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慧教学服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智慧教育;终身学习;云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2-0008-04
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of Lifelong Learning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under Framework of Smart City: based on City of Ningbo Practice//YIN Tian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LEPSP’s design idea, con-
struction projects and future application prospec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Ningbo Smart Education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n Ningbo. It is expected to bring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education in other cities.
Key words smart education; lifelong learning; cloud platform
1 引言
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的概念起源于IBM在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最初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分散的教育资源整合成一个平台,并以智慧化的手段来改变传统的学习和教育模式[1]。2009年,IBM全球教育产业副总裁Michael King进一步明确了智慧教育的五大路标,即:学生的技术沉浸,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服务型经济的知识技能,系统、文化和资源的全球整合以及教育在21世纪经济中的关键作用[2]。
随着近些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升级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智慧教育的内涵得到扩展和完善,并成为我国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3]。我国学者祝智庭将智慧教育的内涵阐述为“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灵巧技术)构建智能化环境,让师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方法,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施为能力的人才”[4]。文献[5]认为智慧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方式,能够通过多元取向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无所不在地让学生接近学习入口,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技术支持以及教学和学习服务。文献[6]认为智慧教育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可见,无论智慧教育以何种方式定义,其施的目标只有一个,即通过信息技术的协助,使教与学的过程变得便利化和多元化。
围绕上述基本目标,国际上已有很多国家制定了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如马来西亚的“智能学校”推进计划、韩国的《推进智慧教育战略实行计划》等[7]。在国内,有关智慧教育的研究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并涌现了大批以智慧校园、智慧教育装备、教育资源共享为代表的建设项目。但是由于这些项目大多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组织实施,因此存在建设标准不统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甚至低水平建设的现象。实际上,无论是智慧校园、教育装备,还是教育资源的共享,这些都应该是智慧教育服务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不应该彼此割裂。一个结构完善、功能完备、综合性和扩展性较强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应该站在智慧城市发展的宏观视角,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整合各类教育和学习资源,面向社会公众,形成覆盖多层次需求的终身学习综合服务平台。
在此背景下,宁波市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借助智慧教育体系发展框架,整合各类教育学习资源,在全国率先探索并开展区域层面上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建设。本文在分析宁波教育信息化现状基础上,结合宁波智慧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阐述宁波终身学习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建设内容和应用展望,期望对国内其他城市的智慧教育建设带来一定启发。
2 宁波市的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推动情况 在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带动下,宁波全市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2010年,宁波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制定《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2012年,宁波又先一步开展城市层面的智慧教育课题研究;2014年,智慧教育项目被列为该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工程,以3年1.4亿元的大投入进行建设。全市已经实现所有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所有学校均建有校园网,并架设一条带宽1 G、贯通全市教育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市、县(区)、校三级网络的互联互通,有效消除了校园“信息孤岛”,为宁波市的各级各类学校搭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校际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硬件和网络设施条件。
社区教育建设状况 近年来,宁波市的社区教育紧紧围绕“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打造学习型城市,共建美丽和谐家园”这一中心目标,大力推进“服务型社区教育体系建设”。特别是2009年成立宁波社区大学,建立宁波市社区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之后,宁波社区教育实现“一年一进步、五年一跨越”。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完整的“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组织领导体系和“以市社区大学―县(市)区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市民(村民)学校为主轴,城乡市民家庭学习点为辅助的‘4+1’”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基本构建起市、县、镇、村4个层级和学校、行业、社区、网络四大系统组成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这一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目前全市拥有海曙区、鄞州区、江东区3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北仑区、江北区、慈溪市、镇海区4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68个市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社区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建设初见成效,涌现出一大批特色鲜明的终身学习典型,初步形成“一区一品,一市一特”的良好局面,为终身学习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 宁波市于2010年建成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该图书馆由中心门户平台、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以及服务推广等三大项目构成,可为广大用户与读者提供各类型科技文献的免费查询服务,用户读者可通过即时下载或原文传递等方式,获取所需的文献全文,享用国内和国际重要的文献信息联盟的服务和全市主要图书馆联合目录查询服务等。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已建有15个馆藏目录数据库、16个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可供检索元数据达2.63亿条,文献种类包括中外文期刊、中外文标准、中外文专利、中外文博硕士论文、中外文会议论文、中外文图书、中文报纸以及词条、人物和信息咨询。同时引进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信息平台、谷歌(Google)学术搜索、国研网等国内外大型文献服务系统,购置GETD、TEPS、ART、PMTO等专业性质的资源库,新增新东方、考试资源库等教育学习类资源,能较好满足全市各类用户读者的需要。截至目前,共有注册用户80余万人,原文传递服务200余万篇,并在全市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建立了数字图书馆服务点。
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宁波市的终身学平台构建工作在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和宁波综合教育实力的烘托与推动下形成一定氛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与一个“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便捷、实效、全纳的终身学平台目标建设还有较大的差距。如对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建设的价值、作用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缺乏足够动力,实施进程缓慢;领导协调机构不够明确,体系运作不够顺畅;平台建设的目标规划和职责任务等还没有得到明确落实,建设方案不够翔实;各层级社区教育单位各自为政,终身学习平台低层次重复建设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严重;体制机制、法律保障、人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亟待加快推进。
3 智慧教育框架下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平台目标 在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上,以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教育发展需求为导向,搭建“统一应用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标准”的开放式、面向学习服务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优质的教育与学习资源,通过同步直播、自主点播、个性化推送等方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支持与服务,为广大市民(教师、学生、社会大众)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所有人都能学习,终身都能学习的个人学习空间”。
平台的体系架构设计 智慧教育框架下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遵循先进、成熟、安全、可靠的原则,充分分析传统教育模式,创新设计各业务服务,形成宁波智慧教育服务云总体框架。平台采取自主选学的设计,充分考虑不同级别、不同专业领域培训的多层次需求。
如图1所示,终身学习公共服掌教架构可分为四层,由下至上依次为基础设施服务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
1)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建立包括网络基础设施、软硬件基础设备等组成的云基础架构及虚拟化、云存储系统等组成的云平台,实现资源的高效开放、按需分配、动态调整、灵活扩展。
2)平台服务层(PAAS):建立公共基础平台,包括统一的基础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交换服务,通过数据整合与共享,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并实现与市平台其他产业云的数据交换。
3)软件服务层(SAAS):建立包括人人通网络空间及空中课堂、数字图书馆、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系统。
4)客户端服务层:为各类用户提供教育教学、学习信息服务的统一门户入口。
平台建设基本内容
1)公共基础云平台。当前教育行业信息化存在非常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这进而导致系统资源浪费,管理困难,资源共享性弱,服务的对象狭窄,缺乏伸缩性、扩展性以及互动互通性等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些系统统一部署、统一管理和统一提供服务,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里面最为关键性的理念是“统一”,实现统一的前提是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此,宁波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应优先建设的是面向教育资源整合的公共基础云平台。
如图2所示,该平台应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服务(IAAS)和平台服务(PAAS)两大构件。其中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系统等硬件部分,通过虚拟化技术提供基础硬件平台服务;平台服务包括认证、授权、数据管理等平台服务系统,主要由中间件、数据库以及开发平台等组成。
2)空中课堂。空中课堂是宁波智慧教育平台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通过“门户网站”“空中课堂直播平台”“人人通网络空间”“互动SNS社区”等模块的建设,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名师网络教学、名师工作室网络答疑教学,实现市民的学习资源管理、网校直播互动课堂和在线点播学习等功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发展。
3)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是宁波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模块,开通宁波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之相配套的网络运行环境与系统软硬件设施,并在内容、运营管理方面探索宁波终身学习服务的可持续运营机制。具体的建设内容包括:
①开展终身教育与学习资源建设专项活动,通过引进、自建和共建等多种方式,完善终身教育与学习资源,为市民提供广泛、有用的学习资源;
②完成宁波市终身学习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发放市民终身学习卡,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实现对全市各级终身教育服务机构的评估认证、注册与信息化管理;
③完成宁波市终身学习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基本完善,促进“人人、处处、时时”的泛在化终身学习环境形成。
4)数字图书馆。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整合全市各级图书馆藏资源,面向中小学、高校和社会公众,探索多样化服务的数字图书馆运营模式,连接前述各学习平台及教学管理系统,辅助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同时增强数字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由于宁波市前期已有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基础,因此,此部分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充与整合。目前,宁波数字图书馆正加大力度开展手机图书馆和各高校的教育联盟平台建设,力争实现数字图书馆与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无缝集成。
4 结论与展望
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育理念、生态环境和运作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智慧教育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终趋势。宁波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框架下,大力l展智慧教育,将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作为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的重要目标,这是宁波市智慧城市落地民生服务的关键举措。随着全国各地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推进,宁波在智慧教育应用领域的率先实践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接下来,宁波可在教学资源、教育服务推广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强积累,并逐步探索“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建设机制,促进智慧教育平台的持续运营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小花.2013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Z1):92-98.
[2]Rudd J, Davia C, Sullivan P. Education for a Smarter Planet: The Future of Learning[EB/OL].[2009-09-30].http:///redpapers-/pdfs/redp4564.pdf.
[3]张进宝,黄荣怀,张连刚.智慧教育云服务:教育信息化服务新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 2012,18(3):20-26.
[4]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7-15.
[5]张奕华.智慧教育与智慧学校理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15-17.
