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范文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22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篇1

中央指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是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就必须重点抓好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而衡量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没有做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农村基层,是否深入到千家万户的农民群众。目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困难有:一是中国有8亿农民,广大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二是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影响了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现;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基层的延伸力不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群众中渗透的深度和力度不够。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农村贯彻落实不力的原因有: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思想文化落后,甚至迷信漫延,观念较为陈旧;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上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农村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农村思想政治带来了新的课题;三是工作上的不深入,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一些不注重实际效果、不注意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如搞花架子、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等,在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中造成了逆反心理,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声誉,影响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四是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思想文化阵地不完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央强调,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提出必须要根据农村实际,解决好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实处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坚实,稳如泰山,只有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只有把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农村才有最广泛的、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无往不前。要把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农村群众中去,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基层观念,重视基层工作,真正深入到基层。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今天,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各种动态以及农民群众的思想活动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只有把工作“沉下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不断总结思考,提高认识,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和引导工作。总理指出,“三农”问题无小事,只有切实关心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将党和国家的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二,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央要求,从**年1月到**年6月,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发展经济、致富群众是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之一,参加第二批和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员都来自基层农村。所以,我们要利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习,带头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把实惠交到农民群众手中如免征农业税、两工及“三提八统”、兑现粮食直补政策等,让党和政府的政策不折不扣地传给每一位群众,真正实现党员受教育,干部受监督,群众得实惠。

第三,必须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基层,生活在农民群众当中,和农民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熟悉情况,了解农民群众的愿望、利益、疾苦,只有依靠基层干部,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一支强大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让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进村入户”。所以,必须强化组织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张纵向到村到社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做到凡事有人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我国当前的政权结构下,各级党委政府事关农村的工作和政策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最终都要通过乡镇一级基层政权来落实到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中去。因此,必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意识,提高素质和能力。一是强化队伍建设。目前,很多乡镇的党务副书记一肩多职,既分管党务又分管群团、政法、老龄、政协等工作,工作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乡镇的宣传干事(委员)也存在兼职现象,工作难以落实,存在“配而不专”、“配而不强”的现象。因此就要求制定和建立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党政、群团分工协作,领导“一岗双责”,各方面齐抓共管的乡镇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和运行机制,有配齐配强的乡镇思想政治工作者。二是加强农村党支部的建设。农村党支部是最基层的党组织,是党的基层政权在农村最前沿的战斗堡垒。农村党支部的成员本身就是农民,他们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最前端的触角,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强化对农村党支部的规范化管理,增强工作的责任意识,素质能力,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第四,加大投入,建好管好农村基层的思想文化阵地。目前,农村基层思想文化阵地的匮乏和建设的落后,使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使得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和封建迷信、赌博、铺张浪费以及其他封闭落后的习俗的斗争中缺乏有效手段,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必须加强基层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在村级规范化的“一栏”(读报栏)、“一室”(村民图书阅览室)、“一校”(农技校)“两站”(广播电视站和卫生站)、“三队”(文艺宣传队、科技示范队和红白理事队),努力拓展思想政治阵地,占领思想政治高地。

第五,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加强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体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以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基本素质为宗旨,切忌不顾实际搞“高、大、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法制教育、科技知识教育、政策教育、道德教育等,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法治知识,技能水平,增强政策的知晓度,使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正深入到千家万户。同时,要加大培训,要主题明确,集中力量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要依托稳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思想文化阵地,结合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解决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问题,讲百姓话,办百姓事,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变成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

篇2

1934年11月26日,公布的第一号《通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设在大庸县城,任弼时担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书记。省委决定,攻势和根据地的建设同步进行。一是由任弼时率部分军团留在后方,发动群众,开展根据地建设。二是由贺龙率军继续向东进攻,策应中央红军。12月5日,任弼时负责的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工作正有条不紊地铺开。很快,省委、省革委、省军区就颁发一系列的决定和条例,如《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条例》《分田工作大纲》《关于新区党的组织问题的决定》《关于创造湘鄂川黔边苏维埃新根据地任务决议》以及《关于游击队中党的工作的指示》,规定了根据地基本政策,根据的建设首先是政权建设。

一、根据地的政权组织建设和革命武装建设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在以任弼时为书记的湘鄂川黔省委积极领导下,为了能搞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省革委会翻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组织法草案》,作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指南。派出红军工作队,按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组织法草案》的有关规定,在乡、区、县建党的同时,快速创建各级革命政权组织。革命政权组织建设与建党的步骤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要通过动员群众,在分发地主粮食财产的斗争中先创建临时政权,再在分田斗争不断深入时查清成分,举行群众民主选举活动,最后建立正式革命政权组织即苏维埃政府。

在普遍建立乡、区两级革命政权组织的基础之上,县级的革命政权组织也相继建立。1934年至1935年,建立了大庸、桑植、郭亮、永保等县级的苏维埃政府,在茨岩塘成立了龙山县革命委员会,分别于空壳树、两河口建立了慈桑联县革命委员会和宣恩县苏维埃政府。根据不完全数据显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建立了七个县革命委员会(或苏维埃政府),五十一个区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两百三十多个乡苏维埃政府。”[1]17除了在各级建立革命政权组织之外,还有各种形式的群众组织,共产青年团、儿童团、贫农团、工会、女工农妇代表会、互济会等,这些群众组织成了一种辅助力量来协助政权工作,更是成了政权机关与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在任弼时领导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斗争中,他们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根据地除了政权建设之外更要重视革命武装建设。在主力军建设和地方武装建设问题上,省委在《创造湘鄂川黔边苏维埃新根据地任务决议》中提出了具体要求。1935年1月27日,任弼时就曾在红二军团的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上强调了革命武装建设的重要性,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还对红二军团当前建设规定了五项紧急任务,任弼时还在报告中提出“特别要用最大的力量去健全连队和支部的工作,要发扬连队中每个战士的积极性,要在他们的自觉的热情上去进行工作”[1]246。

