音乐之无穷魅力。

2. 教育过程动态性

“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教育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具有动态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程序的选择是以学生心理特点、参与学生的数量、发生的环境、师生的知识背景、教学设备、媒体的条件等为转换的。在生态的音乐课堂中,师生、生生多向互动,围绕音乐共同参与,通过对话、讨论、沟通、合作等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教学成为一个连绵不绝、不断发展的过程。

3. 教学目标多元化

我们知道,受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约,音乐课堂往往表现为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很少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更不会注重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放在首位,又因为音乐审美教育大多体现为“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因此更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教学目标,呈现出鲜明的目标多元性特征。

4. 学习方式自主化、个性化

21世纪,新的教学哲学观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才培养应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生态环境”下音乐课堂的学习方式将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代之以自主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三、 音乐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

1. 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师生互动

教育生态学认为,在课堂中也有“花盆效应”,生态学上称为局部生态效应。也就是在空间上思维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和约束力。传统的音乐课堂中,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力差,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的“花盆效应”。“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自由、和谐、宽松的多向交流氛围。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消除学生的胆怯与依赖心理。学生不怕失败,就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地探索与思考。教师要把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作为课堂教学的信念。教师应将情感投入贯串教学活动始终,举手投足都要带有亲和力,要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目光投视作为情感沟通的媒介,送给一时不能回答或答错问题的学生以信任、鼓励的目光,送给不敢发言的学生以关心、期待的目光,送给正确回答问题并有创意的学生以佩服、赞许的目光……以此给学生亲切、温暖感,促使他们愿学、乐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音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应创设美的音乐氛围和丰富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交流中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设计丰富的音乐活动,强调学生间合作交流

“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教师要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让孩子们在听、唱、舞、玩、奏、演中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个体参与音乐活动,更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做事、做人的基础。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社会共处不仅仅是人生的技巧,而且还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在“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所设计的大量音乐活动要靠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来完成,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每个人都是课堂活动的能动体。例如学习了《七子之歌》后,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创作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期盼台湾早日回归”的内容,集体进行创编。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同学们一下进入了角色,有的创编故事情节,担任解说;有的创作音乐,担任演奏员;有的分角色进行表演;有的激情洋溢地朗诵;有的声情并茂地演唱。当各小组展示时,形式丰富多彩,人人参与其中。在这充满生命力的合作教学中,音乐学习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等),但每个人具体的智能层面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孪生子,两个人也不会拥有完全一样的智能层面,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在音乐课堂的“生态环境”下,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获得开发。例如在学唱《长江之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表演歌曲,有的学生随着伴奏演唱进入意境,有的学生则声情并茂地朗诵,有的学生采用了舞蹈的形式,甚至有一位学生主动上来用钢琴弹出旋律,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中,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都得到了展示。在音乐欣赏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方式的统一,答案的统一甚至惟一,要允许答案的多元化,鼓励和引导学生勇敢地说“不”――不同意老师的理解,不同意课本的解释,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成一种生态系统内各部分良性生长发展的“生态环境”。

篇2

1.1生态环境监测的类型

1.1.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的生态监测,是指监测范围较大的生态监测类型,一般以一个区域作为监测的整体,如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等。宏观的生态监测主要以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的分布、面积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功能的变化为监测的对象,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生态制图技术等,还包含生态统计和生态调查等手段。宏观生态监测的结构大多以图件的方式进行显示,通过与自然底图和专业图件之间的对比和分析,对宏观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

1.1.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是指监测范围较窄,其主要内容为监测生态因子在人类活动下的影响变化情况。微观的生态监测按照具体监测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污染性生态监测,主要以农药和工业污水、重金属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其在食物链循环中的传递;二是干扰性监测,以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情况作为监测对象,如草场的过度放牧与草原沙漠化,生产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树木砍伐对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生态结构的影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影响,湿地过度开发对湿地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三是治理性生态监测,主要是以人类对以遭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治理的过程为监测对象,如退耕还林、沙漠化土地治理等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

1.2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

生态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因为生态监测工作涉及到很多学科,监测的对象包含有农林牧副渔等;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变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生态环境自身的平衡调节也是潜移默化进行的,因此,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也需要长期性,需要在长期的监测结果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较为典型的例子为北美酸雨的发现;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就十分复杂,生态环境监测又包含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因此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分散性,生态环境监测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较大,导致其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表现在监测站点分布广泛,间隔较大和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大,有时需要周期性的监测。

二、生态监测的指标和技术方法

2.1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要确定指标确定的原则,主要的原则包括有:代表性原则,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敏感性,选择在生态环境内部和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可操作性,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监测简单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选择性原则,根据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具有自身特点的选择性指标进行监测。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设置,首先要考虑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选取能够代表生态系统基本现状和变化特征的因素作为生态系统监测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对于陆地生态系统,选择气象、土壤、水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要素;对于水文生态系统,选择水文、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质、游泳动物、底栖动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的因素。不同的生态系统需要根据特点进行监测指标的选择。

2.2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既是指通过现代仪器等对生态系统中的检测指标进行测量和判断,从而对生态系统监测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生态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生态监测技术和方案的制定,大致包含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监测站的选址,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的确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监测范围和监测周期的确定,数据的整理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整理主要包含有观测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实验分析数据、图形及图像数据,建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行数据输出。

三、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较晚,在理论和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国家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科技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在2003年,江苏省率先建立生态监测部,对省内环境进行监测;2010年,安徽成立全国首个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级实验室,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研究;2012年,山东建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的生态监测工作,对黄河三角洲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进行监测。我国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生态环境监测站,为微观生态监测的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退化、土地沙化和流失等问题进行监测;利用资源卫星技术,对全面重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作物产量、森林农牧的产量等进行监测,为宏观生态监测奠定基础。3S监测技术成为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此外,相关的生态监测体系不完善和专业人才缺失,也是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问题。

四、结束语

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

一、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也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其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而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我们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二、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一是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确定监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三是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三、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我们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对于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四、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

篇4

摘要: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中的新概念,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本文论述了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任务、生态环境指标等、生态监测技术和方法等进行了介绍,结合我国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提出今后工作的设想。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监测、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th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of new concept, it is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rante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basic concept and principle, task,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monitoring index of technology and methods are introduced, with China's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research work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work.

