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土木工程施工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就话充分说明了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方面,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和向导,反过来实践又会进一步促进认识的深入发展,只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会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有效果。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问题的能力。改进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培养“卓越土木工程师”的重要环节。为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诸多缺点,笔者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借鉴其他院校同类课程教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自身的特点,提出该课程的半自助式三阶段教学法。
1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内容理论面广、实践性强且技术发展迅速。理论面广是指该课程覆盖的知识面宽,有很强的综合性,要学好这门课程,还必须学好其前期各种基础理论课程;实践性强是指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均来自工程实践的总结,包含各种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并直接为工程实践服务;技术发展迅速是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各类相关的标准、规范也在不断更新修改,教科书中的部分知识很快就变得过时[1]。正是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的难度。在采用传统的“全程教”“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时,会存在以下缺点[1]。
1.1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目前,国内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中有长期在施工一线的工作经历,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规律和特点把握足够深刻并且能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地讲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师很少。在这种条件限制下,传统教学模式就会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也会感觉本课程比较枯燥,很难有很好的教学效果,造成“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肤浅”的局面。
1.2教学和实践脱节
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之前,普遍没有施工方面的工作经历,缺乏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论是采用板书还是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呈现的都是纸面上的静态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知识,对学生来说直接跨越了感性认识学习理性认识,教师感觉是在“纸上谈兵”,学生感觉学的知识像是“空中楼阁”,教学和实践脱节,导致学生一知半解,动手能力差,到了工地实习的时候感觉比较茫然,难以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教学内容跟不上施工技术的发展
在现有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材中,部分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很少使用,甚至早已淘汰。同时在工程上已经大范围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却不能及时编入教材。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相对陈旧,知识体系跟不上技术发展,影响培养质量,也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对人才的要求。
2半自助式三阶段教学方法的内容
鉴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如果彻底抛开传统教学方式,完全采用学生自主实践的自助式教学模式并不科学。所以笔者提出半自助式三阶段教学方法,目的是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使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联系起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达到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半自助式三阶段教学方法以学生半自助学习为主线,将每个授课内容单元(按照课程具体课时数和对各章节内容的教学要求来划分)分为3个阶段,共用2~4个学时完成。
2.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分为两个方案,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实施,也可两个方案同时实施以取得最佳效果。第一方案为推荐方案,需占用2个学时的时间,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提前接触工程实际。授课前由教师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施工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相关。在工地参观的同时,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有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引导学生学习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方法以及如何协调搭配好人、材、机的现场管理,并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理论依据,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能接受充足的感性知识,为学习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起来也会更轻松。为使该方案能充分实施,教学单位应在充分利用学校基建工地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如果实习基地紧张,可以把学生分散在校外不同实习基地,这种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方案为候补方案,在不具备工地实习条件的情况下或者两者方案同时实施时采用,该方案主要为学生自助学习,不占用正式课时。正式授课前,教师应将本次授课的教学课件、施工图像资料、名师讲座视频、重点难点、知识脉络图以及思考题等资料放在公共电子邮箱内,供学生下载学习。目前网络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教授讲解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课堂录像已经可以下载,应向学生提供这些视频资源或者网站链接。以上资料中,施工视频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它可以使课程的主要难点以及复杂的建筑施工场面和工艺过程均能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得到最直接、最生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设计应以微课形式设计为佳,即以知识点为单位设计视频,一个知识点的长度以小于10分钟为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2]。
2.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本阶段需要1个学时左右的时间。有了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已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所以在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上,要求进行全面取舍,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学习,哪些内容需要在课内适当讲解,哪些内容需要在课堂上重点关注。本文建议具体讲解内容主要针对课程难点来展开,一些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自学起来比较轻松,教师只需要理一下知识脉络就可以。此外,教师还应介绍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前沿发展的内容、长期存在却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以及工程建设的发展对施工领域在技术上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在本阶段,教师还应利用板书、框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并采取学生提问和教师提问二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学互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素材和参考借鉴,起到总结深化理论教学的目的[3]。
2.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内容主要为学生间的讨论、互动,约占用1个学时的时间。本阶段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实现。(1)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4~6人的兴趣小组,小组内推选小组长进行组织协调,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协作,对本次课程所学的施工技术或者施工工艺内容,进行交流互动和全面的总结,并提出本小组对该技术或工艺的学习心得或者今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所持有的观点看法,成果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之后,每组学生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推选1名组员以论文报告的形式介绍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学生讨论的成果和课堂具体表现应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从而实现同组学生分工协作,不同小组之间良性竞争[4]。(2)学生转换身份上讲台。学习一门课程最快的方式之一就是自己作为任课老师去认真备课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转换身份,自己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备课,并上讲台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大家进行讲解,并让其余同学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打分。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者讲讲有关土木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在整个土木施工课程授课期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至少有一次机会上讲台。经验证明,这样做学生为了讲好课会认真学习备课,其余同学也会比平时更专心地听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激发其学习兴趣。(3)教师在以上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应甘当“配角”努力营造平等、轻松、愉悦的讨论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积极的认知态度,提高学生多层面纵深获知能力和从不同信息源获取、筛选、加工信息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半自助式三阶段教学方法的优势
半自助式三阶段教学方法可以让土木工程施工的课堂回归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普通课堂中的讲授内容的相当一部分移到课外进行,这部分移到课外的内容可以为实践环节,即在工地的参观、实践,也可以为自身的主动学习。在课堂内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解惑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实施者,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上能直接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师则由原来在讲台上单纯传道授业解惑的“演员”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导演”和学生身边的“教练”,而学生则由原来讲台下被动接受的“观众”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2],课程内容中枯燥无味的内容也能更轻松地被学生接受。在考核方式上,半自助式三阶段教学方法能够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单纯应试能力,更加符合当前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祝江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5):271.
[2]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3]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17.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控制对策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完成工程任务所有消耗费用的总和,包括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等。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就是以成本目标为依据,利用适当手段和或技术对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总费用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指导,以此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过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按照成本目标进行控制并对其过程进行监督和调整,使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如何有效的控制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对成本控制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论述。
1.完善成本控制机制
就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而言,大部分的施工项目权责利统一成本控制机制不健全。权责利相结合成本控制机制应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建立健全。应形成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成本控制体系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企业应将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各种费用分别进行全额量化和细化,使其层层分解,在项目施工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上都有体现,将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对成本控制体系中部门、个人成本责任和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界定。同时,为了保证相关人员有履行职责,真正实行成本控制措施,需要给与其相应的权利,以便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完善奖惩机制。责权利相结合,配合运用很重要,有责无权不行,有权无责也不行;与管理人员利益相关的奖惩机制也必须得到执行,否则一方面挫伤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使责任的落实成为空话。