根据省委领导的安排,主力军和地方武装的建设工作快速铺展开。在主力军的建设上,1935年1月到10月,各个地区都在不断扩充红军数目。到年底,红二军团由原来会师时的四千一百余人扩充到九千二百余人,还成立了第五师;红六军团由三千二百多人,增加到一万一千多人,并且新成立了第十六师。任弼时在主力军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政治方向的掌舵人;是军事建设的推动者;是部队凝聚力的核心;是扩红工作的“当家人”。在地方武装建设上,省委和省军区政治部给予高度重视。于1934年12月22日,发布了《关于游击队中党的工作的指示》,并对怎样加强党的领导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各县的不完全统计,“有游击大队(或支队)三十六个,游击队(或中对、分队)二百三十多个,共计一万八千六百多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大庸县独立团、慈利县独立团、永保县独立团、郭亮县独立团、桑植县独立团、龙山县独立团、永沅联县独立团。”[1]23游击队中还建立?h支部,来整顿队伍和增强组织纪律性,从而提高了游击队的战斗力。游击队、独立团,在配合主力军作战中起到了极大作用。

二、巩固工农联盟的阶级教育

随着苏维埃版图的逐渐扩大,根据地建立了九个县级政权,五十多个区级政权和两百多个乡级政权,人口达到五十多万。然而,想要巩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弼时深知必须开展群众的阶级斗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这一农村根本问题。这是一切工作中最中心的一环。只有解决了根本问题,才能有效巩固工农联盟,扩大红军的革命队伍,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关于地方战争动员各级党部与各级政治机关的指示》中指出:“一切战争动员工作必须与改善群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新区必须彻底地分配土地与土豪的财务,增加工人的工钱,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使群众得到实际的利益,来提高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与保卫新区同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1]211

土地革命以前,根据地绝大部分的土地都被地主和豪绅占为己有。地主豪绅以高额的租金对贫困苦难的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再加上烟税、人头税、花桥税等四十种形式的捐税的反复剥削,使得本已平困潦倒的人民更是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进行土地革命,取消封建土地制度,成了当地贫困人民最强烈的愿望和迫切要求。1934年12月1日以任弼时为领导的省委、省革委会颁布了《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条例》,1935年1月28日,土地革命的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又制定了《关于土地问题的决定》。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工作在任弼时的带领下开展得轰轰烈烈,随即在塔卧、龙家寨等地进行试点,总结分地经验。试点工作结束后,立即组织分田突击队,深入各乡,分批展开分配土地的突击运动。“突击分田中,任弼时常常在王恩茂的陪同下,到乡区检查指导工作。”[2]1031935年春节,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完成了分田,贫雇农获得土地,中农和工商业利益得到明确保护,情绪稳定。基本上符合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小工商者,消除地主阶级的同时,广大贫困农民对于土地的要求得到了切实满足。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强化了农民群众的阶级斗争意识,自然而然,为了保卫分田的胜利,号召农民踊跃参加红军。

湘鄂川黔省委和省革委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工业建设中,协调工业农业生产,以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在1934年7月召开的黔东特区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会议决议案中,便有明确保护农村工人的条例,为支持工业建设,在工作中提高工人的革命生产热情,将打土豪送来的食物以及衣物发给一部分失业工人。任弼时曾在会议上说道:“多吸收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来改选并健全本身的组织机能,使他成为目前战争中坚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227加强党对群众团体的领导,积极吸收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夯实无产阶级基础。共产青年团是党的得力助手,党必须经过青年团动员青年群众实现党的决议和任务。工会、贫农团、互济会、女工农妇代表会等组织相继涌现,这些组织成员主要是工人和农民,都是发动群众的有力武器,必须马上广泛建立起来。大胆吸引工农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帮助工农阶级树立起科学的政治觉悟,以巩固工农联盟。

三、纠正夏曦的错误,实行党内民主集中

夏曦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形成后担任省委委员和省革委会副主席,作为根据地领导他却忠实地执行以王明为首的“左”倾错误路线,给湘鄂川黔时期造成了极大影响和危害。夏曦的错误思想,湘鄂川黔省委和革命委员会也屡次进行过批判和指正,由于根据地的其他方面建设和斗争等原因,这种批判和纠正最终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直到1935年1月27日,红二军团党的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召开,才系统地批判了夏曦所犯的错误。任政委还代表省委从四个方面做了重要报告:一是在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尖锐的历史时候,党内反机会主义思想斗争的重要性;二是二军团过去英勇斗争成绩与夏曦同志机会主义和取消主义的错误;三是二、六军团会合得到了中央的指示后,在反机会主义斗争中得到的成绩和存在的弱点;四是目前战斗形势,二军团当前建设上的紧急任务。报告全面揭发了夏曦所犯的“左”倾错误,分析了错误产生的根源以及造成的危害。此次会议的召开充分显示党对干部和党团员的充分信任,在团结党中央的路线下,关于夏曦同志过去取消主义的错误进行十分彻底的批判。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弼时号召全体党员参与积极的思想斗争。为保证思想斗争的健康有序进行,在纠正错误的过程当中他多次指出,斗争的目的是让部队的干部和战士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他还强调:第一,要彻底肃清这些错误的影响;第二,要从这些错误中引出经验教训,找到错误根源,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再犯错。通过对革命根据地党的现状分析,他提出要健全党的民主制度,推行党内民主化,避免极端民主化和超组织的政治自由倾向。最终,在革命根据地各项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夏曦的“左”倾错误路线得到了彻底纠正,部队注入了新活力,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党的信任度得到了提升,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根据地的面貌焕然一新。红二军团党的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是湘鄂川黔省委和省革命委员会走向成熟的象征,此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步入了鼎盛时期。