Keywords: ecology and ecologic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地表生物与非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系统层次上研究系统各组成、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为作用下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评价环境质量。因而生态质量及其评价的综合性极强。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它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三、宏观意义上的生态监测 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四、微观上的生态监测 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又可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五、生态监测的特点与任务(一)、生态监测的任务 加强对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建立数学模型,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如GEM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MAB(人与生物圈)等,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 (二)、生态监测的特点生态监测的特点综合性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监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各个生产行业。二是:长期性,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短期监测往往不能说明问题。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三是: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生态监测中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和人为干扰(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有时十分困难,加之人类目前对生态过程的认识是逐步积累和深入的,这就使得生态监测不可能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六、生态监测体系与优先监测项目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指一系列能敏感清晰地反映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并相互印证的项目,是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工作。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类型及系统的完整性,一般说来,陆地生态站(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等)指标体系分为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六个要素:水文生态站(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分为:水文、气象、水质、底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生物和微生物八个要素。除上述自然指标外,指标体系的选择要根据生态站各自的特点,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干扰方式同时兼顾以下三方面,即人为指标、一般监测指标和应急监测指标。态指标是生态系统中受外来环境压力下,能满足生态系统中层次生物正常生活和循环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状况的指标;压力指标是关于自然力和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指标。应当看到,复杂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多样性、可变性,生态监测内容涉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了环境质量监测和工业污染源监测。目前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对监测部门显得太多,监测方法不规范,微观和宏观生态监测尚未有机结合,特别是一些指标和方法路线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规划。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要根据现有条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确定最佳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制定大体包含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内容、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数据的整理(观测数据、实验分析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图形及图象数据),建立数据库,信息或数据输出,信息的利用。 七、国内生态监测现状 在我国环境监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的监测与环境污染监测相比,仍处于落后状况。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我国代表类型区生态状况和变迁规律的大尺度时空观测研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中国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等方案及计划,均侧重生态监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中科院的“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CERN)已经实施,生态定位站进行了大量的生态研究工作,成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新疆、内蒙、洞庭湖、舟山等生态站的建立,为生态监测提供了广大的应用前景。国内在生态监测指标及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中山大学与华南环科所在海南岛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生物量、多样性、稳定性和清洁度四原则和20个指标参数,并将每个参数按生态学特征及影响划分为5个等级。吉林环科所对东北自然保护区生态指标体系研究中,将生态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五个指标。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监测中发挥作用。多数工作尚属研究性质,环境监测意义尚的常规生态监测工作尚在起步和酝酿中,急待开发和实施。目前,特别需要一套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且对各种生态类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便大范围普遍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八、结语 生态监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生态监测将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目的是建立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1]庞永师.建设工程监理[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2]朱若华,强红,王玉贤.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3]尹常庆.对环境监测工作定位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8.[4]黄鹏.浅谈监理工程师的环境工程监理工作[J].四川环境,2006.

篇5

同生态环境恶化和破坏监测技术相比,生态环境领域环境监测的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依据为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其监测的范围不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监测范围也会越来越广,由微观变为宏观。3S技术的出现展现了其准确、快速和宏观的技术特点,它可以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遥感监测和调查,完整的做出环境领域内环境监测的评估方案。GIS技术系统能对各种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环境威胁预测、预报,从而有效的防止环境的恶化。方法操作性强、技术路线统一、规划要求准确、指标体系完整是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通过水土保持、产量预测、灾害预报和资源调查等总结环境监测的经验,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打好基础。环境问题会造成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也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和伤害,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要先从环境监测做起。生态环境监测利用现代技术对环境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综合性监测,分析污染原因和污染现状,将环境的质量和发展形势展现出来,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利用环境。此外,环境监测的范围越来越广,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这就意味着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系统、科学的方案。

2环境监测相关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分析

环境破坏的速度不断加快,使得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技术水平应当越来越高,监测范围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既复杂又系统,而且在监测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监测周围的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监测的结果。传统的监测手段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仪器设备进行监测,结果通过人工分析计算。现代化技术的融入,使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RS技术应用的分析

卫星是RS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利用卫星对监测范围内的电磁波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电磁波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环境质量的现状和环境发展趋势。RS还可以对所监测范围内的物体进行高空扫描拍摄,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采集准确度高等特点,尤其是遥感物体。如果要对监测范围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植物生长状况、气温闭环和森林覆盖面积等进行监测,则可以利用RS遥感技术,对所监测范围内森林的覆盖面积进行监测,利用卫星拍摄判定森林面积是否减小、是否遭到破坏以及采取何种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根据所监测森林上方空气的温度来判定该地区森林是否会发生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的类型,并针对突况作出最佳的补救措施和方案,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

2.2GPS技术应用的分析

生态环境监测GPS技术是一种监测环境新型技术,的它的特点为实时定位和导航、监测精度高、遥感技术可以分析出数据的空间坐标,并构建图形图像数据库,在数据库中用图形图像表示传感器和平台的观测与位置。在生态环境领域范围内,GPS技术不同PS技术,它可以对被监测物体进行实时的、动态的监测,监测其所处的环境和状态。比如,利用GPS技术可以对城市中所有汽车的数量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此信息判断城市中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多少。合理运用GPS技术应用不仅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而且还可以利用监测结果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判定,进而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2.3GIS技术应用的分析

GIS技术拥有计算机化系统,是当前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规模最大的系统,它包含了存储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输入和结果输出。GIS技术应用不仅具有数据库功能,还具有辅助决策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准确、快速的进行动态监测和空间分析等宏观决策管理。根据监测环境的地理信息,GIS技术能准确分析被监测区域的地理特征,从而可以对生态发展和地理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及自然灾害预警和预测等。GIS技术能更准确、更真实的进行生态环境监测。

3结束语

篇6

Abstract: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ecological monitoring.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监测技术

Key words: ecological monitoring;ecologic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109-01

0引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问题,而且还包括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资源问题,因此,环境监测也从一般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以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监测,只对大气、水、土壤等中的化学毒物或有害物理因子进行测定,强调“局部剖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生态环境监测着眼于“整体综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影响进行测定。可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前提,是生态管理的基础,是生态法规的依据。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生态环境监测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但在我国才刚起步,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1生态监测

生态系统是指地表生物与非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是以生态学为基础,通过生态系统各部分组成、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为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评价环境质量。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国内有学者提出“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生态监测可分为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态监测两大类:宏观生态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2生态监测技术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生态监测技术方案的制定大体包含以下几点:生态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数据的整理;建立数据库;信息或数据输出;信息的利用。在确定具体的生态监测技术方法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尽量采用该学科较权威或大家公认的方法。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监测的基础,它以3S技术作支持,并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装置。3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它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专门的软硬件使生态监测智能化,使生态资料数据上网,实现生态监测化,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监测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

3国内生态监测现状

在我国环境监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的监测与环境污染监测相比,仍处于落后状况。我国对荒漠生态监测的研究开展最早,做的工作也最多,新疆环保科研所早在1984年就接受了“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工作。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我国代表类型区生态状况和变迁规律的大尺度时空观测研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等方案和计划,均侧重生态监测的内容。中科院的“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已经实施,成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新疆、内蒙、洞庭湖、舟山等生态站的建立,为生态监测提供了广大的应用前景。中山大学与华南环科所在海南岛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生物量、多样性、稳定性和清洁度四原则和20个指标参数,并将每个参数按生态学特征及划分为5个等级。吉林环科所对东北自然保护区生态指标体系研究中,将生态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五个指标。目前,我国生态监测工作的特点是注重生态过程的研究,生态监测覆盖范围较小,属微观监测范畴。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宏观生态监测有了一定的进步,3S技术成为近几年来生态监测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并显示出其快速准确的明显优点,是宏观监测技术发展的趋势。“六五”期间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调查,“七五”期间三北防护林遥感调查、黄土高原遥感调查均包括生态监测内容。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利用气象卫星五个波段影象数据,完成了全区土地荒漠现状的评价工作。利用GIS系统预测预报模型对黄土高原、三峡库区等重点侵蚀区域进行土地退化预报、景观生态退化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测。近年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牧场产量、农作物产量、资源调查、水土保持状况和灾害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宏观生态监测积累了经验。目前,特别需要一套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且对各种生态类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便大范围普遍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X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174-03