建立及完善各种工作流程及制度,形成监督约束机制。在项目管理部内部,要根据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各种工作流程组织,以便成本控制得以实现。例如,物资采购,应明确数量规格由谁提出,谁审核,谁审批,谁负责采购……。总之,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都应该有对应的工作流程,以便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监督的机制,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及出错的可能性。
2.劳务分包队伍的成本控制
在目前的土木工程建设中,都是采用劳务分包的形式,完全靠企业自身的劳动力资源完成项目,已经不多见。目前的施工单位在进行劳务分包时,除了确定分包队伍及劳务谈判外,通常采取劳务招标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施工单位选择价格合理的、优秀的劳务队。劳务队伍直接进行施工活动,对于材料用量的控制,工程质量的控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劳务队伍的成本,不仅仅是支付给劳务队伍的费用,也包括其浪费的材料成本,工程质量的缺陷成本,因此,管理好劳务队伍,也是工程成本控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要做好劳务队伍的选择工作。施工单位在对劳务队伍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劳务队伍的竞争力及其社会信誉,以确保其水平和能力;施工企业应做好合格劳务队伍的建档工作,必备项目需要时选用;其次,要明确劳务队伍的成本管理责任,主要是指其在材料用量控制、质量保证方面的责任,防止材料浪费及质量缺陷带来的成本损失。再者就是劳务队伍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各种技能水平的劳务人员比例应合理,避免生手大量出项在劳务队伍中,给工程质量或进度控制带来隐患,最终造成成本增加。对于各分包商也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奖罚制度,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安全施工方面达到规定要求的劳务分包队伍,以提高其施工的积极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方达到共赢。
3.设备及材料的成本控制
3.1 加强施工材料费用的控制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材料费用在整个项目建设费用中占据的比例一般都不低于百分之五十,材料费用的控制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施工材料费用的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消耗的材料、物资进行价格上和数量上的控制,努力将材料物资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材料费用控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材料价格的控制,二是对材料消耗的数量控制。笔者就此进行分析;
(1)对施工材料价格的控制:在我国现阶段的土木工程中,施工单位为了防止物资管理的疏漏,对于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普遍采取的招标的措施,这种措施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物资管理中的漏洞,对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采购而言是值得提倡的。但在时间过程中,要注意广泛寻集投标的物资设备厂家,并在招标制度上严格规范,避免暗箱操作的现象。在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人员必须全过程参与,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标价提出供参考的价格,以方便物资管理部门进行正确的采购决额。对于小宗物资的采购可以由物资部门独立负责,但要注意多选择厂家进行对比选择,成本管理部门可在其中协调,提供市场材料价格波动情况,以便于物资部门的工作。
(2)对施工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我国普遍的材料消耗控制办法是限额领料。材料用量控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B)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C)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D)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E)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3.2机械台班的成本控制措施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机械的费用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5%-8%,机械费用的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定额计算出各类机械的使用台班数量。机械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其成本占比也越来越高。对于机械台班的使用,要加强机械设备所需的计划性,进行要合理组织,选择与施工对象相配合的机械设备,充分有效的利用各种机械设备以及大型施工机械,避免机械台班的闲置及不充分利用。还有就是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机械设备,要明确进退场时间,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晚进场、早退场,避免闲置。对于临时使用的机械设备,注意合理安排同类工作的施工时间,充分利用机械台班,避免经常性使用临时租赁的机械设备,减少不必要的费用。
最后要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职能,提高机械设备台班产量。
4.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工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4.1切实有效的对土木工程成本控制,必须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对工程施工所采用的规范、各项设计说明,及施工方案进行仔细研究,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工期及施工过程中的资金的正常流动。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协助施工方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人、财、物,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在施工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方联系,选择既科学又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克服是负责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应与经济人员相结合,从工程招标、合同谈判、造价预算、签付进度款到竣工决算、造价分析等,实行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4.2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
在施工过程中,审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有时与监理、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协助业主及时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控制目标,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5.抓好合同管理,有效控制工程变更
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工程变更包含工程量和工期的变更。现场签证是证明工程变更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的变更应该及时签证,要尽快完善其签署手续,形成有效的文件,为工程费用的计量及索赔提供依据。同时,对于索赔,应十分注意时间限制,特别是索赔意向的提出,否则,超过了合同约定的时间,索赔很难得到支持。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专门的部门来对变更和签证进行管理,存入档案,而且要把这些规定形成制度。
6.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通过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意识到项目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工程施工中,施工项目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持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使项目成本处于可控状态,可以保证企业在在当前市场的经济体制下应对激烈的竞争,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土木工程;灌浆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的质量通常和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岩溶地区进行施工,施工的质量是非常难进行控制的。在岩溶地区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施工,在面临严重漏水情况下进行施工对施工的技术要求是非常严的,正确使用灌浆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对施工的成本也是很好的控制
一、土木工程灌浆材料
1、粘土浆材
粘土浆材往往选用粘土或者亚粘土,具有遇水崩解,吸水膨胀的性质,稳定性、粘结力较好。灌浆部位不同,灌浆使用的材料要求也不同纯粘土浆配置起来很简单,只需将土料经过浸泡、搅拌、筛滤净化后拌和而成。而为了保证灌浆效果,很少采用纯粘土浆材,一般要掺入水泥,拌制时要控制好水泥的用量。
2、水泥基浆材
灌浆水泥一般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以及适量的二水石膏作为主料,经过细细研磨,再辅以性能调节剂混合组成。而水泥基浆的稳定性不好、注入能力有限,容易受水的冲刷而稀释,因而影响了注入效果。
3、化学浆材
化学浆材的有点包括:(1)不分层,无沉淀;(2)粘度非常低;(3)固化或胶凝时间可以人为控制;(4)可用泵灌入裂缝,填充渗漏水,具有原位修复止水结构或单独构建防渗帷幕之功能,特别适用于地下隐蔽工程的施工;(5)固化或胶凝时体积收缩很小:(6)固化物或胶凝体本身不渗水:(7)固化体或胶凝体耐久性良好。但与此同时,化学浆材也具有毒性高、经济性差、耐久性差的缺点,因而化学浆材一般被用于工程缺陷的修补。
二、灌浆技术的施工要求
1、灌浆的压力因素
对于灌浆压力的理解,其实质就是浆液在地层中的扩散动力,灌浆压力对灌浆的加固和防渗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灌浆压力的功能发挥也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制约,例如地层条件、选用的灌浆材料以及灌浆方法等。所以,灌浆压力在不同的工程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定。从灌浆材料的角度来考虑,化学灌浆产生的压力比水泥基灌浆的压力小;从地层深度考虑,浅部地层的灌浆压力比深部地层的压力小;从渗透系数考虑,渗透系数大的的地层比渗透系数小的地层的灌浆压力小。
2、扩散半径和有效的扩散距离
在灌浆工程的建设中,浆液的扩散半径以及其有效扩散距离对灌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造成直接的影响,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地层渗透系数注入时间以及灌浆压力增大,扩散半径也会相应增大,但如果浆液的浓度和粘土降低,扩散半径和有效扩散距离就会相应增加。而且,在计算扩散半径和有效扩散距离中,可以使用一些合适的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在工程的建设中进行检测,将多种涉及因素考虑其中,进行合理的工程试验。
3、浆液的凝固时间
在灌浆工程中,浆液的凝固时间是浆液自身的特性因素。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可以在浆液中加入适量的速凝剂、塑化剂、膨胀剂以及分散剂,从而不断改善浆液的性能以及凝固时间。一般情况下,标准的浆液凝固时间是几秒或是几个小时,在这个范围内的凝固时间都属于合理,浆液的凝固现象属于瞬间的行为,凝固之前的浆液其粘度性能的变化不大。由于灌浆工程在不同工程中对浆体的要求不同,但是浆体本身也具有一些优缺点,需要进行浆体性能的改进,从而不断适应各种工程的要求。对理想浆液的要求标准是,首先,要保持浆液的初始粘度较低,对其流动性和注入性进行控制,从而使其能够渗透到更为细小的缝隙中。其次,对于凝胶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在合理的范围内完成凝胶。最后,在浆液的灌注中,需要考虑注浆管道、注浆的设备以及混凝土结构物的特性,确保无污染和无腐蚀性,便于清洗。对于原材料的选择,尽量要满足材料源丰富以及价格便宜的要求,促进灌浆技术的方便操作。
三、土木工程灌浆的施工方法
1、自重法
这种方法比较常用,灌浆的原理主要是根据流动性较好的特点,灌浆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流动。自重法在土木工程的灌浆工作中过于依赖浆液自身的流动性,因此如果浆液的浓度掌握不合理,会造成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完成灌浆工作,这是灌浆中的一大弊端。
2、压密法
这种方法依靠的是强大的压力,将压力注入到高浓度的浆液中后,浆液会在灌浆管内形成灌浆泡,受强大压力的影响,灌浆会被挤入到地表层,浆液呈现形状大多数是脉状或条形状,压密灌浆方法比较适合粘性土。
3、渗透法
渗透灌浆法在施工中较多的应用在沙砾层中,这种灌浆方法在地层结构上没有任何的改变,在这基础之上将灌浆的材料灌倒砂砾层的空隙内。渗透灌浆法类似于填充灌浆法,二者均是在不改变地层结构或者工程结构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灌浆操作,这种灌浆方法需要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灌浆经验,娴熟的技术和耐心。
4、劈裂法
霹雳灌浆法应用最多的是在颗粒细小的粉砂土和淤泥中,霹雳灌浆法主要是依靠较高的压力,在渗透性较低的地层灌浆中,充分利用浆液自身的力和特性,不断克服地层自身的应力和抗剪抗拉强度,由于高压的作用,地层内的水会形成较大的冲力,从而发生劈裂作用,劈裂作用发生后会使地层的结构和受力点发生变化,这样一方面会导致,地层的地表结构发生物理变化,出现大幅度的裂隙;另一方面,如果地层表面有轻微的裂隙,劈裂作用发生后会加剧裂隙的尺度,从而为灌浆带来极大地可靠性。
5、填充法
这种方法是对具有大裂痕或洞穴的土体或者工程结构的体壁进行灌浆。所谓填充法就是在原有的自然条件下,无需进行劈裂等操作而直接依据工程结构的优势而采取的直接灌浆的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是比较常见的灌浆方法之一。
6、电动化学法
电动化学法充分利用了电极的原理,其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在施工前期,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电极位置的确定,找到最适合的电极距,从而确保施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二,选择有效的灌浆管,灌浆管的选择依据是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且灌浆管要有孔隙;第三,进行灌浆管的安装衔接,安装时一定要注意注入压力与电渗的方向一致,灌浆管的一端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端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第四,由于电渗的作用,孔隙中的水会通过正极流向负极,这样会降低地层的含水量,拓宽了浆液的流入截面。
四、灌浆施工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浆液浓度