[6]金江军.智慧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超过3124万人。“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在2500多个县(市、区)开展,结对农民工子女较为集中的学校2万多所,覆盖农民工子女超过320万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8年来,累计选派10万多人奔赴西部基层;“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已组织近500名青年志愿者先后前往老挝、埃塞俄比亚、圭亚那等19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开展教育、医疗、农业、管理、文体等方面服务;“研究生支教团”开展12年来,从国内近百所重点高校选派近5000名志愿者赴中西部贫困地区支教。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35个省级协会、5000余个地市和区县协会、近2000个高校志愿者组织以及13万个志愿者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基地)组成的中国性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基本形成。这对于国家形象与社会风气的积极发展有正面影响。但是,这样的群体面对着以下问题:不同背景的成员如何整合;个人、群体、组织因人、事、物导致观念差异,冲突问题产生;今昔国际环境变迁,在这种环境下,群体、组织应运用何种方式或策略领导。早期较多志愿者是服从式的奉献观念,自愿参与但对机构的工作安置区域或服务内容,较少明确地表示出自己的好恶与主观的抉择;而目前的社会风气逐渐鼓励志愿者个人勇于认知:参与志愿服务为合同允诺行为,不但要对机构负责也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合适的发展才是个人可持续经营的根本。
综上所述,群体、组织间的成员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据此考虑,就以社会学视角探讨志愿服务的价值及意义,又依本研究文献探讨发现,在国际间群体动力的研究和运作,正值受重视期间,以社会学视角探究社会服务公益组织以及其志愿服务的价值及意义,尚未多见。
二、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团体动力分析
当前,我国已涌现出594个社区志愿服务品牌。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总体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资金来源渠道少,法律制度建设落后,居民参与面不广,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和困难。本研究基于社会学视角并引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中价值与行为的见解,对志愿服务价值与意义进行分析。许多团体的组成有其特定的工作,或是任务,有所要达成的使命、宗旨的不同和成员组成规模差异。导致有大小团体分别及前述各种类型团体,而团体发展阶段衍生的问题,因人、事、物的影响,促使紧张、不安、冲突、价值观差异、人格特质有别等等,从团体动力的角度考虑,就特具意义。社会问题的探讨实不宜仅观其表征现象,而疏探其心理层面,应结合学理与实证研究效能,针对当前各种问题现象探求其潜源成因,并寻求比较周延性处理方案,社会问题虽少数社会精英份子所觉知并提出,但应引起社会共识,并形成社会共力,才能发生改善效果,因此问题改善的关键应涵盖理念、制度、行动的整个系统。个人应如何有效适应其所身处的周遭环境中的人、事、物以求得最大快乐和幸福遂为现代人亟需要思考的课题。
三、社会学视角下志愿服务的对策及其意义
经由研究发现,志愿者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问题。获得志愿者的协助,既是志愿者组织发展的重要任务,管理人员对能提供协助的人士,可以某些激励来引导、要求他们同意贡献时间与服务。虽然志愿者组织的地位越高形象愈好,对其寻求协助有正面的助益,但组织也必须提供其他的利益给与志愿者,这月上部份的原因:所有的志愿者组织,都会面临实质的竞争,是无可讳言的这由于参与的善心人士也会在其多余或规划的时间中,参与各种其他活动,为了要获得他们的协助,志愿者组织所提供的利益,应能超越志愿者所预期会产生的负担。志愿者组织必须了解其本身的使命与自身的优缺点。然后,应对团体内部条件、外部环境进行研究:社会趋势、竞争者、与目标群,基于策略规划还必须选择目标区隔,并且发展出具吸引力的志愿者计划。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改变是组织历程中的宿命,问题的产生是团体发展阶段的必然,而不要太过于缅怀以往的成就,因为时间的推移,会造成管理人员的做事态度形于僵化,而使得行为难以改变。但可藉以对了解组织历史发展、目前情况与其本身改变中的角色,而向可能参与的潜在志愿者群和现职志愿者们实施团体动力的运作整合。因此,对于志愿者的参与、招募、培训、管理、评估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避免行政人员与志愿者间的冲突,促使志愿者任务专业化,留住志愿者。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创新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是中国人的母语。语文教学承载着继承和发展祖国母语、培养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重大任务。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体制一直认为,语文是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各级各类升学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在普通中小学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舞台上,语文教师一直扮演着“主角”,稳做“老大”宝座。但职业教育的办学性质和教学要求,决定了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以专业学科教学为主,文化基础学科教学(包含语文学科)为辅。这就要求职业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立足于职教和学生的实际,突出职教特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服务功能:
第一,明确目标,降低难度,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助。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制定和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明确教学方向、落实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有利于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有利于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过程,有效地保证教学效果。他还说:“有效的教育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中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职中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制定职中语文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语文学习要求的阶段性特点,另一方面更要突出职中学生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从技术性和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同时,还要从职中学生的实际语文基础、语文能力出发,针对他们语文学习基础差、兴趣低的实情,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习负担,让学生“轻装上阵”,在学好基本实用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钻研专业技术知识。这样,语文教学在学生专业技术科目学习中的辅作用才能够突显出来。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推广语文学习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科目提供借鉴。
教学方法虽然不是固定的,但却有规律可循。古今中外的语文教育学者研究、探讨、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自主与合作、讨论与探究等学习理念和方法,精读与略读、速读与慢读、朗读与默读等阅读技巧和方法等,已成为语文教学中实用而典范的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积极运用这些方法,联系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程度,研究、制定一套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使之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性、启发性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获得技巧,有意识地在学习自己专业技术课程中加以借鉴和运用,从而使语文学习方法能够为专业课程学习所借鉴。
第三,开展以听说训练为手段、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集操作性、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工具。
许多中职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不扎实,致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缺少兴趣、听说能力普遍低下。如在公开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不能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目的;方言浓重、普通话水平较低等等。
面对这种状况,若只是简单介绍基本的听说知识,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几乎无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1)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用普通话交流。(2)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3)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一系列系统的听说训练。这些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此外,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可谓一举两得。由此,语文教学的工具得以充分发挥。
第四,注重写字、写作练习,培养、提高书写能力和从业技能,为中职技术人才今后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广大中职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然而,大多数中职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低下,写出的汉字不规范,甚至令人无法辨识,写字速度很慢。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写字训练,如平时作业书写要求整洁、清晰;对书写能力进行考核分级,纳入学习成绩或技能考核标准;举行各种书法竞赛活动等等。这样,才能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并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语文等文化课教学是副业,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不能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应该弄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地位,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从学生专业课程的角度,积极挖掘教材中应用文体写作的实用性内容,或者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一些适合学生从业需要的写作训练(如公文写作、商务文书写作等等),以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技能。
第五,倡导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为提高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文化素质提供优质的服务。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68-03
一、学校教师社会服务背景
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是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现阶段,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给林业改革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林业职业学校教师服务社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近几年林业专业社会化服务情况。依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服务平台,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规划设计、木材检验、林业科技服务、占用征收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林业专项核查、林业作业设计调查、营造林设计、林业数表编制等业务。2009―2011年度学校组织16位林业专业教师参与完成平乐县、荔浦县、阳朔县、荔浦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2011―2012年组织10位林业专业教师承担2010年度灵川县青狮潭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工作;2012―2013年林业专业教师完成国有阳朔县大源林场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项目、荔浦林场森林抚育项目作业设计项目、灵川县2010―2013年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生产项目;2014年度林业专业教研室承担漓江源水源林动态监测项目;2015年度林业专业教研室承担象州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广西富川县富阳至朝东公路项目征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教师参与社会化服务项目次数从2009―2011年为每两年内参与一次项目,到2012―2015年林业专业教师每人每年至少参与一次社会服务项目。2009―2015年林业专业教师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具体见表1。
(二)社会化服务教师情况调查。本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林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问卷内容从“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对接体系”三个方向9个问题着手。问卷题目以封闭式为主,同时,设计有25%开放式问题,调查方式采用随机抽样,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85份,收回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达到98.6%。在对全部数据统计整理与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结果与分析林业社会服务平台满意80%,服务体系满意85%,对接体系75%(见图1)。
二、教师社会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化服务认识程度。职业学校部分教师习惯于单纯的校内课堂教学,结合林业专业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的教学教师数量不多,部分教师不配合、不理解、不关心林业专业开展社会服务教学方式。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结合“林业专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与实践”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林业专业社会服务。
(二)教师专业技能更新。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学历高、专业技能更新慢,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现象严重。职业学校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历,对林业行业职业相关新法规、新标准、新技术了解不多,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教师的专业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更新,林业社会服务面有限,难以适应全力服务的新常态,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
(三)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学校有效激励机制可以提升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动力,每年定时组织教师们参与社会服务生产项目,通过《桂林林业学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中职学校对教师职称评聘主要以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年连续到企业参与企业生产达6个月时间、没有结合教师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升做具体的要求,所以教师为社会提供社会服务能力不强。这样的评聘制度显然无法反映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同时,学校还存在大部分教师不愿直接为社会服务,认这种服务是并非他们的本职工作,认为是不务正业。学校应该出台一系列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激励机制,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四)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学校与地方林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学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师们参与社会服务机会较少,参与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水平高低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检验教学改革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准,为了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一定要加强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加入企业评选机制,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企业向学校捐赠设备产品或淘汰下来的机器设备,以供学生操作练习,邀请技能人才定期去学校授课。
三、教师社会服务系统构建
依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建立林业生产科研社会服务体系,面向社会承包林业生产、科研项目,走向全面服务社会的道路。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系统构建了由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和对接体系构成的服务社会体系(图2)。
(一)社会服务平台。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技能培训服务平台。以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平台为基础,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考试、行业技术员培训、林农及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训项目。近两年,学校为博白县林业局培训高级种苗工35人、平乐县林业局基层职工培训林业技术员45人,开展各类培训8场次,培训职业农民300多人次实现就业。组织林业专业教师8人参与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林业行业人才规格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课程开发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及行业社会服务能力。