收稿日期:2011-07-10

作者简介:张 婷(1981―),女,青海西宁人,讲师,主要从事生态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 生态监测的定义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国内有学者提出“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这一定义似乎从方法原理、目的、手段、意义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它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如近年来积极开展的福建省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河南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南极中山站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以及在我国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较早、近几年又做了大量工作的新疆荒漠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应当看到,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了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必是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本保证。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水文学、环境经济学、人文物理学等的理论和实践对生态监测更是大有裨益[1]。

2 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 监测基本原理

生态环境监测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准确性原理”,即监测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环境信息是环境历史和环境管理的记录、书写,是环境历史的“镜像”反映,同时体现环境和环境管理的真实性及环境信息的权威性。为了满足“准确性”的要求,生态与环境监测还衍生了以下 3个基本原理。

(1)代表性原理。即监测是以有限的点位/断面代表“无限”的环境整体(反映空间代表性),以有限的采样频率代表时刻变化着的环境变化信息(反映时间代表性),以有限的数据信息量代表“无限”的环境内部信息(反映数据量代表性)。

(2)完整性原理。监测通过采用环境“要素”和“相素”、环境“压力”组合监测模式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完整性、复杂性,同时体现了环境监测的系统性。

(3)规范性原理。监测通过实现环境监测制度化、技术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体现了环境监测的可溯源性、精密性。

2.2 监测对象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监测的内涵已获得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水、气、声、渣”已不能代表环境监测的对象特征。目前,环境监测的范围和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监测范围。包括区域的(城市 +农村 +自然生态)+流域的+全国的。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可以组合成不同的监测范围。

(2)环境“要素”监测。包括各种环境要素(或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环境介质)(环保部门主管的+相关资源部门主管的)+监测对象(如各种排气、排水、固体废物等)。

(3)环境“相素”监测。包括同一环境要素或同一环境介质中的多相监测,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悬浮物相、生物相、沉积物相监测,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相液相、固相等。

(4)环境“压力”监测是指广义的“源解析”监测,通过广义的“源解析”监测,可以回答环境变化与污染源排放之间的关系,找到环境管理的重点对象和目标等。

2.3 监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的本质是环境“要素”和环境“相素”中目标污染物(指标)各类信息的生产过程,即环境信息的生产过程。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综合性指标、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等,或者分为环境质量指标、自然生态指标、环境保护建设指标等。

3 生态与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3.1 环境监测程序

3.1.1 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1.2 确定监测项目

应根据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本地区主要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来选择,同时还要测定一些气象及水文项目。

3.1.3 确定监测点布置及采样时间和方式

采样点布设得是否合理,是能否获得有代表性样品的前提,应予以充分重视;选择和确定环境样品的保存方法;环境样品的分析测试。

3.1.4 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由于监测误差存在于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只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数据,才可能得到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能上报。

3.2 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要根据现有条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确定最佳监测方案。

技术路线和方案的制定大体包含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内容、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数据的整理(观测数据、实验分析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图形及图像数据),建立数据库,信息或数据输出,信息的利用(编制生态监测项目报表、针对提出的生态问题建立模型、预测预报、评价和规划、政策规定)[5,6]。

在确定具体的生态监测技术方法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若无国家标准或相关的操作规范,尽量采用该学科较权威或大家公认的方法。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其中,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监测的基础,它必须以 3S技术作支持,并要具备容量足够大的计算机和宇航信息处理装置。

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3项技术形成了对地球进行空间观测、空间定位及空间分析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它能反映全球尺度上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提供全球或大区域精确定位的高频度宏观资源与环境影像,揭示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在RS和GIS基础上建立的数学模型,能促进以定性描述为主到定量分析为主的过渡,实行时空的转移,在空间上由野外转入室内,在时间上从过去、现在的研究发展到在三维空间上定量预测未来。3S技术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是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基础,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遥感手段将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3S”技术的核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和我国都在制定新的观测计划,国内北京、上海、重庆、厦门等地都在推进基础数字化工作,推广GPS定位观测,这些计划的实施将为区域环境监测提供重要的数据。传统监测手段,只能解决局部监测问题,而综合整体且准确完全的监测结果必须依赖3S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专门的软硬件使生态监测智能化,使生态资料数据上网,实现生态监测网络化,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监测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7,8]。

环境监测的方法必须上升到国家标准,并严格执行。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全面详细的国家行业标准,包括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大气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固体废物监测方法标准、噪声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辐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空气监测技术路线、地表水监测技术路线、生物监测技术路线等等,这些标准的全面落实是推进我国生态与环境监测事业的保证。

4 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 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 重视借鉴国外经验

发达国家对于生态监测已经开展较长时间,而我们才刚起步,基础差、底子薄,对生态系统规律认识还不够,生态监测经验不足,特别需要吸取和借鉴其已有的成功经验,如一些操作性强的指标、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4.3 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4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3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将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为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监测中发挥作用。 多数工作尚属研究性质,环境监测意义尚的常规生态监测工作尚在起步和酝酿中,急待开发和实施。生态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生态监测将为更深层次的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最终目的是建立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必将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 天,王玉杰,郝 电,等.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四川环境,2003(2):16~17.

[2] 厉以强,黄 卫,钱 江,等.开拓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生态省建设[J].环境导报,2002(6):46~47.

[3] 叶 青.开展生态环境监测[J].环境导报,2001(6):152~154.

[4] 刘晓强,申 田,连 兵.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00(1):71~72.

[5] 葛承轩,杨 琴.生态环境监测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1(2):92~94.

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1 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概述

1.1 什么是生态环境监测

近年来,在环境监测理论和实践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兴起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所谓生态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环境监测和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态系统的条件、生态系统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反应及这种反应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以获得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所显示格局的认识和数据。

1.2 生态环境监测的划分类型

划分生态环境监测类型的方法有很多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有不同的生态环境监测类型。普通的划分方法是以生态环境监测对象的价值为尺度,按照不同的生态系统圈进行划分,形成农村、城市、草原、森林、荒漠等生态环境监测类型。虽然这是一种大家普遍接受的方法,但是这样的划分类型不能囊括生态环境监测类型的全部,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目前最科学的生态环境监测类型的划分方法,是把生态环境监测的空间尺度及检测对象作为划分生态环境监测的出发点,根据这种划分方法,生态环境监测被划分为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和微观生态环境监测两大类。

宏观生态环境监测是指运用遥感技术、生态制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生态调查及生态统计等手段,在相关专业数据和原有自然本底图的基础上,在区域生态范围内对生态系统的条件、生态系统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反应及这种反应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

微观生态环境监测是指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把数量众多的生态环境监测站作为工作的基础条件,对某一生态系统或者景观生态区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监测,收集相关属性信息。干扰性生态、污染性的生态环境监测均为组成微观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部分。微观生态环境监测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宏观生态环境监测是微观生态环境监测的主导,两者之间的关系式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测网。

1.3 生态环境监测的任务和特点

生态环境监测的任务主要有:动态监测生态系统现状和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监测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的恢复过程;收集监测数据,对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诸多重要的国际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2 关于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科学院在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我国代表类型区生态状态和变迁规律的大尺度时空观测研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中国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等方案及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CERN)已经实施,建立了53个生态定位站,组织进行了数量颇多的生态研究工作,世界各国对其所取的成果予以了相当的关注,生态环境监测的应用前景已相当可观;生态环境监测指标和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得到重大发展。

