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范文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

篇1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多元方法

笔者想就此话题略述三点拙见,以就教诸位方家。

一、“读写品味”:诵读默读,摘抄写作,品词品句

语文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差别之处在于课堂上琅琅书声不绝于耳,高三语文复习过于沉闷,尤其是理科班学生,怕读、怕写、怕背。因此,语文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来读、记。

1.引领学生品读经典美文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古代诗词专题复习是考生较为头疼的一块专题,如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呢?诗配画能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诗配画就是让学生将诗词中的一个个文字符号转化成可视的绘画。在描绘诗词展现的胜景佳境的同时,将学生的诗配画作品装订成册,或挂在墙上。供同学们日常赏阅,还可以定期评选优秀作品,予以奖励。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

2.引导学生品味言语,不断咀嚼

品味哪些言语呢?较为丰富内涵的词、句、段,对它们的品味可以最大限度地诠释出文本中的语文味道。此外,还需品味言语的形式。如,江苏2007卷文学作品阅读选择的材料是生活气息很浓的叙事散文雷抒雁的《麦天》,关中麦收情景,课堂上应该给予更多的时空,引领学生品味。让学生拿起笔,找一找,画一画,文中从哪些角度描写了麦田景象,怎样描写的。这其间需要营造一种静思默想的氛围,养成一种圈点批注的习惯。

二、“平等对话味”:对话交流,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平等对话非常重要。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高三语文复习课上,学生出了一道古诗题刘克庄的《昭君怨 ・牡丹》考我,说实在,这道咏物诗够难,刘克庄虽说学生不熟悉,但与之同时代的辛弃疾、陆游是熟悉的,所以,理解这首诗肯定要联系背景,做第1题时我只答了一点,学生给了我1分,然后我们大家一起讨论第二点答案的缘由。师生讨论热烈,讨论中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课堂要运用“师生换位思考”、或“师生轮换问答”等形式来进一步完善对话的平等性,这样温馨的课堂是充满绿色的。

三、“多元化味”:多元视角,多维思考,

高三语文阅读素材如散文、小说、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的作品,它们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篇2

关键词:导课 导课艺术 高三语文复习课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往往被广大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忽视。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导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就高三语文教学而言,专题复习枯燥乏味,课堂复习效果不很明显,成绩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因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作为高三语文教师,更应该认真钻研导课艺术,使得在课堂开始,就能够捕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1]

一、形象化、具体化的导课艺术

教育心理学提倡运用鲜明、生动的形象进行教学。认为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高三语文课均以专题复习为主,理论知识单一乏味,训练题目多而繁乱,课堂伊始教师就讲解专题理论,分析典型例题,很容易让学生因知识枯燥而失去兴趣。其实,语文课堂有很多鲜活的素材,导课中教师如果能够加以合理利用,充分调动自身的情绪,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使知识的引入、介绍形象化、生活化,必定会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2]

例如在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时,教师完全可以在导课中出示两张背景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由于背景不同而导致的欣赏效果的差异,从而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比起直接讲解环境描写对于环境气氛、人物心情、情节过程以及作品主题的作用来,既形象具体,又富有趣味的多,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也会理想得多。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直观形象与语言可以使指导相结合,感知更准确、全面。因此,教师在导课时运用模型、图片、音乐、视频等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具,更容易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3]

同时,教师的衣着打扮、表情动作也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教师能够利用自身丰富多样的表情、精彩动听的语言、形象逼真的动作和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衣着进行导课,也会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曾经听过语文教学名师韩军老师讲解《大堰河,我的保姆》,导课时就是假设自己为艾青,声泪俱下的介绍自己和大堰河养母子的关系,使得学生进入情景当中,具体可感,又感人至深。[4]

二、熟悉化、亲切化的导课艺术

教育心理学认为,经常运用已有的知识,是恢复已有条件反射,巩固旧的暂时神经联系,使旧的知识得到不断巩固、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法。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着一定的心理背景、知识体验。教师导课一定要遵循其心理实际和学习愿望,选择比较理想的导课方法,刺激其已有知识,从知识和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生曾经有过的体验和情感,教师在导课时注意挖掘、唤醒,使其在回味原有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例如复习送别诗的时候,教师在导课时如若能够提醒学生回顾《雨霖铃》和《别董大》,让学生从记忆中寻找这两首送别诗表现出的不同情感,明确送别时两种相反的思维和表现,从而把握送别时刻,不仅有即将分别的依恋、不舍、牵挂和担忧之情,更有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对以后生活的勉励、祝福之情。带着这样的理解,学生对于送别诗就会有较为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为其阅读所有送别诗奠定了基础。

高三语文课,重在归纳积累。在旧有知识中寻找熟悉的东西,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也会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整理和提高。以旧启新、学新联旧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高三语文教师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方法。

三、高考题目化的导课艺术

高三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能有效提高分数的复习内容上。语文教师如果再不能抓住高考复习的大纲,努力在提高学生高考分数上下功夫,语文课堂将会被其他科目占领。语文教师在导课过程中应该设法将高考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利用题目导课,会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讲解古诗鉴赏的题目和注释时,教师可以拿2011年高考课改卷诗歌鉴赏题目导入。[5]

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第8题:简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通过写荒凉破败的景象来传达情感的,很多学生捕捉到“数里黄沙行客路”句,将情感定位为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愁,而事实上却走了偏路,因为题目“春日秦国怀古”非常明确地道出了此诗的情感为为“怀古伤今”之情。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不重视诗歌的题目,依此导课,势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6]

无独有偶,清华附中赵谦翔老师讲解《寻隐者不遇》,授课内容主要是分析其理趣。同样采用的是高考题目导课――2002年高考北京卷《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什么比畅当的《登鹳雀楼》更胜一筹?答案当然是理趣。[7]

对高三语文复习课而言,以高考题目导课,既能够节省时间,复习考试内容,又能够迅速吸引学生兴趣,是高三语文复习课采用的有效导课方式。它要求授课教师熟悉历年高考题目,并能够总结归纳,融会贯通。

当然,即使是高三语文复习课,不同的授课内容也要求教师灵活选用不同的导课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高三语文专题课复习的导课环节,授课教师有必要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佳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课艺术研究. [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北生.教学艺术论[M].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周晓红.教师学与教学论[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于漪著.语文教学谈艺录[M].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5]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篇3

工作总结涉及本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能不分主次轻重,需要面面俱到并且抓住重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1

从接高三教学的第一天起,自己就明白要承担的责任,于是给自己制定计划、暗下决心,一定要踏实努力的走好高三这一年。现在到了学期末,回顾自己这一学期走过的路,深感获益匪浅。

一、深入研究《说明》,学习先进的经验,将理论与经验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

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基础知识,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作为标准和方向的《考试说明》,每年都会根据实际要求调整,这种调整或改动势必会对高考起到一定得指向作用,从而要求各学科针对说明进行细致研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断的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考点进行解读,并分析比较与去年的差别,特别是结合高考试题分析,从而明确教学的侧重点,为自己的工作做了更好的指导。

二、细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全部。

1、用好教材,注重双基。

学生总是抱怨语文课本对考试来说没用,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对的。教材是一个载体,它包含了高考说明中的所有基础考点,熟练掌握教材就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材又是一个跳板,只有从教材中拓展、生发,就能够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而高考试题正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用好课本我们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2、激发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只有步入高三的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紧迫性和肩负的责任感。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收获。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激发兴趣绝不是一个故事或者笑料就足够的。因此我根据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做好准备。注重知识点与高考说明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变通,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这些,让学生明白知识不是表面上的,也不是僵化的,要在使用中掌握知识,在理解中拓展知识。同时,再辅以课堂中的那些生成性问题,联系实际生活和感悟,就使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使用知识的能力;不仅是课堂上的,还有生活中的……

3、突破重点,注重实效,抓好常规,注重平时积累。

高三的教学工作绝不是高一高二的简单重复,特别是教材的复习,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所突破,紧扣大纲要求,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如文言文教学,不仅是掌握基础词语、用法和现象,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规律的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这样才能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掌握复习的重难点,从而有效的达到复习的目的。

对于专题专项复习要抓好常规落实。由于语文知识点多,分散广,再加上记忆的遗忘性,就要求哦我们注意多积累,做好基础知识和错题的分类整理,为高考的最后冲刺夯实基础。在落实上要加强课前练习,从字音字形成语标点语病诗词鉴赏和名句默写上做好,即对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警示作用,又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精选习题,优化训练,上好讲评课。

高三阶段是专项复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的时期,要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做题中去,就要精选试题,主要选择那些有针对性、典型性、创新性的试题,同时试题要紧密结合考试说明。

在讲评试卷时,也要做到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要结合考纲分析出题的类型、方向和趋势,甚至明白命题者的考查意图。这样也能增强学生对考试的认识。

同时,还要讲究解题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答案分析主观题的答题步骤、术语和得分要点,全面提高学生的阶梯能力,限度的避免失分。对于错误一定要分析原因,做到借鉴和学习。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提醒适当拓展,将那些同类但不同问法的试题集中归纳。

5、做好学情分析,对症下药。

通过定时练习来检查我们在教与学上的不足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于这些,及时通过学情分析找准具体环节,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稳步提高的目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反应以及课后学生的作业上发现问题。这样多管齐下,限度的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是高三教学的有效保障。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故人所说的“教学相长”就说明了这一点,教师的“教”影响到学生的“学”,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也会促进教师的“教”,而且师生关系的融洽影响整个课堂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多从自身反思,多与学生交流,以此来促进自己的教学。

其次,同事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可以补自己所短;多向老教师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增加教学经验。而学校整个大环境上从硬件设施上给教师提供更大的便利,采取许多措施和提供很多的教师成长和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都是我们整个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

当然由于自己的年青,经验不足,也在教学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如课堂上会因为时间的不足和学生反应慢而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机会少等,我将积极发现并改正缺点。

经过一学期的踏实努力,取得了一定得成绩,虽然成绩不是自己满意的,但自己对这学期努力的过程是无怨无悔。感谢领导的信任和老教师的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学生给予自己的理解和配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奉献自己的才智和汗水。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__届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回顾过去一学年的工作,高三语文备课组在校长室和年级组的领导下,团结协作,群策群力,付出了心血,洒下了汗水,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绩不够理想。现由我将过去一学年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汇报如下。