在灌浆施工中,应定期严格检查裂缝情况,并结合监测结果合理调整浆液浓度。一般而言,浓度较低的浆液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但也极易从灌浆范围散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易在收缩过程中使岩石缝面和水泥之间产生缝隙;浓度高的浆液流动性能较差,难以迅速有效地灌入微细裂缝,最终会影响灌浆质量。
2、严格检查灌浆施工质量
鉴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大都在水下进行,且大都属于隐蔽性较强的工程,因而在工程竣工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质量检查工作:一是加强对原始记录的检查和灌浆资料的分析;二是采用钻设检查孔的方式对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进行岩心钻取检查,重点检查其胶结情况,并对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从多方确保灌浆施工质量。
结束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一定要增强建筑物的建设强度,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土木工程中一定要提高技术,加强工程灌浆的实际应用,在灌浆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施工要求采取最有效的灌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孙敏.刍议土木工程灌浆方法与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关键词:土木工程 灌浆施工 材料 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灌浆施工技术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预先在岩石、土壤或者建筑物中设置的钻孔或灌浆管,再利用灌浆机将一定配比的浆液以一定
的压力灌注进地基空隙以及钻孔、灌浆管,从而起到加固作用。
2土木工程的灌浆材料
根据材料成分的不同,可将灌浆施工的浆材分为以下几种:
2.1粘土浆材
粘土浆材往往选用粘土或者亚粘土,具有遇水崩解,吸水膨胀的性质,稳定性、粘结力较好。灌浆部位不同,灌浆使用的材料要求也不同,纯粘土浆配置起来很简单,只需将土料经过浸泡、搅拌、筛滤净化后拌和而成。而为了保证灌浆效果,很少采用纯粘土浆材,一般要掺入水泥,拌制时要控制好水泥的用量。
2.2水泥基浆材
灌浆水泥一般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以及适量的二水石膏作为主料,经过细细研磨,再辅以性能调节剂混合组成。而水泥基浆的稳定性不好、注入能力有限,容易受水的冲刷而稀释,因而影响了注入效果。
2.3化学浆材
化学浆材的有点包括:1.不分层,无沉淀;2.粘度非常低;3.固化或胶凝时间可以人为控制;4.可用泵灌入裂缝,填充渗漏水,具有原位修复止水结构或单独构建防渗帷幕之功能,特别适用于地下隐蔽工程的施工;5.固化或胶凝时体积收缩很小:6.固化物或胶凝体本身不渗水:7.固化体或胶凝体耐久性良好。但与此同时,化学浆材也具有毒性高、经济性差、耐久性差的缺点,因而化学浆材一般被用于工程缺陷的修补。
3灌浆技术施工要求
灌浆技术的施工工作需要对灌浆参数进行分析和确定,由于实际施工中灌浆参数会受到地层条件的影响,因此,灌浆参数的确定需要根据地层条件、施工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3.1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直接影响着灌浆施工的效果,灌浆压力受浆材、灌浆方法和地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灌浆压力的确定应结合具体施工条件而定。一般的,水泥灌浆压力硬币化学灌浆压力大:深部灌浆压力要比浅部灌浆压力大;渗透系数小的地层要比渗透系数大的地层灌浆压力大。
3.2扩散半径
灌浆施工过程中,浆液的扩散速度直接决定着灌浆施工的质量与进度。扩散半径与渗透系数、裂隙开度、注入时间、灌浆压力、浆液浓度等因素有关,虽然有一些关于扩散半径的理论公式,但由于实际施工中影响因素太多,一般需要由试验确定。
3.3凝固时间
凝固时间由灌浆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不同条件下的灌浆施工所适合的凝固时间不同,为了调整凝固时间可在浆材中加入速凝剂、分散剂、塑化剂、早强剂等我外加剂来调节浆液的性能从而调整凝固时间。对浆液的要求包括:1.无毒无害,费易燃易爆物品;2.流动性好,可关注性强:3.浆液的凝固时间可自由准确控制;4.浆液对灌浆设备等无腐蚀,易冲洗;5.浆液稳定性好,不易变质,可在常温、潮湿环境下保持本身性质;6.与岩体有着良好的粘结力,凝固时无收缩:7.强度较高,抗冲刷、抗渗性能良好:8.价格实惠经济性强:9.操作简单方便。
4土木工程灌浆的施工方法
灌浆有很多种方法,灌浆的分类没有固定的限制和标注,灌浆受地质条件、浆液的扩散及浆液的渗透能力的影响因素较大,以下是灌浆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4.1自重法
这种方法比较常用,灌浆的原理主要是根据流动性较好的特点,灌浆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流动。自重法在土木工程的灌浆工作中过于依赖浆液自身的流动性,因此如果浆液的浓度掌握不合理,会造成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完成灌浆工作,这是灌浆中的一大弊端。
4.2压密法
这种方法依靠的是强大的压力,将压力注入到高浓度的浆液中后,浆液会在灌浆管内形成灌浆泡,受强大压力的影响,灌浆会被挤入到地表层,浆液呈现形状大多数是脉状或条形状,压密灌浆方法比较适合粘性土。
4.3渗透法
渗透灌浆法在施工中较多的应用在沙砾层中,这种灌浆方法在地层结构上没有任何的改变,在这基础之上将灌浆的材料灌倒砂砾层的空隙内。渗透灌浆法类似于填充灌浆法,二者均是在不改变地层结构或者工程结构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灌浆操作,这种灌浆方法需要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灌浆经验,娴熟的技术和耐心。
4.4劈裂法
霹雳灌浆法应用最多的是在颗粒细小的粉砂土和淤泥中,霹雳灌浆法主要是依靠较高的压力,在渗透性较低的地层灌浆中,充分利用浆液自身的力和特性,不断克服地层自身的应力和抗剪抗拉强度,由于高压的作用,地层内的水会形成较大的冲力,从而发生劈裂作用,劈裂作用发生后会使地层的结构和受力点发生变化,这样一方面会导致,地层的地表结构发生物理变化,出现大幅度的裂隙;另一方面,如果地层表面有轻微的裂隙,劈裂作用发生后会加剧裂隙的尺度,从而为灌浆带来极大地可靠性。
4.5填充法
这种方法是对具有大裂痕或洞穴的土体或者工程结构的体壁进行灌浆。所谓填充法就是在原有的自然条件下,无需进行劈裂等操作而直接依据工程结构的优势而采取的直接灌浆的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是比较常见的灌浆方法之一。
4.6电动化学法
电动化学法充分利用了电极的原理,其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在施工前期,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电极位置的确定,找到最适合的电极距,从而确保施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二,选择有效的灌浆管,灌浆管的选择依据是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且灌浆管要有孔隙;第三,进行灌浆管的安装衔接,安装时一定要注意注入压力与电渗的方向一致,灌浆管的一端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端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第四,由于电渗的作用,孔隙中的水会通过正极流向负极,这样会降低地层的含水量,拓宽了浆液的流入截面。
5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环保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型建筑物而言,需要增强新建筑的强度、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对于老旧建筑物而言,需要对建筑物产生的裂缝、空隙进行修复和加固,因此,为了满足新旧建筑物的整体要求,提升灌浆施工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性是十分必要的。灌浆施工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灌浆材料、灌浆技术要求和灌浆方法三者的统一配合,根据灌浆材料和相应的施工要求采取最有效的灌浆方法,同时根据新型材料的普及不断进行灌浆方法的创新也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课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土木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方法
引 言: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的质量通常和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岩溶地区进行施工,施工的质量是非常难进行控制的。在岩溶地区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施工,在面临严重漏水情况下进行施工对施工的技术要求是非常严的,正确使用灌浆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对施工的成本也是很好的控制。
1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岩溶地区的应用
土木工程的施工要面临很多的问题,其中施工地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中,有些施工地点是在岩溶地区,在岩溶地区进行土木工程的施工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在施工技术上并没有形成很好的处理技术,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施工,或者是参照相同施工工程来进行施工经验的获取,然后进行施工方式的选择。在对岩溶地区进行基础施工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有填充物的岩溶地区的基础施工,一种是没有填充物岩溶地区的施工。
在进行岩溶地区施工过程中,有填充物的基础施工面临的施工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进行技术方法的选择时,岩溶的深度和岩溶的大小是决定性因素。在对有填充物的岩溶地区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使填充物更加密实,可以对岩溶地区使用高压灌浆的方法进行施工。高压水泥灌浆的处理方法可以使土木工程的地基更加稳定,同时还能做到很好的防水性。在进行高压水泥灌浆的时候,可以使水泥在土壤中不断的渗透,在渗透的过程中,水泥不断的凝固,慢慢形成网状结构。
在使用高压水泥灌浆法进行施工以后,可以使得水泥的抗劈裂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会使地基更加稳定。在实施高压灌浆技术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使用特殊的机器进行操作,使用的机器主要是机械钻机,这主要是因为机械钻机可以深入到地下进行施工,为了达到灌浆的目的,要在钻机的头部安装特殊的喷嘴,然后利用高压泵将水泥浆从钻机的嘴部进行喷射,在进行水泥的喷射过程中可能会对原有的土层进行破坏,但是在水泥浆不断喷射的过程中,水泥浆和被破坏的土层可以形成一个混合的搅拌物,这水泥浆凝固以后,混合的搅拌物可以形成更好牢固的柱体,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坚实的土木工程地基。
在进行基础灌浆施工以前要对施工的岩层进行划分,如果遇到的是岩溶深度较浅的地区,在进行施工前就要对岩溶地区的沙土进行挖掘,在沙土挖掘完成以后,然后使用水泥浆对岩溶地区进行回填。如果遇到的岩溶深度较深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是要面临很大的难题的,使用高压灌浆的技术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在进行地基的施工中,可以选择使用普通的灌浆方法进行施工,在进行水泥的灌入过程中,水泥浆会对其他的填充物进行排挤,这个过程中排挤压力是非常大的,这样对导致水泥浆凝固的速度增快。
2 土木工程中吸浆加大的灌注方法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地基进行施工的时候一般都会在一到三个小时之内完成,在对岩缝的灌浆过程中,使用的水泥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岩缝大量吸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存在着使用大量水泥浆都无法达到预计施工目标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解决。
出现岩缝大量吸浆的情况是有很多的原因的,不管是什么原因,最根本的是地质条件导致的,在进行水泥灌浆的过程中,水泥可能会通过其他的通道流到其他的位置。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一些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可以采取限流措施,限制单位时间内对岩缝关注砂浆的体积,将灌注的速度减小,采取限流的目的是减小砂浆在岩缝中的流动速度,从而使灌入的砂浆快速沉淀并凝结。其次,可以采用降压处理法,采用降压处理法的原理是降低灌浆的压力,从而减小砂浆流动的速度,依靠较小的压力来维持砂浆的自流状态,自流的过程中砂浆不断凝结,当砂浆在岩缝中不在流动时适量增加压力,然后可按照一般的工序进行灌浆。最后可以采用多次灌浆法,多次灌浆法就是在对岩缝进行灌浆的时候是有间歇的,每灌浆一段时间就要等待一会,像这样保持有间隔的对岩缝进行灌浆,灌浆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来定,但是灌浆时间一般也不要大于八小时。
在这种特殊的灌浆方法对基础进行灌浆时,一般来说,结束灌浆的压力往往要比预先设计的要小,在无法按设计压力灌浆时应该随机应变,可适当降低灌浆压力,在灌浆一段时间之后,待灌入砂浆凝固时,若无其他原因可按设计压力进行灌浆。
3 灌浆施工技术在严重漏水的情况下使用
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基严重漏水的情况,地基出现严重漏水的情况,主要的原因是土木工程在进行选择施工地点的时候出现了失误,特别是在岩溶地区进行施工,出现严重漏水的情况更加的明显。在岩溶地区进行施工,使用常规的灌浆方法,不但会消耗大量的施工材料,可以使得施工的单位在施工收益方面非常的少。
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施工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可以采用模袋灌浆的方式进行施工,使用这种施工方法一定要保证模袋的质量,要具备很强的耐磨性,在选择模袋的材料时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在材质上使用尼龙或者是聚丙烯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在进行灌浆的时候,要在模袋中装上水泥泥浆,在模袋的相互挤压中,达到降低水分的效果,使得模袋中只剩下水泥和沙土,这样可以提高水泥砂浆的凝结速度。在进行填充物的选择时,一定要对填充配料中的砾石的大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模袋中,只是使用砾石是没有办法达到预计的效果的,所以要在水泥砂浆中使用砾石,砾石和水泥砂浆进行混合,可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在级配料的过程中,配料的材料和数量应该灵活掌握。使用加大的粒料在狭窄处形成桥架,使用巧匠将缝隙在中途完全阻塞,可以将整个通道堵死的目的。
4 结束语
我国灌浆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在国内水利水电、建筑、公路和矿山等土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土木工程灌浆技术在工程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需进一步推进灌浆材料的环保和创新,改进灌浆材料的性能和毒性,提高浆材的可灌性和稳定性,开发和推广应用无公害、耐久性好、工程适应性强且价格低廉的化学灌浆材料。灌浆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内容很多,它是一个复杂性较高的控制系统。要想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对所有应用进行分析,而且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并选择合适的参数,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控制隐蔽性较强灌浆工程,最终确保灌浆施工计划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石涛.江河水电站基础灌浆试验[J].水电与新能源,2010.