2.2 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不足之处

与环境污染监测相比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是显得比较落后的,仅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急需进入实施阶段,仅在小范围内实施生态环境监测,偏重对生态过程的研究;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法,没有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及手段的作用。

3 关于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水平的策略分析

3.1 确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目前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不仅没有统一制定而且还存在诸多缺陷,如:尚未把微观和宏观生态环境监测有机结合、监测方法不规范、操作性不强等。因此,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要从一致性指标、诊断性指标、预警性指标这三种基本指标类型出发,体现代表性、敏感性、综合性、可行性、简易化、灵活性、经济性、阶段性、协调性等原则。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制定后还需实践中经过考查与检验,才能在大范围内推广和运用。

3.2 探索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以方法

在遵循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这一原则下,充分考虑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环境监测台站选址、监测内容、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确定、现有方法和设备、监测的场地频度及周期描述、数据整理等方面的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制定技术路线、确立最佳方案,探索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3.3 在交流与推广中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为了使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养及业务知识面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提高及拓展,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生态环境监测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技术讲座培训,组织学术交流。还可以组织举行先进经验交流会,组织行业内部经验交流;为了使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得到逐步的推广和实践,可以考虑在基层监测站和专业监测站推广已在实践中发展成熟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经过验收证明是质量合格、适用度好的仪器;为了在基层落实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要从当地的现实情况出发,在优先监测重点问题的基础上要强化动态研究,不断积累资料,有步骤地拓宽监测项目和监测范围。

4 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展望

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是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通过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等方式为更深层次的生态环境管理服务及决策部门服务,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所追求的建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的最终目标。时至今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已显得日益严峻,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已不能单纯依靠理化、生物等指标,生态环境监测必将得到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的重视与掌握。

结语

总之,探讨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意义。作为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应紧密结合本工作的特点,分析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1 生态监测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每一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多样性,它不仅包括了环境要素变化的指标和生物资源变化的指标,同时还要包括人类活动变化的指标。

2 生态监测的类型

根据生态监测两个基本的空间尺度,生态监测可分为两大类:

2.1 宏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2.2 微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又可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

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3 生态监测的任务

对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建立数学模型,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如GEM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MAB(人与生物圈)等,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

4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在确定具体的生态监测技术方法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若干国家标准或相关的操作规范,尽量采用该学科较权威或大家公认的方法。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

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其中,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监测的基础,它必须以三S技术作支持,并要具备容量足够大的计算机和宇航信息处理装置。三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三项技术形成了对地球进行空间观测、空间定位及空间分析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它能反映全球尺度上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提供全球或大区域精确定位的高频度宏观资源与环境影像,揭示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在RS和GIS基础上建立的数学模型,能促进以定性描述为主到定量分析为主的过渡,实行时空的转移,在空间上由野外转入室内,在时间上从过去、现在的研究发展到在三维空间上定量预测未来。

3S技术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是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基础,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遥感手段将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3S”技术的核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和我国都在制定新的观测计划,国内北京、上海、重庆、厦门等地都在推进基础数字化工作,推广GPS定位观测,这些计划的实施将为区域环境监测提供重要的数据。

篇10

(1.河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依据公路建设项目特点,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存在的问题,从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难量化、环境影响的局限性、环境监理、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存在问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但是,公路建设项目具有建设距离长、项目占地多、建设周期长、内容变更多等特点,就环境影响而言,其建设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期间相比,也存在诸多变化。本文就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几方面应对措施及建议。

1公路建设项目特点

1.1工程建设周期长

公路项目环评一般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受项目环境特点、工程征地、地质条件、管理要求以及项目总体设计、施工方案等众多因素影响,往往要历时几年,导致项目线路选择、工程内容、环保措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会出现不同程度变更,以及由此变化而引发的新的环境影响问题。

1.2工程建设以生态影响为主[2]

公路属于线性工程,是以生态环境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施工占用大量土地,填方和挖方施工,主要对公路沿线两侧的环境造成影响。一方面造成地表植被或构筑物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境破坏、景观破碎程度加深等,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大面积的挖方填方施工,会引起岩体土体移动、变形和破坏,增加了地质脆弱带边坡的不稳定性,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

1.3公路交通环境影响范围广

公路项目突出特点表现在建设工期长、影响范围广,涉及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环境敏感目标多,加上公路项目污染源具有流动性,污染源强度会随着地形、生态环境状况的不同而不同,涉及到包括生态、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影响。

1.4环保措施落实难度大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通常是在可行性阶段完成,项目线路选择、工程内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会出现不同程度变更,致使公路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工程概况会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给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带来一定的难度。

2公路建设项目验收调查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期环境影响定量化难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公路竣工验收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影响如动植物生境破坏、景观割裂、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等影响广泛,是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直接原因。虽然在环境影响评价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须进行环境现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大部分公路施工期未对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致使公路竣工验收时只能通过各种调查方式或公众参与方式对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调查,做定性的调查,定性调查并不能真实、确切地反映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2.2环境影响尚未全部显现[3]

通常在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期间,多数项目现状车流量达不到运营初期设计值,各敏感点噪声影响尚不明显,一般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建设单位不会对环评及批复所要求的降噪措施及时实施,而营运期一旦全线贯通,车流量将会迅速增加,若敏感点噪声出现超标,将难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公路项目对生态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累积影响,环保验收时公路项目试运营时间短,对野生动物的阻隔影响还未显露,措施有效性难以验证,而环保验收进行的野外调查本身也有局限性。

2.3施工期环境监理落实不够

公路项目施工对沿线环境的扰动影响较大,为确保设计、施工期环保措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数公路建设项目仅能提供施工期环保总结报告,关于环境监理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未真正起到现场监管的作用,难以作为项目通过环保验收的依据。

2.4与环评单位缺乏信息交流

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结果,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验收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上的2个重要环节,环评单位与验收调查单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信息交流。目前,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单位与环评单位信息交流还不够,有时不能及时解决验收调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5无完整的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内容涉及到区域生态环境调查、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水土保持调查、景观影响调查、交通噪声影响调查、水环境影响调查、大气环境影响调查等。目前并没有完整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公路验收调查状况,因此没有完整的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来反映公路建设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

3对策及建议

3.1加强施工期管理和环境监测

加强施工期管理和施工期的环境监测。施工期环境监测主要对施工期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影响进行监测,通过数据采集来考核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以便于施工期环境管理有的放矢。通过施工期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公路建设施工期各种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调查的有效性。

3.2实施跟踪监测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鉴于部分公路项目存在噪声、生态影响尚未全部显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环保验收阶段要预留敏感点声屏障位置和隔声降噪资金,营运期加强噪声跟踪监测和环保监督工作,一旦敏感点出现超标,及时采取或增补降噪措施;(2)对于长期累积的生态影响,应落实生态监测计划,在项目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后3~5年内,委托专业单位适时开展生态累积影响后评价,对于后评价中发现的生态问题,提出相应补救措施。

3.3推进环境监理、完善全程管理体系[4]