一、立足考纲,明确清晰地把握备考方向。

在高考备考中,备课组首先认真学习、理解《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了解、分析了高考信息,认真研究高考题型,从而对高考趋向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不仅教师关注、领会、理解,我们还要求学生也了解、明确,知道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将考试说明作为一种备考资料印发给学生,还专门用了一定的时间为学生进行解读,使学生也能明确备考内容和方向。俗话有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花点时间让学生认识理解考纲,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制定方案,扎实有序地落实教学目标。

1、将大纲、课标、学情三者有机结合,体现科学性。

2、收集信息,与市、区高三中心组的备考策略取得方向上的一致,体现现实性。

3、我们把整个备考复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重抓课本,夯实基础。

以《核按钮·教材梳理》为纲,完成对前面必修1—5册教材的梳理复习,特别是对课本中经典文言文的复习,包括知识点的梳理、归纳、应用,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专题复习,注重课内与课外、专题与综合相结合的复习训练。本阶段重点目标是夯实学生课堂知识学习基础,进一步为提高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铺垫。

第二个阶段:专题复习阶段。

以《核按钮·考点各个击破》为纲,系统梳理高中阶段的知识,建立考点体系,明确复习重点,关注备考盲点,突破训练难点。本阶段的重点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并逐步巩固比较完整、全面的备考复习框架,掌握解题方法,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形成。

第三个阶段:综合强化阶段(高考前)

最后的综合模拟阶段。提升综合解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强化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基本思路是:适量训练,保持感觉;回顾总结,强化能力;稳定状态,顺利冲刺。

三、精选习题,高效优质地进行训练。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真题的选择性训练。往年的高考试题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所以,我们让学生尽量多的接触经典的高考试题,做经典的高考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哪些是常考点,哪些是必考点,积累做题感觉。

我们选择备考资料的基本原则:

1、体例分明,简洁明确;

2、例题典型,答案翔实;

3、适度拓展,利于发散。

“有效训练”体现以下几点:

1、针对性强,注重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2、由点及面,构成系列,逐步推进;

3、引导思考,点拨规律,总结方法;

4、基本训练与强化训练结合;

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

四、强调规范,提高得分技巧。

备考中,我们反复强调,希望学生重视答题的规范,强化得分意识。比如做现代文阅读题,如何答才是比较规范;作文写作,如何体现文体规范。重视规范,可以把能得到的分拿多、拿满,这里的“规范”包括:1、答题思路的规范。准确把握题意,明晰答题要点;2、答题表述的规范。说得出来,讲得准确;3、答题格式的规范。书写工整,有条理,无错字语病。

五、保尖扶中提差,分层落实,整体提升。

根据学生的情况,在以下专题的处理上,教师确立分工,做到分层落实,整体推进与个别辅导相结合:(1)古诗文阅读;(2)现代文阅读;(3)作文。

六、关注动向,掌握最新信息。

通过网络及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留意备考形势的推进变化,吸收各方的信息,并做好我们的备考计划的适时调整。

1、积极参加区、市教研活动,从备考的上层动向了解相关的备考动向,吸收外校同行的备考经验,确是一种很好而有效的方法。

2、主动参加区里组织的评卷工作,这有利于我们作更具体客观的分析比较。

因为可以“跳出来”,因为对他人有所了解,看得清楚了,也就更能看清自己的问题。

3、科学分析每一次检测结果,注意从相关数据的统计中既分析学生作答的得失情况,也了解相关题目设置的情况。

4、注重与外校的互动交流。

我们曾经到苏南的横林中学和张家港的梁丰中学参观学习,到淮安市的龙头老大淮中学习交流,从学习中,我们收获了很多富有现实价值的复习迎考的建议和策略,并把这些建议和策略及时地运用到我们的备考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七、精诚团结,分工合作,努力前行。

完整明晰的方案,切实具体的步骤,这一切的实施还需要一个敬业的、富有战斗力的集体来贯彻、完成。我们备课组的18位成员,分工协作,发挥各自所长,整个备课组工作得到了扎实、有序的开展。

八、存在的问题。

1、对高考信息的把握还不够准确。

例如:高考第一题是考察错别字的,但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只是强调在作文中注意,没有单独去复习。

2、许多同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间投入上,基本上除平时课堂时间和课外适量的书面作业时间外,主动投入的时间和机会是极其有限的。在平时,学生可以花几个小时做数理化,花几十分钟背外语,而每天的时间是额定的,于是等他们打开语文课本时,早已睡眼惺忪,往往是几分钟也轮不上。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汉语是母语,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难度不大,不存在问题;二是在学生中普通存在着这样一个观念,语文学习往往事倍功半,投入的时间未必与最后的产出成正比,于是,秉着一个功利唯上的观念,语文学科的学习自然处于可学可不学的尴尬境地。其实,我们应该纠正学生这个观念,又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那只能是痴人说梦,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而学生之所以没有收获或收获不大,不是田地的问题,而是耕耘的时间不足,或是耕耘的方法不当,那些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是因为他们天资聪颖,而是因为他们在语文学习上付出的比别人更多,他们的学习更得法。

3、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认识不足,致使语文教学枪口过高。

我们的学生只能是淮海的学生,他们不是淮洲的学生,更不是清中的学生,淮中的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习惯有待改进,对时间利用不够充分,对语文学习重视不够,具体表现在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普遍较差,课外阅读量少,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精确,书写不够规范等等。

4、对个别考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寻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例如:文学类文本阅读、作文教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前车之鉴,后事之师。20__届高考语文的失利还有多方面的原因,相信20__届高三语文备课组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打赢20__届高考语文的胜利,为淮海中学明天添光增彩。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3

转眼间,高三上学期已经过去,回首一年的工作,感慨万千。在这一学期里,我们组的组员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收获了很多。先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研究,共同进步。

我们高三语文组成员大部分是年轻教师,所以,从开学初我们就定下工作方式:围绕在高三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冯菊红老师周围,充分发挥年轻教师激情、努力的优势,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因为是“新课改”第一年,所以高三语文的工作压力非常大,需要带领学生学习很多之前从没有见过的知识点。为了更充分的备课,我们几乎每天都是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每个知识点。每次开始一个专题的学习,大家都各展所长,寻找知识点理论知识、经典例题;备课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疑难点;课后不断交流,相互学习课堂教学经验。一学期下来,每个老师都收获了很多,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能力。

二、科研不断,模式初现。

响应学校高效课堂模式的探讨,我们组经过不断讨论,提出了复习课“导练式”教学模式。为了验证这个模式的可行性,我们组八位老师分别分专题进行了课堂实践。如:冯菊红老师的“作文专题”、王东铭老师的“病句专题”、张小敏老师的“文言文翻译专题”、刘象乾老师的“诗歌鉴赏专题”、苏芬芳老师的“语言文字应用题专题”、史小菊老师的“小说阅读专题”、孙琰佩老师的“文学评论专题”,我的“传记阅读专题”。在这些专题复习课的课堂实践以及课后反思、研讨中,我们一次次修正模式各环节的名称以及课堂使用时间,逐步形成了复习课三程式:

①研讨型,其程序为:诵读巩固——归纳要点——展示交流——巩固练习。(课本)

②探究型,其程序为:考点解读——典例探究——重点训练——反馈小结。(专项)

③情景型,其程序为:例文展示——师生研讨——亮点突破——升格训练。(作文)

在校领导的指导、指正下,我们的“导练式”课堂模式得到了认可;在实践中也证明了,它可以有效杜绝老师“随堂课”现象,提高了语文课的课堂效率,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提高课堂效率,规范学生答题。

为了提高复习课课堂效率,我们实践应用了“导练式”课堂模式,而对于讲评课,我们正在逐步验证“15+25循环课堂”的模式,即:每次专题试卷学生课堂25分钟左右完成,然后教师收起批改,下节课15分钟讲评。这样有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批改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卷面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知道,帮助学生进行规范答题,以便于提高成绩。

四、存在问题。

一测考试凸显了几个问题,如:学生卷面、答题时间的把握、答题步骤等方面仍旧存在问题,今后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强化。学生对语文仍旧存在轻视心态,在下阶段要改变这种状况。

总之,一学期以来,我们组的八位成员辛勤工作,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取得了一测的较好成绩。下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扬长避短,争取取得高考的好成绩!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4

20__年高考已成过去,回顾过去一年的备考工作,真的感触良多。谈到高考备考,就让我想起了前阵子唐吉民老师说的一番话,他说高考是三个人的游戏,四个人在玩。想想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认为,在我们的备考过程中,主要有三个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备考,那就是方向、老师和学生。下面,我将就这三方面谈谈我们备课组的一些做法:

一、立足考纲,抓准方向,确保备考全面对路又重点突出。

(一)落实市教研室会议精神,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确保教学对路。

在开学初的市一轮会议结束后,我们针对20__年高考的新形势,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深入领会,争取把考试要求落实在每个专题中。整理归纳,精心选题,重点突出,忙而不乱,稳扎稳打。针对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制定新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确保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工作踏实对路。

(二)积极参加教研,关注高考动态,广泛搜集有效信息。

我们非常重视信息的搜集,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手头上的报刊,电脑网络以及各地发来的资料。同时还与兄弟学校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共同探讨,不放过一条有价值的信息,让有效信息能为教学服务。

(三)钻研试题,精选练习,保证复习有效对路。

高三下学期,我们备课组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高考题、模拟题。通过熟悉考题,寻找命题的规律,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思考,对考点考题有了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对复习有了更好的把握;二是通过熟悉考题,提高选择练习材料的把关能力,精选习题,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我们的复习更有效。

二、立足本职,细化规划,备课组群策群力又各施各法。

(一)备课组群策群力集体的智慧是保证备课组整体质量的前题。

在20__届高三语文备课组组建伊始,我们全体人员就达成共识,尽自己每个人的努力,形成集体的合力,齐心协力,使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高。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强调“一人为主,多人着手,共同参与”的原则。根据备考的专题板块和结合各位备课组成员的特长,将各专题板块落实到个人。然后在各专题开始前,按照教学计划让该专题负责人确立好议题,备课时一人主讲,大家讨论、补充,明确该专题的复习重点、教学方法和课堂具体内容。备课时畅所欲言,形成教学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和商讨解决。这样,大家经常沟通交流,互通有无,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二)备课组成员各施各法。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大家再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施行教学。再加上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呈现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出来的课堂不仅不会如出一辙,而且还会各有特色。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团队力量、集体智慧的优势,有挖掘除了个人潜能。正是因为这种合作无间的关系,让我们的教学成绩得到共同的提高。