四、消除封建思想的文化教育

任弼时坚持文化教育,在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中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和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湘鄂川黔革命根据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文化水平十分落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成了根据地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成了湘鄂川黔省委和革命委员会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在根据地开办支部流动培训班,培养党员。任弼时要求培训班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和实际,对党员进行系统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提高党员的无产阶级觉悟,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更好地领导群众工作。其次在党内进行反贪污腐败斗争,加强党纪教育。先在党内开展反贪污腐败斗争,有效教育广大党员,然后在各县、区、乡开展斗争,让贪污腐败分子伏法。郭亮县龙家寨区委书记贪污案,便是任弼时亲自派人查处。通过反贪污腐败斗争,清除了?h内贪污腐败分子,也给其他党员敲响了警钟,赢得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拥护。通过惩治贪污腐败分子达到了教育广大党员群众的目的。

篇3

XX镇自2002年开始,根据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组织了全体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深入村组、农户家庭,以做好“农民教育工程”为载体,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等做出了新的努力,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作用,为实现“富民强镇”的各项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绩

1、干群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干部在实践中体会到农村出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越来越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深切地感悟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明显。各级党政组织能充分利用基层党校、村电教室等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实行村务公开、讨论国家大事,商讨富民之策,研究发展之路等,拉近了干群距离,在一定程序上保持了农村的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等观念发生了变化,农村社会风气正在好转。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观念的更新,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历史性飞跃。

4、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引领农民致富结合起来,使科技文化建设呈现发展趋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是当前.及今后各级党政组织的长时间的中心任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了这一时代背景之中,克服了经济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现象。

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深刻。一是认为“虚”,认为做思想工作是耍嘴皮,做虚功;二是认为“忙”,没有时间去抓,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三是认为“难”,没办法去抓,认为农民现在最重要的是物质利益,没有直接的利益驱动难以说服于农民。

2、工作针对性不强、方法不活,覆盖面不广。首先.教育方法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其次是教育的重点与农村目前状况不相适应。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留在村里大部分是非劳动力和一些文化水平低的人。

3、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影响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不会做。部分干部本身文化素质较低不会开展工作;二是不肯做。部分干部不愿做思想政治二作,原因是搞经济工作成绩、功利明显。三是做不好。部分干部主观愿望是好的。想多做工作,但由于自身素质,工作往往收效甚微。

4、种种原因,封建迷信有抬头趋势,宗教势力影响在扩大,迫切需要广泛、深入地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

三、做好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1、针对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帮助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农村要发展,稳定是前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2、针对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状况,帮助农民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各项任务。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引导农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革除陈规陋习,在思想和行动上爱党、爱国、爱集体,在人际关系上,尊老爱幼,邻里团结,互助共济。

3、针对部分干部素质偏低的状况,帮助干部提高素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干部的头脑,使他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作风,通过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谈心、交心活动,沟通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沟通干部与农民的思想,增进干部与农民之间的友情,使广大农民敢于和愿意对干部讲真话,说实话;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接待日制度,发动群众建言献策,广泛征集合理化建议,处理群众中的疑难问题和棘手问题,帮助农民群众提高认识,化解思想矛盾,为农村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版权所有

4、针对帮助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在鼓励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时,把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增强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效益意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农业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4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十报告还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因为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农村变化翻天覆地,各种矛盾纷繁复杂,失地拆迁,看病养老等新老问题都是焦点、难点,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靠好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下的实干,另一方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构建和谐农村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导向、激励、整合等正面作用,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落实,使农村各种矛盾得到缓和甚至化解,协调处理好农村各类关系,促进和谐农村的形成。

一、构建和谐农村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 要求一个社会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顺利进步, 农村也必须在和谐状态中才能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 ,追求并实现 农村 的和谐状态,就必然地成为农民的核心理念。因此,构建和谐农村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同时也决定农村的 发展。

构建和谐农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提出新要求。和谐农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 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构建和谐 农村的新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在构建和谐 农村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做到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中得到贯彻落实,又要充分发挥培养广大农民群众 健康向上精神风貌的文化功能

构建和谐农村,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有新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要在继承和发扬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探索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新鲜经验,充实和完善新的内容。要着眼于解答和解决构建和谐农村过程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作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回答。要着眼于激发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准确把握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通过满足需求从而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维护和促进农村和谐安定和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好事,在办实事好事中贯穿思想教育,在服务中引导提高精神境界。

构建和谐农村,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新方法。要建设和谐 农村,就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农村内部矛盾。在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需要重新调整,许多新的矛盾亟需化解。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把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说理教育、人际协调等方法,依据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妥善处理农村内部矛盾,防止侵犯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内涵和理论含量。

构建和谐农村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创新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是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按照我国当前农村的管理实际,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对传统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进行整合和创新,要形成畅通的民情民意反映渠道,健全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把农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农村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 从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高效运转,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构建和谐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大作为

1、坚持正确导向,引领农村新风尚,塑造农民健康精神世界。构建和谐农村,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导向。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是表现为全体农民群众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从而把人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现在农村不和谐的东西很多,唯利是图,封建迷信,干群关系恶化,邻里矛盾增多,贫富悬殊扩大。农民信仰缺乏,道德水准降低。造成精神实虚,没有追求,所以一些黄、赌、毒的东西反而有市场。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要不要做,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要创新方法,大大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正确的导向作为首要任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思想文化层面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用什么来教育人、引导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走向和生存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靠整个社会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而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实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还有科学精神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等等,都在发挥社会导向作用。我们要在农村大力开展以上这些内容的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正确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多宣传积极的正面的典型事例,培养农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道德理念,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关系,从而促进农村的和谐与进步。