摘要: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是一个十分繁琐而且系统性很强的综合性管理工作,本人结合多年来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就工程项目管理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并对如何有效开展建筑项目管理提出了一些拙见,供各位给予指正。
关键词:现代土工工程;管理;发展
一、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
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它的发展趋向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建筑材料方面。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二)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三)工程规划方面。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四)工程设计方面。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五)工程施工方面。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
二、土木工程建设管理内容
(一)土木工程成本控制管理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承包合同中的工程条款是项目实施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规范施工企业和业主双方行为的准则。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业主在建筑市场中比施工单位更具发言权,占据优势地位。基于此种情况,在工程项目合同中更多体现的是业主的利益,而施工企业在其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笔者认为,工程造价人员应该重点对其进行研究,仔细推敲,对合同条款进行有效利用。作为合同,其基本原则就是公平公正。而汉语语义有其独有的特点,重在多重性和复杂性,这就使得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人员对其中表述严密性欠缺的条款可以多重理解,使其更加有利于施工单位。如工程发生设计变更,基于合同条款基础之上的变更索赔也能更具说服力,一定程度上增加索赔的成功率。
在成本控制领域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一直是重点问题,笔者就此进行了以下分析: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应该体现在施工中的每个阶段,但重点要放在施工方案制定阶段。因为技术人员本身工作的局限,在制定施工方案时,由于其对工程施工成本欠缺了解而更加侧重与施工中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往往忽视了施工单位本身的利益要求。通常会导致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强,但在经济方面达不到利润最大化,甚至会减小施工单位的利润空间。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问题的存在。
(二)工程施工过程控制得当
1、进度控制
做好进度计划,把进度计划详细到每一日、每一周。前提是施工进度和现实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随性而为,必要的时候,要及时的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按照规定时间完成。
2、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是工程的根,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管理时,可以根据质量的目标要求编制质量计划,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也要遵守图纸和国家的施工质量验收的统一标准进行操作,对于工程质量的检查等制度更要要严格的遵守,保证材料和工程的质量。
(三)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进行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现代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对一个单位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对各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目的便是明确反事故斗争需要采取的措施,从而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的发生。
三、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
指导理论的继续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学,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值处理方法将是土木工程中力学的突破方向。在对复杂结构、流体介质等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现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专门化的数学在将来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用以处理土木工程技术中复杂的数值问题。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情况的模拟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现实。力学也会突破宏观框架,向微观发展,控制论,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力学中加深影响。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学科将向周围继续发散,与材料,环境,化学,电子信息,机械。城市规划,建筑等相关学科进一步的交叉,融合,互相支持,互相服务。土木工程内部的次级学科也同时会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产生出新的学科,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利用就使得新的地下规划学科有了产生和发展的必要。不同次级学科的理论也会相互渗透,比如现在就有一些大型体育场馆采用了类似桥梁的悬索结构。
四、结语
土木工程当今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土木工程是为了人类存在而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创新,土木工程定会走向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杨家福.中国土木工程指南[M].1993:1-4.
关键词:土木工程;注浆技术;施工方法;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比较广泛,其作用十分巨大,使得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注浆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压送技术把具有凝胶时间的浆液注入含水岩层或者裂缝松散的土层中,让浆液凝结后团结而成的颗粒充塞岩层的裂缝处,从而使得土层力学与水理性质都得到大大的改善。其中,浆液及其注入地层当属整个技术中的关键。
一 土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病害
城市高层建筑中多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有很高稳定性和强度的优势。但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严格的施工和规范措施,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混凝土的配制、运送和灌注,不然钢筋混凝土结构较易出现病害,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土木建筑常见病害是混凝土结构病害和墙体病害,混凝土结构病害是由于材料不达标导致的,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大,所以结构表面易出现局部渗漏和裂缝,裂缝常见于地下室、剪力墙、承重梁和承重柱等部位。墙体病害是因为墙体施工中产生的,穿墙孔、施工缝等都会引起墙体的渗漏,增加墙体渗漏可能性。
二 较常规处理方法,注浆技术的优势
常规处理方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采用常规处理,凿除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巨大的振动,而引起建筑中各个部位发生松动现象,尤其在接缝处,进而会增加隐性渗漏的发生概率。
2 房屋出现渗漏一般都是使用之后,这时房屋基本都进行了装修与粉饰,只是出现了渗漏而采用常规方式处理,是对装饰完全的建筑结构的影响很大,如果凿除量太大,会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常规处理,采用的材料常常适宜性不强,而就造成局部渗漏或者裂缝的反复出现,甚至扩大化,无疑增加了处理的费用与工程量。
在此基础上,采用的处理方式的基本原则是原混凝土结构与已经装饰完全的墙面基础不受影响,而注浆技术的应用时,能很好的处理好上述原则要求,且就施工而言其加固范围,对建筑影响小的特点。
注浆技术的优势分析
注浆技术拥有的优势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水:注浆技术主要是将浆液注入混凝土裂缝之中,使其充填密实与粘结牢固。这种方式在蜂窝、老化及蚀变性的混凝土中,能有效改善其内部混凝土强度与密实性,实现了粘结补强的效果。
2 性能:注浆技术所用材料通常都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并且有着很好的粘结性,例如应用于混凝土注浆的补强材料,除了综合力学性能强,而且耐老化,污染十分小。
3 施工工艺:注浆技术中使用的设备小而方便,具体操作时施工工艺十分简单,操作简单,且对于复杂的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
三 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技术的材料选择及应用
注浆技术的材料选择
注浆材料有水泥、水泥-水玻璃浆液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水泥的水稳定性较好,能形成稳定胶结体,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也很好。注浆材料选择应该坚持基本的原则,材料需具备高强度、耐老化、强粘结力、良好力学性能和填充性的性能,只有材料具备良好的亲润性和渗透性,材料才能深入建筑缝隙中,提高注浆施工的质量。且注浆材料是具备环保和无毒性无污染的优势,能减少注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墙体部位注浆施工技术
由于建筑施工不规范而导致墙体部位的裂缝,墙体部位裂缝多数是施工缝,受温度的影响,楼板裂缝和女墙裂缝是不一样的。通常楼板变形膨胀是女墙变形的一半,常规处理材料不易对这一伸缩有效处理。在土木建筑女墙出现渗漏后,必须在楼板和女墙的结构部位进行钻孔、埋管和水泥浆灌注,灌注材料要有较好的粘结力和较强的抗剪度。土木建筑门窗部位也是发生渗漏的主要部位,施工人员必须在窗框四周布孔,对窗框底部作重点注浆,注浆材料优于选择水泥浆。水泥浆注浆后再进行封闭处理,对水泥浆产生的干缩进行处理。除此,建筑墙体渗漏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也很常见,施工人员先要找出墙体渗漏面,于墙面布孔注浆,改善空心砖密实度,增强外墙抗雨水渗透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墙体注浆压力在0.5Mpa到0.8Mpa之间,保证注浆施工的效果。
厨卫间的注浆施工
土木建筑厨卫间是用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厨卫间较易产生渗漏和裂缝,影响建筑正常使用功能。建筑厨卫间渗漏和裂缝通常是防水层失效,厨卫间用水会沿着砖缝渗透到墙面,造成发潮和冒汗。施工人员通过环氧注浆来切断渗水通道,免除了水沿着裂缝扩散。厨卫间注浆施工是在砖缝上开一小槽,孔距通常在20cm到30cm使用环氧砂浆作嵌槽施工,在嵌槽中埋管并注入环氧浆,多次注浆并进行充实。该种处理方法具有简单有效的优势,能在厨卫间瓷片连接位上钻孔和注浆,尽量用和原水泥同色的水泥进行孔位修饰,将批荡层铲除、防水胶涂抹和重新批荡等工序省略,既缩短工期又节省花费,提高注浆施工的效率。
(四) 地下室部位注浆施工
楼层病害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土木建筑病害主要是裂缝和渗漏,地下室、墙体以及结构部位通常是混凝土裂缝的常见部位。所以技术人员要特别对混凝土结构病害出现部位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施工措施。地基处理不好也会导致地下室渗水的产生,技术人员在地下室注浆施工的过程中,第一要查找裂缝部位,进行钻孔且清洗钻孔,在此之上进行高压注浆和二次补灌,对渗漏点作修补,清理注浆嘴。第一,钻孔深度要和混凝土板的厚度要一样,无机浆料注浆孔一定是骑缝钻孔,钻孔角度为45°,切割裂缝不能与混凝土表面垂直,钻孔深度在200mm之上,孔距在100mm到300mm之间。技术人员能够使用压缩空气和高压水作孔洞的吹扫,去除孔洞内的碎片和灰尘,在此之上安装注浆嘴,保证孔壁和嘴之间没有缝隙。第二,注浆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在灌浆机贮料桶中倒入浆液,注浆压力控制在1.4Mpa到2.0Mpa之间,确保浆液沿着裂缝流出,在上一个注浆嘴施工完毕之后可以进行下一注浆嘴的施工,在此之上进行循环。地下室注浆完成后要观察24h,观察止水效果,混凝土结构要是还有渗水点的就重新打孔埋嘴,再次注浆之后不能出现渗水。地下室区域注浆完成后要进行一周左右的观察,若是混凝土没有渗透点之后则可以清除注浆嘴,使用漏封将孔洞封住,清扫垃圾。