三、立足学生,及时调整,确保复习合理有序又落到实处。

(一)开学初,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安排和教学思路。

高三一开始,我们认真分析了高二学期的学生成绩,找出了本届学生的薄弱环节与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邓,制定出相对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因此,我们决定,高三一年,我们要回归教材,夯实基础,重点突出。高三不再侧重于新知的传授,而是对旧知的回顾汇总。使学生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把握规律,加深认识。在复习时,我们并没有丢掉教材。而是根据复习计划,在单项训练时把教材内容穿去,二者兼顾,融为一体。如在文言文部分,考点与教材联系非常紧密。重点实虚词都有教材内容。而且分项考查。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学过的课文再对照注释,认真地看一遍,然后再通过练习检测巩固复习成果。并且师生共同归纳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利用熟悉的知识积累文言文的感性材料,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而且,教材内容讲过捡拾起来就容易些,对于其中的重点也好把握,积累够了,也促进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针对每个专题板块,我们都能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但是,在这么多板块中,我们也不是平均用力的,而是重点抓住选择题和作文两大板块,强化训练,重点突出。

(二)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

1、在教学中观察发现,我们的学生存在学习能力不强而又心急想要蛇吞象的急躁心理。

针对这点,我们对学生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务求做到细化内容,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每节课要求学生干什么,都有明确的目标,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认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力争把学习落到实处。

2、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我们在练习的安排上也作了一番考量。

在练习上尽量做到训练有序,合理安排各个考点的训练思路、训练内容,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提高复习效率,把工作落到实处。

3、在复习过程中,总会发现学生跟原先我们设想的不一样。

例如,开学初,在复习课内文言文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课外根本没看课文,做检测练习时也是翻书直抄,而不是回顾课文后进行自我检测。经过了解发现,学生花在语文身上的课外时间是少之又少,其他各科已经把时间挤得满满的,学习效果不能立竿见影的语文自然成为牺牲品。针对这点,我们只好调整我们的复习计划,放慢脚步,在课堂上多预留时间给学生看书。教学计划是拖慢了,但是复习的质量却是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学生阶段考试后,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重点

每次月考的结果出来后,我们都会充分利用好该次考试的数据,找准我们学生的知识短板,狠抓薄弱环节,挖掘新的增长点,向规范训练要成绩。例如,在增城统测后,我们发现作文是学生的弱点,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我们以晚读写作训练和系统化训练为突破口,加大这方面的复习投入,很快有了起色,学生的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又如一模结束后,从全卷各小题的得分情况分析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得分较低的点在于字音、文言实词、文言文阅读的理解文意和翻译、理解句子涵义、实用类文本阅读等地方。针对以上薄弱点,我们在坚持不间断地对基础前四题进行反复训练,反复抓,抓反复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相应的集中训练,让学生在集中训练中总结规律,寻找做题的感觉。并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文意题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进行了专题讲解和专项训练。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还是在学生身上。只有立足于学生复习的实际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安排和教学策略,才能保证复习的合理有序和落到实处。

以上只是本人小结的一些粗浅的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5

紧张忙碌的高三上学期即将结束。总结高三半年来语文备课组的工作,可用“落实计划不折不扣,备教批考紧然有序。”来概括。

一、作好进度的安排

从20__年的9月份开始,高三复习就全面开始。高三开学之初,我们就依据学校的具体计划安排,制定了这一学期的整体备考思路及计划安排,划阶段、分层次、定目标、定任务。在备考相应阶段,力求每一步备考都有章可循,按时而动。备课组把语文复习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高考古诗文复习。第二阶段以课本为中心,夯实基础,重点进行会考复习。会考后开始第三阶段的专题复习。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联成网络,同时查漏补缺,准备最后的冲刺。高三语文课的课型分成知识传授课、专题练习课、作文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的课型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原则与策略

高考复习最关键的一点务求“命中”,求“效益”;否则,前功尽弃。

方向:紧扣《考纲要求》

充分领会《考纲要求》。要求还可以根据各部分题量及赋分情况合理地分配复习精力,安排时间,分清主次,大胆取舍,提高复习效率。

三、加强备课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

刘慧昭老师,潘文龙老师,孙津津老师上一届高三的老师,高考复习有经验。胡明远老师是老教师。刘荷荷、陈淑微两位老师是新教师。我们都需牢记住自己作为一名高三教师所具有的特殊使命。

首先,在备考工作进行中,我们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思路,修订计划。有计划的实施复习突破。针对作文训练过程,开展深化立意训练。

在高三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完全按部就班,而是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重视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专题复习阶段,我们要求将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复习透。

四、复习策略

1、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有人对课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课文的教学不感兴趣。其实,高考命题虽不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默写题,只要掌握课本和大纲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就能拿满分。因此,在高三我们重视课本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我们试图利用试题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各种必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发展学生的文言知识迁移能力。

2、突破重点,注重实效。

我们要向语文教学本身要效率。我们要尽可能减少无效的低效的劳动,从而取得“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学效果。

为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实效,我们把那些花时少、见效快的训练点作为重点加以突破。如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等,让学生认真理解记忆便可准确掌握。

3、精选习题,优化训练

针对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高三复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做足够量的练习题,是十分必要的。但训练必须讲求实效,那种不分试题优劣,不顾训练效果,盲目搞题海战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前社会上滥编复习资料的现象十分严重,网上资源源源不断,我们注意以精制滥,认真筛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高考试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导向性,成为我们首选的训练题。我们把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训练,然后认真评讲,讲命题依据,讲命题特点,讲命题思路,讲解题技巧。

4、争对会考,重点抓好备考指导思想和施教策略

从考纲要求、备考理念、备考方法、注意事项等及时交流。争对我校情况,备课组两次召开会议研讨会考复习。

青年教师由于新接手高考备考,在解题、选题、命题方面经验明显不足,所以要求青年教师定期命一套规范化的试题,以更好的促进对试题的认识与研究。通过努力,青年教师的解题、选题、命题能力大为提高。本学期刘荷荷、陈淑微都参加了命题。

此外,新老教师互相间总结经验,交流反思,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了共同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的目的,这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今后,在教科研方面还需加强交流、沟通与适当的指导,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教研两方面的发展。

五、下一步的打算与措施

目前高三应届班也全面进入了二轮复习(考点复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效果好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1、向45分钟要质量。

2、备课要大量参考多种资料,力求知识的新、全、准。

3、上课要注意方法的灵活多样,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启发学生主动去寻求答案,掌握原理。

坚决反对满堂灌,填鸭式。

4、多布置作业,及时收交,及时批阅。

多鼓励学生,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5、还要适当布置口头作业,及时抽查。

6、讲评高考模拟试卷,一定要注意讲清思路,教给学生方法。

特别是教给他们解读现代文的方法。

说到不足,我觉得我们的教研条件还很简陋,教研空气还有待浓厚,教研生态还很闭塞,我们知道教学涉及到课堂,教师,学生三方,任何一方被忽视就不会有好的效果。而高三学生成天被数理化和英语的围攻,已经无暇顾及早被边缘化的语文。很少有学生在课外攻语文的。学生的功利意识是很强的,特别是在这个世俗气息极浓的时代里。当然,这里有语文教师的责任。可是,当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作文唤不醒课堂上沉酣入梦的高三学子时,老师也是无计可施的!

篇4

工作总结一般用第一人称,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那么具体的工作总结怎么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1

转眼间,高三上学期已经过去,回首一年的工作,感慨万千。在这一学期里,我们组的组员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收获了很多。先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研究,共同进步。

我们高三语文组成员大部分是年轻教师,所以,从开学初我们就定下工作方式:围绕在高三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冯菊红老师周围,充分发挥年轻教师激情、努力的优势,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因为是“新课改”第一年,所以高三语文的工作压力非常大,需要带领学生学习很多之前从没有见过的知识点。为了更充分的备课,我们几乎每天都是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每个知识点。每次开始一个专题的学习,大家都各展所长,寻找知识点理论知识、经典例题;备课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疑难点;课后不断交流,相互学习课堂教学经验。一学期下来,每个老师都收获了很多,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能力。

二、科研不断,模式初现。

响应学校高效课堂模式的探讨,我们组经过不断讨论,提出了复习课“导练式”教学模式。为了验证这个模式的可行性,我们组八位老师分别分专题进行了课堂实践。如:冯菊红老师的“作文专题”、王东铭老师的“病句专题”、张小敏老师的“文言文翻译专题”、刘象乾老师的“诗歌鉴赏专题”、苏芬芳老师的“语言文字应用题专题”、史小菊老师的“小说阅读专题”、孙琰佩老师的“文学评论专题”,我的“传记阅读专题”。在这些专题复习课的课堂实践以及课后反思、研讨中,我们一次次修正模式各环节的名称以及课堂使用时间,逐步形成了复习课三程式:

①研讨型,其程序为:诵读巩固——归纳要点——展示交流——巩固练习。(课本)

②探究型,其程序为:考点解读——典例探究——重点训练——反馈小结。(专项)

③情景型,其程序为:例文展示——师生研讨——亮点突破——升格训练。(作文)

在校领导的指导、指正下,我们的“导练式”课堂模式得到了认可;在实践中也证明了,它可以有效杜绝老师“随堂课”现象,提高了语文课的课堂效率,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提高课堂效率,规范学生答题。

为了提高复习课课堂效率,我们实践应用了“导练式”课堂模式,而对于讲评课,我们正在逐步验证“15+25循环课堂”的模式,即:每次专题试卷学生课堂25分钟左右完成,然后教师收起批改,下节课15分钟讲评。这样有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批改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卷面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知道,帮助学生进行规范答题,以便于提高成绩。

四、存在问题。

一测考试凸显了几个问题,如:学生卷面、答题时间的把握、答题步骤等方面仍旧存在问题,今后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强化。学生对语文仍旧存在轻视心态,在下阶段要改变这种状况。

总之,一学期以来,我们组的八位成员辛勤工作,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取得了一测的较好成绩。下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扬长避短,争取取得高考的好成绩!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2

20__年高考已成过去,回顾过去一年的备考工作,真的感触良多。谈到高考备考,就让我想起了前阵子唐吉民老师说的一番话,他说高考是三个人的游戏,四个人在玩。想想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认为,在我们的备考过程中,主要有三个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备考,那就是方向、老师和学生。下面,我将就这三方面谈谈我们备课组的一些做法:

一、立足考纲,抓准方向,确保备考全面对路又重点突出。

(一)落实市教研室会议精神,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确保教学对路。

在开学初的市一轮会议结束后,我们针对20__年高考的新形势,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深入领会,争取把考试要求落实在每个专题中。整理归纳,精心选题,重点突出,忙而不乱,稳扎稳打。针对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制定新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确保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工作踏实对路。

(二)积极参加教研,关注高考动态,广泛搜集有效信息。

我们非常重视信息的搜集,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手头上的报刊,电脑网络以及各地发来的资料。同时还与兄弟学校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共同探讨,不放过一条有价值的信息,让有效信息能为教学服务。

(三)钻研试题,精选练习,保证复习有效对路。

高三下学期,我们备课组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高考题、模拟题。通过熟悉考题,寻找命题的规律,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思考,对考点考题有了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对复习有了更好的把握;二是通过熟悉考题,提高选择练习材料的把关能力,精选习题,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我们的复习更有效。

二、立足本职,细化规划,备课组群策群力又各施各法。

(一)备课组群策群力集体的智慧是保证备课组整体质量的前题。

在20__届高三语文备课组组建伊始,我们全体人员就达成共识,尽自己每个人的努力,形成集体的合力,齐心协力,使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高。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强调“一人为主,多人着手,共同参与”的原则。根据备考的专题板块和结合各位备课组成员的特长,将各专题板块落实到个人。然后在各专题开始前,按照教学计划让该专题负责人确立好议题,备课时一人主讲,大家讨论、补充,明确该专题的复习重点、教学方法和课堂具体内容。备课时畅所欲言,形成教学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和商讨解决。这样,大家经常沟通交流,互通有无,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二)备课组成员各施各法。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大家再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施行教学。再加上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呈现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出来的课堂不仅不会如出一辙,而且还会各有特色。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团队力量、集体智慧的优势,有挖掘除了个人潜能。正是因为这种合作无间的关系,让我们的教学成绩得到共同的提高。

三、立足学生,及时调整,确保复习合理有序又落到实处。

(一)开学初,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安排和教学思路。

高三一开始,我们认真分析了高二学期的学生成绩,找出了本届学生的薄弱环节与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邓,制定出相对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因此,我们决定,高三一年,我们要回归教材,夯实基础,重点突出。高三不再侧重于新知的传授,而是对旧知的回顾汇总。使学生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把握规律,加深认识。在复习时,我们并没有丢掉教材。而是根据复习计划,在单项训练时把教材内容穿去,二者兼顾,融为一体。如在文言文部分,考点与教材联系非常紧密。重点实虚词都有教材内容。而且分项考查。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学过的课文再对照注释,认真地看一遍,然后再通过练习检测巩固复习成果。并且师生共同归纳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利用熟悉的知识积累文言文的感性材料,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而且,教材内容讲过捡拾起来就容易些,对于其中的重点也好把握,积累够了,也促进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针对每个专题板块,我们都能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但是,在这么多板块中,我们也不是平均用力的,而是重点抓住选择题和作文两大板块,强化训练,重点突出。

(二)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

1、在教学中观察发现,我们的学生存在学习能力不强而又心急想要蛇吞象的急躁心理。

针对这点,我们对学生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务求做到细化内容,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每节课要求学生干什么,都有明确的目标,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认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力争把学习落到实处。

2、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我们在练习的安排上也作了一番考量。

在练习上尽量做到训练有序,合理安排各个考点的训练思路、训练内容,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提高复习效率,把工作落到实处。

3、在复习过程中,总会发现学生跟原先我们设想的不一样。

例如,开学初,在复习课内文言文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课外根本没看课文,做检测练习时也是翻书直抄,而不是回顾课文后进行自我检测。经过了解发现,学生花在语文身上的课外时间是少之又少,其他各科已经把时间挤得满满的,学习效果不能立竿见影的语文自然成为牺牲品。针对这点,我们只好调整我们的复习计划,放慢脚步,在课堂上多预留时间给学生看书。教学计划是拖慢了,但是复习的质量却是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学生阶段考试后,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重点

每次月考的结果出来后,我们都会充分利用好该次考试的数据,找准我们学生的知识短板,狠抓薄弱环节,挖掘新的增长点,向规范训练要成绩。例如,在增城统测后,我们发现作文是学生的弱点,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我们以晚读写作训练和系统化训练为突破口,加大这方面的复习投入,很快有了起色,学生的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又如一模结束后,从全卷各小题的得分情况分析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得分较低的点在于字音、文言实词、文言文阅读的理解文意和翻译、理解句子涵义、实用类文本阅读等地方。针对以上薄弱点,我们在坚持不间断地对基础前四题进行反复训练,反复抓,抓反复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相应的集中训练,让学生在集中训练中总结规律,寻找做题的感觉。并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文意题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进行了专题讲解和专项训练。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还是在学生身上。只有立足于学生复习的实际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安排和教学策略,才能保证复习的合理有序和落到实处。

以上只是本人小结的一些粗浅的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3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一语文教学,任教班级还是高一21班和高一22班。因为已经教过一个学期,磨合较好,可以提高教学要求和教学质量,重点和方法也稍有变化。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会议,并经常注意翻阅报纸和杂志,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学以致用,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使自己能随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为人师表方面,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谨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坚信教师无小节,时刻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随着教龄的增长,越来越向老教师看齐,敬业爱岗,诲人不倦。能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争取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不只对学生如此,平时与领导群众关系和谐,与本组及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合作愉快,人际关系较好。廉洁从教,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从事有偿家教,保证以全部精力投身于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服从组织的安排,也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学期满工作量,教案和各种业务资料齐全,备课认真规范,每一堂课都保证有备而来,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考虑到这一学期要向高二过渡,所以继续注意了高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了对笔记的要求,注重打牢基础。并且分层次作要求,对基础好的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要求,尤其写作方面,在班内形成比学赶帮的热潮,以学促学,为以后高二和高三的学习作好足够准备,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所以,让学生学会为自己负责,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我这个学期的工作重点.同时我在其他同志的启发下,加强了教学手段的探索和变化,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平时我和其他同志经常一起备课,共同探讨,寻求的方法来处理每一课.新的高一语文教材,使我更像一个新手,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但和学生一起学习使我获得了很多的乐趣,也增加了以前没有的一些经验.到期末,这两个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尖子生脱颖而出,达到了我的学期要求,基本奠定了较好的局面。

近一年我虽然没有从事班主任工作,但不忘“身正是范”,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从语文的角度,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以身示范,真诚对待学生,与学生是师生,也是朋友,和学生一起努力搞好教与学,积极进取,使学生不只会学习,而且起码会做一个好人,这是我在语文课上一直在做的,两年的高三经验证明明确这个宗旨事半功倍.语文教学必须有大语文观念,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同现实联系,才能从根本上取得理想的成绩,才符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注重了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有益熏陶,让学生在领略祖国悠久古代文化的同时,促成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健全人格的无形塑成.

其他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教案、听课记录齐全认真,上交及时。参加学科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积极主动。这学期经由老师们的帮助,经过自己的认真准备和反复练习,较成功地上了一堂年级观摩课《黄鹂》,听课的领导老师反映还不错。在此我要感谢罗敬中、余国治、曹秋菊、王淑玲、胡文娜等老师前后对我的无私帮助。但是长久以来,对某些学生(尤其是某些男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够,没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影响了全班的成绩。自己也有一些惰性,笔不勤,个人教研活动还有明显缺陷,尤其课件做得不够好,今后一定要向别的同志学习,时刻注意加强研究,总结经验,探索新路,做到有成绩,有发现,有创新,争取做一个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

这一学期出勤准时,正常教学时间是全勤,从没无故旷工。

这一年总的来说收获良多,最起码算是初步了解了新的高一语文教学工作,也锻炼了自己的耐力,提高了能力。还有许多不足,如与学生相处还不够自然融洽,还不能教学相长,还不能多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所以还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在指导阅读方面方法还不好,需要加强学习,向其他优秀老师借鉴.下一学期,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争取让学生发挥出自己更好的水平!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4

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高中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本年度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去年_月我担任__级__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年_月至今担任本级__、__两个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语文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语文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杂志进行语文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语文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语文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是做到"不耻下问"

语文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语文教学知识。

我第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语文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杨远大老、王喜刚、曹秋菊等具有丰富高三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刻苦钻研语文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我比前两年的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语文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名次一般保持在年级前三四名。接手这两个外语实验班的语文教学,我更是一点不敢放松,每备一节课我都向老教师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力争尽善尽美。一学期的工夫没有白费,这两个班语文成绩都比较优异。

三、班主任工作: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我所带的__级_班是我踏上语文教师岗位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从担任班主任第一天开始,我就兢兢业业,把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班级和学生上面,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大量业余时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反对学生做的,我也坚决不做。经过一年多的言传身教,我班学生基本做到令行止禁,班级风气正,同学关系融洽。由于我处理班级事务坚持"对事不对人",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和我关系非常融洽,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大量成绩。不谦虚的说__级__班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学期学习成绩第一,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校篮球赛第一,校辩论赛冠军,校日常工作评比第二,卫生流动红旗数次等等荣誉称号。随着升入高三,我把班级工作的重心转到学习上来。如果说高一高二我是在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给他们打好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那么现在高三我的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学生各方面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使他们专注于他们的学业完成和实现他们自己己的大学梦。我希望从我带的班走出去的学生都是"合格品",都是有用之才。

四、学校各项活动情况:积极参与活动,严格要求自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除婚假七天外从未请假一天,也未耽误一节课。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较好的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今后继续坚持。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马上来到。我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道远任重,我仍需继续加倍努力,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5

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就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讲风”太盛仍然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还是按作者、背景、人物、手法程式化一讲到底,占去了学生阅读课文和自我练习的时间,讲的过程当然也有近乎设问的提问,但总的看来,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太累,教学效果不佳。作为教师有必要反思一下教学,以期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

一学期来,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1、下大力气,加强语基训练,尽可能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拟补语基上的不足。

2、强调课前预习,坚持每堂课上课之前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来提问学生,否则,宁愿用上10-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弥补预习。

3、课堂上尽可能地采取“就文提问的方针”,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文可依,不怕答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迫使学生多读、多看、多理解、多感受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并且慢慢地趋向敢说、想说、爱说。

4、坚持每堂课后都布置作业并及时做好检查、讲评的工作,在迫使学生学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的同时不断地掌握知识。