篇5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引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建设社会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和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贯彻党的十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繁荣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是主体力量,要想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及时传达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保障农村的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扫除农村中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陈旧思想意识和抵御不健康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指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困难的任务在农村,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自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这些都离不开“三农”工作的有力支撑,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更不会有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农民,使其能够正确地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与状况,正确理解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从而使农民自觉的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和价值观念落后,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数量多,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不易接受由社会体制、结构变革带来的科技进步和知识爆炸式的冲击波,不能自觉的提高自身素质,这就直接制约着我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市场经济和竞争意识的负面影响,农民的小农意识复苏,个人主义增强,集体观念递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抛之脑后,甚至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道德出现滑坡,不能遵守农村原有的乡规民约,漠视法律法规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异常困难,难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二)农村党政干部和基层干部认识错位,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

目前,农村党政干部和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中普遍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把经济建设看作唯一目的,认为经济建设搞好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认识自然会提高,忽视了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是行动的先导,错误的认识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行动。基层领导干部具有先锋模范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只搞形式主义和,不能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起来,在工作中必然会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农民的思想,使这种腐化的思想滋生蔓延,从而严重阻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违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和管理不善,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覆盖缺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和效果实现的程度如何,在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根据客观实际和针对“三农”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发展,提出符合农民思想实际、现实需求和自身利益相关的新内容,并采取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方法过于刻板,与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相脱离,缺乏创造性,不能解决农民的现实问题,也不能回答农民思想认识上的疑惑,从而得不到农民在情感上的共鸣和工作上的信任。另外,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就业形式、劳动方式和地理位置的不稳定性,导致部分村级组织不能对农民实行有效的管理,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到每个农民心中,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缺位,大大削弱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对新农村物质方面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着力解决农民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精神方面的要求,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以及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从而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村容整洁”是对新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提出的要求,当前农村居住环境差,工业和生活废弃物乱排乱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如沼气利用、秸秆还田、退耕还林等,加大农村环境的保护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管理民主”就是要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制度,改革农村现有的政治体制,使村民自治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广大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使人们真正意识到当家作主的权利,从而保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做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首先,要抓好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和村干部队伍的建设,按照德才兼备、民主平等的原则,做好选拔与培训工作,要在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领导能力。其次,选拔任用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改革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要充分吸收社会上的各种优秀人才,把他们纳入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调动农村共产党员、致富能人、教师等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兼职结合的道路,不断向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建设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三)建立健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要顺利开展这项工作,就要建立健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首先,建立健全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领导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重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党和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转变政府职能,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并面向农村实际,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其次,建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调控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的建设要与农民的自身利益相结合,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农民合法致富,树立先进模范榜样,逐步健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运行还需要保障机制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只有激励机制是不行的,还需要道德约束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新农村的建设。最后,完善监督机制,将监督机制与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和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通过各种社会舆论的合力作用,将道德评价成为扬善抑恶的保护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刘建荣.新时期农村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袁鑫鑫,张鑫.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3)

[5]李明.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4)

篇6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027-0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更是当前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以工促农的新阶段,农村的改革正处在攻坚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调动全体群众的建设热情,促进农业的发展,维护农村的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振奋农民的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社会环境和农民的思想观念呈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给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影响并改变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原有的格局。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性

一是农民结构出现了新变化。随着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农民的社会活动空间更为广阔,人员流动越来越快。许多青壮年农民长年在外打工,使教育对象主体的很大一部分长期脱离组织管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二是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了新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农民日益重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素质越来越高,思想越来越活跃,观念不断更新,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越来越强,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并且复杂多样。三是主阵地的影响力出现了变化。随着农民接受信息渠道的增多,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也趁机扩大传播影响。农村的宣传主体、宣传阵地、宣传手段、宣传机制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干部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认识有失偏颇,工作流于形式

目前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或是认为只要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其他工作就会自然跟着上去;或是认为经济工作是实的,而宣传思想工作是虚的,认为用经济手段调节农民的行为就可以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将“发展是硬道理”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发展经济,只注重经济建设硬指标而忽略思想政治工作的软指标,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力的领导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一般都是以会议贯彻会议,做表面文章的多,造档案、制版面、编汇报,不抓具体落实;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前瞻性,习惯于老模式,满足于照章办事,对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应对措施;工作缺乏通盘考虑,急于求成心切,不注重调查研究,不考虑实施效果和群众反映,着重于表面现象,搞形式主义,使农民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得不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

(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没有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兼职人员相当一部分自身理论素质不高,农村工作经验缺乏;村委会一级的共青团、妇联以及党小组同志家在农村,有职无岗,没有报酬,缺乏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不会做。部分干部本身文化素质较低不会开展工作;二是不肯做。部分干部不愿做思想政治工作,原因是搞经济工作成绩、功利明显。三是做不好。部分干部主观愿望是好的。想多做工作,但由于自身素质,工作往往收效甚微。

(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调

目前农村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仍以学习上级文件、报纸,学习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为主,显得单调、枯燥;在工作方式方法和途径上,以理论说教为主,形式陈旧,途径老化。已建立的基层文化站、广播站,尚未有意识地发挥思想教育的职能,对群众的思想问题、社会动态调查研究和掌握得不够;不少乡镇、村还没有供群众学习文化、政策、科技知识的场所。农民的思想教育及接受信息的渠道少,客观上削弱了教育效果。党委政府对新时期农民的思想到底产生了哪些变化研究不够、不深、不透。基层思想工作部门为民办实事的能力有限,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投入不足