2.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学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建立林业生产科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对林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主动抓好教师对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业务和技能培训,增强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与林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林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林业科技人员联系点制度,建立一批林业科技示范点、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带动林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大对林农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发挥林业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在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3.仿真培训平台。建立具有林业特有仿真教学培训服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学校依据森林生物学的特殊性和实验教学目标,基于“不受时空限制,争取实时场景”的建设思路,以全面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社会服务为宗旨,对森林生物学相关课程中现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形成虚拟仿真实验与常规实物实验相融合的森林生物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4.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教学培训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及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应用能力。学校在广西林业科学院、广西生态学院、桂林林业设计院、桂林林科所的大力支持下,启动林业科学数据体系的建立和数据共享网络建设项目,计划3年时间,建立完善好林业科学数据库系统,起动林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运行平台。实现学生、学员、技术人员、教师网络自主学习方式,建立科技、社会服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行业的深度社会服务功能。
(二)社会服务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激励机制。完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出台《教师社会服务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学科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科研项目工作量及奖励管理办法》政策。要求每个专业设立二个高级讲师以上职称专业带头人,每个专业至少要建立一个技术服务团队,要求每个专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上社会服务项目。专业教师每三年至少要主持一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与科研课题,在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2.科研团队。深化科研团队平台建设,组建了由教授级高工及副高职称人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制定了《科研团队管理办法》,推动科研团队专业化管理。发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方面的技术优势,与灵川县林业局、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建《漓江源水源林动态监测》科研项目,共同开展“3S”集成的漓江源水源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学校在年度经费预算中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开展科研前期工作,为申报项目打下基础。
(三)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学校与企业对接。为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学生教学实习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探讨校企业联合办学机制,桂林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1402班学生42人、教师13人于2015年11月11日参加《象州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社会服务项目,时间40天。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情况,培养、锻炼了青年教师,加强了与企业的交流与反馈,得到了企业的肯定和好。
关键词:医院门诊;药房;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51-01
1药学信息服务背景分析
医院门诊药房与社会药房的日常工作都离不开药学信息服务工作的支持与推动。药学信息服务以医学与药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为基础,是现代化的药房信息咨询与服务中的主要工作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药学信息的日渐丰富,药房药学信息咨询服务以其极强的时效性、公开性以及可传递性、存储性、可加工性日渐受到医院门诊、社会药房工作者及广大患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内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门诊药房与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药师和信息科技作为药房药学信息服务的主体与工具,如何在两者共同提升的基础上有机整合,是医院门诊药房及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水平与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在药学信息资源由传统印刷形式向网络形式转变的服务新时期,药学信息服务的内容、范围、模式与层次都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2医院门诊药房药学信息服务分析
2.1门诊药房药学信息服务背景:医院门诊药房是当前提供药物与开展药物信息服务工作的主要窗口之一。门诊药房通过吸收和培养具备不同层次的药学知识的人才队伍,向医务人员及广大患者提供药物服务及药学信息咨询服务,以保障患者明确和了解不同药物的性质、功能、服用方法等基本药学信息以及药物作用原理等深层次地药物信息与知识,进而帮助患者遵医嘱高效、安全、合理用药。可见,药学信息服务已经是当前的医院门诊药房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业务。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学信息服务工作中心是广大患者,将提升患者药学知识水平与医嘱依从率作为主要服务工作目标,这就要求门诊药房药学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药学知识水平、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及查询应用能力。
2.2门诊药房药学信息服务实况:门诊药房药学信息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安全、高效用药,而服务工作的途径不仅仅是通过为患者提供药学信息咨询服务,还主要通过满足临床医师、护士等医护人员工作中对药学信息的查询需求达到帮助患者安全、高效用药的目标。药师等药学工作人员提出的专业药学知识与用药建议是辅助医生及护士进行和调整治疗工作的主要因素。
3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分析
3.1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背景:社会药房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药物提供与药学信息服务主体,社会药房将患者视为消费者与顾客,将患者作为药学信息服务工作中心,以实现患者安全、高效、合理用药与药房盈利的双重目标。目前的社会药房逐渐认识到药学信息服务在市场竞争与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越来越重视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大大丰富、规范了药房药学信息服务工作,更加注重药师与患者的面对面交流,促进了国内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3.2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实况:我国很多零售药店正逐渐建设和应用药学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服务系统,药学基础信息与理论应用方面的信息都逐渐走上了信息化、科技化的现代化服务道路。建立和利用计算机网络药学管理平台的社会药房能够更加便捷地为广大患者提供最新的、权威的药学信息服务,引导患者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药学信息,同时,做好药学信息检测与报告工作。
4医院门诊药房与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异同点
4.1药学信息服务内容与方式异同点:门诊药房与社会药房药学服务都是向医务人员及广大患者提供药物服务及药学信息咨询服务,以保障患者明确和了解不同药物的性质、功能、服用方法等基本药学信息以及药物作用原理等深层次地药物信息与知识,医院门诊注重向医生和护士提供用药建议,而社会门诊更加注重面向患者进行直接的药学信息服务。
4.2药学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方向:随着医院门诊及社会药房业务规模的扩大与业务的日渐复杂,医生及护士、患者对药学信息的咨询需求也日渐频繁、复杂,药学服务工作者应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调整和改进:
(1)加强药学信息服务人员与科技工具水平的提升;
(2)药学信息服务人员信息搜集与提供服务的途径应更加多元化、高效化;
(3)药学信息服务人员应更加科学、高效地相医生与护士提供用药建议;
(4)药学信息服务人员加强对患者药学信息服务力度,增加患者依从度。
参考文献
[1]朱宇霞.医院门诊药房和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之比较[J].中国执业药师,2010,07(10):21-23
[2]盖国立.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重要性[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8):1244-1245
关键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63-02
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说明,教师的综合素质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只有教师的修养水平提高了才能保证教育的水平,保证学生发展的高度[1]。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3大重要职能,也是教师的工作内容,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高等学校优劣的重要指标。社会服务是高校对社会的回报,也是衡量高校社会影响力很重要的方面。教学与科研虽然相对独立,但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辩证统一体,并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而教学、科研又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然而,不恰当的考评体系和职称评价体系,使得三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重科研轻教学、重社会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矛盾,既突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同时加强科学研究,达到最终服务社会的宗旨,全面提高教师内在能力,是目前高校教师甚至是决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
1.1 教学为中心 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3大功能中,教学和人才培养始终是第一位的。评价一所高校的好坏,要看科研成果,更要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对教学研究型的高校。教学是教师的工作核心,是第一位的,也是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础。但有些教师刻意忽视了科研和社会服务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有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随着高校招聘教师门槛的提高,年轻老师高学历,尤其在科研方面有较高的科研水平,老教师自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安于现状,不愿意再涉及科学研究,认为科研是年轻教师的工作,自己只要把教学搞好就行了。而近年来,我国某些高校设置了“教学型教授”,这让专心搞教学的老师看到了希望[2]。同时也导致了知识层面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走向了忽视科研能力的极端,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
1.2 科研为中心 科学研究是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重要途径,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丰富学科内涵,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目前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机制不合理、不全面,导致了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的出现,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认为,只要拿到了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的文章,对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都有更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意味着职称评定没有问题了。而教学奖项的评选,往往也以科研水平为主要依据,依然是以科研成果作为衡量的标准,大家公认的教学效果较好的老师反而评选不上,挫伤了倾心于教学工作老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导致老师无心搞教学,把精力都集中写文章和搞科研项目上。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高校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更容易获得物质上的回报,也更容易出名和积累个人资本;而从事教学工作,则更需要默默奉献的精神。因此弘扬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教育,对引导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1.3 社会服务为中心 为社会服务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尤其是农业类院校,服务广大农民群众,是责无旁贷的。但社会服务一般和经济利益挂钩,部分教师为了个人利益,个人认识有所偏斜,荒废了教学和科研,只专注于农民技术服务,开展农民培训等。
2 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辩证关系
2.1 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 高校教学与科研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本科教学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学术活动,其教学内容应该反映了最新的科学研究[3]。教师的科研活动要与教学紧密结合,同时吸引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但目前教师的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存在不足的现象,尤其是本科教学。现在高校教师科研的课题更多的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事相关研究,本科生真正参与到科学研究中的较少,很难真正的领略高深科学的魅力。
2.2 教学和社会服务相结合 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感知力,并为进入社会做相关准备,也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顺利的融入社会,使学到的理论知识实践化。但目前高校的教学和社会服务结合的不太紧密,只有教学实习的时候学生才能接触到实践,但是学生人数较多,往往都是走马观花式的,真正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不多。
2.3 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 目前高校的科研水平较高,但较多的还是停留在理论水平,而且目前高校职称评定与市场脱节,教师多努力写文章申请项目,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的动力不足,另外有关政策也束缚了科技成果的转化[4]。但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是广大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3 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者相结合对策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顺利发展,需要学校的相关机制保架护航。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职称评定,摒弃科研一刀切的考核机制,充分肯定教学、社会服务在教师考核中的地位,努力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激发教师的潜能,提高学校整体水平。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师群体采用不同的针对方法。
3.1 对于刚入职的年青教师 高校要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可以采用老教师带年青教师,一对一帮扶的方法,让年青教师快速融入教学团队中来。可以针对青年教师学习能力强的特点,给予他们更多的教学培训机会。
3.2 对于老教师 老教师教学和社会服务是个人的强项,在现代的科研研究方面有所劣势,但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科研工作应该攻克的研究课题,所以社会服务能将老百姓真正需要的东西反馈到学校教学和科研中。这样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可以通力合作,共同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就农业类院校来说,老教师社会实践知识比较丰富,要多带年轻老师。年轻老师对新型研究有较高的水平,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不断的积累。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取长补短,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断的提高。
3.3 对于学生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学生是高校的第一服务对象,学校要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5]。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将课堂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结合到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暑假的“三下乡”活动,由教师带队,学生自发组织,利用暑假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向农户学习实践知识;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把学生分为创业班和创新班,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参加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加强与企业合作,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和社会服务的机会;改变课程的设置,加强实验课的比重,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同时加强实习的统筹安排,与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让学生实习有地方可去。
4 结语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相互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高校的三大职能。
参考文献
[1]朱继洲,胡奈赛,王汝文,等.为青年教师发展指路引航[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115-118.
[2]刘尧.让教授的归教授-由大学设置“教学型教授”说开去[J].高校教育管理,2010,4(2):23-29.
[3]王小绪.南京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26(5):5-10.