四 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方法技术注意事项
城市高层建筑增加了土木建筑病害的产生,房屋建筑墙体、地下室、女墙、厨卫间较易出现渗漏和裂缝,影响建筑的使用,缩短建筑使用寿命。注浆技术具有设备轻巧、注浆工艺简单和方便操作的优点,适应性较强,具备环保性、耐老化、综合力学性能强、无污染的注浆材料和粘结性能好,在材料的质量和性质上进行选择,不能使用假冒伪劣的注浆材料,伪劣注浆材料对后期的施工处理会造成巨大困难。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地下室注浆压力在0.5Mpa到0.8Mpa之间,砖墙、门窗、楼体的注浆压力要在0.1Mpa到0.3Mpa之间,以免压力过大,造成损失。在注浆时,要注重施工安全保护和环境保护,选择耐压的配件和设备,以免爆管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总之,受施工材料和建筑承重结构的影响,土木建筑墙体、水池、厨卫间、地下室、房屋门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导致建筑不同部位的渗漏,影响正常使用。土木建筑常规处理是采用凿除办法,凿除产生的振动会减少建筑的正常寿命,在注浆技术中有施工影响范围小和加固效果好的优点,在土木建筑病害防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维.论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土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0,(16)
1、土木工程常用灌浆材料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各种新的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不断涌现,并且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土木工程灌浆材料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比较常见灌浆材料包括:
1.1粘土浆材
一般情况下,粘土浆材多选择粘土或者亚粘土,具有良好的吸水特性,遇水直接崩解,粘结力和稳定性强。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不同的建筑需要灌浆的部位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对灌浆材料进行选择时,应该区别对待,对粘土浆材进行合理配置,经浸泡、搅拌及筛滤处理后,进行拌合。而从大量的实践经验分析,为了对灌浆效果进行有效控制,应该尽可能减少纯粘土浆材的使用,可以在其中加入适量的水泥,以提高粘土浆材的实际应用效果。
1.2水泥基浆材
水泥基浆材是土木工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灌浆材料,主要是选择硅酸盐水泥熟料以及二水石膏等原料,经研磨粉碎后,添加相应的减水剂、膨胀剂、速凝剂等辅助材料,所形成的一种混合浆液水泥。这种浆材水泥粒径小,能够有效满足土木工程中对于灌浆材料质量和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水泥灌浆中出现的开裂现象,提升浆液的质量和强度。
1.3化学浆材
与上述两种浆材相比,化学浆材具有自身独有的特性,通常不分层,不存在沉淀物,而且粘度较低,能够人为控制浆液的固化时间。在进行裂缝灌浆施工时,可以进行原位修复止水,适用于一些地下隐蔽工程。不过,化学浆材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仅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存在一定的毒性,一般用于工程缺陷的修补。
2、
土木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灌浆施工中,其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实际上可以看做是浆液地层中扩散的动力,对于灌浆施工的加固和防渗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对灌浆压力进行确定时,应该结合现场勘查数据,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状况,对灌浆材料、灌浆方法等进行明确,同时立足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施工要求,确保灌浆压力能够满足灌浆施工的质量要求。从灌浆材料方面考虑,化学浆材所需的灌浆压力小于水泥基浆材;从地层深度考虑,浅部地层所需的灌浆压力小于深部地层;从渗透系数考虑,渗透系数越大,则所需的灌浆压力越小。
2.2扩散半径和有效扩散距离
在土木工程灌浆施工中,浆液的扩散半径和有效扩散距离对于灌浆质量和灌浆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其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假如地层渗透系数、注入时间以及灌浆压力增大,则扩散半径也会随之增大,而假如浆液浓度降低,扩散半径与有效扩散距离同样会相应增加。在对扩散半径和有效扩散距离进行计算时,可以结合相应的理论公式,然后在工程实践中进行检测,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2.3凝固时间
作为浆液自身的特性参数,浆液的凝固时间通常是固定的,不过根据工程的需要,可以通过添加膨胀剂、速凝剂、分散剂等,对浆液的性能进行改善,改变其凝固时间。通常情况下,标准浆液的凝固时间在数秒到数小时之间,而且其凝固属于瞬时行为,在凝固前,浆液的粘度性能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考虑到不同土木工程对于灌浆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浆材本身的优点和缺陷,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都会对浆体性能进行改善,以适应不同工程的要求。通常理想的浆液必须保持较低的初始粘度,能够有效控制其注入性和流动性,方便进行灌注施工,同时,应该能够对浆液的凝固时间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其能够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凝结。
另外,在对浆液进行灌注施工时,应该注浆管道、注浆设备等的选择,在保证无污染、无腐蚀性的同时,也要方便进行清洗。
3、土木工程灌浆施工方法
在土木工程灌浆施工中,根据灌浆目的,可以将灌浆方法分为加固灌浆和堵水防渗灌浆两种,而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后,灌浆施工方法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3.1填充灌浆法
主要是通过填充的方式,利用专业注浆设备,将配置好的浆液注入到介质的空隙或者裂隙中,对介质进行改善和加固。在土木工程中,填充灌浆法适用于地下工程结构体壁灌浆,以及存在洞穴或者大裂隙的岩土体工程灌浆施工。
3.2渗透灌浆法
在部分特殊的土木工程中,由于地层条件相对固定,为了不改变土体的总体特性,需要直接将浆液填充到岩土地层的裂隙中。对此,通常会采用渗透灌浆法,向地层深处进行渗透灌浆。该方法适用于砂砾层土体的灌浆施工。
3.3压密灌浆法
压密灌浆法需要借助强大的压力进行灌浆施工,其浆液浓度相对较大,在施工中容易在注浆管的两端形成浆泡,必须通过外部施压的方式,才能确保浆液进入地层,多适用于粘性土层。
3.4劈裂灌浆法
指在低渗透系数、高压力的作用下,浆液直接通过地层,在地层内产生水利劈裂作用,对地层中原有的空隙进行拓展,使得浆液能够进入地层中,实现灌浆施工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建设;安全施工;防治
土木工程中安全施工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下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因措施不当或防范程度不够而造成的人员或财产的损失及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并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大体包括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执行情况及施工后的安全收尾工作。
一、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及危险源分析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必然涉及到人员的分配问题,就施工本身而言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施工性质及我国的行业现状决定了一线施工人员多为城乡务工人员,人员的教育程度偏低,而大中专高校的专业学习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需要,使得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人力的问题是导致现场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施工企业参差不齐导致安全问题,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片面追求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施工过程不标准,原材料供应以次充好。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措施及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对于本该报废的机械等施工用具报修重用;安全管理站制度只是一纸空文,不能严格遵照国家的安全生产规定,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土木工程现场施工的危险源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可能释放意外能量的危险物质,第二类就是引发这些意外释放能量的危险物质的各种因素。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这两种条件的共同作用。因此,要定期检查这些危险物质的存放是否符合标准,并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引发这些物质产生危险,这是每一个现场操作人员都应该熟知的。
二、施工现场机械管理
(一)施工机械在进入现场之前必须保证进行定期检查,出现问题的要及时解决,保证机械在使用之前无安全隐患。
(二)各种特定机械要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人员要在使用之前组织所有施工操作人员进行统一学习,并通过实际操作或其他方式检查落实情况。
(三)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不仅有机械部件内部的摩擦、冲击、扭转、振动及剪切力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中温度及侵蚀的影响,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机械部件的性能下降,安全系数降低等问题,因此管理和使用各机械要适应其性能的变化,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临时性、平衡性和恢复性的修理作业,这既是对机械性能的“恢复”也是“生产”。
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分析
(一)在动工前,负责人必须要对整个生产和施工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要有周密严谨的计划,要熟悉现场分布,熟悉各种设备的放置及使用,熟悉环境情况,这样在现场的施工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现场的安全状况。
(二)施工现场的关键部位要着重把握,深入分析,要从技术设计,安全措施,人员分配,周边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上层层把关,并将分析的结果和制度落实到现场施工中。在整个过程中,安全控制制度与风险防护技术必须贯穿始终,才能保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及安全保证,保护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财产安全。
(三)土木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主要包括一线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他们因违法安全操作,安全技术或管理中走捷径等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将各种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才能有效防范。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技术人员要起带头作用,一线工人应从心理上认识到“安全无小事”的意义,并将其落实到现场的操作中。还有一点就是施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的限制,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心理状态,所有现场人员需自上而下团结起来,发挥好团队作用,共同克服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四、施工现场环境分析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施工环境的优劣可以间接影响施工安全,要避免或减少施工环境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就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加强管理。