首先是经济投入明显不足,且投入比例严重失衡,往往对硬件的投入相对十分重视,而对社会风气综合治理、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教育等软件建设的投入则相对较少。因为经济投入少,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使得宣传思想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其次是政策投入不足,思想政治工作的职划分、工作目标、考核评估等缺乏科学合理的界定和规范,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效果,如何进行考核评定,缺乏相应的依据。

二、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是当前及今后农村工作长时间的中心任务,我们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这一时代背景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使之贯穿于农村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服务和服从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才有牢固的物质基础,才有强大的生命力,真正把思想工作寓于服务之中,落实到为民办实事上,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爱国、爱党热情和参加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二)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和落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可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持续进行,两者相互配合,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使农民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培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谋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总结推广农民先进典型和典型事例,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力量影响广大农民。

(三)与农村基层党建相结合

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机制,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更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农村基层党员与广大农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一方面,他们最能全面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准确掌握农民群众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潜在矛盾,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他们与广大农民群众有着天然的深厚感情,有利于取得农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理解,从而有效地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

(四)与媒体宣传相结合

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的重要因素。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大力实施,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把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政策路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各项教育内容渗透到新闻宣传中去,大力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长效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战线长、覆盖面广、弹性大、见效慢、易复发等特点,其工作实效性往往与其他工作结合在一起。因此,健全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对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建立健全“一把手”责任制。各级党组织都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层层建立思想政治岗位责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落到实处。二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监督机制,采取社会民意测验、代表人士评议等方法,对工作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使思想政治工作化虚为实;建立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预警反馈制度,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思想动态和人们的心理活动。三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那些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务实发展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那些带领群众致富谋发展的模范典型,要从经济上、政治上给予奖励,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加快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大资金投入,巩固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服务于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又推动着上层建筑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有必要的经费投入,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要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把所需资金纳入县、乡的财政支出计划。要制订详细的资金帮扶计划,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培训基地,使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三要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一方面,要利用政策开辟县、乡、村三级筹资渠道,使思想政治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另一方面,要选准载体,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筹措资金,动员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各种思想教育活动,调动群众投身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群众在参与中陶冶情操,提高觉悟。四要加大阵地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培训基地。要把教育阵地、文化阵地、科技阵地等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建设摆到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支持乡村办好业余党校和农民技术学校,扩大广播、有限电视覆盖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村党支部应建设和完善“三室两站一栏一场”,即村级组织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农民活动室、广播站和文化站、黑板报栏、文体广场,要有场地、有设施、有书籍报刊、有器材、有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能正常办学和开展活动,多方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涵

根据农民思想和生活实际,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操作简便被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活动,最大限度的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一是要贴近群众,用办好群众关心的实事、好事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从群众关心的文化基础设施、道路硬化、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入手,把群众的注意力、兴奋点自觉主动转移到“以思想政治工作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助推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轨道上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要选好载体,常抓不懈。认真开展本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活动,选准适合本地的载体形式,有目的、有成效的开展活动。三是要采取激励性创建措施。培育农民身边的典型,让农民直观地认识和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正气与邪气、光荣与耻辱,达到潜移默化、触及心灵的教育效果。

篇7

1.深化对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最重要部分,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必然会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侵蚀。因此,要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应本着守土有则的原则,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农村思想政治方向引导好,把农村政治稳定的大局维护好、巩固好。

2.进一步明确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目标和任务。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继续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脱贫致富奔小康来进行。着重开展好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政策、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科学文化和移风易俗、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村党支部订阅党报党刊,尽快实现村村有图书室,广播电视村村通,有条件的村要有黑板报,搞好村务公开。乡镇要加快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文化站、阅报栏和宣传栏建设,要加强管理,发挥作用。县文化馆、图书馆、电视台要面向农村,搞好服务。继续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3.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各级党组织在抓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负首要责任。同时,应在各级党组织中明确抓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及相关人员。要设立相应的办事机构,配备负责人和办公人员。要加强对政工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力度。经过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好、政治硬、纪律严的能胜任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4.运用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洞的说教,应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寓教于事、寓教于行,把工作做实。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紧扣时代脉搏,增强宣传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体及宣传部门,要唱响主旋律,在强化宏观引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做到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形象,个个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人。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强调:“要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牢记党的宗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帮助农民群众排忧解难,把为群众办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5.必须建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制度。

长期以来,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缺乏科学的考评机制,也缺乏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从而导致有的乡镇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考评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各乡镇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阶段性任务有机结合,与经济发展和业务目标一起部署,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定期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奖罚、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6.必须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基层组织的强弱,决定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乡镇党委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和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问题。选好配好一个作风过硬、政治坚定的基层组织班子。在思想教育中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堡垒作用,卓有成效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7.必须保证工作所需经费投入。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基本的物质基础保证,各乡镇必须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投入,所需经费应列入乡镇财政计划,据实列支,加大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投入,加大阵地建设。

8.发挥领导干部的重要作用。

篇8

关键词: 农村社会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 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转换思维,创新开展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纵观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现象十分突出,造成了许多矛盾和纠纷,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因此,研究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符合当前农村社会发展实际的一些对策,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显得更为重要。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经历了一场新与旧的大变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要使农村基层党支部、村委会认识到,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向广大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新农村的需要。当前,由农民负担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征地问题等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已经充分暴露出来,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处理不好,极易激化而引发农村社会动荡。因此,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都要积极做好广大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和农民群众中去,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东西的干扰,才能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才能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贴近农民实际

(一)把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作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一道做,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简单的灌输和空洞乏味的说教上,而是要着眼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努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发挥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寓教于服务之中,体现到办实事上去,真正地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关心那部分有实际生活困难的群众,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要把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要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教育农民正确理解这些政策;要在继承和发扬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走进田间地头、深入村组农户开展调研,了解农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触摸农民群众的思想脉搏;要深入调查知民情,广泛接触解民意,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农民的地头,做到农民的炕头,做到农民的心头,了解大多数农民的诉求,要为农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暖民心,得民心;要针对不同农民群体的不同需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从办实事上着力,切准他们的思想脉搏;要重点通过开展扶贫攻坚工程、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帮助农民化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等工作,切实关心农村弱势群体,切实解决农民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寓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之中。