关键词:大学教育;社会服务;大学生就业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化程度也不断加深,不但国民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国大学教育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其中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是根本,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是目标。这四大职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本文试从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建设要与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相适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同
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
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萌发于美国,从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到威斯康星理念的诞生,大学应当为社会服务这一职能逐步确立。它是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学,作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在社会改革中应当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也应当是社会服务必不可少的工具。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曾从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一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知识和能胜任工作的公民;二是通过学术研究活动来发展实际有用的知识;三是把知识传授给广大人民以便去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在各个不同的领域提供或专家或顾问指导。专家,就是指在某一领域里能够有一定造诣或影响的人,他们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行业的技术进步,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作为专家云集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各个领域提供建议和指导、服务社会。二是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大学知识传播到民众中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让群众及时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获得社会最大效益;三是尽可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服务社会。
随着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培养不但是高校教育的基础,而且也是教育的目标。专家指导、知识传承、人才培养这三个方面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当然,正如范海斯校长所强调的,大学教师在校外承担重要的服务性工作的时候,不应当忘记最大的服务是自己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和培养新一代的学者,要尽可能地把社会服务与创造性研究结合在一起。而且,在可能的条件下,学生们也要参加到社会服务中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们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方面都有待提高。比如在专家指导方面,有的教师专注于搞学术研究,有的教师专注于经济上的急功近利,而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标——人才的培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知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许多高校开始逐年扩招,社会供给不断增多,而社会需求的发展相对缓慢,从而导致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也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不到位的具体表现之一。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2%,与2010届同期相比(89.6%)略有上升。按学历层次来看,本科就业率没有上升,大学生总体就业率上升靠高职高专拉动。就业蓝皮书同时指出2011届全国608.2万名大学毕业生中,有70万人“学非所用”,而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这9个曾经的热门专业则因失业率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其他冷门专业的就业情况仍很难突破。
大学生就业状况既反映了大学生培养的质量问题,也反映了大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的状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
2012年大学生就业率看似有所上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高校毕业生队伍的迅速壮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社会供求失衡,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二是专业对口问题。近年来,为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所大学都非常重视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工作,使之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市场化,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在专业设置上存在求全现象,在专业设置和发展上存在不顾条件盲目发展热门专业的现象等。三是大学生自身素质与择业观念问题。由于大学教育由精英化逐渐转向大众化,教学方式、教学功能及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导致高等院校没能培养出足够优秀的人才,同时现代大学生很多都缺乏创新能力,并且长期与社会脱节,没有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大学生大都对工作的期望值很高,没能正确地树立择业观,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之一。
三、如何通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改善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对社会开放并走向社会的结果。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服务社会的目的与实际教学活动出现了偏差,不但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而且缺乏创新性培养,甚至与社会脱节。在某种意义上,大学已经在社会服务中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核心价值。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等社会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我国高等教育应该通过教学和科研,培养大量人才,创造新的知识,最后把成果回报给社会,对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并给予解决的方法或建议,这才是社会需要的,是大学服务社会的最终目的。
如何通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改善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我认为,高校首先应转变传统的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努力培养高素质及创新型人才。高校专业设置要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产业结构为依据,进行自我分析与自我定位,确保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其次,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给在校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实习、实践,使他们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提高就业能力。再次,高校之间应加强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专业优势互补。最后,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孕育出来的高校人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才具有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即学生个人方面和学校方面。从学生个人来讲,应该多关注生活,从中观察、思考并挖掘信息,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力求用简洁的方法快速解决难题。从学校方面来讲,首先要注意教与学的创新结合,由灌输式教学逐步转入启发式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营造创新的氛围,力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热点难题的解决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高校的培养与引导更是责无旁贷的。高校应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时调整自身与大学生就业不适应的方面,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帮助,更好地发挥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服务社会作为现代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职能往往是以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为依托,通过教学培养社会各个领域需要的人才,通过科研为社会创造新前沿,进而通过专家指导和大学生就业将新知识广泛传播到民众中去,逐渐形成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螺旋式上升,从而在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难题的同时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中惠,范海斯.“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简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
[2] Charles NeCarthy.The Wisconsin Idea[M].New York:The Mac-
millan Co-mpany,1912.
[3]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economic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258-02
0 引言
志愿服务作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自我价值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1 志愿服务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载体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是奏响社会发展进步主旋律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支点。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仅要贯彻中央精神,还应注重社会实践养成,将志愿服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融入实践锻炼中。
1.1 凸显爱国主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以社会公益为基点,以社会和国家利益价值为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不断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自身的境界,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志愿服务是以实际行动,其本身就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培养爱国爱人民的的价值观。
1.2 传递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之本。近几年,志愿服务作为蕴含丰富道德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这是因为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有了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志愿服务可被看做是大学生参与、服务社会的平台,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提升自身的各项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还能够传递奉献精神,奉献精神作为每个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同时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也更加有利于就业,有利于走向社会,创造价值。
1.3 激发友善情感 刘云山在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成指出“要把增强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重要着力点,使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作善举”。
人生必须筑牢“友善”之根基,彻底激发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友善之培育和践行,对于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家庭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友善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建设和谐家园、融洽人际关系、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条件和价值支撑。
志愿服务要求志愿者应该积极参与“三关爱”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善行义举,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打造好弘扬友善之风的平台。
志愿者的人文关怀与雪中送炭的真情奉献将会深得受助者和社会的高度赞誉。
2 志愿服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困境
当前,我国虽然在大力倡导志愿服务,但志愿服务自身的仍存在许多不能回避的问题。
3 志愿服务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3.1 构建志愿服务的品牌实践平台 要想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是一个有效途径。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精心策划适合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品牌项目,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风采和成效真正的展示出来;将已经取得社会影响力,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的志愿服务项目做得更大更强,使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宣传推广作用,鼓励和拉动更多人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确立正确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能和大学生成长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相悖;正确利用学生的寒暑假和节假日,在不耽误学生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更多的走向社会,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去,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到更多的推广等。在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应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突出人文关怀,鼓励大学生多多参与到敬老、爱幼、帮扶农民工、助残等志愿服务行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接地的志愿服务项目,构建志愿服务的品牌实践平台,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2 以爱国主义为导向,友爱品质为根本,友善情感为核心,提升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水平。有资料显示,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当中,有70%是为了赚钱,有50%是为了社会责任而付出,有30%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这表明,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就导致学生无法从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成长和锻炼。此时,学校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组织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应以爱国主义为导向,友爱品质为根本,友善情感为核心,提升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水平,使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志愿服务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全员、全程与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模式,以育人合力的最大化追求育人工作要求、工作难点、工作意义等方面的要求如实告知学生,让他们对志愿服务的诚信表现做好思想准备;志愿服务过中深入跟踪与了解学生思想、化解他们的心灵困惑,及时纠正志愿服务中某些学生的不佳表现。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的志愿服务一般都是在当地举行重大社会活动或重大节日时开展,地区以连云港为主,活动形式是学院负责组织、学生自主参加。今后,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乐于助人的友善情感在时间上予以延伸,在空间上予以拓展,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实现志愿服务的自主化;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普遍化。
3.3 提升志愿服务运行效率 高校应该注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及社团的建立,对这类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给予资助和支持。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可以对于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形式和经验进行交流合作。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也应该和民间志愿服务机构进行交流沟通。在此基础上,建立政府机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和民间志愿服务机构协同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以便大幅提升志愿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
同时,高校应该健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的评估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志愿者工作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自身也应该建立和完善志愿者评估体系。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可以将组织内部的志愿者在公益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高校可以把志愿者在学校的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和择优表彰等评选相结合,对在志愿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大学生给予评优、评先的优先权,借此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更多的志愿活动,并在志愿活动中更加努力表现,尽心工作。同时,对在志愿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可以在媒体上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树立榜样作用。
高校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阵地之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精神力量。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内电台、手机短信、报告会、演讲比赛等阵地和载体,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理念,生动形象地诠释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志愿精神的种子播撒到大学生心中。
4 效果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密切相接的。志愿服务精神也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壮大而产生并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培养人生价值观的第一步,人生价值观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4.1 大学生志愿服务经济成本较低 政府对志愿服务不需投入较多的资金,又能满足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要求。志愿者向人民提供的服务大多是免费,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最多是后勤补偿,如餐费、路费、服装费等。这和志愿服务创造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如政府支持、院校统一化管理,在大型活动中,如有志愿者参加,通过他们的无偿获得,可以大大降低活动的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外,社会团体对志愿服务活动也会提供赞助,其资金既不属于政府财预算,又能使志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赞助者也通过志愿活动得到了宣传自身、扩大影响的机会。