5、写作从“仿写”入手,从长句到语段到短文,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6、让学生明确认识: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工具学科,也是以后步入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科,没有学好语文今后的生活将出现“步步为难”的困境。

7、要求、监督学生从描摹入手到仿写到会写到想写到爱写的书法练习过程,并让学生认识到:“写一手好字正如穿一件漂亮的衣服一样,给人以美好的第一印象”的道理。

要求学生养成坚持每天起码练习一页书法的习惯。

8、坚持要求学生做好厚积薄发积累笔记摘抄。

这样以后取得的成绩如下:

1、学生养成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习惯按时完成作业。

2、学生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一定程度有了好转。

3、“朗读习惯”的养成,为整个年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学习基础,活跃的年段的语文学习的氛围。

4、“就文提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依,有情可言,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和口头表述的能力。

5、从仿写入手的作文训练,降低写作要求,再加上教师在批改学生文章时都采取:“针对学生文意,倾心相谈”的作文批改方式,促使学生敢写敢说。

6、学生的课堂笔记的习惯已经养成,由于要求教师把语基知识贯穿于每一堂课的学习之中,促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进一步强化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现在的学生对于课本的依赖性很强,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改革教学制度。至于今后的教学措施,我有以下设想: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重新摆正“读”、“讲”、“问”的关系。我以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还应以“读”为本。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它同样离不开“读”这个根。读、听是语言的吸收和理解;说、写是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读中包括朗读,朗读实际上含有听和说。读、听、说、写这四项中,领头的一项是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力量和时间上不能“四分天下”,首要的是要培好“读”这个根。“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要会正确运用。默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包括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师生合读;特点是:视觉中心——语言中心——说话中心——听觉中心——阅读中心,这是五官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样才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背诵,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它在默读和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强化记忆,积累语言材料。

对于作文教学,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

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首先,在课堂教学方面,彻底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认真总结出了“表演法教学”、“活动式教学”、“导学教学”等模式,采用情景教学、编课本剧、课堂讲演或辩论、小组研讨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励诱导学生学习。每周五定期进行共同备课,探讨教育教学新方法。面对作文教学无专门教材,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现状,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系列方法,并编写出专门的讲义,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其次、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适时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多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方面,既要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紧跟高考语文改革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养。要多运用激励式、诱导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促进学生生发性学习潜能,并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

第三、提倡“大语文”教学观,将语文知识学习与育人功能结合起来。先做人,再成材,边做人,边成材。在语文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竞争。

只有通过这样严谨的教学,才能造就优秀的学生。所以,我认为得大力提倡新型语文教学制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篇5

一、寻求规律法

要备考语文,一定先要分析高考试卷的结构、题型、考点和命题规律,做到“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这样才可以把握重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备考,指导好学生的复习工作。纵观近几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字形、标点已不再作为选择题单独出现,而是放在作文中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别留心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将它们整理出来,让学生进行听写,引起他们的注意,以期改正;拼音、成语,题型稳定,每年必考,对它们的复习锁定在常见的易错上,剔除生僻不常用的,减轻学生负担;名句名篇默写为四选三,高中为主,初中为次,初中的默写备考又可以或抓古文或抓古诗,而不需面面俱到;语用题一般有两题,一题为常规题型,另一题为创新题型。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扩展、压缩、仿写句式、选用变换句式、图文转换等常规题型的复习,同时让学生多读、多看一些创新题型的练习,做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至于作文,广东高考作文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在审题上不为难考生。从2007年的“传递”到2011年的“回到原点”,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命题一般以短语为主,命题的导向一是日益重视让考生面对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写体验、体悟,二是重视考生思辨能力与对哲理现象的体验、体悟,其次,广东高考作文不跟风,更力避社会的热点,而从社会生活更广阔的视觉进行命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常规的应考作文训练中,要把短语类作文训练好,另外可以再训练一些新材料作文。要多做写作思路的训练,拿到一个作文题,要能从几个角度来构思。同时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生活现象,养成对生活现象体验、思考、认识的好习惯。

二、技巧点拨法

语文也有做题的门道,有做题的方法规律。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可以让考生在语文学习上少走弯路,使自己的语文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高三语文教师就是要尽可能地总结出做题的方法规律,授予学生“渔”,让学生入其门,从而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比如文言文阅读题,可分三步走:1、通读全文,把握大概,这一步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读懂六七成即可;2、细看题目,研读字词,落实最后一道选择题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题文对照,还可帮助理解原文;3、再读全文,加深理解,逐题解答,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做纠正。

三、科学记忆法

语文是一门记忆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向学生适当灌输一些科学记忆的方法,以求做到事半功倍。1、及时复习。从记忆角度看,遗忘是我们人类最正常的现象。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也就是说要养成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若复习间隔时间太长了,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这时复习的知识感觉好像是新知识似的,那么复习起来就会“事倍功半”。懂得这一规律,就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这一规律,切莫以为什么时间复习都一样。2、反复记忆。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重要的知识点,越要反复。3、巧妙记忆。记忆有许多技巧,如关键词记忆、联想记忆、比较记忆、形象记忆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记忆兴趣,激发其读书热情。

四、拓展延伸法

高三的复习课如果仅仅是做题、讲题,教师照本宣科地讲答案、讲技巧,那学生是会感觉枯燥、乏味的。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高三的复习课可以在习题上适当做点拓展延伸,这样效果会更好些。例如:“忧”其中的一个义项是指父母的丧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可以讲讲古代的“丁忧”制度,告诉学生,丁忧就是指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孝三年的制度,如果已经回家丁忧,但期限还没满就紧急召回朝廷的,称为“起复”。丁忧的对象是“古代有官职的人”,平民们死了老爹老妈是没有丁忧一说的,就叫平常的“守孝”。文言文除了讲字词翻译,还要讲古代文化现象,这样学生才听得进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可以讲作家,做到知人论世。例如做阅读题欧・亨利的《心与手》,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作品《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提起这个人,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明确他是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特点是善于制造悬念……通过对做题材料的拓展延伸,学生的听课热情高涨了不少,也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五、板块轮动法

我们可以将高三语文教学内容的各个专题看成是一个个板块,如:正确辨析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使用实词、虚词,正确使用熟语,辨析修改病句,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从授课角度看,高三上学期主要是专题(板块)训练,高三下学期主要是套卷训练。在进行专题(板块)训练时,很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只讲一个专题(板块),学生易疲劳,老师也很辛苦,早也备课,晚也备课,且由于训练单一,月考成绩总是不理想。针对这种现象,采用“板块轮动法”。比如高三补课一开始,我课堂上讲练的是文言板块,早读、晚修安排的是成语板块,即“以讲知识点为主的板块”与“以读为主的板块”交错进行。当然,每星期还要有作文训练。这样每星期都有三个板块在互动,避免单一训练带来的疲劳;早读、晚修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复习能力,效果良好。为什么成语板块与文言板块要交错进行呢?那是因为现存的成语中保留有很多古义,我们在讲文言实词时可以借助成语释义。

六、“一减二加”法

平日里,总能听到不少语文教师埋怨,这些内容我不知强调了多少遍了,可一考试学生还是不会,你说气人不气人,为什么我的付出与收获不能成正比等等诸如此类的抱怨。是不是老师课堂上讲得越多,效果就越好?是不是学生大搞题海战术,成绩就能提高?当然不是。我们要做的是把时间适当留些给学生,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做出有针对性的准备。教师不包办代替,就像艺术中的“留白”,以求达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效果。多年来我坚持采用“一减二加”法。“一减”指教师减去讲课时间,坚持“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看书读懂的不讲,讲了再多也不明白的不讲。

七、检测落实法

高三的复习备考必须扎扎实实。踏实、扎实、落实,永远是取得胜利的不二法宝。如字音、近义词辨析、成语、病句、背诵默写以及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等都以积累为重,要扎实学习,落实到位。近年来我校生源素质下滑,很多学生极不自觉,懒于记忆,也包括现在实验班的一些学生。因此,检测就显得非常重要,要与读背同步进行,要保证班上绝大多数学生能过关。如果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能过关,该次检测就视为无效检测,要调整读背范围,重新测试。就拿本学期说,我安排每周有三个测试系列:星期二是拼音和文言文测试,星期四是熟语听写、默写,星期六是课文默写过关。做到有早读就有测试,有测试就有批改。根据批改结果,有的学生还要进行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重默,直到学生过关为止,这样才可起到一个让学生高度重视的作用。

篇6

关键词:高三语文 复习 误区

高三语文总复习的根本目的,显然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语文成绩。但是纵观实际复习过程,有许多教学行为华而不实,实质上与这个目的背道而驰,根本谈不上真正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成绩。

一、复习旷日持久,基础浮浅薄弱

高中三年,用于理性地归纳整理语文基础知识技能的时间,即总复习时间竟然达到将近一年半。请问学生有多少时间进行阅读写作的实践和积累?又积累了多少语言材料和情感知觉可作为知识技能归纳整理的基础?高考复习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能是方法规律的空虚堆积,谈不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于是乎,责怪学生愚笨者有之,埋怨学生基础薄弱者有之。 其实,高三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三复习对日常读写训练时间的剥夺。之所以能轻易的剥夺,又在于高一、高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迷失。有限的几篇课文和几次指定作文太容易上完了!以平均每篇课文和每次作文都花3节课计算,一期至少要多出近二分之一的课时!多的时间怎么办?无非是语文知识归纳整理和反复的考试、讲评,再有就是提前上下期的新课。所以,二年二期刚开学不久,高一高二全部新课就上完了可以说是不足为奇了。这样,是为高三总复习“争取了时间”吗?诚然如此。但是,且慢,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应该是以课文为教学本体,还是以大纲规定的高一高二阶段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技能为教学本体?(从这个角度看,高一高二的课没有那么容易教完。)第二,规定高三阶段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技能训练是可以“跳级”,而直接进入高中语文总复习的吗?如此一来,学生高一高二狼吞虎咽(且不论吞下的是不是有营养的东西)、消化不良,高三还跳过一级,他们拿什么来复习?答曰——资料。大量的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等专题的归纳整理资料。密密麻麻的语文事实性知识集中呈现出学生,而对鲜活的语言文字进行情感体验、生命感悟、自主积累的过程被无情地,后果只有一个:反胃,吃不下。即使咬紧牙关吃下去,也会消化不良——不能运用。 愚以为,读得多,想得多,自然“能读”;写得多,背得多,自然“会写”。只有“跳出高考迎高考”,忘记高考,全身心投入到朗读、摘抄、做札记、写文、写作文等语文活动中反复训练,来彰显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才能使高三的复习能高屋建瓴的对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全面的掌握,而不至成为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而要做到远一点,充足的时间是必要的保证。所以,要调整高三的复习时间,集中复习最多三个月就够了。高三的全部课文都要上,规定训练的一个也不能跳过,富余的时间要分散到高一高二的日常教学中去。