(一)人为因素。对于现场的机械设备及各种材料要放置在合理的位置,切忌乱堆乱放,对于暂时不必要的材料和设备要及时清理,这样不仅有益于设备和材料的保管,而且可以使施工现场道路通畅,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二)气候因素。土木工程施工地点繁杂不一,环境因素多变,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地点的气候因素进行详细考察,考虑气候因素可能对现场物质造成的影响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要了解气候因素,如当地温度,湿度,雨季等对机械性能及施工安全防护的影响,依此对施工现场做出正确决策。
五、制定现场紧急预案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办法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及施工工作面存在的问题
1.1.1施工安全意识薄弱。随着工程项目的日趋增多,工地中的施工安全变得良莠不齐,由于部分管理层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薄弱,在土木工程施工的现场,甚至在个别工地,基本的消防安全设施都没有,甚至没有排水系统,道路不畅通,部分工地连封闭管理仍都做得不够到位或是没有 现场管理人员足够的重视,导致工地外人员可以轻易进入施工现场,带来安全隐患。施工现场仍未很好地设置标牌,且大部分安全标志悬挂的具置不够合理。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差是一部分原因,毕竟也有现场施工人员的问题,没有对安全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
1.1.2现场脚手架的不规范搭设。现场当中的施工面有很多,脚手架是施工重要的工作面之一。在某些施工现场,脚手板并没有做到满铺工作区或脚手板上堆放的材料设备较多、材质比较差。导致脚手架的工作面不能够形成牢密的工作网;建筑结构与架体拉撑点受力并不符合国家规范;架体内封闭绝大部分防护也不准确安放或是不符合规范;存在的钢竹混搭和违规不进行卸载架体或卸载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这些都是由于工作人员没有遵守标准去执行导致的,这些脚手架的不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工人现场施工时的安全。
1.2施工管理问题
1.2.1人员的问题。施工企业为了片面降低成本,进行安全管理机构的裁剪或取消,造成安全监督空白,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力量。而且,绝大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廖廖无几,他们对于将要修建的工程的难度、特点都不甚了解,只能是机械地工作,甚至为了照顾关系安排做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安全管理严重滑坡。
1.2.2领导重视不够,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直接管企业,企业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依赖政府,安全管理工作表现为“政府、上级部门要我安全”;在市场经济中,政企分开,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模式,在大大小小会议上讨论最多的往往是经营、效益和利润,安全管理搁置一旁,无形中被放松了,更不考虑安全管理的隐性效益和安全事故给企业将带来什么负面影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之风盛行。
1.2.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完善。勿庸置疑,大部分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有的企业与下面各项目部都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了具体指标。可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真空”段。有的领导忽视完善规章措施,尤其在用工管理、机械检测、持证上岗方面的规章、措施相当薄弱,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安全工作要走规范化的道路,强大的制度是保证,企业领导要充分发动第一线工作人员对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群众的观点,有了完善的措施,就要坚决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
1.2.4资料收集的混乱。施工设计组织方案针对性不强、不准,施工安全资料伪造;方案未能认真如实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检查操作凭经验;交底不能按规范标准。这样不仅是对土木人不负责,更是对企业领导不负责。
土木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控制办法
2.1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2.1.1加强施工工程人员施工安全意识。要保证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人员佩带齐全,保证人员安全。对于地上作业,每个工作人员必须要戴安全帽,工地周围必须要有封闭的安全网;对于高空作业,高空施工人员必须要带安全、方便的安全带,保证人员安全。再有施工现场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清理,保证工地上的整洁,并且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工作区进行计算机监测,以便能更好的进行场地施工。
2.1.2加强管理人员施工安全意识。各级管理人员要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2.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为保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一定安全措施对施工安全进行控制,如:施工前,技术人员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于施工的临时结构必须经过安全设计,经技术鉴定合格方可使用;石方开挖的过程必须遵守施工规范严格进行,对于炸药等危险物品的储存、运输、保管及使用都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地方规定进行;对于实施架板、高空、起重等作业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进行技术考核,考核通过方可上岗;施工场地修建的临时住所及库房在架设照明线路时,必须符合防电、防火、防爆炸的规定,并配备足够多的消防设备及安装避雷设施。
2.3脚手架及设备的安全状况的管理
2.3.1必须按照施工技术上的标准去严格规范脚手架是否标准化、正规化,以便能使脚手架 材料质量、外形和脚手架的稳固性,都能在施工现场中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也是对施工人员安全的保证。
2.3.2针对施工设备、工器具安全装置设计的管理也要加强。通过国家大力发展与改进施工机械,保证施工机械的各项安全性能。对于专用的施工工具必须把所要配置的安全保险落实到位。
2.4对于技术员工专业与素质的管理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检测人员进行对项目工程的查验,以便能更好地进行施工管理。例如有的监理工程师面对金钱的诱惑或者监理师根本没有工作经验就直接担任相关的职务进行管理,这样就容易造成施工质量的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技术人员选用上必须做到:要有相关的职业能力证书;要在施工现场拥有很好工作经验;在施工进场之前要进行对人员的相应的培训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2.5加强施工前资料收集及材料准备
明确负责施工前资料收集的收集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本着“谁做谁负责收集”的原则,严禁施工安全资料伪造,方案未能认真如实审核。同时施工前查看好设计图纸,在充分熟悉图纸的前提下,检查图纸是否有问题,出现问题及时汇报给设计单位以及工程法人代表,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尽快解决问题。
3结语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施工事故,不仅对施工单位利益造成损失,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此种情况,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建设中,应明确在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吸取教训,对安全施工问题高度重视,从工程各个方面进行安全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患未然。
参考文献:
[1]李月英.土木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09,(6).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结构材料就是混凝土,在各类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混凝土均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民用建筑工程以及工业建筑工程等。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各个施工工序不仅互相影响,而且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凡任何施工工序处理不当,那么便会对最终的混凝土工程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对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质量要求,不仅要求成型后的混凝土具备较强的整体性、密实性和强度,并且还要求具有美观的外形。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混凝土楼板裂缝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部位 :(1)出现于板面四角,并与版面成 45°角 ;(2)出现于板底跨中并与受力钢筋垂直 ;(3)出现于板底对角线,沿着板的对角线方向延伸 ;(4)板面出现龟裂裂缝,该裂缝通常呈规则状,深度为3―5mm,宽度小于 3mm ;(5)板底出现不规则裂缝 ;(6)内隔墙下出现板底裂缝;(7)沿预埋管道(上面或是下面)出现的裂缝;(8)沿着板四面近墙处出现裂缝。
二、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会出现缝隙。经过多次的实践,发现了会有缝隙出现的原因,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复杂而又相互影响,这样就会使处理缝隙的工作难度加大。将这些原因进行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混凝土质量方面的问题,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控制不够严格,对混凝土温度。控制不够严格,应力的问题,混凝土的运输以及养护不够规范,技术工艺不达标的问题,混凝土质量方面的问题。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多种,是由砂、水、石、外加剂以及掺料构成的。这些材料的数量、质量以及比例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水泥的生产地与工程的要求不相符合,在交货以及验收时不够严格,在施工现场,由于储藏时很可能会受到潮湿的侵袭,就导致了砂石的质量不能够达到。工程所需要的标准,也会导致它的含沙量大大超出了标准,使用粗细砂时也不够合理科学,石料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对砂料的控制不够严格,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等等。以上情况都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达不到工程所需要的标准,这些原因就会导致了缝隙。
然而,在对水泥存放时,受潮,以及储藏的时间太长,这就会对水泥的质地造成极大的影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就导致了缝隙的出现。假设混凝土的搅拌质量没有达到施工的要求,振捣得不够密实,不够均匀,不够到位,不够及时,就会导致浇筑不能够。达到施工的要求没控制好搅拌的时间,时间过于长,或者是过于短入模时,温度达不到施工的要求,温度又过于高速度过于快,就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缝隙的情况。建筑过于快,水泥在液化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出现了缝隙在入料时,温度过于高,就会导致浇筑内部的温度过于高,从而导致了缝隙的产生。搅拌的时间长,就会有离析的情况发生,从而就会导致缝隙的产生温度过于低,施工的时机也不正确,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拉应力,从而就会有缝隙出现。混凝土内外的温度相差太大,也会导致缝隙的产生。在