4.2 志愿服务可增加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资本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在迅速发展壮大,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扩宽人脉,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项调查为例,有75.34%的大学生表示参加志愿者服务能够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尤其是就业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该校2014届毕业生中,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在求职期间备受企业关注,就业率高达99%,并且针对这部分学生就职后工作表现的一项调研现实,企业对就职学生的满意度高达87%。这充分说明志愿服务对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培育其良好的人格都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开放教育旨在促进个体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支持是开放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运用《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上海开放大学系统587名在校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处于中间水平,并不强烈(M=2.58),在年龄、婚姻、户籍、工作年限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较弱(M=34.87),在性别、年龄、婚姻、户籍、工作年限、经济收入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r=0.199,P=
【关键词】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社会支持;开放大学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1―0051―06
一、问题提出
开放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进教育公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当班人”。开放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校园式封闭教育而言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思想的开放、教育对象的开放、入学条件的开放、学籍管理的开放、教育时空的开放、教育内容的开放、教育媒体的开放和选修专业的开放等,旨在促进每一位学习者充分而全面的发展[1]。开放教育学生大都是成人,相比普通全日制学校的学生,他们承担着工作、家庭、学习等多方面压力。研究显示,开放教育学生存在年龄跨度大、背景差异大、心理压力大、工学矛盾突出、学习的坚持性不够等现象[2],对心理健康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和期待。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就是建立在对自我心理健康感知基础上所迸发出的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途径、人员等的需要,这并非是对已有心理健康程度的评价,而是为将要达到的心理健康目标进行评定和规划[3]。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支持,包括来自各种人群或组织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4]。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社会技能、工作绩效、自我概念和身心健康有着显著正相关[5],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沟通、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6]。
根据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现有研究,可以推断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必然存在一定关联。目前,学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学习支持等开展了一定数量的研究,但尚未有学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以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拟建立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虚无假设,通过标准化量表,在上海开放大学在校生中随机取样,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等方式推断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以此丰富开放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开放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工具
(一)被试样本
在上海开放大学在校生中随机发放问卷620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回收率为94.7%)。其中,男生239人,女生348人,平均年龄24.93岁,平均工作年限4.62年。
(二)研究工具
采用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7]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8]。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共有37题,包括需求服务意愿、公众服务需求、亲缘服务需求、需求服务途径、需求服务内容和需求影响因素6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5点法记分,按照“毫无需要”“很少需要”“可能需要”“比较需要”“非常需要”的强度进行排列。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9,分半系数为0.892。各维度的系数在0.874-0.969之间,分半系数在0.795-0.927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社会支持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量表的总分是10个条目计分之和,其中客观支持是第2、6、7项之和,主观支持是第1、3、4、5项之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第8、9、10项之和。量表的重测一致性为0.92,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三)施测过程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堂进行问卷施测。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在授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助下,由被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以及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处理,显著性水平取α=0.05(双侧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一)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分析
1. 总体服务需求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总体需求平均分为2.58,处于“可能需要”的水平。量表各个维度的得分在2.21-2.91之间,得分最高的是需求服务内容(2.91±1.06),得分最低的是公众需求服务(2.21±0.98),具体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但是程度并不强烈,处于中间水平;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内容占据重要地位,如职业发展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其需求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实用取向;在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各维度中,公众需求服务尚未引起开放教育学生的认同。
表1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体情况(N=587)
[维度\&均值\&标准差\&排序\&需求服务内容\&2.91\&1.06\&1\&需求影响因素\&2.84\&1.15\&2\&需求服务途径\&2.57\&0.98\&3\&亲缘服务需求\&2.45\&1.02\&4\&需求服务意识\&2.23\&0.91\&5\&公众服务需求\&2.21\&0.98\&6\&]
进一步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各维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需求服务意识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较高的期待(2.37±1.224),但是对于专业的服务需求较低。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认为身边的亲人朋友接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程度高于自己,这可能与量表作答时的社会赞许性有关,从侧面反映开放教育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存在一定的排斥和羞怯心理。
在公众服务需求方面,开放教育学生更多倾向于向私人健康专家(2.30±1.18)以及专职教师(2.27±1.67)进行求助,而对于医生、精神卫生专家等与医院相关的人员需求较低。与公众服务需求相比,开放教育学生更愿意找具有亲缘关系的人员为自己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但是,消极处理又是开放教育学生对待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式,他们在遇到心理困惑时,自我消化(2.63±1.26)以及任其发展(2.39±1.26)是最常见的方式。对于父母家人,开放教育学生更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并不希望他们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支持与服务,这可能与中国内敛的家庭文化以及传统的父母观有一定关联。
在需求服务内容上,开放教育学生认为人际关系(3.16±1.26)是他们最迫切需要提供辅导与支持的问题,而职业与自身管理(3.14±1.28)的需要也较为强烈。有学者在对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研时,也发现个人情绪、人际关系等问题是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9]。由于开放教育学生大都是成人在职学生,因此职业发展问题也是这一群体较为关心的内容。
在需求服务途径方面,开放教育学生最愿意通过书籍(2.74±1.17)来获取心理健康服务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面谈,网络服务也受到开放教育学生较高的青睐;而传统的电话、书信等方式,已经不再成为其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方式,这一点在开放教育学生以外的学生群体中也有所体现[10]。
在需求影响因素方面,费用问题(2.90±1.29)是开放教育学生寻求心理健康服务首要考虑的问题,便利性和有效性也是影响其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而个人的观念意识,并不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实用性与实际性是影响开放教育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这点与学者对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调查基本一致[11]。
2. 人口社会学变量差异检验
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工作年限、经济收入等方面的检验,发现在各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总需求在服务需求意识、服务内容、服务途径以及影响因素上,均呈现显著增长(F=2.009,P=0.01
在婚姻方面,未婚群体的总需求得分最低,已婚尚无子女的群体得分位居第二,已婚有子女的群体得分位居第三,选择其他选项的总需求得分最高,且呈现显著性差异(F=8.735,P=0.00
在户籍方面,不同户籍的学生在总体需求上呈现显著差异(F=3.144,P=0.25
在工作年限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学生在总体服务需求、需求服务意识、公共服务需求、需求服务内容、需求服务途径、需求影响因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2.561,P=0.000
(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1. 社会支持总体情况
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平均分为34.87。其中,客观支持平均分为6.18,主观支持平均分为21.57,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分为7.13,具体如表2所示。与已有学者的调查相比[15],开放教育学生相较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会支持相对较弱。
表2 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情况(N=587)
[维度\&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总分\&12\&61\&34.87\&8.629\&客观支持\&1\&18\&6.18\&3.504\&主观支持\&8\&35\&21.57\&5.499\&对支持的利用度\&3\&12\&7.13\&2.121\&]
2. 社会支持在各个因素上的差异
对开放教育学生在性别、年龄、婚姻状态、户籍、工作年限、收入水平等方面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在各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性别方面,开放教育学生的女性组得分普遍高于男性组,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达到显著性差异(t=-2.617,P=0.009
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开放教育学生在社会支持的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22.368,P=0.000
在婚姻状态方面,不同婚姻状态的开放教育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F=28.551,P=0.000
在户籍方面,非上海农村户籍与上海户籍在客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F=4.746,P=0.03
不同工作年限的被试群体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15.250,P=0.000
在经济收入方面,不同收入的被试群体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4.518,P=0.001
(三)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1.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服务总体需求与总体社会支持相关系数为0.199(P=0.000
2.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回归模型
对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分=69.012+0.698[×]社会支持总分。
进一步细化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回归模型,删除第一次模型中尚未达到显性的主观支持维度,建立方程: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分=72.499+1.117[×]客观支持+2.025[×]对支持的利用度。
四、对策与建议
为开放教育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支持,可以统一划入学生支持服务的范畴。为此,学校需要在部门建立、工作开展、途径拓展、队伍健全等方面有所作为,提升学生支持服务工作的品质。
(一)设置相关部门,重视内在需求
无论是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还是社会支持需求,都是学生内在的需求,它既不同于外在的、直接的学习需求,又与学生的学习、成长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较为明显,且社会支持现状并不乐观,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建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如设立学生支持服务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机构,专门服务于学生各类需求。这些专门的服务机构,需要在充分了解开放教育学生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做好研究调查,听取学生心声,关注学生思想,不断健全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功能,将学生的需求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努力创造双赢共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丰富工作内容,关注各类群体
一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属于大学生群体,有着与普通高校学生相似的需求,如学习、交往、自我管理等需要[22];另一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又大都是成人在职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普通高校学生有所区别,如增加了职业发展、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目前,开放教育领域的学生服务大都集中在入学报名、招生咨询等功能上,忽略了对学生非学习性的支持,如技术支持、就业辅导等[23]。开放教育学生不仅关注职业发展,还关注人格健全、家庭建设、亲子关系等主题。除了这些普遍性的服务内容以外,学校还需关注特殊群体,如前文调查中所指出的女性学生、非上海农村户籍学生、18-23岁的学生,等等,应针对特定群体开展特色服务工作,深化工作内容,注重支持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工作载体,拓展服务渠道
学生支持服务的载体,除了学校提供的各类正式渠道以外,还需重视学生非正式自治组织,如社团、协会、兴趣小组等。非正式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除了完成工作和学习的任务,还有交友、娱乐等各种功能,帮助成员获得某种需要,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24]。这些非正式自治组织较正式组织而言,可以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合作性社会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服务目标。因此,学校应当鼓励并提倡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鼓励志愿者团队的建设,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等情感支持,帮助不同班级、院系的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心理上的关照以及资源上的共享。此外,调查也发现,开放教育学生较为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求各项服务。因此,开放教育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支持服务,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及时互动,提高服务效率。
(四)建立师资队伍,提升工作质量
开展学生支持服务工作,师资队伍成为各项政策措施贯彻的重要抓手。鉴于此,开放教育应该重视学生支持服务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开放教育学生支持服务工作队伍。对于专职教师应给予教学、科研、资格认定、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开放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是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和成才不可或缺的部分。开放教育应开展各项举措,整合各方资源,发动各方力量,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环境,为每一个学生的梦想绽放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 全德. 关于开放教育概念界定研究之研究[J]. 教育探索,2004,(6):38-40.
[2] 张幼芳.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J]. 中国远程教育,2011,(12):74-76、80.
[3] 黄希庭,郑涌,罗鸣春,苏丹,陈本友.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评估[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198.
[4] 林初锐,李永鑫,胡瑜.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J]. 心理科学,2004,(5):1116-1119.
[5] 王雁飞. 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4,(5):1175-1177.
[6] 李慧民.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03):263-264.
[7] 傅蕾.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J]. 中国远程教育,2015,(3):46-49、80.
[8] 戴晓阳.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0.
[9] 刘影,张灵聪. 中国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调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6):88-91.
[10] 罗鸣春.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分析[D]. 重庆:西南大学,2010:53.
[11] 江荣光,李凤兰. 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81-88.
[12] 李彩娜,邹泓,段冬梅. 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特点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2):136-138.
[13] 王桂新,苏晓馨. 社会支持/压力及其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上海外来人口与本市居民的比较[J]. 人口与发展,2011,17(6):2-9.
[14] 郑先如. 职业倦怠研究在我国的回顾与思考[J]. 龙岩学院学报,2005,(4):123-125.
[15] 刘陈陵. 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2:38.
[16] 施建锋,马剑虹. 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J]. 人类工效学,2003,(1):58-61.
[17]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7.
[18] 李树茁,杨绪松,悦中山,靳小怡. 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7-76.
[19]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9.
[20] 和红,智欣.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J]. 人口研究,2012,(5):37-46.
[21] 余秀兰. 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33-42、118.
[22] 黄希庭,郑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3.
[23] 靳会峰. 远程教育学生支持服务的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4):93-98.
[24] 乐国安. 社会心理学教程[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233.