二、方法规律过剩,有效指导匮乏

高考复习是方法规律的天下。类型甲乙丙丁,方法ABCD,步骤一二三四,注意1234,似乎方法规律之体系讲授得差不多之后,学生只需对号入座、机械搬用就可以了。但是很遗憾的是:学生记不牢这么多的方法和规律,即使努力记牢了,在做题的时候就是用不上!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请问老师自己解题时是这样对号入座、生搬硬套的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还要向学生强调这么多的方法规律呢?让他们自己看看,疑难处略作点拨不就就够了吗?解题指导,无须象学术论文那样严谨而深透,它全部的生命力在于:适用于学生。所以介绍的方法规律,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数量上一定要“少”。数量一多,考试时要么没时间一一套用,要么脑海里乱成一锅粥。 其次,在质量上一定要“精”。必须是老师深有感触,坚信笃行的,才具备讲的价值,才有可能内化为学生的心智技能。 再次,在来源上要“实在”。简单的讲,不能来源于标准答案,而要来源于教师的解题实践。我想,既然有“下水作文”的说法,为什么不能有“下水考试”的做法?教师和学生一样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模拟试题,然后再对照标准答案反思解题过程与方法、规律。跟学生讲这些方法和规律,比常见的对着答案想理由、说明标准答案为什么是正确的要有针对性得多,有实效得多。下水考试,实际上是教师变换角色,以学生身份进行新尝试、新体验。也许,老师会发现自己讲的绝大部分方法规律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全部的凭借只是直觉语感和极为有限的几种方法、几个步骤而已。

篇7

策略一:强化三个意识

在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目标意识、学生意识、效率意识。目标意识主要指考点目标要明确。只有明白了“考什么”,才能真正明白“怎么复习”。要作到在备课时依据考点、在课堂中观照考点两个方面。

《考试说明》中“古诗文阅读”部分D级能力的“鉴赏评价”里有这样一条表述: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备课过程中,围绕这一考点,我们选择了2010年高考全国卷I中的一题为例进行解读,并梳理答题思路和方法: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第(1)题首先要审清两问关系:从写什么到怎样写。让学生抓住意象词语及关键动词――蜂、雀、日、风、花、叶,绕、隐、争、归、见、飞,写素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指导学生归纳提炼答案: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环境渲染)、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景物衬托)来描写的。第(2)题也要审清两问关系:从含意到手法,让学生抓住第一问题干中的“咏物诗”及诗中关键句“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中的“幸”“欲”体悟“托蝶寓己”主旨。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提炼出答案:托物言志。

在复习教学中,还要把单一问题上升为同一问题,即从考点出发将问题类型化,并根据考点要求提炼答题思路和方法。比如由《咏素蝶诗》而归纳咏物诗表现手法的类型: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物寄事、借物讽事。也可以通过此题整合表达技巧鉴赏步骤:第一步,抓住诗歌内容(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效果怎样)。第二步,注意题干线索、诗歌题目、注释。第三步,回忆表现手法的类型。第四步,对应本题表现手法,提炼答案。

目前,高三语文复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四个主要问题:教学内容盲目化(脱离考点)、教学内容超纲化(超出考点)、教学内容烦琐化(肢解考点)、教学内容简单化(矮化考点)。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复习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建议要紧紧围绕考点进行复习教学,讲、练、评、析、改,不能旁逸斜出,要突出考点的落实。

还是以上面提到的咏物诗为例。我们的操作方法是:首先,提供咏物诗或词约10首,早读时反复诵读。在课堂上讲析本题后立即课内练习2到3首。随后再进行2到3首同类型诗歌的课后巩固。紧扣考点,将同类型问题拓展深化,反复训练,直至练熟,以实现“讲一类,读一类,练一类,巩固掌握一类”的基本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还是应试的主体。所以,在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树立“学生意识”,是每一位老师都要做好的一件重要工作。

首先,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学。可以通过试卷分析、小纸条调查、个别谈话等方法去掌握第一手资料。例如文言文翻译,多次训练后,我们发现学生在特殊句式的翻译题上普遍得分较低。为此,我们针对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安排训练,通过评价比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巩固。

其次,找准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教学。不妨通过分析学生答案、学生自检自省答题的思维过程(或针对某题写出答题小结)、与学生谈话等方式掌握真实情况。比如现代文阅读题,我们发现,学生主要存在四大问题:读题审题不准、关键信息提取有误、思维缺乏深刻性、提炼表达不精练。问题明确后,在复习中可对症下药逐一解决。

最后,我们还应关注“目标生”。比如上节课训练了修改病句,为了解某几个“目标生”训练情况,可再选几个句子让他们做。上课时,抽“目标生”回答问题,并评析修改答案。

我们关注考点,聚焦学生,最终可以实现提高效率。强化“效率意识”对于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三复习来说有着关键意义。如何提高高三语文复习的效率呢?一是课堂价值最大化、训练价值最大化;二是集中目标、突出重点、一课一得;三是练一类、会一类、熟一类、迁移一类;四是讲一类、懂一类、掌握一类、迁移一类。

策略二:加强三个研究

首先是研究学生。通过分析试卷、个别谈话、自我小结等方法来考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能力、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对考点知识达到“四知”的程度:已知、熟知、基知、未知。

然后是研究《考试说明》。我们发现近三年考纲稳定,没有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着力研究“八考”:常考、已考、重考、轻考、轮考、不考、未考、将考,弄清主干知识考点、能力层级及能力点、赋分特点等情况。针对“八考”,明确复习训练方向、重点、时间精力投入等。如造字法和汉字形体演变不考,前者可能在字形、词语理解等方面略有帮助,但不应费时费力,后者则不需涉及。

在结合《考试说明》进行复习时,既要注意考点全覆盖,又要突出重要考点,更要关注考点创新。还要尝试紧扣考点创新题型,在创新题中,要加强多考点融合、主客观题融合的题型训练。另外,也应该注意指导选题、拼题,淘汰不符合高考试卷考点覆盖特点的试题,提高训练针对性和有效性。倘若我们静下心来,研究近三年各地高考卷的试卷结构、分值、试题编排、考点覆盖、试题与考点及能力点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年高考卷语文试题选材的四个关注:关注时代热点、关注地域特点及文化特点、关注文化反思、关注日常生活。这就为我们在高三语文复习阶段选好资料,精选试题,淘汰陈旧落后的试题,命制、选择和拼组时代性、文化性、生活性强的试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再说研究题型变与不变的规律与特点。比如字音、字形题,江苏省多年来第一题一直考的是宇音,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形式,可是2011年突然考了字形,虽然变了,但“胜卷在握”“相形见拙”“咳不容缓”三个词语错误点明显,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判断。

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还要注意考点融合与题型综合,考点与考题不回避重复、已考常考轮换等问题。

策略三:把握三个关系

在操作层面上,我们建议把握好三个关系:知识、试题、方法的简化、优化与内化关系,专题复习、查漏补缺与学科整体或套题训练的关系,讲、练、改、析、评、补有机整合的关系。

要把握好知识、试题、方法的简化、优化与内化关系。首先是研究考纲与高考试题,根据其已考、常考、重考等规律特点,根据复习的不断推进,根据学生已

知、熟知、必知、不知情况,将教材、复习资料(特别是第一轮)由厚变薄,尽量将知识简化。如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文学常识、名句名篇默写等就不宜多讲详说,宜简化,重在常见常用、易错易混,应记少不记多、练生不练熟。集中复习与分散训练又可以有机结合。几个板块可集中复习训练两周,然后化整为零,以“随堂小练”形式,课前三分钟,限时训练有关4个考点的选择题15个,对完答案即可,自习课时可重点讲其中几个较典型或较难的题。其次是备课组集体研究,确定深讲多练、精讲精练内容,以“精要好懂、高效好用”为原则。随后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学生自己反思提炼出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好用的做题方法与习惯。最后,内化要特别强调反复训练、反复揣摩、熟能生巧,达到“得鱼忘筌”的程度。

要把握好专题复习、查漏补缺与学科整体或套题训练的关系。比如在进入二模复习之后,根据一模考试的情况,我们开设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筛选整合信息”专题复习,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我们教给学生四宇解决方案:“理“――通读全文、理清结构,“定”――审读题目、确定区间,“提”――精读语段、提取关键,“组”――再读题干、重组答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要把握好讲、练、改、析、评、补有机整合的关系。要讲有重点,练有方向,改有目标(考点与能力目标、目标生、边缘生),析有问题(诊断主要问题),评有针对,补有拓展(知识、能力、材料、方法与思路、题与题之间、相同相近或相反试题补充训练)。

策略四:突出三个训练

抓好三个训练:主干知识过关训练、基本能力形成训练和综合应变能力训练。

以辨析并修改病句为例,掌握判断七类病句的知识与方法就是主干知识。对它的专门过关训练,意义重大。事实证明:病句题屡做屡错的根本原因是一部分学生未能真正把病句的毛病找出来。语病具有隐蔽性,它隐藏在健康的语句之中。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还可以分得细一些,找一些典型的病例让学生细细辨析。解题时,首先要求画出有病之处,然后再加以甄别确定。

以现代文阅读为例,思路梳理类题目的训练即是基本能力形成训练。行文思路,从作者角度来说是思路,从文章角度来说是结构。要考虑文体、线索、叙述方式、逻辑事理顺序、时空顺序、段落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层进、条件等)。

最后,关于综合应变能力训练。首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训练,比如2008年重庆高考题:

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顸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作一副对联。(4分)

想象的调用、拟人的修辞、对联的知识等综合能力在这一题中充分得到训练考察。

还有方法、策略、思路的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和知识、方法、策略、思路的灵活运用能力训练。尤其是新知识、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与旧知识、旧思路、旧策略、旧方法(常规)对比。比如2010年重庆高考题:

1.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4分)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

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持说:

2.两个同学要去参加运动会,他们都邀请好友为其助阵。请分别拟出两个同学的邀请语。要求:话语得体,符合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4分)

一位同学幽默地说:

一位同学含蓄地说:

对比发现:第1题要观照情景与人物身份的差异;第2题要观照“幽默”与“含蓄”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策略五:狠抓三个规范

任何考试的应对都有一定的规范可遵循。面对高考,想要获得更多的分数,我们必须强调规范。操作越规范,结果就越成功。

首先是训练的规范。在高三语文复习阶段,给学生做的试题应该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符合高考要求和高考模式的规范的试题。不然只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同时也要求时间规范,作业按时、解题现时、考查定时。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很多学生平时练习时可以做出的题目,临场应试时往往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平时训练缺乏时间规范。5分分值的题目花20分钟时间做,在考试的限时状态下,当然会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了。老师的评改也要规范,高三的老师必须要求自己按高考要求评改。以作文为例,高考的阅卷标准与平时习作的标准就有不小的差距,若不分清其中的差异,必然谬以千里。

其次是答题规范。思路方法要规范,不同题型、不同问题、不同要求有相应规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答案要规范,应按要求答题、按点答题,准确简洁、无错别字及病句。比如,我们提出阅读题规范答题四个步骤:

1.审读题干(弄懂要考什么):2.回归文本(找到答题区域);3.整合答案(连缀有效信息);4.修正润饰(检查是否完善)。

篇8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学生学法指导为突破,追求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研,努力提高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水平,巩固并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在全省的地位,初步形成具有苏州区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风气,不断扩大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工作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工作思路

1.坚持“一个中心”

即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全省高中教学“减负”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愈加明显。

一方面,要争取、保证语文教学应有、足够的课时(如文科班课时);另一方面,要在既有课时基础上做文章,有效、优效、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再一个方面,也要研究课堂45分钟如何向课外延伸。

在教师层面,要引导研究不同类别的课堂教学,如周一语文课如何对学生双休自学进行检测,高三课如何把新授课与复习课区别开来,作文课如何把作前指导、当堂作文、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二次讲评等贯穿起来,试卷讲评课如何体现知识梳理、错题整理,名著导读课如何体现讲练结合……

在教研组备课组层面,要引导重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即常态课(随堂课、推门课),研究课(专题复习研究、一课三教等),展示课(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展示)。

2.抓住“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阅读,一条主线是作文。两条腿走路,要走得均衡,缺一不可。

关于阅读教学。三个反对:反对“泛语文”,反对“伪讨论”,反对“去文体”。

三个主张:主张课前预习,主张课堂点拨,主张文本细读。三个提倡:提倡读写结合,提倡课外延展,提倡专题学习。

关于作文教学。抓住“对不对”和“好不好”开展训练,前者是审题,后者是立意、结构、内容、语言、文体等,循序渐进地解决“写什么像什么”“写什么有什么”“写什么亮什么”这三个问题。要重视作文批改和讲评方式的变革。基本分拿不到,一律重写。

3.加强“三项研究”

即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和学法。

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状态远大于方法,方法远大于苦干;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看有无存在漏洞,需要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全;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看是否方法到位,事半功倍。在不同层次(指学习基础)的学校和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分层教学,甚至是个别教学。

研究高考。要研究高考命题,《语文考试大纲》,《语文考试说明》,江苏、全国、上海、福建等地高考语文试卷,特别注意2011年大小阅读命题变化;要研究高考阅卷,如文言文翻译给分模式变化;作文阅卷五类卷变为六类卷,记叙类文章再次得到强调。

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是高三复习课,如何激趣导入,如何讲述考点,如何分析例题,如何教授解题方法,如何做好当堂练习,如何当堂讲评总结,如何布置课外作业,一定要成竹在胸。

4.落实“四大机制”

(1)区域联动机制。以学科研究中心(设在苏州市第十中学)为基地,在全市范围内抽调骨干教师,分别组成2011届高一高二高三语文学科中心组,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资料汇编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全市高中各个年段的教学研讨活动。全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及重点学校高三备课组长外出学习并落实学习报告制度。对张家港和昆山两市进行教研考察,总结经验。市直属、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高三教学研究共同体继续活动,高三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高一高二原则上每学期安排两次活动。

(2)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等阵地,实现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资源的共享。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以上传课例和课件为主;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高一高二群群号51770895,高三群群号69136369)共享空间以上传专题复习资料为主。此外,继续编印《苏州市普通高中作文指导材料》《苏州市高中语文悦读》等。

(3)过程管理机制。强调高中三年是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强调高三一轮、二轮复习是一个过程,避免复习无计划,见资料就用、逢题目就做、复习课就练、练过只讲答案的低效做法。

(4)信息反馈机制。做好数据汇总服务,帮助学校具体分析,落实到人,落实到学科专项;做好高考最新信息搜集和应对的服务。

三、本学期几项具体工作

1.暑期学生自学能力竞赛。9月13日-14日,高二高三,市区集中在苏大附中、苏州外国语学校。

2.高三备课组长会议(高三复习研讨会)。

3.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

篇9

我们面对的学生层次较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不强,意志力薄弱。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本着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坚持语文人文性教育。语文组肯于花力气,肯于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批改作业,精选套题,能够针对性强的进行系统性复习,做到重点突出,善于分层次教学,侧重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我们的感受和做法。

(一)我们的感受

我们的感受,用一个字概括是“累”;用两个字描述是“疲惫”;用三个字形容是“压力大”。我们每个人要负责个性鲜明、桀骜不驯的学的教学工作,面对我们学校这样的学生,我们“背着”“抱着”“拖着”他们,“打着鸭子上架”,想方设法让他们学得多点儿,记得牢点儿,掌握得更好点儿,高考多拿一点分,少给和平区拖后腿。我们尽全力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二)我们的做法

1、和谐勤奋的备课组是搞好复习的关键

我们非常重视市、区级的教研活动,积极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不但加强了区与区之间、校与校之间、同仁之间的交流,给我们搭建了学习新进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的平台,更是给我们提供了提升和展示我们自己的机会。我们组还很注重校本教研,秉着“三化”的原则,即“经常化、主题化、时效化”。教研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教研日,基本上做到了随时随地进行,互通有无,谁有好资料、好办法都拿出来大家共用,谁有困难麻烦大家一起帮助解决;“主题化”就是要保证每次的教研内容不泛泛而要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性;“时效化”则是要把握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对每个阶段的任务、内容、方式通过教研活动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在复习前努力做好准备工作,精选资料、素材、习题。处理好课本,上好专题课,把考点分成若干个专题,讲练结合。学生上交的试卷、作业要及时阅判,及时反馈,及时讲评。虽然我们的压力很大,困难很多,工作很辛苦,但在团结和谐的氛围里工作,我们的精神还是很愉快的。

2、大力表扬激发热情

了解学生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我们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他们缺少毅力、缺乏自信,但他们热情、讲义气,吃顺、爱听表扬。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学习上尝够了失败的苦涩,急需老师的肯定,使自尊心得到满足。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借用此话,欲扬之功何辞没有?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确性质,提高信心,胸中有数,积极投入。我们从他们的作文中找出一两个好的句子,冠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在测验的试卷上,发现选项做得好的,写上“好样的”,在激励性学习中,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智慧的火花。从写作文看,他们的热情就渐增,有些同学经常找同学中的好的作文片段做范文,互相借鉴。对于这些来自身边的好文,他们感到更亲切,教师激励学生,学生相互激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3、用“美丽的谎言”引导学习

谎言是贬义词,但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美丽的谎言”就另当别论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语文课普遍不重视,缺少主动学习、钻研的积极性,有些学生甚至把语文课当成休息课。怎么办?我们编了一些“美丽的谎言”。如下的话是我们常说的:

①离高考的时间不多了,念念语文就能上分。

②语文上100分不难,不就折合成百分制的60多分吗。

③语文得给其他学科背背分。

④试卷中的文言文是座金矿,挖一挖就会有惊喜。在老师的“美丽的谎言”不断煽动下,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4、用“请君入瓮”介入方法促进学习

电视节目什么最火?“星光大道”“非常6+1”“幸运52”都是收视率很高的节目,这些节目不一定水平有多高,而是都采用了观众亲自参与的形式。

这便有了人气,有了亲自体验的!语文教学也是一样,优秀的教师不一定多能讲,讲得多高深,而是设法引导你的学生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班上,针对有些学生的学习优势分别封以“文字专家”、“文言专家”、“背诵专家”、“修改病句专家”、“阅读专家”等等。总之,“专家”越多越好,越多他们课下用的工夫就越多,生怕自己失了头衔,丢了面子。有表扬还要有批评,恩威并施。不写的要罚他几遍,题做错了要重做一遍,

对不听话的吼上几声,回过头来再安慰几句。举起鞭子,再轻轻放下。以真城的心对待学生,各种教育方法才能起效果。

高三语文教师总结(二)本学期我担任日语文科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放松自己。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语文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王鹏洲、林和海等具有丰富高三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会议,并经常注意翻阅报纸和杂志,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学以致用。在为人师表方面,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谨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坚信教师无小节,时刻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随着教龄的增长,越来越向名师看齐,敬业爱岗,诲人不倦。能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争取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我基本上是以校为家,可以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全身心投身于教学工作。

二、教学方面

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最大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语文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王鹏洲、林和海等具有丰富高三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刻苦钻研语文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我比前两年的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另外,深入研究考试大纲,重视信息的沟通,在高三开始,细致研究分析2018年的语文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并且及时加以落实。

在教学中,除了抓紧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外,还注意和同事研究学习,从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讲授到复习考试的合理安排等教学环节,认真吸取他人有益的教学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分析学生每次考试情况,对症下药。

每次考试之后,我们都认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的4~6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的主观题,还有作文。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管理,从四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细化内容。深化辅导。另外,专项复习,狠抓薄弱环节。

1.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长短线结合,对字音、字形、词语、病句等内容在第一轮复习之后,穿插在下面各专题的复习中,进行不间断的训练。在穿插复习的过程中注意精选题目,做到短平快,尽量不影响专题复习的正常进行。

2.复习文言文,我们把大纲规定背诵的10篇文言文和30首诗歌归拢在一起,印发给学生。将120个文言实词和15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归纳总结也印发给了学生。文言文复习中不足表现在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应该师生共同归纳再整理,另外忽略了教材所选文言文的作用。

3.对诗歌鉴赏,我们分三步进行复习:

(1)进行题型示例,精选出诗、词、曲鉴赏题作为例子,让学生对这类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消除其神秘感。

(2)把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表现手法等整理出来作为一般常识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表现手法。

篇10

                  