篇9

关键词 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这种转变对农民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经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转变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因此,农村思想政治方法要必须突破传统的方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找到符合现代农民的教育方式,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新农村全面发展。

1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农民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多数文化站已经名存实亡,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稀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包括政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基层单位经费紧张,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文化人才等方面。结果是农民想看文艺节目、电影、图书等都很难。农村文化艺术教育基本上处于冰冻阶段。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原有民俗文化活动在萎缩,有些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消失。例如,20世纪70至80年代,农村中盛行的赛龙船、舞龙灯、舞狮子、踩高翘、集体看电影等活动,90年代的家庭卡拉OK如今都已销声匿迹。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民信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民祭祖的规格越来越高、赌博之风盛行,封建迷信有重新抬头的趋势。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文化产业设施建设。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作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产业市场,广泛开展网络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文艺巡演”、“电影下乡”等活动,鼓励专业和业余文艺团队、群众团体,社会力量积极介入农村文化建设,组织各种形式的队伍,深入基层,深入农民群众,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中积累知识,激发灵感,把反映农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创造性实践编排成多姿多彩、健康向上的文艺精品送到农村,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

2加大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平台

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平台,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力争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二是开展农村网络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使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三是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增加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要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为农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四是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

通过对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及软硬件条件的不断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为强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平台,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了浓厚而良好的社会氛围。

3创新文化活动载体,提升居民群众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创新活动与载体,丰富文化活动,提升居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按照“带着基层跑,围着群众转”的文化理念,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特别是充分利用农闲和节假日开展文化庆祝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一是组织开展如 “春节文艺汇演”、元宵节灯展、球类友谊赛、农村体育运动会等,坚持“农村文化农村办”的思路,形成“活动共办、人才互补、资源互用、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文化活动模式,让群众从观众变成 “演员”,加大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强文化活动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进一步增强文化活动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实用性。二是开展“书香农家”读书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技能、学文化.以创建文明村、文化中心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以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为载体,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在农村普遍开展的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通过这一创建活动,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能力和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促进经济与社会、农村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在农村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过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对此必须加以引导,使其精神文化活动既丰富多彩又健康有益,满足他们求知、求美、求乐。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精神文化创建活动融合在一起,就一定能使农村文化事业健康蓬勃发展,使农村文化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一定会促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茅维.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农村文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篇10

一、创新工作观念,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对于这种传统、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越是改革开放,越是经济发展,越要发挥这种传统和优势。当今社会意识形态面临多元、多样、多变的客观现实,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与时俱进,破除陈旧的、不符合实际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式,努力达到动机与效果、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位;必须贯彻“三贴近”原则,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面向基层,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凡是有利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有利于推动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凝聚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都应大胆地尝试和运用。

二、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宣传思想工作只有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虚功实做,才是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现手段。因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发挥已有载体的作用,又要注重载体的创新。一是以活动为载体,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精心策划各种思想性与情趣性融于一体的主题活动,让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二是以服务为载体,突出为农民服务这个主题,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结合起来,因人施教,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千家万户,做到每个人的心里,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三是以管理为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各种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发动群众完善和制订各种有效的村规民约、安全文明公约以及各种自治组织,通过外在约束力的加强来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四是以学习为载体,以乡镇、农村党校、团校、老年学校、人口学校、夜校为宣传阵地,以农村文化大院、村图书室、文化室和党员活动室为依托,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和学习教育资料等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五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各种文明建设活动和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广大农民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六是以典型为载体,抓好党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致富能手、利税大户、见义勇为等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去熏陶、感染和影响农民。七是以娱乐为载体,大力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满足群众的各种兴趣和爱好,用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引导群众。八是以传媒为载体。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宣传教育、动员组织群众的作用,做到村村有阅报栏;适当增加一些现代化教育工具和群众文化娱乐设施,比如电化教育等设备,这些设备开展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覆盖面大,具有广泛性、形象性等特点,因而感染力强,教育效果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了进村入户。

三、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务实性

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有一套科学、规范、创新的机制来保证。首先要建立健全“一把手”责任制。各级的党组织都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层层建立思想政治岗位责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其次。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监督机制,采取社会民意测验、代表人士评议等方法,对工作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使思想政治工作化虚为实。再次,建立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预警反馈制度,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思想动态和人们的心理活动。还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那些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务实发展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那些带领群众致富谋发展的模范典型,要从经济上、政治上给予重奖,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加快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创新工作内容,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农民日益重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素质越来越高,思想越来越活跃,观念不断更新,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越来越强,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并且复杂多样。因此,在不同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应当各有侧重。尤其是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在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工夫。一可以围绕走向大市场、参与大竞争、追求大发展,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营造学习和竞争的氛围。二可以围绕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回答和解决农民思想中存在的疑问,并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以求实的态度、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正确认识问题,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三可以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不断增强宣传声势,营造浓厚氛围,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主题活动。

五、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农民群众能不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变为自觉的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能否及时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靠简单空洞的政治说教已不能适应群众思想变化的需要,应主动适应社会情况多样化的变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知群众之所想,察群众之所为,及时把握干部群众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进方法。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五个“更加注重”,即在管理上更加注重服务,在上更加注重个性,在教育上更加注重实效,在时空上更加注重全程,在范围上更加注重全员。通过有效的方法,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管理向服务、从封闭向开放、从重视堵向重视疏的转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关心农民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实际,尽力为农民解决具体问题。要理解农民的诉求和情绪,与他们像兄弟、姐妹、朋友、父子一样相处,心与心交流,理解他们又得到他们的理解。要尊重农民的人格和意愿,与农民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要让农民知情参与,要知民情,解民意,要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让农民参与讨论,给他们说话的权利,争取农民的支持和维护。