收稿日期:2015-07-20
关键词: “两型社会”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其建设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同时还要加大环保力度,形成节约型消费模式。这要求高职教育在不断节省办学成本的情况下,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弥补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的缺口。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都是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因此,长株潭改革试验区高职国贸专业要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为“两型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外贸应用型人才。
一、“两型社会”建设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
1.对外贸人才上岗要求。
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际的外贸业务操作能力。因此,外贸企业在招聘外贸人才时通常设定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经验。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外贸企业更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渗透海外市场,为更有效地同国际市场接轨,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不仅要求有志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其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尤其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才能在相关岗位上岗,比如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和国际货代业务员等岗位。
2.单纯的外贸销售人员已不能满足外贸相关岗位需求。
首先,单纯的专业人才如营销、外语、纺织、机电等已经远不能满足外贸人才的相关岗位需求,外贸企业对于那些金融和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其次,我国遭受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等事件接连不断,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尽可能地减少这种损失,就需要一大批既熟悉WTO规则、精通英语,又熟谙世界相关国家法律,能够参与应诉贸易争端的专门人才。最后,对于小语种外贸人才的需求量扩大。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
1.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高职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在遵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以笔者所在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外贸企业、三资企业等涉外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国际经济贸易基础理论与方法,能熟练运用外贸英语,遵循国际惯例开展外贸业务,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诚信守法,外贸实践能力较强,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此目标,为突出培养学生的相关岗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方案中应包括四个部分的实践环节:(1)课程教学实践;(2)社会调查实践;(3)校内外综合实践;(4)毕业顶岗实习。四个部分的实践活动都与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密不可分,学生在认真参与这四个部分的实践后,基本能胜任相关外贸岗位的工作。
2.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践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公司化”、“企业化”,缩短学习与工作的距离,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学习到工作的转变,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尽可能缩短学生从毕业到正式适应工作岗位所需的过渡时间,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应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模式,在校内,建立仿真实训室,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模式,使教学环节与工作情景相结合,力图为学生创造仿真的专业学习环境;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尤其是与当地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条件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技能的训练,满足工学结合的需求。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中,学生能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体验企业文化,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毕业实践报告,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3.创建集学校、企业、市场于一体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业务意识。
国际贸易专业由于其特殊性,企业无法批量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为解决批量实习的问题,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可以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联合企业创建一个集学校、企业和市场于一体的“三位一体”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市场与企业,将企业的产品引入平台,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技能,促使熟悉国际市场与规则、学会开拓市场与业务,培养学生强烈的市场意识和业务意识,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岗位素质。笔者所在的学院已设立该类平台,自平台创建以来,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深入企业、主动进入市场进行相关的业务实践,在校企合作、课程实践、业务实践、中心活动等不同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素质都获得了明显提高。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实践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专职教师都要有“双师”证书,即除了学校的职称证书外,还应具备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指导学生参加考试,比如:跟单员证书、报关资格证书、报检资格证书等。为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到相关企业以挂职锻炼的方式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并将自己在企业的实践经历和体会传授给学生,改变过去“纸上谈兵”式的纯理论教学。只有扎实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并存的教师才懂得实践中对人的技能的要求,也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紧密依托实践。
三、结语
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构建,不仅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且带来了挑战和困难。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努力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不断把教学改革推向深入,为“两型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仍有待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常青.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被公认为高等教育密不可分的三大职能,它们之间相互浸透、相互关联,发挥各自的功能,构成了大学完整统一的三大职能体系。教学和科研为社会服务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发挥我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高校应明确自身定位,提高自我认识,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好服务;积极促使科研成果的转让及产业化;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为社区或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西方高等教育史;大学职能;历史演进;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44—02
通过对大学职能分化轨迹的研究,可以对大学未来的发展做出客观的推测,从而能够及时调整大学现行的系统结构,对内部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保证大学系统可持续地良性运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作为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只有高校内部教学与科研协调均衡地发展,才能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提到高等教育的议事日程,从而凸显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无论是为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普遍问题,还是为缓解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的无奈情形,都无一例外地指向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体系中的社会服务职能。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进
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印证,大学职能经历了从单纯地培养人才到教育与科研并重、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并进,进而产生为社会服务的第三职能的发展轨迹(见下图),呈现了由单一性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三大职能的渐进式的产生过程与相互关系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嬗变。
由此可见,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学自身逻辑发展的要求,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因此,社会服务不仅不会削弱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而且还会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从而落实到培养人才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大学只有在有效地、高质量地为社会服务中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誉,才能提高办学效益。[3]
二、借鉴经验,发挥我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一)高校应明确自身定位,提高自我认识,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好服务
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确定服务的内容及形式,既要有特色,又要有侧重点。第一,高校可以将研究的创新成果与创新技术按照商业化的形式与地区联系,将高校培养的人才积极投入到地区中,为本地区服务。第二,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和咨询,加强教学服务,承担一些社区教育、就业培训、职前培训等教学活动。第三,开放办学,把学校建成文化资源中心,促进资源共享。
(二)积极促使科研成果的转让及产业化
20世纪50年代初,斯坦福大学为了鼓励企业家在此开办企业,将学校多余的土地出租给企业家,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让,这就是后来成为世界奇迹的“硅谷”。借助斯坦福大学强大的智力支持,硅谷迅速得以发展。我们不妨借鉴硅谷的成功经验,通过开设服务中心点,为企业提供理论咨询;设立企业和大学的联盟研究中心,大学提供科学研究人员,企业提供资金,两者合作,进行科研开发。通过大学与企业的联手,为科研成果社会化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三)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为社区或社会服务
鼓励教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或社区人员提供培训、技术指导和咨询。教师可以在提供服务和帮助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指导性建议,并使之成为自己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并且在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了物质反馈。在大学中任教,很多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社会参与使教师与社会有了更多的接触,促使其与不同的人交流和沟通,发现研究问题的新角度和新思路。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首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与老师合作研究,也可以自身承担社会重大问题的科研项目。在这种研究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了课堂以外很多从未接触到的知识,同时也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其次,开设社区服务课。高校将社区服务课作为必修课,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够关于社区服务的课程才能合格毕业。最后,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活动中,专门开设活动课。学生可以为社区提供直接服务,如做家教,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或组织无家可归者要求社会为他们提供更多可支付的住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的历练,知道了人间冷暖,对自己现有的生活状态有了一个积极的心态,这是人生中非常难能可贵的经历,对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也为职业生涯的的开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将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美好的转折点。
[
参考文献]
[1]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3]杨德广.现代大学的性质与功能[A].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宝存.威斯康星理念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J].理工高教研究,2003(5).
关键词:智慧教育;区域教育云平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3-0059-05
从信息生态观来看,区域智慧教育体系由信息人(教师、学生、管理者、服务人员)、教育信息、信息环境等部分组成,在智慧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统一整体,即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全面推进智慧教育教学改革,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的热点问题,也是大数据时代智能信息技术在区域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必然要求。智慧教育生态的构建,涉及区域内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信息化企业等主体,涉及教学、科研、管理、保障等的改革,涉及各类人员、技术、物资、经费的投入产出,涉及信息资源、环境的建设与优化等方面。因此,搞好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必须遵循教育信息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根本目的,与区域智慧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进行系统性、整体化的规划设计,努力打造区域智慧教育良性生态圈。
一、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客观依据
1.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教育是信息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趋势,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创新举措。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各种智能信息技术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投入持续增大,加速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成为广泛共识,这些为我国发展智慧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需求来看,智慧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提升现有信息化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教育环境的智慧化、教育资源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和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最终形成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生态系统。
2.国家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的宏观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各省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纷纷肯定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此外,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制定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些纲要与规划的制定为我国发展区域智慧教育生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落实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我国正在有序推进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教育服务领域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整合教育系统内外现有资源,打造涵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融合贯通不同教育阶段、支持各类教育教学业务开展的智慧教育系统,为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和社会公众等各类用户提供最需要、最适合、最准确、最便捷的教育教学服务,推进智慧教育生态的有序发展。