这学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的第二学期,在终结上学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整体思路:

1、认真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讨,整体把握教学要求。

2、认真参加新教材的培训,领会课改的精神,落实教学内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力求体现课改的教学理念。

二、主要活动

1、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制作教学课件。对于新教材的备课资料和学生学习资料做好收集和整理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教材教学以外,引进古今中外至文、时文的教学,尤其是加强古典诗文的诵读,以适应高考改革的趋势,夯实学生文学功底。每两周辟出一节课让学生自主、自由的阅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并布置每周摘抄不少于1000字的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写作教学,划不少于6次课堂作文及指导。

2、 认真参加学习交流,观摩校内外的公开课,组内教师的研讨课,争取机会参加研讨课的教学和展示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挂牌听课活动。

3、 精心准备和落实拓展型课,研究性课和语文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语文相关的竞赛活动。

4、 积极投入教科研,争做学者型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研究任务,争取有省级以上论文获奖或者发表。

5、 认真完成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 

6、与团委联合举行高一年级的演讲比赛。

三、教学安排:

第一专题:祖国土,总课时9课时,第一版块三课时,《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肖邦故园》各一课时。第二版块四课时,《北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各两课时。作文2课时。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总课时9课时,第一版块“殉道者之歌”3课时,其中《离骚》花的时间多一点,两首外国诗合用一节课,第二版块“烈士的抉择”3—4课时,作文2课时。第三版块底层的光芒放到课外完成。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总课时8课时,“审视传统”3课时,“碰撞与融合”2课时,“拿来与拒绝”3课时。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总课时10课时,第一板块4课时,第二板块3课时,第三板块3课时。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加强文言文的教学,因此有可能加大文言文的教学时数。

四、教学新举措:加强阅读教学

篇11

关键词: 高三语文复习课 诗歌鉴赏 高效课堂 学生主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始终努力秉持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并将在日常教学中实践。但是由于高三学习任务紧、复习内容多、成绩压力大,复习课往往又回到教师“一言堂”的状态:老师讲、学生记,学生练、老师订正。高三复习课似乎一直这样循环重复。因此,在高三复习课中,如何将学生从题海中拯救出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呢?理性客观地反思过去,实事求是地面对夏天,以平和的心态、严谨的精神分析当下复习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每一位老师应该采取的态度。

一、高三复习课有效课堂教学的真谛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落实到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少做题,做精题,做一题便能通一类题,最大限度地运用课堂上40分钟的时间,而并非大量题海战术,否则会让学生在漫无边际的题海中挣扎以致精疲力竭。

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根据考纲,明确每一个考点,高考到底考什么,怎么考?为每个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让他们做到心中有“纲”。与此同时,不能只将考点成条成条地“倒”给他们,让他们死记硬背。因为即便背下来,也很难在解题中灵活运用,否则只是做无用功。应该以真题为抓手,让他们在真题体验中发现问题。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让他们寻找到自己的难点、弱点。通过互助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争取做到触类旁通,这样高三复习课才不会成为枯燥、无味的讲练课。

二、如何建构有效的高三语文复习课课堂教学

1.以考纲为纲,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

在进入高三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因为知识不成系统、没有条理,所以在解题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要高三语文复习课做到真正有效,必须以考纲为纲,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也就是心中明确高考语文到底考什么,怎么考,而答案就要从考纲及大纲卷中寻得。

例如,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时,诗歌的题材千变万化,设问方式也千变万化,学生往往手足无措,答案编写随意性很强,这是导致大量失分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就是由不知道到底考什么造成的。考纲上如此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是说,诗歌鉴赏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即对于诗歌中形象的理解品评、诗歌技巧的使用、诗歌语言的鉴赏及思想情感价值观点的评价,所有题目万变不离其宗。这样学生就有了切入点,将千变万化的题目归结为这四个,做到复习有根有据,有模有样。

2.以真题为抓手,通过体验寻找规律。

如果老师只是把这两句话、四个考点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下来,就过于理论化,让学生感觉过空、过大,是没有实际效力的。因此,我们还要想办法将考点与试题真正连接起来,找到贯通其中的桥梁,让学生做题时心中有“纲”,下笔有神。通过这一年的复习课,我发现学生解题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总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虽然语文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但高考归根结底还是考试。既然是考试,就有标准答案。解题人应该无限靠近出题人的想法,按照出题人的思维努力模仿出题人的答案设置。在这种意义上,才有可能在主观题中拿高分,拿满分。尤其是阅读理解,更需要学生学活,认真体验真题,从中总结规律,寻找到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3.以标答为模板,模仿撰写答案。

很多学生包括一些老师,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反感所谓的答题模版,认为这是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化、模式化,是为了分数的权宜之计,其实这种方式未必如鬼兽般可怕。而且这种方法的使用是建立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积累基础上的。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并非完全读不懂诗歌,可是即便读懂了也不知道如何下笔撰写答案,只能“跟着感觉走”,这样就会导致丢分。以大纲卷的例题给出的标答为模板,让学生尝试仿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一定的帮助,以炼字题为例。

杜甫的《夜宴左氏庄》中“炼颔联中‘流’‘带’二字使用的妙处”,请两个学生上黑板,其中一个根据自己的感觉解题,另一个模仿2012年安徽真题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中“软”“涌”二字标答撰写答案。再请一个学生作为评卷人,对照正确答案进行评分。学生一致认同模仿真题标答的学生所编写出的答案分数更高。根据自己感觉的同学答案不是不对,而是“差了那么一点”。这一题结束后,请学生总结炼字题解题的步骤和思考角度。同学告诉我,炼字题要考虑所炼之字是否有使用某种手法,然后考虑在诗句中表达的意思及使用的作用和好处。这样的答题思路应该说非常清晰明了。再辅以一定的练习,这类题目必会不攻自破。

总而言之,我理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有两层意思:一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一是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中心。正如我校学生间广为流传的这样一句话:“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我想这句话可以很好地概括当今高中教育教学的境况。即便是高三复习课的课堂,也不能走回头路,而应该在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回顾反思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篇12

一、拟好计划,确定内容,合理安排

教材阅读教学的个性阅读主要体现在诵读、揣摩、积累三个方面。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五部分,即:积累和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五部分。从高中语文的特点来看,要想达到这五部分的统一,阅读是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环节。因此,作为每天的学生早读安排,阅读应该占相当大的比重。

早读的时间相对较短,读什么,怎么读,目标必须要具体化,这样才能提高早读课的利用效率,为高三复习节约时间。一般来说,早读安排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可能更合适一些。

1.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重点字、词的读音、书写,早读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既能读得准、也能写得对;

2.文学常识、名篇名句部分,要把读与练结合起来;

3.文言文、诗词部分,因为它是高考的必考部分,一定要强化;

4.学生笔记中的相关内容,如重点知识、美文摘抄等相关知识。早读内容明确,只要这样让学生每天有事做,每天早晨有书读,才能让学生在每个学习日都有个好的开始――一日之计在于晨。

合理完整的计划,科学周密的安排是语文学科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在高三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安排学生早读阅读任务时,一定要从整个高三语文学科的语文复习计划着手,来系统地制定和安排每周、每天的阅读计划,其安排的大致依据应该是以下几点。

(一)内容紧跟专题复习,作文素材贯穿始终

记忆实验发现:心理学表明记忆百分比的曲线最初阶段是陡然下降的,然后才缓慢下降。根据这一遗忘规律,及时、合理、有序地复习巩固就显得很必要了,所以在复习某个专题时,我就安排学生用两三个早上读这个专题,基础知识专题训练掌握得好,既为下一个专题训练打下了基础,也为作文教学积累了素材。

从高考试题的构成来看,作文部分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所以关于学生写作方面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学生写作能力差,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不够,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生写作方面的积累不够,也就是常说的写作素材太少,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觉得无从下笔,语言干涩。所以,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好早读的时间,让学生去温习和回味自己所整理的相关素材,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之前强化记忆的内容

记忆实验表明,若是需要长时间记忆的东西,必须经过反复复习,方能记牢,重学、重读的次数越多,记得越牢,遗忘越慢。茅以升先生的记忆秘诀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教育和引导学生“温故”。每次大型考试之前两、三个星期的早读课,都要求学生重复读字音、字形、成语、名句名篇等要求记忆的内容。这样多次重复之后,高考考查的记忆性的知识内容,学生因为反复拿来温习,自然把握性就会大大提高,能拿分的地方不丢分了,学生便有了成就感,就更加重视早读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三)考前一个月强化诵读文言文、美文

现代考试是以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为高三阶段语文学科备考的主要内容。而在高考语文考查的内容中,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一直占得比重比较大,所以必须要加强学生这部分内容的准备。而诵读相关的文言文和现代文,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所以,临近考试,教师要重点安排相关内容的读和记,记忆必备的汉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常识、字词基本知识、古汉语基本常识等),这些是学生“文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题过程中最常见的部分,练好学生的“基本功”,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诵读文言文,一方面可以增强文言文理解能力,提高文言文解题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作文准备了语言材料。

二、明确目标加强指导、

每个早读课,我都规定学生读的内容并确定目标,并且指导学生科学早读。教学生如何记忆语文知识也是一种语文学法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较好的记忆方法,才能有效地记忆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朱光潜先生认为语文的“诵读”要高声朗读,只浏览默读不行。记忆实验表明,若能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去记忆所学内容,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调动各种感官的积极性,记忆效果会更好。因此每逢早读课,我都要求学生诵读出声音,并且做笔记。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诵读内容及时考核,并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再次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及时抽查,加强监督交流

及时抽查是一种动力,是对学生的鞭策和鼓励。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及时有效的外部力量能够进一步强化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定期对学生早读内容进行抽查。抽查的内容有两项:一是记忆的内容;二是平时的课后作业。记忆的内容,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在早读课的十分钟完成。平时的课后语文作业在高三阶段,教师想要收全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早读课期间,我便让学生把作业放在课桌上,进行抽查面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会重视课后练习并能主动做好;二是面批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篇13

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给了我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以思想者姿态施教”的工作准则,在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在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在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的个性化处理,总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2010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11月,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长沙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长沙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的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长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在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长沙教育学院评为“长沙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在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到“分”,由“管”到“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长沙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你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课题研究方面,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

篇14

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给了我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以思想者姿态施教”的工作准则,在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在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在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的个性化处理,总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2010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11月,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的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在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市教育学院评为“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在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到“分”,由“管”到“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你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课题研究方面,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