建议完善现有环保法律法规,明确环境监理的合法性。在现阶段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基拙上,及时总结经验,制定公路行业环境监理的技术规范和现场工作指南,完善技术指标体系,明确环境监理单位的相关职责。一定要构建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到环保验收、后评价的全程环境管理体系。

3.4加强环评与验收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

为了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效性,应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在设计中应满足竣工验收时达标的要求,环保措施设计中应满足污染物监测采样的要求,生态环境本底值的调查、监测应涵盖环保验收的范围。反之,验收调查中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应及时反映到日后的环评报告中。协调好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验收之间的关系,就能够保证二者之间的顺利交接,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提高有效性。

3.5验收调查技术方法多样化

常规的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监测指标,而对于生态环境的调查往往是定性评价。因此应针对竣工验收监测指标体系中的生态环境监测因子,应用遥感调查技术方法,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验收。遥感调查宏观、客观、动态,可以分析公路建设全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变化,可以为竣工验收调查提供更全面真实的数据。采用多种验收调查技术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监测验收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中的各种指标数值增强验收调查的说服力度,提高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有效性。

4结语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范围广、影响因素多,致使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在环境监测指标建立和验收技术方法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公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是通过指标体系定量地反映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噪声环境方面的监测内容,通过合适的监测因子客观准确地反映公路施工期和营运期影响,为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依据。为了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效性应加强施工期管理、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采用多种验收调查技术方法,完善营运期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以及协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验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EB/OL].law-lib.com/law/law view.asp?id=16978,2002-02-01.

[2]艾志敏.非污染型———以生态影响为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生态影响调查[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163-165.

[3]曹力媛.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02(2):7-8.

篇11

我国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期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目前大面积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且脆弱区域的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国家为此大范围的开展了环境监测对脆弱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生态环境监测通过先进的技术监测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警示人们保护环境。生态环境中的环境监测根据实际需要其内容主要包括:

(1)对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的监测;

(2)监测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状况及其在治理过程中的恢复状况的监测;

(3)对环境污染物(包括农药、化肥、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在生态链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

(4)监测评估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5)水土流失的面积监测及其分布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

(6)监测分析水污染及其对水中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影响;

(7)监测生态平衡;

(8)濒危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

(9)监测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量与吸收量。

2生态环境监测的应用意义

生态环境监测的应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生态环境关乎社会的和谐,而生态文明建设也对生态环境的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向深处广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的开展常常遭遇一些影响,如天气的干扰等,所以生态环境的监测需要一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辅助,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种。以下主要从这三种技术入手,分析他们的应用及其应用意义。

2.1遥感技术的应用

RS技术是利用卫星作业,卫星运作中对物体本身发出的电磁波十分敏感,而物体发出的电磁波能够反映物体本身的位置及表层等的变化,遥感技术便是借用卫星的这一特点,利用卫星进行远程监控。所以说遥感技术主要关注远程的生态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遥感技术在监测的时候会实时的将远程信息记录下来,并形成数据库反馈回地面的信息收集站,这整个过程周期非常短暂,但是内容却很丰富,如海洋、森林、草原等都会覆盖其中。其工作原理以草原植被的遥感监测为例大体解释为:草原植被现在面临着严重的荒漠化威胁,良好状态下的草原在卫星感测图上基本呈现一种颜色,如果部分草原出现了荒漠化,也就是说草原植被区域减少,从而地表发射的电磁波就会区别于植被完整状态下的草原电磁波,不同的电磁波被卫星感应后草原植被荒漠化的区域在感测图上就会呈现另一种颜色。遥感卫星的检测数据主要是以卫星图的形式,其中有颜色及颜色深浅的变化,颜色深浅主要是指地表、水域等的变化程度,非常的直观简易。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的生态破坏监测,通过卫星监测生态是否被破坏及其受破坏的程度,根据遥感技术的监测结果启示我们某些局域的生态状况及该采取什么措施处理和预防,此外遥感技术应为结合卫星监测所以还可以从气象云图的变化预测局域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为请专家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在生态环境检测中RS遥感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它监测与预测于一体,能有效的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是环境监测方面的不可或缺的实用技术,大大提高了生态环境的监测水平。

2.2GPS技术的应用

GPS是一种定位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能够适时地对遥感技术提供的信息变化区域进行定位导航,具有精确、客观的特性。GPS技术主要是对遥感技术提供的实况数据感测图等加以分析提供地理坐标,其的应用原理是:遥感技术将实况数据传输予GPS仪器,GPS仪器进行定位导航后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同步对实况变化坐标进行动态观测。GPS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的一大创新,它能够应用与实时动态的监测目标的状况,这也是比遥感技术进步的一大特点。此外这一技术还能应用于某一时段的事物数量监测,从而对相关方面进行推测,比如监测某一区域的树木数量从而监测出树木某一时段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这一技术应用也是十分广泛,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可以与遥感技术相互辅助,适时监测出动态数据,并能对一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适时关注,还能监测生态链的平衡程度,这样能够减少物力、人力的投入,而且宏观、便利。

2.3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一种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处理、应用等。其内部储存大量的信息,并且能够分析数据,从而对措施的采取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GIS技术联合遥感、GPS技术能够形成数据监测和处理的系统,对生态环境某段时期内的变化还能提供原始数据,对生态变化的分析提供参考。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作用非常突出,该技术具有丰富的地理数据,可辅助宏观决策。GIS技术在生态发展的规划方面作用突出,此外还能分析地理资源的开发状况,参与地理资源的管理,从而极大地辅助生态平衡的监测。该技术还能联合GPS的气象预测功能,在生态环境的灾害预测方面起到十足轻重的作用,因此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的监测方面具有准确性、真实性、辅、实用性。

3结束语

篇12

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台站是在特定区域或生态系统分布区建立长期观测研究设施,用于对自然 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格局与过程进行长期监测,通过长期定位观测能够识别和剔除生态环境短期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研究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规律和变化机制,揭示生态系统的周期性规律’为生态环境管理及调控提供支持。世界上最早开展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的是英国洛桑试验站(RothamstedResearch),于1843年开始农业生态系统的观测试验和研究,所设立的7个长期定位试验已经连续进行了150?17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发展迅速,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建立了不同尺度的生态研究网络,用以开展生态系统在人类和自然双重影响下的演变机理和过程研究w。目前生态环境长期观测研究从单站点的定位观测逐渐向台站网络观测研究发展’同时借助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及数学模型向综合集成研究发展。

在国务院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农业、气象、生态、环保、交通、水利等领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的建设,同时《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建立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逐步形成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综合决策需要的野外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笔者就目前区域和国家尺度的主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及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国环境保护观测研究台站的建设提供借鉴。

1区域生态环境观测网络

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观测网络多数在20世纪90年代由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领导建立,用以收集区域的生物、大气、水、土壤以及污染物的综合观测数据。目前主要观测网络有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0S)、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以及国际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GE0-B0N)等。

1.1GEMS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全球淡水质量数据库;197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0)、世界气象组织(WM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支持下,GEMS水项目在加拿大国家水环境研究所启动,其宗旨是以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为目标’提供全球内陆淡水水质现状及趋势方面的数据、信息、评估及研究。