4.重构教育信息生态环境的必然x择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直成效不大,信息化的“冲击波”尚未引起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教育的核心业务依旧采用传统模式运作,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催促下,技术变革教育的时代已经真正来临。智慧教育的发展不是对原有教育系统的“小修小补”,而是要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改革,通过创新应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重构教育生态系统。依据国家信息化及教育改革总体战略,智慧教育要突破现有教育系统的“条条框框”,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结构,再造教育教学业务流程,以“大变革”的气魄和思维重构整个教育生态系统。
二、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发展的目标定位
1.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遵循区域教育信息生态发展规律,围绕解决资源稀缺、重复建设、数据异常、数据与平台标准不一等问题,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效能管理,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发展。改变独立购置和建设的旧观念,扩展资源建设渠道,由区域内教育管理部门主导,教育软件开发商、学校和相关社会机构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信息化教育资源。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以区域为整体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实践,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对课程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改革。开发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推进新课程改革,组织开展适当超前的科研、教研和创新试验研究,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区域网络教研与教师互助发展
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支持系统,构建区域性网络研修和学习共同体,使教师能够及时快捷地获得同伴、教研员以及教学专家的帮助,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形成教师专业成长、同伴互助、区域合作的信息生态环境,提升教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区域性智慧教学创新探索
研究开发智慧教室、在线课程、研究性学习支持平台,利用电子书包、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技术工具,创建理想的课堂学习环境,发挥在促进认知、情境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区域性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型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和特点,构建系列化的智慧教学应用模式与方法,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智慧发展。
5.区域教育管理决策优化
基于区域教育网络环境,构建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收集、处理和传递教育管理信息,为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信息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统计决策手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咨询与解决方案,实现基于数据的管理和决策,提升教育管理智能化水平。
6.区域智慧教育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力量,建立由各级教育局牵头、各校信息技术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服务小组。与教育信息化企业携手合作,探索第三方承包服务的模式,形成多方投入、保障发展的机制。探讨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模式与方法,促进区域智慧教育的建设与应用。
三、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框架
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简称区域教育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环境,是实施区域智慧教育、推进智慧教学改革的基本条件。由于区域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对所属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同时兼顾对上提供数据,以及组织协调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任务,因此,区域教育云平台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国家教育云”的重要节点。区域教育云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云计算技术,把海量的、分布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各类学校教育应用管理起来,组成一个集资源池、教育应用为一体的统一服务。
区域教育云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一个分布式体系架构,由基础设施层、基础服务层、应用服务层、终端层、用户层等组成。该架构通过将云服务与现有的基础架构平台相整合,能够实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部署、统一监控和统一备份,实现了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的云服务理念。区域教育云平台的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中区域教育云平台由五个部分组成,其主要内涵如下:
1.基础设施层
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采用云计算体系,对IT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和应用交付。主要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及配套的安全设施等软硬件基础资源,组成基础设施资源池,可根据应用的变化进行动态资源调配,实现灵活的动态扩充或消减,并以租用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2.基础服务层
提供基础服务平台,包括统一认证与权限管理、统一计费与结算、数据交换与共享、智能推送、数据分析等基础服务。基础服务层采取可扩展架构,各类教育机构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
3.应用服务层
提供高度灵活的、可靠的业务支持服务,为各类教育机构和用户提供强大的软件应用服务。云平台的SaaS层通过构建新型的云算应用程序,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应用,包括“学习云”、“教学云”、“管理云”、“资源云”等,实现了软件即服务的教育应用。
(1)学习云:“学习云”服务能够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几万、几十万人同时在线学习,并在“云”中互动,提供交互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包括在线学习、教学评价和学生班级空间等。
(2)教学云:“教学云”服务为教师提供教学、远程辅导、教研平台和家校联系平台,实现虚拟化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并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与实体课堂、课后辅导对接。
(3)管理云:“管理云”服务提供学校教学教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办公以及教育部门对区域内学校教育信息的汇聚管理平台,实现区域教育教学管理综合化、一体化服务平台。
(4)资源云:“资源云”服务支持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上传、应用和再生,提供海量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储、动态管理和共享服务等功能,实现区域内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集聚、交流和共享。
4.终端层
终端层是云平台为用户直接提供服务的前端设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终端设备呈现更加多样化的特征。除了传统的台式PC、数字电视外,像笔记本、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移动学习和办公提供了更加方便灵活的终端设备。
5.用户层
即区域云平台及智慧校园的各类用户,既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机构用户,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各类管理者个体用户。各类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设备访问区域云平台及其应用资源,获得多样化、个性化的工作和学习服务。
四、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的运行体系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在总体思路上是以互联网平台思维等先进理念为指导,按照互联网化的产品开发与服务模式,聚集有关政府、学校、云服务商、资源提供商、第三方认证机构等区域内外力量,打造一流的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建立区域智慧教育生态运行机制,形成区域智慧教育良性生态服务体系。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体系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从上述整体结构来看,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内涵如下:
(1)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体系的核心是“政府、运营商和学校”三方主体,同时由各类专业机构、出版社等教育资源提供商、第三方认证与审核机构等相关力量参加,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平台运营服务体系。
(2)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是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需求规划者、应用监管者,主要负责制定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及智慧校园建设的需求规划设计,投入相关建设资金,认证智慧教育云服务运营商和资源提供商相关资质,监督平台的整体运行,对所属区域学校的应用进行数据汇集、分析和监控。
(3)平台运营商负责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提供基础云平台和开发各类应用软件,并负责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整体运营,建立付费机制,提供免费、收费等服务运营模式。
(4)学校是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圈的核心主体,区域智慧教育平台建立与存在的核心价值,在于众多学校主体的参与和为学校师生提供的学习与教学服务。学校及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提出应用服务的需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并在适当的范围内付费。区域智慧教育生态正是通过连接学校、区域和用户等“多边”群体,着眼于求异,拥有不同类型、具有个性的客户,如教育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管理者等,保持个性化、异质性的服务需求。
(5)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种类多样,其主要是通过提供两种服务实现运营:在线资源学习服务和平台租赁服务,并采用B2B、B2C等不同的商业模式把服务推送给用户。
五、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服务模式
1.B2B服务模式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B2B模式是面向机构用户的一种服务模式。区域教育云平台服务的对象包含机构用户和个体用户两大类,机构用户包括区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非学历教育机构等用户。为这类机构用户提供的服务方式即B2B模式。
机构用户对智慧教育云平台的需求,主要包括平台租赁、资源存储与传输、机构认证、课程认证、学分认证、机构内部培训以及增值服务等内容。区域教育云平台以服务为中心,采用SaaS模式,为区域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平台应用服务,协助这些机构建设和管理教育信息资源,部署网络学习平台、教学平台与管理办公平台。
(1)平台租赁: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租用区域教育云平台整体或部分资源,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智慧校园或教育教学平台,基于云服务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创建自己的品牌。
(2)资源存储与传输: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的存储体系,将校本教学资源存储和管理在智慧教育云中,并通过多种传输通道,将教育教学资源传送到学习者的计算机、手机、IPad等各类能够进行通信和应用的工具上。
(3)课程与学分认证:区域教育云平台提供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学分进行认证,确认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目录、课程单元、课程模块和学习计划等,并以课程为单位进行学分认证,对学习者所学课程是否获得学分进行认定。
(4)机构内部培训:平台提供学校或教育部门内部培训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传输,提供培训活动的记录、管理和评价等内部学习支持服务。
(5)增值服务等内容:利用平台提供的网络授课、教学辅导等教育培训服务,通过试题、课件、教学资料下载等教学资源的传播,按照不同的方式提供有偿服务、有偿送达学习资料,实现增值服铡
2.B2C模式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B2C模式是面向个体用户的一种服务模式。区域教育云平台服务的个体用户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区域教育部门、区县教育部门的人员,以及区域内有学习需求的非学历教育机构的人员、居民等用户。
个体用户对区域教育云平台的需求与机构用户的需求不同,主要包括资源检索、资源下载、资源定制和推送、教学教研、网络学习、学习测评、教育教学管理等内容。区域教育云平台以服务为中心,采用SaaS模式,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区域各级教育部门的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1)资源检索:云平台提供快速、便捷的资源检索功能,检索的资源涉及从中小学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层次,学校的各个专业,区域共享资源和校本教学资源,资源具备多种媒体表现形式。
(2)资源下载: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的下载工具,对有关教育教学资源下载使用。
(3)资源定制与推送:用户对需要的资源进行定制,云平台将教育教学资源主动推送到学习者的计算机、手机、电视、电话、传真、邮件以及其他能够进行通信的工具上。
(4)教学教研:教师用户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开展课程教学,进行备课和教学研究,与学生、家长进行教学互动交流。
(5)网络学习与学习测评:学生用户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开展课程学习,完成作业练习,进行学习测评和考试等。
(6)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管理者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实现对学校教学、人事、后勤等进行综合管理,与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何锡涛,沈坚,吴伟,柳展,陆俊杰.智慧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15.
[2]吴玮.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顶层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6).
[3]李宏伟,袁新瑞,宁玉文.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以陕西省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4]杨现民.区域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及关键问题探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
关键词:智能时代;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智能时代正在构筑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立体化环境,重塑和勾勒传媒行业的未来生态图景,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传媒教育急需重新审视专业定位及行业人才需求,为专业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背景下催生和倡导的新型教学形态,其教学理念的前沿性、教学工具的智能化、教学场景的交互式正在引发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传媒专业建设需与时俱进,与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实践的进步相适应和匹配,运用智慧教育在多个层面和维度打破传媒专业发展桎梏并助力传媒专业学科再造、教学创新、师资专业和人才优化。
一、智慧教育的产生与运用
“智慧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08年,其核心旨要是借助信息化技术让万事万物实现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智能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支持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信息化设备及平台,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智能技术支持下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进入2020年,5G技术开始全面运用,其迅捷的速度、强大的容量、极致的体验为智能化运用提供技术支撑和运作基础,智能时代赋能智慧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智慧教育本质是一种智能化知识传播模式,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优势,以教师智慧实践为支撑,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归,主要解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目前智慧教育的应用有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智慧教育工具的应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提高智能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二是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实现智慧教育过程的交互与渗透;三是智慧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课程资源的均衡分配;四是智慧教育策略的实施。包括宏观的教育制度策略和微观的教学环节策略两个方面。
二、智慧教育运用于传媒专业的价值与意义