六、创新工作队伍,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篇11

——安阳市殷都区相台街道党工委书记朱运富同志简要事迹

   2003年2月,朱运富同志被任命为相台街道党工委书记。两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在解惑释疑、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以勤奋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党工委“一班人”,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农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辖区社会政治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他作风扎实,勤政为民

    作为领导干部,朱运富同志有三大特点:勤奋、务实、开拓。他虽身患疾病,但出勤率每年都大大超过法定出勤率。大部分的节假日和晚上都用于各项工作,他不饮酒,不抽烟,很少应酬,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泡在各村和所属企业,与村干部和企业领导共谋发展大计。他经常下班后不能按时回家,他还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到农民家里和农民长谈,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为他们分忧解愁。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在部队那种旺盛的斗志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他总是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对待每一项工作,他总是坚持亲眼看,亲自到场,贴近实际,反对弄虚作假,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实打实带领农民奔小康。在实践中,针对所属各村人多地少甚至没有耕地的现实情况,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想使群众致富,必须大力发展村办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几年来,他指导帮助辖区各村创办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20多个,为村民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他热爱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呈现多元化的心理态势。作为农工委的书记,朱运富同志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促进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在实际工作中他注重做到了以下几点:1、建机制,依靠制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加强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区农委建立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实行每月一次工作例会,总结交流、分析形势与现状、探讨方法、部署任务。把每个行政村设为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的联系领导为总责任人,负责本责任区的所有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各责任区又以组为单位划分为若干责任小区,每个包村干部都有自己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这样,责任区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了每一位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头上,使得这项被一贯视为“软任务”的工作变成了一项非完成不可的“硬指标”。 2、重结合、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经济工作之中。朱运富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密结合各项业务工作,抓住结合点,找准切入点,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实际工作中,他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渗透到经济工作中,与经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业务工作“一体化”的运行方式。他要求农委班子和每个村支部班子的每名成员做到“一岗两责”、“双岗双责”,工作中制定了“双文明”达标办法和“双文明建设承包责任制”,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紧密结合。3、重服务,积极为民办实事,有效地提高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朱书记经常要求农工委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合实际,要有针对性,要讲求实效;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多做鼓舞人心,坚定信心的工作;多做增进了解,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的工作;多做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的工作;多做凝聚人、温暖人、稳定人的工作。近年来,区农委在铁西区统一组织下相继开展了“法律进村”、“六户一村”“公民道德进万家”等活动,区农委每次活动都要挑选出20多名优秀的机关干部下农村,与农民交朋友,为农民办实事,帮农民寻富路,做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对农民进行形势政策、法制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此外,朱运富同志还根据实际组织开展经常性为民服务活动。他发动辖区农村300多名党员干部和300多个贫困户结成扶贫对子,使他们甩掉了“穷帽子”。4、重实效、在热点难点问题上下苦功。朱运富同志自担任农工委书记以来,热爱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围绕群众生活、工作学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以来,街道办事处在完成街区整治、计划生育集中整治、107国道改建过程中120多户村民拆迁等急、难、重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尤其在国道改建过程中,涉及到96户村民宅基地安置和30多户村民承包地被占。由于近年来,安钢和电厂多次扩建征地补偿费远远高于这次的公用事业征地补偿,因而许多村民不理解,反复到区政府要求增加补偿费。朱运富同志为了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索性把铺搬到村里,随时接受群众的来访,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不分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反复上门做工作,他几乎踏破了老百姓的门槛。他把补偿费直接以拆迁户的名字存到银行,并把存折送到百姓家中。由于补偿费太低,有好几次老百姓为了要他解决问题,围住他从早上直到下午也不让他吃饭,但他仍然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给群众讲解有关政策规定,以取得群众的理解。最终使这一棘手问题得以比较圆满的解决。拆迁户的宅基地已经划定,部分群众正加紧备料,有的已经动工建房。

三、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永葆本色

篇12

一、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统一人们的认识,提高人们的觉悟,使劳动者以主人翁的姿态同心同德地做好工作。无论什么工作如果离开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出现方向问题。首先,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县级联社及其基层信用社领导要带头学政治和讲政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全面指导信用社的业务工作,克服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同时抓好信用社的党政工团组织,形成一股合力,保证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其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信用社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县级联社及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几乎都是由办公室兼职。办公室事务很多,往往是兼而不行使职责,从而使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无人管和没人抓的现象。因此,县级联社要成立党委办公室,全面负责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制订出年度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和目标;第三,将思想教育在信用社系统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信用社正处于改革中的最关键时期,搞好业务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即要不要立足“三农”,为“三农”服务;要不要坚持合作制原则,为社员服务;要不要识大体、顾大局,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扶持。因而,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为契机,让信用社员工受到一项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做到自尊、自爱、自控、自律,推进廉政建设,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第四,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资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资都有凝聚人的共性,但两者在阶级性、目的、效果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单纯的感情投资容易出现拉帮结派和朋党政治现象。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资相结合,就是在利用感情投资这个特有的神奇功能时,用思想政治工作来把握原则,把握感情投资的度,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职工的行为。要在充分理解和新生人格的前提下,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同志关系,达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目的。