混凝土发生硬化时,水泥的液化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就会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拉应力在施工的最后阶段,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就会被那些老旧的部分所限制,也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内外的拉应力就会导致缝隙的产生,通常来说,水泥的使用量在350千克每立方米与550千克每立方米之间时,所释放的热量就会在17500千焦与27500千焦之间,将会使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过于大,从而会导致缝隙的产生。水泥内的水分会大量的蒸发,就会造成缝隙的产生。由于超负荷,就导致了缝隙出现。
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之所以会有缝隙产生,是由三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的静荷载、动荷载和次应力。由这种原因所产生的缝隙,被称为荷载缝隙。对这种缝隙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直接应力缝隙,这种缝隙是由外部的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造成的;次应力缝隙,这种缝隙是由外部的荷载引起的次应力造成的。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就会有离析的情况出现,在进行养护时,需要盖上草帘,或者是麻袋,然而,在盖上覆盖物时,可能会不够及时、不够规范;在洒水时,可能会不够均匀,不够及时;在养护时,千湿不够均匀,就会发生干缩变形的情况,这些人员在施工之前,也没有被培训,在施工时,就导致了许多错误发生,在这些错误中,混凝土出现缝隙是最为多见的。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治混凝土裂缝的技术性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是施工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甚至还会给工程项目今后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所以,相关人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防治混凝土裂缝。
1、重视原材料的验收。
混凝土材料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强度、品种以及材质合格证件。水泥的标号应当与设计相关要求相符合,水泥的安全性要切实的。与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相符合;应当对细骨料和粗骨料的含水率、含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粗骨料和细骨料的含泥量明显的超出标准规定值,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洗;掺合料、外加剂必须全面的经过试验,真正的符合要求后才可以使用,必须严格的根据试验配合比以及产品技术说明书中的具体规定来控制掺量。
2、严格控制好配合比。
应当按照重量比来计算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配合,经试验室试配以后,才可以将配比数据予以提供及采用当石砂含量出现变化后,要按照具体的情况对配合比进行及时的调整。各类材料要称量准确,切勿采取换算的体积比及时的矫正计量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控制最终误差值。试验室应当以干燥为准,但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所储存的石材料、砂材料中有水分存在,并且含水率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应当随时按照施工现场的砂石含水状况,将采取的配合比正确的换算成为施工配合比。
3、管理好混凝土的运输。
当建筑工程项目中浇筑大体量混凝土时,要采取混凝土泵送浇筑的方式,采取塔吊吊送浇筑方式来浇筑零碎的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混凝土以后,应当尽快的将混凝土送往浇筑的地点。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的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初凝、坍落度变化、水泥浆流失等不良现象。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必须严格保证严密,尽可能防止吸水和漏浆,并且对运输容器及时的进行清理,避免拌合物混凝土中混入混凝土硬块和残渣。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浇筑混凝土结束后,应当在混凝土硬化前且终凝后的12小时以内,覆盖保护混凝土的外露表面,及时做好浇水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经常性的浇水,充分确保混凝土始终处在良好的湿润状态。通常情况下,混凝土需要维持7天的浇水养护。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以及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可低于14天,如果有条件则应当蓄水养护。以此同时,还应当采取薄膜养护,也就是在浇筑混凝土的2小时至4小时,从刚好散失泌水水分开始,重点养护重要的结构部件,以便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是较为科学且复杂的一个问题,需要许多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协同工作,通力完成防治混凝土裂缝的工作。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建筑行业已经开始致力于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笔者相信,随着建筑材料的持续改进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再加上建设施工工艺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裂缝必然能够得到有效的防治及解决。
参考文献
[1] 钟振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J].山西建筑,2011(1).
关键词:土木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管理;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规模上逐渐壮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切身利益。究其原因,从根本上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施工管机制,没有对土木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和方法,所以如何有效提高安全施工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是需要一定的投资,但安全也可以带来客可观的效益。所以,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除了能带来符经济效益,更能够带来一些社会效益等非价值因素。通常来讲,安全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功能:首先,安全可以直接避免或者减少危害及事故对社会、人、自然所造成的重大损伤,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尽可能减少利益损失;然后,安全可以保障个人的劳动条件,从而实现对自身经济保值和增值的作用,最终对社会实现间接性的增值功效。
二、土木工程在施工管理上的有效方法
1.树立现代的安全理念
当代社会认为伤亡事故都是由于人们自身不安全的行为以及事物不安全的状态导致的,而要想控制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就要在心理行为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人们的安全能力和意识。而事物不安全的状态则需要依靠有效的技术手段,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工业系统,人与安全技术体系的可靠性依然无法真正消除安全隐患,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与安全技术体系的可靠性管理等内容,因此这已经成为导致较复杂的系统发生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从布尔的代数原理来看,在人为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中,管理因素具有最大的结构重要性,从而制约、影响其他相关因素的发展。
2.保证是项目施工的质量安全
(1)施工质量
第一,项目开工之前,一定要做好施工的方案与组织设计,并充分结合工程质量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从而有效完成工程实际规定的项目工程的各项质量指标,保证施工质量上的安全性。第二,加强施工人员在图纸标准和技术规范方面地方教育培训工作,让他们对施工的方法、工序以及注意事项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在施工设备的使用上要做好协调工作,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保障日常的使用需求。第四,适当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现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第五,有效根据相关的政策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规范企业管理,加强安全性。第六,企业需要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施工质量方面的教育培训,从而加强现场施工的质量监督,有效增强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施工质量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项目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可以将之前制定的施工设计和组织计划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当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开工。第二,在引进新材料和新技术之前,必须要出示有相关的材料鉴定和技术检测数据加以证明,然后进行上报审批,通过后才能真正使用。第三,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职工质量,会引发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施工中一定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化和施工质量的安全性。第四,对于施工中的关键部位,企业需要专门设立质量监督管理,并安排责任心情的工作人员来执行。第五,而对于施工过程中较为隐蔽的部位,也要严格依照有关的工程质量规范进行施工,并且要对每个施工阶段和步骤进行规范化的安全质量检查,最后还要进行复核抽查,切实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
三、土木工程安全施工的对策
在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并加强安全的施工管理,实质上就是对土木工程的生产组织活动进行合理的具体性管理控制,从而有效消除或者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影响因素,最终使土木工程项目建设能够顺利进行。针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管理,应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第一,始终坚持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有效原则。大力倡导生产与安全同步,在项目施工中务必要加强安全管理,使安全贯穿在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并且安全的职工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项目的施工作业。第二,制定有效的安全控制管理制度。在项目施工当中,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并且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总而言之,一定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特点,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安全的施工管理,真正将安全落实到施工的过程当中。
1.避免人为失误的有效技术方法