截至2013年底,该网络在全球共布设4055个监测站点,其中非洲368个、北美洲1124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1454个、欧洲358个、亚太地区636个、西亚115个。该网络成员分为2类:官方的国家节点和非政府组织、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协作节点,其中国家节点的成员国有83个,非洲18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12个、北美洲2个、亚太地区23个、西亚6个、欧洲22个。积累了从1965-2013年的460万个水环境监测数据,监测指标包括物理和化学、营养、主要离子、金属离子、有机物、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以及水文学等8个方面的内容和项目。

1.2GTOS

为了观测、模拟和分析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以便维持其可持续发展,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0)、UNEP、UNESCO、WM0以及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联合发起筹建GT0S[9]。1995年,筹建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编制了《全球陆地观测系统一从概念到实践》规划报告。1996年,5个联合发起的国际组织代表在罗马召开会议,标志着GT0S进入实施阶段,同时组建了由全球范围内的17名专家组成的GT0S指导委员会。GT0S的目标是要解决5个方面的关键性问题:①土地利用变化及退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未来土地能否生产足够的粮食满足人口所需;②评估哪些地方、哪个时候会出现淡水资源的短缺,并且评估缺口有多大;③气候变化会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哪些影响;④生物资源丧失是否会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哪种资源将会消失,在哪些地方会发生;⑤有害物质在哪些地方和何时会成为人类及环境健康的主要威胁,生态系统降解有害物质的能力有多大。

GT0S通过遥感和地面观测2种手段获取陆地生态系统数据,数据采集均采用全球一致的标准和方法,保证了全球不同区域数据的可比性。为了推动全球和地区性的生态系统数据整合以及区域性监测网络的构建工作,GT0S还组建了4个技术委员会,分别为海岸带、陆地气候观测、陆地碳观测以及全球森林和土地覆盖动态观测技术委员会,建立了从宏观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台站-采样点多尺度的观测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多源遥感影像,最终能获得时间分辨率为1d、空间分辨率为30m的陆地生态系统观测数据。目前已纳入观测的生态环境指标超过180个,社会经济指标达55个。

此外,GT0S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0S)和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00S)组成了目前全球尺度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环境观测系统[12],它们之间互相交叉又形成了一些新的观测系统,如GT0S和GC0S联合建立的陆地气候观测系统(T0PC),GT0S和G00S联合建立的海岸带观测系统,GC0S和G00S联合建立了海洋气候观测系统(00PC),GT0S、GC0S、G00S联合组建的全球观测系统信息中心,用于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观测数据的整合和共享。

1.3ILTER

为更好地促进全球层面的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交流与合作,1993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埃斯特斯公园召开的美国长期生态研究会议上,来自16个国家的39位科学家和官员提议建立ILTER。ILTER主要研究领域有5个方面,分别为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联系及相互作用、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策略、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截至2013年底,ILTER包括39个国家级长期生态研究网络,其中非洲地区4个、中南美洲地区3个、东亚太平洋地区8个、欧洲地区21个和北美洲地区3个;组建了东亚-太平洋地区、欧洲、非洲、北美及中南美洲5个区域性监测网。在组织模式上,ILTER建立了由主席、副主席、执行委员会、协调委员会和组成成员国组成的组织结构,目前主席由墨西哥的ManuelMaass博士担任,副主席由中国的傅伯杰院士担任,执行委员会6位委员来自6个区域(中南美洲、东亚太平洋、东欧、西欧、北美洲和南部非洲),协调委员会32位委员来自32个成员单位。

在ILTER的国家级成员中,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US-LTER)、英国环境变化网络(ECN)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3个最为重要的国家级生态网络,也是ILTER的发起成员网络。目前,ILTER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学术组织,并与GT0S等全球性观测网络一起,为全球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自然资源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1.4FLUXNET

FLUXNET的概念最早在1993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被提出,1995年国际科学委员会正式讨论成立FLUXNET,随后在1996、1997年欧洲通量网(EuroFlux)和美洲通量网(AmeriFlux)相继建成,1998年,NASA以验证E0S产品为目的正式成立了fluxnet。

目前,FLUXNET注册的国家或地区网络已达53个,区域性监测网络主要包括13个,有美洲、亚洲、非洲通量观测网以及中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通量观测网等。截至2013年底,已注册的通量观测塔有555个,主要分布在地球南纬40°?北纬70°之间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植被区,包括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原、苔原、灌丛、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不仅包括二氧化碳、水分和能量交换,还有区域的土地覆盖类型、气候气象以及植物、土壤等。FLUXNET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碳收支时空格局以及生态系统水碳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全球范围的实测数据。

1.5GEO-BON

为全面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状况,以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008年,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计划(DIVERSITA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国际和地区性组织联合建立了GE0-B0N,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性平台来整合各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和信息。GE0.B0N下设9个工作组,分别为基因多样性监测工作组、陆地物种监测工作组、陆地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组、淡水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组、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工作组、遥感跨尺度整合及模型模拟工作组、监测数据整合和标准化工作组、生物多样性指示指标研究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有各自的成员单位、研究计划及目标。

2国家尺度的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纷纷建立本国的生态环境观测网络用以开展生态系统观测与试验研究,而且大部分都成为了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的成员。在国家尺度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中,US-LTER、ECN和CERN各具特色,各有代表性,是ILTER及其他全球性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的发起成员网络。

2.1US-LTER

US-LTER建于1980年,是世界上建立最早、覆盖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国家长期生态研究网络’由代表森林、草原、农田、湖泊、海岸、极地冻原、荒漠和城市生态系统类型的26个站点组成。监测指标体系囊括了生态系统各要素,包括生物种类、植被、水文、气象、土壤、降雨、地表水、人类活动、土地利用、管理政策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格局;②种群营养结构的时空分布特点;③地表及沉积物有机物质聚集的格局与控制;④无机物及养分在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间的运移格局;⑤干扰的模式和频率。

US-LTER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观测的标准化’制订了有效度量标准’实施标准化测量’如《长期生态学研究中的土壤标准方法》(第二版)、《初级生产力监测原理与标准》、《环境抽样的ASTM标准》、《生物多样性的测量与监测:哺乳动物的标准方法》等,同时也非常注重监测数据的规范化共享?。在US-LTER基础上,2000年,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NSF)提出建立“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站网络(NEON)”的设想’目标是针对美国国家层面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利用最先进的仪器和装备,在区域至大陆尺度上开展生态系统的观测、研究、试验和综合分析;在组成结构上’先按照植被分区图划分为17个区域网络,每个区域网络由1个核心站和若干卫星站构成;17个区域网络组成国家网络。

2.2ECN

ECN建立于1992年,1993年开始陆地生态系统监测’1994年起开始监测淡水生态系统[22]。该网络由12个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站和45个淡水生态系统监测站组成(河流站点29个、湖泊站点16个),覆盖了英国主要环境梯度和生态系统类型。其突出特点是非常重视监测工作,对所有监测指标都制定了标准的ECN测定方法,同时也形成了非常严格的数据质控体系,包括数据格式、数据精度要求、丢失数据处理、数据可靠性检验等;所有监测数据都建立中央数据库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共享。在监测指标上,ECN不追求监测生态系统全部要素指标,而是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特点来确定监测指标体系,如陆地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在类型上包括气象(自动气象站13项、标准气象站14项),空气(二氧化氮),降水(14项),地表水(15项),土壤(15项),有脊椎和无脊椎动物’植被类型与土地利用变化;淡水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在类型上有地表水(34项),地表径流量’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度、叶绿素a),大型水生植物(种类和丰富度),浮游动物(种类和丰富度),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丰富度、畸形程度)。