二、农信社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业务工作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业务工作为基础,业务工作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政治方向,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业务工作取得最佳成果。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工作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如果没有思想政治工作作保证,就一定会出现违规经营问题。首先,加强管理,合规经营。据央行监管报告显示,信用社违规经营比较普遍,主要是存款贴息、单户贷款超比例和辅助帐户支现等现象时有发生。但是问题发生后信用社工作人员强调的是业务发展需要,不讲如何遵守法规。因此,信用社要从讲政治高度看待违规问题,加强信用社合规经营教育。并把合规经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信用社服从监管,执行金融政策,改善经营环境,提高经营效益;其次,坚持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为“三农”服务。在信用社存在着一种思想,认为农民现在富起来了,一般的生活和生产资金问题,他们都能自己解决。加上农户贷款额少、户多、手续繁锁和收回工作量大等因素,就不愿发放农户贷款。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了,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水平虽然普遍提高了,但还有部分农民尚未脱贫,脱了贫的农民要奔小康,都需要信用社不断地增加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就是支持“三农”的发展。因而农村信用社要将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作自己的政治使命和政治责任,全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坚持勤俭办社原则。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农村信用社更要坚持勤俭办社的原则。对电话费、差旅费、招待费等较难控制的费用,采取按人数及业务量包干的办法,压缩费用开支。在基本设施方面,除安全保卫和电子化建设等必须投资外,尽量控制这方面支出,不搞豪华装璜和购置高级小车等等。按勤俭办社的原则,要控制支出、夯实基础,奠定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后劲。

篇13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农村社会影响的具体表现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置身于中国国情,要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这块土地上进行,当代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当社会化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于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感,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对当代农民发生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传承的长期性:我国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遗传形式在农村世代延续,这种传承和影响将是长期的。它包括有意识的传承,就是通过教育等形式:也包括无意识的渗透,是指通过一些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生活在农村这个环境中,一代一代的农民遵循着一定的生活方式、习惯行为,其传统思想渗透到正常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各个方面。

第二,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一惯性和渐变性: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某些行为模式、思想观念、性格情感,一旦形成就将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其表现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一惯性。但是,什么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受时代的变化影响,无论其传统文化多么固执,都会印上时代的烙印,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渐变性。

第三,传统文化在农村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的内涵丰富,一方面包括一些有益的,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养性的重道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人贵物贱,重人轻神的人文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人和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我国一代一代的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一些消极和落后的因素,如唯古是法,唯古是宗的认识价值取向;“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道理:“天下变、道亦不变”等唯心哲子;重人治轻法治及所谓“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等特权思想。这些又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两面性是并存的。

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农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往我们采用的是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方法,就是将传统文化全部否定。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通过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来达到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点:任何新文化的创造都不可能割断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延续性,它不能离开也无法离开已有的文化传统,在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开拓,才有可能创造自己时代的文化,才不至于中断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样,未来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中吸取养料,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民族精神主要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民族历史越悠久,民族文化越丰富,该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就越深遂,也就越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世界上没有不贯穿民族精神的民族文化,也不存在不体现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我们在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篇14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受国际社会成员经济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信仰、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都发生了复杂的变化。金融改革步步深入,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员工思维日益活跃,使金融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原则、方针以及方式方法必须结合不断发展的客观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卓有成效。

1农村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针对新形势,农村商业银行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全新问题。一是员工价值观重新定位,有的员工精神世界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精神真空带”,感到茫然和不知所从,使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加迫切。这就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金融、文化要跟国际接轨,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寻找一种使中西文化和新旧文化达到最完美结合的新路子。二是面对个人利益同国家金融环境日益剧烈的冲突,农村商业银行员工们必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头脑保持理智,心理素质保持健康平衡的状态,抵抗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改革洪流中,拥护、支持、参与到改革中来。

2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求实创新

2.1在工作思路上求实创新

所谓工作思路上的求实创新,就是能从客观的金融环境实际出发,并对新形势、新情况下的金融环境加以实事求是地研究分析,掌握员工思想意识活动的规律所在,工作思路以其为行动出发点,即要抓住工作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还要学会统筹兼顾。既要从本单位员工思想及业务工作实际出发,还要对思想意识变化趋势和业务发展变化需要认真分析,找到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谋求工作思路上的创新,让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既不失时效性,还富于主动性、针对性,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典型引路带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2.2在工作作风上求实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直面新时代,潜心学习,开阔视野,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使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升,促进工作作风的不断改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更加注重工作效果。具体来讲,首先要科学细致地研究和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的员工思想意识走向和思想脉搏,其次要深入基层,分析一线员工的思想状况,倾听其心声,对可能出现的诸多不良思想苗头预以深挖和防范。再者是注意和发扬调研作风,一切工作思路、对策是基于科学调研的结果,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结出硕果。工作作风既不摒弃优良传统,还会在调研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征,在创新和改进中更富于时代气息,使农村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都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2.3在内容上求实创新

农村商业银行的全体员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要走大众化的群众路线,研究员工的真正需要所在,分析员工思想活动呈现的新特点和新情况,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地确定思政工作内容,为员工多办实事,抓好实际性载体,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切忌唱高调、假大空。同时,正视农村商业银行不断深入开展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现实,拓宽工作思路,与全行的业务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抓好集中性教育载体,给员工灌输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发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精神,同时要工作向下延伸,抓好群众性创建载体,着力打造不失商业银行特色的团队合作精神;要学会培育典型,发挥示范载体的向导性作用,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能不断注入鲜活内容,更富时代精神,内容更加充实,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促进农商行经营大发展。

2.4在方式上求实创新

激励人、教育人、说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能否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就要看工作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富于人格魅力,是否掌握了真理的力量。“其身正,不令则行”,领导干部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廉洁勤政、遵纪守法,才能起到言传身传的作用。要转变工作作风,依靠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群众,倾听和了解民声民意,对员工合理化建议积极采纳,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关注并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成为员工的贴心人,才能与群众拉近距离,近而更好地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实现双向互动。

2.5在工作机制上求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