第一,失误设计。这主要是采用精心的设计使员工尽量不发生工作失误,哪怕发生了也不会造成严重性的后果。比如说,不同的尺寸、颜色或者形状都可以用有效避免实际操作中失误的发生几率,连锁装置可以实现强制性的操作终止,减少操作失误;第二,冗余技术。这种避免人为失误的技术具有明显的安全特征,它不是自身的所有措施装置都会发生故障,而是只具有一个或者几个,所以系统依旧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可见,冗余技术目的是要有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当部分系统发生故障时,还可以有备用设备使用。
2.避免安全事故的技术方法
第一,有效消除危险电源从而降低或减少其造成的危险。这是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工艺替代的手段,例如可以用无毒的材料对有毒材料进行替换,使用生物技术对工程技术进行有效提到等等,这都可以实现对危险消除的目的;第二,有效限制危险物质或能量。这可以通过限制技术的运用,将危险物质和能量有效控制着在规定范围之内,例如限压、限位及控温等等;第三,隔离。主要是在空间或者时间上对危险物质采取一定的物理屏蔽或者分割措施进行有效的约束。
3.避免故障发生的有效措施
要想有效避免项目施工中故障的发生就一定要有一定安全系数设定。安全系数是土木工程设计建设和施工过程中首先的考虑因素,可以有效保证施工机械以及建筑物自身所需要的强度,最终保证施工过程中工艺工序以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的设计建设和现场施工技术计划中务必要严格依照可靠、节省并且安全的施工原则进行,并且要充分考虑施工的效益和安全因素,其实提升项目施工的安全系数,不断提升施工的可靠性。
控制好施工质量
总结:
总之,土木工程项目的现场安全施工管理可以说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所以安全施工管理会涉及到多个领域,并且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在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保证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最终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土木工程 结构 识别 方法
中图分类号: S9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对大多数土木工程结构而言,一定程度的带伤工作是允许的,故而现有的结构安全评估工作多半是属于结构可靠性评估的研究,涉及土木工程结构缺陷识别原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开展的还比较少。虽然,目前己经发展了一些比较先进的结构检测方法并且研制出了相应的测试仪器,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一些可视或局部的试验方法,比如,裂缝检测的声发射或超声发射方法、裂缝分析的磁方法、混凝土缺陷检测的雷达技术、混凝土微裂缝检测的X一射线技术和温度测量的远红外成像技术等。
1.基于频率观测的结构识别方法
在长期的试验观测中,人们发现结构物理特性的变化将导致结构频率的改变,这一现象直接推动了模态测试在结构损伤识别和健康监控中的应用。仅利用结构频率的改变来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局部损伤或结构模型是否存在误差的识别方法,由于不需求解反演问题,因此称为直接法。当需要同时判断结构损伤或模型误差的位置和程度时,就需要求解反演问题,这种方法叫做反演法。
1.1基于频率观测的直接法
直接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假定结构物理参数的可能状态,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出在各种可能状态下的结构频率响应;然后,将观测的频率数据与结构的预测频率进行对比,认为预测频率与实测数据最为接近的状态就是结构的实际状态。以海洋石油平台为背景,根据结构观测频率的改变,采用直接法研究了石油平台的损伤识别问题,得出如下结论:频率是结构特性的全局量,对结构的局部损伤不敏感;环境因素对结构的频率观测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如果单独使用结构频率的改变来识别结构损伤,会出现较大的识别误差,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1.2基于频率观测的反演法
基于频率观测的反演法在结构识别中可以确定结构模型误差或损伤单元的位置和程度。这种方法在频率观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反问题来识别结构。基于频率观测的反演法主要采用解析法和灵敏度分析的数值法。研究表明,当观测模态数少于损伤参数时,使用灵敏度方法识别结构损伤就会出现很大的困难。产生困难的原因在于这时系统显著地欠定,没有足够的独立信息来确定所有的刚度降低系数,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广义逆得到的解答会变得病态。
2.基于振型观测的结构识别方法
频率观测数据无法提供关于结构特性的空间信息,因此在结构识别的研究中引入了振型数据。可能是使用振型信息对结构损伤定位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个学者。在研究中不再使用先验FEM模型,而是使用模态保证标准(MAC)来确定观测振型数据在损伤前后的相关性水平,在振型数据分块的基础上,根据MAC的分块计算结果来确定损伤位置。在基于振型观测的结构识别解析法的研究中,根据这种模型,利用裂纹应变能函数导出了两部分的相容条件,相容条件最终可以写成与裂纹长度和位置有关的振型和频率的方程组。通过模态测试,至少获得两个位置的振动幅值数据和一阶频率数据,然后使用Newton.Raphson方法求解方程组来确定裂纹参数。
3.基于位移观测的结构识别方法
早期基于位移观测的结构识别方法研究的都是观测数据完整、不考虑观测噪声的理想情况。
Sheen提出了一种根据无噪声静态观测数据来改进结构模型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假定一些特定的位置上的位移是可以观测的,并且使用样条函数进行插值而得到那些非观测点上的位移预测值,然后通过调整刚度矩阵的所有元素,使得在满足观测位移约束的条件下的结构实际刚度矩阵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刚度矩阵的差异达到最小,从而确定结构的待估计参数。sanayei和scamPolils建立了结构识别的方程误差法。方程误差方法是一种采用优化策略来最小化外部荷载和内力之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受到必须在外部载荷作用点上进行位移观测的限制。使用静力缩聚技术改进了方程误差方法,弥补了必须在外部荷载作用点上进行位移观测所带来的不便。Hajela和soeir对一些结构识别技术进行了分类,将参数估计方法划分为方程误差方法、输出误差方法和极小偏差方法三大类,并且分别采用这三类方法,利用静态位移观测和动态观测数据估计了结构单元刚度的变化,而且还对大型结构提出了参数估计的子结构和降阶技术。Banan等研究了基于静态位移观测的参数估计方法,在文中使用基于梯度的约束非线性优化算法求解结构的本构参数,建立了静态位移参数估计的统一框架,提出了参数估计的力误差模型和位移误差模型,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参数的分组方法、求解器初始值的选取和参数变量的尺度变换方法。
4.基于时域观测的结构识别方法
结构在动力荷载激励下,直接观测得到的是动力响应数据,基于模态参数的结构识别方法需要对时域观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变换,要对传递函数做出一些限制性的假定,这样,许多信号特征在变换过程中会被歪曲或滤掉.直接基于时域观测响应的结构识别方法能够避免基于模态方法在这方面的缺点。尽管在结构时域识别方面己经取得了这些研究成果,但是,输入未知、观测不完整和观测噪声仍然是时域结构识别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不完整和有噪声观测条件下的时域识别的研究进展将会促进这一技术在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结构测试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模态分析技术以及以有限元为代表的数值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结构识别的研究也在蓬勃兴起,正在不同的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与应用进展。土木工程中存在大量的结构识别问题,虽然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己经发展了许多有效的识别方法。
参考文献:
[1]冯新.土木工程中结构识别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1.
[2]李国强 周晶.土木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中的统计识别方法综述.地震工程与工程振2005.02.
【关键词】项目施工;节约;浪费;问题;解决
引言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白热化、招标多样化、低价竞标常规化,施工企业的赢利空间已被挤成缝隙。不干,无法生存,干不好,就会亏损。以成本管理为中心,节约开支,提高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就项目而言,节约成本,加强管理,更是势在必行。
一、项目施工现场的浪费现状与突出表现
施工现场整体看仍然存在超期服役耗能型施工机械设备,正在服役的机械设备不认真执行按时按期的保养、保修、检验制度,不建立设备档案。施工周期内投入使用超时、超负荷运转,闲置时横卧露天,不遮挡、不养护、任由风吹雨打,日晒灰积,加快了陈旧、老化,造成传动系统锈蚀变形,增大耗能,有的机械动力系统还在使用耗能大淘汰型J系列电动机,其使用效率值N=.-..施工照明方式落后。施工照明主要分作业照明、夜间照明、管理照明三种形式、普通采用源漫射光源,不善合理搭配聚光光源和漫射光源灯具,灯泡采用能耗大,发光效率低易损坏的白炽灯泡。工地电工只管通电,不管用电,使用者只管用电,不管控电、节电,这样形成了办公照明有人没人灯长明,作业点照明上班、下班长明灯,夜间作业和安全保卫照明,整个工地是昼夜银花不夜天。
施工用电线网布置不规范,凭经验不计算,配线选材不合理。特别是动力线路线材造型应根据机械设备安装容量Ps、计算容量P、计算电流Iis、需要系数Kx、线材电压损失C值等因素确定线网类型和线材的型号和规格。然而,现场普通存在全部施工用电线材均为热阻途损值大、易老化、回收重复利用率差的铝芯线材,仅管同规格每元/m价格铝芯低于铜芯线材,但从回收利用次数和用电节能上看是拣芝麻丢西瓜之愚事。
施工原材料超耗主要反映在采购当中的缺斤少两,运输工具选择不当造成洒落和丢失,严重的出现车祸损失,现场保管不善造成降质、失效、回收利用差。有的施工项目即推行金属罐装散装水泥不力,仍大量使用袋装水泥,而现场简易水泥库保管不善,防潮,防水性能差,雨季造成大量报废固结水泥,有的将钢筋加工车间设在现场,大量钢材堆放在露天任其锈蚀,钢筋加工中造成的短节碎料回收困难,碎屑锈末不能回收,污染严重。砌筑工搁底排砖掌握不正确,造成砌筑时砍砖过多,分头碎块增多,砌筑和装饰抹灰造成落地灰浆过多,回收太差,预防措施不力。特别是在砼现浇构件模板拆除野蛮作业,无专人对木模、木支撑、木构连件进行分类,堆码、维护、保管,直接造成大量裂、断、朽、烂,使施工周转使用数次降低。
“三化”处理不力建筑垃圾增量。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目前有上升趋势,造成如此局面除上述诸方面原因外,还有现场的管理方式、管理力度、工种协调、设计临变、二次装修、野蛮作业等因素促成了建筑垃圾的增量。仅管许多施工企业相继建立了ISO//质量、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并在建筑垃圾的“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上与城市环保、卫生、再生资源回收等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看在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回收再生利用方面,施工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对“三化”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认识不足,目光短浅,愿罚不愿投入,信息不畅,技术空白,只维持在传统回收利用的低层面上。
二、解决的途径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立项目“四新、四节”激励和奖惩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切实加强“四新、四节”的宣传力度,使推行“双四”的重要意义深入每个员工之心,积极制订、修订施工企业科技进步规划和年度推广应用“双四”计划。制订项目“双四”奖罚目标、指标、落实责任制、形成员工讲节约、项目讲节约,企业讲节约的良好局面,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双四”工作的健康有序的进行。
2.大力提升项目施工科技含量,促进节约增效
施工企业的科技进步,其具体工作任务就是在项目施工中推广应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建设行业推广的新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当然,推广应用中要讲实用性,结合性,成效性,要讲解决问题,其目的就是要求施工企业节约、增效。就当前情况看如:成品钢筋专业化加工配送技术、高效保温隔热层技术与构造工艺、热桥阻断构造施工工艺、高效节能长寿命施工照明灯具、智能化控制开关、环保高效节能施工机械、利用Y系列节能电机彻底改造现有施工机械动力源、高效功率补偿器技术、节水型闸阀开关、电子水表等,推广应用上述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节约增效,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