2.3CERN

CERN建于1988年,由1个综合中心,5个学科分中心(分别为水分、土壤、大气、生物和水体)和42个生态环境定位监测站组成,覆盖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湖泊、海湾、沼泽、喀斯特及城市9类生态系统,观测指标达280多个,建立了42个综合观测试验场’113个对比观测试验场’1100多个定位监测点和15000多个调查样地的国家层次的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系统,覆盖中国主要气候地带和经济类型区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构成了中国区域长期生态观测-水、碳通量观测-生物多样性观测-陆地样带观测研究一体化的野外综合平台体系。

CERN非常重视观测的标准化’制定了一系列水文、土壤、气候和生物要素监测标准方法’编制了诸如《生态系统大气环境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规范》、《水域生态系统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数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丛书,建立了数据管理、质控和集成分析系统’监测数据实现了开放共享,成为国家科技共享平台的特色数据资源[23-24]。在CERN基础上,2005年,国家启动了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建设任务,目的是对现有的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进行整合,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资源整合、标准化规范化监测、数据共享。通过对已有台站的评估认证,目前有53个台站纳入了CNLRN,其中包括18个国家农田生态站、17个国家森林生态站、9个国家草地与荒漠生态站、7个国家水体与湿地生态站以及国家土壤肥力网和国家生态系统综合研究中心。

    2.4日本长期生态研究网络(JaLTER)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全国性的自然环境状况普查,在1972年制定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必须每5年实施一次生态环境基础调查,内容包括地形、地质、植被、野生动物等,为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提供依据。1973年开始第1次调查,截至2012年已完成7次自然环境保护基础调查,建立了全国1kmX1km网格单兀的植被、野生动植物、地形地貌、水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普查数据。其特点是每次调查都在上一次调查基础上,突出不同的重点内容,在最近完成的第6次(1999一2005年)、第7次(2005-2012年)调查中重点开展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及植被状况普查,并编制了1:2.5万比例尺植被现状图。

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面,2002年日本政府启动了“新?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由环境省自然环境局生物多样性中心负责网络管理,计划在全日本建设1000个左右的固定监测子站,开展动植物栖息地环境及生活状态的长期监测,每5年为一个工作周期,连续开展100年的长期监测。该计划2003-2007年开展第1期工作,2008年起正式开展调查监测,截至2011年,共设置了1013个监测子站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同时每年度按照生态系统类型调查报告,每5年汇总分析编制一次综合报告书。

2003年,日本生态学会与其他学会联合发起了JaLTER建设,在森林、草地、湖泊、海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位观测。重点围绕3个研究目标,分别为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响应与反馈机制、海陆生态系统的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相关作用关系、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技术研发。该网络监测站点分为核心站和辅助站,截至2013年,有20个核心站、36个辅助站,监测指标包括气象、水文、水质、物候、植被及二氧化碳通量等。JaLTER建立了台站的定期评估机制,每4年评估一次,通过评估一方面吸纳新的台站加入网络,另一方面已有台站如果达不到评估标准,会被剔除出网络[27]。

3中国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状况

在中国的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中,除了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CERN外卜,林业部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也具有重要影响,该网络目前已发展成为横跨30个维度、代表不同气候带的73个森林生态站组成的网络,覆盖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区,同时也在积极建设湿地生态监测网络和荒漠监测网络,规划到2020年,森林生态站数量达到99个,湿地生态站达到50个,荒漠生态站达到43个。为了规范网络运行管理及监测标准化和规范化,也制定并颁布了森林、湿地和荒漠方面的一系列标准规范[28]。

此外,中国水利、农业、环保等行业也根据业务需要建立了相应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如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7大流域监测中心站、31个省级监测总站、175个重点地区监测分站以及分布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典型监测点构成了覆盖全国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农业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由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草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构成,分别负责农业、渔业以及草原的例行监测与管理。环保部门以国家环境监测网为主,其目标是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经过3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涉及水、空气、土壤、生物、生态、近岸海域等环境要素的网络,在运行机制上建立了由国家、省、地市和县4级监测站组成的业务化运行体系,负责不同层级行政区域内的环境监测业务。

4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趋势

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共性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机理、演变过程及解决手段的研究,均需要基于系统科学的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数据,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区域性及国家不同尺度生态环境观测网络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国际上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主要围绕4个研究领域,分别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和响应、人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耦合关系。

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呈现出4个发展态势:①多个台站甚至多个观测研究网络的联网观测与研究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生态系统研究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基于单个台站的数据资料已经无法满足研究需要,需要跨区域的不同监测站点甚至不同观测网络进行联合观测与研究,建立从样地到区域甚至到全球多尺度的、系统的观测与研究成为趋势[29]。②重视观测的标准化、规范化与数据共享。生态系统的联网观测研究必须保证观测数据的可比性,因此,规范化、标准化观测尤为重要,目前几乎每个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都将观测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作为首要任务,另外也在积极推动观测数据的共享。今后需要继续推进观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统一不同生态环境观测网络的观测标准,最好建立国际统一的观测标准和规范。③观测手段多样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生态环境观测设备、实验仪器以及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成套自动观测设备的大量装备,监测数据精确性得到提高,部分监测指标数据获取的频率从原来以天为单位甚至提高到以秒为单位[1]。④综合观测与模型模拟日益得到重视。地面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在空间尺度上具有局限性,只能反映有限空间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过程,为了实现对区域甚至更大尺度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观测研究,需要将长期定位观测数据、遥感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和同化,同时借助数学模型开展的综合研究日益得到重视[2931]。在环保业务领域,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台站建设也是对国家环境监测网的补充和拓展,目前国家环境监测网在单个环境要素(如水、空气)的监测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监测断面(点位),但是按照生态系统角度进行综合观测(包括生物群落及水、气、土等环境要素)与综合评价还相对薄弱。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管理的需求,国家环境监测网需要对目前的监测任务和工作进行统一布置,对实行“一把尺子”的现状进行调整,未来要根据自然区域(如区域、流域等)开展综合监测与评价,需要拓展生物、生态、土壤等监测要素,同时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评价方法、技术规范、数据质控及能力建设等,补充完善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系。

5结语

篇13

我市水生态监测应包括对大范围生态系统的宏观监测,传统的监测技术不适应于大区域的生态监测,只有借助于现代高新技术,高效、快速地了解大区域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为迅速制定治理、保护的方案和对策提供依据。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统称3S集成)一体化的高新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中通过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有效获取生态环境信息,实时监测区域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而掌握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演变规律、特征与发展趋势,为管理者提供依据。

23S技术优势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2.1遥感技术(RS)。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2.2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地理信息系统,还有一个特殊的“可视化”功能,就是通过计算机屏幕把所有的信息逼真地再现到地图上,成为信息可视化工具,清晰直观地表现出信息的规律和分析结果,同时还能在屏幕上动态地监测“信息”的变化。