新文科时代,传媒教育应真正践行新闻观中与时俱进的精神,重视科技前沿动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智慧教育本质是一种智能化知识传播模式,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优势,以教师智慧实践为支撑,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归,主要解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实现传媒专业新文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于传媒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服务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
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的实践和改革是落实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集中体现,是对新闻观教育新局面的开创,是对国家传媒教育“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同时,伴随着传媒行业的裂变和升级,智慧教育的精准教学模式实现与新兴行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构建传媒专业智能教育范式
智慧教育有助于传媒专业主动适应智能化社会变革,及时融入技术变革的新趋势,更新课程设置、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立体化,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形成智能教育新范式。
(三)优化传媒专业师资力量
智慧教育有利于激活教师的流动机制,促进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基于传媒专业的交叉融合特性,智慧教育模式下的传媒教师将获得极大丰富,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吸纳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第二,传媒行业一线教师,丰富实践教学;第三,经过培训和调整的传媒专业教师。
(四)培养卓越型创新型传媒人才
智慧教育能够深度实践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传媒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传媒专业在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学术研究等环节的改革创新,培养既懂传媒业发展规律又适应新传播环境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卓越创新型传媒人才。
三、智能时代背景下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机制
传媒专业与国家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联系紧密,具有边缘性、交叉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智慧教育是实现传媒专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是传媒专业从传统教学到智慧型教学转型的必然选择,传媒类专业智慧教育系统机制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结构模式、专业资源构成、专业运作效率三个层面。
(一)智慧教育层次机制:革新传媒专业结构模式
智慧教育的层次机制围绕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考察教育结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模式。教育的宏观层次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是教育体系总体结构的集中体现;教育的中观层次是从学校职能组织入手,制定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环节,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和管控;教育的微观层次是将宏观的共性要求和中观的个性要求有机融合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传媒专业结构革新以智慧教育的层次机制为准则,从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三个维度深入认识和理解传媒专业改革背景,借助智慧教育的优势,注重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思路,挂钩传媒专业行业发展现实,依托智慧设施建设、智能化管理模式及教育系统,囿于外部环境—学校组织—教学主客体之间的多维交互,生成和建立传媒专业智慧管理和多重机制。
(二)智慧教育形式机制:调整传媒专业资源构成
智慧教育的形式机制是从教育形式的角度探索教学活动各要素间的资源构成。首先,是教学环境的资源构成,智慧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在线学习环境两个方面。在“智慧+”背景下,智慧教育能够实现教育环境的智能感知、管理和控制,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平面、静态、单一场景转换为立体、生动、多维的交互呈示;[2]其次,是教学方式的资源构成,例如应用较为深广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从本质而言,这类课程是在原有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工具实现教学资源的重组和调整;最后,是师资力量的构成,让行业资深从业者走进校园,加强学术型师资与业界师资相融合,实现师资资源的丰富和多元。图1传媒专业智慧教育形式机制智能时代使传统传媒专业教育工业时代特征、信息孤岛等壁垒日益凸显,专业资源构成混乱与异化。传媒专业建设需从智慧教育的形式机制着手,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三个层面进行资源的重新匹配和融合。线下物理教学环境与线上智能化工具的使用实现教学环境的重构;学术型师资和传媒业界师资的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多元化呈现。最终,提升传媒教育服务品质,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堰塞湖,实现传媒教育机制的协同发展。如图1所示。
(三)智慧教育功能机制:提升传媒专业运作效率
传统的教育功能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存在机制效率低下且缺乏适应能力等问题,条分缕析的标准化流程和按部就班的机械化运作远离了智慧教育的场域。智慧教育改变了这种局面,从行政化、程式化走向弹性化、自发化,激发教育活动和热情。激励机制调动教育主客体积极性,是推进教育进程的基本保证;制约机制是教育体系各部门间的分权和制衡,为教育运行提供自由环境;保障机制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教育经费、技术设备等物质保障。二是学校观念、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传媒专业应发挥智慧教育功能机制的效用,提升传媒专业运作效率。首先,运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激励机制。形成性评价是智慧教育的新型教学评价方式,具备连续反馈、及时改进和形成激励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教与学的活力和弹性;其次,传媒专业具有高度开放性、实战性等特征,组织机构应遵循传媒专业发展规律,破除束缚其改革发展的机制障碍,激发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加强传媒专业与业界联系,投入资金支持,加强传媒专业与业界对话和合作,保障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深耕智慧教育文化赋能。如图2所示。
四、智能时代背景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面对智能时代的冲击和挑战,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要坚守学科立命之本,遵循专业发展逻辑和旨趣;另一方面需以行业动向为依托,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宗旨。其构建路径如下。
(一)运用智慧平台,架构跨界与融合的传媒专业生态体系
智慧平台是集成智慧教学终端和学习工具的综合学习设备,具有支持数据分析的泛在网络连接系统和汇聚多方资源的全面向交互能力。[3]例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科大讯飞智学网等。智慧平台形式多样,包含在线课程课、拓展资源、教辅材料、测试题库动画教学工具等。智慧平台横向可以打通学科专业各领域资源,建设完整资源库;纵向服务于专业教学的各个成员,将教学过程完美串联。传媒专业需要借助智慧资源平台实现生态体系的重新架构。通过智慧资源平台渗透数学、哲学、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促进传媒专业与这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媒专业由工业化走入智能化。同时,实现教师对传媒专业优质学科融合教学资源的呈现和分享,优化学习过程完善学生深度学习体系。
(二)建设智慧教室,打造智慧化立体化传媒专业学习空间
智慧教室,是顺应智能时代新时代要求用于开放远程教育领域,利用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建立的信息化学习空间,包括标准智慧教室、研讨型智慧教室、阶梯智慧教室等形式和跨校区协作智慧教室等形式,每种形式的智慧教室各有优势(如图3)。智慧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场域,其设计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征,体现服务教学的基本思路;其价值需通过对具体学习过程的支持来体现。总而言之,智慧教室应满足教与学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实施学习活动。[4]图3智慧教室的类型按照智慧学习空间的构成形式,传媒专业学习空间以智慧教室的建设为核心和基础:一是建立传媒教学智慧教室,多屏互动的教学场景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深度交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感官体验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热情。智慧教室的参与感和实践导向有利于传媒创新创业课程的展开,例如互联网创业、传媒运营创新、媒体策划与创意等课程;二是开展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例如浙江传媒学院的多讯道导播虚拟仿真实验,山东大学“基于多角色扮演的新闻交互式演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项目是传媒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与技术更新的着力点,对传媒实验教学全媒体化、平台化、信息化有积极意义。
(三)完善智慧教育服务,搭建综合性个性化传媒专业服务体系
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服务。智慧教育服务一方面要能通过联接教学社群、知识库和学情分析等方式接受学习者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演进;另一方面要依托智慧教育云,为学习者提供符合智慧教育特征的个性化教学服务。如图4所示。传统传媒专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与学的断层,缺乏一以贯之的专业教学核心匹配序列去引导和促进教与学的投入产出效果。针对此,传媒专业应通过完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形成教与学的交互模式。第一,智能教育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学情的精准分析,便于学生即时进行学习诊断并调整学习进度和方案;第二,通过教学社群划分课程主线,确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比赛课程及毕业设计等社群模块,与学习者学习社群对接,以作品或成果为产出标准,与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精准匹配;第三,借助智慧服务建立传媒专业知识图谱,通过信息抽取、实体融合、跨媒体计算等技术,构建高质量媒体知识图谱,精准构筑每位学生的学习场景,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5]。
五、结语
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传媒教育要以智慧教育的运行规律为基准,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技术,融合多学科、投入新设备建设学习和实践平台。传媒专业的改革创新需要运用智慧教育模式从机制的理论建设和路径的实际运作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机制的理论建设是新时代传媒专业教育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路径的实际运作是新时代探求传媒专业教育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其最终归旨是打造国家一流传媒专业,培养复合型、全媒型、专家型、技能型传媒人才[6]。
参考文献:
[1]飞鹏,汤京淑.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与评价——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19).
[2]罗生全,王素月.智慧课程:理论内核、本体解读与价值表征[J].电化教育研究,2020(01).
[3]胡钦太,郑凯,胡小勇,林南晖.智慧教育的体系技术解构与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
[4]景玉慧,沈书生.智慧学习空间的教学应用及建议[J].现代教育技术,2017(11).
[5]徐晶晶,田阳,高步云,庄榕霞,杨澜.智慧教室中基于学习体验的学习者满意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09).
一、高职院校智慧教室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运用信息技术建设的智慧教室,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的投入,重视设备的先进程度,忽视课程内容的建设,重视教室的整体建设,忽视了教室应用的高效率。多数智慧教室将各种先进的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投影幕布,音响系统等堆砌到教室中,但是对于教室如何高效运用,如何实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强大作用,则没能深入探讨并投入实践运用。因为利用率不高,教室的管理成为了高职学校的累赘,要维护设备,设备使用却很少,完全没有实现智慧教室的作用。各个智慧教室都处于孤立的状态,各行其是,不能集中管理,一起控制,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对于内容方面的运用未能达到将好的内容运用到各个课程中,各种实践运用当中的作用。当前发展迅速运用广泛的云服务技术未能运用到高职院校课堂当中。大部分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系统播放PPT,对于更多的使用方法,更多的设备接触较少。
二、基于云服务的高职院校智慧教室建设的发展前景
云服务技术在当前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广泛,为院校进行信息共享,实现知识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帮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云服务的不断广泛深入地运用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高职院校的智慧课堂,应该让网络技术的运用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采取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将线上的学习和线下的实践互动融合起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将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将日常接触不到的知识融入到学习当中,将各个学校同一学科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传播到各个学校[1]。
网络公开课,微课堂,翻转课堂等一系列在线学习的技术,模式和网站,让高职院校的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模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高职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进行学习。但是有了良好的模式,建设智慧教室,还需要有高品质的海量的教学资源供学生选择,有了内容,形式才有意义。传统的多媒体授课方式仅限于播放录好的课程,给予云服务的智慧教师可以生成高品质的教学资源,并放入云服务器中。教师在智慧课堂中进行授课,可以运用云服务抓取最需要的,学生最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智慧教师可以进行智能录制,分析教师在讲台上的动作进行跟拍,根据教师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进行镜头切换,将视频采集制作后上传到云服务设备中。
三、基于云服务的高职院校智慧教师建设方案
(一)智慧教室系统概述
智慧教室的建设需要从教室的使用便利角度,管理维护角度,学习运用角度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探讨,整理出一系列的建设方案。智慧课堂的建设要将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基于云服务的特点和优势进行课程的规划与设计。将曾经的孤岛教室建设成为多媒体教学网络,避免信息隔离。智慧教室建立起来之后,所有教室都是整个云服务系统的节点,将所有信息上传到云服务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数据交换。智慧教室可以从控制中心获取所有节点的教学资源,控制中心可以控制所有节点的设备和资源,并系统化地进行教学资源的研究和分析,为继续研究提供丰富大量的数据[2]。
(二)基于云服务的高职院校智慧教室建设方案
基于云服务的高职院校智慧教室建设,需要关注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关注培养具备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在实践运用方面需要增加练习量,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项技能。智慧教室将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展示设备,音响设备等集成起来,设置与控制中心互联的方式,用户要通过控制中心对各个教师的设备进行控制,完成视频录制,信号切换等工作,要对环境设备包括可遥控的摄像机,屏幕等进行调整。网络控制中心将各个设备之间用通信电缆连接,将多种设备的控制通过平板电脑展示给操作者。操作者可以直观,便利地操作各个设备,进行课程录制,上传下载数据,选择适合的课程等等各种行动。
在多媒体教学场景和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让高?院校师生能够便利运用各种设备,对自己需要的资料进行上传下载,教师设计和建立要关注到师生的体验,做到设计简洁,操作方便,环境舒适。教师可以在控制中心的屏幕上进行集中管理,查看资料的录制过程,使用过程,教室的运行过程,设备是否都在正常运转中。
(三)基于云服务的高职院校智慧教室的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对数据量庞大的各种教室进行管理,对课程数据进行摄录采集,存储,分类,应用工作。如同所有智慧教室的大脑,将用户提供的课程数据和在线上要获取的数据资源进行总体调配。例如,高职院校的教学监督部门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对所有教师的教学数据进行监督检查。教务老师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视频进行评价和制作,将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进行。控制中心可以采用多画面同时监控,录播服务等方式帮助各个多媒体教室的共同运行。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对应用类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实践,可以通过智慧教师的控制中心选择自身需要的资源。
(四)在智慧教室中进行导播工作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时候要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内容指导,有的时候要运用板书,有的时候要直接动手操作来为学生做操作演示。智慧教室中的导播系统可以智能地进行导播控制,需要近景的时候调换到近景,需要远景的时候拉远镜头,需要进行操作细节展示时就推进到教师操作的双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