2.3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33S技术在水生态监测中的应用

3.13S技术用于水生态监测本底数据调查。“3S”技术为生态监测信息管理动态化、综合化、宏观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建立监测信息库,融合监测数据、实验分析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地图数据、图像数据等提供了良好而高效的平台;也是水生态健康分析与评估的基本工具。在编制我市水生态系统监本底数据资料及陆地卫星图像图件,并定期调查哈尔滨各种湿地的分布和类型。在收集历次地面调查有关资料及图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拟定湿地类型分类系统,然后对遥感图像的影像进行初步解译,建立影像解译标志,进行判读区划,并绘制湿地类型图班,经野外实地抽样调查验证、补充修改后,编制湿地类型分布图,经过分类量算面积统计,得到哈尔滨湿地各种分布类型及面积,绘制哈尔滨湿地类型电子分布图,为以后湿地保护建设监测奠定基础。

3.2建立由3S技术支持的指标体系。哈尔滨市水生态监测中心已经于2011年起开展了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生态监测工作,初步建立哈尔滨市水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小流域常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支流和干流常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湿地常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哈尔滨市水系均属松花江水系,水生态系统中每项生物指标的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的水文、水生生物、水质等水生态要素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相互影响。为此,紧紧抓住影响我市水生态系统敏感因子,建立科学的水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我市近几年来,以滩涂湿地保护与修复实践,建立以湿地为宏观监测评价单元的水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采取3S技术和地面监测相结合,宏观监测和河流断面微观监测相结合,定点网络监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并建立水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有效获取水生态环境信息,实时监测区域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而掌握区域水生态环境的现状、演变规律、特征与发展趋势,为迅速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和对策提供依据。

4结束语

篇14

关键词:铁路工程;施工;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铁路建设项目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线路长,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与铁路周围的环境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铁路项目建设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工程前期勘察阶段就已开始,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一旦对工程周围的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湿地、绿色景观带等地区造成环境破坏,将造成不可修复的影响。因此,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做好环境监测,加强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全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1 铁路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的主要特点

1.1 点线影响兼而有之,点的影响是重点

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项目竣工生态环境保护验收等工作实践发现,铁路项目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具有点线兼有,以点为重点的特点。这里的点主要是指铁路建设线路上的跨河(江)大桥、穿山隧道等特殊地质上的工程建设点;项目建设沿线的风景名胜区内的文物古迹、人文遗迹以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为保障铁路项目建设施工设立的取土场、沙石料场等施工场地;为保证铁路系统正常运行建立的站所、服务区、养护区、货物散装场等,均是以点的形式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1.2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兼而有之,主要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主

铁路建设项目线长点多的特点使得在施工过程中要占用大量的土地,破坏地表植被,改变铁路沿线的生态系统,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改变地下水的流向,造成水土流失,一些野生动物被迫迁徙,影响物种的繁衍生息,同时,还可能对周围的名胜古迹、人文自然景观造成破坏。对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铁路系统营运过程中机车、客车、货车、罐车以及各站所、货场、服务区内的相关设施设备排放的对环境有污染的或影响环境的有害气体、固体废弃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等。

1.3 铁路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破坏较重,对环境污染较轻

在铁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工期长,工程量大,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在隧道开凿,桥梁建设,路基挖掘填土等工程的实施较为集中,因此,对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植被破坏、土地的占用等。铁路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主要集中在施工重点路段沙石料场的生产、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以及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生活建筑垃圾等,由于施工期内这些生产生活设施较为简单,且具有暂时性和间隔性,因此,总体看项目施工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小。

2 铁路工程施工中环境监测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为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监测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主体工程(路基、沿线站所、服务区、电气线路等基础工程配套设施等),临时性工程(施工临时性生活区、沙石料场、取土场、施工通道、搅拌站、预制场等)施工场地以及周围受施工影响的区域。施工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水源、噪声、空气等方面实施的监测。在环境监测范围上,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实施专项监测的范围也不同,具体为:(1)对主体工程和沙石料场、取土场、预制场等临时性工程,以实施生态环境监测为主,检测范围为施工区及周围100-300米范围内。(2)对工程沿线涉及的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主要以实施声环境和振动环境监测为主,保护范围分别为工程施工及邻近200米和500米区域范围内。(3)对工程沿线场所废弃物排放处的监测主要以实施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振动等专项监测为主。在水环境监测上,主要对施工期内的污水排放口及附近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实施监测;在空气环境监测上,主要在主体工程区以及邻近区域300米范围内;在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上主要以各牵引变电所距离变电所围墙30-50米范围区域内。

此外,在铁路项目施工环境监测的内容上,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环境是否达标的监测,具体包括铁路工程施工当中及其试运行期间在声音、水体、空气、固体废弃物等方面污染物排放以及处置上是否达到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施工完成后对临时性占地、施工场地处理是否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及维护所要求的标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纠纷是否得到及时合理妥善的处置等。二是对环境保护的监测,具体包括在主体工程和临时性工程施工建设中,是否按照有关部门批准的工艺、规模进行设计安装,在环保措施处理上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环保措施是否落实执行到位,工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制定了科学的可行性的环保制度等。

3 加强铁路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加强对项目周边水环境的监测

在对水环境进行监测过程中,要严格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等制度规范执行。在检测仪器上主要包括便携式水质监测仪,水体样本采集设备,水体悬浮物检测仪等。在水环境监测点、监测项目和频次的选择上:监测点主要选取桥梁施工项目经过的一二级水源保护区、水源地、国家规定的三类以上水体,隧道施工中的居民取水口、风景游览区施工隧道以及大型施工临时场地、搅拌站附近的排水口进行监测。在监测项目上主要包括水源中的固体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等。在监测频率上,桥墩施工前、桥墩施工围堰拆除前对周边水体各监测一次,施工期间对桥墩每月监测二至三次,隧道施工中对排水工程每季度监测一次,对预制场、搅拌站等周边水质每季度监测一次。

3.2 加强对噪声环境的监测控制

对铁路施工中的噪声监测主要依据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监测方法等,在监测点的选择上,主要是铁路线路通过的居民集中居住区,以及居民建筑距离线路最近三十米内的住宅,另外,还包括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点。进行监测时,要根据实际地形地貌进行水平和垂直两方向监测,对施工场地等监测点的选取要选择距离敏感点最近的位置。在监测项目上,主要是等效I声级。在监测频率上,项目施工高峰期每月监测不少于两次,非施工期间原则上每季度监测一次。另外,还要加强对振动环境的监测控制。在监测点的选择上与噪声监测点类似;在监测项目上为铅锤向Z振级;在监测频率上,项目施工高峰期每月监测至少一次,其他时期每年监测二至三次。

3.3 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控制

对大气环境的监测主要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相关规定。监测点的选择主要是施工场所的下风向位置,监测项目主要是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监测频率主要是在施工高峰阶段每月监测不少于两天,上午、中午、下午各采集样本一次,在非施工高峰期内,每季度监测一天,上午、中午、下午各采集样本一次。同时,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内,要对施工周边的农作物加强实时监测。

参考文献

[1]霍文轩.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的内在联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5):56-57.

[2]白景峰.h境监理在交通项目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2014(8):25-26.

[3]李景尧.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与防治[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13(1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